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5:22:54

点击下载

作者:杨力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养生先养肾

养生先养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养生先养肾作者:杨力排版:昀赛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ISBN:9787553727202本书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序肾乃人之命根

如果把人的生命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肾就是这大树的根,根实则树盛,根虚则树衰,足见养肾的重大意义。难怪《黄帝内经》说,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包含肾气及肾精,是生命精气的源头。肾还是大脑、骨、牙、发的母亲,可见肾重要之至,岂止仅是泌尿的器官!

本书揭示补肾能增强生命活力,提高免疫力,增强脑力,养好肾还是抗衰老益寿延年的前提。全书充分展示了肾在生命活动中的威力,所以本书的宗旨是养生先养肾。

此书精湛地、全方位地论述了养肾大道、强肾大法。相信此书能给广大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启示。

最后,祝广大读者朋友们健康长寿。杨力2014年1月1日于北京第1章 肾为先天之本,养生先养肾身体底子好不好由肾决定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身体底子好,就不易生病,即使生病了,身体也会很快好起来。其实,身体底子好不好由肾来决定。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当一个人还在娘胎时,肾的功能就对其他脏器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决定着一个人出生后的身体素质。

肾为先天之本

肾在人体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中医认为“肾者,性命之根”,“人之有肾,犹树之有根”。这是因为,肾在体质强弱、生长发育、寿命长短、生殖上具有重要作用,是繁衍后代、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主要内脏,故被称为“先天之本”。数百年来,“肾为先天之本”被后世医家广为引用,对中医临床防病治病、优生优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保先天就是保养肾气

什么是“肾气”?肾气就是肾中的精气,简称精气。一说到精气、肾气,很多人都会想到,是不是性生活中男子体内排出的精液呢?不完全是,那只是肾中精气的一部分。肾气受之于父母,来自先天,也就是说,父母体质的状况以及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营养、休息、心理和疾病情况决定了孩子的肾气是否充盈。所以说,讲养生应从胎儿养生开始讲起,从孕妇开始讲起。当宝宝还是个小小的胚胎时,就应该注意调护孕妇的身心,加强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状态,这样生出来的宝宝更聪明、更健康,也为将来有个肾气充盛的好身体打下一个好基础。这跟现在流行的胎教如出一辙。

肾与后天调养有关

虽然肾中精气主要来自于先天,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还要靠后天的保养。如果肾气先天充盛,后天失于保养,那也会慢慢消耗殆尽;如果先天一般或者稍有不足,后天能够用好的方法去补救,也可以养出好身体。肾是人体内的“劳动模范”

人们把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称为劳动模范,你是否知道,在我们的体内也有这样的劳模,它就是肾。肾和心脏一样,从一出生起,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并且它身兼数职,非常敬业,堪称人体内的劳模。

中医里的肾在忙些什么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人的发育、人的精力、人的性欲、人的生育、人的排泄、人的呼吸、人的骨骼、人的智力、人的头发、人的听力、人的牙齿……这些生理机能正常运行或良好运行,全都需要肾参与其中,如果肾出问题了,人体的生理机能体系也会出问题。由此可见,中医的肾功能非常强大,管的事特多,任务非常繁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给肾封了个官,叫“作强之官”,就是古时候修房子的水电工。故而肾相当于传说里的水神——“共工”,即大家共同的工人。

西医里的肾在忙些什么

西医里的肾脏,它每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净化血液、形成尿液、排泄废物的工作。肾脏是人体的过滤系统,每天处理约200升血液,人体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多废物,肾脏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废物和多余的液体,承担了人体内最脏、最累的排污工作,可以说是人体内工作最勤奋的“劳动模范”。肾脏里有几百万条毛细血管,叫“肾小球”,每个“肾小球”的工作效率都非常高,即使是全部正常的肾小球功能仅存30%,加班加点仍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中医肾与西医肾的异同

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有所不同,中医讲的肾抽象复杂、范围大,包括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及部分泌尿系统等。而西医的肾概念很简单、很局限,就是肾脏,位于人体脊柱两侧、腰中部这个位置,一对蚕豆状、拳头大小的器官。

中医的“肾”远远超越“扁豆”

中医对“肾脏”的定义比西医的“肾脏”要广得多,可以说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西医的肾脏只是一个身体器官,就是大家在医疗图片上看到的那一对“扁豆”。它就像是一个24小时不停工作的“清洗工厂”。它通过输尿管与膀胱相连,它每天必做的工作是滤洗血液,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接着,输尿管负责把尿液从肾脏运送到膀胱,膀胱储存尿液,每到一定时候把它们排出体外。在中医的理论里,“肾”是个功能单位,并不单纯指西医实实在在的器官“肾脏”,它的功能范围涉及到西医学里的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

由此可见,中医的“肾脏”要抽象和复杂得多。中医认为,“肾”是主宰身体所有的动力源泉,决定着人一生的生长发育、生殖力、遗传能力、水液代谢、呼吸功能调节等等。肾气足,则人的呼吸深沉绵长,毛发乌黑亮泽,性功能正常,精神面貌好。

所以,中医的肾脏范围要大得多,远远超出西医肾脏的功能范围。中医所说的肾亏不一定是肾脏出问题,有时可能是内分泌有毛病,有时可能是生殖系统有问题,有时也可能是生命现象出现衰微。所以,一听到“肾虚”就跑到泌尿科求医是不科学的。

西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

肾脏是一部功能强大的超自动化“机器”,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净水机”,肾脏1天大概要过滤血浆200升,相当于人体血浆量的6倍;二是“筛子”的功能,肾脏可以利用筛孔大小的过滤结构,把有用的东西留在血液中,代谢的废物排到尿液中;第三个功能是“生命工厂”,肾脏能够生产很多与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与调节血压、生成红细胞、骨骼代谢等有关。肾脏剖面图

●人体的泌尿系统由两个肾脏和一个膀胱组成,它还包括两条长长的输尿管以及尿道。输尿管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到膀胱,尿液再经尿道排出体外。肾脏的功能是过滤血液并产生尿液。尿液沿着输尿管下行并贮存于膀胱。当膀胱收集的尿液达一定量时产生排尿反射,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中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藏精。《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即肾是精所存在的地方,精在这里并不单指精子,还包括精气。精分为先天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它有促进生长和繁殖后代的能力。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即是靠脾胃化生的营养物质所得,具有滋养濡润脏腑的作用。先天之精必须有后天之精的滋养,才能得到不断地充实,后天之精必须有先天之精气的蒸化才能产生,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所以肾精的盛衰,除了和先天条件有关外,还和后天营养是否充盛有密切关系。

肾中所藏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它分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对各脏腑组织起寒凉、滋润、濡养等作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脏腑组织起温煦、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称之为肾阳。肾阴与肾阳,又称元阴与元阳、真阴与真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肾阴、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肾及全身阴阳的协调平和。

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将含有营养成分的“清者”敷布周身,将含有代谢废物的“浊者”化为汗与尿排出体外。肾主水作用的发挥,主要靠肾阳的蒸化作用。肾阳蒸化水液,使水能气化,又能使气聚而为水(如产生尿液),以利于水液在体内布散和排泄。

肾主纳气

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浅表,以保证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功能。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才能保持呼吸均匀而有深度。

肾主骨生髓

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养骨。肾中精气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滋养而坚固有力,牙齿也坚固不易脱落。当人衰老时,肾精也就衰减了,不足以养骨,则可出现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症。肾脏内部结构图肾脏虽强大但也很脆弱

肾脏的功能非常强大,人体的两颗肾脏,只要剩余20%的功能,就能够完全满足人体正常需要。但是,肾脏也是一个比较脆弱的器官,一旦受到损伤,没有特别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肾脏的负担越来越重

肾脏就像一台机器,夜以继日地不停工作,是很容易损坏的。现如今,人们摄入的高脂、高蛋白食物越来越多,肾脏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另外,肾脏的职责重要、工作量大,也易受到污染和饮食、药物等各种有害因素的损伤,所以肾脏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来自肾脏的求救信号

肾脏俗称“哑巴”器官,因为它不像肺脏那样会咳嗽,不像肠胃那样会疼痛。即使是全部正常的肾小球功能仅存20%,仍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而不被察觉。

医生在追溯终末期肾病患者病史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单位体检发现有蛋白尿+~++,当时也没当一回事儿,因为感觉没什么不舒服”、“我身体乏力、腰背酸痛两年多了,没在意”、“这几年夜尿多了,想着上年纪了也正常吧”、“就是这一年多尿里泡沫增多,人也容易疲累些”……其实,这些都已经是肾脏发出的警告信号,然而大多数人都不予重视。

所以,要想将肾病防患于未然,一定要注意肾脏的求救信号。肾脏的求救信号有:脸部、下肾主水,肾不好,水液代谢就会障碍。早晨起床后肢水肿眼睑水肿、脚踝部水肿,活动20分钟后仍不消失。劳累后,这种水肿也会加重尿量突然生活习惯没改变,但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或者以增多前晚上起夜不多,现在起夜次数增多、尿量增多,这是肾不好的早期表现体内毒素肾不好,会使毒素在血液中堆积,出现食欲不振、增多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适尿液变色当尿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颜色时,都要警惕肾脏问题尿液有泡尤其是细小不易消失的泡沫,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沫白较多,是肾脏的肾小球或者肾小管功能和结构受损的表现口中有氨伴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贫血,往往是肾病中晚味期的表现

西医判断肾脏健康三部曲

判断肾脏是否健康,有三个步骤。第一要看“净水机”的功能是否良好,测一下肾小球滤过率便可知;第二看“筛子”的功能是否完整,若是“筛子”漏了,就会出现血尿或蛋白尿,测血尿和蛋白尿便可知;第三看“生产厂”的产量是否正常,就是测量血压。医生通过这三个简单的检查就能涵盖肾脏功能的各方面,从而及时发现早期的肾脏异常。

哪些人群小心患肾炎

1.高血压病人,尤其是病程比较长者。一般来说,高血压若超过10年,蛋白尿的风险增加2倍,肾功能下降危险增加1倍。

2.糖尿病病人,尤其是病程超过5~10年者。在发达国家透析病人最主要的病因是糖尿病,在我国,糖尿病是导致尿毒症第二位的病因,约占到1/5左右。

3.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是肾脏病的危险人群。为什么养生要先养肾

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健康之源”,所以,养生先养肾,是医学里流行的,更是生命所必需的。十分遗憾的是,就是这堪比性命的重要器官,人们却对它知之甚少。事实上,早期肾脏损害往往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而一旦去医院就诊却为时已晚!

肾是生命之根

中医认为,肾是“生命之根”,肾动力就是人的生命动力,主宰着精神、体力、内分泌机能、性功能等基本动能,肾动能就是人的生命动能。其实,睿智的古代医学家早就认识了肾在生命中的首要地位。在中医五行学说中,肾属水。亿万年形成的地球之所以有生物与人类的存在,就在于有水的存在,说明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与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肾的地位堪比生命之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慢性肾病是“沉默杀手”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甚至高于某些常见癌症。

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病可以说是一个沉默的杀手。慢性肾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由于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这些疾病表现得很隐匿,起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不易察觉,因此,许多病人开始就医时就已经发展为肾脏病的终末期,痛苦不堪。

慢性肾病如果恶化,发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地步,人体内的代谢废物排泄不出去,就会直接威胁生命,这时就需要靠肾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存。

先养肾就是要做到早预防

慢性肾脏病从轻到重分为1~5期,其中1~2期为早期,5期就是尿毒症期了。早期患者的肾功能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很多人在单位体检时,以为抽血检查了肾功能,就足以反映肾脏的健康状况,其实这是一个要命的误区。比如,当发现“血肌酐”升高时,肾小球滤过率丢失已超过50%,也就是说,这时患者的肾功能已损失过半了,治疗有点晚了。

所以,筛查早期肾脏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年查尿常规。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酮体等,如果肾脏有病变,大部分都能在尿常规中有所反映。

尿液筛查后,可做血液检查,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β2-微球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检查。做B超主要看肾脏的大小、厚度。如果肾小球50%以上发生硬化,肾脏就会缩小。

即使从未得过肾病,也需要每年做一次检查,且最好固定一个医院。因为肾脏病变往往不能敏感地反映在肾功能的检查上,在一个医院做多项检查,有利于将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动态变化比单次结果更能准确诊断。

肾功能检查的三个指标

1.血尿素氮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血清尿素氮数值,正常成人应为1.7~8.3mmol/L。肾脏发生炎症、动脉硬化、结核、肿瘤等都可引起血尿素氮增高。但血尿素氮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食用肉、鱼、蛋,高烧、败血症等均可使尿素氮升高,故不能单以此指标评价肾功能。

2.血肌酐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血肌酐的正常值是44~123μmol/L。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血肌酐的浓度升高,肾脏多已发生实质性的损害。

3.血尿酸

尿酸为体内核酸代谢的产物。嘌呤是核酸的组成成分,它的代谢产物叫尿酸,经由肾脏排出。血尿酸的正常值是142~416μmol/L。当嘌呤代谢异常,尿酸产生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时,可导致高尿酸血症。血液中绝大部分尿酸或其钠盐过高,超过血液中的溶解度,就会引起痛风。肾有多强,寿命就有多长

活到百岁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逐渐发现,肾与人的生、长、壮、老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强是生命力旺盛之体现,肾虚是疾病多发之主因,肾衰是机体老化之根蒂,只有通过补肾强肾才可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肾气虚衰,人就变老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壮、老、死都与肾气密切相关,甚至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与否,以及寿命长短都与“肾”相关。肾强,则百病不侵,光彩照人,样样都强;肾弱,则诸病侵扰,神色渐衰,力不从心。

在生命过程中的生、长、壮、老的各个阶段,其生理状态的不同,决定于肾中精气的盛衰。肾气充盛,人就处在生机勃勃的青壮年时代,肾气虚衰,人就变老,甚至年龄未到便老态龙钟。所以说,“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

人活着,每天都有消耗,消耗得最厉害的就是肾精肾气,肾中的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流失。《黄帝内经》上就指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意思是说,女子从42岁就开始衰老了,男子从40岁就开始衰老了。

40岁以后,肾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

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为肾单位,健康成年人双侧肾脏约有200万个肾单位,进入40岁以后,则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年龄越大其肾单位将愈来愈少,且功能也相应降低。

由于老年人的肾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老和退化,80岁时的肾脏滤过率只相当于30岁时的50%。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西医说明肾脏功能衰竭的主要指标。事实上,目前查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最准确的指标,大家不能忽视,低于60即为异常。肾功能一旦衰竭,就可能会诱发尿毒症而危及生命。

远离肾脏病是长寿的保障

据统计,患有慢性肾病的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0倍以上。可见,患肾病,会折寿;远离肾病,才有了长寿的保障。

调查发现,富裕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患病率高,是导致慢性肾病的根源。而中医认为,“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体生理机能体系,并不特指解剖学上的肾脏器官,这也就可以很好的解释现代医学的研究结论:肾脏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疾病,它和许多慢性病息息相关,只有联合防治,才能真正遏制其蔓延。

所以,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说,要做到“三监测”:定期测量血压;定期化验尿(尿常规检查),特别是监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定期化验肾功能(肾功能检查)。

中医则认为,要想远离肾病,需要治补结合,“治后天之症,补先天之本”。根除因肾虚导致的各类功能上、精神上、体力上的异常症状,达到强肾之目的,促进生命力的旺盛。

护好肾,能长寿

如果人们能护好肾,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那么寿命自然就会增加。做好以下几点,就能保护好自己的肾。

一是平衡膳食。饮食宜清淡,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特别注意减少盐的摄入,适当多饮水、不憋尿。

二是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避免感冒。

三是控制体重。肥胖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代谢综合征,易出现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这些因素长期存在,会导致慢性肾脏损害。

四是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要小心,喉部或扁桃体遭链球菌感染时,务必根治,否则容易导致肾脏发炎。

五是戒烟,饮酒要适量;避免滥用药物,许多市售的止痛药、感冒药以及其他不知成分的偏方草药,可能有潜在的肾毒性,不要不经医师处方乱吃药。

六是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也可同时做肾脏B超,以便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从“人老腿先衰”谈补肾

你知道吗?从双腿的走路情况就可判断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老人每次走的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走得越轻松,那么他的寿命就越长。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中老年人经常会遇到腰酸腿疼、腿脚乏力的问题。一旦腿脚发软、走路没劲,不少人就会想到可能是缺钙了。但是,很多人补钙之后情况仍不见好转,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中老年人出现腰酸腿痛、腿脚无力等症状,很有可能是肾虚的“信号”。肾精、肾气就像一种无形的生命原始物质,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各个脏器和细胞中,它们会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骨髓造血,加速红细胞生成;生成活性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但是随着衰老的开始,红骨髓的功能细胞在减少,由于髓质下降,骨结构也发生改变了,变得疏松,出现腰腿无力等症状。

归根到底,这都是因为“肾主骨”的能力下降了。因此,改善这些病症,单一补钙是不行的,必须通过补肾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强健腰腿、延缓衰老的目的。第2章 五脏相连,更要靠肾这个“老大哥”肾是身体器官的“老大哥”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元气之居,它藏精纳气,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原动力,在它的表率下,其他脏器都尽职尽责,共同维护身体健康。肾好比是我们身体器官的“老大哥”,带领其他“内脏兄弟”共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调养五脏,从肾入手

中医认为,肾为五脏之核心,肾虚衰会导致其他脏器功能减弱,五脏衰老主要都是由肾虚引起的。都讲肾藏精,精在这里并不单指精子,而是精气。精气指肾的元阳真本,是人体万元之源。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原始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肾动力就是人的生命动力,肾动能就是人的生命动能。在肾中精气的作用下,人体逐渐生长、发育和生殖,开始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也就是说,构成人体生命的各种物质都由肾所产生,体内任何一种物质的盛衰变化都与肾的强弱息息相关,故而身体的种种不适与“肾”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因此,调养五脏,必须从肾入手。

肾阴肾阳是一身阴阳之根本

中医学的“五脏六腑”学说理论中有“肾为阴阳之根”之说,即肾阴肾阳是一身阴阳之根本。肾内寓元阴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诸脏之阴全赖肾阴濡之,诸脏之阳全赖肾阳以温之,故各脏的盛衰都有赖于肾的健旺。

西医认为,肾既是激素的靶器官,同时也是分泌激素的器官。如果肾中精气不足,随之而来的是体内性腺素分泌不足,则一切力不从心。足见,肾亏直接影响分泌激素的机能,机能失职,分泌阀门就关闭了。所以,可以这么说,肾这个“老大哥”没有当好,就好比整个家庭都丢失了信心,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肾不好,五脏六腑都生病

中医认为,肾为五脏六腑之根,人体气血阴阳皆系于此。肾是藏精之脏,不仅藏先天之本,还藏五脏六腑水谷化生之精气,即后天之精,能滋养脏腑和人体全部组织,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气足,则五脏六腑功能协调,气血充足,容面光泽红润,精力充沛,抵抗力强,不容易生病;肾气亏损,则五脏六腑、气血阴阳都要受到影响,致使百病丛生。

肾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根本不固,其他脏腑也容易受损。比如,高血压是人们最熟悉的心血管病之一,其病因有很多。有一个实验很有趣:给有遗传性高血压的大鼠和正常血压的大鼠互换肾脏后,结果是前者的血压正常了,而后者的血压却上去了。实验足以说明,在高血压的发生与持续中,肾脏是脱不了干系的。

心、肝、脾、肺、肾,虽然肾排在五脏最后,但其作用却是最重要的。如果把肾比喻成一个“锅炉”,那么身体消耗燃烧后产生的“煤渣”(代谢废物)都必须经锅炉排出。一旦“锅炉”出现问题,废物排不出去,不仅会损毁“锅炉”,五脏整个系统也会崩溃。

中医认为,肾发病以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为主要原因。如《黄帝内经》中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五脏虚弱,容易出现消渴病。而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则五脏失养而柔弱。

正是因为肾如此重要,所以肾一出现问题,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出现问题。肾虚会累及心、肝、脾、肺等各脏器,并伴有心烦、失眠、头晕、眼花、消化不良、咳嗽等症状。肾病早期多为疲劳、乏力,眼睑浮肿、颜面苍白,尿中有大量泡沫、排尿疼痛或困难。接下来会产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腰痛、夜尿频繁、全身水肿、血压升高、呼气带尿味、骨痛、皮肤瘙痒、肌肉震颤、手脚麻木、反应迟钝等。如果严重了,上述各种症状继续加重,同时会导致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肝肾同源:养肾不忘养肝

养肾不要忘了养肝。因为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人到中年,健康往往滑坡,身体发福,体力、精力与性功能逐渐衰减,一些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补肾。然而,若仅仅补肾,往往不会收到好的疗效。

肾与肝的关系

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肾与肝存在母子关系,即肾水生肝木,古人又称“水能涵木”。肾水充足,木得滋荣,则其功能正常;肾水不足,不能涵木时,则肝阳偏亢,引起疾病。

肝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血需要肾精的资助,肾精足则肝血旺,肾精也需要肝血的滋养,肝血旺则肾精充。正是由于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所以,肾精与肝血,荣则同荣,衰则同衰。故临床上多见肝肾两虚、精血两亏之证。

养肾与养肝要同时

如果只养肝阳而不补肾阴,你调出来的肝气,有可能是肝阳上亢之气,你进补的结果是口干、舌燥、眼睛干涩模糊,还会出现脾气暴躁、头痛、头晕等症,也就是俗称的“上火”。因此养肾与养肝要同时进行。

如果出现了肝阴虚,就应该以养阴为主,这样的病人可以用养肝阴的药来治疗,最有名的药有枸杞子、女贞子、石斛、生地黄等;如果有热的话,可以加一些清热的药,比如黄连、牡丹皮、黄芩、赤芍或者地骨皮;如果病人有一些肝阳上亢的表现,比如头痛、眩晕等症状,可以用一些天麻、菊花、夏枯草等,这都可以清上亢的肝阳,还有的人喜欢用一些龟板,这个也是补阴药,能够平肝降阳。

养肝护肝金点子

1.制怒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怒。怒伤肝,怒气直接影响着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头部),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气往上冲,血往上涌,被人形容为“脑袋都快气炸了”。高血压或是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不少都是因为生气引起的。所以,护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

2.运动护肝

坚持运动是护肝的良方,因为运动既可控制体重,防止肥胖,又可预防脂肪肝。从护肝角度看,选择以锻炼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运动为好,如慢跑、快走(每分钟大约110~120步)、打羽毛球、踢毽子、跳舞、游泳、打太极拳等。每天1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运动后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为宜。

3.护肝保健操

第1步:揉大敦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脚大敦穴(在足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大敦穴,手法同前。

第2步: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脚太冲穴,手法同前。

第3步: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右三阴交穴[1](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分别左旋、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第4步:疏肋间。两手掌横置于两腋下,手指张开,指间距与肋骨的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线,重复10次。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宜。可理气疏肝。

4.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肝为罢极之本”。“罢”通“疲”,作怠惰、松懈之解。就是说,如果能量过度透支,精血消耗过多,也会导致肝病。所谓过劳,多指日常过度繁忙劳累,如有人经常工作到深夜、睡眠不足、应酬频繁、过量运动都会导致中风的发生。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脏病的人,更不可过劳。

劳累还包括房事频繁的房劳。所以,性生活过程中,心脏不好、血压不好、肝肾不好的人都要避免活动太剧烈或者时间过长。

养肝要做到主动休息,即在疲劳感出现之前就休息,这时体内积存的代谢废物尚少,稍事休息即能完全清除,对肝的保护效果最佳。

5.饮食护肝

奶、蛋、豆制品等食品,能为肝脏提供足量的优质蛋白,应轮流摄入。适当食用葡萄糖、蔗糖、蜂蜜、果汁等易于消化的单糖与双糖类食物,可以增加肝糖原储备,肝糖原储备充足时,可增强抵抗力。

酸味有入肝养肝的作用。山楂含有熊果酸,能降低动物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有预防动脉硬化、降血脂的作用。如平时吃些鲜山楂,用干山楂泡水喝,或在炖肉时加入山楂,既调味,又能帮助消化。

绿茶清热解毒、清肝利胆,玫瑰花舒肝解郁,菊花平肝明目。常饮这类茶水有益护肝。

春季多食用时鲜蔬菜,如春笋、荠菜、芹菜、韭菜、菠菜、青椒等绿色食物,对于养肝很有好处。另外,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肝明目,很适合保养肝脏。●芹菜●枸杞子●青椒

养肝明目的美味食谱

猪肝黄瓜汤

材料:猪肝100克、黄瓜30克。

调料:料酒、香油、高汤、盐、酱油、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1.猪肝洗净,切成长3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的小柳叶片;黄瓜切成薄片,备用。

2.猪肝先用沸水焯至刚泛白时,捞出,控干水分,放入油锅,用大火稍炸一下,捞出。

3.锅置大火上,加高汤、酱油、盐、味精、料酒煮沸,加入猪肝,再沸后,撇去浮沫,撒上黄瓜片,淋上香油即可。

菠菜炒猪肝

材料:猪肝片250克、菠菜150克。

调料:葱末、姜末、酱油、味精、料酒、白糖、淀粉、植物油、盐各适量。

做法:

1.将猪肝片盛入碗中,加入淀粉拌匀。

2.菠菜择去黄叶,用清水洗净,用手掐成两三段,快速焯一下水,捞出来沥干。

3.炒锅烧热,倒油,使油均匀地沾在锅壁上,下入猪肝,用炒勺推散,滑透油,到猪肝变色时捞出来,放在漏网上沥干油。

4.锅里留少许的油,把葱末、姜末炒香,放入猪肝片,依次加入酱油、味精、料酒、白糖、盐、菠菜,翻炒均匀后,用水淀粉勾芡,沿同一方向翻炒1分钟即可。

[1]以本人拇指中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3寸。心肾相交:睡得好正气足

心属火,位居于上属阳;肾属水,位居于下属阴。中医认为,“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必须阴阳相济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人们的一切动静,如呼吸、睡眠等,无不是在调动人体的水火阴阳。所以,必须让心火下降于肾,就好像天上的太阳照耀江海。这样,肾水得到心火的蒸化,就能够化生为气,上达心肺,滋润身体,形成水火交泰的局面。当身体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中时,正气就会充足,疾病难以靠近,人得安康矣!

肾与心的关系

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根据阴阳、水火升降理论,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相济”。

反之,如果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就会出现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等“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的病理表现。

从经络关系上来看,心属手少阴,肾属足少阴,二者贯穿联系,“同气相通”,所以肾气亏了、心气也就变得不足了。而现代医学也研究发现,心与肾是一对“难兄难弟”:肾病会使心脏病恶化,而心脏隐患或许会以肾病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心脏病人别忘了查查肾脏。同样的,当肾脏指标不好时,也要留意自己的心脏。

养心:子时熟睡,午时小睡

中医认为,子时(23:00~1:00)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初生之时。《黄帝内经》中说,“阴气盛则目瞑”,就是说阴气最盛时人要睡觉,所以我们在子时就应该进入熟睡状态。睡得好,肾气才能充盈,第二天的精力才会变得更旺。

午时(11:00~13:00)为心经当令,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从子时起,阳气开始升发,到午时,阳气是最盛的时候,中医称之为“合阳”,阳气到达顶峰后,盛极必衰,也就慢慢开始衰落了,而阴气开始生发了。动生阳,静生阴,所以午时宜静养,可以午睡30分钟或小憩片刻,既可以生发阴气,又能保心气。哪怕只有十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对身体也有好处。

心脏不舒服按按内关穴

人体最重要的12条正经中,与内关穴相关的有6条,而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所以说,手腕部经络很敏感、很重要,直接影响心脑血液循环,与人体各种血脉病症息息相关。

如果经常出现失眠、心慌、胸闷等不舒服的情况,可以试着按按内关穴。而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来说,常按内关穴能起到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属于心包经。心包位于心脏外周,是护卫之官,当有外界邪气侵犯心脏时,心包能替心受邪。

内关穴的位置很好找: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明显的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2寸的两条筋之间。

按揉内关穴力度要适中,不可太强,以感觉酸胀为佳;以右手拇指螺纹面按左手内关,再换对侧,交替进行;平时可以边走边按,也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揉按,按揉2~3分钟就可以了。

心气虚该怎么办

很多中年人40岁以后,就觉得心气不足。话说多一点、稍微劳累一点,就觉得心慌,头晕,气不够用。说话多了心慌,动多了心慌,这是心气虚的一个信号。保养心气要注意多进行些慢养生和静养生,这是因为,生活和工作节奏快了,心气容易耗散。另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养心的药。治疗气虚最常用参类,如人参、丹参、西洋参、太子参、生晒参等,配肉桂等其他中药服用,有一定的益气养心的作用。

如果晚上睡觉时梦境不断,白天心神不定、容易受到惊吓,就连别人大声叫你名字,也得半天才能缓过神来,这也是典型“心虚”的表现。碰到这种情况,可多吃枣仁、莲子、淮小麦、小米等安神养心类食物。可用10克酸枣仁和15粒莲子一起煮半小时当茶喝,也可以在睡前喝点酸枣仁粥,收到养心敛汗的效果。

两招最好的心肾相交养生法

◎手心搓脚心:脚底有一个肾经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手上有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将手轻轻半握拳的时候,中指指尖所指的手掌的部位就是劳宫穴)。睡前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手心劳宫穴对准脚心涌泉穴进行按摩,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用掌心搓脚心,有利于心肾相交,这样做可以镇静安神,有助于改善睡眠,对有高血压的病人也非常有好处。

◎鸣天鼓: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所以鸣天鼓也是一种心肾相交的养生法。具体操作方法为:两手抱后脑,双手掌心紧按两耳孔,大拇指放于后颈部,其余四指放于后脑部;然后食指从中指上滑下叩击后脑部,此时耳中即有鸣鼓之音,每次做24~36下,每天睡前做做,对抗失眠很有效。

养心的美味食谱

莲子桂圆羹

材料:莲子、桂圆肉各30克,红枣20克。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

1.莲子洗净,浸泡,去心;桂圆肉洗净;红枣洗净,去核。

2.莲子、桂圆肉、红枣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小火炖至莲子熟烂,加冰糖煮至化开即可。

绿豆莲子米糊

材料:大米60克,绿豆30克,莲子10个。

做法:

1.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绿豆洗净,用清水浸泡4~6小时;莲子去莲心,用清水浸泡2小时,洗净。

2.将上述食材倒入全自动豆浆机中,加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按下“米糊”键,煮至豆浆机提示米糊做好即可。脾肾相助:健康一生有保障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一旦我们把脾肾这个基础打好了,体内就会源源不断产生气血,再打通经络,什么病痛都可以逃之夭夭了。

肾与脾的关系

肾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后天相互资生,相互促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脾的运化离不开肾气的鼓动,肾气又需要脾化生的气血来提供营养。临床上脾虚可以导致肾虚,肾虚也可以导致脾虚,二者都可能会形成脾肾两虚。因此,对脾肾两虚证的治疗大法,有“补肾不若补脾”和“补脾不若补肾”的学术之争。

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必须指出,根据中医“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的理论,在补肾的同时也要注意健脾,对脾虚者应以补脾为先,因为脾虚也影响免疫功能,一些补气健脾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等,也能增强T细胞的功能。

别让“后天之本”累坏了

在五脏六腑这个大家庭中,脾好比是一个“贤内手”,每天在为其他脏腑运送食物精华,任务十分繁重,应该随时给她喘息、休整的机会。中医认为,善养生者,首当饮食有节,慎调五味,兼以适寒暑、节劳役以养脾。这就告诫人们,过饥过饱、食无定时、过多的肥甘厚味、偏食冷饮、整日思虑过度、废寝忘食,都会伤脾,使脾脏的能力变得更加虚弱。

另外,我们平常吃得太急也会损脾胃,这等于是嘴的很多工作都不做了,让脾胃去做。“五法”养护“后天之本”

日常生活中调理好脾胃功能,对养生很有必要。尤其是长夏脾气当令,天气炎热,雨水偏多,暑湿偏盛,更要养护好“后天之本”。

◎醒脾法:用饮食疗法达到醒脾开胃的目的。取生蒜泥1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不仅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也可取山楂条20克、生姜丝5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有开胃健脾之功。但不可过食,以免伤胃,尤其是胃炎泛酸患者须慎用。

◎养脾法:宜常按摩腹部,可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另外,散步也能养脾健胃,可使食欲增加、气血畅通。

◎暖脾法:过食冷饮会伤及脾脏的阳气,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此时可用厚纱布袋内装炒热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另外,还要适当吃温性的食物以温补体内耗损的脾胃阳气,如多吃鲫鱼、大枣、板栗、核桃等益气温阳的食物。

◎健脾法:选用各种药粥健脾祛湿,如用莲子、白扁豆、薏米煮粥食,或用山药、茯苓、炒焦粳米煮粥食。

◎补脾法:脾气虚的表现就是不想吃东西,吃下去不消化,中医叫做食少腹胀,这时候就要健脾。补养脾脏可以用山药、大枣、白术、薏米、芡实、白扁豆,炖肉或熬粥来吃。如感觉自己消化不良、腹胀、不思饮食等,饭前或饭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麦芽、炒鸡内金。

舌抵上腭,滋补脾肾

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津液虽由肾所主,但其源于脾胃。故而,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脾胃“后天之本”、固护肾“先天之本”之功效。

中医认为:“五脏化五液,肾为唾。”意思是唾液为脾肾所化,古代医家曾认为,唾液充盈者必体质强壮,并根据唾液盛衰来判断疾病状况。

唾液,中医上称“津液”,俗称口水,又被称作“舌边水”。古人在造字时,取意“舌上的水”为“活”字,由此可见,唾液有足以让人活命的作用。

民间妙用唾液的例子无处不在,如皮肤红肿高大、疖疮脓肿未溃者,民间用夜间刚一睡醒时的臭唾液涂抹,数次之后肿消疮收,确实灵验而神奇。

当伤及津液时,并非汤药能补,必须舌抵上腭,不断搅动,待唾液产生后,然后吞咽。这就是吞咽唾液法。当然,吞咽唾液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两种:

1.常食法。姿势坐、卧、站均可,平心静气,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将舌伸到上牙外侧,上下左右搅动,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分三次咽下,反复3~4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2.按摩法。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此穴为胃经和任脉的交会穴,因可承受口水而得名。唾液都在这个穴位附近储存着,当我们用食指用力揉压承浆穴,即可感觉到口腔内涌出分泌液。这种分泌液可以滋润五脏、滋养全身、去燥去火。因此,此穴对治疗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有卓效。

健脾肾美味食谱

腰果鸡丁

材料:鸡胸肉丁300克,炸腰果100克,鸡蛋清1个。

调料:盐3克,淀粉10克,蚝油、白糖、生抽、蒜蓉各5克,料酒15克,上汤100克,葱段20克。

做法:

1.鸡胸肉丁加盐、蛋清拌匀,腌渍20分钟;蚝油、料酒、白糖、上汤、淀粉和生抽调成味汁;油锅烧热,放鸡丁滑炒至熟,捞出,沥干油。

2.锅留底油烧热,爆香蒜蓉,放腰果、鸡丁、葱段、盐和味汁,翻炒2分钟即可。肺肾相生:人活一口气的奥秘

呼吸,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平常到一般人根本不会去刻意感受它。可是,一旦人们被呼吸系统疾病所困扰,就会真切地体会到能够自由、畅快地呼吸也是一种福气。气是人的本源,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善养生者,必先知养气”。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中医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这意思很好理解,如果说肺是一根管子,是空气进来的地方,那么肾就是杯底,是容纳空气的地方。肺吸入的清气通过肺的肃降下纳于肾,肺、肾二脏协调维持人体气机的升降正常。

从中医角度来讲,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肺、肾两虚。肺虚日久,肾气也虚,导致出现气短喘促、腰酸乏力、动则加重的肾不纳气症状。所以,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根本措施就得从补肾入手。

人身有三气

中医认为,人身上的气有3种:第一个是“元气”,就是受之于父母、先天的气,这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元气发源于肾;第二个是“水谷之气”,简单说,就是人们通过吃饭、喝水得到的气(即通过脾胃运化饮食得到的气);第三个是肺脏吸入的“清气”,即是我们通常说的空气。“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体的健康与这3种气密切相关,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生命都会失去动力。

人体有3个补气大穴

中医认为,肾为元气之根,肺为卫气之本,脾为正气之源。很多人看中医时,会听到“气虚”这个概念,气虚主要还是以元气虚弱为主,就是说一个人的免疫力不强。“气”是固护体表的,如果气少了,力量就减弱了,声音也低了;而且气虚不能固卫,出汗就多了,也更容易得感冒,几个星期不见好。气虚之后,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那怎样保养我们的气呢?有3个穴位非常管用——气海、膻中、足三里,百用百灵。

气海——顾名思义,气海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可以很好的补益元气、培元固本。中医认为,刺激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气海穴是补气的一个重要穴位。气海穴的位置很好找,在下腹部,肚脐直下1.5寸(把除拇指外的其余4指并拢,从肚脐处向下量,4指并拢的宽度为3寸,1.5寸就是一半)。刺激气海用艾灸的方法最好,可以用艾柱灸5~14壮,或者用艾条灸20~30分钟。

膻中——位于人体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男性可在两乳头中点取穴。膻中有“上气海”之称,能调益肺气,尤其对心肺的保健功效很好。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5秒,休息3秒。生气时可往下捋100下左右,以达到顺气的作用。也可以用艾条灸20~30分钟。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一横指(拇指指关节横度)处,此穴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1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也可以用艾条灸15~20分钟。

气海补元气,膻中调肺气,足三里补脾胃之气,如此先天之气、清气、水谷之气三气同补,免疫力变得强大了,什么疾病也不怕。

让肺天天有好气体交换

1.腹式呼吸法——扩大肺活量

腹式呼吸能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扩大肺活量,预防肺部感染。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最好每天早晚练习,次数可量力而行。

2.坚持有氧运动——延缓肺脏衰老

有氧运动可帮助预防肺部炎症,延缓肺脏衰老。最好每天坚持做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

3.多吃白色食物——养肺

百合、薏米仁、淮山药、燕麦、莲子、芡实、藕、豆腐、鱼鳔、银耳、雪梨等都有滋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4.积极主动补水——润肺

中医学说:“肺喜润而恶燥”,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肺泡表面必须是潮湿的,氧气要先溶于水,才能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必须先溶于水,才能穿过交换膜进入肺泡。因此,养肺最好的一招,是积极补充水分。最好每天主动喝6~8杯水。其中,晨起1杯水最为重要,可缓解呼吸道缺水情况。

5.常开怀大笑——宣肺

中医认为“悲伤肺”,也就是说,肺喜快乐,悲忧伤肺。人在笑时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开怀大笑还能宣发肺气,使肺吸入足量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加快吐故纳新,消除疲劳,增强活力。

6.常吃蔬果——清肺

清肺应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足够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在雾霾天气中,更要多吃。如苹果含有丰富抗氧化物,能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西兰花、芥蓝等十字花科植物富含的萝卜硫素,有助肺部清除有害细菌。

养肺美味食谱

银耳百合雪梨汤

材料:雪梨2个,水发银耳100克,干百合10克,枸杞10克。

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

1.雪梨用清水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四方块;干百合洗净用水泡软;枸杞洗净备用。

2.银耳先用温水浸泡涨发,然后洗净并撕成小朵。

3.锅置火上,将撕好的银耳放进锅内,加入1 0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然后改小火炖煮至银耳软烂时,再放入百合、枸杞、冰糖和雪梨块,加盖继续用小火慢炖,直到梨块软烂时关火即可。第3章 肾虚是百病之源,远离疾病从肾养肾虚是百病之源

长期肾虚或肾气不足的人,会引起骨骼系统退化、造血功能不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所以,肾虚是百病之源,补肾对于身患各种虚症的中老年人非常重要。

肾虚=生命力下降《黄帝内经》中说:“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人体肺之治节,脾之运化,心之神明,肝胆之谋虑,膀胱之气化排泄,大小肠之传导,皆赖肾之技巧。这就是在肯定肾的创造力,其意是说,一些高难度的技巧性工作的完成,与肾的功能正常密切相关。

肾是一个“作强之官”,“强”,从弓,就是弓箭,要拉弓箭就得有力气。“强”就是特别有力,也就是肾气很充足的表现,其实我们的力量都是从肾来,肾气足是人体力量的来源。肾虚就是生命力下降了,一个肾气虚衰、精神萎靡的人很难有出类拔萃的表现。

肾动力不强,常会神疲力衰、耐力不足、欲望减退、健忘失眠、男性性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肾虚为虚证之本

在生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精气衰退,会出现精神疲乏、气色晦暗、发脱枯悴、齿摇稀疏、耳鸣耳聋、尿频尿多、性功能减退、不育不孕、骨软无力、老年人骨质脆弱等衰老现象。在病理上,当人体各脏腑发病时,都可出现肾虚的表现。据此,一般认为肾虚为虚证之本。

比如说,五更泻又叫肾泻,足见此病的发生与肾虚脱不了干系。一个人要把所吃的食物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肾三者的密切配合。就好比熬一锅粥一样,熬粥要用锅、勺、火。胃好像锅,脾好比勺,肾阳就像下面的火,三者配合起来,才能把一锅粥熬熟。倘若一个人肾虚了,脾胃的消化动力必然大大减弱,这时就可能发生五更泻。

除此之外,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小便失禁、月经不调、畏寒肢冷、腰酸背痛、内踝肿痛、咳嗽哮喘等症状或疾病,都与肾有关。肾虚≠肾病,它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中医所说的“肾虚”可能是肾脏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内分泌出了问题,或者是生殖系统出了问题。肾虚并不等于肾病,更不等于ED(勃起功能障碍)。它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的现象。

肾虚≠肾病

肾病现在很常见,但得了肾病不代表你肾虚了。肾病单指肾这个器官不健康,得了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肿瘤等疾病,在西医中统称为“肾病”,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多尿、少尿等。

而中医所说的“肾虚”,实质上是人体的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神经、血管、骨骼等诸多系统功能中的部分功能协调失常,导致人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并不像西医肾脏功能丧失那样可怕。

看来,肾病≠肾虚,但两者又可以在人体内并存。得了西医里的“肾病”可能是中医所说的“肾虚”,也可能不是,需要中医师做判断。比如,慢性肾炎患者病久了,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肾虚表现,而肾结石多为湿热症。

中医对肾虚的诊断需要辨证分析,并不是说“腰酸腰痛、性功能不好”,就一定是肾虚了,要补肾。确实,这是肾虚的一个症状和一个重要信号,但像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结石等肾病也会造成腰疼。从中医的角度看,湿热体质、瘀血体质、风寒等都能引发腰酸腰痛,不一定是肾虚造成的。

如此说来,不管是中医中的“肾虚”,还是西医中的“肾病”,都需要明断病情,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肾虚是人体衰老的体现

肾虚是人体衰老的体现,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叫生理性肾虚,而中年人出现肾虚症状就是一种未老先衰,叫病理性肾虚。对于老年人来说,走向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延缓衰老却是可行的,从而达到老而不衰。对于中年人,要改变未老先衰,就应当及时补肾、科学强肾。找出导致肾虚的元凶

从中医角度来说,肾是一个不仅仅局限于肾器官的大概念。一般来说,导致肾虚的原因有以下8种。

1.先天不足

古医家认为:父母两精交媾,先成胚芽,后发育为“肾”,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即藏之于肾。“人之生,先生精”,父母肾精不足,可造成子女肾虚。先天不足是导致肾虚(尤其是儿科病症中肾虚)的重要原因。

2.老年肾虚

随着年龄的增长,脏器会慢慢走向衰老,肾也不例外。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必然的生理过程。故而在治疗老年人疾病时,应考虑到肾虚的因素,不忘补肾。

3.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简称“过劳”,包括劳力、劳神和房劳过度三方面。劳力过度,是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而积劳成疾。《黄帝内经》指出,“劳则气耗”,意即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是指思虑太过,经常加班、熬夜,长期的超负荷精神与脑力运行势必导致精力不足,元气耗损,耗损后难以依靠自身肾脏机能记忆性修复,亏耗恶性循环形成;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房劳过度,肾精液流失过多,肾阴、肾阳因之亏损致肾虚。房事频繁的人,其肾虚的出现,远较他人为高。

4.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的影响一是指情欲太过,致使邪火妄动,损耗肾阴,造成肾虚。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曾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二是指各种神志活动太过,消耗气血过多,也可导致肾虚。

5.寒邪伤肾《黄帝内经》上指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邪最易损伤肾脏。肾寒还可移寒于肝,移寒于脾等。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人身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损伤肾阳。肾的阳气一伤,易发生腰膝冷痛、风寒感冒、夜尿频多、阳痿遗精等。肾阳气虚又会伤及肾阴,肾阴不足,则咽干口燥、头晕耳鸣等症状随之而生。

6.久病及肾

中医有“久病必虚”、“久病多瘀”、“久病及肾”之说,各种慢性病随着病程的延长,肾虚的出现几率大大增加,所谓“久病及肾”。有人对病程8年以上的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肾炎、高血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发现肾虚者占92%。补肾治疗后,有85%的病人都获得了不错的疗效。

7.药物滥用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很多药物都要通过肾脏才能排泄掉。长期不恰当的用药会引起机体中毒,事实上,很多尿毒症患者就是长期乱用药引起的。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肾毒性的中药达百余种之多,因此,科学规范用药是防治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方法。

8.暴饮暴食

毫无节制的高蛋白质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加重肾衰竭。血中脂肪过高,不仅动脉容易硬化,还会加速肾硬化及肾衰竭,必须加以控制。另外,运动饮料含有电解质与盐分,有肾病的人喝这类饮料需谨慎。中医简单测测你是否肾虚

1.哈欠连连,精力不足

在《黄帝内经》里,就有“肾主欠”的说法,说明打哈欠与肾有关系的理论自古有之。正常情况下,人打哈欠与咳嗽、打喷嚏一样,是一种自救行为。而总爱打哈欠的人,往往是肾虚的一种表现。

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所藏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肾精充足,则精力充沛、体力充沛;如果肾中精气不足,人的精神和形体得不到充足的濡养,就容易神疲乏力、哈欠连连。

2.听力下降,耳鸣心烦

人常说“耳朵大有福”,耳朵厚大的人,其实是肾气充足的表现;而耳朵薄而小的人,多为肾气亏虚。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朵的听觉功能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好听力就好。反之,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烦心的症状时,可以多考虑肾阴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