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大智慧与大远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8:58:11

点击下载

作者:李安平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曹操的大智慧与大远见

曹操的大智慧与大远见试读:

前言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曹操颇具争议,也正因为此,有人说他是卑鄙的圣人,有人说他是厚黑学的鼻祖式人物,有人说他是乱世奸雄,还有人说他是乱臣贼子……其实,无论世人怎样评说,都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纵观曹操一生,他“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不可谓不波澜壮阔,风云激荡。虽然他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然而,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远见,他不仅保全了自身,还志存高远,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一步步向一统四方,问鼎天下的目标迈进。

曹操在军事上堪称“兵行诡道”,一生亲自指挥战役三十多次,大部分都获得了胜利;在文学上堪称“气魄雄伟”,是“建安七子”之首,有很高的成就;在用人上堪称“唯才是举”,不论出身,脾性,或敌或友,只要有能力,都会委以重任;在为人上,虽然“生性多疑”,却又宽宏容忍。

抛开是非功过不论,可以说,曹操人生中的一步步足迹,完全是一个成功人生的缩影,他的性格和处世,他的从政和治军,他的用人和管人,他的智慧和权谋,对所有志存高远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两千年后的当代年轻人来说,尤其具有人生导师一般的教诲和启迪意义。

曹操的政治智慧还体现在他的组织路线上,他不依靠任何人,从平定黄巾军开始,收编了黄巾的残部,加上招募兵丁,建立了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的青州军。虽然曹操在多年的南征北伐中,也打过不少败仗,但他始终和他的军队在一起,屡建奇功。平定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国土,使汉政权在他手中得以延续。并且坚决捍卫了中央集权制的先进体制,没有使历史走回头路。

曹操开始从政的时候恰逢汉政权最黑暗的年代。他的政治理想却是创建一种清平政治。他是管理国家的天才。他严肃法纪,限制豪强,组织社会生产,兴修水利,奖励垦荒,招抚流亡,平定内乱。给后来的魏晋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曹操管理智慧的高度发挥。

当我们回首中国历史长河的时候,确有不少英明的君主留下光辉的身影。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等等方面颇多建树,可是谁都不能忽视曹操在文学方面创造的辉煌。“三曹”中首推曹操,“建安风骨”也由他而起,开了文学上的一代先河。

记得郭沫若先生的话剧中有这样的台词,曹操在教导曹植的时候说:“尔等的诗都是在书斋中写的,而老父的诗却是在马背上吟成的。”曹操的诗词大气磅礴,又不失浪漫灵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

他还通音律,他的作品能歌能奏。他的诗作述说理想,歌颂国人,还曾艺术地阐明他的哲学思想。曹操在思想上也是伟大的智者。

历史如过眼云烟,谁也无法去统一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也许正是因为曹操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才使我们在面对历史的星空、历史的沧海,在那一刻,看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第一章立志践行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志”是人们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们确定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下的决心,是人们力求上进的意志和勇气。曹操有着与生俱来的英雄之志,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1.锋芒初露,志当存高远“志当存高远”是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古人很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志存高远,就会自我激励,奋发向上,有所成就;志向远大,才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去实现宏伟的志愿。

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然后才取得成功的。曹操在青年时期也是一个十分有志气的人。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嵩,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曹操是曹嵩的长子,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通古学,行事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和过人的武艺。当时,素以知人名世的太尉桥玄一见曹操就惊呼:“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随后,桥玄便让曹操去拜访汉末名士许邵,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自此,曹操渐知名于世。

曹操的外表形象属于“矮、短、粗”型,与他的内在实力极不相称。但只有一五五厘米的曹操好学不倦,比别人努力千百倍。他以自己的天资和后天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战胜了许许多多与自己同龄的人,于汉灵帝熹平三年(174)成为最年轻的孝廉,入洛阳为郎,开始仕途生涯。

举孝廉是两汉选举官吏的科目之一,意谓推举孝子、廉洁之士出来做官,也是当时为官的一个途径。举孝廉始自汉武帝时。

当初,董仲舒是针对“任子”的弊病提出的,所以举孝廉与贤良之制开始尚好,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渐变了味道,荐举被官僚和世家大族所把持,这就是说,这对于正处于当时的曹操而言,以“孝廉之名”为进阶,很可能也是一种形式,真正起作用的原因应当是他的家庭背景。

虽然曹操因自己的家势和背景被举为孝廉,但曹操内心显然是不满足当一个小小的郎官的。郎是郎中令属官。按规定,郎官任满,即可派出做县令、丞、尉。开始时还要经过试用,到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 “初令郎官诏除者,得占丞尉,以比秩为真”,免去了试用期。看来,曹操就是直接由皇帝“诏除”的郎官,没有试用期,就做了正式的洛阳北部尉。

曹操在做北部尉的时候,虽说官卑职微,也奋发有为,不畏权贵,为整肃风纪,澄清吏治,做了不少的实际工作,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了朝廷的威信,上任伊始就把官署修缮一新,悬五色棒于大门左右,各悬挂十余根,申明禁令,凡有违反治安条例的,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豪强权贵,一律用五色棒打死,几个月后就有一个人无视曹操的禁令,违禁夜行,以身试法,这个人就是宦官蹇硕的叔父。

当时宦官把持朝政,权势熏天,蹇硕是皇帝近侍,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曹操毫不容情,不畏权贵,不顾生命安危,当即将蹇硕之叔逮捕归案,处死了这个目无法纪胆大妄为的不法之徒,这招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治安情况明显好转。

曹操的这一举措不仅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稳定了所辖区的社会治安,同时也是向权倾朝野的宦官集团宣战,曹操虽是出自于宦官家庭,但他为了匡扶汉室,维护大义也不惜背叛家庭,向旧日营垒反戈一击,其敢于向一切邪恶势力挑战、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普遍的尊重,其不屈不挠、勇于进取、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在曹操所处的东汉末年有四大显著特征:一是最高统治者皇帝腐朽无能,桓帝、灵帝、献帝三代,一代不如一代;二是封建朝廷统治集团诸势力问的争斗异常激烈、残酷,桓帝、灵帝在位期间均发生“党锢之祸”,外戚、宦官、“党人”诸集团势力无不阴谋诛杀异己,独断专权;三是由于苛政,平民百姓的生活很艰苦,甚至很多人都无法生存,导致民心动摇,阶级矛盾加深;四是大小割据军阀都在竭尽全力扩大地盘,战争随处可见。

总而言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百姓期望统一稳定的局势,这样才能安居乐业。曹操正是面对“乱世”来设定他的人生角色,树立他的人生志向,最终,他从小小的郎官起步,逐渐取得了成功。

智慧书签

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立高远之志,以勤为径、以苦作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昔时少年项羽因为看到秦始皇出游的赫赫声势,就有取而代之的念头,才有历史上的楚汉相争;诸葛亮躬耕南阳,因为常“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才有魏晋时期的三国鼎立;霍去病因为有“匈奴未死,何以家为”的壮志,才演绎出一代英雄赞歌……2.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曹操少年时性格顽劣,后来入朝为官,当董卓权霸朝朝时,曹操挺身而出欲刺杀董卓,这一举动能看出他的英勇、果敢。当他面见董卓时并不急于下手,这也体现了他的精明和冷静。

当董卓侧身而卧时,曹操又能机敏地抓住机会。当拔刀被董卓发现时,曹操又能处乱不惊,立即“跪拜献刀”,避免董卓怀疑。当曹操牵马想逃跑时,走得体面而不慌张。曹操作为一个无名、无功、无权的人物能在前后短短的几十秒中如此快速处理突发事件,体现了他优良的心理素质,这也成为他日后能够在群雄争霸中出人头地、逐鹿中原的基本原因。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之中,不会因个人的主观愿望运转,所以突发事件可能随时出现在你面前。当意外发生时,有效办法是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推测、分析,随机应变地做出相应的对策,绝不慌乱。

曹操在濮阳之战中攻城心切,结果陷入了陈宫的“抛砖引玉”之计中,当他率兵冲进城中时,发现城池四处烈火封门。东巷张辽、西巷臧霸、北门郝萌、曹性,南门高顺、候成一同向陷入城中的曹操及其兵将杀来。

曹操情急之中带马向东门冲去。迎面遇到张辽后又转向北门逃跑,北门受阻又去闯南门。就在他乱闯之际,火光中只见吕布挺戟而来。此刻曹操身边的亲将已不知去向。

他心想:我若与吕布交手,用不了一个回合就会被他斩杀。若拔刀而逃,又不及他的马快。不如趁夜色混过去。于是收起宝剑,用袍袖掩住脸,催马向吕布身侧冲去。吕布当然不会想到曹操竟会如此大胆,所以没有在意。

曹操正为自己方才的举动暗暗庆幸时,突然有人用戟敲他的头盔问:“曹操何在?”曹操一看竟是吕布,他顺手指着前方说:“前面那个骑黄马的就是。”当时正值夜半,人嘈马杂,吕布未辨真伪,顺着曹操手指的方向追“曹操”去了。

就在此刻,大将典韦及时赶到,保护着曹操冲出火阵的封锁,逃脱了性命。

曹操在长期的阵前厮杀中,培养了丰富的临战经验,再加上他天资聪慧、临危不惧,逃脱危险也就不足为奇。

现代企业都面临着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的过程,也存在提高经济效益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市场情况,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调整生产,这已成为经营管理人员不断思考的问题。

某商场发布了一则折椅大甩卖的消息,每把折椅降价百分之五十,而且买三送一。结果购买者如潮,两天不到,折椅便销售一空,该商场拍卖的原因是,这种折椅开始时销路很好,但后来市场饱和了,且又生产了新型号的折椅,导致折椅大量积压,只好降价处理。

那么降价一半又买三送一,不会赔本吗?其实大部分产品已经销售出去,成本早已赚回来了,买三送一只不过是一种推销艺术罢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果不这样处理,货物放在仓库里也要付出昂贵的仓储费,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运用随机应变之策的要点是要当机立断,如果患得患失,是无法抓住良机的。

智慧书签

一个人要能对所处的环境和他人的感受有敏锐的判断力,会根据当时的处境说出在当时最该说的话,做出在当时最该做的事情。这种人通常在各个方面都能适应得很好,能够很快投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3.高人指点,仙人指路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机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生性不凡。

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 《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小说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在曹操最初的人生中,一个人的出现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个人的名字叫桥玄,字公祖,是梁国人,在东汉末年一直做到太尉级别的高官,桥玄做到了八个字:“盛世清正,乱世敢为。”这样的人特别有社会影响力,盛世清正,就是太平盛世的时候,不贪便宜,清正廉洁。乱世敢为,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敢下狠手。

书上记载说,桥玄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存款,家无余财非常穷,而且活着的时候,在工作岗位上,曾经好几次反贪污,反的把自己反下去了,这是说他清正,社会上老百姓都认可,特别是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贪官遍地,桥玄这个人确实很难得,鹤立鸡群。第二,桥玄这个人敢作敢为,敢下狠手。

东汉末年社会治安每况愈下,《后汉书》有记载,说洛阳城里,大白天有抢人劫道的,而且劫的是太尉桥玄的儿子,大白天上街被旁人拿镐把给劫了。三个劫道的强人就把桥玄的儿子劫到桥玄他们家的楼上,点名说给钱放儿子,不给钱就把你儿子打死。当兵的把楼包围了,不敢下手,问桥玄怎么办,桥玄说不要管他儿子,坚决不能跟强盗谈判,这几个劫匪就把桥玄的儿子打死了,然后自杀了。

大家觉得不值,说你拿钱把儿子赎回来多好,桥玄说我要跟他谈判,以后劫道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我豁出我儿子,让所有劫道的人绝了这个念想,你要想劫人你就是死。这样就不会有别人家的孩子再被劫了,这叫舍子护法。

后来大汉政府就为这事公布一个公告,以桥玄为例,以后任何人家里的孩子,如果被劫匪劫了,都不能跟他谈判,谁谈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看起来这个方法很凶狠,但是这个制度一出来,劫道的事情居然减少了、消失了,不给敌人谈判的机会,敌人就不会害我们,因为害我们就等于自己找死。

所以在社会上桥玄非常有影响力,而桥玄不喜欢别人,就喜欢曹操,《三国志》记载桥玄对曹操的评价:“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后来就多了一个成语叫“命世之才”,桥玄对曹操的评价特别高,那么,我们就问一个问题,桥玄为什么这么喜欢曹操?在那个年代,宦官家的孩子是要被嘲笑的,桥玄是一个清流读书人,曹操是个浊流宦官。

两个原因,看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第一,看他的内在,第二,看他的外在,这叫内外结合。首先是内在,曹操机警果断,敢做敢当,而且心眼特别多,又懂军事,这是桥玄特别欣赏的,这是内在。同时桥玄看中了曹操的外在,东汉年间政治舞台上有两股势力,一股叫党人,主体是读书人,一股是权宦,就是皇帝身边掌权的宦官,党人自诩清流,瞧不起哪些宦官,宦官总处处压制排挤党人。这两股势力的斗争特别激烈,可偏偏曹操这个人一马双跨,他有宦官的背景,但是曹操的价值观上,又特别倾向于党人和读书人。

宦官和党人的结合,在那个年代的政治舞台上,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讲,如果政治是一个舞台,那么剧本和演技在党人的手里,但是舞台被宦官把握着,会演的人上不去,而曹操这个人既能上舞台,他又有演技,桥玄发现曹操是一个既有本事又有本钱的人,一个人有本事容易,有本钱不容易。桥玄就预测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个孩子一定能够安邦定国,出于这个目的,他才力挺曹操。

同时,桥玄给曹操指了一个方向,说你得去拜访一个人,叫许劭,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的人物进行一次品评,称作“月旦评”,你上了这个榜,就可以有机会登堂入室,做一番大的事业,桥玄的这个建议改变了曹操的一生。《后汉书》记载,曹操得到的评价是两句话:“清平世之奸雄,乱世之英雄。”《三国演义》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结合后来的发展,我们认为第一句应该更接近真实,那个时候,天下已经乱了,所以曹操没机会当奸雄了,曹操听了非常高兴,而且来自权威的评价,这影响了曹操的一生。

少年的曹操虽然做了很多让大家不接受的事情,但是他没有被贴上不良标签,而且相反得到人物评论专家的认可。曹操确实比较幸运,他遇到了桥玄,遇到了许劭,他就有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

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父曹嵩的关系,明升暗降,曹操被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南清丰),任顿丘令。

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曹操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智慧书签

客观地说,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能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曹操是鲜有匹敌的一个。他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全才,不仅在政治、军事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都有极高的修养。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和他孜孜不倦的学习是分不开的。4.成大事者必有成大事的信心

欲成大事者,首先必有成大事的信心。

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曾先后两次投奔曹操,都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权宜之计,曹操则自始至终以诚相待,恩礼相加,并允许其来去自由。

当刘备在诸侯角逐中尚无立足之地,被吕布打败暂投曹操时,曹操就预见刘备为当今天下之英雄。刘备第一次投曹操时,曹操的谋士力主干掉刘备,以绝后患,当即被曹操断然拒绝。他说:“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此郭奉孝与吾所见不同也。”所以曹操待刘备“以上宾之礼”,表荐他为豫州牧。

不久,刘备再次被吕布所困,失城池,散二弟,陷老小,不胜狼狈,又来投奔曹操。曹操一如既往,热诚接待。平定吕布后,又引他觐见献帝,认皇叔,拜左将军,封宜亭侯。

这时,一班谋臣无不为曹操担忧,提醒他说,如今皇帝认刘备为皇叔,这等局面恐“无益于主公”。曹操则大度地回答:“玄德与吾结为昆仲,安肯外向耶?”他依旧与刘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美食相分,恩若兄弟”。

历史上著名的“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一天,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园浇菜,曹操部属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刘备问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许褚说:“不知道。只教我来请。”刘备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

曹操见刘备前来,笑着说:“你在家里做大事啊!”吓得刘备面如土色。曹操拉着刘备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听了才这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

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口水,才不渴。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

刘备听言,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经设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骤雨将至。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

刘备说:“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

刘备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

曹操说:“不要太谦虚。”

刘备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

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

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

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刘备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

曹操笑着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

刘备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

刘备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

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

刘备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

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作英雄呢!”

刘备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

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

刘备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

曹操说:“能叫作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说:“那谁能被称为英雄?”

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两人而已!”

刘备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他才从容地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

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

刘备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地掩饰了过去。曹操这才不怀疑玄德。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对于“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段故事,很多人都对刘备故作姿态地搪塞和敷衍曹操的机智表示赞赏,其实,曹操在其中表现出的对于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自信,也是十分令人叹服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是一种势在必成的自信。

智慧书签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烦恼的事情和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对手。于是,我们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面对这些事情,如何与这些对手较量,在这些较量中或成功或失败,有些人成了我们的朋友,有些人成了我们的敌人。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总是忽略那个自己最大的敌人和朋友——自己。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肯定自己,充分相信自己。5.谋事在人,相信事在人为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总是抱怨自己命不好,运势不佳,更有甚者,直接将这种遭遇看成是命运赋予自己的不幸,不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去改变,任其自然发展,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多数人相信的这种“命中注定”的说法,是一种消极处世的观念。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去做的事。生活中,每当我们做成一件事,每当我们获得成功,我们就会恍然发现,原来所谓的“命中注定”都是用来吓唬懒惰者、胆小者的,只要以“事在人为”的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曹操是一个勇于进取的人,他不相信天命,而相信事在人为。这些性格特征在他的身上表现得很突出。

曹操从来不会因为失败而自怨自艾,更不会将其归之于天意,他总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无论任何时候他都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没有任何侥幸心理,不管环境如何险恶,不管局势如何紧张,他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他的雄心他的努力进取使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也使他战胜了一个个敌人,永不言败是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所拥有的英雄气质,不信天命,勇于开拓,富于创造精神是曹操的优秀品质,曹操之所以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都与这些性格特点有紧密的关系。

曹操在他的诗作《度关山》就开门见山地提出:“天地间,人为贵。”他认为人是世界的主宰,不是什么天帝,也不是什么鬼神,按近代《国际歌》中的歌词所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在古代不信鬼神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曹操所处的时代迷信之风盛行,迷信活动也遍布全国,曹操早年的为官生涯就曾禁绝淫祀,对于那些不合理的封建迷信活动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治,可以说曹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是一个敢于蔑视传统世俗观念的人,他敢于挑战一切不合理的封建秩序和礼制,在他使用人才上也打破了传统的士族观念,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曹操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使多少英杰人物为其折腰,为之倾倒。和许多伟人一样,曹操身上也有不少的缺点,他一生中也犯过许多错误,但他身上的闪光处也很多,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给人类的历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历史上许多具有英雄气概的人都不相信天命,他们中有的无非是为了假借或捏造天命来造势,有的是为了蒙蔽百姓和愚弄大众而装神弄鬼,他们骨子里并非真的相信天命,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如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如汉高祖刘邦,为了显示自己的政权是受命于天,为了迎合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他们不得不制造一些君权神授的理论依据,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从而也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样就能从精神上控制百姓,有利于统治。

曹操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这在他的行为中可以观察到,在他的作品中也是毫不讳言地表达出这种思想,他在他写的《让县自名本志令》中就公开地宣称自己“性不信天命之事”。他认为“阴阳四时”也不是有意志的东西,他在《董逃歌》中说:“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绝于园桑。”

郑玄是东汉的经学大师,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个品行高尚的人,道德上没有瑕疵,郭景图生平不详,既然与郑玄相提并论,想必也是一个的品行高洁的人,但是他们的结局都不好,如果按儒家思想,他们一生积善积德,老天有眼,举头三尺有神明,一定会保佑他们的,可是有德的郑玄却在酒席上劝酒时倒地气绝,郭景图也在桑园中突然死去。

曹操要表明的意思是人的命运如何与一个人的德行没有直接关系,更谈不上老天就一定会保佑品行高洁的人,现实生活中好人不长寿,坏人活百年的例子也不少,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还是千古良训,曹操的意思并非是说好人就不长寿,而是说人的命运并非由天定,他这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叛,也是对儒家思想中的糟粕进行批判,并非全盘否定儒家思想,他就曾经推举儒家学说,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安定民心。

曹操虽然觊觎帝位,但他从不搞封建迷信,不搞造神运动,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真命天子的形象,也不刻意营造一种神秘感,相反他有时还能对自己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如他西征马超韩遂时,与韩遂在两军阵前会面,当时很多敌方士兵围观他,他们怀着好奇心想要看看这个威名远扬的曹丞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曹操笑容满面地对他们说:“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意思是说你们想要看看我曹某人吗,也是一个人呀,没有四只眼睛两个嘴巴,只还过比常人智慧多一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血汗和精力的凝聚。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切不可靠天命,而要靠精心的谋划,不懈的付出,要像曹操一样,相信事在人为,相信命运由自己掌控。

智慧书签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上。人的命运更不是什么老天注定的。所谓挑战命运,就是要在客观条件欠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将不具备的条件准备起来,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创造出常人难以成就的业绩。6.志在四方,吟唱《短歌行》

曹操对于自己志在四方的伟大抱负,向来是比较谨小慎微的。这主要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很多人不满。他自己也被骂作“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欲废汉自立”等等。可以说,称帝与否是曹操大半生的敏感话题。尽管他最终还是以相位而终,但他的志向决不仅仅是这样。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五十余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郁闷,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诗的开头情绪稍显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并要借酒来浇愁。表面看写个人的感慨和忧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时行乐,其实是写一个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业的广阔胸怀。“朝露”之比,形象鲜明,意蕴深刻,富有哲理。总之,第一节的节意可以一个“愁”字来概括。

接下来,“青青子衿”以下八句为第二节,情味更加深厚缠绵。“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绕在我的心间。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也是他原来颁布的《求贤令》之类的政治文件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帖,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明明如月”以下八句为第三节,这八句是对前两节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也就是说,从“明明如月”开始的四句说忧愁,强调和照应第一节;从“越陌度阡”开始的四句说礼遇贤才,强调和照应第二节。如此强调照应,使全诗有低昂抑扬、反复咏叹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若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鉴,这颗心是永远不会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为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

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

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了曹操的心情。

总的说来,这首诗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一样,主要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曲折反映。然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完全熔铸在抒情艺术当中,以情理景完美统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曹操的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读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诗句,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渴求贤才的殷切心情;读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你会感到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而这种诗句,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感情豪放的人才能吟得出来。而在这有感而发的吟唱过程中,曹操志在四方的雄心,也鲜明地流露了出来。

智慧书签“志”是人们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人们确定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下的决心,是人们力求上进的意志和勇气。一个人理想愈高尚远大,人的精神力量就愈强大无比;信仰愈坚定有恒,人的事业决心就愈坚强持久。7.把握机会才能步步为赢

所谓的看清时势变化,就是要有整体的格局,要有长远的眼光。只有看清时势,掌握时势变化,才能有大的发展。

曹操虽然霸道,但也识时务,在力不如人的时候他也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不逞血气之勇,当退则退,当让则让,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他的《让县自名本志令》中所说的,当初不想拥有太多的军队,为避免自己仗着兵多而与强敌相拼招致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避免枪打出头鸟。

起初,曹操是这样想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也想扩大队伍,增强势力,多占地盘,但凡事都得把握时机,看准火候,不能一味逞强好胜,作为一代枭雄,审时度势是曹操的看家本领,当曹操刚迎献帝入许都时他的势力还很弱小,不足以称雄,迎献帝虽说在政治上获得了有利条件,但也引起了他人的觊觎,如果把握得不好,他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虽取得了有利地位,依然谨慎。

侍中太史令王立为了迎合曹操,假造天意宣扬汉朝的统治已经结束,继之而起的必是晋或魏,后来他又把这种思想灌输给皇帝听,劝他禅位给曹操。曹操听说后,内心虽然很高兴,但考虑到自己势力还很弱小,不愿因此招致公愤,就派人去对王立说:“我知道你忠于朝廷,然而天道深远,希望你不要再乱说了。”

不久曹操封袁绍为太尉,袁绍因耻于位在他之下而愤怒,曹操马上让出了大将军之职,从而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斗,为虚名而取实祸岂是曹操所为的?曹操让出大将军之职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不仅是曹操,历代政治家都懂得韬光养晦之术,懂得合理运用时势,在时势变化中发展自己。晚清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审时度势、趁势而起,是曾国藩一生中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翻开曾国藩的家书你会发现,他说话是很谨慎的。人们常说曾国藩说话语迟,他坐在那里常常不发一言,但是不怒自威。

语迟,就是说话极慢,曾国藩告诉儿子也要语迟。因为很多人说话是很快的,说话快有的时候可能话没有经过大脑就直接说出来了。这样的话常常会带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有太多的率真成分,是不理智的,所以要通过大脑考虑之后再说话。曾国藩就嘱咐他的儿子,说话不要太快,与人答话的时候要沉吟片刻才说出下一句话,不让他的儿子去抢话说。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很中规中矩,也掷地有声。可见,曾国藩是一个审时度势的人,一个很慎重、很谨慎的人。

再比如,曾国藩治军是非常谨慎的。他每次选择扎营的时候,一定要离水和大陆很近,这样就便于迂回,便于出军,便于撤退。每次驻军的时候一定要挖壕寨,要筑墙,要有很多士兵去站岗,这样他才能够安下心来。而且每次睡觉的时候,他的枕头底下必定要放上一把宝剑,随时准备自卫。

当然,曾国藩一生谨慎,但有时也会冒险。审时度势是曾国藩成功的基础,同时顺势而起恰恰又是他的另一面。韩国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人们与机会之间的关系。他们说机遇来的时候,如同前面披着头发、后面是秃子的这样一个人。当它过来的时候,前面披着头发,你没法辨认清楚是不是机遇;可当它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突然意识到这是机会,但因为后面是秃子,你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到。所以,我们可能在一生中会失去很多机会,而留给曾国藩成功的机会其实也不多。但是,他却能够抓住。一生中能抓住几次这样的机会就足以促成他的成功。

曾国藩的成功就源于这样的趋势而起。曾国藩有几次在北京扬名、引起大家注意的机会,靠的就是几次大家所不敢做的事情,让他在京做官的口碑极佳。咸丰帝继位的时候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特别想有所作为,所以他命令朝廷所有官员要对朝廷的未来大业提意见。这个时候,曾国藩觉得机会来了。

当时很多人是不敢提意见的,即便有些大臣写谏言,多半也是一种类似于吹捧、恭维的语言。而曾国藩与别人不同,以知识分子那种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支撑着他,趁势而起,连续上书十几份。其中最致命的一份直指圣德背后所存在的一些社会流弊,言辞激烈,引起朝野上下的轰动,让大家都知道了曾国藩敢言。

这就是曾国藩的胆量和胆识,他敢趁势而起。所以,他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朝野上下的大臣们没有不知道他的。这是第一个趁势而起,是决定在关键时刻皇帝能想到他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趁势而起,就是太平天国起义时,咸丰帝任命了长江沿线一共43个团练大臣,组织民兵去配合正规军打仗。而曾国藩刚好在老家湖南,就被任命为湖南的团练大臣。这43个团练大臣,十多年下来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因为曾国藩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他决定组建一支与常人不同的团练,那就是湘军。他从农民中寻找士兵,一定要找两脚踩着泥的乡野之人,然后给他们以非常高的军饷。同时,给官员的军饷也很高,让士兵和官员之间拉开差距,使所有人都能有较强的斗志。

就这样,43个团练大臣中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坚持到底,这是他顺势而起、坚韧不拔的重要表现。其实43个人都有机会成功,结果只有曾国藩一个人成功,就是因为他既能够顺势而起,又能够抓住机会。

正如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所说:“做大生意的眼光要看大局,你眼光看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这是经商的名言,也是对曹操审时度势谋发展的最好解释。

智慧书签

历史上有这样一种人,天资聪明,在生存竞赛中,往往趋利避害,能在错综复杂的时势变化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一切只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时势,把握机会,在每一场角逐中能稳操胜券,步步为赢。第二章庙堂、江湖,处处都是连环套审时度势,善于调整,是人生成功的一个重要素质。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审时度势”的奥妙所在。其实,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智慧的体现。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都是致胜的关键智慧。1.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自古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兵法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造势”的奥妙所在。其实,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欲擒故纵,这些都是智慧。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郑庄公时,同父异母的共叔段要谋反篡位,庄公开始表现得无动于衷,但暗地里密切注视着共叔段的动向,当他确知共叔段已准备妥当之时,觉得已找到诛灭共叔段的合法借口,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武姜氏,并将共叔段诛灭。

由此可见,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的转换,是英雄创业的基本素质。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守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

三国时代,作为最正统的形象——东汉王朝都是如此的腐败透顶,灭绝人性,可知普天之下已没有绝对的正义可言,或言正义都是靠一定程度的武力方能彰显和存活。在乱世环境中,最可贵的,也是最难做到的,便是认清时务,认清局势所趋。在那个时代,不讲正统并不代表你就会受到惩罚,而不识时务者必然会遭到淘汰。

曹操在早年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之后一段时间里,还是个忠臣,还有匡扶汉室、锄奸平乱的人臣之心。曹操对汉室彻底绝望起于十八路讨董的联军各怀鬼胎、明哲保身,根本没有一致合作的念头,一盘散沙、人心涣散,他那时认为汉室实在是扶不起来了。曹操很识时务地迅速调整了政治战略,汉室扶不起来干脆就不扶了,身处乱世,不如雄霸一方。但雄霸一方要有根基,要有权柄,曹操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两点,他的根基就是许都屯田;他的权柄,也就是合法性——就是“奉天子以令大臣”。

三国时代除了曹操外,其他识时务者也不在少数,除了我们熟悉的诸葛亮外,还有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如曹操征伐张绣时(当时贾诩还没投降曹操),有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张绣大喜,亲自带兵追击曹操。谋士贾诩对张绣说:“不要去追,追的话肯定要吃败仗。”

张绣不听贾诩的意见,领兵前进与曹操交战,结果大败而归。贾诩见张绣吃了败仗回来,马上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再次交战必定能够取得胜利。”张绣不好意思地说:“先前没有采用您的意见,以至于到这种地步。如今已经失败,怎么又要追呢?”贾诩说:“战斗形势起了变化,赶紧追击必能得胜。”张绣听了,连忙聚集败兵追击,果然大胜曹军而归。张绣打了胜仗,却莫名其妙,他问贾诩:“我先用精兵追赶撤退的曹军,而您说肯定要失败;我败退后用败兵去袭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而您说必定取胜,为什么会精兵失败、败兵得胜呢?”贾诩说:“这好理解,您虽然善于用兵,却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曹操必然亲自殿后;我们的追兵虽然精锐,但不是他们的对手,因此我知道我军必败。曹操先前在进攻时突然退兵,肯定是后方出了什么乱子急于回去,他打败您的追兵,一定会轻装快速前进,即使留下一些将领在后面掩护,那些将领们也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您虽用败兵,但打起来必定得胜。”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曹刿论战》里面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上面的故事可以说是贾诩版的“曹刿论战”。很显然,不识时务者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识时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的哲学。“穷则变,变则通”实乃千古不变之理。要成功要卓越,就要审时度势,睁大眼睛,不断进行人生步伐的调整。只要能根据时势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人生步伐,就一定能使你找到通向成功的捷径。

智慧书签

所谓识时务,也就是能够从环境中看到机会的意思。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强大的韧性与足够的弹性的人,在狭小的空间里,能最大限度地曲下身来保护自己,在发展的机会来临,前景广阔的时候,又能最大限度地挥洒自己的智能与才干。2.凡事求稳慎,不可过急

在统一北方,开创魏国基业的过程中,曹操采取的是稳中求胜、步步为营的策略。比如,为了除去后顾之忧,曹操采取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用计谋挑起了袁术与刘备的矛盾,使两方杀得难解难分,自己却冷眼旁观,坐待敌人削弱。当他看到吕布与刘备过分亲密时,就设法离间他们的关系……曹操的这种稳中求胜的策略,使他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在打败吕布前,北有袁绍,东有吕布,西是马腾、韩遂,南是荆州牧刘表。在曹操与刘表之间,还横亘着一个与刘表联合的张绣。这些割据势力都对曹操形成了一种四面包围的态势,随时都有被攻击的可能。所以说,他必须先站稳脚跟,再图发展。

当时,袁绍势力强盛,而且还没有同曹操彻底闹翻,曹操不可能首先对他用兵。关中马腾、韩遂各拥强兵相争,一时无力对东边用兵,对曹操暂不构成威胁。东边的吕布是宿敌,力量不弱,对曹操的威胁也最大。曹操有意解除这一威胁,但南边的张绣虎视眈眈,如果一旦对吕布用兵,张绣乘虚袭击后方,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除去后顾之忧,曹操决定采取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这大概有点“远交近攻”的意味。

曹操先把矛头对准了力量尚且薄弱的张绣,对张绣开始了第一次征伐。第一次南征张绣回到许都后,曹操就开始为东征吕布创造有利条件。

为了集中力量对东方用兵,曹操还采取措施稳住西方的马腾、韩遂。他利用手中挟持的天子权力,派侍中兼司隶校尉钟繇持节,监督关东诸军。钟繇到达长安后,写信给马腾、韩遂,讲清利害关系,劝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马腾、韩遂表示服从朝廷,还遣子入侍朝廷。曹操的计谋得逞。

袁术是袁绍的堂弟。他靠着祖辈“四世三公”的辉煌家世,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炼,缺乏过硬的本领,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而已。袁术在得了孙策借兵返江东时抵押的传国玉玺后,于公元197年准备称帝,并且派人告诉吕布。吕布扣留了袁术的使者,把书信交给了朝廷。袁术大怒,发兵攻打吕布,被吕布击败。二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曹操为了削弱袁术、吕布的势力,趁此机会用离间分化策略使吕布与一心做皇帝的袁术火并,最终导致袁术失败。

建安二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封吕布为左将军,并亲自写了一封信。信上说,此前皇帝封吕布为平东将军,大印被使者在山阳屯丢了。现在国家没有好金子,自己愿意拿出自家上好的黄金为吕布打造金印;国库里没有上好的紫绶,愿意取自己戴的紫绶送给吕布,以表心意。

对吕布的奖赏就是对袁术的打击,就是要进一步刺激袁术,使二人更加互不相容。曹操对吕布的收买果然见效。吕布本来就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自己能够受封,并接到这样一封充满“善意”的信,当然很高兴,不知不觉就中了曹操的计。

一切都如曹操所愿。袁术派遣大将率步骑兵,分七路进攻吕布。吕布当时的兵马不多,非常担心失败。于是他就用陈珪的计谋,策反韩暹、杨奉,使他们背叛了袁术,配合吕布军作战,袁术大军最后落荒而走。

利用吕布、孙策以打击袁术的策略获得成功,袁术成了南北无援的孤立之敌。对付这样的敌人,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所以曹操立即抓住时机,在第二次讨伐张绣之前安排了东征袁术的战役。

建安二年秋九月,在袁术力量已弱的情况下,曹操趁机宣布袁术罪状,发兵征讨袁术,率军大举南讨。袁术听说曹操亲自率军,吓得弃军逃跑,退到淮水以南,曹操又趁走投无路的袁术北上投奔河北袁绍的机会,派刘备等人截击袁术,致使袁术在毫无能力抵抗的情况下,掉头逃到江亭,最终一命呜呼。

曹操以敌制敌的战略决策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了淮南。随后,曹操在下邳城打败吕布,将势力扩展到了江苏徐州一带。于是,曹操开始准备与袁绍决战。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曹操奇袭徐州的刘备,奇袭成功后,曹操不仅巩固了对徐州的统治,同时也避免了同袁绍较量时,出现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

胸怀全局,各个击破,曹操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铲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割据势力,将中国北方的权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而江东西蜀诸雄,也就只能凭借天险和地利与曹操相持了。

三国时期,在各路诸侯间的征伐中,曹操为了保护自己,对付敌人,常常采用挑拨离间、隔岸观火的手段,以敌制敌。所谓除强先灭弱,近攻先交远,稳住一个吃掉另一个。先与一方化敌为友,相互合作,吃掉一方,再陆续各个击破,谋取大局。曹操就是这样稳扎稳打,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攻坚战。

智慧书签

为人处世须在“稳慎”二字上用心。世上之事风云变幻,处处藏着危机,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使事业陷入困境甚至绝境,而凡事求稳慎则可以使人稳扎稳打,少犯错误,有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凡事务求稳慎,切不可过急。3.抓住问题的根本是前提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或面对什么问题,都要懂得抓主要矛盾,抓问题的关键和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解决问题。

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根基,是所有统治者都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巩固统治的根本,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吞食别人人的地盘,而是应该想方设法维持自己现有的根据地,收拢民心,整饬军队,发展生产,这才是立足之根本。曹操在抑制兼并、打击豪强方面,也是充分做到了游刃有余,把握有度。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率领大军一举攻克了袁绍的邺城。这一年,他已年过半百。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统治区域的不断扩大,曹操也渐渐地步入了老年。但是,曹操并不服老,他深知自己肩头上的担子还很重。曹操现在所担心的不是日渐衰老的身体,而是国家内部的混乱不治。

军中的军风军纪无疑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地方割据势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为了稳定占领区,特别是新占地区的统治秩序,提高自己队伍的战斗力,必须扫平这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同时,曹操又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特别是在占领冀州后,更加快了这种整顿和改革的步伐,力图拨乱反正,使统治秩序进入一个正常的轨道。

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把农民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据为己有,这就大大地激化了社会的阶级矛盾。自从袁绍占领冀州后,他对部属及辖区内的豪强地主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凭他们肆意凌压百姓,掳掠财物,最终使广大农民更加贫困。

曹操攻破邺城后,抄没审配家财以万数之多,由此可见豪强地主聚敛财富伺其贪婪。曹操深知,要稳定统治秩序,必须抑制兼并,打击豪强,否则根本无法改变老百姓负担过重的状况。因此,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攻克邺城后,九月便立即发布了一道《河北租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

这道政令的提出,对于恢复河北地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争取民心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政令刚一发布,就博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欢迎。紧接着,曹操又发布了一道更为大快人心的《抑兼并令》:“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审配宗族,至乃藏匿罪人,为逋逃主;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正如文章开头两句所讲:“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大意是:无论是诸侯还是大夫,都不必为财富不多而担心,真正令人担忧的是财富不均;也不必为人民太少而着急,真正需要着急的是境内不安。

下文还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话,大意指:如果财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就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就不会有倾危之虞。而曹操之所以引述这一段话,正反映出了他均平治国的高度思想境界。

在古代历史中,还有很多像曹操一样的封建统治者,善于通过抓经济这个根本问题来休养生息,发展国家,巩固自己的统治。西汉的“文景之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初,社会经济薄弱,朝廷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之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景帝崇尚黄老之说,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农业,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爱因斯坦说:“将一个问题准确地界定,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管是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是发明创造,经营实业或者做更大事业,准确地界定问题,抓住问题的根本,都是解决问题的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