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03:40:42

点击下载

作者:《书立方》编委会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禅宗的故事

禅宗的故事试读:

前言

禅宗是众多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且是其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派。迄今为止,它仍然代表着中国佛教的主流。

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慧能大师(638~713),至唐末五代,禅宗五门七宗相继成立,丛林各路大德高僧纷纷登台献技,棒喝声中呵佛骂祖;禅宗思想学说精彩纷呈,禅宗言行风格异花竞放,进入百家争胜的全盛时期。这些睿智的禅师用最具哲理的思想和语言点化世人,也因此留下了无数公案、禅语。

禅是一种顿悟,正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禅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给芸芸众生一个视角,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禅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行、住、坐、卧皆是禅,所以它无处不在。正如日本现代著名禅学大师铃木大拙所说:“禅是大海,是空气,是高山,是雷鸣与闪电,是春花,是夏日,是冬雪。不,它在这一切之上,它就是人。”

禅有何妙用?禅如山中清泉,能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春日丝雨,润物无声。当你面对人生的种种烦恼时,读一点禅的故事,就能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生命的安然。

什么是禅

”是梵语“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是一种修习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禅这个题目是有问题的,因为禅本身不可言说。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禅又是可以悟的,所以“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

有人问鼎州大龙山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面对秋风萧瑟,万木调零,一个读书人问赵州禅师:“面对此景,您有何感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与池州嵇山章禅师在禅寺庭院中品茶。大同禅师斟满一杯茶,指着杯中茶水说:“森罗万象,都在里面。”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笑问:“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

这就是禅,禅者的态度,禅者的智慧。

一位僧人问赵州禅师:“怎样参禅才能开悟?”赵州禅师急急忙忙站起来,边向外走边说:“现在不能告诉你,我内急。”刚走到门口,赵州禅师忽然停下脚步,回头对僧人说:“你看我年近百岁,又被人称为古佛,可是撒尿这么一点儿小事还得亲自去,任何人也无法替代。”僧人恍然大悟:禅是一种境界,一种体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禅的感悟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想要知道苹果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禅宗智慧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它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参禅三境

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宋“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第一境界中,人苦寻禅而不能得;第二境界中,人破除执念,似悟禅还未得道;第三境界中,人超越时空的局限,得道以至无拘无束之境。

苏东坡有三首七言绝句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参禅时的三种境界。

参禅前的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禅时的境界:“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参禅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代青原惟信禅师将这三境说得更直白:“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如今,亲见知识,有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得个歇息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执迷于世俗外物到否定世俗而执迷于佛法,最后抛却执著,臻于领悟佛法真谛的境界。

参禅三境恰似人生三境。当代著名作家池莉在其文章中写道,人认识世界之初,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这是第一层境界。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看到这个世界复杂的一面,世间之事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此时人便会变得激愤、忧虑,心中充满疑问与警惕。山与水都不再单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争强好胜。为怎样做人、如何处世而绞尽脑汁,机关算尽。许多人终其一生只能悟到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提升到了人生的第三重境界。于是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专心致志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禅宗智慧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正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禅心

位修禅者问无德禅师:“人人皆有一颗心,为什么却有心量大小的区别?”一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对修禅者说:“请你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想构建一座城池。”于是修禅者依言闭目冥思。

禅师接着又说:“请你再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想构造一根毫毛。”修禅者又在心中默造了一根毫毛。

禅师于是问道:“你在建造城池时,是用你一个人的心去建造,还是借用了别人的心来建造呢?”修禅者答:“我的心。”禅师又问:“你在造毫毛时,是用你全部的心,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修禅者答:“全部的心。”

于是禅师对修禅者说:“建造一座庞大的城池,只需用一颗心;构建一根小小的毫毛,仍是用一颗心。由此可见,人心是能大能小啊。”禅宗智慧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但人的心既可浩瀚如大海,也可微小如缝隙。禅海深深,禅的世界可包容天地万物,而我们的禅心该是一颗豁达心,包容心吧。

朋友相处之心

位朋友结伴旅行,正走在一片沙漠中。途中两人由于一桩小事而发生了争吵。吵得不可开交情绪激动时,其中一位狠狠扇了两另一位一记耳光。被打的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却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在沙地上写下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朋友看了这行字,没有说任何话。

之后,二人沉默着继续前行,彼此心情都很郁闷,最终还是一同穿越了沙漠。不久,他们来到湖边,决定下湖游泳。这时,不幸的事发生了,由于过度疲劳,挨巴掌的那位差点溺水而亡,所幸在朋友的帮助下游回了岸边。获救者用小刀在石头上使劲刻下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心中充满疑惑,于是问道:“为何当初我打了你,你要在沙地上写字,而现在却要将字刻在石头上?”他笑着回答:“当被朋友伤害时,要写在容易忘却的地方,岁月的潮汐会渐渐将它抹平;当从朋友处得到帮助时,要将它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任由岁月侵蚀,它的光芒却丝毫不会被磨灭。”禅宗智慧有些人心中总记着别人对他造成的那些小小的伤害,而对自己曾经得到的帮助却视而不见,这种人心中只能装下怨恨与苦闷。其实,只要我们学着忘掉曾经受到的无心的伤害,记住那些得到过的帮助,就会得到一条宽广的人际交往的道路。

佛陀的烦恼

位修禅者问赵州禅师:“您说佛陀有没有烦恼?”禅师答:“有。”一

修禅者又问:“佛陀不理红尘世事,六根清净,剪断千万缕情思,是解脱众生的……如何会有烦恼?”

禅师答:“你不明白,是因为你在修行中还没有得度。”

修禅者问:“如果我通过修行得度了,佛陀还有烦恼吗?”

禅师答:“有。”

修禅者更加不解,问:“这又是为何?”

禅师答:“因为还有众生。”

修禅者问:“佛陀无法度尽。”

众生,就会永远在烦恼之中而无法超脱了?”

禅师答:“已经超脱了,无烦恼。”

修禅者心中更加迷惑不解,问:“还未度尽众生,佛陀为何又无烦恼了呢?”

禅师答:“佛陀自性中的众生都已经全度尽了。”

佛陀的烦恼是从慈悲心中生出的,世间芸芸众生的烦恼皆由妄想心而生。禅宗智慧世间人如此羡慕佛陀,却不知,佛陀亦有烦恼。滚滚红尘之中,凡人经历过几番心酸与心碎,心中便生出无限烦恼。但我们也要记住,那几段感动与心醉和由此而生出的无限欢喜。学会珍惜,学会微笑;面对烦恼,一笑而过。

境由心生

居易拜访鸟窠道林禅师,来到禅师所居之处,只见这里古柏森森,虬枝繁茂如盖。禅师的居所如鸟窠一般就在树上。白

白居易对禅师说:“禅师您住在树上实在太危险了。”

禅师说:“你所住之处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问道:“弟子所居之处为镇江山,有何危险?”

禅师答:“你的心处处被境转动,就如同架在火上的柴薪,将自己弄得焦躁不安,这难道不危险?”

这正是禅家所说的“万法唯心造。”禅宗智慧心是你活动的天地,你可以将地狱变成天国,也可将天国变成地狱。人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心境,诗化生活,从而实现超越生活,在内心世界中开垦出一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菩提本无树

祖慧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死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俗家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官吏,六后因事被贬至岭南,因此全家南迁,到达广东新会。慧能幼年丧父,生活艰辛贫困,曾经以砍柴为生,母子相依为命。

据说一次慧能在卖柴时听人诵念《金刚经》而有所感悟。向人打听后,得知当时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东山讲经授法,于是决定前往黄梅参礼五祖。相传慧能本人并不识字,但在当时佛教盛行的社会环境下,他有可能受到熏陶,耳濡目染,从而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并对佛教的教义思想有所理解。

当时五祖弘忍大师门下弟子有千余人,其中最杰出者当属大弟子神秀,神秀也是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而此时慧能已年过三十,开始时,他只是在弘忍门下做一个行者,分在碓坊舂米劈柴,做一些体力杂活,这样过了八个月。有一天,弘忍要在弟子中挑选一位衣钵继承人,于是要求徒弟们都作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写下自己学习和修行的心得,借以观察弟子们学习和领会佛教义理的深浅,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当时大弟子神秀在南廊壁间题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

第二天早晨,大家看到这个偈子时纷纷赞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所作。弘忍看到后未置一语,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慧能听人诵念此偈,认为这并非是彻底领悟,于是请人复题一首偈子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所作之偈被弘忍看中,认为已经彻见本性,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于是秘密召见慧能,授予衣钵,立为禅宗六祖,并嘱咐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当时佛教宗派内部争夺正统地位的斗争十分激烈,慧能得法后,为防人谋害,连夜离开黄梅,秘密回到南方,长期隐居在民间,秘而不宣得法之事。大约过了十多年,才在广州法性寺由印宗法师雉发剃度,正式出家。自此以后,慧能开始公开从事传教活动。

慧能长期居住在曹溪宝林寺,后来名声越来越大,他门下形成禅宗南宗一派。由于慧能所说的教法标榜“不立文字”,见性即悟,即身成佛,用不到累世修行,又不用繁琐的哲学思辨,因此很受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学士们的欢迎。再加上他的弟子们在各地大力宣扬,使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逐渐成为禅宗的正统。禅宗智慧慧能的这个偈子表明了一种出世的态度,与禅宗顿悟的理念非常契合。偈子的主要意思是世间本来就是空的,看世上万物莫不是一个“空”字。心如果本来就是空的,就无所谓抗拒外物的诱惑,正是“万物心中过,半点不留痕”。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就是禅家所说的“开悟”了……

用心去理解

能在一个百姓家中借宿,休息时,听见有人诵经。仔细一听,又有些不对,于是起身走到诵经人身旁,问:“你常常诵经慧吗?”

诵经者答:“是的。”

慧能又问:“那是否明白所诵经文的意思?”

诵经者摇着头说:“这经文实在艰涩难懂,很多地方都不明白。”

慧能于是就诵经者刚才持诵的那段经文,为他作了解释:“当在忙碌于追逐虚名浮誉的过程中慢慢变老,不知不觉已白发苍苍时,我们会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花在释放了最耀眼的光芒后逐渐暗淡,直至即将熄灭的时候,我们会期盼什么?当埋葬在坟墓里的尸体开始腐烂并最终化为尘土,生命归于虚无后,人们会在哪里?”

一席话使诵经者如拨云见霁月,天地顿时清朗。接着,诵经者又向慧能请教经文中几个字的意思。

慧能大笑着说:“我不识字,只能直接给你说经文的意思。”

诵经者吃惊地问:“你连字都不认识,是如何了解经文的意思?又是如何明白佛理呢?”

慧能答道:“佛法的玄妙不关乎文字,领悟佛理要用心,文字只是帮助你理解玄妙义理的工具。”禅宗智慧人骑马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用缰绳鞍鞯,这些是给初学者准备的。一旦你入了门,就可以摆脱缰绳鞍鞯,到心之所向、意之所往的处所自由驰骋。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

位禅师弟子众多,其中有一位小和尚名叫“恶者”。小和尚觉得这个名字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于是请师父为他另取一个名有字。禅师对小和尚说:“自己去外面找一个你觉得满意的名字吧。”

于是小和尚高高兴兴出了禅寺去找名字。途中遇见一支送葬队伍,小和尚走上前问:“请问死者叫什么名字?”有一人答道:“有命。”小和尚一听,连连摇头,叹息着说:“可惜一个好名字,名叫‘有命’,为什么却没命了呢?”送葬人冷笑着说:“你这和尚真是糊涂!人生在世,皆难免一死,难道叫有命就不会死了?”小和尚不再言语,继续往前走。途中经过一座高宅大院的富户,只见门前一人正用皮鞭抽打一名女子。小和尚顿生怜悯之心,问打人者:“你为何毒打她?”打人者愤愤然地说:“因为她欠我的债不还!”小和尚又问:“她叫什么名字?”打人者答:“宝玉。”小和尚叹道:“可惜一个如此吉利的名字,怎么会无钱还债而招致被打呢?”打人者语带讥诮地说:“真是一个痴和尚!名字与钱财有什么关系,难道叫宝玉,就一定会是有钱人?”

小和尚继续上路,途中遇到一个迷路者。小和尚询问他的名字,迷路者答:“指南。”小和尚又说:“奇怪,奇怪,名叫‘指南’,你怎么会迷路呢?”迷路者哈哈大笑,反问道:“难道叫了‘指南’,我就不会迷路吗?”小和尚无言以答。

小和尚返回禅寺,师父问他:“可有找到你满意的名字?”小和尚答:“没有。”禅师问:“可还要继续找?”小和尚答:“不了!”禅师笑问原因,小和尚一脸懊恼地答道:“叫‘有命’却没命,叫‘宝玉’却贫穷,叫‘指南’却迷路,原来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还是叫原来的名字吧。”禅宗智慧也许你还有过这样一种经历,一位相处多年的朋友甚至无法正确书写出你的名字。你的心里肯定有一点点伤心或是失望吧。实在不必放在心上!朋友相处那么久,曾有过多少欢乐的回忆。名字其实只是一个符号罢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真的存在天堂和地狱吗?”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你是做什么一的?”

武士据实回答。

禅师又问:“真的有人愿意要你做他的门客吗?我看你不过是个乞丐!”

武士心中充满愤怒,手握上了剑柄。

禅师继续说:“你还有一把剑?可我看你的这把剑实在是太钝了,恐怕你根本无法用它砍下我的脑袋。”

这句话刚说完,被彻底激怒的武士刷的一声抽出剑来。

禅师缓缓开口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这句话对武士造成了强烈的震动,心中便有所悟。武士既感激又佩服,于是收回剑,向禅师深鞠一躬。

禅师这时才笑着说:“天堂之门由此打开。”禅宗智慧天堂地狱,咫尺之间。恶念一现,你便坠入地狱;心生善念,你便得入天堂。天堂地狱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每天不知要从天堂地狱来往多少回。善恶只在一念间,恶念涌现时,其实你只需稍稍转个身,就能抓住善的影子,这一点永远都不要忘记。

何须生气

一位老妇人总因一些生活中微小的事情而生气。一天,她向禅师讲述了她的苦恼。禅师于是把她领入一间房中,锁上房门后有转身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好久,禅师也没有理会她。妇人无法,只得改口哀求,可禅师仍是置若罔闻。过了一阵,妇人终于沉默了。

禅师这才来到门外,问妇人:“你心中还有气吗?”

妇人答:“当然有气,我气我自己怎么会到你这个鬼地方来受罪!”“你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禅师说罢又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禅师回到房门外继续问道:“心中还有气吗?”

妇人答:“没有。”

禅师问:“为什么?”

妇人答:“气也无法,不如不气。”

禅师闻言再次离去。

当禅师第三次来问妇人心中是否仍有气时,妇人答:“不生气,因为不值得气。”

禅师笑说:“你所想的是值不值得,看来心中仍有气。”

禅师退出门槛意欲离去,

他迎着夕阳,身影被夕照扯得长长的,映在禅房外的地面上。

妇人望着禅师的身影问道:“大师,究竟什么是气?”

禅师不语,而是顺手将杯中茶水泼于地上。妇人久久地望着地上的水渍,突然顿悟,向禅师拜谢而去。禅宗智慧生命何其短暂,它就像禅师杯中的茶水,一泼出,便在转瞬间渗入泥土中。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随意地挥霍它,为一些琐事而烦闷。时间永恒,人生苦短,光阴一去如何能复返?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又哪里值得我们浪费时间去生气呢?

生活禅

子问慧海禅师:“您能够活得如此自在洒脱,究竟您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呢?”弟

禅师答:“没什么,若一定说有,那便是我觉得困了便睡觉,觉得饿了便吃饭。”

弟子不解,问:“每个人都是这样,这又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呢?”

禅师笑答:“当我吃饭的时候,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不想,而只是在吃饭,吃得心满意足;当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噩梦,睡得轻松安然。你看这世间芸芸众生,怎么会人人一样,又有多少人能够好好吃饭睡觉?吃饭时总还思量着如何防备他人掠夺自己的所有物,睡觉时又寻思着如何去抢夺他人的东西,使得自己食不知味,寝不安眠。”

弟子听后,心中有所悟,说:“我们平常做事时,仍需多秉持一份自然心、平常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禅宗智慧慧能之后的禅师们渐渐将禅的意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认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是人本心的流露。拈花微笑是禅,坐看云起是禅,吃饭睡觉也是禅。原来顺乎自然的行为就是修禅的方法啊!

打扫心灵

州禅师与一个小和尚在庭院中散步。一阵秋风吹来,将树上叶子纷纷吹落。禅师将落叶一片片捡起放入口袋。小和尚对禅师鼎说:“师父,明早我们会将落叶打扫干净,您不用捡了。”

禅师不予理会,继续捡落叶。过了一会儿,禅师开口说道:“每天清晨我们都要打扫地面,难道这地面就一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叶,这地面就会多一分干净。”

小和尚不以为然,问禅师:“落叶这么多,又掉个不断,你刚捡起一片,树上又落下更多,如何捡得完呢?”

禅师答:“你只看到地上的落叶,却不知我们心中也有落叶。这地上的叶捡不干净,可我们心上的叶却是可以捡完的。”

小和尚终于懂得了禅师总是使人感觉如此平静的原因。禅宗智慧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开箱倒橱,将家中打理得一尘不染。可你是否惦着要拂去心灵上的灰尘?只有经常打扫心灵,将它变成一块净地,人心才会安宁。

除却闲名

山禅师感觉自己将要圆寂,于是将僧众弟子召集在庭院中说:“现在这躯壳即将坏去,但我在这世间沾染的一点闲名却没有洞除去,你们有谁能替我将它除去呢?”

弟子无人能应,庭院中一片寂静。

忽然,一位刚来到禅寺不久的小和尚高声问:“请问大师法号?”

话音刚落,庭院马上变得乱哄哄,所有人都在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

而禅师却哈哈大笑,大声说:“好!现在闲名已去了!”说完便闭目打坐,圆寂离世。

僧众弟子将小和尚团团围住,纷纷责怪他:“连师父的法号都不知,你来这里做什么?”

小和尚答:“师父的法号我怎会不知,我这样做,正是为了要替师父除去闲名啊。”禅宗智慧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劳累奔波,乐此不疲。可真正能做到舍名弃利的,又有几人呢?

还是糖饼

州禅师问弟子僧正:“能够讲《唯识论》吗?”弟子答:“不敢说能讲,只是幼时读过。”睦

禅师从身旁的碟子中拿出一块糖饼,将它掰为两半,问弟子:“这是什么?”

弟子没有回答。

禅师又接着问:“仍可叫糖饼,还是不叫糖饼呢?”

弟子答:“不能叫糖饼。”

禅师转过身,叫来身旁的一个小沙弥,问道:“你告诉我,这个东西叫什么名?”

小沙弥答:“糖饼啊。”

禅师听后,面露微笑,说:“你也讲得《唯识论》了。”禅宗智慧一个糖饼,或整或零,仍是糖饼。这个道理看起来十分浅显,但不懂的又何止僧正一人。

穷和尚与富和尚

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一位贫穷,一位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南海一趟,你觉得怎么四样?”

富和尚上下打量了一番穷和尚,语带嘲讽地说:“你确定?就你这样也能去南海?不可想象!像你这样身无分文,你要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只饭钵,有这两样就足够了。”

富和尚哈哈大笑,说:“从这里去南海,路途有多遥远你知道吗?我多年前就开始为南下南海作准备,攒够钱就买一条海船,还要准备充足的粮食和水。可直到现在,这笔钱还没有攒够。你现在想要仅凭着一个水瓶、一只饭钵就要只身前去南海,这对你而言,根本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穷和尚觉得和他争辩是徒费口舌,于是不再言语。第二天,他便踏上了去南海的路。途中经过有水的地方,他便将水瓶装满,遇到人家,就化上一钵斋饭。一路所尝的千辛万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说明,但他要去南海的信念却丝毫没有动摇。最终穷和尚到达了南海,在那里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返回,身边仍是只有一个水瓶,一只饭钵。见到富和尚,他便把这一年的经历大致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后感到十分惭愧。穷和尚最终成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僧人。禅宗智慧从蜀地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之遥。富和尚没能办到,穷和尚却办到了。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一个人如果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蜀地边境上的那个穷和尚吗?

世人皆可为佛

能自知即将圆寂,于是召集神会等十位弟子谈话。慧能说:“我将要远行一趟,你们为我作点准备吧。”弟子们问:“师父慧您要去哪远行?多久能够回来?”慧能说:“法无定法,叶落归根。”众弟子这才明白,原来师父将不久于人世,都恸哭起来,只有神会仍如平常一样。

慧能又说:“我毕生门下弟子无数,最优秀的就是你们十位。你们随我修行,到底修到了什么?如今这般哭泣,是不是不知我死后会去哪里?难道参悟这么多年,仍不知‘佛性无生死,亦无来去’的道理吗?只有神会听闻后仍是神色泰然,看来只有他达到了内心不为外界所动的境界啊!”接着,慧能又念诵了一首偈子:“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慧能接着又说:“这是一首我依据《金刚经》的旨意总结出来的《真假动静偈》,你们要认真念诵,各自体悟,依此行事,才能不失我宗的宗旨。须知万事万法皆非是真,万万不可颠倒着看待。认为是真,如若当真实来看,是知见的缘故,所以才会表面上看起来是真的。”

弟子中又有人问:“师父的衣钵要如何传承?”

慧能说:“衣钵不过是宗法传承的信物,它并不能代替真正的禅法的传承。禅法的传承应是心对心,这心的东西,又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禅法我已传过了,有道者自然已经得到了我的道,无心者还需要自悟才能通。我离世20年后,会出现邪法扰乱佛法,到那时会有一人以生命为代价为我宗抗争,此人正是我真正的继承人。”

一个月后,慧能召集弟子谈话,说:“现在我是要与你们告别了,在座的各位有什么问题,就快问吧。”

一位弟子问:“您的法门传承至今,一共经历了多少代?”

慧能答:“自初祖释迦牟尼,二祖摩诃迦叶,三祖阿难,至第二十八祖达摩祖师,第二十九祖慧可,第三十祖僧璨,第三十一祖道信,第三十二祖弘忍,到如今我这里,已经是第三十三代了。我去世后,将会呈现一花五叶的局面。”

又有弟子问:“若后世有人迷惘,将要如何教化他呢?”

慧能答:“众生皆是佛,不能识众生的,皆不能成佛。你若能悟,众生便皆是佛;你自信若迷,佛便是众生。”

过了一会儿,慧能又开口对众弟子交代:“我走之后,你们不可如世俗中人一般为我穿孝衣举吊唁。若是这般,你们便不是我的弟子。须知佛法无生无灭,无住无往!这世间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

当晚,慧能跏趺坐于禅床之上寂灭。禅宗智慧世人皆是佛,佛皆是世人。“佛”是个代词,它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形体。人性有善恶,善中自带恶,恶中也存善念。“佛”代表人性中的善,是慈悲心。所以说世人皆可成佛,放下屠刀,你便立地成佛。

一颗平常心

一位弟子向禅师请教参禅悟道时的困惑。弟子问:“我心无杂念,早起早睡,勤于打坐,时时诵经,可以说是非常勤奋了,有可为什么还是没法开悟呢?”

禅师到厨房拿了一把盐、一个葫芦交给弟子说:“先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将盐溶化,你便开悟了。”

弟子依言而行。不久,又叹息着对禅师说:“我按照您所说的做了,可盐总是化不开。想要将筷子伸进去搅动搅动,葫芦口又太小,根本伸不进去。看来我是无法开悟了。”

禅师从弟子手中接过葫芦,将葫芦中的水倒掉一些,然后摇晃几下,沉积在底部的盐粒就溶化了。

这时禅师才笑着说:“装满了水的葫芦摇也摇不动,搅也搅不动,盐如何能化呢?整日只知一味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又如何能开悟?”

弟子大为不解:“难道不用功就能够开悟吗?”

禅师说:“修行就如同弹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弦调得太松又弹不出乐音。只有不紧不松,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悟道的根本。”

弟子听后,心中豁然开朗。禅宗智慧无论是参禅悟道,还是工作学习,只有当你有了一颗平常心,才能更好地应对一切事情。因为更多的时候,生活不是让我们追求外在的繁华,而是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上云卷云舒。要做到如此潇洒,也唯有当你拥有一颗平常心!

顺其自然

南白马昙照禅师平日里总爱说:“快活啊!快活啊!好快活啊!”荆

但到临终时,却卧于病榻上不停叫唤:“痛苦啊!痛苦啊!好痛苦啊!”又说:“阎罗王来取我的命了!”

寺院住持听到后,便问他:“你一个出家人,怎么能这样不断叫唤痛苦呢?”

昙照禅师答:“健康时快乐,病痛在身便痛苦,这有什么不对,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说:“记得当年你被节度使抛进水中,都快要淹死了,仍能神色不动,使得全院僧众对你异常佩服。而如今,你怎么因为病痛就如此毫无顾忌地大叫痛苦呢?”

昙照禅师回答:“那你告诉我,究竟是以前讲‘快活’对呢,还是现在讲‘痛苦’正确呢?”

住持无言以对。因为在佛法看来,回答哪一个对,都是错误的。禅宗智慧人生有乐亦有苦,快乐和悲伤都是很自然的事。快乐时便开怀大笑,悲伤时便大声恸哭,不隐瞒,不压抑,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才不会让快乐失去意义,不会让痛苦折磨得我们更加不堪。

内观自我

一修禅者到智常禅师的道场来参学。智常禅师锄草时,草丛中突然蹿出一条蛇,禅师立即举起锄头,作势便要砍。有

修禅者眼中现出讶异之色,之后很不以为然地说:“久闻禅师你这里素有慈悲的道风,可今日一见,才知道原来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

智常禅师道:“你这般说话,到底是你粗,还是我粗?”

修禅者不高兴地问:“什么是粗?”……禅师将锄头放下。

修禅者又问:“那什么又是细?”……禅师将锄头举起,并做砍蛇状。

修禅者不懂智常禅师所表达的意思,说:“我不理解你所说的粗细。”

智常禅师反问:“我们暂且不依照这样说粗细。我问你,你在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

修禅者答:“当下!”

智常禅师训诫道:“你‘当下’不看自己,却来看我斩蛇做什么?”

修禅者终于有所省悟。

杀生乃佛门之大戒。智常禅师斩蛇,可能也仅是作势而已。修禅者见风便是雨,批评禅师没有慈悲心,是粗鲁俗人,却不知智常禅师作势斩蛇,正是要斩断人们的物欲和执著。人们不能以狭义见解来诬谤大德。禅宗智慧智常禅师借粗细之说训诫修禅者不能只停留在知觉见闻上。人们应抛弃对外境的执著,更多关注当下的自我。

答与问

济禅师与凤林禅师对谈悟道。凤林禅师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不知您是否愿意回答我。”临

临济禅师说:“像您这样颇有诗性的人,我很好奇您将要问什么问题。”

凤林禅师说:“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

临济禅师对:“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

凤林禅师说:“观风看浪起,玩水野帆飘。”

临济禅师对:“孤轮独照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

凤林禅师说:“任将三寸辉天地,一名临机试道看。”

临济禅师对:“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凤林禅师至此已经无语以对。

临济禅师接着又沉吟道:“大道绝同,任向东西;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后来沩山禅师听闻了凤林禅师与临济禅师的对话,便问弟子仰山禅师:“大道速度之快,石头碰撞出的火花,甚至闪电都追不上它。那么古代的圣人和先贤,又是凭什么来教导后学者的呢?”

仰山禅师问:“那您认为呢?”

沩山禅师答:“凡是能言说的都无实义。”

仰山禅师又说:“我并不这样认为。”

沩山禅师问:“为何?”

仰山禅师说:“凡所说的都是佛法,所有佛法皆源于心,然心念一动,便会遍布十方之界,所以石头的火花、闪电的光束都不及心快。”

沩山叹道:“你说得很对,海月也罢,游鱼也罢,风浪也罢,帆船也罢,就连江山、秋天、诗人、剑客,但凡这天地间的种种,都在我们心中,又岂关乎迅疾与迟缓?”禅宗智慧禅者往往爱思考人生、禅法等,所以他们好问。你看这一问一答,看似问答之间没有太大关联,常常让人有如坠云山雾海,答非所问之感,但细细品来,真是丝丝入扣。

月亮偷不去

宽禅师除了外出宣讲佛法外,平时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屋里,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良

一天晚上,月似银盘,良宽禅师从外讲经归来,踏进茅屋,借着月光,便看到一个小偷正在屋里东拣西翻。小偷看到禅师,神色一阵慌张,竟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和颜悦色地对毫无收获的小偷说:“没有找到任何值得拿走的东西吧,这一趟看来是白跑了。不如这样,你将我身上这件衣服拿去吧!”说完便脱了下来。

小偷一把抓过衣服便跑。月光下,良宽禅师赤着身子,望着小偷一路狂奔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说:“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你!”

……美丽皎洁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的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如果能识得自家宝藏,又何必要偷窃他人之物呢?禅宗智慧禅师的惋惜是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禅师正是要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又何必沦为盗贼之流?

早已放下

个云游僧是师兄弟,结伴在外云游四方。一日大雨后天空放晴,师兄弟再次起程,远远看到一位年轻的姑娘站立在前方不远两处,走近时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大水坑挡住了姑娘的去路。

姑娘向两位僧人求助道:“能否请两位大师帮助我过这个水坑?”

师弟连忙摇头道:“使不得,使不得!我们是出家人,是绝不近女色的。”

师兄却坦然走上前去说:“出家人慈悲为怀,姑娘,我来帮你吧。”说完便伸出双臂,将姑娘抱过了水坑。

之后这两位云游僧继续上路了。可一路行来,师弟都闷闷不语,途中翻山过河,也不要师兄搭手搀扶。

天色渐暗,二人找到一户人家借住。临睡前,师弟终于忍不住问师兄:“出家人应当戒杀生,戒偷盗,戒淫邪,戒妄语,戒饮酒,更要戒女色,而您刚才的行为实在不是出家人应有的行为。”

师兄愣了愣,然后微笑说:“什么?你是说刚才抱那个女子过水坑?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她!你还没有放下,这是因为你心中还有太多杂念啊。”禅宗智慧一僧抱女过坑,然而心中却并没有抱着女色,因为他心中坦然。祛除心中杂念,使内心澄清如清澈的湖水,只有这样,你才能学着放下一些事。

一盏心灯

个小尼姑问师父:“师父,我自小便入了空门,一心只求佛法,在这红尘之外日日诵经礼佛,可为何经文读得越多,心中的私有念却不减反增呢?我该如何是好?”

师父告诉她:“回去点一盏灯,当你能使这盏灯不仅能照亮你,而且还不会照出你的影子时,你就明白了。”

多年后,山上多了一座庵,名叫“万灯庵”,住持正是当年的小尼姑。

小尼姑如今已是徒弟众多,万灯庵里灯火通明。小尼姑每做一桩功德,便点一盏灯。然而无论她将灯放在哪个位置,甚至于用万盏烛光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甚至灯越亮,影子越显;灯越多,影子也越多。她心中仍充满困惑,但师父已经去世,她已无人可问了。

直到她即将圆寂的之前才通悟。她终其一生寻找的答案,在万灯之间没有找到,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找到了。抛弃身外之灯,点一盏心灯,才能从心里照亮自己。禅宗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一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身外的成就越高,财富聚积得越多,你身后的影子就越显越多。只有这盏心中的灯点亮了,你才能在这世上活得更快乐些。

女子出定

迦牟尼坐于树下对众人说法。众人中有一听法的女子入了定。文殊菩萨见到后,便问释迦牟尼:“此女子能坐于您身旁释而入定,达于三昧,可是被称为您身边拥有大智慧的我却无法办到,这是为什么呢?”

释迦牟尼说:“你将这位女子从入定中引出,自己问她吧。”

文殊菩萨于是走到女了身旁,环绕她走了三圈,鸣指一下,意欲以此将她从入定中引出。可女子并未出定。文殊菩萨面露惊讶之色,于是施展法力,甚至将女子托至梵天,用尽神力,却都未能将她引出。

释迦牟尼开口指点:“即使有千万个文殊菩萨也无法引这女子出定啊,只有下方世界的四十二恒沙国土中有一位名唤罔明的菩萨才能够使她出定。”

罔明菩萨听到佛陀召唤,便从地中涌出。罔明菩萨先向释迦牟尼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走到女子身旁,鸣指一下,这女子便出定了。禅宗智慧“罔明”就是无明的意思。许多一心修禅者能够忍受来自外间世界的一切磨难,抵御千般诱惑,却抵挡不了内心萌发的无明烦恼。产生于内心的杂念可以轻易地使往日的修行化为乌有。

死猫的脑袋

方和尚问曹山禅师:“在您看来,什么东西才是这世上最珍贵的?”游

曹山禅师没有立即回答,却抬首望向禅寺庭院中那棵茂盛的大树,见粗大的树枝上挂着一团毛茸茸的物体,于是转过头对游方和尚说:“死猫的脑袋最珍贵。”

曹山禅师的回答大出乎游方和尚意料之外,于是问:“从无世人认为这个东西是最珍贵的。这死猫的脑袋在世人看来必是一文也不值的,为何禅师竟会将它称做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呢?”

曹山禅师哈哈一笑,说:“臭椿树枝干弯曲,对于世人没有太多用处,于是得以生存成长。栎树虽然长得看似优良,可是这种木材完全没有实用性,用它造船易沉,做器易碎,造棺易腐,做梁易蛀,做门则会渗出液汁。正因为它们完全没有用处,才得以活得长久,长得高大,供人乘凉便成了唯一的用处。然而正是因为无用,它才珍贵。死猫的脑袋最珍贵,因为它无用,没有人会为此出价,也没有人能出得起生命的价钱。”禅宗智慧贪名逐利,为这四个字,无妄引起世间多少干戈。在佛家看来,名利仿若泡沫与烟尘,将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此,到头来也只能争得一场空。既然如此,又何必拼死相争?所以无争无价。

照亮他人,照亮自己

僧人每天外出化缘,返回寺院时总要路经一段黑暗的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时便经常撞到一起。僧人也有过一几次这样的经历。

一天晚上,僧人又路过这条小巷,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人提着灯笼,正要穿过小巷而去。有了这点灯光,巷子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僧人于是便跟在这人身后,打算借着前面人灯笼里发出的光亮安然穿过这段小巷。

这时僧人听到身旁有人说:“这个邻村的瞎子真是个怪人,明明眼盲看不见,每天夜晚出来还必然打着一盏灯笼。”

这句话引起了僧人对前方盲人的好奇。僧人紧走几步,追上了前方几步之遥的盲人,开口问道:“施主,你真是一位盲人吗?”

盲人答:“我从生下来就看不见任何光亮,这眼盲是天生的。”

僧人又问:“既然如此,是白天或是黑夜,对你而言应该没有什么分别,为何你每晚外出时必要带一盏灯呢?”

盲人笑说:“一到晚上,到处黑漆漆一片,对我是没有什么影响,可对别人来说,却会变得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僧人双掌合十,对盲人施了一礼后说:“你真是有菩萨一样的慈悲心肠。”

盲人摇头答道:“不敢当,不敢当,这么做是为了我自己的安全。你过这条小巷时,可曾与人迎面相撞过?”

僧人答:“有过。”

盲人说:“我带着这盏灯笼,照亮了别人的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在行夜路时就不会被撞了。”

僧人慨叹地说:“我日日求佛法,今日未曾想到,原来佛就在我身边!”禅宗智慧佛说菩萨不贪福德,只为众生求利乐,而众生得了利乐,菩萨也便有了福德。瞎子点灯,出发点虽然是为了自己,结果却是方便了众生。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

枯荣一如

山禅师在禅寺庭院中打坐,身边坐着两位弟子——云岩和道吾。药

药山禅师突然睁开双眼,望着院中两棵相邻的大树良久。这两棵大树虽都树身粗大,但一棵枝繁叶茂,另一棵却只零星挂着几片随风轻摇的黄叶,显然这棵大树已经枯死了。

药山禅师指着这一荣一枯的两棵大树,对弟子说:“这两棵树,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道吾先答:“荣的好。”

云岩后答:“枯的好。”

这时,一名俗家弟子从庭院中穿过。药山禅师又以同样的问题询问他。

俗家弟子答:“荣者任他荣,枯者由他枯。”说完便对药山禅师行了一礼后离去。

禅师欣然而笑,转身对云岩和道吾说:“荣者自有它荣的道理,枯者也自有它枯的缘由。我们平常所说的对凡事的判断都是从常理上来认识的,而这种认识还只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上。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已经能从有分别的事物上看到无差别的道啊。”禅宗智慧荣与枯都有各自的缘由,也都是顺应自然的行为。所以这里有一首诗:“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去除依赖心

山宣鉴禅师不同意禅门顿悟的说法,于是带着他批注的《金刚经》来到南方向南宗禅挑战。他刚到南方,便受到了点心婆子德的教训,并指示他前往龙潭崇信禅师处参访悟道。

初到龙潭,宣鉴禅师便在寺院山门外高声喊叫:“这哪里能称为什么圣地龙潭,既不见龙,也没有潭!”

崇信禅师在山门内回应:“你已来到龙潭。”

宣鉴禅师似有所悟,于是进入山门,开始随崇信禅师参禅修道。

一晚,宣鉴禅师在崇信禅师的禅房内谈话后,仍旧没有离去。崇信禅师便问:“早已到了就寝时间,你为何还不回去休息?”

宣鉴禅师答:“外面太黑了,我没带灯笼。”

崇信禅师拿出火烛点亮灯笼,递给宣鉴禅师。宣鉴禅师正要伸手去接,不料崇信禅师一口气将灯笼吹灭了。宣鉴禅师立即向崇信禅师行礼参拜,久久不起,心中大悟。

崇信禅师说:“现在一片黑暗,你看到什么?”

宣鉴禅师答:“弟子心中已大亮,此后不会再听信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禅宗智慧德山宣鉴禅师来到龙潭,说不见龙不见潭,龙潭崇信禅师告诉他已到龙潭,这就是要让他明白当下即是的道理。后来崇信禅师将灯笼吹灭,这就是要宣鉴禅师领悟凡事要靠自己,不能依赖别人。德宣鉴禅师最后终于顿悟,依赖心一去,心灯也就亮了。

心外无物

阳明与朋友相约游南镇。一友人指着山岩中的花树问他:“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王物,可这些花长在深山之中,自开自谢,这和我们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由此便知此花不在你心之外。”禅宗智慧王阳明认为心为宇宙立法,人如果不去认识世界,就不会对世界有印象,由此推论出世间万物的存在取决于人的认识。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

听从内心的声音

阳明与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用笔对谈。王阳明问:“你口不能说是非,耳不能听是非,那你心中可还辨是非?”王

杨茂答:“能辨是非。”

王阳明问:“你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但你还是与一般人一样啊。”

杨茂点头。

王阳明又说:“世间人大凡都有此心。此心之中若能存天理,就是颗圣贤的心,就算口不能言,耳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此心之中若不存天理,便是颗禽兽的心,就算口能言,耳能听,那也只是个能说能听的禽兽。”

杨茂用手捶捶胸,又指指天,意思是此心可以表苍天。

王阳明说:“你对待父母尽孝心,对待兄长表敬心,对待乡里的亲戚朋友邻里尽谦和恭顺之心。对人能够既不怠慢,不嗔怪,又不贪人财利,只存‘是’的心,而不存‘非’的心。就算外面人说你的是非,你都不须听。”

杨茂点点头,向王阳明躬身拜谢。

王阳明接着说:“你现在只管终日行你的心,不必借口来说;只管终日听你的心,不必用耳朵来听。”

杨茂跪下一拜,再次表示感谢。禅宗智慧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习惯于听从来自外面的声音,有的人习惯于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后一种人总是比前一种人要少得多。

归还辱骂

个婆罗门怒火冲天地闯进佛陀的竹林精舍中,见到佛陀便破口大骂。因为他的同族人都来到佛陀这里出家了。一

佛陀只是静静地望着他,等到他骂累了,终于安静下来后,才开口说:“你这个人呀,想必你家中也曾有客人来访吧。”

婆罗门一愣,回答:“当然有!”

佛陀说:“你一定会用精美的菜肴来款待客人吧。”

婆罗门答:“那是一定的。”

佛陀问:“若是客人不接受你的招待,不吃你准备的菜肴,那这些菜肴会如何处理呢?”

婆罗门答:“当然是只好由我自己吃掉。”

佛陀盯着婆罗门说:“你今日在我面前说了这么多无礼的话,可是我并不准备接受它,所以这些侮辱人的话就全归你了!假如我听到你辱骂我,我也如你一般,再向你口吐恶毒的言语,那就好比主人与客人一同用餐一样,因此我拒绝接受你的菜肴。”

佛陀接着又说了一首偈子:“当你遭受到别人怒火的袭击,不应当以牙还牙。面对这样的人,你如果能够以正念镇静自己,不为所动,那么将得到两个胜利: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他人。”

后来,这个愤怒的婆罗门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了罗汉。禅宗智慧当你遭受到别人无礼的侵犯时,以牙还牙的行为并不能使你扳回什么。不理他,就是将他的无礼归还与他,这样你就获得了两个真正的胜利。

自食恶果

祖俯瞰下方地狱,只见无数痛苦扭曲的脸。这些人都是生前做了大奸大恶之事,死后来这里饱受永不会熄灭的地狱之火的煎佛熬。

火中有一人看到了佛祖,于是向佛祖祈求宽恕。此人生前是一个劫人财物、杀人无数的江洋大盗,但他也不是从未生过慈悲心。有一次走路时,差点踩到一只小蜘蛛,他突然心动善念,起了怜悯弱小生命之心,于是挪开脚,放了这小生灵一命。

佛祖认为他心中尚有善,于是决定借助小蜘蛛的力量来救他出地狱之火。

一根蜘蛛丝从天上直垂入地狱,江洋大盗发现了这根救命稻草,一把紧紧拽住,然后开始拼尽全力顺着蛛丝往上爬。

其他在地狱中受刑的人也看到了这根蛛丝,于是更多的人紧随江洋大盗之后,也抓住了这根蛛丝。江洋大盗恐怕如此细的蛛丝会断,于是开口对着下方大骂,更伸出脚狠踹,想要将其他人踢下去。结果蛛丝突然不见了,唯一能救他脱离苦海的希望消失,江洋大盗连同所有其他人又重新跌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禅宗智慧对别人没有怜悯之心,佛祖也会放弃对你的怜悯。损人利己之心不该存,我们做事情时要顾念自己,也要顾念别人。

道法自然

州禅师问南泉禅师:“何谓道?”南泉禅师答:“道就是我们的平常心。”赵

赵州禅师问:“佛法无边,那除平常心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禅师答:“倘若心中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就会有了那边而失了这边,顾了前面而丢了后面。所以说,被扭曲了的东西又如何能说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赵州禅师不解,又问:“假如佛法没有趣向,心中就会茫茫然,我又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南泉禅师答:“道既不可知,也不是不可知;知本身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要想真的达到不疑之道,你就应专注于体悟当下。道犹如太虚,岂是能勉强就说得明白的?”禅宗智慧老子有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赵州禅师的禅就在于不做作斧凿,而是平常心的流露。

师姑是女人

通禅师来到归宗禅师处参禅,一日忽然大叫:“开悟了,开悟了!”智

归宗禅师来到他面前,问:“你说你已开悟了?”

智通禅师答:“是的。”

归宗禅师接着问:“那你究竟悟到了什么呢?”

智通禅师答:“我所悟的是道,但这个道是不可说的。”

归宗禅师说:“如来佛祖降世,本为示教利喜。道,总还是可方便一说的。”

智通禅师凑近归宗禅师的耳边,压低声音说:“原来师姑是女人。”

师姑是在家修行的女居士,所以众所皆知,师姑本来就是女人。智通禅师经过千辛万苦所悟到的道,当然不是师姑是不是女人这个问题,而是他悟到了佛性不变。禅宗智慧智通禅师所悟到的道到底是不好说的,真正要向归宗禅师详细解释,恐怕说了也是白说,于是回答一句“原来师姑是女人”。这是一句多么平凡的回答,却又是多么微妙的禅语啊!

风幡之议

能承继弘忍的衣钵后,为避迫害,回到广东曹溪,隐遁于四会、怀集两县,与猎人为伍。慧

十余年后,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正遇印宗法师讲《涅经》,其门下僧众为悬挂在外的幡为什么会摇动而争论不休。

一僧说:“幡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自己不能动,由于有了风它才动。”

另一僧说:“风和幡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怎么会动呢?”

第三僧说:“幡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东西,所以它的动是因缘和合之动。”

第四僧说:“幡并没有动,是风自己在动。”

慧能听到这里,忍不住便插了嘴,对他们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诸位的心在动罢了。”

众僧听后十分诧异。第二天,印宗法师便筵请慧能,当得知他是弘忍弟子时,更是礼敬备至。禅宗智慧慧能认为幡由心动,即世间万物都在自心之中,人人的自心就等同于佛性。

竹篓接雨

山慧玄禅师隐居于美浓山中。一日,天色突然阴暗下来,只见天边黑云翻滚,顷刻之间便已大雨滂沱。关

雨势太大,而寺庙的房屋又年久失修,大殿已经开始漏雨了。慧玄禅师大声叫弟子们拿东西来接雨。

大殿漏得如此厉害,弟子们一阵手忙脚乱,翻箱倒柜,竟然一时间找不到任何可拿来接雨的器具。

忽然一个小和尚冲到大殿门外的水井旁,抓了一个竹篓就往回跑。

另一个小和尚看见了,便指着这个小和尚哈哈大笑着说:“你急傻了吧!竹篓哪能用来接雨水?”

慧玄禅师走过来,拍拍拿竹篓的和尚的头,竟然将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禅宗智慧这种看似违反常理的行为,正是符合了慧玄禅师对修禅的看法。要修禅又何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呢?禅就是自由本身,只要符合自由的精神就可以了。

风雨人生

一个年轻人接二连三地受到了失败的打击,便有了轻生之念。一日在城郊寺院山门外遇到了释圆和尚。年轻人久慕释圆和尚有的大名,心中又有解不开的心结,于是走上前去向老僧人请教。

年轻人先向释圆和尚说明了自己的逆境,然后又说:“继续这样苟且地活下去,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和尚没有说话,只是将年轻人请入自己的禅房,然后对小沙弥吩咐:“去烧壶温水来。”

过了一会,温水送来了。释圆和尚抓了把茶叶放在杯中,倒入温水冲泡,茶叶却只是浮在水面,没有冲泡开。

年轻人开口说:“大师,你怎么用温水泡茶呢?”

释圆和尚不语,只是端起杯子,示意年轻人品尝一口。

年轻人捧起茶杯,轻呷了一口,便连连摇头,说:“一点茶原本该有的香味都没有,这样泡茶,根本没将茶叶泡开。”

释圆和尚又招手叫来小沙弥,再吩咐:“去烧壶开水来。”

一会儿,小沙弥便提着开水回来了。释圆和尚将杯中用温开水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放入茶叶,倒入开水,缕缕茶香随着开水的热气散发了出来。释圆又提壶往杯中注入一些开水,茶气袅袅,茶水的清香更加醉人。如此反复五次,将杯子注满了,而杯中茶叶也吸饱了开水,渐渐沉入杯底,茶香也越来越诱人。

释圆和尚请年轻人饮一口。年轻人轻轻吹去茶沫,喝了一口,连说好茶。

释圆和尚放下水壶,问年轻人:“同一口井里的水,同一种茶,为什么冲泡出来的茶味竟如此不同?”

年轻人说:“水的温度不同啊。”

释圆和尚点头道:“温水泡茶,茶叶只会浮在水面上;开水泡茶,反复用沸水冲几次,茶叶在浮浮沉沉之间,慢慢释放出了它的清香。世间众生又何尝不是这杯中浮浮沉沉的茶叶呢?有些人如温水冲泡的茶叶,只会在生活的表面浮着;另一些人就如同被开水屡次冲泡的茶叶,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最终才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啊。”禅宗智慧失败是人生道路中的绊脚石,可恨的是你还无法避过它。跌倒了,能再爬起来,这次失败便会成了你人生一笔珍贵的财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因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有了我们今天的成长。

能进能退

峰禅师是马祖道一的弟子。一日,隐峰禅师用车搬运经文。路过庭院小径,马祖道一正坐在竹椅上乘凉。如此窄的小道,由隐于马祖禅师伸直了脚坐着,隐峰禅师的小推车便不能通过了。

隐峰禅师于是开口说:“师父,请您把脚缩一下,给弟子让个道。”

不料马祖道一说:“我从来只伸不缩。”

隐峰禅师说:“我从来只进不退。”说罢推车而过,压了马祖道一的脚。马祖道一痛得直龇牙。

马祖道一从椅子上起来后,立刻召集僧众,手里还拎着一把劈柴时用的大斧头。众人一见,立时心里慌了,恐怕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马祖道一登上讲经台,大声地说:“刚才是谁碾了我的脚,我要砍了他!”

众人听后议论纷纷。

隐峰禅师疾步上前,向马祖道一伸出了自己的脖子,面上丝毫不见惧怕之色。

马祖道一见此,放下斧头,心平气和地说:“你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惧怕,看来这大千世界是可以任你行走了!”

隐峰禅师向马祖道一顶礼一拜,躬身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马祖道一又欣然赞道:“你能进能退,是真正的法器啊。”禅宗智慧当勇敢时便勇敢,须退让时便退让,不畏缩,不莽撞,进退有度,这才是真正的睿智之人。

禅在生活中

个冬日,太阳暖暖地晒着禅院,峨山白隐禅师在庭院中清洗被单。一

一个来寺院的信徒看见了,想到白隐禅师的威望,更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便问:“禅师,您有众多的弟子,还需要亲自动手做这些杂务吗?”

峨山禅师答:“这些杂务不做,那我们老年人做什么呢?”

信徒答:“老人家不做这些,专心修行才合适。”

峨山禅师不高兴地反问:“难道做杂务就不是修行了吗?那么释迦牟尼为弟子穿针煎药又算什么呢?”

信徒听后心中一亮,这才明白了禅的真谛。禅宗智慧禅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沩山禅师种茶,临济禅师植松,雪峰禅师挑水,仰山禅师放牛,这都说明了禅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常做事也是修行。

寸丝不挂

州玄机尼师在大日山石窟中修禅。一日坐禅过后,忽然心生感叹:“真如法性如此清明,既无去,也无往。但我厌弃喧嚣,温趋好宁寂,这又怎么能说是得了了悟呢!”

于是前去雪峰禅师处参访。

雪峰禅师问他:“你从何处来?”

玄机尼师答:“从大日山中的石窟来。”

雪峰禅师问:“日出了吗?”这是在问玄机尼师是否悟到了真正的禅理。

玄机尼师认为雪峰禅师这般问是在试探她,于是反戈一答:“假如太阳出来了,雪峰还能存在吗,只怕会融化掉吧。”

雪峰禅师再问:“请问大师姓名。”

玄机尼师回答:“玄机。”意指玄妙的机峰。

雪峰禅师已看出玄机尼师的心中装了太多无谓的东西,可她还不自知,于是想要提点她,便顺势装作试探她的了悟程度,又问:“这个玄机的机子,一日可织出多少匹布?”

玄机尼师答:“寸丝不挂。”意指自己虽是玄妙的织机,但一寸布都不挂于上。

雪峰禅师叹道:“我用机峰提点你,你却只知较口舌之利,心存固执之念,你可知你心中有多少蛛丝啊!”

玄机尼师以为雪峰如此说是无话可对,便面露得色地告退了。才刚走出禅房,便听雪峰禅师在后叫:“袈裟拖到地上了。”

玄机回头,急着要挽袈裟,却见袈裟安好地披在身上。

雪峰禅师笑说:“好个寸丝不挂!”禅宗智慧真正觉悟后的本性是无法说的,一旦回答了寸丝不挂,也就被寸丝不挂这个观念给挂住了。

何谓心

迁禅师问宝通禅师:“你说哪个是你的心?”宝通禅师答:“见语言者是。”希

希迁禅师不认同,说:“见语言的是妄心,在这上面是看不出你的真心的。”

宝通禅师面现愧色,返回自己的禅房后反复思考。半个月后,他来到希迁禅师禅房中说:“我现在明白什么是我的心了。”

希迁禅师说:“说说看。”

宝通禅师答:“扬眉顺目。”

希迁禅师说:“丢却扬眉顺目,再把你的心拿来。”希迁禅师的意思是心不是扬眉顺目或其他的任何动作。

宝通禅师说:“如果非要这样,那就无心可以拿来了。”

希迁禅师摇了摇头,提高声调说道:“世间万物本有心,你现在却说无心,这是诽谤。须知观、闻、知、觉虽然是妄心,但假如不用心,又如何能够悟得大道呢?”

宝通禅师这才心下大悟。禅宗智慧希迁禅师所说的心指的是禅心。什么是心呢?一切言语不是心,一切动作不是心,一切知觉也不是心,你应当反观内心,才能体悟。

如此棒喝

个僧人从定州禅师处来到鸟臼禅师处参学。鸟臼禅师问他:“相比较,定州和我这里有什么不同?”一

僧人答:“没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

鸟臼禅师说:“你这般说,我看你也没必要再留在这里了,从何处来,便还是回何处去吧。”话音刚落,就顺手将禅棒当头挥了过去。

僧人被打,心生委屈,不满地说:“你若真有使禅棒的眼光,也要看清了人再打,岂能这样随便打人!”

鸟臼禅师说:“看来我今天是碰上了真正值得我打的人了。”说完又狠狠打了僧人三棒。

僧人被打,可也没法,只得掉头准备离开,并在口中低语:“原来素有声望的鸟臼禅师也不过如此,寺院之内,随他自己心性挥棒打人,这分明是乱打。”

鸟臼禅师见状,又喊住他,说:“就算是盲棒,也要有甘心受打的人啊!”

僧人又返回来,说:“这棒子在您手中,我又能如何?”

鸟臼禅师答:“那我将棒子交与你手。”

僧人听言,二话不说,接过鸟臼禅师手中的禅棒后,冲着禅师的头就是三棒。

鸟臼禅师故意装成害怕的样子,说:“这三棒子打得太委屈了,太委屈了!”

僧人立刻用鸟臼禅师之前说过的话反讥他:“就算是盲棒,也要有甘心受打的人啊!”

鸟臼禅师又转而哈哈一笑,说:“对你这样优秀的人随便棒打,真是对不住啊。”

僧人听言,向鸟臼禅师顶礼一拜。

鸟臼禅师又说:“只是一拜就算了吗?”说着又打了一棒。

学僧立马跪下,说:“打得好,打得好!打是亲,骂是爱,原来说的就是这个。”禅宗智慧僧人来自神秀门下弟子定州禅师处,鸟臼禅师是马祖道一门下。看着二人你来我往,使的是禅棒,实际比的是禅功。

禅不是文字

朝国相裴休是一位在家居士。一日,他将自己平时记录修禅心得的一本小册子呈给黄檗禅师,希望禅师看后能指点一二。唐

黄檗禅师接过小册子后没有翻阅,便放在了桌上。

裴休不解地问:“禅师为何不看?”

黄檗禅师答:“禅是不用语言文字说的,你现在将佛法诉诸笔墨,这表明你还没有领悟到我宗的宗旨,所以我不看。”

裴休听后,对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不久,他又写了一首称颂黄檗禅师的偈子:“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八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示何人。”

黄檗禅师看到这首偈子后,回了他一首:“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自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禅宗智慧禅不是文字,它总是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教给人们启迪人生的智慧。

致命的误会

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复思量,因此他时时感觉心累,终日郁郁寡欢。为了求得解脱,他有向一位禅师,说明了自己的处境,并请求启示。

男人问:“大师,我如何做才能得到快乐呢?”禅师答:“心宽人自清,眼明心自静。”

男人又问:“假如身边的亲人朋友要加害于你,你又如何快乐得起来。”

禅师道:“害你的恐怕不是你的亲人朋友,而是你自己的心。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便会明白了。”

禅师将男人带到庭院中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便开始讲故事:“有个年轻人的妻子生产时难产而亡,孩子活了下来。年轻人忙于为生活奔波,孩子在家中便无人照顾了。于是他买来了一只狗,训练它照顾小孩。这狗很聪明,经过训练后,竟还能咬着奶瓶给孩子喂奶。有一天大雪突至,年轻人被困在邻村,当晚无法返回家中。第二日上午,当他赶回家中时,却不见了孩子,只见床上地上都是血,再看闻声来迎接主人的狗,也是满嘴鲜血。年轻人立马断定是狗狂性大发,吃掉了孩子,大怒之下,冲进厨房,操刀便对着围在身边撒欢示好的狗一阵乱砍。忽然,孩子咿咿呀呀地从床下爬了出来,身上有多处血迹。年轻人惊喜之余,立马抱起孩子检视,可孩子身上一点伤口都没有。再看墙角,一只浑身鲜血,口中还咬着一团狗毛的死狼倒在那里。年轻人这才明白,原来是狗救了自己的孩子。可为时已晚,狗躺在地上,身上有被狼撕咬的伤口,也有主人砍的致命刀伤,生命正从它汩汩淌出的鲜血中一点一点流逝。误杀让年轻人后悔不已,却又不可能挽回。”

禅师长叹一口气,顿了顿,才接着说:“一切众生皆平等,因一时之念枉杀一条性命,真是万事之业障,所以切记千万别因轻心而被蒙蔽双眼啊!”禅宗智慧年轻人对忠诚护主的狗的误会,转瞬间便使这个小生灵丢失了最宝贵的生命。人与人间的误会,其后果又会是怎样?有一首老歌唱道:“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样的拥挤呢?地上的人们为何,又像星星一样的疏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