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谜案(中国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5:12:58

点击下载

作者:李晓鸣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惊世谜案(中国卷)

惊世谜案(中国卷)试读:

前言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是精华的沉淀,从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历史有时也会很顽皮,留下许多谜团,引我们去猜测和议论。有一些谜团经过人们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可有些谜团则成了永远的谜案,让人无法窥其真实面目。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同一条深沉隽永的河流,从崇山峻岭中发源,横贯高原,在大地上奔流不息,一路向东,不时激起惊涛骇浪。岁月扬起的朵朵浪花,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往事,也是一桩桩悬疑谜案,有悲,有喜,有迷惘,有惆怅。望尽天涯,迎风而立,在大浪淘沙中拾取开启历史之门的钥匙。这扇大门的打开,将引领你走入一个目眩神迷的世界。“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然而,他的身世却是一个从未解开的谜。他是私生子吗?他开创的帝国究竟是延续、光大了嬴氏的血脉,还是宣告了改朝换代?在武则天陵墓前,有一座碑,在立碑的时候,居然只字未铭,这又是为了表达什么呢?“靖难之变”后,朱棣却无法风风光光地稳坐在宝座上,因为就在他举兵逼宫之时,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地失踪了,且多次寻找无果,留给朱棣一个篡位的恶名,而建文帝的去向至今都是一个谜。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这位让曹植梦牵魂系的女神,她的原型是谁?自古红颜多薄命,杨贵妃魂断马嵬坡,却也由此演绎出了一段离奇的生死之谜。晚明三案:梃击、红丸、移宫,一案紧扣一案,揭秘明末宫廷重重阴谋。诉讼数载,无辜蒙冤终得雪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冤案?奇案?怪案?种种令人拍案惊奇,事事令人不胜唏嘘。

民国时期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神秘刺杀中,一代英豪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真的是幕后的凶手吗?大军阀孙传芳一生征战疆场,最后却死于非命,而且是死在了一个弱女子的手中,实为一大奇案。封面女郎郑苹如是如何一步步诱杀汪伪特工丁默邨的?这些背后的内幕,让人欲罢不能。

徜徉于传奇投射的光影之间,走过先世的遗迹,一一抚摸它们留给我们的沉思和疑惑,穿越光阴的迷雾,透视遥远的过往,久久意难平。 第一章九五之尊背后的那些事儿他是私生子吗——华夏第一猛龙秦始皇身世成谜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现了从秦孝公开始几代先王一统寰宇的夙愿。然而,嬴政的身世却是一个从未解开的谜。他究竟姓不姓嬴?他开创的帝国究竟是延续、光大了嬴氏的血脉,还是宣告了改朝换代?

司马迁是中国伟大的史学家,他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最客观、最精彩的。司马迁生活在秦始皇之后的100多年,距离秦朝并不远。可是,在他笔下有关秦始皇身世的说法却出现了两个版本。《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死的时候,王子政继位,他就是秦始皇帝。可是,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他却又记载了一段嬴政是秦相国吕不韦之子的故事:赵国商人吕不韦拥有一位能歌善舞的美女,叫赵姬。赵姬怀了吕不韦的孩子。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子楚见到赵姬后为之着迷,被吕不韦看出,吕不韦便将赵姬献给了子楚。后来,赵姬生下了孩子,子楚以为是自己的儿子,取名嬴政。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子楚回到秦国,继承了王位,他死后,就把王位传给了嬴政。这两个版本,前一种认为嬴政是异人的儿子,后一种却说嬴政是吕不韦与赵姬所生,给后人留下了层层迷雾。那么,秦始皇的父亲究竟是谁呢?吕不韦的野心

吕不韦本来是河南濮阳的大商人。他拥有万贯家财,却野心勃勃,对王权垂涎三尺。《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昭王有一个孙子子楚(原名为异人),在赵国被扣为人质,生活很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出于商人的本性,打起了如意算盘。在他看来,眼下潦倒无依的子楚能成为自己日后飞黄腾达的贵人,如果能助其为秦王,自己就可以在秦国拥有权力。于是,吕不韦带着千金造访子楚,并逐步获得了信任。子楚说:“如果真的能如你所说,助我成为秦王,以后的秦国就由你我二人共同拥有。”秦始皇陵二号坑出土的铜马车铜马车主体为青铜所铸,车、马的大小相当于真实车、马的二分之一,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吕不韦来到咸阳,费尽心思巴结上了受安国君宠爱的华阳夫人。他对华阳夫人说:“现在您深得安国君宠幸,然而膝下无子,他日一旦年老色衰,必然失宠,那时您该依靠谁呢?”华阳夫人被这一番话触动了,紧接着,在吕不韦的劝说下,华阳夫人答应认子楚为子。转瞬之间,子楚被立为嫡嗣。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病死,安国君嬴柱即位,为孝文王。华阳夫人被册封为王后。可是,这位孝文王即位仅3天就死了,于是子楚成了新的国君,号庄襄王。庄襄王兑现了当初的诺言,封吕不韦为相国,封号文信侯。至此,吕不韦长久以来处心积虑的计划实现了。

公元前247年,在位仅3年的庄襄王子楚去世了,于是,13岁的嬴政继承了王位。吕不韦也登上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他不仅代替年龄尚小的嬴政处理国事,还让嬴政尊称他为“仲父”。在后宫中,吕不韦和庄襄后的关系也十分暧昧。于是有人说,嬴政并非庄襄王之子,而是吕不韦和赵姬的孩子。这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不禁让人们开始回想当初吕不韦帮子楚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当上秦国的相国吗?嬴政难道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赵姬是吕不韦的筹码《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曾在邯郸城里的舞姬中找到一位绝色女子赵姬。当子楚在吕不韦的家中见到赵姬时,非常喜欢。吕不韦很不高兴,但转念一想,如今所有家业都用来帮助子楚,何不用赵姬来做一个筹码换取利益呢,于是就把赵姬献给了子楚。

关于她的出身,有人说她是邯郸的豪门女子,也有人说她是著名将领赵奢的孙女,然而,更为人熟悉的说法是赵姬曾是邯郸城里的一名舞姬。不管赵姬出身如何,在被吕不韦献给子楚之后,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为她生下的孩子是后来的秦始皇。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吕不韦认为嬴政是自己的儿子,所以让他喊自己为“仲父”。司马迁说,当吕不韦把赵姬献给子楚的时候,让赵姬把自己已有身孕这件事对子楚隐瞒起来。班固更是直截了当地称嬴政为吕政。然而从时间上看,赵姬是在被献给子楚一年后才生下嬴政的,照这样计算,嬴政应该是子楚的孩子。由于年代久远,事实已无法查实,就这样,秦始皇是否是私生子,成了一个千古之谜。秦始皇身世的争论

到了明代,汤聘尹对《史记》提出异议,他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这种说法是当时好事者杜撰的。王世贞则更进一步提出,吕不韦为使自己长保富贵,故意编造自己是秦始皇的父亲的故事,而且秦灭六国后,原六国的贵族或失去他们的食邑,或家破人亡,于是,他们开始通过言论攻击来对秦朝进行报复,即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秦宗室的香火到了这里也就熄灭了。清代学者梁玉绳也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之说是从传闻得来的,而不是从考实得来的,司马迁在记述中是有所保留的。

还有人从赵姬生嬴政的时间上对私生子说提出质疑。司马迁说赵姬怀孕足月之后才分娩,可是按照常情,女子一般在孕后一二个月才会发现自己怀了孕。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吕不韦在献赵姬给异人之前就已经知道她怀孕了呢?所以,《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述值得怀疑。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战国策》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而秦国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可是《战国策》对于这件有关秦朝血脉的事情只字不提,一直等到一百年后的司马迁才来记述,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是邯郸的歌姬,但是记载子楚回到秦国时又说“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歌姬和豪家女,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难于自圆其说。另外,秦始皇身世的故事还与汉初流行的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情节十分相似。后面这个故事讲的是楚王不能生育,春申君就将已怀了自己孩子的女环进献给楚王。后来,女环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楚幽王。郭沫若认为,吕不韦与赵姬的故事可能是西汉初年吕后集团仿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编造的,目的是为吕氏称制制造舆论。

但许多学者认为,明清学者和郭沫若先生的论断都只是对于史实的一种臆测,论据不足,他们相信司马迁的记述风格严谨、慎重而不是猎奇,对吕不韦和赵姬之事的记述不可能是凭空捏造。吕不韦是一个聪明人,为了使子楚能看上舞姬,他不仅要隐瞒赵姬已有身孕的事实,还要掩饰她的真实身份。所以,司马迁前说赵姬是舞姬,后说她是赵国豪门女子,是从客观上说的,并不矛盾,而使赵姬身份发生变化的,只是吕不韦的说辞。

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记载了嬴政当上秦王之后,吕不韦与庄襄后私通的事。人们以此推断,假如吕不韦以前和太后没有任何关系的话,吕不韦必然会注意自己的形象,不会去和太后私通。正是因为他有所依仗,认为秦王嬴政就是自己儿子,所以他才敢于冒险与太后私通。

转眼间,两千多年过去了,有关秦始皇身世的争论仍未取得一致看法。但不论赵姬是否是有娠而嫁,还是嬴政真为皇室血脉,这些争议均无法掩盖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秦始皇陵俑坑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你思故我在——武则天和无字碑

墓碑,可谓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宝库。树碑立传,自古以来已成惯例。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生前唯我独尊,治国安邦,死后在她的碑上却一个字都没有留下,耐人寻味。探访乾陵无字碑

位于陕西的乾陵,埋葬着唐高宗李治(628~683)与女皇武则天(624~705)。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一座夫妇两帝合葬墓,也是唐和周两个王朝皇帝的合葬墓。在陵园内城南面朱雀门外司马道的西侧,树立着颂扬高宗文治武功的“功德碑”——“述圣记碑”,在东侧与它比肩而立着一座碑,这便是著名的武则天的“无字碑”。它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4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龙的身躯矫健,神态飘逸若仙。阳面有一幅狮马图,狮子昂首怒目,威严挺立;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处处体现着皇帝的威严。如今人们可以看到,碑的阳面和阴面均刻有文字,既然如此,它又为什么叫“无字碑”呢?

据这里的地方志记载,这座碑本来没有刻一字,到了宋金元时期,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所以它被称为“无字碑”。无字碑上的题刻共有42段文字(碑阳31段、碑阴11段),这些文字起于宋朝,终于明朝,却没有唐代刻上去的。最早的一段文字刻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刻在碑的阴面;最晚的一段文字刻于明崇祯六年(1633)。刻字的人大都是当时身居要职的朝廷命官。这些碑刻前后历时530年,大都是写实之作,分记事、抒怀和记游三大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一位女皇,对于她的传奇故事,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浓墨重彩的刻画描述,可是为什么唯独她自己陵墓前的这座本应用来“记功德”的石碑上却如此惜字如金呢?“罪孽深重”的女皇

有人认为,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不写碑文正是她内心不安的写照。那么,武则天究竟犯下了哪些过错,连她自己也不敢言说呢?

武则天幼年进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那时起,她就受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的喜爱。太宗去世后,她进了尼姑庵削发为尼。没过多久,高宗李治便把她接回了宫里,封为昭仪。后宫中尽管风光无限,花团锦簇,但暗地里充满了争斗。高宗尽管对她恩宠有加,但游移不定的情感又让她深深地感到君王恩爱的脆弱易断。强烈进取的性格和内心的不安全感,使武则天产生了夺后的想法,她要为自己争取正室的名分,为儿子争取嫡子的地位。

几年后,武则天终于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斗争,先后除掉了这两位娘娘。这场斗争是残酷的,但却为武则天赢得了新皇后的地位。

后来,武则天还在全国范围内培植党羽,组建自己的情报网,大开告密之风。她利用酷吏政治和滥刑除掉了政敌和异己,也造成了人心的恐慌。唐弘道元年(683),李治去世,中宗李显继位,但却由武后临朝称制。从此开始了武则天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史称“则天朝”。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囚禁了皇帝,逼杀废太子李贤,继而追尊武氏先人,改革各种名号,她的做法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巨大震动,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甚至引发了叛乱。于是,她用恐怖政策打压支持李唐的士族势力,最后把李唐皇室的近支子孙几乎一网打尽。此外,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统一。

鉴于以上种种情由,武则天感到无法为自己立传,还是不写碑文为好,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千百年来,无字碑吸引了无数参观者,它从树立至今,给史学界留下了许多难以解答的谜团。大周皇帝

唐天授元年(690),发生了三次万民请愿的事情,百姓请求武则天即皇帝位。就连唐睿宗李旦也上表劝进,请求武则天登基称帝。于是武则天改国号为大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登基之后的武则天,在政治上开始施行破格用人的科举制度,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制举的作用并开创了武举,对中国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这种制度,朝廷打击了豪门士族,发现并笼络了大量人才,为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户数不断增长。她加强国家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她在统治期间做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的“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武则天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而她对自己建立的大周朝,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前代所未有的女皇帝身份想必也是十分自豪。她在皇帝位16年,却先后13次更改年号,其中一些不乏好大喜功的味道,比如“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此外,武则天即位后,曾于延载元年(694)耗巨资铸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上面刻着自己的功德和颂周贬唐的话;证圣元年(695),她又下令铸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置于通天宫。所以有人认为,武则天之所以立“无字碑”,是在夸耀自己的德高望重和功高德大是不能用文字表达的。武周的覆灭

武则天晚年,宠信男宠,尤其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深受她的喜爱。可他们二人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不仅为所欲为,还干预朝政,致使朝局混乱,君臣关系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策划通过宫廷政变,处死二张兄弟,同时也让武则天提前退位。于是,神龙元年(705)正月,趁82岁的武则天病重之际,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二月,复国号为唐。这场政变史称“神龙政变”。随后,武则天逊位给自己的儿子李显,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大周政权结束了。

叱咤政坛半个世纪的武则天退出了政治舞台,唐中宗李显即位。李显,原名李哲,是武则天的第三子。他本是在高宗驾崩之后就继位了的,可是只做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均县)、房州(今湖北房县)长达14年。这期间,他与妃子韦氏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唐武周圣历二年(699),武则天召李显回长安,重新立为太子,直到神龙政变爆发,他才重新登基。那么,这位曾经饱经风霜、受尽苦难的中宗会怎么对待已经退位的母亲呢?

武则天虽然已经不是皇帝了,但她对李显依然有着相当的威慑力。所以,当李显登基之后,依然让武则天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对武则天的家族也很尊重,并给武家人加官晋爵。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82岁的武则天病死在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五月,中宗安排武则天与高宗合葬在了乾陵。

高宗的“述圣记碑”上长达8000余字的碑文是武则天撰,中宗李显书写的。另一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今天人们如果仔细观察“无字碑”,就会在它的阳面看见3000多个4.5厘米见方的细线刻格子。有些线刻格子虽经13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比较清晰,可见,当初是拟好了碑文的,大约有3000余字。可是,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把碑文刻上去呢?如果刻了,该怎样为武则天歌功颂德呢?不妨揣测一下中宗当时的心情:如果按母亲遗诏,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又明明做过16年的“大周”皇帝;如果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有些不情愿。而且,武则天对自己以及李氏家族的滥施暴行,中宗李显早已怀恨在心,他的心中已“无言”相对已撰写好的碑文。所以有人推测,中宗左右为难的结果是干脆“一字不铭”。

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也许武则天知道后人对自己的一生会有褒贬不一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一块无字碑将自己的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吧。“烛影斧声”疑案——宋太祖之死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其子启起,即开始了帝王之家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历史传统。“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有子嗣而将帝位拱手传于他人的事情。但这样的事情却发生在宋太祖身上,原因为何呢?金匮之盟

宋太祖赵匡胤初为后周武将,他随周世宗柴荣东征西战,功绩极大,受到了将士们的广泛拥护。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北征燕云时,染上重病,在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临死前,他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升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在其弟赵匡义(后为避讳,改为赵光义)和几位将军的支持下,披上龙袍,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他建国号宋,改元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有个儿子,但他继位之后却一直没有选立太子。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当时宋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宋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廷美,廷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宋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这件事被称为“金匮之盟”。后来,宋太祖说赵光义“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不管他说的时候是否违心,他的确没有立任何一个儿子为太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光义作为宋太祖的弟弟,长期以来,跟着宋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陈桥兵变中,赵光义与赵普合谋,将黄袍加在太祖身上。可是,赵光义所做的这些真的全部是为哥哥吗?当太祖临终前决定继承人的时候,野心很大的赵光义会怎么想呢?史学家们分析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宋太祖不愿从母愿立弟,但是也没有果断立子。这就为后来“烛影斧声”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烛影斧声的故事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50岁的赵匡胤大病不起,十月二十日晚,他突然去世。按照前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帝之位应该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登上皇位的是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在赵匡胤驾崩的那天夜里,只有赵光义一个人在场。那么,太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传位给赵光义的呢?关于赵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语焉不详,这又是为什么呢?

南宋孝宗朝的史官李焘在所编录的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记录了太祖驾崩的情况,但是说法十分简单模糊,后人根本无法看明白。野史倒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然而说法不一,不经推敲。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神秘的名字,叫“烛影斧声”。

宋代有个叫文莹的僧人,写了一本《湘山野录》,其中提到了赵匡胤之死。太祖在得病之后,请来一个方士为他算命,方士告诉他他气数已尽。感慨之余,太祖召赵光义入宫安排后事。赵光义到了之后,太祖命宦官和宫女离开,自己与赵光义对饮。他们在烛光下一直喝到深夜,喝完之后,赵匡胤拿玉斧往雪地上砍,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宫里传出太祖驾崩的消息。赵光义受遗诏,在太祖灵前继位,称宋太宗。宋太祖雪夜访普图赵普作为宋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为宋王朝的建立出谋划策,深得宋太祖的信任,而在宋太宗即位之后,赵普依旧长保福贵,足见其明哲保身之道。

宋末元初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对“烛影斧声”的故事又进行了深入演绎。书中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晚上,当赵匡胤在病中昏睡时,赵光义起身调戏花蕊夫人,没想到惊醒了赵匡胤。赵匡胤用玉斧砍他,但已经没有力气,只砍到了地上。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当夜四鼓时分,太祖已经驾崩。宋皇后命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但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赵光义,于是自作主张,找来了赵光义。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想起“金匮之盟”的事来,突然醒悟,便哭着对赵光义说:“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以上的这几段记述不仅都存有疑点,而且前后也矛盾。那么,“烛影斧声”疑案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宋太宗是受命于兄,还是真的弑兄夺位,并掩盖了真相呢?宋太宗在掩饰吗

宋太祖时期的《起居注》里并没有提到“烛影斧声”事件,甚至连记载太祖驾崩时的情况也模模糊糊。这里是否暗含着史官对于记载这段事有所犹豫?

从周代开始,史官记录皇帝日常言行,并辑录在《起居注》里。同时也规定,皇帝不能看《起居注》。宋太祖在世时,经常与赵光义在朝议上发生争辩,他怕有些内容泄露出去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所以议事常常回避史官。因此史官也就不能记录到什么实际的内容。

太宗继位后,恢复了正常的起居注制度,可是,他却命令参知政事记下的时政记和起居注院所编著的《起居注》必须先送到自己这里审阅。如此一来,在记录太宗与大臣的对话时,凡是不利于太宗的,史官都必须回避或进行粉饰,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自从太宗破了这个规矩之后,宋朝历代皇帝修撰的《起居注》都要先拿给皇帝看,再送交史馆。这就导致了无法全部如实记录皇帝的言行,而使宋朝的史籍有许多疑点。尽管宋太宗依靠权势来治史,使得宋朝正史对太祖之死记载得不多且多有隐讳,但是,在当时辽国的《辽史》中却可以看到有关宋太宗篡位的记载。

除了对史籍进行管制以外,宋太宗也在政治上施展伎俩,以巩固自己乃至自己支脉的皇位。按照所谓的“金匮之盟”,赵光义死后应由其弟廷美继位。然而,他的心意真的如此吗?史料记载,当太宗向赵普询问传位于廷美之事时,赵普说:“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经失误了,陛下今日还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吗?”可见,赵普非常清楚太宗的心意,他的这句话也受到了太宗的赏识。

于是,太宗很快便施展伎俩逼死了弟弟廷美,以及太祖的儿子德昭、德芳,为皇位在自家传续扫除了后患。他为了防止前朝大臣重提往事,命他们去修《册府元龟》、《太平广记》等书。他还对范质、王溥等朝廷重臣进行威逼利诱,让他们听命于己。没有了旧臣的辅佐,宋太宗就通过科举考试来大量地选拔官吏。他常常不厌其烦地亲自阅卷,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选士达数万人之多。为了巩固兵权,同时将朝野内外的注意力转移到边防上去,宋太宗发动了两次对辽的战争。从此,他的帝位得到了实质性的巩固,没有人敢擅言太宗的不是,也就更没有人对“烛影斧声”的原委多言半句了。

尽管事态在一步步地朝着宋太宗的计划发展,但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第一个出来反对他的,就是他最喜爱的儿子——楚王赵元佐。赵元佐希望父皇遵守“金匮之盟”,将来把皇位传给叔父廷美,以免陷君父于不义。可是,太宗不听,通过卢多逊交通秦王案,贬秦王廷美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并命人严加监管。廷美气愤难平,两年后死在房州,年仅38岁。赵元佐一气之下假装发疯,来表明自己不做皇帝的决心。通过赵元佐的这件事,是不是也在暗示着当年太宗有所过失呢?无论怎样,宋太宗最后还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真宗赵恒,真宗传位于仁宗赵祯,后来,由于赵祯无子,又经几次传位,帝位就又传回到了太祖的七世孙,即宋孝宗赵昚。

赵匡胤之死和赵光义上台,二者之间有太多的巧合和离奇,史学家只能根据已有的记载进行推理,但是尚无确凿史料推翻以前观点。赵光义登基至今仍是个谜,以后也很难说清楚。狸猫换太子的传奇——宋仁宗身世真相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之子。他于1022年即位,在位 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这位皇帝,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以仁德治国,乃至与辽国相处了42年未见兵戈;也有人说他无所作为,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尖锐。然而他给后世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是他的身世传奇,也就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狸猫换太子

宋朝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在地方巡查时,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拦住了他,对他说她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包拯立刻回京查访,得知当年在宋真宗的后宫里确实有一位李娘娘。她本是一名宫女,由于受到宋真宗宠幸,被封为才人、婉仪。更幸运的是,她还怀上了“龙种”。可是,这件事遭到了刘德妃的嫉妒。这位刘德妃阴险毒辣,因为她自己没有生育,便买通了伺候李娘娘的接生婆,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李娘娘的儿子。宋真宗正准备看一眼自己的小皇子,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个血淋淋的怪物,盛怒之下,他把李娘娘打入冷宫。

刘德妃因为产下皇子,被晋封为皇后。当了皇后的刘德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娘娘灭口。危难之时,李娘娘得到了一位好心宫女的帮助,逃出了皇宫,从此就躲在一处破窑里,隐姓埋名地生活了20年。大公无私的包拯决定为李娘娘沉冤昭雪,就把她带回京城,并设计让宋仁宗与她相见。最后,宋仁宗与李娘娘母子团圆,李娘娘被封为太后。这段故事取自经典京剧《狸猫换太子》,事实上,自宋朝以来,就有很多小说家、戏曲作家对宋仁宗的身世进行演绎,《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开始出现雏形,到了清代,在石玉昆的《三侠五义》中更是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形式出现。尽管文艺作品带有很强的虚构特点,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愿意共同演绎同一题材呢?这让人不能不猜测《狸猫换太子》故事的真实性。生母是谁

故事中的李娘娘,在《宋史》中确有其人,一般称其为李宸妃。这位李宸妃生于杭州,长得美丽小巧,庄重寡言,刚入宫时做刘德妃的侍女。宋真宗十分宠爱刘德妃,打算立她为后。可是,刘德妃的家族并不显赫,又没有给皇帝生下子嗣,所以大臣们都表示反对。尽管刘德妃最终被立为皇后,成为后宫之主,但她还是为没有子嗣而苦恼。

于是,刘皇后想出了“借腹生子”的办法,她让李宸妃为皇帝侍寝,结果真的怀上了龙子。一天,李宸妃陪宋真宗到砌台赏景,不慎头上的玉钗坠落。当时宋真宗暗自祈祷如果玉钗完好无损,李宸妃就生男孩。侍从拾起玉钗,果然完好无损,宋真宗十分高兴。没过多久,小皇子诞生。宋真宗本有五个皇子,但先后夭折,他中年得子非常高兴,还给小皇子取名叫赵受益(即赵祯)。

李宸妃生下皇子不久,刘皇后就派人把孩子夺走,交给杨淑妃抚育。由此看来,刘皇后“借腹生子”应该是得到真宗默许了的,她并没有使用毒辣的手段去用狸猫换太子,而是光明正大地夺为己有。宋真宗很快就立这个小皇子为太子,刘皇后也因为这个孩子的降生地位更加稳固。

13年后,宋真宗去世,赵祯即位,也就是宋仁宗。由于皇帝尚幼,所以由皇太后刘氏临朝辅政。在刘太后的威慑下,谁也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再提仁宗生母之事,李宸妃在宫中过着无法与自己亲生儿子相认的痛苦生活。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李宸妃在病危中被刘太后晋封为宸妃,第二年便匆匆辞世了。对于李宸妃,刘太后本想以妃子之礼下葬,但宰相吕夷简进谏说,现在的仁宗尚不清楚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这完全是因为太后还在,别人不敢乱说话。倘若太后“千秋万代”之后,就不敢保证没有人向仁宗禀告实情。到时候若仁宗怪罪,牵扯到太后的家人,就谁都不能控制了。所以他建议以对待一品大臣的礼仪来安葬李宸妃,以后即使有人揭穿这件事,仁宗也会念及太后考虑周到,说不出什么来。刘太后认为吕夷简言之有理,就照他的说法办了。大殓那天,李宸妃穿着皇后的衣装,躺在水银棺里,丧礼举行得极为隆重。

从《宋史》的记载来看,“狸猫换太子”之事并不存在,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宋仁宗最后有没有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呢?宋仁宗像真相大白

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病逝,宋仁宗开始亲政。这时,有人告诉仁宗他的生母其实是李宸妃。这里涉及一个告知仁宗身世真相的人。按“狸猫换太子”故事里的说法,这个人是包拯,这又会不会是真的呢?

明朝小说《包公案》中说包拯在回朝的途中遇到李宸妃,听李宸妃讲述当年冤情之后,立即回到开封府调查此事。后来,包拯设阴曹、审郭愧,终将刘太后绳之以法。然而历史上,包拯是在天圣五年(1027)考中进士,踏入仕途的。起初,他只做建昌知县、天长知县和端州知州等地方官,由于官阶较小,所以是没有机会参与宫廷斗争的。直到后来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被拜为龙图阁直学士,包拯才真正进入中央朝廷,但此时宋仁宗已亲政多年。所以应该说,宋仁宗刚亲政之时就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并非包拯的禀告。

然而,包拯确实审理过一件和此案类似的案子。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仁宗朝有一个曾在皇宫中担任杂役的宫女王氏,出宫后嫁给了一个叫冷绪的郎中。两人生有一个儿子,取名冷青。冷青长大后四处漂泊游荡,走到庐山时,他多次对人称自己是皇子,当年母亲在皇宫中被皇帝宠幸之后怀了孕,后来出宫就生下了他。这件事被一个叫全火道的多事和尚知道了,和尚就将他带到京城。由于冷青经常在人群中讲自己的传奇身世,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被传播开来,一直传到官方那里。当时任开封府尹的钱明义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将冷青捉拿归案。但冷青在大堂之上毫无惧色,说得十分真实,钱明义信以为真,甚至听从他的喝令。为了不让这件事的影响扩大,钱明义决定把冷青判为“狂人”,发配汝州。而推官韩绛认为此案并不明确,便奏请仁宗发落。仁宗将这宗案子交给掌管知谏院的包拯审理。包拯了解到冷青之母王氏虽然在宫中打过杂役,可是她嫁给冷绪之后,先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才生的冷青。可见冷青说的完全是一派胡言。最后,冷青以冒充皇子之罪被处死,钱明义则因渎职而被降职为蔡州知府。

由此可以推测,小说的创作者是将冷青一案与仁宗身世结合起来,移花接木出“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刘太后其实并没有做出这种恶毒的事情。话虽如此,仁宗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又会怎样处置刘太后的家人呢?

得知真相的宋仁宗十分悲痛,他觉得自己虽身为天子,却没有对母亲尽孝,连保护她都办不到,最终让母亲含恨而死,于是下诏向天下人表示自责。他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刘太后,为了泄愤,他下令禁军包围刘太后娘家的府第,准备灭其九族。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宰相吕夷简前来劝说仁宗,他说刘太后虽然有错在先,可后来她还是以皇后之礼厚葬李宸妃,这表明她已有了自悔之心。况且刘太后和杨淑妃对皇上有抚育之恩,皇上实在不应该因为一时之恨而忘记这些事情。

听到这些话,宋仁宗冷静了下来,他命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去查看母亲的安葬情况。李用和回报说,李宸妃的身上不仅没有被毒害或虐待的迹象,而且安葬的礼遇很高,身上穿的是皇后的衣装。仁宗这才下令撤回包围刘太后娘家的禁军。李宸妃在去世多年以后被追封为皇后,谥号章懿。仁宗又来到墓前祭拜,表达自己对生母的愧疚之情。后来,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被一再擢升,死后还被追封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谥名恭僖。对于刘太后,仁宗曾多次跑到她的灵牌前自责谢罪,谥封刘太后为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升太庙供奉。“狸猫换太子”一说的神秘面纱已经揭开,宋仁宗的传奇身世却依然是戏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也许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的发现,有关宋仁宗的身世还会出现一些新的说法吧。被叔叔抢了天下的书生皇帝——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明永乐七年(1409),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然而,朱棣却无法风风光光地稳坐在宝座上,因为就在他举兵逼宫的时候,名正言顺的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地失踪了,留给他的只有一张空空的宝座和一个篡位的恶名。而建文帝的去向也成了困扰他的谜。靖难之变

靖难之变的根源,应该从朱元璋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谈起。

明朝开国初年,朱元璋封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余二十几个儿子皆为王。诸王当中,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等北方边王有很大的权力,朱元璋允许他们扩展各自的军事实力。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去世,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宫廷里的核心话题。按理说,新太子应从二十几位皇子中选立,可是朱元璋却没有这么做,他把朱标的长子朱允炆推上了皇位继承人的位置,称皇太孙。

年少的朱允炆性格斯文儒雅,缺乏谋略与胆气。当时,他曾向皇爷爷求教:“如果边外民族不听统治,诸王可以去抵御。如果诸王不听统治,谁去抵御他们呢?”朱元璋说:“用仁德去感化他们,用礼仪去制约他们。如果这样还不行就削减他们的领地,再不行就贬他们为庶人,或者举兵讨伐他们。”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炆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初登宝座的建文帝感到诸位藩王的军事实力对皇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于是,在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卿黄子澄的支持下,他决定削藩。可是由于他缺乏政治经验和强硬手段,削藩的政策引起诸王强烈不满,朝廷和边王之间的矛盾迅速加剧。建文帝施政还未满一年,燕王朱棣便以“靖难”之名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变”。燕王大军势如破竹,不到四年,就攻入了南京。

在朱棣的重兵包围下,建文帝自然是众矢之的,难以逃脱。可是,他却神秘地失踪了。

明建文四年(1402),朱棣登基,改次年年号为永乐,他就是明成祖。然而,失踪的建文帝对朱棣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于是,他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搜寻,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后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据说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建文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没有史料提到他找到了建文帝。

范围如此之大的搜寻依然未能找到建文帝,他究竟在哪里呢?官方史载的自焚说《明史·成祖本纪》和《明史·方孝孺传》这些官方史籍中说,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当燕王兵临南京城下的时候,建文帝曾经求和,但燕王没有答应,建文帝只好派兵死守。但是,守卫金川门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了城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下令点火焚烧皇宫。建文帝携马皇后一起跳入火中自焚,妃嫔和侍从也大都死于这场大火。燕王朱棣入宫后,下令寻找建文帝。宫里的人都说建文帝已经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给燕王看。只见那尸体,已烧得惨不忍睹,也分不清是男是女,燕王相信是建文帝。他称帝后,曾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并以天子之礼葬建文皇帝。同年,明成祖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提到建文帝时,也说他是“阖宫自焚”的。三种主要行踪说法

许多史学家认为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但这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怀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外关系专家徐作生经过考察,得出了“建文帝避难江苏”的论断。建文帝在“靖难之变”中由几个忠臣陪同,趁宫廷大火从燕雀湖后宰门的涵洞口逃离了京城。此时已有天傅寺住持僧人溥洽在一只小舟上接应。他们把小舟划过太湖,将建文帝藏匿在霉山的普济寺中。然而,不幸的是,五年以后,溥洽由于被同寺僧人告发,被锦衣卫逮捕。溥洽在严刑拷打下守口如瓶,而锦衣卫到天傅寺的搜寻也是无功而返。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将建文帝藏起来的竟然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一大谋士道衍和尚。是他将建文帝转移到了与世隔绝的吴县(今属江苏苏州)穹隆山。道衍和尚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明成祖曾经答应过他“不杀无辜”、“取代建文帝却不可伤其性命”,可是后来明成祖却食言了。这个秘密,道衍和尚直到圆寂之前才说出来。明成祖派人去穹隆山查访,看见建文帝精神颓废,无心复国,决定不再为难他。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46岁的建文帝在穹隆山去世,后被安葬在皇驾庵后面的小山坡上。

另外,还有大量的材料证明,建文帝曾避难于泉州的开元寺。当年,开元寺住持是明太祖朱元璋御笔亲点的。洪武年间,开元寺与朝廷的关系之好是不言而喻的。建文帝很可能逃到了开元寺避难,而那里的住持为了掩人耳目,改了名字,并离开开元寺,去了福州的雷峰寺。台湾学者陈水源在自己的著作《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中记述了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到了泉州开元寺,又从泉州出海,逃亡印尼的故事。古迹暗示的假说

关于建文帝的行踪,今天的更多史料和考古发现似乎在暗示着种种假说。浙江省研究人员最近在浙江兰溪市灵洞乡白坑村东山发现了一座古寺。这里的壁画、楹联和古碑、古塔都在表明,建文帝曾削发为僧逃至此地。并且,寺里的和尚和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建文帝隐居于此的传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和四川大学的专家又提出,四川省青川的华严庵才是建文帝的避难之所。《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建文逊国”记载:“宣德六年,建文帝由延安到西安入蜀。”可与此印证的是:在华严庵中的“广佛碑”和“华严庵重建碑”上,都刻有“建文帝于宣德六年到此”的文字。这正与《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吻合。

而兰州大学历史系公维章博士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创新渭源县志》中发现,青海的瞿昙寺当年建立初期就与明朝皇室有密切关系。从永乐帝开始,明朝历代皇帝都为瞿昙寺赐匾额、修佛堂、封国师以及赐印。他认为,当年建文帝君臣出逃之后,由于北方道路被燕王封住,只能向南方逃窜。他沿着从南京到巴蜀、河湟的“丝绸南道”到达了青海的瞿昙寺。而民间也有“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的说法。

另有建文帝避难云南之说。建文帝逃出南京之后,辗转到了云南地界。当年镇守云南的是镇国公沐英,而他的三儿子沐晟是建文帝小时候的好朋友,情同手足。沐晟把建文帝送到离昆明100千米的武定府,命知府萨周妥善安置。萨周把建文帝藏在了狮子山。后来,朱棣驾崩,建文帝去了北京。当时的皇帝是建文帝的晚辈,当断定建文帝的身份之后,就把他迎到西宫奉养。建文帝在宫中仅住了一年,就去世了,享年64岁。皇帝常服明代皇帝的常服,以黄色的绫罗制成,上绣龙纹、翟纹及十二章纹。

关于建文帝的不同传说,差别很大。甚至最近有报道声称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建文帝的后代。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里面居住着一群姓“洪”的华人。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伟青认为,“洪”和“皇”谐音,这是古人用暗喻的方式来隐瞒自己真实身份的一种手段,所以这种说法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有的学者则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明朝初年政府实行严格的禁海政策,建文帝并不容易逃向海外。当时,印尼是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扮成和尚的建文帝是很难让当地人接纳的。而且,根据史料记载,自宋代起就有很多华人迁徙海外,存在“洪”姓部族,不足以证明这就是建文帝的后代。“靖难之变”已经过去了600多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不仅困扰了明成祖一生,也将在他的后代中争论下去。最勤政的帝王雍正帝暴死之谜

有说他是被吕四娘刺杀的,有说他是丹药中毒而亡的,有说他是宫女和太监用绳子勒死的,也有说他是死于中风,还有说他是被曹雪芹与恋人合谋毒死的。总之众人猜测这位大清雍正皇帝没有善终,他的死亦如他的继位登基一样让人猜疑百出,也亦如他工于心计、沉默复杂的性格一样让人捉摸不透。是非功过难定论

雍正帝(1678~1735),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生母为德妃。《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在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钩心斗角极为激烈的时候,皇四子胤最有心计,他不像其他皇子那样明目张胆地争夺皇位,而是不露声色地悄悄进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病逝,胤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雍正。对于雍正帝的继位问题,人们向来争议不断,民间一直流传着他篡改先父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的说法。继位之后,他的各位兄弟也都对他的合法性表示怀疑并发起挑战,散布流言,制造事端。雍正帝也没客气,默不作声地痛下杀手,将他们一个个斩的斩、杀的杀、关的关、贬谪的贬谪、流放的流放,但凡对他有点儿威胁的,他一个都没有放过。

不管雍正帝的登基是否合法,但在治国方面他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经济政策上,他推行“摊丁入亩”,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赋税的标准;“废除贱籍”,提高底层人民的社会地位;“火耗归公”有助于财政收入和廉政清减。政治上,他不拘一格,不分满汉,唯才是用;建立秘折制、设立军机处,创立使皇位继承制度化的秘密选储制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在民族政策上,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归流”,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农事图》耕田和《农事图》甘蔗

这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也深藏不露、心狠手辣的皇帝,却于雍正十三年(1735)阴历八月二十三日突然死去了。关于雍正帝之死,史书记载非常简单,《清世宗实录》和《雍正朝起居注册》都只是说,雍正十三年八月,时年五十八岁的雍正帝住在圆明园,八月二十日雍正帝觉得有点儿不舒服,但是照常办公。二十一日,病情加重,他也是照常理政,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二十二日,忽然病情急剧恶化,当天晚上朝中重臣被匆忙召入寝宫,奄奄一息的雍正帝宣布传位给弘历即乾隆帝。二十三日子时,雍正帝就去世了。史料上只是记载了雍正帝的死,但并没有说死于什么原因,这自然就引起了人们的疑惑。于是,雍正帝死因之谜,朝野众说纷纭,猜测不断。灵丹妙药把命丧

有些人说雍正帝是服丹药中毒而死的。雍正帝中期得了一场大病之后,他亲自写了手谕,发给他在各地的心腹密臣,让他们推荐名医和术士到皇宫帮助他延年益寿。后来地方官府推荐来了两个大道士——张太虚和王定乾,他们俩到了宫里之后,就开始帮雍正帝炼丹药。炼出来的丹药有许多,雍正帝不但自己吃,还赏赐给自己的宠臣鄂尔泰、田文镜吃。如他在田文镜生日时,就送以丹药作为寿礼,并声明此丹药他自己已经服用很长一段时间了,没有间断,对于弥补元气、增加精神大有效果。后来雍正帝长期在圆明园,他还专门派人往圆明园送炼丹的材料,据《活计档》的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初九日,“圆明园二所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黑铅是炼丹常用的原料,更是一种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这批黑铅运入圆明园14天后,雍正帝在园内暴亡。雍正帝的心腹大臣张廷玉在私人记录上提到,当时雍正帝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而七窍流血恰是严重中毒的反映。雍正帝长期服用丹药,这些丹药中汞、铅、硒等有毒成分在体内长期积累,最终使人死于丹毒是正常的,所以人们认为雍正帝是由于铅中毒和丹中毒而死。

有学者还认为乾隆帝对炼丹道士的处置也说明了雍正帝的死应和丹药有脱不开的关系。雍正帝死后第二天,乾隆帝还未正式登基就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如果不是他们惹下大祸,乾隆帝怎么可能会在这万机待理的时候对两个小道士大动肝火。乾隆帝还特意强调,皇考雍正帝对炼丹道士“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这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另外在驱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帝又宣谕太监、宫女不得妄传“外间闲话”、“恐皇太后闻之心烦”,违者“定行正法”。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怀疑雍正帝其实就是死于丹药中毒。不得善终之说

有人认为雍正帝是被吕四娘谋刺致死的。这种说法出自《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在民间流传最广。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是其孙女。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一案被死后戮尸,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遣戍,但吕四娘逃脱了。为了替父报仇,她拜师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后来吕四娘乔装打扮混入宫中,乘机砍掉了雍正帝的头。这个传说流传了两百多年,198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雍正泰陵地宫,还没打开,便作罢放弃。但社会上传言雍正帝的棺材其实是被打开了的,并发现雍正帝的遗体有尸身而无尸首。对于这种传言,学者冯尔康认为,纯属野史逸闻,并没有什么根据。吕留良一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都已被严加看管处置。就连吕留良父子的坟墓都被加以监视,吕四娘不可能逃脱。另外当时办理此事的是以擅长缉捕盗贼而著称的李卫,如果吕留良后人真有逃逸的,以他丰富的经验一定有能力抓捕到。再说他曾为吕家题过匾,吕案发生后雍正帝并没有责备他,还让他负责此案的办理,他心里也担心如果不尽责办理,极有可能引起雍正帝对自己的怀疑,因而在此案中,李卫的手段更加残酷。所以冯尔康认为,吕氏后人四娘行刺雍正帝一说,纯属子虚乌有。

也有人认为雍正帝是因长期生活糜烂而死的。当时朝鲜有一本叫《承政院日记》的书记载称“雍正皇帝的生活作风极为糜烂,说他沉淫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动者久矣”。学者金恒源先生也认同雍正帝死于贪恋女色,称雍正称帝执政13年,基本上处在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之状态。在排除异己坐稳皇位之后,雍正帝多少有了一点儿闲暇。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闲暇,也便有了时间欢愉后宫,在不知节制的情况下,身体的不适病症也就随之暴露了出来。这些也只是一家之言,并无实据可考。

还有人说雍正帝被宫女、太监缢死,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初的稗官野史《梵天庐丛录》一书。书中称,传说雍正九年(1731),有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趁雍正帝睡熟时,用绳子勒死他,雍正帝快要断气时,被人发现,雍正帝后来被太医救活。学者认为这个说法可以断定纯属子虚乌有。与这个故事类似的是一个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帝身上的真实事件。由于雍正帝和嘉靖帝的庙号都是“世宗”,民间传说很有可能移花接木,张冠李戴,把明世宗的事安放到清世宗身上,也是难免的。

此外,还有人称雍正帝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杀死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原本有一个恋人叫竺香玉,竺香玉不仅人长得很漂亮,还能歌善舞,但被雍正帝看上并霸占了。曹雪芹思念恋人,痛恨雍正帝,后来两人取得了联系,竺香玉虽然身在皇宫,但心里一直想着曹雪芹,于是两人合谋把雍正帝刺杀了。这个说法就是野史小说之言,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不可相信。

雍正帝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他的深藏不露,出手狠毒,让人畏惧的复杂性格和做事风格,使得人们并不十分喜欢他,他死后人们更衍生出他各种不得善终的死因说法。而雍正帝的真实死因,依然疑云重重,尚待后来人的破解。无处发泄的愤怒——光绪帝死因探秘

他4岁登基,却一直只是政治前台上的玩偶,被人操纵。他亲政之后本想大干一番,振兴国家,无奈珠帘玉座后的那只手坚决不肯放权。他就是光绪皇帝,他的愤怒无处发泄,他的死因更是一个谜团。年仅38岁的他一朝离世,然而仅仅20个小时之后,权倾朝野近半个世纪的慈禧也病逝西去。两人的去世时间一前一后如此接近,不禁让人疑窦丛生,一时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有人说他是正常病死,也有人说他是被谋害而亡,他的死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桩谜案。惊人的巧合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同治十年(1871)出生于北京宣武门醇王府邸。父亲醇贤亲王奕譞为同治皇帝的堂兄弟,母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皇帝去世,没有留下子嗣继承人。本与皇位无关的年仅4岁的载湉,在慈禧的执意坚持下被确定为同治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清朝第十一任皇帝,慈禧也成了光绪帝的养母,而慈禧的这一安排注定了光绪帝悲剧的一生。

光绪十三年(1887),光绪帝举行了亲政典礼,虽然名义上归政于他,但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手中。在中法战争前,光绪帝和慈禧之间的关系总体还比较融洽,但中法战争开始后,他们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分歧逐渐产生。中日甲午之战,清廷因腐败而战败。光绪帝痛定思痛,为振兴国家,他积极支持戊戌变法。但是变法直接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致使变法失败,大权再次落入慈禧手中,光绪帝从此被幽禁于西苑瀛台,形同废帝。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光绪帝所宠爱的珍妃力主他应留京抗战,慈禧太后对珍妃早有切肤之恨,临行前将她推入井中溺死。《辛丑条约》签订后光绪帝回到北京,仍居瀛台。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年仅38岁的光绪帝忽然暴毙而亡,继而第二天慈禧去世。皇帝和太后在24小时之内先后离世,死亡时间竟是如此巧合。人们关于其中真相的猜测纷纷被抛了出来。光绪帝像神秘杀手

大多数人同意光绪帝是被毒死的这个观点,而其中的凶手又存在三种不同的见解,人们猜测最多的便是慈禧。众所周知,慈禧与光绪帝的积怨最久最深。《清稗类钞》曾记载道:“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极为害怕自己死后,光绪帝重新执政,报复自己,让自己死后不得安宁,所以她预先设计毒死了光绪帝。”当时担任宫廷起居注官的恽毓鼎,是少数能接近光绪帝的人之一,他在《崇陵存信录》一书中提到,当十月初十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席间有人告诉她光绪帝听说她患了重病很高兴,慈禧怒不可遏,随即当面训斥光绪帝并说:“我不能先尔死!”第二天,慈禧就制造了光绪帝病重的舆论。十月十七日晚上,光绪帝的病情急转直下。后来据给光绪帝看病的名医屈桂庭的回忆录记载:“光绪帝在临死前三天,在床上不停地翻滚,并且大叫‘肚子疼得不得了’,脸色发暗,舌头又黄又黑,明显是中毒症状。”而更让人奇怪的一点是,二十日这一天,已经病危的慈禧竟强撑着身体,两次召见军机大臣,发布了两道懿旨,一道是命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一道是授溥仪之父载沣为摄政王。显然,慈禧这是已经定下溥仪为光绪帝的接班人了。

通常情况下,在位皇帝如果没有子嗣继承皇位,一般需要等到他去世后才会择选继承人。慈禧竟然是在光绪帝尚在人世的情况下就给他定了继承人,这种做法完全不符合皇位继承的传统。仔细想来,道理其实很简单,即慈禧已经决定要光绪帝先于她死,她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就先安排了这一切。果然,诏令发布的第二天,光绪帝就去世了,溥仪继位。第三天,慈禧死去。结果与慈禧设计的一样,一切井井有条,这难道都只是巧合?恐怕未必。

第二种说法是袁世凯毒死了光绪帝。在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向慈禧一党出卖了光绪帝,导致变法失败,光绪帝被囚禁瀛台。传闻此后,光绪帝常常在梦中愤恨地喊袁世凯的名字。后来袁世凯见慈禧一病不起,怕慈禧死后,光绪帝掌握实权,和自己清算这笔旧账,于是贿赂宫廷宦官,用毒物害死光绪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也说,自己亲耳听到一个侍候光绪帝的老太监讲光绪帝死前一天,只是用了一剂药才变坏的。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送的。袁世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缺乏史料证明,这一说法存在很大的疑问。

第三种说法是光绪帝死于太监李莲英的毒手。《慈禧外传》和曾在宫中担任女官的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认为,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帝。后来李莲英得悉光绪帝准备在慈禧太后死后诛杀他,他怕光绪帝真的对自己不利,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临死之前,先把光绪帝害死了。重病而亡

关于光绪帝的死因,还有人认为他是正常病死的。《病原述略》中说:“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较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也就是说光绪帝有严重的肾亏遗精史。这样的疾病,再加上一直处在慈禧的长期压制之下,精神上必然是紧张和焦虑,做皇帝的时候,由于清廷的腐败,也遭受了一系列打击,长此以往,他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病情逐渐加重,引起一系列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