种植细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7:23:0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学文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种植细说

种植细说试读:

序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

稼穑之源 古代栽培

我国农作物栽培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靠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维生。有些采集到的种子散落在住所附近,不经意间发芽、开花、结果、繁殖。人们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逐渐学会了人工栽培作物,于是产生了最初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新石器中晚期开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田技术、旱田技术,以及经济作物栽培方面,逐渐总结出了植物栽培技术,并由中原地区向外缘扩散。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引起了风俗习惯交流与民族融合,丰富了我国农耕文化。

农作物种类与演变

我国在1万年前就产生了农耕文明。先是对可吃的植物进行种植,而后通过选择种植产量高的作物。

魏晋南北朝以前是“北粟南稻”为主,隋唐以后麦类得到推广,逐步形成“北麦南稻”的格局。

各种作物在种植中又培育和引入了一些新的作物品种。尤其是汉代引入的玉米、马铃薯及宋代引入的“占城稻”等作物,成为我国的主栽作物。■五谷图中所绘的水稻

我国的农耕文明可以从新石器初期开始追溯。传说神农氏见一只大鸟口衔一串金光灿灿的穗子而开始播种,并制作农具教会人们耕作,从此我国的农耕文明得以产生。■上山遗址炭化稻米

据考古发现,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发现了距今8000年前的碳化粟米粒,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米遗存。可见我国的种植业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了。

先秦时期的农作物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开始是可吃而无毒的植物都进行种植,随着人们对作物认识的提高,逐渐淘汰了一些产量低口感差的植物种类。

这个时期种植的作物总的来说是比较多的,但是主要作物还是集中在几种上。神农氏 姜姓,烈山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神农部落末代首领,也是当时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天下共主。距今4000年以上生于湖北随县烈山。是传说中我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的名称,从神农开始至其后裔子孙,形成华夏族。

夏代主要有谷、稻、麦、菽、糜等,《夏小正》即有关于夏代种植“黍菽糜”的记载。商代见于甲骨文的有黍、稷、稻、麦、米等字。周代则主要是粟、黍、稷、稻、粱、豆、麦、桑、麻等。

秦汉时期,各种作物所占的比例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麦和稻的种植更为普遍,它们在人们的粮食构成中日渐重要。特别是在北方麦的种植得到大力推广。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在西汉时,政府在五谷中最重麦和稻,种植麦子甚至引起了皇帝的重视。同时,人们在作物的种植中还学会了作物品种的选择培育,生产上出现了许多优良品种。

据西汉农学家氾胜之的《氾胜之书》记载,麦已有大麦与小麦、春麦与冬麦的区分,豆也有大豆与小豆的区分。江南的稻作农业也渐趋良种化。

比较著名水稻品种有张衡在《南都赋》中说的“华乡黑秬”、“滍皋香粳”等。而东汉时期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中列有麦的品种8个,禾有7个,稻有6个,豆和麻各有4个,黍有3个,竽有2个。

汉代时人们还种植了较多的蔬菜和经济作物。东汉末期政论家崔寔的《四民月令》中提到的蔬菜有瓜、瓠、葵、冬葵、苜蓿、芥、芜菁、芋、蘘荷、生姜、葱、青葱、大蒜、韭葱、蓼、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麻、芝麻、蓼蓝和胡瓜。

汉代还开通了我国与西亚各国的物资交流,从西域国家引入了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许慎著《说文解字》

魏晋南北朝时期,作物格局依然是南稻北粟,但麦类的种植逐渐普遍,在北方大有追赶粟类之势,在南方则随着北方移民的入迁也开始有少量种植。■贾思勰 南北朝时北魏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我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农书,在我国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据北魏时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记载,这时北方已有旱稻种植。农人们除了种植大田粮食作物外还比较重视其他作物的种植。

蔬菜瓜果作物沿袭前代;染料作物出现了红蓝花、栀子、蓝、紫草等;油料作物有胡麻、荏等,其中胡麻在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植;饲料或绿肥作物有苜蓿、芜菁、苕草等;糖料作物有甘蔗;纤维作物有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人们已重视作物的选种和良种培育工作,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在选种、留种、防杂保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至今在品种的提纯复壮中仍有沿用。

由于培育良种,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如粟类以成熟时间的先后分为早谷和晚谷品种,以谷粒的颜色分又有黄谷、青谷、白谷、黑谷等品种。

据晋时书籍《广志》记载粟的品种有11个,水稻品种有13个;《齐民要术》所记粟的品种有80多个,水稻品种有24个,并各有名称。

隋唐时期作物种类有了较大的变化。唐末韩鄂《四时纂要》记载的作物品种比北朝时的《齐民要术》有所增加,其中粮食作物除传统的粟、麦、稻、黍、菽外,又有薯蓣、荞麦和薏苡等。这3种作物可能在唐以前已有所种植,如荞麦在陕西咸阳的汉墓中曾有出土,但是到了唐朝才见于文献记载。■现存于博物馆内的汉代水稻种子

随着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水稻的优良品种。据《四时纂要》及其他文献的零星记载,这个时期的水稻品种主要有蝉鸣稻、玉粒、江米、白稻、香稻、红莲、红稻、黄稻、獐牙稻、长枪、珠稻、霜稻、罢亚、黄稑、乌节15种。除白稻、香稻和黄稑外。其中香粳还是苏州和常熟的贡品,黄稑和乌节则为扬州的贡品。陆羽 (733年~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竞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复州竟陵,即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我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这个时期麦类则在北方大规模种植,在南方也有小面积地种植于丘陵旱地。此时麦类已成为仅次于稻,而与粟处于同等地位的粮食作物,并在全国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生产格局。

在《四时纂要》中还有关于茶叶、食用菌的种植记载。其中茶叶种植在唐代“茶圣”陆羽出版《茶经》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唐朝全国产茶地有50多个州郡。事实上,我国茶树大规模种植是从唐代开始的。

五代宋元时期,随着北方人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种麦技术,再加上政府鼓励,南方麦类种植日益扩大。当时市场上麦的价格也很高,而政府有南方种麦不用交课粮的政策,从而刺激了南方麦类的扩大种植。占城稻 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外来农作物品种。

南方的农作物仍以水稻为主,麦类种植的南移并未影响到水稻的种植面积,倒是成就了南方麦、稻一年两熟制的形成。

宋代曾经大规模种植的“占城稻”。“占城稻”原产于占城,就是现在的越南中部,又称早禾或占禾。1011年以前已在福建种植,是由福建商人从占城引入,它的主要特性是早熟耐旱且耐瘠薄。在南宋的许多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占城稻的种植记载,这也说明了该品种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能力。

占城稻是我国水稻种植史上首个外来品种。随着各地栽培环境的差异,又在各地演化出众多适合各地生长的新品种。■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炭化稻谷

如在嘉泰《会稽志》中就记有“早占城”、“红占城”、“寒占城”等品种。占城稻的引入种植,对于我国稻作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了元代,人们对于水稻的各个类型已有充分的认识。认为籼稻较为早熟,而粳稻多为中、晚熟。如《王桢农书·收获篇》记载,南方“稻有早、晚、大、小之别”,“六七月则收早禾,其余则至八九月”,其称“晚禾”为“大禾”。而当时江南俗称粳稻为“大稻”,称“籼稻”为“小稻”。■《农桑辑要》

明代,随着我国与海外交往的增多,多种作物引入种植。目前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几种农作物如“玉米”、“番薯”以及“马铃薯”就是在这个时期从海外引入种植的。

据考证,玉米约于16世纪中叶分三路传入我国。西北陆路自波斯、中亚至我国甘肃,然后流传到黄河流域;西南陆路自印度、缅甸至云南,然后流传到川黔;东南海路由东南亚至沿海闽广等省,然后向内地扩展。

番薯大约是1582年由吕宋、安南等地传入我国,最早种植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由于番薯产量高,亩可收获数千斤,而且对土壤要求不高,所以得以推广开来。

马铃薯何时引入我国,由于史料缺乏,目前尚无定论,但据成书于1628年的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黄省曾 (1490年~1540年),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明代学者。其一生著述颇丰,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地理、农学等多方面。农学著作主要有《稻品》、《养蚕经》、《种鱼经》、《艺菊书》。此四书合称为《农圃四书》。此外,还有《种芋法》和《兽经》。

可见这个时期马铃薯这个作物品种已经广为人知、普遍栽种。

这个时期,在南方的水稻种植中,不断有新品种培育出来。明代黄省曾的《稻品》也在这时问世,这是我国首部记载水稻品种的书籍。书中记载有江南水稻品种38个,其中粳稻品种21个,籼稻品种4个,糯稻品种13个。

清代前期,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选育出了大量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据乾隆年间官修《授时统考》记载,有16省水稻良种3000多个,谷子良种300个,小麦良种30余个,大麦良种10余个。■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水稻新品种的问世,使南方大面积流行种植“双季稻”。如苏州织造李煦在属地推广李英贵种稻之法,从一次秋收变为两次成熟,从单季岁稔时亩产谷三四石,到两季合计亩产六石六斗,提高了粮食产量。

北方则推广了南方的一些农作物品种。

如康熙时天津总兵蓝理在京津反复试种水稻,终获成功,使这一地区以驰名的“小站稻”而成为北方的鱼米之乡。■清朝农民塑像

又如乾隆时两江总督郝不麟将福建耐旱的早稻品种“畲粟”引进安徽种植,大获成功,进而推广到北方各省。

此外,这个时期还在全国推广海外引进的一些高产农作物品种,如番薯、马铃薯、花生等,使之成为当时农民的主要农作物。

总之,我国古代农作物从上古时期吃无毒植物,到有选择地种植数种作物,随后又不断进行选种和品种培育,并引入外来作物,使栽培作物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此期间,历代政府对于农作物种类抑或品种的推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链接康熙帝曾经在西苑丰泽园试种出了早熟醇香的御稻,又在天津一带种植。后来将军蓝理任天津总兵时,在天津、丰润、宝坻开水田栽稻。试验成功后,在天津等地推广。康熙帝指导工匠导河修渠,并亲自绘制水闸、水车图形,使得150顷水田全部种上了水稻,并获得高产,从而结束了长城内外沿线不种水稻的历史。后人为了纪念蓝理的功德,称当时的150顷水稻田为“蓝田”,至今仍是北方重要的水稻产地。后天津小站地区出产的稻米称“小站稻”。

稻作历史及栽培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野生稻驯化和栽培技术的进步,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栽培的水稻属亚洲栽培稻,其祖先种为多年生的普通野生稻。

宋代水稻栽培种植有了提高,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逐渐得到推广。

明清时期,南方已经可以种植双季稻、三季稻。在长期栽培中,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我国古代稻作技术。■宋代稻谷■原始人耕种水稻复原图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掘报告,我国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炭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浙江省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和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遗存,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

古人栽培水稻的历史遗迹,以太湖地区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最为集中,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次之,其余散处江西、福建、安徽、广东、云南、台湾等省。亚种 是次于种的一个种级分类等级,为国际动物命名法规所承认的最低分类等级。是某个种的表型上相似种群的集群,栖息在该物种分布范围内的次级地理区,而且在分类学上和该种的其他种群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亚种之间可以交配繁殖可育后代。例如:黄种人与白种人。

新石器晚期遗存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也有发现。出土的炭化稻谷已有籼稻和粳稻的区别,表明籼、粳两个亚种的分化早在原始农业时期已经出现。

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犁的应用,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河北漳水渠、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等。

我国水稻原产南方,大米一直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民的主粮。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更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王祯 (1271年~1368年),字伯善,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著有《王祯农书》或称《农书》。《农书》末并附撰《造活字印书法》,记述其木活字版印刷术。《王祯农书》在我国古代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水稻的品种,在文字记录较早的《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和它们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以后历代农书以至一些诗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种的记述。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在稻田种类、耕作时间、播种和育秧、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中将田地分为9类:井田、区田、圃田、围田、柜田、架田、梯田、涂田和沙田。同水稻种植有关的是围田、柜田、架田、梯田、涂田和沙田这6类。■新石器时代猿人耕种场景复原图

太湖地区的围田,约起源于春秋战国至秦,渐有发展,至汉时进一步拓展。早期的围垦,因水面大,下游泄水通畅,粮食增产显著。

为了解决洪涝问题,古人将围田与开挖塘浦同时并举,从而逐渐形成了横塘纵浦之闾,围圩棋布的塘浦圩田系统。

架田又名葑田,是在沼泽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菰根等水草与泥土掺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这样种植的作物漂浮在水面,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宋元时,江南、淮东和两广就有这种架田。

古人为了扩大耕地,向山区要田就是梯田,向水面要田就是围田。如四川湖南等省的“塝田”,粤北和赣东的“排田”。还有古书所称的“口田”、“雷鸣田”、“山田”、“岩田”等。

关于水稻的耕作制度,水稻原产一般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自从有了早稻品种,种植范围就渐向夏季日照较长的黄河流域推进,而在南方当地,就可一年种植两季以至三季。比如明代出现的三季稻就是。■围田示意图

从宋代至清代,双季间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主要耕作制度;双季连作稻的比重很小。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持续至今。■表现西汉时期的屯田兴农的壁画

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我国稻区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持续增产,而土壤肥力始终不衰的原因。

原始稻作分化出旱稻和水稻以后,水稻最初是直播。南北都一样。至于育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则原因不同。北方的育秧移栽,出于减轻草害,南方的育秧移栽虽然同样有减轻草害的作用,却与复种制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多熟制发展后,移栽是解决季节矛盾的有效措施。

水稻的灌溉用水最初是利用天然的河流,通过开挖大小沟渠、坡塘蓄水、用堤防止外水侵入等措施,开辟成可种稻的稻田,已经是相当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比如典型的是都江堰,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是四川粮仓的基本保证。三季稻 稻谷有一季、两季,甚至三季。单季稻是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双季稻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三季稻就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三季水稻。

水稻生产的重点在南方,秦汉时期南方未充分开发,所以水利兴修多以北方为主,到唐宋以后,全国经济重心移至长江流域,人口增加,稻田开辟,水利条件的保证也随之很快发展。此外,古人在田高水低的地方用翻车、筒轮、戽斗、桔槔等灌溉工具。

关于稻田的灌溉技术,早在西汉《氾胜之书》中即有精辟的叙述:稻苗在春季天气尚冷时,水温保持暖一些,让田水留在田间,多晒阳光,所以进水口和出水口要在同一直线上。夏天为了防止水温上升太快,让进水口与出水口交错,使田水流动,有利于降温。

关于水田施肥的论述首见于南宋农学家陈旉的《陈旉农书》。其中认为地力可以常新壮、用粪如用药以及要根据土壤条件施肥等论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在水稻施用基肥和追肥的关系上,历代农书都重基肥,因为追肥最难掌握。但长时期的实践经验使古代农民逐渐创造了看苗色追肥的技术,这在明末《沈氏农书》中有详细记述。■古代农民清除杂草

古代人民对水稻病害有一定认识,从实践中也摸索积累了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一般从栽培措施、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3方面着手。

在栽培措施方面,一是实行轮作,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减少病虫的办法。早在《齐民要术》种水稻篇中即指出:种稻没有什么诀窍,只要年年轮换田块就好了。

二是烤田防虫,烤田就是在水稻分蘖末期,为控制无效分蘖期并改善稻田土壤通气和温度条件,排干田面水层进行晒田的过程。这样土壤水分减少,促使植物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从防虫角度讲,烤田使水分供应减少,地上部的生长受到抑制,改变了稻株光合作用产物运转的方向,即向茎和叶鞘内集中,增加半纤维素的含量,不利于害虫的繁殖。

三是选用抗性品种。比如种植多芒的品种防止鸟兽为害。明末江苏《太仓州方志》中载有一个绿芒品种,名“哽杀蟛蜞”,虽无文字说明,从取名上可知是一个适于涂田种植不怕虫鸟啮食的抗避品种。

药物防治一是烟茎治螟。烟草在明代传入我国南方,以后很快传遍各地。农民在种植烟草中,发现烟茎及叶有杀虫的作用,因而试用于稻螟,效果很好,于是不胫而走,推广得很快。菜油 就是菜籽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菜籽油色泽金黄或棕黄,有一定的刺激气味,民间叫做“青气味”。这种气味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苷所致,但特优品种的油菜籽则不含这种物质。

二是菜油治虫。用菜油治虫始见于宋代。1180年8月,苏州闹虫灾,虫聚于禾穗上,当地农民以菜油洒之,一夕大雨,尽除之。到清末民初,农民遂用石油代菜油治虫,直至现代农药出现为止。

三是石灰治虫。以石灰作为治虫的药物也始见于宋代。南宋陈旉《农书》提到在播种前“搬石灰于渥泥之中,以去虫螟之害”。是石灰治虫的最早记载。

生物防治在我国有久远历史。水稻害虫的天敌,古人加以利用的有数种。

一是青蛙。稻田养蛙以消除虫害,是被古人运用了很久的办法。

二是养鸭治虫。利用放鸭到稻田治虫始见于明代广东、福建两省。据说以鸭捕蝗与人力捕蝗比较“一鸭较胜一夫”,“四十只鸭,可治四万之蝗”。■汉代农民耕种图

三是保护益鸟。历史上蝗灾频繁,古人早已观察到有一些鸟类扑食蝗虫的现象,于是对益鸟进行保护。历朝历代不乏政府提倡保护益鸟的例子。■古代人民收获的谷物

古人对于水稻的收获、脱粒也总结出一整套科学的办法。明代文献中说,割下的稻株,其茎秆中有相当营养的物质,还能继续往稻谷中输送,可以提高果实的饱满度。

历来打谷所用的工具因农家财力、规模大小而异。小规模的脱粒都用稻簟,这是用竹篾编制的长方形竹席。另一种普遍使用的打谷工具是连耞,古代单称柫。最早记载见诸《国语·齐语》:“权节其用,耒耜枷芟。”

以上所述为水田育秧栽培的一季稻,是最普遍的稻作。此外,还有旱稻、再生稻、间作稻、连作稻、混播稻、浮水稻等特殊栽培方式。古人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体现了先民的智慧。阅读链接陶渊明做彭泽县令时,官俸不高。他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好在当时官府还拨给官员三顷“公田”以充作俸禄,陶渊明就想把300亩职田全都种上酿酒的秫子,好让自己每一天都有酒喝。可妻子竭力反对,不得已只得使每顷田中的50亩种稻,50亩种秫子。其实,陶渊明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教会儿子们种田比为他们积蓄多少粮食都管用。他愿所有的人都能友好相处,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只有与大家喝酒才有意义。

小麦种植面积的推广

小麦是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其重要性也仅次于水稻。小麦起源于西亚,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进入我国。

经过漫长的旅程,小麦逐渐适应了我国的土壤环境,成为外来作物最成功的一个。在我国农耕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小麦自出现在我国后,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由北而南的推广过程,直至唐宋以后才基本上完成了在我国的定位。小麦的推广改变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也改变了国人的食物习惯。■五谷图中所绘的小麦■周穆王西游石雕

小麦在我国古代的推广始自西北,它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程。有关考古遗址中有24处属于新疆,其中新石器时期至先秦时期的12处中,新疆就有6处。说明新疆在我国麦作发展初期的中心地位。

新疆近邻中亚,小麦最先就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我国西部的新疆地区。时间当在距今5000年左右,后又进入甘肃、青海等地,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中出土了距今约4000多年的包括小麦在内的5种作物种子。周穆王 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在位期间,巩固周在东南的统治。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穆天子传》。

古文献中也有有关西部少数民族种麦、食麦的记载。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史记·大宛列传》等记载,中亚的大宛、安息等地很早就有麦的种植。《汉书·赵充国传》和《后汉书·西羌传》也都谈到羌族种麦的事实。范蠡 (536年~448年),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经商致富,三散家财。世人赞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商周时期,小麦已入中土。春秋时期,麦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一个人如果不能辨识菽麦,当时成为了没有智慧的标志。此时,麦已然成为当时各个诸侯争霸战中最重要的物资。产麦区也成为战略要地。

据《左传》的记载,当时的小麦产地主要有现在河南温县西南的温,现在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的陈,现在山东北部、东部和河北的东南部的齐,现在山东南部的鲁,还有地跨黄河两岸的晋。但据遗址发现的碳化小麦,实际的产地要超出史书的记载。

当时的小麦种植主要集中于各地城市的近郊区。这种情况到汉代仍然没有改变,东汉经学家伏湛在给皇帝的疏谏中提到“种麦之家,多在城郭”。■小麦种子■原始人耕种小麦泥塑

小麦虽然自西而来,但汉代以前主产区却在东方。《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部史书,书中所反映的麦作情况,与其说是春秋时期的情况,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当时鲁国的情况。

和鲁国相邻的是齐国,境内有济水。《淮南子》中说,济水宜于种麦,反映了当时齐鲁一带种麦的情况。事实上,春秋时期黄河下游的齐鲁地区是小麦的主产区,也就是范蠡所著《范子计然》中所谓“东方多麦”。伏湛 字惠公,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东汉经学家。曾任河内督尉、平原太守、尚书、墨西侯等职。伏湛讲求文德,并以礼乐为政化之首,颠沛犹不可违。其为人甚为当时的人所推重。

这种状况至少保留到了汉代,江苏东海县尹湾村西汉墓出土简牍上有关于宿麦种植面积的记载,反映了西汉晚期当地冬小麦的播种面积情况。

春秋时期,小麦自身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当初小麦由西北进入中原之时,其最初的栽培季节和栽培方法可能和原有的粟、黍等作物是一样的,即春种而秋收。■范蠡塑像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小麦的抗寒能力强于粟而耐旱却不如。如在幼苗期间,小麦在温度低至零下5摄氏度时尚可生存。在播种期间,如果雨水稀少,土中水分缺乏,易受风害和寒害,故需要灌溉才能下种。

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春节干旱多风。春播不利于小麦的发芽和生长,秋季是北方降水相对集中的季节,土壤的墑情较好。

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了解决粟等作物由于春种秋收所引起的夏季青黄不接,于是有了头年秋季播种,次年夏季收获的冬麦的出现。区种法 是汉代我国耕作法的另一重要成就,产生在干旱的环境中,因而它也是一种抗旱丰产的耕作法。区种法有两种耕作法,一种是带状区种法,一种是方形区种法。它有着较高的耕作水平,取得了惊人的高额丰产,它标志着汉代精耕细作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冬麦在商代即已出现。据文献反映,春秋战国以前,以春麦栽培为主。到春秋初期,冬麦在生产中才露了头角。冬麦的出现是麦作适应我国自然条件所发生的最大的改变,也是小麦在我国推广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一步。

冬麦出现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由于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多是春种、秋收,每年的夏季往往会出现青黄不接,引发粮食危机,而冬麦正好在夏季收成,可以起到缓解粮食紧张的作用,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

自战国开始,主产区开始由黄河下游向中游扩展,汉代又进一步向西、向南大面积扩展。至晋代,小麦的收成直接影响国计民生。

小麦的推广伴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冬小麦的出现,可以避免北方春季的干旱,但对于总体上趋于干旱的北方来说,秋季的土壤墑情虽然好于春季,但旱情还是存在的,更为严重的是,入冬以后的低温也可能对出苗不久的幼苗产生危害。

为了防止秋播时的少雨和随后冬季暴寒,以及春季的干旱,古人除了兴修水利强化灌溉和沿用北方旱作所采用的“区种法”等抗旱技术以外,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栽培措施。如以物覆盖麦田,掩其风雪,令麦耐寒耐旱而又籽粒饱满。

这在西汉末年成书的《氾胜之书》中都有总结。在此基础上,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又对包括小麦在内的北方旱地农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标志着我国传统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为小麦种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古代农民耕种土地蜡像

唐代以前,北方地区的小麦和粟相比,仍然处在次要的地位。在《齐民要术》中,大麦、小麦被排在了谷、黍、穄、粱、秫、大豆、小豆、大麻等之后,位置仅先于北土不太适宜的水稻。两税法 是唐德宗时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因武周末年均田制颓萎,唐初的租庸调法早已不适用,因此,改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唐初实行的赋税政策中规定,国家税收的主要征收对象是粟,小麦则属于杂粮之列。到了唐中后期,小麦的地位才上升到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

780年所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小麦作为征收对象。唐末五代农书《四时纂要》中所记载的大田作物种类与《齐民要术》相当,但有关麦类农事活动出现的次数却是最多。■古代农业耕种蜡像

唐以后,北方麦作技术还在发展。至明末,燕、秦、晋、豫、齐、鲁诸道,农作物中小麦的种植面积已经占有一半。至此,小麦在我国北方的地位已经确立。

小麦在南方的推广较之北方要晚许多,并且是在北方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汉以前江南无麦作,三国时吴国孙权曾经尝食蜀国使者费祎带来的食饼。这是目前所知江南有面食最早的记载。

江南麦作的开始时间在吴末西晋时期,这和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人口的南迁高潮是同步的。“永嘉之乱”后,大批北人南下,将麦作带到了江南。■收割后的麦子进行脱粒处理

例如,在无数的南迁者中,有一名叫郭文的隐士,就曾隐居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进行盐的贸易以自供。

六朝时期麦作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在建康周围和京口、晋陵之间以及会稽、永嘉一带,也与北方人口的聚集有关。东晋初年,晋元帝诏令徐、扬二州种植小麦﹑大麦﹑元麦这三麦。这是江南麦作之最早记载。元麦 即青稞。大麦的一种。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江苏中部也广为种植。可做糌粑,又可酿酒。苏中地区以此物种子磨面煮成具有特色的“粯子粥”。亦指这种植物的籽实。元麦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

尽管麦食不受南方人的欢迎,但麦子已成为一部分南方人的粮食。南朝时的沈崇傃、张昭等人以久食麦屑或日食一升麦屑粥的方式向已故的亲人行孝。

南朝的梁军在与北朝齐军交战时,在稻米食尽之后,皆以麦屑为饭,用荷叶包裹,分而食之。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中所在多有。唐宋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人口流动频繁,特别是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乱”以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的相继出现,将麦作推向了全国。唐代诗文中有不少南方种麦的记载,经前人的整理,南方种麦的区域主要有:岳州、苏州、越州、润州、江州、台州、宣州、荆州、池州、饶州、容州、楚州、鄂州、湘州、夔州、峡州、云南等地。入宋以后,南方麦作发展得■古代打麦场更为迅速。唐时被认为不宜于麦作的岭南地区在北宋时也已有了麦的种植。宋室南迁后,小麦在南方的种植更是达到了高潮。

当时麦类作物中不仅有小麦和大麦,而且还有不同的品种。长江中游的湖南,岭南的连州、桂林等地当时都有麦类种植。

南方原本以稻作为主,随着麦作的发展,出现了稻麦复种的二熟制。另据史书记载,二熟麦收割后再有用麦田种晚稻的。淮南地区也出现了麦地种稻,稻田种麦的记载。

随着麦作的发展,麦类在以水稻为主粮的南方地区的粮食供应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