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德国学心经 金刚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4:27:32

点击下载

作者:中华文化讲堂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谦德国学心经 金刚经

谦德国学心经 金刚经试读:

前言

往行,以蓄其德。”实乃读经典之要旨所在。

基于此理念,我们决定出版此套《谦德国学文库》,“谦德”,即本《周易》谦卦之精神。正如谦卦初六爻所言:“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我们期冀以谦虚恭敬之心,用今注今译的方式,让古圣先贤的教诲能够普及到每一个人。引导有心的读者,透过扫除古老经典的文字障碍,从而进入经典的智慧之海。

作为一套普及型的国学丛书,我们选择经典,不仅广泛选录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也将视野开拓到释、道的各种经典。一些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基本全部收录。同时,有一些不太为人熟知,但有当代价值的经典,我们也选择性收录。整个丛书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本经典。

在注译工作方面,版本上我们主要以主流学界公认的权威版本为底本,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使整套丛书的注译既能博采众长而又独具一格。今文白话不求字字对应,只在保证文意准确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使译文更加通俗晓畅,更能贴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古籍的注译,固然是现代读者进入经典的一条方便门径,然而这也仅仅是阅读经典的一个开端。要真正领悟经典的微言大义,我们提倡最好还是研读原本,因为再完美的白话语译,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文言经典的原有内涵,而这也正是中国经典的古典魅力所在吧。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打开阅读经典的一扇门而已。期望藉由此门,让更多读者能够领略经典的风采,走上领悟古人思想之路。进而在生活中体证,方能直趋圣贤之境,真得圣贤典籍之大用。

经典,是一代代的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恩泽与财富,是前辈先人的智慧精华。今日我们在享用这一份财富与恩泽时,更应对古人心存无尽的崇敬与感恩。我们虽恭敬从事,求备求全,然因学养所限、才力不及,舛误难免,恳请先贤原谅,读者海涵。期望这一套国学经典文库,能够为更多人打开博大精深之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时也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襄助和博雅君子的指正,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做得更好!团结出版社2017年1月前言

在诸多佛经中,一般中国人最熟知的,莫过于《金刚经》和《心经》了。而这两部经之所以能够普遍的在中国流传,和两位中国高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刚经》是禅宗的著名经典。当初,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因为听人诵读《金刚经》,心有所悟,而前往五祖的道场求法。

佛教传入中国已1700多年了,当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衰落的时候,在中华大地上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自东汉以后的帝王,大都尊崇和信奉佛教,甚至将其定为国教。和儒、道一样,佛教在中华文化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千百年来,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和日常生活,无不潜移默化地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智慧已经成为中华智慧宝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像提起儒家想到《论语》,提起道家想起《老子》一样,提起佛家,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金刚经》。《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典籍之一,它包含了大乘佛法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经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从僧众到俗众,从皇室贵族到平常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在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感应,因《金刚经》而开悟成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禅宗六祖慧能了。《金刚经》的最伟大之处,是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但又包含了一切宗教性。经文句句乃宝中之宝,妙意尽藏。句句说理说空,句句都可贯通全经,随拈一句体悟到位,皆可由此悟道。一般人喜其哲理丰富,禅修者视其为修心的指针、开悟的钥匙。

佛教般若思想典籍的汇编就是《大般若经》,共600卷,包括十六部经典,称十六会。学术界和佛教界共同认为,十六会600卷之多的《大般若经》之核心,即是第九会《金刚般若》,也就是《金刚经》。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不读《金刚经》。因为《金刚经》会赋予你一柄无坚不摧的智慧利剑,启发你彻悟世事人生的真谛和实相!《金刚经》虽然出自古印度,但它的译本在中国却影响巨大。从古到今,从佛教界到世俗社会,从皇室到寻常百姓家,都非常推崇这部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经典。

一、历代注疏《金刚经》《金刚经》传入中国后,深受佛界欢迎,历代研习不衰,流通甚盛。各类注、释、论、颂、疏、记、解、述多不胜举。除了早期鸠摩罗什、僧肇等人的注释外,后来较为著名的有隋代智顗的《金刚般若经疏》,吉藏的《金刚般若经义疏》,唐代智俨的《金刚般若经略疏》,窥基的《金刚般若论会释》、《金刚般若经赞述》,义净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宗密的《金刚经疏论纂要》、慧能的《金刚经解意》(亦名《金刚经六祖口诀》)。据慧能大师说,唐初时已有800余家注疏。

宋代又出现了数十家注疏,著名的有子璿的《金刚经纂要刊定记》,柏庭善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等。

明清又有50余家注,著名的有宗泐、如玘同注的《金刚经注解》、元贤的《金刚经略疏》、智旭的《金刚经破空论》、《金刚经观心释》,德清的《金刚经决疑》、曾凤仪的《金刚经宗通》、清代通理的《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等。

近现代以来,最少又出现了20多家注释,其中著名的有印光法师的《金刚经研究》、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王恩洋居士的《金刚经释论》、太虚法师的《金刚经讲录》、《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释》、圆英法师的《金刚经讲义》等。

总之,在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中,各代所出《金刚经》注释总数近千家,成为所有佛经注释之冠。

二、各宗奉习《金刚经》《金刚经》在中国的盛行不仅表现在历代高僧的竞相翻译注释上,而且表现在各大宗派的普遍尊奉习诵上。

三论宗专弘般若学,故而特别推崇《金刚经》。该宗创始人隋代吉藏曾称扬此经曰:“非云非雨德润四生,非日非月照明三界。统万行若沧海之纳众流,荡纷异若冬霜之凋百草。”吉藏的三论学说体系与《金刚经》的般若思想有明显的理论渊源关系。他所著的《金刚经义疏》六卷为诸多注释中最详明恳切的一种。

天台宗重《金刚经》在于该宗的义理多以般若为基础。天台创始人隋代智顗著有《金刚经疏》,文虽简略,但天台与《金刚经》之瓜葛于中昭然若揭。明代天台宗僧人智旭曾撰《金刚经破空论》、《金刚经观心释》,直接以天台宗义解释《金刚经》。

华严宗也非常重视《金刚经》。华严二祖智俨在所著《金刚经略疏》中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者,盖是实智之美称,真德之通号。宗本冲寂,神凝湛一,独曜幽原,圆明等觉。含晖至朗而泯于分别;冥津玄旷而隐于缘数。斯乃真可谓众生之本际,涅槃之圆旨,因缘之实性,法界之说府。”华严五祖宗密从诸多《金刚经》注释中“撮掇精英,黜逐浮伪”,著成《金刚经疏论纂要》3卷。另外,属华严一系的还有宋代的子璿、明代的德清、清代的通理等人的《金刚经》释义著作。《金刚经》是一部空宗经典,但属于有宗的法相宗也很推崇《金刚经》。法相宗创始人之一的窥基著有《金刚经赞述》4卷,《金刚般若论会释》3卷。此作直接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学者无著、世亲的《金刚经》论释,并对其作进一步的合解、融通和发挥。在法相宗内,还有唐释知恩撰的《金刚般若经义记》2卷,唐释昙旷撰的《金刚般若经旨赞》等。

在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与《金刚经》关系最密切的还属禅宗。禅宗自北魏时代南印高僧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开创,中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至唐初的四祖道信,一直奉《楞伽经》为印证。四祖道信时已开始参般若法门。至五祖弘忍,则直接以《金刚经》为心印。他在黄梅双峰山东的冯墓山传法40多年,聚徒众多,常劝僧俗持诵《金刚经》,并以“非相无住”理论教导徒众。禅宗六祖慧能更是因听闻《金刚经》而开悟,所以禅宗在六祖慧能时代更加推崇《金刚经》。慧能大师说:“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须修般若行,但持《金刚般若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近代以来,该经仍被广泛持诵。龟山白衣王恩洋居士曾说:“此经流传世间最为遍广,上自儒宗学士,下自走卒贩夫,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至皇坛道士,无不持诵是经。”直到今天,《金刚经》仍为广大佛教徒所普遍习诵奉持,各种形式的经本、经注广泛流传于各地寺庙和居士中。

三、帝王推崇《金刚经》《金刚经》也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罗什首次携此经进入内地,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前后秦皇帝的发兵邀请。第一个汉文本的诞生也是在后秦皇帝姚兴的“甚见优宠”中,甚至直接参与下译出的。

南朝梁时,昭明太子对《金刚经》进行研究,科判为三十二分,从而出现了至今仍然十分盛行的三十二分本。当时江南有大居士名傅翕,自号“善慧大士”,人称“傅大士”,信佛极为虔诚,精通三教典籍。因其孤傲清高,群臣很是不满,但虔信佛教的梁武帝却力排众议,遣使迎入宫内,请其讲《金刚经》。大士刚一升座,便挥案一拍,随即下座,梁武帝愕然。宝志和尚告其大士讲经已毕,后来再请讲,大士索板升座,歌四十九颂便去。梁武帝遂题大士此颂于荆州寺四层阁上。《金刚经颂》历史上名气极大,惜后世多有假托附会之处,傅大士原旨颇有湮没。

太宗对《金刚经》也十分欣赏。据《慈恩传》记载,唐太宗曾专门就《金刚经》译文的完备与否询问过玄奘。玄奘回答说,鸠摩罗什译本就标题看,缺少“能断”二字;就内容来看,缺少“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服其心”三个问题的第二个问题;在两个颂中缺少后一颂;在说明一切有为法性空假有的九喻中缺少三喻。针对这种情况,太宗让玄奘根据带回的梵本重新翻译。玄奘译成后,直接呈奉太宗,太宗立即将新译本发布全国。

唐玄宗为推行三教并重政策,在各教中选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亲自注释后颂布全国,其于儒教选的是《孝经》,于道教选的是《老子》,于佛教选的就是《金刚经》。他在注序中对《金刚经》的般若义理大加称扬,赞其“皆众妙门,可不美欤!”认为注释此经即可起到“弘奖风教”之作用。该注完成后,受到广大僧众的推崇,连连提出“表请”、“表贺”,文武百官在都城举行隆重的接经仪式,佛寺里也“设斋庆赞”。与此同时,又颁赐天下各馆,精写入藏,以图永恒。现已在北京房山石经中发现了昔日的玄宗释文。这是距京师千里之外的幽州百姓,于注经后的七八年内刻就的,由此足见玄宗注释在当时影响之大和流传之广。那时长安青龙寺有一高僧,名道氲,深通内外经论,玄宗朝应进士科,一举擢第。出家后奉玄宗敕撰《御注金刚经宣演》3卷,根据玄宗注义而敷宣其意,绎演其文。因假帝威,此作格外盛行,人称“青龙疏”,前往寺内听讲者常有数千人之多,一时间风靡神州。

洪武十年(1377),明太祖下诏令禅宗太师宗泐、如玘为《金刚经》及《楞伽》、《心经》三经作注,颁行天下。

明成祖朱棣的《金刚经集注》颇为有名,古今盛传不衰。在书中,他高度评价《金刚经》说:“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源,与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如来所说此经,“大开方便,俾解粘而释缚,咸涤垢以离尘,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所以,“是经之功德广矣,大矣”。

四、世俗传诵《金刚经》《金刚经》亦备受世俗社会之礼待,尤其是唐宋以后,皇家屡发敕令,颁经于天下,以使万民传诵,永消灾祸。在官方的大力提倡下,《金刚经》几乎成为一般民众的伦理教科书,无家不有,无人不读。

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善男信女们也广泛宣传《金刚经》的神奇效用,《金刚经持验记》、《金刚经灵感录》、《金刚证果》、《金刚灵验》、《金刚果报》及《报应记》、《感应记》等册子大量出现。这些灵验故事大多为增福延寿、排忧解难、往生荐亡等个人福慧内容,同时也有表现降敌防盗、为政清廉、和善爱人等社会生活方面良好愿望的内容。

五、海外广宏《金刚经》《金刚经》是印度佛教发展变化的产物,在其产生后的三四百年间,《金刚经》的传播主要在古代印度的范围之内。由于该经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大乘佛教般若思想的核心内容,而这种思想正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体现了佛教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并构成整个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所以自其登上佛学舞台后,便迅速流传,影响日益扩大。早期,由于大乘佛教被正统佛教视为“非佛所说”,所以,《金刚经》只是在信奉般若经的人群中流传。后来,随着大乘势的增强及其在印度佛教中统治地位的确立,《金刚经》便在广大范围内传播开来。除了口耳相传外,许多人开始为其造颂做论。现存最早的论是公元三四世纪时弥勒所作的《金刚般若经论》。到公元四五世纪时,著名的大乘学者无著、世亲兄弟二人又相继为《金刚经》作释。无著的注释名《金刚般若经论》,此外他还作了颂,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世亲注释有北魏菩提流支汉译的《金刚般若经论》3卷及唐代义净异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3卷(只存汉译本)。该书对其兄的论颂做了进一步的注疏,以“二十七疑”明经义,更具独到之处。论释中认为,《金刚经》共有二十七个主题,包括了般若的主要思想。此后,金刚仙又造《金刚仙论》,对世亲的《金刚般若论》再做注释。

除上述瑜伽行派的注疏外,中观系的功德施菩萨也曾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2卷。该论站在大乘中观学派的立场上,用真、俗二谛理论解释《金刚经》,正如论末之颂所言:“我今功德施,为破诸迷取,开于中观门,略述此经义。愿诸众生类,见闻若受持,照真不坏俗,明了心无碍。”(《大正藏》卷25)

公元8世纪时,印度著名的中观瑜伽行派学者莲花戒也为《金刚经》做过注,现只存藏文译本。该注将《金刚经》的内容分为十八点加以论述,竭力调和无著的修行阶段论和中观派的解释。

印度大乘佛教分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两大体系。上述《金刚经》注释中属两大派者皆有,其中多数为非常著名的大乘学者,这充分说明了该经在印度佛教中的显要地位及流传的广泛性。《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中国吐鲁番等地并有和阗、粟特等文字的译本出土。《金刚经》由印度传入中国后,又由中国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地。历史上这些地区的《金刚经》一般都是汉文译本,尤其是罗什的译本。日本历史上的许多民间故事均涉及《金刚经》,还曾出现以《金刚经》命名的诗歌。近代以来,随着佛教在欧美各国的传播及西方佛学研究的进展,《金刚经》也传到这些地区。《金刚经》传入西方后被译成多种文字,1837年修弥笃根据藏译首次译成德文,1881年马克斯·缪勒将汉文、日文及藏文译本加以校订,译成英文,收入《东方圣书》第49卷。1957年爱德华·康芝又再次译成英文,收入《罗马东方丛书》第8卷。达尔杜根据梵文并对照中国满文译本,译为法文。

近年来,国际上的《金刚经》研究也较盛行,其中日本学者的研究最为著名。心经序

般若部经,有许多种类,亦有许多翻译,而比较完备和数量最大的,要首推唐译《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共有六百卷之多,看阅和研究起来,都非少许时间所可能完成,更何况背诵呢?有的,便是这部《心经》了。

唐译《心经》,文简义周,易于读诵讲说,为古今学者所推崇,亦我佛教界之盛事。我们知道,整个佛教,因有广大的群众,才分流各种派别,与部门,以收摄机教相扣之效。惟这部《心经》,占有了每个学佛者的心膛,看啊:丛林早晚功课,必定要诵念它,大小佛事终结时,又必定要诵念它,乃至生事死事,都离不了它,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了。在学者研究方面,亦非常广泛,我们只要看看各家关于它的注解之多,是雄冠一切,就可以知道了。

有人要问这部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为广大群众所欢迎,爱好读诵研究?我告诉你,这便是“般若”的功能啊!“般若”是什么?“般若”是印度的“梵音”,译成我国语言,便是“智慧”的意思。“智慧”又分为“世间性”和“出世间性”的两种。在世为人谋生活,乃至福国利民的事业,都离不了“智慧”,没有它,什么事也办不好,这是它在“世间法”上的地位。“出世间”呢?“小乘”离了它,不能离苦得乐,证“无生忍”;“大乘”离了它,不能行“菩萨道”、趣“正等正觉”,这又是何等的重要啊!“般若”在世出世法上的地位,既是这般重要,因而也就为每个学佛人“视如至宝”了。这部《心经》,又总摄《大般若》的精华,包含整个佛法要义,特别是符合了我们人民爱“简”的习惯,正如什公所说“秦人好简”的话,一点不错。这便是《心经》格外受人欢迎、玩味最大的一个因素。

黄涵之老居士学佛有年,行解相应。鉴于历来诸家注解太深,初学不易入门,为适合大众化的读品,用深入浅出的笔调,很谨慎地、精细地白话解释出来,以启蒙初学,意至善美。书成,要我审核过一遍,并为之序。我很赞叹这部《心经》白话解释的问世,它必然大大有益于后学。并望佛教先进人士,今后如作注解时,亦应向黄氏看齐,不要太古董深奥了。公元1954年3月释大悲谨撰于杭州灵隐丈室《〈心经〉白话解释》的说明和读法

我从前用白话来解释的《阿弥陀经》,承各处信佛的男女居士,都说看了很容易懂得,我听到了这一句话,又想起一本《朝暮课诵》(就是大家叫惯的《朝夜课》),凡是修行的人,不论出家的、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大半都念的,所以又把那本《朝暮课诵》,也完全用白话来详细解释了。但是,看这本《朝暮课诵》白话解释的人,当然连《朝暮课诵》中的《心经》一同要看。怎么《朝暮课诵》中的《心经》,只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个字的经名,用白话来解释,所有《心经》的经文,就一句也不解释呢?这是有一个缘故的。我因为念《心经》的人很多很多的,比念《朝暮课诵》的人要多得多,所以我把《心经》的白话解释,另外印了一本《心经白话解释》的单行本,使得不念《朝暮课诵》,只念《心经》的人,就可以单单请一本《心经白话解释》来看,不必要连《朝暮课诵白话解释》一同请了。就是看《朝暮课诵白话解释》的人,要看《心经白话解释》只要多请一本《心经白话解释》的单行本,也就可以都看到了,不是大家都觉得方便吗?

不过《心经》不比《阿弥陀经》容易解释,因为《阿弥陀经》是专门讲“事相”的,容易用白话来解释,《心经》是各种般若经中的一种,是专门讲“智慧”讲“理性”的,所以经文虽然不多,但是要用白话来解释却是很不容易,因为讲到“理性”,就不是用白话能够讲得明白的。看的居士们,倘若看了能够完全明白,自然最好;若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要紧,只要多看几遍,多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慢慢的自然会“开悟”的,尽管放心学习,千万不可以怕难而生退心。

况且在《朝暮课诵白话解释》的前面,还有一本叫《佛法大意》,也完全是白话的,所有《心经》中讲“理性”的“地方”,和“意思”很多的“名词”,都用白话来详细解释过的。所以看这本《心经白话解释》的人,最好先把《佛法大意》细细地看一两遍,再看这本《心经白话解释》就更加容易懂了。

不过在《佛法大意》中,已经详细解释过的,在这本《心经白话解释》中,就不再详细解释了。但是也有在《佛法大意》中,已经解释过的,在这本《心经白话解释》中仍旧解释的,这是因为佛经的解释很多,同样一个字,或是同样一个名词,用在这里可以这样解释,用在那里又可以那样解释。在《佛法大意》中是这样解释的,在这本《心经》中,又照那样解释了。所以,在《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和这本《心经白话解释》两本书中都有解释,使得看的人,可以多晓得一些。

有人说:那么为什么有许多地方,《佛法大意》中有了解释,这本《心经》中又不解释了呢?或是解释得很简单了呢?并且有好些地方,因为《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中有了解释,这本《心经》中也不解释了呢?只说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中,已经详细讲过了,怎么你注解《佛法大意》时就恐怕看这本《心经白话解释》的人不请,注解《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又不怕看《心经白话解释》的人不请呢?看这本《心经白话解释》的人,倘若不请《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来看,不是有许多解释就不晓得了吗?

我道:这是又有一个缘故的。我之所以把《朝暮课诵》演成白话,还加上一本白话的《佛法大意》,都是因为要劝人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在《佛法大意》中,处处说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就是希望看《心经白话解释》的人,碰到有些地方看不明白,就去看《佛法大意》,或是去查《阿弥陀经白话解释》,这是我要引人看《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可以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的好处,会动他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将来人人都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么就满了我做这几本书的愿心了。

还有一层,《心经》的注解多得很,各人有各人的解释,所以各种注解各有不同的地方。我学佛很浅,有好些不明白的地方,都亏得顾显微居士帮我注解,又请印老法师详细改正过,不会有什么大错,这一定要说明的,看的人可以不必疑惑。

讲到我编这本《心经》白话解释的规则,还是照了《阿弥陀经》一样,先把“名词”和深的“字”分开来解释,归在每一段注解头上有一个“解”字的一段中;再把《经》的句子,拼拢来解释,那就不独是解释“名词”和深的“字”了,包括《经》中的道理,也一齐讲了,这就归在每段注解头上有一个“释”字的一段中。这样,看的人都可以明白了。经题(1)(2)(3)(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5)【解】“般若波罗蜜多”是梵语。“般若”,翻译成中国文,就是“智慧”两个字。“波罗蜜多”,就是中国文的“到彼岸”三个字。“彼”字,是“那边”的意思;那边的“岸”,就是阿弥陀佛所住的西方极乐世界;要到“彼岸”,一定全靠这个“智慧”,但是要用这个“智慧”,又全靠这个“心”,所以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1)般若:这部《心经》是专门讲“心”的道理和佛法中真实的道理的。虽然没有多少字句,但是佛说的大部《般若经》总共有六百卷,在这六百卷经中,所有精深奥妙的道理,都收在这几十句经中了,所以叫“般若”。“般若”有三种:第一叫“文字般若”。“文字”就是“经”的字句,经里的种种意思、种种道理,全靠这“文字”表现出来,传流开来的。第二叫“观照般若”。“观”是观察,就是查看、研究种种“法”的景像。“照”是烛照,譬如用烛光来照东西的意思,就是照见(27)“万像”的义理。不论人世间的一切“法”、出世间的佛法,一切道理,若不是用“观察照见”的功夫,哪里能够彻底的明白呢?第三叫“实相般若”。“实相”是“真实相”,就是“无相”;凡是“真实”的,不论什么东西、什么景像,都是没有形相的。《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经的意思,就是说:所有一切的“相”,都是空的、假的、不实在的、不真实的、不正确的,所以“无相”的才是“真实”的。那么“无相”的究竟是什么呢?就是(10)(11)(12)“自心”的“本体”,也就是“自性”的真理。又“心”(13)(14)就是“如来藏心”,“性”就是“妙真如性”,也就是“诸(15)佛”的“清净法身”。一切众生,也各有这种“清净法身”的,(20)(21)不过被“妄想”遮盖住了,不能够显露出来,所以流浪在“生死海”中,永远不能够“了脱生死”,这就是“实相般若”真实的道理。

一个人能够明白真实的道理、能够厌离“苦”处、羡慕“乐”处、不走错路,都靠这个“智慧”。要晓得为什么有“生死”,要怎样才可以“了脱生死”?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要怎样才会“分辨清楚”?怎样才可以成佛……哪一样不要靠“智慧”呢?若是愚笨痴呆的人,哪里会知道真实的道理?哪里会知道“生死”的(23)(24)“苦”,涅槃的“乐”呢?(愚笨痴呆的人,一心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所以,修学佛法最要紧的,是要明白真实的道理,那就全靠这个“智慧”了。“般若”虽然说就是“智慧”,但是它和世界上普通的“聪明智慧”不同。“聪明”可以用在“正路”上,也可以用在“邪路”上,而佛经中所说的“智慧”,是专门用在“正路”上的,是能够彻底明白佛法中的大道理、真意义的一种“正智”,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所说的“了不起”的大聪明人是两样的。我们世界上所说的大聪明人的“智”,在佛法中叫做“世智辩聪”,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人有了“邪(8)(9)智”,就只晓得学习外道邪教,不肯信“出世”的“正法”。所以(28)“世智辩聪”,照佛法讲起来,是学佛的一种大障碍,所以它也(7)是“八难”之一。“般若”的“般”字要注“入声”,读“不”字音。梵语,是印度(2)国的话。波罗蜜多:“波罗蜜多”是“到那边的岸”。譬如一条河,河就是“苦海”,这边的“岸”,就是一切众生“生生死死”受苦的(30)苦恼世界,那边的“岸”,就是诸佛菩萨享受快乐的极乐世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众生,隔着“生死”的大苦海,受尽种种的苦,没有方法渡到那“只有乐、没有苦”的“岸”上去。观世音菩萨看见众生在这边“岸”上受苦,就发大慈悲心,驾了“慈航(31)”,说种种佛法,把一切诚心求解脱的受苦众生,都劝导他们学佛法,就譬如把他们完全装在“大慈航”中,渡到那边“岸”上去,所以叫“波罗蜜多”。

众生虽然苦恼,观世音菩萨虽然慈悲,但是不肯诚心学佛的众生,观世音菩萨也没有方法度他们。“波罗蜜多”和“波罗蜜”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字音不同罢了。

(3)心经:要怎样的学佛法,才能够渡到那边“岸”上去呢?那只要把愚痴的“虚妄心”去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本来有的,智慧的“真实心”发露出来,就不但可以“离苦得乐”,并且还可以超过“九界国”,一直进到“佛界”。观世音菩萨说这部《心经》,就是要把众生的“虚妄心”,转变成“真心”,所以这部经,就拿这个“心”字作主脑,专门讲“心”的道理。

因为“心”是万物的“主”,也是一身的“主”。“心”的力量最大,“心”要怎样就怎样:“心”要成佛就成佛,“心”要堕地狱就堕地狱,“心”的力多么得大呀!不论什么境界,没有像虚空那样大到没有边际的,独有这个“心”可以包含“虚空”。可见“心”的量是多么的大呀!“心”的力、“心”的量,既然都有这样的“大”,若是能够“用得正当”,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所说的“用得正当”,就是没有一些些“妄想心”,完全拿“智慧”去用这个心,那么本来有的“真实心”,就渐渐地能够显露了。

学佛的人,最要紧的是“信心”。没有“智慧”,就不能够辨别(33)邪正,对于佛法就不能够生出“正信”的“心”来,没有“正信”的心,就容易生“疑惑”了,修佛法最忌的是“疑惑”。(34)(35)《无量寿经》上说:“生彼国者,落在‘边地’,复受(36)(43)胎生”。这几句经的意思,是说有“疑惑”心的人,修一切的功德,往往不会修成功的,即使修成功了,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也只能够生在极乐世界的“边界”上,不能够生到极乐世界中的胜地。生在“边界”的人,要五百年见不到佛面,听不到佛法,碰不到(37)一切菩萨、缘觉、声闻等种种上等善人。差不多像包在胎胞中一样,什么都看不到,所以叫“复受胎生”。

那么这个“智慧”的关系,实在是大得很,因为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够修到没有“生死”的那边“岸”上去,所以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世音菩萨的心,又是最慈悲的。因为哀怜众生的苦,所以把众(44)生受苦的缘故,完全一齐说出来,使得众生可以把这个“苦根”完全打破、完全拔去,只有快乐自在。所说的话,虽然不多几句,但是一个个字,都是从“真实心”、“大悲心”中流出来的,才会有这样的深奥、精妙、恳切。所以这部经的题目就叫《心经》。

还有一种意思,在《暮时课诵》中的“蒙山施食仪”开头一个偈(45)的第四句说的“一切唯心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所看到一切的“法”,都是这个“心”造出来的。“十法界”的种种景像,没有一样(46)不是从“心”造出来的。“十方、三世、尽虚空、遍法界”,没有(47)一些不包藏在这个“心”中的。“心”在“三恶道”,就成“三恶(48)道”;“心”在“人”、“天”,就成“人”,“天”;“心”在“缘觉”、“声闻”,就成“缘觉”、“声闻”;“心”在“菩萨”,就成“菩萨”;“心”在“佛”,就成“佛”。“心”的力量大到不可以用话来形容的。

所以这个有“生死”的“岸”,就是在自己的“心”中;那个没有“生死”的“岸”,也就是在自己的“心”中;要不要到那个没有“生死”的“岸”上去,完全在自己的一个“心”。所以“心”要在这“岸”,就永远在这“岸”;“心”要到那“岸”,就立刻可以到那“岸”。不过要到那“岸”,是要用“智慧”的。至于肯用这个“智慧”,或不肯用这个“智慧”也就全在自己的“心”,所以叫做《心经》。(49)

这部《心经》,是把这个“心”字来做《经》的“本体”的;把这个“般若”来做“用处”的;把“彼岸”来做“结果”的。所以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4)经:梵语叫“修多罗”,翻译成中文是“契经”两个字。“契”字是“合”字的意思,就是说佛经“上可以合诸佛的理”,“下可以合众生的机”。(即众生的“根机”,根机有“利”的,有“钝”的。“利根”就是有“智慧”的人,可以同他讲深的道理。“钝根”就是“呆笨”的人,只能够同他讲浅的道理,这样才合众生的“机”。)“经”,是“路”,是“法”。世界上的人不晓得修行的“路”、修行的“法”,看了《经》可以晓得修成佛的“路”和修成佛的“法”。喜欢走哪一条“路”,学哪一种“法”,就照那一条“路”走前去,那一种“法”修上去。

佛经的名目虽然多得很,但都是不出七种类型:就叫“单三”、“复三”,“具足一”。

什么叫“单三”呢?就是一个“经名”中,只有“法”,或是只有“人”,或是只有“喻”(即“譬喻”),像这样只有单零一种的经名,总共有三种,所以叫“单三”。所说的“单”是“法”,就像《大品般若经》、《大涅槃经》等都是的,因为“大品般若”和“大涅槃”都是“法”,只有“法”的一种,其中没有“人”和“喻”,所以叫“单是法”。所说的“单是人”,像《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都是的,因为“阿弥陀佛”和“维摩诘”都是“人”,只有“人”的一种,其中没有“法”和“喻”,所以叫“单是人”。所说的“单是喻”,像《璎珞经》、《梵网经》等都是的,因为“璎珞”和“梵网”都是“譬喻”,只有“喻”的一种,其中没有“法”和“人”,所以叫“单是喻”。

什么叫“复三”呢?就是一个“经名”中有两种:或是“法和人”、或是“法和喻”、或是“人和喻”,像这样重复的经名也有三种,所以叫“复三”。先说“法和人”,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文殊问般若经》等都是的,因为“药师”、“文殊”都是“人”,“功德”、“般若”都是“法”。有“人”有“法”,所以叫“复”。再说“法和喻”,像《妙法莲华经》、《宝星陀罗尼经》等都是的,因为“妙法”、“陀罗尼”都是“法”,“莲华”、“宝星”都是“喻”。有“法”有“喻”,所以叫“复”。再讲“人和喻”,像《胜鬓师子吼经》、《文殊宝藏经》等都是的。因为“胜鬓”,“文殊”都是“人”,“师子吼”、“宝藏”都是“喻”。有“人”有“喻”,所以叫“复”。

什么叫“具足一”呢?就是一个“经名”中,“法”、“人”、“喻”三种都完全的,像《佛母宝德藏般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等都是的。因为“般若”、“大方广”都是“法”,“佛母”、“佛”都是“人”,“宝德藏”、“华严”都是“喻”,像这样三种都完全的经名只有一种,所以叫“具足一”。凡是佛经的题目都是这样的。

(5)梵语:是印度国的话。印度是一个国名,在中国的南方。照(6)《经》上说,是“梵天”上的人,下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开创这个印度国,印度人说的话,都是“梵天”上的话,所以叫“梵语”。又“梵”字是清净的意思,佛教内修行的人都是清净的,所以“修净行”也可以叫“修梵行”。

(6)梵天:两字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中“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下讲过的。

(7)八难:第一是“地狱难”,第二是“饿鬼难”,第三是“畜生难”,第四是“盲聋喑哑难”,第五是“世智辩聪难”,第六是“佛前佛后难”,第七是“北俱卢洲难”,第八是“无想天难”。

(8)外道:不合佛法的种种“道”、种种“教”,都是“外道”。

(9)出世:是出离我们“凡夫”的世界。

(10)自心:“自心”的“心”,不是我们胸中的“肉团心”,也不是我们“凡夫”所说的“心”,我们“凡夫”所说的“心”,实在就(15)是“识神”。这个“自心”的“心”是没有形相的“真实心”,佛菩萨是这个“心”,凡夫俗子也是这个“心”。“心”清净了,就是佛、菩萨,“心”迷惑了,就是凡夫俗子。(11)本体:就是实在的“质地”,也可以当做“骨干”,也可以当做“基本”,或是当做“主脑”解释。譬如像一只纸糊的“风筝”,这个竹片扎成的架子,就是“风筝”的“本体”。这种解释,也不过是勉强说说。佛经中讲道理的地方,实在不是白话能够讲得清楚的。(12)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16)(13)如来藏心:是所有一切看得到的“色法”和心中生出(17)来的种种“心法”,凡是从这“真心”中变现出来的,都叫“如来藏心”。(14)妙真如性:“性”是自己清净的“本性”。“真”是真实,没有虚假。“如”是完全平等、永远不变的意思。“妙”是灵通巧妙的意思。(15)真实心:是吾人自然有的、本来有的,不是虚妄的“识神”。(“识神”也可以叫“业识”,就是凡夫的虚妄的知见。详见《佛法大意》)“真实心”所现的“相”,也可以叫“自性身”。但是一定要有了(18)(19)“完全无量、无边、真常不变的功德、一切法平等的‘真实心’”才可以叫做“法身”。(16)色法:“色”在佛经中,不论什么境界、什么事情,凡是看得见的东西,叫得出名目的,都可以叫“色”,也都可以叫“法”,也就都可以叫“色法”。(17)心法:是“凡夫”虚妄心中变现出来的种种“虚妄法”,都叫做“心法”。(18)真常不变:“常”字是“常住的”、“永远不变”的意思。这种功德,只有佛才能够有的。(19)一切法平等:是说在佛法中,不论什么法,都是平等的,没有一些些高下分别的。(20)妄想:“妄”字,本来是虚的、假的意思。“妄想”就是“乱念头”,没有一些“真实道理”的念头。(21)流浪:是流来流去,宕来宕去的意思。(22)生死海:就是说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永远不能够脱离生死,像跌落到了大海中,永远不能够脱离一样,所以叫“生死海”。(23)涅槃:是梵语,完全说起来,是“摩诃般涅槃那”六个字,翻译成中文是“大灭度”。“灭”是灭“生死”,“度”是度“生死”。佛、菩萨在各处世界上度众生,等到有“缘”的众生度完了,没有人再可以度了,那么佛、菩萨的“相”,也自然不现了,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就都说“佛菩萨涅槃”了,就是这个意思。“涅”字,又可以当做“不生”的解释。“槃”字,又可以当做“不灭”的解释。所以“涅槃”两字,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了脱生死”。

还有一种解释,把“涅槃”翻译成中国文的“圆寂”两字。道德完全满足,叫“圆”;迷惑障碍完全消除,叫“寂”。现在凡是比丘、比丘尼死了,都不说是“死”了,都说是“圆寂”了,意思就是称赞他们,像佛、菩萨一样的“涅槃”了。“寂”字还有“寂静不动”、没有“忽生忽灭”的意思,所以(25)(26)“涅槃”就是诸佛“圣德”的极果、真实的境界。(24)乐:读“洛”字音,就是快乐的意思。(25)圣德:是道德最高的意思。用一个“圣”字,是形容没有比这种道德更加高的意思。(26)极果:“果”字,譬如下了“种子”,结了“果”的意思。就是说修到怎样的功夫,得到怎样的“果位”。用一个“极”字,是形容最高的意思,没有比这种“果位”更加高的意思。虽然愚笨痴呆的人一心念佛,也可以往生西方的,但是不明白真实的道理,就是能(29)够往生西方,“品位”也是不很高的。(27)万像的义理:“万像”就是种种的形象、种种的事情、种种的东西。“义”就是意思,“理”就是道理。譬如用灯或烛去照黑暗的地方,那就所有一切的东西都可以见到了。现在用智慧去照“万像的义理”,也就都可以照到、见到,所以叫“观照般若”。(28)障碍:是遮隔、阻碍的意思。(29)品位:是往生西方的人,有九种高下不同的“品位”:叫“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品位”越高,生到西方莲华中去,华开得越快,见佛也越早。“品位”渐渐低下去,那华开的时候和见佛的时候,都渐渐地长久下去了。(30)苦恼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娑婆”二字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会忍耐”的意思。就是说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会忍耐受这样的苦”。(31)驾了慈航:“驾”就是撑船。“航”就是渡船。用佛法来劝化人,使得人人都照佛法去修行,修到能够从这边的苦恼岸上,渡到那边的快乐岸上,就譬如用船来渡人过河一样。渡人过河,用的是船,渡人从这边苦恼岸上,到那边快乐岸上,用的是佛法。“慈航”是比喻佛法。因为佛法完全是大慈悲心,所以称做“慈航”。“驾慈航”就是宣传佛法,就是拿佛法来劝化人。(32)九界:也可以叫“九法界”。“界”字,本来是“境界”、“界限”的意思,也可以当做“一种”、“一类”解释的。佛法中,常常用惯这个“法”字的,不论什么事情,什么境界,都可以称做“法”,像“法身”、“法性”、“法相”等都是的。并且凡是可以称做“法”的,就都可以称做“界”;凡是可以做“界”的,又都可以称做“法界”。“九界”是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畜生界、饿鬼界、地狱界。连了“佛界”,总共是“十界”,所以也可以叫“十法界”。“缘觉”、“声闻”见下面详细解释。“阿修罗”是“梵语”,翻译中国文是相貌很丑的意思。“阿修罗”同“鬼”是一类的,他们也修戒、修福的,因为发火心很大,所以落到“阿修罗”道中去了,他们常常同“忉利天”帝释战斗的。(33)正信:是正当的信心,是信正当的道理,不是信的邪道。(34)无量寿经:是一部佛经的名目,和《阿弥陀经》一样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35)边地: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边界上,不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地。(36)复受:“复”字,读“负”字音。同“亦”字,“再”字差不多的意思,也可以当做“又”字解释。“复受”,就是“再受”。(37)缘觉:是从梵语“辟支佛”翻译成中国文的。全称“辟支(40)迦佛陀”五个字。他们是修“十二因缘”觉悟了,修成的,所以叫“缘觉”。他们发心修道的时候,世界上有佛的,到了他们修成的时候,佛已经涅槃了,所以没有佛教导他们,并且他们都是单独一个人在深山中静修成功的,所以也可以叫“独觉”。(41)(38)声闻:是修“四谛”修成的,总共有“四果”。“果”字,譬如结果的意思。修到怎样的功夫,就得到怎样的“位子”,譬如结了怎样的“果”。

声闻的第一果,梵语“须陀洹”,翻译中国文叫“入流”。是脱离“凡夫”,进入“圣人”的路上去的意思。

第二果,梵语“斯陀含”,中国文叫“一来”。是“迷惑”还没(42)有清净,还要到我们人的世界上投生一次,再到“六欲天”上投生一次,才能够断尽迷惑,所以叫“一来”。

第三果,梵语“阿那含”,中国文叫“不来”。那是“迷惑”都断尽了,不再生到“欲界”来了,所以叫“不来”。

第四果,梵语“阿罗汉”,中国文有“杀贼”、“应供”、“不生”三种意思。“迷惑”的害人,是最厉害的,像害人的“贼”一样的。“阿罗汉”把害人的种种“迷惑”都破除净尽了,就像把害人的“贼”完全杀了一样,所以叫“杀贼”。修到了“声闻”最高的果位,应该受人天的“供养”了,所以叫“应供”。修到了“阿罗汉”,已经永远了脱生死,不再生到“三界”中来了,所以叫“不生”。“缘觉”、“声闻”都是只知道自己了脱“生死”,不知道普度众生,所以都称“小乘国”,也称“二乘”。(39)乘:可以解释做“车子”,也可以解释做“船”。佛、菩萨称“大乘”,因为佛、菩萨的愿心大,法力也大,可以多度众生,像是“大船”、“大车”可以多装人;“缘觉”、“声闻”愿心小,法力也小,只晓得自己了脱生死,不能够多度众生,像“小船”、“小车”,不可以多装人一样的。(40)十二因缘:在“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下面有详细解释的。(41)四谛:在“无苦、集、灭、道”下面有详细解释的。(42)六欲天:“天”总共有二十八层,离我们世界最近的天有六层,叫“六欲天”。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无量诸天大众俱”一句下面有详细解释的。(43)胎生:一个人在娘肚内生出来,是“胎生”。现在落在“边地”,又到了什么都看不到,像在胎胞中一样,不是也像再受一次“胎生”吗?所以叫“复受胎生”。(44)苦根:是受苦的“根”。有了这个“根”,才会从这个“根”上生出种种的“苦”来。下面经上所说的“五蕴”就是苦的“根”。(45)偈:是一种称赞的文字。一段“偈”中的句子,都是一样长短的,或是三个字,四个字一句的,或是五个字,七个字一句的叫“偈”。“偈”读“忌”音。(46)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是说“虚空”本来没有穷尽的。现在说穷尽“虚空”,是形容广大到没有可以再广大的意思。“遍法界”,是说“法界”本来广大到没有边际的,现在说周遍“法界”,也就是形容“法界”的广大,没有可以再广大的意思。“广”字和“大”字是差不多的意思。(47)三恶道:就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48)人天:“人”就是“人道”。“天”就是“天道”。(49)本体:就是实在的“质地”,也可以说是“骨干”。人题(1)(2)(3)(4)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解】这本《心经》,是从前唐朝时候,有一位高明的法师,法名叫玄奘,翻译成中国文的。【释】(1)唐:指距今一千多年前,有一个朝代,叫“唐朝”。

(2)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各种佛经。“律藏”就是专门讲各种禁戒的规条。“论藏”是专论佛法道理的书。“藏”是包藏的意思,因为许多佛法的道理,都在这三种内包藏着的,所以叫“藏”。在《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中“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的一句下,有详细解释的。精通这“三藏”种种道理的法师,就称“三藏法师”。

(3)玄奘法师:俗姓陈,是河南洛洲缑氏人(即现在河南省偃师县)。十五岁时,跟了他的哥哥长捷法师,在净土寺出了家,专心用功,各种经典都学得精通了。到唐太宗的贞观三年八月(太宗是唐朝第一个皇帝。“贞观”是太宗皇帝的年号,像“清朝”的“光绪”、“宣统”一样的。),太宗皇帝叫他到印度去取经,到了“罽宾国”(即北印度,现在叫“克什米尔”一带地方)路上都是虎豹,危险得很,不能够再向前走,忽然碰着一位老和尚,面上生疮,身上都是血迹,衣服龌龊得很,也不晓得他从哪里来的。玄奘法师看见这位老和尚有些希奇样子,就拜求他指引到印度去,和可以免去危险的方法。这位老和尚就口授玄奘法师念这本《心经》。玄奘法师学会了就常常念,一路上就平平安安,经过了十八个国,到了“舍卫国”(即现在的印度国)取到了许多佛经,在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京城长安(长安是陕西省的一个县名。凡是皇帝所住的城,叫“京城”。唐太宗皇帝就住在长安,所以长安就称做京城。),住在唐太宗的“玉华宫”中,专门翻译佛经。总共翻译成73部,1330卷。这本《心经》就是(4)这73部中的一部。

法师到了65岁,生起病来了,病中看见一朵大白莲华,和阿弥陀佛就往生西方了。但照《慈恩传》上说:是玄奘法师到四川去,路上碰到一个病人,满身生的臭疮,衣服又很污秽,玄奘法师就拿衣服和吃的东西给他,他就把这部《心经》口授玄奘法师。后来,玄奘法师到印度去取经,碰到危险的时候,就念这部《心经》,就什么危险都没有了。两种说法,虽然稍稍有些不同,但是《心经》是有人口授玄奘法师和念《心经》的效验,那都是一样的。

(4)心经的汉译本:总共有五种。一是罗什法师译的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二就是这本玄奘法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是般若利言法师译的,也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四是法月法师译的,叫《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五是施护法师译的叫《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唐朝到现在,各处流通的,都是这本玄奘法师译的。正文(1)(4)(5)

观自在菩萨,(7)【解】“观(音贯)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本来是看的意思,但是这个“观”字,有“照看”和“查察”两种的意思;还有不是用“眼光”来看,是用“心光”来看的意思。(心光是自己真实心中本来有的光。)“自在”是自由自在,受用得很的意思。“观自在”是自己照照自己的心,觉得自在得很。所以能够自在,就是明白了下面所说种种道理的缘故。“观自在菩萨”,这尊菩萨因为明白了这个心自在得很的道理,所以称“观自在菩萨”。【释】(1)观:是“观察”、“观照”的意思。“察”是“查察”的(8)意思。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讲的最圆妙的“观法”。(2)

修这种“观法”,是先要用些“定”的功夫的。“妄想”太多、心思太乱,怎么能够修这圆妙的“观法”呢?用了“定”的功夫,才可以把这个心思,静细起来,妄想渐渐少起来。“妄想”少了一分,“真性”就多显出一分来;“真性”多显出一分,种种“虚妄”的境界也就少一分;“虚妄”的境界少一分,“真实”的境界就多一分。

所以《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佛教“韦提希夫人”修十六种“观法”,修到第七观,就见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尊大菩萨。这个修“观”的功夫,不是了不得的吗?

一个人的“真性”,本来清净明亮得很的,只因为妄念太多,把“真性”遮盖住了,所以“真性”里的智慧光就显不出来了。譬如镜子上面的灰尘,太多了,就发不出光来了。修“观”的方法,是要把心思清净,譬如揩去镜子上的灰尘,使得本来有的光发出来,就不论什么,都照得很清楚了。

这个“观”字,就是用自己清净心中本来有的智慧光,来观照自(3)己的心,觉得很是清净自在、圆融无碍,那就可以观照一切景像了。

(2)妄想:“妄”字是虚的、假的、不真实的意思。

(3)圆融:是没有一些滞碍,也没有一些固执不通融的意思。“融”是“通”和“化合”的两种意思。

(4)观自在:佛经上说起来,我们这种“凡夫”叫“具缚凡夫”,就是说“完全被束缚”的意思。“凡夫”所以完全被束缚,不能够自由自在,就因为没有智慧,不明白真实的道理,不晓得修这种“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

菩萨就因为有智慧,所以能够自由自在:自由自在地发菩萨心、自由自在地修菩萨行、自由自在地救苦,自由自在地度众生,没有一些不自由自在,也没有一丝束缚,所以称“观自在”。

(5)菩萨:是梵语,全称“菩提萨埵”四个字。现在只称“菩萨”两个字,是简单的说法。翻译中国文“菩提”是“佛道”,“萨埵”是“成就众生”。就是用佛道来教化众生,使得众生都修成佛的意思。

也可以翻译做“觉有情”三个字。“有情”就是“众生”,凡是有知觉的就有“情”,有了“情”,就要迷惑,迷惑了就有“生死”,所以“众生”叫“有情”。“觉”字,是“警觉”、“醒悟”的意思。是用佛法去“警觉”众生,使得众生从迷惑里“醒悟”起来,所以叫“觉有情”。“观照”自己的心,使得自己觉悟,叫“自觉”。使得众生觉(6)悟,就是觉悟他人,叫“觉他”。等到“自觉”、“觉他”的功行修圆满了,叫“觉行圆满”,那就“成佛”了。这就是“菩萨”两个字的道理。

(6)功行:“功行”的“行”,读做“恨”字音,是一个人所做的一切事情,也可以说就是“修行”。“功行”是做的一切有功德的事情。(10)

(7)观世音菩萨:本来是从“耳根”上用功得道的,怎么不称“闻世音”,倒反称“观世音”呢?这是因为这尊菩萨,专门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真性,成了菩萨。并且观世间上苦恼众生,若众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就去救护他们、解脱他们的苦恼,所以称“观世音”。

实际上,“观世音菩萨”在最古最古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佛之前,早就成了佛的,佛号是“正法明如来”。因为慈悲心太切了,看见世界上的众生苦得可怜,所以特地现这种用功学佛的“相”,一步一步地修行,一直修到成菩萨,做一个榜样给众生看。希望大家都照他修行的方法去修,并且都修成菩萨。这是观世音菩萨发的一片了不得的大慈悲心来救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因为是专门来度众生的,所以不论在哪一道的众生,只要能够度,就没有不度的。哪怕在“地狱道”,或是在“畜生道”、“饿鬼道”也都去度。

观世音菩萨看这个众生,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度他,就现什么“相”去度,所以,观世音菩萨现的“相”最多,哪怕恶鬼的“相”也会现。大家常常看见画的,或是塑的观世音菩萨是“女相”,就是现的许多“相”中的一种。因为要度女人,所以就现“女相”的,这都是菩萨度众生的大慈悲心。(9)

(8)圆妙观法:就是那“一心三观”的法门。要晓得“一心三观”的道理,先要明白“三谛”的道理。(“谛”是考察实在,见到真实道理的意思。)“三谛”是一切法的真相,随便哪一种法,其中都有这“三谛”的道理。“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谛”三种。“真谛”就是“空”。不过这个“空”,不是“顽空”(“顽”字,是不灵通,没有变化的意思。“顽空”,就是“有形相”的“空”。),是“真空”(不虚假,叫“真”。没有虚妄相叫“空”。“真空”就是自己的“本性”。)。所有一切的法,凡夫认为“有”的,实在都是“空”的,这就叫“真谛”。“俗谛”,是所有一切的法,都是人的“妄心”中变现出来的(“妄心”就是“虚假的心”。)。从这种“妄心”中变现出来的一切法,都是“妄相”。虽然有这种“妄相”,但是这种“有”,是“假”的“有”,不是“真”的“有”。所以变现出来的一切“妄相”,凡夫认为“真有”的,实在都是“假有”,这就叫“俗谛”。“中谛”,是“真”的“空”,不碍“假”的“有”;“假”的“有”,不碍“真”的“空”。“空”和“假”是可以融通的(照俗话说起来,就叫“通融”。),没有两种分别的。“真谛”和“俗谛”融通了,就叫“中谛”。

那些不明白的人,听说“真谛”是“空”,“俗谛”是“有”,一定要疑惑:既然是“空”,就是不“有”了;既然是“有”,就是不“空”了。“空”和“有”是绝对相反的,怎么可以说“真俗”二谛融通了就是“中谛”呢?既然“空”和“有”是绝对相反的,怎么可以融通呢?既然不能够融通,还从什么上生出“中谛”来呢?

要晓得“真谛”的“空”,是“不空”而“空”的,“不空”而“空”叫做“真空”。“俗谛”的“有”,是“非有”而“有”的,“非有”而“有”,叫“妙有”。“真空”是“法”的实性,“妙有”是“法”的虚相。“性”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