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4:01:28

点击下载

作者:祝尔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

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试读:

内容摘要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祝尔娟教授主持的“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课题,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立项时间为2011年8月,2012年7月完成。于2012年7月在天津召开专家论证会,会后课题组按照专家意见,结合滨海新区发展实际,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认真修改,重点对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判断依据、目标界定、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现将最终成果提交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领导及评审专家审阅和鉴定。

本课题组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十人组成。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多次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小型座谈、课题组内部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最终成果——10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天津市发改委、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和天津经济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社会调研、专家座谈和相关数据资料等便利条件,同时还得到京津两地专家顾问的具体指点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基本框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即规律探讨与战略意义、评价标准与实证分析、路径探讨与战略重点,共十章内容(见图1)。图1 本书的结构框架图

第一部分“规律探讨与战略意义”,重点研究了六个问题,观点如下。

第一,关于城市国际化的内涵,本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国际化是一个系统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城市的一种高级形态,其国际地位取决于城市对全球经济的吸引和辐射程度。首先,城市国际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概念,其内涵包括城市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国际化。其次,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过程,是城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城市生活日益融入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丰富和完善的历史进程,是城市功能在整体上或某个方面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从地区分工走向国际分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过程。再次,国际性城市是城市国际化的高级形式,具备一些特殊功能和发展条件。并不是所有对外开放的城市都是国际化城市,只有当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发展不仅融入国际发展体系,更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成为国际性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才能称为国际城市。最后,国际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决定城市本身的国际地位。国际化新兴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都是城市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化新兴城市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后起的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新兴城市。

第二,本书对国际化城市的形成条件、支撑条件以及功能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本书探讨了国际化城市形成的诸多条件,如城市内生发展水平是形成国际化城市的前提条件;一定的城市规模是保证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影响的基本条件;改革创新是催生国际化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是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共同之路和重要依托条件;市场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是国际化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运行条件。本书指出,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支撑条件,如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教育水平、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安全文明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低碳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等,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支撑条件。本书还强调了国际化城市的功能特征,即具有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交易量和流量,指出国际化城市不仅要看总量,更重要的是看流量。流量就是控制力,交易量就是影响力。国际化城市往往是国内市场集聚与世界大市场高度关联的产物,是世界市场链条体系的中心环节。国际化城市一般以跨国公司为纽带,通过控制决策和资本运营等关键环节,来协调和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市场。

第三,分析了近年来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指出有四个新动向值得关注。例如,国际化城市带的出现,使国际化城市的类型、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和多层次化发展;现代科技进步使功能递增、地理递减,国际化交通枢纽进入多元化、分散化的时代;周边腹地日益成为世界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力量;注重人性化发展,文化凸显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特点;等等。

第四,特别分析了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际化城市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国际化城市的区别与联系,并对滨海新区进行了具体分析。本书把后工业化社会呈现出的新特征概括为“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经济服务化、产业高端化;管理精细化、社会多元化;内外市场打通、多产业部门联动;重视生态优先、发展低碳产业”。对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天津及滨海新区来说,要建设的国际化城市,既要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实际要求,又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加快经济转型,大投资、大项目驱动的同时,注重在从资源依赖、环境依赖向知识依赖、人才依赖、创新依赖的转化中汲取新的动力;在继续以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和支柱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创意、教育、旅游、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产业;要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加快推进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过渡;发展多元化、开放性和大众参与型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宜居、宜业的社会氛围;等等。

第五,有针对性地考察与天津及滨海新区相类似的国际化城市,从国内外的典型案例中借鉴经验。例如,本书重点考察了韩国仁川、日本横滨与首都的分工合作;荷兰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的港口型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国香港、新加坡的自由贸易港政策环境;浦东新区、深圳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等。本书从不同视角分析、比较、总结和提升出这些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经验,为天津滨海新区提升国际化水平提供重要启示。

第六,全方位、多视角分析了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提升的宏观背景和战略意义。本书基于城市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国际背景、我国进入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全新探索阶段的国内背景、京津冀全力建设世界城市和更具全球影响力城市群的区域背景以及滨海新区自身的定位目标要求,指出建设国际化城市是滨海新区的必然选择。提升国际化水平,有利于滨海新区在全球范围内聚集整合资源,加速实现构建世界级现代制造研发转化基地的目标;有利于滨海新区增强城市功能的国际关联性,加速实现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有利于滨海新区的体制机制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加速实现中国北方对外开放门户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天津及滨海新区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城市能级和地位等。

第二部分“评价标准与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了五个问题,主要分析及结论如下。

第一,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几种国际化评价模式基础上,构建了两种指标体系纵横结合的国际化水平衡量评价体系。本书系统阐述和分析了弗里德曼国际化城市指标;1996年伊斯坦布尔世界城市年会城市国际化指标;GN中国国际化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世界市场研究中心(World Market Research Center)全球化指数(简称G-Index);科尔尼公司与《外交政策》杂志的“全球化指数”以及国内代表性机构和学者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性与代表性相结合、可比性与可靠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融合、发展目标与测评指标相一致的原则,利用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1996)发布的城市国际化指标体系,构建了纵向测度城市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主要用于测度和判断滨海新区国际化所处阶段;根据国内已有研究构建了横向比较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指标和核心指标两个一级指标,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科技与教育、商品与服务贸易、投资与资本形成、技术与信息、人员流动与构成8个二级指标,以及56个三级指标,主要用于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国际化水平的横向比较。

第二,本书依据所构建的纵横结合的指标体系,对滨海新区的国际化阶段及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如下:①阶段判断——处于城市国际化中级阶段的初期。根据联合国伊斯坦布尔城市年会的标准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各分项指标的目前状况,最终得出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城市国际化综合水平已实现并超越城市国际化的初级标准,达到国际标准中级阶段的69.8%,达到国际标准高级水平的49.5%。这表明,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国际化水平已基本跨越初级阶段,进入城市国际化的中级阶段,但离城市国际化的高级标准尚有一定差距。例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地铁运营里程、常住外籍人口占本地人口的比重、入境旅游人数占本地人口的比重等。

②水平衡量——总体低于浦东新区和深圳,局部优势明显。按照2010年的数据计算,滨海新区、浦东新区和深圳三地在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状况、生产与投资国际化、人员国际化等方面的得分状况如表4-9至表4-13所示。就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来看,滨海新区在国民经济总体规模上已经与浦东新区、深圳差别不大,其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浦东新区,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方面甚至遥遥领先于浦东新区和深圳。然而,滨海新区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仅为31.6%,远远落后于浦东新区和深圳。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状况、人员国际化等指标已接近深圳水平,与浦东新区还有一定差距,但生产与投资国际化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③对结论的再分析。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其主体功能,即现代工业、国际航运、国际物流等规模和水平在区域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滨海新区国际化总体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支撑国际化的基础实力方面,如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工业规模和水平距离世界级现代制造研发转化基地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还有不足和瓶颈。滨海新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浦东新区和深圳,是由滨海新区的主体功能及区域分工决定的,在目前阶段是必然现象。滨海新区不是一个独立的综合型城市,而是天津市的一个区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与中心城区的功能分工中,它担负着重点发展现代工业、国际航运、国际物流等重要使命。随着天津工业的战略东移,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现代工业的区域分工格局基本形成。滨海新区的资源禀赋以及区域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而且能够把现代工业做大做强,现在仍处于现代工业聚集极化阶段,其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是必然现象。

第三,对滨海新区国际化硬实力与软环境的进一步分析。本书研究认为,滨海新区的差距和问题,不仅体现在国际化水平上,还表现为支撑体系的制约、城市文化包容性不够及国际交往能力、体制软环境和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滨海新区应充分借鉴国内外一些国际化城市的成功经验,更加注重城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相对均衡发展,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国际化新路径。

第四,对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目标定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认为,天津滨海新区既不同于北京、上海、广州等综合性超大城市,又不同于单一功能的功能区,在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尤其应处理好与天津、北京的关系,在区域乃至全国战略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本书研究认为,滨海新区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应当是:①成为天津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的核心区、示范区和领航区,在推动天津从建成国际化港口城市向综合型国际化大都市、东北亚国际门户城市迈进,实现三个跨越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重要作用;②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区域国际化的引擎带动区。在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发挥引擎带动、服务辐射和对外门户等重要作用;③建成具有城市综合功能的国际化新兴城市。本书认为,滨海新区的近期目标是建成国际化港口新城区,远期目标是建成具有综合功能的国际化新兴城市。按照滨海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常住人口要控制在400万人以内,这意味着滨海新区将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特大城市。其建设目标,绝不是某个“功能区”,而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宜居宜业型的新兴城市,是一座经济运行具有高度国际关联性的国际化新兴城市。

第五,对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发展思路及突破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提出四点思路。一是不求全,只求最优,在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中提升国际化水平。二是高起点、快起步、出特色,在落实国家定位中提升国际化水平。三是围绕核心定位来提升国际化水平。四是围绕增强国际化城市“五个力”来提升国际化水平。在突破口的选择方面,应当以建设“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和“三个环境”(体制开放、文化包容和生态友好)为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应从实施这些战略重点入手,努力提升滨海新区的集聚力、支撑力、辐射力、承载力和软实力,逐步实现滨海新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定位目标。

第三部分“路径探讨与战略重点”,重点研究了五个问题。

第一,从科技创新入手建设国际性研发基地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国际性研发基地是增强滨海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建设高端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增强滨海新区的内生发展水平和城市国际化的经济支撑力。具体路径包括创新研发机制,建设研发创新平台;做强研发服务业,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充分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研发国际化水平;营造创新软环境,探索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打造滨海新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等。

第二,从提升服务功能入手构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是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的核心战略,因为它可凸显和提升天津及滨海新区在中国经济格局、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形成相互促进、双轮驱动之势,共同打造我国北方大进大出的对外开放门户;通过航运产业、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可为滨海新区增强综合实力、建设世界级港口城市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将极大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滨海新区的区域服务功能,向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化港口城市稳步迈进。具体路径如下。一是从体制创新与国际接轨入手,打造我国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旗舰”。二是从打牢基础和增强软实力入手,增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承载集聚力。尤其应注重发展国际班轮航线和周边腹地的集装箱航班,注重航运产业集群发展和新的航运产业开发,注重市场、法律、政策和文化等“软实力”建设。三是弥补短板,强化服务,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服务辐射力,抓住世界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契机,加快服务业国际化进程。注重发挥现代金融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推动作用;注重以信息化推动国际物流中心的发展。四是打合作牌,联合作战,共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海港与空港合作、津冀港口联盟、天津港与腹地合作等,借助区域整体力量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尤其要加强海港与空港合作),以“双枢纽”助推“两个中心”建设。

第三,从体制环境入手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和高端要素聚集地。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聚集配置全球资源并创造财富、影响全球经济的能力。吸引国际核心要素集聚,特别是国际人才集聚,有利于增强滨海新区的财富创造能力和为国际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聚集国际高端要素需要营造适宜的制度政策文化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及制度政策环境是国际化城市必须具备的条件;包容性的多元文化氛围是国际化城市具有魅力和吸引力的软实力体现;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工作环境是留住高端人才的重要条件。具体对策建议如下。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为国际化高端要素的聚集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建设包容性的多元文化氛围,提升滨海新区的城市魅力和对国际化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国际化城市往往是国际移民的集散地,具有人口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特征。倡导和繁荣既富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开放性的多元文化,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可增强地方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三是努力打造适于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为国际化高端人才聚集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四是建设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环境,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保障。

第四,从国际接轨入手向国际自由经济区迈进。自由经济区是自由贸易区的高级阶段,提升滨海新区的国际化水平,应从国际接轨入手,采取复合型自由经济区梯度开发模式,逐步实现从国际自由贸易区向国际自由经济区转变。具体构想是,借鉴国际管理模式分阶段建设国际自由经济区。在近期,各功能区可以根据其功能与作用实行自由程度有别的政策。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贸易港区、保税园区可以逐步向自由贸易区转化,实行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政策;其他功能区可以实行准境内关外的特殊优惠政策。在中期,滨海新区可以采用封闭型、综合复合型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即全区实行封闭管理,区内各功能区如自由贸易港、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商务区、自由金融区和自由旅游区等,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在远期,要将滨海新区由自由贸易区逐步扩展为国际自由经济区,向类似于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别行政区转化。

第五,从低碳发展入手建设国际性生态宜居新城。从世界来看,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从中国来看,低碳发展成为实际行动。借鉴北京经验,建立国内碳补偿市场机制,倡导市民义务植树购买碳汇;聚焦发展新能源产业,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完善低碳经济产业链;建设生态教育旅游与低碳科普基地,繁荣生态文化产业;构建碳金融体系,推进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推进森林碳汇与绿化规划;推广低碳建筑,构建节能低碳型建筑体系;强化中水利用、海水淡化与生态补偿工作。对于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应重点打造世界生态宜居的领先之城——中新生态城;加快APEC首例低碳示范城镇建设,将于家堡打造成中国重要的碳交易中心。第一部分规律探讨与战略意义第一章城市国际化的基本内涵与规律探讨

本章重点研究三个问题:一是准确把握国际化新城的基本内涵与发展类型,注意区分国际化大都市与国际化新城的联系与区别;二是把握城市国际化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为探寻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的有效路径提供启示;三是注意区分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际化城市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国际化城市的区别与联系,为构建衡量和评价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提升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第一节 城市国际化的内涵、类型与功能一 城市国际化的概念

迄今为止,《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权威辞典都没有收录“国际化”词条。美国学者沃尔夫(Wolff)和弗里德曼(J.Friedmann)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对世界城市作了新的理论概括。弗里德曼提出的世界城市七项标准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七项标准是: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④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⑤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在国内,与“国际化城市”提法相近的有“国际大都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国际大都会”、“国际性城市”、“全球城市”等。

所谓城市国际化,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其含义。

首先,城市国际化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概念。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联系与融合,成为一体化国际发展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国际化并不只是表现为一国的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方面,更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概念,它的内涵包括城市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的国际化。大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就现代社会而言,经济国际化是城市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其次,城市国际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城市国际化就是城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城市生活日益融入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丰富和完善的历史进程,是城市在功能整体上或某个方面与世界联系不断密切的过程,是城市经济发展从地区分工走向国际分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过程。实现城市的国际化,必须使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影响波及的范围更宽更广,达到国际水平。

再次,国际性城市是城市国际化的高级形式。城市国际化应当成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和发展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可以成为国际性城市。城市具有对外交往的功能并不等于国际城市。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城市的经济活动不仅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也面向国际市场;世界也以我国为市场。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每个城市或多或少都具有国际经济意义,或大或小都具有国际交往的职能,但不能认为这就是国际城市(严仲雄,1994)。作为国际性城市,除了具有城市的一般功能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功能和发展条件(自律夫,1994)。在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发展不仅融入国际发展体系,更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成为国际性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时,这样的城市才称为国际性城市。城市现代化是其国际化的基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的聚集和辐射能力越强,越有可能成为国际化中心城市。

最后,国际性城市的吸引和辐射程度,决定城市本身的国际地位。如果将世界城市体系看作一座金字塔,极少数具有全球协调和控制功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占据金字塔的顶端。这些居于金字塔顶端最高等级的城市就是世界城市,具有辐射世界、服务全球的共性特征。一般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纽约、伦敦、东京三个。次一级的通常称为国际化大都市,指的是那些跨国界区域性多功能的中心城市,或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某方面具有重要国际功能的城市。国际化新兴城市,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后起的,但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新兴城市。国际化新兴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等都是城市国际化发展到[1]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一定阶段的产物(见图1-1)。图1-1 城市国际化进程演变二 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类型

从城市的功能来区分,“国际化大都市”一般具有综合性、全方位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而“国际化专业城市”只在某个方面、一定区域具有很强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

综合型国际化大都市,因其城市综合要素与功能具有高度的国际关联效应,往往被称为国际中心城市或世界城市,它们在政治、经济、金融、商贸、交通、旅游、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国际辐射力、影响力和控制力,它们不仅是国际政治资源配置中心、国际经济资源配置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国际交通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知识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创新与交流中心、信息制造与传播中心。目前世界公认的具有全球意义的国际化大都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被认为是处于全球城市体系金字塔顶端的世界城市。它们从18世纪以来,就是世界最主要的交通中心,拥有世界最大的海港、国际航空港以及铁路枢纽;是发达的制造业中心,有飞机、汽车、电子、机械、化学、医药、钢铁、金属加工、出版印刷、食品、服装、化妆品等先进的工业部门;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华尔街、伦敦城集中了世界最大的银行、交易所以及大企业的管理核心机构,纽约、东京、伦敦的股市行情是国际经济变化的晴雨表;这些城市具有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拥有百老汇等娱乐中心和著名的高等学府、图书馆、博览馆及著名的建筑物,更使其蜚声世界,并强烈地影响国际经济的发展变化。世界城市,是处于城市国际化进程最高层次,位于全球城市体系的金字塔顶端,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化大都市。其特质是城市功能辐射世界,城市服务面向全球。

专业型国际化城市,一般只在政治、经济、金融、贸易、交通、旅游、科技、文化、宗教等某一方面能产生高度的国际关联效应。例如,鹿特丹有世界一流的深水良港,巴拿马有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新加坡地处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之旁,它们在航运上具有高度的国际关联效应,因此,它们都是世界公认的港口型国际化城市;日内瓦和布鲁塞尔有众多国际政府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是举办国际会议最多的城市,对国际政治有巨大的国际关联效应,因此,它们是世界公认的政治型国际化城市;法兰克福和中国香港有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和巨大的国际金融业务量,能对世界金融产生较大的国际关联效应,因此,它们是世界公认的金融型国际化城市;等等。这些城市以它特有的功能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三 城市国际化的基本特征

无论是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城市还是国际化新城,它们都具有国际化城市的基本内涵,只不过国际化水平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范围有所不同。(一)金融国际化

国际性城市是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节点,对世界金融市场形成重要的影响和控制。金融业在其对外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全球性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已超过85%,金融保险业均超过15%,全球的资金在这里聚集。(二)贸易国际化

对外贸易和资本国际往来在国际化城市GDP中占较大比重,并呈现出新的趋势特征,如中介贸易在贸易总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边复式贸易日益扩大,比重增加;无形贸易(如信息、专利、技术、商标)不断开拓,比重日趋提高;具有国际影响的商交会、博览会、招商会、洽谈会定期召开等。(三)生产国际化

发达国家的国际化城市,都曾经是世界发达的制造中心。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的过程中,它们已由传统制造中心转向世界品牌和创意的“生产中心”。尽管传统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它们却成为全球时尚商品和创意商品的重要生产地和集散地。这里的“生产”是指商品品牌的塑造及商品的设计,比如纽约拥有Ellen Tracy、Bill Blass、Leslie Fay等一些世界著名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的加工制作地点也许不在纽约,但是它的款式设计等重要环节却是在纽约完成的,而设计等这些关键环节正是后工业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产业转型之时抓住这些引领时代进步的新型产业,是纽约、伦敦和东京一直保持着全球性世界城市地位的关键所在。(四)服务国际化

在全球分工中,国际性城市特别是世界城市,往往是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性组织聚集地;数以万计的跨国公司总部或庞大企业集团以及各分支机构云集于此,围绕这些企业及其活动,必然需要一整套服务和监管机构,如海关、商检、专利、税务、外汇、仓储、保险等,以及法律、公证、会计、审计、咨询、信息和行业协调等中介组织。因此,国际性城市的产业结构一般以金融、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第三产业的高度化使国际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非常发达,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咨询等设施齐全,各种服务行业都能提供高效、准确、便捷、舒适的服务。同时,国际性城市形成了与国际交往相匹配的行政构架及管理体制,为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畅顺提供了保障。(五)信息国际化

在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信息资源独立成网并与国际计算机网络并网运作的前提下,国际性城市大都实现了地域网和空间网相融合,有线网与无线网相互补,信息资源的存储、转换、加工、反馈的现代化和便捷化,从而使信息资源商品化,并作为生产要素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六)科技国际化

国际性城市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科研机构、实验设施、试验场所以及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的机制和途径;具有使科学技术有专利而无国界、知识产权得到法律保障和社会尊重的环境和氛围;集中了大批科技人才精英,保证科学技术的国际分工和合作开发,从而代表世界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先进水平。(七)文化国际化

国际性城市除了具有鲜明的本国、本民族特征外,还有适应多种需要的外国文化。由于国际性经济文化活动频繁,国际化城市往往是国际移民的集散地,具有人口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特征。人口多样性是指出生地为外地、外国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较大。文化多元性是指工作语言的多语种化,对非本土文化的一视同仁以及不同背景的居民对市政的参与度。不同语言、文化、民族的集聚和融合,有利于形成一个宽松的文化氛围。文化的多样性往往是吸引和留住全球科研精英、国际高端人才的主要因素。四 国际化城市的功能特征

国际化城市往往具有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交易量和流量。国际高端资源是指国际高端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国际化城市不仅看总量,更重要的是看流量,流量就是控制力,交易量就是影响力。国际化都市往往是国内市场集聚与世界大市场高度关联,是世界市场链条体系的中心环节。它们接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安排生产、经营,从而成为连接国内外经济的桥梁和枢纽。同时,这些都市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与国际经济接轨或具有兼容性,从而将国内和国际经济以这些都市为纽带有机地结合起来。国际性都市的经济高度发达,因而也成为国际投资和金融中心。著名的城市学家科恩认为,衡量国际性城市的关键是“跨国银行指数”和“跨国公司指数”,资本、生产和商品的国际化流动是最根本的因素。所以,一般来说,国际性都市都有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或分支机构大量云集。

国际化城市以跨国公司为纽带,通过控制决策和资本运营等关键环节,来协调和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市场。跨国公司的兴起和交通通信技术的变革,出现了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以公司内部贸易和产品内贸易形式展开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适宜的生产区位,而将决策、资本运营等环节集中在母国少数城市,并以其为基点来协调和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市场,从而导致世界城市的出现。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使得地理摩擦为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由“地方空间”转变为“流动空间”。这样,地理区位及距离的重要性逐渐消失,如何在网络中占据有利的节点位置,提升联系的强度和广度,进而获取对网络的控制权,就成为世界城市取胜的关键。第二节 城市国际化的规律探讨与趋势分析一 国际化城市的形成条件

城市内生发展水平是形成国际性城市的前提条件。以少数世界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强调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而把国家或城市内在的发展水平作为前提条件隐含其中。运用这种理论考察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往往容易忽视城市内生的发展水平。事实上,从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的发展历程看,它们均选择了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基本成长路径。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具有长期累积的先发优势,在全球市场体系扩张中占据有利地位,其他国家则是被动卷入全球化进程。如果忽略了城市内生发展水平提升这一前提条件,单纯强调发展“外向经济”,单纯强调吸引外资和外企,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偏差。

一定的城市规模是保证国际化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影响的基本条件。城市规模通常用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来衡量。对于全球性或区域性综合功能的国际化城市,从供给来看,一定的城市规模能够保证高度专业化技能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从需求来看,一定的城市规模可以为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创新产品提供具有消费能力的市场,但并不意味着城市规模无限制地扩张。如何既享有集聚经济带来的竞争优势,又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已有的和正在形成的世界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以港兴城、港兴城荣是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共同之路和重要依托条件。港口依托,舟楫之利。凡是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国家,都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不是位于海上、陆上的交通枢纽,就是扼守国际贸易通道的咽喉。这一条件往往是不可再生的,是不能被他国复制的专利。纵观全球,当今世界上的国际化都市90%以上位于海岸线和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世界上的国际贸易海港现有2000余个(不包括地方小港),其中,吞吐量不足百万吨的占3/4,吞吐量超过千万吨的有100多个,吞吐量为5000万吨以上的有20多个,吞吐量为一亿吨以上的只有9个。目前,世界上吞吐量在千万吨以上的大型港口有80%以上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往往以港发迹,集聚经济实力,扩散经济能量,从而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这些拥有世界级大港口的国家,都以港口为依托,逐步走向世界经济中心的旋转舞台。

突破瓶颈的改革创新是催生国际化城市形成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不竭动力。世界经济中心是创新因素与改革需求相碰撞所形成的创新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投影。创新因素,特别是密集创新剖面大部分都出现在经济发展的瓶颈领域,而瓶颈领域又往往是人类活动企望突破的新领域,它们承受着强烈的利润刺激和需求压力,这就使得新领域会集聚各类“精英”奋发创新。一旦瓶颈被突破,就会使该领域迅速发育、膨胀、沉淀并融合转化为再生机能,从而形成新的创新机制,一举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而重心的集聚和发散功能的形成,标志着新的世界经济中心的发育形成。

市场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是国际化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运行条件。国际化城市首先诞生在市场开放程度高、市场经济规律主导作用强、市场经济成熟完善的国家或地区。这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政府行政权受到较大制约,管理分散化,资源能够自由流进流出,资源配置延伸至世界范围。二 国际化城市的支撑条件

当今世界,国际化大都市都是以城市现代化为基础和前提的。城市现代化一般指一个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先进的教育水平、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安全文明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低碳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这些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互相联系,互为条件,综合作用,是城市国际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支撑。

在经济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GDP总量位居前列;人均GDP程度高。后工业化经济结构明显,现代服务业发达;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总部经济贡献率大。拥有相当大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城市经济超越国界,企业有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家和企业集团,主导产业与城市服务方向相一致,第三产业发达。国际性城市应是跨国公司总部基地、国际金融中心、全球产业中心、全球信息中枢和交通运输枢纽。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是促进世界城市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助力器和催化剂,是现在和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范围内体现世界城市全球价值的有效工具和载体。

在科技方面——科技教育发达。要求城市经济与社会运转通过现代化的通信联络方式予以管理,各种产业与居民生活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新科技成果先行得到应用,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比重,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与承认,决策的科学化程度很高。必须在新科学、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管理、新制度的创新方面,具有国际关联性,是新文化、新文明的培育基地。目前,世界著名国际化城市,不仅是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国际文化创新中心和国际信息交流中心,是科技城、教育城与文化城的统一。

在交通方面——国际交通便利。国际化都市具有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便捷和高效的交通、通信网络沟通着全世界各个大中城市,从而使陆、海、空多种形式的综合联运和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网络的通达性遍及全世界。世界一流的城市全功能、全天候、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地处世界信息网络的要冲节点优势,支撑起国际化都市的世界中心地位。

在社会方面——安全、文明、多元、包容。真正的宜居环境,会使一个城市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包容,具有更多的选择性。诚信环境、公众素质、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等,是一个城市的品质。鲜明的城市文化是国际化城市率先形成初始竞争力的基础,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是保障其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基石,也是国际化城市未来永续发展的主题。国际性城市要求居民普遍得到良好的教育,有礼貌、讲卫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成年人总数中占有相当比例。要求多元文化与较高的市民文明素质,拥有充满都市活力、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小,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较高。治安情况较好,犯罪率较低。要求政府拥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居民的意愿能通过正常渠道表达,监督机制比较完善。

在生态方面——低碳、绿色、宜居。要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公园面积比例较高,“三废”得到了较好处理,居民的环境意识较强。空气清新,河流清澈,绿地充足,是人与生物共栖的绿色家园,是代表民族文化和都市文明的观光胜地。三 城市国际化的趋势特征

在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动向很值得关注。

国际化城市带的出现,使国际化城市的类型、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戈德曼曾预言:“城市带将作为本世纪和下世纪初文明的主要标志而被人们所接受。”国际化城市带作为城市国际化的一个结果,使原来个别城市的点状辐射变成带状辐射、群状辐射,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这些城市向国内和世界的辐射力、影响力。它使原来个别城市之间松散的、机械的联系变成紧密的、有机的联系,使原来彼此互相竞争、互相重复的关系变成彼此分工与合作的互利互补关系。它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改变了城市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城市带中的各个城市在性质、结构、功能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促使国际性城市的类型、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

现代科技进步使功能递增、地理递减,国际化交通枢纽进入多元化、分散化的时代。纵观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进化史,其功能集聚也是从单一到多样,从简单到综合,从农业中心依次向贸易、航运中心,工业、金融和科技中心转移,然后再向集工业、农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政治、思想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经济中心转移,如今又向多中心、多极化发展,向功能递增态势转移。与世界经济中心功能递增呈明显反差的是地理约束递减。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说:“土地对于交通是变革函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各地的相对距离。距离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地理条件的优越成为相对的概念。这一变化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联系各大洲的交通枢纽被海洋国家所垄断的历史已成过去,内陆国家凭借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同样可以取得这样的位置。一个地区能否成为国际性交通枢纽,更多地取决于本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经济发展的同步性增强,将产生众多的国际交通枢纽。二是地理位置、地貌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在递减,自然资源条件也同样呈递减态势。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可能是不发达国家。自然资源的丰富已不再与国家的繁荣富强呈正比。诚然,资源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但不能决定它的未来与命运。日本的情况就是如此。由此可见,现代科技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具备了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自然”基础,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是永恒的,其地理约束递减极限永远不会为零。

周边腹地日益成为世界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力量。当今世界已进入都市圈、城市群间竞争的时代,周边腹地在支撑世界城市运转和功能发挥方面的功能愈加不可替代。例如,世界城市服务全球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中央商务区,但所有确保其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物资保障、社会服务都离不开内外城、郊区和周边地区的支持;腹地为大都市圈提供土地、能源、水源等资源以及交通、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腹地为确保城市绿色运转的气候、生态、宜居环境提供不可替代的资源;世界城市的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教育科研等只有放在包括周边在内的区域整体中,才能发现其优势所在和潜在利益。离开周边,世界城市孤掌难鸣。

注重人性化发展,文化凸显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的特点。国际化城市的发展,需要汇聚大量国际人才,形成雄厚的智力资本,而注重人性化发展,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工作环境,是聚集大量国内外人才的重要前提。国际化城市的文化凸显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的特点;要求城市人口密度适中,环境优质,生活舒适,布局合理,公交优先,活动方便,安全舒适;重视生态人居环境,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气候和地理条件,城市空间布局宜人化、生态化;交通、通信、水源、能源、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高等。第三节 工业时代与后工业化阶段的国际化城市

当今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特别是世界城市),主要存在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国际化城市呈现出某些新的特征。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国际化城市是世界制造业中心和有形产品集散地的话,那么后工业时代的国际化城市,则是以知识产出为标志的非物质产品生产中心,文化型、消费型、宜居型、生态型等非物质生产性特征十分明显。国际化城市能否适应发展阶段要求和时代大趋势,顺利实现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的跃升和转型,直接关系到这些国际化城市的兴衰和沉浮。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纽约、伦敦、巴黎等世界城市成功转型,保住了世界中心城市的地位;以东京、新加坡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工业城市,也在向后工业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全球或区域性的国际性城市;类似底特律、伯明翰这样的一些城市,则从工业领导者的地位沦落到衰落的状态。

后工业社会是指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后,社会进一步[2]发展所呈现出与工业社会不同的诸多新特征的社会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创新驱动,内涵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资源依赖、环境依赖转化为知识依赖、人才依赖、创新依赖。在经济发展上,抛弃低水平粗放型的增长之路,以内涵集约型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为选择的目标,注重研发和品牌营销,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外迁或外包,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值化目标。

第二,经济服务化,产业高端化。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以高科技型、高附加值、高创意型经济组织为主,金融、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成为主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城市对外投资和吸引的各种要素也主要流入服务型行业。

第三,管理精细化,社会多元化。企业管理从指挥命令型转向激发创新型;政府职能从指挥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城市管理精细化和网格化;社会由生产型向消费型和可持续发展过渡,休闲文化、娱乐文化广泛普及,高雅文化、专业文化创意能力提升;公民意识增强;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上升,强调多元和谐与复杂性社会问题的解决,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立。

第四,内外市场打通,多产业部门联动。国内和国际市场打通,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上升。城市对外经济发展已不是单纯依靠一两个相互独立的产业部门和政府机构就能支撑起来的,而是需要多个产业部门和政府机构的联动。

第五,重视生态优先,发展低碳产业。将生态环境置于最优先地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治理江、河、湖、海和空气污染,在城市建设、历史传统、现代技术、资源消费、生态资源环境保护诸方面形成和谐关系,造就以低碳技术、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相关产业。产业低碳化通过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3]碳化来实现(见表1-1)。表1-1 工业化社会与后工业化社会国际化城市的特征对比

以上对国际化大都市(特别是世界城市)所呈现出的趋势特征分析,既有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所呈现出的与工业社会不同的诸多新特征和阶段要求,又有反映人类社会进入低碳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新特征和时代要求。对于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以及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天津及滨海新区来说,既要看到与这些国际化大都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完全照搬;又要看到它昭示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时代要求,我们需要顺应这种趋势和方向。

根据我们对天津及滨海新区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判断,目前天津[4]及滨海新区仍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在三次产业比重中,第二产业仍居于决定性地位,产业内部结构呈现出重工业化、深加工化、技术集约化和高端化等特征。预计“十二五”期间,天津工业仍将有较大发展,仍是推动天津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近期内,服务业比重虽然有可能上升,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还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这主要是由几个因素推动的。一是工业在天津仍然具有较高的比较收益;二是天津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工业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三是天津工业的大发展,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和区域定位要求。因此,天津要建设的国际化新城区,既要符合自身发展阶段的实际要求,也要关注和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例如,要加快经济转型,在大投资、大项目驱动的同时,注重从资源依赖、环境依赖向知识依赖、人才依赖、创新依赖转化中汲取新的动力;在继续以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和支柱的同时,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创意、教育、旅游、文化等生产性服务和现代服务产业;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加快推进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和可持续发展型社会过渡;推进政府从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发展多元化、开放性和大众参与型文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宜居、宜业的社会氛围。[1] 段霞:《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第4页。[2] 段霞:《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第6~7页。[3] 段霞:《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第380页。[4] 祝尔娟:《天津“十二五”发展阶段及趋势特征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二章国际化港口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与借鉴

本章有针对性地考察与天津相类似的国际化城市,如重点考察韩国仁川、日本横滨与首都的分工合作;荷兰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的港口型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国香港、新加坡的自由贸易港政策环境;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比较、总结和提升这些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经验,为天津滨海新区提升国际化水平提供重要启示。第一节 韩国仁川、日本横滨:重点借鉴与首都的分工合作一 韩国仁川——首尔的“门户”,目标指向“东北亚经济中心”

仁川是韩国第三大广域市,是首都首尔的门户城市,也是韩国第二大港口城市。2003年韩国政府根据东北亚中心国家战略,确定仁川的松岛地区、永宗地区、青箩地区为韩国的经济自由区,并把仁川发展为环黄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和东北亚的经济中心。

仁川与首尔的分工合作。首尔和仁川是韩国首都圈的两大核心城市,两城相距28千米左右。以首尔、仁川为核心,包括京畿道在内的首都圈不仅是韩国产业的密集区,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圈之一。两座城市在发展定位上有着明显的错位分工。首尔作为首都,是韩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其总人口已超过1300万人。仁川是韩国面积最大的广域市,是韩国的第三大城市。依托同首尔的经济分工和紧密的经济联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临海工业城市和港口城市,是首都经济圈中重要的生产基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由仁川国际机场和仁川港组合而成的物流体系。2010年仁川国际机场的货运吞吐量居世界第四位。仁川港与首尔距离最近,首尔集中了约1/3的韩国人口,因此,强大的客运资源使轮渡成为仁川港的一项重要业务。仁川的发展目标是东北亚物流中心、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商务中心和海洋观光城市。

仁川经济自由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首尔和环黄渤海大城市带的交会点,与中国隔海相望,是韩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二是产业发达,仁川的主要制造业有石油化学、机械、钢铁、电机电子、汽车等。仁川将把产业结构从目前的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转变成以服务、信息产业为中心,继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并要把工业密集的地区逐渐转换成为高技术产业区。三是人力、信息资源丰富。仁川背后是具有2000万人口的首都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和信息优势。四是交通通信便捷,具有集国际化港口、机场等于一体的综合优势。

仁川经济自由区的发展定位:建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市。实现上述定位和目标,经济自由区要实现五大功能。一是尖端产业基地和研发转化功能。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区域科技协作,形成环黄渤海地区产业的积聚地和辐射源。二是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功能。依托海港、空港,扩大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形成韩国第二大国际贸易口岸和现代物流基础。三是滨海休闲旅游功能。发挥海、河、湖、湿地等自然资源聚集优势,完善滨海休闲旅游等设施,开发近代人文景观,形成滨海休闲旅游胜地。四是积极引进外国投资,形成更加完善、更具活力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成为韩国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招商引资平台,为环黄渤海和东北亚地区提供服务。五是生态宜居功能。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居住设施,提高金融、商贸、会展、信息等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二 日本横滨——国际贸易港,“日本海上玄关”

横滨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其工业生产规模仅次于东京,位居日本第二。横滨港位于东京湾西岸,北、西、南三面被丘陵环绕,东面有深水航道通太平洋,港湾深入内陆,水深港阔,是日本的天然良港。横滨港优越的港湾条件、广阔的腹地和现代化的管理使其发展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港,并以“日本海上玄关”著称于世。

横滨的发展特色。第一,突出港口特色,发挥港口优势。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确保港口码头的高效经营管理。降低港口码头的经营成本,降低客户交付的港口码头费用,延长服务时间,简化和加速港口物流的通关手续。建造现代化深水集装箱港口码头,完善和提升港口水路功能和公路运输的一体化,拓展贸易渠道,建设国际物流中转港。第二,实施促进产业聚集的城市发展战略,发展横滨临海工业区。日本工业生产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从本州岛的东京湾到九州岛的北部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地带,其中以首都经济圈(东京-横滨)、大阪经济圈(大阪-神户)、名古屋经济圈和九州北部经济圈为四个最重要的经济圈。横滨是首都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滨工业结构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炼油、电器、食品、机械及金属制品等约占工业产值的86%。此外,横滨依靠沿海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海工业,横滨临海工业区对横滨的经济发展一直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整合城市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与休闲产业。横滨启动了“未来港口21计划”,即将大都市进行重新整建计划。建设横滨湾建筑群,吸引了大批造型独特的办公大楼、高层公寓和商店进驻,围绕海和绿地,创造了一个洋溢着历史风情并且能够亲近大海的开放性的城市人文环境和休闲空间,吸引了大量东京人到这里休闲度假。第四,聚集总部经济,疏解东京部分功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众多公司本部及商业、文化设施在港湾未来21世纪地区集聚。日产汽车在2010年将总部由东京迁至横滨,成功地分担了集中于东京的首都圈商业及国际交流等功能,促进了首都圈的均衡发展。横滨市还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化港口城市优势,拓展国际会展功能和国际交流中心功能。

东京和横滨是典型的“双核城市”。两座城市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有着明显的错位。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非常发达,是国际公认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信息中心和国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