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辑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8:39:35

点击下载

作者:(清)吴燡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学辑要

医学辑要试读:

校注说明

《医学辑要》四卷,清代医籍,流传不广。

一、作者与著作《医学辑要》作者吴燡,字小珊,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不详,史志未载。吴氏博涉经史,旁通医学,虑泛滥者罔知取材,简陋者囿于肤受,尝采集融会张石顽、沈云将、程国彭等诸家之说,编成《医学辑要》四卷。吴氏外孙陈照评曰:“精采名论,加以折衷……约而明,简而该也。”是书现存清刻本及抄本,收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十余家单位。近代浙江绍兴医家裘庆元(吉生)辑《三三医书》中收入该书。

二、底本与校本《医学辑要》现存刻本有二:一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一是清同治七年(1868)山阴陈氏刻本。经对比,除序、跋外,二者内容相同,相互异文甚少,存在个别异体字、俗体字差异。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以清同治七年(1868)山阴陈氏刻本(简称“同治本”)为校本,并参裘庆元(吉生)《三三医书》(简称“裘氏本”)与其他相关古籍进行校勘整。

三、校注原则与方法

在整理研究中,尽力保持原书面貌,以对校为主,辅以本校、他校,慎用理校,通过对比分析、考证推理,对全书进行校勘,并对该书中出现的冷僻费解或有特定含义的字词、术语,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

1.原书为繁体竖排刻本,整理后改为简体横排。自然段落的划分,原则上依底本不改,但个别风格不一致者酌情调整,不出校记说明。

2.原书正文中卷次之前均有书名,整理后将卷次前书名删除,不出校记说明。

3.原书注文为双行小字,整理后统一改为单行,用小号字表示,不出校记说明。

4.原书中异体字、古体字、俗写字,原则上依国家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律齐。如“欬”“脈”“衇”“臥”“甛”等,径改为相应的规范化简体字,不出校记。

5.底本中使用的通假字原则上不改,于首见处出校记说明。

涉及医药名称者,则依现今通行用法酌情处理,或改为本字,如:“舌胎”改为“舌苔”(胎:通“苔”),“谷牙”改为“谷芽”(牙:通“芽”)等;或不改,如:“黄瘅”不改为“黄疸”(瘅:通“疸”)等。

6.原书中音近形似(如“日”“曰”不分)及偏旁误用(如“篇帙”误作“萹帙”)文字,或明显的笔画差错残缺等,则径改不出校记。若更改前后文义两可或疑惑者,则出校记说明。

7.原书中缺笔避讳字,如“弦”“痃”“眩”等均少末笔“丶”,一律径改,不出校记。8.原书中个别文字某义项,现今多由他字取代,依现今通行用法径改,不出校记。如“沈”的沉没义及其引申义现在都作“沉”,“脉沈”则改为“脉沉”等。

9.原书存在部分音义相近文字混用现象,依据文义酌情处理,不出校记。如:黏与粘,形容词用“黏”,动词用“粘”;痠与酸,表示味道或气味用“酸”,表示肢体感觉用“痠”。

10.原书中同义而前后用字不一者(含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等),原则上按今通行用法予以律齐。

11.因版式变更,原书中表示文字位置的方位词“右”统一改为“上”,不出校注。

12.对原书中出现的难读、异读字词予以注音,在校记中采用汉语拼音加直音的方法,加括号书于被注音字词后。

13.原书无标点,采用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等有关规定予以标点。

14.原书中的间隔符“○”一律删除。

15.方药单独成段时,药物之间用空格不加标点,药后剂量、炮制等文字用另体小字置于药名后。

16.底本与校本文字互异,如确系底本有误,则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记说明,如“胆腋”,据校本改为“胆液”;若难以判定正误或两者文义皆通,则保留底本文字不改,出校记存异,或酌情表示倾向性意见。若异文属一般性词语而无损文义者,或底本不误而显系校本讹误者,则保留底本文字不改,不出校记。若疑底本与校本皆误者,则保留底本文字不改,并出校记说明。

17.底本与校本文字虽同,若有疑误者,原则上保留原有文字不改,出校记存疑。但确为原书有误者,则改正,并出校记说明依据。

18.原书采辑他书内容,文字多有省减,不失原义者,则保留不改。如有损原义者,则出校记说明。

19.字词术语注解,仅限文中含义,不作其他义项诠释和医理发挥。

20.同一医家名称,原书中存在或用名或用字号等现象,一律依底本原样不改,以存原貌,必要时出校注说明。

21.药物名称,本着改错存异的原则进行处理。同物而前后名称不同属异名者,则保留底本药名原样不改,如“黄柏”与“黄檗”,必要时出校注说明现今常用名称。[1]

陈序

医一病救一人,而医医者之病可以救千万人,功德曷有量焉。夫岐黄家,宇内宜不乏精通之技,而卒鲜者,盖以聪明才智之士,毕志[2]于学问事功,无暇及此。即间有及此者,或则师心自用 ,不遵古法,抑或博涉群说,靡所折衷,下此则愈有不忍言者矣。夫病者不能不求医,而医至则愈促其命,仁人监此,岂不痛欤。余从汇枝分转 [3][4] 斋 中见吴小珊先生《医学辑要》一书,文不满数万,而论病论方论脉,各分其类,采集名论,简括精详。若使人人家藏一书,人人[5]可晓岐黄之术,不致以性命操于庸医之手,真济世慈航 也。抑闻小珊先生,于医书无所不购且读,亦以见仁人君子之用心矣。因是书之梓行,为赘数语以附其末云[6][7][8]道光五年岁在乙酉中秋月教弟 江右 陈伯适 棫亭氏拜撰并书

[1]陈序:原无,据文补。

[2]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宋代陆九渊《与张辅之书》:“学者大病,在于师心自用。”师心,以己心为师,即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3]分转:官职名。清代都转盐运使司分司运同别称。

[4]斋:房屋。因以为居室、书房的名称。

[5]慈航: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故名。《六因条辨·序》:“且方书汗牛充栋,言之当,固济世之慈航。”

[6]教弟:同辈年龄较大者对年龄较小者的自谦称谓。

[7]江右:江西的别称。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西在长江下游以西,故名。江,长江。

[8]陈伯适:清代医家。江西崇仁人,生卒年代不详。精脉理,著有《诊家索隐》。方 序[2]

东越吴小珊先生,才优学邃,品望重于士大夫。余订交 恨晚,[3]每剪烛夜谈 ,与论古今事,识解超卓,开人神智,兼通岐黄术,旁论偶及,得见所纂《医学辑要》一书,篇帙无多,而择精语详,病[4]证脉情,缕晰条分,井然不紊,于此中三折肱 矣。余平日未尝究[5]心于医,然窃怪世之良医不多觏 者何哉,盖由浅识者或限于见闻,博涉者莫通其要领也。是书简要详明,令人一览了然,开浅见之识,示博涉之归。且令人人读而易记,业是者之良否,即于是辨。而延 [6] 医不为医所误,太平仁寿之宇,无疫疠夭札之伤,则是书之功德曷有量。是不可不请梓而行之,以公诸世。道光五年岁次乙酉中秋月[7][8][9]愚弟梓州 方浦汇枝氏拜撰并书于通州 分司 官署

[1]方序:原无,据文补。

[2]订交:彼此交往结为朋友。《霍乱论·自序》:“闻余踪迹,即来订交。”

[3]剪烛夜谈: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语出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借指促膝夜谈。

[4]三折肱:多次断臂。《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后以“三折肱”指代良医。肱,手臂。

[5]觏(gòu购):遇见,看见。

[6]延:聘请。

[7]梓州:地名。今属四川。

[8]通州:地名。位于长江入海口,今属江苏南通。

[9]分司:盐务管理机构。清时盐运司下设分司,以运同、运副或运判主持分司事务。卷 一医学辑要大纲[1]

望谓观其形 之盛衰,色之深浅也,闻谓听其声之重轻,以征气之强弱之也,问谓询其情之苦,欲病之根因也,切即诊脉也,谓诊其脉之阴阳合乎形色也。

经曰:上工望而知之有诸内必形诸外也,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2][3]而知之也。 好问则裕 ,好谋而成者也。[4]

袁大宣 先生云:病犹寇也,药犹兵也,医犹将也。用药以驱[5]病,即用兵以逐寇,是在为将者运用何如耳。 不必株守夫常格,拘滞乎成见。弃取不必随人,轻重总归自忖。用一药必获一药之效,而变通之以尽其致;立一方必合群药之力,而参互之以奏厥功。苟非药性娴熟而深究其微,又乌能变化随心哉。业患不能精,行成于思也。[6]形质论张石顽 先生

肌之滑涩,征津液之盛衰也。

理之疏密,征营卫之弱强也。

肉之软坚,征胃气之虚实也。[7]

筋之粗细,征肝血之充馁 也。

骨之大小,征肾气之勇怯也。[8]

爪之刚柔,征胆液 之淳清也。

指之肥瘦,征经气之荣枯也。

掌之厚薄,征气之丰歉也。

皮之寒热,征里之阴阳也。皮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皮肤寒,其脉小者,或泄而少气也。神色论

面色青黑黯惨,无论病之新久,终属阳气不振也。

黄色现于面目而不索泽者,病向愈之候也。[9]

眼胞 上下如烟煤者,寒痰也。

眼黑颊赤者,热痰也。

眼黑而行步艰难呻吟者,痰饮入骨也。

眼黑而面带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痰也。

病人见黄色光泽者,为有胃气,不死也。

病人面色干黄者,为津液枯槁,多凶也。[10]

目睛黄者,非瘅 即衄也。

目黄大烦,为病进也。

平人口鼻耳目黑气现者,危也。[11]

赤色见于两颧,黑气现于神庭,乃大气 入于心肾,暴亡之兆也。声气论

病剧而声音清朗如常者,形病气不病也。

初病即气壅声浊者,邪干清道也。

病未久而语声不续者,其人中气本虚也。

言迟者风也,行迟者表强也。

多言者,火之用事也。

声如从室中言者,中气之湿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正气之夺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神明之乱也。

出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元气也。

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客邪也。[12]

攒眉 呻吟者,头痛也。

噫于介切气以手抚心者,中脘痛也。

摇头以手扪腮者,齿颊痛也。

呻吟不能转身,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呻吟不能行步者,腰脚痛也。[13]

诊时吁气 者,郁结也。

摇头言者,里痛也。护腹如怀卵者,心痛也。

形羸声哑者,劳瘵,咽中有肺花疮也。

暴哑者,或风痰伏火,或怒喊哀号所致也。

语言謇涩者,风痰也。

诊时独言独语,不知首尾者,思虑伤神也。

诊时呻者痛也,欠者无病也。

伤寒坏病,唇口有疮者,狐惑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痰火也。[14]看证诀程钟龄 先生

口鼻气粗,疾出疾入者,外感也。邪气有余。

口鼻气微,徐出徐入者,内伤也。正气不足。

发热而静默者,邪在表也。

发热而动躁者,邪在里也。里证有阴阳之异:喜向内睡者阴也,喜向外睡者阳也;喜仰面卧者多热也,喜覆身卧者多寒也;喜伸脚睡者为热,喜蜷脚睡者为寒也。

病人衣被全覆,手脚不露者,身必恶寒也。非表证即直中证矣。

病人扬手露脚者,身必恶热,邪入腑也。

衣被全覆,昏昏而睡者,真热假寒,阳极似阴也。

假渴烦躁,欲坐卧泥水中者,真寒假热,阴极似阳也。

阙庭光泽,伤于风也。阙庭暗晦,伤于寒也。黄色明润者吉,黑色枯槁者凶。

面色青黑者,为寒为直中,阴证也。

面色紫赤者,为热为传经,里证也。若已发汗后,面赤色盛,此表邪出不彻也,当重表之。

合面赤色者,乃阴盛格阳,是为戴阳之候也。宜急温之,以通阳气,不可误作热证治也。

面色黄者,虽恶证尚可疗也。黄欲如罗裹雄黄,忌如黄土色。赤白者次之。赤欲如帛裹朱,忌如赭色。白欲如鹅羽,忌如盐色也。青黑者,凶多吉少矣。青欲如苍璧之泽,忌如蓝色。黑欲如重漆之光,忌地苍色。五色须以明润为主,不宜枯槁。然五色精华尽现者,其寿亦不能久也。

鼻头即明堂也色青者,腹中痛也。色微黑者,痰饮也。色黄者,湿热也。色白者,气虚也。色赤者,肺热也。伤寒鼻孔干燥者,乃邪热在阳明肌肉之中,久之必衄血也。病人欲嚏而不能者,寒也。鼻塞流浊涕者,风热也。鼻塞流清涕者,风寒也。病人睡而鼾者卧而有鼻息也,风温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者,阳毒热甚也。鼻孔出冷气,滑而黑者,阴毒冷极也。鼻孔煽张者,为肺气将绝也。产妇鼻起黑气,或鼻衄者,为胃败肺绝之危候也。古方用二味参苏饮加附子救之,多有得生者。

唇干而焦者,邪在肌肉也。焦而红者,病易愈也。焦而黑者,为难治也。赤而肿者,肌肉热甚也。色青黑者,冷极也。上唇有疮,虫食其脏也。为之狐证。下唇有疮,虫食其肛也。为之惑证。病中若见唇卷、唇青、唇黑、唇颤者,皆死证也。频进参、附,或百中一生也。

口苦者,胆热也。口甜者,脾热也。口酸者,肝热也。口辛者,肺热也。口咸者,肾热也。口淡者,胃热也。口涩者,肝邪逆于肺也。[15]口燥咽干而渴者,热邪传入肾经,真水不能上注于华池 也。须急下之,以救肾家将涸之水。口不燥,咽不干,频欲饮热汤者,肾气虚寒也。小便之色必白。口渴尿赤者,邪入膀胱,湿热相聚也。自汗脉浮者,宜渗利之。无汗脉紧者,忌渗利也。口噤难言者,或为痉病头[16]摇口噤,背反张者,太阳痉也。口噤胸满,卧不著 席,脚挛急,大便闭结不通,必齿,胃腑之实热也,或为寒中猝然口鼻气冷,手足厥冷,或腹痛下利清谷,或身体强硬,四肢战摇,或为痰迷心窍六脉沉细,痰壅喉响,各不相等也。环口黧黑,口张气直,或如鱼口,或气出不返,皆难治也。

耳轮红润者,病易愈也。耳轮枯槁者,凶多吉少也。耳轮薄而白,薄而黑,薄而青,或焦如炭色者,皆为肾败,死期近也。耳聋及耳中[17]痛者,乃邪在半表半里,属于少阳,和解之可已 也。耳聋而兼舌卷唇青者,死证也。

目开欲见人者,阳证也。病而如常了然者,邪未传里也。目赤目黄者,邪已入里也。目闭不欲见人者,阴证也。目昏暗不明者,邪热在内,消灼肾水也。肾水枯竭,故目不明,宜急用大承气汤下之。盖寒则目清,未有寒甚而目不见者也。目瞑翕目也者,将衄血也。目睛黄者,湿热壅遏所致,将发黄瘅也。黄有湿热、寒湿之别,色如橘子柏皮,因火气而光彩,此名阳黄,湿热也。色暗而不明,或手足厥冷,脉沉细,此名阴黄,乃寒湿也。目反上视,横目斜视,瞪目直视,及眼胞忽然陷下者,乃五脏绝也。杂病忽然双目不明者,此气虚而脱也。用人参膏主之。脱阴目瞀者,此血脱也。邪热则下之,虚则补之,然此已危险之极也。舌黑津润,不破裂干燥者,直中寒证也。

舌津液如常,邪在表而未传里也。舌苔白而滑者,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也。舌苔黄而干燥者,邪已入里也。胃热甚宜下之。舌苔黑而有芒刺,破裂干枯者,邪热盛极也。肾水枯涸,至重之候,应急下之。寒证舌黑者,本色也。温之即瘥。热证反赤为黄,反黄为黑者,乃热极反兼水化,至危之候也。舌肿胀,或重舌,或木舌,或舌苔黄而生芒刺,皆热甚也。至若舌硬、舌强、舌短缩、舌卷,神气昏乱,语言不清者,皆危险之极也。阴阳易病,舌胀大出口外者,危恶甚也。[18]用纸撚 蘸蓖麻油烧烟熏之可收,然病愈不易易也。张诞先先生[19]《伤寒舌鉴》一百二十图 甚为明了,宜细玩也。

身轻自能转动者,病易愈也。身体沉重,转侧须人者,病深也。身重须以兼证辨之,不可以概论也。如骨节烦疼,不呕不渴,脉虚浮而涩,不能自转侧者,此表寒,风湿相搏也,宜桂附汤。如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不能自转侧者,此里寒,少阴病也,宜真武汤。发汗已,身犹灼热,脉浮,汗出,多眠鼻鼾,不能自转侧者,此表寒束其里热,风温也,宜萎蕤汤。腹满面垢,口不仁,自汗出,谵语遗尿,不能自转侧者,此表里皆热,三阳合病也,宜白虎汤。少腹里急少气,气上冲胸,眼中生花,不能自转侧者,此里虚且寒,阴阳易病也,附子理中汤。身重厥冷,蜷卧,无热恶寒,闭目不欲向明,不欲见人者,阴证也。身痛如被杖,身重如山而不能转侧者,阴毒也。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痉也。痉有三阳经络之殊,有胃腑实热所致,有三阴中寒所发,有内伤气血虚弱而发,宜辨别按证而施治也。身痛如绳束者,太阳表证也。

头重视身者,天柱骨倒而元气败也。头摇不止,发直如妆及头上撺者,皆绝证也。头痛连脑及项脊者,太阳表证也。头痛连额及面目者,阳明证也。头痛连耳前后并额角者,少阳证也。头痛而口渴便闭,[20]尿赤短数者,阳明腑热熏蒸 也。头痛恶寒发热者,外感风寒也。三阴本无头痛,其有之者,必直中而兼外感也。至厥阴头痛,脉浮者,乃伤寒传经至此而然,是里邪欲达于表,宜微汗之也。头痛筋脉抽搐,或鼻流浊涕而塞者,风热也。宜清空膏。头痛连眼角,昼轻夜重者,血虚也。宜逍遥散。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鸣者,雷头风也。多属痰火,宜清震汤。头痛连脑及齿,手足厥冷,口鼻气冷者,客寒犯脑也。宜羌活附子汤。头痛口渴饮冷,头筋扛起,脉洪大者,胃火上冲也。宜加味升麻汤。头痛胸膈烦满,动则眩晕者,痰厥也。宜半夏白术天麻汤。头痛而重,足浮腰痠膝软者,肾厥也。肾有真水真火,须分别之。水虚者,脉必数而无力,宜用六味丸。火虚者,脉必大而无力,宜用八味丸。头肿大,甚如斗者,乃火郁也。即大头天行也。其感之轻者,则肿在耳前后,名曰发颐,宜用普济消毒饮。头痛手足青至节者,乃阳气大虚,脑受邪侵,真头痛也。证甚危险,速用补中益气汤加川芎、附子、蔓荆子,兼进八味丸,或有得生者,不可轻忽也。破脑伤风者,风从破处而入,其证多发搐搦也。宜防风散。眉棱骨痛,或眼眶痛者,肝经病也。血虚者,见光则痛,宜逍遥散。风热者,痛不可开,宜清空膏。

胸痛者,邪气初传入里而未深入也。宜用柴胡汤加枳壳,或本方对小陷胸汤。胸痛满而气喘者,风寒在肺也。宜甘桔汤加理气散风药。伤寒胸不痛满者,邪气在表也。胸痛胀满,未经下过者,半表半里之证也。若已下过而痛甚者,恐成结胸也。邪之传与不传,以此可消息矣。寻常胸中胀满,多由饮食填塞,吐之即已也。

腹痛乍作乍止,脉洪有力者,热也。芍药甘草汤加黄连。如腹痛嗳腐吞酸,饱闷膨胀,腹中有一条扛起者,食积也。宜保和丸。消之而痛不止,便闭不行而拒按者宜三黄枳术丸下之,下后以手按仍痛者,积未尽也。仍用平药以再消之。消导攻下之后,遂至恶冷喜热者,渐变寒中也。须易温中之剂。腹痛绵绵不已,脉迟无力者,寒也。宜香砂理中汤。如腹痛而兼饱闷胀满,是有食积,不便骤补。宜用香砂二[21]陈汤加姜、桂、楂、朴、谷芽 温而消之。消之而痛不止,大便反闭,名曰阴结宜木香丸热药下之,下后仍用温剂和之可也。腹痛走注无定者,浊气壅塞也。宜木香调气散。腹痛呆板不移者,瘀血积聚也。[22]宜泽兰汤行之。腹痛而唇有斑点,饥时更甚者,虫啮 也。用化虫丸。腹痛而吐泻者,伤暑霍乱也。宜四味香薷饮。腹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变在须臾者,干霍乱也。俗名曰搅肠沙。更有遍体紫黑者,乌沙胀也。此二证势极凶险,刻不可待,急用刀头烧盐和阴阳水吐之,或用四陈汤服之,外用武侯平安散点左右大眼角,庶几十中生一也。腹痛当脐中,转侧作水声,小便如淋者,腹内痈也。宜用牡丹皮散。伤寒以手按腹,若不痛胀者,邪未入里也;按之而腹满痛,嗌干口燥,脉沉实者,少阳之邪传入太阴经,肝木乘脾也。宜小柴胡汤去参,加芍药和之。和之而腹胀不减,痛不止者,里实之证也。宜大柴胡汤下之。如自利,去大黄,易黄连。太阳证为医误下因而腹满痛者,此内陷之邪也。宜用桂枝倍芍药。其大实痛者,宜加大黄。若腹胀时减,痛则绵绵者,此里证未实,但可清之,不可攻也。至直中腹痛,则不由阳经传来,其证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气冷,脉必沉迟也。宜理中汤。

小腹硬痛者,伤寒邪热传至厥阴经也。浊阴凝聚,宜急下之。小腹硬痛而小便自利,大便黑色者,蓄血证也。宜桃仁承气汤攻之。小腹胀满而小便不通,大便如常者,膀胱蓄水也。口渴者,热在上焦气分也,宜四苓散加栀、芩。不渴者,热在下焦血分也,宜滋肾丸滋化原。小腹绕脐硬痛,小便数而短赤者,燥粪证也。宜大承气汤以下之。小腹冷痛,小便清长者,寒邪直中厥阴也。宜急温之。直中证,舌虽[23]短缩而润泽;传邪证,舌必焦燥津枯,寒热天渊 也。寻常小腹痛者,多属疝瘕、奔豚、痃癖、癥积、带下也。三阴急为疝,三阳急为瘕,冷气上冲为奔豚,筋扛起如弓弦为痃,嗜好积聚不化成形为癖,瘀血凝滞成块不动作痛为癥,女子带下皆由脾虚感湿也。

手指尖冷者,寒也。手指尖温者,风也。指甲紫色者,热极也。指甲白色者,血亏也。指甲黑而青者,毒甚也。手心冷者,寒中之也。手心热者,风邪也。

小便白而多者,寒也。小便黄而少者,热也。小便赤者,热极也。[24]小便点滴不通者,癃闭 也。渴者,热在上焦气分也。不渴者,热[25]在下焦血分。小便不禁者,脬 气不固也。肝气热则阴挺失职,宜逍遥散。中气虚则不能统摄,宜十补汤。小便自遗者,肾败也。急用附子理中汤频频灌之,或可救得十中之一二。

大便不通,燥渴谵语者,阳明胃热实闭也。宜用小承气汤。老人精血不足,产妇气血两虚,以致大便不润者,虚闭也。血不足用四物汤加润药,气血两亏则宜用八珍汤。大便不通,口燥唇焦,舌苔黄,小便赤,喜冷恶热者,阳结也。宜三黄枳术丸。大便不通,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热恶冷者,阴结也。宜用理中汤加归芍。阳结者,脉浮而数,能食,十七日当剧。阴结者,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十四日当剧。剧者里急下重,且满且痛,不可再待时日,宜早图而下之。凡病后津液伤甚者,多见此证也。大便前出,小便后出者,交[26]肠 证也。宜五苓散。大便小便俱由前出者乃血液枯涸,气血衰败也,多服大剂八珍汤,或可稍延岁月耳,不治之证也。大便溏者,受寒也。大便欲解不解者,血少也。大便不实,口渴尿赤,下泻腹垢者,湿热也。神术散加连翘。大便不实,下泻清谷者,湿寒也。神术散加炮姜、木香,其证必尿清而口和。大便不实,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者,食积也。神术散加楂、芽、神曲,治泻须利小便,然必食积既消,方可利之,不宜草率。大便不实,食少泻频,面色皎白者,脾虚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兼寒者,加姜、桂、附子。大便不实,五更天明依时而泄者,肾虚也。宜加味七神丸。

凡病中循衣摸床,两手撮空者,此神去而魂乱也。至于大肉尽脱,九候虽调,终亦必亡也。

[1]形:同治本作“气”。

[2]上工……知之:语本《伤寒论·平脉法》。

[3]好问则裕:勤于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丰富。裕,丰富。

[4]袁大宣:即清代医家袁句。袁氏,字大宣,号双梧主人。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代不详。曾任职于刑部。精医药。因其儿女半伤于痘,乃精研痘科,历十六载,撰《天花精言》六卷(又名《痘症精言》)。

[5]病犹寇……何如耳:语本《古今医统大全·通用诸方》,文字有所不同。

[6]张石顽:即清代医家张璐(1617—约1699)。张氏,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州人(今江苏苏州)。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医家之一。著述很多,晚年撰《张氏医通》尤为著名。

[7]充馁:充满或不足。馁,贫乏。

[8]液:原作“腋”,据同治本改。

[9]眼胞:即眼睑。

[10]瘅:指黄瘅,即黄疸。瘅,通“疸”。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发黄》:“瘅者,黄也。”

[11]大气:此指亢盛的邪气。《灵枢·病传》:“大气入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12]攒眉:皱眉,表示不愉快。

[13]吁气:叹气。

[14]程钟龄:即清代医家程国彭(1662—1735)。程氏,字钟龄,号恒阳子。天都(今安徽歙县)人。晚年隐居普陀(属浙江)寺修行,法号普明子。以医闻名,著《医学心悟》颇为流行,其中用药八法为后世医家所采用,至今仍被重视。另著《外科十法》一卷。

[15]华池:此指口腔。其形状凹下,有唾液分泌,故称。《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养生经》:“口为华池。”

[16]著(zhuó浊):附着。著,为“着”的本字。

[17]已:谓病愈。

[18]纸撚:即纸捻,以纸搓成的条状物。撚,同“捻”。

[19]张诞先……图:张诞先,即清代医家张登。张氏,字诞先,生卒不详,约生活于17世纪,系名医张璐之子。参照《观舌心法》删繁正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编成《伤寒舌鉴》,书中绘有图例一百二十幅。

[20]熏蒸:底本作“熏烝”,据同治本改。烝,热气上升,后作“蒸”。

[21]芽:原作“牙”,据裘氏本改。牙,通“芽”。

[22]啮(niè聂):咬。

[23]天渊:天上与深渊,比喻差别特别大。

[24]癃闭:裘氏本作“闭”,疑底本衍“癃”字。《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

[25]脬:膀胱的别称。

[26]交肠:指大便时有尿液从肛门流出,小便时有粪质自尿道排出。卷 二[1]诊脉诀沈云将 先生

脉分三部有左有右,上部曰寸,为阳长六分,始自鱼际,即大指下节与小臂骨相交处也;中部曰关,为半阳半阴长六分,居小高骨之内,其前三分通乎寸为阳,故阳数九也;后三分通乎尺为阴,故阴数十也。所谓半阳半阴,由是故耳;下部曰尺,为阴长七分,居于关之后。统摄三部者,曰寸口左为人迎,右为气口。部各三候,曰浮主皮肤以候表、曰中主肌肉以候胃气也、曰沉主筋骨以候里。所谓三部九候者,指一手而言也。长人脉长,疏排指取。短人脉短,密排指取。老人脉软,浮取。肥人脉细,重取。小儿脉缓,瘦人脉大,皆宜轻取。至于反关脉,三部俱在臂侧。鱼际脉在寸口之上,大小脉两手不同。六阴脉皆沉,六阳脉皆浮。其有两手清微无脉者,乃贵重之人。更有六脉平和者,非仙即怪。必须细心推究,不可概论也。

人之体躬,有阴有阳。阴曰营统血而行脉中,寒则伤营,阳曰卫统气而行脉外,风则伤卫。

脉之至数,定于呼吸。呼者气之出,脉之来也。吸者气之入,脉之去也。一呼一吸,为之息。一息而脉四动闰以太息,故五动亦为和,无疾病者也。三动为迟,阳气衰也。二动为败,阳气衰甚也。一息一动,危殆极矣。六动为数,阴气衰也。七动为极,阴气衰甚也。八动为脱,气血两亏也。九动为死矣。迟、败、数、极四者,其脉中候有力则为有神,沉候有力则为有根,而两尺之沉侯又为根中之根也。[2]《脉诀》云:寸关虽无,尺犹未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洵非虚语。倘根蒂已坏,即逢长桑君,亦无所施伎矣。至于一息而脉十动以外,与夫两息而脉一动者,此则散而为变也。迟、败二者,寒也。数、极二者,热也。

脉分来气之出也,阳也。自骨肉之分而上于皮肤之际,乃气之升,故以候表、去气之入也,阴也。自皮肤之际而下于筋骨之间,乃气之降,故以候里、疾气有余也、迟气不足也、反病在里也、覆病在表也,以征内外、虚实、表里、盛衰也。来疾去迟,内虚外实也。来迟去疾,内实外虚也。来小去大为之反,病在里,阴盛也。来大去小为之覆,病在表,阳盛也。

寸口通指寸、关、尺而言也之营卫所以别脉之盛衰,候人之强弱也。卫主气为阳,以候表。脉随指有力,卫气盛也,谓之高,高者长也。脉随指无力,卫气弱也,谓之惵,惵者恍惚也。卫气和平曰缓,缓者胃气有余也。胃气有余,则颜色声音毛发鲜泽矣。营主血为阴,以候里。脉随指有力,营血盛也,谓之章,章者明也。脉随指无力,营血弱也,谓之卑,卑者缩下也。营血和平曰迟,迟者脾阴充足也。脾阴充足,则骨髓肌肉丰满坚固矣。营卫两盛谓之纲,有余总揽之意也。营卫不足谓之损,有消缩之意也。营卫刚柔相得,和缓之脉同见,则谓之强,强者即颜色之鲜丽而血肉丰盈,其人之壮健可知也。

浮、中、沉三候,分主皮脉肉筋骨,以应五脏之诊法也。肺浮主于皮毛,心浮主于血脉,脾在浮沉之间而主乎肌肉故以候中,肝沉主[3]于筋力,肾沉主于骨髓也。下指有轻重差等 ,以候五脏之气也。与皮毛相得者肺也,下指宜如三豆重以候之。与血脉相得者心也,下指宜如六豆重以候之。与肌肉相等者脾也,宜如九豆重以候之。与筋相平者肝也,宜如十二豆重以候之。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也。各随所主之部以候脏气也。豆之谓者,约略轻重而譬之,不必拘执以为绳尺也。至于左右两手,亦各有寸关尺,所主分位,须应照此三候取之,以分表里也。

寸口脉通指三部言也有浮、沉、迟、数,以候表里脏腑之诊法也。脉浮病在表,脉沉病在里,脉数病在腑,脉迟病在脏。浮者皮肤取而得之,沉者筋骨取而得之。数者一息脉六动,为阳,故在腑。迟者一息脉三动,为阴,故在脏。张石顽先生曰:此节全重于迟为在脏一句。设脉见浮迟,虽有表证,只应以小建中和之,非麻黄、青龙所宜,以脏气本虚也。至于诸阳虽皆属腑,诸阴虽皆属脏,然伤寒中之传变亦有数而入脏,迟而入腑者,非可执此概论也。

缓脉有二义,须分而言之也。阳脉浮大而软,阴脉浮大而软,谓浮中沉三候阴阳同等也,名曰缓,此和缓之义,以脉至数无多寡而言也。若脉来一息四动,按之大而慢,似迟而实非迟,亦谓之缓,此宽缓之义,以脉之急慢而言也。张石顽先生曰:脉虽浮大而软,按之不绝者为缓。如按之即无者是虚脉,按之而一息不及四至者是迟脉,皆[4]非缓脉也。 [5]

两手十二经脉,系乎五脏六腑,有里有表,各应其当王 之时而然也,遇克则死可期矣。

左寸里为手少阴心经火脏也。立夏心脉当王,火盛故,其脉洪也。然洪之中须有长大和缓之意,始谓之有胃气,虽病易愈也。若洪而少长大和缓者,谓之洪多胃少,是心病脉也。若但得洪而全无长大和缓意者,谓之无胃,是心死脉也。设非夏令而心脉洪,则为邪盛矣。夏而心脉沉,至冬当死。

左寸表为手太阳小肠经心之腑也。

左关里为足厥阴肝经木脏也。立春肝脉当王,木盛故,其脉略弦也。然略弦之中须有软弱而长之意,始谓之有胃气,虽病易愈也。若略弦而少软弱与长者,谓之弦多胃少,是肝病脉也。若但得略弦而全无软弱而长者,谓之无胃,是肝死脉也。至于肝脉纯弦,即值春令,已如树木之将枯,枝干之干硬,不能久延,况非其时,又安有所希望耶?春而肝脉得毛浮者,至秋当死。

左关表为足少阳胆经肝之腑也。

左尺里为足少阴肾经水脏也。立冬肾脉当王,水盛故,其脉沉也。然沉之中须有滑软之意,始谓之有胃气,虽病易愈也。若沉滑而少软和者,谓之沉多胃少,是肾病脉也。若但得沉而全无滑软意者,谓之无胃,是肾死脉也。非冬令而肾脉沉者,则为阴寒入里也。

左尺表为足太阳膀胱亦谓之脬经肾之腑也。

右寸里为手太阴肺经金脏也。立秋肺脉当王,金盛故,其脉毛浮也。然毛浮之中须有缓迟之意,始谓之有胃气,虽病易愈也。若毛浮而少缓迟者,谓之浮多胃少,是肺病脉也。若但得毛浮而全无缓迟意者,谓之无胃,是肺死脉也。若毛浮而数,则为病剧。盖数为火,是金逢火化,当发痈肿而难治也。

右寸表为手阳明大肠经肺之腑也。

右关里为足太阴脾经土脏也。脾为坤土,性主厚重,王于四季,其脉与阳寸阴尺同等。浮大而软,无有偏胜,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不微不弱者,即为胃气也。杜光庭先生云:欲知死期何以[6]取,古贤推定五般土,阳土须知不遇阴,阴土遇阴当细数。 阴土者,脾土也。程钟龄先生云: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应乎四时,而其中必兼有和缓悠扬之意,乃为胃气,[7]有则生,少则病,无则死也。 神者中候也,浮中沉之中也。如六数七极热也,中候有力则有神矣,清之而热即退。如三迟二败寒也,中候有力则有神矣,温之而寒即除。若寒热偏胜,中候无神,清温之剂将何所恃耶?根者沉候应指是也,三部九候以沉分为根,而两尺又为根中之根也。夫胃气者,如桃李核中之仁两片相接处之一线也,所[8][9]赖以生生 之机者此也,所赖以化化 之妙者此也。

右关表为足阳明胃经脾之腑也。

右尺里命门也。亦曰神门,为真火之源,所主精气,鼎峙两肾之间,附脊第十四椎,为水中之火,既济阴阳。男以精气为主,故右尺为命门;女以精血为主,故以左尺为命门,以尺为六脉之根也。越人云: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水为天一之元,先天之命根也。若肾脉独败,是无根矣。如虚浮无根,是有表无里,孤阳岂能独存乎?若重按无根,不独先天肾水之绝,亦为后天不足之征。仲景所谓营气不[10]足血少故也。 其经脉具详于左尺矣。半表半里为手厥阴经心包络也。诸邪之干心者,皆心包络受之也。诸脉虽属于心,而行于手太阴肺经,然脉之运动,皆由心包络之火,故又以心包络为主也。[11]

右尺表为手少阳经三焦也。上焦如雾,中焦如沥 ,下焦如渎,有象无质,即上中下三部脏腑空处是也。岐伯曰:寸以射上焦,关以射中焦,尺以射下焦。此言三焦之脉位也。射者,自下而射于上。其脉即分属寸关尺,凡鼓动之机,莫不本诸三焦,则知六部之中,部部不离三焦之气也。越人谓其有名无形者,以火即气,本无形,非如精津血液之各有其质也。《灵枢·本脏》云:肾应骨,三焦膀胱,厚者密理厚皮,薄者粗理薄皮,急者腠理疏,直者毫毛美而粗,结者毫毛稀[12]也。

脉有相乘纵横逆顺,以征病之重轻也。五行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此相属也。木乘土、火乘金、土乘水、金乘木、水乘火,是相克也,名曰纵,则病甚也。木乘金、火乘水、土乘木、金乘火、水乘土,是反侮也,名曰横,则病微也。木乘水、火乘木、土乘火、金乘土、水乘金,是倒施也,名曰逆,则病虚也。木乘火、火乘土、土乘金、金乘水、水乘木,是相生也,名曰顺,则病实也。非其时而得之,则为相乘纵横为患最重,逆顺则犹无大害也。乘腑乘脏,宜各就脉证错综以参之也。腑,阳也,浮数阳脉也,以浮数之脉而见于腑,谓之阳乘阳。脏,阴也,迟涩阴脉也,以迟涩之脉而见于脏,谓之阴乘阴。如浮数之脉而见于脏,谓之阳乘阴,又谓之腑乘脏。如迟涩之脉而见于腑,谓之阴乘阳,又谓之脏乘腑。凡阳乘阳与夫阴乘阴者,即为独阳不生,独阴不生也。其阳乘阴者,病虽重亦可疗;阴乘阳者,病即轻纵难愈。所谓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是也。阴阳相乘之脉,须辨往来盛虚也。阳不足以胜阴,而与阴俱化则恶寒;阴不足以胜阳,而从阳之化则发热。阴阳之气更盛更虚,阴并则寒,阳并则热。凡疟与往来寒热之脉皆然也。

营卫软弱,所以别阴阳之不足也。营者统血而行于脉中,阴也,弱者脉沉而无力也。阴脉弱则营微血虚而发热,甚则筋急也。卫者统气而行于脉外,阳也,软者脉浮而无力也。阳脉软则卫衰气虚而恶寒,甚则汗流如珠也。

脉有上下,以候阴阳五脏之升降而计生死之期也。寸脉居上,候心肺之阳,主升。升极而降,降不至关,谓之孤阳,是阳绝也。尺脉居下,候肝肾之阴,主降。降极而升,升不至关,谓之独阴,是阴绝也。关居于中,以候脾,所以升降寸尺之出入者也。今上下不至关,是升降出入之气不通,此皆不治,决死也。若阴阳已离,胃气未绝,[13]尚可苟延残息。要知死期,则如经所云,阴胜则阳绝,能 夏不能冬;阳胜则阴绝,能冬不能夏;肝死于秋,心死于冬,脾死于春,肺死于夏,肾死于长夏之类是也。推之于日时亦然。

汗出发润,喘不休者,肺先绝也。肺为津液之帅,汗者人之液也,在内为血,在外为汗。出而似汗相著不流者,气尽液也。著于发而黏,故发如润,此津竭也。肺为气之主,喘者疾息也,口张则有呼无吸,故出而不休,此气脱也。身体大热,形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心绝也。心为形之君,神明之主也。阴尽则孤阳外越,故身大热也。色如烟熏者,从火化也。神散则目直视,阳无依则头摇也。唇吻反青,四肢 Images\img00033001.jpg 14 15 习者,此肝绝也。吻者,口唇边也,色当赤而黄,乃脾之本。然因被木所克,故从其胜而反青也。肝主筋藏血,血竭则筋脉无所养而引急。者,汗出貌也。习者,鸟数[14]飞也。言手足颤动之状,若汗之不期然 自出,如鸟之习飞而无已时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脾绝也。唇口应于脾,色当黄且赤,今转为水侮而暗黑,则土败可知。柔者,软而腻也。汗者,液也。柔汗者,乃脾之真液,即俗之所谓冷汗是也。黄为土之本色,真液竭而[15]真象露也。便尿自遗,狂言目反直视者,此肾绝也。 肾藏精志而司启闭,二便自遗者,精力尽而禁约弛也。志失则狂言,精不上荣则瞳子不能转而直视也。身汗如油液外亡也,喘而不休气上脱也,水浆不下胃气无也,形体不仁营卫离也,乍静乍乱神无主也,六脉无根则命绝也。

持脉大纲,轻手候之,脉见于皮肤之间者,心肺之应也。心肺在上,故其脉皆浮也浮大而散者,心也。浮涩而短者,肺也,阳也,腑也。重手按之,脉附于筋骨之间者,肝肾之应也。肝肾在下,故其脉皆沉也弦而且长者肝也,沉而软滑者肾也,阴也,脏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脉见于肌肉之间者,脾胃之候也。脾胃在阴阳相适之中,故其脉缓而大也。此五脏不病之脉也。若短小而见于皮肤之间者,阴乘阳也。若洪大而见于肌肉之下者,阳乘阴也。

脉有浮沉,诊分轻重也。左寸先以轻手得之,是小肠,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心,属里。心在肺下,主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按至血脉而得为浮;稍加力得,脉道粗大为大;又稍加力得,脉道润软为散。此即上文浮大而散之谓也。若出于血脉之上,见于皮肤之间,是其浮也。若入于血脉之下,见于筋骨之分,是其沉也。右寸先以轻手得之,是大肠,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肺,属里。肺居最高,主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按至皮毛而得为浮;稍加力得,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脉道缩入关中,上半指不动,下半指微动为短。此即上文浮涩而短之谓也。若出于皮毛之上,见于皮肤之表,是其浮也。若入于血脉筋肉之分,是其沉也。左关先以轻手取之,是胆,属表;后以重手得之,是肝,属里。肝在脾下,主筋,肝脉循筋而行,按至[16]筋得,脉道如弓弦者为弦;稍加力得,脉道迢迢 为长。此即上文弦长之谓也。若出于筋上,见于皮肤血脉之间,是其浮也。若入于筋下,见于骨上,是其沉也。右关先以轻手得之,是胃,属表;后以重手取之,是脾,属里。脾在心下,主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按至肌肉得,脉道如微风轻扬柳稍之状为缓;稍加力得,脉道敦实者为大。此即上文缓而大之谓也。若出于肌肉之上,见于皮毛之间者,是其浮也。若入于肌肉之下,见于筋骨之分者,是其沉也。左尺先以轻手得之,是膀胱,属表;后以重手取之,是肾,属里。肾在肝下,主骨,肾脉循骨而行,按至骨上得之为沉;重手按之,脉道无力者为软;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此即上文沉而软滑之谓也。若出于骨上,见于皮肤血脉筋肉之间,是其浮也。若入而至骨,是其沉也。右尺先以轻手得之,是三焦,为表;再以稍重手得之,是心包络,为半表半里诸邪干心者,皆心包络受之也;更以重手得之,是命门两肾居其左右,为里,为相火,与左尺之气通也男以右尺为命门,女以左尺为命门,余皆无所异也。

左手关前曰人迎,以候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外因也。浮盛则伤于风,肝脉应之;紧盛则伤于寒,肾脉应之;虚弱则伤于暑,心包络应之;沉细则伤于湿,脾脉应之;滞涩则伤于燥,肺脉应之;虚数则伤于火,心脉应之,火者热也。此皆外因,法当表散渗泄也。

右手关前曰气口,以候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内因也。喜则脉散,心应之;怒则脉软,肝应之;忧则脉涩,肺应之;思则脉结,脾应之;悲则脉紧,心包络应之;恐则脉沉,肾应之;惊则脉动,胆应之。此皆内因,法当温顺以消平之也。

六脉伤损,谓之不内不外因也。心脉虚涩,伤于劳神役虑也;肝脉虚弦,伤于筋力疲极也;肾脉紧,伤于劳役阴阳也;肺脉弱,伤于叫呼损气也;脾脉缓弦,伤于饥饿也;脾脉滑实,伤于饱食也;命门脉微涩,伤于房帷任意也。

脉有表里阴阳主病之异。表病取决于人迎,为阳为腑,外感则人迎脉紧盛也。里病取决于气口,为阴为脏,内伤则气口脉紧盛也。表里皆病,则人迎气口俱紧盛也。男子之脉,左大于右,在关上为顺,寸脉常盛,尺脉常弱,是以不可久泻也。女子之脉,右大于左,在关下为顺,寸脉常弱,尺脉常盛,是以不可久吐也。上部有脉,下部无[17]脉,其人当吐,不吐不死 也。上部无脉,下部有脉,病虽重不死。何也?盖人有尺脉,谓有元气,犹树之有根也。凡人左手属阳,关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