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商系列(套装三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9:38:41

点击下载

作者:王晓霞、李子涛、王涛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所谓情商系列(套装三册)

所谓情商系列(套装三册)试读: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愉快

序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诠释了“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而情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要与别人情绪一致。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高情商的人,懂得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去迎合他人,从而寻找契机,将自己的好情绪传达出去。这种说话和沟通的方式,会让与之沟通的人很舒服,从而感觉到愉悦,进而产生好感并愿意做任何事。

这些会说话的高情商者,可以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奠立人际关系;可轻松自如地调解纠纷、斡旋争端,让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可获得同事的尊敬、老板的青睐,使自己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成功人士大多是高情商者,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些“高情商者”身上,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创造的。君不见,拿破仑的一席话,能迅速调动军队的士气,一鼓作气取得胜利;君不见,林肯的一席话,能让反对他的政敌哑口无言,肃然起敬;君不见,比尔·盖茨的一席话,能促使信息业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些高情商者正是依靠出众的口才,因而被朋友所尊敬,被社会所认同,上得领导青睐,下得下属爱戴。他们共有的特质表现为:既能从新的角度看事物,又能就众人熟知的事物提出独到的观点;既有广阔的视野,谈论的题材超越自身生活的范畴,又充满热情,让人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所从事的种种活动怀有强烈的情感,且使人对他的话题兴趣盎然;他们好奇心强,对许多事都有探究的兴致;他们有同情心,会设身处地去思索你所告诉他们的事情;他们有幽默感,也不介意开自己的玩笑;他们有自己的说话风格……

也许你十分羡慕那些能够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高情商拥有者,但是仔细想来,这些高情商的人所具备的特质,我们何尝不具备呢?其实,与智商不同,情商这种东西十分看重后天的培养,只要肯下功夫练习,掌握说话的基本功,通晓语言的技巧,理解语言的艺术,发挥语言的力量,人人都可以成为会说话的高情商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古今中外相关经验的借鉴,离不开对理论和技巧的学习。这本书,就为这种借鉴和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第1章把“笨语”变成“妙言”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要想把话说得婉转动人,有理有趣,引人入胜,就需要学好并妙用其中的技巧。总之,话要巧,多动脑。只有充满智慧与技巧的话语,才能让人听后心情愉悦,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人欢迎。我们真的会说话吗?

要是有人问你:“你会说话吗?”估计很多人都会沉吟半晌,不知道如何作答!我们也知道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会或者说并不是真正地会说话。

有家父子冬日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旧时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卖,儿子在北街卖。不多久,儿子的地摊前有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便壶大了些。”那儿子马上接过话茬:“大了好哇!装的尿多。”人们听了,觉得很不顺耳,便扭头离去。在南街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的情况。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后,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大是大了些,可您想想,冬天夜长啊!”好几个顾客听罢,都会意地点了点头,继而掏钱买走了便壶。

父子两人在一个镇上做同一种生意,结果迥异,原因就在会不会说话上。我们不能说当儿子的话说得不对,确实,便壶大装的尿多,他是实话实说。但不可否认,他的话说得欠水平,粗俗的语言难以入耳,令人听了很不舒服。本来,买便壶不俗不丑,但毕竟还有些私秘的因素在内。人们可以拿着脸盆、扁担等大大方方地在街上走,但若拎着个便壶走在街上,就多少有些不自在了。此时,儿子直通通的大实话怎么能不让买者感到别扭呢?那个父亲则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推销商。他先赞同顾客的话(“大是大了些”),以认同的态度拉近与顾客的距离,然后又以委婉的话语说“冬天夜长啊”,这句看似离题的话说得实在是好,无丝毫强卖之嫌,却又富于启示性。其潜台词是: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且又怕冷不愿意下床是自然的,大便壶正好派上用场。这设身处地的善意提醒,顾客不难明白。卖者说得在理,顾客买下来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有过一段评论说:“语言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

确实,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有的人缺少“嘴”上的功夫,说话乏“术”,因此,言谈表达往往“话不投机”,以致很难把事情办好,有时甚至还会将好事办砸;而有的人则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有的人甚至能点“语”成金,使所言收到奇佳的表达效果。

解缙陪伴明太祖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不料一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深感失望,即命解缙“以诗记之”。这可是件风险极大的事。没钓到鱼乃是件地地道道的憾事,如果直录其事激怒皇上,岂不是脑袋不保?但既然皇上有令,如果不录,岂不是有意抗旨?不过这难不倒解缙,只见他稍加思索,便念出了一首漂亮的小诗:“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明太祖听了开怀大笑。请注意这首小诗,前两句的确是“尊旨而行”的实写,后两句则是巧妙的劝慰——钓不到鱼,那是因为皇上至尊至贵,“凡鱼”不敢上钩。于是就这么一“劝”,皇上乐开了花。

试想,如果解缙没有出色的想象力,不善于用语言将其准确迅速地表达出来,是不可能取得既直陈其事又劝慰皇上并且保全自己性命这样“一箭三雕”的效果的。

大哲学家老子曾经说过:“美言可以市。”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善于驾驭语言,便可以用之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不善“说”道的人,可能就注定了要一辈子平庸,深谙说话之“术”的人,却常常能在最不可能处扭转乾坤。

元代的关汉卿因为编演《窦娥冤》,得罪了统治者,官府要捉拿他治罪。关汉卿得知消息后,连夜逃走。途中,遇到几名捕快。

班头问:“你是干什么的?”

关汉卿顺口答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统领千军。”班头明白了:“原来你是唱戏的。”关汉卿又吟道:“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皆空。”班头见他如此伶俐,出口成章,便问道:“你是关……”关汉卿笑道:“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班头本来就爱看戏,特别爱看关汉卿编演的戏。知道眼前这人便是关汉卿。捉他吧,于心不忍;不捉吧,五百两赏银便没了。关汉卿看透了他的心理,便顺口吟道:“台头莫逞强,纵得到厚禄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可能是这首诗打动了班头,他便对另几名捕快说:“放他去吧,这是个疯子。”

关汉卿就这样脱了险。

可见,学会运用语言的威力,掌握说话的艺术,不仅是人际交往增进感情的催化剂,更是我们摆脱困境达到事业成功的保证。

有位西方哲人说过:“世间有一种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让我们记住他的话吧!会说话,才能成为大赢家

一个人,做到能说会道绝不容易,它需要技巧,只有掌握技巧,才能成为社交场合的大赢家。

掌握出色的说话技巧,等于多了一个交际的工具。

侃侃而谈,使听者为之而动容;能言善辩,使听者为之而折服。能说会道,往往是社交场合大赢家的看家本事。

每个人要把事情做好,要把人的关系协调好,就不得不说话,说话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把说话和做事结合起来的人,肯定是实实在在的人,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在生意场上,生意人不仅需要智慧,还应有涵养和风度,而且必须具备“说”的技巧。经商,离不开生意洽谈,而在洽谈中,僵局在所难免。作为一位精明的生意洽谈人应努力保持镇定,设法缓和洽谈气氛,这时,“能说会道”就派上用场,它可以改变问题,使氛围轻松,给你赢得时间,创造机会,使你“卷土重来”。

在情场上,“能说会道”是情人之间的黏合剂。

电影《人到中年》里有这么一段对话:“……你呢,你喜欢诗吗?”傅家杰问陆文婷。“我?我不懂诗,也很少念诗。”陆文婷略带自嘲口吻地说,“我们眼科手术,一针一剪都严格得很,不能有半点儿幻想的……”

傅家杰连忙打断她的话,热情洋溢地说:“不,你的工作就是一首最美的诗。你使千千万万人重见光明……”

就是这么简短的几句话,轻而易举地解除了有可能出现的误会,互相有了更深的理解,两人情感在深层处得到沟通,爱加深了。

社交场合,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更是交际双方情感撞击和融汇的彩虹。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犹如骏马对于骑士那样重要。

的确,社会上有些不老实的人,常常利用所谓老实人不会说话的缺点,占他们的便宜。这些不老实的人,虽说可恶,但善于花言巧语,尖嘴利舌,使他们常常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那些不善辞令、拙嘴笨腮的老实人难道不应该提高一下自己的说话水平,或者通过学习与训练使自己也“能说会道”起来吗?

当然,也并非具有三寸不烂之舌,说起话来满口冒白沫子的人就算口才好,就是能说会道。你看这位君子,夸夸其谈,口若悬河,但他讲了一番什么呀,都是人家的隐私,把人家和对象幽会时的样子也都描绘得细微而精彩。这种“口才”是如何的讨厌不是很明了吗?一般认为,推销人员的口才都好。这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现今的优秀推销人员中,不具备“口吐莲花”者,仍然很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很可能打不到要害,只言片语,却很可能一语说到点子上。哪一种算“能说会道”呢?显然是后者。

能说会道的人应该是不惹人厌烦的人。初次与人见面,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说话。言辞得体,会使对方满意,从而使你突破人际交往的每一道难关。一个懂得对方心意的人,说起话来能够为他人设想,这种人大都有强烈的感受性,故因善解人意而能博得对方好感。

要想真正算得上能说会道,还要绕过两口陷阱:一是言多语失;二是祸从口出。

总而言之,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只有能说会道才能游刃有余于社交场合,才能成为社交的大赢家。说得恰当比说得漂亮更好

在社交言谈中,富有语言表达能力的人,极具驾驭语言的功力,能够自如地使用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不断探求各种各样的语言风格。

谈起《水浒传》,人们便会立即想起那心直口快的“直炮筒”鲁智深的形象。其实,即使是最直率的鲁智深,有时也离不开委婉,说话也有含蓄的时候。电视剧《鲁智深》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只得削发为僧。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法师:“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持否?”智深:“能。”

法师:“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智深犹豫深思。

法师高声催问:“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智深:“知道了。”

要叫鲁智深不近女人不饮酒,他还能做到,倘要他不惩杀世间的恶人,实在难办。但此时若回“不能”则法师必不许其削发为僧,他就无处藏身了。因此来一个灵活应付,回答“知道了”,暗示“不能持”,法师面前过得关,又不违背自己的本意,两全其美。

委婉,或称作婉转、婉曲,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之,而且越揣摩,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篮球教练叫佩迈尔。他曾带领一支大学篮球队获得国内比赛39次冠军,使球迷们为之倾倒。可是,他的球队在蝉联29次冠军后,遭到一次空前的惨败。比赛一结束,记者们蜂拥而至,把他围得水泄不通,问他这位败军之将有何感想。他微笑着,不无幽默地说:“好极了,现在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冠军了。”

两度总统竞选均败于艾森豪威尔手下的史蒂文森,从未失去幽默。在他第一次荣获提名竞选总统时,他承认自己受宠若惊,并打趣说:“我想得意扬扬不会伤害任何人,也就是说,只要人不吸入这空气的话。”

在他竞选第一次失败的那天早晨,他以充满幽默力量的口吻,在门口欢迎记者进来:“进来吧,来给烤面包验验尸。”几天后,他被邀请在一次餐会上演讲。他在路上因为阅兵行列的经过而被耽搁,到达会场时已迟到了。他表示歉意,解释说:“军队的英雄老是挡我的路。”会议得以在欢愉的气氛中圆满闭幕。

可见,轻松、微妙、巧妙、含蓄的俏皮话,说得委婉,改变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听众感到他并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成功者,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无论是谁,在生活中都有不便直言之事。青年男女向异性求爱,虽然文学作品中也有“姑娘,我爱你”“小姐,嫁给我吧”“亲爱的,我向您求婚”之类的直率描写,但大多数人尚无这种勇气,因此常用婉语。如有些少数民族崇尚以对歌表达爱意,是很能吸引青年男女双方的。

在社交中,为给人以风趣之感,有人常常运用故意游移其词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事情的本意,但又没有违反使用语言的规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在社交活动中,适当讲究曲径通幽的谈话艺术,会使您魅力无穷。正如格拉西安所说:“说得恰当要比说得漂亮更好。”针对不同情况灵活应变

生活中有时可能出现一些未曾预料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有效地处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交际的随机性,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灵活应变。

在实际交往中,应对意外情况的语言技巧有以下五种。

1.以软击硬,绵里藏针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由于双方身份不同或处境不同,可能使一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当势力强大的一方故意发难时,弱方用硬碰硬的办法与之争斗是会吃亏的。要想坚持原则又能获取胜利,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软击硬,绵里藏针,用含而不露的口才去战胜对手。

2.偷换概念,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是互相顶替的意思。在交际中,有时会碰到一些不便或不必回答的问题。但是,缄默是不允许的,使用“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时也并不礼貌。此时,不妨“偷换概念”,故意曲解对方所提问题的意愿去应变。这就叫“移花接木”。

3.妙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也是实际表达中需要的。对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助于表意上具有“弹性”的模糊语言。随机应变,尤其需要模糊语言。

4.以毒攻毒

谈话中对方若故设“陷阱”,可以以牙还牙。会话对方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比较适宜用“以毒攻毒”法应变。

5.装聋作哑,顺水推舟“顺水推舟”可以避开对手的进攻,面对挑衅,除了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有时也需“绵里藏针”,以守为攻。这时候,不妨来个装聋作哑,一则避其锋芒,二则以有礼对无礼,在心理上争取主动。

应变的口才艺术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验。

首先,阅历、知识、气质等是影响应变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智慧高并且具有虚怀若谷、从容镇定气质的人,反应更敏捷,对付突然情况的反应更快,能在会话中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局面。

其次,思维方式也影响人的应变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培养应变能力首先要着眼于思维训练。古人说的“慧于心秀于口”,就是这个意思。人只要加强思维训练,就能使自己在语言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敏捷性、判断的准确性、表达的即时性等方面前进一步。

在人际交往中,各种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掌握了上述技巧,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就能收到奇效。机智地运用设问的技巧

好的口才离不开“问”的艺术。在人际交谈中,不同的语气表达着不同的语义,灵活运用问句的各种形式,可以使谈话变得非常有趣,也可使自己轻松应对种种谈话危机。学习运用设问这项技巧,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用问句开始话题(1)见面时的寒喧。大家一见面,先要寒暄一下,问候一声,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关心,将温暖送给对方,为我们开始下面的谈话起到铺垫作用。这时常见的问句可以问候对方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比如,“吃饭了吗”“生活还不错吧”“工作还忙吗”“气色不错,有什么高兴事吧”,等等。问句一般要简洁、质朴,不要过于华丽、烦琐。要记住,这时候,我们向他人问话,虽然用的是一般疑问句,但并不渴望对方做出什么详细回答,对方可以只是附和一下。这样的问话还要真诚一点,不要油嘴滑舌。比如,如果每次寒暄都这样说:“吃饭了吗?要是没有,我请你。”这会让对方感到为难,如果接受你的邀请,确非愿意;如果不接受你的邀请,又顺了你一个人情。因此,寒暄时,语言一定要简洁、质朴,态度要真诚、恳切。(2)诱导对方讲话。在谈话时,如果对方保持沉默,或者不善于言谈,我们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诱导对方讲话。这时可以就时下人们都关心的事情问对方,如政府刚刚颁布的某项政策,本地区刚刚发生的一件大事,等等。可以就对方感兴趣的事问对方,比如对方如果是做经济管理的,我们可以向他请教有关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果对方是做园艺的,我们可以向他请教如何栽花种草的问题;如果大家正在谈论某个话题,可以询问对方对这个话题的看法,比如大家都在谈如何看待中学生教育的问题,可以让对方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这类话题主要目的是诱导对方讲话,因此,一定要让对方有话可说。(3)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在谈话时,如果意识到对方对我们的谈话显得很懒散,我们可以用问题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这种方法在教学中经常被老师巧妙地运用,比如上课时老师发现同学们因为教室外的事,注意力不集中,就故意停顿一下,再问同学们:“刚才说到哪儿了?”同学们就会提醒老师,在这一问一答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会回到课堂上。利用问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在日常谈话中是常见的事,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比如,在大家都不在意的时候,我们就身边的事好奇地发问:“这是什么?”其他人肯定会被我们的发问吸引过来。

2.用问句试探对方(1)请求对方帮助。当我们要请求对方帮助时,语气要婉转一些,不能像命令似的,比如说:“来,帮一下忙吧!”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对方或许就不肯帮忙了,也许最后也还是帮了忙,但对方心里却极不情愿。我们可以用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说,比如,“这个箱子太重,你能帮我一下吗”“周末我有事不能上班,你能帮我代一天吗”“如果明天你能来参加宴会就好了,你能来吗”,同样的一个意思,用问句说出来,语气要委婉得多。带有商量的语气,会让对方乐意接受,同时,也给对方有回旋的余地。假如对方真的有事,不能帮忙,也能给对方一个脱身的机会。如果你直接说:“周末我有事不能上班,你来帮我代一天吧!”这样的话,如果对方要脱身,就会觉得驳你的面子很为难。(2)从对方那里了解更多的信息。当我们需要从对方那里了解更多信息的时候,问句帮了我们的忙。这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采用恰当的形式。这样的问句常常有明显的疑问词,如“在哪儿”“谁”“什么时候”。比如在我们装修房屋时,可以问装修商:“您能否说明一下,我们装修材料的质量如何?你们什么时候能完工?”然后,再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一下市场行情,收集信息,最后做出决定。当对方拖迟完工时,我们可以问:“请您告诉我,为什么不能按时完工?”可以说问句的形式,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从对方那里获得信息,只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表达方式有别罢了。(3)劝说他人。当要劝说他人的时候,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先从外围谈起,声东击西,在对方不经意中,让对方自己说服自己。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交的思想家。他为了劝说楚惠王不要攻打宋国,首先对楚惠王发问:“听说有这样一个人,自己华美的车子不坐,却要偷窃别人的破车坐;自己有绫罗绸缎不穿,却穿着偷来的破衣裳;自己有鸡鸭鱼肉不吃,却偷吃邻居的糟糠烂菜。你说这算是一种什么人呢?”楚惠王很好笑地说:“这个人必定有偷窃的癖好。”墨子接着就分析了楚国与宋国的情况,指出“楚国要攻打宋国,人家也会认为大王和偷窃者有共同的癖好”。听了墨子的话,楚惠王至少在口头上便不得不折服了。

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设问。当我们要劝说某人听取自己的意见时,可以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发问。当听者感受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时,就会斟酌我们的意思。

里根在与卡特竞选总统时,为了说服听众支持自己,对听众这样讲道:“每一个公民在投票之前都应该好好想一想这样几个问题:你的生活是不是比四年前改善了?你到商店里去买东西时,是不是比四年前更方便了?美国的失业人数是不是比四年前减少了?美国在国际上是不是比四年前更受尊重了?”里根提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之后他的支持率明显上升。

3.用问句作答(1)用问句延缓回答。当我们被他人紧紧追问时,或者是对别人问的问题,一时还不知道如何回答时,我们需要时间来缓解一下。我们可采用问句的形式,一边延缓回答,一边思索对策。比如,当我们被对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弄得应接不暇时,我们可以说:“请把你的话再说一遍好吗?我没听清楚。”这样来一下停顿。我们还可以要求对方:“你能说慢一点吗?”以获得更多的时间调整自己。如果对方问的问题,我们还没想清楚如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我暂时还不能回答,你可以等一等吗?”如果对方已把自己的观点讲得很清楚,我们一时不知道是同意好,还是不同意好,可以这样回答:“是吗?原来是这样?”用这样的问句先附和一下对方,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是不会深究的,我们这样附和一下,也就过去了。(2)问倒对方。在话题遇到争论的时候,如果我们能问倒对方,对方会因一时答不上来而阵脚慌乱,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在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艾滋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上,正当双方难分难解之时,反方突然发问:“我倒想请对方辩友回答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正方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为了不使场上失分太多,勉强地胡乱答道:“今年的口号是‘更要加强预防’,怎么预防呢?要用医学的方法去预防啊。”反方立即指出:“错了!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对方辩友连这个基本问题都不知道,怪不得谈起艾滋病问题来还是不紧不慢的。”因为正方被反方问倒,场面上一时间出现了被动,而反方出现了主动。(3)反问作答。反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正话反说。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思,用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这种表达效果能起到强调作用,使表达的意思更为明确有力,同时还有一种令人无法辩驳的势头,语气逼人。反问在谈话时用得好,更能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有时候,我们受到恶意攻击,如果要给对方讲道理,对方做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根本不容你讲道理,倒不如来个反问法,让对方说出的话,正好给我们找到一个还击的机会。

一个文化名人的儿子和一个农民的儿子同时爱上一位姑娘,文化名人的儿子很嫉妒,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一下。一天,三个人偶然相遇了,文化名人的儿子高声地对农民的儿子说:“据说,你父亲是农民,对不对?”农民的儿子回答说:“是的。”文化名人的儿子立即就说:“那他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乡巴佬?”农民的儿子不慌不忙地说:“据说,你父亲很有风度,对不对?”文化名人的儿子自傲地说:“是。”农民的儿子反问道:“那他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有风度的人?”农民的儿子的反问,给了对方狠狠的一击,让对方落荒而逃。反问讽刺对方。这种方法讽刺犀利,令对方无法躲藏。

妇女总喜欢把自己说得年轻,有一位老妇人已经是满头白发,还对她的朋友说:“你知道吗?我和我的妹妹加起来一共六十六岁。”她的朋友立即惊叫道:“哎哟哟,难道你把一个如此小的妹妹丢在家里放得下心吗?”这位老妇人有意表白自己的年轻,她的朋友故意惊叫,直接讽刺了她的虚荣心。

让对方回答。当别人提的问题我们从正面回答显得语气不够强烈时,可以采用反问的方式,让对方在我们的反问中自己去回答。这样回答的力度,胜过长篇大论。

为人在世,应当不耻下问。只要善于运用问的艺术,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说话一定要得饶人处且饶人

俗话说:“饶人不是痴汉。”因此,当双方的争论已到剑拔弩张的时候,占理得势的一方应当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风范,切忌穷追猛打,将对方逼入死胡同。否则,不仅不能辩赢对方,反而会扩大矛盾冲突。当然,“饶人”也要讲究语言艺术,力求在无损于双方面子和尊严的情况下达成妥协。要做到这一点,语言方式和语言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具体说来,饶人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息干戈,妙提难题巧服人

在双方激烈的争辩中,占理的一方如果认为说理已无法消除歧见,不妨采取一种“外强中干”的警示性语言中止争论,将一个两难选择摆在对方面前,就能收到警心诫人、平息干戈的效果。

生物学家巴斯德,一次在实验室工作时,一个男子突然蹿进来,指责他诱骗了自己的老婆。争论中对方提出决斗。清白无辜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将对方赶出门去,或者奋起决斗,但是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这时候巴斯德沉着地说:“我是无辜的……如果你非要决斗,我就有权选择武器。”对方同意了。巴斯德指着面前的两只烧杯说:“你看这两只烧杯,一只有天花病毒,一只是净水。你先选择一杯喝掉,我再喝余下的一杯,这该可以了吧?”那男子一下子怔住了,陷于难解的死结面前,只得停止争论与挑战,尴尬地退出了实验室。

正是巴斯德提出的绵里带刺的难题,才使决斗告吹,干戈止息。

2.化窘迫,类比影射巧暗示

一般说来,争辩中占有明显优势的一方,千万别把话说得过死过硬,即使对方全错,也最好以双关影射之言,迫使对方认错道歉,从而体面地结束无益的争论。

一位顾客在一家餐馆吃饭,发现汤里有只苍蝇,不由得大动肝火。他先质问服务员,对方全然不理。他找到餐馆老板,抗议道:“这一碗汤,究竟是给苍蝇的还是给我的,请解释。”那老板只顾训服务员,却不理睬他的抗议。他只得暗示老板:“对不起,请您告诉我,我该怎样对这只苍蝇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呢?”老板这才忙换来一碗汤,并谦恭地说:“你是我们这里最尊贵的客人!”

显然,这个顾客虽理占上风,却没有对老板纠缠不休,而是借用所谓苍蝇侵权的类比之言暗示对方:“只要有所道歉,我就饶恕你。”这样,自然就十分幽默风趣又得体地化解了双方的窘迫。

3.平怨气,以柔克刚巧警心

争论中得势的一方,欲以理服人,一方面需要据理力争,同时也需要智取。其中,以柔克刚的语言常常能使对方陷入碰软钉子的境地,不失为一种结束争论的有效手段。

有一对夫妻,丈夫趁妻子回娘家之际,邀请自己的哥儿们在家吃喝玩乐,弄得杯盘狼藉,全都醉倒在床上。妻子回来后,见状立即拿出主妇的威风,大喊:“都给我起来!”自然,丈夫的哥儿们前脚一走,后脚便是夫妻间的“内战”爆发。两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争吵得十分激烈。丈夫怒不可遏,高高地举起一只手,正欲打下去,那妻子却突然笑道:“好,好,没想到你还真进入角色了……你打吧,这一巴掌打下去,你会后悔一辈子的!”说也奇怪,此言一出,丈夫那高举的手掌便悄然收回,一场冲天怒气也化为乌有了。

妻子的话不软不硬,却颇具警心的威慑力——哀怨也有,愤怒也有,警示也有,仿佛灭火器一般,化解了无理一方的怨气与冲动。

4.搭台阶,“你好我好”巧圆场

生活中,有些人特别固执己见,常为些小事同别人争论,且火药味浓烈。这时,有理的一方应有饶人的雅量,可以一面解释一面折中调和,最好使用不带刺激性的“各打五十大板”或者“你好我好”的语言,避免冲突扩大。

有位先生上岳父家吃饭,进餐时翁婿两人聊起了一条高速公路的修建问题。那先生强调:公路的进度一再推迟,是有关方面的一个严重错误;而岳父则不同意,认为公路本来就不该兴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渐趋激烈。那位泰山大人把问题扯到“年轻人私心重,没有环保意识”上面,显然是在批评女婿。那先生怕再争论下去伤和气,便开始缓和下来,婉转地说:“可能我们的看法永远也不会合辙,可是,那没有什么。也许我们都是对的,也许我们都是错的,这也是未可知的事。”

一席话,不仅给自己搭了台阶,也给对方打了圆场,避免了双方争论不休、矛盾扩大,影响感情。试想,如果那先生意气用事与岳父争论下去,结果会如何呢?很可能惹火老岳父,被臭骂一顿。

5.息怒火,诚恳解释巧劝慰

人和人之间相互发火争辩,不少是因为互不了解、有失沟通造成的。这时,得理的一方最好是多加解释、设法沟通或者道歉、劝慰,与对方达成谅解或共识。

一家医院里,病人挤满了候诊室,一个病人排在队伍中,将手上的报纸都看完了也没有挪动一步。于是他怒火万丈,敲着值班室的窗户对值班人员大喊:“你们这是什么医院?这么多人排队你们看不见吗?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我下午还有急事呢!”值班员面对病人的怒火,耐心解释说:“很抱歉,让你等了这么久。是这样的,医生去手术室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一时脱不了身。我再打电话问问,看看他还要多久才能出来。谢谢你的耐心等候。”

患者排长队得不到及时诊治,责任并不在那个值班人员身上,但是面对病人的错怪,他却沉住气,一面解释,一面劝慰,这就比以怒制怒、火上添油的回答好多了。

6.除蛮横,宽以待人巧自责

争辩中可能会遇到蛮横无礼者。面对这种人,若只用以恶制恶的方式,常常会上当。这时候,平息风波的较好方式,莫过于得理者勇敢地站出来,以自责的方式对抗恶人恶语,这也是以柔克刚的有效手段。

有一个商场营业员,遇一中年男子退电饭锅。那锅已经用得半新半旧了,他却粗声粗气地说:“我用了一个多月就坏了,这是什么鸟货?你再给我换一只!”营业员耐心解释,他却大吼大嚷,满口脏话,说:“我来了你就得给退,光卖不退算个鸟!”营业员虽然占理,但为了不使争吵继续下去,便温和地对他说:“这只电饭锅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又没有质量问题,按规定是不能退的。你执意要退,那就卖给我好了。”就在她掏钱的时候,粗暴的男顾客停止了争吵,悄然离去。

显然,营业员的宽容与自责起了良好作用,反衬出对方的无理和卑劣,从容地制止了事态的扩大。

7.止争吵,幽他一默巧解纷

人与人相处,发生争吵在所难免,甚至夫妻那样的亲密关系,也不会例外。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调侃、幽默的言语,浇灭对方的怒气,达到释疑解纷的效果。

有一女子虚荣心重,当夫妻商量出席友人的婚礼时,她缠着丈夫要买一种昂贵的花帽。此时正值夫妻闹“经济危机”,丈夫自然不肯答应。争吵中,妻子赌气地说:“人家小喜和小金的爱人多大方,早就给她们买了这种花帽,哪像你,小气鬼!”丈夫不愿争论,只是故意夸张地说:“可是,她俩要是有你这样漂亮,还用买帽子装饰吗?”妻子一听这幽默的赞语,不觉转怒为笑。

一位男子彻夜未归,次日才幽灵般地回到家中,妻子埋怨了几句,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架来。忽然,妻子说:“算了,没什么了不起,男人晚上不回家都成时髦了!我唯一要提醒你的是:‘熟悉的地方还是有风景的!’”

那妻子虽然占理,却没有去“痛打落水狗”,只是调侃了几句,便使一场冲突体面地结束了。

饶人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平时多加注意,及时总结,适时应用,就可以避免冲突升级,化危机于无形。与其争辩不如不辩

在谈话的时候,无论多么小心,也有失策的时候,何况在许多时候我们又都是有口无心。如果不及时处理,只会造成更大失误。所谓“走为上策”,就是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纠缠不休,就会越陷越深,无法挽回,不如采用简单明了的方法,及时地避开,走为上策。只要找准时机,采取主动撤出的方式,就不至于陷入被动。

一般而言,主动撤出的方式有如下三种。

1.及时撤出

在谈话过程中,一旦发现自己有可能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时,就应及时撤出。这种情况一般有如下三种。(1)话题对我不利时。在谈话时,话题对我们不利的情况很多,当话题有可能触及我们的隐私而我们不好进行反击时,当我们将被驳得体无完肤而无法反击时,当我们即将面临自相矛盾而无法自圆其说时,就应及时撤出,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公司的王经理和李经理关系不和,虽说还没有到彼此拆台的程度,但是谁也不愿听到别人说对方的好。有一天,办公室的小仁和来访客户谈论李经理的办事能力,小仁很是赞赏李经理,正在这时王经理进来了,可是那位客户不明白李经理和王经理的关系,还不住地追问。如果再继续下去,小仁就会得罪王经理。这时,小仁应顾左右而言他。(2)话题对他人不利时。在谈话时,由于我们不明晓,在无意中即将给对方造成难堪局面,一旦有所察觉,就应及时撤出。

有一次,在列车上,大家谈起了如何照顾老人的事,一位说:“老人总是希望儿女待在自己的身边,可是做儿女的工作实在是太忙。”另一位也有同感地说:“是啊!老人就是越老越小,要把老人当小孩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起了老人的话题,后又由此回忆起幼时父母的趣事,大家正说得起劲,可是有一位坐在那里,始终没说一句话。有一位谈得很高兴的女士顺势问道:“你的父母呢?”始终没说话的那位,显得坐立不安,言辞闪烁,原来她从生下来就没见过母亲的面。这对于她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问话的那位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其中的缘由,立即岔开了话题。(3)话题不符合当时的气氛时。在谈话时,由于话题不定性,而且有可能从一个话题转入另一个话题,谁也不会想到,谈着谈着,就与当时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时也应及时撤出。

胡君和丁君同去参加同事的婚宴。在婚宴上,大家都祝新婚夫妇早生贵子。丁君像突然想起什么事似的对胡君说:“你的孩子怎么样了?”原来胡君这阵子一直都在为他的孩子犯愁,他的孩子被诊断出患了脊椎病,所以丁君的话触动了他,大家都显得有些沉重。这就显得与当时本该是喜庆的气氛不和谐,大家及时转移了话题,又都有说有笑起来。

2.顺梯而下

顺梯而下,是指依据当时有利的时机,只要有可能,不可更多地纠缠,顺势而下,不需要特意地去找,自然而然,做得巧妙,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自己依然保持着主动的局面。顺梯而下,可以有以下两种表现。(1)顺着话题而下。有时候,一个话题要进行下去,可朝着多种方向发展,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将话题引入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然后顺着话题及时撤出去。

在一次师生座谈会上,师生之间聊起了如何面对自己弱点的话题。会议进行得很温和,从不指名道姓,遇到要举事例的时候,也是以假设开始,诸如“假设你有什么弱点,你该怎么做”。可是后来会议特意留出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向在座的老师请教。一位同学站起来向一位姓何的老师提问:“当一个人遇到了非常难堪的事情,他可以正视它,战胜它,但也可以逃避它,哪种方法更好些呢?”何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同学合理的分析,说:“正视它,战胜它!”这位同学接着又问:“能不能问您一个隐私的问题……”正在那位同学还在犹豫该不该问时,何老师说话了:“既然是隐私问题,就不好当着众人的面讲,如果你感兴趣,会后,我们可以私下里谈谈。”

在这里,如果何老师让那位同学把话说下去,接下来肯定会使自己左右为难,不如顺着对方的话音,巧妙地撤出去,不在原来的话题上打转。(2)顺着他人解围而下。在谈话中,如果因为我们自己的难堪,造成整个气氛的不和谐,可能会有知趣的人站出来,及时替你解围,这时,就应该抓住时机,顺着他人解围及时撤出。

小明喜欢和他人诡辩,并且以此为乐事。一天将近中午吃饭时分,小可深有感触地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小明接着说:“这句话就不对了,据科学分析,人是可以饿七天的。”小可说:“那你饿七天看看。”小明接着说:“这句话,你又错了,你也可以饿七天的。”小可说:“我才不那么傻呢,只有疯子才干这样的蠢事。”小明又说:“历史上,很多当时被认作疯子的人,后人把他们看作伟人。”小明就这样无限地推演下去,哪知小可的个性淳朴,不喜欢这样饶舌,后来就有点无法忍受了。这时小可的好友小冬见状,凑过来说:“我们的小可最大的‘优点’,就是说错了话还不承认。”小可接过话头说:“小冬真是了解我。”说着对小明一笑,走开了。

3.低调退出

在谈话时,如果我们不得不撤出时,也可以采用低调的方式。所谓“低调”,就是自己明知要走了,就不要故作高昂的姿态,甚至可以自我解嘲。自己贬低自己是聪明的做法,等到被别人贬低,就会非常尴尬。(1)借言他事。借言他事,其实就是一种借口,不过它不是事先准备好了的,而是即时产生的。借言他事,一走了之,虽然看起来有点狼狈,不过用得好,并不会引起别人对自己这种“狼狈”相的反感,反而会因为自己适时而退网开一面。借言他事的方式很多,不拘一格,诸如,当我们无法说下去的时候,可以像突然想起什么事似的说:“对了,差点忘了,我还有点事,得先行告辞。”或者对面正好走过来一个熟人,可以及时地说:“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或者正在这时,自己的手机突然响了,可以走出去接个电话,回来之后再对他人致以歉意,如“不好意思”之类,利用谈话的中断,转移到别的话题上。(2)自我调侃。由于我们的过失,造成谈话中间出现了难堪,这时我们不要责备他人,还是找找自己的责任,采用自我调侃的方式低调退出吧。

有一次,十多年没见的老同学聚会,因为大家都是好朋友,所以说起话来直来直去。有一位男同学打趣地问一位女同学:“听说你的先生是大老板,什么时候请我们到大酒店吃一顿?”他的话刚说完,这位女同学立刻不安起来。原来这位女同学的丈夫前不久因发生意外去世了,但这位开玩笑的男同学并不知道,因而玩笑开得过了一点。旁边的一位同学暗示他不要说了,谁知这位男同学偏要说,旁边的那位同学只得告诉他真实的情况,这位男同学可谓无地自容,非常尴尬。不过他迅速回过神,先是在自己脸上打了一下,之后调侃地说:“你看我这嘴,几十年过去了,还和当学生时一样没有把门的,不知高低深浅,只知道胡说八道。该打嘴!该打嘴!”女同学见状,虽有说不出的苦涩,但仍大度地原谅了老同学的唐突,苦笑着说:“不知者不为怪,事情都过去了,现在可以不提它了。”男同学便忙转换话题,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处于类似的由于我们自己的原因造成不好下台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死要面子活受罪,可以采用自我调侃的办法,来得真诚一点。像上面的那位男同学,表达自己真诚的歉意,而对方也不会喋喋不休地责备我们,相反还会因为我们的真诚,一笑而置之。(3)巧语解难。让人下不了台的事大多发生在人们料想不到的时候,但是,只要能及时转换角度,巧说妙解,不但能给自己找个台阶,甚至能给生活增添某种乐趣。

有一对夫妻因小事争执不下,在家吵闹不休。正当妻子向丈夫做狮吼状时,有一位朋友来访,丈夫尴尬得无地自容。好在妻子也顾及丈夫的面子,看朋友到来连忙改口,但对丈夫来说,终究一时无法从窘境中摆脱。朋友见状,笑着说:“听你俩交流还挺热烈,我来得可真不是时候啊!”此话一出,其妻先红了脸,无语离去。丈夫马上调侃地对朋友说:“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刚才是在打情骂俏呢!别看她刚才那么凶,其实正表示她对我的关心,不信你问她。”这时妻子从里屋出来也与朋友打哈哈,争吵便化为云烟。

丈夫的“打是亲骂是爱”,把他和妻子的争吵说成一种“亲”和“爱”,朋友自然不会信以为真,但这样,转换了角度,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也似乎多了一些生活情趣。想来,朋友走后,他们也不会再争吵了。(4)打住法。在谈话中,当我们需要撤出时,还可以主动要求对方打住,虽然这等于在向对方认输,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输。我们要记住,跟我们谈话的并不时时刻刻都是我们的敌人,对方不会因此而穷追不舍,而我们的心里也不会留下“输”了这个既成事实的阴影。

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见面总喜欢相互打趣,甚至互揭老底儿,口无遮拦。有一次,徐君去参加一个会议,没想到在会议上,出人意料地遇到了两位多年没见的老同学——陈君和田君,他们也是应邀来参加会议,大家都格外高兴。会议结束后,大家坐到一起闲聊,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当年在校时的是是非非。其中有一件事,徐君至今还没弄清楚,本来也不在意,可是经老同学东扯西拉,旧话重提,徐君就问另两位:“你们清楚吧?那是怎么回事儿?”另两位都参与了此事,而且田君还在其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因此陈君就没接话茬,是田君开口解释,说到后来,就说到自己身上,不好再往下讲,就对另两位说:“这话就说到这儿,就此打住吧!”徐君也意识到了再说下去,田君就有点不好看了,主动将话题一转,又高兴地聊了起来。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你陷入困境时,切记不要死撑。有时,退是最好的策略,退一步海阔天空。第2章说话如煲汤要掌握火候

我们在与人交谈和来往中,不要自以为是、出言不逊,不要打听干涉别人的隐私、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不要无事生非、捕风捉影,也不要东家长西家短,更不能听风就是雨,左右摇摆。如满嘴污言秽语,不但伤人,而且有损自身形象,迟早会被别人憎恨和报复。避免口不择言“你会说话吗?”这样问你,你一定觉得可笑,只要是正常人,说话谁不会?可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先看下面的例子:

一剃头师傅家被盗劫。第二天,剃头师傅到主顾家剃头,愁容满面。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师傅答道:“昨夜强盗将我一年积蓄劫去,仔细想来,只当替强盗剃了一年的头。”主人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这师傅问:“先前有一师傅服侍您,为何另换小人?”主人就把前面发生的事细说了一遍。这师傅听了,点头道:“像这样不会说话的剃头人,真是砸自己的饭碗。”

有一人请客,四位客人有三位先到。这主人等得焦急,自言自语道:“咳,该来的还没来。”一客人听到了,心中不快:“这么说,我就是不该来的来了?”告辞走了。主人着急,说:“不该走的又走了。”另一客人也不高兴了:“难道我就是那该走又赖着不走的?”一生气,站起身也走了。主人苦笑着对剩下的一位客人说:“他们误会了,其实我不是说他们……”话未完,最后一位客人也走了。

你看,说话是简单的事吗?如果我们说话时不假思索,就可能伤人败兴,引起误解。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气氛,不要随意就说。像有些人去菜市场,问卖肉的:“师傅,你的肉多少钱一斤?”或饭馆服务员上一盘香肠,说:“先生,这是你的肠。”这类生活中的笑话,我们要注意避免。

明人吕坤认为,说话是人生第一难事。像上面所说的情况,还不是太难的。只要注意语言修养,慢慢就会改善我们说话的纰漏和不足之处。说话难,而说真话说实话更难。

春秋时,齐国的晏子经常劝谏齐景公。一次,齐景公的一匹爱马暴死,齐景公大怒,命令手下把养马人肢解。这时,晏子刚好在齐景公身旁,见手下持刀斧而进,晏子说:“大王,先让我代您说说这养马人所犯之罪,然后再处死他,这样才能让他心服。”齐景公说:“可以。”晏子就开始历数养马人三大“罪状”:国君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了,这是死罪之一;死的是国君最喜爱的马,这是死罪之二;你让国君因为一匹马而杀人,百姓知道了,必定怨恨国君,邻国知道了,必定轻视我们的国家,这都是因为你使马死了造成的,你真是罪有应得呀!齐景公明白了道理,说:“把养马人放了,不要因此伤害了我的仁政。”

如果晏子不绕着弯子让齐景公明白人比马更重要,而且直接指责齐景公做得不对,不应为一匹马而去杀人,那么,气头上的齐景公不仅不会听从,甚至连晏子自己也可能因直言而获罪。由此可见,说话讲究技巧的重要意义。

说话讲求一些技巧,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原则,指鹿为马,曲意逢迎。如果违心地说话,那技巧就变成了恶行。崔永元说得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讨论技巧,我们用酒精泡出了经验,我们得意地欣赏属于自己的一份老练时,发现我们丢了许多东西,那东西对我们很重要。”

晏子很会说话,但前提是坚持了原则,我们不能为技巧而牺牲原则和人格。恭维要有度

说话恭恭敬敬,对人客客气气,这是人的一大美德。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恭维他人,对人过度客气,那就物极必反了。

客气话是表示对他人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多用就流于形式、虚伪了。有人替我们做一点小小的事,比如借了支钢笔给我们用,我们对他说声“谢谢”就够了,如果说“啊,谢谢你,真的谢谢你,真使我觉得过意不去,实在太感激了”等一大串,那谁听了也不会觉得舒服。

说客气话的时候要充满真诚,把平时对朋友的客气话说得坦率一点,必定可以享受到真挚友谊之乐。像背熟的成语似流水般泻出来的客气话,最容易使人生厌。说客气话时,态度要尽量温文尔雅,不可有急促紧张的状态。还有,说客气话时要保持身体的均衡,过度地打躬作揖,摇头摆身,并不是“雅观”的动作。

另外,缺乏诚意的恭维话也会令人生厌。如果我们在日常的交谈中,开口即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小弟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等缺乏感情的、完全公式化的恭维话,则又刻板又古老,定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

凡说恭维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而且要言之有物。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与其不切实际地乱捧主人一场,不如赞美主人房间布置得别出心裁、壁上的一幅上乘之作或盆栽的精巧。若要赢得主人的喜欢,我们就要尽量发现他的兴趣并加以发挥。若主人爱狗,不妨赞美他的狗;若主人爱金鱼,则不妨说说自己如何欣赏那些鱼的美丽。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比说上许多无谓虚浮的客气话更为令人高兴。特别关心别人的某一种事物,必使人在欣喜之外还觉感激。

说话一定要谨慎,恭维他人的话尤甚。我们若以为恭维的话不会得罪人,可以乱说,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切实际的恭维话、言不由衷的恭维话,都很容易闹出是非,正如我们不能随便见到妇人就赞美她漂亮一样——倘若这个女人明知自己实在称不上漂亮时,心里会觉得我们是在笑话她,定会生气。女人,我们可以赞美她漂亮,或说她活泼,或说她苗条,或说她健美,或赞美她有才智,或说她幽默,等等。同是女人,各有所长,虽是赞美,也要加以选择。

总之,恭维他人的话,一不能乱说,二不能常常不分对象用同一的说法,三不能多说。不过谦,也不自夸

人们最不喜欢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好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人。

当我们有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被人发觉之后,人们自然会予以称颂;但若我们自我夸耀地叙述出来,只会得到别人的反感和轻视。

在我们一生中是否说过如下的话呢?“幸好他听从我的指点,否则他是不会有今日的成就的”“这帮家伙都是蠢东西,不知他们整天忙什么,我毫不费力就把它研究出来了”“你瞧,我这事做得多漂亮!你能够和我比吗?”……这一句句夸耀的话,犹如一粒粒恶的种子,从我们的口中出去,种在别人的心里,滋长出憎厌的幼芽。

爱自我夸耀的人,是找不到真正的朋友的。因为他自视清高,鄙视一切,不大理会别人的意见。这种人只会吹牛,朋友们避之唯恐不及。这种人常自以为最有本领,觉得干什么都没有人比得上他,往往瞧不起别人,结果往往使自己成为孤立者。

常言道:“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这话足以发人深省。一个人若真正具有某种本领或才智,是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公正赞许的,这赞美的话若是出自别人之口,才具有真正的价值。一个人总是对自己的成绩自吹自擂,夸大其词,其实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凡是有修养的人,都不随便评价自己,更不会夸耀自己。他们很明白,个人的事业行为,旁人看来是清清楚楚的。好坏别人自有公论,不必自吹自擂,与其过分夸耀自己,不如表示谦逊。

我们要记住,世界上本没有多少值得自我夸耀的事。如果有成绩自己不吹,别人也会来称赞;如果自己说过头了,别人就自然瞧不起你了。说话不要伤害人心

说话时千万不可以冲撞别人的忌讳。因为冲撞别人的忌讳,极易造成交际的失败,也会浪费你的一片苦心,从而引起别人强烈的反感。因此,了解他人的忌讳是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忌讳主要有生理忌讳和心理忌讳两种。

1.生理忌讳

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都会对他们的生理缺陷非常敏感。因此在与这类人交往时,要特别谨慎。不要对秃顶的领导说:“你真是聪明绝顶。”也不要对缺胳膊的领导说他“两袖清风”。也尽量不要当着腿部有残疾的人赞美别人说“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之类的话。这样会使他们心里不悦,甚至误以为你有意嘲笑他。但一般说来,生理缺陷比较容易发现,只要稍加留意便可避免。

2.心理忌讳

心理忌讳往往是因为一些特殊的经历所形成的,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隐藏在人们的心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忌讳。

有一位下属给他的领导祝寿,当着众人的面,他向领导作祝词时说:“希望我们的王厂长将来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一席话说得王厂长脸色发青。原来王厂长的儿子刚刚在车祸中过世,其妻子也没有再生育的能力,而这位下属初来乍到,并不知情。这位厂长却以为他故意嘲笑他断子绝孙,因此不顾贵宾云集,竟摔杯而去,弄得这位下属好不尴尬。这位下属虽然并不是有意,却冲撞了王厂长的忌讳,结果弄得不欢而散。

在与朋友相处时,有时会因为二人关系密切,习惯成自然,对对方的忌讳满不在乎,结果往往使朋友陷入尴尬的境地,有时甚至会使二人的感情破裂。

钱英和张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二人私底下无话不谈。在一次同学聚餐上,钱英一时兴起,笑着对大家讲了张敏暗恋班上某男生的事,而那位男生已经有了女朋友,当时也都在场,一时间,弄得张敏下不了台,气着跑开了。这就警示我们,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暴露好朋友的隐私,既然是隐私也就是不愿意让他人知道,如果让他人知道就冒犯了朋友的忌讳,是很不够朋友的表现。

在与他人交谈时,应该对于交谈对象的一些忌讳有所了解,千万不要自讨没趣地往人家枪口上撞,否则,你只有吃不了兜着走。开玩笑要把握尺度

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时,大家开开玩笑,相互取乐,说话不受拘束,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乐极生悲,因开玩笑而使朋友不快的事情也常常遇到。因此,有的人竟认为谈话时开玩笑应该避免,这是大可不必的。如果好朋友见面连开玩笑的话也不许说,那么生活也未免太乏味了。所以,生活中我们真正要注意的是开玩笑的方法,即不开过头的玩笑。

那么,开玩笑之前,你先要注意你所面对的对象是否能受得起你的玩笑。一般来讲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种,狡黠聪明。第二种,敦厚诚实。第三种,介乎两者之间。对第一种人,即狡黠聪明的人开玩笑,他不会使你占便宜的,结果是旗鼓相当,不分高下。第二种,敦厚诚实者,则无还击之计,亦无抵抗之力,这种人喜欢和大家一齐笑,任你如何把他取笑,他脾气绝好,不会动怒。对第一、二种人,你可以看看对方的情形,而知道能否开玩笑。唯有介乎两者之间的那种人,最应认真对待。这种人大概也爱和别人笑在一起,但一经别人取笑时,既无立刻还击的聪明机智,又无接纳别人玩笑的度量,如果是男的则变为恼羞成怒、反目不悦,如果是女的就独自痛哭一顿,说是受人欺侮。所以开玩笑之前,要先认识对方,最为安全。其次,要适可而止。开玩笑,一两句说过便完了,不要老是开一个人的玩笑,也不要连续开好几个人的玩笑,不然你必招来非议。

开玩笑本来是一种调解谈话气氛的良好方式,但使对方太难堪了,亦非开玩笑之道。你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你笑你的朋友怕老婆,你笑你的亲戚做生意上了当而蚀本,你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跤……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件,你却拿来取笑,不仅使对方难以下台,且表现出你的冷酷。同样,不可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做你开玩笑的资料,如斜眼、麻面、跛足、驼背等,面对别人的不幸,你应该给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谈话的人中,有一位在生理上有缺陷,那么在谈话中,最要避免易使人联想到缺陷方面去的笑话。

例如,有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李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时,同事老王想起一个笑话,便立刻说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老小姐是个近视眼,看到店老板光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立刻她听到了声闷叫。“浑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

接着是一片哄笑声,谁知事后竟从未见到李小姐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老王再也不和他打招呼。

其中的原因不说自明。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老王想来,他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