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6:15:4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试读:

内容简介

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个国家夏诞生了。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又以武力征服了天下。由于王位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们就要得到封地。这样一代代分封下去,周天子脚下就出现了几十个国中之国。从此,这些属国之间就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战争。

直到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在10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了所有的国家,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就是这支军队,最终结束了500多年的战乱,在中国第一次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帝国。

第一章 秦王政横扫六国,统一天下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帝(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3]。出生于赵国国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因生于邯郸,故名赵政)。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但却二世而亡。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介绍。可以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

人物身世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子楚),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赵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经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夫人的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赵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

登上王位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赵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子就进宫了。秦始皇日渐长大,于是他们就骗秦始皇,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离秦始皇远的地方,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继吕不韦后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秦始皇。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始皇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将嫪毐车裂,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摔死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私生子。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

秦夺九鼎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一直受许多国家保护,由九州上贡的铜所制。夏、商、周时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为天子。公元前256年(秦昭王五十一年,周赧王五十九年),攻伐赵国邯郸的秦军,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值此之际,东方各国又发动联合抗秦。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不识时务的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联军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昭王大怒。秦国早就想在地图上抹去西周,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西周参与反秦,正好给秦国出兵以口实。公元前256年(周赧王59年,秦昭王51年),秦兵攻打西周,赧王听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降秦,秦王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赧王至梁城一月而死,国除,置九鼎于咸阳(据说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国只得到8鼎,但习惯上仍称九鼎)。自次年起(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史家以秦王纪年。公元前255年,九鼎迁秦,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诸侯国。

扫灭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连横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在从未屠城的战争中,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秦朝。

总方针

秦始皇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先攻克成皋,沿黄河向东推进,撕开韩赵魏楚的联防。继而北上,切断韩魏联络,然后灭韩吞赵,伺机灭燕。

灭韩国

秦王政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韩国。因为韩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弱,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但是,韩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韩国,均被韩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韩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赵王轻信谣言,派人替代李牧。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今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灭魏国

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3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灭楚国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负刍成为楚王。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就在楚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

灭燕国

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终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灭齐国

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政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个: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但是,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而且,此时的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母亲健在时,他依赖母亲;母亲临终前,他还死皮赖脸地要母亲写下可以辅佐他的大臣的名字。公元前249年(齐王建十六年),刚毅不屈的君王后逝世,后胜任宰相。秦国迅速展开收买内应的活动,向后胜馈赠大量的黄金、玉器。后胜得了秦国的好处,就派出大批宾客相继赴秦。秦国又对他们大肆贿赂,送给金钱、珍宝,让他们回齐国充当内应。这批人从秦国回来后,就积极地制造亲秦的舆论。他们说齐王建应西去朝秦,以表归顺,又说齐秦是姻亲,根本不用备战抗秦,也不要帮助三晋、燕、楚攻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贲南下伐齐,几乎就没有遇到过什么抵抗。王贲率军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不战而降。齐国灭亡。至此,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之为“暴军”的秦国军队在秦始皇克制谨慎的命令下,从未屠城,这是前所未闻绝无仅有的。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国于以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扫除了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结束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诸侯割据、混战不已的动乱局势,建立起中央高度集权的规模宏大的王朝。嬴政在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之后,接着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和“厚今薄古”的措施,有力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和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嬴政采取的每一个重大措施都包含着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他完全可以成为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中的理想君主的榜样。马基雅维里讲:“君主必需善于懂得运用野兽的办法,他就应当同时效法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讲,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卸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阶,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了天下,这一年他三十九岁。为了炫耀前无古人的功绩,他打算给自己安排一个新的尊号。有大臣对他说,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又以泰皇最为尊贵,建议他自封为“泰皇”。嬴政却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他把“泰”字去掉,留下“皇”字,加上上古的“帝”位号,造出了一个新的尊号“皇帝”。在他看来,这个尊号足以功盖三皇五帝,睥睨古往今来一切英雄豪杰了。就这样,他自称为始皇帝,打算让继位的子孙称为“二世”、“三世”,直至千世万世。他当然不会想到,仅仅二世之后,秦王朝就灰飞烟灭了。

能够创下这样前无古人的功业,嬴政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日益膨胀。他开始做一系列规划,打算让整个帝国都按照他的安排运转,以营造出一个新王朝的气象。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他认为周朝属于火德,既然秦朝取代了周朝,就应该取能够克服火德的水德。于是秦朝尚水,衣服、旗子都尚黑色,又由于水属阴性,他就把所有的法律规定都设置得十分严酷苛刻,认为这样就是顺应了天意的安排。他却想不到这样会引起人们的反抗,终于丢掉了这个王朝的“天命”。为了显示皇帝与其他人的区别,嬴政还颁布了许多相应的指示。比如皇帝下的命令称为“诏书”,皇帝可以自称为“朕”,其他人就没有这个权力。

形式上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还要考虑治理王朝的具体办法。从前周天子实行的是分封制,每个国君治理的国土面积都有限,天子直接统治下的土地也没有多大,如今突然要面对这么一片庞大的土地,大臣们就该实行郡县制还是实行分封制的问题争论了起来。有人认为应该把关东六国的土地都分给皇子们去统治,但李斯提出反对意见,说周王朝以前把土地都分封出去,但日子久了以后,那些分出去的子弟和亲属们感情逐渐淡漠,最后居然到了像仇人一样互相攻打的地步,而且谁也不听周天子的号令,使得天子权威荡然无存。所以他建议实行郡县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秦始皇很赞同他的意见,下令实行了很彻底的郡县制。但后来秦末动乱,中央的命令根本无法在地方上得到执行,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这种现象引起了汉高祖刘邦的警惕,他认为假如当初秦朝将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使相互之间都有呼应照顾,秦国根本不会这么快灭亡。于是他就把国土分封给刘姓子弟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让江山永固,但没想到等他去世后,中央也没办法控制地方诸王,终于还是引起了叛乱。在后来的王朝中,分封制和封王权力的大小成为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封建王朝中央集权措施的逐步加强,这种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渐渐得到了解决。

除了以上这些措施,秦王朝对于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也让整个帝国有了严密规整的气象。在群雄并立的岁月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因地方差异而受到了很大限制:北方人看不懂南方人写的书信公告;从黄河中游走到黄河下游,一路上兑换不同货币的比率已经换了几回;东南西北各处的尺寸斤两都不一样,做生意时遇到的麻烦可想而知。而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都实行了中央的统一标准之后,所有的困扰都迎刃而解,中央的法律文告可以在全国各地畅行无阻,人们理解起来也不会再有任何麻烦。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更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区之间原有的习惯性壁垒被打破,为中国后来的统一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秦始皇已经拥有至高无上的威严,他恣意挥霍着臣民的生命和自然资源,为自己树立起一个个权威的标志。六国虽然灭了,但人们的思想还没有统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除秦国之外的六国史书全部销毁,民间所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统统烧掉,有敢于聚集在一起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借古讽今的满门抄斩。命令下达之后三十天仍然不烧书的,就发配到边疆去做苦力。他认为这样一来,民间只剩下医药、占卜、种植一类的实用书籍,不会再有什么书可以蛊惑民众了。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叛乱,天下的兵器被收集起来,统一熔化铸造成十二座金属人像,矗立在咸阳的宫殿里。当初每灭掉一个诸侯国,嬴政都要按照该国的建筑风格修建一座宫殿,摆放着掠来的钟鼓乐器,作为纪功的标志。咸阳的宫室园林越修建越广阔华丽,宫殿间有天桥和长廊相互连接,绵延入云,恍若人间仙境。但与此相伴而来的,却是民众们无休止的劳役与苦难:几十万人被征发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数不清的人倒在修长城的工地上,原关东六国的十二万户富豪被迁往咸阳居住,还有许多人被迁徙到新开辟和设立的边境地区。在这些措施中,有的确实起到了巩固和稳定政权的作用,但更多的只是为满足嬴政个人的虚荣心。他把整个国家都当做随意支配的私产,为日后更严重的倒行逆施和秦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在后人看来,虽然秦始皇的暴虐让人无法容忍,但他也绝不只是一个仅会享乐的暴君,而是一个野心和功业同样登峰造极的豪杰。

首称皇帝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人皇,人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像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天子自称曰“朕”。“朕”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

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借助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万代地在其子孙后代中传续下去。

中央集权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也为了替子孙万代奠定基业,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中央机构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皇帝作裁决。

在此之外,秦代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比如博士—“掌通古今”,即通晓古今史以备皇帝咨询,同时负责图书收藏;典属国——与典客一样主管少数民族事务,不同的是典客掌管与秦友好的少数民族的交往,而典属国则负责已投降秦朝的少数民族;詹事——管理皇后和太子的事务。

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地方机构

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司监察。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一郡。

他们是:

秦地:巴郡,蜀郡,陇西郡,北地郡;

赵地:太原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

魏地:上郡,河东郡,东郡,砀郡,河内郡;

韩地:三川郡,上党郡,颍川郡;

楚越之地:汉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阳郡,陈郡,薛郡,泗水郡,九江郡,会稽郡,长沙郡,衡山郡;

齐地:东海郡,齐郡,琅琊郡,胶东郡,济北郡;

燕地: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

南越故地: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匈奴故地:九原郡。

县,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令、长领有丞、尉及其他属员。县令、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

县以下有乡,其主要职能有四:1.摊派徭役;2.征收田赋;3.查证本乡被告案情;4.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工作。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

乡下有里,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里中设置严密的什伍户籍组织,以便支派差役,收纳赋税。并规定互相监督告奸,一人犯罪,邻里连坐。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有长。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掌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两亭之间,相距大约十里。

整理经济、文化

书同文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秦始皇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度同制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和货币制度很不一致。秦统一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黄金称上币,以镒(秦制20两为镒)为单位;铜钱万下币,统一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

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尺(合今230厘米)为步,240步为一亩。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

改良货币制度

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改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金币明“半两”二字。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秦半两”。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整治交通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驰道并实行“车同轨”,均宽五十步。驰道的作用有数项,一说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国旧地,一说主要目的为方便北方战争前线的补给,还有一说是方便始皇出巡时能畅通无阻。除秦直道和秦栈道外大多在秦故地与六国旧道以及在秦征伐六国时修建的道路上基础上拓建而成。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于是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运河在最终在始皇二十年(前219年)至二十三年(前215年)修成。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因此,此项工程在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车同轨

战国时期,各国车辆形制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定车宽以六尺为制,一车可通行全国。

行同伦“行同伦”就是端正风俗,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这方面,秦王朝也给予相当的重视。比如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意谓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予以表彰。而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来矫正吴越地区男女之大防不严的习俗。

制传国玺“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璧”。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大地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评价

如上的统一性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处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

第二章 秦始皇开拓疆地,扩大领土

统一六国后,他奠定了中国疆域扩展的方向,在此后的几千年中,不知道多少希望有所作为的帝王把他当作自己的榜样,同时小心翼翼地吸取着他留下来的教训。

在开疆拓土方面,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虽然六国都已经平定,但北方还有匈奴,南方还有百越,他的步伐还远不能停下来。战国时期,从内蒙古河套往北直到漠北一带都是匈奴人生活的地方,和秦国的北疆相连,于是秦国的北部边境就常常受到匈奴骑兵的侵扰。公元前218年,他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三年后攻占河套地区,次年又北渡黄河,将河套以北、阴山以南的这部分地区也纳入秦王朝版图。他在这里设置了九原郡,迁来三万户居民到这里垦荒种田,从此这片土地被称为“新秦中”。

但这还不够,为了有效防止游牧民族骑兵的进犯,秦始皇又开始了规模浩大的修筑长城工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楚、齐、魏、赵、燕等各诸侯国为了防止外来攻击,就已经在边界处修起了规模不等的长城。到了战国时代,赵国、燕国和秦国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也在北方边境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上修起了长城。天下统一后,当年各诸侯国修筑的存留在中国内地的城墙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留下来反而会给中央的统治造成隔阂,于是秦始皇下令把它们统统拆除。而对于北方边境上秦、赵、燕在战国时代所修的长城,则下令把它们连接起来,修成了一条由临洮至辽东,绵延万余里的长城。至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万里长城在中国北方的风霜中已经屹立了两千余年。虽然今天人们所见的许多长城都已不是秦始皇所修的长城,而是此后许多朝代先后修筑的结果,但人们却早已经习惯了说“秦始皇修长城”,把它永远和秦始皇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

战国时期,中国的岭南一带还是百越人的天下。楚国在南方经营多年,势力逐渐向东向南扩展,已经与今天闽浙、两广一带的越族人有了许多联系。到了秦将王翦灭楚国时,也顺带征讨百越,平定了浙江一带的越族领地,后来这片地区成为秦朝的会稽郡。

后来,福建境内的闽越、浙南一带的东瓯、两广和贵州一带的南越和西瓯也被平定,秦朝行政区中出现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等名字,西南地区黔西的夜郎和洱海附近的昆明等也被纳入中央直接统治范围之内。在进军岭南时,为了保障军粮的顺利运输,秦朝军队开凿了著名的“灵渠”,沟通了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从此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就有了顺利联系的渠道,秦王朝的声威又往南扩充了一大步。

就这样,嬴政统治下的秦王朝拥有了北至黄河阴山、辽宁和今天的朝鲜一带,西至甘肃,南到今天的越南北部,东到大海的辽阔疆域,成了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但只有广大的版图还不够,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恣意奔驰,辽阔的疆域就只能是地图上的线条和符号。为了巡视自己广阔的国土,也为了让中央的各种命令顺利传达到四方,秦始皇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筑驰道工程。其实这种工程和修长城有些类似,因为当年的诸侯国们本来就已经在各地修了许多道路,现在只要再把它们连接并加宽就可以了。

就这样,经过多年的施工,中国大陆上形成了一系列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这些大路向东到大海,向北出河套,东南到吴越,南及云梦泽,西达陇西,路面压得无比坚实,路边规则地排列着棵棵青松,规格齐整的马车从宽阔的大路上奔驰而过,车轮下飞扬起阵阵黄尘,显示了新帝国的威风和气派。大路联结了当时中国各大主要城市和地区,将六国故地重镇全部纳入沿线,充分起到了监视与控制六国故民的作用。许多路线都被后人沿袭利用,直到今天,许多公路和铁路还从当年的路线上通过。

有了这些道路,秦始皇一路出巡,威严盛大的车仗礼仪和军事力量都显示了新王朝的力量,起到了震慑六国残余势力的作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的车队驶上通往大海的东方大道,从咸阳东出函谷关,沿黄河南岸东行,一路上经过洛阳、定陶、泰山、临淄,直到大海之滨。经过泰山时,为了歌颂自己的丰功伟绩,秦始皇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并在邹峄山、之罘、琅邪山勒石纪念。从此之后,秦始皇又屡次出巡各地,在各处都留下自己威风八面的印迹。

经过泗水时,秦始皇想起当年周王室的九只宝鼎中有一只沉在了泗水河底,就想把它打捞出来,让九鼎齐聚,让自己这个新皇帝当得更加风光。于是他派了一千人下水去捞鼎,但始终没有找到,不免有些失望。

大营宫室秦史纪:始皇以先王宫廷小,乃营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山颠为关。复道渡渭,属之咸阳。计宫三百,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

一路巡游过去,看到整个国家都被自己改造成了崭新的面貌,秦始皇的自豪感越来越膨胀,认为自己就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主宰。有一回他南渡淮河,来到今天的湖南一带,在湘水之畔遇上了大风,几乎不能渡河,他就认为是附近湘山祠里的神仙在和他作对。湘山祠里的神仙是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传说中上古的舜帝以及尧的女儿,按说嬴政对他们本来应该有些尊敬的感觉,但此时他正处在意气风发、惟我独尊的巅峰,根本不把前辈诸王和别的神仙放在眼里,干脆就派了三千囚犯去把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直露出光秃秃的红土石才罢休。

虽然灭掉了六国,但当地贵族的势力依然存在,还有许多人对秦始皇的政策不满,想要复国和报仇的大有人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巡游时路过一个叫做博浪沙的地方,埋伏在那里的韩国贵族张良和一名力士行刺秦始皇,结果用大铁锥击中了车队,砸毁了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虽然没有受伤,却受了很大的惊吓,事后张良很快逃走,秦始皇没能捉住刺客,就在全国大规模搜捕了十天。

南平百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之后,就着手制定北讨匈奴、南平百越的战略。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今天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其中,攻占番禺的这支秦军最为迅速。他们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占领了番禺。而进攻今广西地区越族人的两支大军,由于以屠睢为首的一些秦军军官采取歧视越人的政策,推行暴政,引起了越人的全面反抗。越人由于熟悉地形,善于爬山涉水,夜间偷袭秦军,扰得秦军苦不堪言。越人一度获胜,秦军粮道被断,供给不足,主帅之一的屠睢也被杀害。由于粮食匮乏、主帅被杀、数十万的秦军伤亡,使战争陷入了对峙阶段,前后相持达三年之久。

为了扭转兵力不足、粮草供给的困难局面,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由于灵渠总长仅34公里,工程的劳动量不大,秦军很快就完成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秦军的粮饷能够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为秦始皇完成岭南的统一大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击溃了今广西等地的西瓯族和今越南中、北部的雒越族的反抗,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秦平岭南的战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及岭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北击匈奴

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占有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三十三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今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防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筑长城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

可是大规模的徭役多数是出于当时的形势所迫。

当时中原刚统一,各地原来的贵族势力还很强,若不保持中央各地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国家随时会处于再次分裂的局面,所以必须尽快改善中央到各地及其他各郡、县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因此须尽快建设道路。

由于多年的战争,原各国的农业设施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或因战争而年久失修;在统一后必须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因此花相当大的人力来疏通河道,修复水渠,对水路交通和农业灌溉都有利,是很有必要的。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秦始皇修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而史书上却把修长城造成的苦难全归罪于秦始皇,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原来各国之间都有一些长城,但北方的长城不完整;统一后他下令把原来国之间的长城拆除,再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以防止北方匈奴的南侵。

总之,秦始皇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此外,秦始皇还开了通往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控制了当地的部族国家,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

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第三章 “仲父”吕不韦辅佐嬴政

大史公曰:孔子的所谓“间”者,其吕于乎?那么,吕子是怎样的奸佞之人呢?

吕不韦是一个谜一样的传奇人物,他经商成巨富大贾,从政成显赫的丞相,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商人从政而业绩卓著者。他经过商,摄过政,打过仗,编过书,是秦完成最后统一的大功巨。

善投机,会取巧,最懂生意经。深谙商业与政治的关系,这是他致“富”的秘决。不懂吕不韦就不懂中国商人。

秦始皇第一个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在完成最后的统一大业中,吕不韦的历史地位与功绩是不可忽视的。

吕不韦约生于公元前290年至280年(赵惠文王九年—十九年)之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的家世无史可考。成年后的吕不韦奔走于各国做生意,后来经商到了韩国,成为“家累干金”的“阳翟(今河南禹县)大贾人”。

公元前265年,即秦昭王四十二年,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遇见了做为赵国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秦昭王的孙子,异人的生母夏姬不受宠爱,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又排行居中,倍受冷遇,被送往赵国当人质。身处异国,处境自然很危险,秦国又多次进攻赵国,所以,赵国对异人很冷淡,异人的生活极其拮据。吕不韦见而“怜之”,并以生意人的眼光看待异人,认为“此奇货可居”,决定用金钱帮助异人谋取王位继承人的资格。为此,吕不韦曾回家和父亲商议,他问父亲“耕田能获几倍利?父亲回答说:能获十倍利。”又问“经营珠玉又能赢几倍的利?”回答说:能嬴百倍的利。“再问”帮助立一个一国之主,能赢几倍利?“父亲说:能赢无数的利。”吕不韦因而得出结论,现在努力耕田,不见得能吃饱穿暖,而帮助立一个国君,得到的益处,则可以传之后世,这种有大利可图的好事,值得去做。从此,吕不韦弃商从政,由商界进入政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吕不韦先去拜访异人,声称能叫异人飞黄腾达,异人不信。目不韦便说:“你不知道,只有使你先发达了,我才能发达。”吕不韦分析情况,认为“安国君宠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可异人长期客居在外,关系疏远,且境况不好,没有能力孝敬长辈和结交宾客。于是,吕不韦拿出“干金”,送异人“五百金”,让他结交天下诸侯宾客,另“五百金”购买“奇物玩好”,准备西游秦国,活动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吕不韦首先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通过其姐“以物献华阳夫人”,并说异人如何贤明,“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听了心中“大喜”,对异人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其姐便进一步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继承人。她说:“女人得宠靠的是姣美的容貌,可是容颜易老,一旦年老色衰便会失宠。要想永保受宠的地位,最好的办法是乘受宠时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你没有亲生儿子,应该及早在众公子中选一位合意的。如今异人贤德有加,而他的地位又不突出,他的母亲也不受宠,如果你立他为太子,他会终生感谢你,你的地位也就保住了。”吕不韦的多次游说与贿买获得成功,华阳夫人被说动了,安国君终于同意,“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确立异人为王位继承人。在赵时,吕不韦宠爱的一个美貌的歌舞姬,异人十分爱慕,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异人。不久美姬便生下一子,取名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公元前255年,异人与吕不韦由赵归秦,吕不韦让异人穿楚服去进见华阳夫人,因华阳夫人原籍楚国。果然,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当场叫异人改名为子楚。

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子楚为太子。但安国君登上宝座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任相邦(宰相),封“文信侯”,自此开始,泰国的军政大权开始掌握在吕不韦的手中。然而,子楚即位后三年又死了,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政(即赢政,秦始皇)继位,吕不韦再次出任相邦,号称“仲父”,辅孤理政,稳定了秦国政局。

此时的泰国经几代人努力,已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由秦来完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吕不韦任相邦后,仍然坚持用兼并战争来实现统一,并在军事理论上给以论述。他主编的《吕氏春秋》指出兼并战争的不可避免,强调秦国发兵是“讨暴安良”的义兵,阐述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随敌情变化制定战略战术等。但当时的六国还有力量同秦国抗衡。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东周君纠集各诸侯国发动了进攻,“东周君与诸侯伐秦,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周既不祀,周比亡”。吕不韦亲自率兵击退这次进攻,攻灭了东周、“尽入其国”,“东西周皆入秦,周既不礼。”从此,东周君灭亡了,这不仅是东周最后一个属国的灭亡,也使秦取得了河南(今河南洛阳)等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而重要的是结束了延续八百年的天下共主的所谓正统的最后统治,秦一统天下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

接着,吕不韦又积极进攻,一鼓作气,派蒙骜东伐韩,取得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秦的边界逼近魏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建立了三川郡(黄河、洛水、伊水之间),中原的心脏地区从此为秦所占有。公元前249年至248年,秦完全占有了韩、魏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并北向攻赵,设置了太原郡。至此秦占有了太行山以西地区,进出太行山的要道控制在秦的手中。

公元前244年,吕不韦代理朝政后,并不满足已取得的胜利,又派蒙骜攻韩,取得十三城。次年又攻魏取二城。第三年兵分三路向魏进攻,共取得二十城,设置东郡。魏都大梁已处在秦的三面包围之中。公元前241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秦国又一次打败了五国合纵攻秦。公元前238年,秦又攻取了魏的垣、蒲阳,这样便扩大了东郡,使东郡从三川郡以东,沿黄河南岸向东边伸展,横插在赵、魏、齐三国之间。从此、秦的领土就和齐相接,这就截断了赵与韩、魏两国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秦分割三晋,可以各个击破的有利形势,为最后灭掉韩、赵、燕、楚、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兼并战争的节节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东方六国,它们再也没有力量来阻挡秦统一了,作为即将统一中国的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必然要研究思考完成统一的军政策略,以及如何统治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问题c因此吕不韦组织人力,集中宾客三干人,令其著书立说,于公元前239年,编写成《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以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而《吕氏春秋》被人称为“杂家”。但它庞而不杂,融汇儒、道、墨、法、兵、农、名等诸子各家学说,有取有合,兼容并包,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思想体系,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学说。

随着战国末年各学派逐渐统一的历史趋势的出现,吕不韦主张博采众长。“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即不拘一家取长补短,突破各学派排斥异说、定于一尊的做法、建立一种新的统一的思想体系。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吕氏春秋》承继了儒家“德政”和“重民”的思想,摒弃了儒家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谈;批判墨家的“非攻”,“救守”,却赞同墨家“尊师”,“节葬”的主张;吸收法家的“变法”、“耕战”、但反对法家一味地强调“严刑峻法”。由此看来,《吕氏春秋》对各家学派的取舍,是以如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为标准的。虽然《吕氏春秋》融合百家有缝缀痕迹,前后矛盾,重复,但这种建立思想体系的方法却包含有科学、合理的因素,也给入以启示。

吕不韦在政治上主张结束分裂,谋求建立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吕氏春秋》认为战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乱世”。是由于“诈术并行,攻战不休”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的。为此,提出“一则治,两则乱”的观点,把国家的统一还是分裂同社会的治乱安危联系在一起。这样,《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最要紧的是拥立“新天子”,重建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权,以结束分裂割据的状况。而为了政令的统一,吕不韦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即所谓“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执一“就是中央集权制。如何实现中央集权制,吕不韦认为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统一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正名分“并把这当作是控制臣下的手段和方法。在施政方针上,吕不韦倾向于”德治“辅以法治。他把行德、义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单纯强调刑罚。这实际上就是软硬兼施,政治说教与暴力镇压相结合的统治方法。对法家所提倡的君主必须有”权势“懂”君术“他表示赞同,但《吕氏春秋》却说:大圣无事而千官司尽能”劝君主清静无为,不必事事躬亲,让臣子去竭诚尽力。这种看似矛盾,既强调君主集权,又力劝君主无为的虚君实臣的主张,实际上正反映了当时秦国政治生活的矛盾,两者的统一也说明,是吕不韦现实中的政治需要,当然,后来事情的发展走向了他愿望的反面,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被秦王政宣布与一起宫廷政变有牵连,而下令免相,出居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阳),第二年又下令把吕不韦流放蜀地。不久,吕不韦在流放途中“饮鸩(毒酒)而死”。

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出身商人而成为政治家、思想家的一代奇人,他两任相邦,积极推进统一全国的事业。“秦灭六国,盖始于魏冉,而成于吕不韦、李斯。”这个评价是中肯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与吕不韦的功业是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为了给秦的统一事业作舆论准备,他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创立了新的统一学说,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增添了新的内容。虽然作为商人的吕不韦迈上政治舞台后,不免贪求利益和权势,但他对秦的统一事业是有突出贡献的,他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嬴政登机,“仲父”辅佐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登基仅3年的庄襄王(异人)死,年仅35岁。异人是吕不韦手中的“奇货”,吕不韦正是利用他,搞政治交易,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从政的目标。

庄襄王死后,13岁的嬴政即位,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就是说,嬴政刚当秦王,年龄小,国家大事委托大臣处理。具体讲就是由吕不韦主持。

吕不韦除了担任相外,还有个称号叫“仲父”。仲父这个称号究竟是谁起的目前还不清楚。“仲父”既不是官名,也不是爵名,而是叔父之称,是颇具亲情色彩的称呼。最早称仲父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他帮助齐桓公改革,使齐国最早称霸,成为强国。齐桓公非常尊敬、信任管仲,把齐国朝政交给管仲,尊称管仲为“仲父”。吕不韦称仲父,一是表示他与嬴政的关系不同寻常;二是表示自己也要像管仲一样处理朝政,嬴政不要干涉。

嬴政由于年龄小,吕不韦辅政。从公元前246年嬴政即秦王位到亲政,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吕不韦以仲父、相国的身份辅佐嬴政,治理秦国,他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为秦国的发展和强大起了重要作用。尤其吕不韦的治国理念很有特色。

吕不韦辅政期间,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继续东进。

吕不韦辅政期间,继续对东方各国用兵,不断削弱各国的力量。秦对东方各国的打击,自秦昭王时就开始了。前278年(秦昭王二十九年),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下一举攻下了楚国的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迫使楚国将国都迁至陈(今河南淮阳)。秦在占领的地区设南郡。前260年(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之战,又使赵国受到重创。赵国40多万士兵被杀。前249年,秦又从韩国夺得战略位置重要的成皋、荥阳,设立了三川郡。

吕不韦辅佐嬴政后,继续维持对东方诸国的高压态势。在嬴政即位的当年,秦军全部占领了上党郡,接着又平定晋阳,设立了太原郡。后来,又攻下韩国20多座城市,攻下魏国的20城,设立了东郡。东郡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一带,已经接近山东了。经过连年的征战,秦的国土面积大大增加。

秦国东进的步伐加快,引起了各国的恐慌。前241年(秦王政六年),楚赵燕魏韩五国联合起来共同进攻秦国,吕不韦用正面迎击和分化瓦解的两手策略,粉碎了他们的进攻。

此时,战争的格局日益明朗,秦的强势使东方各国纷纷设法自保,其中韩国为了自身利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派著名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表示愿意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水渠,灌溉关中东部的土地。其实韩国的目是以修水利工程为名,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达到其阻止或延缓秦国东征六国的目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既然郑国有意帮助秦国修建水利工程,吕不韦自然高兴,于是开工。然而秦投入的人力、物力很多,工程却进展缓慢。韩国的目的是“疲秦”,——拖住秦国,消耗秦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吕不韦终于察觉到韩国的目的。派人把郑国抓起来,要杀郑国。郑国见阴谋败露,不但不慌张,反而很镇静,他说:“臣开始是为韩国做奸细而来的。但是这条水渠修成后将会对秦国有利,可建万世之功,而对韩国只不过能拖延几年寿命而已。”办事讲究“利”的吕不韦一听这话有理,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指挥把水渠修完。这条水渠被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长达150公里,起自池阳瓠(hu)口(今陕西泾阳境内),横跨渭北高原,灌溉关中低洼盐碱土地4万余顷。郑国渠以含沙量极高的泾河为水源,以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浑水灌溉,使灌区的盐碱地成为良田,从此关中沃野千里,农业生产有了保障。《史记》记载,此渠修成后,“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秦国有两条著名的水利工程,一为秦昭王时修的都江堰,一条是郑国渠,充足的水力资源保证了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为秦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引进人才。

秦国为什么强盛?原因很多。如商鞅变法彻底、实行奖励耕战政策、奖励军功等等,但引进人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没有人才,秦国不可能强盛。秦国从东方引进人才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就开始了,如秦穆公引进百里奚、由余;秦孝公任用来自魏国的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改变了面貌。

那位当了56年国君的秦昭王也是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典范,他为了得到范睢,范是楚国人,有谋略,昭王为了得到他的强秦计策,在范睢面前五次下跪,成为一段佳话。

吕不韦当政期间,也大力引进人才。他担任相国后,就建造了数以千计的房屋,供到秦国的人才居住,还聘请了许多名厨为他们做饭。他在咸阳周边的城墙上挂起告示,欢迎各国和国内人士来相国府做客。在吕不韦以前,秦国引进人才多侧重法家和兵家,这与秦国变法和战争的需要有关系。吕不韦引进人才的特点是不拘一格,兼容并包。

战国时期,盛行养士之风,养士就是招引各种人才,为我所用。其中最有名的是战国四公子,四公子是: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他们各养士三千人。在这些士中有各种人才,有的勇猛尚武,有的计谋多端,甚至还有鸡鸣狗盗者,他们替主人办各种事情,甚至帮助主人躲过危难。

吕不韦很仰慕四公子养士的做法,认为秦虽然强大,却不养士是件耻辱的事。《史记·吕不韦传》记载:“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人。”是说他招纳来自各国的士人,给予优厚的待遇,人数多达三千。

在吕不韦之前,秦国引进的人才中,偏重法家和军事家,吕不韦执政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他引进的人才除了法家人物,还有其他各家学派的人物。后世称战国诸子百家,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中最主要的有10家,即儒、墨、道、法、阴阳、名、农、纵横、杂、小说家等,其实还应加上兵家。主张这些学派的人物在吕不韦时期陆陆续续到了秦国,造成了秦国各家学派荟萃,各路人才济济一堂,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这些士包括了各方面的人才,绝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姓名,其中有一个人后来在秦朝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就是李斯。

李斯原来是楚国人,出身于上蔡(今河南上蔡),李斯年轻时,曾担任过小吏,身在社会下层,强烈要求往上爬。有一次,他在厕所中看见那里的老鼠,吃的是脏东西,见到人和狗来时,慌忙逃窜;而见到仓库的老鼠时,一个个都肥肥大大,吃的是好粮食,住在宽敞的库房里,没有人和狗来打扰,对比这两种情况,李斯感慨颇深,他说:“人的命运不同,不就和这些老鼠一样吗?所谓‘贤’和‘不肖’就看个人处在什么位置了!”后来李斯拜著名学者荀子为师,学成后,得知秦国招纳贤才,便来到秦国,投到吕不韦门下,当了一名普通的宾客——舍人。

李斯在秦国崭露头角,是他有一次在晋见秦王时,他对秦王分析了天下形势。《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他说:“要成就大业,必须看准时机,该忍耐时就要忍耐,该进取时就要进取。以前在秦穆公时代,虽兵强马壮,独霸西戎,但最终未能灭掉关东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当时诸侯国很多,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还在,所以各诸侯争霸只能抬出周天子,搞尊王攘夷,秦穆公也不例外。而自秦孝公以后,周天子这个招牌越来越没用了,诸侯国公开争霸,秦国乘势发展起来。现在,秦国不断取胜已经六代了,东方各国被秦国打的狼狈不堪,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若不趁势消灭各国,早日统一天下,将来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国恐怕就难办了!”

李斯的话虽然是说给秦王的,但在朝廷执政的是吕不韦,所以实际是说给吕不韦听的。李斯的话有历史依据,符合当时的形势,显示了他超人的才华。引起了吕不韦的重视,李斯被任命为长史,长史是一个有实权的官。可能专为李斯而设置的。他从此进入了政坛。

第三,养士编书。

吕不韦为使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把他的门客组织起来,编写了一部《吕氏春秋》。在学术史上,这部书被列为杂家,就是说这部书包含了各种思想,或者说是战国流行的各种思想学派的总结。能写成这样一部内容庞杂的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有人组织、策划,确定主导思想,提出写书的思想和宗旨。这部书是吕不韦动议和组织编写的,在编写之前,他向参与者阐明了自己的指导思想,书写成后,最后经过他修定。

第二,作者的知识结构多样化,编著这样一部涵盖各种学派、各种思想的书,一两个人是不行的,这是一部集体完成的著作,而大部分的作者是从东方到达秦国的士人。他们投靠在吕不韦门下,在吕不韦组织下从事写作。《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就是说吕不韦命令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三部分,二十余万言。

吕不韦为什么要组织人写这部书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为统一天下服务。《史记·吕不韦列传》:“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统一天下必须统一思想,《吕氏春秋》认为,各种思想不统一,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所谓“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不二》)一,是统一、齐一的意思。只有天下统一、思想统一,社会才能安定,否则,就不安定。

第二,有对秦始皇进行教育的目的。自秦庄襄王上台之后,吕不韦就以丞相身份执掌朝政,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13岁的秦王嬴政即位,吕不韦更以“仲父”的地位辅佐嬴政,进一步控制朝政。虽然吕不韦很能干,但随着嬴政年龄一天天增长,嬴政必然亲政,吕不韦将返政秦王,嬴政是个有作为的国君还是个昏君呢,吕不韦还看不准,于是他想用这部书来影响他。

有的学者认为,《吕氏春秋》对秦王政来讲,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问题是,嬴政会不会接受这部书的思想主张呢?

吕不韦为了让人们知道他主编了这部书,更为了让嬴政知道这部书的权威性和重要性,吕不韦在书写成后,命令人将这部书抄在竹简上,挂在咸阳城门之上。

当时纸还没有发明,竹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简就是将竹子劈开、刮平、截成长23厘米、宽1厘米的竹片,在上面写字,每只简大约可写3、40字,写好后把这些简用麻绳或皮条连接起来,就成为书。也有的写在木质材料上,叫作木牍,用法大体和竹简一样。

吕不韦不仅将《吕氏春秋》挂在城门之上,还有一个告示,上面写着:“现在公布的是《吕氏春秋》的全文,如有人能增删一字者,给予千金的奖励。”果然在旁边挂着一大堆金子。这就是“一字千金”这句成语的来历。

改一个字就可得千金重奖,这简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消息传出,顿时引起了一阵轰动,人们拥挤在一起,争者看《吕氏春秋》。哪本书没有几个可以改动的字呢?改个字就可得千金,就可发大财,这也太容易了。可是,怪事出现了,告示颁布了好多天,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改动这部书的一个字,这可真叫人纳闷。难道这部书真的尽善尽美,根本挑不出错来?难道咸阳城的人水平低,看不出问题来?

其实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还是有答案的。任何书也不会十全十美,多少也会有点瑕疵,为什么咸阳人没有人提出呢?不是这部书没有错的地方,是因为人们惧怕吕不韦的权势!

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就提出了这一看法。他在《论衡·自纪》中说,“夫贵,故得悬於市,富,故有千金副。观读之者,惶恐畏忌,虽见乖不合,焉敢谴一字?”吕不韦当时的权力显赫,他敢把书挂在城门之上,在场的观众读者就是看出这部书有毛病,谁敢提出呢?《吕氏春秋》究竟有没有错的地方?东汉末年的学者高诱对这部书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结果挑出了10余处错误。

由于吕不韦的地位显赫,权力很大,人们惧怕他,就是看出书中的错误,也不敢指出,而吕不韦这样做的真实目的,是告诉嬴政,这部书无可挑剔,你要好好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将来要按照这部书说的去做。

那么,《吕氏春秋》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

三《吕氏春秋》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一百六十篇,吸取儒、道、名、法、墨、兵、农、阴阳等诸家之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伦理、道德、修身等各个方面,同时涉及天文、历法、地理、乐律、术数等等,是一本体系庞大而复杂的学术著作。《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在内容上虽然杂,但在编著上还是有理论指导的,内容上也自成体系。正如该书《用众》篇所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独具特色的思想学说。

具体讲,这部书是吕不韦任秦国丞相的治国纲领,体现了吕不韦的治国思想。这部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价值很高。虽然在学术著作中被列为杂家,但这个“杂”不是杂乱的意思,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把它贯穿起来。吕不韦认为,对于治国,各家都有有用的东西,又都有片面偏激的不足,必须把这些有用的东西融会贯通,综合在一起。司马迁称这部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东汉著名学者虽然指出了书中的一些错误,但还是肯定了这部书,说此书“大出诸子之右”。

这部书的突出特点是把诸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并加以综合,升华。在书中,战国出现的学派,几乎都可以找到。关于这部书的中心思想,学者有不同意见,我认为,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所谓黄老,是指战国流行的一种思想,是假托黄帝、老子,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在具体治国方略上,吕不韦提出了“虚君实臣,民本德治”的政治主张。所谓虚君,是指君主要“无为”,无为不是不干事,而是放手让臣下去干,发挥臣下的能力和积极性,这叫做“君道无知无为,而贤于有知有为”。(《任数》)意思是,当君主的原则是无知无为,却胜过有知有为。君主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掌控大权。同时,君主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天下人的楷模,即“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治身是治天下的根本。

特别应提出的是,吕不韦针对秦在战争中杀人过多的残酷现实,提出了兴“义兵”的思想。《怀宠》篇说,所谓“义兵”就是,军队所到之处,老百姓用不着害怕。文中说:

故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保护)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郊,不虐(祸害)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衍字)归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正义之师进入敌国的边境,老百姓知道这是保护者到了,老百姓就知道不会死了。正义之师到了国都及一般城邑的四郊,不祸害五谷,不刨坟掘墓,不砍伐树木,不烧掉财物粮草,不焚毁房屋,不掠夺六畜。俘获敌国的百姓都送他们回去。这些话实际反映了战争给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太深重了。人们希望遇到这样的军队,在战国残酷的征服战争中,这实际是一种理想,却代表了人们的呼声。

很显然,《吕氏春秋》所讲的许多道理即是吕不韦执政的经验的总结,又是对嬴政的告诫,希望他能接受这些治国的道理。

吕不韦在政治上是个聪明人,他决策政务,处理事情,一板一眼,很有章法,在《吕氏春秋》中讲起理论也是条条是道。可惜的是他在处理个人问题上就不那么明白了,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就犯了致命的错误。

公元前257年,吕不韦和异人仓皇逃离赵国,回到秦国。6年后,赵姬也带着嬴政回到咸阳,这几年她们在赵国是怎样渡过的?《史记·吕不韦列传》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这是说,赵国想杀掉赵姬和他的孩子嬴政,因为赵姬家有些势力,得以藏匿,所以母子平安无事。

回到秦国以后,异人即位,赵姬成为王后,三年后,庄襄王(异人)死,嬴政即位,她又成为太后。赵姬生性放荡,她的身边离不开男人。据说在邯郸时,就有一个叫嫪毐的人和她勾勾搭搭。异人死后,她守寡了,但她耐不住寂寞,由谁来填补空缺呢,从关系上看,当然是吕不韦。为什么他能填补空缺呢?

第一,他和赵姬是老相好。很可能当年在邯郸,吕不韦把赵姬献给异人时二人就有约定,日后关系不能断。

第二,他身居丞相之职,在朝廷说一不二,出入内廷比较方便,可以和赵姬定期或不定期地约会。

但是,吕不韦是堂堂的丞相,是个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尤其出入内廷和赵姬相会,目标很大,虽然无人敢管,但免不了议论。这使吕不韦不得不有所顾及。再有,他的政务很忙,对下属说话总是一幅正人君子相,在他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还说君主应加强自身修养,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作为“仲父”,一国之相,怎么能不以身作则、明知故犯呢?

吕不韦所顾及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嬴政身世。嬴政的年龄一天天增长,已经不是小孩了,早就懂事了,嬴政对自己的身世可能有所了解,他对母亲和吕不韦的暧昧关系看得清清楚楚。畸形的家庭生活,会对他的心理和性格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吕不韦再不检点,再不收敛自己的行为,会加重对嬴政的伤害,引起心理变态和性格扭曲,一旦嬴政亲政后,很可能会对自己长期的屈辱、压抑产生逆反,进行报复,甚至酿成一场惨祸。吕不韦越想越可怕,《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恐觉祸及己”,就是说他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史记》还说:“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似乎是赵姬主动,吕不韦忙于政务,心思可能全放在在赵姬那里,但赵姬没完没了,吕不韦有些招架不住。怎么办才好呢?

吕不韦想了个既对得起赵太后,自己又能金蝉脱壳的两全其美的办法。什么办法呢?他知道,赵太后没有别的本事,就是生性放荡,只要有男人在身边就行,于是吕不韦为她找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嫪毐,《史记》称之为“大阴人”,就是性功能很强的人。吕不韦先让他在外面与一些人表演下流节目,后来出了名,传入宫内,赵太后也知道了,很想得到这个男人。于是,吕不韦告诉赵太后,这个人叫嫪毐,赵太后一听是嫪毐,非常高兴,这不是她在邯郸认识的那个人吗?威猛雄壮,十分称心。太后特想让他进宫,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可是,太后住在内宫,按照制度,完整的男子是不能进入的,能在内宫里面活动的,都是被阉割了的男人——宦官。太后需要完整的嫪毐,是为了满足她的需要,要是把嫪毐阉了,再送进宫里,对赵太后就没有意义了。怎样让嫪毐让他进宫,既完整又能掩人耳目呢?赵太后想不出好办法。

计谋多端的吕不韦又想了一个办法。吕不韦见到赵太后,悄悄地她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然后让他在内宫担任官职,你不就可以经常见到他了吗?”赵太后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说:“我准备礼物,打点有关人员,具体运作就交给你去办吧!”

办这种事吕不韦,吕不韦很在行。他先找人告发嫪毐,说他犯了罪,犯了什么罪呢?这个罪不大不小,正是够判腐刑的罪,“诈令人以腐罪告之”。所谓腐刑,也叫宫刑,破坏男子的生殖器。是一种极其残忍,无人道的刑罚,受刑者痛不欲生。

到了嫪毐该动刑的时候,吕不韦把赵太后的礼物从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让他们手下留情,假装给嫪毐动刑。所谓假装,就是不破坏生殖器,来个苦肉计,让他保持性功能。为了掩人耳目,证明嫪毐动了宫刑,主刑官还把嫪毐的胡须拔掉,使之成为一名宦官,进入内宫。嫪毐也很配合,装作痛不欲生,关在一个地方养了一阵子“伤口”后,就开始装腔作势,像个扭扭捏捏的阉人。于是顺利进宫当了个内侍官——专门伺候太后生活。他在后宫走来走去,畅通无阻,一有时间就和太后通奸。这个嫪毐,论年龄比吕不韦小,论床上的功夫,又比吕不韦强,赵太后非常满意。《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太后私与通,绝爱之。”“绝”,是最、极的意思,指特别喜欢他。

嫪毐装作宦官进宫,真是秦国历史上最丑陋的一幕。大家想,假宦官能骗人吗,真男人的声音、举止、生活行为能和宦官一样吗?嫪毐进宫,对秦国政治和吕不韦的形象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赵太后也不想想她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样子,而这一切都被已经懂事的嬴政看在眼里,他仇恨的烈火在燃烧,只等机会成熟的那一天的到来。

吕不韦为何要弃商从政辅佐嬴政?

古往今来,人们无不向往着发财致富。“恭喜发财”成为人们节日见面说得最多的一句吉祥话。怎样才能发财致富呢?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大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市场经济作依托;政府要给人们提供各种致富机会和条件,让人们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二个条件是个人要努力。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纤啬筋力的意思是:精打细算,勤苦劳动。这句话是说:精打细算,勤苦劳动,是发财致富的正路。但想要致富的人还必须出奇制胜。就大多数人而言,发财致富靠的就是辛勤劳动,精打细算。但是,古往今来,也有人总想快富、大富,于是追求捷径,甚至搞歪门邪道。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经过各国的变法与改革,传统的贵族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松动,下层人获得了较多的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机会,由于社会活化,人们追求金钱、利益的机会增多,出现了空前的拜金求利之风。

用司马迁的话说,当时的情况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意思是,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都是为利而往。司马迁还说,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享有万户封侯的诸侯,占有百室之邑的大夫,尚担心贫困,何况普通老百姓呢!

在这股求金求利的风气影响下,人们各显神通,施展才干,比如,当时人们总结了一套如何致富的秘诀:要想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依市门。”刺绣文指从事刺绣这种手工业劳动,依市门指依门卖笑。司马迁说,只要用心思,肯下功夫,搞农业、作手工业、经营商业都可以致富。并举了不少例子来说明。但是也有的人通过其他手段致富。

我们要说的吕不韦,就是以另类手段求富的典型。他由经商转为从政,由一个商人变为政治家。他是怎样弃商从政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如何评价他呢?

用今天的眼光看吕不韦,他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之人。他敢想敢干,胆量极大,他上下钻营,活动能力极强,他曾经显赫一时,执掌秦国大权十多年,在秦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走错一步棋,导致全盘皆输,失败得很惨。

吕不韦是在战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政治冒险家,他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好几个千古之谜。这是人们对他有兴趣的重要原因。我觉得起码有四个谜团值得研究:

一是他究竟长得什么样?由于古代没有留下吕不韦的画像(也许我没见到),现在人们都是依据对他的想象进行描绘,在目前流传的吕不韦画像中,有的画得很有个性,很有棱角;有的则把他画得很丑,是一个尖嘴猴腮,很奸诈的瘦老头。之所以有差距,是因为吕不韦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同。在没有见到真人以前,人的脑海里往往有一个思维定势,好人坏人的形象容易脸谱化,就画像来说,好人、英雄就往往画的英俊,反之,坏人、奸臣就画的丑陋,对吕不韦也是如此,由于吕不韦给人们的印象不怎么好,所以形象就难看了。其实,我觉得对吕不韦应重新定位。从总体上看,他功过参半,是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人,是秦国历史上的功臣。所以我认为,在没有找到古代画像之前,画他不应该画的太难看。

吕不韦的第二个谜团,也是最大的谜团,是他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生父?如果是亲父子,他们的相貌中肯定有相似的地方,而关于秦始皇的长相,史书有一些记载,但是人们对这些记载的理解有分歧。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如果仔细读一读《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可以得出自己的看法,对这个问题也将在后面和大家讨论。

第三个谜团是吕不韦究竟是怎么死的?死后埋在那里?吕不韦的墓现在有两处。第一处,根据《魏书·地形志》记载:“阳翟(今天河南禹州)有吕不韦墓。”另一处吕不韦墓据说在洛阳市东面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呢?

第四个谜团是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曾组织门客编写了一部《吕氏春秋》,这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吕不韦写这部书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人对这部书越来越有兴趣了。如果用这部书的理念治理国家,秦朝会是什么样子?它会速亡码?当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们对这部书进行分析,是会得到某些启迪的。

先从吕不韦的身世谈起。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是战国末年活跃在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他出生在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阳翟在河南中部,濮阳在河南东北,两地相隔不算近。之所以有两地之说,可能是这样:濮阳是吕不韦的家乡,他除了在濮阳做买卖,也到其它地方经营,很可能经常在阳翟。故《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他是“阳翟大贾”。也有人认为他是阳翟人。

战国时期,这一地区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商人很多。他的家庭是个商人之家,父亲因经商发财,“家富万金”,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在这个商人之家,吕不韦从小耳闻目濡,深受其父经商思想的影响。加之他聪明好学,后来独立经商,成为经商能手。《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手段,积累了千金的家产。他经营什么?现在无从考证。可以推测,一定是比较紧俏的东西,如盐、粮食、丝绸、布匹等,他利用市场短缺,异地差价,长途贩运而发了财。战国时期,许多商人靠贩运发财。

但是,吕不韦并没有满足自己商人的身份。大约在公元前265年,吕不韦来到邯郸,最初还经商,赚了钱以后,就再也不做买卖了。吕不韦本来是经商好手,如果继续走经商之路,他还会赚更多的钱,成为像他父亲那样“家富万金”的商人当无问题。他为什么不愿意经商,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商人的身份呢?

这里要说几句春秋战国的商人。

春秋晚期到战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各国变法改革的成功,新的生产关系确立,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过去“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了。什么是“工商食官”呢?在西周时,官府垄断手工业和商业,不允许个人生产和经营。“食官”就是从事工商业的食于官,吃官饭。

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有了改变。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数量增多,出现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商人,如范蠡、子贡、白圭等。吕不韦也是其中之一。他们经商有道,往来各地,积累了巨额商业资本,活跃了社会经济,对中国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不过,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也很活跃,并且他们当中许多人也富了起来,这就是游士。

游士是春秋战国新出现的知识群体。士本来是周代贵族等级制度中的最低一级,他们或在官府任职,称“文士”;或身披铠甲,出兵打仗,称“甲士”。在西周时期,士的身份地位受到限制,“士之子恒为士”。就是说士的后代还是士,很难改变。这种身份的世袭制严重束缚了人的才能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宗法等级制动摇,士从原来受束缚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同时,又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士,他们多数人通过读书学习,拥有一技之长,他们到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谋求发展,有的人成为贵族的门客,有的人成为国君的谋士,有的甚至担任了高级官僚。由于他们居无定所,朝秦暮楚,“合则留,不合则去。”故称游士。

如苏秦,他家境贫穷,跟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为改变命运,他去各地游说,但不成功,回到家后,家人对他冷嘲热讽。《史记·苏秦列传》说:家里人都讽刺他,说:“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意思是:现在人们都经营产业,下海经商,你却整天读书,净耍嘴皮子,挣不来钱,白吃饭,这也太不应该了!

苏秦不理睬这一套,继续刻苦读书,增长本领。他不分昼夜读书,甚至“锥刺骨”,——读书困的时候,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自己的脚上。

苏秦经过努力,终于学成了本领。他专门研究各国的关系,到各国游说,宣传和纵连横,受到欢迎,曾经担任六国的国相。《战国策·秦策》记载,有一次,苏秦路过家乡,带来了许多钱财物品,他的兄弟、妻子、嫂子听说后,欣喜若狂,跑到很远的地方迎接他,家里人都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苏秦。苏秦问其嫂:“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倨”是傲慢的意思。这话的意思是,“你们以前为什么看不起我,对我那样傲慢?现在却对我这样恭敬呢?”他的嫂子想讨好苏秦,快步走到他面前,弯曲着身子,不好意思地说:“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意思是,是因为我现在看到小叔子您地位尊贵,钱财多呀!——真是典型的势利眼!

苏秦听了这话,十分感慨,叹息说:“同样是我这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何况一般人呢!”

通过以上所说战国商人和游士苏秦的故事,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听出什么问题来了呢?

很明显,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商人虽然很富有,“家富万金”、“家累千金”,但是社会地位并不高,尤其一些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歧视商人的活动,使他们抬不起头来。比如,法家韩非就把工商业者看作五蠹——破坏社会的五种蛀虫之一,建议国家把他们清除掉。

中国古代很长时间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总被列为另类,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总的来讲,商人是富而不贵,虽然有钱,但在政治地位很低,而像苏秦那样搞政治,有了政治地位,不仅富,而且贵,更受人尊敬。

经商和搞政治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人生结局,对吕不韦肯定是有触动的。在他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继续走只富不贵的经商之路;依他的能力,可以走得更远,可能成为一代富豪;而另一条路是改弦更张,做既富且贵,既有钱又有社会地位的人。吕不韦经过反复思考,终于下定决心,要弃商从政,做既富且贵的人上人。这就是他的长远打算。

那么,怎样从政呢?靠一步一步往上爬,从低级小官做起,那太慢了,吕不韦可受不了。吕不韦用商人的眼光进行分析,必须进行投资,一买一卖,贱买贵卖,囤积居奇,从中盈利。吕不韦在邯郸经过调查,终于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来投资的“商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约在公元前265年,吕不韦来到了邯郸。他来邯郸最初是做生意,后来他不做生意了,干什么呢?研究各种信息,考虑新的可行性投资。邯郸有这样的条件吗?邯郸有什么东西这样吸引他?

今天的邯郸是河北省南部重要的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战国一直到汉代,邯郸更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

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是赵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邯郸街道宽阔,王宫规模宏大。在城中宫城的东北有一座赵武灵王修建的丛台,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建筑。现在叫丛台公园。

邯郸这座城市有三个特点:

一是地处中原中心,信息量大,各种信息,政治的、军事的,都在这里聚集、传播。

二是工商业繁荣,行商坐贾云集,是做买卖的好去处。

三是社会风气开放,人们穿着讲究、时髦,引导各国时尚。在外人看来,邯郸人很时髦,连走路的姿势都非常优美,成为追求新潮流的各国年轻人竞相模仿的对象。有一个“邯郸学步”的故事。据说燕国有个风流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姿态优美大方,于是来到邯郸专门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态。不过他只是学形式,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样子,而且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也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当然,这个故事是个寓言,出自《庄子·秋水》。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邯郸确实是个非常繁华,令人神往的地方。

吕不韦起初在邯郸做买卖,赚了钱,但他不愿再到别的地方去了,邯郸的繁华令他难舍难离,邯郸的各种消息多,有助于打听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他于是就在这里住了下来,还娶了一位当地的女子,史书说她是“豪家女”——豪家即“大家”,是有钱的人家,却不一定“贵”,不一定有地位。这个女子美丽动人,非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名字叫赵姬(也叫邯郸姬)。这个女子对吕不韦的一生起了重要作用。

吕不韦不是那种只知道享受的公子哥,他有自己的长远打算,要干一番事业,做既富且贵之人。所以,他在邯郸一直打探着各种信息,分析天下的战争形势和政治形势。

在邯郸,他经过打探、分析,终于发现了一件一本万利的货物;发现了可以进行投机、进而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

为了验证自己的选择是否准确,也想听听父亲这个老商人的意见,他急急忙忙回到濮阳,见到父亲,《战国策》记载了他和父亲一段颇为精彩的对话。

吕不韦问父亲:“耕田之利几倍?”意思是,耕地可以获得几倍的利?

其父亲是商人,对利润的概念十分精通。脱口而出“十倍”。

吕不韦又问:“珠玉之赢几倍?”意思是贩卖珠宝玉器有多大的利润?父亲又答得很干脆:“百倍。”

吕不韦接着问:“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意思是,如果立一个国君,能赚多少利润?

精通商道的父亲没有想到吕不韦把种地、经商和搞政治放在一起论价,而且定立国君与前两项也根本没有可比性,搞政治获利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于是说道:“无数。”没想到,父亲的回答正是吕不韦所要的答案。

吕不韦松了一口气,说道:“现在拼命劳动,还不能获得饱暖,如果定立国君成功,不仅一生衣食不愁,而且荣华富贵可以泽及后世,我现在就想做这笔生意!”吕不韦和父亲的对话,其语言完全是商人式的,即一切以赢利多少来衡量、判断,他的父亲对话非常简练,一共说了六个字。吕不韦的问话却包含了他个人独特的价值观,他把定立国君与耕地经商混为一谈。这意味着:

1、赢利至上,种地、经商为了赢利,搞政治也要赢利。吕不韦要弃商从政,追求“无数”倍的利润。

2、吕不韦已经发现可以用来投机的“商品”了。

我们知道,精明的商人追求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而且善于捕捉时机。在吕不韦看来,世间万物都可以变成商品,或出卖,或交换。

吕不韦迅速辞别父亲,回到邯郸。他踌躇满志,要开发、打造、经营他发现的商品去了,要正式由商海上岸进入政坛了!

吕不韦认为这个可以作为“商品”的,可以获“无数”倍利的是谁呢?——他就是秦国的公子异人。

秦国人异人为什么在赵国国都邯郸?

原来,他是作为“质子”派到邯郸的。

质子就是人质,即以人作抵押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时战时和,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被派到对方国家做质子,是国家对外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对质子本人而言,在对方国家当质子是有一定风险的。一般而言,被派去的王室子弟,都能受到一定的礼遇,但毕竟是人质的身份,其活动要受到严密的监视,生活不可能无忧无虑,由于战局复杂多变,一旦本国违约,如发动战争,人质就会成为替罪羊,极可能被处死。因此,这种风险很大的差事,往往都由那些不太被宠爱的人承担。

异人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

异人是当时在位的秦昭王的孙子。他的父亲是安国君。

秦昭王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他从公元前306年即位为王,到前251年死去,在位时间长达56年。这50多年是秦国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在他即位之前,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战国最彻底的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变法,建立了新制度,为秦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商鞅最后被杀而死,是个悲剧结局,但“商君虽死,秦法未败,”由于新法深入人心,成为定制。秦国在商鞅变法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秦昭王时期秦国国势强盛,军队战斗力强于东方六国。

秦国既然很强大,为什么还要派异人作质子呢?

派异人为人质的直接原因是秦国想拉拢赵国,阻止、破坏赵国与其他国家结盟,防止赵国与韩、魏等国联合攻秦。

战国中后期,战争的局面复杂多变,人们常用“合纵”、“连横”来形容战争的形势。

什么叫“合纵”呢?合纵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以当时七雄而论,东面的齐国和西面的秦国是两大国,而其他国家如燕、赵、魏、韩、楚相对弱些,这些国家的联合多呈南北纵向,故称“合纵”。

而所谓“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事”是事奉、依靠的意思。连横的意思是强国拉拢一些小国或小国依靠强国攻打其他国家,这种联合多是东西横向的。

当时秦国虽然很强大,但若东方各国联合攻秦,秦国还是吃不住。为此,秦需要不断变换斗争策略,以破坏东方各国的联合。

大约公元前265年,秦国公子异人被送到赵国为人质。为什么偏偏送异人呢?

原来,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是一个老太子,按照中国古代王位继承法,只有老国君死了,太子才能即位。秦昭王是个高龄国君,他当了56年秦王,直到公元前251年才去世,安国君即位时已经53岁了。在这漫长的太子生活岁月里,安国君虽然心里很急,可没有办法,只有忍耐、等待。他由于缺乏实际锻炼,丧失了治国能力,整天在女人推里混日子又摧残了他的身体。他娶了好多女人,仅儿子就20多个(还不算女儿)。在众多的儿子中,异人排在中间,不受待见。

异人为什么不受待见?因为他的妈妈夏姬失宠,使异人受到牵连。夏姬失宠原因,史书没有记载,我想无非是年老色衰,或者不会讨好安国君。由于异人不受安国君的喜欢,于是被送到赵国当了人质。

据媒体报道,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战国秦陵园遗址,并进行了初步发掘,专家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陵寝。

如果这个墓的主人确实是夏太后,并挖出了保存比较完整夏太后的尸骨,按现在的骨骼复原技术,不仅能够复原夏太后的长相,也许对将来破解秦始皇的生父是谁还会有帮助。

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后,秦赵关系日趋紧张起来,军事摩擦不断,这使异人在邯郸的滋味很不好受,赵国加强了对他的监控。《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异人在邯郸“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意思是乘坐的车马和日常使用的物品都很紧张,生活费用捉襟见肘,不够花,很不如意。

异人的遭遇被吕不韦打听到了。不仅如此,吕不韦还得到了秦王室内部的三个重要情况。

第一,安国君继位为秦王没有问题。秦昭王已当政40多年,已经很老了,迟早有去世的那一天,而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早已被立为太子,只等秦昭王一死便可即位。

第二,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虽然有不少女人和儿子,但他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已将她立为正夫人,按照宗法继位关系,安国君当秦王后,华阳夫人就是王后,如果华阳夫人有儿子,他将是嫡子,有合法的继承权,而华阳夫人偏偏无子!这样,安国君的其他儿子都可能成为继承人,但是异人由于被受冷落,肯定不在被考虑之列。

第三,究竟谁为安国君的嫡子没有确定。安国君已看好另一个儿子叫子傒,可能让他成为嫡子,但是他犹犹豫豫,没有最后拍板。

目前的形势是,如果马上动手,设法让异人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取代子傒,他就可能是未来的秦王,这不就是定国立君吗?这不就是赢利无数倍的买卖吗?千万不能错过机会。

另外,吕不韦还清醒地分析了战争形势,他判断,秦国日益强盛,东方六国根本无法同秦国相比,秦灭六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打秦国这张牌,胜算的几率很高。

吕不韦发现了可以用来进行政治投机的异人,并详细进行了政治投机前的可行性研究,又回家得到了父亲肯定的回答,赢利无数倍的吸引坚定了吕不韦进行政治赌博的决心,他以商人的口气作出了判断,坚定地说:“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奇货”就是异人,这不是一般的货物,故称奇货。“可居”就是可以囤积居奇,以获高利。后来“奇货可居”就成为把东西屯积起来等待时机以牟取独特利润和利益的成语。

吕不韦决心下定,精心设计了进行政治投机的两步棋。

第一步:说服异人,拍板成交。

异人是吕不韦进行政治投机的最重要的棋子。要做成这件事,首先要说服异人,只有异人与他配合,政治投机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这一天,吕不韦来到了异人住的地方。二人见面后,吕不韦先自我介绍,然后对异人说:“吾能大子之门”。大,扩大、光大的意思,这是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改变你的处境,使你不再过这种生活。异人对这句话并没在意,他想,你不就是一个商人吗,能有多大本事?这不是说大话吗!

于是他笑着回敬了一句:“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意思是,你要广大我的门庭?我看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改变一下你自己的处境,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不慌不忙,一字一句地回答道:“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意思是,你不懂呀,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听了这句有些绕口却意味深长却的话,感到此人一定有来头,于是改变态度,请他坐下,俩人开始了推心置腹地深谈。

吕不韦说:“你的爷爷(指昭王)已经老啦!”此时秦昭王在位已40多年,年龄应在五六十岁以上。异人也知道爷爷岁数不小了,并没有感到意外。吕不韦接着说:“现在,你的父亲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但是你的母亲并不被宠爱,安国君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可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你知道,按照制度,要继承王位必须立为嫡长子,立谁为嫡长子,只有华阳夫人说了算,华阳夫人和你父亲安国君的关系最好,这是谁也比不了的,她在枕头边上说的每一句话,安国君都不敢不听呀。”

听到这儿,异人不由得想起被冷落的自己的母亲夏姬,她寂寞地住在深宫,没人陪伴,生活孤单,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险些落泪。

吕不韦又对异人说:“现在,你的兄弟有20多人,你排行在中间,既不受秦王宠爱,又被派到赵国当人质,即使秦王死去,你也不要指望与你的兄弟们争当太子了!”

异人对吕不韦的准确的分析不断点头,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唉声叹气。他佩服吕不韦对秦宫廷内部情况了解的准确。虽然内心深处也有当太子进而当秦王的愿望,但以他的处境,这不过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可是,吕不韦的话又点燃了他想当太子的火花,他觉得吕不韦对他讲这些话,似乎预示着某种希望。于是对吕不韦说:“您刚才说得不错,没错,我是不受待见,可是我该怎么办呢?您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我的处境呢?您能告诉我吗?”吕不韦早有准备,就等着异人这样问他了。于是不紧不慢地说:“办法是有的,就看你干不干了。”

异人一听有办法,连忙点头。说:“干!”

吕不韦说:“眼下你困在邯郸,一定没有钱财献给亲属和交结朋友,而办这种事,没有钱是不行的。”异人听了这话,感到很尴尬,他确实没有多余的钱财。交接应酬朋友。

吕不韦接着说:“我呢,虽然不算富裕,但愿意拿出千金(指一大笔钱)为你办这件事。我准备去咸阳,说服你的父亲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嫡子,将来由你继承王位,你看如何?”

吕不韦的话,真像一声炸雷,让异人猛然醒悟,他感到遇到了大救星、大恩人,自己可能有出头之日了!连忙跪在地上不停地对吕不韦叩头,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意思是,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当上了秦国的国王,秦国一定归我们两人共有!异人的许诺,使吕不韦感到自己要赢无数利的设想有可能实现了。

吕不韦以自己准确的判断和透彻的分析说服了异人,让异人看到了希望,吕不韦的第一步棋成功了,他做成了一笔最大的生意。接着,吕不韦准备走第二步棋。

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以“仲父”身份辅佐嬴政,治理秦国,很有成效,秦国的国势不断增强。但吕不韦在处理与赵太后的关系上却犯了个大错误,他推荐“大阴人”嫪毐取代自己陪伴赵太后,不料却引狼入室,酿成大祸。

年轻的嬴政把吕不韦、赵太后、嫪毐的乱伦行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为生母赵太后的荒淫放荡感到耻辱;他更憎恨那个威猛无比,把母亲折腾得神魂颠倒的嫪毐,恨不得把他撕成碎片。是他搅乱了后宫,使宫中中弥漫着邪佞、污浊之气。

嬴政对吕不韦同样充满了怨恨,你和太后好够了,玩腻了,又推荐嫪毐,你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还暗示我要学习,按书里说的去做,可是你怎么不起表率作用呢?你也太虚伪了吧!

由于嬴政没有亲政,没有实权,他只好把愤怒、仇视深深埋藏在心里,等待时机成熟,他要进行报复,进行反击。

从吕不韦角度讲,推荐嫪毐是他政治生涯的最大败笔,最大失误。他最初可能把这件事看得太简单了。他原以为,让嫪毐取代自己到赵太后身边,只是为太后找一个性伙伴,平息太后躁动不安的情绪,自己可以跳出是非之地,尽全力治理秦国,为嬴政亲政打下好基础。可是精明的吕不韦这时却犯糊涂了,嫪毐真如他想像的只知道和赵太后上床的人吗?不是,他推荐嫪毐实际是养虎为患,引进了一只恶狼,不仅扰乱了朝政,更使他陷入的了灭顶之灾。吕不韦从说服异人到游说华阳,从邯郸献姬到担任秦相,在从政之路上还未曾失手过,但推荐嫪毐却是他人生之路的最大败笔。这真是一招错棋,全盘皆输。

事态的发展的严重性远远超出吕不韦的想象。

赵高这个假宦官装的再像也不可能不漏馅儿,赵太后和嫪毐私通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干柴遇烈火,一定有结果,没过多久,赵太后就怀孕了。这可怎么办?如果赵太后不想把事情闹大,悄悄把孩子打下也可暂保平安,哪知,这个女人还想要孩子,这使得她和嫪毐关系逐渐公开化,宫内外无人不知。

起初,吕不韦推荐嫪毐,不过想让他充当赵太后的性伴侣,如果嫪毐不哼不哈,也就算了,吕不韦也算对得起赵太后。可是,吕不韦想得太简单了,嫪毐有政治野心,也想在政治上风光一把。

首先,他利用和赵太后的特殊关系,要求封爵、封地。赵太后当然答应,便指使吕不韦去办,吕不韦没反对,于是封嫪毐为长信侯,封山阳(今太行山东南)为嫪毐的领地。

中国古代受封者对封地有两种形式,一种去封地就职,直接管理封地;一种是不去,人在京城,只享受封地的衣食租税。嫪毐没去山阳,因为赵太后舍不得他,他也不愿意离开赵太后。

其次,嫪毐还要在朝廷显示威风。《史记·吕不韦传》记载:赵太后对嫪毐“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就是说,嫪毐不仅得到了赵太后的许多赏赐,而且还把持了朝政,本来吕不韦辅政,大权在握,现在嫪毐压过了吕不韦,各种事情由他说了算。更有甚者,嫪毐也培植私人势力,拥有家僮数千人,还有千余人要求在嫪毐手下当个一官半职!《史记》说:“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者千余人。”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是吕不韦始料不及的。吕精明一世,糊涂一时,在嫪毐问题上犯了个致命的错误。当吕不韦感到嫪毐的势力膨胀,大有超过自己的时候,已经晚了。

从吕不韦推荐嫪毐,又同意对嫪毐封侯、封地看,是不是可以认定他们是一伙,可称他们是吕、嫪集团呢?

我认为还不能这样说。吕、嫪还是有区别的,他们不仅不是一伙,后来还成了对立面。在当时,人们也是这样看的。《战国策·魏策》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239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国王非常恐慌,魏国哪是秦国的对手?这时有一位游士请求见魏王,说有计谋贡献。魏王连忙接见了他,游士说:“与其战败失地,不如拿出一部分土地贿赂敌军,与其战而败亡,不如丢点土地,先保住自己再说。大王您却宁可丢掉土地,也不肯用来贿赂敌人;宁可战败亡国,也不肯放弃一些土地,这是您的过错。”魏王对游士的话没听明白。于是请他把话说明白。

游士说:“大王若能听臣之计,丢一点地而不至于伤国家的元气,丢一点面子而不至于损失国格,并且国难可解,国仇可报。”

魏王说:请您快说,这究竟什么计谋呢?

游士不紧不慢地说道:“大王您知道不知道,如今秦国从执政大臣到普通百姓,都说:‘你是亲近嫪氏呢?还是亲近吕氏呢?’可见,秦国上层当权者分为嫪、吕两派,连一般老百姓都知道,大王何不利用这个矛盾呢?”究竟怎样利用嫪、吕的矛盾呢?

游士又说:“现在嫪毐在朝廷说了算,如果大王割一部分土地奉送给秦国,这就成了嫪毐的功劳;拉拢嫪毐向秦讨好,会巩固嫪毐的地位,使他占上风,而他和秦太后关系非常好,秦太后也会对大王深为感激的。这样大王和秦的关系将会改善,成为诸侯中最好的,诸侯们见到这种情况,都会抛弃吕氏而追随嫪氏,大王的仇不是可以报了吗?”游士的一番话,使魏王如梦方醒,高兴地说:“好计好计!”于是派人到秦国活动,给嫪毐礼品并送给秦国一部分土地,嫪毐让秦军开始放慢了攻魏的步伐,秦国不出兵打仗了,不流血牺牲了,军民都很高兴,嫪毐的势力进一步上升。

嫪毐有太后的支持,虽然暂时压过吕不韦,占了上风,但是,这个家伙是个市井无赖,身上有许多劣根性,没有政治胸怀,品位极低。他不时流露出小人得志的本相。在宫中,他依仗和赵太后的关系,牛气冲天,趾高气扬,无论是大臣、近侍,他都看不起。

有一次,他与宫中宦官和大臣一起喝酒、赌博,大家都喝醉了,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嫪毐也醉了,他突然圆睁双目,大声喊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们这些小子谁敢和我争高低!”何谓假父?假父就是义父,干爹。嫪毐出此狂言,虽是酒后,不必当真,但他暴露了两个问题。

第一,与赵太后的关系公开化,肆无忌惮,不再隐瞒,其实他们的关系,宫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只是不说罢了。

第二,嫪毐的狂言,也是对吕不韦的挑战,你吕不韦不是说是嬴政的“仲父”(叔父)吗,我是他的假父(干爹),关系比你近!

嫪毐的狂妄无忌,胡言乱语,传到了赵太后耳朵里,她也感到了嫪毐太过分了,心里有几分不安,作为国母,她明目张胆地养汉子,败坏风气,也实在不成体统。可是这个女人毫无羞耻之心,为遮人耳目,她决定离开咸阳,到雍城大郑宫居住。

雍城(今陕西凤翔县城南)本来是秦国国都,也是秦人发迹之地。这里地处关中平原西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是通往西北的咽喉要地。早在春秋时期秦人的祖先就来到这里。这里作为秦国国都近300年。雍城有许多著名的宫殿,建造的气势宏伟,后来虽然迁都(先迁栎阳,后迁咸阳),雍城并未被废弃,一直被视为祖宗的故居,凡是举行祭祀祖先的各种盛典,都在雍城举行。历代国王及后妃、贵族死后,也多埋在此地。

由于雍城有这样好的条件,赵太后感觉到这里可以躲开人们的视线,她是自己来的吗?不可能,她是带着嫪毐来的,她来雍城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与嫪毐寻欢作乐,怀孕生子。果然,赵太后来到雍城,又怀孕了,又生了一个儿子!嫪毐得意忘形,还和太后商量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咱的儿子继位”。真是狂妄至极。

至此,嫪毐和赵太后关系已完全暴露,不仅宫中,连咸阳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事情正在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嫪毐利令智昏,自以为有太后的支持,可以在朝廷上为所欲为了。眼看着嬴政亲政的年龄就要到了。嫪毐想在嬴政亲政之前,先下手为强,以武力夺取政权,对嬴政或取而代之,或使之成为傀儡。他利用在宫中出入自由的便利,培植私人势力,拉拢死党,纠集了一支力量,准备伺机发动政变。

嫪毐是个假宦官,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他的活动早已被人发现,并报告了嬴政和吕不韦。嬴政和吕不韦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呢?

先看嬴政。他这时已即将亲政,他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冷静,没有任何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他手中还没有掌握实权。朝政大权在吕不韦和太后(实为嫪毐)手里。眼下,他只能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等待亲政后老帐新帐一起算。

吕不韦呢?他面对嫪毐的猖狂,心里十分矛盾,论他的权力和手段,完全可以将嫪毐除掉。但是,他犹豫了,他的私心太重了,他有侥幸心理。他担心嬴政亲政后自己的地位不保,他觉得,如果嫪毐叛乱成功,可以阻止嬴政亲政,到那时,他再组织力量平定嫪毐,进而独掌秦国大权也为时不晚。如果叛乱失败,他可借嬴政之名,对嫪毐穷追猛打,清除其残余势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出于这些想法,吕不韦对嫪毐的举动既没有支持也没有明确反对,持观望态度。虽然吕不韦和嫪毐不是一伙,但他以商人乘机捞一笔的投机心态对待这件事,实际在客观上起了支持嫪毐的作用,这是吕不韦政治生涯的又一败笔。

嬴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22岁,这年四月,嬴政离开咸阳,去雍城,他要在先祖的故地举行加冠大典,他要正式亲政了!

加冠是西周以后确立的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周代规定,士人20岁进入成年,可以任职当官,可以生子。为表示进入成年,在20岁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称加冠礼。在仪式上要由长辈为其戴上一顶标志成年的帽子,因此古人将20岁称为“弱冠”。

同样,天子也要搞加冠礼,不同的是加冠的年龄。各国不一样,如周文王12岁加冠,春秋时期不少国君12、3岁就已加冠。令人不解的是秦嬴政13岁即位,为什么到22岁才加冠?而比一般人晚2年?我们认为,吕不韦把持政权,他不愿意让嬴政过早亲政。嬴政亲政虽然晚了些,但毕竟熬出来了,毕竟平稳接班,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了!

加冠礼在雍城的蕲年宫隆重举行,嬴政戴上了冕,吕不韦将大权交给嬴政,秦国历史开始了嬴政亲政时代。

然而加冕仪式刚结束,就传来了嫪毐在咸阳叛乱的消息!

原来,嫪毐见嬴政率领文武百官离开咸阳后,就感觉自己的末日已到,他和太后的丑闻已经传得满城风雨,等嬴政回咸阳,等待他的肯定是死路一条,至于太后,那毕竟是嬴政的生母,嬴政不会对母亲太绝情。而嫪毐,不过一个市井无赖,嫪毐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有成功的机会。

嫪毐利用伪造的秦王和太后的调兵令,组织了一支军队,出咸阳,向雍城进发。出城没多久,就碰上了雍城开出的秦军。一场大战,叛军抵挡不住,赶忙退回咸阳。嫪毐的叛军是一群乌合之众,武器装备和秦军无法相比,很快就被秦军打败。嫪毐等一批头目趁乱逃走。

不久,嬴政率领众朝官回到咸阳。回咸阳后,嬴政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嫪毐反叛事件。他下令:“凡参加平叛有功者,皆按功劳大小拜爵。”另外,设重赏捉拿嫪毐等叛乱头目:“凡能生擒嫪毐者,赏钱百万;击毙者,赏钱五十万,擒杀其他党羽者论功行赏。”

经过大力搜捕,这年九月,嫪毐及其党羽都被抓住。嬴政对嫪毐及其党羽的处死用的是“车裂”的刑罚,就是将服刑者的四肢和头颅分别拴在五匹马上,五匹马各朝一个方向,一声令下,刽子手猛力抽打烈马,使之快跑,瞬间,活人就被撕成五块,这是对罪人最重的惩罚。嫪毐和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杀掉。嫪毐还被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他的食客们都被没收财产,迁往蜀地。

嬴政对母亲赵太后不敢用刑,毕竟是亲娘,但也不想见到她,将她囚禁在雍城棫阳宫,限制行动自由。天下的孩子哪有不爱自己的母亲?按说秦嬴从小跟着母亲颠沛流离,东躲西藏,母亲千方百计护着他,使他保住了性命,嬴政应该对母亲最有感情。而他最缺少的是父爱。不过这位赵太后也太给嬴政丢脸了。致使秦始皇的内心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使他对女人产生了偏见。比如,秦始皇后来就没有正式立皇后,成为千古之谜,他为什么不立后?

学者们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秦始皇的个人性格及家庭环境之影响。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造成他对女人有一种偏见,就是女人不能掌权,不能有地位,这可能秦始皇未立皇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看吕不韦。从以上嫪毐叛乱被镇压的过程中,我们找不到吕不韦的身影了,他到哪儿去了?

根据史书记载推测,第一,嬴政去雍城举行加冠礼,吕不韦跟随去了。这是因为他是丞相,朝廷最重要的大臣,必须要出席。另外,他还是长辈,也可能嬴政的帽子还是他给戴的。

第二,秦嬴政刚举行完加冠礼就传来嫪毐叛乱的消息,这是秦嬴政亲政后处理的第一件事,他果断决定,坚决镇压,但没有派吕不韦率兵前往,而派昌平君、昌文君两位大臣,说明他不放心吕不韦,并开始冷落吕不韦。

精明的吕不韦看到没有派自己去平叛嫪毐,就知道自己已失去了秦嬴政的信任,那部改一字赏千金的《吕氏春秋》也不会对秦嬴政有什么作用了,他感到自己的政治生涯该谢幕了,能够保全自身就不错了!

自嫪毐失败后,吕不韦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就日甚一日,于是开始收敛锋芒,极力做出超脱的样子,不再到处讲话,出头露面了。

对嬴政而言,镇压嫪毐远比处置吕不韦和母亲容易容易得多。嫪毐不过是一个靠赵太后起家的政治暴发户,一个市井无赖,他在秦国没有根基,镇压嫪毐叛乱,这场风波也就过去了。吕不韦则不是,他是秦国的三朝元老,从秦昭王时(前257年)就来到秦国,秦庄襄王(异人)时开始任相,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对于秦王嬴政来说,吕不韦又是“仲父”,辅佐朝政近10年,至于吕不韦是不是自己的生父,他也是心知肚明的。

这里要必要介绍一下关于秦始皇长相。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尉缭有一段话,把秦始皇说的丑陋不堪,其原话是: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这里既有对他长相的描绘,又有对秦始皇心理性格的推测。尉缭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姓失传,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因称尉缭。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今存《尉缭子》24篇,近万言。尉缭最初不愿意在秦国,他看不起秦始皇,所以说了一番歪曲、丑化秦始皇的话,不足以证明此话的真实。

有的学者依据这几句话,认为秦始皇出陋不堪。如“鸷鸟膺”是现代医学中的鸡胸,“蜂准”是马鞍鼻,“豺声”表明有气管炎,这几项都是生理上的残缺。

我认为关于秦始皇的长相还要认真探讨。在《太平御览》中,有一条记载:“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虎口,日角,大目,隆准,是说雍容轩昂,是古代相书中典型的帝王之相。秦始皇的个子很高大,长八尺六寸,这有多高呢?秦制一尺约合厘米,折合计算,秦始皇的身高有米。一围约等于旧尺的5寸到1尺之间,7围大约在米左右。如果此处记载属实的话,那么秦始皇是一个矫健魁伟的大男子。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中认为秦始皇应该是英俊漂亮的。他说,(秦始皇)并不如后世所想象的他是生长着一幅严肃得可怕的面孔,假如他多少有些父母的遗传,他应该是一位英俊漂亮的青年。

至于秦始皇究竟长得怎么样,还将讨论下去,当然真正的谜底是要到秦陵开掘后,发现了秦始皇的尸体才会清楚。

鉴于嬴政和吕不韦的特殊微妙关系,秦王嬴政可真犯了难,怎样处置吕不韦呢?《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治法”。这意思是说,秦王心里很矛盾,本来想杀掉吕不韦,但考虑到他是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这也证明他和吕不韦确有相当多的感情色彩。他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残酷的政治斗争现实终于使秦王嬴政跳出了情感的圈子,他想到,吕不韦养了那么的宾客游士,其中不免会有高人,他在秦国经营了这么多年,不少人为吕不韦歌功颂德,如果不及时动手,恐怕日后势大难治。在处死嫪毐一个月后,他下了一道命令:“免去吕不韦相国之职”。秦始皇的举措,清楚地表明他是一个以政治利益为上,敢于割断亲情的政治家。

在罢免吕不韦相权的同时,他对母亲却动了宽容之心。

嫪毐事件后,他将太后囚禁在雍城,限制行动自由。他实在不想看到这个使他丢尽面子的女人了。一些游士宾客得知此事,设法劝嬴政,还是迎太后回咸阳为好,嬴政大怒。《说苑·正谏》记载,他说:“谁敢以太后事规劝我,我就用乱刀砍死他,讲荆棘铺满他的脊背和四肢,把他的尸体堆积在城门之下!”果然,他一连杀了27个劝谏的宾客游士!

这一天,第28个劝谏者出现了。他就是来自齐地人茅焦。嬴政的使者拦住茅焦,问道:“你是不是还要劝谏太后的事吧?”茅焦说:“正是。”使者赶忙转回告诉了嬴政。嬴政说:“你快回去告诉这个人,你没看见城门下堆积的死人吗?”使者把嬴政的话告诉了茅焦,茅焦不但不害怕,反而很坦然地说:“我听说,天上有28个星宿,现在死去的有27个了,我这次要来的原因,就是想补足这个数字罢了。你赶快告诉秦王,茅焦是不怕死的人。”使者入宫将茅焦的话禀告了秦王,嬴政大怒,说:“这个人故意来违反我的禁令,赶快烧起鼎锅,用沸水煮死他!先让他见见我!”秦王按剑而坐,气得口翻白沫。使者召茅焦入宫,茅焦不慌不忙,走到秦王面前,对秦王说:“陛下有狂乱违礼的行为,您自己还不不知道吗?”嬴政说:“你这是指什么事?说给我听听!”

茅焦说;“大王您正在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可是,车裂假父,暴露您有嫉妒之心;杀掉您的两个弟弟,有不仁慈的恶名,又把太后囚禁在雍城,有不孝的骂名。你将荆棘放在进谏人的身上,有夏桀殷纣一样的暴政。你做得这些事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了,决不会再有人投奔秦国了。我真担心秦会亡在您的手中!”

茅焦说完这番话后,也想到秦嬴政会像以前那样把他也杀掉,就解开自己的衣服,说:“我要说的话都说完了,请让我服刑吧!”没想到,嬴政被他的话打动了,他走到茅焦跟前,拉着茅焦的手说:“请先生穿上衣服,你说得对,我将母亲迎回咸阳!从今天起我愿意向你请教!”听完了茅焦的话,嬴政的态度为什么出现大转变?

原来,茅焦对嬴政的劝说从政治的大局出发,并不是单纯以母子之情打动嬴政。当时,统一战争即将开始,嬴政急需的是人才,各国游士活动能量极大,他们的舆论会影响秦的声誉,如果连母亲都不能容,还杀劝谏之臣,传到各国,谁还敢来投奔?茅焦的话触动了嬴政最关心的问题,终于使他接受了茅焦的意见。秦嬴政在处置母亲的问题上同样把政治利益看得很重,从感情上他对母亲已经绝望,但为了顾全大局,赢得好声誉,他又似乎在乎母子之情了,这再次说明他是个政治家。

嬴政接母亲回到咸阳,是宾客游士用几十条生命换来的。这个女人经过这次风波,也感到十分没面子,默默地在宫中度过了悲凉的晚年。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太后去世,谥号为帝太后。与庄襄王合葬在芷阳。

赵姬在吕不韦的传奇故事中充当的是政治牺牲品,她长相绝美,但没有理想,放荡不羁,先与吕不韦同居,又被吕不韦送给了异人,到异人那里还和吕藕断丝连。后来又和嫪毐厮混。赵姬的一味放纵使王室混乱不堪,嬴政虽然以大局为重,原谅了母亲,但赵姬的一生也实在不光彩,是政治的牺牲品。

嬴政迎赵太后回咸阳,对吕不韦该怎么办?

嬴政担心的是,这对老相好、老情人如果再勾搭在一起,不知又会出什么乱子,他再三考虑,终于下定决心,将吕不韦赶出咸阳!

就在赵太后回咸阳前的那几天,嬴政下了一道命令:“令文信侯就国河南。”就国就是到所封的领地。吕不韦虽被罢免了相国,但爵位还是文信侯,在洛阳的领地有十万户,秦嬴政让他去就国,起初考虑的是让他远离政治中心,远离赵太后,而吕不韦却感到自己离开咸阳,躲开京城这个政治漩涡,也许还会有些“作为”,甚至东山再起!

来到自己的领地后,吕不韦果然又活跃起来了,他虽然没有了实权,但爵位仍在,经济收入丰厚,他任相国多年,政绩卓著,且交结广泛,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不像嫪毐那样臭名远扬,虽然失势,但前来拜访、探望的各国使者宾客络绎不绝,他家门庭若市,非常热闹。《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意思是,又过了一年多,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往来不断,前来问候吕不韦。

可惜,本来十分精明的吕不韦再次走错了一步棋。他办事周详、仔细,回到河南后本应该闭门谢客,忍受寂寞,“韬光养晦”,好好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按他与嬴政的微妙关系,如果低调做人,嬴政的王位坐稳了,感觉吕不韦对他没有威胁了,不仅不会对吕不韦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甚至可能再度起用他。然而,吕不韦太不谨慎了,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也小看了嬴政,他在家里整日酒席不断,高朋满座,结果树大招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吕不韦在河南的活动,传到政治嗅觉很敏感的嬴政那里后,嬴政刚亲政,需要安定,需要吕不韦不要对他构成威胁,没想到他还那么活跃,真是不能容忍!嬴政终于感到必须对吕不韦采取最后的一招了。

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派人给吕不韦送了一封信,吕不韦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与其家属徙蜀!”这话的意思是,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封你享受河南十万户的租税;你与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现在你与家属都迁到蜀地去!

这封信是嬴政对吕不韦政治地位和亲情关系的彻底否定:

第一,你吕不韦与秦国无功,不应该享受租税食邑;

第二,你吕不韦与我无亲,不该称仲父。一个既无功又与我不沾亲的人,跟我有何关系,赶快远远的离开这里!

我认为,按秦嬴政的性格,处死一个失势下野的大臣,用不着说这么多的话,可是他却非要对吕不韦说清楚——给个说法,澄清事实,什么“无功”、“无亲”?纯粹强词夺理,翻脸不认帐,吕不韦在秦国的贡献有目共睹,他和秦嬴政的关系,二人也是心知肚明,吕不韦若无功无亲,能当上相国吗?能当“仲父”、辅政朝政吗?现在嬴政予以全部否定,恰恰说明吕不韦对秦是有贡献的,他与嬴政的关系是特殊的。

面对这样一封冷酷的绝情信,吕不韦无言可辩,他感叹自己的失误,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

吕不韦陷入绝境由他的三个失误造成:

1、推荐嫪毐,养虎为患。低估了嫪毐的能量和野心;

2、在嫪毐叛乱后没有旗帜鲜明地反对,使秦嬴政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3、回到河南后没有接受教训,低调做人,过于张扬,引起嬴政的怀疑,使嬴政下决心除掉他。

看了这封信,吕不韦终于感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结束,人生末路的到来,与其被嬴政逼迫、折磨而死,不如自己结束生命。不久他喝下毒酒自杀。《史记·吕不韦列传》说:“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意思是,吕不韦一想到自己已经逐渐被逼迫,害怕日后被杀,就喝下毒酒自杀而死。

曾经风光无限的秦国政坛巨星吕不韦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关于吕不韦之死,还有一种说法,他是在迁蜀路上服毒自杀的。死后,他的门客将他的尸体偷运到洛阳北邙山下葬。现在,河南洛阳市东面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有一座墓。据说是吕不韦墓。

通过以上对吕不韦跌宕起伏的一生的叙述,我们可对他做出以下评价:

第一,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用金钱改变历史进程的第一人,他是战国特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弃商从政的政治家。他以高超的手段说服异人,游说华阳,历尽艰险,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在秦国任相期间,为推进统一事业,发展经济,稳定秦国政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吕不韦与秦始皇是否有血缘关系,谜团重重,由于史料有限,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不过这是个非常私人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尖锐的宫廷政治斗争面前,父子亲情往往让位于政治利益的争夺。而且吕不韦和秦始皇的历史地位,他们的功与过,与生父问题没有必太多的关系,所以不宜过分渲染。

第三,吕不韦组织人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虽然由于吕不韦个人的不幸,这部书没有对秦代政治产生应有的影响,这部书的意义倒是为现代人感悟了。虽然历史不能重复,但一味用法而速亡的秦王朝留给人们的却是深深地思考。

第四章 “谏臣”李斯

丞相李斯,是老资格的政治家和官僚,在当时的秦王朝政治中,是仅次于秦始皇的权势人物,李斯的历史,与秦帝国的历史始终相随。

李斯是楚国人,出生于楚国的上蔡县(今河南上蔡),并入秦帝国以来,上蔡属于陈郡。李斯大概生于楚顷襄王24(前275)年,相当于秦昭王三十二年,比秦始皇大16岁,比赵高大17岁。年轻的时候,李斯在楚国的郡府中作文法小吏,郁郁闷闷,很是有些怀才不遇。他一个人住在郡吏的宿舍里,去厕所时常常遇见老鼠偷吃粪便中的残物,每当有人或者是狗走近,老鼠们惊恐不安,纷纷逃窜,觉得可怜,更觉得悲哀。有一天,他有事去政府的粮仓,看见仓中的老鼠各个肥大白皙,住在屋檐之下,饱食终日,也不受人和狗的惊扰,境况优游自在,与厕所中的老鼠有如天壤之别。李斯是聪慧敏感的人,就在这一瞬间,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忍不住高声感叹到:“人之贤明与不肖,如同鼠在仓中与厕中,取决于置身于不同的地位而已。”地位决定贵贱,人生在于选择。他顿悟了,他当即决定,郁郁卑贱的生活再不能继续下去,人生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众多的学者先生,纷纷著书立说,争锋论辩,道家潜心于宇宙万物,追究贯通天地人世之原理大道,儒家整齐君臣父子夫妇礼义,致力于道德伦理之建立,阴阳家依据日月起伏,四季变迁而统括国家兴替,历史嬗变,墨家崇尚贤能而提倡节俭,以博爱反战的精神深入民间,法家最是深刻实用,以法、术、势规范政治和社会,一心致力于强权的建立,至于名家,既抽象于名辞与实物间的哲理,又严格于名目与实际间的差异,超脱于世,早早地进入了逻辑思辨。诸子百家,分门别类,千差万别,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千年不遇的理性之觉醒。这些创新独白,学有所成的先生们,往往兴私学,集弟子,遍游天下,他们游说各国权势人物,或者自己投身政界经世致用,或者送弟子出仕干政,自己在幕后发挥智力的影响。如此世风之下,思想鼓动时代,掀起人材流动的大潮,对于有志向有能力的青年来说,从师游学,客卿出仕,成为出人头地的一条辉煌大道。

当时,著名的学者荀子正在楚国,他受楚国大臣,以养士著名的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赏识,被任命为兰陵县(今山东仓山县)的县令,春申君死后,他废官家居兰陵,著述教学,声名远播各国。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学问,集战国后期各家学派之大成,贯通了道、儒、墨、法、名辩、阴阳各家。荀子的学问,道、礼、法相通相生,着眼于当世而与时应变,最能吸引积极入世的青年,各国的青年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投奔门下。李斯早就耳闻荀子高名,经过认真考虑,他辞去郡小吏,千里迢迢,由上蔡来到兰陵,入荀子门下作了学生。

李斯来到荀子门下,学习的是经世致用的帝王之术,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实用政治学。数年以后,李斯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他决心学有所用,准备用自己的所学去游说执政当权者,参政出仕,博取高位禄利,彻底地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此时的李斯,已经不是自比厕中鼠的郡县小吏,他有了知识和眼光,他要凭自己的能力作仓中鼠。他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作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后,决定离开楚国到秦国去。他看准了秦国强大,将来的天下是秦国的天下,到秦国可以有所作为,可以建功立业。他对老师荀子说到:“弟子李斯听说过这样的话,机会来临的时候,万万不可怠慢。眼下是各国争雄的时代,游说之士主持各国政事。秦王有意吞并天下,称帝而治,这正是平民布衣纵横驰骋的时机,学者游士博取收获的机会。人处卑贱之位而不思变,正如圈养的禽兽,只能张嘴等食,不过徒有一张人脸,两腿可以直立行走而已。所以说来,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决非士人应有的情怀。我决意西去秦国,游说秦王。”

在荀子的众多弟子当中,最为有名的有两位。一位是李斯,另一位就是后来成为集法家之大成的学者韩非。韩非比李斯年纪稍大一些,他们同时在荀子门下学习,算是同学。不过,韩非是韩国的王族子弟,他因为口吃不善言谈,走了著书立说的路。李斯出身于下层平民,他急迫于改变自己的命运,他选择了入秦从政求仕的路。据说,李斯决定入秦以后,荀子为他未来的命运不安,曾经夜不能眠。作为老师,荀子了解弟子李斯的心情,也赏识他的能力,不过,李斯将禄利视为人生最大目的,这种极端功利的人生观,荀子以为危险不祥,最终可能会招来不幸,所谓物极必反,道家之所忌讳也。

李斯入秦,大概是在庄襄王三(前246)年。庄襄王是秦始皇的父亲,他在赵国作了多年的人质,后来得到邯郸巨商吕不韦的邦助回到秦国,作了秦王。李斯来到秦国的时候,正赶上庄襄王过世。当时,李斯大概28岁左右,新即位的秦王政还只是13岁的少年,一切政务由丞相文信侯吕不韦主持。

吕不韦当政的战国末年,正是豪门养士,游侠鼎盛的时代。各国权势政要,礼贤下士,王族公子,侯门竞开,皆以禄利网络人才。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号称四大公子,名重天下。吕不韦入秦主持政权期间,一方面继承秦国的富国强兵路线,积极对外扩张,另一方面,他羞愧于军事大国之秦国在文化方面的落后,着手文化的振兴。他比照关东四大公子,以禄位厚利招纳天下人才于门下,开始编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百科全书性质的汇总编撰,吕不韦使门下宾客各人著录自己的所学所闻,集结各家学说,合而成为杂家的大著。吕不韦是卫国人,他多年在各国间经商,在赵国发迹,他见多识广,交游及于各国各色人等,荀子是赵国人,他周游各国,名扬天下,交游也及于各国各色人等,吕不韦与荀子之间,或许有面识交往,或许只是彼此闻名。吕不韦招纳天下学者编撰《吕氏春秋》,荀子当然是礼聘的首选,不过,此时的荀子,年事已高,他没有应聘西去再次入秦,他大概是推荐了李斯。李斯是荀子的得意门生,学问贯通古今,通达诸子百家,又是当时第一流的文学家,文字学家和书法家,一直怀有入秦施展抱负的愿望,当此时机,荀子推荐他到秦国参加《吕氏春秋》的编撰,想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不过,李斯是入世求功利的人,学以致用,参政入仕,博取高位富贵才是他的人生终极目标,学问书道,技艺文论,都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入吕不韦门下,李斯得以直接面见吕不韦,积极将自己的书法、文学和政治才能显露出来。吕不韦极为赏识李斯,他把李斯推荐到秦王宫廷作了郎官,成为秦王赢政身边的文职侍从。进入宫廷的李斯,逐渐得到年轻的秦王的信赖,他的政见策画,一一被秦王采纳实行,不久,他被秦王任命为长史,成为秦王宫廷的秘书长,开始直接参与秦国政治。在以后长达三十余年的秦国政治生活中,李斯以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机警的政治智慧,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长史之后,他被任命为司法大臣的廷尉,成为政府的主要阁僚之一。在廷尉任职期间,李斯积极参与了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秦帝国建立以后,李斯的治国之才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秦帝国强化和巩固统治的各项政策,几乎都出于李斯的策划。大概是在秦始皇三十(前217)年左右,李斯被始皇帝任命为左丞相,封为列侯,成为帝国政府中仅次于皇帝的权势人物。李斯有子女多人,长子李由出任秦的三川郡太守,执掌连接关中关东要地的封疆大任,其他的儿子皆娶秦的公主为媳,女儿也都嫁与秦的公子为妻。此时的李斯,可谓位极人臣,显赫荣耀之极。

物盛而衰,显赫荣耀之极,正是忧患滋生之时。李斯清楚,自己本是楚国的布衣平民,原本不过是卑贱的厕中鼠,入秦三十余年来,官至丞相,爵封列侯,大富大贵,岂是仓中鼠所能比况。然而,所有这一切,根基都在皇上的信任和赏识,一旦皇上的信任动摇变动,所有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砂石之上的建筑,随时可能崩溃。高处感寒,愈是高位愈是不安定的危机感,李斯是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

李斯出任丞相后,长子李由从三川郡守任上归省回到咸阳。李斯高兴,在家设酒宴庆贺。咸阳城内,政府百官云集,丞相府邸前聚集的马车,超过一千乘。面对如此空前盛况,李斯荣耀满足之余,不禁滋生出物盛而衰,何以收场的伤感来。他对李由喟然长叹道:我记得先师荀卿说过,“物禁大盛。”我李斯乃是上蔡出身的布衣,居住于里巷的平民,承蒙皇上赏识,拔擢至于如此。当今天下,以人臣地位计量,没有居于老夫之上者,可谓富贵之极了。物盛则衰,未来吉凶难测,眼下好戏何以收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斯的预感渐渐接近现实成真。

秦始皇三十五(前212)年,始皇帝游幸咸阳郊外的梁山宫,登山远眺,正好望见丞相李斯的车马行列经过,盛大华丽,十分壮观。始皇帝当即沉下脸来,颇有不以为善的表示。事后,陪同始皇帝在场的侍卫官员将消息透露给李斯,李斯惶然警惕,马上将自己的出行车马作了相应的减损。李斯的本意,是以自我约束消除始皇帝的不满,减轻高位荣华所带来的危险。殊不知始皇帝再次看到李斯的车马行列时,马上察觉到丞相车骑前后减损间的内在关联,他勃然怒道:“是谁泄漏了我的话,通报了丞相?”严厉追究之下,没有人承认。始皇帝震怒,将当时所有在场的侍卫人员全部处死。事情的结果,完全出乎李斯的意料之外,追究虽然没有及于李斯,高处不胜险,不知楼阁何时崩塌的危机感,已经是寒彻及于肌骨之间了。

始皇帝过世时,李斯大概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始皇帝的突然去世,给李斯带来相当大的冲击。自己是应该先走的人,却留在了后面,来日不多的预感,使他有生命短暂的悲哀。不过,李斯毕竟是积极入世的人,实干的政治家,在他的悲哀之上,更多的是对于时局和前景的忧虑。他清楚地知道,伴随始皇帝的过世,帝国和自己的未来,都将因为新皇帝的即位而有重大的变化。皇帝制度下的臣民,个人生家性命,无不系于主子一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保明日不成阶下囚刀下鬼。

李斯的从政之路

战国末期,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秦国从七雄中异军突起,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当时远在西方的秦国招贤纳士,一批有识之士纷纷登场亮相,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辅佐秦王嬴政,结束了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秦始皇显赫一世的历史功绩中,李斯,功不可没。长期以来,人们对李斯的评价众说纷纭。李斯,一位出身平民的小吏,是怎样登上政治舞台的?一个开国功勋,最后为什么会变成祸国的罪人?李斯的内心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

战国末年,秦国(后来是秦朝)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就是李斯。李斯在秦从政近40年,从做舍人开始,一步步爬上了秦朝丞相的高位,他帮助秦国完成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是秦朝的开国功臣。秦始皇称皇帝后,他又帮助秦制定了巩固统一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他是秦始皇手下最重要、功劳最大的谋臣。但是,他的一生又有不少不光彩的地方,尤其在他晚年,屈从赵高,参与了宫廷政变;助纣为虐,帮助秦二世推行暴政,最后被杀,落得了身败名裂,极其可悲的下场。李斯和吕不韦相比,同样起自社会下层,同样在政府担任要职,又同样晚节不保,下场悲惨,他们的人生之路为什么如此相似?这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不仅如此,李斯还有许多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有不少谜团值得破解。比如,李斯为什么从开国的英雄变为祸国的罪人?这一点,他超过了吕不韦,甚至比吕不韦走得更远,吕不韦并没有参与宫廷政变,也没有做那么多坏事。再比如,李斯的内心深处究竟隐藏着什么?他的性格有哪些特征?在中国历史上,像李斯这样的人有什么典型意义?我们今天了解李斯、剖析李斯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吗?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李斯是一个思想很复杂的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中说: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轻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