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7:21:2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承军撰

出版社: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精)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精)试读: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王承軍撰.—北京:中華書局,2019.11

ISBN 978-7-101-12465-1

Ⅰ.廖… Ⅱ.王… Ⅲ.廖季平(1852~1932)-年譜 Ⅳ.K825.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029926號

書  名 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

撰  者 王承軍

封面題簽 賀宏亮

責任編輯 劉明

出版發行 中華書局

     (北京市豐臺區太平橋西里38號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市白帆印務有限公司

版  次 2019年11月北京第1版

     2019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規  格 開本/787×1092毫米 1/16

     印張34 插頁2 字數550千字

印  數 1-1500冊

國際書號 ISBN 978-7-101-12465-1

定  價 168.00元文前彩插廖季平先生(1852—1932)民國七年與國學院諸生在國學院花廳前留影二十年代初參加友人蕭仲侖婚禮留影逝世前十日留影致林思進信札(四川省圖書館藏)行書七言聯(李劼人故居文管所藏)廖氏宗譜書影尊經書院舊址凡例

一、先生年譜之編始於清光緒三十二年丙午,時門人鄭可經編《四益館經學四變記》,先生序云:“近著書逾百種,恐久而散佚;又知己遼隔,或僅聞鄙説,未詳大旨之所在。因屬及門,條例舊文,附以佚事,編爲四卷,聊以當年譜耳。”後鄭氏嘗欲編先生年譜,以故未果。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先生去世,孫廖宗澤爲編《六譯先生年譜》《廖氏學案》兩種,今僅存年譜,藏重慶市圖書館,收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儒藏》史部《儒林年譜》第四十九册,又見舒大剛、楊世文主編《廖平全集》第十五册。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姜亮夫始編《四先生合譜》之梁啟超及先生部分;二十七年戊寅,乃有合譜之意;至三十八年己丑,書成作叙;然今正譜散佚,僅存叙録。後先生女廖幼平編《廖季平年譜》,乃就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而成;婿李伏伽編《年譜補遺》,亦補《六譯先生年譜》之缺。是今日所見先生年譜皆本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或訂其失,或删其繁,或補其遺,而無集大成者;小子不敏,駑力從之,成此長編。

二、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初本《廖季平年譜》,復以《六譯先生年譜》《年譜補遺》增訂,再據先生著述、諸家記載、晚清民國以降報刊訂其失、補其缺、增其遺,而成初稿。在此基礎上,據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廖平全集》補初稿之缺之遺。

三、爲便於讀者檢核、查閲,《長編》引用先生著述凡見於《廖平全集》者,皆注明全集册數、頁碼,然所引資料皆與原刊、原文覆核,改動之處不一一注明,讀者可自行查閲原刊、原文;凡未見於《廖平全集》者,一本原刊、原文,且注明出處,以便覆按。

四、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時間下限止於民國三十八年,即先生去世後十七年。

五、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凡分九卷:卷一家世師承、卷二早年求學、卷三肄業尊經及初變、卷四二變、卷五三變、卷六四變、卷七五變、卷八六變、卷九譜後。如此分卷,既遵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成法,亦附編者考見;六變起止殆不盡同《六譯先生年譜》,亦不盡同時賢。然藉此以考先生生平事迹、學術履歷、思想歷程則盡同。

六、今人編前人年譜,喜附論時事,似成定法。然學人年譜,當别於政治家年譜。蓋時事或不盡影響學人,學人治學亦未必受時事影響。故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凡涉時事,慎之又慎。凡列譜中時事皆須對先生發生影響,否則一概省却,不予編入。

七、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謹遵前人編訂年譜成法,記事以陰曆,雖民國後通用公曆,亦盡量轉爲陰曆;今人著書,喜用阿拉伯數字,惟前人未用此記數、記日,亦未知此法,故譜中僅用漢字記數、記日。

八、先生序、跋、識皆今人瞭解其生平、學術、思想之關鍵,故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悉數采入;至如部分序、跋、識因涉及多時段生平、學術、思想,則附至作序、跋、識之時。師友、門人書函、序、跋亦爲瞭解先生生平、學術、思想關鍵,除少數節録,餘皆全采。

九、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采用資料,正文只注出處、卷數、頁碼,不注版本;凡版本信息,參見參考文獻。引用《廖平全集》,只注册數、頁碼,不注出處。

十、爲便於讀者閲讀,新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隨譜酌加按語,或考釋文獻,或辨證異同,或商榷成説,或增訂文獻;然部分按語襲自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或增或删,隨譜而定,幸讀者鑒之。

十一、先生生前,毁譽參半,同時學人,多有異同,或函牘往來,或著文商榷,本譜一併收入;惟先生去世後,孫宗澤、女幼平、門人蒙文通、向楚等皆有成文,或有關生平事迹,或緒論學術思想,然限於體例,本譜未能一一收入。尤爲要者,當屬蒙文通《井研廖季平師與近代今文學》《廖季平先生與清代漢學》《井研廖師與漢代今古文學》《廖季平先生傳》四文,讀者可以參閲巴蜀書社《蒙文通文集》《蒙文通全集》。

十二、民國二十一年先生去世後,成都、井研等地紛紛舉行追悼會,會後刊印《六譯先生追悼録》,然印數極少,難睹其全;一九八九年《樂山文史資料》第七輯《廖季平史料專輯》曾節選部分予以整理;編者原擬據國家圖書館編《中華歷史人物别傳集》予以整理,列爲附録,以資參考,旋因《廖平全集》已全部收入,故悉數删去,僅摘有關先生生平事迹者編入。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卷一 家世師承

余前撰《蒙文通先生年譜長編》,有《家世》一卷,今編《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亦仿此例,成《家世師承》一卷,希於先生家世、師承有所論列。嘗考自年譜之法創製以來,自宋及清,有三不朽之一者,皆可爲著年譜,以彰其言行事功。井研廖氏爲明季以來四川土著,今僅據《廖氏宗譜》《光緒井研志》及其他資料擬定家世。至先生師承,皆有可考,惟於先生影響較著者,若張之洞等,論述較詳。《會試硃卷》家世師承表

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先生中式二甲第七十名。《清代硃卷集成》收《欽命四書題》,前有家世師承。今據此成家世師承表,略述井研廖氏之由來、先生學行之始由。至其族繁不及備載,則僅詳文獻可徵者,師承亦因之。

據《清代硃卷集成》第六十二册整理。家世

光緒七年(一八八一),族衆舉議重修宗譜,“以其事相屬”,先生“既不獲辭,而以館事不得分身,乃草創凡例,請族祖小樓公代爲紀理”。(《廖氏宗譜》卷一)《會試硃卷》載:“廖平,原名登廷,字季平,號煦陔,行四。咸豐壬子年二月初九日吉時生。四川直隸州資州井研縣優廪生民籍。原籍湖北麻城縣,明初入邑籍。”《光緒井研志》卷二十三云:“廖氏,宋廖炳進士;明廖寬進士;國朝平進士,官教授。明以來皆孝感籍,居縣東獅子巖,子孫稱廖半鄉。”廖宗澤《六譯先生行述》云:“吾家明初由麻城入蜀,世居井研之青陽鄉,四百年來無顯者。至先曾祖尤貧困,初爲人牧牛,年得數百錢,後乃稍能自給。”(《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一三頁)《六譯先生年譜》卷首云:“廖氏入蜀,至五百年無仕宦科第,亦無績學之士。”(《廖平全集》第十五册第四一九頁)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我的先祖在明朝洪武年間從湖北麻城孝感遷移入川,先定居井研東部的觀音堂,後移居鹽井灣。幾百年間世世代代都以務農和做小本經營爲生,没有一個精通文墨的人。十九代傳到我父親,才出了他這個在學術上大有成就的人。”(《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七九頁)廖氏姓氏考

廖乃黄帝裔孫。黄帝以土德王,土德黄,故號曰黄帝,係伏羲子。原姓風,又姓公孫,名軒轅,有熊國之君。又姓姬,而裔孫際周時取名飂叔安,即古廖字,故飂叔安因名廖叔安。叔安之後裔即以廖爲姓。(《廖氏宗譜》卷一《姓氏原考》)《姓氏新考》云:《漢書·古今人表》有廖叔安。《地理志》:南陽有廖國,即《左傳》之所謂飂叔安也。故舊以廖爲飂國之後,然無他佐證。姓氏之書又以廖爲周文王姬昌子伯廖之後也。最早者《華陽國志》,秦時蜀中有廖仲藥,以射虎傳。《後漢書》廖湛有傳,於是而廖氏乃大顯於史册矣。(《廖氏宗譜》卷一)

按:廖宗澤《六譯先生年譜卷首》謂“此文似出先生”。(《廖平全集》第十五册第四一九頁)入川始祖廖萬仕

井研廖氏始祖廖萬仕,《光緒井研志》有傳。文云:“世爲麻城人。洪武初,携妻子入蜀,挾地師度地井研,悦縣東獅子巖川谷明媚,因家焉。萬仕揮霍有遠志,晚年自爲譜系,以詔其子孫。子五人,各以所出析居仁、榮、犍、樂間。自明至今,歷傳二十五世矣。然蜀中言麻城廖氏者,皆以井研爲宗。”(《光緒井研志》卷三十六第四頁)《廖氏宗譜》卷三:“公生湖廣黄州府麻城縣孝感鄉河北村七里橋李子垻。明洪武二年,同長兄萬廣公梅妣、弟萬章公鍾妣、萬貴公、萬忠公與黄孺人,携長子勝大公入蜀。兄住馬湖府,弟俱住峨眉縣,惟公擇居井邑東觀音堂壩周寺溝。”(《廖氏長房宗譜》)其墓在井研縣研經鎮銅錢村,坐東北向西南,圓形土冢,原有墓碑,已損毁。(《井研縣志》第五四〇頁)今存譜序一篇:

始祖本自河南安郡,後轉寓江南,又遷移湖廣黄州府麻城縣孝感鄉河北村七里橋李子垻。先祖、先父及伯叔宗支輩若存若没,俱住葬伊土。惟仕獨見其地褊急,不甚沃饒,因於洪武二年己酉偕妻黄氏、嫡子勝大及同胞大兄萬廣、梅氏、三弟萬章、鍾氏、四弟萬貴、五弟萬忠,一並收聚人口,隨帶術士同行,訪求基産,行至四川成都,立見此省城郭堅完,水秀山清。爰兄弟五人計議,我等沿途卜築,舍蜀復何求焉。因而大兄萬廣、梅氏擇住馬湖府,三弟萬章、鍾氏、四弟萬貴、五弟萬忠俱住峨眉縣。仕居行二,落業蒲亭井邑來鳳鄉觀音堂壩周寺溝啟家比。仕妻黄氏,僅一子勝大,復娶趙氏,生一女,適劉三寳,又撫一義男周信忠,後乃生五子:長名勝二、次名勝三、三名勝四、四名勝五、五名勝六,奈得五子。不逾年而黄氏、趙氏俱故。家無内操,三娶韓氏,無生育,只有七子一女一壻,因串名廖周劉,以基我一脈流芳,以共我子女一户八房。議定字派二十字:“萬勝直友思,伯本扶漢朝。加興常安樂,永正復登成。”使後世子孫,各依例命名,尊卑有序,排列無淆;周劉二姓,倘自願歸宗,可無容阻;至我廖姓子孫,務必世世相守,代代相承,久之而世遠年湮,昭穆暸如指掌,日後族繁浩大,倫序燦若日星,庶不負一脈之流傳。謹將此譜照房各給一卷,子子孫孫,慎勿視爲故紙,世代相傳,永垂不朽。明洪武二十九年丙子蒲月天中日,萬仕手志,傳給長子勝大,遞執勿替。(《廖氏宗譜》卷一)父廖復槐

先生父廖復槐(一八〇六—一八九一),《光緒井研志》有傳。文云:“廖復槐,字繼誠,兄弟四人,復槐居季。父正傳卒,喪葬自任之,不以累諸昆。同時曾正玉、左天應、向明喜,善士也,約鄉人爲保節、恤孤、宣講、施槥、義冢等會,得復槐爲主者,人皆樂輸其金,出納不問。復槐家故貧約,有乞貸者,情餘於所惠。每歲終,則出千錢,爲數十百束,至僻巷要道,遇餓者輒陰擲之而呼其拾遺,凶歲亦如之。復槐夙性禮神,每伏臘家忌日,灌奠齋沐,哀禮曲至,鄉人至今以爲式。子平既成進士,復槐以恩得階文林郎,諸子奉表裹上壽,復槐涕泣不肯服,曰:‘吾先人未嘗襲此,吾何德以堪。’平之成進士也,廷試未歸,復槐蹉跌傷足,禱於神,願父子一訣,尋果杖而能起。明年至期,無疾而逝,年八十五,里人以爲與齡之應焉。”(《光緒井研志》卷三十六第二〇頁)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我的祖父名復槐,號繼誠,是一個鄉鎮的貧民。他没有土地,没有房子,全靠出賣勞力和做小本生意爲生。他爲人正直,爲窮人所信任,打架吵嘴之事常找他評理,一些公益事業也推他主持。他雖然窮,但不吝嗇,人有急難,總是竭誠相助。雖識字不多,但頭腦清楚,精明幹練,八口之家全靠他主持。”(《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七九頁)母雷貞慈

先生母雷貞慈(一八一六—一九〇四),井研縣千佛鄉人。雷氏爲明以來井研望族,《光緒井研志》云:“明楚籍。洪武中,漢廣籍馬界溪。至嘉祥以進士官御史,科第至今不絶,具《選舉表》。祠在縣東石龍山,有譜。今遂寧、成都、錢塘、宛平皆有寄籍。”(《光緒井研志》卷二十三第四頁)雷嘉祥傳云:“先世爲麻城人。相傳明洪武初,有名漢廣者,騎白馬,度地井研居焉。數傳至鳴,是生嘉祥,雷氏族始大。……弟嘉泰,嘉泰子滋,滋子起晋,三世皆明歲貢。起晋子瓚,瓚子宏儒。宏儒子時,由拔貢知宣化府;暢由拔貢官至内閣侍讀學士。時孫輪,暢子翀霄,並以翰林官編修。明以來,雷氏凡甲科五人,乙科十五人,選拔貢生六人,諸貢十三人,以諸生入官者尤不訾,而皆爲鳴裔,信四大族之弁冕矣。”(《光緒井研志》卷三十三第一頁)然井研雷氏至先生母時,亦已衰落。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我的祖母雷名貞慈,是井研千佛鄉人,據説是千佛鄉雷翰林的後代,但傳到她的上輩已以務農爲生了,因之她具有農村婦女的特性:她温和善良,勤勞樸實,且頭腦清楚,明辨是非,認定該做的事會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八五頁)族叔廖復權

先生族叔廖復權,歲貢生,優於制義,《光緒井研志》有傳。文云:“廖復權,字平軒,道光末歲貢,以鄉試屢躓,不欲再試。縣令陳塏賞其文,賫文書臨門促其行。復權不得已應命,終無所合而歸。晚授徒里中,旁縣學者皆争至問業。歲以脩脯所入錢獨建廖氏支祠。復權爲文閎深雋美,繩闑於國初諸大家,不屑屑規肖時流。學使試士,至别爲榜旌異。李惺主錦江,喜延譽士類,尤獎美復權。當時爲之語曰:‘仁壽梁、馬、鄢,不如井研廖平軒。’蓋仁壽進士梁炳、舉人馬凡若、鄢照蘭,當時推爲博雅者也。復權天性高簡,不喜近流俗人。内江進士王果者,初與復權同學錦江,負時名,復權取果行卷,雜菸艸中然之,笑謂果曰:‘欲以亂其臭耳。’其傲謾不顧忌如此。復權喜藏書,縣人雷氏舊本多歸之。廖氏居大田洲,代業耕農,至復權以文學顯,繼之者進士平。”(《光緒井研志》卷三十五第一一頁)著《苹軒文類》三卷,《光緒井研志》稱:“此編雖酬應短幅,其至者乃似劉孟塗。”長兄廖登墀

先生長兄廖登墀(一八三八—一八八四),字雲襄,經商。次兄廖登梯

先生次兄廖登梯(一八四一—一八九一),字級升,經商。三兄廖登樓

先生三兄廖登樓(一八五〇—一九一二),字光遠,著有《藏府探微》二卷,以膽爲藏,腎爲五藏之精。自序云:

先秦兩漢陰陽五行之説盛行,專門名家,六藝九流皆列其目,故無論説經行政,測天量地,皆以五行説之,至于醫卜星相,更無論矣。而陰陽五行,又略有分别。今按《靈樞》《素問》有陰陽家説,有五行家説,惟五行之説多于陰陽,後來醫家説藏府者遂專主五行。考今《尚書》歐陽説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與《内經》同。古文家則以心爲土藏,肺火也,肝金也,腎水也。《五經異義》、古《尚書》:脾,木也;肺,火也;心,土也;肝,金也;腎,水也。揚雄《太玄》:木藏脾,金藏肝,火藏肺,水藏腎,土藏心。高注《吕覽》亦同。高誘注書,兩存其説,二者相持,雖左袒博士者多,然古文家能别樹一幟,足見以五行説五藏,出于配對,實非一定之説。言五行者以肺爲金,心爲火,膽之附肝,與心之附肺同,乃别膽于府,與肝同爲木。考《内經》,心爲君主之官,膽爲决斷之官,心、膽形體同、功用同。膽有上,口無下。口藏也,非府也,其所以别之于府,與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同者,以藏雖有六,而五行祇五,以六配五,少一數,故以膽爲府,推衍配對,窮于數,非别有所據也。今醫家以膽爲府,尤尊貴于腎,諸藏奇而腎偶,無説以通之,乃創左命門、右腎之名。按:以心比膽,膽當爲水,藏肝與肺,形體相合,爲金木合并。膽與心形體相同,爲水火既濟。肝、肺、心、膽、脾爲五藏,配五行。腎爲五藏之精華,兼包并攬,如天王,在五官之上,上帝較五帝爲尊。腎之司權,皆在壯年。人初生腎無權,人將老,腎先絶。《内經》云:“男子十六而精通,八八六十四而陽道絶;女子十四而精通,七七四十九而陰道絶。”所云“精通”,腎方乘權;所云“陽道絶”,腎已先亡。蓋腎爲五藏精華,專司生化,如草木初生,不能華實。衰枯不實,根株不傷,猶不至死。五藏不可一日無,而腎之司權,男不過四十八年,女不過三十五年,此腎所以超出于五藏之上,獨爲二體,腎亡而人不死也。試再以陰陽家説推之,則人身如鍋爐,飲食入胃,以火蒸之,上燻爲氣,氣下降爲血,肝司之。心藏氣精,膽藏血精,肺如天鍋,肝如下筧,專主流通氣血,布達四肢,心膽則爲氣血之精華,專主神智。人之存亡,則在肝肺,而腎無權焉。脾胃居中,肺司上焦,肝主下焦,血氣壯盛,而後精通,稍見衰敗,則腎氣先絶。此以陰陽説五藏,不似五行家配合牽掣,徒爲轇轕。《内經》及古書實有二派,今撰此書,悉爲甄録。學者就陰陽家以治病,明白簡要,可以删除支蔓之弊。今考西人鍋爐之上有水火各表,觀表可以知其水火之盈虚。人身之耳目口鼻即表也,觀于外可知其内。然則人身不誠一大機器乎哉。(《光緒井研志》藝文四,《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一二五五—一二五六頁)

又有《四聖心源駁議》一卷,辨黄氏信用熱藥之失,與久服熱藥之害。自序云:

井研自廖榮高、税錫祺以滋陰之説倡,群焉附從,藥肆龜版、龜膠動銷數千百觔,病者常以陰不足而死。自黄氏之説盛,周廷燮爲之倡,歲銷薑附、桂枝、法夏數千百觔,龜版、龜膠幾絶,病者又轉以陽不足而亡。常見服陽藥者以桂、薑、椒、蔻隨時咀嚼,一人服附片至以百觔計,卒死于陽虚。豈龜、地于廖、税而無功,薑、桂因廷燮而鮮效哉。天地不能有陽而無陰,人身不能有氣而無血。仲景著書,非危症險疾,不輕用毒藥。又陰陽相持,如二人相鬭,以弱陽敵强陰,其不勝宜也。今苟得精强勇鷙之士一二人,加至數十人,則萬無不勝之理。乃久服陽藥者相繼以死,則固萬無此理矣。考醫書,苦寒耗陰,辛熱鑠陽,服熱藥重劑者多頭眩汗出,陽隨以亡。浪子還鄉,無主不止,故扶陽之劑,必兼補陰。或曰從黄氏之説,固皆陽不足而死,然病者受藥,時收小效,何也。吞刀吐火,積幻成真,久用熱藥者,善于部勒,其收效在于佐使。班志云:“以熱益熱,以寒益寒。”精氣内傷,不見于外,久服熱藥者,致成癮疾,陰陽隔絶,積熱成寒,反引熱藥以自救,而精氣消鑠,旋登鬼籙。群迷不悟,深可哀痛者也。無論寒熱,藥與病相投者,病愈不反,過服寒熱,旋愈旋反,久皆成癆。以此斷其藥之偏勝,百不失一也。江南陸氏,著書攻擊黄氏,多中肯要,然不切于吾研流弊。考黄氏書,如《傷寒》《金匱》,拘于經文,猶未大行决裂。《四聖心源》爲其自著之書,背道而馳,毫無忌憚。陰絶陽絶,藥劑相同,是教人不必分陰陽也。諸病一括之以胃逆脾陷,是教學者但言升降,古書舊法皆不可觀,朝檢書而夕行藝,莫便于此。故講黄氏學者,舍難從易,流毒愈廣。此篇首言陰陽平等,以祛其貴陽賤陰之誤。次言從陽救陰,從陰救陽,以救其專用熱藥之誤。次言陰藥傷陰,熱藥傷陽,以啟其久服熱劑不能回陽之誤。次言人脾胃,久則成癮,與陰陽隔絶,積熱成寒,以解其病人受藥時收小效之疑。末附醫案,凡久服寒凉與久服熱藥者皆列焉。偏爲之害,彼此同病,固不僅黄氏之有弊,更願習黄氏者之相觀而自悟也。(《光緒井研志》藝文四,《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一二五七—一二五八頁)五弟廖登松

先生五弟廖登松(一八五六—一九一二),經商。師承

縱觀先生一生,學凡數變。初變以前,爲先生治宋學及漢學時代,嘗言:“予幼篤好宋五子書、八家文。丙子從事訓詁文字之學,用功甚勤,博覽考據諸書,冬閒偶讀唐宋人文,不覺嫌其空滑無實,不如訓詁書字字有意,蓋聰明心思至此一變矣。庚辰以後,厭棄破碎,專事求大義,以視考據諸書,則又以爲糟粕而無精華,枝葉而非根本。取《莊子》《管》《列》《墨》讀之,則乃喜其義實,是心思聰明至此又一變矣。”(《廖平全集》第一册第四六七頁)自此以後,先生經學凡六變。就師承言,先生早歲治宋學、漢學,皆受業師影響。先生早年師承胡龍田、許翠廷、夏春山、家壽、向春廷、何澤之、鍾毓生,率皆蜀地塾師,不知漢學爲何物。及張之洞任四川學政,創建尊經書院,聘二錢主講,始倡漢學,先生之學於是一變,識者亦斷爲江浙派。後湘潭王闓運主講尊經書院,倡今文經學於蜀,先生之學於是又變,並終生以經學爲職志。曾志春

先生師曾志春,《光緒井研志》有傳,文云:“曾志春,字雩亭,力學能文,事父母有至性。道光五年選拔貢生,知縣陳塏以志春植品端方,聘主來鳳書院講席。縣令有所施措,非志春與議不敢謂允,或屏騶從數數造訪焉。……志春接弟子以誠,所論辨批竅導窽,聽者忘倦,先後成就至數百人。”(《光緒井研志》卷三十五第九—一〇頁)著《雩亭遺稿》二卷,提要云:“志春殁後,其子裒輯生平所作詩文,凡數十首,析置爲二卷,似非其至者。”(《光緒井研志》藝文五第七頁)張之洞

先生師張之洞(一八三七—一九〇九),字孝達,一字香濤,直隸南皮人。少有大略,博覽詞章,記誦絶人。年十六,舉鄉試第一。同治二年(一八六三),成進士,授編修。同治六年,充浙江鄉試副考官,旋督湖北學政。同治十二年,典試四川鄉試,就授學政。蜀士多聰敏有才智,而習尚浮譾,喜以時文帖括苟取科名爲事,凡經、史、子、集四部之書,多束而不觀。間有向學者,亦苦無師資,茫然不得其途徑。之洞乃奏設尊經書院,選高材生肄業其中。復建尊經閣,廣置書籍。開印書局,刊行小學、經、史諸書。又撰《輶軒語》《書目答問》,發明宗旨,示以讀書之法。(據《清史稿》《大清畿輔先哲傳》張之洞傳改寫)周詢《蜀海叢談》云:“蜀學丕變,實唯公力。先後督川學者百數十輩,以言惠士之深者,咸推公爲巨擘焉。”(《蜀海叢談》第一八九頁)及張之洞去世,伍肇齡等曰:

其前在四川學政任内,興廢舉墜,明教作人,沾溉之宏,造就之廣,尤有歷久彌繫人思者。先是,川省僻處西陬,人文未盛,士林之所馳騖,率不出帖括章句之圖。自同治初年,該大學士典試西來,始拔取績學能文之士,如武謙、吴德潚諸人,以爲之倡,士風始爲一變。旋奉命提督四川學政,則會商前督臣吴棠,奏設尊經書院,擇郡縣高材生肄業其中,延聘名儒分科講授。院内章程及讀書治經之法,皆該大學士手訂,條教精密,略如詁經精舍、學海堂規模。復以邊省購書不易,捐置四部書數千卷,起尊經閣庋藏之,藉供生徒瀏覽。並開書局,刊行小學、經、史諸書流布坊間,以備士人誦習之資。自是比户横經,遠近景慕,蜀中乃彬彬多文學矣。其校士各屬也,以川省槍替之風,内通經承,外結廪保,不易究詰。特用鈎距之法,摘發其姦,一時人驚爲神,無敢犯者,宿弊以清。又自撰論説,勸紳富捐舍學田,優免新生卷費,以恤寒畯,至今州縣興學之資多取給焉。川省學政,素號腴缺。該大學士廉介自矢,於例得參費銀二萬兩,辭而不受。其他恩、優、歲貢及録遺諸費,皆定爲常額,不許婪索。及去任,無錢治裝,出售其所刻《萬氏拾書》經版,始克成行以去。該大學士嘗謂人曰:“四川督學署積塵盈屋,我第掃除過半耳。”蓋其潔己愛士之誠,勤職祛弊之勇,有如此者。其平日衡文不主一格,凡有一藝之長,無不甄録,而尤注重於經史根柢之學,故所至考求文獻,禮訪名宿,惟恐不及。每值士人晋謁,輒優假顔色,殷殷焉以讀書稽古相敦勉,並爲指示途徑,俾有遵循。所著《書目答問》《輶軒語》二書,流傳海内,幾於人手一編,即該大學士在蜀校士時所隨時撰録,導士人以求學之津梁者也。所取之士如范溶、張祥齡、宋育仁諸人,皆經明行修,極一時之選,爲該大學士所深器,嘗引之左右,躬自督課。其後或致身通顯,爲國家文學侍從之臣,或潛心著述,以紹明絶學、師表人倫自重,類能守其緒餘,克自樹立。教澤所及,全川化之。迄今學校大興,人材蔚起,文化之程,翹然爲西南各省最,蓋非該大學士陶鎔誘掖之力,斷不及此。(《張文襄公全集》卷首上第九—一一頁)錢寶宣

先生師錢寶宣(?—一八六九),字許三,浙江嘉興人,錢儀吉次子,生平事迹不詳。繆荃孫在成都書局時與之共事,受其教導,獲益良多。繆荃孫云:“往在成都書局,錢丈圌山先生爲言黄蕘圃收藏之富,鑒别之精,校勘之勤,津津有餘味,並言黄轉入藝芸精舍,又轉入宜稼堂、海源閣兩家,後得《士禮居叢書》,讀《百宋一廛賦》,藉以見蕘圃收藏之概。”(《藝風堂文續集》卷六《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書後》)又云:“年丈爲衎石給練之次子,聞見該洽,語言隽永,因荃孫粗知向學,悉心教導,獲益不淺。”(《藝風堂文漫存·癸甲稿》卷四《錢衎石定廬集跋》)曾任《四川鹽法志》檢校。錢保塘

先生師錢保塘(一八三三—一八九七),字鐵江,號蘭伯。浙江海寧人。幼應童子試,仁和曹金籀在州署閲卷,得其人大加贊賞,以第一人入泮。咸豐己未(一八五九)舉於鄉。後至京師數載,名動公卿間。同治戊辰(一八六八)以教習得知縣簽。四川大府重其名,聘主尊經書院。光緒後歷知清遠、定遠、大足等縣。在任期間,治理有方,盗風漸息。後因成都教案牽連,撤職還鄉。曾任《四川鹽法志》檢校。著有《帝王世紀續補》一卷、《考異》一卷、《春秋疑年録》一卷、《重校物理論》一卷、《夏氏考古録》四卷、《辨名小記》一卷、《光緒輿地韻編》一卷、《清風室文鈔》十二卷、《清風室詩鈔》五卷。張舜徽《清人文集别録》叙其一生甚詳:

保塘字鐵江,咸豐九年舉人。困於禮部試者十餘年,遂留京授徒,且教且學。益究心於形聲、訓詁、輿地之學。同治末,以知縣分發四川,初參大府幕。……其後歷宰劇邑,由定遠而大足,而什邡,所至有循聲。然以吏事分其日力,故所學稍荒。保塘爲學,上紹其族曾祖馥之遺緒,兼承其外舅曹金籀之教,於文字、聲韻、金石、校勘,皆涉其藩。(《清人文集别録》第四九六頁)

華陽喬樹枏《清風室詩鈔跋》稱:

先生學術淵懿,所爲散體文字亦多考證經史之作,不僅以詩名也,顧詩亦至工。當咸豐庚申,先生禮闈報罷,會文宗皇帝北狩,紆道梁楚閒,關歸里門,時以兵燹,飢走四方,中閒感時觸事,稍稍有變徵之音。餘則留連山川,友朋贈答,悉本詩人温厚之旨,亦足以見先生之性情矣。樹枏以光緒丙子鄉試出先生門,自後在京之日恒多,先生亦常牧民他邑,不獲以時親炙教誨。今幸於遺詩中默識先生生平所歷,而學道愛人氣象亦如在目前。自念初見先生時,年甫二十有八,更歷三十餘年,文學政事,一無所就;又遭世多故,視咸同閒人,恍如天上,感懷今昔,能毋泫然。(《清風室詩鈔》卷末)伍肇齡

先生師伍肇齡(一八二九—一九一五),字嵩生,四川邛崍人。癸卯(一八四三)舉於鄉,丁未(一八四七)成翰林。鄉舉時,年十七。入詞館,才弱冠。罷歸後,先主講邛崍書院,繼移主錦江書院,旋又兼主尊經書院。清例,凡褫職人員回鄉主講書院滿三十年者,得開復原官,先生緣是得開復編修。至光緒癸卯(一九〇三),重宴鹿鳴,晋翰林院侍講。丁未(一九〇七),重宴瓊林,又晋翰林院侍講學士。先生學問淵涵,性和易,無城府。中年頗好道,精於修養,故年躋大耋,神明不甚衰。主講通省書院數十年,蜀中後起人士,幾無一不隸門下。……某歲川督某欲易先生講席,先生夷然不以爲意。時宰相李文忠公鴻章、張文達公之萬,皆先生丁未(一八四七)同榜翰林,同致川督某公一電云:“老友嵩生,品高望重。齒暮家貧,諸冀垂青。”先生講席,緣此復定。先生元配某夫人卒後,繼配孫夫人,亦名族女。性揮霍。忽病殂,喪葬無所措。皇急之際,一傭婦告公曰:“夫人在日,恒慮及此,病中曾云:‘某笥内儲有千數百金,如不諱,可資以爲用。’”公發笥,果得之。每與及門言及,未嘗不悲孫夫人之逝,而歎其能慮後也。先生桃李衆多,每鄉闈揭曉,致泥金報者,貼書院内外殆遍,牆壁幾無隙地,前此所未有也。卒年八十有八。光宣間,浙江俞曲園先生亦海内耆望,嘗刻一章曰“海内翰林第二”,即因嵩生之館選尚先曲園一科也。就清季言之,先生亦可謂川省人文之瑞矣。(據《蜀海叢談》第二三八—二三九頁删改)著有《石堂藏書》《石堂詩鈔》等,民國《邛崍縣志》稱“生平所刻行版籍,經史外以身心性命之學爲宗”。(民國《邛崍縣志》卷二第七—八頁)王闓運

先生師王闓運(一八三三—一九一六),字壬秋,號湘綺,湖南湘潭人。咸豐二年舉人,曾任肅順家庭教師,後入曾國藩幕。光緒六年入川,主持尊經書院。後主講長沙思賢講舍、衡州船山書院、南昌高等學堂。授翰林院檢討,加侍讀銜。辛亥後任清史館館長。著有湘綺樓詩集、文集、日記等。譚宗濬

先生師譚宗濬(一八四六—一八八八),字叔裕,廣東南海人。年十六舉於鄉。同治十三年成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既入翰林,更究心經學,治古文,博稽掌故,鋭意著作。先後督學四川,典試江南,所取多知名士,尋以伉直爲掌院所惡。光緒十一年,出爲雲南糧儲道,下車後,詳詢地方利弊,疏浚昆明池,重修海口,以興水利,歷年陋規,革除殆盡。兩署按察使,治獄明决,積案一空,多所平反。又設五華、育材兩書院,以經術、詩古文詞造士。後以不樂外任,居三年,引疾歸。光緒十四年三月,行抵廣西隆安卒,年四十三。著有《希古堂文集》十二卷、《荔村草堂詩鈔》十一卷、《遼史紀事本末》十六卷。(據《新纂雲南通志》第六八頁删改)丁寶楨

先生師丁寶楨(一八二〇—一八八六),字稚璜,貴州平遠人。咸豐三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咸豐十年,任長沙知府。同治元年(一八六二)授陝西按察使,改山東按察使,遷山東布政使。同治六年三月授山東巡撫,七年七月加太子少保,光緒二年九月授四川總督。光緒十二年卒,年六十七。贈太子太保,入祀賢良祠。其任四川總督,整頓吏治,改革鹽務,籌劃西南邊防,創辦機器局,興辦文教。著有《蠶桑貼説》《理訟集議》《十三經讀本》《十三經校勘記》《周易讀本》《春秋三傳讀本》《爾雅讀本》《丁文誠公奏稿》《十五弗齋詩存》等。朱逌然

先生師朱逌然(一八三五—一八八二),字肯夫,號味蓮,浙江餘姚人。同治壬戌(一八六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詹事。光緒七年,督學四川,“立課亦重章句”,爲“學者所當遵守”。(《廖平全集》第一册第四六四頁)錢保塘《成都浙館先賢祠小傳》云:

餘姚朱公逌然,字肯夫,咸豐九年舉人,同治二年進士,光緒七年以翰林院侍讀學士督學四川。成都有尊經書院,向由學政調取闔省士有文學者肄業其中。公至,精選院士四人,使爲教習,量取新進士之聰穎者數十人,使隨才分教之,增其廪餼,嚴其程課。按試日,日坐堂皇,有犯者,必繩以法,士以是畏而愛之。體素羸,積勞成疾,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遽卒,年四十七。身後幾無以爲斂,當道爲籌資歸。其喪,士設位院中,哭之有失聲者。(《清風室文鈔》卷十第一三頁)茀亭

先生師茀亭(一八二三—一九〇〇),字景善,滿洲正白旗人,同治二年翰林院學士,以理學名於世。次年轉内務府官。同治八年升内務副大臣。光緒五年升内務正大臣。許景澄

先生師許景澄(一八四五—一九〇〇),字竹篔,浙江嘉興人。十五入縣學。同治六年舉人,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光緒元年充順天鄉試同考官。五年,四川鄉試副考官。光緒六年,詔使日本,遭父憂,未行。光緒九年服闋,補侍講。十年,出使法德意和奥五國大臣,兼攝比國使務。十六年,出使俄德奥和四國大臣,累遷至内閣學土。二十二年升工部右侍郎。二十三年,署禮部右侍郎,充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調補吏部右侍郎,轉左侍郎。後以庚子(一九〇〇)拳禍主和棄市。宣統元年追謚文肅。著有《許文肅公遺集》。潘祖蔭

先生師潘祖蔭(一八三〇—一八九〇),字伯寅,江蘇吴縣人。咸豐二年進士,授編修。遷侍讀,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除大理寺少卿。左宗棠被劾,召對簿,罪不測,祖蔭上疏營救,且密薦其能,獄解乃起,獨領一軍。十一年,詔求直言,祖蔭念車駕還都,首斥奸佞,綱紀一新,爲上勤聖學、求人才、整軍務、裕倉儲四事,並請免賦以蘇民困,汰釐以紓民力,嚴軍律以拯民生,廣中額以收民心。同治三年,授左副都御史,旋補工部侍郎。七年,調户部,充經筵講官,典順天鄉試。十三年,特旨賞編修。光緒元年,授大理寺卿,補禮部右侍郎。數遷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光緒六年,偕醇親王奕誴等辦中俄交涉。約既成,籌善後,條列練兵、簡器、開礦、備餉四事進。命入直軍機,父憂歸。服闋,起權兵部尚書,調補工部,兼管順天府尹事,晋太子太保。光緒十六年卒,贈太子太傅,謚文勤。輯有《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著有《芬陀利室詞》《西陵日記》《秦輶日記》《沈陽紀程》《鄭庵詩文存》《攀古樓彝器款識》等。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卷二 早年求學《光緒井研志》藝文五《四益館五經義》提要云:“平早歲文格最嚴,治經後專以經説行文,多用新解,每一藝出,人皆驚詫,其實多精審之論,五經文風動海内。”又云:“讀此鈔,益信根深實茂之説爲不誣云。”(《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一二六七頁)先生嘗云:“予幼篤好宋五子書、八家文。丙子從事訓詁文字之學,用功甚勤,博覽考據諸書,冬閒偶讀唐宋人文,不覺嫌其空滑無實,不如訓詁書字字有意。蓋聰明心思於此一變矣。庚辰以後,厭棄破碎,專事求大義,以視考據諸書,則又以爲糟粕而無精華,枝葉而非根本。取《莊子》《管》《列》《墨》讀之,則乃喜其義實,是心思聰明至此又一變矣。”(《廖平全集》第一册第四六七頁)故此卷首述先生早年求學經歷,起咸丰二年壬子(一八五二),迄光緒元年乙亥(一八七五),凡二十四年,爲先生篤好宋五子書、八家文,從事訓詁文字之學,博覽考據諸書時代。咸豐二年壬子(一八五二) 二月初九日亥時生 一歲

先生原名登廷,字煦陔(一作旭陔),繼改名平,字季平,初號四益,繼改四譯,晚號五譯,更號六譯。初名其堂曰小世彩堂,曰雙鯉堂,五十前後曰則柯軒主人。四川省井研縣青陽鄉鹽井灣人。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始祖萬仕由湖北省麻城縣孝感鄉入川,卜居井研縣東觀音堂壩,後徙廖家嘴,再遷鹽井灣。由明至清,族頗繁,率以農爲業,十九世而至先生。

高祖樂行,字宣猷,邑庠生,妣王氏。曾祖永昭,字顯揚,妣周氏。祖正傳,贈奉直大夫,妣楊氏。父復槐,字繼誠,時年四十六歲。母雷氏,誥封宜人,同邑雷源公女,時年三十六歲。子五人,先生其季也。兄登墀,字雲襄,時年十五歲;登梯,字級升,時年十二歲;登樓,字光遠,時年三歲;姊一人,後適同邑陳爾華。

正月十四日,祖正傳卒,年七十九歲,葬廖家嘴油榨灣。父復槐公時方於鹽井灣設磨坊及糖果店。“喪葬自任之,不以累諸昆。”(《光緒井研志》卷三十第二〇頁)

是年,潘祖蔭二十三歲,王闓運二十一歲,張之洞十六歲。

楊永清(一八五二—一八九九)生。楊永清,字子純,成都崇慶人。光緒乙酉(一八八五)拔貢,尊經書院肄業。尤精詩文,去世後,其子楊正芳整理詩文集,邑人彭云生作序,惜已散佚。先生《岩渠馮魯溪小傳》云:“(尊經)得人最盛,如……崇慶楊永清……各有撰述。”(楊正苞《江源書院與楊遇春家族》,《崇慶縣文史資料選輯》第六輯第四頁)咸豐三年癸丑(一八五三) 二歲

四月十二日,夫人李氏生。

張祥齡(一八五三—一九〇三)生。張祥齡,字子苾,一字子芾,號芝馥,四川廣漢人。光緒二十年進士,改庶吉士,知陝西大荔縣知縣。著有《半篋秋詞》《受經堂集》《前後蜀雜事詩》等。妻曾彦,字季碩,四川華陽人,著有《桐風集》。

江瀚(一八五三—一九三五)生。江瀚,字叔海,號石翁。歷任道臺、布政使、大學教授,福建汀州人。光緒十九年主講重慶東川書院,後任江蘇高等學堂、師範學堂監督。光緒三十二年任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監督。宣統二年爲資政院碩學通儒、議員,署布政使。民國初建,任參政院碩學通儒參政及高等文法官考試主考官。民國十六年,充禮制館總纂。著有《慎所立齋文集》《慎所立齋詩集》《孔學發微》《論孟巵言》《詩經四家異文考補》《石翁山房札記》《吴門消夏記》《北游草》等。咸豐四年甲寅(一八五四) 三歲

劉文淇(一七八九—一八五四)卒。劉文淇,字孟瞻,江蘇儀徵人,嘉慶優貢。生平專攻《春秋左氏傳》,嘗謂左氏之義爲杜注剥蝕已久,其稍可觀者皆襲取舊説。著有《左傳舊注疏證》八十卷、《左傳舊疏考正》八卷、《楚漢諸侯疆域志》三卷、《揚州水道記》四卷、《讀書隨筆》二十卷等。咸豐五年乙卯(一八五五) 四歲

顧印愚(一八五五—一九一三)生。顧印愚,字印伯,又字蔗孫,號所持,四川華陽人。光緒五年舉人,屢應禮部試落第。張之洞任湖廣總督,與梁鼎芬、易順鼎、陳衍、程頌萬俱游其幕。歷任洪雅訓導、武昌通判、武昌知縣。光緒二十九年,充湖北鄉試同考官。宣統二年,與程頌萬、梁鼎芬在京唱和,結閑山社。辛亥革命後窮困潦倒,卒於京。陳三立評其詩曰:“始宗玉溪、玉局,故名其居曰雙玉庵。務約旨斂氣,洗汰常語,一歸於新雋密栗,綜貫故實,色采豐縟,中藏餘味孤韻,别成其體,誠有如退之所謂能自樹立不因循者也。”(《成都顧先生詩集序》,今據《散原精舍詩文集》卷十六《顧印伯詩集序》校補)。卒後寧鄉程康等輯其詩爲《成都顧先生詩集》十卷。

八月十八日,嚴雁峰(一八五五—一九一八)生。嚴雁峰,原名祖馨,字德輿,更字雁峰,别號賁園,陝西渭南人。

魏源《書古微》成。先生嘗言:“魏默深以《孟子》《史記·舜本紀》之文爲《舜典》,據而補之,……皆誤於僞序之故。”(《廖平全集》第一册第一三八頁)咸豐六年丙辰(一八五六) 五歲

七月初五日,弟登松生。

羅元黼(一八五六—一八三一)生。羅元黼,字雲裳,四川崇州人。早年入尊經書院肄業,與先生、宋育仁、張祥齡、劉子雄齊名。曾在岳池、豐都等縣任教,後任高等學堂舍監、存古學堂教習,並以學監之職主持書局,校刻蜀中文獻,注疏經史要籍。著有《蜀畫史稿》《蜀中名畫記續集》等。咸豐七年丁巳(一八五七) 六歲

井研連續天旱兩年,全家食不果腹。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

咸豐七八年,也就是父親六七歲的時候,連天大早,塘堰和沙凼的水都亁了,挑水要走十餘里。磨房和糕餅店都被迫關門了。一家人以野菜、芭蕉頭維持生命,祗偶爾吃頓野菜稀飯。五叔餓得面無人色,時常啼哭。路上也時見餓殍。這些悲慘景象,給父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民國初年他在成都國學院做校長時,每當家鄉有人來,父親第一句就問:“今年雨水如何?”聽到雨水不好,就眉頭一皺;聽到雨水好,沙子凼都栽了,就喜笑顔開。我當時年幼,很不理解。常想家鄉那樣多好吃的東西不問,爲什麽單問雨水呢?(《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七九—九八〇頁)《光緒井研志》云:

七年,奏免津貼遇閏加增之數,三次奉總督檄糶賣常平穀易銀解布政使司。(《光緒井研志》卷四十二第一一頁)

楊鋭(一八五七—一八九八)生。楊鋭,字叔嶠,又字純叔,四川綿竹人。早年入尊經書院,喜談新學。授内閣中書,與修會典,書成晋侍讀。旋入張之洞幕。光緒二十一年,參加强學會。光緒二十四年,在京創立蜀學會,參加保國會。又與在京同鄉創設蜀學堂,兼習中西學業。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戊戌政變遇害。著有《説經堂詩草》。

吴之英(一八五七—一九一八)生。吴之英,字伯朅,號蒙陽漁者,四川名山人。早年入尊經書院,曾任資州藝風書院及簡州通材書院講席、灌縣訓導、尊經書院都講、錦江書院襄校、四川國學院院正。光緒二十四年,與宋育仁等組織蜀學會,創辦《蜀學報》,自任主筆。著有《壽櫟廬叢書》。

宋育仁(一八五七—一九三一)生。宋育仁,字芸子,晚號道復,室名問琴閣,四川富順人。光緒十二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升翰林院檢討。歷任駐英、法、意、比四國使館參贊。甲午戰起,上書朝廷抗日防俄,次年參加强學會。光緒二十二年辦理商務、礦務,發起蜀學會。光緒二十四年長成都尊經書院,辦《蜀學報》。辛亥革命後,任國史館纂修,民國五年繼任成都國學院院長兼四川通志局總纂。著有《説文部首注》《周禮十種》《時務論》《采風記》等,後輯爲《問琴閣叢書》。

魏源(一七九四—一八五七)卒,年六十三歲。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陽人,道光進士。先生嘗謂:“魏默深略知分古今,……冀圖僅據文字主張今古門面,而不知今古根源之所在。”(《廖平全集》第二册第八八五頁)咸豐八年戊午(一八五八) 七歲

初讀於鹽井灣萬壽宫(一説在舞鳳山),塾師爲向春廷。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

父親當時祗七八歲,還做不了什麽事,便讓他上私塾讀書。祖父這麽做,並無奢望,祗不過希望他能寫會算,將來好在生意上助他一臂之力而已。

私塾設在鹽井灣的萬壽宫,啟蒙老師叫向春廷。以後父親又曾從胡龍田讀於鹽井灣禹王宫,從曾雩亭讀於小黄沖廖榮高家,從鍾毓生讀於高屋基,前後共四五年。(《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八一頁)

按:《廖季平年譜》按語云:“先生就外傅,傳者忘其年。據先生友人楊楨祭復槐公文,似在天旱後兵亂前,故繫此。”(《廖季平年譜》第四頁)然楊楨之文今已不傳,今僅據《廖季平年譜》補入。一説在舞鳳山,亦據《廖季平年譜》補入。

九月初八日,張森楷(一八五八—一九二八)生。張森楷,原名家楷,字元翰,號式卿,改字石親,晚號端叟,重慶合州人。光緒十九年中舉,曾任鄰水、忠州、雅安縣學訓導、成都大學史學教授、川漢鐵路公司總理等職。光緒二十七年創辦四川蠶桑公社及國立四川蠶桑學校。民國三年主修《合川縣志》,十七年客死北京。著有《史記新校注》《二十四史校勘記》《通史人表》等。

劉子雄(一八五八—一八八九)生。劉子雄,字健卿。幼穎悟絶倫,讀書過目不忘。十四入邑庠,受知於學使張之洞,有聲黌序。調入尊經書院肄業,學問日進。博通經史詞章,尤擅勝場院課諸作,主試謂其波瀾壯闊,詞采遒麗,希戰漢魏。光緒丙戌(一八八六)四川優貢,廷試得教職,旋中戊子(一八八八)科順天鄉試,朝考授内閣中書舍人,遽以疾卒於京邸。有才弗壽,士林莫不惋惜。遺著有《劉舍人遺集》,友人秀山李稷勛爲梓行世。(民國《德陽縣志》卷三第四七頁)

楊贊襄(一八五八—一九一六)生。楊蘭皋,名贊襄,四川天全人。幼承家學,博涉史傳。擅詞章,輕舉業,拙於爲書。住尊經書院三十年,專攻史學,著有《史記發微》等。清末任陸軍學堂史學教員,民初任存古學堂教員,又任馬邊縣知事,曾代川西道道尹。民國五年,卒於成都,歸葬天全。遺著甚多,惜已散佚。(《任乃强藏學文集》中册第四一一頁)

康有爲(一八五八—一九二七)生。康有爲,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海人,世稱南海先生。光緒十四年至二十四年七次上書光緒帝,要求變法。光緒十七年刊印《新學僞經考》,二十一年鼓動在京舉人聯名上書。同年考中進士,授工部主事。後組織强學會、保國會,辦《中外紀聞》《强學報》等,鼓吹變法。光緒二十三年發表《孔子改制考》,主張託古改制。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海外。著有《新學僞經考》《孔子改制考》《大同書》等。咸豐九年己未(一八五九) 八歲

劉光第(一八五九—一八九八)生。劉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順人。光緒進士。光緒九年任刑部主事。後以親喪去官,教授鄉里,提倡實學。光緒二十四年入保國會,標榜無新舊畛域之見,欲使“維新守舊咸得其宜”。戊戌變法期間,經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薦,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預新政。著有《衷聖齋文集》《衷聖齋詩集》。

馮蔚藻(一八五九—一八八四)生。馮蔚藻,字鑑瑩,號魯溪,四川巴州(今巴中)人。父文經,字蘭臺,光緒丙子(一八七六)舉人,官射洪訓導。光緒八年入尊經書院肄業。精禮學,先生稱其“精思果力,能發時賢所不敢發之難端”。去世後,先生爲作《魯溪小傳》。(周集雲《馮蔚藻傳略》,《巴中文史資料》第一輯第一六六—一七〇頁)《巴中縣志》第二編文學:

馮蔚藻,字鑑瑩,號魯溪。少英敏,承家學,詩文多古意,鄉先達余焕文深器之,常許以國士。會歸安朱學士逌然督學蜀中,提倡樸學,郡試得藻卷,奇之,以爲可學古,招入幕。既又資送尊經書院。是時,院長錢徐山、王壬秋前後得人最盛。藻以弱冠馳驟諸名士間,夙夜攻苦,再期而瘵,卒於家,年二十五歲。著有《鏡月軒詩文稿》。余焕文序曰:“假以歲月,充其所學,造就當不可量。”時以爲知言。井研廖平曰:“其《札記》殘藁,常多精華,出於集外,如《易》之四德,古今巨疑,以《乾》文云,君子有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餘六卦象曰‘大亨貞’‘大亨以正’,皆無‘利’字,疑經餘六卦,‘利’字皆爲衍文。豳疋、豳頌、豳詩,諸説紛紜。因《周禮》言笙吹,不云工吹,與采蘋、采蘩、貍首、騶虞言奏肆夏、樊遏等言金奏同疑,名目偶與《詩》同,不歌而奏樂,而非《詩》諸條,雖未能遽成一家,其精思果力,能發時賢所不敢發之難端云。”(《巴中縣志》第二編《文學》第四六頁)

同邑王茂其(一八五九—一八九一)生。王茂其,字蔚腴。年弱冠,補博士弟子,調尊經書院。《光緒井研志》有傳。(《光緒井研志》卷三十五第二三—二四頁)著有《自怡雲嶠集》五卷,提要云:“茂其初肄業成都尊經,舉優行後之京師,所交多當世知名士,然人雅重茂其,皆以行誼,不以文字,而文字固特雋峭。”(《光緒井研志》藝文五第一二—一三頁)咸豐十年庚申(一八六〇) 九歲

閏三月,滇匪李永和犯城。五月,湘軍蕭慶高至,一戰破走之,圍始解。(《光緒井研志》卷四十二第一一頁)

八月十二日,側室劉夫人生。

是時,父復槐公舉家避難廖家嘴、李家、柴家山等地,繼至仁壽縣大願寨構茅屋居住。先生見人檐前燃紙燈,輒仿作,偶不慎,屋焚,罄所有。時鹽井灣磨坊糖肆亦毁於兵。匪去歸家,向族人貸錢二十千,乃得重理舊業。廖宗澤《先王考府君行述》云:

藍李之變,雷太宜人襁負五叔祖,而手牽先祖以避於寨。先祖時八歲,見人檐前之然紙燈也,則亦仿作而然之。偶不慎,屋焚,罄所有,家復困。(《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一三頁)

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

咸豐七年(一八五七)李永和和藍大順農民起義軍進至井研縣境時,資中知府董貽清率領資中、資陽、内江、仁壽四縣兵力來井研圍堵。當時謡言四起,鄉人紛紛逃避。祖父帶領全家避於廖家嘴、李家,後來又到仁壽縣境的大願寨。祖母是小腳,背負五叔,手携父親艱難隨行。到了山寨,自己砍樹子、割茅草建了一個茅棚棲身。那些富豪之家早在山上修有高大房屋,小康之家也選擇山陰避風之處,用樹條搭起屋架,蓋上厚厚的茅草,較之貧苦人家的窩棚就明亮舒適多了。

有些有錢人家,在檐前掛上檐燈,晚上點燃既很明亮又極氣派。父親十分欣羨,就向祖父要求也做一個掛上。祖父聽後責備他説:“别人是什麽人,我們是什麽人?兵荒馬亂的,吃飯都很難,還點檐燈?”父親從小就倔强,聽了很不服氣,竟悄悄做了一個紙燈籠,點燃掛上。茅屋周圍頓時大放光明,父親與一群窮孩子樂得拍手歡呼。忽然風吹燈擺,燈籠着火,立即引燃了茅屋。等到大人發覺時,茅屋連同僅有的一點被蓋衣物已全部化爲烏有。祖父氣極了,要趕走父親,幸祖母再三哀求,並把一切過失攬在自己身上,才使父親免了難。東西燒光了,一家幾口怎麽過?幸好已是暮春天氣,又得到鄉親們的資助,才得免凍餒之苦。(《廖平全集》第十六册第九八〇—九八一頁)

按:廖幼平云事在咸豐七年,今據《光緒井研志》知當在咸豐十年間,故附於此。

宋翔鳳(一七七九—一八六〇)卒。宋翔鳳,字于庭,江蘇長洲人,嘉慶五年舉人,官新寧知縣。著有《周易考異》《尚書略説》《尚書譜》《大學古義説》《論語説義》《孟子趙注補正》等。咸豐十一年辛酉(一八六一) 十歲

七月,咸豐帝崩於熱河。

八月初六日,吴嘉謨(一八六一—一九三一)生。吴嘉謨,字蜀輶,一字樹猷,自號半農山人,四川井研人,光緒舉人。其父吴克昌,同治十三年進士,歷官河北房山、良鄉、武清、寧江等縣知縣。嘉謨爲克昌長子,少年聰慧,“紹述家學,練習故事”(先生語)。後調尊經書院肄業。光緒十七年中舉。曾在井研來鳳書院、犍爲通才書院講學。光緒二十五年與龔煦春合纂《光緒井研志》,“日夕點勘,常至漏盡,一稿十易,不以告勞。”(《廖平全集》第十一册第六九六—六九七頁》)光緒二十九年中進士,授度支部主事。曾任四川省城高等學堂歷史教席,復任總辦全省學務調查所,參與籌辦川漢鐵路事宜。光緒三十一年,受趙爾豐聘,充任關外學務總辦,有“康區文翁”之譽。辛亥革命後,被蜀軍政府任命爲爐邊宣慰使,當選國會議員,後任四川巡按使署秘書長。著有《井研吴蜀輶先生詩文稿》。

八月二十五日,王乃徵(一八六一—一九三三)生。王乃徵,字聘三,晚號病山,四川中江人,光緒十六年進士,翰林院編修,轉御史,出爲江西撫州府知府,累官湖北布政使,護理湖廣總督,調河南布政使,又調貴州。辛亥革命後,僑寓上海。“生平嗜學不倦,所著詩古文辭,謹嚴有法度。”(尹昌齡《王病山先生墓誌》)去世後由胡嗣瑗編爲若干卷,惜已散佚。今存《天目紀游草》《嵩洛吟草》《汴梁六月存稿》《病山文鈔》等。

邵懿辰(一八一〇—一八六一)卒,年五十二歲。邵懿辰,字位西,浙江仁和人,道光舉人。乾嘉今文學初有《公羊》,繼有《詩》《書》,至邵氏著《禮經通論》,以《儀禮》十七篇全爲古文,《逸禮》三十九篇爲劉歆僞造,始有今文禮。先生於邵氏《禮經通論》推崇備至,謂爲二千年未有之奇書。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 十一歲

俞樾《群經平議》成。俞樾(一八二一—一九〇七),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進士,翰林院編修。著有《群經平議》《諸子平議》《茶香室經説》《古書疑義舉例》等。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 十二歲

龔煦春(一八六三—一九三七)生。龔煦春,字熙臺,號几山,光緒廪生。祖父龔震東、父龔炳奎均嗜學。煦春既紹述家學,又從新城王樹枏受桐城文章,兼通測算,諳掌故。曾在眉山、成都等地執教。主持修纂《光緒井研志》,參修《四川通志》。著有《洪範舊義》《陵陽水道考》《蘇文定公年譜》《國朝四家文選》《古文詞彙約編》《几山文集》《四川郡縣志》等。

陳奂(一七八六—一八六三)卒。陳奂,字碩甫,號師竹,晚號南園老人,江蘇長洲人。少師段玉裁,治《毛詩》《説文》。入都與王念孫父子游,所學益邃。後主杭州汪遠孫家,潛心著述。有《毛詩傳疏》《毛詩説》《毛詩音》等行世。同治三年甲子(一八六四) 十三歲

此前數年,先生從胡龍田學於鹽井灣禹帝宫,從曾志春學於小黄沖廖榮高家,並從廖榮高學醫,從何欽培學於董家寨,然具體年月不詳。

曾志春,字雩亭,拔貢生,曾主講井研來鳳書院。“以善教名,接弟子以誠,所論辨批竅導窾,聽者忘倦。”時先生讀書苦不能記誦,復槐公以其拙,令廢學。一日先生將往捕魚,默禱於堂前:如今日能得魚,當復讀。及往,果得二鯉,亟告復槐公。公喜,烹魚祭祖,並至塾爲師言其故,求免背誦。師許之,乃卒讀。後先生以“雙鯉”名其堂,志此事也。又有《雙鯉堂課鈔》一卷,提要云:“此鈔爲平家塾改稿,其子師慎鈔集,凡五十餘藝。”(《光緒井研志》藝文五第二二頁)先生嘗自記斯時用功之方云:

予素無記性,初讀五經未終,而皆不能記誦。每讀生書,必以己意串講一遍,然後能記十二三。時因書不成誦棄學,師許以不倍,乃復從學。故余後專從思字用功,不以記誦爲事。心既通其理,則文字皆可棄。至於疑難精要之處,雖不能舉其辭,然亦能默識其意,不可亂以他歧。(《廖平全集》第十五册第四二八頁)

廖幼平《我的父親廖平》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