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14:20:52

点击下载

作者:吴大鹏 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试读:

前言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涵盖各行各业,起到了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

摩根·斯坦利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继大型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及桌面互联网之后的第五个信息产业发展周期,是当今信息产业竞争最为激烈且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目前,世界各信息产业强国均非常重视移动互联网领域,都在抢占移动互联网这一高地。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全国无线网络计划,目标是在5年内建成覆盖全美98%人口的高速无线网络,以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类似地,英国政府推出了旨在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广移动互联网和全民数字应用的“数字英国”计划。作为信息化强国的日本,也推出了鼓励超高速宽带建设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技术发展战略——“i-Japan战略2015”。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网络,在该环境下,用户可以用手机、PDA或者其他手持(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它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的思想,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目前,除文本浏览和图铃下载等基本应用外,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音乐、移动TV、视频、游戏、即时通信、位置服务和移动广告等应用增长迅速,并仍在继续衍生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其他应用。

移动互联网涉及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较多,包括终端技术、网络技术、高层应用技术以及标准化相关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书致力于阐述面向应用的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以便帮助读者建立从原理到应用、从概念到技术的移动互联网知识体系;从移动互联网基本含义出发,深入解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及体系架构,并对所涉及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与阐述;以网络体系结构为依据,按照终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三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移动互联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通信技术,并以行业热点应用为例,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深入论述各种信息通信技术的适用性,全面介绍和讨论国内外研究机构以及标准组织的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展望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探讨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思路。

全书共6章。

第1章 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从移动互联网的起源出发,深入阐述移动互联网的内涵,并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以及体系架构进行剖析,通过分析其发展前景,表明其重要意义。

第2章 移动终端:介绍移动互联网终端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阐述智能终端对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的影响,重点介绍智能终端关键技术,其中包括NFC和Zigbee。

第3章 移动操作系统:介绍了移动操作系统发展过程及最新发展态势,重点阐述了移动操作系统的架构,同时,对当今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第4章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主要介绍移动Widget、移动Mashup和移动Ajax,深入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作用。

第5章 移动互联网典型应用:根据作者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对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深入介绍和阐述,其中包括社交应用、位置应用和视频应用等方面。

第6章 移动互联网标准化与运营:首先针对移动互联网标准化进程进行介绍,并深入分析各个标准组织所提出方案的异同,然后对当前国际上各个国家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剖析,进而结合当前现状,总结了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方向。

移动互联网对于全世界而言都刚起步,各个国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把建设移动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培养相关人才,从而掌握国际话语权。希望本书能对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编著者

2014年11月第1章 移动互联网基本概念1.1 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个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连接在一起,并凭借数[1]十亿的用户规模,正在开辟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持续放缓。而手机网民却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人,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而新网民中较高的手机上网比例也说明了手机在网民增长中的促进作用。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其巨大的潜在商用价值深为业界所看重。

移动互联网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的思想,它所改变的不仅是接入手段,也不仅是对桌面互联网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并将不断催生出新的业务形[2]态、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移动互联网使人们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获取互联网服务。1.1.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目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学术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对其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移动互联网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广域网、局域[3]网及各种移动信息终端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互联网络。广义上指的是手持移动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与互联网结合就产生了移动互联网。简单说,能让用户在移动中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获取信息,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亦可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其他类似的定义如下所述。

①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提出:移动互联网(Mobinet)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它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三大要素。

② 维基百科的定义:移动互联网是指使用移动无线Modem,或者整合在手机或独立设备(如USB Modem和PCMCIA卡等)上的无线Modem接入互联网。

③ WAP论坛的定义: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依托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由以上这些定义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包含两个层面。从技术层面的定义是: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以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终端层面的定义是: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

移动互联网包括网络、终端和应用三个基本要素。在网络方面,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运营商非常强势,手中完全掌握了用户的基本信息。至于终端形态,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平台主要有Apple推出的iPhone IOS和Google推出的Android系统,由此推出的服务模式为Apple+Apps Store和Google+Android Market,此外,还有Microsoft的Windows Mobile和其他一些系统。

移动互联网是建立在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互联网,显而易见,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有移动互联网。从本质和内涵来看,移动互联网继承了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例如体验经济、草根文化、长尾理论等。它与传统互联网最大的区别在于运营商的控制力,在传统互联网中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对用户的控制力很弱,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接入互联网获得基本相同的服务,ISP基本不掌握用户信息。此外,移动互联网实质上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比如,IPv6标准虽然制定了多年,但实际实施过程一直非常缓慢,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大大增加,特别是“永远在线”功能要消耗大量的IP 地址,将会极大地推动IPv6 的发展及相关应用。移动用户最大的特点是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移动互联网对移动IP有很高的需求。在新兴技术中对移动互联网影响最大的就是基于无线技术的M2M技术。物联网的英文名字叫作Internet of Things,可以稍加改造升级为Mobile 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接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无线技术,所以移动物联网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移动互联网的第二个要素是终端,终端是移动互联网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逐渐具备了较强的计算、存储和处理能力以及触摸屏、定位、视频摄像头等功能组件,拥有了智能操作系统和开放的软件平台。对传统的互联网来说,终端不是一个瓶颈性的问题,但对移动网来说,由于受到电源和体积的限制,终端的功能和性能是实现各种业务的关键因素,终端的每个层面都至关重要。首先是终端形态,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绝对不仅是为了支持现在意义上的手机,各种电子书、平板电脑等都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类型。其次是物理特性,如CPU类型、处理能力、电池容量、屏幕大小等。另外,附加的各种硬件功能对实现各种业务也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再次是操作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各有特色,相互之间的软件也不兼容,给业务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移动互联网的第三个要素是应用及其平台,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移动互联网服务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服务,具有移动性、智能化、个性化、商业化等特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得移动互联网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根据用户位置、兴趣偏好、需求和环境进行定制。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丰富。1.1.2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桌面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拓展了更广阔的应用创新空间和更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因而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传输和计算瓶颈的打破,在消费者对于“决策和行动自由”的本能驱使下,大部分传统桌面互联网的业务和模式都将向移动互联网转移。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桌面互联网开放协作的特征,又继承了移动网的实时性、隐私性、便携性、准确性、可定位等特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总体来讲,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① 精准化。包括用户身份精准、用户行为记录精准以及用户位置精准,在这三个精准的条件下,移动互联网相对桌面互联网就具备了可管理、可支付以及可精准营销的优势。例如,近场支付、位置类服务都是在这个前提下发展起来的。

② 泛在化。包括终端形式泛在化、网络类型泛在化和用户行为泛在化。终端的突破性发展是实现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重要前提,也是继续推动其深入发展的基本力量。网络的泛在化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蜂窝网、WLAN甚至物联网的有机协调统一是网络运营商还没有解决好的难题,而管道经营将是运营商所必须解决的一大核心问题。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7×24小时在线,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现实生活越来越紧密地连接,娱乐、办公、购物、社交都会通过移动互联网解决,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③ 社交化。现在我们看到很多行业,比如过去讲的互联网的媒体、电子商务,都会跟社交有联系。社交已经算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了,随着人人网的上市,已经证明了社交模式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广以及社交与移动应用的完美结合,社交这个产品领域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的。移动应用的最大特点是随身性和熟人社交,对于手机而言,所有社交活动的第一入口是通信录,这就意味着用户需要和自己熟知的人进行交流,获取信息。社交化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与现实生活更紧密、更具即时性,竞争者更易形成先发优势,并且用户会更加活跃。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迎来高速发展期,而未来移动互联网社交化则是全球趋势。

当然,在终端和网络方面,移动互联网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 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包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② 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而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③ 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④ 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因素的限制。1.1.3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随着4G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大数据三个明显特性,并由三个要素组成:第一是无线资源,必须有足够的网络资源,才能促进互联网的发展;第二是智能手机,没有智能手机,靠桌面电脑、非智能终端难以承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相关应用;第三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正是这三大要素支撑起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打车、代驾、家政服务等基于人、基于位置、基于明确需求的各类服务应用层出不穷。2014年是4G之年,也是移动互联网之年,今后移动互联网业务最基本的形态将是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以及基于客户端的大数据产品。

中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这不仅体现在用户规模持续地快速增长,也体现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应用服务类型的不断丰富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运营商、金融业、服务业,甚至工业、企业都将面临着挑战,企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迫在眉睫。(1)用户快速增长,渗透率快速提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扩张,市场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通信终端的智能化,使得手机上网的便捷性优势逐渐得到显现。正如微软副总裁、技术战略专家Eric Rudder所言:“大多数人的初次互联网体验将从手机开始。”手机正成为人们接触网络的最重要渠道之一。(2)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用户需求是市场的主宰力量,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会对该产业链上的其他地方产生巨大影响。用户需求的持续提高是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移动终端是用户接入互联网所需要的基础平台。移动互联网要求终端需要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足够的储存空间、大屏幕以及长时间待机的能力。自从苹果公司发布iPhone,摩托罗拉、三星、HTC等手机厂商纷纷发布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以来,智能手机逐渐取代传统功能的手机,成为移动终端的首选。随着平板电脑的问世,移动终端的种类得以完善,手机屏幕过小的缺点得以克服。

我国的电信网络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是移动通信网络和平台的提供者,负责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移动互联平台多方融合、信息传输、信息安全监管等任务,在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将逐渐向终端商、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转移。

任何移动终端都需要基于统一标准的手机软件运行环境,这就需要为移动终端配备操作系统。在构建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方面,存在着以Apple为代表的封闭App Store模式和以Google为代表的开放Android Market模式之间的竞争。在Apple相对封闭的App Store模式下,其软件、内容和服务均只能在Apple的硬件平台上运行。App Store上的收费应用程序,由Apple和开发者按照3:7的比例进行收入分成。Google则打造了一个不同于App Store的Android Market,鼓励开发者为Android开发应用程序;同时,Google向终端商免费提供Android操作系统,Google则通过Android内置的搜索服务获取搜索广告收入。

内容和服务提供商负责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和提供适合于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和软件平台或网站平台,是决定用户满意度和启动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是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市场主体,也是未来决定整个产业链模式的重要力量。服务提供商逐渐脱离电信运营商的禁锢,寻求通过和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使得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3)商业模式不清晰“终端+应用”成为产业链各参与方比较认可的一种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付费下载和“免费+广告”两种。由于中国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消费理念与免费习惯,导致在欧美发达国家以下载收费或应用收费为主要盈利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却遭遇到了尴尬。在这种背景下,移动应用免费下载+广告植入模式,就成为解决商业模式的利器。移动广告会在未来两年进入井喷阶段,并对传统互联网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当然,移动广告面临很多挑战:表现形式还需要不断创新;优质媒体数量不够;核心价值不清晰;没有盈利;广告平台同质化严重。(4)移动互联网网民手机上网更加理性化、多元化

随着用户结构的变化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日均上网时长有所下降,网民手机上网更加理性化和多元化。目前,苹果的iPhone手机浪潮席卷全球,带来了手机终端的一次变革,谷歌推出Android系统与之共舞,共同推进了手机终端功能上的改进和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行为。

2.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景

工信部在2013年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越摩尔定律,迭代周期从18个月缩减到6个月,并且还将以这个速度发展3~5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终端飞速发展,各类应用层出不穷。整个产业硬件、软件、应用、流量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化发展,产业链形态初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移动互联网是大数据的源头,是智能终端的互联网节点。手机上的社交化、个人性化决定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要比桌面互联网丰富得多。移动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是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移动互联网使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未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政策方面: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要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

通信业“十二五”规划表示: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无线移动宽带网络推进工程,要求繁荣移动互联网产业,突破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平台等关键环节,打造基础设施-应用平台-智能终端的价值链生态体系。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称: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高效产业创新体系。

上述诸多政策均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市场方面: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网络通信时代互联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移动互联网访问的需求日趋增长,庞大的市场空间和成长前景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客观基石。

从2004年开始到2013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从350万户增长到5亿户,人们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看新闻、看天气预报、登录社交网络、搜索信息和看地图,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正在产生着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移动互联网市场呈现快速发展,行业竞争全面展开。移动互联网人群正向主流与高端渗透,规模将进一步加大。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从娱乐主导向消费和电子商务转移,内容也呈现着自创化趋势。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可观。(3)产业结构方面:三网融合打破产业边界,促进行业竞争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的三网融合,通信的传媒属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快捷的通信技术也进入传媒领域,通信和传媒的特点将有效地结合并共同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三网融合将加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性,加速产业边界的消失。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经营者、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甚至终端厂商角色可以互相转换,纷纷参与到大市场竞争中,一些实力强大的服务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已经开始利用各种数据通道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和服务,甚至直接拥有客户。三网融合背景下,既使任何一家企业不会在产业链某一个环节上独大,又不可能覆盖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这为企业的业务转型、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4)技术方面:新通信技术标准、智能终端、云计算的不断创新及应用

3G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4G网络建设的推进,在新兴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需求发展,第四代通信技术开始兴起。4G通信网络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相比欧美要慢一些,目前尚处于初步商用阶段。

终端的支持是互联网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终端制造技术的提升和手机操作系统的多样化,未来智能手机出货量和普及率将逐步提高,智能移动终端的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智能手机终端将成为最大市场。移动终端呈现出高带宽、多用途、互联化的趋势,数据业务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主流智能终端平台发展呈现终端+服务,智能终端的研发将向4C〔即计算(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内容(Contents)〕融合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此外,终端厂商将带动市场进一步细分和深化,传统终端/系统设备厂商、手机制造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将通过终端整合相关应用及业务,不断加速智能手机中低端化趋势,带动产业链变迁,促进4G和移动互联网市场总体发展。

此外,云计算也将在移动互联网中逐步展开应用,作为移动互联网中比较新的应用,云计算能够在有效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带宽成本。各种云技术、云方案陆续出台,无论是早期亚马逊的Cloud Drive,2011年苹果公司推出的iCloud,还是微软推出的System Center系统等,各大互联网企业正加紧构建自己的云服务平台。云计算可以承载大量应用的计算和数据存储,为移动互联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撑,推动移动互联网纵深发展。(5)商业模式方面:多元商业模式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近年来不断创新,但总体来看依然不成熟。由于手机屏幕较小和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间碎片化的限制,目前移动互联网企业还无法完全移植PC互联网上的广告类盈利模式。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链的相关各方对移动互联网产业认识的深入,多元商业模式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商业模式将满足人们自我实现、全业务服务的需求,SP合作策略从封闭、半封闭向开放式模式演进,开放、创新、融合、聚焦新媒体渠道的生态链合作模式成为主流趋势,Freemium成为基本盈利模式。

对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跟十年前的互联网非常类似,而过去十年是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十年,HCR(慧聪研究)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对互联网的一脉相承,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将维持快速增长的趋势。1.2 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1.2.1 移动互联网架构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及实践活动的总称,包括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三个要素。

下面从业务体系和技术体系方面来介绍移动互联网的架构。

1.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

目前来说,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如图1.1所示。

① 桌面互联网的业务向移动终端的复制,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相似的业务体验,这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基础;

② 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

③ 结合移动通信与互联网功能而进行的有别于固定互联网的业务创新,这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关键是如何将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与互联网的网络与应用能力进行聚合,从而创新出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互联网业务。图1.1 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体系

2.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体系

移动互联网作为当前空旷的融合发展领域,与广泛的技术和产业相关联,纵览当前互联网业务和技术的发展,主要涵盖六个技术领域,如图1.2所示。

① 移动互联网关键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② 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技术。

③ 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平台技术。

④ 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平台技术。

⑤ 移动智能终端原材料元器件技术。

⑥ 移动互联网安全控制技术。图1.2 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体系

3.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架构

当移动终端作为访问互联网的主要工具时,互联网也由信息网络开始像应用网络迁徙。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为COWMALS(Connect Open Web Mobile Application Location Social)。(1)C:Connect

互联网从“链接”向“连接”转变,应用服务之间的关系由弱转强,运营者最需要做的事是在自身、用户、其他应用服务之间建立最广泛、最有效的连接性。互联网内各个节点、各类要素之间正在经历连接、重新连接过程。C是COWMALS的前提。(2)O:Open

开放+分布,一站之内模式彻底终结。从网络层-数据层-终端层-OS层-Web层到应用层,开放正在重塑整个互联网产业体系结构,开放不仅是大平台的趋向,更是中小服务商的必然选择。基于开放布局提供分布式服务为基态。O是COWMALS的形态。(3)W:Web

网站依然重要,Web浏览依然是基础,且未来相当多的App存在通过Web分发的可能。Web+App两翼齐飞,互相结合,是互联网服务商的基本业务格局。Website、Web App、移动App、Software,未来网络天下四分。W是COWMALS的基础。(4)M:Mobile

移动终端手机成为互联网中心,而已不再是PC。Mobile是Web+App布局的核心。互联网服务商的重心全面向Mobile移动,随时随地人机合一的特性使得照搬PC互联网不一定可行。移动应用环境碎片更碎,粉末化生存。(5)A:App

互联网应用化,App成为应用的基本形态,未来互联网服务基本组合是Web+App。(6)L:Location

位置成为各类互联网服务的标配和基准,L因此是Web+App的基准,也是虚拟与现实充分连接的关键。L是COWMALS的基准。(7)S:Social

社交网络向社会化网络转变,后者成为互联网的网中网,且把互联网以关系为基础重新组织起来,但关系实质不再局限于人和人的连接,而是人机信息应用的连接。1.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产业链结构是经营决策和商业模式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对目前已经提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模型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传统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微调改进;第二类模型跳出了传统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思维局限,构建以运营商为核心、其他参与者协作或供应的产业链结构。通过前两个小节对各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情况和产业链主要参与者的分析研究,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结构模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 网络、终端和内容是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三个核心要素,分别对应着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网络运营商、终端提供商和应用内容提供商。这三个环节的企业是相互协作和竞争合作的关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投入产出关系;并且他们都有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的机会,有能力形成自己的用户群。但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市场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初期,应用内容提供商依赖于网络运营商,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定用户群,而终端厂商未与网络运营商有过多的合作,某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则慢慢培养了自己的忠实用户。产业链结构模型应该体现出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和应用内容提供商三者的核心地位,以及三者的特殊性。

②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是以企业为节点,承载着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由各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结构模型应该体现出复杂系统的特征:系统各个单元间联系广泛而紧密;具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结构;能不断重组和完善;开放且与环境联系紧密;动态的且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③ 具有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体现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入产出的关系和价值流动关系时,应注意与竞争合作关系区分开来。

基于产业链形成过程的分析和上述特征,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模型

从图1.3中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结构模型是一个层次化的产业链网络,各产业链环节依投入产出或竞争合作的关系与其他环节相互作用,在这相互间的关系中还蕴含着复杂的产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层与层之间以上下游的投入产出关系为主,层内以各个环节的竞争合作关系为主。

若用户需要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和便利,则必须同时拥有网络、终端以及内容三个要素。与之相对应的产业链的三个环节都有直接接触最终用户的机会,同时它们必须相互协作才能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因此,该结构模型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用户获取某种移动互联网产品或服务为考量,同时突出网络运营商、终端提供商和应用内容提供商三者的特殊地位,横向将模型分为三层:用户层、产业链核心层、上游供应商层。以层与层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代表上下游的关系,而层内的竞合关系则可以解释各环节的微妙关系。这使原本具有多点输入多点输出、联系错综复杂的产业链网络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第一层是代表着市场需求的用户层,包括个体用户和企业用户以及由于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用户群。第二层是与满足用户需求直接关联的产业链环节组成的核心层,包括网络运营商、终端提供商、应用内容提供商,第二层各产业链环节与用户接触最为紧密,他们围绕着最终用户直接提供服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于投入产出的上下游关系,而是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整个核心层呈现出一种三元竞合的态势。第三层是上游供应商层,负责为核心层企业提供硬件、软件以及服务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并未与最终用户产生直接的接触和联系,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专业咨询公司、专业内容制作商以及芯片制造商等。他们之间既有上下游的投入产出关系,又有竞争合作关系,其关系错综复杂,且各节点的确定争议较大,因此本文将其抽象化以竞合关系代替之。根据网络、终端和内容三个核心要素的生产过程,可以将产业链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满足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需求的网络提供子系统,提供用户移动互联网硬件和软件载体的终端提供子系统,满足用户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的内容和服务需求的应用内容提供子系统。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系统在政府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技术发展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演变。1.3 移动互联网网络技术1.3.1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发展概述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自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1864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1876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900年马可尼等人利用电磁波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取得了成功,从此世界进入了无线电通信的新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开始于20 世纪20年代初期,1928年,美国普度大学学生发明了工作于2MHz 的超外差式无线电接收机,并很快在底特律的警察局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有效工作的移动通信系统;20世纪30年代初,第一部调幅制式的双向移动通信系统在美国新泽西的警察局投入使用;20世纪30年代末,第一部调频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诞生,试验表明调频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比调幅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更加有效。在20 世纪40年代,调频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逐渐占据主流地位,这个时期主要完成通信实验和电磁波传输的实验工作,在短波波段上实现了小容量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这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较低、话音质量差、自动化程度低,难以与公众网络互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上的需求促使技术快速进步,同时导致移动通信的巨大发展。战后,军事移动通信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民用领域,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相继成功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技术上实现了移动电话系统与公众电话网络的互通,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遗憾的是这种公用移动电话系统仍然采用人工接入方式,系统容量小。随着民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业务范围的扩大,有限的频谱供给与可用频道数要求递增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了在移动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蜂窝组网理论,为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开辟了道路,也开启了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大门。

关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是这样定义的:一个高容量的陆上移动通信系统,分配给系统中的频谱被划分为独立的信道,这些信道按组分配给各个地理小区,这些小区覆盖了一个蜂窝地理服务区。独立的信道能够被服务区内的不同小区复用。

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如图1.4所示。蜂窝式组网放弃了点对点传输和广播覆盖模式,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窝小区。一个较低功率的发射机服务一个蜂窝小区,在较小的区域内设置相当数量的用户。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蜂窝基站可以重复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称为频率复用。频率复用能够从有限的原始频率分配中产生几乎无限的可用频率,这是使系统容量趋于无限的极好方法,该技术大大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加了用户数目或系统容量。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同频干扰的问题,即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移动通信无线服务区由许多正六边形小区覆盖而成,呈蜂窝状,通过相应的接口与公众通信网(PSTN、PSDN)互联。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移动交换子系统(SS)、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OMS)和基站子系统(BSS)(通常包括移动台),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实体。图1.4 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中建立一个呼叫是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共同完成的;BSS提供并管理移动台和SS之间的无线传输通道,SS负责呼叫控制功能,所有的呼叫都是经由SS建立连接的;操作维护管理子系统负责管理控制整个移动网。移动台(MS)也是一个子系统。移动台实际上是由移动终端设备和用户数据两部分组成的,移动终端设备称为移动设备,用户数据存放在一个与移动设备可分离的数据模块中,此数据模块称为用户识别卡(SIM)。

1.蜂窝技术分类

常见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按照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宏蜂窝、微蜂窝及智能蜂窝,通常这三种蜂窝技术各有特点。(1)宏蜂窝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网络运营初期,运营商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大型的宏蜂窝小区,取得尽可能大的地域覆盖率,宏蜂窝每小区的覆盖半径大多为1~25km,基站天线尽可能做得很高。在实际的宏蜂窝小区,通常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微小区域。一是“盲点”,由于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造成的阴影区域,该区域通信质量严重低劣;二是“热点”,由于空间业务负荷的不均匀分布而形成的业务繁忙区域,它支持宏蜂窝中的大部分业务。以上两“点”问题的解决,往往依靠设置直放站、分裂小区等办法。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从原理上讲,这两种方法也不能无限制地使用,因为扩大了系统覆盖,通信质量要下降;提高了通信质量,往往又要牺牲容量。随着用户的增加,宏蜂窝小区进行小区分裂,变得越来越小,当小区小到一定程度时,建站成本就会急剧增加,小区半径的缩小也会带来严重的干扰。另一方面,盲区仍然存在,热点地区的高话务量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吸收,微蜂窝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难题而产生的。(2)微蜂窝技术

与宏蜂窝技术相比,微蜂窝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小、传输功率低以及安装方便灵活等特点,该小区的覆盖半径为30~300m,基站天线低于屋顶高度,传播主要沿着街道的视线进行,信号在楼顶的泄漏小。微蜂窝可以作为宏蜂窝的补充和延伸,微蜂窝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覆盖率,应用于一些宏蜂窝很难覆盖到的盲点地区,如地铁、地下室;二是提高容量,主要应用在高话务量地区,如繁华的商业街、购物中心、体育场等。微蜂窝在作为提高网络容量的应用时一般与宏蜂窝构成多层网。宏蜂窝进行大面积的覆盖,作为多层网的底层,微蜂窝则小面积连续覆盖并叠加在宏蜂窝上,构成多层网的上层,微蜂窝和宏蜂窝在系统配置上是不同的小区,有独立的广播信道。(3)智能蜂窝技术

智能蜂窝是指基站采用具有高分辨阵列信号处理能力的自适应天线系统,智能监测所移动台处的位置,并以一定的方式将确定的信号功率传递给移动台的蜂窝小区。对于上行链路而言,采用自适应天线阵接收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多址干扰,增加系统容量;对于下行链路而言,通过控制信号的有效区域以减少同道干扰。智能蜂窝小区既可以是宏蜂窝,也可以是微蜂窝。利用智能蜂窝小区的概念进行组网设计,能够显著地提高系统容量,改善系统性能。

2.蜂窝移动通信经历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蜂窝移动通信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模拟时期: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蜂窝移动电话,在我国俗称“大哥大”,是以模拟制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采用频分多址(FDMA)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是移动通信蓬勃发展时期。1978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发了先进移动电话业务(AMPS)系统,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能力的大容量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AMPS 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可以保证移动终端在整个服务覆盖区域内自动接入公用电话网,具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好的语音质量,很好地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所面临的大容量要求与频谱资源限制的矛盾。

AMPS以优异的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获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开始大规模部署AMPS系统。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华盛顿也开始启用。之后,服务区域在美国逐渐扩大。到1985年3月已扩展到47个地区,约10万移动用户。其他工业化国家也相继开发出蜂窝式公用移动通信网。AMPS 在美国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和日本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包括英国的ETACS 系统、北欧的NMT-450系统、日本的NTT/JTACS/NTACS 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模拟制式的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亦被称为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1G系统。

在这一时期,微电子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因而使得通信设备不断小型化、微型化。同时,大区制在用户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受到无线频率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而蜂窝网,即所谓小区制,由于实现了频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统容量,真正解决了公用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容量大与频率资源有限的矛盾。并且,随着移动通信中非话业务(数据、传真和无线计算机联网等)的需求增大,加之固定通信网数字化的进展,以及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逐步投入使用,对移动通信领域数字化的要求愈来愈迫切。而蜂窝网概念的提出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2)数字时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模拟蜂窝网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频谱利用率低;移动设备复杂;制式太多导致兼容性不好,妨碍漫游;费用较贵,业务种类受限制以及通话易被窃听等,最主要的问题是其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新一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数字无线传输的频谱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统容量。另外,数字网能提供语音、数据多种业务服务,并与ISDN等兼容。实际上,早在模拟蜂窝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时,一些发达国家就着手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GSM)的体系,随后,美国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数字移动通信体制,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发展的成熟时期。有三种应用最广泛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制式,分别为欧洲的GSM、北美的DAMPS和日本的JDC(Japanese Digital Cellular)。

GSM网络与其他系统的网络结构相比较为成熟,为接近30亿用户提供服务并且被大约670家运营商在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部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的移动技术。亚洲近年来GSM基础设施应用最广,其GSM用户数超过全球GSM用户数的40%。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重要的GSM市场。GSM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利用工作在900/1800MHz频段的GSM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和数据业务。该系统的无线接口采用TDMA技术,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协议采用MAP协议。所有用户可以在签署了“漫游协定”移动电话运营商之间自由漫游。GSM 较之它以前的标准最大的不同是其信令和语音信道都是数字式的,因此GSM被看作是第二代(2G)移动电话系统,其结构如图1.5所示。图1.5 GSM结构示意图[4]

数字移动通信的优点可简单地归纳如下:

① 频谱利用率高。

② 话音质量更好。在多径传播情况下,数字编码的话音信号质量优于调制模拟话音信号质量。又由于在数字系统中可以采用纠错技术,因此可以获得更好的话音质量。

③ 保密性好。由于数字系统是以独特的编码技术和严格同步的时分结构为基础的,所以保密性比模拟系统好得多。同时数字系统也比较容易加密,可提供更高的保密性能。

④ 改善了频率再用能力。数字系统抗同频干扰能力强,与模拟系统相比,最小信噪比可降低5dB,每平方千米的话务量可增加23El,从而大大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⑤ 与固定数字网的兼容性好。

⑥ 可降低基站成本。使用TDM/TDMA 系统后,许多用户可以有效地共用基站无线电设备,从而降低了对机房空间的占用、功耗以及成本。

⑦ 可降低用户设备成本。

⑧ 用户设备体积及容量可进一步缩小。

另一个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就是CDMA系统,该系统的业务是指利用工作在800MHz 频段上的CDMA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话音和数据业务。CDMA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口采用窄带码分多址CDMA技术,核心网移动性管理协议采用IS-41协议。CDMA技术因其固有的抗多径衰落的性能,并且具有软容量、软切换、系统容量大、可以运用如话音激活、分集接收等先进的技术,使得CDMA系统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备受青睐。在美国以Qualcomm公司为首的倡导者提出的CDMA系统方案已成为IS-95标准,并且以IS-95为标准的CDMA商用系统已分别在中国香港、韩国、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取得良好的用户反映。尽管CDMA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它推出较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无法与拥有成熟网络的GSM相提并论。(3)数据时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满足更多、更高速率的业务以及更高频谱效率的要求,同时减少目前存在的各大网络之间的不兼容性,ITU在1985年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标准,即未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phone System,FPLMTS)的概念,1996年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Mobile World Congress,IMT-2000)。1997年进入实质性的技术选择与标准制定阶段,后经一系列的评估和标准融合后,在1999年11月举行的ITU-R TG8/1赫尔辛基会议上最终确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标准。2000年5月,ITU正式公布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IMT-2000标准。因此,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3rd-generation,3G)系统也称IMT2000,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业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如话音、数据、视频图像)业务,其中高速移动环境下支持144kb/s速率,步行和慢速移动环境下支持384kb/s速率,室内环境支持2Mb/s速率数据传输,并保证高可靠服务质量(QoS)。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要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可见,第三代移动通信十分重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自主因素,突出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地位,所以又叫未来个人通信系统。

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TD-SCDMA为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2007年10月19日,在国际电信联盟于日内瓦举行的无线通信全体会议上,经过多数国家投票通过,WiMAX正式被批准成为继WCDMA、cdma2000和TDSCDMA之后的第四个全球3G标准。(4)宽带多媒体时期: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尽管3G提供的多媒体服务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几个主流标准,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仍是基于地面标准不一的区域性通信系统,尽管其传输速率可高达2Mb/s,但其用户容量依然有限,所能提供的带宽和业务依然与人们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仍无法满足多媒体通信的要求,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宽带多媒体通信。因此,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rd-generation,4G)的研究应运而生。一些国际化标准组织在3G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演进型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

目前,移动无线技术的演进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WCDMA和TD-SCDMA,均从HSPA演进至HSPA+,进而到LTE;二是cdma2000沿着EV-DO Rev.0/Rev.A/Rev.B,最终到UMB;三是IEEE 802.16m的WiMAX路线。而其中由ITU和3GPP/3GPP2引领的从3G走向E3G(100Mbps),再走向B3G(1000Mbps)/4G的LTE拥有最多的支持者,被看作是“准4G”技术。

随着LTE用户基础,技术、终端业务的快速发展,全球LTE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根据威普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LTE网络投入商用三年来,全球已有超过160家运营商先后完成了LTE网络部署,LTE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截至2012年底全球已有多达67个国家、163个LTE网络商用化,用户数已突破7000万,2012年用户增长率高达611%。2013年内,全球LTE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报告,全球LTE用户数在2013年末达到了2.38亿户,较之2012年末的8200万户,增长了190%。在区域市场方面,美国、日本、韩国仍领跑全球的LTE发展,这三个市场的LTE用户合计占全球LTE用户总数的76%。但由于LTE在其他区域市场的起飞,该比例已经较一年前的90%有了明显下降。自2013年下半年起,西欧市场的LTE发展明显加速。2013年末,西欧LTE用户数已超过2800万户,较之一年前增长了将近10倍。Strategy Analytics预计,在未来几年内LTE仍将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2014年内全球LTE用户数将再次翻番,达到5.28亿户。至2018年全球LTE用户数有望超过20亿户,而全球蜂窝技术连接总数将有望超过90亿户。

LTE项目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名义上LTE是对3G的演进,但事实上它对3GPP的整个体系架构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逐步趋近于典型的IP宽带网结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广带(Broadband)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对全速移动用户能提供150Mb/s的高质量影像服务,将首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同时,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s与上行50Mb/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总之,其优势可总结为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① OFDM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在无线环境下高速传播网络数据的技术,与3G的CDMA技术有很大的区别。对多载波调制技术的改进,是4G技术的核心。在无线通信的环境中,多普勒效应会对信号产生干扰,OFDM技术是对抗频率抗干扰有效技术在传输领域中进行信号分解,使各载波进行交互。然后对低速数据进行片段分解,在载波上进行调制,使串行通道变成并行通道。使信道变得相对平坦,减少信号受到信道的影响,从而减少数据的传播。由于高速数据进行了分解,每个子信道上的传输信号要小于带宽,信号波形间的干扰也会大大减少。

② MIMO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一种分集的技术,是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它利用天线的两端同时工作,在扩展通道进行可以提高传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