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浅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3:11:19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尚达德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组编) 史芳(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建筑浅话

中国建筑浅话试读:

前言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凝结着人民的智慧,更是各族人民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地域最广,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与空间艺术,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的辉煌文明,是艺术与技术的结晶。

那么,究竟何为建筑呢?广义上讲,园林景观、城市街道同样属于建筑学研究的范畴。因此可以说,建筑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晶。建筑学中所指的建筑物主要指房屋,即有地基、墙、顶、门、窗,能够遮风挡雨,供人在内居住、工作、学习、娱乐、储藏物品或进行其他活动的场所。建筑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中国的传统建筑,既要考虑长幼尊卑,又要考虑朝向差异;南方要考虑防洪,北方要考虑御寒;既要考虑美观大气,又要考虑诗情画意;既要中心对称,又要融为一体。这些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

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而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之一。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从城市规划到园林建置等,中国建筑在世界上都独具特色。中国建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一栋房子、一座牌楼还是一处庙宇,都是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中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你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了解多少?对中国古建筑所蕴藏的传统文化了解多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类别、特色又了解多少呢?现在就跟随我们一起去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藏吧!第一章纵览中国建筑

建筑作为人类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是不同时代技术和文化的结晶,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体现,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模式与情趣的写照。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进入中国建筑的纵览路线吧!一、地理环境线

中国幅员辽阔,背倚大陆、面向海洋,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形成巨大的阶梯状斜面。中国多山、河、湖,自然景观丰富。因此,能看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屋,也能看到依山靠河就势而建的吊脚楼;能看到搭建在茂密森林中的树屋,也能看到隐藏于黄土坡中的窑洞。丹霞地貌树屋

中国自北向南跨越6个不同的气候带,气候变化十分复杂,各地干湿状态的差别也较大。复杂多变的气候与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主要体现在南北差异上。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为了保暖,北方的墙体比南方的至少厚100毫米;为了适应南方的多雨环境,南方的屋顶更加倾斜,檐廊更宽;考虑到阳光照射的问题,北方南面窗户的开窗面积明显大于北面,而南方则不会在意这个。窑洞

可以说,中国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百花争艳的中国传统建筑。南北方屋顶坡度对比二、历史脉络线

中国建筑有8000多年的历史,历经萌芽、发展、成型与转变等诸多阶段,从原始社会满足基本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到形成中国传统建筑特点,成为世界建筑体系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从古至今,建筑的发展都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重影响,时而发展缓慢,时而发展迅速。同时,中国建筑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就让时间飞轮倒转,引领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建筑伟大的发展历程吧!

在距今约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无法征服自然,就不得不利用自然形成的崖洞作为栖身之所。例如,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附近就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据考证,这里临近小河,河的两岸就是原始人打猎的地方。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利用泥土、杂草和木架建造简单的穴居,并逐步形成了地面上的建筑,进而形成原始聚落。原始人的居所代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

中国的奴隶社会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经过西周后终止于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发展使社会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统治阶级高高在上,文化、艺术、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奴隶制与等级制度的特征。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并建造了大规模的宫室和陵墓;春秋时期,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形成了高台建筑;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各自建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萌芽,并逐渐进入了发展阶段。

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此后中国古代社会的朝代几经更迭,大体分为五个时期:战国、秦汉、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

在战国、秦汉、三国时期,中国古建筑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作为建筑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拱,木构楼阁逐步增多;屋顶形式多样化,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砖石、拱券结构有了较大发展;城市规模比以前扩大,城市规划有所改进。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由于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作为精神统治工具,促成了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庙宇、寺塔建筑的大规模兴建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石窟以及精美绝伦的壁画与雕塑,成就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艺术史的辉煌。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并在城市规划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隋朝的都城大兴城规模宏大、分区明确、街道规整,开创了新型的城市格局,而唐朝的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采用里坊制的格局,长安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辽金时期,建筑技术成熟,建筑形式丰富且形成南北风格,城市的变化也更适应商业、手工业的发展需要,山水园林的诗画风格逐渐兴起。因此,这两个时期可以称为建筑的成型阶段。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和明末有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统一的局面,可将这一时期称为建筑的成熟阶段。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明代营建南、北两京及宫殿,在建筑布局方面更为成熟、合理,建筑的类型、装修、装饰、家具、色彩等趋于成熟。明清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发展高潮,许多建筑佳作至今仍保留着,如京城的宫殿、坛庙,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以及民居建筑、城垣建筑等。同时,帝王苑囿与私家园林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如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林,可视其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造园高潮。清朝末期,由于封建专制政治制度逐渐停滞并走向解体,官式建筑也趋于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装饰更加琐碎繁缛。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现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在通商口岸租界内建造了大批砖木混合的西式建筑。多元化风貌的环境,也孕育出梁思成等一批中国建筑的大家,让建筑有了更多传承与重现风华的契机。综上所述,中国建筑的历史脉络可谓起伏跌宕。中国建筑的历史脉络

梁思成(1901—1972),籍贯广东新会,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是中国古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终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梁思成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哈佛大学学习,回国时专程绕道欧洲,将所学过的建筑物都浏览了一遍,对建筑进行实地考察。他回国后在东北大学执教,成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三、建筑之“形”线安徽鲍家花园砖雕

所谓“形”,即中国建筑的造型、布局等特点。中国传统建筑充满了人文色彩,我们常会用雄伟、高大、秀丽、轻巧等来形容它们。其实,如果你能了解先人们赋予原本无生命的建筑的寓意,你就可以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深厚的可读性。例如,不同的屋顶代表不同的规格,不同的建筑雕饰、彩绘表达着不同的寓意。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太和殿

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美,体现于其对称与均衡、序列与节奏、对比与微差、比例与尺度。从城市规划的里坊制度、宫殿建筑群的三朝五门、左祖右社,到院落空间的合院设计、园林的风景式布局,再到建筑的三段式结构、藻井花纹,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神,如儒家文化一般,讲究内秀。其外观一般都比较简单、朴实,进入院内才发现其内涵之丰富,景色之优美。如四合院,四面围合,进入其中才发现院落宽敞,尽揽美景。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园门极其简单,进入其中才发现曲折回转,别有洞天。正如君子一般,外表朴实无华,内在精彩万分。四合院苏州园林四、建筑之“意”线

所谓“意”,即中国建筑的寓意、文化等特点。中国传统建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中国古人的思维多受到《易经》的影响,在建筑上也不例外。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为什么喜欢用木结构而不是石材呢?其实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人所崇尚的五行观念来说,在“金、木、水、火、土”中,“木”象征春天、生命、绿色,所以多用来给活着的人制造房屋;而“土”则为砖、石,既是万物生长之母,又是万物归根后化为尘土的结果,因此多用于为先人修建陵墓、墓室。

中国人从古至今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因此,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在建筑中,与自然美相结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

中国传统建筑所蕴含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长幼的寓意,也是由于受到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礼制思想的影响,并通过布局、外形、色彩、符号等表现了出来。例如,中国所有的建筑布局都是中间的位置是重要的、关键的,是长辈与尊贵的象征,两边则相对次之,就和拍团体照时,年长、德高望重或地位尊贵的人会位于中间是一样的道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的园林

于是,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为何屋顶形式以庑殿等级最高,次之为歇山,再次才是悬山、硬山等,重檐的级别高于单檐。清代彩画也分为等级最高的和玺彩画,次之的旋子彩画和等级最低的苏式彩画。由这些建筑细部中体现出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无法抽离的深远影响。园林中常用的框景手法

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就能产生丰富美好的意境。中国传统建筑仿佛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营造手法上实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并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巧妙、含蓄地赋予建筑更多的哲理、审美和文化内涵。例如,中国传统建筑充满了诗情画意,利用牌匾、诗文、对联等形式表达建筑的内涵与主人的文化品位;而巧夺天工的古典园林也通过借景、对景、障景、框景等建筑手法,将亭阁、走廊、围墙、假山、水池、花木构筑成有机的整体,从而营造出一幅流动的卷轴山水画,使欣赏者流连忘返。五、建筑之“匠”线

所谓“匠”,即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技法等特点。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榫(sǔn)卯结构的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设计、精巧细致的天花以及园林中精湛的造景艺术,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令人叹为观止的深厚功力。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作为官方颁布的第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形特征最为显著,屋顶、木构屋身、台基各部分的外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建筑迥然不同。屋顶有时比屋身更大,更处于视觉中心。我国古代的匠师,充分运用了木构特点,创造了屋顶的举折和屋面的起翘、出檐,形成了犹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屋顶坡面曲线的升起做法称为“举架”,各步架升高的比例不同。举架既有利于屋面泄水,又使建筑物外形优美壮观。屋身为建筑的主体,其特点是木构架由柱来承重,柱间可灵活处理。屋身正面很少做墙壁,多做隔扇门窗。台基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重要建筑上多为雕刻精致的白色石料须弥座,配以栏杆、台阶,有时可做到两层、三层,使建筑物更显得雄伟、壮观。《营造法式》宋式大木作(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这精湛技艺的背后,离不开匠人的精耕细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样式雷”家族。清代200余年,供职于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的雷氏家族,从雷发达(清初)至雷献彩(清末、民国初)祖孙八代,从事皇家的建筑设计与营造,在建筑艺术与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罕见、光耀千古的成就。

康熙年间,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在上梁之时,康熙亲临行礼。大梁举起,榫卯高悬却落不下,工部官员惊慌失措。雷发达腰里别着斧子,迅速爬到柱上,干净利落的几斧子,榫卯合拢,此时皇帝行礼的大乐还没有奏完呢。礼成后,康熙帝甚是高兴,赐授雷发达为工部营造所掌班。这便是后人赞誉“上有鲁班,下有掌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的缘由。“样式雷”设计的北京圆明园廓然大公烫样

跟随着我们的纵览路线,你是否已经对中国建筑有了初步的了解呢?下面就让我们从城市、建筑、园林三个方面去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奥妙吧!第二章万千景象——中国城市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又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中国的城市在悠久的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它映射着民族的、时代的光辉。中国的城市历经时代变迁,呈现出当今的诸多城市形态。传统城市的特色蕴含着丰富的当地文化,而一些别具特色的街道更成为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追根溯源

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城市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而“城”与“市”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城”主要指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墙,内为城,外为郭。“市”主要指用于商品交换、买卖的场所。分门别类

中国城市的分类,从布局形式上分,可以分为规则形(如北京、成都)和不规则形(如上海、天津、杭州、重庆等)。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分为六种。第一种为古都型城市,如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安阳和郑州被称为中国“八大古都”。第二种为传统风貌型城市,主要指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苏州、扬州等。第三种为地方及民族特色型城市,其总体展现地域特色或民族风貌,如丽江、拉萨等。第四种为近现代史迹型城市,主要指反映近现代史上某一时期的建筑特色的城市,如开埠时形成的上海、青岛、哈尔滨;抗战时形成的遵义、延安等。第五种为历史名胜型城市,主要指由优秀建筑群与山水环境叠加而形成的特征鲜明的城市,如承德、敦煌。第六种则为特殊职能型城市,主要指城市中的某种职能有突出地位的城市,如“瓷都”景德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等。城市特色

1. 城市理念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城市建设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讲究天人合一,将人的行为与大自然有机结合,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们在城市建造过程中非常注意与周围环境的结合,这种师法自然的观点在城市的选址和规划、建筑的结构与造型,尤其是园林的建置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城市选址讲究山水相依

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位置适中、有自然景观及生态因素,提出“郭必依山川”的原则;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度地卜食,体国经野”的原则,也就是选择土壤肥沃、宽广的地点作为建城的地方;考虑水源、交通、设险防卫的原则。中国城市历来重视水源的利用与城市的绿化,大多城市都因地制宜将水流引入城内,既满足饮水的需要,又满足美化、改善环境的需要。有的南方城市如丽江,不仅讲求以水护城,还开辟了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河道网供交通和排水之用。

3. 城市布局讲究尊卑有序

中国古代的城市可以说大同小异,其空间布局与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文化相对应,整体方正,崇尚居中的位置,通过街巷分隔形成尊卑有序的布局。北京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北京城整体呈方形,紫禁城位于最中心的位置,皇帝位于其中;而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则分居其旁,且其居住的建筑也因其等级不同,对房屋的大小、屋顶的型制等都有明确且不能逾越的规定。特色街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街道。有被称为“中国里坊制度活化石”的福州三坊七巷,也有展现南洋特色的海口骑楼老街,还有充满传统建筑风貌、展现市井文化的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等。一、中国城市的万千景象(一)皇城威严——北京悠久历史

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迄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辽代以前,北京被称为蓟城、幽州等;辽代称南京(燕京);宋代称燕山府;金代称中都;元代称大都;明、清称京师,统称北京。在历史上,北京古代城址曾数有变迁,城市的规模、布局亦因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功能而有所差异。如今,北京城以环路总体布局,形成新城包围老城的格局。就让我们先去探究北京老城的奥秘吧!古人谋略

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视为“山水环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山脉,北部军都山为燕山山脉。两山脉在南口会合,使此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万里长城正是为保卫疆土而修筑的。山湾环抱北京平原,西北高、东南略低,河流汇集永定河,形成“圣人向南而听天下”的良好之势。北京城整体规划辨正方位、注重风水、讲求对称、突出中心,将皇家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

译文:匠人营建都城,全城九里见方,每一面开设三个城门。王城中主要的道路为南北干道九条,东西干道九条。每条干道的宽度为九轨。王宫的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庙,前面是治事的官府,后面是市集,市集和官府的面积各一百步见方。

轨:这里指车子两轮间的距离,古代有定制,其广度为古制八尺。引申为车轮过后的痕迹。

经:南北行的道路。涂:通“途”,道路。《考工记·匠人》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就诠释了古人修建城市的基本思想。中国古代尊崇儒学、讲究礼制,老北京城就是严格按照《考工记》的规定来布局、建设的。

老北京城以城墙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以紫禁城为中心,层层守卫。外城接在内城的南面,呈“凸”字形布局。紫禁城就是现在的故宫,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紫禁城被一条宽52米的大河包围,俗称护城河,是重要的防卫设施。

紫禁城是老北京城的中心,紫禁城外是平面呈不规则方形的皇城,它坐落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位于南向的为正门——天安门。在其之南还有一座皇城的前门,清朝时称为大清门,原址在现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毛主席纪念堂一带。从此门起,至紫禁城直达北安门(清朝时改名为“地安门”),帝王宫廷建筑完全占据这一轴线。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又在宫城前面左侧建太庙,右侧建社稷坛;在内城外南、北、东、西四面建造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天安门前左右两翼为五府六部的衙署。紫禁城内皇家建筑体量宏伟,色彩亮丽,与一般市民的青灰瓦顶的住房——四合院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显能让人感受到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高无上的地位。老北京城平面图

老北京城的城市布局具有双重性。内城的城制、宫殿、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都按照传统宗法礼制思想进行布局。而城市居民生活的建筑布局,如府邸、民居、会馆、园林等则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有较大的灵活性。城中有东西、南北规则布局的胡同和街道,也有受环境和地形影响的斜街。北京城门

老北京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说的就是老北京城墙上的门。皇城是环绕在宫城之外的、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皇城四门:天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

内城是位于皇城与外城之间的城,在清朝是给八旗子弟居住的地方。内城共有九门,沿现在北京二环路分布,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外城主要居住的是汉族官员和平民百姓,分布着很多茶楼酒肆、会馆戏院,有着别具风格的市井风情。外城共有七个门,分别是: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和东便门。

说了这么多门,你知道这些门都有什么含义吗?天安门有“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义;朝阳门取“迎宾而出”之意,是粮食进出的通道;而与其相对的阜成门则有“物阜民丰”的意思,是运煤炭的通道;宣武门取“武烈宣扬”的意思,门外就是菜市口刑场,是囚车进出的地方,俗称“死门”。知道了这些含意,下次当你经过这些门时,一定就不仅仅是赞叹古建筑的技艺高超了,更会在脑海中浮现当时人们生活的种种场景,能体会到书生进京赶考的期待与焦虑,也能感受到战士跨马出征的万千豪气……原来,建筑物里深藏了那么多的故事!它们看似没有生命,却充满了生命的内涵!

整体来说,北京城方正、严谨、有序、有礼,堪称造城之经典。(二)中西交融——上海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筑风格逐渐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商埠城市中被大量克隆、广泛传播,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建筑形式主要通过教会和民间渠道等进行传播。例如,形模宏大、形制正宗的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天津西开教堂、青岛福音堂与圣爱弥尔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等;欧洲典型建筑形式的上海外滩欧式建筑;以及上海由英商经营,采用西方联排式住宅建造方式的木板房屋;等等。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上海作为中外交融的窗口城市,素有“东方明珠”的美称。自其开埠后,西方建筑文化伴随着租界建筑涌入,使得上海的建筑风格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以西方建筑文化为主体,且带有中国建筑文化印迹的海派建筑文化。石库门里弄

上海中西交融的建筑文化体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富于创新的特点。上海外滩南自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畔,长1500多米的外滩建筑群,荟萃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还有近现代派等50多幢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被人们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例如,新古典主义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文艺复兴形式的和平饭店南楼、折中主义的沿江海关大楼、注重装饰艺术的和平饭店北楼和带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中国银行大楼等。原汇丰银行大楼

上海的近代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艺术性与历史感的融合,是中国建筑的珍贵财富,各种不同的风格异彩纷呈,像一部百科全书,又像一幅历史的长画卷,记述着那一段或主动或被动与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建筑的融合,也就是文化的汇聚,如果外来思想与技术有我们未曾考虑和运用到的美好元素,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越显高超,正是因为我们有包容接纳的宽广胸襟。(三)江南水乡——乌镇

中国江南水乡泛指长江以南、江苏省南部与浙江省北部一带,即苏州、嘉兴、湖州等地区。江南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温润,地势平坦,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河渠纵横,形成了众多水乡城镇。江南水乡古镇既不同于拥挤的、高楼林立的城市,又有别于稀疏的、一望无垠的北方乡村,其以“镇”为基本单位,人们在此聚居。它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热闹的氛围,又能保证较低的人口密度,人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真如世外桃源一般啊!乌镇风光

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从古镇的城镇形态上就可见一斑。江南水乡古镇从来不会严谨地、刻意地采取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中讲究对称的规整式规划思想。在这里,人们迁移的途径就是顺应河道的走向,从而表现出街随河走、屋沿河建的特征,这是一种动态的、不人为雕琢的规划布局。

江南水乡古镇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的太湖平原,密集、通达的水网体系不仅促进了交通、商业贸易的发展,更形成了城镇内水街相依的独特格局。水巷和街巷是小镇整个平面的骨架,人们的日常交通都以此为流线来进行。水巷作为城镇布局的脊椎、水上交通的要道,对外是小镇与四周乡镇、远方城市联系的纽带,对内则是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和人们日常洗衣、洗菜、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而街市则像与脊椎相接的一根根肋骨,分散至不同的区域,激发整个片区的活力。街市两侧商铺林立,琳琅满目的货物吸引着来往的人们在此驻足交流,促进了整个街道乃至片区的繁华。水巷和街道的共生为古镇提供了舟行与步行两种交通方式,互不干扰,保证了古镇交通的顺畅与便捷。这种江南水乡古镇是随着时间变化而自然发展的产物,更是聚居于此的群体内部的经济观念、商业行为以及人与自然磨合的具象表征,堪称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融合的杰作。邻水建筑

古镇建筑依水势在河岸两侧建长廊,白墙与黑瓦的结合显得尤为素雅,犹如国画里的意境一般。水道纵横交错,略有青苔的青石板铺砌而成的石拱桥比比皆是,把水岸两侧的人家连为一体,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这也是中国古典城镇规划中“诗情画意、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突出例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优雅、恬适,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江南古镇建筑文化的丰富内涵。

如果要选一个地方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乌镇。乌镇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陈运和的诗《乌镇剪影》赞美乌镇为“一个现代文明影响不大的世界,一张古老色彩依然浓重的史页”。乌镇以河成街,依河筑屋,街桥相连,水镇一体,具有水阁、桥梁、石板巷、名人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元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彰显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家家面水,户户枕河”是乌镇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的相同之处,但此地却有一部分民居用木桩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建造成“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的“水阁”。水阁三面有窗,窗旁有门,门外有石阶,是乌镇最具特色的“水上吊脚楼”。乌镇水阁

街道是水乡古镇物质形态要素中最主要的要素之一,人们对一个水乡古镇的印象可以通过它的街道来获得。乌镇老街大多保存完好,这些老街都用石板铺地,石板的下面则是雨水收集和排放的通道,这样即使是暴雨时街面也不易积水。街道两边是马头墙隔出的店铺和民房,木门上尚有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横骑在大街上的拱券门则是从前大户人家的墙界标志。老街都沿河,每隔一段,总有一个码头连通河道。视线穿越码头和房子,可看到河对面那砌筑整齐的河岸,上有廊棚和美人靠之类的座椅,乌镇人称这类河岸为“帮岸”。乌镇老街

马头墙也称风火墙、防火墙等,指高于两侧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乌镇至今还保留有很多传统工艺品制作坊,如蓝印花布印染作坊、布鞋作坊、刨烟作坊等。除此之外,还有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立志书院、修真观、夏同善翰林第、竹刻工艺馆、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汇源典当行等古建筑,以及桐乡拳船、花鼓戏、皮影戏、香市等独特的民俗风情,它们共同营造了乌镇浓郁的文化气息。

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因素和人文因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生活文化,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都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四)纳西精粹——丽江

丽江古城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具有独特的山容和水貌,而且蕴含了令人神往的纳西族文化。

纳西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市和四川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备受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

丽江古城所在地青山围绕,坝内碧野茫茫,泉水萦回,形同碧玉大砚,所以丽江古城又名“大砚古城”。丽江古城与国内其他古城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修筑城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相传,丽江纳西族世袭统治者姓木,若修筑城墙,那就像在“木”字外面加框而变成了“困”字,所以刻意不筑城墙,以求吉祥,丽江也因此得以保持它原有的、与自然亲近的本色。

纳西人称这个城为“贡本芝”,意思是“背货物来做生意的集镇”。与意大利的威尼斯一样,丽江古城也是一个以商业为目的而筑起的城市,加之其拥有丰富的水系,故被冠以“东方威尼斯”的美名。临河就水,观古城水情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纳西祖先很早就精通以水筑城之道。玉河是贯穿全城的脉络,以玉龙桥水车为界,被分为上、中、下三河,之后每条河又被分为数十条小河流,呈现出“家家屋前有流水,户户屋前好风景”的特有样貌。河上大大小小共计300多座桥,桥下水路更是四通八达,通畅无阻。游人在丽江古城漫步时,可以细细体会纳西人民的平和与愉悦。丽江古城玉龙桥水车

丽江古城的三眼井,是丽江景观廊道中一个重要的生命系统。先民们利用小巷的拐角开阔地带修建三级井。第一眼为饮用井,供居民饮用;第二眼为洗菜井,用以洗刷炊具;第三眼为洗衣井,供居民洗涤衣物。我国有句俗话叫“井水不犯河水”,三眼井的每个井之间也没有相互侵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空间上有很强的序列性。小巷拐角开阔地带的空间既不会被浪费,又丰富了其功能。三眼井不仅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当地利用水资源的杰作,充分体现了古城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丽江古城的三眼井茶马古道,看古城形势

人们从踏入古城的第一步,就开始了对古城建筑艺术的鉴赏。古城的青石板路面与一般石板路面有所不同,磨光的石面上有着五颜六色的图案,仿佛是由众多不同色彩的小石头融聚而成的。这是一种天然石料,名曰“五花石”,是当地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全部采自丽江坝周围的山中,当地人喜欢用它来铺装地面。那么,古城人为什么会选择五花石做路面呢?其一,茶马古道使古城成为马帮频繁过往的驿站,为使古城的路面不易损坏,质地坚硬的五花石是应对马蹄踩踏最好的材料。其二,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清扫和冲洗街道;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出现雨季路面泥泞、旱季路面尘土飞扬的困境。古城的五花石板路清亮光洁、沉厚敦实,路面上斑痕点点而又深浅不一,据说那是几百年来人踩马踏留下的痕迹。茶马古道

古城有两条石板路最具特色:第一条是新华街,其路面铺垫的石板为竖状,往北进出中甸,自古以来就是进藏马帮的必经之道。这条街布满了陈迹与沧桑,是最早的茶马古道。第二条是七一街,其路面铺垫的石板为横状,是出四方街向南走的一条狭长古道,它是联结内地的一条古道,南通鹤庆、大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便是脚踏这条石板路进入古城的。走街入巷,赏民居艺术

依山傍水一般是古城街巷建筑的原则。纳西族人顺着水势,依水筑城。因此,丽江的建筑特点鲜明,沿河而建的建筑沿街为铺,沿河为楼;顺山而上的建筑则为上一层,景一层,道转坡斜,房屋错落有致。

漫步街头巷尾,可以看到道路两边的居民住宅多为瓦房。这里依然保有纳西人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建筑模式,即大多三坊一壁,天井正方,走廊宽敞,门窗栏栋、斗拱飞檐大都雕刻着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纹路,院内种植草木花卉。进门入院,你会发现脚下的地面是用卵石、瓦片、碎石拼成的各式花纹图案。例如,地面用瓦片镶嵌出四周为蝙蝠、中间是“寿”字的吉祥图案,俗称“四蝠闹寿”,寓意“福寿”,真可谓是一步一景、处处惊喜啊!檐廊下四扇或六扇精美的雕花木格门,俗称“四季博古”,以四季变化为序,从左至右,雕刻有雄鸡葵花、松鹤同春、鹭鸶踩莲、锦鸡牡丹、鹰立菊丛、喜鹊争梅、孔雀玉兰等内容,雕刻精细,含义深蕴而美好。走马转角楼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坊每坊皆是三间二层,正房一坊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房二坊则由晚辈居住。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角屋”两间,也是二层,但进深与高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形成一个小天井或“一线天”以利采光、通风及排雨水。通常,一边的漏角屋楼上楼下作卧室或书房,也可作杂物储藏室;另一漏角屋常作厨房,高为二层但不设楼层,以便排烟。

走马转角楼:建在室内的名叫转角楼,建在室外的就如同现代建筑的转角阳台。有“天井”的房子,楼上四角走廊相通,形成转角楼,也就是内阳台。转角楼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俗话说:“石匠怕打石狮子,木匠怕建转角楼。”丽江古城——四合五天井平面图

这里的民居,溪流穿堂过屋,泉水淙淙,“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处不飞花”,在庭院中赏花、闻香、听鸟鸣以充分享受生活,已经成为古城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这也是纳西族民居清幽宜人,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所在。(五)立体山城——重庆

重庆依山而建、傍水而生。这座城市因其复杂的地势和气候,拥有山城、江城、雾都、火炉、桥都等多个别称。1942年,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这样描写“战时首都”给他留下的印象:“此地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没有平坦的陆地。人们简直成了力图找到安身之地的山羊。”然而,勤劳的巴蜀人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攀山渡水,绘制了一幅幅“人、山、江”相结合的壮美画卷,也造就了如今一条条连通“天、地、水”的极具特色的重庆之路。江河汇流

古人逐水而居,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部分先民最终选择在这个江河汇流、山水合抱之地落脚。水,是重庆的灵魂所在。重庆人习惯把长江和嘉陵江称作“大河”和“小河”。民间有种说法,重庆城的龙头在通远门,龙尾在两江汇流的朝天门,朝天门因曾是朝廷高官来此登岸和迎接圣旨的地方而得名。由于两江环抱,重庆的水路运输非常发达。但是相应地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因重庆沿江而建,每到汛期,江边的建筑有随时被淹没的危险,不过对于见惯了“涨洪水”的重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