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女校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16:50:04

点击下载

作者:朱冰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大学女校长

中国大学女校长试读:

前言

在中国传媒大学工作近五十年,其中有三十多年在学校领导我岗位上任职。这些经历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体悟、思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女性走向领导岗位的不易。

早在1996年,我即萌生组织世界各国为数不多的大学女校长进行交流合作的想法,但当时忙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转型,这一想法被搁置下来。直到2001年,在诸多同事的帮助下,我才将这一构想变成现实,召开了大学女校长“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此后论坛每隔两至三年举办一次。2006年,论坛挂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建了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负责论坛的筹划、组织工作;2009年,在江苏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成立了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论坛筹集资金。迄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在中国北京、南京、厦门举办五届,并在新西兰、日本、美国、土耳其、津巴布韦和墨西哥等地召开六次分论坛,吸引了79个国家的800余人次大学女校长。

十年来,在与各国大学女校长的交流互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女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作为决策者和领军者可谓凤毛麟角,其人生历练和办学实践值得浓墨重书。翻阅每位女校长的简历、细读她们给论坛提交的论文,总能激起我发自内心的共鸣,赞佩她们的治校理念、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每一位女校长都拥有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卓尔不凡的领导能力与永载史册的辉煌业绩。

我的一位好友、著名女性传记作家赵凤翔教授曾说:“女人要写女人。”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女校长要研究女校长。追溯大学女校长成长、成才、成功的道路,总结女性领导力的形成规律和独特优势,开展大学女校长及女性领导力研究,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就成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活动的自然延伸。

2010年,我们筹划设立了“完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课题,组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约80余人的研究团队,选定34个国家80余位大学女校长,进行个案研究和群像描绘;对23个国家的女子大学进行历史梳理与全面考察。2011年,这一课题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2013年,由该课题主要研究成果结集而成的“世界大学女校长·女子大学”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这套丛书由四个系列组成,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四个系列:女子高等教育系列、中外大学女校长个案研究系列、女校长群体研究系列和“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图文集锦系列。三个特点:一是全景式描述。丛书对世界范围内大学女校长及女子高等教育,首次进行比较全面的观照和挖掘。女校长研究既有共性的揭示与比较,又有个性的剖析与呈现;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既有全球视野的巡礼,又有具体国别的探究。二是人物传记式的写作方法。丛书以访谈当事人、发掘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力求再现传主的人生轨迹、突出其办学理念和治校业绩。三是可读性强。传主的真知和作者的匠心历历可见,读者能够在图文并茂中感受到智慧和灵感的融会。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通过教育追求真善美、通过自身努力彰显智仁勇的真实颂扬。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女人,就会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也应是智仁勇的写照。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女性如何通过交流互鉴,凝聚智慧、取得共识;体认困境,直面现实、自立自强;付诸行动,同心同力、坚持不懈。

这套丛书是对“女性是改造世界的温柔力量”的生动诠释。置身于男性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女性要取得成功,需要充分展现女性特质,发挥女性优势,要以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思考、解决问题。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校长们如何在战略决策上,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引领未来;在具体工作中,体贴入微、心系师生,用愿景激励师生,用行动示范师生,用厚德包容之心协理校务;在领导风格上,追求完美和精致,重视以人为本,在管理中实现个人的发展与事业发展的契合。

这套丛书是对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社会价值的全面展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形塑社会结构及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大学校长是具有社会象征、示范和引导意义的特殊群体。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性担任大学校长,在改变高等教育生态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变迁、家庭角色分工、社会责任担当、时代价值导向。阅读这套丛书,我们可以看到女子高等教育和大学女校长的发展历程,正是社会不断进步、两性趋于平等的见证,而她们成长的艰辛和不易,也呼吁现代社会迈向更加平等、公正、和谐的完善之路。

丛书已然油墨飘香,感激的话语也充溢心头。感谢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项目提供启动经费,感谢教育部将此课题列为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项目,感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供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特别感谢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届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女士担任项目和丛书的总顾问,并欣然作序。

感谢这套丛书的传主、作者和编审们。他们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千方百计,保证了任务圆满完成。传主们倾力支持、积极配合;作者们夜以继日,数易其稿;编审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令人感叹。课题跨越四载,屡遭挫折,历尽艰辛,常常使我们困扰于“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殚精竭虑之后的新意迭出,我们则惊喜于“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作者之中定会有著名的传记作家、女性研究专家脱颖而出。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出版社,为项目的完成和丛书的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丛书煌煌五十本,从策划、组织、申报、撰写到编辑、装帧,学校教师及出版社职工都是主力军,都是可靠、堪用、高效的突击队。如今项目和丛书按期完成、保质保量出版,我要向他们衷心致谢!

任何一项事业,都是“一人启其端,百人扬其华”。我只是一个组织者、牵线者,项目得以完结、丛书得以问世,应归功于各位热心的支持者、参与者。让每一位年轻的女性都能自由地筑梦、勇敢地追梦、幸福地圆梦,是我最乐意为之奔忙的事业。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参与到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来。刘继南2014年7月于北京象牙塔尖的女性领导力——中国教育部直属大学女校长群体观察

一个新学习时代的来临,对现代大学的教化功能不断提出严苛的挑战。代表最高水准的教育部直属大学堪称中国的常春藤联盟,一流名校的女校长们,以卓越的女性领导力带领她的大学,依凭倔强而优美的姿态穿越时代的隔阂,她们行走的是象牙塔尖的艰险路途,本书描摹的正是她们非同凡响的人生。

如果说女性是一个国家的风向标,知识女性则是社会文化的解语者。跟随着一个国家行进和时代嬗变的步伐,女校长们的成功之路正在演绎为共和国一代知识女性成长的高阶版本。一、女权主义的发酵与北京广播学院的新声

因为女性,1995年被涂抹上了一种复杂的诗意。

这一年9月,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全世界189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万余名女性精英齐集北京。在京郊怀柔,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持续了长达八天的时间,在这场特别的聚会中,一国的总理会和一个妇女组织的发起人围着同一张桌子交换见解,从NGO到女性流产权、女性受教育权,她们争论的话题也令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感觉新鲜,真可谓“各路神仙”云集,好似一个没有章法的大集会。北京世妇会的意义,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从女权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所具有的破天荒之意义在于:既意味着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在美国的余波,又象征着女权主义在第三世界中国的重新发酵。从欧洲,到美国,再到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轨迹因为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的举行得以爆发式延伸,从世妇会的先期筹办开始,女性话题一下子成为了中国媒体取材的大热门。女性身心的自由和权益一度成为媒介讨论的关键词。

正如一位女权主义者的解读:如果觉悟事先没有得到必要的提高,无法充分地利用特定的自由,那么去宣传争取这些自由便毫无意义。在彼时的讨论热潮中,女性的高端群落—知识分子阶层似乎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如何发挥自身的能量争取自身的“解放”,这样的命题,对于彼时的知识女性而言,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考的命题。就在这个当口,“召集全球大学女校长,举办女校长国际论坛”的设想在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刘继南心中萌发。1996年,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访问北京广播学院,刘继南向韦副主任提出了这个设想:“我国的女部长、女记者、女法官、女市长都有自己的联谊方式,我就想,我们要不要开一个女校长联谊会?”经过五年的酝酿,到2001年,自北京广播学院发出了知识女性的新声:“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女校长国际论坛”成功召开,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女校长齐聚广院,共同探讨她们心目中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共同探求女性如何在新世纪通过教育实现自我的进步。女校长们的精彩亮相和精辟观点,无形之中拉近了东西方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之间的距离,探求大学功能与女性力量的系列命题吸引了中国教育界和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

回溯北京世妇会的召开和北广大学女校长论坛的酝酿,它们都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期正是第三世界女性开始自我启蒙的新阶段,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女性领导者脱颖而出的美好时代。1993年,作为东南大学百年校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和我国第二位重点大学的女校长,韦钰被任命为国家教委副主任,随着1998年国家教委更名为国家教育部,韦钰也成为我国首位女性教育部副部长。1990年,在北京广播学院工作25年的刘继南走上党政主要领导岗位,先是任党委书记,三年之后兼任院长。她们的惊艳登场,分明就是女性权益的全方位彰显,以及女性领导力在高教领域的飞扬。“在以沟通、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大学女校长大有可为。女性敏锐的直觉和良好的观察力,使之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洞察时代大势;女性特有的细腻与韧性,使之能够开展更好的由表及里的沟通、由点及面的合作,坚忍不拔地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女性对人性、爱、亲情的关注与追求,使之更具人文情怀,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信任。”

2004年,在第二届世界大学女校长国际论坛上,刘继南发表了以上的经典言论。其经典性在于赋予了大学女校长超凡的力量,超越第一世界抑或第三世界关于女权主义的解释,甚而有一种强大的消弭隔阂的力量,以文化领袖和国际传播者的复合角色,引领女性的力量在高等教育领域、在社会文化领域发散愈加恒久的影响力。二、一流大学的变迁与一流女性的成功

当教育部直属大学女校长与中国高等教育链接起来的时候,揭示出的不仅是一代杰出女性知识分子与大时代的互动,还有中国重点大学伴随时代命运变迁的轨迹。

何谓教育部直属高校?何谓全国重点大学?这需要厘清一段历史: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只有40多所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重点大学又增加到88所。上世纪末,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除少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高校以及行业特殊性强的高校继续由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和其他少数部门管理外,多数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而“全国重点大学”的提法目前也不再使用。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目前总数为72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重点大学多为教育部目前的直属高校,它们无疑是中国高校中的一流大学。

无论是“全国重点大学”时期,还是“教育部直属大学”时代,复旦大学与同济大学都在一流高校的前列。同为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前者诞生了新中国任命的第一位女校长—谢希德,后者孕育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中第一位经民主推选产生的大学校长—吴启迪。20世纪50年代,取得美国史密斯女子文理学院硕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之后,谢希德排除众多干扰,怀揣一片赤诚的报国之情来到复旦大学。虽然政治运动不断,她依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中,开启了中国固体物理研究的新局面。秉承坚忍不拔的精神,穿过六七十年代的政治硝烟,谢希德与其他高校的科研人员通力合作,撰写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导体物理学》,为培养中国半导体科技骨干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1983年,复旦大学春节团拜会,校党委书记盛华宣读了国务院任命谢希德为复旦大学校长的决定。热烈的掌声在会堂里久久回荡,人们不约而同地向这位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新当选的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新中国高校第一位女校长投来敬重和钦佩的目光。

当谢希德走上校长岗位的80年代,吴启迪正在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归国之后,她从同济大学普通教师起步,一直做到副校长。1994年,国家教委加快校长选拔制度改革的步伐,于11月推出了《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推举校长的规定(试行)》,先试点、后推广。正碰上校长换届的同济大学被确定为试点单位,民主推举校长的消息传开后,全校师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经无记名投票,吴启迪被选为同济大学校长,在同济大学88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女校长的名字。

一个是政府任命,一个是民主选举,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谢希德和吴启迪走上了大学校长的领导岗位。两所一流的大学,在两位杰出女性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非凡的发展时期。因为成就突出,2003年一纸调令,吴启迪升任为教育部副部长,成为继韦钰之后又一位中国高教领域的女性领导者。

观察女校长们的成功路线图,既有着谢希德与吴启迪的不同,也有着刘继南与陈乃芳的相似。几乎与刘继南同龄的陈乃芳也于90年代开启了自己的校长生涯。1996年5月,陈乃芳被学校党代会推选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一任的党委书记;1997年2月,她又接到教育部的一项任命—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无论是30多年前留校任辅导员,还是后来当英语老师,再后来成为北外的掌门人,陈乃芳在每一次蜕变中都竭尽全力对母校报以反哺之恩。奇妙的是,刘继南走上北京广播学院院长岗位之前,也是从基层的教研室起步,也是历经25年之久的历练,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同样也是书记、校长“双肩挑”,这是两位女校长仿若相同的成长经历,也是对一个时代的深描与复制。截至2004年,当谢希德、吴启迪陆续告别大学校长的职务之后,刘继南和陈乃芳成为教育部直属72所大学中仅有的两位女校长。

相较于亲和力,决策力和创造力似乎是女性领导力中更难于把控的,但这些来自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女校长显然丝毫不畏惧碰撞“硬核桃”,甚至以主动的姿态去挑战它们。正如韦钰所言:在生活的道路上有许多选择,而我选择了不平坦,这是我心甘情愿的,没有人逼着我这样做。亦如吴启迪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道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没有设计过自己的人生,做好每一件事,自然水到渠成。

凭借一流大学校长的大舞台,她们成就了一流的人生。探求“一流”的成因,“一流”又分明融入了她们生命的基因:成长的各个节点全是名校陪伴,志存高远早已经成为她们的习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同时馈赠给她们以勇气与责任,来自外界、精神、生理的各种困扰与阻碍只会催熟她们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非凡特质。无数个第一,是她们的荣耀,更是她们的宿命。三、共性与个案——她们的选择和被选择的她们

如果为九位教育部直属大学女校长搭建一个坐标系,横向为年代背景,纵向为个体历史,并将其作为纵观教育部直属大学女校长的生长图谱,“没有我选择的权利,只有我被选择的命运”这句箴言显然有失偏颇—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偶然其实质皆是必然。选择和被选择之间并没有明晰的界限。

从代际的视角,梯队式和团体式是这个群落的生长特点。20年代生人谢希德;30年代末生人刘继南;40年代生人韦钰、陈乃芳、吴启迪;50年代生人组成了最后一个团队:郑晓静、王迎军、樊丽明、山红红。

她们选择丰富而高级的生命内容—校长和院士都必须要。在成为大学校长的路上,她们也同时攀援到了学术的象牙塔尖。谢希德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曾先后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同样拥有德国名校博士学位的韦钰,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晓静也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被命运选择是早已预定的幸运—无论她们距离象牙塔有多远。走出北大燕园的刘继南为自己规划的三个归宿全部落空,作为国际政治专业的高材生,在她尚未走出校门之前,就被中央广播事业局人事部门特别点名;清华大学毕业后,吴启迪和同学江上舟一起被分配到云南,成为了新工人,却在这段非常的岁月里品尝到了爱情的幸福,两人最终成为了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互相鼓励,双双重新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硕士。

选择与被选择的微妙平衡—在事业与家庭之间的控制力。

首先是事业。四位50后女校长几乎是同龄人,其中郑晓静、樊丽明、山红红三人都曾经拥有相同的青春背景—知识青年。来自乡村的特殊经历,使得她们的适应力、忍耐力、抗挫力等足以抵挡生活的摧折。同时,她们又具备对时代的敏锐感,在蛰伏时期可以预感到外界的嬗变,所以她们抓住了“文革”后的高考机遇,成为了70年代后期的第一拨大学生。在最关键一步踩准鼓点,50后们便实现了与时代节拍的共振:2012年7月,郑晓静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校长;2011年12月,王迎军正式“接印”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首位女性“掌门人”,她也因此成为了当时39所“985”重点高校中唯一的女校长;2012年7月,樊丽明成为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这所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研究商学的最高学府迎来了近百年校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2005年7月,山红红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校长。“唯一”和“第一”书写着她们职业生涯中的无上荣光。

然后是家庭。“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是游走于两个区域的女性校长们通常被媒体问到的标准问题,但女校长们在忙碌中缔造了独特的平衡术—爱人的支持与理解成为实现平衡的重要秘籍。幸运的是,多位女校长的伴侣是她们的精神同道和灵魂知己。谢希德是麻省博士,爱人曹天钦是剑桥博士,当谢希德奋力向科学进军之时,她的爱人也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郑晓静的丈夫周又和系该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两人在事业上互相督促与合作,结出了一个又一个硕果;王迎军夫妇是一对大学校长夫妇,她的丈夫汪建平是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还是著名的胃肠外科专家,两位校长伉俪情深,彼此关爱、相互支撑、惺惺相惜。

由时代、国家、个体共同演绎生成的“第一条道路”,包含着被时代选中的无数“第一”之幸运荣光,但也有着自身的主动抉择,以及为抉择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充盈着探索、坚守、开拓的艰难磨砺。

科学与人文,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崛起的双翼;理性与情怀,是一位女性成长与成功的特质。在教育部直属大学女校长群体中,因谢希德、陈乃芳、吴启迪另有单行本传记,所以本书只撰写了刘继南、郑晓静、王迎军、樊丽明、山红红五位校长。因多位校长还在奋斗和前进的路上,她们的人生还是进行式的状态,本书不求全景式地回顾,只愿撷取她们生命中最为灿烂的一页,用特写的方式尽力呈现。

让我们一起走近一群优秀睿智的女性,巡礼五种非同凡响的人生。三个梦想——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从过去的北京广播学院到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其间,她经历过凄风苦雨,也曾一度扶摇直上,我有幸与之共同成长了48年。在这里,我播种过三个梦想,并且一一实现了那些曾经许下的心愿。——刘继南刘继南,1939年出生,湖北孝感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名誉校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记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联合国下属的国际影视高校联合会(CILECT,55个国家110所大学参加)理事。2004年10月获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IAUP)颁发的“2004年度杰出成就奖”。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和“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等,代表性著作有《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传媒与教育——对话与思考》《教育与传媒——理论与实践》《印象中国》《中国形象》等。2001年8月,发起与主办了首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该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论坛。Liu Jinan was born in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in 1939.In 1965,she graduated from Peking University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Liu Jinan obtained her professorship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became a doctoral supervisor i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CUC).She is the honorary president of CUC, the chairwoman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World Women University Presidents Forum.Liu Jinan also holds appointments of standing member of China Radio and Television Association, invited member of China Journalists Association, deputy chairperson of China Television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member of CILECT.In October,2004,Liu Jinan was awarded 2004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Award by IAUP.梦想之一:中国传媒大学

1965年8月,一位年轻的北大毕业生走进了一所年轻的院校,双方的因缘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开始缔结,从此不离不弃。

彼时,刘继南26岁,北京广播学院11岁。

当时光的步履踏进21世纪的第14个年头时,这位杰出的女性亦在与这所院校相依相携中,共同历经了近50载的非凡奋斗。

此时,刘继南75岁,中国传媒大学迎来了一甲子的华诞。

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刘继南在大学校长的岗位上,依凭创建一流大学的执着梦想,成就了一位大学女校长的非凡人生。“我就是校园里的一棵白杨,既然把我植根于此,我就要在这里生存发展,不挑不拣、无怨无悔,从土壤里汲取营养,还这块土地一片绿荫。”这是刘继南用实际行动写就的心语。

翻开中国传媒大学的历史,她有三个阶段的前身: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北京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北京广播学院。1959年,在“大跃进”的风潮中,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与自己的国家一样,北广在近20年政治运动的裹挟中,度过了命运多舛的初创时期。

1965年夏天,“到哪里去”摆到了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生刘继南面前。学校公布了用人单位的计划,要求每人填写三个志愿。经过“九评学习”和“四清运动”,刘继南决定与工农结合,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陕西省,她想去贫困的西北农村奉献青春;第二志愿填报的是人民日报社,她想去其下属的印刷厂向工人阶级学习;第三志愿填报的是中央广播事业局,她还想去高山发射台这样艰苦的基层接受锻炼。最终,一心想与工农结合的刘继南被分到了中央广播事业局。她的去处不是高山发射塔,而是中央广播事业局下属的一所不知名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蹉跎岁月

1965年8月30日,刘继南带着相关证件去中央广播事业局人事部门报到。接待她的一位男士说:“我带你到北京广播学院去报到。”刘继南一听,脑袋“嗡”的一下懵了。在北京上学五年,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所大学。刘继南极不情愿地跟着那位男士走进了真武庙二条,一进校门口,放眼望去,全是一片高高低低的楼房,却不见校园。现实与理想出现巨大落差,眼前的景象与她心目中的大学也相去甚远,刘继南顿感失望。

9月1日,学校召开新教师欢迎会。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左荧向新教师们介绍了北广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刘继南这才得知,为了响应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为广播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北广当年从全国若干所名校中选录了一批大学生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她就是从北大、人大、南开、武大等10所大学录取的32名新教师中的一员。左荧书记的一番讲话令刘继南深受鼓舞,初来报到时的失落情绪好转了许多。

当时,北京广播学院只有大、小灰楼两栋校舍。五层的大灰楼从上到下,集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教研室、行政后勤和食堂的功能于一体。三层小灰楼用作教工宿舍,条件相当简陋。学校只有新闻系、无线电系、外语系三个系,开设的专业也只有十多个,学生不到一千人。骨干教职员工基本上是从广播事业局抽调过来的。刘继南所在的政教室只有十来个人,分布在哲学组、政经学组、党史组和时政组。刘继南被分到了党史组,做韩俊峰老师的见习助教,并负责联系1965级新闻两个班的100名学生。

1966年春节过后,刘继南随外语系师生搬到了新校址—现中国传媒大学所在地定福庄东街。然而,就在各方面的条件刚有所好转时,疾风骤雨般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北广成了北京高校的重灾区。江青在外交部关于接收北广斯瓦希里语专业毕业生的报告上批示:“北广原是彭真等人的黑基地,接收他们的学生要慎重。”一些人心领神会,掀起了砸烂“黑基地”的狂潮。

那时候的北广,“黑线”“黑帮”“黑爪牙”“黑苗子”等字眼随处可见,学校领导被批斗,教师被下放农村。年轻的广播学院在这场政治运动中被下马夭折,教职员工被下放到河南淮阳五七干校。1969年9月,刘继南携儿到淮阳干校接受锻炼,一待就是两年零十个月。

淮阳五七干校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干校,干校的领导是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组”。干校设直属队和按部门编组连队,北广教职员工被编为第五连、第六连。刘继南任第六连副指导员兼党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干校负责耕种2000亩庄稼,饲养猪、鱼、鸡、鸭、鹅并种植瓜果蔬菜等副业。刘继南和同事们春夏秋三季干活儿,冬季搞农田水利建设;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开会分析路线。挖鱼塘、运泥土时,她驾辕;秋收运粮时,她扛起二百斤的麻袋就走;在齐胸深的水里做工,她一干就是半天。那时候,北广还要继续砸烂“黑基地”。刘继南常常写大字报到深夜,疲倦得连笔都拿捏不住,可刚一打盹就被掉在地上的笔声惊醒。即便困成这样,她还得捡起笔来接着写。日复一日,天天如此。动荡的年代,坚韧泼辣的刘继南,挥洒出了超越极限的热情和干劲。

在淮阳干校,有件事令刘继南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流传“高温高速炼红心”的口号,有次烧砖出窑,砖还是红的,领导就命令大家去搬运,结果每个人的手都被烫破了皮。等到食堂开饭时,饭堂里响起一片“啪巴、啪巴”的声音,原来搬红砖时被烫破了皮的手,根本端不住盛满热稀饭的碗。大家手里的碗一个个掉在了地上,滚烫的稀饭泼到脚上、身上,又造成了新的烫伤。人们对此只能习以为常,因为那时候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早已被淡忘了。

冬去春来。1973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北广“复校重办”的红头文件正式下达。1972年11月28日,北广教职工返校后,经民主推荐、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学校成立了复校筹备领导小组。刘继南作为青年、教师、女性“三合一”代表,进入了筹备复校的领导班子。

复校重办,百废待兴。经历过干校的艰苦岁月,全校教职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夜以继日地参加复校建设。1974年秋天,400名学生走进了焕然一新的北京广播学院。蹉跎过后,北广迎来了春天,刘继南也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大学之大“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复校后,北京广播学院拉开了快速发展的帷幕。从此开始,刘继南与北广的领导班子一道,为学校谋发展,与学校共成长。她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级级晋升为教授、博导,从班主任、教研室负责人、宣传组长、政工组副组长一步步干到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委书记、书记兼院长。这期间,北京广播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她也历尽千辛万苦,尝遍酸甜苦辣。作为学校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刘继南49年来始终坚守传媒教育的使命,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梦想、收获幸福。

1990年,刘继南被任命为北京广播学院党委书记,三年后兼任院长。上任后不久,刘继南就许下了这样的心愿—要把北京广播学院建设成为中国信息传播领域里首屈一指、享誉世界的重点大学。可当时的北广还只是一所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只有19个本科专业和六个硕士点的广电行业单科性院校。这不是痴人说梦吗?现实与理想差之千里,可刘继南却认为,有多大的差距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她的判断并非没有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时代给北京广播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以刘继南为首的北广领导班子牢牢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接下来,北广需要的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在这个发展的关口上,围绕“广播学院需要不需要扩大规模”的问题,一个全校性的大讨论就此展开。有的人认为北广应该走精而专的道路,不需要“大”发展,而以刘继南为代表的更多的人则持不同看法:从大学的社会功能来考虑,北广必须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唯此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学就要大”,刘继南确立了北京广播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思维。她所谓的“大”,并不只是规模上的宏大,而是大楼和大师共同构筑的复合之大—扩大办学规模、丰富学科门类、引进高端人才。从办学效益考虑,大学拥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创造相应的效益。从大学的社会功能和学科成长规律来看,完备的学科群既能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衍生,也有利于特色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由点及面,大学之“大”如同一个发酵点,引领着北广从内涵到外延的全面发展。

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与规划,北京广播学院开启了向一所真正的大学迈进的步伐。广播学院办学历史不算长,规模小、起点低、底子薄。1992年之前,每年招收本科生不到400人、研究生20人,每年的经费只有800万元,根本谈不上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更不可能大规模开展学科建设。面对捉襟见肘的现实,刘继南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扩大规模上,她采取断然措施,排除一切思想上的障碍和阻力,创造一切条件,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

1993年时,北京广播学院仅设有文学、工学两个学科门类,1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只有2000多人。1995年后连续多年扩大招生规模,调整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研究生、双学位、本科、专升本、专科和短期培训等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人才培养的格局。到2003年,北广全日制在校生突破了万人规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万人大学。

在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上,刘继南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一个原则,两个意识,三头过硬,六语皆通”为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坚持党性原则,树立喉舌意识和导向意识,要求口头、笔头、镜头过硬,汉语、外语、计算机语言、数学语言、音乐语言和画面语言皆通,最终实现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信息传播人才的目标。

在学科建设上,刘继南着眼于长远目标,着手于平时努力,1999年提出“大传播、全媒体”的理念,指导北广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学科水平代表高校办学水平,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学科建设是“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的核心。学位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相连,它是学科建设重要成果的体现;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提升之路。博士、硕士授予点的数量,研究生招生规模以及培养质量,是大学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刘继南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在狠抓学科建设的同时,也对学位建设倾注了心力。

早在1993年,刘继南就提出要把申请博士点作为学科学位建设的一个目标。当学校招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她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在办学层次结构上进行调整,扩大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同时积极申请设立博士点。1998年,北京广播学院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博士点零的突破。学校从1993年时仅有七个硕士点发展到2006年她离任时拥有21个博士点、44个硕士点、三个专业学位点、三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人数从不到100人增加到近4000人。短短八年时间,学位点和研究生教育达到这样的规模,在国内高校中是不多见的。

学科学位建设的支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刘继南的领导下,学校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带领本学科进入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在立足于校内培养的基础上,多渠道引进了多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爱才如命”的刘继南校长发挥女性细腻周到的优势,对引进人才的生活给予真诚的关怀,每次与专家一起吃饭,她对每位教授的口味都了如指掌,可以准确地点出他们爱吃的菜品,让专家们非常感动。

为了营造聚集人才和促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真正与一流大学接轨,在刘继南的倡导下,学校实施了“382工程”(“十五”期间造就30名国内知名教授、专家、学者,80名学科带头人,200名学术骨干)、“出国进修工程”、“攻读博士学位工程”,规定195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没有博士学位的不能担任博士生导师。在努力构筑人才高地的同时,刘继南注意挖掘每位人才的潜能,多头并进,具体到人,为专家学者布置了切实的教学科研任务。1998-2001年期间,在刘继南的主持与策划下,先后启动并出版了“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第一批博士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传播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信息与通讯系统”和“文艺学与美学”(第二、三批博士点)等多个学科书系,有一大批专著问世。这一系列措施为北广学科申报与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培养和锻炼了队伍,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日趋雄厚、学科建设逐步推进,所有这些锲而不舍的努力都像一个个伏笔、一层层铺垫,带来了北京广播学院质的飞跃—由一般行业性院校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11工程”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重点建设100所高校的国家项目。对北京广播学院来说,争取进入“211工程”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994年初,刘继南亲自挂帅成立了“211工程”办公室,按照“211工程”立项标准,制定了详细、周密的实施计划。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当时国家广电总局对广播学院重点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九五”期间,广电总局调拨了三亿多元资金,支持广播学院的“211工程”建设。

2001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经过长达八年的积极建设、苦练内功和矢志不渝的努力,终于通过了国家“211工程”的验收,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国家广电总局一位主管领导用“历经了千辛万苦、说起来千言万语、进入后感慨万千”来形象地描述这个过程。进入“211工程”建设,北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支持力度,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几乎是在“211工程”建设胜利告捷的同时,与北广仅有一路之隔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也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刘继南梦寐以求的扩展校园办学空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并校后,北京广播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到了一万人,教职工总数达到1400多人,校园面积达到600多亩,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是刘继南爱引用的一句话,它体现着一位大学校长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正是凭借着这种赤诚之心,她秉承知行合一、亲力亲为的原则,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熔铸到北广改革和奋进的事业中。刘继南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办公室和休息室一体的习惯,忙碌到午夜休息,早晨五点多就起床工作,只有周末才会回家。过人的工作能力和干事魄力,再加上“早起点,晚睡点,比别人跑得快一点”的敬业精神,帮助她不断将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在工作报告中,刘继南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我们也要奔向一流,这个一流不是像清华、北大的一流,而是信息传媒领域的一流”的构想。作为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家,在带领北京广播学院走向一流大学的征途上,刘继南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传媒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根据北京广播学院在广播电视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刘继南提出了“植根广播电视,依托传媒界,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办学思路;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以特色带综合,以综合强特色”,“大传播、全媒体”等学科建设思想。这里的综合不是北大、清华那样的综合,而是按照“相关、相融、互补”原则,实现领域内的综合。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北京广播学院逐步形成了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整体格局。

作为大学校长,刘继南对现实的深刻感悟与把握,使她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穿透力;作为学者,不懈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探索使她的教育思想具有理论的高度。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的专业熏陶,给予她强烈的国际意识和开放的研究视角。刘继南充分利用北广在新闻传播和国际关系两个学科领域的优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内较早地进行了这个新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成为我国“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学科方向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之一。与此同时,她培养锻炼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学术团队。她带领学术团队在国内最早对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在内容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国际形象与国际传播研究”等省部级课题,出版了《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丛》《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等十多部相关著作,其科研成果和著作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时任中宣部部长曾要秘书打电话给北广,希望能送阅刘继南有关国家形象建构的著作。这些研究对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初步建构了“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学科方向的理论体系,大大扩展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全球意识、国际水准、世界眼光”是刘继南所追求的学术目标,也是她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她非常注重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自担任院长以后,经常率团出国考察,出席国际会议,促使北京广播学院先后与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广播影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卡迪夫大学、日本大学、西蒙佛雷泽大学、莫斯科大学等著名大学,以及日本NHK、朝日电视、英国BBC、美国CNN、世界新闻集团等国际著名的传媒机构,学校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1990-2004年,历经十五年风雨,刘继南与北广领导班子共同奋斗,创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黄金时代: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科体系;涵养和而不同、广纳百川的气度,民主宽容,兼收并蓄,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铸就胸怀远大、坚忍不拔的品格,直面困难,敢为人先,抓住了一个又一个重大机遇,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崇尚一心向学、团结立校的风范,以学为本,精诚协作,造就了“家和万事兴”的繁荣景象;坚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志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动、学术与应用并重的治学传统。

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2004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在50年华诞之际,正式升格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这一更名意味着学校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迅速提升:由小型的专业性院校,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传媒大学;由一般行业性院校,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建设大学;由只为广播电视行业培养人才,到致力于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互联网及新媒体等提供全方位人才培养服务。

现今,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三大优势学科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序列,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的摇篮”、“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在教育部2012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排名全国第一。

2006年5月19日,当刘继南卸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一职时,她为之耕耘、为之奋斗41年的大学,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传播教育领域里学术水平一流、学科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知名学府。刘继南的第一个梦想顺利实现。梦想之二:南广学院

如果说从北京广播学院到中国传媒大学的快速跨越发展,是立足于前人基础上的“二次创业”,那么刘继南带领北广一班人创建南广学院的奋斗历程,则是“白手起家”在荒地上建大学。

随着中国传媒事业的发展,传媒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带来了专业人才的紧缺,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国家四级办广播电视政策的出台,社会上对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北广的毕业生连续数年供不应求。刘继南每次到外地走访,当地媒体对北广毕业生“求贤若渴”的愿望常常使得她无言应答。然而,受办学空间的限制,北广的办学规模难以扩大。

面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出访国外大学时的观察和调研,刘继南发现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较大的校区,且有异地乃至异国分校。1993年1月,刘继南由党委书记兼任院长后,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意识:北广不到南方去插一只脚,是会后悔的;不在北京圈一块地,也是会后悔的。于是,创建新校区,满足业界人才需求和有志青年求学需求,就被提上学校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恰逢21世纪初教育部提倡“名校办民校”,内部发展的需要和外在的契机,共同催生了刘继南的第二个梦想—让北京广播学院走出北京,到经济发达的南方建一个新校区。

十年前的念想,变成了十年后的梦想。在将北京广播学院带入中国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后,刘继南就开启了南下创业的征程。2002年12月31日,她带领北广一班人乘坐列车赶赴南京考察办学,经仔细论证,最终选定南京江宁方山脚下的1660亩土地,在这里扎根办学。

此时的刘继南已经是65岁的老人,在北广的领导岗位上已经服务了30多年。是什么力量支撑她还要从首善之地北京到六朝古都南京,白手起家尝试独立学院这一新兴的办学模式?她奔波千里、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办学动力在哪里?除了以上提及的诸多外在因素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家族情结在驱动着她。美丽的南广,图片来源于http://www.soufun.com/Album/PictureDetail_27034896_200_84719016.htm

刘继南出身于湖北孝感的一个教育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私塾先生,姊妹三人都是教师,妹妹是小学校长,姐姐是中学校长,自己则担任大学校长。家族的传承使得刘继南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时时提醒着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她,竭尽所能承担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这一份对传媒教育事业的执著情怀,激励着刘继南永远追逐着与教育有关的梦想。

南广学院异地办学,其建设速度可谓“风雨兼程”。这绝不是一个形容词,事实确实如此。为确保如期迎接首批新生,南广在暂时没有自己校舍的情况下,租借江宁高级中学新竣工的九层大楼作为校舍,租借附近小区的一个单元作为教师宿舍。2004年9月16日,南广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迎来了她的第一批20多个专业的800名学生。与此同时,南广在江宁方山脚下的校区建设,在2004年底破土动工,一片繁忙。从梦想到现实,仅仅跨越了两年时间,这就是刘继南式的办事效率和工作魄力。

创办南广后,刘继南更忙了。边办学、边建设,是南广创办初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刘继南租校办学的决定,为南广赢得了发展最佳契机。当时刘继南身兼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和南广学院院长,她奔忙于南京与北京两地,只要有空,她就到南广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教师上课情况、校园建设进度,并且经常坐在学生中间听课做笔记。南广不少教师在上课时,常常会发现刘继南校长坐在后排听课。刘继南北广南广一肩挑,当时不少人私下里笑称她是“两广总督”。而南广的学生则在校园里亲切地直呼刘继南为“刘奶奶”或“刘姥姥”。

2005年10月,南广一期校舍终于落成。为了赶在新生入学之前清理好道路和建筑垃圾,施工单位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冒着大雨连夜施工,泥泞的道路、布满建筑垃圾的宿舍,几乎在一夜之间换了新颜。最终2005级新生在10月如期开学,而2004级学生也搬进了南广的校舍。南广红楼绿地全新的校园,成为方山脚下美丽的风景。

2006年5月,刘继南卸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之后就扎根南广,和青年教师们一起,住进南广教师公寓。公寓对面就是学生们的宿舍楼,每天晚上11点多,她都要看看窗外的宿舍楼,直到所有的灯熄灭了,她才放心去睡觉。日复一日,如此准点的例行检查对于刘继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她难以入眠。每天早晨五点多,刘继南就自然醒了,一个人去校园里转悠几圈,回来吃点早餐就去办公室处理公务。新的一天通常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她要么组织开会,要么去教室听课,要么上图书馆巡视。在北广,刘继南没有休息的概念,在南广,她依然如此。在她的时间表上,从来只有几号,没有星期几。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后,在2007年的一次校董事会上,刘继南在南广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四大”办学理念:“大楼、大师、大树、大器”。南广校舍建设自2004年底才破土动工,之前是租借校舍。基于此,刘继南认为,南广的第一要务就是建设新校舍。没有梧桐树,如何引来金凤凰?在南广建设的第一阶段,20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食堂、师生公寓很快建成。之后,图书馆、行政楼、学生活动中心及实验楼共1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也相继完工,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已能满足一万多学生、教职工的教学、生活需要。一应俱全的教学和生活设施构建起了南广的硬件基础。

大师,是大学的灵魂,也是办学的关键。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刘继南先是将中国传媒大学各专业的优秀师资选派到南广兼职任教,他们往往奔波于北京南京两地。与此同时,她还千方百计聘请一些知名主持人、传媒专家为南广的师生开讲座,上培训课。作为一所新兴的学院,针对大师少、年轻教师多的情况,在刘继南的建议下,南广一方面积极提供造就大师的条件,立足在校教师培训、进修和在职攻读学位,不断改善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另一方面,利用南京高校云集、传媒发达的区域优势,不断从学界、业界引进名师、名家,使南广成为海纳百川、名师荟萃、学术繁荣、成果丰硕的大学堂。

所谓大树,可能与刘继南校长的女性身份有关,喜欢种花植树的她将其定位为环境育人。她对花草的热爱既源自女性自身对美的崇尚,也蕴含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大学文化的解读。在刘继南看来,花草树木既能美化校园,又能陶冶情操,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大树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一进校门,绿树成荫,大树参天,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如同北广的白杨树,随同校歌《年轻的白杨》名声远扬,届届学生传唱,唱成了传统,唱正了校风,唱美了心灵,唱响了人生。为此,刘继南也在南广校园里种植了白杨树和核桃林,还建设了15个主题园林。为了打造美丽南广,刘继南亲自去多个城市挑选花草树木,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都有过她的足迹。有了大树与花朵的装点,春夏之季的南广树影婆娑,花香四溢,方山脚下一片生机勃勃。如今,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已经有200多种,大小树木数万株。一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文明和谐的生态型校园已然形成。

北广和南广两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相似点,但也有着不同的特质。从北广的校长到南广的院长,刘继南的教育理念伴随着办学区域的扩展,不断生出创新点。南广学院并非中国传媒大学的简单“克隆”,而是“层次互补”、“南北呼应”。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主要为中央传媒机构和各省市媒体培养引领传媒发展的研究型人才;而南广学院是民办大学,扎根经济繁荣的“长三角”,辐射全中国,培养占领传媒市场的应用型本科传媒人才。南广明确“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办学思路,重视创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具备国际化视野、社会责任感,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传媒与艺术人才。

有了大楼、大师、大树这样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置身其中的学子们如沐春风,既有大师的谆谆教导、传道授业,又有优美环境的耳濡目染、陶冶锻造,一批批善于“妙手著文章”和敢于“铁肩担道义”的大器之才呼之欲出。学院鼓励倡导师生实践,创新创意气氛活跃,成果丰硕。截至2009年底,南广师生在国内外各类专业赛事上屡创佳绩,摘获各类奖项达600多项,其中获国际奖80多项、国家级奖200多项、省市级奖300多项,包括在Telly国际广告节、法国飞帕电视节、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中国国际动漫节、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等重要国内外专业赛事获奖。

时至今日,南广学子已开始活跃在文化传播领域,有的成为名演员,有的成为省级电视台的当家主持,有的活跃在海外。刘继南2012年8月出访南非时,一位在南非经商的南广毕业生,全程陪同她参访,让刘继南分外惊喜。

2009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辉煌60年·中国广播电视传媒论坛”在南京举行。当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主题活动“时代的回响—新中国60年的广播电视巡礼”晚会上,公布了“新中国广播电视60年60件大事、60个节目、60个人物、60个栏目”的评选结果。刘继南作为中国广电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入选了“新中国广播电视60年60人”。评委会给予刘继南高度的评价:作为新中国传媒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她的获奖实至名归。刘继南把自己个人有限的精力融进到无限的广电事业中来,她像一个火种,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了全体广电人!北广40年,南广五年,刘继南全心全意致力于传媒教育事业的探索,在高校教育中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传媒一流梦”。图为刘继南为南广毕业生拨穗正冠、授予学位,图片来源于http://baike.baidu.com/

picview/3813/3813/0/ac6eddc451da81cb14f b1c825066d0160924315b.ht ml?fr=lemma#albumindex=1&picindex=4

2010年11月11日,刘继南辞去南广学院院长职务,改任名誉院长。此时,创办仅六年的南广,已经拥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6个专业,在校生达11000多人,并且已经为社会输送了近7000名传媒新锐。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据江苏省教育厅委托麦可思公司进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和“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水平”两项指标已连续三年位居江苏省第一。此外,南广以培养优秀毕业生为目标的“南广名片”工程取得初步成效。不可否认,她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以传媒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知名民办大学和中国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如今,刘继南亲自在南广学院种植的树与花繁衍成为南国的绚烂美景,恰似走在校园里孩子们的灿烂笑靥。

这美好的一切,分明就是刘继南第二个梦想绽开的烂漫鲜花,结出的累累硕果。梦想之三: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

到本世纪初,刘继南在高校从事管理工作已有近30年历史,担任校长一职也近十年了。身为大学女校长,她深知女性领导之艰辛和女性领导力形成、提升之不易;作为传播学研究者,她更明白交流平台对于凝聚女性领导力的重要意义。于是,她又开始酝酿第三个梦想—创办一个面向女性、面向教育、面向世界的国际论坛,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女校长们聚集起来,沟通、分享她们的管理经验和治校方略,交流、探讨如何形成并提升女性领导力。

其实,早在1996年她就萌发过组织“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念头。那时候,刘继南对女校长如何管理大学已有不少心得体会,也遭遇过一些困惑,渴望找到一个切磋倾诉、交流合作的平台。当她把发起组织“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愿望告诉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女士时,得到了韦副主任的肯定和鼓励。但此后数年,刘继南一直忙于学校的学科调整和转型发展,无暇他顾。直到2001年,北京广播学院和英国BBC联合召开网络传播研讨会后,她才着手准备女校长论坛的相关事宜。

在通讯尚不够发达的本世纪初,如何寻找、邀请到世界各国的大学女校长与会是刘继南遇到的最大难题。为此,她和同事们逐个查询信息,一次次地与对方沟通联系,过程繁琐,颇费周折。2001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发起主办了以“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为主题的首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中外使馆和相关教育机构的帮助下,刘继南邀请到来自境外六个国家和地区的11位大学女校长和国内50多位女校长、女书记出席论坛。大学女校长们畅所欲言,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前瞻分析新世纪大学的走向与战略。新千年伊始,世界高等教育跨入新纪元,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也翻开了新篇章。

此后,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每两到三年举办一届主论坛。第二届论坛于2004年9月在北京举行,来自19个国家的女校长们围绕“沟通·合作·发展”的主题,共同讨论了如何构建高校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长效机制。第三届论坛于2006年8月在北京和南京两地召开,来自28个国家的女校长们以“和谐世界·文化多样—大学与媒介的责任”为中心,探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背景下大学与媒介的责任。2009年9月在南京召开了第四届论坛,来自34个国家的女校长们齐聚一堂,直面全球金融危机,共同谋划“大学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五届论坛于2011年11月在厦门召开,围绕“文化与教育的包容性发展—大学女校长的使命与作为”这一主题,来自32个国家的女校长们探讨了当代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与教育公平问题。其间,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还分别在奥克兰、东京、夏威夷、伊斯坦布尔、哈拉雷、墨西哥举办过大洋洲论坛、亚洲论坛、美洲论坛、欧亚论坛、非洲论坛、南美论坛六次分论坛,各国的女校长们先后就“女教师培养与未来女性领导力发展”、“老龄化背景下的女性高等教育”、“全球性对话—高等教育中的女性”、“跨越大洲,超越玻璃天花板”、“发展·平等·开放”等极具普遍性、文化性和地域性的主题展开讨论。2011年11月4日上午,第五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在厦门开幕。刘继南在论坛上就如何推动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发展,促进文化和谐共存,坚守大学的核心价值,拓展大学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图为刘继南发言现场。图片来源于http://www.nxrc.org.cn/html/xinwenzhongxin/20111228_450

作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刘继南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周到的思维,不断丰富论坛的内容和形式,除主题演讲、圆桌会议、小组讨论外,还邀请大学男校长与女校长对话、女校长与媒体领袖互动。论坛间隔期间,她还提议、组织了“中澳大学女校长论坛”、“摩梭女性文化调研报告会”、“大学女校长和驻华女外交官、外交官夫人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2012年8月15至16日,以“发展、平等、开放”为主题的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刘继南率中国传媒大学代表团赴非洲参会。图为部分参会女校长身着非洲民族服饰的合影留念(后排左四为刘继南)。图片来源于http://www.bjyouth.gov.cn/jcxx/dx/440139.shtml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论坛标识的重要部分,每届论坛都会推出独具特色的“大学女校长服”。而为了让校长服既能体现出女性的温情,又能突显校长的睿智,刘继南曾多次去浙江湖州挑选面料,与设计师们一起讨论,推出一届届各有特色的“女校长服”,成为历届论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涓涓细流终成大海,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仍在推进,并不断结出硕果。目前,论坛整理出版了六部荟萃各国大学女校长思想观点的论文集。2004年,刘继南还组建了“女校长专题片拍摄小组”,远赴12个国家拍摄了15集女校长专题片《悠扬的大地—世界大学女校长系列专题片》,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

2005年,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支持下,“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成立,具体负责论坛的筹划与主办工作。2009年,刘继南在同事帮助下于南京发起成立了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为论坛提供经费保障。至此,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初步迈入了常规化的运行轨道。

如今,走过十余年历程,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经发展成为凝聚女校长力量、传播女校长声音、扩大女校长影响力的国际平台。论坛先后邀请到来自79个国家八百余人次的大学女校长与会。借助论坛这个国际平台,来自东方与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建立起了形式多样、渠道多元的交流合作关系。据悉,仅第三届论坛的召开,就促成28所大学达成校际合作协议。除此之外,论坛还与欧洲大学校长会议、欧洲大学女校长协会、非洲女性教育工作者论坛、世界女子教育联盟、国际大学校长协会等逐步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可以说,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已经发展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刘继南发起组织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硕果累累,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论坛也为她的教育人生增添了光彩。2004年,刘继南被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IAU P)授予“杰出成就奖”。后来,她还受美国夏威夷州州长琳达·琳格女士邀请,参加“第二届国际女性领导人大会”;应邀出席第二届、第三届欧洲大学女校长会议,作主题演讲。刘继南常常把事业上的成功归因于身为女性的优势使然:“我个人认为,女校长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品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善解人意、刚柔并济、细致周到、耐心热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治校风格。女校长做事情也许更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认准了,就要一走到底。女校长做事情可能更加追求完美和精致,理想化色彩更浓一些。女校长可能更容易在一个学校建立宽容、宽松的人际关系。再就是女校长可能更专一、更投入。”作为一名兼具国际传播学养和女性意识的学者,刘继南似乎并不满足于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单向度发展。依托于此,她开拓了另一片学术领域—媒介与女性研究。2004年9月,在刘继南等校领导的助推下,中国传媒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传媒大学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以媒介与女“媒介与女性”教席签字暨揭牌仪式现场。性为主题的研究机构“媒介与女图片来源于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98374.html性研究中心”。基于“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前期研究成果及对媒介与女性问题的关注,2005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媒介与女性”教席,以深化拓展媒介与女性研究,推动媒介对性别平等理念的传播,促进女性自身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契合了世界各国大学女校长组建女校长共同体的现实需要,也承载了刘继南的理想追求。论坛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媒介与女性研究的学术成果也层出不穷。世纪之交刘继南播下的那颗种子破土而出,最终枝繁叶茂了。结语:再栽一棵树

2006年5月19日,刘继南卸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职务;2010年11月11日,南广董事会同意刘继南辞去南广学院院长。此后,刘继南分别担任两所学校的名誉校长。至此,刘继南在传媒高等教育这片沃土上全天候耕耘45年的生涯告一段落。卸任后的刘继南并没有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她想为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教育事业再做一件事,再出一份力。她实现了三个梦想,却不只有三个梦想。

在历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上,女校长们不平凡的事迹和业绩,让刘继南既感动又敬佩。中国女性传记作家赵凤翔教授曾说“女人要写女人”。受其启发,刘继南也萌生了“女校长研究女校长”的想法。2010年7月30日,在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上,刘继南提议的“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刘继南之所以要发起、组织这一科研项目,一方面是为了将那些长期任职、成绩卓著的女校长的成长历程、治校方略、育人理念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除此之外,她还想通过组织学者参与女校长研究,锻炼一群青年女性,并发现、培养一批女性传记作家。

2011年,“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获得了教育部重大课题立项,此后又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在刘继南的召集下,80位学者(80%为女性)以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为依托,系统研究了五大洲23个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和30个国家的76位大学女校长。他们亲赴世界各地,或实地调查,或跟踪采访,历时四年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学术工程。其研究成果“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系列丛书,在2014年9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上隆重推出。丛书的出版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作和科研团队,给予成长中的现代女性以启迪和动力,促进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与东西方文化教育的传播交流。

随着历届论坛的举办,刘继南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达成的共识、理念付诸行动,建立一种稳定的长效机制,实现论坛和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女性领导力的培育与提升。2012年8月15日,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非洲分论坛召开,开幕式上津巴布韦女副总统乔伊斯·穆菊茹在致辞中指出:“高等教育和高端培训的缺失,是女性发展的一大主要障碍。”刘继南意识到,高等教育和高端培训对于提升女性领导力至关重要。

2012年10月,刘继南和同事们开始酝酿建立一个致力于女性领导力,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女性领导力研究与提升的常设机构。2013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联合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发展基金会,向民政部申请登记注册成立“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2014年2月,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获准成立,刘继南任院长兼法人代表。

为了使研究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运行,刘继南主持制定了《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章程》,并设置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院务委员会。刘继南要把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打造成一家高层次、国际化和综合性的学术机构。

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是高端的。研究院聘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陈至立女士担任名誉理事长;理事会成员由包括四位现任重点大学女校长在内的教育界和妇女界杰出的女性领导组成;聘请的院长顾问,也都是从中国政府部门卸任的省部级女性领导。除了拥有高端的领导层外,研究院还将聘请一批知名学者组成研究队伍,以政治领袖、文化精英、企业高管、高校领导等精英女性为研究对象,从事提升女性领导力、促进性别和谐与社会进步的科研与培训。如此可见,研究院的研究队伍、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也很高端。

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是国际化的。学术委员会拟邀请国际知名的女性组织负责人、世界著名的大学女校长和女性领导力研究领域的前沿专家,共同建设一个跨国界、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并致力于加强女性领导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推动男女两性社会和谐共生,促进高等教育和女性领导力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是综合性的。研究院集科研、教学、培训、活动举办于一体,知行合一,与权威的女性研究机构,知名大学的MBA、EMBA学院合作,开展中外女性领导力研究、女性领导力教育与培训、大学女校长论坛的举办、杰出女性领导的评选和《世界女性领导力发展研究报告》的发布等多种活动。

有了全面的谋篇布局和明确的发展定位,刘继南还竭尽全力将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推向更高、更广的平台。2014年4月9日,刘继南会同欧洲大学女校长会议组委会主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前校长居尔松教授,赴巴黎拜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向她介绍了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的历史、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的宗旨业务和“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学女校长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并诚邀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出席2014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和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的揭牌仪式。

如今,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的成立,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正式揭牌了。干事业,刘继南总是这样满腔热情、不辞辛苦,一猛子扎到底。凭借超乎常人的努力,她所创办的现代女性领导力研究院赢得了伊琳娜·博科娃的赞赏和支持。“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继南于晚年之际再创办这样一个实体,是想为提升女性领导力、推动社会结构性改革进程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再栽一棵树”。

还记得,刘继南卸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时,发表过这样一段肺腑之言:“1965年,我自北大毕业,分配到北广,从此扎根到了这里,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可以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融入了我流淌的血液里。我常想,我就是校园里的一棵白杨,既然把我根植于此,我就要在这里生存发展,不挑不拣、无怨无悔,从土壤里汲取营养,还这块土地一片绿荫。”

源自心灵地爱一个地方,才会义无反顾地坚守,才会想着怎样福荫后生。在挚爱的土地上,刘继南再栽一棵树,我们期待这棵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奔跑·怒放——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山红红我的天分也许并不算高,但是我一直是很努力的一个人。——山红红山红红,1959年出生,河南郑州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华东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艺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化工系做访问教授。历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炼制系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2004年2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副校长,2005年7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校长。现兼任教育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理事、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和《石油炼制与化工》编委。Shan Honghong was born in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in 1959.She graduated from East China Petroleum Institute in 1982 and started to teach there.In 1987,she got her master’s degree in petroleum processing from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her Ph.D.from East 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 in 2004 in the field of chemical process engineering.Shan Honghong held previous appointments of dean and vice president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In 2005,she became its president.She is a member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organized by Ministry of Educaiton, China;a member of China Petroleum Society;the chairma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ittee of China Petroleum Education Society and the deputy chairperson of Shandong Petroleum Society.厚积薄发与石油结缘

1959年,不过是时光机器里一枚小小的齿轮,一如既往地滚动着,刻下一道道划痕。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世界各国之间,科学技术的较量正在逐渐取代波诡云谲的政治对抗。年轻的共和国自然已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