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6:08:13

点击下载

作者:编委会

出版社: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1)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1)试读:

特洛伊战争

特洛伊战争是据古希腊神话传说,系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首的阿哈伊亚诸国同盟与小特洛伊王国在小亚细亚西北部的赫勒斯滂和爱琴海沿岸进行的战争。

根据考古资料,人们通常认为这次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260年。荷马的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叙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走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墨涅拉俄斯及其兄阿伽门农联合希腊其他国王,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驶抵特罗阿达沿岸。数量不及敌人的特洛伊人经短期交战后被迫退却,隐匿于特洛伊城内。阿伽门农的军队驻扎在特洛伊城外的海岸上,未将该要塞全面包围。这一点被同小亚细亚的卡里亚、利季亚及其他地区建立密切联系的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所利用。这些地区在战争期间始终援助他。从而使战争持续了10年左右。

战斗行动主要是双方将对将的厮杀、小规模的接触和被围者出击时在城下进行的大规模战斗。希腊人运用军事计谋才进入城内。特洛伊的许多居民遭屠杀,一部分居民被俘为奴,城市被彻底摧毁。

亚述战争

亚述战争是亚述鼎盛时期进行的侵略战争。早在远古时期,北美索不达米亚良好的自然条件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境内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手工业生产和国内外贸易因而迅速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奴隶。为此,亚述国王亚述那西尔帕二世曾经多次远征北叙利亚和南高加索。在南高加索,遇到了建国于此的乌拉尔图的抵抗。

公元前9世纪中叶,几个毗邻国家组成了以大马士革为首的反亚述大同盟。卡尔卡尔激战之后,亚述军撤退。但不久亚述又开始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公元前8世纪中叶,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和他的继承者征服了大马士革、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直至加沙城。继他们之后,国王阿萨尔哈东又侵占了南腓尼基和沿海大城市西顿。他在远征到达尼罗河河谷之后,曾一度征服埃及。

亚述巴尼帕在位时,亚述处于极盛时期,成为独霸前亚细亚的大国,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军事组织与兵器。军队是国家机器中最重要的部分,出征时由民军组成。军队的成员包括村社社员、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在边境和特别危险地区获有份地的移民,在出征期间也须服兵役。

公元前8世纪,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位时,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构进行了重要改革,以适应军事的需要。常备军取代了民军。

公元前8世纪中叶,由于骑兵成了重要兵种,军队变得机动灵活了。骑兵常常迅猛出击并快速追击敌人。步兵由重装和轻装的兵士组成,在军队中起着主要作用。他们身穿铠甲,有盾牌和头盔防护,以弓箭、短剑和长矛为武器。

军队中有专门筑路、架桥和设营的部队。筑城技术也得到了发展。亚述人以擅长构筑工事、围城和强攻敌人要塞而著称。他们攻城时使用一种带轮子的攻城器。

长期的战争促进了亚述人军事学术的发展。他们能巧妙地采用正面攻击和侧翼攻击,已会将部队排列成一定的队形,并知道奋力抢占狭窄的山隘口和山间通路,以及在前亚细亚山区和荒漠地区至为重要的水源。一些编年史常把亚述人屡战获胜的原因归结于他们既能迅速进攻,又能迅速地追歼敌军。

亚述人还广泛地进行军事侦察和谍报工作。驻外特使均按时向国王报告别国的详细情报,如备战、军队调动、缔结秘密同盟、接见和派遣使节、密谋和起义、要塞的构筑、叛逃人物、牲畜的总头数及收成情况等。

亚述人十分重视保障交通线和通讯联络。他们精心维护道路。遇有战况,则在高台上点燃木柴,用烽火报警。通过荒漠地带的道路均筑有堡垒防护,并备有水井。大居民点设有特别官员和专门“为国王传送公文”的急使。至今还保存有当时的路标残片,上面载明各城市间的距离和路程所需时日。亚述是内陆国,由于没有自己的舰队而要利用邻国腓尼基的舰队。因此总想占领腓尼基和叙利亚的重要沿海城市。

亚述人广泛地吸取了邻国的作战经验。他们从米坦尼人和赫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骑兵和战车;从巴比伦人那里学会了在国境上建立军屯。同样,亚述人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被邻国所采用。例如,波斯人从亚述人那里学会了筑城技术,学会了包围要塞和用攻城器攻城,以及修筑“供车辆和军队通行的道路”的方法。后来,罗马人又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筑路、架桥和开辟营地。

为了加强专制政权并为其军事侵略政策辩护,亚述也象古代东方其他奴隶制国家一样,广泛地利用宗教观念。亚述神被视为亚述人的最高神祗。根据当时的宗教信仰,亚述神使所有的部落和民族都听命于亚述的统治。人们常把亚述神描绘为张弓欲射的武士。

在造型艺术中,特别是在宫壁浮雕中,常常描绘有战争场面、会战、围攻要塞和部队调动等情景。有关亚述的军事实力及历代暴君镇压被征服人民反抗的骇人听闻的残暴行为,当时及后代的书籍都有明确记载。

但是,觊觎世界统治地位的强国亚述内部却很虚弱。被征服的领土十分辽阔,在经济上互不联系。被征服的部落和民族为自身的解放不断奋起斗争。乌拉尔图人和依兰人连续不断地反抗亚述的统治,埃及和巴比伦古王国始终不屈不挠地争取获得独立,加之国内阶级斗争日益尖锐,亚述国家终于渐渐走向覆灭。公元前7世纪末(亚达巴尼帕死后不久),米坦尼人和巴比伦人的军队打败亚述人,加速了亚述的灭亡。

波斯战争

波斯战争是波斯国王对亚洲、北非、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各民族进行的征服性远征。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立者大居鲁士二世为了建立世界霸权,开始推行征服其他民族的政策。其常备军达5万人,在大规模远征期间,还可由当地居民补充。这支军队由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其中骑兵是主要兵种。士兵装备有弓箭、短矛和剑,并配有藤制盾牌和鳞状金属铠甲护身。

居鲁士二世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后,于公元前553年发动了波斯部落反对米堤亚人统治的起义。公元前550~前549年征服米堤亚,后又征服了安息王国。公元前546~前530年,居鲁士二世统率的波斯军队接连征服了小亚细亚、巴比伦尼亚和3个中亚国家——巴克特里亚、索格地安那、花剌子模。结果于公元前6世纪在其侵占的广大地域内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然而,居鲁士二世建立的强国不过是一个在被征服的领土上由被征服的民族和部落组成的一个毫不巩固的军政统一体。公元前530年,居鲁士二世对咸海沿岸低地上的畜牧部落马萨盖特人远征。波斯军队在战斗中被歼灭,居鲁士二世本人也被杀死。其子冈比西继位后,于公元前525年远征埃及。在帕琉细安附近的交战中,波斯人击败了埃及军队,从而征服了埃及。

公元前512年波斯大流士一世,侵入黑海北部沿岸地区。斯基福人避而不战,退到草原腹地,同时不断地袭扰敌人。当敌人精疲力竭时,他们转入了进攻,迫使大流士军队退却。波斯军队在退却途中经常遭到斯基福骑兵的袭击。结果,大流士军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仓皇退到伊斯特尔河以南。

大流士在公元前518~前492年间的远征是以印度西北部、色雷斯等地区并入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而告终。争夺东西方商路控制权的斗争导致了长时间的希波战争,结果使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大大削弱。

公元前5世纪末,米堤亚爆发了起义,约公元前404年埃及也赢得了独立。

公元前4世纪,波斯国王仍竭力推行征服政策。公元前335年,大流士三世科多曼再次征服埃及。为了阻止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即将对波斯进行的远征,大流士三世打算派登陆部队在希腊登陆并在那里发动反对马其顿的起义。

然而,这个计划未能实现。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侵入小亚细亚,在格拉尼库河畔大败波斯军。第二年,波斯军队在数量上虽居优势,但在伊苏斯城附近再次遭到失败。公元前331年,波斯军队在加夫加梅尔附近被彻底击溃。大流士三世逃到国家北部,公元前330年在那里被杀死。阿契美尼德王朝国家至此灭亡,其领土落入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

波斯人在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学术的特点是:步兵和舰队多次进行联合远征;大批登陆兵登陆作战;大量使用骑兵。在波斯战争中,波斯军队的战斗队形由弓箭手、矛兵、战车和骑兵组成,有时还有战象配置在数条战线。

第1线由战车和战象或弓箭手组成,用以与敌接战,打乱敌人战斗队形。第2线由重步兵组成,担负主要任务——在白刃战中消灭敌人。骑兵负责两翼掩护。有时为了追击溃逃之敌还设第3线。在整个战斗队形之后成一列横队配置着“预备”队,用以射杀本军中陷入惊慌失措和退却的兵士。

波斯人在军事上的胜利为时短暂。波斯强国领土的迅速扩大并不意味着它的军事实力也相应地增强。为了进行战争,波斯人还得利用被征服的各民族的军队。然而,被征服民族对保卫波斯专制国家不感兴趣,因此,波斯人未能建立一支内部团结一致的军队。波斯人在军事学术方面不及希腊人,这也加速了波斯强国的崩溃。

阿客达漠斯战争

伯罗奔尼撒军队在公元前431年4月袭击布拉的城之后,又于6月中旬攻入亚提加。雅典的局势则由于鼠疫流行,以及米提利尼和克基拉岛先后爆发反雅典起义而恶化了。

公元前425年,雅典军和舰队在狄摩斯提尼的率领下在皮洛士港口夺取了一个登陆场,并筑垒设防。斯巴达人企图把雅典人逐出皮洛士,但未能成功。于是一支斯巴达重步兵部队占据了位于皮洛士港入口处附近的斯法克特里亚岛。后来,雅典军和舰队在狄摩斯提尼和克里昂的统率下击溃了斯巴达人。

公元前422年10月,克里昂统率的雅典军与布刺西达斯统率的斯巴达军在安菲波利斯附近发生战斗。克里昂和布刺西达斯都战死。这次战斗后,于公元前421年4月11日签订了有效期为50年的所谓尼西亚斯和约。

西西里战争

这次战争的特点是双方争夺海上霸权。尼西亚斯和约的条款未能消除战争再发的根源。公元前420年,领导一个最好战的派别的亚尔西巴德建立了伯罗奔尼撒城邦同盟。同盟在雅典的支持下反对斯巴达。公元前418年8月,同盟的军队在曼提涅亚附近被击溃。

公元前415年春,雅典人开始远征西西里,但未能攻破锡腊库扎的筑垒工事。雅典舰队在锡腊库扎港口战败并被焚毁,向西西里岛腹地败退的雅典军也遭围歼。

公元前413年,雅典又向锡腊库扎派出一支2.6万人的军队,但也未获胜。雅典的军事冒险破产了。

狄克勒亚战争

这次战争是由于斯巴达人夺占距雅典22公里的狄克勒亚所致。公元前410年,雅典新的舰队在阿比多谢附近连获两次胜利,但随后在诺提翁角附近战败。公元前406年,在波斯援助下组建的斯巴达舰队在靠近小亚细亚海岸的阿吉纽西群岛附近被雅典人击溃。

此后,波斯再次帮助斯巴达人重建舰队。公元前405年,这支舰队在埃戈斯波塔梅附近的交战中击败雅典舰队。公元前404年4月,陷入海陆重围的雅典投降。胜利者斯巴达迫使雅典接受以下媾和条件:解散提洛同盟;交出雅典舰队;拆除雅典和拜里尼司的筑垒工事;与斯巴达结盟并依附于斯巴达。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希腊所有国家——不论胜者或负者,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希腊奴隶制度加速解体;希腊的国际威望下降;波斯强国的地位有新的加强。公元前4世纪,由于城邦政体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发生了危机,希腊沦为马其顿的附庸。

伯罗奔尼撒战争促使军事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交战双方都根据各自政治斗争的目的和武装力量的特点预先详细制定作战计划。争夺盟邦和海上霸权是这场战争的根本问题。

在战争过程中,完成了由自由市民组成的民团向雇佣军的过渡。职业军人的出现使军队的训练和教育复杂化了。战斗行动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一年四季都在进行。希腊军战斗队形编成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方阵仍是战斗队形的基础,但步兵的一种——培尔塔斯特的出现,改变了会战本身的性质,这种步兵能以密集队形和散开队形在起伏地机动行动。

当时,战斗中以重步兵和中等装备的步兵协同行动为基础的机动,已成为获胜的重要因素。夺取要塞的方法有很大改进:强攻部队列成纵队,从队形两侧和上方均由士兵手持的盾进行防护;使用水淹、火焚和挖掘地道。舰队的使用方式更加复杂化了。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对海上通路的争夺、从海上对敌封锁和侵入都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第一次布匿战争

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争夺西西里。公元前264年,双方因起义的锡腊库扎雇佣兵占领的西西里的墨萨拿城而发生的冲突,是这次战争的导火线。锡腊库扎的统治者希厄伦二世想夺回城,对玛美尔提尼人展开军事行动。玛美尔提尼人遂同时向罗马和迦太基求援。罗马军队和边太基军队开到西西里后发生冲突,从而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公元前264年,罗马人挫败了迦太基人,夺取了墨萨拿。公元前263年,锡腊库扎与罗马结盟。公元前262年,罗马人经过6个月的围攻,攻占了属于迦太基人的西西里的最大城市之一阿格里琴托。罗马人虽在陆战中获得全胜,但对封锁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海岸的迦太基海军的报复行动却无能为力。

于是,罗马人在意大利南部希腊人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舰队,其战船同迦太基人的一样,也是桨式战船。但是,罗马人在战船上使用了一种新的技术装置——接舷吊桥,这种装置的使用,保证了他们在以后的海战中占有优势。罗马士兵利用这种装置能够登上敌船,并在敌船上进行白刃战。公元前260年,杜伊利统领的罗马海军在米雷附近的海战中首次战胜了阿尼巴尔统领的迦太基海军。

此后,罗马人便开始远征阿非利加,以占领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56年,埃克诺姆角附近发生海战,迦太基人战败,这就使得执政官利列古鲁斯统率的罗马军队未遇阻碍便在阿非利加的克利比亚城一带登陆。

起初列古鲁斯接连大败迦太基人,但到公元前255年,罗马人却被克桑季普指挥的迦太基军队击败,列古鲁斯被俘。从公元前254年起,战事在西西里持续未断。公元前251年,罗马人占领了巴勒莫,又企图攻取特腊帕尼和利利卑两城,但均未得逞。哈米尔卡·巴卡统率的迦太基军队于公元前247~公元前241年对罗马人进行了一系列打击。

但是,公元前241年,罗马海军在埃加迪群岛附近的交战中再获大胜,从而决定了战争的结局,签订了各项条款都有利于罗马人的和约。迦太基人答应让出西西里并交出全部俘虏,还向罗马偿付了巨额赔款。第一次布匿战争虽以罗马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罗马的主要问题——对地中海西部地区和经济的统治权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迦太基的经济和政治军事实力并没有被摧垮。

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不久,迦太基就着手准备新的战争。巴卡详细制订的战略计划是,在公元前237~公元前219年征服的伊比利亚领土上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从北面对罗马实施突然的猛烈突击。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率迦太基军队包围了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经8个月的围攻占领了该城。这便是公元前218年春天开始的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导火线。罗马元老院决定派遣执政官西庇阿率军前往伊比利亚,就地击溃迦太基军队并派兵在阿非利加登陆,以期达到对迦太基本土展开军事行动之目的。

但汉尼拔先发制敌,于公元前218年秋以前所未有的行动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前出到塔夫里西亚一带帕都斯河各地。迦太基军队在5个半月的时间内行军1600余公里,沿途克服了险恶的天然障碍和许多部落的抵抗。他们出敌不意,在提塞那斯河和特里比亚河战役中击溃了西庇阿的军队。

这些胜利的取得,使汉尼拔巩固了后方,并和与罗马为敌的高卢诸部落订立了同盟。公元前217年春,迦太基军队侵入意大利中部,巧妙地在特拉西米诺湖畔的狭窄隘口设下埋伏,歼灭了弗拉米尼统率的罗马军队。

公元前216年,在坎尼战役中罗马军队被汉尼拔军队包围,并被全歼。这次胜利后,意大利的很多部落和城市投降迦太基。坎尼战役的胜利是汉尼拔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从公元前212年起,主动权转到罗马人手中。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夺回了早先在意大利、西西里、伊利里亚和马其顿所丧失的阵地。

公元前209年,罗马人攻占了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的主要基地——新迦太基城。哈斯德鲁拔企图从伊比利亚驰援汉尼拔,但因在麦陶尔战役中被击溃,而未获成功。反罗马同盟因罗马人屡屡获胜而日趋瓦解。公元前204年,西庇阿之子大西庇阿率罗马军队在迦太基附近登陆。在扎马战役中,迦太基人战败。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罗马人签订了条款苛刻的和约。

根据和约规定,迦太基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领地,将整个海军交给罗马,并偿付巨额战争赔款。第二次布匿战争使迦太基在地中海的统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第三次布匿战争

当迦太基在与努米底亚王国进行的战争中失败之后,罗马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罗马人开始围攻迦太基,迦太基居民顽强地抵御了3年。

公元前147年,埃米里亚努斯接任围攻迦太基部队的司令官。他整顿了军纪,完全封锁了迦太基城,并于公元前146年春发起总强攻。罗马人冲进城内,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星期,直到拿下中央要塞——比尔撒。到达占领城市的罗马元老院委员会,决定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

结果,城中居民被卖为奴,城市被毁。迦太基的主要领地并入罗马阿非利加省,其余部分划归为努米底亚。罗马由于在布匿战争中获胜而成了地中海最大强国,这就为其进一步向希腊化的东方各国扩张准备了条件。第一次布匿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战略特点,就在于其根本问题是都为地中海西部的统治权而争夺。因此,罗马人在海战中取胜也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

阿拉伯—拜占庭战争指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哈利发国为争夺近东、地中海区域和南高加索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历次战争。这些战争是在“传播伊斯兰教”和“展开反对异教徒的圣战”的口号下进行的。

632~634年哈利发的执政者阿布·贝克雷侵占地中海东岸是阿拜战争的序曲。633年,阿拉伯人在死海以南的瓦迪—阿拉巴一带首次大败拜占庭军队。

7世纪下半叶,拜占庭屡战屡败,丧失了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南高加索和北非的领地。646年,哈利发军队最后占领了亚历山大城。648年和654年又先后占领了塞浦路斯群岛和罗得岛。自668年起,战争主要在小亚细亚进行。668~669年,673~678年,716~717年间,阿拉伯军队在海军的支援下多次远征君士坦丁堡,但屡攻未克。

717年最后一次远征,哈利发的陆海军均告败北,阿拉伯丧失了在安纳托利亚的领地。在这以后的20年中,双方在这个地区作战互有胜负。739年,拜占庭军队在阿克罗因附近击溃阿军。

于是,阿拉伯军队撤出了小亚细亚西部。至9世纪初,拜占庭军队占领了从叙利亚到亚美尼亚的大片土地,在帝国东部边境建立了防线。阿拉伯人也面对这条防线构筑了许多工事。其中最重要的工事是塔尔斯要塞。战事几乎连年不断,主要在要塞防线一带进行。

在阿拉伯—拜占庭战争进程中,在地中海上也展开了作战行动。阿拉伯人利用其海军优势,于823年占领克里特岛,858年又占领马耳他岛。西西里岛争夺战持续了50多年,于878年终为阿拉伯军队所占领。阿军以西西里岛和地中海其他岛屿为基地,对拜占庭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和阿普利亚的领地不断发起攻击。

自9世纪末起,克里特岛也成了阿拉伯海盗袭击伯罗奔尼撒半岛各城市和爱琴海各岛屿的基地。在军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方面远不及拜占庭的阿拉伯哈利发所以能多次取胜,是因为拜占庭同伊朗进行的战争使拜占庭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大为削弱。

另一方面受拜占庭残酷压迫的人民奋起反抗,尽管力量不大,但对阿拉伯人的胜利也有所帮助。以后哈利发衰落,拜占庭于10世纪初占领了叙利亚北部地区,而10世纪后半叶又收复了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和罗得岛。到11世纪初,拜占庭遇到了新的劲敌土耳其塞尔柱人的国家,因此与阿拉伯的竞争比以前有所缓和。

十字军远征

十字军远征是西欧封建主于1096~1270年间对近东国家发动的侵略性战争。西欧商业资本的增长,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社会经济的分化,并成为统治阶级对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进行掠夺的原因。

十字军远征,是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的口号下,由天主教会发起的。基督教圣地和其他拜占庭领土一样,在11纪末叶被穆斯林所占领。十字军远征参加者的衣服上缝有用红布制成的十字,由此称为“十字军”。

参加十字军远征的有社会各阶层的人。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上层是十字军远征的思想鼓动者和总组织者。

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希腊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来充实自己的财富;贫困化了的骑士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了十字军主力;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归他们统治的国家。

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城在十字军远征的组织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因为,从近东赶走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人民重建贸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贫穷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的十字军远征,以寻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极端贫困的道路。

但是,当农民确信这种希望不可能实现之后,便从12纪后半叶起拒绝参加十字军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给予各种特权。

以陆路为主的大规模十字军远征共进行过8次。第一次十字军远征,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勒芒召开的宗教会议上宣布的。大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远征。1097年,十字军从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了塞尔柱人的国都尼西亚;1098年,又攻占了爱德沙和安条克,建立起十字军的第一批国家——爱德沙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夺取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反抗奴役者的起义。

为了控制被十字军征服的地区及其人民,建立了宗教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第二次十字军远征,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爱德沙,是这次远征的起因。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军远征,是由于埃及苏丹撒拉丁部队于1187年在太比里亚斯湖附近会战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部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的。这次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率领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队,沿上次远征的陆路穿越拜占庭。法国人和英国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了西西里岛。

由于十字军内部矛盾重重,此次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一路上伤亡惨重,冲过了整个小亚细亚,但红胡子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死,其军队也就随之瓦解。腓力占领了阿克拉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

以后,于1192年与埃及苏丹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从提尔到雅法的沿海狭长地带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克拉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远征,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进行的。十字军没有按计划远征埃及,而是开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和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在分崩离析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了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占有巴尔干半岛的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的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远征后,威尼斯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的贸易,从拜占庭手中夺去了许多在贸易和军事方面都具有重要地位的领地。

第五次十字军远征,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所率十字军联合部队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了杜姆亚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苏丹订立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第六次十字军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时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回。第七次十字军远征和第八次十字军远征,是法国国王“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远征,但两次远征均遭失败。

十字军远征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这就使得十字军部队在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马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有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的战术。作战时,他们排成横队,较少采用纵深战斗队形——“楔形队”。骑士配置在前列,其后是侍从兵和步兵。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成为一伙对一伙和单个对单个的决斗。骑士骑兵和步兵之间的协同动作有限,步兵的作用得不到重视。

战斗没有统一的指挥。十字军通常不追击敌人,以免离开兵营太远。十字军装备有攻城器材。它们使用攻城槌和装有轮子的活动攻城碉楼来击破要塞城墙和城堡围墙。

在进行联合远征或海上远征时,十字军利用大型货船输送军队和武器。在联合远征中,他们曾多次试图组织陆海两军协同作战,规定了远征开始的地点、时间及在敌国境内部队同舰船会合的地点和时间。然而,十字军进行的这八次远征都缺乏充分的准备。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他们装备有弓或驽和马刀。其战斗素质和机动能力都优于骑士重骑兵。

交战时,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部队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勇猛果敢的攻击,把它们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就连自然条件也有助于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部队的胜利,日光把骑士们的铁甲晒得灼热,人马经受不住酷热而中暑倒下。

十字军远征,对于西欧军队骑士重骑兵作用的下降和轻骑兵与步兵的复兴起了促进作用;使西方对东方民族的军事学术发生了兴趣,其结果是学会了制造燃烧剂,后来又发明了火药与火器。

同时,还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从而大大改善了航海技术条件。在十字军远征的过程中,桡桨战船队开始被帆船队所代替,这标志着海军战略战术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十字军远征持续了将近200年。东方击退了西方封建主的猛烈攻势,本身又转入对封建欧洲的进攻。土耳其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并开始向欧洲的纵深推进。同时,十字军对东方的远征,结束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为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垄断,从而加速了北意大利各城市的发展。

总的来说,十字军远征使东方和西欧各国的千百万人丧生,并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大大地破坏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指英法两国间发生的战争。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法国力图把英国人从法西南部驱逐出去,从而夺回英在法境内的最后一个堡垒;而英国则力图巩固它在基恩的地位,收复早先失去的诺曼底、曼恩、安茹及在法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英法两国对佛兰德斯的争夺,使它们之间的矛盾日趋深化。

佛兰德斯形式上是在法国国王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在贸易上与英国关系密切。

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觊觎法国王位。德国封建主和佛兰德斯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和雇佣骑士部队。法军的主体则是封建骑士民团。

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英法双方争夺佛兰德斯和基恩。在斯吕斯海战中,英海军重创法海军,夺得制海权。在1346年8月的克勒西会战中,英军又取得了陆上优势,并经11个月的围攻占领了海岸要塞加来港。

将近10年的休战之后,为占领法国西南部,英军又顺利地展开了进攻。在普瓦提埃战役中法军再次被击败。英国人无限度地征收苛捐杂税和国内经济陷于完全破坏的状态,从而导致了法国人民的起义——马赛领导的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法国被迫于1360年在布勒丁尼签订和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其中规定把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割让给英国。

百年战争的第2阶段为了夺回英占领区,法王查理五世改编了军队,整顿了税制。他用雇佣步兵取代部分骑士民团,并建立了野战炮兵和新的舰队。久格克连这位有才干的军事长官被任命为军队总司令,并拥有很大的权力。法军采用突袭和游击战术,到70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军退到沿海一带。法军对炮兵的使用有利于军事行动获得成功。

为了保住在法国的几个沿海港埠和波尔多与巴荣讷间的部分地区,并鉴于国内形势恶化,英国遂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当时,法国国内也开始出现群众骚动。

百年战争的第3阶段法国因国内矛盾加剧而遭到削弱,英国乘机重启战端。

1415年,英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击败法军,并在与其结成同盟的勃根第公爵的援助下占领法国北部,从而迫使法国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按照和约条款规定,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摄政王,并有权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后继承法国王位。

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于1422年都先后猝然死去。由于争夺王位斗争加剧,法国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处境十分困难。捐、税和赔款沉重地压在英占区的居民的身上。因此,对法国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

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随着人民群众的参战,游击战更加广泛地展开。游击队给法军很大帮助:他们设置埋伏,捕捉征税者,消灭敌小股部队,迫使英军在征服地的后方留下大批驻防军。1428年10月,英军与勃根第派开始围攻非法军占领区的最后一座坚固的要塞奥尔良。

此时,民族解放斗争已愈加高涨。领导这场斗争的是贞德,在她的指挥下赢得了奥尔良战役的胜利。1437年法军攻取巴黎,1441年收复香按,1450年夺回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又收复基恩。1453年10月19日,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战争至此结束。

百年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却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法国统一的历史性进程即告结束。

在英国,百年战争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阶级和骑士阶层的统治地位,从而延缓了国家权力集中的进程。

百年战争展示出英国的雇佣军优越于法国的封建骑士民团,从而迫使法国建立了常备雇佣军。这支军队效忠于国王,在组织、军纪和训练方面均具有正规军的特点。王权与在消除封建割据上有切身利害的市民的联盟,是雇佣军的政治与财力基础。

战争表明,骑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成功地与骑兵作战的弓箭手的作用则得到了提高。在战争中出现的火器虽然还抵不上弓和弩,但却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各种战役当中去。战争性质的改变及其向人民解放战争的转变,使法国摆脱了侵略者的统治。

意大利战争

意大利战争指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后转变为法西两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这些战争主要发生在意大利的领土上。意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境内各国之间的内讧使列强的侵略计划易于得逞。意大利战争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主要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作为安茹王朝继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领兵越过阿尔卑斯山,向那不勒斯前进。在阿斯提地区的皮埃蒙特部队加入查理八世的部队。法国陆军的行动得到本国舰队的保障。

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各国对查理八世没有积极进行抵抗,法军得以穿过罗马全境。

1495年1月,查理八世得到了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2月23日,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实行新的捐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强大,也担心发生全面起义,遂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便把法国人逐出意大利。

参加这一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西班牙国王亚拉冈的斐迪南二世也加入这一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军在福尔诺沃与“神圣同盟”军交战,遭到失败。

1495年12月,法军好容易才由南向北撤至北部。1496 年12月,法国从那不勒斯王国领土上撤退。

14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继承前国王的政策,远征米兰公国。路易十二世在1499~1500年的一系列作战中,多次获胜,占领了米兰和伦巴第。

1501~1502年,根据条约规定,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占领了那不勒斯王国。

但1503年春,法西之间由于一些有争议的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了战争。在加里利亚河畔交战,西军取得了胜利,法国被迫放弃对那不勒斯王国的要求。那不勒斯王国沦为西班牙的领地。

第二时期是堪布来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国发动了战争。佛罗伦萨、斐拉拉、曼图亚以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加入了堪布来同盟。

1509年4月,罗马教皇对威尼斯下达命令,禁止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

1509年春,法国开始对威尼斯作战,占领了它的伦巴第领地,1509年5月14日,在安亚杰洛附近法国又取得了对威尼斯人的重大胜利。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加强导致了力量的重新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各州订立同盟,目的是要把法国侵略者逐出意大利。路易十二世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在意大利的法军统帅富瓦转入进攻。

法军向腊万纳进发,企图夺取该城。卡尔当总督率领西班牙军队前来增援腊万纳守军。双方在腊万纳交战,西军被击溃。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法国没能把战术上的胜利发展为战略上的胜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中召回了应募兵,而瑞士雇佣兵则投向了威尼斯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法军被迫开始退却,1512年年底放弃了伦巴第。

1515年,登上法国王位的法兰西斯一世再度发起军事行动。法军在马林亚诺附近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兵。根据法西两国签订的努艾昂和约,米兰归属法国,那不勒斯归属西班牙。

第三时期是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法西两国瓜分意大利的争斗为标志的。

这一时期发生过6次战争,被卷入战争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国人逐出北意大利,继而统一自己的南北领土。这一意图事先得到了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的支持。威尼斯则成了法国国王的同盟。1521年战事爆发。

1522年4月,法军在比科卡附近交战中败北,德国应募兵首次战胜了作为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兵。

这次交战并未决定战争的胜负。法兰西斯一世率大批部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并占领了米兰,逼近帕维亚。争夺帕维亚的战斗以法军失败、法兰西斯一世被俘告终。法兰西斯一世获释后,拒绝承认在马德里签订的条约,并加入了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同盟科涅克同盟,这一同盟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的桎梏。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

1527年,战事在意大利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国王失败,被迫于1529年8月与罗马帝国签订和约,放弃对意大利的争夺。

然而法兰西斯一世于1536年再度挑起战事,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

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尼察订立了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

但前去觐见土耳其苏丹的两名法国使者在米兰公国境内被杀,又导致了1542~1544年的战争。查理五世与英国国王结盟。法国的同盟者是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

1543年,法土联合分舰队占领尼察。

1544年,法军围攻卡林亚诺要塞,在切列佐列附近取得了辉煌胜利。

尽管如此,法国由于罗马帝国和英国军队攻入其境内被迫在克列彼签订了承认堪布来条约基本条款的和约。

1551年,在意大利再次爆发战争,战争一直延续到1559年法西双方签订卡托—堪布来齐和约为止。这一和约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扩张,巩固了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地位,并使意大利仍处于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改进的火器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了野战以及围攻和守卫核堡、设防城镇的战斗。

经常以封锁来代替对要塞的攻击。野战部队被派去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在攻取要塞时,首先要构筑围攻线,如今围攻线必须设置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然后构筑由土木工事组成的阻援线。只有在这之后,才逐步展开攻势。意大利战争证明了雇佣部队是不可靠的,雇佣部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这些部队的民族特点和是否能及时付给他们薪水。

从意大利战争的全过程看,政治形势总是决定战略局势,而战斗行动却不能从本质上影响战争的胜负。这是欧洲各封建专制国家用雇佣部队进行的“内阁战争”。

荷西战争

荷西战争指联合省共和国为推翻西班牙统治而进行的各次抗西解放战争。

1572年4月在尼德兰北方各省爆发的全民起义,是1566~1609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它揭开了荷西战争的序幕。由于人民群众展开武装斗争的结果,西班牙统治者几乎全部被逐出北方各省。西班牙统治者镇压起义的企图,在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人民面前宣告彻底破产。

规模最大的交战有:哈勒姆防御战、阿尔克马防御战、莱登防御战和从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殖民者的作战。北方革命的胜利和西班牙殖民者在南方各省的暴行,促使反西班牙运动进一步发展。

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

11月8日,南、北各省之间达成实行和解的“根特协议”。政权转到了三级会议手中,可是参加三级会议的成员并不代表革命的利益。

南方各省在三级会议里的代表都是些反动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

北方各省革命人民派出的代表居于少数地位。政权落入反动势力手中,他们反对的不是西班牙殖民主义者,而是革命的人民。

西班牙总督法尔奈泽便乘机于1584~1585年期间对林堡、弗兰德里亚和布拉邦特发起进攻。由于法尔奈泽军队在数量上居优势,加之各地解放力量较为分散,至1585年8月底法尔奈泽便占领了这几个省。

至1586年荷兰共和国已丧失许多要塞及弗里斯兰、格尔登涅、奥弗赖塞尔、德伦特一带领土。后来,由于人民英勇奋战和莫里茨·奥朗斯基的指挥高明,共和国军才又重新掌握了作战主动权。

1587年同英、法订立同盟也对此起了促进作用。

战争第二阶段最重大的交战有:新港会战、西班牙军围攻和夺取奥斯坦德、在奥弗赖塞尔和久特芬击退西班牙统帅斯宾诺拉的进军、荷兰海军在直布罗陀取得海战胜利。

长期的战争和接二连三的惨重失败使西班牙民穷财尽,不得不开始和谈,并于1609年4月9日签订所谓“十二年停战协定”。

西班牙事实上承认联合省共和国独立。南方各省则仍在西班牙统治之下。

停战协定期满后,战事又起。这以后的战争已是1618 ~1648年30年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战争初期,西班牙军占领了荷兰许多城市,直接威胁到共和国的存在。但后几年中,荷兰共和国军收复失地,转入进攻,荷兰海军亦连连挫败西班牙海军。

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30年战争。荷兰—西班牙和约也于同年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西班牙承认联合省共和国独立,尼德兰南方各城市和领土归共和国所有。荷西战争对要塞攻防战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伊朗—土耳其战争

伊朗—土耳其战争指奥斯曼帝国与伊朗萨非王朝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阿拉伯的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权以及欧亚两洲间最重要的战略和贸易交通线的控制权。

这场战争自1514年起,断断续续进行到1746年,是打着伊斯兰教的两大流派——什叶派与逊尼派捍卫者之间的斗争的幌子进行的。

得到逊尼派封建贵族上层人物支持的土耳其占领者,遭到了15世纪末产生的以萨非王朝为首的伊朗国家的反抗,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残酷地镇压了1513年安纳托利亚的什叶派教徒起义,杀死什叶派教徒4万人。从此,开始了对什叶派的伊朗的战争。

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奥斯曼帝国不仅拥有封建民军,还拥有常备军——土耳其近卫兵和强大的炮兵。

伊朗军队由骑兵弓箭手近卫军、负责保护本部族领导机构并时常携带家小驱赶牲畜远出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民军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军组成。库尔奇伊和民军战士的武器是马刀和长矛。在恰尔德兰平原双方首次大战,土耳其苏丹谢里姆一世的军队在军事上各方面都占优势,打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的萨非王朝军队并占领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于给养不足,加之近卫兵内部发生骚乱,谢里姆一世被迫放弃了阿塞拜疆。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在科奇希萨尔附近的交战中,伊恩迈尔一世的军队再次大败。土耳其炮兵在这次交战中又一次起了决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谢里姆一世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1517年,土耳其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519年又统治了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1533年,苏丹苏里曼一世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后,于同年重新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1536年,土耳其侵占了格鲁吉亚西南部的一部分,该地区成为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由于伊朗军队也有了炮兵,所以战争进行到1555年时,双方已不分胜负。1555年5月29日,伊土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

按照和约规定,伊朗保有所占领的外高加索的一些领土。奥斯曼帝国把阿拉伯的伊拉克划入自己的版图。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则由两国瓜分。伊朗得到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卡尔特里和卡赫齐亚。土耳其获得了阿布哈兹、古里亚、伊美列丁以及拉济人的领土。两国承认卡尔斯城地区为中立区,全城已遭洗劫,城堡被夷为废墟。伊土战争的第一个时期,就这样以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而结束。

伊土战争的第二个时期,始于1578年,时断时续地持续了约半个世纪。土耳其利用萨非王朝国内封建内讧的机会,再次进攻伊朗。

这期间,土耳其依靠的是他的附庸——拥有强大军队的克里木诸可汗。1578年,土军违反1555年和约,修复了卡尔斯城堡,继而进入外高加索境内,占领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的一部分。1578年8月10日,伊朗沙赫的军队在奇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东亚美尼亚,后又侵入北阿塞拜疆并在这里占领了希尔凡。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然而,由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反封建的起义,阿拔斯一世不得不于1590年3月21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对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按照这项和约,几乎整个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库尔德斯坦的颇大部分都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

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

最初,他建立了一支常备部队,其中包括一个1.2万人的火枪兵军团和一个1万人的骑兵军团;还建立了火炮工厂和由炮手组成的炮兵部队。火枪兵和炮手只从波斯人中招募。至改革完成时,伊朗军队的兵力达12万人,计有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封建民军中有3万克济尔巴希人和由土库曼人、库尔德人、卢尔人及其他游牧部落和定居的伊朗封建主组成的4.5万民军。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很快增至30万人。伊朗为准备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进行战争,还与土耳其的敌对国——俄国和欧洲诸国建立了政治与外交关系。

1602年,阿拔斯一世对土耳其开战。

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伊朗国第一次成为进攻的一方,而军事组织未作根本改变的奥斯曼帝国却成为防御的一方。1603~1604年,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伊军打败了土军,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契凡及其他城市。遵照阿拔斯一世的命令,有30余万亚美尼亚人从被征服的亚美尼亚被赶往伊朗内地。

在1602~1612年的伊土战争中,伊朗获得全胜。1613 年11月20日,交战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了使伊朗保有全部战果的和约。

由于对1613年伊斯坦布尔和约的条款不满,土耳其于1616年开始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

在1616~1618年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新战争中,土耳其又遭失败,于1618年在谢拉布签订和约,条约基本上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各项条款。在最后两次战争中,伊朗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接着就开始了进一步的征服。

1623~1639年的伊土战争起因于沙赫阿拔斯一世的军队入侵阿拉伯的伊拉克。阿拔斯一世利用伊拉克人反对苏丹穆斯塔法一世统治的起义之机,攻占了巴格达市,随后占领了整个阿拉伯的伊拉克。

阿拔斯一世于17世纪的前25年里,对东格鲁吉亚的几次远征,破坏性特别大。外高加索人民对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格鲁吉亚,萨阿卡则领导的广泛的反伊朗起义,动摇和削弱了伊朗在外高加索的统治。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欧洲的战事中遭数次挫折后,在苏丹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便重新致力于征服东方。

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耳齐赫,夺取了萨姆茨赫—萨阿塔巴戈公国,将其变为土耳其的一个省。穆拉德四世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同时,他的部队还占领了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可是他未能占领巴格达,对该城长达9个月的围攻毫无成效。

1630年,土军转攻外高加索和伊朗西部,毁掉了哈马丹城,屠杀了全城居民。1639年5月17日,签订了卡斯列—席林条约。

按照这项条约,伊土两国间的疆界没有变动,但阿拉伯的伊拉克归属土耳其。

伊土战争的第三个时期开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罕默德三世对伊朗重起战端。

1723年春,土军乘萨非王朝国家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占领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与此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胜利直接威胁着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远征波斯和土耳其的军事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了1723年彼得堡条约。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

根据这项条约,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而外高加索的其余地区和包括克尔曼沙赫、哈马丹两市在内的伊朗西部则转归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条约的条款有利于土耳其,这是由于法国对它支持的结果,因为法国害怕俄国势力加强。土耳其不满足于已占领的大片领土,其军队又向伊朗东部推进并攻占了加兹温。对土耳其侵略者进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阿塞拜疆的人民群众。

18世纪30年代初,统帅纳迪尔成为伊朗的实际统治者。

1730年,他击败了土军并将其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赫和南阿塞拜疆。

然而,当纳迪尔忙于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尔部族的霍腊散起义时,唯恐纳迪尔的声望增高的塔赫马斯普二世向土耳其人出征,以期提高个人威望。塔赫马斯普二世的军队在哈马丹城下遭到失败。

1732年1月10日,他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和约使土耳其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的外高加索领土合法化。

1732年底,纳迪尔推翻了塔赫马斯普二世,事先与俄国签订腊什特条约后,便亲自出征土耳其。

按该条约规定,吉兰省立即归还伊朗,而库拉河以北的领土待将土军从外高加索境内驱逐后归还。

1735年6月14日,纳迪尔的7万军队在卡尔斯城下打败了苏丹的8万大军。

1736年,纳迪尔加冕为伊朗沙赫,着手改组军队,以期增加兵员和装备,尤其是炮兵。在这方面他得到英法两国军事专家的帮助。纳迪尔—沙赫在巩固了萨非王朝国家的统一之后,为了从土耳其手中夺回阿拉伯的伊拉克和外高加索,于1743年对土耳其重新开战。3年战争双方未分胜负而结束。

16至18世纪的伊士战争造成了各族人民的大批死亡,交战的任何一方都未获胜。战争阻碍了伊土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一些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