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4:37:08

点击下载

作者:邓静子,朱文忠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试读:

前言

新时期商务英语教育发展需要加快课程体系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2007年教育部批准设置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以来,目前全国已有约300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已经发展成为覆盖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办学层次齐全的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虽然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发展日趋完备,社会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但目前全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因为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指南,商务英语专业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办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少问题,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系统性,制约了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及时开展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论证,并提出一套涵盖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办学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基本原则,对推动我国商务英语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书采用理论演绎法,归纳并提炼出一个新的商务英语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述和总结了适合各个层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同时,本书还采用对比研究法,对全国不同地区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结构和设计理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进行差异化研究。全书共分十章,分为导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文献概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综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本科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国外商务英语课程培训研究、课程评价机制、结语。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文献概述,汇集了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反映了目前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论研究的现状,既为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供研究思路,也提出了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对于我们进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国外商务英语课程培训体系研究以英国和美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国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提出以培养“精英语,懂商务,会操作”的高技能复合型现代涉外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建立“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叠加式课程体系。这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也是我们在研究分析国内外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本书基于专业知识教育、外语能力培养、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模型,深入开展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实践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炼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课程体系设置的参考因素、遵循原则和参考标准,从而提出一套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以及对策建议,以服务于全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本研究主要结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商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实践为导向,构建集各种优势课程要素为一体的独特的商务英语课程新体系。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借鉴ESP、二语习得、需求分析、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等理论精华以及相关“教学理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该遵循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经济特点,积极开设符合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课程,并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市场进行理性定位,并着力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突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商务知识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本科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基于学校层次、学校门类、所在区域的差异性,以《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坚持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原则,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课程占50%~60%,商务知识与实践类课程占20%~30%,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占5%~10%;人文素养类课程占5%~10%,遵循“资源优化配置、多维度匹配、弹性化处理和动态完善”四个原则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地域社会经济特征和师资队伍情况进行课程设置,增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也要根据生源和学生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加强商务课程和语言课程的有机融合,同时维护商务英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属性。博士研究生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要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准确把握本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根据为社会培养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核心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本研究的部分内容吸纳了众多学者的观点,这些观点大都在本书内容和文献中加以提及。其中,需特别指出的是,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翁凤翔教授大力支持;原湖南省出版物发行协会副秘书长林小宁先生对本书的编写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部分教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了该项研究工作。周明丽、蔡冬漫、刘旭阳、郭亭亭、彭川分别为本书第四、五、六、七、九章的作者。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引用了《ESP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作者王瑾)、《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作者向晓)专著的相关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帮助支持,特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对于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著者第1章导论1.1 研究背景

商务英语在中国的发展有其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趋势。一是它源于国外的ESP和中国的外贸英语。二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以及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即高校和学界开始把注意力和焦点从描述、界定语言用法的规范法则转向研究和探讨语言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实际应用。于是西方兴起专门用途英语(ESP)和科技英语,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开设外贸英语课程。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Hutchinson etc.,1987),就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步伐而诞生的一门特殊的应用语言学学科。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商务英语多是一种提升职业经理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训课程,而并非一个学科或专业。Mark Ellis and Christine Johnson(2001)将商务英语学习者分为有职场经验的(job experienced learners)和没有职场经验(pre-experience learners)的学习者两种。这两种商务英语学习者也指培训目的不同的受训者。然而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务英语却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包括语言和商务两个领域,理论基础涉及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或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为学科基础,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交叉科学。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国际化商务人才的需要,加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优势,商务英语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步入了“快车道”。该专业一直是全国最热门专业之一,深受考生和家长的追捧,2007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一个新的独立专业,从而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2012年商务英语成为目录内基本专业,专业代码050262;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300所高校开设本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已经覆盖了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所有类型和层次的办学。虽然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发展已经日趋完备,但目前中国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全国尚缺乏一套比较规范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指南;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专业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办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比较混乱,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例如,有些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在英语语言类课程的基础上,仅开设了诸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商务概论等极少数商务类课程,而有些却在细分方向上开设了非常系统的商务类课程。

据了解,由教育部组织编制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于2016年底正式发布。它将是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标准、相关行业标准和人才需求,制订本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高等学校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然而,这一国家标准只适合各类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专业,并不适用于商务英语高职高专、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类专业。同时,各类别或各个层次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还需要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因此,本研究成果的适时推出,将为全国高校各个类别或各个层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构建提供指导、借鉴和参考。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论证并提出一套涵盖各个类别或层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或标准,服务于推进全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商务英语办学质量和水平。

本研究的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为商务英语学界人士介绍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的基本面貌;二是创新性地提出一个崭新的商务英语理论体系,填补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三是构建一个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论分析框架和课程设置思路,用于指导各个层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证研究;四是深入开展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实证研究,论证和提炼出高职高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课程体系设置的参考因素、遵循原则和参考标准,从而服务于全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归纳分析法,对国内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概括出课程体系沿革与现状、课程体系理念、课程体系设置原则、课程设置内容、课程体系设计(设想)、课程评价等六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成果;拟采用理论演绎法,归纳并提炼一个新的商务英语理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法、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法,论述和概括适合各个层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同时,本研究还采用对比研究法,对全国不同地区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结构和原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针对不同层次办学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根据培养目标和特色需要进行区别化研究。并运用综合分析法,对国外商务英语培训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出国外商务英语培训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对于国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与意见。1.4 研究结构

本研究的路径大致沿着研究背景、文献研究、理论基础、实证分析、结果论证和设计思路(原则)的技术路线(步骤)进行。以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又以实证分析论证理论思路;综合运用教学理论的基本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研究、规范分析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目标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评价标准、办学层次、教学方法以及师资素质等课程体系要素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分析框架和课程设置模型,提出建设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原则(标准),形成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的课程体系,从而达成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图1.1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路线图第2章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文献概述

我们在进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的同时,也借此机会收集了国内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部分研究文献。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41篇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其中包括:《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理论问题探讨》、《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基于交流需求分析和跨文化两维视角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观》、《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商务英语实践能力结构及其立体化课程设置的探析》、《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探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文化素养教学的重要性与有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评价》、《商务英语课程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研究文献。我们将这些研究文献的基本理念(观点)和部分内容分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沿革与现状、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念研究、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内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设想)、商务英语课程评价六个方面。现将“研究文献”的相关内容按照这六个方面的思路辑录如下,供大家作为研究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参考。关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法等内容,因为在本书中另有论述,在此没有进行整理和引用。

我们认为,整理辑录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文献,汇集文献作者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和基本观点,对于我们进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是可以反映出目前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论研究的现状;二是可以为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提供研究思路;三是可以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提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2.1 我国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发展沿革与现状2.1.1 我国商务英语发展概况

商务英语专业从英语专业分化出来,继承了英语(商务方向)教学研究理论成果,课程设置也从英语专业课程基础上演变而来。最初的课程设置都是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教学大纲》)的规定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按《教学大纲》的建议设置课程,学时百分比总体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67%,英语专业知识课程15%,相关专业知识课程18%,商务英语教学限制在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中(俞建耀、刘法公,2013)。

国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经历了前学科阶段(模式一与模式二)和学科初创阶段(模式三),目前正处于初创阶段。模式一为英语(商务方向)ESP拓展模式;模式二为全英仿商科教育模式;模式三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科课程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商务英语在国内已发展成不同模式,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语+商务”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商学专业”模式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商务+英语”模式。从2007年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目前规模已达100人,商务英语已成为受到国内外学生广泛欢迎的新型英语专业(陈准民、王立非,2009)。

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对外经贸大学1951年创办“外贸英语”开始,并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口语等展开(俞建耀、刘法公,201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或English for Business)。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真正发展还是在近20年,其课程名称极不统一,有“商务英语”、“商业英语”、“商贸英语”、“外贸英语”、“经贸英语”等多种说法(阮绩智,2005)。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口语等展开。到了90年代,由于我国的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国家的商务活动已不仅限于经贸的范畴,还延伸到金融保险、工商管理、投资融资、涉外法律、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领域。高校的外贸和外语教育也相应地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扩展,商务英语逐步取代了外贸英语,从一两门课程发展成为涉及国际商务各个领域,由多门课程组成的一个学科体系(俞建耀、刘法公,2013)。

1995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商务英语被列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中。教育部批准在高校本科招生专业中设立商务英语专业,2007年对外经贸大学成为全国首个经教育部批准开设此专业的大学;2008年又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两所大学通过审批。截至2009年,教育部已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7所高校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全国已有近300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或课程,国内院校不但招收商务英语方向的本科生和双学位生,而且还招收研究生。目前,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高校已达15所,包括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成功设立,标志着商务英语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序列中取得了应有的学科地位,这也意味着商务英语将作为一门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独立专业继续获得发展,将成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新型途径(宋娜娜,2012)。

现在,商务英语也称“国际商务英语”,加上“国际”二字表示与涉外商贸有关。实际上,现在所说的“商务英语”更多的是出自实践者口中,而非理论家的笔下(Johnson,1993)。商务英语一般也指高等学校和语言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由于学习者的背景不同、动机各异,所以,各种名目的“商务英语课”虽有其共同特点,但往往差别甚大,而且,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和社会上的商务英语培训课程也有一定的区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经济战略正在从“出口导向型”向“全球化经营”转变,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已从过去的“单一型”外贸人才转向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当今商务英语的内涵已包容与商务有关的所有领域,不再局限于“外贸函电”和“外贸英语”的狭窄范围,发展成为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营销、管理、电子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在内的完整的商务英语体系。从培养目标上看,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变化和概念的更新给商务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阮绩智,2005)。2.1.2 我国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现状“捆绑起来的舢板不等于航空母舰”。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即在一段时期内,商务英语专业之所以有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是基于国际和国内的需求的拉动作用,是一种“数量型”的外延扩张状态。学科专业数量(规模)的增长反映的只是商务英语教育发展的表层;规模的增长依靠的是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对教育资源的“消耗”,实际上是属于“外延式发展”。“看似空前繁荣的商务英语教学,其背后却是一种浮泛的平面化状态,我国商务英语教育正处于一种多元化、粗放型的规模扩张状态,急需进行规范与专业内涵建设”(莫再树,2014)。商务英语要做到可持续科学发展,应该在认真总结学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能充分体现市场导向性、反映商务英语专业教育内在需求与规律、具有成本效益的商务英语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政策与规划,成为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关系到商务英语专业特色的鲜明性能否凸显,关系到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败,关系到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评价与商务英语教育政策的制定”(莫在树,2014)。商务英语专业应着力转变办学理念,强化教育质量意识,摒弃外延式发展思维,转入内涵式发展轨道。2.1.2.1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

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远不够完善和健全,更没有从商务英语学科建设高度上,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宋娜娜,2012):(1)课程设置趋同,缺少应有特色。商务英语专业开办之初,众多学校普遍缺乏真正意义的市场调研,对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人才标准、岗位职业能力等要素把握不准,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单凭主观经验,或仅凭学校的师资条件进行课程设置,有的学校干脆从其他学校照搬照抄。其课程设置没有依据各自学校自己的特点进行改造与创新,缺乏科学的课程精选,体现不出学校自身的办学基础、特色优势及服务面向,课程设置存在着千校一面现象。(2)教学大纲缺位,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目前在我国高校尚无统一的ESP(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大纲,ESP在高等英语教育中的定位也不明确,这导致了我国ESP教学面临许多问题。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也深受其影响——既没有统一的大纲,也没有课程设置的标准。尽管已出台《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但因各高校办学背景和办学经历不同,加之对商务英语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学目标定位不清,课程内容缺乏科学、严谨的规划,各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教学计划相差甚大,所用教材各自为政,所开课程极不统一,差异性很大。尤其是许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盲目地开设和扩招,其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更是不尽如人意(宋红英,2014)。(3)课程结构单一,教学针对性不强,未能把握商务英语复合性的特点。部分商务英语专业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为适应英语专业改革及高职教育的新形势而匆匆设立的,缺乏对商务英语特点的研究,加之教师专业背景(多为英语专业)单一、专业化程度不高。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多数学校没有按照一定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重组优化,而是对原有课程进行删减与增补。由于专业教师自身英语背景的关系,课程设置出现重英语、轻商务的现象。语言类课程相对完整,商务类课程被“矮化”,仅仅解决了商务类课程有无问题,无法突出其“商务”专业特性,专业课程无法深化拓展。未能把握好商务英语的“复合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商务”与“英语”脱节,两者缺乏契合点,简单地增加两三门专业课程既不能体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更谈不上技能的系统训练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语言技能学习与商务专业知识比例失调的现象(姚璐璐,2007)。(4)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缺失。商务英语专业应突出培养人才的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强调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重视课堂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践教学的落实。要求专业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突出语言能力和商务操作技能训练的主体地位,强调职业技能培养。实际上,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理论和实践教学分配比例不合理,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环节重视不足,缺乏真正意义的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跟不上发展等(严玉萍,2013)。(5)课程设置缺乏理性思考,难以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难于兼顾“涉及面广”和“重点明确”两个要素。一些院校在该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上,主观设置课程,缺乏理性思考,不结合实际地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弱化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体现出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难以做到统筹兼顾,语言与商务技能难以协调统一,从而导致出现以知识传授代替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学生缺乏岗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象。课程设置和教学诸多问题最终体现在学生就业方面出现问题:即找工作难,上手慢,能力差,发展后劲不足(严玉萍,2013)。(6)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不足。商务英语专业教育质量跟不上办学数量的快速增长,专业内涵质量落后于办学规模的发展。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等综合性研究亟待深入,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研究明显不足(宋红英,2014)。国内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国外现有理论的学习研究,对于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更是少之又少,最多也是提出课程设计思路,并没有解决对策和设计方案,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探索研究(王佩、王民,2015)。(7)专业师资队伍严重匮乏。许多任课教师不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或实践背景,无法有效地开展商务英语教学;由于教师不清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所以他们的教学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目前教师中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英语专业毕业生只要加学几门国际商务方面的课程即能从事外经贸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以学习者为中心,存在着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不多,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其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不少经济和外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管春林,2005)。(8)教材缺乏针对性。大多数经贸英语教材试图包含商务英语的各个领域(如保险、金融、运输、国际支付、专利等),结果造成教材缺乏针对性,而且这些教材大多侧重介绍外贸知识,而对实际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管春林,2005)。

商务英语目前的状况难以满足广大高校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并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相差甚远。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推进商务英语课程建设是目前所有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宋娜娜,2012)。2.1.2.2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培养目标是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之根本。从本质上分析,商务英语培养目标普遍缺乏系统研究与思考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人才培养定位、人才规格的界定是否清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等又涉及各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行业背景、市场需求、生源结构等方面。总之,培养目标决定商务英语专业的走向及其培养方法,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宋红英,2014)。(1)专业定位不准对课程设置产生直接影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涉外商务行业应用型人才,专业涵盖面较广。许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对该专业定位不明确,对于职业面向、可择岗位、教与学双方状况不清楚。因为对商务英语专业定位缺乏综合性、开放性思考,造成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的原则体现不清,在“培养懂商务英语人才,还是懂英语的商科人才”,“用英语教商务,还是以商务为内容教英语”,“专业培养以英语为主还是以商务为主”,“如何把握语言知识及能力教学与商务技能培养的关系”等问题上不确定。归根结底是由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培养目标不清晰所造成的(宋红英,2014)。(2)专业认识误区和偏差造成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商务英语专业是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不是单纯英语专业,不是纯商科专业,不是英语和商务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体。它强调英语语言能力,重视商务知识和技能。由于认识误区和偏差及局限性和片面性,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方面没有对其应用性和复合性给予充分重视,对商务能力培养缺乏针对性,仅停留在英语和商务简单相加阶段。大多数院校该专业课程设置有精读、口语、听力、写作、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等,课程设置貌似齐全,但因为不少院校没有注重将学生英语、商务知识向商务能力转换,使得课程设置距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宋红英,2014)。(3)教师单一专业背景制约了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厚度和广度。由于扩招因素,许多学校普遍存在师资不足、教师负担重,使得专业发展受限制的现象。更重要的问题是,对于众多学校而言,真正懂商科专业的教师严重缺乏,成为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深入的最大障碍。目前各校教师主要以传统外语系普通英语教师组成,教师学科背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组成不合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制约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瓶颈之一(宋红英,2014)。2.2 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念研究

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设置的理论指导,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模式。办学理念决定了课程设置标准和课程设置的权重;办学思想、教学理念的现实情况体现出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以及成熟程度;关于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理念,更是直接反映了学科专业教育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它渗透于课程体系各个方面和教学的全过程,是建立规范、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2.2.1 关于商务英语的价值取向

在国内商务英语教育界,人们对于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谁主谁次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取向:一是强调国际商务英语其学科构成必须以国际商务为核心,涵盖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等学科,形成国际商务特色;二是主张以英语语言为主体,辅之以多种必要的经贸知识课程,强调要学好商务英语必须先学好普通英语、基本英语,否则所学的商务英语只能是皮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巩固,无法深入,更不能进一步提高(史天陆,1998)。我们应该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核心概念和概念体系进行提炼和归纳,特别是按照Bhatia(2002)关于专业技术论述的思考框架规划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为商务内容课程教学确立重要的理论依据,不再纠缠于姓“英”还是姓“商”的问题。其专业技术包括三维度:(商务)学科知识(内在逻辑)、行业惯例做法(认知行为策略)、话语产出和接受能力(语言策略技巧)。话语能力不脱离另外二维度,随着学科知识和行业惯例做法的积累而增强。由于三维互动综合地体现在话语产出和接受能力,所以话语产出和接受能力成为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组织的原则(俞建耀、刘法公,2013)。

上述两种商务和英语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就是商务与英语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在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设置中的课程权重(比例)问题。课程设置的标准问题,说到底,就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是职业化人才还是研究型人才?是学历教育为主,还是职业教育为主?是商科知识(技能)为主还是英语知识(技能)为主?这样的问题会从根本上决定着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设置的内涵和走向。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契机,本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理念的探索研究。我们在此介绍下列关于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的理念和观点。2.2.2 商务英语与课程建设

商务英语可以分为两类,一般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Business Purposes,EGBP)和专门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Business Purposes,ESBP)(Dudley-Evans etc.,1998)。EGBP主要针对没有商务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和刚涉足商务活动的学习者。虽然它也以商务为背景,但没有专门的商务用途,课程设计近于普通英语,主要是语言技能加上一般的商务背景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一般商务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我国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即属此类。ESBP是指已有商务工作经验或经历的学习者使用的英语。各类商务英语培训机构或企业为在职人员开设的英语培训课程属此类(阮绩智,2009)。

西方英语语言教学(ELT)对诸如curriculum,course和syllabus等术语的阐释是有较大出入的(Stern,1983;White,1988;Nunan,1991)。在英国,curriculum和syllabus的含义颇有不同,前者指一所学校或一种教育制度所要实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总和,后者则具体指某一科目所包含的具体的教学内容(White,1988)。而在美国它们则含有同样的意思。按照Nunan(1991)的观点,syllabus实际上是curriculum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认为curriculum是“课程大纲”,它包括的不仅仅是教学的内容,而且还有教学的目标和学习活动。syllabus则可理解为“科目大纲”,其重点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赵军峰,2006)。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等方面。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商务英语专业是以英语和经营类(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贸易)等相关学科的主干课程为主修内容的应用型、交叉型、多门类的复合型学科。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具,独立、熟练、直接、有效地进行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国际型人才(张武保等,2009)。人才培养是课程设置的起点和终点。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商务英语专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2.2.3 关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对课程实施结果的一种预期,也就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实施和评价,也是界定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无论何种课程设置模式,都应该满足商务英语人才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商务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可分为科学基础目标、实践能力目标和人文素养目标。科学基础目标指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丰富的商务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目标是指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确保学生的社会实践有质量、有内容;人文素养目标是指全面提高母语国家和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素养,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赵博颖,2014)。

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目标可描述如下:商务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或经贸等相关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专业英语技能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商务英语语言材料和商务专业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强化商务英语技能。该课程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商务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运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能力(阮绩智,2005)。

为了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为学生提供语言、管理、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与自身的专业整合起来,积极探讨全球性难题,引导学生增加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和社会环境(宋娜娜,2012)。

作为一门复合型专业,商务英语所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较高程度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还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国际环境中成功地使用英语从事各种商务活动。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素养方面的课程,并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对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的培养。一门ESP类型的商务英语课程不可能承担所有文化知识和信息的导入。首先,有必要设置一系列的英语语言文化和母语语言文化课程,如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欧洲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等。这类课程能够系统地提供大量有关语言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其次,充分利用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中许多课文和文化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学生们在学习这些原文课文时,除了必须学习基本的英语语言技能,还应了解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李嫦媖,李晓坤,2013)。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反映出现代化的课程理念:(1)课程体系体现以“人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为本质的理念:国际商务与英语的结合,本身就是课程组合的一个进步,它为培养应用性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往的纯英语课程,无论是课程的设计还是课程的实践,人们关注的是知识和知识的积累,是学科结构和学科,关心的是“专门职能化”的整齐划一的培养目标,而对人的个性发展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发展有所忽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提高,外语教学必须进一步拓宽课程的专业适应口径,提高学生对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应变能力,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在课程中既重视逻辑结构又重视知识发展结构,既重视知识的更新又重视知识定向的整合与应用,从而满足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性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2)课程体系体现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综合化的理念:以往高校的课程缺陷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割裂,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割裂。“人的发展走向片面化,学文的不懂理工,学理工的不懂文科,整个社会的能力生活日益分割为两个极端的集团”(许建领,2000)。文科出身的外语学生不懂理工不懂经济,这是以往众所周知的外语人才缺陷。国际商务英语跨学科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这方面打开了一个突破口。目前,有条件的综合大学或理工类院校,外语专业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适合自己兴趣的理工类课程或经济类课程,成为精英语、懂商务、会文秘或财会、工业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外语人才。还有的院校为理工专业的学生开设商务英语第二专业,为更多的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学习经济、商务、外语的环境与条件,培养了一种新的复合型理工人才。这两种培养模式颇有创意,值得探讨。而学生跨系修课也反映了学生对课程综合化的强烈要求。因此,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必须协调三方面的关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与社会需要的关系、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以此达到课程综合的目的。课程综合化更加注重学科特性或专业特性,它不仅是课程结构的综合,也是课程内容的综合;不仅是学生知识结构的综合,也是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的综合(丁丽军,2001)。2.2.4 关于课程的本质观、课程的价值观、课程的构成观

在建立新型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之际,我们有必要对符合当今课程改革潮流的新型课程观有所了解。课程研究专家(黄甫全,1999)就课程的本质观、课程的价值观、课程的构成观提出下列见解:2.2.4.1 关于课程的本质

我们应该树立全面的观点,即把课程看成既是一种“教育计划”,也是一种“预期教育结果”,还是一种学生获得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应该从“人的本性是活动”这一观点出发,把课程看成是“一般教育进程”,它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析的“计划”,还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整体教育活动。这一活动涉及的各个要素,如教育对象、教师、教材、教学设备对于活动的成功与否都有影响。2.2.4.2 关于课程价值

我们应形成辩证整合的课程价值观;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个体需要,解决课程的个体价值割裂问题;注重人文与科学的整合、公平与效益的整合、普及与提高的整合、阶段与终身的整合。2.2.4.3 关于课程的构成

我们以往一方面把课程载体构成狭隘化理解为“教材”,缺乏课程包或多媒体课件的现代观念;另一方面把课程实质构成狭隘化理解为“教学内容”,将内容与目标、手段、方法、评价等割裂开来。我们现在应该超越课程就是教材的观念,将其扩大为课程材料,包括课程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课程包等方面。课程体系的研究以及改革,一方面不能仅仅把着力点放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课本上,还必须重视课程原理、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课程包以及多媒体课件。关于课程的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是一段教育进程的特点,从而注重课程的微观过程和宏观过程。在微观过程的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环节中,不仅需重视课程规划过程中的原理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以及制订课程计划、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等,更要重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组织教学等课程实施过程。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评价和课程评价等。我们应该建立课程改革、变迁、创新的经常机制,使课程始终处在变化发展之中,从过去的“死”课程变为现代的“活”课程(丁丽军,2001)。2.2.5 关于课程概念

课程概念在国外有以下几种界说(孙宏安,2000):(1)课程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使他们获得毕业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资格的教学内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2)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3)课程指学校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与预期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思想与活动的总体内容等。

课程概念在国内有以下几种界说:(1)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3)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

商务英语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其性质而言,基本符合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这一国内课程概念的界说内涵(丁丽军,2001)。2.2.6 关于课程特征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母小勇,1999):(1)“传授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课程。课程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在这种课程中,“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科学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课程。大学课程学问化是“科学主义”大学课程的显著特征。“科学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问知识是大学课程的唯一源泉。课程要依据学问逻辑与结构展开,学习者的本性、要求、兴趣这一类心理特点以及社会问题和生活经验等等都不能作为课程内部取舍的依据。(3)“专门职业化”取向的高等教育课程。这种大学课程以“专门化”为显著特征。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培养目标都过分屈从社会某些专门行业、职业的需要,导致课程内容精深狭隘,课程之间融合性极差。面对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出现的高度综合趋势,通过传授定向性专业知识与技能来满足特定职业需要的高等教育课程已经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马亚娜,2014)。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施的桥梁。它指若干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或结构,它不是各门科目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统一整体,表现为知识的连续性和层次性(郭亚卿,2015)。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计,是关系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大事,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建设,课程体系直接体现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部和外部诸多方面因素,课程体系设计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些因素间关系达到和谐平衡的程度。课程体系是龙头,它可以带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带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改革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王兴孙、陈洁,200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