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消费需求趋势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1:12: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晓红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趋势研究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趋势研究试读:

前言

消费是关系到我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存在着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对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考虑投资和出口,忽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在研究和调查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时,也往往只重视生产因素,忽视消费因素,特别忽视农村消费因素。我国经济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现阶段已经遇到严重阻碍。现阶段多种问题频发:传统产业经济增长缓慢甚至滞胀,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外贸出口不畅,资源紧张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国务院制定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运行政策,就是要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消费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社会再生产起着导向作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不仅是应对我国努力扩大国内市场的政策措施,而且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档次的战略性决策,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从消费与生产的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关系来看,消费需求能否带动供给,供给能否创造出消费需求并顺利进入消费环节,对国民经济健康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进入买方市场后,消费不仅在微观领域对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具有引导作用,而且还在宏观领域对整个经济增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说,市场的消费需求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我国农村人口占60%左右,是国内市场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要研究消费领域问题,就必须研究农村消费问题。本书就是围绕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需求变化及发展趋势而写的。全书分十三章。第一、二、三章主要介绍消费的定义,解释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需求在消费经济学中的内涵,并阐述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历史和现状。第五、六章,通过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差异比较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提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的对策。第七章详细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力求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探求农村居民消费的发展规律。第八、九章围绕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引导、消费权益的保护,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十章提出构建新型现代农村商贸体系,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分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消费信贷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第十三章介绍国外消费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王晓红2016年4月第一章消费的定义及内涵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消费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商品市场已实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买方市场格局中,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寻求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大,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第一节消费的定义及其分类一、消费的定义

消费通常情况下是指人们满足自身各种需要的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逐步消耗的过程。消费主要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两大领域。生活消费是指为满足居民家庭或个人需要,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与消耗。生活消费属于最终消费。产品一旦经过生活消费,其使用价值就消失了。马克思指出,吃喝是消费形式之一。人吃喝就是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而对于以这种或那种形式从某一方面来生产人的其他任何消费形式也都可以这样说。也就是说,凡耗费消费资料(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以实现人自身再生产的行为与过程,就是生活消费。马克思把前者称为“与生产同一的消费”;把后者称为“原来意义上的消费”。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而生产消费主要是指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工具、设备、燃料等生产资料的消耗以及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是生产主体与客体的消耗,完全属于生产行为和生产过程本身,从而包含在生产之中。生产消费属于中间消费,目的是生产出满足人们生活消费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劳务。本书研究的消费内容主要指生活消费。

消费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经济活动之一。人类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主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消费着巨大的物质财富。消费既是一个生理过程,又是一个心理过程;既是一个物质转化过程,又是一个精神享受过程。消费不仅是把物质资料消灭掉,而是一种转化与升华。从根本上说,劳动创造了世界。生产是消费的物质前提,但消费决定和影响着生产的动机。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人类的延续,又是通过各种消费活动来完成的。正因为如此,消费也就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广大人民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需要,是组织和发展生产的目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需要,是最终需要,是商品市场兴旺发达和社会经济活跃的动力源泉。二、消费的分类

消费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定义的经济范畴。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消费类型划分。

第一,按消费资料划分,消费可分为三部分,即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恩格斯指出,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生存资料、享受资料等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都将同等地、愈益充分地交归社会全体成员支配。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不仅能够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能够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就变成为享受而展开的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展开的斗争,而且也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的生产发展而展开的斗争。到了这个阶段,动物界的范畴就不再适用了。在这里,恩格斯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划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们总是先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再满足享受、发展需要。而且,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消费需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不断变化,反映出人们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1)生存资料是指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补偿必要劳动消耗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生存资料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要延续人类的生命,就必须解决吃、穿、用、住、行等方面的问题。生存资料包括维持人类生命所必需的食物、饮料、衣服等基本消费资料以及人们休息以使体力、脑力得到恢复所必需的住房等其他消费资料。(2)享受资料是指人们在娱乐活动、旅游活动、体育活动等方面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及各种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保证以后,就要求提高其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以满足他们对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需要。它包括高级食品、饮料、耐用品以及旅游娱乐、观看艺术表演和体育比赛等所必须具备的设施和条件。享受资料的消费水平同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及获得的生活乐趣成正比。(3)发展资料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方面消耗的物质资料。这些消费资料主要用于人口和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以提高人口的素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过程,又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人们要求自己的体力、脑力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因此,人们需要拥有接受教育、从事科研及文体活动、进行社会交往等所必需的消费资料和保障条件,以保证人们不断拥有高超的生产技能和充沛的体能。

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界限是相对的。它们在内容上多处交叉,并具有相互的接合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某些属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品将转化为生存资料。例如,某些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在几十年前曾经是享受资料,目前已成为我国普通劳动者谋生和就业的必不可少的生存资料。

第二,按照消费的功能,可以将人们消费支出划分为吃、穿、用、住、行、劳务消费等不同方面,并按照人们消费需求的不同目标分为实物消费、服务消费和精神消费。

可对消费进行较为简单的概括,即把消费资料划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必要把它们具体划分为各种不同生活消费方式的消费,也就是吃、穿、住、用、行、劳务等细分项目。这种划分可称为消费的功能结构。由于消费的功能结构分类和自然属性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而且和消费品的产品结构分类是统一的,因此它成为消费研究中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把吃、穿、住、用、行、劳务等具体项目归纳总结为实物消费、服务消费及精神消费。(1)实物消费主要包含食物消费、耐用消费品消费、服装消费、住房消费。

①食物消费。食物消费主要是指消费者平均食物消费量指标,主要包括营养构成和食物构成两个方面:一是食物构成,主要考察消费者人均主食和副食品的占有量。例如,消费者人均占有粮食、猪肉、牛羊肉、禽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消费数量;二是营养构成,主要考察消费者所消费食物的发热量、食物所含蛋白质含量和食物的脂肪含量以及各种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含量等。

②耐用消费品消费。耐用消费品主要是指消费者所购买的非易损家电产品。耐用消费品指标主要考察每百人拥有手表、自行车、彩电、冰箱、电话、摩托车、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数量。不同时期和不同年代所指的耐用产品对象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很低,种类单一,许多家庭甚至没有耐用消费品。改革开放以后,城乡居民的消费生活水平提升很快;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从低档型向高档型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居民耐用消费品消费开始由基本型向享受型转变。到目前为止,我国消费品市场已掀起五次耐用消费品高潮。这五次耐用消费品高潮分别是:第一次(1978—1984年),热点是手表、自行车、收录机、录像机;第二次(1985—1991年),热点是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组合音响;第三次(1992—2001年),热点是电话、高档电视、空调、电脑;第四次(2002—2005年),热点是住房、汽车、家庭装修、高档商品;第五次(2006—2014年),热点主要是中高档汽车、智能家电、改善性住房等。

③服装消费。服装消费主要考察居民消费者在棉布、化纤、丝绸、皮毛等方面的人均占有量。

④住房消费。住房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较高的消费品,也是我国消费者非常重视的主要耐用消费品。住房消费主要通过消费者人均占有住房面积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居民的住宅保障问题,投入巨资修建住房,并在住房体制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住宅商品化,使城乡居民的住宅条件迅速得到改善。目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约40平方米。(2)围绕消费者自身的各种服务及精神消费。它主要包括教育、咨询、文娱、体育、保健、医疗、信息以及日常生活的理发、照相、饮食、修配等各种服务修理行业。围绕人的各种服务及精神消费具有商品属性。服务及精神消费主要以劳动者的活劳动形式体现,而不是主要以实物形式为人们提供使用价值。消费者的服务及精神消费,不是对实物商品的消费,而是消费服务所具有的某种使用价值,是对活劳动的消费。服务及精神消费主要包括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消费、以科学技术文化创意为主体的服务消费、实物产品型的服务消费。

①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消费。其主要特点是,这种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一般的有形物;劳动产品也不表现为有形物体,而表现为一种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统一。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消费服务,在生产和消费时空上是一致的。提供这些服务的过程,也就是这些服务的消费过程。它一方面被生产出来,另一方面又被消费者消费掉。服务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随着其被提供而消失,其价值也随产生而消亡。如,医生护理、艺术表演等均属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消费。

②以科学技术文化创意为主体的服务消费。也就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性生产。之所以把它列为服务的一部分,是因为它一方面是人们劳动的支出过程;另一方面,它的劳动对象不是有形物体,而是对象化在无形的科研及文化创意专题上。以科学技术文化创意为主体的服务消费的典型特点是,这种服务是人们脑力劳动的结果。其表现形态为某种知识或信息的产生和实现。我们现在所处社会是信息社会。除了“时间是金钱”的口号外,“信息是金钱”“知识是金钱”的口号也将愈显重要。知识型服务主要是一种间接服务。它通常需要进入物质生产过程或借助于其他类型的服务生产才能最终成为消费品。例如,生产企业的经营规划、战略策划,科学家的科研工作,教师讲课前的备课与研究,书籍印刷前的创作等。对这类服务的消费,都属于知识型服务消费的范畴。

③实物产品型的服务消费。实物产品型服务消费的主要特点是人力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实物化。它既是一种服务产品,又是一种最终产品。比如,加工的食品、书籍、唱片、录音带等。实物服务消费把提供的服务追加到商品的价值中去,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和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结合,完成了服务商品的有形化。例如我们看小说、杂志、报纸,就是对作家、记者所提供的服务进行消费。人们在对其进行消费时需要的是动人的故事情节、及时的新闻信息,而不是要这本书或这张报纸的纸张本身。

第三,按消费满足需要的不同方式,可以划分为个人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消费支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个人消费由居民及其家庭支配,满足个人生活消费需要;社会集团消费则由国家或集体支配,满足社会集体生活的需要。第二节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我们知道,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生产、分配、交换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对于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根据这种整体性,我们来认识一下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一,是社会再生产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部分,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又互为条件、互为依存。但每个环节都不相同,都有其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不同阶段,都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活动、独立的运行方式和独特的运动规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中间环节,消费取决于生产,并受分配、交换的制约。但消费不是消极、被动的,对生产、分配和交换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它与生产、分配、交换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使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能正常进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要素、必要条件、最终完成环节。并且,消费是一切社会形态中生产的最终目的。(1)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作为社会生产的内在环节,成为社会生产的内部结构。社会再生产内部的各部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各有其内部结构。马克思在阐述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时,就曾把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揭示出生产的内部组织形式和在一定社会形式规定下的运行机制。马克思还从揭露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的对抗性质的角度,把消费资料进一步划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生活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消费的内部结构。由此可见,可以把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看作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2)在社会再生产中,消费同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具有生产同消费的一般关系的规定性。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

①从总量上看,生产决定着可供消费产品的总量。生产是由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组成的。在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中,只有消费资料生产提供社会可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虽然生产资料生产在总商品产品的价值中,有一个组成部分和该部门生产者的劳动报酬的价值相等,但是它是作为生产者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一定部分而存在的。这一部类生产者的劳动,既没有为自己,也没有为别人生产可供消费的产品。因此,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构成决定着消费基金的总量,从而决定着在这一水平下的消费水平。

②生产所决定的物质产品构成规定了消费物质一定的比例关系。物质产品的构成决定了消费结构的实际变化情况。在既定条件下,消费可以在生产的某个限度内有所变化。

③生产可以促使消费者不断优化消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结构中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也带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了食品深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客观上使人们食品消费构成的水平得到提高。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产中的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能够成为现实的产品。因此,生产的运动只是在消费中才最后完成。“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现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例如,一件衣服只有被人穿了,它才成为现实的衣服。从这一点来看,消费又从生产的实现上制约着其内部构成。

②消费创造出不断调整生产的需要。消费虽然不像生产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产品来,但是却创造了一个生产的前提,一个“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即人们对消费的客观需要,从而成为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消费变化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耐用消费品迅速普及。这种趋势促使传统的生产资料的机器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部门转向生产各种耐用消费品和文化用品。因此,马克思指出:“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体结构中的基本环节之一(1)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两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分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时,首先分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这不是偶然的。再生产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而再生产过程的产品在消费中才能最终完成。消费的重要性在于它关系着社会再生产的实现。对于社会再生产产品,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如果实现不了,就会造成整个社会再生产的突然停顿。马克思提出的非常值得重视的思想是,产品的实现不仅仅是在流通过程中的实现,从根本上说,是在最终消费中的实现。不论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环节如何,生产和消费始终是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个极限,始终从两极规定着社会再生产运动的量和结构。

作为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两极,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两者都“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中心。”这种媒介运动,可以说是社会再生产总体结构自我调节的核心。

从近代各国经济史来看,在生产和消费变化的趋势和相互作用中确实存在着与这种媒介运动相关的作用力,即新的技术革命引起生产的变化,而生产的变化为消费的变化创造了物质基础,消费的变化又产生出新的消费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两次“消费革命”导致消费—生产变化的情况,很能说明这种自我循环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一方面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依靠其雄厚的科技力量自主开发新技术,使其在家用电器、化学纤维等与消费资料有关的技术项目上取得显著成果,从而生产出大量适销新产品。这些不断进入消费领域的新产品从品种、数量、质量、成本等方面为消费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国内市场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迅速扩大。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以“三种神器”(即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迅速地进入人们消费生活为标志,日本进行了“第一次消费革命”。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至20世纪70年代初消费重点又转向“新三种神器”(即小汽车、彩色电视机、空调机),这便是“第二次革命”。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电气机械、汽车等新型工业的发展。据统计,电气机械工业产值1970年比1955年增加35倍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7%;轿车产值增加150多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2%。正是这些工业部门的发展,促使日本重工业、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的迅速形成。(2)消费和生产相互作用,产生社会再生产的结构型变化。

消费结构变化是引起生产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再生产总体结构的自我循环中,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相互作用,引起社会再生产的结构型变化。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为例,其1955—1974年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如表1-1所示:表1-1 1955—1974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产值的动态和结构数据来源:[苏]伊·普·法明斯基.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M].戴有振,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53.

表1-1中的数字表明,这些国家在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等。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6%和8%,均超过工业部门5%的平均增长速度,以致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分别从1955年的31.3%和9%上升到1974年的36.2%和13.2%。这两个工业部门产值的迅速增长与生产结构的变化及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如机器制造业跟消费结构中耐用消费品比重的提高密切有关。目前这些国家消费品的总产量中至少1/5是由机器制造业生产的。化学工业也是如此。在这些国家居民的消费构成中,化学制品的作用增大了,越来越广泛地用塑料来生产碗碟、家具和其他各种生产用品。合成洗涤剂、化学去污剂等的生产量逐渐增长,各种药品特别是抗生素、磺酰胺、维生素的产量大大增长。

这些国家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某些消费生产部门内部结构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以纺织工业为例,由于居民消费结构中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品的增长,纺织工业的旧部门——棉纺织和毛纺织在纺织品生产的总的低增长速度的条件下,处于停滞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棉纺织品的生产量,在1946年的830万米到1956年的940万米之间波动,1965—1966年继续维持在840万米~860万米,而到1974年降到540万米。英国的棉纺织品生产量在1951年达到最高生产水平201.4万米,1974年降到41.1万米。日本的棉纺织品生产规模最近几年也在缩减,其产量比之前大约减少了1/3。毛纺织品生产情况大致一样,也在不断地缩减。

消费的基本消费构成部分通常由居民收入的现有能力来实现,而货币收入的增长部分首先用来满足新需求。这种因科学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需求对物质生产结构的变化起着重大作用。首先是对工业品生产结构的影响。苏联1965—1975年消费品工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表1-2 苏联1965—1975年消费品工业生产的结构数据来源:[苏]伊·普·法明斯基.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M].戴有振,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60.

在苏联消费品工业生产结构中,食品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在1970年以后下降,而重工业生产的消费品比重提高了9.2%。这种提高主要是靠为满足新的消费需求而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机器、仪表和化工产品等实现的。

由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的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结构作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中社会再生产结构型变化的另一令人信服的例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结构的变化。以苏联为例,苏联1961—1975年国民收入用于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如表1-3所示:表1-3 苏联1961—1975年国民收入用于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数据来源:[苏]伊·普·法明斯基.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影响[M].戴有振,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74.

表1-3说明,国民收入用于物质生产的比重不断降低,而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不断增加。而苏联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结构的变化促进了重工业主导部门的加快增长。这致使非物质生产领域中主要提供收费服务的许多部门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也就是说,如果使这种制约因素尽量减少,非物质生产的比重增长得还要快一些。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经济的迅速增长,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决定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物质福利消费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质的结构的改善上。

这种质的结构的改善主要表现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一些部门的劳务消费、精神消费的迅速增长。消费结构的这种变化必然影响生产结构的变化,致使非物质生产领域更快发展。同时,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而生产结构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而发生的变化,要求劳动者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较多的技能。这使劳动者在消费结构中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所占比重上升。这反过来又进一步要求加快发展某些非物质生产领域。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迅猛增长,也反映了由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这种社会再生产结构型变化。表1-4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历史和现状数据来源:刘颂尧,林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极分化[J].世界经济,1981(12).

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有些国家下降幅度较大;一般情况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幅度较大。第二章消费的相关概念消费的相关概念很多,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以及消费需求等方面。这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和不同对象的生产关系。消费水平反映了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居民收入客观上有高有低,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消费水平不同,反映了人们拥有的物质利益的差别。虽然它并不反映阶级差别,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居民在社会经济中所处地位的不同。消费结构在消费体系中,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不同居民的消费结构,反映了居民不同层次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虽然不再反映阶级关系,但是也反映不同阶层居民在社会消费中的差别。这种差别也是生产关系的反映。而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出现多种居民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反映了人们在消费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方式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消费的市场化、商品化、货币化及其劳动的社会化,都能够反映居民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总之,从消费体系的内容上看,无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需求,都能通过居民消费的实现过程来体现社会生产关系中的某一方面。第一节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而且包括消费者与消费客体、消费环境相结合的质的规定性。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数量,反映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实际满足的程度。消费水平是一个综合指标,最终表现为人们的购买力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生活享受水平,反映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一、衡量一个国家消费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是这个国家居民对商品服务消费量占有的比例

目前,我国的商品服务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从世界各国发展情况来看,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越是经济落后的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小。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断地在各产业之间进行再分配。劳动力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一个国家就业人口占各产业不同的比重,可以侧面反映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我国目前第三产业人口在各产业中的比例较低,但发展趋势较好。2010年年底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7.5%。因此,加快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高消费者消费水平的重要举措。

衡量服务消费量的指标通常有:一个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汽车数量,护士、医生人数;人均教育经费;每个城市的服务网点、商店、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数量等。二、消费水平的提高与消费基金的增长有直接的依存关系

消费基金是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分析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先分析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

当国民收入增长较快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

在经济加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在需要提高积累率的情况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水平的提升速度就会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在买方市场占据主动的经济发展时期,需要提高消费率来刺激经济转型和发展。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提高速度。

一般情况下,应使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略慢于或接近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样可以使积累率和消费率比较稳定,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居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个人消费基金的增长,主要表现为个人收入的增长。这就涉及居民个人收入增长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关系问题。居民个入收入的增长,应当与国民收入的增长相适应,不能过分慢于或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居民个人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长,还涉及国家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问题。如果国家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会提高,个人收入的提高速度就会加快;反之则相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的情况表明,国家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以3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25%。这可以作为分析居民个人消费水平增长的重要依据。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消费水平提升的影响

1.影响消费水平的自然因素

在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中,地理、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等自然因素,从两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

人的自然需要,是人们整个需求体系的初始因素和现实出发点。当然这里包含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以及人们的全面发展需求。例如,当人们从原来居住的一年四季总是一样炎热的热带地区,迁移到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地区时,新的需求就产生了。人们需要温暖的住房和衣服来抵御寒冷和潮湿,需要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活动。由于一个地区的气候、地理位置和其他地区不同,人们对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自然需求也就不同。自然因素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可供人们利用的消费资料的数量、范围和种类,从而影响消费水平。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生活资源中自然资源越丰富多样,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越高;自然资源的条件越恶劣,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越低。而发展到人类社会的现阶段,只要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越丰富多样,就可以生产出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的消费资料,消费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也就越雄厚,反之则相反。

2.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1)国民收入。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赖于消费基金的增长,而消费基金则来自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与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如果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反之亦然。

消费水平的提升,不仅要看国民收入总额,还要看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在全世界位居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却比较少。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比我们高出很多,我国的人均收入排在较后的位置,居民消费水平偏低。(2)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对消费水平有重要影响。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因为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用于积累基金的数量增加,则用于消费基金的数量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

在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和利用情况,也影响着居民消费水平。在积累基金在生产性积累与非生产性积累之间的分配比例,直接影响消费水平;积累基金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之间的分配比例,影响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其结果也会影响消费水平。积累基金中,有一部分转化为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这种转化的数量和比例也直接影响消费。消费基金中有一部分不用于生活消费,比如国防费用、行政管理费用等。这部分所占比例的变化,也直接影响消费水平。在消费基金中,社会公共消费基金与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对居民个人消费水平也有直接影响。因此,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是否合理分配,是否合理利用,利用效果如何,都影响居民消费水平。(3)消费品价格水平及其内部比价。消费品价格水平与消费水平呈逆向变动。这主要表现为在货币收入为一定量时,物价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成反比,即物价水平越高,实际消费水平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另外各类消费品价格的对比关系,也影响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特别是对收入水平不同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影响。(4)人口数量及构成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变化是同人口的增长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如果在消费供给量一定的条件下,影响消费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口数量。消费水平与人口数量的变化比例是相反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增长一定要适应消费供给量的增长速度。

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人口数量对消费水平的制约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制约程度小一些。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量较多,人口增长速度也比较慢,人们的消费水平自然比较高。相反,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量较少,人口增长量却较多,人们的消费水平受制约程度就大。

人口构成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在于大量未成年人口的存在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口存在。他们既不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又要花费社会大量的教育费用和生活福利费用。这必将加重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从而延缓整个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长。

3.劳动生产率也是影响消费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消费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增加消费品(包括劳务)的数量,而且还要提高消费品质量。要想促进消费品生产的增长,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在人们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因而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提高消费水平中的作用愈加重要。(1)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长应慢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在社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情况下,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速应慢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以便进行积累。但同时,必须保证消费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二,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速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要考虑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不能过高地提高社会平均消费水平。否则,消费水平的增速就会快于劳动生产率。这对于进一步发展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要慢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应使二者的比例相对稳定,使消费与生产相适应。(2)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要考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消费资料中相当多的产品直接来自农业,而且消费品加工工业的原料、辅助材料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来自农业,如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及其他日用、医疗保健用品加工业等。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极大。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速度的提高一般又比较慢。如果社会平均消费水平脱离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大幅提高,就会使农副产品的供需缺口拉大,最终还会阻碍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3)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要慢于消费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直接取决于消费品工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农副产品要转化为加工工业品。比如,粮食的加工,肉、鱼、奶类等农产品的加工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等。另外,消费领域的扩大、新的消费品的出现,都取决于消费品工业生产及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社会经济发展越好,人们的生活消费越依靠工业消费品的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消费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会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因此,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速度应该慢于消费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

在处理消费水平提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我们既要反对高消费,也要反对抑制消费。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好消费水平提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二节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在消费需求和供给运动中形成的各类消费资料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人类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在生存过程中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需求。这些需求是靠生产和消费不同的物资和相应的服务来满足的。生产和需求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人们对消费资料的消费过程。在消费过程中,对不同消费资料消费所形成的比例和组成关系,构成了一定的消费结构。它是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结构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角度规定的经济范畴。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消费结构类型划分。消费结构首先可分为微观消费结构和宏观消费结构两大类型。“社会消费结构不仅包括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比例,同时还包括各社会集团的消费比例,社会公共分配的消费品的消费与个人分配的消费品的消费比例,各种消费行为如吃、穿、住、行等各种各样费用之间的比例以及为了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或发展的需要的消费之间的比例,等等。”宏观消费结构与微观消费结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宏观消费结构是指整个社会消费资料最终实现的分布,如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各自的比重、各地区和城乡居民消费各自的比重等。微观消费结构又可称家庭和居民个体消费结构,是指居民生活消费内容的组成方式。本书的研究内容只涉及微观消费结构。一、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按人们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分为吃、穿、住、用、行等形式不同的消费结构。这种形式的划分比较具体和直观,便于计算和统计,也便于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这种划分方法。按这种划分方法,还可把吃、穿、用等进一步细分。例如,吃的部分,可细分为主食、副食,还可列出具体的食品,如水果、蔬菜、肉、蛋、禽、奶等;穿的部分,可细分为化纤织品、棉织品、毛织品等;用的部分,可细分为一般日用品、文化用品、保健用品、高档耐用消费品等。(2)按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来分类,可以形成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结构。(3)按消费品提供的消费形态,可以形成实物消费、劳务消费的消费结构。实物消费是有形产品的消费。劳务消费一般是通过活动方式提供的消费服务。劳务消费是人们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满足都离不开劳务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务消费在人们生活消费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许多劳务消费,比如文教、文艺、体育、信息、咨询、金融、贸易、旅游服务、商业、医疗、卫生等,对方便居民生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在,我国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不仅对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十分重要,而且对促进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极为重要。二、恩格尔定律的界定及贫富标准划分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消费水平变化和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指针,甚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针。1857年,著名的德国煤矿工程师、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对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后,提出了重要的结论:家庭收入越少,饮食费用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饮食费用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逐渐减少,用于衣着、住宅、取暖和照明的支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用于满足文化、娱乐等需要的支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他还得出一条重要的结论,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收入中用于食物部分的多少,可以作为该类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恩格尔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规律,并把它称为恩格尔定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又在许多方面对恩格尔定律作了补充和延伸。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恩格尔定律具有两个前提条件,即:第一,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第二,食物支出要有统一的含义,并且总支出、总收入也要有统一的含义。这是对恩格尔定律的主要补充修正。(1)恩格尔定律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演化的情况。恩格尔定律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即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恩格尔系数短期的波动不但不与长期的趋势相矛盾,而且其长期的趋势恰恰是在不断的短期波动中实现的。(2)我们在应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分析和比较时,要注意到两个前提条件:①可比性。②比较的时期要有一定的长度。在用恩格尔系数衡量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的因素。如不同的居民生活消费习惯、不同的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的社会制度等多种特殊因素。而不能简单地把恩格尔系数的上升或下降,作为评判消费结构逆性或良性运动的标准。在一定条件下,恩格尔系数上升,不但不是消费水平低的表现,反而体现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恩格尔系数是会下降的,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恩格尔系数不会直线型下降,而是呈螺旋形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总的下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上升。

简而言之,恩格尔定律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越穷,其消费支出总额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越富,其消费支出总额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小。食物费用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的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RI)=食物支出/消费总支出×100%

自恩格尔定律问世至今,国际上一直把它视为消费结构变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以至于目前联合国把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国贫富程度的标志。其贫富等级的具体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的生活水平,40%~50%之间属于小康水平,20%~40%则划分为富裕生活,20%以下则视为极富裕生活水平。三、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

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产业结构决定产品结构,决定消费品生产结构。因此,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在产品供不应求时,它直接决定消费结构;在供过于求时,它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

消费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产业的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消费品的生产,从而影响消费品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我国过去曾在一个时期内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其结果是阻碍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乡消费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后,国家调整了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加快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人民消费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使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不仅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让大多数城乡居民步入小康生活,使消费结构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2.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的内部结构

各产业内部结构直接影响消费结构,特别是农业和轻工业内部结构对消费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譬如农业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构成对人们消费结构中粮食、水果、肉、蛋、奶等的消费产生直接影响;轻纺工业、食品加工业、家用电器工业的发展使人们衣着、食品和生活用品的消费比重增加。但是如果纺织工业所占比重过大,而食品工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会使人民基本生活的消费结构比例失调;重工业内部结构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消费结构。重工业是农业和轻工业及服务业的物质生产基础,为这些行业提供一定水平的技术装备。因而重工业内部各个行业及其产量的比例最终要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它也影响消费结构。

3.第三产业在总产业中所占比重

在第三产业中,生活服务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消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对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现在正经历着以新兴的信息产业为标志的新的产业结构分化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产业的脱颖而出,新的消费品会不断出现,人们的消费领域会不断拓宽,居民消费结构会产生重大变化。四、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结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从宏观来说,国民收入,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状况,不仅影响消费水平,也影响消费结构。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以及消费基金中个人消费基金的增长速度,都直接影响全社会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其中,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意味着居民购买力的大小,进而影响消费结构。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消费需求层次上。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也会提高,由此必然导致消费结构向较高层次发展。这表明,消费结构在外延上和内涵上都发展了。

第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了。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由吃饱向吃好转化,越来越讲究营养、味美和方便;在穿的方面,由单调向多样化转化,越来越讲究花色、品种和式样;在用的方面,由一般日用品向高档耐用消费品转化,越来越讲究方便、多功能和精美;在住的方面,由满足基本住的需要向居住舒适化转化,越来越讲究宽敞和室内环境优美等。

第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过去没有能力消费的,现在可以随意消费了;过去消费质量差、档次低的产品,现在可以消费质量好、档次高的产品;过去只能满足基本的消费需要,现在可以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这就必然使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五、价格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价格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结构。

不同消费品的价格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市场的供需常常发生变化,因此商品价格有时上涨,有时下降。商品价格,影响着消费品的供应,也必然影响消费结构。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力的大小就直接取决于价格的高低。也就是说,消费者以同样的购买力能购买多少不同类型的消费品,取决于这些消费品的价格状况。一般来说,当某种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后,其需求会减少,消费也会减少;反之亦然。特别是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消费品更是如此。当然,在某些消费者中,也有相反的情况。但总体来说,价格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六、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人口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第一,人口总量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在消费品总量一定,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基金为一定量的情况下,人口总量就成为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总量愈多,人均拥有的消费资料的数量愈少,人均消费支出也愈少,从而在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所占的比重就愈大,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的比重就愈小。人口总量愈多,就会对社会提出生产更多基本生活资料的要求。此时,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生产就相对受限制。这不仅影响全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消费结构中享受资料、发展资料比重的上升,不利于消费结构向更高的层次转变。第二,人口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人口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区域结构都影响消费结构。现在我国农村人口多。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制约,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的消费就受很大的影响。虽然广大农村居民迫切需要这些消费品,有的地区农民也有购买力,但是就其整体条件来说,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仍制约着家用电器的消费。在人口结构中,不同的人口素质及不同年龄的群体也影响消费结构。如工人、知识分子、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同时,性别不同,其消费结构也有较大差异。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时,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第三节消费方式

消费方式是指人们在消耗生活资料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是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包括消费者以什么样的身份,通过何种形式,采用什么方法消费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消费方式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消费的自然形式,或者叫消费方法。这种意义上的消费方式基本上取决于消费对象的自然属性。主要包括:第一,消费者作为特定环境下的人需要与其环境相适应的消费对象,并且能够通过改造自然创造出所需的消费对象;第二,在新的消费对象被创造出来的同时,使用消费对象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也会被创造出来,如方便食品、家用电器、现代交通、信息工具等。消费的自然形式反映的主要是人与物的关系。它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第二层次是指消费的社会形式,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社会消费关系的性质及消费心理、消费习俗等。这种意义上的消费方式,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民族特点和风俗习惯等。消费方法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变化,而消费的社会形式则相对稳定。只有消费方法的重大变化才可能引起消费的社会形式发生改变,而消费的社会形式对其自然形式的变革也有制约作用。一、影响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

1.生产方式

在一定的意义上,消费方式首先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方式。

2.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对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典型的非经济因素影响。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雨带地区和旱带地区、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居民消费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而且较多地反映在住宅外的消费活动方面。

就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看,其所决定的消费方式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性。而对于自然变化和自然灾害来讲,它们对消费方式的影响就具有突然性和可变性。诸如风、火、旱、虫灾以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消费方式会产生灾难性的破坏。灾难虽然有时是短期性的,但是可以长期地影响受害地区的消费方式。

3.传统习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