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仲儿科医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07:14:00

点击下载

作者:郑攀、郑宏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郑启仲儿科医案

郑启仲儿科医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郑启仲儿科医案作者:郑攀,郑宏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ISBN:9787513227339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郑启仲教授简介

郑启仲,河南清丰人,我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教学五十余年,先后提出顿咳从肝论治、秋季腹泻因燥起等学术见解多项,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省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参编出版 《临床儿科》  《郑启仲儿科经验撷粹》《伤寒论讲解》  《中医男科学》  《实用中医儿科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专著12部,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临床擅长小儿望诊,特别是风池气池望诊独具特色。擅治小儿肾病、脾胃病、传染病及疑难杂症,晚年致力于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发作性睡病的研究及小儿亚健康体质调整。1987年获 “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张 序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经典巨著充栋,世代薪火相传。郑启仲教授就是我省一位颇有成就的中医儿科大家。他从医五十余年,先后师从儿科名医王志成、王瑞五先生,深得真传。20世纪80年代进京赴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深造,当面聆听国内众多名家指导,系统提升了中医经典理论水平。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从医生涯中,他治学严谨,苦读经典,潜心岐黄,继承创新,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辛勤耕耘,学验俱丰。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几十年如一日,怀着 “医者仁术”“医生应感谢患者”的一腔情愫真诚为患者服务,深受社会的广泛赞誉,多次受到国家的命名表彰。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我省首批获此奖励的中医药专家;1992年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是迄今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医药工作者,被誉为红色中医专家。

郑启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同志送来 《郑启仲儿科医案》书稿请我写几句话,夜读文稿,浮想联翩。他在1980年成为河南两名破格晋升主治医师之一,虽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多少从政的机会都被他婉言谢拒,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孜孜矻矻。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他废寝忘食为患儿寻觅良方妙药的神态,看到他 “三更灯火五更鸡”奋笔疾书的身影。作为一名医生,爱读书、爱看病、爱写文章,会读书、会看病、会写文章,有此三爱、三会,成为中医大家是其修为的必然。作为一位中医工作的管理者,在河南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的重要发展时期,我期盼有更多医德同辉的郑启仲式的中医大家涌现,有更多中医药名著问世。

医案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真实记录,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医家临证经验、学术思想和医道精神的结晶,具有 “宣明往范、昭示来学”的不可替代作用,是故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中医医案的记录、整理、珍藏与传承。郑启仲先生的医案是他五十余年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五十余年从医历程的真实写照,有许多真知灼见,后辈若能认真研读,必受启迪和教益。

我与启仲先生相识已三十有年,最深刻的印象是先生为人谦和低调,学风严谨求实,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业内外口碑俱佳,是深受患者信赖的好医生,更具有谦谦君子、经纶才子和仁厚医家的风范。

值此 《郑启仲儿科医案》付梓,谨致数言,聊之为序。2015年4月王 序

清代名医余震云:“闻之名医能审一病之变与数病之变,而曲折以赴之,操纵于规矩之中,神明于规矩之外,靡不随手而应,始信法有尽,而法之巧无尽也。成案甚多,医之法在是,法之巧亦在是,尽可揣摩。”(《古今医案按·自序》)近贤赵守真亦说:“医案,乃临床经验之纪实,非借以逞才华尚浮夸也。盖病情变化隐微曲折,错综复杂,全资医者慎思、明辨、审问之精详,曲体其情,洞悉病服何药而剧,更服何药而轻,终以何方而获安全,叙之方案,揆合法度。俾读者俨然身临其证,可以启灵机,资参证,融化为己用。”我以为,中医临床原创之基在诊室,中医诊疗之见证在医案。医家思维之灵巧,感悟之心法,方药之圆通,均可于医案中得之,故学案、读案是开启临床思维的基本功。

古人云:“儿科自古最为难。”且有 “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婴儿”之叹。郑启仲教授从医五十余年,涉猎儿、内、妇、男多科,尤擅儿科。我与启仲教授相识于1984年,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 (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教学时,启仲君系1984级研究生班代培学员。从相识到相知,缘于教学相长,切磋学问,探讨人生。他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博学多识,学验俱丰。在参加 《伤寒论讲解》《中医男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编写、儿科珍籍 《诚书》点校等的过程中,都显示了启仲教授中医经典功底之扎实,专业知识之精通,临床经验之丰富。日前赴河南讲学,启仲教授捧新作 《郑启仲儿科医案》书稿请我作序。夜读文稿,感慨万千,中医儿科专著较少,儿科医案专辑尤不多见。  《郑启仲儿科医案》以现代疾病系统分类设章,每案将其证列于案首,主诉、病史、中医诊断、西医诊断、辨证、治法、方药、按语一一详明,理、法、方、药悉备,首明其病,复详辨证,旧学新知兼容。擅用经方,施药简洁,为本书的最着力之处,如第一章第十二节头痛案4 ,辨证为 “肝寒上逆,胃失和降”(西医诊为 “高血钙症”),投吴茱萸汤与调胃承气汤,且晨服吴茱萸汤、晚进调胃承气汤获愈,可谓匠心独运。大黄附子汤治便秘、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嗜异症、桂枝汤治顽固性荨麻疹、理中汤合四逆汤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黄甘草汤治新生儿呕吐、升降散治周期性呕吐、补阳还五汤治皮肌炎等均颇显功力。方小量轻是启仲教授用药风格,如升降散治秋季腹泻大黄只用1克,而补阳还五汤治愈11岁皮肌炎案黄芪用至90克,则是又一道风景。而书中所呈郑氏自拟方更显精彩,如疏肝乐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疏肝醒脾彰显方旨,颇见学养。百日咳从肝论治、秋季腹泻从燥论治、多发性抽动症从气机升降失常论治、发作性睡病从阳虚论治等学术思想的火花都在案中闪烁。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读之耐人寻味,不忍掩卷。

30年前我曾对朋友说,启仲将来必有大成。他长期工作在基层,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年获国家级中青年专家称号,并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等,可资验证。今读 《郑启仲儿科医案》,又一次看到了郑启仲教授中医儿科大家的风采,更为欣慰的是郑攀、郑宏等青年才俊崛起,术有传薪,学有传人。我深信,是书必将成为我国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的一部力作,为我国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做出宝贵的贡献,欣以为序。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2015年3月前 言

郑启仲教授从事儿科临床五十余年,读书、看病、记录病案是他临证的三要素。读万卷书,看万人病,写一本能为百姓治病的书,是他的人生目标。他常说,万,言其多也,一个医生要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临证方有神,不读书,没有理论,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理论到实践,必须多临证,“纸上得来终觉浅”,临证悟出乃为真,悟出真谛,有所发现,方为有成。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唐容川的 《血证论》、王清任的 《医林改错》、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叶天士的 《临证指南医案》、钱仲阳的 《小儿药证直诀》等均为临证真谛,有大成者也。又曰,人生苦短,转瞬百年,终生役役,见识也是有限,能于一个领域、一个理论、一个疾病甚至一个方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真知灼见,造福人类,亦乃可贵。

郑老师常教导我们,书房十年功,诊室十分钟,医案是诊疗疾病的真实记录,学术水平的综合体现,著书立说的原始资料,也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医迹。郑启仲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为我们创造了全面学习、继承、整理、研究郑启仲老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机会和条件,在整理郑老师医学资料过程中,发现他亲笔记录整理的大量医案文稿,最早者为20世纪60年代,不少新生儿疾病、传染病、急危重症及奇难病证医案弥感珍贵。即刻就萌生了一定要让这些宝贵经验载入史册、编著出版 《郑启仲儿科医案》的愿望,得到了郑老师的欣然同意,并亲自制定编写大纲,精选医案,逐篇审定,严格把关。

全书精选了郑启仲教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典型儿科医案232案,每案分为主诉、病史、中医诊断、西医诊断、辨证、治法、方药、按语等几部分,层次清楚,便于阅读。所选医案年度跨越五十余年,医案体例、处方书写、药品计量等均有变迁,在尊重原案内容的前提下,对格式、结构、文字表述、药品计量等作了统一。用药剂量一律按克计算 (旧用一钱,折合为3g,依此类推)。

在 《郑启仲儿科医案》即将付梓之际,我们特别感谢河南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教授,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教授亲笔作序为本书增辉,特别感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明军教授给予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特别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肖培新主任的大力支持和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工作室的诸位同仁三年多来通力合作,夜以继日,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为工作室建设和本书的编写付出了艰辛的汗水,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郑启仲传承工作室 郑 攀 郑 宏2015年4月第一章儿科常见病证案第一节 发 热案1 寒邪束表,郁热在里

苏某,男,14岁,学生,河南濮阳市人,1998年5月15日初诊。时值立夏。

主诉:恶寒、发热5天。

病史:患儿5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发热时伴有恶寒,在本地诊所诊为“上感”予抗病毒及解热镇痛等治疗无效,又服中药九味羌活汤等治疗不解,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双气池 (在面部,眼平视,瞳孔直下1寸处)色赤,恶寒,发热 (体温39.1℃),头痛,身痛无汗,骨节酸痛,表情痛苦,烦躁不安,时而轻咳。舌质淡红,苔白微黄,脉浮紧。血常规无异常,胸部X光透视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发热。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辨证:寒邪束表,郁热在里。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麻黄9g,桂枝9g,生石膏30g,杏仁9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1剂,水煎服,令全身汗出。

二诊 (5月16日):服上方后全身大汗出,热退身凉,咳止烦解。嘱停药观察。3日后随访已愈。

按语:郑老师讲到,本案先服西药及前医用九味羌活汤而不解,主要是汗出不彻,表邪不解,郁热不清,而烦热不除之故。大青龙汤是治寒邪束表而热不得越的一张名方,当今用者日少,从本案可看一看仲景制方之妙。仲景明言 “一服汗者,停后服”。临证用时要把握病机,不可过剂,以防 “汗多亡阳”。用之得当,确是治外寒内热的一张良方。(郑攀、张建奎整理)案2 湿热内蕴,郁而发热

陈某,女,9岁,河南商丘人,2006年4月20日初诊。时值清明。

主诉:反复发热3月余。

病史:患儿3个多月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当地医院考虑为感染,予以头孢类抗感染治疗,效不佳。后患儿每日均有发热,可自行缓解。至北京、上海几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诊见:精神可,双气池色紫,面色晦暗,每日晨起后体温逐渐升高,下午3时许达到高峰 (38.5℃~39.5℃),不需要特殊处理,下午6点左右体温逐渐下降,伴有乏力、肢体酸困,自觉头晕,犯困,想睡觉,大便黏滞不爽,纳呆。舌质红,苔白腻,脉缓。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检查、头颅MRI、CT及脑电图均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湿温。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湿热内蕴,郁而发热。

治法:清热利湿,升清降浊。

方药: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

杏仁10g,白蔻仁6g,厚朴6g,生薏苡仁15g,滑石15g,清半夏6g,淡竹叶10g,通草10g,炒僵蚕10g,蝉蜕6g,姜黄6g,熟大黄3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 (4月29日):患儿服药后体温热峰有所降低,热程缩短,大便偏稀,纳转佳,舌稍红,苔腻变薄。守法再调14剂,热退而愈。

按语:该患儿发热达3月之久,午后热甚,发作时伴有困倦、乏力等表现,并有纳呆、大便黏滞不爽、脉缓,均为湿温的特点。郑老师以三仁汤清热利湿,升降散升清降浊,药切病机,故收效显著。湿温的治疗,吴鞠通尚有 “三禁”,即是 “禁汗、禁下、禁润”。但是湿温为患,变化多端,因此证虽属湿温,治法也应有所变通,否则则为胶柱鼓瑟,正如该患儿起病不在长夏之湿热季节,反而在冬春季节出现。患儿舌苔厚腻,纳呆,大便黏滞不爽,说明湿邪蕴结于胃肠,需用大黄剔污刮垢,正本清源,且用熟大黄,即叶天士所云 “湿热内搏,下之宜轻”之意。(郑攀、张建奎整理)案3 邪滞少阳,湿热内蕴

宋某,男,11岁,学生,河南新郑人,2008年9月2日初诊。时值处暑。

主诉:发热2月余。

病史:患儿2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先有恶寒而后发热,每天午后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入夜后逐渐下降,子时前降至37℃以下,经中西药多方治疗不效。诊见:面色萎黄,双气池色略赤,恶寒发热,伴口苦咽干,胃脘满闷不适,时有恶心,纳呆食少,大便偏干,小便黄。舌淡红,苔黄腻,脉数。查血常规 (-),肝功能未见异常,B超查肝、胆、脾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少阳证。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邪滞少阳,湿热内蕴。

治法:和解表里,清热化湿。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0g,姜半夏6g,黄芩9g,茵陈15g,滑石15g,青蒿6g,豆豉6g,炙甘草6g,生姜3片。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9月5日):3剂后,恶寒发热逐日减轻,口苦咽干减轻,大便仍偏干,舌质红而苔黄。少阳邪解而阳明未和,上方加大黄6g,厚朴6g,3剂。

三诊 (9月8日):热退身凉,胃和纳增,大便通利,舌质淡红,苔白腻微黄。守法再调。

柴胡6g,姜半夏6g,黄芩6g,党参6g,姜厚朴6g,陈皮6g,砂仁3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3剂,热退,胃和而愈。

按语:内蕴湿邪,外感风寒,治不如法,致发热达2月之久,而病证与小柴胡汤证相符,故投小柴胡汤而收功。小柴胡汤是郑老师最常用经方之一,且治疗范围极广,外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都常以小柴胡汤化裁而收奇效。郑老师常把 《伤寒论》96条与101条 “太阳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联系在一起讲,以加深我们对小柴胡汤的理解。(郑攀、张建奎整理)案4 风热袭表,热郁三焦

李某,男,8岁,学生,河南郑州市人,2009年5月16日初诊。时值立夏。

主诉:高烧、寒战、咽痛4天。

病史:患儿4天前因受凉而发热、头痛、咽痛,经社区门诊诊为 “感冒”,给予感冒清热颗粒服用1天,发热加重,体温38.8℃,又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而热退,1天后发热又加重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面色红,气池色轻紫,发热,体温39.1℃,头痛,咽痛,大便两日未行。舌边尖红,苔白而干,脉数。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充血。血常规检查:WBC 15.35×109/L,N 0.70。

中医诊断:春温。

西医诊断:扁桃体炎。

辨证:风热袭表,热郁三焦。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银翘散合升降散加减。

牛蒡子6g,薄荷6g,金银花10g,连翘10g,淡豆豉6g,蝉蜕6g,炒僵蚕6g,生大黄3g,生石膏15g,甘草3g。2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 (5月18日):服药1剂,热减,2剂便通、热解而愈。

按语: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邪,风热犯肺则发热、咽痛。患儿素体蕴热,风温时邪犯肺,引动内蕴郁热,循经上至诸阳之会则头痛。郑老师根据里有郁热,外感时邪之病机,投银翘散合升降散,外散风邪,内清里热,药切病机,取效亦捷。郑老师认为,小儿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旦为病邪所侵,则多从阳而化热。小儿脾常不足,易因食积滞而化热,一遇外感旋即发病。升降散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合银翘散则辛凉宣泄,疏风清热,升清降浊,泄热通腑,表里双解。(郑攀、张建奎整理)案5 营卫不和,余邪未尽

李某,男,15岁,学生,河南郑州市人,2010年4月19日初诊。时值春分。

主诉:低热1月余。

病史:患儿素体虚弱,感受风寒,发热恶寒,自服治感冒药不见好转,且见高热 (体温39℃),住某医院输液治疗12天,高热退而低热、恶风迟迟不去,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面色白,双气池色轻红,棉衣裹身,时自汗出,大便调,小便淡黄,体温波动在37℃~38℃之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缓。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胸部X光片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发热。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营卫不和,余邪未尽。

治法:调和营卫,辛温解表。

方药:桂枝汤加减。

桂枝15g,生白芍15g,杏仁9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3剂,每日1剂,水煎热服,嘱遵桂枝汤服法。

二诊 (4月22日):服1剂恶风减轻,2剂热退汗止。舌淡红,脉平缓,唯全身乏力,食纳尚呆。守法再调。

黄芪15g,桂枝6g,白芍6g,陈皮6g,砂仁6g,生姜3片,大枣5枚,炒谷芽10g,炙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针对这一病例,郑老师说: “桂枝汤是 《伤寒论》为太阳中风而设,临证可不必拘于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只要有桂枝汤证即用桂枝汤,没有合并症亦不必加减,以免打乱仲景组方配伍之妙。”强调用桂枝汤,凡治营卫不和者必遵桂枝汤煎服法。(郑攀、张建奎整理)案6 湿邪内蕴,毒热郁结

胡某,男,8岁,学生,河南洛阳市人,2013年7月13日初诊。时值小暑。

主诉:反复发热1月余。

病史:患儿1月前始现发热,体温均在38℃~40℃之间。在当地医院住院诊为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经中西药治疗热退后不日又发热,此次发热已3天,在当地社区输液及中药治疗3天不效而来诊。诊见:发热,午后加重,偶有咳嗽,纳食差,小便黄少,大便黏滞不畅。舌红,苔黄白厚腻,脉滑数。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无异常。血常规检查:WBC 8.5×109/L,N 0.67,肝肾功能、咽拭子细菌培养无异常,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湿温。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湿邪内蕴,毒热郁结。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10g,白蔻仁6g,黄芩10g,连翘10g,石菖蒲6g,浙贝10g,射干6g,通草10g,滑石15g,茵陈15g,薄荷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7月16日):患儿服药1剂,微微汗出,热势有减,两剂后退热,仍见唇红,多汗,烦渴多饮,脉大而数。湿去而津伤,改竹叶石膏汤加减。

竹叶10g,生石膏15g,法半夏6g,麦冬10g,甘草6g,人参10g,炒麦芽10g。3剂,诸症悉平。随访1年未再发热。

按语:患儿发热因于湿热,湿热之邪为病,如油入面,缠绵难愈,故病程较长,加之夏日雨水偏多,湿热交蒸,故投甘露消毒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藿香、白蔻仁芳香化湿,强脾理气;滑石、茵陈利湿清热;黄芩、连翘、射干、薄荷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贝母化痰散结;通草导湿下行;菖蒲开窍化湿。本方化湿兼以清热解毒,湿去则热孤,热清则毒解,毒解则正复。该患儿热退后改投竹叶石膏汤善后,旨在益气生津除烦。(冯斌、张建奎整理)案7 脾胃气虚,正虚邪恋

张某,男,1岁3个月,河南驻马店人。2013年8月5日初诊。时值大暑。

主诉:低热2个月。

病史:患儿近2个月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2℃~38.0℃,每天上午10时许开始出现体温上升,伴见乏力、倦怠,至入夜热降,时有微汗,可降至正常,无咳喘,纳眠可,大便偏稀,每日2~3次。家长曾多方求医,断续抗感染治疗1个月,又口服中药当归六黄汤、清暑益气汤等剂,效果不明显,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低热,面白少华,双气池色黄,纳眠可,大便偏稀。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指纹色红。体温37.6℃。病原学、肺部CT等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气虚发热。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脾胃气虚,正虚邪恋。

治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15g,当归6g,升麻3g,人参6g,柴胡3g,炒白术10g,乌梅6g,陈皮6g,炙甘草6g,白芍10g,大枣10g。中药配方颗粒,3剂,每日1剂,分2次,水冲服。

二诊 (8月8日):3剂后,体温波动于37.2℃ ~37.4℃,大便偏稀,每日2~3次。原方加炮姜3g,继服7剂。

三诊 (8月16日):患儿体温偶至37.2℃,纳眠可,二便调。上方继服7剂告愈。

按语:李杲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反之,若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所由生。人体的正常机能皆取决于脾胃。病的发生在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作祟,或邪气过盛,损伤正气。本例患者舌淡红,有齿痕,面白少华,说明素体脾胃气虚,故以调理脾胃、益气扶正为治疗大法。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气虚不能固表,阳浮于外,故身热自汗;气为血之帅,气虚致血液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少华;脾主运化,主四肢,脾虚则四肢倦怠无力,大便溏薄。郑老师辨证后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肺气,实皮毛,益中气,升清阳,为方中君药,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配伍人参、炒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日久,加用归、芍养血和营,助人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加升麻升发中焦脾阳,柴胡升发下焦肝气,助黄芪升提下陷之中气。诸药合用,则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气虚发热者,得此甘温益气之剂而除之。(张建奎整理)案8 邪伏膜原,湿浊阻遏

吴某,男,4岁,河南新乡人,2013年8月6日初诊。时值夏至。

主诉:反复发热1月余。

病史:患儿反复发热1月余,发热恶寒,口干而渴,纳差食少,便溏,每日2次,尿黄。在多处诊治,予抗生素及中药清热解毒等剂治疗而不效。诊见:发热,午后热重,清晨汗出热退,继而复热,体温37.5℃~38.5℃之间。舌红,苔白厚如积粉,脉滑数。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湿温。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辨证:邪伏膜原,湿浊阻遏。

治法: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方药:达原饮加减。

柴胡6g,青蒿6g,黄芩6g,草果6g,厚朴6g,槟榔6g,白芍9g,知母6g,半夏6g,生苡仁10g,滑石10g,甘草3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8月9日):药后热势渐降,诸症好转,纳食见增,原方再进6剂诸症平。

按语: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则肺常不足,抵抗力较差,加之寒热不知自调,故易感外邪,且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易从阳化热;二则脾常不足,且饮食不知自节,故易食积内停,郁而化热。本证为湿热之邪内伏膜原,导致气机失调,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决渎失常。方中草果、厚朴、槟榔开达膜原之邪;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之枢;知母、白芍养阴生津;青蒿助柴胡透热外出;黄芩清热燥湿;生苡仁、滑石、甘草清利湿热,使水湿从小便去,邪有出路,病自解矣。(冯斌、张建奎整理)第二节 咳 嗽案1 痰湿内阻,肺失宣肃

陈某,男,7个月,第一胎,混合喂养,河南郑州人,2010年3月6日初诊。时值立春。

主诉:咳嗽1月余。

病史: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伴有发热,西医诊断为支气管炎,予抗炎、雾化吸入等治疗,发热退,仍频繁咳嗽,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时而咳嗽,喉有痰声,纳差,便溏。舌淡红,苔白腻,指纹淡紫。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痰鸣音。口腔分泌物检查支原体阳性。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痰湿内阻,肺失宣肃。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加减。

茯苓6g,陈皮3g,姜半夏3g,紫菀3g,苏子6g,炙甘草3g,生姜3g。中药配方颗粒,3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二诊 (3月9日):咳嗽痰少,纳增便调,效不更方,上方再进3剂。

三诊 (3月12日):咳痰基本消失,舌苔薄润,改六君子汤加味善后。

党参6g,白术6g,茯苓6g,陈皮3g,姜半夏3g,五味子3g,炙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5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按语:本案患儿因咳嗽发热,经用西药治疗热退,但咳嗽迟迟不清已月余。郑老师用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止咳而效,最后以六君子汤加五味子收功,郑老师把该方称为 “五味六君子汤”,咳喘患儿每以此方善后,取 “培土生金”之意。(郑攀、张建奎整理)案2 虚火伤津,咽喉失濡

万某,女,10岁,学生,河南郑州人,2011年3月7日初诊。时值惊蛰。

主诉:咳嗽、咽痒半月余。

病史:患者于半月前出现恶寒、发热 (38.2℃)、咽痛、咳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滴抗生素,口服止咳糖浆无效。行胸部正位片检查正常,五官科检查示:咽红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余无异常。又服解表利咽、止咳化痰中药10剂,咳嗽不减且有加重趋势,遂来我院门诊治疗。诊见:面色潮红,双气池色赤,声音嘶哑,咳嗽、咽痒,咽干涩,微觉胸痛,白天咳嗽频频,自觉有痰,但难以咳出,大便稍干。舌质红,苔少欠润,脉细数而涩。双肺听诊呼吸音粗。血常规检查正常,支原体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咽炎。

辨证:虚火伤津,咽喉失濡。

治法:养阴润燥,止咳利咽。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百合10g,熟地10g,麦冬15g,川贝母5g,玄参10g,白芍15g,当归10g,桔梗10g,海蛤粉15g,蝉蜕10g,乌梅10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3月10日):喉痒呛咳显减,唯晨起偶咳,胸痛已消,大便如常,咳痰亦较前爽利。继以前方再服5剂,并嘱病人可以鲜梨、大蒜、冰糖各适量服食。

三诊 (3月15日):诸症基本控制,停药观察,半年后随访,服上药后症状消失。

按语:百合固金汤一方源自 《慎斋遗书》,方中内寓增液汤和芍药甘草汤。增液汤是治疗多种阴虚液伤之证的基础方,生地甘寒,清热养阴,壮水生津;玄参解毒散结,清热养阴;麦冬滋养肺胃,清热润燥。三者相合,濡肺滋肾,使金水相生,泉源不竭。熟地、天冬、百合可滋肾润肺,助金水之补。芍药甘草汤中白芍敛肺固津,缓急解痉;甘草调和诸药,利咽止咳。二者相合,甘酸化阴,既可滋脾阴,洒陈于咽,又能滋肺津,舒缓肺气。当归、白芍相合,养血兼以平肝,且当归辛香温润,并增温养流动之机,以防纯阴滋腻;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散结;桔梗宣肺止咳,载药上行,直达病所。喉源性咳嗽,顾名思义,是由咽喉部疾患所引起的一种病证。其临床表现虽然以咳嗽为主,但其症状、病因等又与一般咳嗽大不相同,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呈现虚火风燥伤津,咽喉失濡的病机特点。如按照治疗一般咳嗽的辨证思路,徒用宣肺之品则很难奏效。久咳肺虚,津液耗伤,母令子弱,虚火灼喉,应防宣散伤正,须从调护正气着眼。(张建奎整理)案3 营卫失和,肺失宣降

杨某,男,8岁,学生,河南驻马店人,2011年3月22日初诊。时值春分。

主诉:发作性痉挛性咳嗽5月余。

病史:患儿5月来反复咳嗽,咳嗽呈痉挛性咳嗽,咳嗽持续时间较长,遇到冷空气甚至刺激性气体即咳嗽,曾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口服抗过敏、止咳类药物及中药止咳化痰之剂,咳嗽有所缓解,皆未能祛除咳嗽症状。诊见:咳嗽,无规律可循,咳嗽剧烈时干呕,痰少,偶有流清涕,咽痒,口苦,纳可,二便正常。舌质红润,苔白腻,脉弦滑。双肺听诊呼吸音粗。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胸片示支气管炎改变。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营卫失和,肺失宣降。

治法:调和营卫,化饮止咳。

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6g,黄芩6g,法半夏6g,桂枝6g,白芍10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6g,蝉蜕6g,大枣10g,炙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 (3月25日):咳嗽明显减轻,效不更方。

守方继服,共服药6剂,患儿咳嗽消失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清代医家陈修园在 《医学实在易》中写到:“余临证以来,每见咳嗽百药不效者,摒去杂书之条诸纷繁,而觅出一条生路,止于 《伤寒论》得之治法。  《伤寒论》云: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三句,是金针之度。…… 《伤寒论》小柴胡汤谓:  ‘咳者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此为伤寒言,而不尽为伤寒言也。余取 ‘上焦得通’三句,借治劳伤咳嗽,往往获效。”郑老师认为此患儿咳嗽是由外邪侵袭,营卫失和,脏腑功能失调而致三焦气机不调,肺失宣降所成。小柴胡汤是和法之祖方,在内可疏利三焦;桂枝汤是群方之魁,外有调和营卫之功、内有调和气血之效。二方合用可使三焦气机调畅,营卫气血调和,咳嗽等症自消。郑老师十分推崇张景岳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运用经方必有旨归,加减配伍力戒陈杂,临床疗效常见奇功。(郑攀、张建奎整理)案4 肺脾气虚,痰浊蕴肺

韩某,男,15岁,学生,河南郑州市人,2013年7月20日初诊。时值大暑。

主诉:反复咳嗽1月。

病史:患儿1月前出现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当地医院给予小儿清热宁颗粒、橘红颗粒、头孢克肟等多种清热化痰及抗感染药物,咽痛、鼻塞症状缓解,但咳嗽未减,反而加剧,故求郑老师诊治。诊见:面色白,气池色黄,咳嗽,痰多,纳呆,肢体困倦,大便稀溏。舌质淡,舌苔白,脉滑。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血常规检查、胸部正位片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肺脾气虚,痰浊蕴肺。

治法:培土生金,化痰止咳。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30g,陈皮10g,姜半夏10g,五味子10g,砂仁6g,木香3g,金樱子15g,炙甘草6g。中药配方颗粒,3剂,每日1剂,分2次,水冲服。

二诊 (7月23日):咳嗽减轻,纳食改善,大便成形,舌质淡,苔转薄白,脉滑,药已中的,病情好转,守法再调。

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姜半夏10g,五味子6g,金樱子10g,炙甘草6g。中药配方颗粒,7剂,每日1剂,调理而愈。

按语:久病多虚,久咳不愈,多与肺气受损,卫外功能下降,痰浊蕴肺有关,该患儿感冒初期应用抗生素及苦寒伐胃中药以致损伤脾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生痰,不能化饮食为精微上输于肺,反而聚为痰,痰浊阻肺,肺气失宣,上逆为咳,故投六君子汤加味治之。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培土生金;陈皮、半夏、木香化痰理气;砂仁温中醒脾以助参、术;五味子、金樱子敛肺纳气以止咳。全方配伍,共奏培土生金、化痰止咳、敛肺补虚之功,药切病机,收效亦著。(高国财、张建奎整理)案5 风邪犯肺,咽喉失濡

邓某,男,5岁,河南新密人,2013年9月12日初诊。时值白露。

主诉:反复咳嗽1月余。

病史:患儿1月前出现流涕,咳嗽,无痰,后逐渐出现咽痒即咳,咳势难以控制,当地医院用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药治疗不效,改用桑菊饮、止嗽散等治疗,咳嗽仍无明显好转,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气池色红,咳嗽,咽痒即咳,喑哑。舌质红,苔白,脉浮数。咽微红,扁桃体未见异常,双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呼吸音。血常规检查、胸部正位片检查均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喉源性咳嗽。

辨证:风邪犯肺,咽喉失濡。

治法:祛风止痒,润喉止咳。

方药:消风止咳汤 (郑启仲经验方)加减。

荆芥6g,苏叶6g,桔梗6g,僵蚕6g,蝉蜕6g,木蝴蝶3g,石菖蒲6g,乌梅6g,射干6g,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9月15日):患儿咳嗽大减,再服3剂,症状消失。

按语:患儿因伤风邪而咽痒咳嗽不已。消风止咳汤是郑老师的经验方,由苏叶、荆芥、桔梗、蝉蜕、僵蚕、木蝴蝶、石菖蒲、乌梅、甘草9味药组成。方中苏叶、荆芥、蝉蜕、僵蚕祛风止痒,散结利咽;桔梗、木蝴蝶、甘草化痰清热利咽;乌梅、石菖蒲敛阴开窍。全方配伍,共奏祛风止痒、化痰散结、利咽止咳之效。本案在方中加了射干一味以增强其利咽止咳之力。方药切机,见效亦速。(冯斌、张建奎整理)案6 肺胃阴虚,肺失宣肃

刘某,男,6岁,河南新郑人,2013年10月12日初诊。时值霜降。

主诉:反复咳嗽1月余。

病史:患儿1月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咳嗽,有痰,经治疗效果不佳,咳嗽等症状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采用头孢菌素等药治疗,咳嗽较前明显减轻,但一直未痊愈。诊见:面白微红,气池略见紫色,咳嗽,痰少,有时伴有痰鸣,声音嘶哑,咽稍红,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血常规检查、胸部正位片检查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肺胃阴虚,肺失宣肃。

治法:益胃养肺,化痰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南沙参12g,麦冬9g,川贝3g,芦根12g,枇杷叶6g,杏仁6g,玄参9g,甘草3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10月15日):咳嗽较前明显好转,喉间有痰,手足心热好转,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去杏仁、玄参,加苏子6g,茯苓10g。3剂后诸症皆除。

按语:患儿久咳伤肺,肺阴亏虚,兼夹痰阻,中医辨证为肺阴不足,痰热未清,故治疗以润肺化痰为主。方中以南沙参、麦冬养阴润肺;芦根、玄参加强养阴生津之力;川贝、枇杷叶清热润肺止咳;杏仁润肠通便;生甘草既能止咳化痰,又可调和诸药。二诊患儿肺阴渐复,仍痰多,加茯苓健脾助运,杜绝生痰之源,苏子化痰止咳。(冯斌、张建奎整理)案7 脾虚湿盛,痰浊蕴肺

彭某,男,4岁8个月,第一胎,混合喂养,河南郑州市人,2014年8月16日初诊。时值立秋。

主诉:咳嗽2周,加重2天。

病史:2周前,贪食冷饮后出现咳嗽,无发热,家长自行给予肺力咳合剂、银黄颗粒等药物,咳嗽稍缓解,但仍间断咳嗽,2天前受凉后再次咳嗽加重,遂来郑老师处求诊。诊见:咳嗽,咳声重浊,喉间辘辘有声,以入睡前和晨起时为甚。咳剧时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夹杂黏稠白痰。腹胀纳呆,大便稀溏,日行2~4次,小便正常。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数。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痰鸣音。血常规检查正常,胸部正位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炎样改变。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脾虚湿盛,痰浊蕴肺。

治法:运脾化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加减。

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10g,蛤壳10g,川贝3g,莱菔子10g,细辛1g,海浮石6g,生姜6g,甘草3g。中药配方颗粒,3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二诊 (8月19日):咳嗽大减,已不呕吐,大便每日1次,舌淡,苔白,脉缓。再进3剂,诸症消失。

按语:本病因痰浊阻肺致咳,痰盛当以治痰为主。然古人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且小儿 “肺常虚”,  “脾常不足”,加之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故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等病证最为多见。本案投以二陈汤加减健脾燥湿,佐以蛤壳、莱菔子、川贝下气开郁,宣肺化痰,因痰液黏稠难以咯出,加海浮石软坚,细辛温化痰饮以助消痰,使肺气得宣,脾湿得化,故诸症皆平。(高国财、张建奎整理)案8 热伤阴津,肺胃阴虚

韩某,男,8岁,河南郑州市人。2014年9月18日初诊。时值白露。

主诉:反复咳嗽半个月。

病史:患儿半月前出现咳嗽、咳痰,痰量少,色白质稀,1天后痰色转黄,不易咯出,并伴有发热、咽痛、鼻流黄涕。经治疗后,病情稍有减轻,仍有咳嗽、低热,至我院求郑老师诊治。诊见:咳嗽,伴有低热,口干,咽痒,声音嘶哑,纳差,舌红,苔少,脉细数。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胸部正位片检查提示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支气管炎。

辨证:热伤阴津,肺胃阴虚。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南沙参10g,北沙参10g,麦冬6g,玉竹6g,桑叶6g,紫菀6g,川贝母3g,瓜蒌10g,地骨皮10g,蝉蜕6g,生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9月21日):服上药1剂后,咳嗽减轻;服3剂后,口干、咽痒、声音嘶哑消失,但仍有咳嗽,上方减地骨皮,继服3剂而愈。

按语:本案患儿外感风寒,邪犯肺卫,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咳痰,痰色白质稀;小儿体属纯阳,邪易化热,寒邪入里化热,则见痰色黄质黏,发热,咽痛,鼻流黄涕;患儿正气易虚而邪气易实,咳嗽日久不愈,热邪易入里伤阴,阴虚内热,则见口干,咽痒,声音嘶哑,纳差。本方中沙参、麦冬、玉竹润肺止咳,养胃生津;桑叶质轻,性寒凉,清透肺热;紫菀、川贝母、瓜蒌清金润肺化痰;地骨皮清退虚热;蝉蜕清热利咽;生甘草培土生津,兼能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可使肺阴得复,虚火得清,咳嗽得平。(张建奎整理)第三节 滞 颐案1 脾虚寒凝,饮停中焦

程某,男,4岁,河南原阳县人,2009年9月1日初诊。时值处暑。

主诉:流口水2年余。

病史:患儿系一早产儿,混合喂养,自幼体弱多病。1岁多时即有口水自口角溢出,浸渍口角而常见糜烂,虽经内服、外治等法治疗,一直未能控制,且日渐加重,口水越流越多。经其他患儿家长推荐至郑老师处就诊。诊见:一大棉口罩戴在胸前,其母诉曰,每天需换3个口罩。面白少华,双风池、气池色青,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动懒言,涎水断续外淌,涎多清稀,口角糜烂,纳差,便溏,畏寒怕冷,手足欠温。舌体胖色淡,苔白腻水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滞颐。

辨证:脾虚寒凝,饮停中焦。

治法:健脾温中,化饮制涎。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人参6g,炒白术10g,制附子6g(先煎),干姜6g,砂仁6g,公丁香3g,藿香6g,炙甘草3g。3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 (9月4日):精神见振,舌苔变薄,流涎有减少趋势。原方再进7剂。

三诊 (9月12日):流涎减少,四肢转温,食纳见增,父母大喜,要求原方再进,为防药过,调方如下。

人参6g,炒白术10g,炮干姜3g,制附子3g(先煎),砂仁6g,藿香6g,吴茱萸1g,大枣3g,炙甘草3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 (9月20日):流涎止,舌淡红,苔薄白,大便每日1次,改参苓白术散善后而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涎为脾之液,脾胃虚寒,寒凝中焦,脾失运化,津聚为涎而常溢口外致成是证。该患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虚生寒,寒凝津聚而久治不愈者,乃中焦虚寒之故。郑老师直投附子理中汤补脾而温阳,加砂仁醒脾,加公丁香助理中汤以温中州,藿香化湿,与诸药相合,其效益彰。两年顽症10剂而效显。小儿易寒易热,为防药过病所,原方附子、干姜减为3g,且干姜易炮姜。至于加吴茱萸1g,郑启仲老师讲,“意在降浊”!(郑攀、张建奎整理)案2 脾肾阳虚,脾失转输

陈某,女,6岁,第二胎,混合喂养,河南郑州市人,2010年3月7日初诊。时值惊蛰。

主诉:流口水时轻时重已3年余。

病史:患儿流口水时轻时重已3年余,经内服、外治未能控制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患儿体偏胖,面色浮白少华,神疲乏力,涎水时而外溢,纳差食少,大便稀,每日1~2次,平素畏寒怕冷,手足欠温。舌淡,苔白腻水滑,脉沉迟无力。

中医诊断:滞颐。

辨证:脾肾阳虚,脾失转输。

治法:温阳逐寒,健脾化湿。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制附子6g(先煎),党参6g,白术10g,干姜3g,茯苓10g,泽泻6g,猪苓6g,桂枝3g,益智仁3g,炙甘草3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3月10日):口水减少,精神见振,饮食增加,大便成形,上方再进4剂,诸症悉平。

后改为散剂减量缓服而收全功。随访1年未见复发,且体质明显增强。

按语:该患儿口水常溢,时轻时重长达3年。从以往病历中获知参苓白术散、五苓散、益元散等均已用过,虽时有缓解而终未能愈。郑老师投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3剂显效,7剂而基本痊愈。(郑攀、张建奎整理)案3 心脾积热,湿热内蕴

黄某,女,2岁,第二胎,母乳喂养,河南郑州市人,2012年10月15日初诊。时值霜降。

主诉:口腔流涎2周。

病史:患儿2周前发热后出现流涎不止,质稠,外涂口腔溃疡散效果欠佳,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患儿流涎,纳差,拒食,哭闹不安,口腔可见数个米粒大小溃疡,舌尖红,苔白,指纹紫滞。

中医诊断:滞颐。

辨证:心脾积热,湿热内蕴。

治法:清心泻脾,化浊利湿。

方药: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

藿香6g,栀子6g,生石膏12g,防风6g,生地10g,竹叶6g,黄连3g,滑石6g,生甘草6g。中药配方颗粒,4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

二诊 (3月19日):口水减少,口腔溃疡减轻,纳食好转,上方再进4剂,诸症悉平。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内经》又云:“舌以涎下,皆属于热。”小儿流涎有属寒属热之别。该患儿喂养不当,妄加肥甘厚味,脾胃蕴热;调护失宜,外邪侵犯,入里化热,内外合邪,致心火上炎,湿热郁蒸,发为流涎。故治疗予泻黄散合导赤散加减清心泻脾、化浊利湿而生效。(郑攀、张建奎整理)第四节 呕 吐案1 脾胃积热,升降失常

赵某,女,12岁,学生,河南禹州市人,2010年4月11日初诊。时值清明。

主诉:反复呕吐4年余。

病史:4年前患儿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一日多次,伴有发热,当地诊断为 “急性胃炎”,予以抗生素、止吐及对症等处理后发热、呕吐均缓解。1周后患儿复出现呕吐,症状同前,不发热,经对症处理缓解。后反复多次,每周必发。曾至郑州某医院及北京某大学医院,诊断为 “周期性呕吐”,经暗示治疗无效。脑电图未见异常,曾试用抗癫痫治疗半年无效。针灸、埋线、心理疏导等亦无效。诊见:反复呕吐,最长间隔2~3周,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有时呕吐胆汁或黏液痰涎,饮食不减,身体消瘦,面色青黄,性情急躁,大便偏干,每日一行,量不多。舌质红,苔厚,脉滑数。24小时脑电图无异常。

中医诊断:呕吐。

西医诊断:周期性呕吐。

辨证:脾胃积热,升降失常。

治法:升清降浊,清热止呕。

方药:升降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

蝉蜕6g,炒僵蚕10g,姜黄6g,生大黄6g,姜半夏6g,枳实6g,竹茹6g,陈皮6g,甘草3g,黄连3g,生姜6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 (4月14日):呕吐明显减少,效不更方,上方再进3剂。

三诊 (4月17日):时有轻呕,吐物甚少,自觉胃有气上冲,大便溏,每日2次,舌淡红,苔白,脉平缓,邪热已去,胃气未复,改旋覆代赭汤加减。

柴胡6g,白芍10g,代赭石15g,旋覆花6g(包煎),党参10g,姜半夏6g,公丁香3g,生姜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药后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呕吐之症,临床常见,但反复呕吐数年则较少见到。呕吐多为胃气不和所致,胃为六腑之一,其特点为 “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气不降则致呕吐不已。胃气不降的原因很多,有肝气犯胃,有脾胃不和,有饮食积滞,有外邪犯胃,等等,因此,临床上必须治病求本。该患儿反复呕吐,“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考虑为升降失常,热性呕吐,其热一在胃,二在肝,故治疗上当升清降浊,清热止呕,疏肝和胃,以升降散调畅气机,升清降浊。黄连温胆汤清热疏肝和胃,最后以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而收功。(郑攀、张建奎整理)案2 外邪犯胃,胃气上逆

陈某,男,1岁6个月,第一胎,混合喂养,河南郑州市人,2011年3月16日初诊。时至惊蛰。

主诉:呕吐2天。

病史:患儿2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呕吐,无腹泻,无发热、咳嗽,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拒食,大便稍干,小便短黄。口服健胃消食片及吗丁啉混悬液效果欠佳。诊见:印堂、气池色青,呕吐,烦躁,喜抱。舌质红,苔少而黄,指纹淡紫。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中医诊断:呕吐。

西医诊断:呕吐原因待查。

辨证:外邪犯胃,胃气上逆。

治法: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黄连3g,苏叶3g,生姜3g。中药配方颗粒,1剂,用开水100mL冲化,少量频服。

二诊 (3月17日):呕吐消失,可少量进食,应用保和丸加减治疗3天而愈。

按语:本病为外感风寒,客于胃腑,渐入里化热,胃失和降,以起病急、呕吐明显为特点。连苏饮出自薛生白 《温热病篇》,由黄连、苏叶两味药组成。郑老师多年来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外邪犯胃、胃气上逆之呕吐及一切因胃热而致的频繁呕吐多获良效,且多投1剂而见功。加用生姜,加强止吐之功效。郑老师认为,连苏饮,味少药精,配伍十分严谨,是味少力专的名方。(张涛、张建奎整理)案3 肝寒犯胃,浊阴上扰

尹某,女,14岁,学生,河南许昌市人,2012年4月10日初诊。时值清明。主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反复发作2年,加重5天。

病史:两年来反复头晕、呕吐,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5天前再次出现并加重,以 “梅尼埃病”住院。经静脉补液、甘露醇、维生素B6、安定等治疗,同时服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均不见效,邀郑老师会诊。其母心急如焚,告郑老师曰“她吐的水是冰凉的!”郑老师伸手接吐,果然吐涎冰凉,否则,实难以置信也。诊见:患者抱头蜷卧,两目紧闭,头晕目眩,频吐清涎,语言低微,呻吟不止,痛不欲生,畏寒喜暖,四肢欠温,食入即吐,大便3日未行。血压110/70mmHg。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细。24小时脑电图无异常。

中医诊断:眩晕、呕吐。

西医诊断:梅尼埃病。

辨证:肝寒犯胃,浊阴上扰。

治法:暖肝温胃,升清降浊。

方药:吴茱萸汤。

吴茱萸10g,人参10g,生姜30g,大枣5枚。1剂,水煎频服。为防格拒,热药冷饮。药进半剂,呻吟渐止,药尽而安然入睡。

二诊 (4月11日):诸症大减,大便1次,进流质饮食半杯。其母大悦,请求根治之方。原方再进2剂,已能坐起进食,除肢体困倦、耳塞头沉、食少纳呆外,余症均消。脉现缓象,舌质转淡红,白腻厚苔已退之大半。清升浊降,守法再调。

吴茱萸10g,党参12g,姜半夏10g,白术12g,陈皮6g,砂仁6g,生姜15g,大枣3枚。5剂,每日1剂,水煎服,连进5剂,诸症悉平。

按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一证,多因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亏损所致,而本案眩晕反复发作达2年之久,非痰、非火,乃因平素脾胃不健,肝寒犯胃,浊阴久蕴,循经上犯所致。浊阴之邪循肝经上犯清窍,则头晕耳鸣;中焦虚寒,胃阳不振,则畏寒喜暖,四肢欠温,吐涎冰凉;寒凝中焦,脾被湿困,胃不受谷,则食入即吐,时吐清涎;舌质淡、苔白滑厚腻等,均为浊阴中阻之象。故投吴茱萸汤暖肝温胃,升清降浊,药切病机,守法调理而收全功。(郑攀、张建奎整理)第五节 腹 痛案1 胃肠积热,气机不畅

夏某,男,12岁,学生,河南周口市人,2006年4月11日初诊。时值清明。

主诉:反复腹痛半年。

病史:患儿半年前出现腹痛,痛甚则满地翻滚,当地医院诊为 “阑尾炎”,2005年12月行手术切除阑尾,手术2周后复出现腹痛,又诊断为 “腹痛型癫痫”,予以卡马西平治疗,服药后近1个月无腹痛。后又反复腹痛,查脑电图未见异常。予以小建中汤、柴胡疏肝散等加减治疗1周不效且腹痛加重,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患儿腹痛时发,每日2~4次,每次10~40分钟不等,大便偏干,每日一行,腹软,纳可。舌质红,苔厚腻,脉滑。24小时脑电图无异常。

中医诊断:腹痛。

西医诊断:腹痛原因待查。

辨证:胃肠积热,气机不畅。

治法:清热消积,行气止痛。

方药:升降散加减。

蝉蜕6g,炒僵蚕10g,姜黄6g,酒大黄6g,柴胡6g,酒白芍15g,甘草6g。中药配方颗粒,3剂,每日1剂,分2次水冲服。

二诊 (4月14日):患儿用药次日,大便偏稀,矢气较多,腹痛仅2次,程度较前减轻,持续时间约10分钟。上方再进3剂。

三诊 (4月17日):患儿腹痛基本缓解。

守法调理进药15剂痛止,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患儿持续腹痛,甚至遭手术之厄,总体说来,为胃肠气机不通所致,故治疗上当通腑行气止痛,治疗以升降散升清降浊,调畅胃肠气机,合芍药甘草汤加柴胡疏肝缓急而止痛。该患儿早期应用小建中汤之类的中药,就是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限制,认定久病必虚,所以未能取效。郑老师在讲到该患儿时告诫我们,临证中要胆大心细,行方智圆,不要顾忌病久必虚之常论。(郑攀、张建奎整理)案2 阴寒内盛,里急腹痛

李某,男,13岁,学生,河南荥阳市人,2008年10月10日初诊,时值寒露。

主诉:腹痛、便秘4年。

病史:患儿平素经常出现下腹部疼痛,发无定时,或日发多次,或数日一次,疼痛剧烈时可出冷汗,喜温喜按,大便干如算子,三五天一次,或七八天一次,排出困难,排便后腹痛发作减少,经多家医院应用中西医多种方法治疗无效。诊见:面色无华,风池、气池色青,下腹部疼痛,喜温喜按,伴冷汗出,大便干如算子,已5天未行。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中医诊断:腹痛。

西医诊断:腹痛原因待查。

辨证:阴寒内盛,里急腹痛。

治法:温里散寒,缓急止痛。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加减。

桂枝15g,酒白芍15g,酒大黄10g,制附子10g(先煎),生姜10g,大枣3枚,炙甘草10g,元明粉6g(冲)。2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10月12日):服上药后排大便1次,硬便兼有稀便,腹痛1次,较轻。上方去元明粉,再进3剂。

三诊 (10月15日):腹痛未发,大便畅。药已中的,守法再调。

桂枝10g,酒白芍10g,酒当归10g,酒大黄6g,生姜6g,大枣3枚,炙甘草10g。连进15剂,大便1~2天一次,腹痛未发,停药观察。嘱其禁食生冷。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为冷秘腹痛,冷秘腹痛多为阴寒内盛,里急腹痛,气机阻滞所致,方用桂枝加大黄汤和里缓急而止痛,加附子配大黄以温通,加元明粉软坚以通便。通则不痛,寒邪去而便自通,腑气通而痛自止。4年之苦,一举而除。(郑攀、张建奎整理)案3 寒气凝结,瘀血阻滞

李某,女,6岁,混合喂养,河南周口市人,2009年10月24日初诊。时值霜降。

主诉:脐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

病史:患儿脐部疼痛反复发作已2年余,近年来发作频繁,痛势较前加重,而求郑老师诊治。诊见:面色萎黄,风池、气池色青暗。痛时呻吟而不喜按,痛处不移,亦不伴呕吐、泄泻、汗出等症,每日发作2~3次,每次3~5分钟,可自止,饮食可,大便每日1次,略偏干。舌苔薄白,脉弦细。彩超检查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中医诊断:腹痛。

西医诊断:腹痛原因待查。

辨证:寒气凝结,瘀血阻滞。

治法:温中散寒,活血化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6g,赤芍6g,川芎6g,小茴香3g,干姜3g,延胡索6g,制没药3g,官桂3g,公丁香2g,炙甘草3g,沉香粉1g(冲)。7剂,每日1剂,水煎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