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鉴(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07:50:30

点击下载

作者:迟双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全鉴(珍藏版)

论语全鉴(珍藏版)试读:

前言

对于东方文化而言,孔子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一位伟大精神的直接缔造者。而《论语》无疑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其蕴涵的哲理已深深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当我们捧读被颂扬千年的《论语》之时,自然而然地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孔子那关注人们生活的炙热目光,聆听那朴实简洁的教诲……《论语》中记载: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孔子是自由爽朗舒展的,因为他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可见,自由的获得与道德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当人们自觉践行道德法则的时候,必将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与升华,并逐渐摆脱物欲的束缚和名利的羁绊,由此洞见到宇宙间存在的“大道”,进入无机心的自由之境。《论语》是儒家学说中论述道德的一本书。它以修身治国为诉求,以仁为根本,以善为指向,以学为方法,为人们构建了一座完美的道德之都。这一道德之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说,今天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基本上遵循的就是儒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中国人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说话做事的原则,很多都是参照《论语》中的道德法则。《论语》对中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涉及人生、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所蕴涵的智慧就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为珍贵的宝物。这座道德之都,实乃国人精神的支撑。面对孔子,人们常常会产生敬畏感,因为他是站在千万人之上的思想巨人,他的智慧好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普照着人心,为人们获取终极的自由提供了道德上的保障。

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论语》当然也是一部哲学论著。它虽然是以谈话的方式来表达思想的,但是,在一个条目之中、几个条目之间以及各章节之间仍然有很强的逻辑关系。因此在解读时,对于相对独立的条目,单独加以解读;对于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条目,把它们划分为一个小节,然后用一个标题加以概括,选择一个点加以解读,这样就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每一个小节乃至全书的内容。《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的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的智慧具有普适性,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所以,它能够跨越时空,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

在《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处言论,都蕴涵了他对人生、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体现了他道德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我们对此有所认识之后,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论语》内在的逻辑性以及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更高层次上领悟到个中潜藏的深意。

为了让读者从源头上了解《论语》,从不同角度去感悟《论语》,我们编撰出版了这本《论语全鉴》,该书以《论语集解义疏》和《论语集注》为底本,参阅诸家学说汇编而成,力求确保全书的严谨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插配了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精美图片,以增强读者对《论语》一书的感性认识,开拓读者的视野。

本书平装本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满足大家的收藏、馈赠需要,现特以精装形式推出,敬请品鉴。编著者2016年2月学而第一

在孔子看来,道德是修身治国的根本,所以他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并开明宗义地提出:学而时习之。因为求知是沟通心灵与德性的桥梁。在求知的过程中,可以懂得为人处世和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当心灵最终到达道德之彼岸时,一个人就能够从人生的至高境界中体验到无尽的欢悦。为学常温,自有境界【原典】①②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③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在《论语》中均指孔子。②说:音yuè,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③愠:音yùn,恼怒、怨恨。【译释】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解读吃茶也能悟出三层境界

孔子是一个非常重视学习的人,他认为学习不仅能获取知识,而且是人内心快乐的源泉。人生在世,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每天都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体悟、有所感动,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当你有所体悟、有所感动之时,就能获得一种智者的欢悦。并且这种欢悦是有层次的,它涵盖了三重境界。

唐朝时,有一些僧人为了寻求真理,不远万里来到赵州,参访赵州和尚,请教佛法大意、禅宗嫡旨。有一人问:“什么是道?”赵州则问:“你以前来过吗?”这人答道:“来过。”赵州说:“吃茶去。”赵州又问另一个人:“你以前来过吗?”这人答道:“没来过。”赵州也说:“吃茶去。”这时,同在一寺、生活在赵州和尚身边的一位僧人感到奇怪,问赵州:“怎么来过的与没有来过的你都让他吃茶去呢?”赵州对他说:“你也吃茶去。”

僧人心想,赵州和尚真是徒有虚名,枉费了那些远来客人的苦心。

一天,僧人找水喝,不知不觉茶到嘴边,心中一愣,猛地顿悟了赵州和尚的禅机,心里痛快极了,大叫一声,把茶喝了。

这就是著名的禅宗公案“吃茶去”。这宗公案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普通人总是以为像孔子这样的大圣人,言论一定非常高深。谁知打开一看,第一句就是像白开水一样的大白话,不由得大失所望。这种人其实没有仔细体味这句话内涵中的不同境界。孔子是个学问极高的人,他说的“学而时习之”自有一番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状态和心情体验。学习的内容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并不仅在课堂上,在书本里,而是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小到洗衣吃饭,大到政务国事,处理事务就是学习做事的过程,与人交往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时习之”就是要时时刻刻加以练习和温习,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时习之”,勤思考,多练习,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生活态度。“不亦说乎”说的是学到知识之后的心情体验。其实人人都有过此类体验,当你完成一项此前并未完全掌握的工作,当你切身明白一条早已耳熟能详的道理,是否会会心一笑呢?“说”通“悦”,表示一种内在的、不露于外的愉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描述的是,当一个人的学问已经完成,有同道者慕名而来,双方相见甚欢,有会于心,志同道合的快乐。这个“朋”当然不是指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一来,免不了酒酣耳热,伤身破财,又何乐之有?而同样有志于学、有成于学的朋友,听闻了你的学问,慕名来与你相谈,与你共事,与你分享胸中之学,笑傲风物,指点江山,这才算人生的一大乐事。乐与悦都是高兴,但其义不同,乐表现在外。有知己远来,原本独会于心的悦就变成相视而笑的大乐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的境界不得了,说的乃是学问臻大成圆满之境,世间已经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你的学问了,但你自己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境界,因此不苛求世人的理解。因为没达到这个境界的人理解不了,所以对他人不理解自己的言行,能够坦然接受,能够“不愠”了。

不愠就是不生气,不埋怨。要做到不愠,光脾气好可不够,前提是你的学问要达到大成的境界,这是一种“君子知命”的开阔豁达的境界。当一个人达到这样的境界时,他已经成为大德的君子,当然也就能获得无上的欢悦了。以仁做人,孝悌为本【原典】①②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③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②孝弟:弟(tì),悌的古字。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译释】

有子说:“假如一个人奉行孝悌之道,还存心冒犯尊长,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冒犯尊长,而又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道也随之而生。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解读始终保有一颗孝敬的心

孝是古代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内涵和范畴,是在中国古代劳动民众中影响最广泛的思想观念,甚至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汉文化也有广泛的影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是人们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孝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王祥是汉末琅玡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因遭世乱,扶母携弟在庐江隐居三十余年。母卒后,才应召入仕。魏时,曾封关内侯、万岁亭侯、睢陵侯,拜司空、太尉、侍中等职。入晋,拜太保,晋爵为公。享年85岁。

王祥的生母在他年幼的时候即已去世。他的继母朱氏很不喜欢他,只偏爱自己的儿子,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如此一来,他不仅失去了母爱,还失去了父爱。但王祥生性至孝,虽然成天被父母驱使,干各种杂活,却从不叫苦叫累,态度十分恭谨。父母如果有病,他就整天不解衣睡觉,在左右伺候,汤药熬好了,还必定先亲自尝一尝。

尽管如此,他的继母仍然欺负他,待他很凶狠。然而,王祥却始终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来孝顺。继母朱氏常常要吃活鱼,王祥总是想办法满足她的要求。有一次,天寒地冻,朱氏又要吃活鱼。但三九时节,哪儿也找不到活鱼。王祥却不死心,来到结了厚冰的河面上,不顾寒风飕飕,脱下衣服,躺在透心凉的冰上,准备凿开冰块捕鱼。忽然冰块自己裂开,从水里跃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赶忙抓住,高高兴兴地带回家去,做好给继母吃。乡里人都说:从来也没人能在大冬天结了这么厚冰的河里凿冰捕鱼,王祥这个小孩子却做到了,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啊!从此就留下了“卧冰求鲤”的美谈。

父亲去世后,王祥在社会上的声誉越来越大。朱氏不但不高兴,反而嫉恨在心。一次,她在酒中下了毒,想把王祥毒死。王祥的弟弟王览是朱氏所生,他只有几岁的时候,便很懂事。他发现朱氏在酒中下毒以后,就径直去取酒。此时,王祥也疑心酒中有毒,争着把酒夺过来,不给王览。朱氏见兄弟俩争酒,怕事情败露,急忙把酒抢了过去。从此以后,凡是朱氏赐给王祥的食品,王览总是要先尝尝,以防出事。朱氏害怕下毒毒死自己的亲儿子,就止住了在食品中下毒的做法。

但是朱氏并没有放弃杀害王祥的念头。一天王祥因有事独睡在一张床上,朱氏以为机会来了,半夜里悄悄地拿把刀摸进屋,对着被子狠命连砍了好几下。这时正好王祥出外小便,因此只砍破了被褥,并没有伤着王祥。王祥回来一看,被褥被砍破了,知道是继母恨自己恨得要命,就跑到继母房里跪下,请求继母把他处死。朱氏起先吓了一跳,后来听了王祥的一番话又羞又愧,醒悟过来,真正感受到王祥对自己的一片孝心,于是把王祥扶了起来,流下了悔愧而又感激的眼泪。此后,朱氏爱王祥就像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和睦。王祥尽心赡养继母朱氏,直到给她送了终,才答应别人的邀请,出去做官。

虽然看起来,王祥的至孝行为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甚至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但我们所看到并应当予以效法的,是他以孝为本的做人准则。他的这种精神能够感化原本歹毒的继母,把它放到当今社会,肯定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所以孔子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普遍推行“孝”这一道德准则,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古代,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今天我们应该有所取舍,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孝道在社会安定方面应有的作用。是非常思,一日三省【原典】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释】

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②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译释】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了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我的学问时时温习了吗?”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使用财物要节俭,任用人才要珍惜,使百姓不误农时。”解读反省自己才不会犯错误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学习勤奋,很快便有所成就。为养活父母,曾子曾经在莒地为官,而后他又收徒讲学。据《孟子》记载,他的弟子有七十多人。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就是他的学生。

孔子的孙子子思是曾子的弟子,而孟子又私淑(意为私自向所敬仰的人学习)子思,形成思孟学派,成为儒家思想的正统。所以曾子是儒家思想奠基人之一。

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不是曾子自省的内容:为人谋是否忠,与朋友交是否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已掌握,而是探讨其“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在现今这个有些以追求外在成功为潮流、精神为外物所累的时代,自省精神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一日而三省吾身”,这句话所体现出来的自律精神,是每一个有志于成就一番事业者所必须学习的。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能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也未见得会有良好的发展过程和结果。

明代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张瀚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他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他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后总结说:“处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所以,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张瀚听了这些话,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论,终身不敢忘记。

这个历史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踩进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备。反正“鞋已经脏了”,一次是脏,两次也是脏,于是便有了惯性,从此便“不复顾惜”了。有些人,一开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进“泥坑”,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便从此放弃了自己的操守。这都是因为不能时时自省而造成的恶果。

不慎而始,而祸其终,这道理谁都明白,但要做到一直“不失”,似乎也很难。一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会设置种种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弹”来百般诱惑,让你“湿鞋”。

现实生活中实在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防范,贪官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的“失足”,可以说正是因为在平时不知检点、不知约束自己造成的。应该说,这些人并非一开始就胆大妄为,他们也曾犹豫过、心虚过、自责过,但终究没能战胜自己。有的还以“就干这一次”为托词,原谅自己。还有一些人,开始时并不认为事情很严重,觉得占点小便宜,捞点小外快,乃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殊不知,如此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悔之莫及。

世间充满了诱惑,有时候,仅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作抵抗是不够的。由于“病毒”无孔不入,所以必须经常性地给自己打“预防针”,并且应随着“病毒”的升级而更新换代。其实,大多数人缺少的也正是这种自我省察和约束的精神。

生活是一种惯性行为,人在其中,只要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往往会“随波逐流”。但这种庸常的腐蚀性后果却是严重的。因此,经常性地检省自己的言行,并及时做出调整和约束,是十分有必要的。自查自省是修德建业的需要,是少犯和不犯错误的关键所在。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将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好优良的“软装备”,凡事皆可善始善终。恪操守道,真心待人【原典】①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③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注释】

①弟子:指学生。②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③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译释】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要谨慎诚实,对大众要有仁爱之心,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艺的知识。”

子夏说:“用重贤德来代替重女色;侍奉父母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受过教育,我也一定说他有学问了。”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行事要以忠厚诚实为主,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解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主要不是看他掌握多少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并且能不能付诸行动,以实际行动去对待他人。只要做到了,他就能摆脱一些低级趣味和自私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这样的人,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的人了。在今天,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同等重要。

的确,一个人尽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如果他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愚笨乖谬,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有什么用呢?相反,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文凭,没有进过大学校门,但他行为方式正确,能够有所成就,有所创造,难道你能够说他没有学习过什么吗?

世间什么最难?做人最难。拼上三年两载工夫做成一两件事不难,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弄不好一辈子也不会做人。不会做人怎么做事?

有一个名叫公明宣的人在曾子门下学习,三年不读书。曾子说:“你在我家里,三年不学习,为什么?”

公明宣说:“我哪敢不学习?我看见老师在家里,只要有长辈在,连牛马也没有训斥过,我很想学习您对长辈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接待宾客,始终谨慎谦虚,从来没有松懈过,我很想学习您对朋友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我看见老师在朝廷办公事,对下属的要求很严格,但从来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很想学习您对下属的态度,可惜还没有学好。”

曾子离开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说:“我不如你,我只会读书罢了!”

公明宣在话语之中对曾子作了婉转的批评,说曾子只注重教学生知识,而不注重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曾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向公明宣道歉的。

以往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告诉人们什么是好人、必须做好人,而偏废了教育学生怎样去做人,以致学生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技巧并不明了。因而不善应对、不善交际、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不能较好地把内在的美德变成外在的德行。

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做人决然是门大学问,绝对一言难尽,绝非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并不是主张不要学知识,而是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学知识放在第二位。因为,一个连人都做不好的人,学得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识。因此,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由此可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一个人才能够站在道德的立场上,真心对待他人。温良谦恭,能得厚报【原典】①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②③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注释】

①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丧礼。②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③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学生。【译释】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礼,追念久远的祖先,民风民德自然归于淳厚。”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知这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求得的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良善、恭敬、节制、礼让这五种品德,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他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解读礼让体现人的胸襟

孔子认为政治是国家大事,关乎黎民百姓的生计,因此每到一地都会打听当地的政治怎样。但是孔子并不为自己谋取什么功名权利,而是主动让给别人,只有让不出去了,非得自己做不可,其他人做不了,这才出来任职。而中国的历史观,也很讲究这个“让”字。

尧、舜、禹最为孔子所称道的事迹,是“禅让”。禅让的意思,就是自动把帝位让给贤人。天下已经在自己的手上,但是不把这看作自己的私产,不以此为子孙谋福利,而是为天下着想,把帝位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尧没有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传给了舜。

尧说这有四个原因:一是舜至孝,舜的继母对他非常坏,屡次想害死他,但是舜丝毫不怨,最后把继母感动了;二是舜有才德,舜在尧手下做了20年的事,什么职位都干过了;三是舜有神佑,这当然是古人迷信的思想;四是“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成器,不是当首领的材料,于是把政权交给了舜。“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觉得自己得了这个位置是不应该的,主动把位置让给了丹朱。但是诸侯却不理这一套,仍听命于他,有了纷争还来找舜处断,编歌曲歌颂的也是舜的功德而不是丹朱的。这样时间长了,舜虽然没有天子之名,却行天子之实,只好重新取代丹朱的位置。

帝位的传承在舜的手里也发生了变化,他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商均,而传给了禹。原因一是官为司空的禹治水成功,二是“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wěi,勤勉不倦)亹穆穆,为纲为纪”。舜死后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因为,“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和舜一样,禹也因为诸侯听他的话,而取舜子商均而代之。

这些古代的帝王,在帝位的传承问题上,首先从社稷着想,礼让贤人,实属不易。让是胸襟与怀抱的体现,其实,不仅是帝王,每个人都应当具有让的品质。试想,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懂得让的道理,并且去身体力行,那么这个世界必将少了纷争与吵闹,多了安宁与和平。秉之以礼,符合于义【原典】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①②③④⑤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⑥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注释】

①近:接近、符合。②义:道义。③复:践行、做到。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④远:避免,使之远离,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⑤因:凭借。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⑥宗:依靠。【译释】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多年不改变其父的规矩,可以说是尽孝了。”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义,这样说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做事也就可靠了。”解读以和气来化解怨气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在狂风暴雨中,飞禽会感到哀伤忧虑惶惶不安;晴空万里的日子,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没有祥和之气,比之于人,一日无和气,就会一日无好心情。

天底下有能耐的好人本来就不多,应该想着同心协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不能因为各自的思想方法不同,性格上的差异,甚至微不足道的小过节而互相诋毁,互相仇视,互相看不起。古人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样做,对谁都无益。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宋朝的王安石和司马光十分有缘,两人在公元1019年与1021年相继出生,年轻时,都曾在同一机构担任完全一样的职务。两人互相倾慕,司马光仰慕王安石绝世的文才,王安石尊重司马光谦虚的人品,在同僚中间,他们俩的友谊简直成了某种典范。

但是随着两人的官越做越大,他们的心胸却慢慢地变得狭窄起来。昔日相互唱和、互相赞美的两位老朋友竟反目成仇。倒不是因为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人们简直不相信,他们是因为互不相让而结怨。两位智者名人,成了两只好斗的公鸡,雄赳赳地傲视对方。

有一回,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开,包拯邀集全体僚属饮酒赏花。席中包拯敬酒,官员们个个善饮,自然毫不推让,只有王安石和司马光酒量极差,待酒杯举到司马光面前时,司马光眉头一皱,仰着脖子把酒喝了。轮到王安石,王执意不喝,全场哗然,酒兴顿扫。司马光大有上当受骗,被人小看的感觉,于是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王安石以牙还牙,不甘示弱地痛骂司马光。

两人自此结怨,王安石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而司马光也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他忠厚宽容的形象大打折扣,以至于苏轼都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司马牛”。

到了晚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动都有悔意。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世事洞明,可以消除一切拗性与牛脾气了。王安石曾对侄子说,其实司马光这个人是个忠厚长者。司马光也称赞王安石,夸他文章好,品德高,功劳大于过错,仿佛又有一种约定似的,两人间隔不久相继归天。天国是美丽的,“拗相公”和“司马牛”尽可以在那里和和气气地做朋友,吟诗唱和了,什么政治斗争、利益冲突、性格相违,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朋友之间相处,需要用“和气”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人与人是不同的,对于性格、见解、习惯等方面的相异,要以和为重,若“急风暴雨、迅雷闪电”便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友谊破裂,反目成仇;如若以“和”面对彼此的不同,进而欣赏对方的优点,则对方也会对你加以赞美。当双方和睦相处的时候,就是合于“礼”了。贫富自安,修身为业【原典】①②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③④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⑤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⑥⑦’,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注释】

①就:靠近、看齐。②有道:指有道德的人。③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④何如:怎么样。⑤贫而乐:有的版本作“贫而乐道”。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⑦赐: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译释】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解读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

其实,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关键在于心态,贫或富只是一种外在因素,真正有道的人是不会受其左右的。况且,贫或富也像浮云一样变幻不定,为之忧苦或因之骄纵,都是不明智的,不为智者所取。

严光,字子陵,年轻时曾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窗,有很高的名望。他生来厌恶官场,看到刘秀打得天下,知道定会封他做官,可他不愿意享受朝廷俸禄,于是便隐姓埋名,在齐县境内富春山中过起了隐士的生活。一天到晚,垂钓于溪水之中,怡然自得。

刘秀称帝后,告示天下,令人寻找严子陵。但是光有名字不好找,于是光武帝召集宫廷的一流画家,描绘出严子陵的容貌,直到画得形神毕肖后,便复制了许多份,颁发天下,让各地官吏负责寻找严子陵。但过了许久仍杳无音信,汉光武帝十分焦虑。

这天,一个农夫上山砍柴,又累又渴,便到河边喝水,看见一人独自坐在河边钓鱼。他越看越觉得这个钓鱼人面熟,回到镇上,看到集市上张贴的画像,农夫才明白,山中的钓鱼人就是刘秀出重金寻找的严子陵。农夫顾不得一天劳累,扔下柴火,飞一样跑到衙门,把此事报告了县令,农夫也因此得到了一份奖赏。

齐县县令上书光武帝:“有一个人,身披着羊皮大衣,在富春山溪水边钓鱼,很像严子陵。”刘秀立即命官吏备好车马,装上优厚俸禄,想把严子陵请出富春山。然而,官车去了又回,均无多大收获。这天,官吏又一次来到富春山,严子陵说:“你们认错人了,我只是普通打鱼人。”使者不管他怎么解释,硬是把他推进了官车,快马加鞭,送他到了京城。严子陵住进了刘秀特意为他安排的房子,每日饭菜相当可口,数十名仆人为他效劳,然而对于这些他不屑一顾。

有一天,刘秀去看望严子陵。皇帝亲自登门,这可是件大事儿,得远迎才对。可严子陵根本不理,躺在床上养神。刘秀进来后,看到这副情景,并不恼火,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严子陵的肚子,亲切地说:“老同学,你难道不念旧情,帮我一把吗?”严子陵说:“人各有志,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做官呢?”刘秀听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失望地走了。

后来,刘秀看严子陵的确不愿做官,便让他仍旧回到富春山中过他的隐士生活,种种地,钓钓鱼。富春山边有条富春江,江上有个台子,据说就是当年严子陵钓鱼的地方,称为“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只希望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以这种在俗人看起来“贫穷得可怜”的生活为乐;而刘秀,也能以王者身份,以礼相待于这种人。他们对于彼此的态度和行为以及那种超脱的关系,也可以算是一段佳话了。“贫而无谄”,是穷人保持自己尊严的最后底线;“富而无骄”也只能算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这两种行为的心理背景,仍然存在严重的贫富界线。因此,这还算不上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而“贫而乐,富而好礼”,则完全把“贫”、“富”抛开,而以发自内心的生命喜悦和谦仁礼让作为生活最实质性的内容与准则。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才是真正懂生活、会生活的人。求被人知,不如知人【原典】①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注释】

①患:忧虑、怕。【译释】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解读有才干就有施展的机会

有句俗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孔子也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不知道别人。只要你德才真的出众,就不怕没有识你的伯乐。一时的不得志,只是因为时候未到罢了。姜太公钓鱼钓到80岁,还不是被周文王请出来了?

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

姜尚的钓法奇特,短竿长线,线系直钩,不用饵食,钓竿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因为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很不太平,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信,如果姬昌真想救民于水火,一定会来找他的。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礼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侯大鱼”。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为人知,悄无声息地被埋没了,埋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其实,这些担心有些多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真正要紧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知,而在于知人。知人往往会在关键时刻对一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政第二

美好的品德是人生的基础,也是为政的基础。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坚固而耐用的房屋。一个人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也难以有益于人,甚至还会害人,而且知道得越多害人越深,权势越大破坏越广。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总会以德为原则,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所有。为政以德,思也无邪【原典】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②③④⑤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⑥以礼,有耻且格。”⑦⑧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注释】

①北辰:北极星。②道:引导,治理。前者较为妥帖。③齐:整齐、约束。④免:避免。⑤耻:羞耻之心。⑥格:自律。另一种解释为向善之心。⑦立:站得住的意思。⑧不惑: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译释】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道德感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会为免于刑罚而服从,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在道德学问上有所建树,四十岁通晓事理而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明辨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解读汉文帝德礼治天下

宽法度、重礼仪、教臣民、安民心等符合儒家思想的为政措施,只要能够真正落实到施政方针中去,而不拿它来做幌子,可以说,基本上都能取得卓有成效的结果。历史上许多有作为的统治者的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汉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明君,他即位的当年年底,君臣之间就围绕着是严刑峻法还是宽法度、重礼教展开了一场讨论。汉文帝说:“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准则,用它来禁绝残暴,引导人们向善。现在犯法定罪后,无罪的父母、妻子、兄弟要连坐,收没妻子儿女为官府奴婢,这种做法是否合适?”许多大臣都说:“百姓不能治理自己,所以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互相连坐,收没妻子儿女为官府奴婢,以此来使百姓畏惧,让他们不敢轻易触犯法律,这种做法由来已久,是适宜的。”汉文帝说道:“我听说法律公正则百姓忠厚,论罪量刑则百姓顺从。况且管理百姓而引导他们向善,是官吏的职责,官吏若不能加以引导,又采用不公正的法律去论罪,这反而有害于百姓,使他们为非作乱,法律怎么能禁止得了呢?我看不出这种法律有什么适宜的地方。”大臣们见文帝不赞成严刑峻法,就说:“皇帝的恩惠浩荡,德泽深厚,不是我们臣子所能赶得上的。让我们谨奉诏书,废除一人有罪而妻室收没为官府奴婢和一些互相连坐的法令。”从此废除了连坐法。

为了广开言路,倡导规谏,汉文帝又废除了以“诽谤罪”惩治敢于直言犯上者的刑罚,他说道:“古代治理国家,朝廷设有进献善言的旌旗和供书写诽谤言论的木柱,以此来保持治国之道的畅通,使直言敢谏的人前来发表意见。现在法律上有诽谤妖言之罪,这就使大臣们不敢畅所欲言,皇帝无从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怎么能使远方的贤良人士来到朝廷呢?应该废除这一法令:百姓当中有的人诅咒皇帝,约定互相隐瞒,而后来又相互揭发,官吏就认为是大逆不道,如果还有其他言论,官吏又以为是诽谤。其实这些都是小民的愚昧无知,据此治以死罪,我非常不赞成。从今以后,有犯这种罪行的,不要审理和治罪。”

在执政13年后,汉文帝又下令废除了“肉刑”。

汉文帝一方面减少刑罚,另一方面又注重“勤德而无私”。在他执政的后期,有一年,全国发生了旱灾,蝗虫成灾。文帝加恩天下,命令诸侯不要向朝廷进贡,废除对山林湖泽的禁令,减少皇帝的服饰、用具和游玩的狗马,裁减郎官的员数,打开粮仓赈济贫苦百姓。

汉文帝在位20年,宫室、苑囿、狗马、服饰、用具没有增加过什么;凡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就进行改进,以利百姓。如他曾经打算修建露台,叫工匠计算费用,需要黄金100斤,便说道:“100斤黄金相当于中等百姓10家的产业,我奉守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给他带来羞辱,修建这露台干什么呢?”立即打消了修露台的念头。平时汉文帝常穿着粗布衣服;他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许衣服拖至地面,帏帐不得织文绣锦,以此来表示敦厚质朴,为天下人做出一个表率。他修建霸陵全部用瓦器,不许用金、银、铜、锡作装饰,不修高大的坟墓,想尽量节省一些,不去烦扰百姓。由于他致力于用道德教化百姓,使得国内殷实富足,兴起了讲究礼仪的风气。

汉文帝在位期间,由于坚持克己爱民,勤俭持政,使得国家经济日益发展,社会秩序井然,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汉文帝坚持以德化民的举措及其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从实践上印证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确实是安邦定国之道。

回到文中,在奴隶制尚存在的情况下,孔子能说出这样的见解,不但显示了他对于德、礼重要性的充分认识,而且表现出了他对“治国之道”的精通。事实上,人心的“规律”确实如此,强制只会引起表面的恭顺,暗中却积聚逆反情绪;而用积极的教化疏导手段,则会激起其自身内在的“自律”因素,从而使民心净化,天下安稳。尽孝由心,遵礼而行【原典】①②③④⑤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⑦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⑧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⑨,曾是以为孝乎?”【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②无违:不要违背。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④御:驾驭马车。⑤孟孙:指孟懿子。⑥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⑦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孔子的弟子。⑧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⑨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译释】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依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但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解读多替父母着想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待,唯有孝顺不能等待。”是啊,时间是不等人的,等到你真正拥有了孝顺能力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父母可能吃不动也穿不了了,甚至已经远离尘世。而且,对父母的爱是人类一切爱的源泉,从爱父母开始,爱同学、爱朋友、爱集体、爱祖国……我们才渐渐懂得如何去爱。反之,不孝顺则是人类最大的罪过,是一个人修养中最大的缺憾。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孩子。

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蚊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就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悉心照顾,耐心安慰。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很少见面,所以,在感情上他们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父母教养孩子一辈子,晚辈对长辈的孝,无非体现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不过赡养而已。老人辛苦一生,老来耳聋眼花、腿麻脚软,儿女自当向乌鸦学学,不要把自己当作从石缝中蹦出来的。精神方面,不过安慰而已。儿女长大之后各奔前程,留老人在家浊眼相望,独对夕阳,昔日养育儿女之苦之乐,仿佛梦中,此时当儿女的能做的不过是看看老人,聊聊天,说说话,让老人感受一份天伦之乐而已。

百善孝为先,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要趁他们还健在的时候,多孝敬他们。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人生几十年匆匆而过,在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应该多尽一份孝心,多替父母着想,让父母生活得开开心心。察人知人,温故知新【原典】①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②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注释】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②廋:音sōu,隐藏、藏匿。【译释】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话,他从来不发表不同意见,似乎有点愚钝。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应看他做事的动机和居心,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孔子说:“温习故知而能悟得新知,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为人之师了。”解读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

认清一个人,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尤其是当对方心怀不轨而竭力伪装时。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自身的“失察”。

西汉的王莽,为历代诟骂,他篡汉自代,愚弄天下,早已是奸恶臣子的代名词了。

从改朝换代、江山易姓的手法上来看,王莽又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他完全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智谋,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夺取帝位、建立新朝的大业,可谓一个奇迹。

王莽的发迹,起初完全得力于他当皇后的姑姑王政君。王莽出身孤寒,父亲早死,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艰苦度日。王政君见其母子可怜,多方照顾,对王莽爱之逾子,怜爱备至。她不顾众大臣的非议和反对,极力提拔王莽,以致王莽三十八岁时,已是朝廷重臣,身兼大司马之职。

见王政君如此行事,有人便向她进言道:“王莽虽是皇后的至亲,加恩于他未尝不可,只是王莽外表看似敦厚,其实未必心存感激。一旦尾大不掉,皇后的苦心白费不说,大汉的江山也会岌岌可危。”

应该说王莽的伪装功夫天下一流。虽有臣子进言,王政君却怎么也看不出王莽有不臣之心。她曾私下把王莽召来,对他说:“你有今日,非是姑姑之功,乃皇恩浩荡之故。我们王家深受汉室大恩,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恪尽职守,报效天子。”

王莽装得涕泣横流,忠心不二,王政君为其愚弄,更是不遗余力地提携他。有了王政君这个靠山,再加上皇帝年幼无知,王莽欺上瞒下,培植自己的势力,最后被封为“安汉公”,位在三公之上,一手把持了朝政。

位极人臣,王莽并没有心满意足。他要当皇帝,自然遭到身为汉家之后的王政君的反对。因为刘汉王朝若是不存,她也就失去立足的根基了。她把王莽召来,未待训斥,只见王莽再不像从前那样恭敬,却是傲慢无理地抢先说:“我意已决,姑姑就不要多费唇舌了。汉室气数已尽,天命在我,姑姑若是知趣,还是把御玺交给我吧。”

王政君深知王莽羽翼已丰,再也无法驾驭他了。她又悔又恨,无奈之下,便愤愤地将御玺摔在地上,以致御玺有损,缺了一角。

至此,王莽完全撕掉了伪装,他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新朝”。

王政君之所以对王莽失察,原因就在于她只看到并相信了王莽所显现的表面现象,但这种表象是虚假伪装的。按照孔老夫子所提出的察人标准,显然相差太远。因此,她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承担其严重后果。

诚然,现实总是有其远超任何理论的复杂性,但如果对孔子关于察人知人的教诲细加体悟,我们终会有所收获,并在实际操作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有时这些特征之间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的。因此,想看透、了解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有通过像孔子说的这种方法,才能由外而内,正确全面地去认识一个人。当然,这种认识,并不只是总看别人的缺点,也应该据此发现一个人的闪光之处,否则,就难免走向偏颇,那样,也就谈不上知人了。君子不器,完善自我【原典】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①②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注释】

①周:周全。也有译为“合群”的。②比:音bì,勾结。【译释】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和才干。”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做了以后再去说,就符合君子的要求了。”

孔子说:“君子能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帮派,小人互相勾结,但是不团结。”解读做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君子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长久以来,人们提起诸葛亮,往往都把他看成“神人”。其实,他也是肉身凡胎,但为何他能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呢?大概原因就在于他不仅精通书本上的知识,更通晓世间一切事情的规律,活学活用,绝对不做一个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器皿”,这才成为卧龙诸葛。

诸葛亮的本领,正如《三国演义》第100回里致曹真的信中所说:“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他的知识,正如《三国演义》第46回中对鲁肃所说的:“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这些虽有文学家的艺术渲染成分,但也是以史实作为依据的。从现有的《诸葛亮集》里可以看到,诸葛亮对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兵书器械、农工计算、医卜星相等,都相当精通,多有著述。

诸葛亮何以如此多才多能?在《诫子书》里他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见这是他长期专心致志、刻苦读书并多方学习的结果。而且,他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以致用,即为了“治性”、“接世”。他不仅要做辩士,而且要做豪杰;不仅要成为博学家,而且要成为实干家。他学习的方法是“独观其大略”,反对“务干精纯”(《三国志·诸葛亮传》),即不主张采取拘泥一家的纵向式方法,因而做到了涉猎广,领会深,有独到见解,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为我所用,有所创新。他在《论诸子》一文中,曾以寥寥数语,精辟地褒贬了百家之学:“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秦)、张(仪)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诸葛亮集》)

在这里,他所评论的既有先秦时代的老子、商鞅、苏秦、张仪、白起等人,又有稍前于他的、哀帝时以敢谏闻名的丞相王嘉,还有与他同时代的、那个曾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劭(字子将)。因为他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均有深入的认识,所以他能取人之长,避人所短,成为智慧、道德的楷模。

在当今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位置静止不动。而当某种“动荡”把人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抛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时,许多人就会不知所措了。其原因就在于在复杂的现实中,单凭一只脚走路是不牢靠的,人必须学会多种生存本领,做一个能文能武的通才,不仅对本专业要精通,对其他的领域也要能懂能做。只有具备这样的业务素质,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生活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这既是领导者为政的必要素质,也是任何一个现代人所不可缺少的本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