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法新积热病论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13:50:24

点击下载

作者:赵法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赵法新积热病论治

赵法新积热病论治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赵法新积热病论治/赵法新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5

ISBN 978-7-5132-5050-4

Ⅰ.①赵… Ⅱ.①赵… Ⅲ.①外感病-中医疗法 Ⅳ.①R25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34883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8.75 彩插0.25 字数197千字

2019年5月第1版 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050-4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国医大师张磊题词

本书作者合影(前排左起:赵法新、陈明显;后排左起:赵晓东、傅睿、赵军)内容提要

全国名老中医赵法新老师,躬身医疗近60载,对积热病研究颇深,认为积热理论既是对《脾胃论·脾胃胜衰论》的补充完善,又有其新的内涵,因此以积热立论,构建“积热病”的理论、方药、预防、治疗体系,开启了新的证治方法。书凡三卷,上卷“积热总论”,阐发积热源流,以及积热致病、发病的特点与预防措施;中卷“辨证与用药”,论述积热病辨治六层总纲、积热要药等;下卷“临证论治”,展示积热理论在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应用。本书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始终,进而探究积热病的发生、发展及根治,是一部观点创新、注重实用的临床专著。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医师、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及科研、文献工作者阅读参考。前 言

读经典、做临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也只是成功的一半;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善思考、多总结,由提炼而升华,勤笔耕,得新知,上台阶,才算真正的成功。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对待古人的东西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照着讲,重复古人,还古人本来的面目,这是继承;接着讲,是把古人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开创一个新局面,达到一个新境界,踏上一个新台阶,拓展一个新领域,创造一个新东西,这才是创新。冯友兰的话正好诠释了“读书临证”之目的在于“继承、创新”。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正是沿着这一轨迹前进,创造了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和丰富的理论经验,是一条成功之路。

2009年,我作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盘点学术观点和经验,总结撰著《中医师承心悟》作为教材,“积热论”为其中内容之一。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要求传承团队深入挖掘、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特色,首选积热病理论和临证资料,经梳理、构思,进一步完善积热病理论,构建积热病预防、治疗体系,堪称对《脾胃论·脾胃胜衰论》的延伸与补充。

我在临床实践中研究运用李东垣补中升阳理论和叶天士胃阴说及明清诸多大家关于脾胃的论述,拓展思路,扩充应用,用以指导辨证论治,提高疗效。《脾胃胜衰论》以胃气为本,以元气胜衰、邪气多少论发病状况,但我在运用之中又感其言犹未尽,遂增补了“食多而肥,身困乏力,积热火毒,内郁外发,诸病丛生,胃强脾弱也”一条。进一步,我在理论方面展开论述,形成新的认知,向前推进,以积热立论,辨治临床各科相关病证,溯源明流,遂撰《赵法新积热病论治》一书,辨证论治、验案佐证、理法方药浑然一体,亦算是我读书、临证,对于积热病论治经验的一次总结吧。

本书共分三卷。上卷“积热总论”,从文献理论、名医论述探寻积热源流,是为“积热源流论”。从《黄帝内经》胃肠积热属阳明证、《伤寒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诸病源候论》讲阳明邪热深化成毒、金元四大家完善阳明胃肠积热论治,到后世医家论述胃肠积热,历代各家论述阳明积热与时俱进,渐至深化,代有发展,显示积热源流一脉贯通,对阳明胃肠积热证的概念、性质、病因、病机、特点、主证、论析、治法、方药、预防进行系统阐析。中卷“辨证与用药”,阐述和分析积热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积热要药、专病专药,一以贯之,各具特色。下卷“临证论治”,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相关诸病,列验案40余则。各章节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一目了然,方便临证参考。

本书在策划、构思、整理、校对、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华中健主任指导,国医大师李振华指导并赐序,我的传承工作室人员、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陆拯兄、陈明显博士等同志予以大力协助,于此特致谢忱。赵法新2019年3月序

中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无数先辈在临证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医药文化和厚重丰富的理论经验,与时俱进,代有发展。现代中医药研究也离不开实践,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说得好:“中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不是拿来就能用,也不是谁都能用……”言外之意是实践出真知,青蒿素的研究成功就是经过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和科学实验才得出的结果。因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皆根植于实践。

赵法新教授出身世医,师承名家,又读高校,多次进修,读书临证,学习文献,理论实践融合,具备创新基础,加之注重临证研究,勤思考,善总结,从大量案例中寻找规律,论析升华,进而形成新的认知。他对李东垣《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以胃气为本,因元气盛衰、邪气多少而发病的理论赞叹不已。在实践运用之中,他又感到言犹未尽,所以做了增补:“食多而肥,身困乏力,积热火毒,内郁外发,诸病丛生,胃强脾弱也!”并由此展开论述,包括积热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病特征、主证论析、治疗方法、常用方药、预防措施,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相关病症,形成了新的认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赵法新教授以积热立论,构建积热病预防、治疗体系,撰著《赵法新积热病论治》一书,既补脾胃病论治之缺,又扩大了脾胃病的治疗范围,赋予其新的内涵,开辟新的论治思路与方法,在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中取得较好疗效,确有实用和推广价值。这是赵法新教授读书临证、总结升华、继承创新的成果。

这种师古而不泥古、继承进而创新的治学方法值得提倡,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中青年临床中医师会有一定影响与启迪,对中医的发扬光大极有裨益,故乐于推荐,是为之序。2017年3月上卷 积热总论积热源流

积热者,积滞化热,胃强脾弱,食而不消所致。初郁胃肠,久积化火,阳明热盛,充斥三焦,耗气伤阴,内郁外发,百病由生,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积热源远流长,溯源明流,探求机制,方能知其发展轨迹,便于治疗。一、秦汉时期

胃肠属阳明之论,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灵枢·本输》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明确胃肠属阳明。《灵枢·经水》云:“足阳明……脉大血多,气盛热壮。”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脉,阳气强盛,最易化热生火。说明阳明热证即胃肠热证。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第180条所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阳明病总纲,凡阳明病皆实热。《伤寒论》第179条又分“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其中“正阳阳明”与胃肠积热证类同,皆属阳明邪热炽盛或积滞化热实证。阳明热病是由外邪直中,或少阳误治转属,来势汹汹,火热炽盛、热盛伤津、阳明腑实是其特点。胃肠积热证则是由积化热成实,大都进程缓慢。《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伤寒论》所阐述“阳明热证,即胃肠之热证”,乃积热火毒,内郁外发,充斥三焦,百病由生,实乃胃肠积热病之源头。二、魏晋时期

隋《诸病源候论》是中医最早的病源症状学专著,为前朝医著之集大成者,篇幅宏大,分为67门,计1739论,囊括临证各科,保留近300种古医籍佚文,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以后医著中病源症状亦多以此为据。《四库全书》评谓:“《内经》以下自张机、王叔和、葛洪数家书外,此为最古。究其要旨,亦可云证治之津梁矣。”该书可视作魏晋之后的医药文献集大成者,并有发展、深化。《诸病源候论·热病候》云:“热病者,伤寒之类也。”依六经传变,经尽当愈,反不愈者,毒气甚也!欲再传经,再经者,经络重受病也。外邪直中,亦涉足阳明胃肠,如《热病·二日候》云:“热病二日,阳明受病,病在肌肉,故肉热、鼻干、不得眠。”阳明多气多血,阳热亢盛,最易化火成毒。《热病·烦候》云:“此由阳胜于阴,热气独盛,否结于脏,则三焦隔绝,故身热而烦也。”《热病·疱疮候》云:“夫热病疱疮者,此由表虚里实,热气盛则发疮,重者周匝遍身。”《热病·口疮候》云:“此由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热病·咽喉疮候》云:“上实下虚,热气内盛,熏于咽喉,故生疮也。”《热病·大便不通候》云:“夫经发汗,汗出多则津液少,津液少则胃干结,热在胃,所以大便不通。又有腑脏自生于热者,此由三焦否隔,脾胃不和,蓄热在内,亦大便不通也。”《诸病源候论》明言热病经尽不愈,毒气甚也!积热火毒,内郁外发,百病由生。三、金元时期

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源于《素问·病机十九条》,强调火热致病的理论,提出“辛凉解表和泻热养阴疗法”,用于外感六淫时疫和内伤饮食所致积热胃肠之阳明热证,对明清温病学发展影响很大。

李杲李东垣师从张元素,主张“人以胃气为本,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均以补脾胃之气为主,主张“甘温除热”,提出“补脾胃,泻阴火,勿用寒凉直折,忌用苦寒败胃、苦燥伤阴”。之后叶桂叶天士以甘凉益阴法补其不足,完善脾胃病论治,更为全面。

张从正师从刘完素,认为六气化火、内伤饮食皆邪气也。邪之加身,必驱邪外出,拦而留之何耶!故以“汗、吐、下三法”祛之,人称攻下派。尤其对于内伤饮食积滞,创制颇多效验良方,对后世阳明胃肠积热病的诊治影响很大。

朱震亨私淑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的学术思想,师从罗知悌,贯通各家,综合其长,终成金元四大家之一。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创阴虚相火论。善滋阴降火,人称滋阴派。

金元四大家皆引《黄帝内经》理论,遵经典、做临床、创新说,各有其长。刘完素火热论,主以清凉泻热养阴,外感、内伤之热皆宜。李杲脾胃论,以胃气为本,主以补脾胃,泻阴火,甘温除热。张从正攻邪论,认为外感、内伤皆邪之加身,概以汗、吐、下三法祛邪,邪去则正复。朱震亨相火论,以阳有余、阴不足立论,主以滋阴降火养阴。四家所论为积热论“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益气养阴固其本”的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四、近现代时期

后世医家论述胃肠积热多宗《黄帝内经》,各有阐发。以河南中医药大学梁化龙教授为代表,认为阳明病包括阳明经证、阳明腑证、湿热证、血热证,皆以邪热炽盛,充斥三焦、经络、脏腑,耗气伤阴、动血昏谵为病机特点,进一步说明胃肠积热,百病丛生的机制。

由此看来,历代各家论述一脉贯通,与时俱进,渐至深化,代有发展,为“积热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铺平了道路,是为积热源流。积热论

余向重脾胃,既尊李杲补中升阳之脾胃论,又重叶桂胃阴说及明清诸大医对脾胃的论述,在学习、研究、运用脾胃学说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求新知。应用之中,对《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感觉其言犹未尽,故增补“食多而肥,身困乏力,积热火毒,内郁外发,诸病丛生,胃强脾弱也”一条,由此展开论述,以积热立论,构建积热病预防、治疗体系,广泛应用于论治内、外、妇、儿各科相关病证,疗效显著,是为“积热论”。一、积热主证

积热证,由“胃强脾弱”,食而不消,郁积化热所致。

胃强者,阴火盛也,消谷善饥,愈食愈积,愈积愈热,愈热愈食,愈食愈积,形成恶性循环;积热蕴郁胃肠而口臭口疮、便秘恶臭、黑黏不爽;积热耗气伤阴,气虚生外寒,故形寒、肢冷;阴虚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自汗盗汗。

脾弱者,元气虚,卫阳不固,则身困乏力、虚汗淋漓;脾失健运,痰湿由生,可见虚胖臃肿、脘腹痞满、嗳气吞酸、舌胖有齿印、舌脉瘀阻、脉弦滑数等。

积热耗气伤阴,脾胃俱伤,脏腑皆损,致高血压、脂肪肝、痛风症等富贵病多发,心脑血管病接踵而至。湿热郁于肺胃气分,常见痤疮、湿疹;风湿毒郁,则易见头面、肢体、胸背疖肿、痄腮、丹毒、带状疱疹突发;肝胃郁毒则致乳痈;脾胃郁热则致乳蛾、口疮、唇风。女子以血为本,积热伤,化源亏,致冲、任、督、带俱损,统摄无权,则经带崩漏、胎产诸病屡发。总之,皆为积热火毒内郁外发所致也。二、病因病机

积热证与当前生产发展、物质丰富、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相关。很多人缺乏健康意识,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胡吃海喝,故本证主要病机是胃强脾弱,食而不消,积热火毒内郁外发,百病由生。病位首在胃肠。热郁火毒,充斥三焦、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等功能损伤,代谢紊乱,致痰湿浊瘀等病理产物堆积。积为因,热为机,病为果。究其热,源于积,积不消,热不除,腑不通,毒不解,本不固,常反复。三、治疗与用方

治积热证也当据证立法,遵李杲之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胃强者,阴火盛,火克食,消谷善饥,当消积导滞清胃火,积消热易除,火清不贪食;脾弱者,脾气虚,虚不运,积愈重,当补气健脾固其本,本固则不复伤。余热未清,宜择甘寒微苦、药食兼用之品,既清胃火,又无苦寒害胃之弊,更有甘而补脾、微苦健胃之功,慎用苦寒败胃之药;腑通热毒出,釜底抽薪矣!故立治法“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消补兼施固其本”,乃祛邪扶正之法也。

依法选方,何宜耶?保和力逊,承气太过,消积有偏,唯枳术消补兼备为宜。取诸方之长,重组新方,以枳术之义、消积之用、保和之功、承气之力,权衡加减,择善而用,按君臣佐使配伍,名曰“枳术消积丸”。将其制为浓缩丸剂,可吞服免煎,节省资源,简捷方便,常备随用,未病先防,以达“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消补兼施固其本”之目的。正谓单纯之病,用单方、对方、角方、四方(即一二三四,小方也),小方灵活,利于加减,功专也;复杂之证,用大复方,兼顾和谐,力全也!因证而异也。

枳术消积丸:炒莱菔子30g,槟榔10g,枳壳10g,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焦三仙)各10g,牵牛子10g,大黄15g,白头翁30g,连翘20g,蒲公英20g,三棱10g,莪术10g,生白术30g,甘草6g。

制法:焦山楂、连翘、蒲公英、白头翁煎煮两次取汁,合并备用;余药快速清洗、晾晒、烘干、打细粉(100目),以药汁泛丸,如梧桐子大,晾半干,低温60℃烘干,紫外线杀菌,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

方解: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气旺,饮食有节,纳运正常,则化源充足,精力充沛,身体自然健康,故曰“脾胃者,后天之本也”。盖胃肠属腑,泻而不藏。若内伤饮食,外感六淫,劳倦过度,皆伤脾胃。脾胃伤,则百病生。胃气伤,滞塞而不纳、食滞而作痛、积热而口臭;胃火盛,则消谷善饥、贪食无度、口舌生疮;脾气伤,失健运,则饱胀嗳气;积滞而胃痛吐泻;湿阻而痞满;气虚而汗水淋漓、血瘀而循环障碍。治之大法,遵李杲“补脾胃,泻阴火”之理念,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是为正治之法也。

首先消积导滞、通腑泻热,使积去则热除。莱菔子辛甘而平,入脾、胃、肺经。辛能行气,甘能益脾,既行脾胃气滞,又消积导滞,具推墙倒壁之力,推陈致新,故能治一切食积气滞,既有推而泻下之功,又无三黄苦寒败胃之弊,为之君。

积而气滞,痞塞胀满。枳壳苦、辛、微寒,入脾、胃经,气香味厚,苦能泄,辛能行,走而不守,行气之力较猛,能破气消胀,消积导滞;槟榔辛、苦、温,入胃、大肠经,辛散行气以除胀满,苦温降泄以通腑气。取此二味相须配对,共助君药消积导滞、除胀之力,为之臣。

饮食伤胃,取焦三仙,以消食化积而助运;积滞化热,佐苦寒降泻之品导热下行。牵牛子苦寒清降,入大肠,走谷道,治宿食不化、腹胀便秘;大黄苦寒沉降,善荡涤积热,通腑泻下,祛其邪,泄其热,保其津;白头翁苦寒,入胃、大肠经,凉血解毒,清肠泻热;余热未尽,佐以连翘、蒲公英等药食兼用之品,甘寒微苦,甘能益脾,微苦健胃,寒能清热而养阴,至为合宜。食积气滞而血瘀,血瘀化热。三棱、莪术辛苦温,入肝、脾经,相须为用,行气破血、消积散坚,治食积腹痛、胸腹满闷。积热瘀邪虽去,脾虚当补,故重用白术,合枳壳为枳术丸,消补兼备,健脾益气,补而不滞,既助运祛邪,又固本防复。取此12味药相互协作,共为之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之使。

全方共奏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理气化瘀调气机、健脾补气固其本之功。

用法:重症每次9g,轻症6g,小儿酌减,每日2~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或与汤剂配伍吞服。

积有久暂,症有轻重,故当量病服药,因人而异。中病良,勿太过。

功能:消积导滞、清泻胃火、理气化瘀、通腑排毒、健脾和胃、固本防复。

主治:食积伤胃,纳运失司,积热化火而致饱胀、胃痛、吐泻、嗳腐、吞酸、口臭、口疮、龈肿齿痛、大便恶臭、黑黏不爽、火毒疮疖、痤疮、脉弦细数、舌质暗红、苔黄厚腻或花剥苔、舌脉瘀阻、重舌赤肿等一派积热火毒之象。积热病特征

积热病之邪热初郁胃肠,久积化火,阳明热盛,充斥三焦,耗气伤阴,内郁外发,百病由生,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为把握未病先防、初病早治、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和病程阶段,首先应了解积热病的临床特征、发病特征、人群特征,才能“观其外、知其内”,以便论析辨证,据证立法,遣药组方。一、临床特征

只有掌握积热病的临床特征,才能从不同症状、体征表象出发而论析求本,即“审症求因”“审因辨证”,观其外、知其内也。所以,掌握临床特征非常重要。

1.食郁胃肠 饮食不节伤脾胃,初起仅因纳运失司而显饱胀、嗳气、吞酸,或吐,或泻,或痛。初病邪轻,正气未衰,消而导之即愈。邪去正安,防微杜渐,初病早治之谓也。

2.积热胃肠 暴饮暴食,郁积化热,胃火亢盛,火克食而消谷善饥,口臭便秘,粪便黑黏不爽,口疮口苦,一派伤食积热化火征象。积为因,热为机,症为果。治以“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积消热除,腑通不秘,邪去正安,已病防变之谓也。

3.积热火毒 李杲《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长此以往,愈食愈肥。胖人多虚、多湿、多痰而身困乏力、虚汗淋漓;积热火毒,内郁外发,诸病丛生,常见口疮、唇风、疖肿、痤疮、湿疹、丹毒、疱疹等顽疾多发。毒盛、湿重,正气已虚,当出重拳,消积通腑、清热解毒、化湿健脾,祛邪扶正为要,固本以防复也。

4.慢病体弱 脾胃俱虚,不能食而瘦,或久积损正,虚实夹杂,脏腑损伤,气机逆乱,证变疑难。当祛邪扶正,当泻则泻,当补则补,微药轻投,免伤胃气,待胃气来复,才能食消药布,渐渐康复,免疫力增强,实治法之巧,轻舟速行也。

5.气阴两伤 积热耗气伤阴,则阴阳失衡,阳虚则生外寒,肺卫不固而见畏寒肢冷、短气喘息、身困乏力、虚汗淋漓;阴虚生内热,则心烦易怒、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夜卧不寐。看似矛盾的两组症状,其实一也!皆因积热伤气耗阴所致。故当先消积导滞、通腑泻热,釜底抽薪也!终以益气养阴、固本防复。

6.脾胃俱病 食积伤胃,脾不能独行津液,亦随而病矣!脾胃俱病,纳运失司,痰湿瘀浊,阴邪凝滞,阳气必衰,百窍不通,脏腑损伤,功能逆乱,代谢失常,毒深热郁,百病由生。正损至极,邪气反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俱病矣。寒热错综,虚实夹杂,证变疑难,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高脂血症等富贵病多发。治以顾护元气为本,先消积导滞,使积去热除,再健脾化湿、温通和胃。正所谓“五脏不和调于胃,胃和五脏安”。继以辨证论治。二、发病特征

在掌握临床特征基础之上,需要从多方面探索、论析辨证,进一步“据证立法”“依法选方”,并结合其人、其病、其时、其药,“权衡加减”,处以最合适的处方。然后选择“适宜剂型”“最优途径”,加以“心理调适”“饮食护理”,践行辨证论治全过程,将辨证论治十法融入每一个诊治过程中。这就需要掌握发病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条。

1.进展较缓 积热发病相对缓慢,不若太阳直中阳明的急腹症危急。初病邪郁胃肠,消而导之即愈,按积滞轻重,十个消食饮任选、加减,或活用枳术消积丸。进一步发展,热积胃肠,消谷善饥、口臭便秘,当消积导滞清胃火,积去热易除,用枳术消积丸是也。再进一步,积热火毒,内郁外发,百病由生者,当消积导滞、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故以枳术为君,重拳出击,祛邪为要。后期康复,脾胃俱伤,气阴双虚,当补脾胃、泻阴火,益气养阴,固本防复。

十首消食饮

一消饮(单方):炒麦芽30g。回奶良方。消食开胃,助消化。

二消饮(对方):神曲20g,麦芽20g。开胃进食,消谷肉积,化食滞瘀。

三消饮: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消食健胃助消化。

四消饮: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广藿香20g。消食健胃助消化。

五消饮: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炒枳壳15g。行气导滞消痞胀。

六消饮:炒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炒枳壳15g,槟榔15g。专治积滞伤食痢。

七消饮:炒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炒枳壳15g,槟榔15g,连翘20g(或蒲公英30g)。消积导滞胃火清。

八消饮:炒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炒枳壳15g,槟榔15g,连翘20g,牡丹皮20g。消积导滞火毒宁。

九消饮:炒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炒枳壳15g,槟榔15g,连翘20g,牡丹皮20g,牵牛子15g。消积导滞腑气通。

十消饮:炒山楂30g,神曲15g,大麦芽15g,炒莱菔子15g,炒枳壳15g,槟榔15g,连翘20g,牡丹皮20g,牵牛子15g,大黄15g。消积导滞积热康。

十首消食饮简便实用,以下歌诀可帮助理解记忆。

伤食麦芽单方化,或加神曲成对方,稍生三消加山楂,消食健胃助消化。四消饮中加藿香,辟秽消食口臭康。五消枳壳和卜子,行气导滞痞胀消。六消饮中加槟榔,专治积滞伤食痢。七消连翘或公英,消积导滞胃火清。八消饮中加丹皮,凉血泻火热毒清。九消饮中加二丑,消积导滞腑气通。十消饮中加大黄,积热胃肠一扫光。

2.痰湿浊瘀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俱病,则纳运失司,痰湿内生,更碍脾运,因而痰湿浊瘀等病理产物堆积,代谢紊乱,脏腑损伤,百病由生。

3.富贵病多 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物质丰富,生活质量提高,本为好事。但因人们普遍缺乏科普知识,只知“好吃求口味”,不知“吃好求健康”;光顾“嘴馋”,不管“胃难”,胡吃海喝享口福!长此以往,恶果严重,肥胖、臃肿等富贵病多发。当前猝死、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危重症渐渐年轻化,给人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此类病症当以预防为上,以期防患于未然也。三、人群特征

因年龄、体质、生理、病理不同,人们的发病状况、病机、治法、康复、预后也有差异。不同人群发病各异,论治不同。

1.婴儿 新生儿黄疸、湿疹、黑便等常由孕母嗜食辛辣、炙煿,引发积热火毒所致。治之当通腑排毒、利湿清热,积热除,正自复,药用生大黄、一捻金、茵栀黄之类是也。

2.儿童 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虚弱,稚阳之体,易虚易实。多因喂养不当、寒热失宜、乳食不节、积滞化热,而致贪食、厌食、疳积、便秘、腹泻、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基本病机常是胃肠积热,阳明热盛,热郁于内,兼感寒于外,故有“无伤不感”“没有内邪不遭外患”之说。所以,治疗小儿内伤多以消积导滞、清热健脾为主,即使是外感,也常兼消积,内邪除则外感消。反复缠绵者,病情复杂多变,寒热虚实互见,食滞、气滞、血瘀。久病脾气大伤,健运失,积愈重,气阴伤,疳积成!此时治之既要消积化疳、益气健脾、清热养阴,又当顾护津液、凉血化瘀,除专病专药外,食疗食养尤为重要。

3.青年 青春年少之人,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过则为害。饮食不节,肥甘厚腻,食而不消,积滞化热。胃火亢盛,消谷善饥,愈食愈积,愈积愈热,愈热愈饥,形成恶性循环。积热火毒,内郁外发,因而多发口臭、便秘、痤疮、疖肿、口疮、唇炎等,乃胃肠道积热证。其基本病机是胃强脾弱。胃强者,阴火盛也!阴火者,邪火也,火克食则消谷善饥;脾弱者,虚也,虚则不运,痰湿由生,更碍脾运,食而难消。因而痞胀、肥胖、困乏、呆滞等症相继而生,正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当消积导滞、健脾化湿、清热泻浊祛其邪,继以健脾和胃固本防复。

4.壮年 脾胃俱旺,能吃能喝,嗜食肥甘、辛辣炙煿,烟酒无度,以妄为常,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积久坏本,则大厦将倾。因而肥胖、口臭、口疮、便秘、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疖肿、丹毒等富贵病多发,甚至心脑血管病接踵而至。防治此类问题首先应当改变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勿过食肥甘厚腻,而且要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有序、速效治疗,先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去积热毒邪为要;继以补气健脾、祛痰化浊、活血消瘀为基本法则。始终以胃气为本,扶正祛邪兼顾,不可孟浪祛邪损正。正如张洁古所云:“盖化积必借运气,专用克伐,脾虚气愈不运,安得去疾!须辅以健脾补气之药……若一味克伐,真气泻伤,故疾不去,新疾接至矣。”

5.老年 积热病,青壮年多实,由实转虚;老年多虚,由虚转实,虚实夹杂,复杂多变,治尤疑难,与脾胃之气胜衰关系密切。年老体弱者,因脾失健运,消化吸收不良,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失其养而更加虚弱,脾胃病则百病生。同时因脾虚不运,食而难消,积滞于中,郁而化热,热则消谷善饥,加重脾胃负担,由脾虚转胃肠积热,“胃家实”之谓也!阴火愈盛,气阴愈伤。阳虚生外寒,而畏寒肢冷、虚汗不止、困乏无力,脾胃之气愈虚,正气不支,后天之本毁矣;阴虚生内热,而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臭、纳差食少、恶心干呕、便秘饱胀等症遂生,气阴竭也。治疗之法,直补当忌,健脾不妥,消积不宜,导滞破气,苦寒败胃,滋阴腻膈,唯消补兼施、清泻并用则邪去正复,终以健脾和胃、益气养阴、活血疏肝而和调脏腑功能,以使“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积热病预防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积热病预防,也应遵循这一规律。饮膳四要

积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而其首要病因乃饮食失节,脾胃失调。李杲曰:“百病皆因元气虚而生。”小儿稚阳之体,脾胃发育尚未完善,老人脏腑功能衰退,故小儿、老人脾胃虚弱,此是内因;加之饮食不当、六淫时邪外袭,易发积热。青壮年积热多发,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时下因饮食不节所致胃强脾弱之象多见,积热病多发,所以饮食有节特别重要,故在此撰《饮膳四要》以告诫患者,普及大众,改变观念,防患于未然,以期达到“健康人生”之目的。李时珍云:“饮食者,人之命脉也。”高度概括了饮食之重要性。

饮食之要有四:吃什么,喝什么,咋吃喝,常排毒。这“一进一出”是个系统工程,称之谓“饮膳四要”。一、吃什么

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消耗了能量就得补充。选择什么样的食物来补充能量,并非人人皆知,更谈不上清晰。民间流行的“粗茶淡饭保平安”的俗语,恰恰道出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观之科学性,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充分体现了这一科学观念,形成了现代中华民族的“食物指南金字塔”,与现代联合国推荐的饮食结构基本相符。《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论述,充分体现了这一科学观念,无疑是中华民族营养学智慧的结晶。

五谷为养。古语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之说。五谷中缺少赖氨酸,而豆类中赖氨酸含量丰富,互补而全矣!五谷杂食,粗细搭配,成分互补,营养全面,切忌单一、偏食、挑食,民谚说“吃不全,长不圆”,即此谓也。五谷中米、麦最能健脾养胃、补肺气、助五脏、厚肠胃,尤以小米、玉米煮粥香美益人,调中开胃,皆可长久赖以为命者。老玉米粥营养非常丰富。最近,德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除了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玉米中钙的含量丰富,经测定,每100g玉米能提供近300mg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有很大的好处。燕麦粥能降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并能减肥、通大便。荞麦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韧性和致密性。荞麦能促进细胞增生,降低血脂和胆固醇,软化血管,保护视力,扩张冠状动脉并增加其血流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荞麦中丰富的烟酸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荞麦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成分,铁、锰、锌等微量元素比一般谷物丰富,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以五谷固后天之本,奠定人体健康基础,故曰“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五果包括水果、坚果、油脂类等等,其中芝麻、核桃仁滋肾填髓,益智健脑,补肺气,益肝肾,养阴血,润五脏,填精髓,坚筋骨,明耳目,乌须发。新鲜水果易消化,好吸收,营养丰富,含维生素、热量等,有助于营养保健,故曰“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畜包括畜、禽、蛋、鱼、虾,凡肉食是也,提供油脂、热量等,以其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大益于人,故曰“五畜为益”。但该类食物适量为益,过则为害,正所谓:“五畜适为宜,过而害非浅。”明代太医刘纯说:“午时喝保元汤,勿食肉,进补而避肉毒,又进粗食小菜以裹肠毒……”保元汤,乃鱼、鸡、排骨等汤也;然后吃粗粮及小菜,以“避肉毒、裹肠毒”。但动物性食物不仅富含脂肪、胆固醇等物质,而且结构最复杂,难以分解、吸收,消化动物类食物要比消化其他食物消耗更多的能量。故凡脾胃虚弱者应选择易消化、好吸收的食物。在满足饮食消化、吸收营养的情况下,人体消耗的能量越少越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的能量就越多,从而有充分的能量用于排出体内毒素。

五菜为充。李时珍《本草纲目》云:“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民谚“糠菜半年粮”“粗茶淡饭保平安”之说可为印证。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蔬菜富含叶绿素,被誉为“天然长寿药。”含镁的叶绿素与人体含铁的血红素结构极其类似,营养学家形象地称其为“孪生兄弟”。黄色蔬菜胡萝卜素含量丰富,其中胡萝卜、西瓜、南瓜、红薯、红辣椒含维生素A最多;红色蔬菜含番茄红素,番茄所含番茄红素最多,为脂溶性,一天一个炒着吃,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紫色蔬菜富含花青素,具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二、喝什么

日常饮用分四种水:天然水、纯净水、白开水、矿泉水。只要水是安全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就可放心饮用。人体组织含水75%,大脑组织更多,85%是水。正常人体一天需要补充2500mL水,除正常饮食所含水分外,还要补充1000~1500mL,以白开水为主,茶水大益于人。少喝或不喝饮料。三、咋吃喝

知道了饮食的重要性,可怎样吃喝才健康呢?这就需要讲究吃与喝的方法了。

1.饮食有节 节者,节制、节律、规律也。固体食物,消化时间长,充饥饱腹为其长,如与汤粥等搭配,更为合理,日常有“原汤化原食”“吃饭先喝汤,苗条又健康”之说,即是此意;液体饮食花样繁多,凡汤、粥、羹、糊、茶、酒(江米甜酒、黄酒、啤酒、加饭酒)、水是也,解饥渴、益脾胃、易消化、好吸收、富营养,凡老人、小儿、脾胃虚弱、大病初愈、消化不良者,最为合宜。

经云:“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胃肠虚实交替有序,饮食有节,才能维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一日三餐间隔时间4~6小时,亦是符合人体胃肠道生理功能与代谢规律的。早餐至中餐4~6小时;中餐至晚餐6小时左右;晚餐至次晨早餐(扣除睡眠时间)是5~6小时。食物不同,所需消化时间不同,新鲜果蔬极易消化,只需要半个多小时;粥类1个多小时;馒头、米饭3个小时;肉食最难消化,需4~6个小时,所耗费能量最多。

2.科学三餐 三餐合理,食勿过饱,未饱即止,七分正好。早餐宜好,质量应高,以富含蛋白质和糖类食物为主,以确保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保证人一天学习和工作所需充足的能量。午餐宜饱,以含糖高能量食物为主,补充能量。晚餐宜少,有利于睡眠(“胃不和则卧不安”)和减肥;夜餐并不好,即使需要,也应少进。

3.早餐必食 早餐开启一天能量来源,特别重要。现在有很多人忽视早餐,岂不知不吃早餐危害甚多。(1)成为引发胆囊炎、结石的核心因素。因为胆囊储存胆汁,进食后胆汁得以排泄,帮助消化,如果长期不进早餐,则胆汁很容易瘀积于胆囊,从而导致胆囊炎、结石。(2)引起肥胖。不吃早餐,人体势必容易饥饿,午餐可能会多吃,且因胃肠空虚,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大幅度提高,易导致肥胖。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肥胖症的风险增大31%以上。(3)导致人精力不集中。大脑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血糖,不吃早餐容易出现低血糖,人体容易出现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等现象。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要大十倍以上,轻则头晕,甚则昏厥,导致大脑细胞死亡。(4)加速人体衰老。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储存蛋白质就是储存能量。人体如果进食不足,缺少能量,为了急救就会主动分解自身储存的蛋白质,将其转化为葡萄糖。蛋白质是人体修复组织细胞的材料,蛋白质缺乏会导致人体皮肤干燥,加速衰老进程。(5)导致胆固醇升高。有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比吃早餐的人胆固醇偏高10%~30%,这可能是由于不吃早餐导致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异常所致。

4.细嚼慢咽 常言道“细嚼慢咽,消化过半”,足见咀嚼的重要性。咀嚼是开启消化的第一道工序,是机械消化、化学消化的综合,既能刺激唾液分泌,助消化、抗菌、防癌,又能令食管、胃液加速分泌,利于消化。所以,咀嚼的过程不能少。切忌胡吃海塞、狼吞虎咽式的暴食。

5.饥饱适度 过饱则易发积热病,更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不但影响成人,更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分泌需熟睡4个小时以上最旺盛。故无论成人、小儿都勿过饱。但长期过饥,能量不足,缺乏蛋白质,影响脏腑生理功能而消瘦。正所谓:“病生于过。”故不能过饱过饥。

6.温度适宜 经云:“热无灼灼,寒勿沧沧。”明确告诫饮食不可太热太冷,以免损伤口腔及食管、胃黏膜。胃喜温润,寒则易伤中阳、败胃气,引起胃痛、吐泻、消化不良等。饮水亦如此,温度以30~40℃为宜,接近人的体温,符合生理需求和水的活性需要。四、常排毒

陆拯《毒证论》说:“毒生百病。”明确指出毒邪致病。所以,排毒要常态化。凡能致病之邪,皆为毒。毒之来源分内外。内者,机体一切生命活动代谢的废物,应及时排出,蓄积谓之内毒。外者,六淫时邪、疫疠异气、七情郁结、饮食不节,转化成毒。无论内毒、外毒,都必须及时清除,以免毒邪深化。这就是需要“常排毒”的缘故。

1.排毒要常态化 机体正常时,代谢废物通过汗、尿、便、呼吸等途径排出体外;毒邪深入血分,则由肝、肾解毒过滤及淋巴系统的转运、分解排出体外。病理状态下,脏腑功能紊乱,功能失常,毒邪内瘀,脏腑受损,则百病丛生。所以,要维护生理功能,须排毒常态化。

2.保证排便通畅 “大肠者,传化物而不藏。”肠道内环境复杂,最先老化,功能减退,影响消化、吸收、排泄,故有“人老肠先老”之说。便秘、梗阻、积热、毒瘀无出路,必然通过肝肠回路重吸收,加重肝肾负担。正如明朝太医刘纯说:“人欲长生,肠欲常清。”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也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就是说要保持大便畅通、常排毒,以求肠中清、益养生。现代研究发现,粪便长时间积于肠内会发酵,产生亚硝基化合物、甲基吲哚、苯丙芘等多种“积热火毒”物质,内郁外发,百病丛生,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食欲减退、口苦口臭、恶心腹胀、烦躁易怒、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引发痔疮、肛裂、脱肛等,还可诱发高血压、心肌梗死、脑中风和肠癌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及时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可以减缓肠道老化进程。

3.维持淋巴系统正常 淋巴系统是机体防御机制的核心,通过全身所有细胞监控、收集、围歼,可以把废物和异化细胞(邪毒)通过错综复杂的过程分解并排出体外。故维护淋巴系统机体防御功能完整非常重要。

4.清血毒 无论外毒内毒,历经复杂的变化过程,终归血分,毒深病笃,至危也。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解毒。以不变应万变,唯凉血、活血、解毒、清热、养阴为要。

总之,饮膳四要,是健康人生第一关,合理饮食,营养健身,常排毒素,就可少生病,不生病。粥养胃气

粥最能健脾养胃,《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胃中元气盛,能食而不伤。”饮食消化吸收全靠胃气。胃气者,水谷之气也!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则元气盛。《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陆游说粥养胃气,《随息居饮食谱》说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九十多岁仍中气十足,表演稳健、活泼,唱腔圆润、洪亮不减当年。她透露此中奥秘:年幼时练腔坏了嗓子,洛阳一位老中医告诉她喝面汤可养胃气、保嗓音,自此天天喝面汤,八十年如一日,才有此功。其实面汤是介于“汤”“羹”之间的一种“粥”,质黏而稠,颗粒绵软,易消化,好吸收,养胃阴,益脾气,补中焦,富营养。面汤原料是小麦粉(白面),《本草备要》云:“面粉甘温,补虚养气,助五脏,厚肠胃。”小麦,味甘微寒,皮微寒而面甘,入心、脾、肾经,具养心、益肾、除热、止渴、宁神、补脾、养胃、益阴、润燥之功。之所以养胃气能保嗓音,中医认为,胃气者,水谷之气也,无论先天真元之气,还是后天水谷之气,均与上、中、下三焦之气相通,皆水谷之化,胃气之异名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禀气于胃。足太阴脾,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咽,为胃行津液,上布而润养咽喉,转输而营运周身。故以粥养胃气则胃气旺,肺气足,土生金也!肺主一身之大气,肺气足则周身之气旺,故能利咽喉、保嗓音。由此看来,胃气者,后天之本也,凡脾胃虚弱之人,尤其老人、小儿、大病康复者,以汤、粥、羹、糊、茶、酒(江米甜酒)调养最为得宜。预防脾胃病从娃娃抓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说某个地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方言文化,造就了自幼生长在那里的人们一切习惯,终生都不易改变。因此,不失时机,早期培养婴幼儿的饮食习惯和脾胃习性,增强其消化吸收功能,可使其广食性、健脾胃、强免疫,并避免小儿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和厌食、积滞、疳积等疾病的发生,使之受益终生,这就是防治脾胃病从娃娃抓起的理由。

小儿脏腑清灵,喂养以母乳优先。6个月龄时,需添加谷类饮食,“婴儿全养糊”就是行之有效、营养全面的理想食疗佳品,可培养婴幼儿胃气与饮食习性和适应性,使其逐渐过渡到成人的饮食习惯。《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

五谷为养者,以米、麦面、山药作粥最能健脾养胃益肾,以固先后天之根本。怀山药、麦面、米补肺气,健脾胃,助五脏,厚肠胃,补中益气,煮粥可养胃厚肠,制汤则益胃除湿。小米、玉米煮粥香美益人,调中开胃。

五果为助者,水果、坚果是也。如芝麻、核桃仁补肺气,益肝肾,润五脏,填精髓,坚筋骨,明耳目,滋阴润燥,益智健脑。

五畜为益者,如鸡肝、鸡子黄补肝明目,益气生血,化疳消积,开胃进食,滋阴润燥,养血息风;且富含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等,大益于人。12

五菜为充者,补充也,补充多种维生素。

选取以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数种食材为原材料,炒香熟为粉即成“婴儿全养糊”。巧用枳术治未病

枳术消积丸是积热病的主方,巧用可治未病。

1.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遵“胃肠属腑,泻而勿藏,以通为用,以泻为补”之旨,及汉代养生学家王充“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的养生之道,每隔一段时间服“枳术消积丸”2~3次,以洁腑清肠,排毒养颜,养生保健,防病于未然。

2.初病早治,偶有饮食伤胃,积滞胃肠,服枳术消积丸2~3次,消而导之即愈。“已病早治,防变之谓也”。

3.久积化火,积热火毒,内郁外发而见便秘恶臭、黑黏不爽、痤疮蜂起、疖肿不断、咽喉肿痛、咽痒即咳、口臭口疮者,可重剂顿服或随汤剂吞服“枳术消积丸”。如体壮邪实,通腑排毒、泻热保津之后,积去热除,则诸症释然。“急症重拳,邪去正安”也;如慢病体弱,脾虚失运,纳少运迟,积久难消,消化不良者,则可小量常服“枳术消积丸”,以磨积消谷,健脾助运,待胃气来复,则食消药布,“固本以防复也”。

4.“胃不和卧不安”者,服“枳术消积丸”以消积导滞、清泻胃火,积消热除,虚火勿扰,则神安而眠矣。

此药之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重症重拳,慢病微调,胃和而眠安,固本以防复也!此实养生之道,治未病之举。病愈防复“正邪论与疾病观”认为,病愈防复须抓两条:一乃清除余邪,二为扶助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者,元气也。大病初愈,元气未复,气血尚虚,当固本以防复也。基于人以元气为本,气旺则血生。气为血帅,帅血而行;血为气母,资气循环。脾胃为元气之府、气血之源,气足则血生,陈嘉谟《本草蒙筌》云:“参芪甘温,俱能补益,但人参唯补元气调中,黄芪兼补卫气实表。”补真元之虚,非人参莫属,党参未可及也。仲景用人参补阴阳、气血、津液之全,非单补气也。补精血、益肝肾,非九蒸熟地不可。故余以六君子汤加人参、黄芪、熟地黄、鸡血藤,创“参芪六君浓缩丸”,是为气血、阴阳、津液全补之良剂。且肺、脾、肾三脏得补,益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也!肺主一身之大气,肺气旺则周身之气足,气足以生血,气血俱旺,循环无端,百病不生,身体健康。正谓:“气血调和,百病不生。”采用浓缩丸者,因其精制量小,简捷方便,常用于病后康复,固本以防复也。中卷 辨证与用药积热辨治六层总纲

病有久暂,邪有深浅,症有轻重,元气有盛衰,其症状不一,辨治之法也各异,于此条分六层,是为积热辨治六层总纲。(一)积热初起,邪郁胃肠

饮食不节则伤胃,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也!脾胃俱病,纳运失司,而饱胀、嗳气、吞酸、嘈杂,或吐、泻、痛等症相继发生。初病邪轻,正气未衰,积滞而然;假正盛邪实,消而导之即愈。邪去正安,防微杜渐,初病早治,防变之谓也。(二)积热久郁,阳明热盛

暴饮暴食,郁积化热,胃火亢盛,火克食而消谷善饥、口臭便秘、黑黏不爽、口疮口苦,一派积热化火征象。积为因,热为机,症为果。治以“消积导滞清胃火、通腑泻热排肠毒”。积消热易除,火去不贪食,腑通不便秘。若慢病体弱,饱胀嗳气,纳差食少,强食积热,干呕恶心者,也当消积清热益胃阴,积热去,气阴复,则胃肠舒也。已病速治,慢病微调,邪去正安。(三)积热火毒,内郁外发

积热火毒,内郁外发,诸病丛生,多见口疮、唇风、疖肿、痤疮、湿疹、丹毒、疱疹顽疾。此乃毒盛湿重,正气已虚,当出重拳,消积通腑、清热解毒、化湿健脾,祛邪当先,扶正为要,固本以防复也。(四)积热损正,虚实夹杂《脾胃胜衰论》云:“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胖人多虚、多湿、多痰。虚者,气也。困倦乏力,虚汗淋漓,动则益甚。痰湿者,阴也!身困重,欲睡,四肢不举,胸闷气短,舌淡体胖,苔白厚腻。湿为阴邪,黏腻难除,当利湿化痰为先,健脾助运固本,祛邪以扶正也。(五)积热内郁,耗气伤阴

积热于内,耗气伤阴,则阴阳失衡。阳虚生外寒,肺卫不固,可见畏寒肢冷、短气喘息、身困乏力、虚汗淋漓;阴虚生内热,则心烦易怒、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夜卧不寐。看似矛盾的两组症状,其实一也,皆因积热伤气耗阴所致。故当先消积导滞、通腑泻热,釜底抽薪也!终以益气养阴、固本防复。(六)积热伤元,阳衰阴凝

食积伤胃,胃既病,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也!脾胃俱病,纳运失司,痰湿瘀浊,阴邪凝滞,阳气必衰,百窍不通,脏腑俱损,功能逆乱,代谢失常,热郁毒深,正损至极,邪气反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俱病矣!脂肪肝、糖尿病、高尿酸、高脂血症等富贵病多发。至此,虚实夹杂、寒热错综,证变疑难,治尤难辨,总以胃气为本,扶正祛邪,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果敢审慎,消积导滞,理气活血,化瘀通络,健脾化湿,温通和胃,以求正复。正所谓“五脏不和调于胃,胃和五脏安”。积热要药

脾胃有病,自当治脾,然脾属土,居中州,心、肺、肝、肾列四旁。中州之病,必殃四邻,四旁之疾,必趋中州。五脏不和调于胃,胃和五脏安,故善治脾胃者,当调五脏。调脾胃药不限于参、芪、苓、术、草之补气健脾,及山楂、神曲、麦芽、枳壳之消导和胃。六淫时疫、饮食劳倦、七情郁结皆可伤脾胃。脾胃病复杂多变,虚实寒热互见,故当补则补,当泻则泻,寒者温之,热者寒之。阳明胃肠,多气多血,最易化热致瘀,又当凉血散血、活血化瘀。根据积热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辨证拟方,汤剂为先,力大、功专、灵活、自便,服之“如汤沃雪”,无可替代。首诊、急危重症时多用汤剂。此处介绍常用的中药饮片。

积热辨治总纲分六层,积热用药亦分六类,非一一对应,纯属巧合,但亦揭示积热病病机复杂,必须采用多类药物应对。一、消积导滞类

积热之病,由积化热,首郁胃肠。胃肠属腑,泻而勿藏,以通为顺,以泻为补。消积导滞,积去热除正自复。故首以消积导滞之法治之,优选最常用中药六种,简介如下。1.炒莱菔子【概述】 辛甘,平,归脾、胃、肺、大肠经,擅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便秘、腹泻、下痢后重、咳嗽多痰、气逆喘满。【文献】 朱震亨: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本草纲目》认为莱菔子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本草经疏》认为莱菔子味辛过于根,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根也。《本草新编》认为莱菔子(萝卜子)能治喘胀,然古人用于人参之中,反奏功如神。人参原是除喘消胀之药,莱菔子最解人参,何以同用而奏功乎?夫人参之除喘消胀,乃治虚喘虚胀也,虚证反现假实之象,人参遽然投之,直至其喘胀之所,未能骤受,往往服之而愈喘愈胀者有之,虽所增之喘胀乃一时之假象,少顷自然平复,然终非治之之善,少加萝卜子以制人参,则喘胀不敢增,而仅得消喘胀之益,此所谓相制而相成也。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此仅知萝卜子而并不知人参者也。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为然,得萝卜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是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制人参以伤其气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载:莱菔子,无论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日华子本草》载:(莱菔子)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日用本草》载: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随息居饮食谱》载:治痰嗽、齁喘、气鼓、头风、溺闭、误服补剂。【应用】 莱菔子最解人参,何以相伍而功如神?人参大补元气治之虚,骤补拒之反胀满,少佐莱菔子以平其气,非伤其气,乃配伍之妙也。莱菔子,或生或炒,皆能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药。莱菔子炒熟为末,佐餐少许,借以消食顺气、助消化,胃气自得其养也。正所谓“胃肠属腑,以通为用,以泻为补”。若用以除满开郁,而以参、芪、术诸药佐之,虽多服久服,亦何至伤气分乎!胃肠积热,常以此顺气开郁、消积除胀,积消热除矣!故枳术消积丸以此为君,取其辛甘而平,辛能行气,甘能益脾,既行脾胃气滞,又消积导滞,具推墙倒壁之力,推陈致新,故能治一切食积气滞。既有推而泻下之功,又无三黄苦寒败胃之弊,良品也。2.牵牛子【概述】 苦,寒,归肺、肾、大肠、小肠经。擅利水通便、祛痰逐饮、消积杀虫。主水肿、腹水、大便秘结、积滞化热。【文献】 《本草正义》:牵牛,善泄湿热,通利水道,亦走大便。《别录》谓其苦寒,古今主治,皆用之于湿热气滞,实肿胀满,二便不通,专破气分之壅滞,泄水湿之肿满,除风利便。【应用】 牵牛辛烈、苦寒清降。入大肠,走谷道,消积驱虫。入肾经,走水道,行水利尿。此物甚滑,通泄是其专长,泻人元气,不可过用,中病良,勿太过。若病湿胜不得气化,致大小便不通,则宜用之耳,湿去则气得周流,当以健脾固本防复。积热胃肠,便秘黑黏不爽,乃积热垢浊为患,以牵牛子合白头翁、槟榔、黄芩、苦参等苦寒降泻之品,以消积导滞、通腑泻热,则积热可去,事半功倍,釜底抽薪也。3.槟榔【概述】 苦辛涩,温,归胃、大肠经。擅消积驱虫、下气行水;主治食积虫积、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文献】 《本草经疏》谓:槟榔,入手、足阳明经。夫足阳明为水谷之海,手阳明为传导之官,二经相为贯输,以运化精微者也。二经病则水谷不能以时消化,羁留而生痰癖,或湿热停久,则变生诸虫,此药辛能散结破滞,苦能下泄杀虫,故主如上诸证也。甄权: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胸中气,下水肿,治心痛积聚。《日华子》谓: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健脾调中,破癥结。李殉谓:主奔豚气,五膈气,风冷气,脚气,宿食不消。【应用】 一物两品,果实为槟榔,外壳即大腹皮,二者同中有异。槟榔性沉重,消有形之积滞,如枳术消积丸中用槟榔治积滞不化;大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如大槟榔丸则二者同用,以消积导滞、行气利水,治痞满水肿。诸治之功,皆取其辛温走散、破气坠积,下肠胃有形之物耳!故为积热病常用之品。4.山楂【概述】 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消积化痞、破气散瘀。主治食物积滞、脘腹痞满、瘀血疼痛。【文献】 《本草经疏》曰:山楂,有积滞则成下痢,产后恶露不尽,蓄于太阴部分则为儿枕痛。山楂能入脾胃,消积滞,散宿血,故治水痢及产妇腹中块痛也。大抵其功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消瘀血,故小儿产妇宜多食之。《本草通玄》曰:山楂,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最宜,核有功力,不可去也。《本草求真》曰: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行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至于儿枕作痛,力能以止;痘疮不起,力能以发;犹见通瘀运化之速。《本草纲目》曰: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按《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应用】 积滞不化、积热不退,尤兼肉积者,焦山楂、炒莱菔子、槟榔、枳实以消而导之,使积去热除。胃肠热甚者,加白头翁、黄芩以清之。积滞伤脾,脾失健运者,加枳、术消补兼施。血瘀腹痛者,用生山楂、三棱、莪术、鸡血藤以破气化瘀、活血通络。气虚者,黄芪、白术补气健脾以助运,气行血活也。山楂,大能克化饮食,但脾虚失运、不思饮食、无积或过用者,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适得其反。大凡有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消瘀血四大功用。常以山楂、炒决明子、葛根、生普洱四味粉碎泡茶饮,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简便廉验。5.三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