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手术集彩色图谱——颅内动脉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8:20:11

点击下载

作者:赵继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脑外科手术集彩色图谱——颅内动脉瘤

脑外科手术集彩色图谱——颅内动脉瘤试读: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因为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许多病人未能及时治疗而迅速死亡。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表现为病人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有时伴有眼睑下垂和肢体运动障碍。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动脉瘤手术死亡率已减低至2%左右。我国神经外科治疗脑动脉瘤的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已积累了近200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经验,在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居领先地位。

近年来,国内外又开展了对直径大于2.5cm的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采用切除巨大动脉瘤、重建脑血管的方法,既解除了巨大动脉瘤对脑的压迫,防止再出血,又保证了正常脑血流灌注。这一新技术对治疗脑动脉瘤又开辟了新途径。

本书是为了配合颅内动脉瘤手术光盘而编写的,在光盘中以手术过程为主,在本书中则以介绍动脉瘤的基础知识及影像学内容为主,是对光盘内容的补充。赵继宗2001年4月第一部分正常脑血管系统解剖一、脑的动脉系统

脑的动脉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根据脑动脉的位置、走行和分布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皮质支呈网状分布于软脑膜下,发出细小分支垂直进入脑实质;中央支由颅底动脉环和邻近动脉干发出,垂直穿入脑实质。(一)颈内动脉系统(见图1、图2)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经颞骨岩部颈动脉管至破裂孔处入颅,在后床突侧方进入海绵窦,并于前床突侧方出窦,分出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两大分支。

临床上颈内动脉分为四段:

1.颈段:位于颈部。

2.颈内动脉管段:位于颞骨岩部颈内动脉管。

3.海绵窦段:位于海绵窦内。

4.床突上段:位于前后床突上方。

海绵窦段与床突上段合称为虹吸部。

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1.眼动脉:发出视网膜中央动脉,供应视网膜和眼球的血液。

2.后交通动脉:是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相互沟通的动脉。

3.脉络膜前动脉:分布于侧脑室脉络丛,分支可达颞叶皮质、大脑脚、视束、纹状体和内囊。

4.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的皮质支有眶动脉、额极动脉、胼周动脉、胼缘动脉、楔前动脉。大脑前动脉的中央支有前穿动脉等。大脑前交通动脉沟通两侧前动脉。

5.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为运动中枢、感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语言中枢供应血液。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分为内侧豆纹动脉和外侧豆纹动脉,供应壳核、尾状核、内囊等结构。图1 正常颈内动脉系统正位像图2 正常颈内动脉系统侧位像(二)椎-基底动脉系统(见图3、图4)

双侧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穿行颈椎横突,至枕骨大孔处入颅,在桥脑下缘汇合成为基底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要分支:

1.小脑下后动脉:是一支较长的回旋动脉。供应延髓背外侧、小脑蚓部、小脑半球后下部及第四脑室脉络丛。

2.小脑下前动脉:主要供应小脑下前面、小脑髓质及齿状核。

3.内听动脉:也称迷路动脉。供应内耳的结构。

4.脑桥支:由走行在基底沟内的三组动脉组成。主要供应桥脑腹外侧的颅神经及传导纤维等结构。

5.小脑上动脉:主要供应小脑半球上部、上蚓部等结构。

6.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有颞下前动脉、颞下中动脉、颞下后动脉、顶枕动脉和距状裂动脉。大脑后动脉的中央支有后内侧中央支、后外侧中央支、脉络膜后动脉。图3 正常椎动脉系统正位像图4 正常椎动脉系统侧位像(三)脑底动脉环

脑底动脉环又称为Willis环,由两侧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近侧段、大脑前动脉近侧段和一条前交通动脉组成。后交通动脉沟通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前交通动脉沟通两侧颈内动脉系统。二、脑的静脉系统(见图5、图6)

脑的静脉系统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一)浅静脉

浅静脉主要分为3组静脉:

1.大脑上静脉:收集大脑半球内外侧面上部的血液。其中走行于中央沟的一条静脉叫中央静脉。

2.大脑中静脉:伴行于大脑中动脉,收集外侧裂附近的血液。

3.大脑下静脉:分布于大脑半球外侧面下半部及底面,收集颞叶和枕叶的部分血液。(二)深静脉

1.大脑大静脉:又称为Galen氏大脑大静脉,由双侧大脑内静脉汇合而成,与下矢状窦汇合后续为直窦。

2.大脑内静脉:又称为Galen氏大脑小静脉,由隔静脉和丘脑纹状体静脉汇合而成,在三脑室后方汇合成大脑大静脉。

3.丘脑纹状体静脉:收集丘脑、纹状体、胼胝体、侧脑室前角的血液。

4.隔静脉:收集胼胝体嘴部、透明隔和额叶深部的血液。

5.基底静脉:汇入大脑大静脉,收集垂体、基底节、岛叶、海马、大脑脚等部位血液。图5 正常脑静脉系统正位像图6 正常脑静脉系统侧位像第二部分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一、病因

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壁先天缺陷学说认为,颅内Willis环的动脉分叉处的动脉壁先天性中层肌层缺乏。动脉壁后天性退变学说则认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使动脉内弹力板发生破坏,渐渐膨出,形成囊性动脉瘤。

另外,身体发生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时,感染性栓子脱落,随血液流动而浸蚀脑动脉壁,形成感染性动脉瘤。头部外伤也可能导致动脉瘤形成。感染及外伤所致动脉瘤临床少见。二、病理和分类

组织学检查发现,动脉瘤壁仅存一层内膜,缺乏中层平滑肌组织,弹性纤维断裂或消失。瘤壁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瘤壁弹力板消失。巨大动脉瘤内常有血栓形成,甚至钙化,血栓分层呈“洋葱”状。动脉瘤为囊性,呈球形或浆果状,外观紫红色。瘤壁极薄,术中可见瘤内的血流漩涡。瘤顶部更为薄弱,98%的动脉瘤出血位于瘤顶。动脉瘤出血破入基底池和蛛网膜下腔。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出血易破入脑室。破裂的动脉瘤周围被血肿包裹,瘤顶破口处与周围组织粘连。

依动脉瘤位置将其分为:

1.颈内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90%,包括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和中动脉动脉瘤。

2.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0%,包括椎动脉瘤、基底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小于0.5cm属于小型,直径在0.6~1.5cm为一般型,直径在1.6~2.5cm属大型,直径大于2.5cm的为巨大型。巨大动脉瘤占全部颅内动脉瘤的5.3%。直径小的动脉瘤出血机会较多。有人报告,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约占20%,以2个者多见,亦有3个以上的动脉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