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微小动作背后的秘密:实用微心理学练习手册(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02:02:55

点击下载

作者:孙旭宏,李玥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洞悉微小动作背后的秘密:实用微心理学练习手册(套装共2册)

洞悉微小动作背后的秘密:实用微心理学练习手册(套装共2册)试读:

前言

第一章 小动作出卖你的“秘密” 点头“Yes”摇头“No”传达情绪的有效线索你的眼睛会泄密他为什么摸起了鼻子鼻子的特殊用途嘴巴不出声也会说话嘴巴的特殊用途抓挠耳朵,心里在想什么抬起你高贵的下巴脖子的特殊用途唱KTV微动作测试手肩微动作流露感情的双手随手涂鸦中的真实感觉左右手的交叉方式不同石头、剪子、布,你习惯于先出哪一个从抓握车厢吊环的方式看性格搓手掌中指放在食指上手掌托腮小姿态微动作测试他的手默默言说着他的决定和挣扎手伸进兜里摆弄东西手上的思考当保护变成一种伤害手的特殊用途肩和臂的特殊用途手部微动作测试多“情”多“义”的腿观察立姿,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坐有“坐相”:坐姿暴露个人性格坐姿微动作测试腿脚的特殊用途脱鞋微动作测试第二章 个人习惯流露出你的“心声” 有时肢体动作比语言更会“说话”你是如何挤牙膏的刷牙事小,性格事大洗澡暴露性格中的隐秘睡着了,他其实仍在“说话”睡姿微动作测试宽衣解带测试你的性格敲门的秘密爱擦眼镜表示心里没底打招呼的方式彰显人的性格从扔废纸看身边的他与他握个手,便能摸清他的底细从吸烟习惯中看他/她的性格不经意流露的说话方式第三章 吃吃喝喝显现真性情 从习惯的吃饭方式看对方从吃饭时的选择看对方从吃鸡蛋的方式看对方从喝咖啡看对方从拿酒杯的手势看对方从使用刀叉的方式看对方拿筷子微动作测试从开饮料的方式看对方从拿杯子的姿势看对方你是怎样吃玉米的吃汉堡测试吃薯条微动作测试第四章 爱的信号 表达爱意的肢体语言恋人之间的小动作放手机微动作测试测一测他的爱情观短信习惯测试返回总目录前言

你知道吗,在日常的沟通中,我们情感的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来自语言的,其他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微表情和微动作的范畴。

也许你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你跟人说话的时候总是习惯双腿交叠,双肘支撑在桌上,两手交叉撑着下巴;你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喜欢右手拉吊环,左手横过胸前搭在右臂上;你吃饭的时候用筷子总是握得很靠上……

所有的这些我们不甚在意的小动作,其实都在无形中暴露了我们的情感,不论你是否愿意在别人面前表露出这些情感来。

加拿大心理学家,认知心理生理学的开创者唐纳德·赫布如是说:“当我说我很生气时,我有可能是真生气,也可能是说谎,还有可能是害怕或嫉妒,抑或兼而有之。通过观察身体语言,能更好地判断出人的真实感情。”

如何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他人,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动作,深入了解他人的性格,让自己生活得更惬意?如何通过吃吃喝喝一眼看破对方,为自己赢得先机?如何读懂异性的身体语言,轻松赢得意中情人的青睐?翻开这本书,我将告诉你答案。

本书系统地阐释了隐藏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背后微妙的心理活动,所选微动作都是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最常出现却也最易被忽略掉的,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通过微动作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和真实的想法,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就是一场博弈,你来我往的较量之中,如果你能在准确解读他人微动作的情况下,善用自己的微动作,不做或尽量少做负面的动作,你就能左右逢源,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作 者第一章小动作出卖你的“秘密”点头“Yes”摇头“No”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交往并不如我们料想的那样简单,尤其是当这两个人是上下级的关系时,他们的沟通就更为微妙了。有这样的一个事件:

王刚是某电脑公司的销售经理,一大早刚到办公室,就看到桌上放着客户服务部转来的一份投诉,称销售人员大伟在向客户推荐保修专业商店时,未推荐指定商店而私自找了一家资质不良的商店。对于这种明显的违纪行为,王刚很是恼火。按照他以往的脾气,他会对违纪员工一通大吼,但是前几次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在员工中明显滋生了抵触情绪。于是他咨询了职场专家后,决定改变一下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问题本身”相对于“顺利解决问题”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能在与大伟的谈话中把他存在的问题解决掉才是谈话的方向和目标。因此,他首先必须做的就是冷静下来,清楚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见面,王刚就开门见山地将发生的事情客观地描述了一遍,并直接表达了谈话的目的是寻找原因,防止再次发生。大伟刚开始还在做一些解释和辩解,但王刚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连珠炮似地发问,甚至恐吓,而是耐心地倾听,频频点头,对大伟的一些考虑和做法表示理解。这让大伟逐渐放松下来,觉得领导态度很诚恳,开始坦诚地与王刚交流起来。

客观地说,大伟在这件事上并非没有私心,但正因为老板没有直接质问他,才没有引起他的消极对抗。大伟感觉老板的目的不是批评他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交谈也就更加配合,两人很快就商量出了对策,包括大伟需要做的道歉和改进。可见,王刚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与下属的交流。

丽娜刚进公司没多久,老板就派给她一个重要的市场推广案子,因为是自己来公司的第一份项目,丽娜自然很卖力地去干。案子进展得很不错,等到结束那天,她特地向领导汇报。当时领导就坐在她的对面,微笑着看着她,一边听她汇报,一边时不时点头。丽娜心中大喜,觉得这次案子肯定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没想到,几天后,领导却跟她的部门主管指出了丽娜在这个推广案中犯的几个错误和不足,一时间让她很灰心。

其实,中国人的面部表情并不如西方人那么丰富。很多时候,老板跟你点头,并不表示认同,只是在暗示你,这个事我知道了。对于员工,读懂这点很有必要。

从上面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点头行为有时代表肯定性的意义,有时仅仅是表示“我知道了”。领导与下属的沟通

有一项美国心理学研究结果就表明,当人们被要求对一件事情摇头时,他们反而会质疑是不是一定要反对。同样,当他们被要求点头时,他们因为频繁的点头也会在内心生疑,真的有必要赞成吗?赞成的理由看起来不像想象得那么充足。而这个实验的前提是他们在开始之前,都是忠实于自己的点头或摇头所表达的赞成或反对意见的。但是经过试验之后,他们不是那么确定了。

因此有些成功的推销员,当他们看到人们摇头时并不沮丧,他们会综合整个情况进行分析,看对方是否表现出了犹豫的动作,看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摇头拒绝的,他是这次不能接受还是下次也不会接受。经过这样的分析,他们就在更大程度上把握了自己的潜在客户。

而有些时候,人们频频地点头也并不代表同意或赞成。比如说,推销员好不容易说服一个看起来很有修养的人来接受他的推销,而对方也确实没有表现出什么有失风度和体面的行为,他看起来确实是在很用心地听推销员推销产品,他一边听还一边点头。但这时候,这个推销员却站起身礼貌地告辞了。你一定会惊呼,他为什么要放弃唾手可得的利益而选择告辞呢?事实上,那位推销员已经看出这位先生实在是无心听他的推销,但他一贯的涵养又使他讲不出拒绝的话来。但心里终究是不高兴了,所以他频频地点头,只希望能尽快地结束。想到这一点,那位推销员就明智地选择了告辞离开,因为他此次知趣地离开,必能博得那位先生的好感以及一点点的负疚心,这样他下次推销的成功率就更大了。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到一位朋友家去拜访。因为是乘兴而去,所以事先并没有预约,朋友也并不知道我们要去。到了之后敲了很久的门,朋友才出来开门。这时候找个得体的借口道别是最合适的。如果你没有,还是进了门,那么在讲话的时候注意留意对方的神情和姿态,如果你讲话时他频频点头却无意搭茬儿,那么你真的需要离开了。你的朋友是真的有其他不得不做的事情,作为朋友,你还是理智地告辞为妙。不然,你就真的是给别人添麻烦了。

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和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博士就曾对肉体的自我触摸做过一项研究和分析,观察的对象是数千例各种人的行动。结果表明,人体上承受接触的部位中,接触频率最高的是头部。虽然头部仅属人体表面积的九分之一,但自我触摸行为竟有半数以上集中在头部。

莫里斯博士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触摸头部的动作可细分为650种不同的种类,然后他将这650种触摸再做整理,归纳为四大类:(1)属于隐蔽动作的接触。

这种接触,包括对噪音感到不耐烦时的用手掩耳,或光线过强时用手遮眼,气味过烈时用手捂鼻等动作,这种动作是为了挡住外界的强烈刺激侵入感觉器官。此外,当内心万分痛苦而哭泣时,用手捂着脸的动作也属这一范畴之中,这是一种企图掩饰性的姿态。(2)属于整理身体动作的接触。

这一类接触的具体特征是,将手举向头部做出“抓”、“擦”、“摸”等动作。这种动作本来是用以维护头部清洁而用的,比如头皮屑过多时搔头等。但是,当我们脱离本来的目的,陷入情绪混乱或紧张状态时,往往会做出类似整理头部的行为。

比如,男性最普遍的“抓头”动作,大致可视为不满、困惑、害羞、痛苦等心态的直接反应。因此,在这种时候,往往兼有面带赧色和喘气的现象。

如果你打开电视机,去看一场美国的橄榄球赛或棒球赛,你就会发现,橄榄球赛中那个失误的队员往往会猛力拉扯自己的头盔,然后对着天空咒骂两句,而失误的棒球运动员,则常会脱下帽子来,用手把头发往后一掠,抓抓后脑勺,然后踢起一溜尘土。

还有一些急于做成生意、全力向顾客保证货物已如期运出的贸易商,也常会出现这种抓头发、搔后脑勺的动作。

东方人在害羞的时候,一边抓头,一边哑然失笑的情形也很多。

另外,当你脑中在快速思考,或者当你面临着燃眉之急的重大忧虑时,你的手也会不由自主地伸向头部,做出摸头发、搔头的动作来。(3)特殊象征的接触。

为了强调正在用脑筋思考,用手指或笔“咚咚”地敲头,或者用手掌贴着头部不动等动作,就属于特殊象征的接触。在痛苦或思考中两手抱头,也是这种象征性的特殊接触。思考中的动作

东方人对一件事物不能理解或感到莫名其妙时,伴随着脑中的飞速判断,常会做出一种十分普遍的歪头动作。而欧美人一般则将手掌贴在太阳穴附近表示他正在对这一事物进行思考。另外,也有不少人喜欢用手指轻轻点着太阳穴,也属同一心态的表现。这种动作无疑是一种表示“疑难”的信号。同时,下意识地按住人体的要害部位之一的太阳穴,可以看做是想刺激思维活动加剧的一种行为。

至于欧美人在陷入自我惩罚的心理状态时,也有伸直食指戳着自己的太阳穴,做出用手枪来射击自己脑部的模仿动作,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自杀动作,其目的在于假借这一动作来掩饰内心的尴尬和困窘。

此外,这类象征性的接触,还包括突然记起了一件事或恍然大悟时,使劲拍打自己前额的动作。(4)自我亲密性的接触。

这类接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安定,是下意识所形成的心理作用造成的。在这一类的头部接触中,我们最常做出的动作,就是一肘靠在桌面上,用手掌支撑着一侧头部的姿态。

肉体上的疲劳,并非是造成这一姿态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时候,当做头部支柱的手,实际上已起到了超越手的本来机能的作用。这只手在心理上变成了拥抱自己,给自己以安慰的“朋友”。即用自己的手来代替朋友,给自己以亲密性的快感。

除了这种以手撑头的动作之外,在我们经常做出的动作中,还有一种并拢中间三指或四指,手背朝外,轻轻拍打额头的行为。这种姿势大致上可看做是腼腆、困惑心理的表现。其动机在于尝试用紧贴额头的动作,去克服精神上的不平衡。

从上述四项可看出,自我触摸头部的动作,不论哪一项,其旨在追求精神上的稳定的动机,都是相同的。用手触摸自己的头部是这样,那么,用手去触摸他人的头部,又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在年轻的情侣之间、夫妻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手部与对方头部的接触或双方头部互相接触,毫无疑问,这是发出了爱的信号。但是,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关系一般的两个人之间,其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对于这一问题,莫里斯博士举出了三种结果:

第一,向对方伸出了友好的援助之手。

第二,向对方表示祝福。

第三,向对方进行攻击。

我们在电影里或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受了伤,他的战友往往会上前抱住他的头;同样,当一个工人从高处跌下来时,旁边的人也会冲上去抱住他的头。由此可见,任何人想帮助受伤的对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护他的头部。这就证明了第一点的动机。

至于第二点,我们从宗教仪式中就可看到。教皇或主教、神甫等神职人员,会将手按在他人的头顶上,给予祝福。同样,佛教中的高僧也用这同样的行为,给信徒们消灾免祸。

最有意思的是第三点,当双方拳打脚踢地进入真正的生死搏斗时,以手攻击他人的头部,当然不难理解,那是欲置对方于死地的一种表现。可是,当两个朋友之间互相拍打对方的头部或摸对方的后脑勺时,这种假装攻击的姿态,却是内心友情冲动的一种表现。他们在无所顾忌地触摸或拍打对方头部时,往往故意做出一种挑战的姿态,一方面显示出自己的气概,同时又可满足互相间的亲密感。

头部的身态语言,并不限于前面所说的接触性动作。就是在头部本身,也会时时呈现出来。美国有一位研究身态语言的博士发现,当一个人说话的声调提高时,他的头部也会随之提高,而当他要结束他的话时,随着音调的降低,头部也相应地放低下来。当他继续说话时,不但声调保持相同的高度,而且头部也挺得笔直。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想和对方交谈下去的话,不必做出扭转头去等等表示厌烦的动作,只要有意地降低说话的声调并相随着低下头去,就能使对方接收到他想尽快结束这次谈话的信号。为加强这一效果,他只需要在低下头时,再配上看手表的动作,对方再迟钝也应该明白了。

这种低头的动作和鞠躬时的低头,在意义和形态上完全不同。一个人对他人所怀的敬意越深,那么他鞠躬时低头的程度也就越大。令人深感有趣的是,小孩子往往不会做出笔直低头的动作,所以往往是歪着头鞠躬。但是,长大成人之后,如果他在鞠躬时仍然歪着头,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还保留了许多幼儿的精神结构。换句话来说,这说明他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是还未完全社会化的表现。

当然,一个人在显示其优越的时候,是高高地昂起头来的。最为常见的姿势是,身子向后倾,背靠在沙发上或椅背上,两手枕在后脑勺上,有时还伴随着跷起二郎腿;要是有人面对你这样坐着的话,你的心里一定会产生这样的看法:“这个人很自大,一定喜欢卖弄自己的学问。”传达情绪的有效线索——眉毛的语言

上海方言说:“子女是脸上的眉毛——摆摆样子而已。”似乎眉毛的功效充其量只是摆摆样子而已。但如果脸上少了两道眉毛,横看竖看都会不成样子。

人们曾经一度以为,眉毛的主要职责是为了阻止汗水和雨水滴落到眼睛里。虽然它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种作用,如同在前额的下方为汗水和雨水开辟了两条偏离眼睛的“水槽”,但它们的首要作用无疑还是信号装置,用来把它们主人每时每刻的情绪变化转化为视觉信号,传递给主人的伙伴们。活得潦倒了,落魄了,一赌气便把头发剃了,但绝不能削眉,因为生命的气宇尽在眉间。秋波因眉的颤动而变得摄人心魄;愤怒因眉的紧锁而显得咄咄逼人;傲骨因眉的上扬而更显得气贯长虹;思绪因眉的舒展而落得神定气清。有人曾戏言,没了眉毛,什么样的媚眼也传达不了多远的距离。

从心理学角度讲,眉毛的功用更微妙,眉毛是人的脸部表情中最生动、最丰富、最易捕捉也是最易忽视的器官。眉动则心动,眉毛动则心境变;眉毛动态丰富,则思绪万千。

从眉毛中可读出人的个性。成语中,有很多与眉毛有关的词语,如“慈眉善目”、“眉开眼笑”、“眉清目秀”、“眉目传神”、“画眉之乐”等。古人认为,脸相好的人,必眉色润泽。眉不一定要又黑又浓,但每根眉毛都应清晰亮泽,眉毛梢向上,这样一对眉毛,充满智慧和能力,一脸正气;眉毛杂乱无章,则给人一种无精打采、做事马虎之感;眉毛直刺两鬓,有股威势,正所谓“不怒而威”;眉毛倒挂,给人一种万事无所谓之感,古代相学上却称这种眉相为善相,厚道大气,是可以相交的朋友。已故喜剧大师周柏春就是一对倒挂眉毛,且故意突出这对倒挂眉毛,以增加喜剧效果。

眉毛是整张脸的灵魂,含着汲汲不尽的情意,微微一挑眉,万千旖旎尽在其中。眉毛所在的前额区域在人体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位18世纪的面部表情研究专家曾说过,“前额在面部的所有区域当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有特性的”。观察一个人的心境,不一定要通过和他交谈才能了解,观察对方眉毛的举动和微小变化也是很好的途径,很多精明的人能在第一次见面时就把对方的性格猜个八九不离十,原因何在?就是善于捕捉这些小细节。

据不完全统计,眉毛有二十多种动作,不同的动作有着不同的含义,现将其中比较常见的动作列举如下:(1)挤眉毛。

两条眉毛在扬起的同时也相互贴近。挤眉毛的动作是极度焦虑或者极度忧伤的外在表现,比如当一个人对对方所提出的问题迷惑不解或者否定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皱起眉头;如果是受到侵略、心感恐惧时,人也会皱眉,在这种情况下,人不仅会低眉,还会将眼睛下面的面颊往上挤,以提供最大的防护,这时眼睛仍睁着并注意外界动静,便形成了皱眉的动作。眼睛周围的肉上下挤压的状态,是面临外界攻击时最典型的本能反应,当然如果是突然遭遇强光,也会出现这种皱眉的动作。(2)眉毛挑动。

眉毛在很短的时间内先是扬起,然后又回落到平常的位置。这个短促的挑动眉毛的动作是人类表示欢迎的一种非常重要又很通用的动作。不仅欧洲人喜欢做这个动作,就连远在新几内亚、亚马逊河流域的人们以及很多距离欧洲非常遥远,完全不受欧洲文化影响的地区,人们也同样喜欢做这个动作。所有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的含义都是相同的,用来表示认出了对方的一个友好的信号。

当情人相见的一刹那,往往会做出这种动作,而且常会伴随着扬头微笑或者拥抱,眉毛闪动如果出现在对话里,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每当要强调一个字时,眉毛就会扬起并瞬间落下,这是在表示:“你最好记住我所说的每一个字”。(3)耸眉。

是指眉毛先扬起,停留片刻后下降的一种动作,通常还伴随着嘴角迅速往下一撇,而脸上其他部位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表明了一种不愉快的惊奇或者是无可奈何。例如,当两个人坐在一起时,看到有人在附近搞出了某些令人不舒服的动静,这两个人当中的一个很可能就会向同伴做出眉毛耸动的动作,以表达对他人的厌恶情绪。(4)眉毛斜飞。

这是前两种眉毛动作的混合体,在一边的眉毛向下垂落的同时,另一边的眉毛却向上扬起。这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表情动作,很多人都发现要做这样一个表情是非常困难的。就如同这个动作本身一样,通过这个动作所传达的信息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半边脸看上去很有攻击性,而另外半边则是一副害怕的神情。出于某种原因,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情在成年男子的脸上相对多见,却绝少出现在成年女性的脸上。眉毛斜飞所表达的情绪通常是怀疑,向上扬起的眉毛与瞪大的眼睛,它们的位置关系就如同写在人们脸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5)眉毛抬高。

分为眉毛完全抬高和眉毛半抬高。眉毛完全抬高是表示完全不可置信的一种动作,当接触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一刹那,我们的眉毛就会出现这种姿态;眉毛半抬高表示“大吃一惊”,和完全抬高有相似之处,只是程度不太一样。(6)眉毛降低。

分为眉毛半降低和眉毛完全放下。眉毛半降低是很不理解的姿态,对对方所做出的举动存在着一定的疑惑;眉毛完全放下是表示非常生气,已经达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还要去惹他,那就等于是老虎嘴上拔毛——找死。(7)眉毛上下活动迅速。

此种情况说明心情愉悦、内心舒畅或对你表示亲切,在对你的观点表示赞同的时候也会以这种动作来表示。(8)锁眉。

锁眉指的是紧锁眉头,这时此人内心一定是极度忧虑或犹豫不决的,非常需要别人的劝慰。锁眉(9)舒眉。

舒眉正好和锁眉相反,它反映了人此时的心情比较愉悦、坦然。

眉毛虽然只是人面部一个很小的部分,有些人的眉毛甚至还不是十分的明显,但作用却很大,它的一动一静,均在无形中透露了你的心境。如果不想让别人看透你,那么你就得让自己的心态再老成一点,最好能处变不惊,但尽管这样,也不能完全阻止对方发现你的心境。你的眼睛会泄密

眼睛是泄露人内心秘密的元凶之一。人们交谈时,保持目光接触,敢于正视,表明彼此都不回避问题;企图逃避对方正视的目光,说明是害怕隐藏于内心深处的秘密被人看出。

人的眼睛是受大脑交叉支配的。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脑,左半脑处理空间、形象和整体等信息;右半脑处理语言、数学和理性的信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目光会向左右两边移动,大约70%的人目光总是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就是说,一个人左移还是右移目光是不会总变来变去的,因为人们一般在思考问题时才移动目光。

我们每个人都有眨眼现象,眨眼的动作可以反映内心活动。一般来说,人们在集中注意力思考时很少眨眼,这是因为从大脑提取信息的过程需要受到视觉的影响。当一个人眨眼过多时,他的思维没有活动;相反,当他的眨眼开始放慢时,说明他正进入思考状态。眨眼有快有慢,有时“目不转睛”、有时“扑闪扑闪”。其实,除了空气湿度等客观因素,眨眼的快慢还与心情密切相关哦。眨眼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它却代表你心里的所思所想。

一般认为,眨眼有三种,一种是随意性的眨眼;第二种是保护性的眨眼,如当人遇到有潜在危害性的视觉刺激时,会眨眼;第三种是自主发生的眨眼。据有关研究,第三种眨眼每天约有15000次。

眨眼也能反映人的内心变化。(1)眨眼时间延长:蔑视。

眨眼是人们下意识控制的动作,如果在谈话中,一方眨眼的时间明显比自发眨眼的时间长,比如在每次眨眼时,眼睛会闭上2~3秒甚至更长的时间,那就说明这个人对谈话持厌烦的情绪,他在潜意识里希望对方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如果一方一直闭着眼睛,那就表明他是完全不想看见对方了,这时谈话就可以结束了。耸眉——表示无奈(2)眨眼频率加快:感兴趣。

如果在谈话中,对方看着你的眼神开始闪烁,眨眼加快,说明他对你们之间的谈话兴趣浓厚。双方可以据此来判断对方是否真正对你们的谈话感兴趣。

当然,并不是说眨眼的频率越快代表对方对你们的谈话就越感兴趣,眨眼频率过快也可能表示他正在说谎。

研究表明,在正常而放松的状态下,每分钟的眨眼大概有6~8次,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10秒。然而当人们撒谎时,眨眼的频率就会明显提高,而且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也会比正常状态下的时间要长大约1/10秒。

说话时目光游移不定,不敢直视对方,垂眉低眼者一般被认为是在说谎。因为此时若四目相接,必然会加剧说谎人内心的紧张和慌乱。迟疑——眼睛向上看,不知如何回答

说话者的眼睛左右、上下转个不停,这个样子很让人讨厌,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表现都说明他们在说谎。不过,老练的骗子亦谙熟此道。所以他一边说谎,一边紧盯着你的眼睛,甚至主动捕捉你的目光,以示坦诚无欺。但是他的瞳孔却不可避免地会放大。研究表明,瞳孔不仅会随光线强弱而放大或缩小,而且也易受感情的影响。说谎者说话时虽然敢于盯住你的双眼,但他内心的不安、虚伪是实实在在的,因而瞳孔免不了要放大。“说谎者从不看你的眼睛”——他们知道这句忠告,所以高明的说谎者会加倍专注地盯着你的眼睛。每个人都记得小时候妈妈的批评,“你肯定又说谎了——我知道,因为你不敢看我的眼睛。”这让你从很小起就知道说谎者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所以人们学会了反其道而行之以避免被发觉。实际上,说谎者看你的时候,因为注意力太集中,以至于他们的眼睛开始干燥,这让他们更多地眨眼,这是个致命的信息泄露。

另外一个准确的测试是直接盯着某人眼睛的转动,人的眼球转动表明他们的大脑在工作。大部分人,当大脑正在“建筑”一个声音或图像时(换句话说,如果他们在说谎),他们眼球的运动方向是右上方。如果人们在试图记起确实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向左上方看。这种“眼动”是一种反射动作,除非受过严格训练,否则是假装不了的。

有关专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将被测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人自由活动10分钟,活动内容尽量简单,从而使这10分钟不会做出任何需要说谎掩盖的事;第二组人被告知一会儿提问的试题和答案放在哪儿,以便他们测试时可以用到。之后研究人员让被测者在回答问题时戴上特制的可以测试眨眼频率的仪器。

结果发现,说真话的人,眨眼频率会比一般情况稍微高一些,这是因为他们怕回答不好问题而产生了焦虑情绪(显然从语气中也可以听出他们有焦虑情绪);而对于说谎者,他们的眨眼频率变化非常明显,先是稍微下降,反映出被测者在思考如果被问到,该如何不留痕迹地撒谎,所以他们自我安慰要保持冷静,后来在正式说谎后他们眨眼频率大幅上升,此时眨眼行为是不受大脑控制的下意识行为,而谎言也暴露无遗。他为什么摸起了鼻子

古时候的人曾流传下来这么一句话:“鼻子直通大脑。”说明鼻子与人的心理联系紧密。

我们的鼻子动作虽然非常少,但是由于它位于整个面部的正中,所以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鼻子可以提供一定的性格特质的线索——尤其是有些人想方设法掩饰的那些特质。思考——摸鼻子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与一个人交谈时,通过他的鼻子的不同表现可以判断出对方不同的心理。

如果对方对你有所不满或是在情感上有所抑制,那么当你与他交谈时,他的鼻子就会稍微肿大。如果对方内心特别焦躁或紧张,他的鼻头多半会冒出汗珠,如果对方正巧是你重要的交易对手,那你可要注意了,一旦他开始鼻头冒汗,就说明他想急于达成协议,这时你就牢牢把握住主动权了。

如果对方心存畏缩,那么他鼻子的颜色会整个泛白。如果对方内心正斗争激烈,处于犹豫不决的境地,这时候他会摸着鼻子沉思。如果对方不太相信你说的话,在考虑如何应对时,他就会在听你说话的时候不时地摸下鼻子。

除了能够表达人的心理,鼻子还能表达人的情绪。人们常会听到某人“皱起了鼻子”这样的说法。皱鼻子这种行为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吸到了一种讨厌的气味而产生的。人们也会用“有些东西臭气熏天”,“有些东西有一股鱼腥味”之类的话表示厌恶之情或是吸到了一种讨厌的气味。如果一个人面容严肃,再配上皱鼻子这种表示厌恶的表情,那就表示在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他人的不屑,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傲慢,是一种对周围的不满情绪。

在文学作品中,傲慢的人基本上都是鼻子朝天的,好像一切都在他们之下。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鼻孔朝天,神气活现,看都不想看你一眼,这样的神态摆明了他是不想和你平等交流的,他希望看到的是你的头顶而不是与你有眼神的接触。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一定要小心提防了,果断绕行是上策!

虽然说鼻子所传递的信息远远不如眼睛和嘴丰富,但也能提供给我们若干的身体语言信息:除了皱鼻子之外,还有歪鼻子,这表示不信任;鼻子抖动是紧张的表现;鼻孔张合代表发怒或者恐惧;哼鼻子则含有排斥的意味;嗅鼻子是对任何气味都有的反应。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无论男女,在与人交谈的时候,都会出现摸鼻子的动作,它可能是轻轻地来回摩擦着鼻子,也可能是很快地触摸一下。常常女性在做这种动作时,会非常轻柔、谨慎,因为怕脸上的化妆被弄糟了。怀疑——摸鼻子

那么,摸鼻子究竟代表着何种潜意识的心理呢?人们常认为说话时摸鼻子可能表示其在说谎,一般说谎时鼻子的神经末梢被刺痛,摸鼻子是为了缓解这种感觉,这是一种关于摸鼻子的说法。另一种说法认为摸鼻子表示一种拒绝。例如当你请他人帮助你完成某件事情时,倘若对方做出用手摸鼻子的动作,你应该知趣地意识到,他接受你请求的可能性看来不大,还不如说他拒绝了你更为确切。

另外,用手摸鼻子的行为,如果再加上身体前屈的动作,它所表示出来的信号,又有所不同了。如果正在听别人说话者做出这种姿势,等于是在说:“你的话怕是靠不住吧?”表明他心存怀疑。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去试试,故意向一个小孩问一个他所回答不出的问题,难倒他。那么,你就会看到,他会多么迅速地伸出手来,做出用食指摩擦鼻子的动作。显然,这时小孩的动作是对你的问题表示困惑的信号。

这种信号,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收到。一个人,当他遇到难题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去摸鼻子。有一个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说,他在参加谈判时,总会去观察对方是否去摸鼻子,以决定自己应该如何提出相应的提议来。他敏锐地观察到,当对方在隐瞒他的真正意图时,在讲话和听话的时候,会用手去触摸鼻子。当谈判深入进展时,他摸鼻子的动作就相应地减少了;最后,当提出最终协议时,对方竟然没有再摸鼻子,反而把身体向前移到了椅子的边缘上,紧接着,协议就达成了。所以在谈判中观察客户摸鼻子的动作,可以帮助销售人员从一个侧面了解到谈判的成功与否。

那么,捏鼻梁又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如果你在参加公司会议时,在出席者中间,也许可以发现有这么一两个人低着头,做出了捏鼻梁的动作。在这时候,如果经理问他:“你的意见如何?”他一定会缄口不语,甚至还闭起双眼。这是因为,他正借着捏鼻梁的动作,下意识地想将难以回答、无从决定等内心产生的矛盾,传达给对方。

曾经有个律师说他认识一个法官,总是用这种姿态来表达出他对案件的想法和感觉。假如法官相信被告有罪,他就不会摘下自己的眼镜。而若是他相信被告是无辜的,就会摘下眼镜来,用手捏住鼻梁,有时还会闭上眼睛几分钟,内心挣扎着对被告的重新评估。

所以当人们做出这种通常伴随着紧闭双眼的捏鼻梁的动作时,表示他们正极为关心并深思着他所要作出的决策。一个内心处于矛盾冲突中的人,用手捏捏自己的鼻梁,好像是要证明,自己是陷在真实的困境中了。经商的人,常用这种姿势来表明,他陷入了困境。当他这样做的时候,身边的人绝不可以去打扰他,只能保持安静,等着他想出个头绪来。否则,有时候会引起他的反感,甚至大发雷霆。如果顾客做出这种动作的话,你可以给他留点时间思考,或是给他点建议。

思考难题或者极度疲劳的时候,人们会用手捏鼻梁;特别无聊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则常用手指挖鼻孔。这些触摸自己鼻子的动作,都可视为自我安慰的信号。

如果有人问我们一个难以答复的问题,但我们为了掩饰内心的混乱,勉强找出一个答案应付时,手会很自然的挪到鼻子上,摸它、捏它、揉它,也许还可能特别用力地压挤它,好像内心的冲突会给精巧的鼻子造成压力,而产生一种几乎不为知觉的瘙痒感,以至于我们的手不得不赶快来救援,千方百计地抚慰它,想要使它平静下来。这种情形常见在不会撒谎的人的面部表情上。

考虑难题时会捏一捏鼻梁,这个动作可能也是基于相同的理由,鼻梁下的鼻窦部位由于紧张会产生轻微的痛感,用手指捏一捏鼻梁可以减轻疼痛,或至少是对疼痛的一种反应。

鼻子并不是特别可靠的人格“指南针”。尽管如此,鼻子这一部位还是富有表情的,而且也的确能提供一定的性格特质的线索——尤其是有些人想方设法掩饰的那些特质。我们可以通过任何微小的变化解读到更多的面部表情,从而使我们进一步掌握更多不为人知的身体语言信息。鼻子的特殊用途——识谎

说谎的时候,触摸鼻子的手势一般是指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很快地摩擦几下,有时甚至只是略微轻触,几乎令人难以察觉。女人在做这个手势时比男人的动作幅度更小,或许是为了避免弄花脸上的妆容。我们必须牢记一点,触摸鼻子的手势需要结合其他的身体语言来进行解读,因为有时候人们做出这个动作可能只是因为花粉过敏或者感冒。

美国几位科学家近日发现,童话故事里出现的一说谎话鼻子就增长的“皮诺曹症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足够科学依据的。科学家解释说,当人撒谎时,他们鼻腔里的细胞组织就会充血,使鼻子较之平常更大、更红肿。几位科学家还表示,尽管上述变化可能不会过于明显,其他人也许用肉眼无法注意到,但撒谎者本人却会因为鼻腔组织充血而感到搔痒并用手去抓挠,这样一来等于暴露了自己在说谎。下意识地摸鼻子

其中的两位科学家、来自美国芝加哥气味研究基金会的博士阿兰·希奇以及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查理斯·沃尔夫表示,他们与同事在实验中还特意研究了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接受有关他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性丑闻的调查中不停地摸鼻子这一现象,据统计,他平均每4分钟摸一次鼻子,事后查明他每次摸鼻子的时候都在说谎。科学家指出,人们一旦说谎鼻腔细胞组织就会充血的原因是因为撒谎导致一种荷尔蒙激素的大量分泌,是它引起鼻腔内细胞组织的变化。

如果一个人因为说谎而鼻子发痒,一般只会用手轻轻地碰触一下或是轻轻地一摸,因为这种瘙痒是细微而短暂的,可能连说谎者自身都不会很明显地觉察到,只是下意识地那么一摸。但如果是非说谎引起的鼻痒,则可能是较重、较持久的刺痒,甚至有想要打喷嚏的冲动。这种单纯性的刺痒不是轻轻一摸就能消除的,往往需要用力地抓挠或捏挤,使感觉神经末梢“转移注意力”。不停地轻轻触碰鼻子暗示不自在和心虚,或许他正准备编造一出谎言。嘴巴不出声也会说话

嘴不但是说话的工具,同时也是摄取食物、呼吸的器官,而你知道吗?嘴巴不出声也会说话。

西方的画家和雕塑家往往这样理解人的双唇:如果一个人的双唇薄而略干燥,唇角常常下垂,说明他是忧郁型的人;如果他的双唇富有弹性且较为丰满,但唇角也是下垂的,说明他是性格暴躁的人。相反,唇角经常翘起,则差不多都是活泼型的人。双唇平直的是恬静型人,气质是平稳的。嘴唇小而薄的人感情贫乏,而小而丰满的人感情丰富但不外露,纤细敏感。上嘴唇较丰满的人比较被动,而下嘴唇较丰满的人比较主动。

人们常会捂嘴偷笑,嘟着嘴唇来撒娇,撅着嘴唇表达不满,紧闭双唇以无声抗议,撇嘴则意味着不屑、无奈之意,吃惊时人的嘴会略呈O形,而特别开心时则完全张开。

心理学家对人类的嘴部动作很感兴趣。达尔文很早就指出,以手掩嘴是一种吃惊的姿势,说出话突然以手掩口的人,暴露出一种由自我怀疑到完全说谎的情绪(掩嘴还有偷乐、吃惊、害羞或短暂的思考之意)。话从口出,嘴是人宣泄内心情感的重要通道。在交往中尤其是通过口头语言交流的时候,嘴部动作可谓丰富多样。其实各式各样的嘴部动作都与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存在联系,都能反映出说话者的情绪。错愕——嘴巴微张,眼睛瞪大

这些都是极易观察的现象,了解这些基本动作的含义,对工作和生活都大有帮助,但有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融会贯通。

常见嘴部动作的心理秘密(1)说话时经常舔嘴唇。

说话的时候经常舔嘴唇的人,是正在压抑着因兴奋或紧张所造成的内心波动。(2)交流时爱咬嘴唇。

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咬嘴唇的动作,表明对方在自我谴责,自我解嘲,甚至自我反省;如果说话时以手掩口,说明对方存有戒心,或者在自我掩饰。(3)关键时刻将嘴抿成“一”字形。

有的人在关键时刻,将嘴抿成“一”字形,这时候他们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他们已经下定了某个决心。并且这种人一般比较坚强,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这样的人对某一件事情,一旦自己决定要做,不管其间要付出多少艰辛,都会非常出色和圆满地完成。咬嘴唇——自我反省(4)嘴唇两端稍稍向后。

在与人交谈中,如果其中有人嘴唇的两端稍稍有些向后,表明对方正在注意听你说话,对你的言谈极有兴趣。(5)嘴唇往前撅。

人的整个嘴唇往前撅的时候,可能是一种防卫心理的表示,或者是撒娇的表现;人的下嘴唇往前撅的时候,表明他对接受到的外界信息,持有怀疑态度,并且希望能够得到肯定的回答。(6)牙齿咬住下嘴唇。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用上牙齿咬住下嘴唇,或是用下牙齿咬住上嘴唇以及双唇紧闭,表明他正用心地听另外一个人的讲话,他可能是在心里仔细地分析对方所说的话,也可能是在认真地反省自己。(7)说话时用手掩嘴。

说话时用手掩嘴,说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和保守,具有害羞的情绪,不会将自己轻易地或过多地呈现在他人面前。用手掩嘴这个动作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即做错了某一件事情,而进行自我掩饰,张嘴伸舌头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也表示后悔。(8)用手遮住嘴巴。

另外一种常见的关于嘴的动作就是用手遮住嘴巴,其具体姿势又各有差异。有的人用整个手掌贴近鼻子来遮住嘴;有的人用微微分开的手指来遮住嘴;有的人会把双肘撑在桌面上,用重叠的双手遮住嘴。然而,不管其采用哪种姿势,这种身体语言都在表示他存在着提防他人的警戒心理,采取了不愿被他人识破自己本意的防御姿态。打电话时,用手捂着话筒说话,亦是这一类型。用手遮嘴——防御

因为嘴是属于语言的传达器官,用手遮住嘴,是为了避免被他人看见该器官而表现出的“隐匿”行为。这种行为在不同的场合表示着不同的意义。达尔文曾说道:“以手掩嘴是一种吃惊的姿势。有时一个人对他所说出的话感到抱歉或吃惊时,会这么做。这动作好像是希望能制止我们所说的话,虽然这话已脱口而出了。”执法人员认为,说出话后突然以手掩口的人,暴露出一种由自我怀疑到完全说谎的情绪。所以当执法人员在审讯或讯问嫌疑犯与证人时,特别注意这一动作。许多做父母的,也常会在孩子身上看到这个动作。当孩子向父母说谎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掩嘴。

在做出判断的时候则同样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情境不同,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毕竟我们的无声语言都是在具体情境中发生的,脱离了具体情境是很难揣测出他人的心理的。嘴巴的特殊用途——识谎

假使一个人没来由地忽然搔起自己的耳朵、鼻子,或是用手掩住嘴巴,你最好留心啦!因为说谎的时候血液会冲涌至脸部,导致鼻子、耳朵等部位因温度微微升高而开始发痒,让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抓起来。说话时捂嘴可能在撒谎

说谎者在说谎时经常会不自觉地做一些诸如捂嘴、触摸上嘴唇或把手指搭在嘴的两边之类的小动作,看似很平常,其实大有文章。可以这么认为,说谎者将手搭在嘴巴上,会减慢说话的速度,以防止说漏嘴。再者,眼睛和嘴巴是面部最传神的两个地方,人们的喜怒哀乐,等等诸多表情都可以经由它们表现出来。表情简笔画常常只有两个眼睛和一张嘴巴,“^_^”看起来像个笑脸,表示开心;“-_-”看起来耷拉着脸,表示难过。

跟人交谈时肯定不能蒙住眼睛,所以只能捂住嘴巴,以防止自己的内心被人窥视出来。有时候,捂嘴巴还表示一种不确定和不自信,害怕说错话,好立即将“错话”拉回来,免得等到“错话”跑远了,就驷马难追了。

现在世态复杂,想听真话太难了。商店的营业员面不改色地向你介绍手中的劣质产品性能有多好,直到你购买后方知上当;某位热心的同事向你透露一些别人在背后对你的议论,使你和那人的关系就此恶化,不久你便会发现,那位“热心的同事”的目的通过你而达到了,你只不过被人利用。凡此种种,难以言述。语言是很容易掺假和被伪装的,注意观察说话者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就能让你比较容易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了。抓挠耳朵,心里在想什么

在民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若是手指被烫着了,就用被烫的几根手指捏一捏自己的耳垂,可以减轻灼烫的刺痛。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耳垂上的毛细血管最少,血流量少,血液循环最慢,致使耳垂的温度最低,这也是耳朵为什么容易冻伤的原因。手烫时摸耳垂将热量传给耳垂,能起到辅助降温的目的,而且耳垂上的感觉神经末梢较少,对灼烫的感觉不太明显。那么,如果有人在和你说话时,不停抓挠耳朵,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挠耳是掩耳的一种变化形式,都表示不愿意听,试图阻止自己听到那些不愿入耳的话语。只是掩着耳朵这一动作太直白了,表达出很强烈的厌恶情绪,势必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从而激化矛盾。挠耳则文雅得多,虽然明眼人一看就懂。抓挠耳朵——厌恶

人们在紧张、焦虑、不自信或考虑问题等多种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摸耳朵,说谎时也会,就像挠头皮一样自然,也就是这些很自然的小动作道出了连自己都还没有发现的秘密。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做者无心,看者有意,善于透视心理的人往往善于观察小动作。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抓耳朵说谎的动作有不同的表现。这个动作犹如小孩用双手捂着两只耳朵,但成年人就不会这么直接,他们的动作通常会比较含蓄。除此之外,还有的人会搓耳朵、拉耳垂,或是把整只耳朵按住以掩住耳孔。这种人比较胆小,不成熟让他们在不经意间使出儿时的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忐忑不安。

在理想王国里,没有必要撒谎。但无可置疑的是,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谎言。无论是否想玩,你已经在这场游戏之中。所以,问题就变成:你是否想赢?一旦意识到你被骗了,你会立刻拆穿吗?不用这么做,最好的方法是继续谈话,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

一旦你立刻拆穿谎言,谈话的氛围就变了,再想获得附加的信息就难了。因此,要学会等,等到你已获得了所有证据之后,才决定是当场拆穿还是再缓缓以更好地为你所用。抬起你高贵的下巴

下巴也能表达情绪,虽然动作极为细微,但是也能给他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当一个人抬高下巴,突出胸部及腹部时,表明此人此时是极度高傲自大的;反之当一个人缩起下巴,含胸弓背时,则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出他的懦弱,如果再出现眼球上滚的动作,那么他还是个疑心很重的人。

除了独立表达,下巴和四肢组合的姿势也有意义。这一点在动物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当动物甲想要威胁动物乙时,为了让动物乙认为它很庞大,常常会将背弓起,突出下巴。如果要防备其他动物攻击,就会缩起全身,下巴自然也会缩起来。

因此,我们要在各种场合注意对方下巴的角度:(1)下巴抬高。

此人十分骄傲,有优越感、自尊心强。望向你时,常带否定性的眼光或敌意。(2)下巴缩起。

此人疑心病很重,容易封闭自己,不会轻易相信他人。脖子的特殊用途——识谎

脖子是人体传达信息的重要器官,用手触摸脖子一般都是说谎的表现。说谎时,大脑的消极思维会引起脸部和脖子的肌肉组织发痒,需要用手去搔痒。直接的方式便是用手去触摸。但是,当意识到对方已察觉出自己在说谎时,往往会很紧张,引起颈部出汗,此时也会拉一下衣领,使颈部周围的空气可以流通,以消除发痒的感觉。

在整个撒谎的过程中,人们的潜意识会一直散发出紧张的能量,从而引发与语言相矛盾的手势。表现及动机不一致就一定有隐情,这不全是虚伪。有些人动机善良,但表达方式不恰当,也是另外的一种表里不一。但只要不是损人利己或别有居心,也尚能被大众所接受。其实,说谎也是人类通病中的一种。人类唯有在面对医生时,才会完全诚实,因为如果不诚实,则是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摸脖子——紧张

另外还可以观察对方脖子上的动脉,特别是男士,留意对方被提问之前脉搏跳动的规律,然后在对方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脉搏跳动是否加速。

事实上不能凭借任何单一的线索来确切地识别一个谎言。当一个人说话时音调升高,我们不能说这个人在撒谎。但是如果他同时又不自然地笑了很久,还不断地用手摸自己的脖子,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很可能在说谎了。再比如,一个人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这件事了吗?”然后才勃然大怒,这多半是在欺骗,他的表情是假装出来的。又如,一个人“砰砰砰”地敲完桌子之后才表现出愤怒的样子,显然是在装腔作势。因为正常情况下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应该同时发生,而不是在其之后才发生。唱KTV微动作测试

你们喜欢唱KTV吗?看看自己或朋友是哪一种唱法呢?

A.闭着眼睛唱。

B.不管音阶、撕扯嗓子唱。

C.讲究动作、仪态。

D.两手紧握麦克风。测试结果:

选择A的人:你一定是个感情丰富而坦率的人,当你遇到热衷的事物你就会一头栽下去,而且不理会别人的想法、看法。但可别太沉醉于自己的感觉而忘了周遭的人……否则会惹得大家嫌弃或躲避你!唱KTV

选择B的人:相信你平常积压了太多压抑所以才会在唱歌中尽情地发泄出来。基本上会这样唱歌的人有一种豪放的气魄。

选择C的人:相信你一定是颇有生活情趣的人,你不喜欢呆板的事物,是个善变的人,属于热情的典型,会去追求所爱的人、事、物。但你这样会让人觉得你很花心!外遇也有可能找上你。

选择D的人:想必你是一个很容易紧张、羞涩的人,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不引人注意,常觉得孤独呢?手肩微动作

还记得电影《手机》中,严守一为费老的书做宣传的时候说:原始社会大家都用手指比划来交流,因为这种交流方式的繁琐和不够确切,所以那时候的人很少费心骗人,因为太劳心、伤神、费力气。大意如此。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手远比我们所能想象到的要表达的更多、更丰富。我们的手指十分灵敏,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动。我们也习惯于在说话的同时比比划划,或者完全用手势来表达感情,有时一个温柔的爱抚胜过千言万语。原始人类曾经用全身各个部位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在有了口头语言之后,最初的肢体语言都逐渐被淘汰,除了手势依然留存。

手势并不只是语言的点缀,它在人类语言中有重要的作用。手势从分类上属于非语言线索。研究发现,在说话时做手势有助于思考、表达和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元联系。大脑在说话时变得活跃的那一部分,在做手势时同样也会活跃起来。科学家还发现,大脑控制手部活动的区域,分布在运动中枢里几个不同的部位,面积达到大脑皮层的1/4。一个简单的手部动作,譬如端起一杯牛奶送到嘴边,都会使大脑皮层出现特别强烈的兴奋。

古语有“十指连心”的说法,就是指手和心拥有着最为亲密的依存关系,可以感受到最深的疼痛和激情。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手是人体中触觉最为敏感、肢体动作最多的地方,所以观察一个人说话时手的姿势变化,往往能及时捕捉到他发出的各种信息。流露感情的双手(1)诚实的双手。

心理研究表明,当某人很诚实的时候,他的手掌通常是摊开的,手指是伸直的。这表现出了此人的坦率和对他人的兴趣。这是一种接受他人的手势,它意味着此人愿意结识你、并且欢迎你和你的意见。摊开的手掌还意味着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反之,一个手背向外的人通常不太善于接纳别人,也不够坦诚,而且很孤僻、很保守。(2)撒谎的双手。

与上面情况相反,一个不坦率的人手部的动作通常缺少表现力。双手不是握着拳头,就是合拢,或者放在口袋里。例如当一个孩子撒谎或者隐藏什么东西的时候,他(她)总是把手掌放在身背后。如果一个丈夫同朋友们在外面过了一夜,但是却不想把自己过夜的地方告诉妻子,那么,当他作解释时,他同样也把手掌藏在口袋里或者把手臂交叉起来。这样一来,藏手掌的动作可能使他的妻子感到他没有讲真话。或者,当顾客解释他为什么不买这个产品时,销售人员可以多观察观察他的手掌,由此判断他说的是不是真实的理由。愤怒的双手(3)愤怒的双手。

紧握的拳头往往意味着此人不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无论你何时看到某人在说话的时候握着拳头,此时此人一定是在生气或者感到很难过。如果大拇指藏在拳头里的话,那么此人通常感到很危险,很害怕或者很担忧。在握拳的时候拇指相扣,就像双手环抱一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说话的时候用食指朝外指着,或者不停地快速动来动去,这也暗示了某人内心埋藏着怒火。期待的双手(4)期待的双手。

人们常常会用摩擦手掌的动作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期待之情。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人们在掷骰子之前,都会将骰子置于掌心之内,反复摩擦,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掷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数字。同样,在销售工作中,如果看到你的顾客一边快速地摩擦双手手掌,一边说:“让我看看你的产品!”那么,这就表示他希望能够看到一些令他满意的好商品,而且此时他的购买意愿也很强烈。(5)不耐烦的双手。

谈话中,如果你看到对方在桌子上轻叩手指,把手在桌子上敲得咚咚响,或是不停地玩弄手上的小东西,例如圆珠笔、火柴盒、打火机或名片等,这说明此人很不耐烦或者很紧张,或对你的话不感兴趣。这时你需要做的是迅速转变话题,尽量引起对方的兴趣。(6)固执的双手。舒适的双手

如果你看到某人的大拇指是僵直的,而其他手指伸得直直的,或者握成拳头,这说明此人紧紧抱着自己的观点不放。要想一个有着这种手势的人接受你的观点,那是非常困难的。(7)思考的双手。

当人们进行思考时,通常用手托着腮帮,或是用手抚摸下颚,用手搔头等。在销售工作中,当看到顾客有这些举动时,他们大多在思考、权衡,这时销售人员可以站在顾客的角度帮他们分析分析,促成成交。(8)感到舒适的双手。

如果某人感到很舒服的话,这种感觉可以通过他的双手反映出来。手部动作有力而又沉着,但是很流畅,一点儿也不机械。双手紧握放在脑后,或者双手叉腰都是在表现自己的安全感,这意味着他们感到很舒服、很自在。随手涂鸦中的真实感觉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一时刻(尤其是极其无聊的时候)会在一张纸或是其他的什么东西上随便地涂涂写写。

有心理学家指出,这种无意识的乱涂乱写,往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性格来。因为人内心的真实感觉,正是通过涂写这个过程显露出来的。(1)喜欢画三角形。

这种人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2)喜欢画圆形。

这种人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3)喜欢画单折线。

因为单式折线代表内心不安,所以喜欢画单式折线的人在很多时候都处在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人难以捉摸。(4)喜欢画连续性环形图案。

这种人多能够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对现状感到满足。(5)喜欢画波浪形曲线。

这种人个性随和,而且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很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向好的方面想。(6)喜欢在一个方格内胡乱涂画不规则线。

这种人说明他的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很重。但不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对人生还抱有很大的希望,并会寻找办法解脱自己,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努力。(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图形。

这种人心胸都比较开阔,心态也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8)喜欢画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图形。

这种人竞争意识比较强。争强好胜,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胜人一筹,而事实上,他们也在不断为此而努力,并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9)喜欢画尖角的图案或紊乱的平行线。

表明他的内必总是被愤怒和沮丧充斥着。(10)喜欢写意思朦胧的字句。

这种人语文成绩比较好,想象力比较丰富,日常生活在想象当中,有点不切合实际,有成为诗人或作家的潜质。(11)喜欢画眼睛。

这种人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一类型的人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12)喜欢涂写对称图形。

这种人做事多比较小心谨慎,而且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13)喜欢画小小短短的线,尤其是周围有一大片空白,这些线不是相互平行,就是成直角排列。

喜欢随手画这些东西的人多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他们对这个社会和自己以外的环境充满了恐惧感,总是想方设法地逃避。他们可能也很聪明和智慧,但通常不会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创意,因为他们总是被一些无形的东西局限了正常的思维和思考,从而使得自己无法进行突破和超越。至于那些使他们受到局限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完全是他强加到自己身上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