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史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21:17:21

点击下载

作者:李春尧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华严宗史略

华严宗史略试读:

“慧炬文库”总序

从21世纪的当下上溯至远古的佛陀时代,屈指算来,佛教已经走过了2554个年头。从印度恒河中下游地区起步,佛教在释迦牟尼的带领下,锲而不舍,向四面八方传播,渐次弥漫天竺全境。佛陀入灭后,佛法继续发展,并借助于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的拥戴与推崇,开始走出国门,向着邻近的国家渗透,中经华夏,进入朝鲜、日本、越南诸国,是为北传的大乘佛教。另一支则向东南方进发,流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是为上座部的佛教。

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婆心说法,四十九载,有缘度尽,进入涅槃。佛教教义经口口相传,到行诸文字;从初期用贝多罗叶抄写成经文,到纸质的《大藏经》,在素重文字般若的中原大地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丰赡华美,千秋大业,洋洋三藏一十二部,浩瀚无涯,兼及哲学思维、文学艺术、风俗民情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自王公贵族至贩夫走卒,从崇山峻岭到穷乡僻壤,佛教的印记几乎无处不在,堪称世界古代宗教文献之冠。

然而,问题也因之而来,卷轶浩繁,文字晦涩,解读为难,使摩尼宝珠之光,尘埋于故纸堆中;有心入宝山采撷之人,却难免空手而回之叹!为此,我等发心,入海算沙,不自量力,由曹王禅寺组织专家学者、法师居士等僧俗各界人士参与撰写《慧炬文库》,期待广搜博采,取精用弘,希图为有缘之人提供便利的文字指引,使读者可以按图索骥,一路前行,各取所需,终有所获。

本文库出版缘起的目标是,通过使用现代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深入浅出地介绍佛教真正的教义、历史、制度、礼仪、生活、艺术等各个方面,使现代人更好地全面了解佛教的思想、智慧、慈悲和心愿,熏习佛法,开卷有益。倘若进一步,能在充满欲望的名利场中,在精彩与无奈交并之际,有助于当事人濯足洗心,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则是与佛有缘、善根增长了。

是为序。夏金华2010年2月10日

序言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内分三大派系:南传、藏传、汉传。汉传佛教中,又有所谓“八大宗派”:天台宗(法华宗)、华严宗(贤首宗)、三论宗(法性宗)、唯识宗(法相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为方便记忆,可以浓缩为八个字:台、贤、性、相、禅、净、律、密)。本书要介绍的,是其中的华严宗。

华严宗人认为,本宗有“华严五祖”:初祖法顺(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五祖宗密。这五位祖师都是唐朝人。五祖宗密之后,虽然华严宗仍以某种方式延续,但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六祖”。从某种意义上说,五祖宗密之后,华严宗便已“绝嗣”。我们再回到起点:法顺虽然是“初祖”,但华严宗却并非由他创立。学术界通常认为,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是三祖法藏(也有观点认为是二祖智俨)。不过,如果要讨论华严宗的历史,我们不止要追溯到初祖法顺,还要进一步推进到古印度的贵霜王朝,这是因为:华严宗的“果实”虽结于中原,可“根蒂”却植于西域。

如果我们把“中国华严宗史”的体态比拟为一种动物,那么,它就如同一条“蛇颈龙”。蛇颈龙,是传说中的古生物,颈长,体硕,尾细,如同一条穿进乌龟壳的长蛇。华严思想有悠远的历史,从贵霜时代一直延续到唐初,这好像是“长颈”;华严宗的“义学史”短暂却辉煌,从唐太宗延续到唐武宗,这好像是“硕体”;唐武宗之后,华严学的“传播史”漫长而渐衰,这好像是“细尾”。总的来说,它的体躯、颈尾的比例严重失调,看起来颇为异怪。

下面,我们以朝代为序,快速浏览一下它的体貌。二

大约在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华严类”经典在西域出现,这标志着华严思想的产生。从东汉开始,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直到南北朝初年,“华严类”经典被陆续译介到中原。东晋末年,著名译师佛陀跋陀罗开始翻译《六十华严》,南北朝初期译毕。这标志着“华严类”经典的输入暂告一段落。

南北朝时期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北魏时期,《十地经论》被翻译出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论学派”。地论学派在思想方面、人才方面,为华严宗的创立做好了预备工作。其二,梁、陈时期,《大乘起信论》问世。这部论著虽然是疑伪经典,但是它的思想为后来的华严宗所借鉴,并融入了华严宗的学说体系。

隋朝建立之后,中原重新统一。隋代与唐初弘扬华严学的主力,是“地论学派”的集大成者——净影慧远及其门下弟子。而另一位“地论师”,静渊则在终南山建立了至相寺。到了唐代初年,至相寺成为全国华严学的研究中心,声名显赫。套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恐怕一点也不夸张:“华严研究哪家强?终南山中找至相。”

初祖法顺、二祖智俨,均和至相寺关系密切。初祖法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陕西一带,他慧眼识珠,把智俨带到至相寺学习。二祖智俨常住至相寺,在成名之后,被尊称为“至相大师”。二祖智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华严宗的学说在他的手中已经初具规模。之后的三祖法藏得到了王室的支持,物质基础、理论体系、稳定信众,三者齐备,华严宗由此而正式成立。三祖法藏的“上首门人”本是慧苑,不过由于他标新立异,故而被排斥出了华严宗正统。四祖澄观生逢“安史之乱”,其时禅宗风头正劲,而澄观也杂学旁收,融汇禅贤,从而进一步确立了华严宗的“江湖地位”。五祖宗密本出自禅宗菏泽神会的法系,后又受衣钵于澄观,并以其“华严禅”学说彪炳青史。五祖宗密亦可视为华严宗的最后一任“舵主”,此后的华严宗就失去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华严宗史”也逐步蜕变为“华严学传播史”。

五祖宗密之后便是“会昌法难”。法难之后,华严宗的理论为禅宗所借鉴,但其本身却失去了明确的传承。直到北宋初年,净源出任杭州慧因寺的住持,这才将华严宗的法脉续接起来,他也因其历史贡献,被誉为宋代华严宗的“中兴教主”。净源之后,出现了“宋代华严四大家”:道亭、师会、观复、希迪。他们围绕法藏的《五教章》,展开了一番论争,这显示出华严宗内部仍存有一丝生气。在宗派关系方面,宋代的华严宗则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与禅宗的融合;二是与净土宗的融合。

与北宋对峙的辽(契丹)境之内,佛教也颇为兴盛,尤以华严宗、密宗为最。并且,辽代佛教有一个显著特点:华严宗与密宗日趋融合。此二宗在辽代几乎同时勃兴,但互不排挤,实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金朝继辽而起,同时接受了辽、宋的佛教文化。不过,对金代华严宗的发展状况,我们知之甚少。

在元、明、清、民国四个朝代,华严宗的发展乏善可陈。本书在写作时,只能用“数人头”的方式加以介绍。明代的“四大高僧”倡导禅教合一,他们都对华严宗有所关注,然而并没有专门的发扬。清末民初的月霞可谓是华严宗史上最后的辉煌,他开办的“华严大学”培养了一批僧才,使华严奥义传承至今。三

本书面向中等文化水平(及以上)的佛教文化爱好者。

学术,常被视为“象牙塔”内的事业。如果想要入内参观,一方面,必须跨过专业训练这道门槛。在此意义上,学术研究是有“封闭性”的。另一方面,“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这意味着:学术研究,不是某一类人的特权行为,只要愿意接受“游戏规则”,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游戏”。学术研究的成果,并不为某一类人所独享。恰恰相反,它只有通过惠及大众,才能实现自身的全部价值。在此意义上,学术研究是有“大众性”的。不可否认,“封闭性”与“大众性”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这就需要有人来扮演“信使”的角色,能进能出,将塔内的讯息以适当的方式公之于众,使之成为共享的资源。否则的话,“象牙之塔”亦即是“巴别之塔”,终将“变乱天下人的语言”。

学术研究之余,笔者也从事文化经典的普及工作。相对学术研究,文化普及看似轻而易举,实则充满挑战。根据本丛书的写作要求,作者必须使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来介绍华严宗的历史。所以,在接受任务时,在写作过程中,我始终心怀忐忑。论及“华严宗史”,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教史”“教理”两方面的内容。在介绍教史时,我尝试把历史分割成一个个的“人物单元”,再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人物生平与历史事件。在介绍教理时,则由于理论本身的抽象和繁复,我使用的叙述语言不免有些枯燥乏味。您在读完全书后,可能会发现,本书的语言风格不甚统一:某些段落过于严谨、刻板,有的文字失于嬉皮、轻佻。这样的尝试肯定不能让读者百分之百满意。不过,限于笔者的能力,也只能提前在这里向大家致歉了。

附言:本书第九章“辽金元时期的华严宗”系好友李元博士与我合作撰写而成。特此致谢!李春尧2017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第一章《华严经》简说

华严宗,顾名思义,就是以《华严经》为最高经典的佛教宗派。那么,我们就从《华严经》说起。一、《华严经》的地位与题解

佛教典籍,浩如烟海。所有佛教典籍的汇总,称为“藏经”,“藏”是包容收纳的意思。“藏经”也叫作“众经”“群经”“大藏经”“一切经”,这几个名称都是形容收纳的经典量多、量全。另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叫作“三藏经”,因为所有的佛教典籍,可以被划分为三类:经、律、论。

其中,“经”是佛陀亲口所说的典籍(《六祖坛经》也被奉为“经”,这是个特例)。“律”是戒律的意思,是对佛教徒行为细节、日常生活、宗教修行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与解释。“论”则是在理论上解释“经”的著作。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可以获得一个荣誉称号“三藏法师”,比如妇孺皆知的唐代翻译家、旅行家玄奘。大藏经“经藏”汇集了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有《金刚经》《法华经》《楞伽经》等,其中有些经典还有多个译本。所以一部“经藏”卷帙浩繁,蔚为壮观。但是,在“经藏”群经之中,有一部地位最为尊贵,被誉为“经中之王”。这就是《华严经》。为什么《华严经》受到如此推崇?它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呢?

佛陀成道之后,四处弘法,宣说了无数经典。由于听众的喜好个性不同,文化水平不一,所以佛陀所说的佛经内容也有深有浅。某些通俗易懂,某些晦涩难解;有的需要费心思量,有的让人豁然开朗。总之,虽同属“经藏”,如《阿含经》《般若经》《胜鬘经》《维摩经》《涅槃经》等,但内涵有深浅,地位分高低。《华严经》的地位无上,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最为深广。

为了说明《华严经》与其他佛经的不同,华严宗人提出了“华严十异”这个命题,也就是说,《华严经》在十个方面是区别于其他佛经的。

时异:本经的宣讲时间与众不同;

处异:本经的宣讲地点与众不同;

主异:本经的宣讲者之身份与众不同;

众异:本经的参与听众之身份与众不同;

所依异:佛陀宣讲本经时,所依据的智慧与众不同;

说异:佛陀宣讲本经时,产生的影响与众不同;

位异:本经中,所论之修行阶位的特点与众不同;

行异:本经中,所论之修行路径的通遍性与众不同;

法门异:本经中,法门数量与众不同;

事异:本经对“法性”的诠释与众不同。《华严经》是一部圆满的经典。在数字上,《华严经》把“十”视为圆满的代表,所以经文中说理论事,通常都会归纳为“十”点。华严宗人在阐发本宗的教理教义时,也喜欢把观点、命题归纳成“十”点,加以展开论述。以上所说的“华严十异”,内容繁复,有的还涉及华严宗的教理教义,所以我们不拟展开解释。在此仅强调第一个“异”:说法时间的不同。

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佛陀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之后,宣讲的第一部经典就是《华严经》。经中使用了一个比喻:太阳升起之后,先照到的是最高的山,然后是低一些的山,最后才照到大地。佛陀成道就好像是太阳升起,大菩萨们就好像是那些最高的山峰,佛陀最先为他们说法,讲述的内容就是这部《华严经》了。佛教中还有一个比喻说:奶牛最先挤出的牛乳(初乳),含藏的营养最为丰富;佛陀最先宣讲的经典,含藏的智慧也最为高深,最为圆满。

由此可见,《华严经》是佛陀智慧的和盘托出,它被称为“经中之王”,乃实至而名归。

说完了《华严经》的地位,我们再来看看经题。《华严经》的全称叫作《大方广佛华严经》。另外还有几个不常用的别称:《大方广佛会经》《杂华经》《不思议解脱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一共七个字,但每个字都不简单,按照佛教的传统讲经方法,每个字都可以敷衍出一篇长文。由于本书主要是介绍华严宗的历史,所以,对经名仅作简单的解释说明。

大,有容之义,即所谓“有容乃大”。形容本经内容丰富。华严宗人强调,“大”字有十个含义,分别是:境大、心大、行大、位大、因大、果大、体大、用大、教大、义大。

方,轨范之义,形容本经堪为法则、典范。广,周遍之义,形容本经妙用无穷,涵盖宇宙。按照华严宗人的说法,“方广”二字也有十个含义:周遍之义、普说之义、深说之义、备摄之义、广益之义、荡除之义、具德之义、超胜之义、含摄之义、广出之义。

总的来说,“大方广”这三个字,是形容本经所要说的佛理“体大、相方、用广”。“佛”“经”二字做何理解,想必读者可以明了,在此不做详述。我们最后来看“华严”二字。“华”,通“花”。“严”,庄严(做动词用,使……庄严的意思)。“华严”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像花一样庄严(某物)。”

佛教强调因果,在“因”位上努力修行,在“果”位上就可以成就功德。对应到自然界,“因”位上是“开出花朵”,“果”位上是“产出果实”。所以,“华严”之“华”,就是用来比喻菩萨在“因”位上修行,好像植物开花,花开之后,又庄严了“果”位上产生出的功德。按照华严宗人的说法,“华”又有十个意思:微妙义、开敷义、端正义、芬馥义、适悦义、巧成义、光净义、庄饰义、因果义、不染义。简单说的话,可以归结为三个意思:微妙、感果(能够感应结果)、庄饰。

经过这一番解释,读者大概能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题目的意思了。我再斗胆用粗浅的白话做一个赘解:《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说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典诠释的佛理内涵丰富、妙用无穷,可作为修行的法则典范;这部经典告诉读者,菩萨在“因”位上如何善巧修行,才能在“果”位上成就庄严圆满的功德。二、《华严经》形成的传说与历史

根据大乘佛教的说法,大乘佛教的经典基本由文殊师利(简称“文殊”)菩萨结集,《华严经》也不例外。

据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就向文殊、普贤等大菩萨宣讲了这一部《华严经》,会后由文殊菩萨结集。但是,由于这部经太过渊博,除了那些大菩萨们,世间的芸芸众生中,无人能够理解接受。

要教好学生,就要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于是,释迦牟尼佛开始对世人讲述其他经典,而这部“经中之王”《华严经》,就一直流传于大菩萨们的“朋友圈”。这种情况一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的时候仍然没有改变。因为《华严经》属于“高级教材”,只有像文殊、普贤菩萨那样的“高材生”才有学力去研读实践,其他弟子们是不敢问津,或者根本是不敢相信的。《华严经》就这样与世隔绝了六七百年,直到有一位菩萨的出现,《华严经》才得以显现人间。这位菩萨叫作龙树。龙树菩萨是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仅仅是印度佛教史上的擎天之柱,而且其影响力远及华夏。在中国佛教史上,他被奉为“八宗共祖”,也就是说,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家学渊源,都要追溯到龙树菩萨那里去。这位菩萨的名号事迹我们在下文中还会提及,这里先说他和《华严经》的故事。

龙树菩萨天资聪颖,一开始学习的是小乘佛教,后来转而学习大乘。由于过人的才智,龙树菩萨很快就通读了当时所有的大乘经典。这位菩萨的求道之心旺盛,并不因此而满足,于是他开始游学,一边寻找新的大乘经典研习,一边和各地学者切磋学问,其中有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学者,也有不信佛教的学者(佛教谓之“外道”)。游学中,龙树菩萨的傲人才学再次得到展现,他走遍四方,力挫辩敌,没有发现能难倒他的经典,没有遇见能胜过他的论敌。这时的龙树菩萨,有点“独孤求败”的感觉了,就渐渐有了傲慢之心,心里觉得:“释迦牟尼佛的理论也不过如此,既然他可以开宗立教,那么我龙树一样可以。”

就在这个时候,龙树菩萨遇到了一位“大龙”。这位“大龙”,可能是“天龙八部”中龙族的成员,也可能只是个凭空杜撰的神话人物。总之,典籍中有很多说法,但真实情况无从查考。这位“大龙”爱惜龙树菩萨的才华,又惋惜他的傲慢,于是把他带去了“龙宫”。这个“龙宫”也就是“大龙”居住的地方,可能是人间之外的某个未知世界。

有些不愿意相信神话传说的人则认为,“大龙”是某个“龙图腾”部落的成员,而“龙宫”就是“龙图腾”部落的聚居地,地点在今天的北印度。

不管“龙宫”在哪里,有一点没有疑问:“龙宫”确实有宝。龙树菩萨在龙宫里看到了很多佛经,比他以前所读佛经总量的十倍还要多,而且每一部都深奥难懂。这一下龙树菩萨深深折服了,再也不敢生出傲慢之心。当然说到这里,读者应该已经猜到,“龙宫”之中,就珍藏着这部“经中之王”《华严经》。

龙树菩萨在“龙宫”中看到了三个版本的《华严经》。

版本一:也被称为“上本”。据说篇幅巨大,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颂,四天下微尘数品”,说白了就是“多得数不清”。

版本二:也被称作“中本”。篇幅比“上本”小很多,但是也很惊人。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对于凡人来说,穷其一生之力,也是学不完的。

版本三:也被称作“下本”。这是篇幅最小的版本,有“十万颂,四十八品”。虽然在凡人眼中,这也是“巨无霸”级别,但这个版本的确是最接近我们能力范围的一个了。

龙树菩萨知道,“上本”和“中本”是凡人无力接受的,所以,他只能选择下本,带回人间。今天我们所能读到的所有版本的《华严经》,都渊源自这个“龙宫下本”,而“上本”和“中本”,则一直被秘藏于“龙宫”之中。后文中我们会提到汉译《六十华严》,这个汉译本的梵文原本就是“龙宫下本”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华严经》降临人间的传说。

传说,是讲述历史的一种方式,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也一定不是唯一的方式。我们可能都不愿意轻信传说的真实,而更愿意接受考证的结果。那么我们就换一种眼光,从历史学、文献学的角度来看看《华严经》形成的历史。《华严经》固然是一部佛经,但也可以被视为一部“丛书”。近现代学者研究认为:《华严经》是在《十地经》《入法界品》等一些大乘佛经的基础上,汇集了一些内容相通的佛经,然后按照一定的线索组织起来的佛经总集。汇成《华严经》的散本佛经,原先大都单独流传,它们并非于同一时间写成,也并非在同一地区流传。

如此看来,《华严经》虽然符合佛旨,但却不是佛陀一次性亲口宣说的。龙树菩萨在“龙宫”看到三种版本的《华严经》,这个故事就更加没有史学依据了。

如果传说不可信的话,那么,《华严经》究竟是在何时、何地被编纂而成的呢?

研究者们提供的结论是:《华严经》编纂成集的时间大约是公元300年,地点是在西域,具体地点可能是于阗。当然,由于文献材料的原因,研究者们无法取得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华严经》的纂成是相对较晚的事情,那么,汇成《华严经》的散本佛经,又是在何时、在何地形成的呢?

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形成的“华严类”经典,叫作《兜沙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公元1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叶,具体年代难以确定。而产生地点,大约在今天的北印度,以及我国的新疆地区。这部经典在我国东汉时期就由支娄迦谶翻译成汉语,也是现存的最早的汉译“华严类”经典。《兜沙经》之后,大约在我国新疆地区,又形成了《本业经》。《本业经》和《兜沙经》同属于“文殊类”经典。“文殊类”经典的流行,是“华严类”经典形成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普贤类”经典的流行,其代表有《兴显经》、《度世品经》、《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等。它们的形成时间应不迟于公元200年左右。“文殊类”“普贤类”经典的主体部分完成之后,就是《入法界品》的纂成。《入法界品》的形成时间应不早于公元250年,形成地点可能在我国新疆地区。《入法界品》的纂成,标志着“华严类”经典的形成进入到第三个阶段。

之后有记载表明,在我国新疆地区出现了集成本的《华严经》,时间大约是公元300年。三、《华严经》的翻译

上文已经说过,《华严经》是由散本而逐渐汇编成一部“丛书”的。在集成本的《华严经》纂成之后,有过三次汉译。第一次在东晋,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在唐代。我们顺次来介绍一下这三次汉译。先说第一次。

据经典记载,在于阗国东南有一个“遮拘槃国”,该国的国王信仰大乘佛教,国内藏有集成本的《华严经》。有一位叫作支法领的法师听说了这个消息,不惜生命,跋涉万里,到了这个国家,求得了《华严经》的梵文本,总共三万六千偈,携带回中原。不过支法领法师并没有立即着手翻译,主持翻译工作的是另一位法师,名叫佛陀跋陀罗。

佛陀跋陀罗(359—429),意译作“觉贤”。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祖国同胞,而且他也是释迦族人,是释迦牟尼佛叔父的后代。他五岁时父母双亡,十七岁时出家,非常聪明勤奋。某年,他和一位同学僧伽达罗去了罽宾国,在那里跟随佛大先禅师学习禅法。正巧在罽宾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智严法师,他力邀佛陀跋陀罗去中国弘法,佛陀跋陀罗遂欣然应允。经过长途跋涉,千难万险,终于在三年之后,佛陀跋陀罗通过海路到达了中国青州东莱郡(今天山东省境内)。

晋义熙四年(408),佛陀跋陀罗去长安拜会了当时的佛学大师鸠摩罗什。一开始两人相处得很好,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两位大师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于是,佛陀跋陀罗就离开了长安,前往庐山拜会另一位佛学大师慧远。慧远很是欢迎他,但是佛陀跋陀罗的理想是四处弘法,所以并未在庐山长住。义熙八年(412),佛陀跋陀罗去了荆州,受到了刘裕的热情接待(也就是后来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413年,他随同刘裕去了建康(今南京),住道场寺,传授禅法。

义熙十四年(418),佛陀跋陀罗受众居士的请求,开始翻译支法领从西域带回中原的梵文集成本《华严经》。翻译工作持续了三年。到了公元421年,翻译工作终于完成。但此时已经是改朝换代之后的南朝宋永初二年。这是《华严经》的第一个汉文译本,原为五十卷,后来被分为六十卷,所以世称《六十华严》,或称《晋译华严》《旧译华严》。八年后,刘宋元嘉六年(429),佛陀跋陀罗去世,世寿七十一岁。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文本的原因,翻译出的经文有一小部分缺损,这也影响了读者的理解。很多年之后,到了唐代高宗永隆初年(680),有位天竺高僧来华,名叫地婆诃罗(意译作“日照”)。此时,华严宗的法藏大师正在宣讲《六十华严》,受困于经文的缺损之处,便向地婆诃罗法师请教。因缘巧合,地婆诃罗法师正好带有《六十华严》所缺损的那部分梵文佛经,于是他经过对勘,补上了经文的缺损之处,后来又经过其他法师的合作努力,将补上的梵文经译成了汉文。如此一来,《六十华严》方才圆满完成。全经共计三十四品,始于《世间净眼品》,终于《入法界品》,含“七处八会(七个地方,八次集会)”的说法内容。

时间到了唐代。武则天是位信仰佛教的皇帝,她觉得晋代翻译的《六十华严》还不够完备,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底本来翻译。于是她派了使者,前往于阗,去求取一个更好的本子,另外也寻访一个好的译师。

于阗国有位高僧,名叫实叉难陀(652—710)。他获悉此事后,便带上了一部梵文本《华严经》前往中土大唐,这个版本比当年支法领取走的还要完备。他到了洛阳之后,便奉武则天之命,在菩提流志、义净等法师的协助下,开始了翻译工作。这次翻译持续了大约四年的时间,从证圣元年(695)开始,到圣历二年(699)完成。

这是《华严经》的第二次汉译,完成的汉译本共八十卷,所以世称《八十华严》,或称《唐译华严》《新译华严》。《八十华严》使用的梵文底本是四万五千偈。大家可能还记得,佛陀跋陀罗使用的梵文底本,也就是支法领取回中原的本子,是三万六千偈。所以可想而知,《八十华严》和《六十华严》相比,品目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不过大家也别忘了,传说中龙树所取的“龙宫下本”有多少偈(颂)呢?十万!所以说,流传汉地的《华严经》,即使是最完备的本子《八十华严》(梵文四万五千偈),其篇幅连“龙宫下本”的一半(梵文五万偈)还不到呢!

当然对我们读者来说,八十卷的篇幅已经相当可观了。《八十华严》全经分“七处九会”,比《六十华严》的“七处八会”多了“一会”——《三重会普光法堂》一会。《八十华严》共计三十九品,九会三十九品分别是:

寂灭道场会,下分六品,始于《世主妙严品》,终于《毗卢遮那品》。

普光法堂会,下分六品,始于《如来名号品》,终于《贤首品》。

忉利天宫会,下分六品,始于《升须弥山顶品》,终于《明法品》。

夜摩天宫会,下分四品,始于《升夜摩天宫品》,终于《十无尽藏品》。

兜率天宫会,下分三品,始于《升兜率天宫品》,终于《十回向品》。

他化天宫会,《十地品》一品。

重会普光法堂,下分十一品,始于《十定品》,终于《如来出现品》。

三重会普光法堂,《离世间品》一品。

逝多园林会,《入法界品》一品。

因为《八十华严》的品目比《六十华严》更加完备,所以它译成之后,就成为汉地最流行的《华严经》译本。实叉难陀完成译经之后,于长安四年(704)回到于阗。后经迎请,又在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回到中土大唐。但仅仅两年之后,实叉难陀就因病去世,世寿五十九岁。法师去世之后,舌头火烧不坏,他的学生便把他的舌头和舍利带回于阗,建塔供养。

我们再来说说最后一次汉译。

据考证,在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南天竺乌秦国的国王把他手书的一份《华严经》进贡给了唐朝皇帝。唐德宗得到之后非常珍惜,把这份手书《华严经》当作法宝供养。到了第二年,唐德宗诏请法师翻译此经,主持翻译的法师名叫般若。

般若(734—?),北印度人。他七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二十三岁到那烂陀寺学习,之后出游各国。在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般若抵达广州,之后到了长安。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般若受命开始翻译《华严经》,到贞元十四年(798),翻译完成。

因为翻译出的文本共四十卷,所以世称《四十华严》,也称《贞元经》。不过和《六十华严》《八十华严》不同的是,《四十华严》全称作《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从这个题目我们也能看得出来,《四十华严》并不是集成本《华严经》的完整翻译。事实上,它的内容相当于《华严经·入法界品》,但是增加了很多内容,新增的内容并未改变《华严经》的主要思想,但是讨论了“怎样树立修行的信仰”这一重大问题。

以上所介绍的,就是集成本《华严经》的三次汉译经过。

前文我们已经讲过,《华严经》在纂成“丛书”之前,“华严类”的经典是以散本的形式流通的,那么,有读者可能要问了,这些散本的汉译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佛陀跋陀罗的时代。佛陀跋陀罗第一个翻译了集成本的《华严经》,但是,在佛陀跋陀罗之前,“华严类”的经典被翻译成汉文的,共有四十一部,九十四卷。有一些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失去了踪迹,但还有很多流传了下来。

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是《兜沙经》,它相当于后来《华严经》中的《如来名号品》。《兜沙经》在东汉时期,由支娄迦谶翻译成汉语。之后出现的汉译“华严类”经典,还有《菩萨本业经》《菩萨十住经》《渐备一切智法经》《等目菩萨经》,等等。这些散本佛经,基本上是集成本《华严经》中《名号品》《净行品》《十住品》《十地品》《十定品》等品目的“同经异译”。

所以,在集成本《华严经》被翻译为汉语之前,中国“华严学”实际上就已经产生了。而“华严宗”的产生则是很长时间之后的事情。

以上说的是《华严经》及“华严类”经典的汉译情况。当然除了被翻译成汉语之外,《华严经》还曾被翻译成其他语言。

根据现有资料,《华严经》及“华严类”经典的最初文本是用梵文写成的。这些经典除了被翻译成汉语之外,还曾经被翻译成藏语。根据藏文文献记载,印度的胜友、天王菩提曾和西藏的智军合作,将梵本《华严经》翻译为藏文。

另据说,《入法界品》和《十地品》的梵本保存在尼泊尔,其余各品的梵本皆已亡佚。上述两品的梵本,在19世纪曾流传到印度、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后有校勘本的问世。比如,梵文《十地品》有近藤晃曜的校勘本(东京,1936),《入法界品》则有铃木大拙、泉芳璟的校勘本(京都,1934—1936)。第二章华严宗简说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最高经典的佛教宗派,所以,我们花了一章的篇幅介绍《华严经》。不过,除了“华严宗”之外,这个宗派还有几个别名。

贤首宗。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是“三祖”法藏,由于三祖法藏被赐号“贤首国师”,所以华严宗又名“贤首宗”。

清凉宗。由于“四祖”澄观被赐号“清凉国师”,所以华严宗又名“清凉宗”。贤首宗、清凉宗这两个名字,都是因为推崇祖师而产生的。

法界宗。因为华严宗的核心教义是“法界缘起”,所以又名“法界宗”。

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一定知道,要想在江湖上开宗立派,必须要有自己的独门武功。学术历史虽然不同于武侠小说,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却是一样。华严宗在中国佛教史上能占一席之地,可想而知,它一定有自己的独特理论。换言之,因为有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所以华严宗才能不断传承,并且与其他宗派分庭抗礼。华严宗的特色理论,就是“法界缘起”。同时,这个命题也是它的核心教义。下面,我们就来解说一下这个命题。一、核心教义:法界缘起

既然您选择了这本书,那么,想必您对佛教比较熟悉,至少说,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如果我问您,佛教最基础的理论是什么?恐怕您未必知晓。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一个故事开始吧。

佛陀有“十大弟子”,其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遇见佛陀之前,是外道的信徒。有一天,他在街上听见一个出家人在念一首偈子:“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到这个偈子之后,欣喜若狂。他觉得这个偈子阐释的道理,是他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但是又能解决他的一切疑问。他便问那个出家人,这个偈子是谁教给他的。不用说,这个偈子就是佛陀教的。于是,舍利弗叫上他的朋友目犍连,两个人一起去拜见佛陀。一见之后,二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当下就皈依了佛教。后来,目犍连被誉为“神通第一”,他和舍利弗一起,成了佛陀传法的左膀右臂。

这个偈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白话翻译一下:我的老师释迦牟尼佛(大沙门)常常这么教导我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如果某事物(现象)的“因缘”不存在,那么这个事物(现象)也不存在。

在这个偈子中,“法”,泛指一切存在,即一切现象、一切事物。那么,“因缘”又是什么意思呢?佛陀入灭

用今天的语言说,“因缘”,就是事物存在的条件、关系。其中,“因”,是指对事物存在起根本作用、内在作用的条件;“缘”,是指对事物存在起辅助作用、外在作用的条件。换言之,力强为“因”,力弱为“缘”。实质上,“因”“缘”都是“缘”,只是作用大小有区别而已。

在偈子中,“因缘生”和“缘生”是一个意思,“缘生”,又叫作“缘起”。那个偈子,叫作“缘起偈”,表达的就是佛教的“缘起论”。总的来说,所谓“缘起论”,就是说,所有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也是彼此联系的。

佛教有个比喻来表达“缘起”的观点。设想一下,有三根芦苇,它们互相支撑,这样就可以站住。如果拿走了一根,那么剩下的两根就随之倒下。因缘所生法,也是一样。有因缘在,它才能成立,才能呈现,如果因缘没有了,那么它也就不存在了。

缘起法则,是佛教全部教义的理论基石;也就是说,佛教的所有思想,都是在“缘起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缘起论,就是佛教的最基础理论。

而“缘起偈”,则是总摄佛教基本教义“缘起论”的偈子。它也叫作“法身偈”、“法身舍利偈”。还有几个不同版本。《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造塔功德经》记载:“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据说,印度各地在建塔、建像时,都会在塔基或者佛像内安置这个偈子。这个偈子叫“法身偈”,就是说,如果理解了这个偈子的意思,就如同见到了佛陀。

可能有读者会说:“听起来好像很普通啊!一切存在都是有条件的,一切存在都是彼此联系的。这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想出来啊!佛教最基础的理论,就是这么简单吗?”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古印度。在我们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自然就理解它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了。

在佛教诞生之前,古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有三大原则: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意思是说,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天神所授,婆罗门是社会的最高等级,他们通过祭祀和天神沟通。相应地,社会大众也被分成四个等级,从尊贵到卑贱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到了佛陀时代,婆罗门教受到众多思潮的冲击,婆罗门阶层也被下级阶层挑战。当时社会上思潮杂多,按照佛教的记载,除了佛教之外,还有“九十六种”思想学说。这些思想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质疑婆罗门教的三大原则。

可是,这些思潮也各具特色。有的说一切都无因无果,有的对一切都不置可否;有的主张自残苦行,有的号召及时行乐。总而言之,每一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标志性理论。那么,佛教以何为标志呢?就是“缘起论”。虽然我们今天会误以为这个论点无甚新奇之处,但是在当时,这个观点却是独树一帜、振聋发聩的。

在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缘起论主要用来解释人生。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学者开始试着用缘起论来解释世界,解释宇宙。也就是说,后来的学者已经不满足于“人生是怎么样的”,他们还想去关心“宇宙是怎么样的”。所以缘起论有了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各个宗派的思想分化、理论分歧,都是缘于对“缘起论”的理解和阐释不同。

在华严宗看来,各派的教义,可以归结为不同的缘起理论。比如有业感缘起、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等等。而华严宗坚持的则是“法界缘起”。

那么,什么是“法界缘起”呢?我们先来说什么是“法界”。

在佛教中,“法”,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词。

大家可能都知道,“佛法”中的“法”,就是教义、理论的意思。但是,很多时候,“法”却不是这个意思。“法”,常常是一个泛指,包括一切的存在,一切的事物和现象。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不管是现存的,还是非现存的;不管是现在的、过去的,还是未来的。总之,只要是认识、思维的对象,就叫作“法”。换言之,只要你能想到的东西,不管是不是“真实存在”,它都叫作“法”。

按照佛教经典的解释,“法”的意思是“轨持”。“轨”,意思是“轨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范、规律,人可以认识的对象。“持”,意思是“任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质的规定性。

联系起来说,“法”,就是能用认识器官(包括大脑)捕捉、把握的一切对象。这样看来,“法”的范围无边无际。“界”,音“介”,从“田”。从字形我们可以猜测出,它的本义应该与“田”有关。在古汉语中,它的本义是:田边、田畔。后来引申出若干个意思:边境、边限、界线、分界;进一步引申的意思有:地域、范围、类别、种类。

佛教把事物分成各种“类别”“种类”,所根据的是它本身的“属性”“原因”。所以,在佛教中,“界”又有了“原因”“体性”的意思。

说完了“法”的意思、“界”的意思,我们再来看看华严宗是怎样理解“法界”的。

华严宗思想的一个特点,是把世界区分为“事”(现象世界)和“理”(本体世界)。从哲学的角度看,华严宗思想的主要任务,就是论证“事”和“理”是统一的。相应的,“法界”一词,华严宗有两个层面的理解。

一是从“事”的角度理解。在此层面上,“法”指世间万物,“界”则指分界、类别。世间万物,各有本性,类别不一,所以叫作“法界”。也就是说,“法界”就是指各类事物,丰富多彩的现象世界。

二是从“理”的角度理解。在此层面上,“法”指抽象的理,“界”则指原因、体性。“法界”指的是本体,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绝对实在,或者说是“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它是现象的本源和本质。这个意义上的“法界”,和真如、法性、实相、实际等佛教概念同体而异名。

如果我们使用今天大众哲学的术语,那么这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具体”与“抽象”。

不过,华严宗在使用“法界”一词时,有时候又同时包括了这两层含义。也就是说,有时候华严宗所谓的“法界”,兼容理、事,总括本体、现象。在此意义上,“法界”就是宇宙万有,包括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

说完了“缘起”和“法界”,最后我们来看“法界缘起”。“法界缘起”,又称为“法界无尽缘起”、“无尽缘起”。这里所谓的“法界”,更加强调“理”层面的含义,也就是“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华严宗把它叫作“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法界缘起”这个命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清净心”“随缘”生起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现象。“心”统摄万有,万有为“心”所变。离开了“心”,就什么也不存在了。

其次,由“心”生起的一切现象,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它们的关系是“圆融无碍”、“重重无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法界缘起”的理论,协调了各个宗派之间的关系;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差别都一笔勾销,展现出一个“圆融自在”的理想世界。二、修道理论:四法界观

佛教,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哲学。在上一节中,我们讨论了华严宗的基本教义,即华严宗的哲学。但是,教义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修行,也就是所谓的“理论指导实践”。不过,佛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得非常紧密,没有明确的界线。华严宗是一个思辨色彩浓重的佛教宗派,对华严宗来说,所谓的修行,就是在理解华严宗的教义之后,按照教义的解释去认识世界、观照世界。或者说,对华严宗来讲,如何去“看”世界,比如何在世界中“做”,要重要得多。

华严宗的基本教义是“法界缘起”。相应地,华严宗的修道论,就是解说如何按照“法界缘起”的观点来认识世界。具体来说,华严宗的修道论是“四法界观”。

我们先回顾一下“法界”的含义。上一节已经说过,法界有两层含义:第一,“法”指世间万物,“界”指种类,“法界”泛指各类事物;第二,“法”指抽象的“理”,“界”指原因,“法界”意为“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者说佛理。

世间万物和佛理都可以被称为“法界”,所以,法界是无限的。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法界。进而,法界也是可以分类的。华严宗把法界分为四类: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事法界。所谓事法界,顾名思义,就是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这个世界是纷杂的。宇宙中有千差万别的现象,各有特性。根据事物的差别性来认识事物,这是世俗认识的特点。换言之,世俗认识,是以“个别”“特殊”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这种认识方式,不属于“佛智”的范畴。

理法界。相对于事法界,理法界是本体世界,是纯粹的。现象世界中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却有同一性,即空性、真如。当然,这是佛智认识的范畴,但这种认识,还不算圆满。华严宗认为,“理法界”的“理”,是事物的“同一性”,是共同本质;也是本心、真如、佛性,华严宗也称之为“真心”“净心”。“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的本质;也存在于一切众生心中,是一切众生成佛的依据。总之,理法界,是事法界的依据。

理事无碍法界。“事法界”是世俗认识的对象,“理法界”是佛智认识的对象,但是这种认识并不圆满。华严宗认为,在认识到“事法界”的依据是“理法界”之后,还要更进一步认识到:“事”与“理”并非截然对立,二者的关系是交融的。

华严宗认为,“事”与“理”的关系,就如同“波”与“水”。“波”的本质是“水”,但却呈现为“波”,可是,作为本质的“水”并不妨碍作为现象的“波”;“水”的表现是“波”,但其本质是“水”,可是,作为现象的“波”并不妨碍作为本质的“水”。所以,“水”和“波”的关系是“圆融无碍”。“事”和“理”的关系也是一样。“理”表现为“事”,“事”根据在“理”。两者的关系“相即相融”。这种关系,就叫作“理事无碍”。“理”表现为“事”,华严宗称之为“理彻于事”;“事”根据在“理”,华严宗称之为“事彻于理”。华严宗进一步认为,“理”“事”之间有五种关系。

一是相遍。“理”完整而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事”中,每一个“事”都完完全全地表现出“理”。

二是相成。有“理”才能成“事”,有“事”才能成“理”。无“理”不成“事”,无“事”不成“理”。

三是相夺。“事”的背后是“理”,“事”是“理”的表现,所以“事”虚幻而“理”实在。这叫作“以理夺事”。“理”不能离开“事”而单独存在,“事”成之后,“理”就隐藏了起来。这叫作“以事夺理”。

四是相即。根据以上三种关系,得出结论:“理”“事”相即。

五是相非。可是,“理”和“事”终究不同。“理”不能完全等同于“事”,“事”不能完全等同于“理”。这个关系叫作“相非”。

华严宗试图通过这五个命题说明“理”“事”二者的关系。进而说明,“事法界”和“理法界”虽然有区别,但是没有矛盾,二者是可以统一的。“理”“事”统一、相互包容、没有妨碍的世界,就是“理事无碍法界”。

为了说明“理”“事”关系,华严宗还举了一个例子:世界好比一个“金狮子”(有理有事),“金”是本体(理),狮子是现象(事)。没有金,就没有金狮子,但是金不能独立存在,必须表现为狮子,所以金在狮子之中。相对而言,金是实在的,狮子是虚幻的。但是,狮子的虚幻不影响金的实在,金的实在也不影响狮子的虚幻。这就是“理事无碍”。

如果“理事无碍”,那么,“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也无碍,“佛”与“众生”也是无碍。所以,追求成佛就不能舍弃众生,宗教世界也不能脱离世俗世界。成佛,或者说觉悟,就是要在世俗世界中追求宗教世界,既要超越世俗世界,又不能脱离世俗世界。这就是对修行的要求。《华严经·入法界品》讲述了善财童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向世俗世界的所有善知识学习,与众生同在,才能实现觉悟。

事事无碍法界。能认识到“理事无碍”,已经是很高的智慧了。但是这还不是极致。佛智的最高境界,是“事事无碍法界”。根据“理事无碍”,所有的“事”都是“理”的表现,每一个“事”都包含着“理”,因此“事”与“事”也可以是“无碍”的。这就好比,如果说“海水”与“波浪”无碍的话,那么“波浪”与“波浪”也是无碍的。华严宗又把这种关系叫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以上所说的“四法界”,是华严宗对“法界”的一种分类。也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四个不同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四法界”也叫“四法界观”。

凡夫认识世界,从“事法界观”开始,这时候只能“就事论事”,见差别相,起执着心,因而不得解脱。此时的观法、观点属于世俗范畴。如果可以上升到“理法界观”,则进入了佛智范畴,通过这种观法,可以认识到纷繁复杂的现象是虚幻的,背后有一个纯粹的、真实的本体。但这种认识还不圆满。之后,通过观察“理”“事”关系,可以切入“理事无碍法界观”。最后,切入“事事无碍法界观”时,可以领悟到“事事无碍”。这就是佛智的最高境界了。“四法界(观)”的理论,有一个形成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这组观点并未出现在初祖杜顺、二祖智俨的著作中。三祖法藏的著作对之有零散的论述,直到四祖澄观,“四法界(观)”才被系统论述,整合成一套理论。不过,“四法界(观)”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初祖杜顺。

法界三观。初祖杜顺在其著作《华严法界观》(有人怀疑这部著作不是杜顺的作品)中,提出了“法界三观”: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这一命题又被称为“三重法界”“三重观门”,或者略称作“三重观”“法界观”。其中,“真空观”对应于“四法界观”中的“理法界观”;“理事无碍观”即是“四法界观”中的“理事无碍法界观”;“周遍含容观”则对应于“四法界观”中的“事事无碍法界观”。“周遍含容观”是初祖杜顺的思想精髓,“事事无碍法界观”是它的发展结果。

总的来说,初祖杜顺的“法界三观”和“四法界观”大同而小异。两相比对,我们可以窥出华严宗思想的演进过程。三、判教理论:五教十宗

什么叫“判教”?判教,全称“教相判释”,也叫作“教相”“教判”“教摄”。意思是:“判别或判定佛所说各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佛教教义一开始是口传心授,初成经典之时,也没有太多争议。可是,佛教经典数量增多之后,就有了麻烦。由于对某些问题的解答,各部经典说法不一,在文字上也有彼此矛盾之处,所以在此情况下,各个宗派为了树立本派的权威,强调本派的正统,就提出自己的经典分类理论。具体说,就是把佛教的全部经典按照“深浅”“权实”等标准排位,并把本派所尊重的经典置于最高的地位。这样一来,既可以调和不同说法的矛盾,又可以抬高自己宗派的地位。“判教”的意识,在一些大乘佛教经典中已经产生。比如:《法华经》把佛教分为大、小二乘,《楞伽经》把佛教分为顿教、渐教,《涅槃经》把佛法分成“五味”,《解深密经》把佛法分为有、空、中三时,《十住毗婆沙论》把佛法分为“难行道”和“易行道”,等等。

华严宗的判教理论是“五教十宗”。在解释“五教十宗”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在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之中,究竟有多少宗派呢?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十大弟子,无数信徒。由于众信徒出身不同,偏好各异,所以,虽然大家都尊释迦牟尼佛为老师,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有的人独来独往,有的人结成团体。不过,由于佛陀的权威,僧团是一个整体,不分派别。佛陀入灭之后,“头陀第一”大迦叶继承了僧团领导权。可是,在戒律问题上,他和“多闻第一”阿难之间存在分歧,而且两人个性不同,这就给后来的僧团分裂埋下了种子。

从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由于对戒律和教义的理解不同,佛教发生了分裂。首先,佛教一分为二,“上座部”与“大众部”对立。然后,两大部的内部又不断分裂,最后形成了若干小部派。一种记载说总共十八部,一种记载说总共二十部。这些教派总称作“部派佛教”。大约公元1世纪时,出现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出现之后,把部派佛教,以及坚持原有教义的所有派别都贬称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与此同时,“小乘佛教”仍然继续发展,其中的正量部、经部、说一切有部等派别,在某些地区还非常流行。公元7世纪之后,“大乘佛教”内部的一些派别与婆罗门教合流,形成了“密教”。“密教”就是印度佛教的最后形态。

佛教在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一开始是大、小乘经典同时传入的。重点弘扬某部经典的群体就结成了松散的学派,称为“师说”,这就是宗派的前身和雏形。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有人提出判教的理论。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判教理论,可以追溯到晋、宋之际的慧观,他提出了“五时”的判教学说。之后,判教理论越来越受重视,成为每个学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个学派开门立户的理论依据。在南北朝时期,比较著名的师说有:(南朝)成实师、涅槃师、毗昙师、俱舍师、摄论师、三论师、十诵律师,(北朝)地论师、四论师、四分律师、成实师、涅槃师、楞伽师,等等。这些师说,基本都是以某一(几)部经典(或经、或律、或论)作为研习重点,通过师承的联系,结成的较为松散的学术、修行团体。

隋朝的建立终结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从此,佛教的发展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各家师说或是自我发展,或是重新组合,逐渐形成了若干个佛教宗派。按照学术界的通行看法,隋唐时期,形成了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另外,还有一个“异端”,叫作“三阶教”,也有过短暂的辉煌。这个时期,可谓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从五代十国开始,大多数的佛教宗派开始衰微,只有禅宗、净土宗还保持着较强的生命力,最终这两个宗派实现了“合流”,这个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以上就是印度佛教、汉传佛教的宗派概况。如此多的学派和宗派,要想获得自身发展,免不了要“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这么说显得有些“毒舌”,不过,从佛教整体的发展来看,这不是一件坏事。要知道,佛学能获得蓬勃发展,正是得益于多种观点的互相碰撞。总之,各个学派、宗派都从维护本派经典、理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套自己的观点,把各个派别和各部经典给予高低、上下的排位。

就具体的判教理论而言,南北朝时期有“南三北七”。也就是说,南朝有三种判教理论,而北朝有七种。至于“八大宗派”的判教理论,天台宗有“五时八教”,三论宗有“二藏三法轮”,唯识宗有“三教”,华严宗有“五教十宗”,净土宗有“二门”,等等。

华严宗的判教理论是“五教十宗”。我们先说“五教”。“五教”指的是:按照理论的深浅,把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法分成五类。分别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五教”的理论,是三祖法藏在二祖智俨的思想基础之上,借鉴了天台宗的判教观点而提出的主张。下面我们依次来看“五教”。

第一,小乘教。这是指:佛陀对理解不了大乘佛教的信徒所说的教法。其中包括的经典有:(经)《四阿含》,(律)《僧祇律》《四分律》《大诵律》,(论)《发智论》《婆沙论》《俱舍论》《成实论》,等等。就教派而言,包括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

第二,大乘始教。这是指:对刚刚脱离小乘,转入大乘的修行者所说的教法。又分为空始教、相始教。空始教对应大乘空宗,相始教对应大乘有宗。空始教的经典有:(经)《般若经》,(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相始教的经典有:(经)《解深密经》,(论)《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等。

第三,大乘终教。大乘佛教的终极教门,也叫大乘实教。经典有:(经)《楞伽经》《如来藏经》《胜鬘经》《密严经》,(论)《大乘起信论》《法界无差别论》,等等。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都主张逐步修行,然后成佛,所以,二者同属于渐教。

第四,顿教。相对于渐教而言,顿教主张顿悟成佛。明心而见性,见性而成佛。就宗派而言,指的是禅宗;就经典而言,包括了《维摩诘经》《思议经》,等等。

第五,圆教。圆融无碍的法门。经典有:《法华经》《华严经》。其中,《法华经》混同诸教,是为“同教一乘”;《华严经》超越诸教,是为“别教一乘”。

华严宗通过“五教”的理论,将《华严经》置于最崇高的地位。下面,我们再来看“十宗”。“十宗”“五教”是华严宗对佛教教义的两种分类方法。相对而言,“五教”是从“教”的角度出发,把佛教所有的教义和流派分判为五类;“十宗”是从“理”的角度出发,把佛教所有的教义和流派分判为十类。如果这个说法难以理解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简单地认为:“五教”是相对粗略的分类法;“十宗”是相对细致的分类法。根据三祖法藏的《华严五教章》,“十宗”分别是:

第一,我法俱有宗。主张“我”“法”实有的宗派。包括了:人天乘,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等等。其中,“人天乘”指的是对六道中的人道、天道讲说“善恶报应”的教义。其他的各部,则是部派佛教中的宗派。

第二,法有我无宗。包括了:说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等等。这些也都是部派佛教的宗派。它们主张:人我虽空,但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所以叫“法有我无宗”。

第三,法无去来宗。包括了:大众部、鸡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饮光部,等等。这些派别主张:诸法仅仅是现在有实体,过去、未来都无实体。所以叫“法无去来宗”。

第四,现通假实宗。主要包括了:说假部,《成实论》等论典的教义。其观点认为:诸法过去、未来无实体,现在只有五蕴有实体,十二处、十八界无实体。

第五,俗妄真实宗。主要包括说出世部。其观点认为:只有出世间法是真实的,而世间法是虚妄的。

第六,诸法但名宗。主要包括一说部。其观点认为:诸法只有假名,没有实体。故名“诸法但名宗”。

以上的六宗,对应于“五教”中的“小乘教”。这“六宗”的分类,是由唯识宗的窥基法师原创,后来为华严宗所借鉴。

第七,一切皆空宗。就经典而言,主要指《般若经》的教义;就教派而言,主要指三论宗的教义。此宗相当于“五教”中的“大乘始教”,尤指“大乘始教”中的“空始教”。

第八,真德不空宗。相当于“五教”中的“大乘终教”。

第九,相想俱绝宗。相当于“五教”中的“顿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