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秋实卷(新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3:48:12

点击下载

作者:于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秋实卷(新版)

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秋实卷(新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秋实卷(新版)作者:于丹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禾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7-12-25ISBN:9787559610980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姥姥的私塾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从小到大,夜夜多梦,彩色,逼真。所谓一夜无梦到天明对我真成了奢侈的事。在所有梦里,有两个梦是不断重复的,从中学时代到现在,在三十年间屡屡回来。一个最恐惧的梦就是考数学,我常常在梦里对着面目模糊的数学老师哭着说:“我记得我考上中文系了……”一个最欢喜的梦就是看见姥姥,姥姥穿着偏襟大褂,鞋干袜净,笑意盈盈地坐在床边,叫着我的小名,说上学去吧,回来时姥姥还在家等着你……

做完那个恐惧的梦,醒来是侥幸的;做完那个欢喜的梦,醒来是悲伤的。恍兮惚兮,姥姥,那个画面是你留在我十五年生命中最后的音容。

十五岁的那个初夏,我初中三年级期末考试第一天,八十岁的姥姥胃里的肿瘤在前一夜破裂了,她呕出了一搪瓷缸子的鲜血,自己悄悄地藏起来,从凌晨就坐在床头,整齐干净地挨着时光,等待我醒来去上学。“毛毛,”姥姥叫着我的小名,递过来两个橘子,“乖乖上学去吧,别惦记姥姥,好好考试,放学回家,姥姥还在这儿等你。”

我浑然不觉地跟姥姥再见,去了考场。中午回家,姥姥不在床边,妈妈说姥姥进医院了,问题不大,嘱咐我好好考完再去看她。

初三的考试时间拉得很长。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怎么央求大人,不管是哭还是闹,他们就是不带我去看姥姥。直到全部考完,我奔跑回家,看见堂屋里妈妈和舅舅都在等我,他们脸上的神色把我吓住了,空气里只有毫无顾忌的蝉鸣,一声一声地打碎紧绷的安静,我小心翼翼地问:“我姥姥……我姥姥怎么样了?”

姐弟俩艰难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动了动嘴唇,我记不清他俩是谁说了一句:“毛毛,你是大孩子了,要冷静……”轰的一下,我的耳朵里连蝉鸣都听不见了。

姥姥去世了,几天前就去世了。她入院抢救时,医生已经回天无力,姥姥迅速脱形,瘦得不到八十斤,单单薄薄地躺在被单下,全身插满了管子。医生嘱咐把家里老人最喜欢的孩子叫来让老人看一眼,姥姥跟妈妈和舅舅说:“孩子正考试,我不见这最后一面了,就让孩子记住姥姥坐在家里送她上学的样子吧,我不想让孩子看见我现在的样子,她以后想起姥姥,会难受的。”

我一言九鼎的姥姥,我那不到四十岁就守寡拉扯大儿女的姥姥,妈妈和舅舅怎么敢违逆她一点意愿呢?就这样,姥姥平生第一次对我失约,我考完试回家,姥姥没有扯着甜蜜的长声叫:“毛毛啊,过来让姥姥看看……”

十五岁的那个夏天,那个早晨,那个今生今世与姥姥离别的瞬间,就这样,一次一次回到我的梦里,清晰鲜亮,一伸手,就触摸到姥姥手指的暖和橘皮的凉。

我出生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据说妈妈从妇产医院带我回家的时候还不会抱孩子,用一方藕荷色的纱巾兜着我,叼着两个角,拎着两个角,把一个七斤半的大胖丫头放在姥姥的手上。从那一天起,我几乎从没有离开过姥姥。爸爸、妈妈、舅舅都下放了,而我在府右街九号的那个四合院里,跟着我的姥姥,走过了整个童年。

我生命中最早的诗意,与那个院子相关,即使它在这个世界上无影无踪了,也还是固执地把青砖灰瓦和红艳艳的石榴花留在我的梦境里。一闭眼,我就会看见它,甚至比我此刻身处其中的家还要清晰。

海棠飞花时节,满地都是扑簌而下的浅粉色碎花瓣儿,穿着月白色偏襟大褂和黑府绸裤子的姥姥,用大蒲扇替我拍打着蚊子,教我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小园香径,一侧长着大枣树和挂满榆钱儿的大榆树;另一侧是海棠,还有飘着芬芳的香椿。姥姥在一溜北房下排开几盆硕大的石榴树,那些鲜红烂漫的石榴花瓣儿撒下来,落在一种白天开小粉花的植物上,到夜里,细碎的小花瓣儿乖乖合上,姥姥说它的名字就叫明开夜合。

小园香径,那里不是我少女时的徘徊,而是我幼年时的蹒跚学步,我稚嫩的诗意明开夜合,就驻守在这个院落里。

院子的对面就是中南海的高高红墙,“文革”时半夜里经常锣鼓喧天,喇叭齐鸣,不是迎接最新指示,就是批斗游行。姥姥总是把院门用木插销横着别住,不敢让我上幼儿园,也不敢让我出去玩儿,我跳的皮筋永远是一头拴在枣树上,另一头拴在香椿树上。我进屋吃饭的时候,皮筋就兀自寂寞,在风里一颤一颤地微微跳动。

而寂寞,恰恰是诗意的老家。有谁见过真正的诗意是从纷纷攘攘的喧嚣中飘散出来的呢?热闹拥挤之间,诗意舒展不开薄如蝉翼的翅膀。

幸亏姥姥在院子里种了那么多花,密密匝匝跌宕下来,林木扶摇。相比于明开夜合这种精致的小花小草,我从小更爱海棠树上木本的花枝。小小的我拘束在家里,可是高高的花枝探出了院墙,我随着那一树蓬勃峥嵘把目光探望出去,岁岁春来,飞花逐梦。大概八岁,忘了从哪本诗集里读到李商隐的《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寥寥二十个字的一首绝句,我似懂非懂的,心里空落落地就难受起来,忽忽悠悠,无处安置。那时候还不懂相思,但是懂得别离,因为妈妈不在身边;那时候也不明白天涯,但是知道远方,因为爸爸就在远方。在一个那么喧哗又那么寂寥的时代里,玉谿生让我遇见了诗意的多情,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辗转于伤情,也是可以沉湎的事。

从此,我爱了李商隐的伤,上了李商隐的瘾。读着他的悼亡诗,根本不知道背景,字面极浅,用意极深。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小小的我无端就含着泪,想不明白一个人的生命究竟可以有多少深情,随着四季荣枯,死而后已。

最是一篇《锦瑟》解人难。我还记得那个冬天,我穿着紫红色灯芯绒小棉袄,举着这首绝美也是绝难的诗问姥姥,姥姥拆开一张暗灰色的烟盒纸,用齐整整的小楷抄下来,从右到左,竖行排列。究竟是庄生一霎迷了蝴蝶梦幻,还是蝴蝶翩飞化成了庄周?究竟是子规啼血含情带恨,还是遍山杜鹃染就了嫣红的不甘?沧海深处,鲛人珠泪熠熠生辉;晴空暖日,蓝田软玉袅袅生烟……姥姥似乎没给我讲明白太多典故,她只是纵容着我不知所起的深情与感伤,迷恋只是迷恋而已,甚至与懂得无关。

更不必说那千古之前的昨夜星辰昨夜风,那清晰一瞬的月斜楼上五更钟,那春蚕的丝,与蜡炬的泪,怎么也织不完,怎么也流不干。在故事的踪迹里逡巡,探问着“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在天心的明灭中凝神,揣摩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这样的决绝无悔,不计一切的任性,纵使不懂,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直到有一天,妈妈单位的领导,一位姓张的叔叔,到家里来,和蔼地摸着我的刷子辫问:“听说毛毛跟着姥姥读过不少诗啊?最喜欢谁的呢?”

我如同鬼使神差一般,答:“李商隐。”

张叔叔的笑容瞬时收了,脸色沉郁得一如眼镜上宽宽的黑框,道:“这可不健康啊!小小年纪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李白、杜甫呢?”

我求助般地看着姥姥,姥姥站在一边,神情洒落安宁,不接话,也不分辩,尽管她教我背的李白、杜甫的诗比李商隐的诗多得多。

似乎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明白了读诗爱诗只是自己的事情,泪水是自己的,笑容也是自己的,用不着争辩,用不着证明,诗中本也没有那么多后人附会的是与非。

在十来岁的年纪上,我剑走偏锋地排斥所有的现实主义,对中国诗词全部的趣味都倾注在了浪漫无极的飞扬上。所以我深爱的李太白,是那个“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的侠客,是那个“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的狂生,是那个“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的义士,更是那个“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谪仙。也许因为我家院子之外的世界是一片绿军装蓝制服,不是捍卫红色江山,就是清算反革命的变天账,所以我才任由一颗懵懂的少年心无限迷恋着李太白,跟着他去梦见“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也追随他走向庐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神往着他的“兴酣落笔揺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赞许着他的“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光阴走过流水,春秋轮回古今,那些弃我而去的昨日之日终究没有留下,那些乱我心者的今日之日随着成长纷至沓来。如果,我的生命中不曾有一种庞大甚至偏激的力量叫作李太白,那么,面对长大的寥落与烦恼,我又怎能天真透彻地昂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长在北京的孩子,从小的遗憾是缺失故乡鲜明的风物,而诗词,恰恰成为我的乡土。

我的姥姥,用她那一座繁花锦绣的院落做成私塾,攒一把流光从诗意中穿过。她确乎没有给我讲过太多的训诂典实,她所做过的最好的事,就是纵容了我对诗意的盲目沉迷,从来也没有用标准答案的是非破坏过我对这份原始信仰的热情。

那座飞花逐梦的院子拆了,院子里种花讲诗的姥姥也走了,可是诗意流淌在我的血管中。年华渐长,我凭着诗意的本能,在人群中清晰辨认出自己——一个在乡土中念过私塾的孩子。

多年以后,一个暮春的下午,我坐在自己家的楼梯上,揺晃着小小的女儿,听她嫩生生地说着些没有逻辑的话,新买的一张周杰伦的唱片音循流转,唱到方文山新写的歌《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那一瞬间,我懵懂泪下,宛如遇见“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的那个时刻。

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冥冥之中,总有一些等待,在不期然的拐角处,猛烈而单纯地撞上来。而所有的前尘往事里,都埋着隐约的伏笔。

我与姥姥,继续着梦中的相见。生命中所有预设的伏笔,在未来的时光中,渐次清晰,以诗歌的名义。心田园不是一个地方,田园只是一种状态。田园不独属于陶渊明,也同样属于李白、中杜甫、辛弃疾。每个人生命里面都有那样的一段惶急心情需要托付,托付给土地田园的时候,我们才会露出一种会心的微笑。田园引子田园是一种状态

田园是一个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安静的词,田园诗也是中国诗歌流派里面一个很大的派别。追本溯源,田园到底在哪儿呢?田园不是世外桃源,不是远离生活的仙境,它是让我们能够感到温暖的归属。田园甚至也不是一个地方,它只是一种状态、一段心情。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每至夜阑人静,幼时学过的《题鹤林寺僧舍》诗句便会浮出来。诗中的田园生活是一种祈祷,这种祈祷从古至今一直回荡在我们心里。

在今天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谁不向往田园?

中国诗歌里的田园,是我们的生命从喧哗走向宁静的一次诗意回归。从传统思想上来讲,儒家一直主张“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所有的诗人只不过是失了意的政客,而所有的政客只不过是得了志的诗人。人生这条独木桥,一端是“学而优则仕”,一端是“安贫乐道”。当一端的人不能够“兼济天下”的时候,另一端的人真的能够做到“君子固穷”吗?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他们需要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作田园。

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和老庄“道法自然”的思想结合起来,塑造了中国文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隐逸的文化。但隐逸,并不意味着必须到辽阔的山林中,更可能、更可行的,是选择浅近、简约的农村田园生活。从东晋开始,陶渊明逐渐地完善了这种隐逸的文化,在中国诗歌中赋予了“田园”这个词以诗意。寻找田园,我们要从陶渊明讲起。法天贵真,琴书消忧

一个人从小到大,会从一个自然个体逐渐成为一个社会人,然后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实现自我价值是终极目标吗?社会角色的成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吗?比实现自我价值更高的是超越,而超越有时候体现为“归来”。

世间万物,包括我们的生命历程,其实都在循环往复之中。一个生命有弹性的人,能够懂得把握的人,知道适可而止,知道自己的归途还在。

陶渊明的“归来”回到了哪里呢?他回到了人的天性,那就是自我。他回到了他的田园,那就是自然。一个自我,一个自然,内在与外在真正融合成一份自在,完成了社会角色的穿越,而真正抵达了心灵的自由。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这是陶渊明《连雨独饮》中说过的一种状态。诗歌详注[东晋]陶渊明《连雨独饮》[1]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2]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3]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4]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5]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6]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7]自我抱兹独,俛四十年。[8]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1]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有生必有死。[2]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那些传说中的神仙如今究竟在哪里呢?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传说中的神仙。定:究竟。陶渊明不相信有神仙,不相信人可以长生。[3]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老人家送给我酒喝,说喝了酒就会成仙。[4]试酌百情远,重(chónɡ)觞忽忘天:才试着喝了一点,种种思虑烦恼都离我而去了,再喝一壶之后便物我两忘。觞(shānɡ):一种盛酒的器皿。忘天:《庄子》里的话,形容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5]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虽然因为喝酒而俗虑尽消,物我两忘,其实俗虑与天地万物并不曾真的消失了,只是我采取了一种听任自然的态度,不再去想到底是这件事重要还是那件事重要了,一切都不强求,顺其自然。[6]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仙鹤有一双奇妙的翅膀,飞到再远的地方也能立即返回。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这是神仙家的说法,陶渊明并不相信,所以接下来会说自己并不想修仙。[7]自我抱兹独,俛四十年:自从我降生人间,辛辛苦苦地已经过了四十年。俛(mǐnmiǎn):勤奋,努力。[8]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这是《庄子》的意思,是说身体虽然在岁月中不断改变,但心总是宁静不变的。知识点

这首诗是陶渊明最重要的几首名篇之一,历代人们都很欣赏诗中标榜的“任真”二字。这两个字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率真性情,天性本真的流露。一切顺其自然,逍遥自适,这是何等的精神境界。很多人都想学陶渊明,都想做到任真,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从来都是少之又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顺应我们自己的天性做事就真的那么难吗?——顺应天性做事其实不难,违背天性做事才会难上加难,但问题是,陶渊明的这种“任真”态度名义上是顺应天性的,其实却是违背天性的,所以大家才做不到。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都与世无争,逍遥自适的话,人类这个物种就不可能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存活下来。而一个人如果真的顺应天性,一任天真的话,一定希望自己能吃得更好,住得更好,社会地位更高,绝对不会满足于粗茶淡饭。如果想满足于粗茶淡饭的话,一个人非但不该顺应天性,反而应该违逆天性,通过艰苦的修炼来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耐受力。

但古人毕竟没有现代人这样的认识,他们的“任真”观念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天性正如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那些对虚荣、奢侈的追求都是来自污浊世界对纯洁心灵的污染。“任真”二字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率真性情,天性本真的流露。今天的人上一点年纪就会觉得天真是一种不成熟,其实不然,天真不等于幼稚。天真是那种历经沧桑磨洗不掉的至真至纯的性情。在中国文化中,万物有性,所谓“人性”,是纯粹率真的永不泯灭。

一个人要怎么样才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天真呢?《庄子》中“法天贵真”说得好:取法于天的是什么?是人在行为上效法自然,不过多地束缚自己,不太多地压抑自己。在《归去来兮辞》里,陶渊明召唤自己远远地离开社会角色的实现,渐渐地回到天性本真。我们提起田园诗,总会说它的景色写得多么浅淡,它的词句白描般的优美,它的风光让我们赏心悦目。其实这一切还不是它最宝贵的。抱朴含真才是田园诗真正的核心价值。人怎么样才能够欣赏真正的自然,能够不矫情,不做作,不雕琢,不违心,真正学会与自然相处,取决于他心里的一份天之本真。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心”与“形”是两个存在,“心”是自我,“形”是需要名与利的外人外物,“心”一旦做了“形”的仆人,自我便被外人外物所奴役,这件事情还不让人失落,还不令人悲伤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好在过去的事情虽然不可挽回,但未来的日子还可以由我个人掌握,那就放开自己的心,勇敢地归来吧。“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迷失不久,还有年华回得来,过去做错了,现在做对了,那就坚持下去吧。在诗人归乡的路上,一路上的好风吹着他,他觉得衣袂飘飘,心意飘飘,不断地问划船的人[1]离他们家还有多远—“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这条归来的路,他难道不认识吗?他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地追问别人呢?这份惶惶然的喜悦只是因为心情实在太迫切。

在朦朦胧胧亮起来的天色里,他看见了自家房屋依稀的轮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忍不住下了船撒腿就跑,远远地看见家里的人都出来迎接他,孩子们蹦蹦跳跳地扑上来喊着爸爸。拉着孩子们走进院子一看,“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陶渊明归来的这个时刻,什么时候读起来,都让人特别感动。一个人回到久违的家,觉得院子好久没收拾了,有很多花花草草都已经颓败了,好在耐寒的松树、菊花都还活着,带着孩子们进了堂屋,暖暖的一壶酒在桌上等着,这个有点酸有点甜的时刻就叫作“归来”。

陶渊明的了不起,就在于他能用最平白浅易的笔触去写我们都曾经经历,但是在心而不能在口的一种感受。回来久了的日子会觉得平[2]淡吗?而平淡恰恰就是他喜欢的常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他能够斟着这点小酒,远远地看着院子里那些花花草草,就很高兴了。他家小窗子底下足以寄托他这一身傲骨,虽然地方不大,仅能容膝,但是心已经足够安顿。

最好的家是人可以把心安顿下来的地方,所以陶渊明就宅在他的家里面,甚至不愿意出门。“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小院里面溜达溜达,日子挺好,虽有大门但经常关着,因为他用不着出去寻觅,而对于一个好清净的人来说,也很少有外人上门打扰。“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一走,经常眺望远方。他看的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看云在天心的那份自在,看倦鸟还巢的那份温馨,抚摸着孤松,一个人流连忘返。所以他就一次一次对自己说:“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这个世道,人人都汲汲于功名,跟自己做人的观念不符,那么不如关上通往世道的柴门。“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并不冷漠,也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回来有他一份浅淡温暖的乐趣。他爱亲戚情话的温馨,喜欢有朋友能跟他聊天,即使没有这些人的时候,还可以琴书消忧。“琴到无人听时工”,中国人的这张寂寂七弦琴不是用来演奏给别人听的,无人打扰时,唯有自己沉浸在静谧的琴中,把自己的心放在琴弦之上,才有一份托付,这就叫作琴书消忧。

陶渊明更了不起的是他还愿意干活。“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该春耕就去春耕,该秋收就去秋收。“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在闲下来的时候,他还可以去周围的山川,看一看那些自然的风物。“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他看到欣欣向荣的草木,看到涓涓流淌的清泉,天地万物随着时令季节而生息荣衰,都在自己的秩序之中,就算自我的生命流淌了、衰老了、走远了,又有什么关系。陶渊明没有那么多的惶惑,他从来不觉得日月过于匆忙,催人老去,带走了他的活力。他觉得自己“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就在每一天日子之中,他会像自己内心希望的那样去安顿自己的旦暮晨昏。“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人的身体在这个天地宇宙之间能待多久,就这么短的时间他还用得着违心吗?他还用得着勉强吗?他还用得着让自己的生命有那么多的为难、坎坷吗?“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还要急急忙忙、跑东跑西实际上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干什么呢?人真是观念的动物,我们的行为方式有这么大的差别,说到底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差别太大。因为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愿望不同,而一个人的价值和心愿会驱动他去过那种他真正想要的日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里的“帝乡”是指仙界,人在那儿长生不老当神仙。古时的人无非在求两件事,第一求富贵,第二求长生。这两个心愿我们今天也有,我们此刻能够过得更富足一点,这叫好;我们富足的日子过得更长久,那就更好。但是这两样东西,都不是陶渊明想要的。我们看见富贵的时候,钱财来了,它一定会拿走你生命里的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说你要失去悠闲,甚至要丧失一些尊严;你要对一些人去赔笑,甚至要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才能换来这点富贵。而陶渊明之所以成为陶渊明,是因为只有他为了不失去宁可不得到,因为失去的是人生命的本真。不是陶渊明不想要富贵,而是他不想用自我与富贵做交易,不想用一个面目全非的自我去换五斗米的富贵。我们都想得到,但我们很少看见失去。人人想长生,想成仙,陶渊明却早看得明白,“帝乡不可期”。真有仙境吗?我们今生可以羽化成仙吗?他认为这件事达不到,所以他就不抱虚幻期待。

两个愿望都没有了,剩下的是什么呢?“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陶渊明的日子,“良辰孤往”,独自欣赏美好的时光与风景;“植杖耘耔”,把手杖放下拿起锄头农具,耕作田地;“聊乘化以归尽”,顺其自然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乐天命,不怀疑。生命本该如此,那些山间长啸或者清流边写诗的日子,难道不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吗?延伸阅读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飏(yáng):飞扬、飘扬。[2]眄(miǎn):斜视。守拙才能归园田

陶渊明归来的是什么地方?“田”和“园”这两个汉字写得挺有意思,都是有边框的。归田是什么呢?就是回到了自己有边界的生活中。人年轻的时候希望生活没有边界,希望辽阔,希望一次次在山巅水涯中风流飞扬,志得意满。但是边界之内有一份可以把握的朴素温暖,这要走远之后回头看,才会看得明白。

陶渊明真正回来之后,在他的第一首《归园田居》里面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的本性就是爱自然山水,要想适应当时的官场社会对他来讲挺为难的。但是人都在社会化的路上,“误落尘网中”。什么叫误落?这两个字挺有意思,因为一个人长大要上学,要读书,要接受价值观,要去建功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会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恍然觉得失去了什么。陶渊明认为,他是错误地掉进了深深的尘世大网中。而他说“一去三十年”,你要说陶渊明当了三十年的官,那就太抬举这位散仙了。有一种说法,认为“三十年”应该是“十三年”才对。但我认为,他说的三十年,是说世俗的日子。那样的世俗纷纭里也许他并没做官,只是有些交游,但是他认为那过的也不是自己想象的生活,所以还是执意要回来。诗歌详注[1][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园田居:陶渊明老家的宅子。“归园田居”是指回到园田居这个地方,而不是回到园子里过田居生活。[2]韵:气韵,性格。[3]暧暧(ài):昏暗,模糊。墟里:村落。[4]虚室:这个词是《庄子》里的,一语双关,既指陈设简单的居室,也指空明的心地。知识点

陶渊明辞官回家,过起了躬耕自给的生活,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这一首是其中的第一首。陶渊明把追求功名利禄的生活看作“尘网”“樊笼”,认为这样的生活束缚了人的天性,至少是束缚了他自己的天性。他觉得自己的天性就是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悠然自得,最是受不得拘束,更受不得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所以索性辞官回家了。

陶渊明之所以被后人大力推崇,是因为他的这些困扰是很有普遍性的,而受过同样困扰的人都认为陶渊明把这些困扰解决得最好。

人生在世,一生下来就是落在尘网和樊笼里,由不得自己,你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塑造成形的,而对这些价值观,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反思意识。我们觉得一个人当然就应该建功立业,当然就应该为社会做贡献,觉得爱当然应该是无私的,觉得一个人必须结婚生子,觉得对皇帝就应该尽忠,对上级长官理所当然应该跪拜……我们有无数被我们当作天经地义的价值观,但一旦产生反思意识,就会怀疑某些价值观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比如,一个人真的必须建功立业吗?自得其乐地过日子不也很好吗?一个人一定要迎合社会上的主流标准吗?如果自己的天性和社会的主流标准不相容,为什么该让步的就一定是自己的天性呢?

陶渊明经过反思,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向社会标准屈就了那么多年,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决定回归自我。回归自我、顺应天性、与世无争的生活,真的就可以无忧无虑吗?当然也不是,《归园田居》的第二首里就说“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种田已经投入了很多劳动,这时候就很担心恶劣的气候会毁了收成。对于种田的人来说,这种忧虑再自然不过,即便以今天的条件,还经常会出现自然灾害导致颗粒无收的结果,更何况陶渊明的小农经济呢?但他想得开,收成不好了,家里揭不开锅了,就找朋友借贷,总还能借得到;五个儿子个个都不成器,那就听天由命好了。人要是能这样豁达,生活就会轻松很多,所以很多人都想学陶渊明,可惜这太难,学到位的人不多。

人们之所以很难学到位,还有一个很要紧的缘故:就算是你打定主意要跳出尘网,摆脱樊笼,尘网和樊笼也未必就放得过你。一个人毕竟不可能真正做到与世隔绝,而你放弃的社会资源越多,抗风险、抗打击的能力就越弱。酷吏的欺压,朝廷的重税,这都不是草民百姓可以抵挡一二的。陶渊明毕竟和普通农民不同,想借钱的时候多少还能借得到,官场上的朋友和仰慕者也时而会周济他,关怀他,否则的话,在当时的社会,连世代务农的专业农民都仅仅能够苟活,以陶渊明业余爱好者水平的种田技术真的能养活一大家人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去看看所有生物的本性是什么?被关着的小鸟,它一定想念当年自由的山林;在池塘里面养着的游鱼,一定梦想回到宽敞的深渊,这就是本性。人都会在局限的、规矩的、束缚的、狭小的环境中怀念天性本真的自由与尊严。陶渊明就这样回来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自家南边找一片荒野,开开荒种点地,回到农耕文明朴素的幸福中。“守拙”,这个“拙”字向来是和“巧”字对应的。我们都希望一个小孩子是聪明的,是灵巧的,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呢?有的时候,笨拙是一个人向这个世界发表的宣言——我不要那么聪明,那么耍心眼用心机,而陶渊明的宣言更透彻、更勇敢。他说的是“守拙”。当别人都在追逐聪明的时候,他不仅是“拙”的,而且他能守得住。一个人愿意“守拙”可不容易,别人会劝你失守,要想守得住,那要有定力。陶渊明正是因为守得住那份朴拙性情,所以他归得来一方自由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看看陶渊明的这一片园子,虽然简陋,但是有趣味,榆树、柳树遮住草屋背面的屋檐,桃花、李花浓艳芬芳,盛开在自己的堂前。这点小风景,足以让今天的都市人心动。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铺着地板或者瓷砖的地方,却失去了泥土,失去了植物;我们有了自己可以吃饭、喝茶、或坐或躺的地方,但是我们失去了闲庭信步,不再能够去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的田园,放眼望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模模糊糊似乎看见远远的那些村落,那些村落各自守着他们自己的生活。远村的人们生火做饭,炊烟袅袅,这是一种有人气的日子,而不是荒园。就是有这样的鸡犬相闻,你才会觉得这是人间。真正的桃花源,它不在世外,只在人心肃静的一念之间。我们现在总想着脱离这个恼人的尘世,但是在物理空间中,你又能走到多远?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田园这个意象,是因为田园就在人间,就是我们的一种状态。“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房子虽然小,虽然很简陋,但是他打扫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桌子上没有尘土,人的心上也没有尘埃。他无尘无杂。而他有什么呢?他有闲趣闲心。“虚室”这两个字说得也好。我们今天要是买了房子,先想的是装修,装修好了想着添置家具,总是希望把空屋子装满。但房子不是仓库,我们买座房子就是为了装东西的吗?那是为了安放身边亲人和自己这颗心的。别让人伺候了物,而应该让人在自己的家中能够有一份舒舒服服的安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个人在笼子里面待的时间长了,忽然回到自由自在的状态,这份感动今天还能体会吗?我们有时候回了家也还有烦恼,还是不能把心放下,那是我们还没有真的归来。陶渊明的归来,是他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很痛苦、很疲惫的求索才决定的。因为他要养家小,他有过“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他也有过想要建功立业的“猛志固常在”,长期纠结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与生俱来存在心里的那份天真,那个自我。当他触摸到一个真自我的时候,他就看见了“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这一切本来就在,是他的内心的归属。陶渊明的诗里,永远都有那些淳厚清雅的人生况味,有他自己的一颗心。

陶渊明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也许只有在那种很恬静、很闲适的生活里,人的心才能真正安宁祥和下来。这个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朴朴素素,真是要去耕田,要去养家。

陶渊明和别的文人有很大的一点不同,别的文人写的田园诗是把别人的劳作当作风景,而陶渊明是一个真正扛着锄头劳作的人。他认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这不是天下最朴素的道理吗?人最根本的,就是衣食,再怎么去追求天地大道,能不吃不穿吗?如果全家生计都不能安顿的话,还追求什么?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九月,他收完庄稼回来,觉得人怎么能不干活呢?所以他说“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人好好地种田,苍天不会欺负你,必定有收获。

有的时候,世界上最朴素的道理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陶渊明的归来是真归来,所以苏东坡那么推崇他,说当时的魏晋风气,人人都标榜清高,人人都说不要那些名利,但陶渊明这个人要养家的时候就出去做官,真正归来的时候又不矜夸。苏东坡说,陶渊明的不要是真的不要。

看看陶渊明写他耕作的生活,“力耕不吾欺”,好好干活,老天爷总该让自己有所收获吧。但是他也真不会干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种个田吧,结果杂草比豆苗还多,还弄得夙兴夜寐,大清早的就去拾掇田里的杂草,披星戴月了才扛着锄头回来。

陶渊明不是一个好农民,搭上自己所有的辛苦,结果就种了个“草盛豆苗稀”。但是他失败吗?他是一个经营人生罕见的大成功者。因为他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不光干活干得这么累,回来的路上也很辛苦,两边杂草丛生,露水都沾在他的身上,但这一切都不足以让他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他就能活出一片自我的真天地。陶渊明还不成功吗?延伸阅读东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首》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东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与归田,直写胸中天

我们今天去看很多青史留名的人,最先见到的介绍一定都是这个人的官衔。但是陶渊明是谁呢?他不过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留下来的传记《五柳先生传》中说,自己姓甚名谁都无所谓,宅边有五棵柳树,就随便这么叫他吧。他写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舒的是自己的心。他家徒四壁,衣服打着补丁,“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家可能没有太多的吃喝,没有太多的东西,但是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面,他可以有自己的一份自由和自在。这就是五柳先生为什么能够名垂千古的理由。

归来的终点是哪里呢?是回到自己的心,回到自己的观念里。陶渊明在他的《饮酒》里面说:“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寒暑代谢,岁岁年华都会追逐着流水走远,古往今来不都是这样吗?但只有通达的人能够真正看透这件事。有多少人不舍地追问,有多少人扼腕叹息,很多人都说好年光没有留下,人已经老了,梦已经远了。但是陶渊明说,过好今天,过好此刻,一切连起来就是你把握住的今生,为什么要对所有的过去充满了叹息,对所有的未来充满了迷惑呢?

陶渊明说:“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日夕欢相持”,这五个字说得很有意思。中国人心中有一个难耐的时分——残阳西斜的时候。“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每到这样一个时刻,就觉得一天日子又走远了,太阳将沉沉地坠入黑暗,眼前光影迷离的那一刻照彻了生命的感伤,谁能说“日夕欢相持”?落日时分,生命温暖从容,有酒盈樽,欢畅在心。这一刻他稳稳度过,坦然走进黑暗迎接明早的光明,这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在《神释》这首诗里面说了他的观念:“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一个人多思多虑,过分地追究计较,那是要伤害自己的心,伤害自己的命的。想明白这一切就为了追究,放下追究就是顺应。当然有很多人会说,如果世道不让你顺应,你还是会遇到很多意外的,比如困顿、疾病、坎坷,有很多不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当这一切来临的时候,你还能顺应得了吗?陶渊明的回答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十个字被后来很多文人奉为自己生命的座右铭,并且因此放下了他们的追问和不舍。诗歌详注[1][东晋]陶渊明《神释》[2]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着。[3]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4]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5]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6]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7]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8]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9]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10]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11]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12]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13]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1]神释:这里的“神”指的是人的灵魂。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佛教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代。佛教的一支宗派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可以分离,肉体会毁灭,但灵魂可以永恒不灭。当时的道教则提倡炼丹修仙,认为成仙之后,就连人的肉体也可以永恒不灭。陶渊明对这两种观点都很不以为然,专门写下了一组诗,叫作《形影神》,假借形(肉体)、影(影子)、神(灵魂)的对话来驳斥他们。这首《神释》就是这组诗的最后一首,假借神(灵魂)的口吻来开导形和影,表达了一种豁达的生死观。[2]大钧无私力,万物自森着:这是讲天地生出万物,对万物一视同仁,并不会特别偏爱哪个。[3]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人能够成为天、地、人三才之一,难道不是因为有我灵魂的缘故吗?——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神(灵魂)的口吻对形和影来讲的,诗中的“我”就是“神”(灵魂)的自称。[4]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形和影啊,我和你们虽然不是同一种东西,但我们生来就是互相依附的。[5]结托善恶同,安得不相语:既然我们是互相依附的,好恶都一般无二,我又怎么能不把我的意见讲给你们呢?[6]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想想古代的三皇吧,他们都是大圣人,但现在又在何处呢?[7]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很珍惜生命,但最后还是死了。[8]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无论老少,无论贤愚,最后都一样会死。[9]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天天喝醉酒也许能忘记人终有一死这回事,但酒喝多了,人就会短命。[10]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做善事扬名后世当然很好,但谁会把你的善行一直称道下去呢?[11]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思虑太多对健康不好,不如就听任命运的安排吧。[12]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尽情地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吧,遇到好事不必太高兴,遇到坏事也不必太畏惧。[13]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终归要死,用不着为这种事情操心忧虑。知识点

任何生物的本能都是贪生怕死,人也不例外,但人的理性很强,想到自己终归会死,总是不甘心,想找到什么方法来延续生命。所以古今中外很多的宗教、哲学、秘修方法等都是要解决这个生死问题。解决的途径无非有两类:一是给出一种方法,你只要照着这个方法去做,就可以长生不死;二是给出一种思路,你只要照着这个思路去想,虽然知道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你对生活就不再贪恋,对死亡也不再畏惧了。晋代的佛教和道教走的是第一条路,而陶渊明走的就是第二条路。

第一条路很容易打动人心,但很难求证;第二条路会引起人们天然的排斥心理,却同样很难求证。所以自古以来,第二条路上的人总是比第一条路上的人少很多。愿意走第二条路的人都很欣赏陶渊明这首诗里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个话来自《庄子》,《庄子》很雄辩地论证过这个道理,比如《庄子》描写一个人的左臂生了瘤子,但他毫不在意,说身体只不过是尘垢暂时的聚合,死生好比昼夜的轮转,那么当变化降临到自己身上时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

遗憾的是,效仿庄子和陶渊明的人尽管可以对疾病、伤痛造成的身体变化豁达对待,但对随之而来的痛感却不知如何是好,毕竟无论一个人再怎么豁达,再怎么“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伤病带来的痛感并不会因此降低半分。而为了避免痛感,难免对健康会感到喜,对伤病会感到惧,终究达不到“不喜亦不惧”的境界。这也是为什么庄子和陶渊明虽然一再受到推崇,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实践出来。高明的哲理常常被残酷的现实打败,这实在令人遗憾。

陶渊明果然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以物喜,他不会放弃彭泽令而归来。如果以己悲,当他看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就不会安之若素。以社会的标准来看,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讲很失败,对家里的妻儿老小没一个交代,但是他并不悲伤,为什么呢?“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生命完结就完结吧,生命中的一切该走的就让它走远吧。一个人从小到大,童年那点天真蒙昧的自由会走远的,长大以后的青春勃发,人到中年的满足,生命的不同状态,都会随着衰老走远的。也许我们的儿女会走远,也许我们身边的朋友会走远,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会走远,这一切都是人生应尽之事,只要拥有时真正珍惜过,那么应尽时就随它走远吧,不要苦思苦虑追究不休,这就是“无复独多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陶渊明不需要名分,不需要官职,不需要别人给他加上的名号,他永远只是他自己。“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仲夏时节草木丰美茂盛,围着自己的房屋远远近近看见错落的树木,这个季节一般人会觉得心浮气躁。那陶渊明在想什么?他抬头一看“众鸟欣有托”,因思“吾亦爱吾庐”。人知足不知足,要看跟谁比。而陶渊明只是跟那些物性自然的飞鸟比。小鸟要是累了,就都回树上的窝里,它们要有个依托。诗人累了,就回他简陋的房子里,那也是他的家。人这样比当然心安。我们今天在都市里面可比的生物很少。我们眼前能看见的,离我们近一点的动物,大多数都是豢养的宠物而已,它们是我们的一点玩物和隶属品,不足以作为我们生命的坐标。我们跟谁比呢?跟那些比我们更有权或者更有钱的人比,所以越比越不知足,越比越不爱吾庐,越比越会觉得还有更好的豪宅。这样的日子,人当然不快乐。

陶渊明回来在干什么?“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耕读是中国人的一个理想状态。出门干活有土地,回家休闲可读书,这种既耕亦读的日子就是中国文人生活状态的归属。取财于地,取法于天。不误农时,回来了有闲心闲情还能念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陶渊明住的是个穷街陋巷,这小地方不足以让那些富贵人到这儿来。不想结交权贵,那些大车深辙也进不了他家的穷街陋巷。他的闲情就由此而来,所以他有这份时光。“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他自己把酒倒上,把自留地里那些新鲜的蔬菜都摘下来,对着酒,看着天地。“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有一点点雨丝风片吹进这样一个仲夏季节,难道还不清爽吗?所以他的日子是“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的阅读大多有趣,但他读的都是些没有功利之用的东西。他在《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如果一个人念书可以念到“俯仰终宇宙”,可以[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那“不乐复何如”,人不高兴还干吗去呢?[2]

常想起来我刚刚读硕士的时候,启功先生年事已高,每天都在北师大的院子里乐乐呵呵地跟所有人打招呼。我看见他每天都笑容满面,有一天问了他一个傻乎乎的问题。我说:“启先生为什么每天都这么乐呢?”启先生说:“呵呵,不乐那多冤啊。”我当时二十一岁,完全不懂得老师话里的意思。这句话也要走过很多年,经历了很多不快乐的事,才知道人生就这么点时光,当一件事可以想开,也可以想窄的时候,我们却老是想窄,就都是不乐。倏忽之间,说这句话的老师也已经作古了,经历过许多坎坷的启先生,他带走的是那么一个快乐的生命。我们今天不乐不也是很冤吗?“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所有的智者都讲着朴素的言语,对这份道理的认同,也是归来的目的。延伸阅读金·元好问《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四首》(其四)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乃知时世妆,粉绿徒争怜。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节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1]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2]启功(1912—2005),中国书画家、书画鉴定家、文史学家。字元伯,一作元白,生于北京。长期从事文史教学与研究,精于书画及文物鉴定。在书学上力主临习墨迹,尤其重视结字,创“黄金分割法”。书风于端庄静穆中寓劲健飘逸。著有《启功丛稿》《论书百绝》等,并有《启功书法作品选》等多种书法结集。鸟倦飞而知还(田园意象之一)

田园诗中有两个常用的意象,第一是鸟,而且是归鸟。“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彩无牵无挂,越飘越远,鸟在飞得疲倦的时候就知道该归来了。

陶渊明最著名的那首《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个时候“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东篱把酒,有远山自现,有飞鸟在夕阳中淡淡归来。这一幅画面中那种永恒的、神秘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放下追问,它就永远在那里。而归鸟是这些元素中唯一的生命。

陶渊明在他的《饮酒》(其四)里说:“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鸟要是失群的话,也会心中惶惶然,徘徊无定,叫出的声音特别悲伤。对于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的陶渊明来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曾经也是徘徊的孤鸟。

仕途这件事,有的时候近似鸟笼。用小陶罐喝水,每天都吃着最精良的鸟食,在一个金丝笼子里面被人欣赏,这日子对鸟来讲到底是好还是坏呢?这笼中的鸟不就是失群了吗?所以陶渊明说他不能那样夜夜伤悲地啼叫,所以他回来了。他从二十九岁开始,因为有家小,所以他不得不出去做官,做祭酒、参军,都是芝麻大的小官,就是为了供养这个家。到了四十一岁的时候,勉强干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一声对灵魂的自我召唤“归去来兮”,终于归来。

从陶渊明的这一组飞鸟,我们放开视线去看后来还有多少诗人写到了归鸟。人跟鸟之间真的有一种默契的喜悦吗?

常建有首诗叫《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美,所以鸟就翩翩飞;潭影静,所以人心跟着就会腾空了。鸟欢畅的时候,人跟着有了相同的彻悟。

鸟可以欢欣,有时候也可以忧伤。

杜甫志存高远,但是同样也有深情,他高兴的时候会说:“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重重叠叠的那些山峦都是他的胸中肺腑,鸣叫的山鸟、明艳的山花,都是他的朋友。但是他伤痛的时候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他的伤痛是花上溅泪,飞鸟惊心。这首诗写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史之乱后的第三年,他在投奔肃宗的半路上被抓,身陷叛军占领的地方。山河破碎,一片回春大地上满目荒凉,他的感慨谁去分担呢?他的妻儿在鄜州羌村,他的君王也远在长安之外。杜甫经历了从玄宗到肃宗的更迭,幸亏他还有花儿、鸟儿陪伴和分担。所以他甚至说自己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自认为是什么人呢?他就是天地之间翩翩的一只飞鸟。相比于西方诗歌中孤单翱翔于天际的雄鹰,中国诗词中一次次出现群鸟,这是群体的一份相依,这是伦理归属中的一份眷恋。诗歌详注[唐]杜甫《旅夜书怀》[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樯(qiánɡ):桅杆。[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是杜甫的名联,景象阔大。因为平原辽阔,所以星星看上去仿佛垂挂在天幕上一般;因为大江奔流,所以照在江水上的月光仿佛也在随着江水涌动。[3]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是气话,杜甫曾经因为向朝廷献赋而赢得了极大的文学声誉,但这里偏偏说自己的名誉不是或不该是由文章来成就的,言下之意是比起立言,自己更希望立功,希望以经邦治国的成就来成就自己的声誉。杜甫写这首诗是在罢官之后的旅途中,他是因为勇敢地议论朝政,触怒了当权者而被罢官的,杜甫认为一个人可以因为老病而被罢官,不该因为直言进谏而被罢官。知识点

这首诗一共四联,有两联都成为经典,一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中国古典诗词很讲究意象,杜甫为什么把自己比作沙鸥,而不比作鸿雁等,是因为沙鸥作为一个诗歌意象,象征着率性和自由,象征着陶渊明所谓的“任真”。如果说“天地一孤鸿”,这表示的就是失群的孤独,传达的是凄凉、悲怆的情绪,而“天地一沙鸥”虽然也有孤独,也有悲怆,但更多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逍遥豁达的情绪。延伸阅读东晋·陶渊明《饮酒二十》(其四)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节选)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久为野客寻幽惯,细学何颙免兴孤。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宋公放逐曾题壁,物色分留与老夫。诗人简介常建(?—?),唐诗人。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兴旨幽远。《题破山寺后禅院》一首,为世传诵。也善作边塞诗。把世界关在门外(田园意象之二)

除了飞鸟,在田园诗里面第二个常见的意象,就是一道柴门,而且这道门常常是关着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里面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深街陋巷里面,大白天也关着家里的柴门,只要有一樽酒在眼前,那么尘世与他就隔绝了。他的关门不是一种胆怯,而是一种勇敢。他的关门也是对世界的一个态度,他不是说世与他而相违吗?既然不想入世,既然是真的可以不要,那还老开着门何所期待呢?

所以当人人发奋进取,人人都说永无止息的时候,陶渊明写了他的《止酒》,每句里面都有一个“止”字。“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他坐在树荫底下乘凉,他在自己家的柴门之内散步,他吃的是园子里那些青青翠翠的蔬菜,他人生最大的欢乐是自己的孩子绕膝承欢。平生不止之事只有一样,叫“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所以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也说:“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他喜欢自己的家,就是每天走,每天看,他照样觉得它有趣。他就是有个门,也仍然关着它,对他来讲有这么大个地方,吾心自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