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0:25:34

点击下载

作者:翟文明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幅世界名画试读:

前言

绘画是世界艺术殿堂中影响广泛、备受人们青睐的一门艺术。历代绘画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脱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藉生花的妙笔,画下了无数技艺精湛、影响深远的名画。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名画不仅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

世界名画作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世界名画或描绘各地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社会风情,或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念,或记录生活和历史,或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信仰,或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应该欣赏、了解一些世界名画。从名画中,我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进而提升艺术修养;还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而优化知识结构;此外,从名画折射出来的大师的智慧和情感对我们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将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欣赏、了解世界绘画的创作成就,编者精选出100幅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影响最广、代表性最强的世界名画,辑成本书。

本书设置了“入选理由”、“画家简介”、“名画欣赏”、“

名画档案

”等四个栏目:“入选理由”高度概括了名画的成就、地位和影响;“画家简介”简要叙述了绘画大师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名画赏析”以细腻生动的笔触,从历史、文化、艺术等角度引领读者欣赏、了解世界名画;“名画档案”收集了名画的一些基本资料。此外,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专业绘画知识。编者将文字、图片、编写体例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01 野牛图

入选理由

◎史前绘画的典型代表,人类审美的前期遥望

◎神秘莫测的创作动机,饶有趣味的发现过程

◎精简的轮廓,生动的形象,多种

色彩

的综合运用

名画欣赏拉斯科山洞岩画(局部)距今约2.5万年

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留下人类审美的痕迹。艺术史首先应该是审美与技巧的发展史。远古人类,在极端艰苦的生存条件下,通过简陋的工具、简单的材料,在某种器物或洞壁上,绘制下简单或复杂的图案,是一时兴起或者出于某种需要,寄托某种图腾。他们这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举动,却开启了人类漫长的绘画发展史。然而人类绘画的历史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这恐怕是永远难以解开的谜。通常,我们只有通过考古的发现或者偶然打开某段尘封的历史,才可以窥见先人们精湛画技的一鳞半爪。然而,很多时候,现实的考古发现往往带给我们无比的震撼和强烈的视觉冲动,原始先民们留下的一幅幅杰作,以及由此体现出的精湛画技,让人一再地相信艺术的发展是超前的或不规则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发现的《野牛图》带给我们的震撼就是如此。这幅洞窟

壁画

发现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山洞,它是保存着史前绘画的一个最著名的洞窟,又是西班牙北部海岸地区史前艺术的荟萃之地。《野牛图》是其中不多的几个精彩作品之一,也是整个洞窟中保存最好的形象之一。这些野牛的形象都分布在洞窟的顶部,而且在深达300多米的大洞穴中,没有照明根本无法观察。绘制这些野牛的颜料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的;色彩为赭色略泛红,在靠近轮廓线部位用黑色擦出立体感,轮廓线用的线刻又浅又淡,很有表现力,令观者不得不惊叹原始艺术所焕发出的隽永的魅力和美感。名画档案

名称:《野牛图》

创作时间:距今1.5~1.2万年

尺寸:全长195cm

收藏: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在1879年被发现的。当时的一个西班牙工程师带着四岁的女儿来这个洞穴采集古化石。在寻找化石的过程中,活泼好动的小女儿偶然钻进了一个更加低矮的洞口,由于四周漆黑,她点燃了随身携带的火把,当她抬起头时,却突然发现石壁上一只公牛直瞪着眼睛看着她,她吓得大叫起来……于是,举世闻名的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

经研究人员进一步考察,发现这组大型洞窟壁画长18米、宽9米。上面画的主要是各种动物,包括15头野牛、3只野猪、3只母鹿、两匹野马和1只狼。其中有些动物画的比真的还要大。绘画者笔法粗犷、简练,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整个兽群队伍被画得浩浩荡荡、气势宏伟,动物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可是各有章法,纹丝不乱。图中看到的这头《野牛图》被画在主洞的窟顶上,经研究发现,是通过先涂色、后勾线的方式绘成的,野牛线条粗犷,结构科学,运用了多种颜色,其中以赭红与黑色为主,辅助有黄色和暗紫色。经研究发现,所用的“颜料”主要是来自天然矿物研磨出来的各种粉末以及燃烧后的黑色木炭,其中还夹杂有动物的油脂和血液。而他们的画笔可能就是一些苔藓类植物或者兽毛等。这头野牛画像准确的身体比例、丰富的色彩,充分显示出了史前人类对于动物形象的精熟和多种色彩搭配运用的技艺,在绘画技巧上是一大进步。

可是,远古人类绘制成的这些“图案”究竟意义何在呢?有人认为是用于自然崇拜或原始图腾的祭拜之用,如同后人的献祭物一样;也有人认为极可能是源于巫术情结,或是为了保证狩猎的成功。因为在图画中有许多代表矛和标枪射向动物的线条,所以他们认为,古人相信巫术,在猎取这些动物之前,他们通过这种诅咒的方式,增加捕猎的勇气和力量。

不管怎样,谜样的《野牛图》,让我们领略了史前人类令人惊讶的绘画技能,并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探索题材和魅力无穷的想象天地。壁画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主要是指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通过描绘、雕塑或其他造型方法制作的画,也包括在陵墓的墓壁上绘制的。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重要附属部分,它的修饰和美化功能使之成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发现的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

02 渔夫

入选理由

◎爱琴海地区的艺术曙光,“米诺斯文明”的历史回眸

◎优美的人物形象,鲜活的生活场景,精湛的用色技巧

◎奇特的发现历程,如何保护古壁画的有益启示

名画欣赏

早在希腊古典文明之前,爱琴海地区就已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这就是美术史上通常说的“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其中“米诺斯文明”出现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交界处的克里特岛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处文明得名于克里特的统治者米诺斯国王,他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在克里特岛上建造了庞大的王宫。米诺斯王宫是世界史上最为著名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整体结构复杂多变,被称为“迷宫”,宫殿内的采光设施、供排水、卫生设施极为完备,体现出了米诺斯人出色的建筑水平。名画档案

名称:《渔夫》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1500年

类别:壁画

收藏:希腊,国立考古学博物馆

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爵士最早在克里特岛找到了米诺斯宫的庞大遗址,经过挖掘,发现了许多残破的柱廊、庭院和房屋,还在其内部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装饰性壁画。这些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题材大多来自大自然中的可见可闻之物,比如各种水草、海浪、游鱼、木船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形象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有《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等。这些壁画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描绘的多是现实中的生活场景和周边的各种事物。伊文斯爵士的发现揭开了克诺斯王宫之谜,无疑是意义重大的,然而,在处理这些壁画时,他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为了保持壁画的完整性,重现壁画的宏伟壮丽,他请来一位瑞士画家把这些残缺不全的壁画重新组合在一起,进行了查缺补漏的描绘。这似乎无可厚非的举动,造成的结果却是惨痛的,它使得这些古老的壁画面目全非,让人再也无法辨认出哪些是壁画上原来的真迹,哪些是后人的“添足”,从而破坏了壁画的原始性和真实性。1967年,希腊考古学家马里那托斯在克里特北部的小岛提拉岛再次发掘出了大量的壁画,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这一次他原封不动地保存了这些壁画。由于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着克里特岛,也统治着周边的许多岛屿,所以提拉岛上挖掘出来的这些壁画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米诺斯壁画的水平。

风格

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也就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性标志。一般都包含了艺术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个性化的艺术特色。在漫长的绘画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我们看到的这幅《渔夫》壁画就是提拉岛出土的。壁画刻画了一个提着两大串鱼的高大的渔夫形象。人物整体轮廓形象逼真,线条流畅、生动。渔夫因为吃力而微张的嘴唇、睁大的眼睛描绘一位年轻的捕鱼人手里提着捕获的海鱼。画面表现方法朴实、简得栩栩如生,准确到位。特别是为了保洁。当时的爱琴海诸岛已与埃及、两河流域有一定的交往,因持身体平衡,微微前凸的身体姿势和挺此在绘画上常常可见互相间的影胸收腹的样子也刻画得极为生动、形响。这幅作品中人物的头和脚为侧面,人体的上半身与眼睛却是象。画中两串大鱼描绘得优美、有趣,正面,无论人物的表情还是身上体现出了极高的写实功力。从色彩上的曲线,我们都会觉得比严格遵守

正面律

的埃及壁画优美得多。看,画面上用了红、黄、灰、蓝等多种颜色,对比鲜明、和谐,表现出米诺斯画工极为高超的色彩调配和使用技巧。总体看来,米诺斯壁画笔法灵活、写实,色彩明亮夺目,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并且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洋溢着浓厚的现实生活乐趣。要比古埃及讲究严格正面律的绘画优美、生动得多。克拉特岛后来为希腊所吞并,我们有理由相信,米诺斯的艺术文明,为后来的希腊艺术所继承并给他们提供了绘画的借鉴和凭依。

03 捕禽图

入选理由

◎古埃及“新王国”陵墓壁画的代表性作品

◎沉睡了几千年的陵墓壁画,法老和贵族尘世“荣华富贵”的虚拟延续

◎严格的等级制度,绘画中正面律以及多角度、多视角的表现手法

◎把尘世的一切都复制到“来世”的创作原则

名画欣赏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古老文明,公元前4000年左右尼罗河沿岸就已经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古埃及社会等级森严,有着浓厚的宗教传统。并且他们相信神灵的保佑和“灵魂永生”,从而不惜花费大量精力修建供奉神灵的庙宇,以及用于来生使用的庞大陵墓。这也决定了他们艺术创作目的不仅仅局限在“现实”,而是在“永恒”,因此后人也把埃及的艺术称之为“来世的艺术”。这构成了古埃及艺术最鲜明的特色。古埃及曾留下了大量的法老和各级贵族的陵墓,特别著名的就是金字塔,这些庞大的陵墓建筑是古埃及人“灵魂升天”以及“永生”的寄托和凭依。今天能够看到的古埃及绘画艺术大多出自这些陵墓中的壁画,它们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的时光,被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今天人们欣赏和研究古埃及绘画的重要资料。这一幅壁画绘制于大约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出土于古埃及一位贵族——内巴蒙的陵墓,《捕禽图》中位于画面中心的人物就是内巴蒙。他生前曾在古埃及的重要城市底比斯担任高官。这幅《捕禽图》描绘的是贵族墓室壁画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死去的内巴蒙和妻子、儿女在河畔打猎此幅墓室壁画描绘了新王国时期劳动人民耕作、收割等劳动场的情景。在壁画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状况感知到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在古埃及人和人们的生存状态。看来,“现实”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因为灵魂是“永生”的。人死后,如果顺利,灵魂经历一次危险的冥界游历后,还会再次回到躯体中,生命将再次复活,并不再死去。只是,这次复活不是在尘世,而是在陵墓里。所以他们把尘世中的一切东西都“复制”到了陵墓里,以备来世再用。因而画中的内巴蒙仍能和尘世一样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在一起,并拥有自己的树木花草、飞禽走兽等一切东西。

这幅壁画绘制于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个贵族——内巴蒙的陵墓,描绘的是死去的内巴蒙和妻子儿女在河畔打猎的情景。名画档案

名称:《捕禽图》

出处:埃及底比斯内巴蒙墓出土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1400年

尺寸:高81cm

类别:陵墓壁画

收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正面律

古埃及浮雕和绘画中坚持的一个共同程式: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其目的在于使人物能够最具完整性地显现。正面律是古埃及绘画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与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生死观念相一致的。

古埃及的绘画风格相对很稳定,一般都坚持着固定的程式。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等级森严,比如画中的内巴蒙一手握着象征自己身份的蛇形权杖,一手握着刚刚捕获的禽鸟,身材高大、威严。他的妻子站在他的身边,但要矮小得多,坐在地上的女儿身体比例更小,这就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原则,主体形象必须突出,其他形象的大小都有相应的比例。

古埃及绘画的另外两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严格的正面律和多角度、多视角的表现手法。正面律是古埃及壁画一直坚持的创作原则,所谓的正面律就是画上的人物头部必须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的内巴蒙就是这种标准的正面律站姿。这样描绘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可能地把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让人能看到人物的全貌。而多角度、多视角的表现手法在另一幅壁画《花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正面看去,我们会发现《花园》中池塘周围的树木都被画成了侧面的样子,并且其中有三棵干脆是倒画的,同样池塘边上的白莲也有倒放的。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画师不是从一个角度的平面去描绘的,而是通过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位进行描绘的。与运用正面律的目的一样,其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把人世的一切事物都完整地表现出来,因为这是陵墓壁画,是为了让陵墓的主人仍能够拥有尘世的一切,而不是为了满足世人的观赏。

古埃及的陵墓壁画一般都很写实,比如画面上的人物以及各种飞禽游鱼、树木花草等都是很形象、逼真的,没有太多的虚拟或失真的写意色彩。古埃及的画师们遵循的最主要原则就是尽可能把知道的东西都画到画面上去,让陵墓的主人能在最大的范围内看到最多的东西,以便把他们在尘世拥有的幸福和欢乐,以及一切的东西都带到陵墓中去,供他们在“来世”继续拥有、享用。

04 辞行出征的战士

入选理由

◎一幅古希腊“古风时期”的代表性绘画作品

◎一个“古风时期”红绘风格的瓶画代表作品

◎生动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浓浓亲情的辞行场景

名画欣赏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他们的文化奠定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古希腊人的生活是世俗的、理性的,这与东方诸民族有着根本性的差别。从世界范围来看,古希腊人很早就表现出尊重人性的特点,这从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就能得到证明。他们关心的是“现实”的世俗生活,而不注重死去的灵魂问题。正因为如此,古希腊人对人死后的情景远不如古埃及人那么感兴趣。古希腊艺术代表了西方古典主义艺术的典范,是西方人心目中古典美的最高标准。但是从考古来看,古希腊艺术的遗存主要集中在建筑和雕刻作品上,绘画艺术,尤其是壁画作品基本没有什么遗留下来的。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一方面他们不像古埃及人那样在墓壁上绘制大量的壁画,从而能够经过时光的流变而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在一些陶制器物上,绘制上一些图像形成了所谓的美术作品,然而由于所依附的介质容易损坏,随着这些器物的破损、毁灭,这些绘画也灰飞烟灭,化为灰烬。所以,古希腊的绘画艺术保存下来的极少。只偶尔在考古中发现一些少量作品,让后人有幸看到古希腊绘画艺术的一鳞半爪。这些绘画多是描绘在陶制器物上的装饰性绘画,后人将其统称为“瓶画”。

从时间上来看,古希腊历史大约为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按美术史上的划分,一般将希腊的历史划分为黑暗时期(也称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这幅《辞行出征的战士》的瓶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的古风时期,这一时期的

古希腊瓶画

,深受东方风格,特别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绘画中多出现植物纹样、兽身像以及人身像等绘画样式。并且出现了多种绘制风格,比如黑绘式、红绘式以及东方风格等。题材多以神话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事物为主。绘画所依附的陶瓶大多是古希腊人经常用来盛放水、酒以及橄榄油等器皿。古希腊瓶画

古希腊瓶画是指古希腊时期,绘制在陶制器皿上的图画,是实用物品与装饰性绘画相结合的产物。曾出现过东方风格、黑绘制风格和红绘制风格等。东方风格主要是受到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多纹样装饰的绘画样式。黑绘制、红绘制则主要是从绘制的色彩来区分的绘画样式。

画面上,父亲居于左边,拄着一根弯曲的竹子拐杖,穿着宽大的衣袍,伸克里特少女古希腊克里特岛是地中海第五大岛爱琴着右手指,正苦口婆心地对儿子作最后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在美术史的嘱托。居于中间的儿子,双手合拢着上,它的宫殿建筑和壁画成就最突出。壁画的内容大体包括两衣服,看着父亲,正耐心地听父亲的叮类:一类是宗教活动和神话传说;另一类则是当时世俗生活和咛。出征时穿的盔甲放在地上。画面的一些动物形象。这幅画是素有右侧,母亲正给儿子戴上头盔,她也身“迷宫”之称的克诺索斯宫殿的壁画残片,作于三千多年前,由穿宽大的衣袍,手里拿着一根长棍,表于涂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液体,情凝重而肃穆。这个简短的辞行场面充因此至今画面仍然色彩鲜明。从画中妇女的丽姿玉质可以看出当满了浓浓的亲情,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时克里特人的风尚和审美观念。人性的光辉,远比古埃及壁画中那种冷冰冰的肃穆死亡之气,来得活泼、生动。画面的上方有美丽的花朵纹样,下方有精美的图案。

这个瓶画属于红绘式的。基本绘制方法为:先把背景涂黑,留下赭红色的主体绘画位置,再用线条具体描绘人物的形象和相关细部,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在同一时期曾发现了多个这种风格的瓶画,除了《辞行出征的战士》外,代表性作品还有《战士合唱队》等。画面颜色虽然只有赭红色和黑色,但是对比明快、鲜亮,加上各种图案的衬托,看上去醒目、协调,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从画中也可以看出,画面的空间构成、人物局部细节的描绘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名画档案

名称:《辞行出征的战士》

作者:攸西米德斯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6世纪末

尺寸:高60cm

类别:希腊红绘式瓶画

收藏:德国,慕尼黑,国立博物馆右边这个双耳瓶不仅造型优美,而且工艺精湛,本身就有很高的欣赏价值。瓶画上的内容是描绘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他的双亲正在对他作最后的叮嘱。

05 狂欢者

入选理由

◎光芒四射的伊特鲁里亚文明绘画艺术的历史回眸

◎优雅浪漫的民族,高度发达的文明,欢乐、热闹的宴会

◎罗马文明的曙光,谜样的传奇民族,辉煌的艺术成就

◎欢乐气氛的衬托,写实的手法,娴熟的色彩运用

名画欣赏

大约公元前9至公元3世纪,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伊特鲁里亚文化,分布于现在意大利中北部的托斯坎那地区。伊特鲁里亚文化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也是后来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重要承继和来源。但是,由于这一文明的独立性和后来的神秘消失,同许多文明一样,被长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直到15世纪之后,才被考古学家逐渐发现。不过,由于伊特鲁里亚人流传下来的文献很少,他们的文字也未能完全破译,所以,仍留下了大量的疑惑和谜团。然而,通过他们在墓葬中留下的大量壁画,我们仍能体会到这个民族曾经的辉煌和独特的民族性格、风土人情。

考古发现,伊特鲁里亚人是一个“比其他民族更热衷于宗教习俗的民族”,也是一个生活充满激情和自由浪漫的民族。在他们的艺术中,从丰盛的宴会、体育运动到娱乐游戏,处处体现着人们享受日常生活的快乐。这幅《狂欢者》出土于意大利塔尔奎尼亚的母狮之墓中,是出土的大量伊特鲁里亚壁画中的一幅,时间大约是公元前470年。画面描绘的是人们在春天播种季节祈祷未来收获的欢乐场面,如同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中的“社日”一样。画中显示的正是柳树刚长出新叶的初春时光,三个人物都穿着华丽的服装,盘着乌黑的卷发,载歌载舞,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前方的人右手端着一个黑色的盘子,回头看着后面,弯曲着左手仿佛是在向观众介绍后面的伙伴。紧跟着的是个吹奏竖笛的小伙子,他显然是个音乐高手,一个人吹奏了两支竖笛,眯缝着眼睛,鼓着腮帮子边走边吹,专注而忘我。他后面的人正充满激情地一边舞蹈、一边弹奏着七弦琴,身体充满无尽的活力。整个画面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气氛,每个人都挥洒着青春的热情。在许多壁画中都能看到,伊特鲁里亚人特别擅长歌舞,在宴会或者节日时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着精美的饰品,尽情地吃着美味佳肴,喝着葡萄酒,欢歌欢舞,并且常常都有音乐助兴。他们非常喜欢音乐,有各种各样的乐器,甚至在苦闷的日子里,也常常有琴笛相伴。他们甚至还能通过音乐来猎杀牝鹿和野猪,在公元3世纪著成的一本书中就有关于这一点的记载,书中描绘道:动物“被音乐带来的无法抗拒的愉悦征服,就像是着了魔一样,逐渐被音乐的魔力所吸引,忘记了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家。它们被音乐的魔力所控制,慢慢向音乐的源头靠近,最后全部落入陷阱,成为悦耳曲调的俘虏。”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感受到伊特鲁里亚人是多么的热爱生活,并且会享受生活。墓室壁画鲜明地反映了伊特鲁里亚人的来世观。他们认为人死后可以将生前的世界带走,因此当时的上层社会十分热衷于为死者兴建陵墓,坟墓的样式往往与墓主生前的居所相似。墓室壁画描绘了欢快、愉悦的情景,以希冀在死后也能过上富裕享乐的生活。名画档案

名称:《狂欢者》

创作时间:约公元前470年

尺寸:约108×196cm

类别:墓室壁画

收藏:意大利,塔尔奎尼亚博物馆

干壁画

干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在已经干透的壁面上用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的壁画。一般是先要把墙面磨得很平,然后刷上一层石灰浆,干燥后再在上面作画。因为壁面是干的,一般画面不变形,相对比较简单。

从绘画的风格和技巧看,伊特鲁里亚人的绘画非常写实,造型逼真、生动,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同时也很重视整体气氛的烘托和环境的描绘,比如这幅画中载歌载舞的欢快气氛就渲染得充分、饱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画面上路边的柳树、小草,寥寥几笔就把早春的节令体现了出来。并且非常重视细节的描绘,比如那个吹笛手,眯缝的眼睛就描绘得很生动。整体画面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给人明快、欢乐、喜庆的气氛感染。绘画的色彩也运用得极为娴熟,红、黄、蓝、黑诸色搭配得十分巧妙、和谐,使画面看上去醒目、亮丽。

伊特鲁里亚人曾创造了光芒四射的古代文明,伊特鲁里亚文明是古代文明的早期成员之一。他们的农业、水利、冶金、贸易、体育等都十分发达,制作的金银首饰、铜镜和日常生活用具畅销各地。并且思想自由,妇女有很高的地位,是一个到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奇特的民族。很多历史和考古学家都认为伊特鲁里亚的文明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罗马文明,也正是有了伊特鲁里亚文化的滋养,罗马文明才显得如此辉煌。母狮之墓伊特鲁里亚壁画欢宴场景使母狮之墓的墙壁熠熠生辉。“母狮之墓”的名称来源于墙壁上方画的两只面对面的栩栩如生的母狮。

06 狄奥尼索斯秘仪图

入选理由

◎庞贝古城装饰性壁画的著名代表性作品

◎一幅描绘于“神秘之宅”,记录神秘祭祀过程的巨型壁画

◎恐怖的秘仪过程、富有立体感的人物形象、宗教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结合

名画欣赏

庞贝是罗马古城,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东南部。这里濒临地中海,气候温和、风景旖旎,是当年罗马权贵们建造豪宅,寻欢作乐之地。公元79年的一天,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巨大的岩浆流和灰尘把整个庞贝城完全吞没,庞贝城毁于一旦。这场灾难出人意料的后果就是相对完整地保存下了古城的文化遗产。18世纪中叶,经考古工作者的挖掘,庞贝古城重见天日。人们惊讶地发现,庞贝古城的一切都原样地保存了下来,仿佛是一页凝固的历史。城市里几乎每一处别墅的墙上都装饰有精美的壁画,简直是一座古罗马壁画的天然博物馆。庞贝壁画形式多样,深受希腊风格的影响。坐在位子上的酒神用手抚摸着一个男子的黑发。酒神的妻子阿里阿德尼身披花环,拿着长长的带有松果的图尔索斯杖站在一旁。这是一幅发现于庞贝古城一座“神秘之宅”内的巨幅壁画。内容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直接相关。描绘的是从希腊传入罗马的一种神秘宗教仪式的全过程。画上有酒神、酒神的妻子,还有山神等其他神灵,更多的是前来参加仪式的众男女。《狄奥尼索斯秘仪图》是一幅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直接相关的用于秘密祭祀的巨幅壁画,发现于庞贝古城的一座“神秘之宅”内。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里的葡萄酒和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代表性信物常常是一个由葡萄藤和葡萄粒缠绕而成的花环、一支杖端有松果的图尔索斯杖和一个双柄大酒杯。在古希腊的传统里,每年3月份人们就要举行“大酒神节”,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唱酒神赞歌。这对古代希腊剧、音乐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发现这幅画的“神秘之宅”的墙壁上画满了古希腊人崇拜酒神的相关形象。内容描绘的是从古希腊传入罗马的一种神秘宗教仪式的全过程。画上不但有酒神和他的妻子,还有山神等其他神灵,更多的是前来参加仪式的众男女。这两幅画都是其中的局部。从左起第一幅图画上,一个身上穿着厚重衣服的女人是新加入秘仪者,她正缓步走来。接着是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前来参加仪式,从母亲失神的眼睛和孩子惊恐的神色来看,这种宗教仪式大概要经过某种痛苦的肉体考验,所以她们都显得很痛苦和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似乎充满了恐惧。再前面是一个手捧供物的少女,她的表情很庄重、严肃。再接下来的这幅,一个少女被拉起了衣服的一角,露出恐惧的表情;头上蒙着黑布,背靠着我们的那个人,可能正要对她进行秘仪的仪式。在另一幅画上,处于画面的末端,描绘的是通过考验的一个男子趴在酒神膝盖上失声痛哭,坐在位子上的酒神用手抚摸着他的黑发。酒神的妻子阿里阿德尼身披花环,拿着长长的带有松果的图尔索斯杖,裸露着身子,背对着我们。她身体丰满,皮肤白皙。身边还有一位前来参加仪式的女神。

湿壁画

湿壁画是根据在壁面上绘制时,壁面的干湿不同而划分出来的壁画类型。方法是,在半干的墙壁上,用清石灰水混合颜料绘制而成。由于壁面不干,颜色会渗透到湿壁中,不能预先打草稿,重复再来,所以必须一次性完成,难度较大。不过,也因为如此,可以产生浓重的色彩,形成特别的表现效果。

画的背景是暗红色,看上去醒目、明快。画上人物都与真人一般大小,运用了透视手法,看上去立体感很强,如同雕像一般。整幅画人物繁多,但是,人物表情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或站或坐、或立或走、或躺或卧,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并且高低错落,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图画的上方有连续的精美图案,描绘得典雅、古朴。每幅画之间没有严格的边线,但都用黑色的竖形方框分割开来。

这幅壁画是庞贝古城装饰性壁画的代表性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宗教研究的材料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庞贝壁画遗迹。

名画档案

名称:《狄奥尼索斯秘仪图》

创作时间:公元前60年

尺寸:高331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意大利,庞贝城神秘别墅

07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入选理由

◎拜占庭装饰艺术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集中体现了拜占庭教堂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整齐的人物排列,明快的色彩渲染,世俗王权的神圣化

名画欣赏

这幅美术作品,属于

拜占庭艺术

风格。拜占庭艺术是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之后,产生的一种基督教美术风格,因为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为中心而得名。拜占庭绘画艺术,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造型独特,色彩明快,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在镶嵌画中独树一帜,备受后人关注。所谓的镶嵌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品种,就是用许多细小的彩色大理石、金银、珠玉、玻璃、石子等拼贴镶嵌而成的画作。公元525至547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进一步巩固了基督教的统治地位,并常年发动战争,一心想恢复往日的罗马帝国,扩大帝国的领土面积。为纪念光复腊文纳的胜利,他下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圣威塔尔教堂,这幅表现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和他的廷臣们的镶嵌画,就是这座教堂中的装饰性壁画。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是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于拜占庭之后,产生的一种基督教艺术风格。因为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为中心而得名,主要表现在建筑、雕刻、绘画等领域。在建筑上主要采用了“集中式”和“十字形平面式”布局,屋顶作穹隆形,由独立的支柱加帆拱来构成。雕刻艺术主要是表现基督教生活的浅浮雕和人物头像。绘画上以镶嵌画最为出色,一般色彩明快、造型齐整,宗教色彩明显,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画面以黄色的马赛克作底。查士丁尼大帝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他头戴镶嵌着珠玉的帽子,身穿紫红色长袍,长袍上有金光闪闪的圆形饰物,手上捧着装盛圣水的器物,表情威严而自信。他的左边,是两个身穿白地朱红色服装的贵族,可能是他的重要近臣,看上去忠诚而谦恭。再左边是五个手里拿着矛、盾等武器的年轻侍卫,都虎视眈眈的,看上去机警而勇敢。在查士丁尼的右边,是身穿白、黄色的衣服的大主教马克西米尔,他手里捧着一个象征基督教的小十字架,衣服上还画着一个十字图案。在查士丁尼大帝和大主教之间站的略微靠后的据推测是阿尔罕塔利亚。再右边是两个助祭者,一个手里拿着精心装饰的《圣经》,一个提着教会中使用的油灯。整幅画前后一共12个人,正好是基督教十二门徒之数,画面浓厚的宗教色彩可见一斑。而画中的皇帝显然是以耶稣的化身自居,当时,查士丁尼大帝大力推行基督教文化,想以此凝聚人心,为恢复古罗马的辉煌而奋斗。这幅作品是拜占庭美术第一次繁盛时期的产物,是圣维塔列教堂的镶嵌画。这座教堂装饰华美,尤以其精美绝伦的镶嵌画誉满世界,而此画即其中最精美、最著名的一幅。这幅作品描绘了查士丁尼皇帝及其随从手捧圣餐杯盘和祭品向基督献祭的场景。这是为帝国歌功颂德的纪念碑与英雄史诗,是拜占庭帝国政教合一的社会典型产物。

名画档案

名称:《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创作时间:公元547年

尺寸:264×365cm

类别:马赛克镶嵌画

收藏:意大利,拉文那,圣威塔尔教堂

画面的构图是水平一线的模式,人物都站成一线的正面排列,站立得极为整齐,并且高低相差不大,肩部水平,脚步都站成“八”字形的步子,看上去客套而呆板,显然是举行某种仪式的场面。人物的身体比例都明显拉长,好像都是踮着脚一样的不自在,但是把身体的修长线条表现得流畅而夺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画家着力表现的不是人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一种神圣的宗教化的威仪和肃穆,不管是什么人物都笼罩在神圣的光环中。画工的目的仿佛是把查士丁尼大帝的威仪形象神圣化、宗教化,从而使世俗王权神圣化。这幅画的色彩极为明快、讲究。查士丁尼的衣服颜色集中了白、紫红、金黄几种颜色,其中以紫红色为主色调。而他左边的两个大臣身上描绘有大块的紫红色;右边的主教身上有大片的金黄色,都与查士丁尼大帝衣服的某种颜色一样,这似乎也代表一定的寓意。整幅画白、紫、烟黄、青、红诸色交替搭配,明快、醒目,构成了这幅镶嵌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画面的背景也极为讲究,背面是金色的马赛克,顶部有装饰精美的图案装饰,底部是青绿色,优美、庄重。《查士丁尼及其随从》是拜占庭装饰艺术中最典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集中体现了拜占庭镶嵌画独特的艺术特点。蒂奥多拉皇后与侍从(局部)腊文纳圣维塔列教堂半圆室拱顶侧壁镶嵌画中,《蒂奥多拉皇后与侍从》与《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相对。蒂奥多拉出身低微,曾是一名马戏团演员,后因博得查士丁尼青睐而一步登天,成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后。

08 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

入选理由

◎东方壁画艺术的精粹,印度壁画艺术之冠

◎享誉世界的画廊瑰宝——阿旃陀石窟壁画的杰作

◎阿旃陀第1号石窟壁画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鲜艳的色彩,经典的人物造型,不同内心情感的表现

名画欣赏名画档案

名称:《手持莲花的菩萨》

创作时间:约公元580年

类别:壁画

收藏:印度,阿旃陀石窟

古代印度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明。佛教兴起后,许多表现佛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应运而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宗教艺术。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一条风景如画的幽谷里,是一座享誉世界的佛教

石窟艺术

群。相传这处石窟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阿育王时代,历时千余年之久。我国的唐代高僧玄奘曾对它作了最早的记载。佛教没落后,这处石窟艺术曾长期被掩埋在荒山野草、泥土流沙之间,直到1819年,一位上山打猎的英国军官偶然发现了它,这一艺术瑰宝才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阿旃陀石窟壁画建成时间不一,形态各异,特色各具。但整体壁画绘制精美,布局复杂而严谨,用色考究,堪称印度壁画之冠。壁画的内容主要是宗教性的,题材大多取自佛经,也有表现世俗生活的,场面宏大,构图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阿旃陀石窟共有29座洞窟,有佛殿、僧房之分。佛殿内有藏放舍利的佛塔;僧房是供修行者居住的地方,内有简单的石床、石枕等。石窟艺术

佛教产生后,为了扩大影响,在一些深山崖壁上,开凿出各种石窟,并在其中雕刻佛像、绘制各种佛像壁画等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古代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等地都产生过许多石窟艺术精品,印度的阿旃陀石窟、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柬埔寨的吴哥窟、中阿旃陀第1号窟是阿旃陀石窟群国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其中的著名代中开凿的较晚的一个,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此画描绘了一位头表。戴珠宝饰冠、身上缀满华贵首饰、手持莲花的菩萨像,菩萨全

这两幅壁画来源于阿旃陀石窟中的身构成了柔和优美、极富节奏感的“三屈弯式”,这是古印度菩第一座洞窟,它们正好左右相向而对。萨像中常见的姿态法则。此画是左壁上画的是一个右手持莲花的菩萨,阿旃陀石窟中最著名的代表作。他低垂着头,身子微微弯曲,颈、腰、臀三处各有一个折弯,身体表现出一种扭摆的平衡美。并且皮肤光嫩,赤裸着上身,有一种女性的娇柔。他的头上插满了各种各样的宗教装饰品,颈上挂了一串念珠。表情虔诚、庄重,充满了佛教中特有的宁静与平和的内蕴。菩萨的左右两侧是金刚和天母等侍奉。与他相对的是手持金刚的菩萨,他的身子微微右倾,右手形成特有的佛教手印。头上戴着插满了各种装饰品的艳丽而复杂的头冠。他的眼睛没有手持莲花菩萨的谦和,带有几分冷傲和肃穆的世俗情味。他的身上有金玉米一样的饰物,周围是各种各样的莲花图案和其他的佛教人物。

这处洞窟因为空间深度较大,光线进入很少,壁画的颜色还十分鲜艳,是阿旃陀石窟中保存较好的四个洞窟之一。经研究,壁画上的颜料除炭黑外都是矿物质成分,所用的青金石蓝等颜料是特意从阿富汗输入的,极为昂贵。调合颜料用的是水乳胶材料,所以画面齐整艳丽,经历了上千年之久,看上去色彩仍十分华丽醒目,熠熠生辉。

在印度的艺术传统中,对烘托整个人物内心情感的绘画氛围十分看重,构成了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被称为“味画”。在绘画中,佛教人物的面部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表现了平静、悲悯、虔诚、庄重、凶狠、恼怒、暴戾等各种各样的不同情绪,体现出了人物形象不同的内心世界。因而在印度的绘画中,对人物的举手投足,每一处微小的不同,都表达着极其微妙的人物内心情绪的不同或变化。比如画中的这两个菩萨,虽然都是菩萨的修行阶次,但所表现出来的内心情绪是不同的,手持莲花的显然是极端谦恭和平静的心绪,表现的是“悲悯”味,体现了皈依佛教后“同体大悲”的佛教情怀。而手持金刚的菩萨则有几分世俗的冷艳和傲然的气韵,表现了对世俗尘世的眷恋和怀念,是“艳情”味的表露。所以在观察这两幅画时,会让观赏者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身心体会。印度人曾总结了八种不同“味”的审美情调,在阿旃陀石窟中,主要是“悲悯”味和“艳情”味这两种基本的审美感情基调。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约公元580年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号窟入口左壁

阿旃陀石窟艺术是举世瞩目的画廊瑰宝,对中亚和我国新疆的石窟壁画都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1983年阿旃陀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09 凯旋图

入选理由

◎玛雅曾经的以及鲜为人知的惨烈故事的再现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玛雅壁画

◎严谨的布局,逼真的人物形象,令人毛骨悚然的杀戮场面

名画欣赏

玛雅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民族,玛雅文化是美洲大陆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民族曾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创造了极其灿烂的文明。然而,玛雅人后来抛弃了他们所有的城邦神秘消失,成为千古不解之谜。玛雅的文明遗迹中,壁画保留下来的不是很多,不过,通过这些为数不多的壁画,我们仍可以感受到玛雅人曾经的过往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幅壁画是1946年发现于波南帕克的玛雅壁画中的一个片断。波南帕克城邦,在玛雅的历史上,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邦,因而在这里发现如此精美绝伦、画技高超的壁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处壁画作于一座规格不是很高的三厅神庙之内,壁画铺满了所有墙面。内容完整地再现了一次国家盛典从准备到完成、从战争到酒宴的全过程。三个厅堂的壁画是连贯的,交相呼应。左厅描绘的是盛典的前期准备工作,人物表情闲适、放松;中厅画的是征服敌人的激烈场面,情节紧张、血腥而残忍;右厅表现的是大功告成,庆祝胜利的热烈欢快场面。整幅壁画,内容丰富而不零乱,各自成章而又协调统一。我们看到的这幅位于中室的北壁上,主要表现的是胜利凯旋的国王和贵族判决和处死俘虏的情节。

蛋彩壁画

蛋彩壁画是壁画的一种类型,以蛋黄或蛋清作为调和剂与各色颜料融合后,在干壁上作画。因为蛋黄、蛋清干后透明有黏性,从而使画面也具有透明、坚硬等特点。这是壁画中常用的简易而又效果明显的颜料组合形式。

画面以层级台阶为准可分为三个层次,台阶的顶层站着部落头领和贵族。其中,头领威风凛凛地站在画面的中间,他右手持长矛,左手叉腰,头戴长毛羽冠、身着虎皮甲胄,气势逼人。他的后面跟着几个贴身随从,左边并排站着四个贵族模样的人物,他们都头戴标志部落图腾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兽头帽子,身上穿着华美讲究的衣服,有的还披着虎皮战袍,手上拿着各种象征地位和权力的器物,身上挂着各种各样的玉佩、玉饰等装饰品,其中有一个还拿了一把扇子。他们个个健壮彪悍,充满了胜利者的骄傲和蛮横。中间一列是那些惊惧万分、正待处决的俘虏。他们全都被剥光了衣服,头发散乱不堪,瞪大了惊恐无助的眼睛。在头领的长矛下,俘虏首领正在苦苦求饶,他表情凄惨,恐惧而沮丧。几个俘虏都跪在地上,全身颤抖地看着自己鲜血淋淋的手指,俘虏的手指甲都已经被剥掉,这是玛雅对待俘虏的习俗。其中一个俘虏被吓得瘫倒在地,他酥软如泥的样子,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把这血腥场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脚下,已有一个俘虏被砍掉了脑袋,鲜血横流。这一列俘虏惊恐哀嚎的悲惨场景与上面部落首领们的威风凛凛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惨烈一幕。在画面的最下方是普通族人,他们高举着长矛、火把和各种图腾的标志物,为这血腥的胜利呐喊、助威。这幅壁画的原意是为了突出本邦的贵族,为他们唱赞歌,但在艺术家笔下,壁画中所有人物都受到了重视。无论是趾高气扬的王侯显贵,或是鲜血淋漓的阶下列囚,艺术家都用同样高水平的艺术表现力塑造他们、刻画他们,甚至从艺术心理的角度上由于对极端痛苦的俘虏的同情、怜悯而把他们画得更为出色。

名画档案

名称:《凯旋图》

创作时间:公元800年

类别:古代玛雅壁画

收藏:波南帕克地区

壁画的绘制水平极为高超。从构图看,布局严谨而规整,人物都以背后的层级台阶为背景,层次清楚、人物分明。在人物主次以及大小比例的安排上,中心突出,详略适当。对人物的刻画独到而传神,特别是俘虏的惨烈形状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惊惧的眼神,痛苦扭曲的表情,瘫倒在地绵软的身体……绘画者精湛的写实水平,扎实的细节描绘确实可见一斑。色彩上看,蓝色的背景与红色的人体,以及鲜血淋淋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上去醒目、震撼。人物的衣饰颜色多种多样,红、黑、黄、蓝诸色交织,色彩缤纷。对人身上的虎皮颜色的描绘极为形象、逼真。

在波南帕克壁画发现之前,人们只是通过一些残存的壁画碎片来推断玛雅人的绘画水平。曾一度对玛雅绘画不屑一顾,而这一壁画的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从此许多人对玛雅的绘画水平刮目相看。上层的玛雅贵族们(复制品)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这幅壁画描绘的是玛雅的一些高层显贵聚在一起的情形,上面是一组站着的高层显贵,下面坐着的人似乎正在商量决定一个重要囚犯的命运。

10 巴约挂毯

入选理由

◎包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史料价值

◎罗马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

◎欧洲的“清明上河图”

名画欣赏

严格来说,《巴约挂毯》是包含着绘画因素的刺绣品。它的材质是以亚麻布为底的绒尼,上面的图案是以不同颜色的细线绣制而成的。但是,作为一件艺术品,它包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作为一件历史事件的真实记载,它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并且它是罗马式艺术风格的代表性作品,所以,我们在这里详细作一介绍。

这幅挂毯的来历是这样的:1066年1月英王爱德华病逝,因为其没有子女,引起了王位继承人之间的纷争。其中位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是英王的表弟,英王当年流亡到诺曼底时,曾答应将王位传给他。然而当时在贤人会议的帮助下,哈罗德爵士当上了英国国王。1066年10月,为了夺回认为属于自己的王位,威廉公爵率领大队人马与英王哈罗德在黑斯廷大战,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从而乘势入住伦敦,成为了英国新皇帝,开创了历史上的诺曼王朝。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事件,也为了记载威廉的丰功伟绩,在威廉的同父异母兄弟奥多的设计、策划下,由当时法国手工作坊中的女子绣制成了这件规模宏大的挂毯。图画上绣制了这段历史完整的细节,从哈罗德曾向威廉宣誓效忠、威廉兴师讨伐、一直到黑斯廷之战以及哈罗德兄弟之死、威廉称帝,所有细节都十分完整详细,并附有文字解说。至今这一挂毯还被保留在法国的小城巴约的图书馆里,供后人瞻仰。

我们看到的这三幅都是这幅伟大工艺品中的局部。第一幅显示的是,哈罗德曾向威廉公爵宣誓效忠。画面上的人物因为都是刺绣而成,看上去像漫画一样,但是人物表情形象、生动。威廉坐在自己的宝座上,正趾高气扬地指点着哈罗德,哈罗德用右手指着前面的宝座,把左手放在后面的宝座上,正在行宣誓效忠的礼仪。他们身后的仆人,都在小声地议论着这一庄严的时刻,其中两个伸着手指,指指点点地评说着。下面的内容是哈罗德返回英格兰的情景,哈罗德坐在船上,水手在努力划桨,前方有个人正站在码头上欢迎他的归来。画的底部绣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装饰图案。第三幅画描绘了在黑斯廷战役中,战斗进行的情况以及哈罗德兄弟中箭身亡的场面。画上的人物都看上去僵硬、呆板,腿都伸得很直。有些士兵被杀死在地上,身子弯曲着,与骑在马上或站着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画面的下方,一个负伤的战士痛苦地把兵器扔在一边,另外一个士兵身首异处死在地上,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可见一斑。画面的上方是战马、鸵鸟等动物图案和各种花纹,把画面衬托得华丽、典雅。我们看到的这三幅是《巴约挂毯》的局部。相传,这幅挂毯是威廉的王妃指导宫女们所为,但更为可靠的策划者是威廉同父异母的兄弟奥多,他为了纪念威廉的功绩,也为了给自己新建成的巴约教堂献礼,特意定做了这件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挂毯。后来被摆放在名画档案

名称:《巴约挂毯》

创作时间:约1080年

尺寸:高50cm

类别:绒尼刺绣

收藏:法国,巴约图书馆

这幅挂毯是用八种颜色的细线绣制成的,画面上呈现出了多种颜色的图案,红、黄、黑、紫、白等许多色彩搭配使用,使画面有很强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第三幅中,士兵的盔甲被绣成了许多白色圆圈,看上去很滑稽可笑。不过,这幅画是带有非常严肃的政治色彩的,绣制时也是很严肃、庄重的事情。挂毯绘制了六百多个人物,还有相当多的动物、植物图案和近两千多个拉丁文和其他符号,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最长挂毯,所以近代也有人把它称为欧洲的“清明上河图”。

挂毯上的构图虽然有些稚拙和简单,但是排列得整齐、严谨,很有秩序,体现出了设计者高超的整体布局和规划能力。挂毯上针针细密、环环相扣、一丝不苟的绣工,显示出了极高的刺绣水平。

11 哀悼基督

入选理由

佛罗伦萨画派

奠基者乔托的经典之作

◎摆脱中世纪绘画传统,进行艺术革新的成功典范之作

◎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透视表现形式的尝试和运用

画家简介

乔托·迪·邦多内(约1267~1337),14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达·芬奇推崇他是“凌驾过去几个世纪的众多画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幼年曾放过羊,后来跟随契马布埃学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博采众长,最终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领域的开山祖师。他是第一个以自然的笔调和戏剧性的人物造型,来描绘装饰性宗教画的画家。代表作有《哀悼基督》、《犹大之吻》、《金门相会》等。

名画欣赏《哀悼基督》是画家为意大利帕多瓦的斯克罗维克礼拜堂所作的大型装饰壁画之一。斯克罗维克礼拜堂,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一位商人为其放高利贷的父亲赎罪而建的。这幅画的内容表现了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遗体从上面被放下时的情景。画面以左下角的基督与圣母为中心展开,基督四肢僵硬、苍白,圣母悲痛地把他搂在怀里,母亲痛苦欲绝的表情和基督冰冷僵硬的尸体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位于构图中心的圣约翰,在绝望和愤怒中向后伸展着双臂,动作夸张而极富张力。两个神情哀伤的女圣徒用手轻轻地握着基督带着钉痕的手和脚,巨大的悲痛在静默中永恒。周边的圣徒都神情凝重地注视着基督,有的掩面哭泣,有的举手致哀,有的默默无语……愈加衬托出了整个场面气氛的悲凄。画的上面,阴暗的天空中,回旋着赶来哀悼的天使,他们形态各异的造型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神态,把一种悲天悯人的痛苦表达得无以复加,任何人都会被这种场面打动。画家以高超的画技和写实主义手法,给我们一种无比的真实感。仿佛不自觉中,我们也经历了基督受难的场景,我们也成了其中悲愤和痛苦的一员。艺术强大的感染力,在这幅上体现得极为明显。乔托·迪·邦多内像这是斯克罗维克礼拜堂最著名、情感最澎湃的壁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及众人围绕着从十字架下解下的基督遗体,哀悼基督死亡的场景。画家采用自然而又强烈的效果让圣母的脸靠近基督,并借由灰色岩石上的斜线以及众人同方向的视线、肢体表情,引导观者视线落在死亡基督及日夜哀伤母亲的头部。名画档案

名称:《哀悼基督》

画家:乔托·迪·邦多内

创作时间:1303~1305年

尺寸:183×198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意大利,帕多瓦,斯克罗维克礼拜堂

在这幅画上,中世纪绘画带给人的那种平面抽象化的感觉消失了,人物也不再是程序化的一排,而是高低有别、错落有致。从精神层面看,乔托在画中把一个复杂而凝重的事件,用极为单纯自然的笔法表达了出来,他用“痛苦和悲愤”作为该画的灵魂,把画中的人物,包括天使都世俗化后统领在这一主题下。从而使人物亲切而自然,多了一种浓厚的人情味,更接近了自然的人性。可以说他基本上颠覆了中世纪绘画中人物程序化的神圣面孔,把他们请下了神坛,赋予了他们更多人性的因素。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是13~16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活动的艺术家所形成的绘画流派,是文艺复兴的主力军,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画派。其特点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旗帜,突破了中世纪绘画平面化的特点,开始大胆运用

透视法

则、明暗对比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前期以乔托、马萨乔等为代表,盛期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

从表现手法看,画家开始在平面中探索透视手法的运用,以及它的表达形式和空间效果,从而使画中人物显得浑厚、凝重而富有力量。这种具有实体感和雕塑感的造型方式,使画面达到了某种深度错觉的视觉效果。人物与人物之间疏密相宜,过渡得自然柔和。画中的天使造型独特、表情各异,无序而不杂乱,整体而又单一。画中运用了多种色彩,使人物形象鲜明,特别是基督单调的苍白与周围各种色彩的强烈反差,突出了主题,也深化了人物形象。从总体看,画中线条流畅、洒脱,人物造型生动、形象,画面紧凑而不拖沓,画家对画中局部和整体的把握都极为到位。“借用宗教题材来表现世俗化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现实场景,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深远的立体空间见长”是这一佛罗伦萨画派的艺术特点,被乔托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摆脱中世纪绘画传统、首开意大利文艺复兴先河的大师,乔托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犹大之吻乔托·迪·邦多内这幅画取材于《圣经·新约》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得到30块银币,与官兵约定,他上去吻谁,谁就是耶稣。随后罗马士兵和法利赛人逮捕了耶稣。

12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入选理由

油画

材料和绘画方法革新后的代表性作品

◎严密、细腻的手法,和谐的光线处理,浓艳适宜的色彩效果

◎无可挑剔的细节处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典范

◎风俗画和室内画的开山之作画家简介扬·凡·爱克(1380~1441),出生于马斯特里赫特附近的马赛克。与同时期的胡伯特·凡·爱克合称为凡·爱克兄弟。二人同为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伟大画家,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他们兄弟曾联手创作了规模宏大的《根特祭坛画》等。除了绘画上的成就外,他还对扬·凡·爱克像油画的材料和油画技术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进,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扬·凡·爱克的主要作品有《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罗林宰相的圣母》、《圣巴巴拉》、《妻子像》等。

名画欣赏《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画家的一幅著名绘画作品。画中的主人公阿尔诺芬尼,相传是当时有名的卢卡商人兼银行家,也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在布鲁日的代言人。这幅绘制于木板上的油画,记录的是他和妻子成婚时的情景。画家用极其细腻、严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对上层社会男女新婚燕尔的精彩瞬间。画面上夫妻二人都面向前方,阿尔诺芬尼头戴礼帽,身穿考究的氅式礼服,右手举至胸前,仿佛在宣誓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的左手优雅地托着新娘的右手。穿着绿纱裙的新娘,微微低着头,左手轻轻地抚在自己鼓起的肚子上,好像在默默祈祷要做个贤妻良母。画面人物典雅从容,彬彬有礼,把婚礼仪式演绎得天衣无缝。和人物相映成趣的是他们左右极富象征意味的各种物件。新娘脚下有一只长毛小狗,被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很自然地让人想到是在象征着爱情的忠诚。他们的身后精致豪华的吊灯熠熠生辉,红色的床被一尘不染,仿佛在暗示以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在背景中央的墙壁上,有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永恒。作为西方肖像画中最重要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以人物内在感情的形象化表达和肖像的情节性处理取胜。在这幅画中,主人公阿尔诺芬尼和他的妻子正在举行婚礼,生活环境的描绘,给人以虔诚和平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赞扬了当时的平民生活方式和

名画档案

名称:《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画家:扬·凡·爱克

创作时间:1434年

尺寸:82×60cm

类别:木板油画

收藏:英国,国家美术馆

这幅画表现出了极高的油画绘制技巧和水平。首先对事物的描绘极为细致、准确,可谓“于细微处见精神”,比如从那面凸镜里,不仅看得见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小镜框的四周还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图像细小得几乎辨认不清。

小凸镜左侧挂着一挂念珠,每一颗都描绘得极为逼真、形象,绝不含糊。画家精微的观察力和细密的绘画手法确实令人叹服。

其次,画家对光影的处理也极为传神。画面左侧窗户透射进来光线后,在阿尔诺芬尼夫妇的身前身后都形成了背影,画家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并且整个图画光线的明暗、强弱处理得恰到好处。画家还运用了多种色彩。在色彩的厚度、饱和度、浓淡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比如新娘:白青色的头巾、浓绿色的长裙、深蓝色的内衣、黄色的袖子,色彩搭配得鲜艳、醒目,浓淡相宜。而整个画面上各种颜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达到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整体上说,这幅画在光线、空间、质感的塑造上,色彩的饱和度、鲜艳度的把握上以及刻画事物的精确度、深入程度上都超越了同时代的画家,这幅画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最早的先例。油画

油画是指用透明的植物油等调和各种颜料,在经过特别处理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进行创作的绘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油画具有画面干燥后,能长久保持光泽等优点。它起源于欧洲,近代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

据说,扬·凡·爱克也是油画材料和绘画技巧的革新者和改进者,他最先尝试用松脂或乳剂作为调色剂的颜料,从而能使画面在一昼夜间就可干燥而且不怕潮湿。这种方法后来被意大利画家纷纷效仿。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扬·凡·爱克运用新型油画材料深入进行绘画探索的成功尝试,他通过自己大胆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和绘画材料的改进,为油画的发展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罗林宰相的圣母扬·凡·爱克

13 圣三位一体

入选理由

◎“现实主义开荒者”马萨乔的代表作之一

◎杰出的透视法、明暗对比法的运用

◎把雕塑创作意识融入绘画创作的成功之作

画家简介

马萨乔(1401~1428),出生于意大利的圣乔瓦尼·瓦尔达诺。是文艺复兴初期艺术革命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他在继承乔托绘画风格的同时,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在绘画的空间透视、立体感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为文艺复兴现实主义绘画革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纳税金》、《布施和亚拿尼亚之死》以及《圣三位一体》等。

名画欣赏《圣三位一体》是画家1425年受圣玛利亚·诺维拉教堂委托绘制的。内容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上帝有统一的神性却可以分为三身,既圣灵、圣父(上帝)、圣子(基督)的教义。马萨乔选择了耶稣受难的场面,并以一间拱柱式的方形礼拜堂为背景展开他的创作。

画面上共有六个人,位于中间的是圣父、圣子。圣子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全身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头低垂着,蓬乱的胡子看不出一点光泽。他的身后,庄严而又慈祥的圣父展开结实的双臂,举起十字架,显得高大而凝重。三位一体中的圣灵,在此时是隐而不现的,它已经融入到上帝与耶稣的光环中。在十字架的左下方站立着圣母玛利亚,她穿着黑色的长袍,伸出右手,仿佛向世人控诉着圣子的苦难,又好像在为耶稣祈祷。与圣母正对的是施洗圣约翰,他抱着双手放在胸前,脸虔诚地朝向十字架上的耶稣,见证着耶稣为世人承受的苦难。在他们的外面,左右各跪着一个捐助人,他们都合十双手,举在胸前,满脸虔诚和肃穆的神色。画面的最下端是一个墓穴,墓室里躺着一具骷髅。骷髅上方的石壁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我曾经如你,你也将变得如我。”

整幅画布局严谨,空间感强烈,体现了画家极高的绘画技能。马萨乔像名画档案名称:《圣三位一体》画家:马萨乔创作时间:1425~1427年尺寸:670×320cm类别:湿壁画收藏:意大利,圣玛利亚·诺维拉教堂画家精确地运用了透视法原理,三维立体效果明显。比如画中的柱廊和拱圈,外面的比较粗大,距离我们也近,里面的逐渐缩小,很自然地就将空间引这幅作品是画家1425年受圣玛向纵深,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个环套的窑利亚·诺维拉教堂委托绘制的,洞一样。画中的人物在透视法的运用画家选择了耶稣受难的场面,并以一间拱柱式的方形礼拜堂为背下,也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比如耶景展开他的创作。作品大胆利用了透视法,创造了具有说服力的稣,在十字架和后面建筑物的衬托下,逼真空间,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就像悬在空中一样真实。另外,画家在的代表作,令人印象深刻。对色彩和布局的处理上也颇为独到,比如,画面下方的四个人,他们的衣服色彩交叉对应,左边的圣母和右边捐助的衣服都是黑色,而圣约翰和左边捐助的衣服都是红色。这样处理就打破了画面过分对称的呆板,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并且画面上的明暗对比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圣父、圣子的上面灵光普照,色彩明朗,很好地体现了“圣三位一体”的主题,而他们后面的黑色底部又起到衬托的作用。耶稣苍白的身体,与左右白色的柱子和红、黑色的衣服互相衬托,突出了人物形象,从而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圣像画

圣像画指基督教产生后,教会为了表达信仰或帮助信徒们祈祷默想而在礼拜堂等地方描绘的有关基督教圣灵、圣父、圣子的画像。圣像画是西方最主要的绘画类型,也是最早集中表现的绘画题材。

在佛罗伦萨的画家当中,马萨乔直接继承了乔托的传统,并且在刻画人物的体积和表现自然的空间感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他还将雕塑的创作意识融入自己的绘画中,在《圣三位一体》中,就可以领略到他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虽然,马萨乔一生只活了27岁,但他把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首先掀起了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的绘画革命,而他为意大利开拓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是任何画家都无法企及的。失乐园马萨乔该画是马萨乔为勃兰卡奇礼拜堂所作的壁画。它表现的是《圣经》传说中亚当与夏娃因偷吃禁果被逐出失乐园的情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原本生活在伊甸园中,夏娃经受不

14 基督受洗

入选理由

◎尘封了几个世纪的经典,带有印象派色彩的超前之作

◎超前的绘画理念,不同寻常的用笔手法以及对色彩的独到理解

◎精密的构图,高超的透视,神秘氛围的营造

画家简介

弗兰西丝卡(1416~1492),全名是皮耶罗·德拉·弗兰西丝卡,因此有时又被称为皮耶罗或皮埃罗。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博戈圣塞波克罗,父亲从事皮革业,家庭生活富裕。在世时以稳重的色调,毫无破绽的构图,清澈而静谧的画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还是个数学家,写出了众多关于数学和几何学方面的学术著作。他的代表作有:《圣母像》、《鞭打耶稣》、《复活》、《基督受洗》等。弗兰西丝卡像

名画欣赏《基督受洗》是画家为家乡一座礼拜堂画的祭坛画。由于祭坛画的特殊要求,画面有上部的半圆和下面的长方形两部分组成。这幅画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神秘的气氛,甚至有突兀的想法。它的画面是这样的:画面中央的耶稣,赤露上身,披散着金黄色的头发,双掌合十放在前胸,像一个佛教徒一样。他的肤色像石膏一样白,让人眩目。他的头顶,有一只碗在缓缓向下倒水,这是圣约翰正在为他施洗。他头顶的上方,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有一只伸展着双翅,正面直飞的白色鸽子。这和《圣经·马太福音》上叙述的是一样的:“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突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位于耶稣右侧的圣约翰,穿着一身红色的衣服,披着一头褐色长发,正专注地为耶稣施洗。而在他们的身后,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和耶稣肤色一样白如石膏的人,正弯曲身子脱去上衣,好像要跳到前面的水池里洗澡的样子,这与耶稣庄严的受洗气氛极不和谐。耶稣的左侧有一棵高大的树,枝叶繁茂,和不远处的一棵树枝叶相连。树的旁边站立着三个衣色各不相同的女天使。中间的一个流露出惊讶的神色。在耶稣后方的小路上,有几个人在走动。更远处,是起伏的山岭,上面有蜿蜒的小路以及树木花草等。《基督受洗》是发生在施洗者约翰生命中一件极重要的事,乃是借由耶稣超自然形貌的显现来印证其中的神性。弗兰西丝卡把耶稣放置于画面的正中央,一条从拱形上端的顶点所拉出的视线,穿过代表圣灵的白鸽,再穿过由施洗者约翰手里所拿的碗中滴下的水名画档案

名称:《基督受洗》

画家:弗兰西丝卡

创作时间:1450年

尺寸:167×116cm

类别:木板蛋彩

收藏:英国,伦敦,国立画廊圣母子与诸圣人弗兰西丝卡1472~1474年米兰布雷拉画廊藏色彩

色彩是绘画中最富魅力的艺术语言,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说色彩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光学是色彩的基础。同一物体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比如日光照射在同一物体上,早晨、中午、下午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并且还会出现季节性的变化。在绘画中正因为有了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才使绘画变得摇曳多姿,趣味无穷。

这幅画的布局十分严谨、精确。弗兰西丝卡把完美的图形,按照一定的尺寸、比例糅合在他的图画中。比如,耶稣头顶的白色鸽子,圆圆的头部正巧是半圆的圆心,它伸展的翅膀正好和长方形的上边线水平。而天空中云朵的形状也颇为奇特,像一个个圆盘子一样,很像近代人传说中的飞碟的样子。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这幅画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色彩。如果解释为耶稣受洗时,有神迹显现,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如此庄严的场面,却被脱衣洗澡的人,以及后面走动的行人和女天使惊异的表情衬托得不伦不类。并且在色彩和光线的处理上,有一种冷艳和触目惊心的感觉。耶稣、脱衣洗澡者和中间的女天使都是眩目的白色,与周围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让人感到有一种刺眼的不和谐。整个画面又有一种被落日或者某种神秘色彩笼罩的感觉。据说,现代人从中找到了印象派的感觉,可能就是缘于这种色彩和光线处理所达到的效果吧。画中的透视手法也运用得很高妙,近、中、远景层层叠加,近水远山、树木花草、蜿蜒盘旋的山间小径,都描绘得逼真、形象,和真的一样。

弗兰西丝卡,是到20世纪才被绘画界重视,并公认为是文艺复兴时代最杰出的大师之一的。他超前的绘画理念,不同寻常的用笔手法以及对色彩的独到理解,是同时代人不太理解的。不过,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好的艺术作品总有被人们理解和认识的那一天。

15 秋冬山水图·冬景

入选理由

◎日本“汉画”大师雪舟等杨的著名作品之一

◎与西洋绘画完全不同的绘画风格

◎布局上的大量空白,水墨的协调运用以及画家极具个人特色的神来之笔

画家简介

雪舟等杨(1420~1506),日本室町后期禅僧画家,日本汉画的集大成者。本名小田等杨,雪舟是他的号。自幼酷爱作画,1467年,跟随遣明使到达中国,在此之间,广泛精研中国历代名家真迹,尤其钟爱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夏圭等的作品。他的画清淡悠远,空灵雅致,开日本一代画风。代表作有《鱼戏图》、《秋冬山水图·冬景》等。

名画欣赏

雪舟等杨是日本绘画史上“汉画派”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他的绘画代表着日本汉画的最高成就,他所处的时代是汉画的全盛期。在欣赏这幅画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这位画家的传奇经历和他习画过程,以及他在日本绘画史上开一代画风的里程碑式意义。雪舟等杨,12岁出家,入相国寺为僧,学习禅道,但他更热衷于绘画,曾师从日本的山水画大师学习绘画,兼容并蓄临摹了大量的中国宋元的水墨画样式。为了探究

中国画

之真谛,1467年,他作为画僧随日本遣明使节来到中国,历览中国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并向各方绘画大师交流绘画技艺。他领悟到中国画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自然风物,中国的自然风物是最好的老师。访问中国,雪舟等杨眼界大开,绘画技艺走向成熟,最终开创了具有自家风貌、极富生命力的新画风,并深远地影响了日本和后来的西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画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他的最高艺术成就体现在水墨山水画上,这幅《秋冬山水图·冬景》是他的著名作品之一。这幅画画下了画家一次独自行走在寒雪山林间的体验。画中几条浓重的墨线自然分割出不同的层次空间,其中上方中央凭空出现的一笔多么大胆,它似乎无依无据,但想想自己曾经在山间遇到过的情景,狭窄的山麓上,有巨岩突兀而出,我们对于来自山上的一种压迫感又是怎样一种体会呢?在山石的转弯处露出远方的雪山,散发着洁白、明亮的光。它是路途的终点呢,还是幽思开迷的地方?名画档案

名称:《秋冬山水图·冬景》

画家:雪舟等杨

创作时间:1467年

尺寸:46.3×29.3cm

类别:立轴,水墨,纸本

收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秋冬山水图·秋景雪舟等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画家以清淡的笔法,描绘了一道冬季里的风景线。只是用粗重的笔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峭壁悬崖,层峰叠岭,远山寒雪。从近处看,嶙峋的怪石,并立的两棵山树,在冬季里显得突兀而又单薄。一条小路伸向山的深处,左面的山只是描绘了一角,山的高度和陡峭都在画外,给人留下了无尽想象的空间。画中的那座矮山,虽然不是很高,但很陡峭,并且山石峥嵘,很见风骨。远处的一个小亭子,在水寒山冷的气氛中,傲然挺立,于深山中彰显出几分人气。对面一座高山由于距离较远,已经有几份悠远和山雾飘摇之感,在几座山峰和右边山石犬牙交错间,画家一笔突兀而起,伸向高天,让人为之一愣。这似乎毫无凭依的一笔,正是这幅画的大胆、独特之处,如果将其隐去,这幅画的风韵、气势就大打折扣了。在这幅画中,东西方绘画的差异很明显地体现了出来。画中设置了大量的空间,东方绘画的含蓄、空寂、澄明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把这种冬雪惨淡、寒山幽远、行人绝迹的意境渲染了出来。可是,如果一个画家只是描绘出了一些基本的要素,而缺乏自己鲜明的个性,也不是很高明的大家,但雪舟等杨是个极有个性的画家。这幅画中,那突兀而独具特色的横空一笔就是作者卓尔不群、孤峰傲立的个性和艺术胆识的流露。画中的水墨运用浓淡相宜,对比强烈,很有感染力。

雪舟等杨作为日本一位树立了一代艺术高峰的大师,他的水墨画在广泛吸收中国绘画风格的同时,又注入了自己鲜明的个人情感并赋予了民族的特色,从而独树一帜,成就了一位集大成者的大师。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中国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相对于西洋画而言的。主要指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传统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讲究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渲染、疏密结合的“留白”等技法。按照表现手法、绘画题材以及幅面样式等可以分出许多种类型。

16 春

入选理由

◎对超凡脱俗的理想美的最好诠释

◎生命、爱与美完美统一的典范

◎“爱从美开始,终结于欢心”的明证

◎富于韵律感的精巧线条,明丽灿烂的色彩,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的完美统一

画家简介

波提切利(1445~1510),15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原名亚历山大·代·菲利普,波提切利是他的艺名。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由于他在绘画方面的才艺而受到了当时佛罗伦萨实际统治者美第奇家族的赏识,从而得以进入上流社会。他的宗教画人文主义思想明显,充满世俗精神,代表作有《三王来拜》、《圣塞巴斯蒂安》等。后期的绘画中又增加了许多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作品,风格典雅、秀美。特别是他大量采用教会反对的异教题材,大胆地画全裸的人物,对以后绘画的影响很大。《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最能体现他绘画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名画欣赏

在《春》这幅作品中,波提切利通过对充满了欢欣愉悦的春之气息的众神形象的描绘,表现了生命、美与爱的统一。画面中,在百花争艳的清晨,优美雅静的果园里,西风之神正在追逐和拥抱美丽的花神科洛瑞斯,穿着薄如蝉翼纱裙的花神正在努力挣脱风神多情的拥抱。她呼出的空气变成了飞舞的花朵,飘落在地上,象征着“春回大地,百花争艳”的季节已经来临。花神的前面是她的女儿珀尔塞福涅,她的衣裙上绣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她本人俨然已经变成了花的使者,左手扶抱着花裙里的花朵,右手不断地将花瓣撒向人间。端庄秀丽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位居中央,正以含蓄的手势,昭示着春天的进程,她穿着红、白、蓝三色的套裙,神情典雅庄重,但眼神中流露出某种淡淡的哀愁。画的上端,可爱的丘比特正在飞翔,他蒙着眼睛,正把爱情之箭射向前方的美慧三女神。和花神一样身着薄如蝉翼纱裙的美慧三女神,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她们白皙的皮肤,丰满的身材,加之美丽的舞姿、交叉的双手,看上去非常清秀、典雅。但神情中也有一缕默默的忧郁。画的最左方是众神使者——身披红衣、带着佩刀的墨丘利,他挥舞神杖,正在驱散冬天的阴云。画面的背景是一片果林园,高大的果树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果子,穿过果树林可以看到早晨的阳光正普照大地。画前面的青青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花朵。波提切利像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关于诞生与转变的主题。它通过不同人物的组合,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意象,经历严寒的冬季,生命在此时焕发出动人的光辉。维纳斯在画面中,左手握住锦缎长袍,右手优雅地舒展伸出,邀请观者一同进入她的世界,这里不仅有女神与鲜花,也有生命之美唤起的欢愉。它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爱从美开始,终结于欢心。”名画档案

名称:《春》

画家:波提切利

创作时间:约1482年

尺寸:203×314cm

类别:木板蛋彩

收藏: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作为女神的歌者,波提切利以万物勃发的春天作为背景,把象征着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以及花神和丘比特等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意象:经过了漫长寒冷的冬天,生命终于在此又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在这美丽醉人的意境中,不仅有春天带给人们的美丽、欢欣与鼓舞,更有生命之美带给人的震撼和欢愉。整幅作品洋溢着诞生与成长以及对生命之美由衷赞美的深刻主题。另外,画家在这一主题的巧妙处理上更多地渗透着人文主义的情怀,比如,众神不再是高高在上,让人不可企及的人物,在画家的笔下,他们也带上了某种世俗的情味,也流露出人世中某种淡淡的忧愁。从而使众神充满人间的生气,让人更容易接近,并且也因此使得众神形象更加可亲可爱,美丽动人。特别是处在众神中央的维纳斯女神,是爱与美的象征,更是人性的化身,是画家歌颂和赞美的人性的集中体现。

从表现手法上看,作品在

素描

、透视和色彩三方面完美结合,天衣无缝,使画面紧凑、流畅、完整、统一。并且使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机融合在一起,和谐而自然。美丽的背景衬托,比如开满鲜花的草地、结满了果子的果树、明媚的阳光,很好地对应了春天的主题。柔和鲜艳的色彩也为画面增添了亮丽和清新的神韵,黑色的背景色很好地衬托了人物形象,人物身上的各色衣服,红色与红色、白色与白色交叉对应,使画面色彩绚丽,美丽异常。波提切利还将古希腊的雕塑手法成功地借用在绘画中,使众神的形体优雅轻盈充满活力,一个个栩栩如生。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把人们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文艺复兴虽以学习古典为特点,但绝非简单的仿效,实质上是通过学习古典的途径创造新文化。这一时期的画家们一方面善于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美术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勇于探索,敢于打破常规,极富进取和创新精神。科学透视法的发明和油画材料、油画技巧的改进也大大促进了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总的来看,绘画的特点表现为:充满人文主义思想,大量运用透视手法,绘画技法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在逼真地描绘事物形象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成绩卓著的画家,到了人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时代形成高潮。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们用手中的画笔,铸就了欧洲绘画史上的崭新高峰,也给人类留下了无数的艺术瑰宝。“清新的抒情气息,装饰意味的画面处理,婀娜妩媚的女性形象,富于韵律感的精巧线条,明丽灿烂的色彩,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被公认为波提切利的艺术特点,在这幅画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风格影响了数代艺术家,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艺术光辉。

17 维纳斯的诞生

入选理由

◎美术史上最美丽的维纳斯

◎波提切利艺术的杰出代表,秀逸唯美的典范

◎出神入化的线条运用,诗意想象力的展露

◎对“美不能从非美中诞生,也不能逐步完成,美只能自我完成”的诗意阐释

名画欣赏

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古希腊神话中叫阿芙罗狄特),在传说中是代表爱与美的女神。据希腊神话描述,她诞生于爱琴海的波涛之中,并且一生下来就已成年,既不必经历懵懂无知的童年,也无需面对死亡将至的暮年,实际上是人类所追求的永恒美的象征。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的。他以特有的清冷、大胆的笔触,赋予了维纳斯一种空灵、出尘的诗意美。

画面中,在波光粼粼的爱琴海上,花瓣从天空坠落。裸体的维纳斯略显娇弱无力地站在一个大贝壳上,她微曲右腿,身体向右微微倾斜,一头金色长发被海风轻轻吹散。她的皮肤光洁剔透,散发出青春的气息,美丽的面庞略显出某种淡淡的迷惘。尤其是那双纯真无邪的眼睛,笼罩着一种脉脉的忧郁和哀怨,反映出她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无助和迷茫。维纳斯的脖子和双手显得长了一些,但是这更增加了她的优雅和风韵。画面的左上方,长着翅膀的风神正鼓起双唇把维纳斯徐徐吹向岸边,那里,来迎接她的春之女神身着华丽服装,正准备把一件缀满鲜花的红色披风披到她裸露的身上。素描

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作素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国传统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以称之为素描。通常讲的素描多元化指铅笔画和炭笔画。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通常采用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材料:如蜡笔、炭笔、钢笔、画笔、墨水及纸张等,其他还包括在湿濡的陶土,蘸了墨水的布条,金属,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画面所表现的是西西里岛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一片漂亮的大贝壳漂浮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上面站着纯洁而美丽的维纳斯,翱翔于天上的风神轻轻地将贝壳吹到岸边,等候在岸边的时辰女神正张开红色绣花斗篷,准备为维纳斯换上新装。娇艳的玫瑰花瓣从高处纷纷飘落,更给优美的画面增添了诗情画意。维纳斯身材修长,容貌秀美,双眼凝视着远方,眼神充满着幻想、迷惘与哀伤。

名画档案

名称:《维纳斯的诞生》

画家:波提切利

创作时间:约1485~1486年

尺寸:172.5×278.5cm

类别:布面蛋彩

收藏: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因为没有受到庄严的宗教气氛的约束,所以这幅画显得生动活泼,整个画面虚幻、飘逸、恬静优美、不落俗套。画家秀逸流畅、色彩绚丽的艺术风格可见一斑。波提切利通过自己神奇的画笔把画中人物形体的起伏变化和衣褶的卷曲通过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文艺复兴早期最伟大的线条大师。另外,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颇为与众不同,不是通过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是通过轮廓线,使得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并且极适合装饰之用。拿石榴的圣母波提切利这幅画把线条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圣母头顶类似光环的光线和刻画众多人物时所勾勒的线条,无不显示了波提切利对线条出神入化的表现能力。

画家既受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又对当时新贵族们在权力和金钱的侵蚀下道德沦丧的现实世界感到忧虑,这种矛盾的心理通过画中有着成人身躯而又略带忧郁和困惑眼神的维纳斯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既反映了作者对中世纪艺术的崇尚,又反映了他对“新柏拉图主义”的热衷。正是这种迷茫和矛盾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感官本身的审美享受,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实际上,这正是当时被基督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典的唯美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是精神美与肉体美的完美统一,也是对当时“美不能从非美中诞生,也不能逐步完成,美只能自我完成”的柏拉图哲学的诗意阐释。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大胆的艺术笔法使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成为了美术史上最迷人的美女和最优雅的裸体,更为后世的绘画者开辟更为自由广阔的创作空间提供了借鉴。

18 圣安东尼的诱惑

入选理由

◎“独特的超现实主义大师”博斯的天才之作

◎魔幻的想象、奇特的造型和独特的象征意义的综合运用

◎对人类疯癫无序生活状态的艺术化

画家简介

博斯(约1450~1516),本名为吉罗姆·范·埃庚,生于安特卫普附近的荷兰小镇塞尔托亨博斯镇,因而取名博斯。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在故乡学画,擅长用细密笔法,描绘充满民间趣味的作品。曾为圣约翰教堂内玛丽亚兄弟会礼拜堂作画。博斯的作品大多未标明年份,难于明确其风格的形成。主要作品有三叶式祭坛画《干草车》、《世上欢乐之园》、《圣安东尼的诱惑》和《最后的审判》等。一般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画的创始人。

名画欣赏

博斯创作的年代,正值西欧封建制度危机四伏,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宗教和社会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时期。这种沉闷而烦躁的社会现状,使画家对人类统治的世界丧失信心,从而流露出某种悲观厌世的情绪。他把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通过扭曲和变形的手法反映在他的画面中。可以说,在他的画中,人类的理性文明已荡然无存,到处充斥着荒诞、怪异、混乱和疯癫的狂躁。而深受基督教神秘主义影响的他,又把基督教传说中的圣人,特别是那些经历了各种肉体与精神的折磨,仍然保持着内心坚定信仰的圣人,当成了自我拯救的榜样和精神的寄托。

这幅《圣安东尼的诱惑》是为里斯本的一家圣约翰教堂画的祭坛画,也是画家最富代表性的杰作之一。画中描绘了圣东安尼跪倒在礼拜堂前被众魔鬼和撒旦纠缠的情景。传说,圣安东尼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父母去世后,他将财产尽数散给穷人,自己隐居墓地,苦苦修行。其间经历了魔鬼的种种诱惑,从未动摇过他的坚定信念。画面中心的圣东安尼跪倒在地上,孤独而又无助,各种魔鬼幻化成的离奇古怪的怪兽、恶魔重重围困着他。读着《圣经》的老鼠、披着铠甲的鱼、拿着刀坐在篮子里的猴子、人面兽身的怪物,天空中飞翔的轮船、远处的屋顶上饮酒作乐的传教士、裸体的女子,一个从楼上跳下的人……在画面的左上方,出现了熊熊烈火,喷吐的火苗施虐地吞噬着远处的建筑物,浓重的黑烟遮掩了大半个天空,无助和毁灭的气息笼罩着大地。仿佛整个世界都疯狂了,所有的魑魅魍魉都粉墨登场,扭捏作态地尽情狂欢着。整个画面中,各种各样想象中的魔怪被刻画得匪夷所思而又生动形象。博斯像这是画家为里斯本的圣约翰教堂而作的祭祀画,画面描绘了圣安东尼跪倒在礼拜堂前被众魔鬼和撒旦纠缠的情景。画面上各种各样想象中的魔怪被刻画得匪夷所思而又生动形象。博斯通过这些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虚拟形象,影射出教会的黑暗、宗教戒观的虚伪,以及社会秩序的黑暗。名画档案

名称:《圣安东尼的诱惑》

画家:博斯

创作时间:1500~1510年

尺寸:131.5×119cm

类别:板上油画

收藏:葡萄牙,里斯本,国立古典美术馆

博斯正是通过这些象征性和暗喻性的虚拟形象,影射着教会的黑暗、宗教戒规的虚伪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画面中一半晴朗的天空,一半被浓烟遮蔽的天空,似乎在告诉人们若不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会被恶魔引诱,从而万劫不复,失去上天堂的路。而整个杂乱无序、狂魔乱舞的画面,也可理解为是对人类潜藏在理性背后的虚伪和可怕本质的揭露,“我们胆怯而软弱、贪婪、衰老、出言不逊。环视左右,皆是愚人:不虔敬者、傲慢者、贪财者、奢侈者、放荡者、淫欲者、暴躁者、饕餮者、贪得无厌者、嫉妒者、下毒者、离经叛道者……末日即将来临,一切皆显病态……”所有的天地万物都被无序地糅杂在一起,怪诞、荒谬、张扬而又病态,其实这正是人心中各种膨胀的欲望和徒劳努力的写照,是人生虚无中挣扎的艺术化。

博斯以其特殊、夸张的艺术手法,天才的想象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以及精密细致的笔法、精巧的构思,树立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因为被后世美术史家尊奉为“独特的现实主义大师”。

造型手段

造型手段是指造型艺术中,创造艺术形象的方法和手段。绘画中主要借助于线条、色彩、明暗、解剖、透视等各种方法来实现。在长期的绘画艺术中,形成了一定带有规律性的表现法则。在绘画时,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的造型手段,才能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19 最后的晚餐

入选理由

◎文艺复兴盛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宗教画却渗透着鲜明的人类心理描写

◎证明了“艺术家也可以是沉思与创造的思想家,与哲学家没有两样”的论断

◎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以及透视法的精湛运用

画家简介

达·芬奇(1452~1519),文艺复兴盛期的巨人和多才多艺的天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代的学者称为“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第一流的学者”、“旷世奇才”。他出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山区的小镇芬奇,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公证人。他早年曾在佛罗伦萨韦罗基奥的作坊作画,后来,在佛罗伦萨、米兰和罗马等地工作并享有盛名,晚年受法国国王聘用,在法国的安波斯终其余生。达·芬奇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名画欣赏《最后的晚餐》是画家费时三年为米兰的格拉齐圣母修道院的餐厅所作的壁画。内容取材于《圣经》上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故事。据传说耶稣曾在耶路撒冷的神殿上,猛烈抨击伪善的人,说他们是毒蛇的子孙,因此遭到这些人的极端仇视,他们决定处死耶稣。耶稣的门徒犹大在恶势力面前叛变,出卖了耶稣。在逾越节(犹太民族的主要节日)的晚上,耶稣已预知其死期将至,和12个门徒共进晚餐。而这幅画着重刻画的就是耶稣的门徒在听到耶稣说“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的一刹那所表露出来的不同的神色、表情的反应。

画面上,达·芬奇通过门徒们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了他们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深刻地刻画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老雅各布极度愤慨,摊开双手,身子后仰,表现出极大的不可思议;多马举着食指向上,稳定着情绪,仿佛在说:这怎么可能呢?做贼心虚的犹大则双手紧握着钱袋,惊恐地斜视着基督,身体略微向后仰,下意识地想要逃跑;而约翰则优柔地把头垂在一边,搭拢双手,神志焦灼,不知如何是好;巴多罗买张开双手,显得震惊而又沉着,似乎是要大家不要惊慌等。

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特别是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画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而且,画家不是照搬生活中围坐就餐的布局,而是让人物一字排开,都坐在桌子一边,面向观众。这一创造性构图,使画面更加集中,更加完美,更具有形式美,并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画中的十三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既突出了基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了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达·芬奇像

在空间及远近法的处理上,画家巧妙而又精确地运用了透视法则,把一切透视都集中在耶稣头上,在视觉上使他成为统辖全局的中心人物。在光和影的处理上也颇新颖,他利用建筑物的光源,耶稣背后窗口透进来的阳光,使耶稣和众门徒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下,照在耶稣头上形成了自然的圣光,而使犹大的脸部处在黑暗的阴影之中,以此来表示正义与邪恶的势不两立。达·芬奇凭借他高超的造型技巧和捕捉人物性格的能力对一个耳熟能详的场景作出了他独一无二而且震撼人心的诠释,我们甚至只需匆匆浏览一下所有人各不相同的手,便不难发现画家对于人的心理与情感具备多么深的洞察力。也有人说,这幅作品虽然是宗教题材,但其真正的兴趣却在于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名画档案

名称:《最后的晚餐》

画家:达·芬奇

创作时间:1495~1497年

尺寸:460×880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意大利,米兰,格拉齐圣母修道院

这幅宏大的壁画,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整体上看构思精巧,情节紧凑,典型人物塑造得逼真、生动,表现手法极为高超,体现了画家精湛的绘画才能。《最后的晚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性杰作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

20 蒙娜丽莎

入选理由

◎肖像画的集大成者达·芬奇无与伦比的天才之作

◎无以复加的影响力,享誉全球的知名度

◎“空气透视”的烟雾状背景处理,精巧的构图以及明暗相间的色彩对比

◎神秘莫测的微笑和微笑背后的无尽神秘

名画欣赏《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了达·芬奇最高的艺术成就。该画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富有阶层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明亮的眼睛、纤细的睫毛、垂落在肩上的柔软的而微微卷曲的头发都惟妙惟肖。画家也特别注重精确与含蓄相结合,使人物的内心和美丽的外表完美统一,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神韵,那如诗如梦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蒙娜丽莎交叉的双手描绘得柔嫩、精确、丰满,完全符合解剖结构,展示了画中人物温柔的性格,更体现了她的身份和阶级地位。并且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与交叉的双手构成了完整的组合,造型极为优雅,把主人公的神韵完美地体现了出来。达·芬奇精湛的画技和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想象是多么高超。透视法

透视法指在平面上表现立体感、空间感的方法。在绘画的构图中经常运用。在美术学习中有系统介绍透视方法和相关知识的科学,称为透视学。透视法具体可分为:纵透视、斜透视、重叠透视、近大远小透视、近缩透视、空气透视、色彩透视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具体运用技巧。

从绘画技巧上来看,这幅画的构图,达·芬奇改变了以往肖像画多采用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从而使蒙娜丽莎显得更加端庄和稳重。在对背景山水的处理上,画家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他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的笔法。这样就把肖像后面的山崖、小径、石桥、树丛和潺潺的流水都推向遥远的深处,更加突出了人物形象。并且人物两边的远景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右边视平线显得较高,这样的处理使人物层次感分明,当我们集中看右边时,我们会觉得远景上升,人物下降;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会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随着观察者观察侧重点的不同,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随之移动。《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杰出、最神秘的肖像作品。蒙娜丽莎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十分含蓄的微笑,嘴角微翘,双眉舒展,仪态安详。名画档案

名称:《蒙娜丽莎》

画家:达·芬奇

创作时间:1503~1506年

尺寸:77×53cm

类别:板上油画

收藏:法国,巴黎,卢浮宫

空气透视法

空气透视法是透视法的一种。表现为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形象就描绘得越模糊;或一定距离后物体偏蓝,越远偏色越重等。突出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形的繁简变化等艺术效果。

画家还精心处理了所有物体的轮廓,以至于观者很难从中找到一条清晰而实在的边线。相反,在每一处形体发生转折的部位,却可以感觉到无数细腻而微妙的层次过渡。在色彩的运用方面,虽然此作品中并没有明快亮丽的色彩,但明暗对比法更好地表现出了画面的各种关系,使画面显得整齐、凝练,达到了删繁就简的奇特效果。并且,达·芬奇对画中人物微妙至极的表情处理,也拿捏得恰如其分。比如对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的把握就极为准确、传神、栩栩如生。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不仅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庄重、典雅、均衡、稳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现规范,而且又进一步突破了希腊古典艺术在人本特质上的局限,触及到了人物更深层的精神世界,为后来的艺术家在表现人物更深层、更内在、更微妙的精神方面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借鉴。而后世人对于画中人物真实身份的猜疑以及对达·芬奇精湛画技的诸多评论和玄想更为这幅画增添了神秘色彩。

21 四使徒

入选理由

◎最能体现丢勒艺术风格的杰作

◎文艺复兴时期南北艺术融合的典范

◎明暗色调的鲜明对比,不同人物性格的塑造,变化中的和谐统一

画家简介

丢勒(1471~1528),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版画家。出生于德国纽伦堡一个金匠家庭,幼年跟随父亲学习金银细工兼学绘画,后来又跟随木刻画家沃尔格穆学习版画技术。他曾到过意大利的威尼斯,广泛学习各画派的绘画技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晚年著述了《论人体的比例》等作品,对后世的艺术教育贡献甚大。主要作品有油彩画《四使徒》、《亚当》、《夏娃》、《博士来拜》等,铜版画有《骑士、死亡与恶魔》等。

名画欣赏《四使徒》是丢勒晚年创作的最著名的油画作品。内容取材于《圣经·新约全书》,书中说约翰、彼得、保罗、马可是上帝的福音使者,分别记载了他们如何看到上帝独生子耶稣为世人谋福利的四本书就被称为“四福音书”。

该画绘制在两块狭长的木板上,分左右两个对称的部分,左边一块,画的是约翰与彼得;右边一块,画的是保罗与马可。画中年轻的约翰身披红色的大氅,内穿浅绿色的内衣,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福音书》,显得沉着、冷静。掌管天堂金钥匙的彼得站在约翰左边,好像在全神贯注地看约翰手中的《福音书》,也好像处在闭目沉思的状态中,他那富有智慧的额头高挺而饱满,整体表情显得虔诚而肃穆。这两个人物形象宛如真理的追求者和发现者正在追求真理一样,有一种学者的气质。画面的右边,保罗披着浅色大氅,一手捧着圣经,一手紧握着利剑,横眉冷对,显示出刚毅、果敢,疾恶如仇的神情。一侧的马可,手握一卷经书,怒目圆睁,机警地看着周围。他们似乎是真理和正义的捍卫者的形象,容不得人间有半点邪恶和丑陋。在这幅画的下部,题写着这样的文字:“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愿所有执政者时刻戒备,别把谬言视作神谕,因为上帝从不给自己的话增减只字。为此,我希望大家聆听这四位至尊至善的使者的劝告。”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这幅画寄托了画家强烈的爱憎之情。画家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宗教改革运动分裂成许多宗派,国家处于混乱之中。画家通过对耶稣四个门徒的描绘,寄托了对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捍卫真理者的热情歌颂和弘扬,也是对人间正义和真理的呼唤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告和谴责。丢勒像《四使徒》是丢勒晚年的杰作,描绘的是彼得、约翰、保罗和马可四个圣徒。四位使徒的形象体现出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和力量的性格——他们更像是热血沸腾、富有斗争精神的,完全没有基督弟子通常具有的那种温顺。这幅画虽然在人体塑造和衣褶的表现名画档案

名称:《四使徒》

画家:丢勒

创作时间:1526年

尺寸:各为215×76cm

类别:木板油画

收藏:德国,幕尼黑,旧画廊

画家的艺术处理手法极为高明,画面左右两边对比强烈,左面人物平和、冷静,右边人物忧郁、暴躁;画面色彩左边鲜艳温暖,右边晦暗冷寂。但是经过画家精心的构图、高明圆润的色彩处理,使人觉得并不突兀,反而更加引人思索,给人启迪。画中人物性格鲜明,表情、动作各具特征,也难怪后人能据此而把这四个人物分别定位为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等四种典型性格。从整体看,画中的人物形象单纯中有变化,变化中又有和谐统一,把南方意大利画家笔下人物的那种优美、典雅的特点和北方画家细腻、精致的艺术成分融为了一体。显示出了画家兼容并蓄、融会南北的高超画技。画家一直努力把北方哥特式传统与威尼斯的艺术风格结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他已经做到了。

丢勒作为德国最伟大的画家,他的艺术探索对德国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丢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性民族画家。他同时又是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带进德意志,并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艺术新纪元的艺术奠基人”。

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艺术原指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技术的建筑风格,后影响到雕刻和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由意大利艺术家最早提出“哥特式”一词,指代12、13世纪到文艺复兴这段时期之间的艺术形式,带有揶揄“蛮族”哥特人中世纪建筑怪诞、野蛮,缺乏艺术趣味的意思。

22 创造亚当

入选理由

◎米开朗基罗的天才之作,足以傲视后人的经典巨作

◎健美的人物形象、雕塑般的艺术效果以及富有动感的造型

◎画家超越自我的明证,无限创作激情的回报

◎文艺复兴盛期美术“最完美的创造”

画家简介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同时兼具建筑师、诗人及工程师。他出生于佛罗伦萨近郊。少年时曾进入吉兰达约的绘画作坊学习,后又跟随多纳太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主要以自学为主。为了完全彻底地掌握人体结构,他曾亲自解剖尸体进行研究,其画风强健有力,能精确地表现出人体的任何一种姿势和动作。他的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又兼具浪漫主义风格,有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其绘画代表作有《创造亚当》、《最后的审判》和《圣家族》等。

名画欣赏

环境色

环境色指物体在一定的环境中,与其他物体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色彩。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上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衬托和联系,丰富了画面上的色彩,是绘画中十分重要的运用色彩技巧。《创造亚当》是画家为西斯廷礼拜堂拱顶绘制的大型壁画中的一幅。西斯廷礼拜堂的拱顶壁画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是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米开朗基罗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这一宏伟的壁画创作的。因为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雕塑家,鉴于他在佛罗伦萨的盛名,当时的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一度邀请他参与了为自己修建教皇陵,这使对雕塑情有独钟的米开朗基罗兴奋异常,他亲自挑选了最好的石料、工匠,并反复在心中酝酿着角色,准备为此大显身手。可是尤利乌斯二世后来突然改变了主意,中断了陵墓的修建工作,米开朗基罗的失望可以想见,他一气之下离开罗马回到了佛罗伦萨。然而教皇并没生气,而是让佛罗伦萨的行政长官劝说他继续为自己服务。虽然米开朗基罗再三向教皇申诉,自己是一个雕刻家而不是画家,可是最终还是被迫接受了西斯廷礼拜堂的拱顶壁画创作。米开朗基罗觉得这是有意让自己出丑,一怒之下反而激起了这位巨人的雄心和斗志,他辞退了所有的助手,把自己一个人关在礼拜堂里,反复琢磨重新设计方案,亲自搭建脚手架,独自完成了这一天才之作。米开朗基罗,早年在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吉兰达约的作坊当学徒,后因对雕刻的爱好而转入古雕刻遗物保存最多的美第奇庭园工作。1508年米开朗基罗被迫接受教皇和政府的任务,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天花板壁画。在长达4年的绘制过程中,米开朗基罗拒绝助手协作,什么都亲自动手。壁画完成后,因其艺术形象的宏伟气魄、健壮体态、强大的意志与力量,被公认为是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最完美的杰作。

名画档案

名称:《创造亚当》

画家:米开朗基罗

创作时间:1511年

尺寸:280×570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这组宏伟的壁画一共九幅,分别是《神分光明》、《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诺亚方舟》、《洪水》、《挪亚醉酒》。《创作亚当》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画中描绘了圣父正将生命和力量传给亚当的瞬间。画面没有一点平面的感觉,人物仿佛都是被雕刻出来的一样。亚当斜躺在山坡上,右手撑地,体格成熟而健美,但呆滞的目光缺少生机和活力。众天使簇拥着慈祥而又威严的天父冉冉飞来,他身披着宽大的斗篷,浓须飘飘,神情俊朗。画中的亚当正伸出左手等待上帝赋予他生命和智慧,上帝伸出右手即将于其轻轻相触,画面正定格在这一瞬间。

在这幅简洁生动的壁画中,米开朗基罗构思精巧,人物身体各部位比例恰当,造型准确、逼真。亚当骨肉分明的轮廓以及富有弹性的皮肤,给人一种健康美的视觉享受,也体现了画家非凡的写实功底以及对人体各部位和各种动作的准确把握。这组壁画给米开朗基罗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是他生平最伟大的杰作。

米开朗基罗作为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画坛巨匠之一,以其天才的创造力、对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无限热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无以伦比的艺术瑰宝。

23 最后的审判

入选理由

◎大师晚年的扛鼎之作,对人世审判的自我表现

◎体魄雄伟的人体形象,气势磅礴的总体布局,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充满传奇的创作历程以及巨作身后的无数传奇

名画欣赏

米开朗基罗在创作了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25年后,再一次走进西斯廷礼拜堂创作了《最后的审判》这幅巨作。此时的米开朗基罗已经变老了,然而大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会随时光流逝的。事实证明,他再一次创造了奇迹。不过,与25年前相比,此时的意大利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对罗马教皇和封建统治者的运动此起彼伏,米开朗基罗的弟弟就在革命中去世,画家对教皇和皇帝们的恶行极端的愤怒。在这幅巨作中就包含着作者沧桑的人生体验以及对教皇等统治阶级的极端愤慨和控诉之情。《最后的审判》描绘了耶稣来临时,对人类进行最后审判的时刻。在画的底层描绘的是地狱的入口,左侧是复活的死者,右侧则是堕入地狱的灵魂。引渡亡灵的神驾驶着小舟穿梭在冥河中,冥界判官在审判这些灵魂。在画的第二层,七位天使位居中央吹响了末日审判的号角,左右两边是飞升天堂或堕入地狱的人,也有掩面痛哭、后悔莫及的人物造型。第三层是全画的中心,基督威严地高居画面上端,圣母玛丽亚依附在他的左侧。在他的周围是先知、使徒和殉道的圣徒。最上端两个半月形构图中,一边是耶稣受刑的刑柱,另一边则是钉死耶稣的十字架。大致看,这幅画可以分成这样几个连贯而又独立的层次。这是一幅教堂祭坛壁画,表现的是人一生在不断违逆上帝旨意,犯下深重罪孽,但终将得到救赎。构图的中心是审判者基督,他以左右万物的姿态高高举起右臂,主宰着四周人们的命运。审判者外表的完善健美与严峻表情对比鲜明,是人的力量与神的力量的强大结合的体现。基督的上方是天使、圣母与天国人物围绕在四周,经过审判后正升入天堂的选民和被拖入地狱的罪人位于画面下方,最底部是阴森的地狱。整个画面流动着上升与下降的感觉,雄伟壮丽之中另有肃穆恐怖之感。那些正被拖入地狱的人们在痛苦挣扎着,表情充满了绝望和哀求。此画完成共花去了6年多时间,开创了将宗教人物画成裸体形象的先例。名画档案

名称:《最后的审判》

画家:米开朗基罗

创作时间:1534~1541年

尺寸:1370×1220cm

类别:壁画

收藏: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西洋宗教画

西洋宗教画是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欧洲的历史一直贯穿着宗教精神,因而西洋宗教画是比较典型的宗教画,并且大多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时期的宗教画,往往体现出当时的世俗思潮和社会形态。比如在西洋宗教画中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文艺复兴初期宣告异教精神重新“诞生”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另外,宗教画的题材是比较单一的,很少越出《圣经》的范围,因而难免会有题材的重复,但同一宗教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画家笔下,却往往传达出大相径庭的价值取向。宗教题材同题重画的最突出例子是拉斐尔,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的近三百幅画中,大部分是圣母。

从整体来看,这幅画以耶稣为视觉中心,形成左右对称的布局,人物的组合构成动势的漩涡形,犹如暴风卷过人群,体现出末日审判的混乱不堪。位居云端的耶稣,高举有力的膀臂作出最后审判的决断,他的面孔显示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强烈震怒,这是他发挥神杖,彰显正义,惩治邪恶的时候。殉难的圣徒们,各自向耶稣诉说着自己的冤屈:如被剑射死的圣赛巴先、被吊死的劳伦斯等。画家把他推崇的但丁、碧特丽丝等意大利的英雄们,都安排在了画中飞升天堂的位置上,而那些代表恶势力的教皇们则被安排在了向地狱滑落的一方,在画家心中,上帝的审判是绝对的、公正的、唯一的,不管什么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从表现手法看,《最后的审判》初看上去,似乎有些纷繁杂乱的感觉,可是细心看就会感觉到人物组合有序、比例得当,有着潜在的和谐规律。画家把200多个真人大小般的裸体巨人塑造得栩栩如生。画面构图采用了水平线与垂直线交叉的复杂结构,使画面匀称而又有序。为了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避免从下面仰视画中人物时,出现不协调的比例,画家特别将上面的人物画得大了一点,底部的画得小了一点。

据说,1541年的圣诞前夕,该画揭幕时,曾引起了整个罗马城的轰动。当时的教皇看到这幅气势磅礴、摄人心魄的宏伟巨作时,跪倒在它的面前,说:“上帝啊,当末日降临时,不要审判我的罪啊!”可是到了后来,由于教皇的司礼官切萨诺在新教皇面前搬弄是非,说在教堂里不适合放裸体像,于是,教皇命令大师的弟子沃尔塔拉给这些裸体画上了衣服。可笑的是这位画家却因此得了个“穿裤子的画家”的绰号。

地狱守卫者

圣人们

希腊神话中冥河守卫卡隆正把被判罪者运往地狱,他曾出现在米开朗基罗挚爱的意大利名诗《神曲》中。

除了殉教刑具,也看到其他圣人们的踪迹,一位是皮肤被活剥的圣巴多罗表,手中的人皮面孔是米开朗基罗的自画像。

24 沉睡的维纳斯

入选理由

◎美术史上最优雅、高洁的女性裸体

◎经典的人物造型,具有韵律美的画面,浪漫抒情的风格

◎使人“真正看到了威尼斯的美丽”

画家简介

乔尔乔内(1477~151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

威尼斯画派

发展史上一位备受尊崇的绘画大师。出生于威尼斯附近的卡斯特弗兰科镇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曾和提香一同师从乔凡尼·贝里尼一起学画,后因过失被一起逐出画室。同提香有过一段时间合作。作品以对风景和光线的出色把握,优美的诗意氛围见长。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博士来拜》、《朱提斯》、《暴风雨》、《田园合奏曲》等。

名画欣赏

我们知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出现了许多风格迥异的美术流派,其中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最为有名,影响也最大。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气候、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这两个画派不同的艺术风格。佛罗伦萨经济不是很发达,人们生活还比较古朴,古典主义传统浓厚,这种环境造就了佛罗伦萨画派注重素描和用线造型,严谨、精密、理性的写实主义风格。而威尼斯作为当时很繁华的自由贸易区,人们的生活浮华、舒适,这种生活环境造就了威尼斯画派对色彩的重视甚于素描,追求感性的轻松、舒适、享乐、抒情、诗意的浪漫主义风格。《沉睡的维纳斯》就很明显地体现出了威尼斯画派的这种艺术风格。

画面上的维纳斯正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酣然入睡,她的脸微微右侧,头枕在弯曲的右臂上,一头乌黑的头发拂在脑后。面庞清丽,神态安详,好像在做着美梦似的。丰满的躯体优美而舒畅,起伏有致。她把左手放在身上,左腿放在右腿上,睡姿自然、优美,像长虹卧波般优雅,又仿佛一泓秋水般舒适。画家优美无比的造型,把想象中富有曲线美的匀称身体刻画得优美、典雅,让人叹为观止。而画中维纳斯身下富有动感的、褶皱起伏的毯子,很好地衬托了维纳斯静态的身体美。画面上的背景也处理得美轮美奂。交叠起伏的山峦,蜿蜒的山野小路,宁静的树木彼此交相呼应。幽静的村庄里,房屋交错,高低起伏。明净的湖泊上辉映着美丽的倒影。天际间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大地,浮云轻飘,晚霞染红了大半个天空。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美丽。这美丽的风景与入睡的维纳斯水乳交融,连为一体,自然的风景美和人物的姿态美以及蕴含的精神美融合在一起。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后期活跃在新兴城市威尼斯的画家组成的美术流派。艺术特色表现为:色彩华丽,造型生动,世俗享乐的基调明显,并且善于把诗意的自然风景和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形成华丽优美的艺术效果。前期以乔尔乔内、提香等人为代表,后期出现了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人。乔尔乔内像

这幅画洋溢着一种高低起伏的旋律美,这与画家高深的音乐修养不无关系。首先,维纳斯起伏有致的身体就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感,而她横卧的睡姿与弯曲的手臂和交叉的双腿又仿佛构成了一种首尾回应的乐曲,就好像流水从高处缓缓而下,曲调平缓而又闲适,优雅而又从容。就连背景中画家也刻意勾勒出了高低起伏、山峦交叠的地势以及粗细不同、枝叶稠密不同的树木,隐约中弥漫着一种乐调,配合着整体的旋律节奏。田园合奏曲乔尔乔内《田园合奏曲》又名《乡村音乐会》,是乔尔乔内最后的杰作。画面中的色彩明亮、鲜艳、层次丰富,体现了画家娴熟的用色技巧。

这幅画是乔尔乔内27岁时的作品。画面背景为宁静的大自然,维纳斯柔和的体形、旺盛的生命力与纯洁的心灵被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崇敬、高贵。比例匀称的裸体流露出一种纯真,人体弧线宛转柔和,右手枕入脑后,右腿弯在膝下,形成封闭的轮廓,有一种柔顺感。画面坡度很小,丘岗宁静,起伏的线条与人体的轮廓相呼应。乔尔乔内擅长表现美丽的人体和优美的大自然风景,色彩华丽、明暗关系柔和、色调流畅。《沉睡的维纳斯》是乔尔乔内作品中最著名、最成熟的一幅,但是没有画完他就离开了人世,其弟子提香补上了画中的风景。这幅画可算是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幅作品。

名画档案

名称:《沉睡的维纳斯》

画家:乔尔乔内

创作时间:1505年

尺寸:175×108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德国,德累斯顿美术馆

画面上的色彩处理极富层次感和抒情风味。维纳斯的身体和远天的云霞都是主黄色,它们越过田野村庄遥相呼应、鲜明对比而又互相衬托,可以说是第一层次。而中间的山峦、树木和房屋都是主黑色,是第二层次,这样奠定了黄昏优美的抒情气息,也起到了衬托和过渡的作用。并且画中维纳斯身旁的一角红纱布与远处的一颗红叶树也是遥相呼应,是第三层次。整个画面为暖色调,轻柔、淡雅,抒情风味十足。

整幅画独具匠心的构图与和谐优美,富有诗意情趣的环境巧妙结合,把威尼斯画派的浪漫抒情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如威尼斯人对乔尔乔内的作品评价的那样,在它的作品中“真正看到了威尼斯的美丽”。

25 雅典学院

入选理由

◎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知识氛围的伟大作品

◎跨越时空的学术集会,跨越时空的艺术经典

◎流畅的线条,精确的造型,清晰优美的人物形象,人类理想美的集合

画家简介

拉斐尔(1483~1520),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坛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出生于意大利东部的乌尔比诺,父亲是宫廷的二级画师,他从小跟随父亲学画。后来到佛罗伦萨后,更是积极吸取各派画家的优势和长处。形成了自己和谐明朗、优美典雅的艺术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拉斐尔的重要作品有《雅典学院》、《西斯廷圣母》、《美丽的女园丁》、《椅中圣母》等。

名画欣赏

1509年,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聘请年仅26岁的拉斐尔给自己的梵蒂冈宫做装饰壁画。壁画分列四室,第一室的画题是《神学》、《诗学》、《哲学》和《法学》四幅;第二室是关于教会的权力与荣誉;第三室画的是已故教皇利奥三世与四世的行迹;第四室内的四幅壁画,则由拉斐尔绘稿,由其学生具体绘成。而第一室内的《哲学》,也称《雅典学院》,是这组壁画中最出色的一幅。《雅典学院》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以极为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思想,打破时空界限,把代表着哲学、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古希腊、古罗马以及当时意大利的文化名人会聚一堂。它的主题思想是预示着从古希腊、古罗马土壤中孕育出来的人类理性精神的复苏,也是艺术家对人类中追求智慧和真理者的集中赞扬。拉斐尔像这是拉斐尔为梵蒂冈宫绘制的三幅巨型壁画之一,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材,以古代包括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在内的七种自由艺术为基础,弘扬了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画面上,古希腊以来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汇聚一堂,有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一起自由讨论,情绪热烈。全画背景为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拱门的中心透视点直通向遥远的天际。名画档案

名称:《雅典学院》

画家:拉斐尔

创作时间:1509年

尺寸:底边长度770cm

类别:湿壁画

收藏:梵蒂冈,教皇宫

整幅画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画面的中心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指着天,亚里士多德指着地,他们边走边谈,引经据典的样子。而苏格拉底正在和一个诡辩家辩论,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正在忙着演算数据,一群学者围着欧几里得热烈地争论着,画中央的台阶上,躺着一个孤寂的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这位学者是个典型的虚无主义者,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无足轻重,所以他平时只穿一身破烂衣服,住在一只木箱里。这个人物在构图上起了填补空白的作用,……总的说来,五十多个人物,或行走、或交谈、或争论、或计算、或深思……完全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辩论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形态各异。画家对其中每个人物的神情和动作都作了精细的思考和细致的安排,使他们符合各自的身份和学术特点,其阵容之宏伟,堪与米开朗琪罗的天顶壁画一比高下。并且据考证,这里的许多形象,体格壮健,动作有力,与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形象多有联系。更有意思的是,有人认为,画中柏拉图的头像正是画家以达·芬奇的头像为范本描绘的,从中可以看出,拉斐尔对前述这两位大艺术家的崇敬心情。画上的建筑形式和人物装束都带着鲜明的古希腊风格,暗示着古典传统的回归。

光源色

光源色是指物体在某种光线(太阳光、月光、灯光、烛光等)的照射下所产生的色彩。物体会随着光线位置、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在绘画史上,很多人着力研究这些问题,比如物体在烛光下、月光下、太阳光下的不同色彩表现和各自独特的艺术效果等。拉图尔的“夜间画”就是光源色运用的典型例子。

从绘画技巧看,拉斐尔采用了拱形圆屋顶的建筑作为背景,而作为中心透视点的层层拱门,直通遥远的天际,富有节奏的台阶层层升高,甚至连近处地面上的几何图案和拱顶的装饰花纹都异常精确、逼真,表现出画家极高的透视法水平,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空间立体感和深远感。这幅画的色彩处理也很协调,乳黄色的大理石结构,与人物红、白、黄、紫、赭等色的衣饰相互交错,相映成趣。《雅典学院》呈现给了人们一个理想美的世界。画面上人物组合井然有序,与空间完美统一,并在高度的和谐中保持着生动的变化,是整体美和个体美完美统一的典范。这些学术大师们被画家以其完美、优雅、抒情的艺术风格,流畅的线条、精确的造型,清晰优美的人物形象,永远地定格在了人们的视线中,而这些人类的智者也在拉斐尔无可挑剔的精湛画技中获得了永生。

26 西斯廷圣母

入选理由

◎人类美术史上最动人的作品之一

◎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

◎大师“和谐明朗、优美典雅”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名画欣赏《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的祭坛画,也是他的“圣母像”中的代表作。画中洋溢着一种祥和、纯洁、典雅、明朗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就沉醉其中,迷失自我。画面仿佛是一处舞台,帷幕隐去,圣母怀抱圣婴,脚踩祥云,从天而降。她的步子轻盈、优雅,镇定自若。衣服虽然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但醒目而不张扬,妩媚而不轻浮。她的眼中流露出一丝哀伤和无奈,可能因为知道自己怀抱中的圣婴伟大的使命和悲惨的结局。但这并不影响她坚定的步伐。依偎在圣母怀中的圣婴,睁大了眼睛看着人世,稚嫩的脸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凝重与庄严。圣母的左下方,是公元3世纪的罗马教皇西斯廷二世。他身披法袍,谦恭地仰视着圣母子,满脸虔诚,摘下的宝冠放在右下边。他一手抚胸,一手为圣母引路。画面右下方,妩媚动人的圣女芭芭好像沉浸在深思之中,又好像能够体会圣母的悲痛和无奈,虽然跪迎着圣母,却将脸侧向了一边,不忍正视圣母无奈的眼神。画面的下端是一对小天使,天真的脸上写满了迷茫和疑惑,抬头看着眼前的一切。椅中圣母拉斐尔画中圣母形象开始从人间母亲向“女王式”转变。圣母虽然还戴着农妇的头巾,可是她的容颜和精神状态已没有了平民气息。纯朴和悦的气质保留得很少,逐渐增多的是矜持和严峻的神色。圣母眼中凛然的光芒,显得庄重、威严,令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感。拉斐尔的圣母像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间母亲的形象,另一类以女王式圣母的形象出现。西斯廷圣母则是这两种圣母特征的结合,是画家理想中最完美的圣母形象。构图采用较稳定的金字塔形,刚刚揭开的绿色帷幕,圣洁美丽的圣母双脚赤裸,晶莹的双目注视着名画档案

名称:《西斯廷圣母》

画家:拉斐尔

创作时间:1513~1514年

尺寸:265×196cm

类别:布面油画

收藏: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

色彩的组成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绘画主要是由色彩和形体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相互联系、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绘画的基本要素。绘画中的形体色彩主要来自构成色彩关系的三方面,即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它们在绘画中互相影响、互相衬托,共同构成了画面上绚丽多姿的色彩。

在这幅画中,拉斐尔以精炼圆熟的手法,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赋予了圣母一种世俗的美,她既是神圣之母,也是一位爱子心切的人间慈母,从而达到了一种把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的种种情愫完美地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这样高超的处理,一方面体现了画家精湛的画技和人道主义情怀,另一方面也拉近了观赏者与圣母的距离,觉得她更加可亲可爱。

从布局上看,画中人物主次分明、详略适当,整个画面简洁而又灵动。如果我们从上看,画面上方有意设置的帷幕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仿佛尘世隐去,来到了一个圣地一样。这样处理,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视觉错位,仿佛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某种境界。如果从下面看,小天使们向上张望的眼睛,就如同神秘的路标,很自然地就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上方。对于这幅与真人等大的人物像,画家的匠心独运可见一斑。

从绘画技巧看,拉斐尔适当地运用了短缩透视法,从而使人物之间留出了纵深感的空间,给人一种厚重和真实的感觉。画家简短有力的素描风格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画中的线条被处理得简洁、壮阔,并有一种张扬的力量,比如圣母衣饰上的线条,西斯廷二世向右张扬着的长袍以及圣女芭芭向后飘拂的衣皱,仿佛都被一种神奇的圣风吹拂着一样。而圣婴和小天使的身体曲线都用了局部素描的处理手法,运用得恰如其分。在色彩处理上,画家运用了多种色彩,使人物形象鲜明、灵动,达到了很好的色彩效果。《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30岁时的作品,画家在这以前曾绘制了许多幅超凡脱俗、恬静、优雅的圣母,而这幅略带哀伤的圣母像,可能是画家在经历了许多世事后,对美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表达吧。不过,不管怎样,《西斯廷圣母》都是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作品之一。

27 法兰西斯一世

入选理由

◎法国

“枫丹白露”画派

的杰出代表让·克卢埃的代表作

◎精美绝伦的“外交式”肖像画

◎富有质感的色彩处理,高贵脱俗的氛围衬托,绅士造型的人物形象

画家简介

让·克卢埃(1485~1540),出生地不详,从姓氏考证是尼德兰南部人,卒于巴黎。父子三代都是画家,路易十二时期到法国宫廷,成为法兰西斯一世的首席宫廷画师。是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的杰出代表,以现实主义肖像画著称于世。著名的肖像画《法兰西斯一世》是其代表作,其他作品还有《沐浴的女人》、《法国国王查理七世肖像》等。

名画欣赏《法兰西斯一世》是让·克卢埃的代表作,也是美术史上一幅著名的肖像画。画上的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虽然在世时并不受人民拥护,但对艺术有特别的偏爱,对当时正值巅峰的意大利文化也极为倾倒。他曾多次邀请意大利的艺术家到法国进行艺术创作,其中甚至包括文艺复兴巨匠之一的达·芬奇等人。法国现在举世闻名的卢浮宫也是他当时首倡用于收藏艺术经典的,此外他还特意邀请了大批意大利画家、雕塑家以及建筑师与法国的艺术家们一起参与枫丹白露行宫的扩建,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直接推动了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的形成。他的举动极大地赞助和肯定了当时的文艺成就,也为法国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画面上的法兰西斯一世穿着豪华,仪态高贵典雅,王者之气十足。华丽无比的绸缎大袍很有质感,上面各色的花纹刻画得细腻、逼真,并且各种花纹对称排列,很有层次感,极好地体现了这位国王的审美品位,也把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心胸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身后红、黑相间的花纹背景处理得极为细腻、精巧、一丝不苟,把国王金色的王冠衬托的熠熠生辉,体现了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把画家精湛的构图技巧体现的淋漓尽致。国王有着细长的眉毛,狭长的眼睛,高挑的鼻子以及浓密的胡子,面相看上去端庄、威严,体现了他高贵的气质和居高临下的优越,也有一点奸邪的狡黠以及蔑视和宽厚不足的阴谋家味道。他的颈上有一挂项链,项链的底端坠着一颗宝石。左手扶着桌上的手套,右手握着短柄的宝剑,洋溢着骑士精神。1529年,让·克卢埃来到巴黎担任法王法兰西斯一世的宫廷画师,这幅肖像画是在他任职期间画的。画中的法兰西斯一世穿着豪华,仪态潇洒,尤其是他的两只手,作成了骑士般的风度(法王号称“骑士国王”),华丽的绸缎大袍加强了形象的华贵气质。色彩较名画档案

名称:《法兰西斯一世》

作者:让·克卢埃

创作时间:1529~1530年

尺寸:96×74cm

类别:木板油画

收藏:法国,巴黎,卢浮宫“枫丹白露”画派

法国的艺术家们在为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扩建枫丹白露宫时,与邀请到法国一起修建枫丹白露宫的意大利艺术家们学习、交流过程中,诞生了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就是以意大利绘画大师的杰作为楷模,同时更注重线条的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洋溢着浓厚的贵族化气息。这些画师经常在枫丹白露宫作画,被称为“枫丹白露”画派。

让·克卢埃给国王法兰西斯一世绘制的这张典型的“外交式”肖像画,无疑是极为成功的。画面的色彩极有条理,他把背景处理成红、黑相间的图案,很好地衬托了国王的金黄色的锦袍,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而金黄色的锦袍又夹杂了深紫、深黑、深蓝等对称的花纹,既突出了袍子的华丽无比和可以触摸般的质感,也达到了搭配色彩、平衡画面的效果,使画面看上去色彩斑斓,很有层次。国王略微侧身的身体造型也选择得很好,看上去自然随意,避免了正面的呆板,也提供了画家艺术表现的空间。画中蕴含着一种静穆肃严的氛围,也很有飘逸悠远的韵味,把这位人世国王的世俗高贵之美提升到了某种脱俗的境界,增加了些许华贵高雅的神圣之美,这都体现了画家高超的运笔技巧,也是他对画中氛围出色把握的明证。

让·克卢埃是法国“枫丹白露”画派的杰出代表,他在借鉴意大利各画派的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沉静、含蓄、生动形象的画风。他对法国绘画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吉斯公爵画像让·克卢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