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研究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1:09:21

点击下载

作者:王关义等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出版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出版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研究报告试读:

绪论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体制机制改革是牵引中国出版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38年以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中国出版业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得以完善。改革不仅确立了新闻出版业管理主体、市场主体、服务主体各自的边界,也促进了政府职能、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形成了支持改革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快技术创新的推进机制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激励机制,一批出版单位的发展潜能得到有效释放和激发。

通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改革和转型,中国出版业逐步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模式。无论是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还是出版事业单位内部的机制改革,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由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跨越,发展的动力也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和消费需求市场拉动,发展方式逐步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出版物市场已从总体上的“短缺状态”转向“短缺”与“过剩”状况并存,出版物品种日益丰富,出书品种和出版码洋持续增长,以出版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到来,新闻出版业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出版业在体制机制变革的历程中正在实现战略转型和升级。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社转制工作基本完成,组建了一批出版传媒集团和报业、期刊、发行集团。转制后的出版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和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资本进入新闻出版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出版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版业规模迅速增长和扩大。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产值超过1.8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1611.1亿元,增长9.7%;利润总额1440.2亿元,较2012年增加122.8亿元,增长9.3%;新闻出版业产值占据了文化产业产值的70%以上。2014年,新闻出版业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的营业收入为19967.1亿元,较2013年增长9.4%;利润总额1563.7亿元,增长8.6%;增加值5512.3亿元,增长9.0%。出版物已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刊发行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出版图书44.84万种,期刊9966种、报纸1912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出版产业体系。

一、党和国家战略重心的重大调整: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一)文化是启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钥匙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具有强大的文化,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归根到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国民素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文化始终是启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钥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内生动力的重要元素。文化使人类告别野蛮与愚昧,塑造了民族、国家、社会的精神,催生了无穷无尽的创新力、创造力和生产力,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于文化与国家和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精彩的论述:“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现代信息社会和现代文明,文化始终是人类文明不断攀升的本源和云梯。

文化是催生新产业、新创意、新业态的牵引机。文化产业是富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新业态,赋予劳动者更高文化素养,赋予生产资料更多文化元素,赋予生产工具更强文化塑造功能,赋予产品更多文化内涵,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提升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民族的复兴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是难以想象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应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承创新、发扬光大。就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深刻阐述的那样:“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既要体现为物质进步,也要体现为文化的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中,要始终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二)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间竞争战略中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发展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崛起的文化产业成为进一步刺激社会消费、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当今时代,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变革,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文化已渗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承载着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功能。文化孕育出的产品作为兼有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商品,作为国家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交流融通的媒介,打破了民族、肤色、宗教、语言、国家等各种禁锢,拓展出广阔的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商机和经济能量,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大势。(三)文化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文化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化与经济的联姻,使得经济在文化的基因中裂变,文化在经济的承载下绽放,其构建形成的产业,以文化为魂,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链接市场、亲和大众,并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容性而充满生命力。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客观上需要培育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新动力。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具有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等特点,可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整合与提升,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主动适应与把握经济新常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愿望和能力不断增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扩大。

文化产业本质上属于“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国民经济体系支撑。从文化生产及其再生产过程看,文化产业包括三个类别:一是文化内容生产。这是文化产业的“发动机”,类似于人体的“心脏”,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目前,文化内容生产体系较为完备,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音乐制作到书报刊出版。二是文化传播渠道。它与文化内容生产相衔接,是实现文化最终消费的重要“推手”。目前,文化传播渠道已有多条,包括出版物发行、广电节目传输、电影放映和剧场连锁等。三是文化生产服务。它贯穿于文化生产及再生产各环节,辅助文化生产。印刷复制、软件开发属于典型的文化生产服务,要素市场意义上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以及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投资咨询、金融担保等中介服务也在此列,其作用都在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使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不仅确定了发展方向,而且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路线图。

就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该文件把文化产业分为两大部分、十个大类(见表1-1)。表1-1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它的特征可概括为:(1)文化产业具有高知识性特征。文化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2)文化产业具有强融合性特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业态,它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3)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征。一方面,文化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另一方面,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文化+科技”会大大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18世纪至19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使西方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自那时起,中国很快就落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同西欧和美国的差距越拉越大,以致后来一直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奴役,一百多年间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2013年底,世界经济总量约为6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约16万亿美元,占24.60%;中国GDP总量达到568845亿元(约合9万多亿美元),占13.84%,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08元(约合6767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已接近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已是全球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日本的两倍,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地位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始终处于高位增长区间,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加大。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来,中国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整体呈逐年提高趋势,但绝对水平依然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0%—12%的一般水平,增长潜力巨大。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释放,必将使市场竞争逐渐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也必然要求文化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由内生性要求引导文化产业升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意味着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最前沿的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带动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多个融合产业的快速兴起,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在2015年全国经济下行、增速发展放缓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增速仍维持在10%左右,其中北京、上海等地的增速保持在16%左右。以北京市为例,自2005年启动文化创意产业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首都服务业当中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北京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了257%,占GDP的比重由9.7%上升到12.3%。

经济的蓬勃发展必将促进信息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世界各国竞相追逐的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文化消费将会出现跳跃式的“井喷”,并且保持长期的增长势头。2015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6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就意味着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急剧增长,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文化消费的比重将大幅增加,这为文化产业创造了良好发展机遇。

当前的现实情况是:中国在经济规模上已稳居世界第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与经济方面形成的影响力相比,中国文化领域在全球的影响力逊色不小,或者说文化方面的影响力远远滞后于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很难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匹配。因此,加大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走出去”(出版业实施的“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兴办孔子学院等都是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繁荣中华文化的重大举措。

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想,中国于“十五”时期正式提出。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由此拉开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序幕。2003年,中央启动了文化体制的改革,2009年7月国家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并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表明党和国家把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也标志着党和国家战略重心逐步转向以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新阶段。

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2014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国家在宏观战略和微观政策上的强力支持,文化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促进文化创意与制造业、信息科技、城镇化、旅游、农业、健康服务等产业的融合;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明确文化与金融合作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总量迅速增长,资本市场运作活跃,2015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更是将30多个出版融合发展项目列入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给予支持。2014年、2015年,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闻出版转型升级项目总额超过13亿元。2014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出版业转换思想,转换思维方式,用新观念推动出版金融合作,推动出版产业发展。要在促进出版产业投融资体系在新常态下实现持续发展,扩大出版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加速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主体部分目前已经进入关键的转型和变革时期。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既直接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也日益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设计等产业相融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文化建设方面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要求就是:“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后,中央全会文件再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迫切需求。

相比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具有创意性、低投入、低消耗的鲜明特点,以产业的形式推动文化加快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形式和载体,拓宽文化产品传播消费的渠道和空间,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没有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就不可能真正繁荣。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部署。201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举措,从《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到《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从《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以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强化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为保障,建立健全确保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伴随着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改革的推进和发展成为当今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按汇率法计算,中国人均GDP为220美元,属于极低收入组,在世界188个国家中居第175位。200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进入下中等收入组,在世界207个国家或地区中居第141位;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24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组,在215个国家或地区中居第120位;2014年,中国人均GDP达到7593美元,在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96位,并且中国已有8个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0美元(居世界第88位)。按照这一发展趋势,中国将在2020—2023年期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就意味着,届时中国的消费将从解决温饱转变到更多关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需求的新阶段。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高6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052亿元,占同期GDP的2.75%。2013年文化企业数量已达130多万家,比2012年增长近20%。一方面是骨干文化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中小微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蕴藏着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根据最新的统计,文化产业对2015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5.5%。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十三亿人的文化消费潜力,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3%。预计到2020年,中国GDP约为111万亿元,中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可能达到或超过5.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有可能真正成为支柱性产业。因此,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见图1-1)。图1-1 2006-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重视文化产业应成为国家意识和全民意识,必须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审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在西方国家,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产业门类之一和国力支撑,文化产品更成为他们输出价值观的工具。日本制定的《文化产业国家战略》则更加直白地说:“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外交利益”;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提升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宣布每年6月18日为“国家创客日”。从国际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当今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分别是:美国31%、日本20%、欧洲国家10%—15%、韩国15%。在中国,文化产业已发展成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核心经济支撑。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北京2014年为13.1%,上海2013年为11.5%。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用户的规模达4.81亿人,与5年前相比增加1亿人;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200%,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超过当代文学纸质媒体发表作品50年的总和。借助互联网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力、生产力不断增强,带来文化产业提质升级的新业态。当前,政府已将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作为文化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业态,“十三五”时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重点任务(见图1-2、图1-3)。图1-2 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构成图1-3 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重点

纵观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历程,党和国家战略重心是在根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调整的。总体上来看,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和转变,即以政治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和巩固时期(1949—1977年),这一时期的战略重点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复苏时期(1978—2011年),这一时期的战略重点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彻底解决民生问题;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繁荣和兴旺时期(从2011年开始),这一时期的战略重点是与国家经济方面形成的世界大国相匹配推动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建设。因此,目前,国家正处于“以文化建设为中心”重大战略转型调整期,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经济等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具体调整如图1-4所示。图1-4 国家战略重心在改革探索中的转移和调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文化内容生产、文化传播渠道和文化生产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主体部分的经营实力大为增强。如果从2003年算起,只用了8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在产业发展史上是个奇迹。2010年是个分水岭,以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量在千亿元上下,但以后年份的年均增量超过了两千亿元。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也在稳步上升。据统计,中国文化产业2004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2013年实现增加值21351亿元,首次超过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3%;2014年,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达到3.77%左右,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从2004年到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440亿元增加到1105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6%。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10365户,资产总额15966.44亿元,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13479亿元,比2010年增长21.96%,国有文化企业已成为国有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以北京市为例,从业人员达到161万多人,文化企业17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400多亿元;文化产业在GDP中占比达到13.1%,仅次于金融业。目前,全国共有91.8万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其中小微文化企业(指企业法人单位,不含个体工商户)77.3万个,占全部文化企业的98.5%。2013年,中国小微文化企业从业人员979.9万人,占全部文化企业的63.3%。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站上第一个万亿元台阶用了8年时间,站上第二个万亿元台阶只用了3年时间,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产业的活力,在许多行业增速都在放缓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增速却依然能达两位数,高于GDP增速,“跑赢”了其他行业,体现出文化产业作为新兴行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望,也表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见图1-5、图1-6、图1-7)。图1-5 2004-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图1-6 2012-2013年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总额增长图图1-7 2013年各类别国有文化企业资产总额及占比(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第一,政策推动效应显著。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营造了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从《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全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对文化产业进行了顶层设计。从《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各部门也行动起来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加快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文化企业兼并重组、文化科技创新、文化走出去等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现文化创新权益的政策措施,更好地引导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健全文化法规体系,提高文化领域依法管理水平,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要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近年来,党和政府在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础上,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国有重点文化企业的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调动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推动出版、发行、影视、演艺集团交叉持股或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第三,在打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在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成功组建了130多家出版传媒集团,其中,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4家单位已进入全球出版企业收入50强行列,全国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的集团有16家(出版集团11家,发行集团3家,报业集团2家),有52家出版、印刷、发行以及新媒体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建有城乡阅报栏(屏)9万个,建成“农家书屋”60万家(覆盖了全国具备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全国城乡有8亿人次参加了各类全民阅读活动,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10年的77.1%提高到2014年的78.6%。2014年中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121.1万件,比2013年增加20.2万件,增长20%。

第四,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以培育多方面、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动漫游戏等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建设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打造综合性、专项性、区域性文化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加快建设一批大型现代文化流通企业和若干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加强了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有序发展文化产权、版权、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和文化产权交易体系,发展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的各类文化资产交易市场。加强了文化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积极发展版权代理、文化经纪、评估鉴定、技术交易、推介咨询、投资保险、担保拍卖等各类文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健全行业规范、完善行业管理,为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二、新闻出版业:国家文化产业的重心

众所周知,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活动,出版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门类,在文化产业的构成类别中,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业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在传播中华文明、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大力发展出版业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力的需要。中国的文化发展从总体上讲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100本图书中,中国没有一本入选。中国至今也没有产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期刊、报纸、音乐、电影以及数据库产品。为此,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手段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传播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位的文化需求,提高中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引下,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已经从统一思想认识步入实质性建设的新阶段。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改革开放38年以来,作为文化产业主要构成部分的中国出版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据统计,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占文化产业产值的70%以上。2014年全年出版图书达到44.84万种,期刊9966种、报纸1928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出版产业体系。到2012年年底,除少数保留公益性出版单位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转企改制,上千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文化体制改革走向纵深,在此基础上,组建了100多家报刊集团和出版传媒企业集团,中国出版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全面进展,出版单位企业化、企业管理科学化、出版企业集团化、出版市场国际化、出版载体数字化、民营国有联合化、出版边界模糊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14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营业收入达到1.9967万亿元,占文化产业总产出的60%以上,目前,中国年出版图书数量、图书出版品种、出版总量、日报发行量均位居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网络学术出版物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出版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可以说出版业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新闻出版业对文化强国建设作用凸显(见图2-1、表2-1、图2-2)。图2-1 “十二五”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业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其中很多是与出版业有密切联系的。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未来五年也是中国建设出版强国的关键时期,按照宏观层面的规划和要求,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照2010年翻一番的计算,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4万亿元,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年初提出,要在今后10年实现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的转变,使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占到GDP的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按照2014年出版产业占文化产业23%的比例计算,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增加值9200亿元,要实现这个目标,新闻出版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要达到8.91%,差距不小。(一)从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出版大国

新闻出版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美国出版史专家约翰·曼曾统计过,1455年以前,整个欧洲出版的图书约为3万种,册数也很少,装在一辆马车里就能拉走,而同期中国累计出版的图书约为4万种,比欧洲多出整整1/3,出版册数更令西方望尘莫及。而到了1600年,西方拥有的图书是125万种,中国拥有的图书是1.4万种,前者是后者的89倍。而到了1900年,西方的图书种类达到1125万种,中国的图书种类则是12.6万种,同样是89倍,中国出版业在近代明显落伍了,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7年的发展,中国出版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中国出版业规模巨大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出版大国。“十一五”时期累计生产图书135.8万种、338亿册,是“十五”期间的两倍,稳居世界之首。目前,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左右,基本实现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十二五”时期,中国新闻出版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新闻出版业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亦取得了较大突破,对文化产业贡献日益增大,产业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相关研究显示,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到1.65万亿元,较2011年增长13.6%;2013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8246.4亿元,较2012年增加1611.1亿元,增长9.7%,利润总额1440.2亿元,较2012年增加122.8亿元,增长9.3%;2014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的营业收入为19967.1亿元,较2013年增长9.4%,利润总额1563.7亿元,增长8.6%。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反映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新闻出版业依然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表2-1 2008-2014年中国出书品种与总印数的情况图2-2 2008-2014年中国出书品种与总印数变化情况2.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更加深入,融合发展成效初显

2015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出版产业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2015年国家财政下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34项,比2014年度的800项增加34项,其中重点项目478项,一般项目356项,用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项目进一步增多,由2014年的77项增加至2015年的98项,并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也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支持项目为36项。以政策为引导,以项目为抓手,2015年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继2013年6月公布了首批70家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名单,2015年7月公布了第二批100家转型示范单位名单,转型示范单位已达到170家,传统出版在转型升级方面思路日渐清晰,方法和路径日趋明确。这些包括出版集团、报业集团,以及图书、报纸、期刊出版单位在内的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单位,在内容聚集、技术应用、产品创新,以及探索数字化商业模式等方面为产业发展作出表率,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3.中国出版业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1)新闻出版“走出去”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数字出版物等实物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2倍于“十二五”确定的出口目标。除传统的纸质图书版权外,以期刊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数字产品海外销售收入从2010年的2.3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近20亿美元,超出“十二五”目标近10亿美元。出版单位主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了从政府助推到企业发力的转变。对于出版企业自身来说,走出去也越来越成为其发展的需要。2014年5月,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下属子公司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以8500万美元收购美国出版国际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出版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跨国并购,凤凰传媒通过收购获得了国际性的童书资产和销售渠道,快速打入国际主流出版市场,有力地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一年之后的2015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进入世界出版企业50强,排名十强之列。(2)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数量屡创新高。一大批中国出版机构纷纷参与到国际版权贸易中来,不少中国出版机构都建立起了稳定的版权输出客户群,版权输出项目也由单本图书输出向成系列、成规模、有特色方向发展。据数据显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版权贸易大幅升级,贸易逆差大幅缩小,目前中国图书引进输出比例已从2010年的3∶1到2014年的1.6∶1。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输出的产品形态从过去单一的图书、期刊版权拓展到报纸、音像电子、数字版权等多种形态。版权输出的区域结构、内容结构、语种结构、形态结构不断升级,一大批中国主题内容,特别是反映当代中国价值观、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物进入国际市场。版权贸易不断升级,输出形式也更加多元。(二)立足现状:中国依然不是世界出版强国

中国虽然已发展成为世界出版大国,但是距离出版强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远未攀上世界出版业的高山之巅,中国出版业的核心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仍将长期屈居发达国家之后。1.从国际范围的比较来看,包含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文化产业已经占到全球生产总值的7%,约为1.3万亿美元,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一直是世界贸易中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出版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是:(1)英国:政府优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包含出版业在内的创意产业已成长为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2)美国:确立了文化产业强国的战略,作为文化产业强国,美国文化产业总量约占GDP的10%。美国政府认为,文化产业与钢铁、汽车等其他关系民生的产业部门没有区别,因此应为文化企业的经济活动创造提供一个公平合理、充分竞争的舞台。近年来,美国的文化产业飞速发展,2009年产值达到2784亿美元。(3)日本:政府从战略高度关注文化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日本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迟迟未能走出低迷,日本经济政策制定者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200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日本文化产业战略》,在国内以政策引导和扶持的方式,鼓励企业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新和走出去,同时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国际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4)德国:德国是图书之国,拥有2000多家出版社,每年新出版发行约9.5万种新书。2007年德国图书市场实现了大约96亿欧元(约合132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本国文化产业总销售额10%左右,同年还向海外转让了9000多个图书许可证。近年来,德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强劲的产业之一。以会展为媒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德国的一大特色,德国作为会展大国,形形色色的书展促进了出版业的兴盛和繁荣。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书展,为世界各国的出版商、代理商和经销商提供了一个洽谈版权贸易、出版业务和展书订书的平台,每年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内人士前来参展。2.从国内发展现状来看,出版业发展中面临不少问题(1)图书出版绝对量大,但人均书籍消费水平低。从出版业总量来看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出版物消费和人均印刷品占有量却相对落后。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39本。据英国媒体2014年10月22日报道,英国出版商在2013年出版的新书和再版书共计18.4万种(其中6万种为电子书,相当于每百万居民出版2875种新书),英国人均书籍出版量高过其他国家,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中国人均出版物消费约为35美元,而德国是300美元;人均印刷品年消费量为10—13美元,而日本为470美元,美国为316美元;人均年纸张消费量26—27公斤,而日本和美国分别为240公斤和340公斤。出版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根本因素是一代代读者孜孜不倦的阅读。如果没有阅读行为,出版业就成了无源之水,终将枯竭。(2)图书库存积压严重,生产与读者需求脱节严重。目前,中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数全球第一,达44万种,是美国的2倍还多。从2005年到2013年,全国出版的图书品种数从22.25万种增至44万种,增幅接近100%;在同一个时间区段,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册(张、份、盒)数增长的幅度却不到4%,也就是说,100%的品种增长,只带动不到4%的销量增加,如此悬殊的生产销售比势必一路推高库存。另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出版机构的库存码洋居然超实际销售码洋150亿元以上,实际差距比统计更惊人。存销比(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从账面的1.23∶1拉大到1.77∶1,此即意味着每一元销售额的实现,都要以近2元的库存额为代价。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纯销售额从2005年的403.9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53.59亿元,而年末库存则从482.92亿元飞涨到804.05亿元。6年时间,两者的“剪刀差”从近79亿元增长至150亿元——库存跑赢了销售,更多图书只能在仓库中蒙尘。无效库存的高占比更让人忧心,“死书”越滚越多,甚至有媒体提醒:再这样下去,就会逼近产业坍塌的红线。有媒体也发出“第一出版大国也是第一库存大国”的惊叹(见图2-3、图2-4)。过高库存量可以毁掉一个行业。日本资深出版人小林一博所著的《出版大崩溃》,记录了1997—2003年日本出版业的“崩盘”历程,其中一个重要症状就是高库存、高退货:图书退货率平均在50%左右,高的可达90%;而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无效库存,令日本出版人叹惜“死书累累”。图2-3 2005-2011年图书年末库存、纯销售额统计数据来源: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图2-4 2009-2012年12月全国图书零售重点卖场存销比数据来源: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3)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化水平不高。中国传统出版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传统出版业依托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并推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由于沉淀成本、规模经济和既得利益的作用,传统出版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资源要素成本的提高,如果任由产业结构定型在较低层次,就会严重制约出版产业发展和质量效益提高,中国出版业就会丧失国际竞争优势。因此,当前亟待打破路径依赖,加快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未来,随着传统新闻出版单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将逐步构建以互联网思维和全新的产业发展视角为指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随着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出版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但传统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等弊端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三、转型升级:迈向世界出版强国的必由之路

实践证明,出版业体制机制改革成为中国出版业持续增长的发动机,自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出版企业的内、外部生存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版企业在走向市场化的进程中,既获得了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新兴媒体对图书市场的冲击。目前,科技已经渗透到新闻出版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提升传统新闻出版业的同时,还催生了一大批新的媒介形态和媒介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中国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在如下方面:(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新中国成立之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出版业也不例外,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更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政治属性,忽视其经济和产业属性,出版单位的设立、资金的来源、人员的招聘、书号、刊号、出版物的发行等完全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办事,出版单位没有任何自主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型。体制改革使坐吃“皇粮”的文化事业单位转变成面向市场的企业,“事业人”变成了“企业人”,从此走向一条全新的道路,出版业逐渐突破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确立出版市场主体,健全出版市场体系,完善出版产业政策,使整个出版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二)由传统的出版事业逐步转向出版产业

长期以来,中国出版单位属于事业体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国家对出版业实行事业单位管理或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逐步改变了原来国有事业单位的体制格局,开始了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的进程。自2003年起,出版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出版事业、一手抓经营性出版产业,把出版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类型,推动经营性出版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真正的出版市场竞争主体。一批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成为出版物市场主体,变成了谋求社会效益和利润最大化相结合的企业。通过改革,市场竞争环境、投融资环境、财政税收环境、国际合作环境极大改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6900多家,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已经转企改制。全国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不含保留事业体制院团),已有2100家完成和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撤销或划转任务,占总数的99.86%。地方1177家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1147家已完成和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占总数的97.5%,其余30家正在按已批复方案积极实施;中央和地方的应转企改制的重点新闻网站已于2012年年底完成全部改革任务。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和探索,在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重点领域,除个别单位继续保留事业体制外,绝大多数都已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中国出版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三)出版业态更加多元化发展,传统出版逐渐向数字出版转型

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出版业,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编辑方面有计算机选题管理和发稿系统,校对方面有专门的校对软件,发行方面有数据库交换技术,成本核算有ERP系统,日常管理有OA系统。另外,出版单位也正在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查询、网上图书销售等。具体表现在:1.传统出版增长趋于缓慢

据统计,2012年全国传统出版物的产出情况是:图书出版约41.4万种,较2011年增长12.0%,图书总印数约79.3亿册,增长2.9%;期刊总印数33.5亿册,较2011年减少1.9%;报纸总印数约482.3亿份,较2011年增长3.2%;2013年全国传统出版物的产出情况是:图书出版约44.44万种,较2012年增长7.35%,图书总印数约83.10亿册,增长4.87%,总印张增长6.83%,定价总金额增长8.95%;期刊总印数约32.7亿册,较2012年减少2.3%;报纸总印数约482.4亿份,较2012年增长0.03%;2014年全国传统出版物的产出情况是:图书出版约44.84万种,较2013年增长0.9%,图书总印数约81.85亿册,减少1.5%;期刊总印数约31.0亿册,较2013年减少5.4%;报纸总印数约463.9亿份,较2013年减少3.8%。数据表明,近年来,传统出版增速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传统出版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2.实体书店生存愈益困难,网络书店发展迅猛

近年来,随着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网上阅读和网上书店发展迅速,实体书店受到挤压,有些已经倒闭。与此相反,网络书店却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从长远发展趋势研判,随着国内受教育人群的增长和民众对于文化知识消费需求的提高,传统图书市场仍然会有持续增长的空间;另外,在图书零售市场上,图书购买需求也依靠内容供给拉动,一些热点话题带动的超级畅销书会极大刺激图书消费量的扩容。3.数字出版发展成为新的出版业态且增长势头迅猛

数字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内容市场需求日益旺盛。数字出版作为新兴产业,已经成为继书报刊、发行、印刷复制和音像电子出版之后的又一新闻出版主体产业。随着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数字出版逐渐形成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乐、原创网络文学、网络游戏、数据库、手机出版等众多产品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数字出版产品体系。从出版业漫长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到,技术往往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面对数字化、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消费理念、消费意愿、消费习惯、消费渠道日益多元化,为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运营模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已成为出版产业最精彩、最时尚、最具冲击力的代名词,成为驱动出版产业持续变革、发展的强大动力。表现为:一方面传统出版增长缓慢,传统的出版在降速,尽管还存在持续增长的巨大空间,但竞争和“洗牌”会趋向剧烈。而另一方面,随技术进步和变革的加快,数字出版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近年来,西方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出版比重不断提升,在国内,2010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数字终端技术发展取得突破,出版业数字化掀起了新一轮高潮。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编撰的《2013—2014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一书显示,从发展动态来看,2006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为213亿元,2014年增长到3387亿元,8年间增加近15倍;互联网期刊收入从2006年的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4.3亿元,8年增加近2倍;电子图书(e-book)收入,2006年为1.5亿元,2013年为31亿元,2014年为45亿元,8年间增加了29倍;数字报纸收入,2012年15.9亿元,2013年11.6亿元,2014年10.5亿元;手机(移动)出版收入,2012年472.21亿元,2013年579.6亿元,2014年784.9亿元。

2013年,在互联网思维的深刻影响下,全球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传统出版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企业则持续全产业链布局,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成为数字出版主阵地。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信息,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产值已经突破1300亿元大关,数字出版总产值超过纸质出版产值,2013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2540.35亿元,比2012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2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2.15亿元,电子书(含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