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对了才治病——儿童合理用药问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0:07:11

点击下载

作者:郑成中,牛杰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药用对了才治病——儿童合理用药问答

药用对了才治病——儿童合理用药问答试读:

前言

在儿科临床医疗工作中,经常遇到因家长缺乏儿科用药的基本常识而出现儿童不合理甚至错误用药的问题,或者因“渴望尽快治愈”要求医生使用多种药物、儿童慎用药物为患儿治疗疾病的情况,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时还可能由此引发一些医患摩擦。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介绍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和科学治疗儿童疾病的常识和方法,指出儿童用药方面常见的家长认识误区,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疾病,掌握家庭治疗护理原则及知识,初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辨识什么情况下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家长答疑解惑,内容涉及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基本治疗用药原则,特别强调和纠正家长在儿童用药方面的认识误区,以及如何避免错误用药、重复用药、滥用药等不合理用药问题,避免儿童使用“儿童慎用、禁用药物”。

本书没有采用传统的系统性疾病分类或系统性药物分类论述的套路,而是完全以患儿家长的视角,依据孩子生病后,家长最需要掌握的共性基本常识和知识、最常发生的症状和疾病的治疗、家长最关注的特殊问题和特别年龄段的问题分部分叙述,不求“全”,避免“偏”,突出重点,兼顾儿童常见疾病的合理诊治。这样,一旦家中孩子生病,家长就能方便快捷地从此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内容。

开篇讲解儿童和儿童疾病的特点,介绍儿童疾病用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常识。比如,儿童不是成年人的“简单缩影”,儿童具有独特的结构、生理特点,儿童疾病有其独特的规律,儿童药代动力学不同于成年人,引导出一系列儿童用药的特别知识,让家长对儿童用药的特殊性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接着逐一论述发热、感冒、咳嗽、哮喘、腹痛、腹泻、便秘等儿童最常出现的患病表现,帮助家长们科学认识这些表现的病因、诱因、存在的利弊、家庭护理和治疗原则。这些科学知识是广大家长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家长们经常比较困惑的。家长往往在孩子生病时很不容易掌握观察和治疗的“度”,不积极治疗担心耽误病情,太积极治疗又担心滥用药物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比如,发热虽然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但80%以上的家长并不能科学认识和合理处理发热,一天中带孩子多次或到多家医院就诊,非要医生将其体温“立即降到正常”。对于家长类似的错误认识,本书尽量详细予以解答。儿童疾病中绝大多数是感染性疾病,因此,关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在选用抗菌药物时与成年人有何不同,在用药品种、剂型、剂量等方面家长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和注意事项,书中专设了30余个问题为家长讲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迅速变化,儿童疾病谱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当今儿童疾病谱的变化特点,本书对目前儿童发病率高、危害大的一些疾病进行了系统讲解。比如,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越来越常见,儿童营养过剩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共存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疾病的防治知识,家长应该有基本了解。

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的起始阶段,一个尚不成熟的生命从母体出生来到世界,面临着多种疾病的巨大威胁和挑战,此阶段会有一些特别的疾病、特别的表现,需要特别的治疗和护理。本书单独设置了新生儿疾病用药部分,对常见的新生儿基本问题详细论述。比如,如何喂奶、如何洗澡、如何护理皮肤、如何认识常见疾病都是家长应知应会的知识,家长如何识别和防治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脐炎、新生儿肺炎等知识也都很实用。

目前,药物市场上有不少针对儿童感冒发热的中成药制剂,这些药物的使用比较混乱,我们特意安排了一个部分对此进行叙述,以指导家长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书中关于儿童期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设置了36个问题,基本覆盖了家长经常咨询的内容。对于一些没法分类而且家长又特别需要了解的问题,安排在“其他”部分。比如,儿童常见的晕厥、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防治。同时,我们编写了数十条家长容易误解的治疗方法、治疗常识方面的问答,例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有关益生菌和耐药等方面知识以及家长如何读懂血常规化验报告等。

现代化的生活设施(电、天然气、汽车、火车)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儿童带来了更多的意外伤害的机会。儿童意外伤害时,家长如何现场急救,是家长迫在眉睫要补的一课。我们把儿童常见的急症、意外伤害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要领一一进行了介绍,相信家长能从中获得较大收益。

相信这本书会给广大患儿家长、非儿科专业的医生以及刚踏入儿科的年轻医护人员带来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本书编者均为多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专科医生,编写过程中除了儿科专科知识外,还融入了各自的临床经验,并在文字上尽量通俗易懂。但是,医学博大精深、极为复杂,要做到完全用“大白话”不偏不倚地描述专业医学问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能在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尽量兼顾通俗。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郑成中2014年5月于北京

第一部分 儿童用药基本常识1.儿童是成人的“简单缩影”吗

在一般人看来,孩子一出生就五脏六腑俱全,只是个头小、体重轻而已,是一个“小大人”、“成人的缩影”。但是,从医学的角度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个生命从受精卵胚胎发育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出生后直至青春期,儿童的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生理和功能都在快速发育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心理发育成熟则会更晚。

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是指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儿童生长发育遵循由上而下,由近而远,由粗糙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由上而下是指小儿先会抬头,然后会坐、会站,最后会走;由近而远是指孩子先会挥动手臂,然后才会做手指运动;由粗糙到精细是指小儿先会抓东西,然后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东西;小儿先会发单音,再是词组、句子,这是由简单到复杂。以小儿脑的生长发育为例,在胚胎时期神经系统首先形成,脑的发育最为迅速,出生时脑重约370g,占体重的10%~12%左右,7岁时已接近成人脑重,约1500g;3岁时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8岁时接近成人;神经纤维到4岁时完成髓鞘化,故婴儿期各种疾病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泛化,容易发生惊厥。

同样,小儿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和药代动力学具有以下特点:(1)药物吸收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和成熟的变化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出现相应的变化。一般来说,口服剂型生物利用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药物静脉注射或滴注时,由于直接进入体循环,所以没有吸收过程。新生儿、婴幼儿因肌肉组织相对于年长儿较少,更少于成人,故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药物吸收不恒定,很少采用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2)药物分布特点:

药物在组织器官的浓度与年龄、体内水的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一些药物的体内分布在新生儿与婴儿、儿童、成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婴幼儿其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药物蛋白结合率大于80%时即可发生蛋白结合位点的竞争替换,可导致游离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3)药物代谢和清除特点: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肾,由于儿童肝肾功能不完善,其对药物的代谢清除较慢,很容易出现蓄积和毒副作用。例如,由于婴幼儿体内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使用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

正是因为儿童生长发育不成熟,其在好发疾病的种类、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转归、治疗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对药物的反应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儿童免疫功能不完善易患肺炎、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就是其典型例子。所以,儿童绝不是成人的“简单缩影”,在治疗疾病时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2.儿童不同年龄段如何分期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将0~18周岁定义为儿童,医学界习惯以0~14周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目前有逐步向青春期延伸的趋势。医学上将不同年龄的儿童又分为如下7个期:(1)胎儿期:

指从受精卵形成至娩出的一段时间。(2)新生儿期:

指从出生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3)婴儿期:

指出生28天后至1周岁。(4)幼儿期:

指从1周岁后至3周岁。(5)学龄前期:

指从3周岁后至7周岁。(6)学龄期:

指从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7)青春期:

指从12或13周岁至17或18周岁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3.不同时期的儿童有哪些生理特点(1)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共40周。医学上将胎儿期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妊娠早期(0~12周),此期各组织器官处于形成阶段,若受到感染、放射线、化学物质或遗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可引起先天畸形甚至胎儿死亡。二是妊娠中期(13~28周),此期胎儿开始体格生长,各器官迅速发育,至28周时胎儿肺泡发育基本完善,已具有气体交换功能,在此胎龄以后出生者存活希望较大。三是妊娠后期(29~40周),此期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基本功能继续成熟,出生后具备生存能力。(2)新生儿期:

新生儿自出生后即脱离母体的氧气、营养物资供给,为适应环境,他们将经历建立自主呼吸、循环等一系列巨大调整变化,生命会受到威胁,此期不仅危重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儿童死亡的半数发生在新生儿期。(3)婴儿期:

此期为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每日需要的总热量和蛋白质相对较高,但其消化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和营养紊乱,发生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腹泻等疾病。并且,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低,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4)幼儿期:

在这个阶段,小儿体格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开始会走,活动范围增大。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差、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身保护能力,家长要注意预防小儿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预防传染病,保证营养和辅食的添加,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学习语言的能力。(5)学龄前期:

在此时期,小儿体格发育进一步减慢但智能发育增快、理解力逐渐增强、好奇心强,特别喜欢模仿,能学习简单文字、图画及歌谣,可塑性很强,应重视培养他们爱劳动、爱卫生、爱集体、懂礼貌等优良品质,防范发生传染病、意外事故和中毒等。(6)学龄期:

在此期,除生殖器官外,小儿各器官外形均已与成人接近,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应保证营养、体育锻炼和素质教育培养。(7)青春期:

在此期,小儿体格生长再次加速,出现第二个高峰,生殖系统发育加速并趋于成熟。至本期结束时,各系统发育成熟,体格生长逐渐停止,各种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但精神行为和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开始增加。应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性知识教育与生理、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由于过度营养导致儿童肥胖大幅增加,肥胖可能是成年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需早做防治工作。4.不同时期的儿童用药有哪些特点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科诊治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及青春期儿童。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方面的器官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在药物的应用方面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是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儿童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合理选择药物,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与合理。(1)胎儿期用药特点:

胎儿容易受孕母用药的影响。很多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再加上药物自身的性质和胎儿生理及代谢功能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可致使胎儿中毒或畸形。迄今为止,对妊娠期绝对安全的药物还很少,应尽量减少妊娠期用药,必须使用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2)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小儿正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体格生长显著加快,各器官功能渐趋完善,代谢快、易发生功能紊乱,故此期要特别密切注意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要警惕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例如:婴幼儿很难反映出氨基糖苷类药物早期中毒的表现,一旦听神经受损,多成聋哑,造成终身残疾。母亲在这一时期要哺乳,也要注意药物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产生的后果。此外,婴幼儿呼吸道狭窄,发生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甚至痰堵窒息。婴幼儿发生腹泻时,不宜过早使用止泻剂,以免使肠道毒素吸收增加,而加重全身中毒症状;在便秘时,则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多吃些水果、蔬菜、B族维生素、蜂蜜等,不宜轻易使用导泻剂而影响健康。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能引起婴幼儿呼吸抑制等中毒发生,不宜使用。(3)年长儿童用药特点:

随着发育速度加快、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早期。在此期,儿童对影响神经、骨骼发育和内分泌的药物特别敏感。虽然儿童期体内有较为成熟的药物代谢酶系统,但某些药物对具有特异质的儿童可产生严重的特异质反应,故应有相应的防范措施。5.儿童用药适宜哪些剂型?如何选择

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儿童专用药在配方、规格、形状、颜色、口味等方面需要适合儿童疾病、生理、心理特点和要求。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及药物的性质,尽可能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滴剂、混悬剂、咀嚼片、泡腾片等,使儿童乐意接受用药。婴幼儿应该选择口服液、颗粒剂,尽量避免选择片剂、丸剂等,以免发生意外。

另外,还可选择半衰期相对长的一些衍生物,减少服药次数,使家长、患儿和医护人员都容易掌握应用,也可以增加儿童用药的依从性。比如,近年来推出的阿奇霉素,每日只需服药1次,3~5日为一个疗程,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用药的依从性。

很多成人规格的药品给儿童使用时,要分成若干份,但分药时不但会造成药品污染,也不能保证准确的药量,尤其是一些缓释剂和肠溶制剂,分开后会影响药物的效果。有些针剂使用少量,剩余的只能扔掉,造成了药物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所以,在选择儿童用药时,应尽量选择适合儿童应用的剂量规格。6.为什么不主张婴儿用片剂、丸剂药物

口服是治疗小儿疾病最常用的给药方法,其优点是方便、经济、安全,适用于大多数患儿。但小儿服药不同于成人,服药被动,对服药的依从性比较差,往往是在患儿剧烈哭闹时家长强行把药灌入患儿口中,使小儿对服药产生更加恐惧的心理。而且,小儿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其咽部神经与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导致吞咽功能不全,此种情况下吞咽药物时可能使部分药物进入呼吸道,造成气管、支气管异物性阻塞,影响患儿有效呼吸,易发生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如果药物为片剂或丸剂等有形物质,患儿不易吞服,若药物误入气管,落入下呼吸道,更不易被机体吸收,易造成局部纤维化、组织坏死甚至迁延不愈。因此,把药物制成颗粒剂或口服液,在很大程度上既减轻了家长喂患儿服药的压力和小儿服药的恐惧心理,又防止了小儿服药时意外情况的发生。另外,如果在药物中增加适合患儿的添加剂,改变药物颜色和味道,则还可提高小儿服药的依从性。7.怎样计算儿童用药剂量

常用的小儿用药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1)按体重计算:

这是儿科常用的计算方法,即算出每日或每次的用药剂量: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千克)×每日(次)/每千克体重所需药量。儿童体重计算公式:生后1~6个月的体重(千克)=[出生时体重(千克)+月龄×0.7];生后7~12月的体重(千克)=(6+月龄×0.25);2岁以后的体重(千克)=[年龄×2+8]。1岁以内可以粗略估计为3(出生)、6(半岁)、9(1岁)千克。年长儿童若按体重计算超出成人量的话,则按成人量用。(2)按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方法比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临床上对于一些毒副作用大、剂量要求特别精确的药物需要按体表面积计算,比如化疗药物的计算常以体表面积公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为:30千克以下,体表面积(平方米)=体重(千克)×0.035+0.1。(3)按年龄与体重估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2×小儿体重(千克)÷100(4)按成人剂量折算:

适用于毒副作用小、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安全范围大的一般药物。新生儿为成人剂量的1/10~1/8,6个月婴儿为1/8~1/6,1岁为1/6~1/4,4岁为1/3,8岁为1/2,12岁为2/3。

用上述任何方法计算用药剂量,还必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结合,同龄儿童体重相差可能很多,个体差异很大,要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例如,新生儿或小婴儿肾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一般药物剂量宜偏小,但对新生儿耐受性较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则可适当增大用量;儿童对强心苷、阿托品等耐受性较大,对吗啡、乙醚等较敏感,实际用药时应考虑酌情加减。8.为什么儿童很少采用肌内注射

小儿很少采用肌内注射,这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6个方面:(1)小儿肌肉层薄,肌肉中血管、神经丰富,进行臀部肌内注射时,若进针部位、深度掌握不好,加之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易造成小儿注射性臀肌挛缩症。臀肌挛缩主要由反复多次臀部肌内注射引起,注射针头的反复机械性刺激以及药物的影响,使注射部位的肌肉出现局部“化学性炎症”,受累的肌肉最终失去弹性,出现挛缩,从而影响运动功能。(2)小儿不会很好配合,常常哭闹、挣扎,这时进行肌内注射,易发生注射部位偏移、药液外流,或针头弯曲以及折针等危险。(3)肌内注射因给药量有限,往往不能满足治疗需要。如果必须肌内注射,疗程最好在3~5天,最多不能超过2周。在治疗过程中,可用热毛巾外敷注射部位,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以利于局部硬结的吸收。(4)由于小儿肌肉组织少、局部血液循环较丰富,肌内注射到局部的药物吸收到血液进而分布到全身的速度很不确定,有些药吸收过快致血药浓度过高且毒副作用较大时会产生药物中毒。(5)小儿皮肤娇嫩、局部抵抗力差,加之易被粪尿污染,注射后针眼处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现象,甚至会发生脓肿。因此,在肌内注射时应执行无菌操作,对注射部位严格消毒,家长应注意局部卫生。(6)肌内注射治疗时,常因小儿不合作导致注射部位不准确,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也可能因由患儿本身神经走向异常所致。最常见的是小儿坐骨神经损伤,出现在臀部肌内注射后当天或2天前后,少数是在肌内注射后20余天才出现症状,表现为注射部位及同侧肢体疼痛、麻木、肢体少动或跛行、足下垂或内翻、肌肉萎缩及注射部位包块等严重并发症,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及生活。肌内注射后一旦发生神经损伤,治疗效果大多不满意。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和避免并发症等情况发生,小儿不宜采用肌内注射。9.为什么儿童更多采用静脉输液用药

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吸入、舌下含化、外敷、直肠给药、注射(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等,主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剂型和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情况以及治疗需要来选择。

口服给药对成人而言是最常用、最方便、既经济又安全的给药方法,但对小儿很难实施,小儿的哭闹、挣扎以及拒绝,再加之很多家长不会采用正确的喂药方法,常导致药物喂不进去,甚至引起小儿误吸而发生意外;由于小儿消化系统等生理特点,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差异非常大,同样的剂量很难保证相同的疗效。

吸入疗法是应用超声波、空气压缩方式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其目的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帮助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改善通气功能,适应于气管切开术后、痰液黏稠和支气管哮喘的患儿。

直肠给药是将药液灌入直肠的给药方法,因药物难以保留,只能用于经黏膜吸收的小剂量临时给药。

小儿疾病多采用静脉注射或输液治疗,这是由小儿疾病、生理调节特点所决定的。小儿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加之小儿自身生理调节能力弱、易发生代谢失常等情况,应及时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同时补充营养、输入药物,达到供给热能、控制感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有效药物直接按照需要剂量精确地输入患儿体内,不受胃肠给药吸收率的影响,保证了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因此,静脉注射或输液是小儿疾病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10.输液一定比吃药好得快吗

静脉输液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这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也是用药直接、剂量准确、疗效最确切的方法,尤其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非常重要。

家长对输液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一是“输液治病好得快”,家长认为“打针”、吃药不仅好得慢,而且挺麻烦,还是输液好得快;二是“孩子大病小病都得输液”,认为“孩子小、抵抗力低、吃药困难,无论大病小病都应该输液”;三是“输液可以防病”;四是“输液补充营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可见滥用输液、不合理用药已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一是过度输液会增加孩子和家长的痛苦,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二是输液反应,输入致热原物质或输液过程中被污染等原因,均可导致输液反应;三是相对于口服治疗,输液引发药物性皮炎、严重过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四是液体中不溶性微粒沉积在肺等重要器官可能导致肉芽肿病等。

输液是治疗手段,不是防病措施。而且,常规输液用的葡萄糖液、生理盐水补充的营养极有限,一般患者根本不需要。对于绝大多数轻症患儿,口服药物治疗完全可以达到疗效要求,没必要输液治疗而增加孩子的痛苦、家庭经济负担,也达不到疗效好、见效快的目的,甚至可增加药物毒副作用、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的风险。小儿每年感冒1~3次很常见,而且90%以上的感冒为病毒性、自限性,这也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建立、完善、提高免疫力必须经过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一般性感冒发热“高度重视”,非要求输液治疗,这些不必要的输液大大增加了儿童用药的不合理、不安全和不良反应问题。

那么,哪些情况应该输液治疗呢?一是由于禁食需要补充维持生理需要的液体、电解质、营养素,如严重呕吐、手术、消化道出血等;二是严重脱水、休克等疾病,需要扩容抗休克;三是各种严重感染,需要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如肺炎、败血症;四是各种疾病或抢救时,必须保持静脉通道,随时药物治疗;五是早产新生儿不会吃奶或吃奶量不足者。11.什么是输液中的微颗粒?有什么危害

近年来,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注射液中存在不溶性微颗粒,其中直径大于50微米的颗粒肉眼可见,同时还存在大量的肉眼不能发现的不溶性微粒。正是那些直径在2~50微米,而且不能在体内代谢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导致了各种输液污染疾病。

含大量不溶性微粒的输液进入人体可直接造成热原质样反应,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不溶性微粒的主要危害是由于微粒在机体组织的叠加堆积、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微粒进入微血管可直接造成阻塞,人体毛细血管的管径只有7~12微米,因此即使检验合格的注射剂中的异物,一旦进入这种极细的血管中也可引起阻塞,造成局部损伤或坏死。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由于不溶性微粒在某些部位长期堆积刺激,可形成肉芽肿样病变以及器官的严重损伤。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据报道,英国一名25天的新生儿因肠炎死亡,其在治疗后期曾输液数千毫升,在其肺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肉芽肿,考虑是由于大量输液带来的不溶性微粒造成的。有学者对一个曾输液40升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堵塞。

如何预防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呢?首先是减少不必要的输液治疗;其次,尽量使用精密输液器,可有效滤过大部分不溶性微颗粒;三是必须保证输液药剂质量符合规定、严格输液操作程序、确保输液环境的洁净,是防止不溶性微粒再污染的重要措施。12.家庭怎样正确储存和管理药物

不少家里都会设立小药箱,储备一些常用药,以备急用。然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要用的药没有备或者找不到,或者发现药品已经过期、发霉变质、药品说明书丢失等情况,无法使用。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家庭小药箱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应急备用的药品品种:

主要以非处方(OTC)类药物为主,重点是退热药(如泰诺退热滴剂、布洛芬口服液)、止咳化痰药、止吐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防治脱水药(如口服补液糖盐粉)、应急平喘药、抗过敏药[如氯苯那敏(扑尔敏)、氯雷他定(开瑞坦)]、助消化药、烫伤药膏、外用消毒药[如乙醇(酒精)、聚维酮碘(碘伏)]、创可贴等。不主张存放抗菌药物等需专科医生指导使用的处方药。家里成人药品多为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药物,为防止孩子误服中毒,建议成人药品不与儿童药品同箱存放。(2)将药品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容器或位置:

最好是专用的小药箱,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的高处,并加锁,以免孩子触及、偷吃、误服而发生中毒(这类误服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特别提醒的是,一些外用药、腐蚀性药需单独存放。家用灭蚊、灭蚁、灭蟑类药剂绝对不能与药品混合存放,以免发生意外中毒伤害。(3)分门别类打好标签存放:

急救药与常用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格存放,并标示清楚主要用途、过期日期等重要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需要时很容易找到需要的药品,以免忙中出乱,发生误服误用事件。尤其是外用药刺激性、腐蚀性或毒性较大,一旦误服伤害较大,最好用醒目的红字标明。(4)定时检查清理药品:

定期清查家庭小药箱,查看药品是否变质、过期。一旦发现药品发霉、粘连、变色、变味、松散变质或药水出现絮状物、沉淀、挥发变稀、变浓等现象,要及时淘汰,并及时补充新药品。13.什么是OTC类药物

OTC类药物即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OTC),是指患者自己根据药品说明书自选、自购、自用的药物。非处方药经过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的特点,通常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会造成体内蓄积中毒,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非处方药又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分别标有红色和绿色OTC标记。甲类OTC(红色)是只能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配备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技术人员的社会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的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OTC(绿色)是除了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零售商业企业零售的非处方药,其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保健品类不是药品(比如钙片、润喉糖等),其批准文号一般标以食健字,没有非处方药的OTC标志。西方发达国家对药物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已经20多年,且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仅美国非处方药就高达3.5万余种,出现疾病用非处方药治疗的人数比找医生治疗者多4倍,大病到医院找医生,小病到药店购药治疗,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但是,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器官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在药物的应用方面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尽相同。对于有某些基础性疾病、特殊体质、特殊疾病的患儿,即便是OTC类药,也不一定绝对安全,使用不当,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家长也不具备安全合理使用的判断能力。因此,建议家长,给年幼儿使用OTC类药品,也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14.怎样正确给孩子喂药

孩子生了病,又不肯吃药,这是父母经常碰到的难题。对于这个难题,父母既要有耐心,又要细心,还要根据不同年龄分别对待。

第一步:喂药前必须按医生要求查对所服药物,包括药名、应用剂量、药品质量。如果片剂发霉、变色则不能用;水剂混浊、变色、有霉坏味不能用;放置时间过久的药和已过期失效的药也不能服用。

第二步:正确选择喂药时间。最佳喂药时间一般选择在饭前0.5~1小时进行,因为此时胃内容物已排空,有利于药物吸收和避免小儿服药后呕吐。但对胃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红霉素等),可于饭后1小时服用。

第三步:喂药前,先给孩子戴好围巾,并在旁边准备好卫生纸或毛巾,以便药物溢出时,及时擦拭。在喂药过程中,如果小孩吐出药,要及时按量补上。

对于出生几个月的小儿,由于其味觉尚未发育成熟,可用滴管或塑料软管吸满药液,将管口放在小儿口中,每一次以小剂量慢慢滴入,等其咽下后再继续喂药。也可以把药溶入温水后再倒进奶瓶里,让小儿自己吮吸。由于婴儿药量较少,注意不要让药物粘连在奶嘴上,这样会影响用药剂量。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小儿轻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

1~3岁的小儿对药物已逐渐敏感了,开始哭闹挣扎,不肯吃药。这时父母可以把丸、片剂研成粉末,用糖水调成稀糊状,把小儿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头稍偏向一侧,用手捏住下巴,将装有少许药液的小勺尖紧贴小儿口角慢慢灌入,让药液自然流入口中,待小儿咽下后,放开下巴,把勺移开。如果小儿不愿意吞咽,可用手指捏一下小儿的两颊,待其吞咽后即放开手指。如果小儿哭闹挣扎得厉害,可以先喂一点甜米粥,等他(她)愿意继续吃粥后,在装有米粥的小勺中掺入药粉喂下。对于特别苦的药,可以在小勺里放点糖,将药粉倒在糖上,再放点糖盖上药,准备好糖水,灌入小儿口中服下。当小儿口中含药不肯下咽或包有糖衣的药片不易吞服时,可用小匙轻压小儿的舌部,以刺激其吞咽,或利用婴幼儿特有的反射性吞咽动作,促使其将药咽下。其具体方法是:家长在距小儿面部30厘米处,柔和地向小儿面部徐徐吹气,这样便可引起小儿产生吞咽动作。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1~2岁的小儿。

年长儿开始懂事了,父母可以耐心地与小儿交流,讲明吃药的道理,鼓励其主动吃药,并适当给予小小的奖励,这样让小儿从心理上消除对药物的恐惧,由被动变主动,不再害怕吃药。

有的父母怕药太苦,就在喂药的时候掺一些牛奶或果汁,想改善口感,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可与某些药物发生作用而影响药物吸收。果汁口味甘甜,若与健胃药和止咳药等合用会降低药效。其实,只要吃药以后立即多喝水,苦味就会被稀释而逐渐消失,而且也利于药物尽快到达胃肠,及早吸收。

在喂药的时候,禁止在小儿哭闹、睡着时或捏鼻子灌药,因为这样做容易把药和水呛入气管,造成危险。有的父母缺乏耐心,见小儿迟迟不肯吃药,便强行灌药,结果药被呛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轻者呛咳、呕吐,重者窒息死亡。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父母千万不能莽撞行事,以防意外发生。15.为什么用药前必须先看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主要成分、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中药制剂说明书还应包括主要药味(成分)性状、药理作用、贮藏等。药品说明书能提供用药信息,是医务人员、患者了解药品的重要途径。

我们用药前需要弄清楚是否对症、怎样使用、疗程、疗效判断、有什么禁忌等问题,还要特别了解药品有哪些毒副作用,做到胸中有数,而药品说明书中有该药品的全面信息。因此,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根据《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基本作用是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同时,药品说明书还有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法律意义,可以作为药品管理领域一系列法律事实的认定依据,包括判定假药劣药、缺陷药品、虚假药品广告和药品召回对象的认定依据。16.药品说明书中什么信息最重要

药品说明书中最重要的信息主要包括有效期、主要成分、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当然,储藏条件也很重要。药品说明书上还会特别标明幼儿、老人以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等内容,须严格遵守。

除了解其功效、用法、用量外,还需特别关注“慎用、禁用”的相关内容。慎用是指应用药品时要谨慎,但不是绝对不能应用,小儿、老人、孕妇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往往被列入“慎用”范围,在用药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停药。禁用即禁止使用,凡属禁用的药品,一定要严格执行药品说明的规定,禁止特定人群使用。如吗啡能抑制呼吸中枢,支气管哮喘和肺心病患者应禁用,否则会对人体构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很多药在成人普遍使用,但在儿童属于慎用或禁用范畴,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药品有效期的信息也非常重要。药品的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的储藏条件下能保持其质量的期限。所有药品从生产后到使用前都会有储存间期,即使在正常的储藏条件下,其效价(或含量)会逐渐下降,甚至会增加毒性,以至无法使用。因此,为保证药品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常根据其稳定性试验和留样观察,预测或掌握其效价(或含量)下降至不合格的时间,并依此规定药品在一定储藏条件下的有效使用时限,这就是药品的有效期。它是一个直接反映稳定药品的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药品必须严格遵守其特定的贮藏条件存放,并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家长在给小儿用药之前必须查看有效期,同时,还要注意药品有无颜色、气味、发霉、浑浊等异常现象,这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条件,切不可忽视。17.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怎样分型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在一种新药或药品的新用途的临床试验中,其治疗剂量尚未确定时,所有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也应视为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为A、B、C三型:(1)A型不良反应:

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大于1%),死亡率低;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征、后遗效应。(2)B型不良反应:

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其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小于1%),死亡率高。如:与个体遗传特质相关的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3)C型不良反应:

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的部分不良反应,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其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18.家长怎么观察药品不良反应

为了更好地及时观察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首先要认真阅读所使用的药品说明书,熟悉药品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已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观察药物反应。比如,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赛庚啶等)都有嗜睡的不良反应,莨菪碱类药(阿托品、654-2)会出现皮肤潮红、无汗、心率快等不良反应。这些基本都是A型不良反应,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预知。

对于B型、C型不良反应的观察、判断、分析比较困难,有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当患儿出现与所患疾病不能解释、找不到合适的诱因而出现的奇怪症状时,要高度怀疑药品不良反应。比如:莫名其妙地出现不同寻常的发热、皮疹、呕吐、剧烈头痛、腹痛、心慌、呼吸困难、血尿、胡言乱语、昏迷、惊厥、皮肤黄染、皮肤湿冷发花、紫绀等异常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药品不良反应,并应及时就医。19.孩子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时家长该怎么办

当家长怀疑孩子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时,要毫不迟疑地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停用目前使用的药品,如果是不能随意停用的特殊药品或停用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生命危险者,尽可能电话征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决定是否停用。

发生一般性的不良反应,可以带上所用药品以及药品包装、药品说明书及时就医;对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应向120求救,急救转运中注意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同时带上相关药品资料就近去医疗单位抢救。

由于药品种类很多、疾病不同、个人遗传特质不同,药品不良反应千差万别、多种多样,家长不易明确判断,在用药期间家长应该注意观察、记录异常反应情况。需特别强调的是,家长一旦怀疑有药品不良反应的可能,应该第一时间带患儿和使用的药品(包装盒等)及时就诊,由医师进一步检查分析判断,并进一步指导处理。20.怎样防止孩子误服药物

儿童发生误服和服药过量的事件时常发生。

误服是指错误地口服了不是针对该患儿疾病的药物。患儿可常因误服毒副作用大的成人药物(误服常同时存在过量问题)而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如致残、致死。儿童误服药物的常见原因有:家里药品保管不善,没有采用专柜和束之高阁存放,儿童随手可以拿到;在没有成人监护下,孩子误将药品当“糖果、小食品、饮料”食用;家长不恰当地“鼓励”孩子自取服药习惯。

服药过量是指超规定剂量使用某一种药物,并引起相应中毒反应。主要见于:家长急于让患儿疾病痊愈,不遵医嘱加倍用药、短期内反复多次用药、多种成分有重叠或多种互相配伍禁忌的药同时服用;在没有成人监管下,孩子擅自服药。

针对上述儿童误服和过量服药的原因,家长要在药品存放、儿童监管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一定要遵医嘱给孩子服药,一旦发生误服、过量服用药物,或者是孩子突然出现不同寻常的症状,都应第一时间就医。21.孩子是高度过敏体质,用什么药都过敏怎么办

临床上常会遇到过敏体质患儿,在感染等因素激发下机体处于高度致敏状态,对很多药过敏,而孩子生病又必须用药治疗。这个时候,用什么药都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家长焦急无可非议,尤其是当今医患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医生的临床治疗也面临极大风险和挑战。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与医生深入地交流沟通,充分听取医生的分析、建议,共同面对困难和风险。基本原则是治疗疾病的核心药物需要用、救命的药要用,但是,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既要确保治疗,又要把风险降到最低。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我们一般会采取下列措施:一是尽量减少用药种类,非必需的药不用;二是尽量减少静脉用药种类,能口服不静脉,减少过敏的概率或降低过敏的程度;三是尽量不用中成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尤其静脉注射的针剂;四是用什么药就用该药配制皮试液,做过敏试验;五是减慢输注速度、严密观察和监护,一旦有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及时救治。

经过上述特殊措施的处理,绝大多数患儿,都能够找到不致敏的药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仍有个别患儿不能完成治疗,即便过敏试验阴性,药物应用一两次后又会出现过敏反应、药疹、发热等。此种情况下,疾病治疗必须用药,不能耽搁没有退路,偶尔也会在抗组胺,甚至激素的保护下应用药物。22.小儿选药用药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药物治疗是儿科临床诊疗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小儿不是成人的简单“缩影”,用药方面绝不仅仅体现在用药剂量的层面上,相对于成年人,小儿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他(她)们是一个正在生长发育的个体,全身各个器官组织和各种生理功能都处在不断发育变化、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正因为这一事实,同样的药物在儿童体内药代动力学与成人有很大差别,患儿用药也必然有它的特殊性和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1)诊断的明确性:

治疗之前应尽可能明确诊断,只有明确诊断,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保证药物选择的准确性,这是药物治疗的前提。(2)药物的有效性:

当诊断明确后,应选择针对病因或改善主要症状、主治主要致病损害过程的有效药物,并计算出用药剂量、选择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和疗程,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3)药物的安全性:

小儿用药除了要求疗效好、见效快外,更重要的还应确保药物的安全性。相对成人而言,小儿用药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应慎重用药。在临床上虽然有很多药物疗效很好,但其毒副作用较大,或者对小儿有特殊的毒副作用,儿科就不能用。例如喹诺酮类药物是疗效很好的抗菌药,但它可能导致小儿骨关节损害,故不能给小儿使用。(4)用药的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是指患儿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这对小儿非常重要。“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格言,对于小儿没有任何价值。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儿很难自觉、主动地克服用药过程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异常口感或疼痛等),往往拒绝治疗,强烈反抗,易造成意外伤害和心理创伤,因此提高小儿用药的依从性至关重要。对于口服药尽可能选择不同年龄段小儿的剂型。小婴儿多选用颗粒剂、口服液等,还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小儿口味、颜色及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减少用药次数。若需静脉给药,可以留置套管针,减少穿刺次数,调整适当的输液速度,尽量减少治疗过程给患儿造成的不适。对于年长儿,多做诱导工作,尽可能让其主动接受治疗,达到提高依从性的目的。(5)药量和疗效的科学性:

用药剂量是在科学研究和大量临床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的,兼顾了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能随意加量或减量。用药疗程的长短主要是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疾病的轻重急慢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若剂量小、疗程短则达不到预期疗效,易复发;若剂量大、疗程过长,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多副作用和生理功能的损害。所以用药的剂量、用法和疗程必须依照科学规律。(6)用药的简便性:

孩子用药的依从性差,很多药物又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用药的种类不宜太多,在针对病因和主要症状选择用药的同时,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7)不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的治疗药要尽量避免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这是儿科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有很多药在成人中用得很好,但在小儿中不能使用。(8)药物的价廉性:

反对主张用药越贵越好的观点,一个药物好与不好,首先看其是否对症,其次看疗效,三看毒副作用大小,在这三方面都好的情况下要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药物。(9)个体化治疗原则:

由于孩子的年龄、体质特点等不同,同样的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存在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特殊患儿需特殊处理(个体化原则)。23.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的重要信息

人在生病时,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血常规检查简便、快速、易行,能够帮助医生迅速了解患者的血液基本变化,为进一步判断疾病提供有用线索。

带孩子看病经常会查指血(血常规),家长拿到化验结果肯定会感到迷茫无助,上面密密麻麻几十项指标,而且都是英文缩写,下面简明扼要地介绍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主要项目和意义,以帮助家长解读化验结果。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需主要关注的有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项。看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以下几个方面。(1)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参与氧气运输的一种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是其合成的重要原料,主要代表的含义为是否贫血。血红蛋12白正常参考值范围: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12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范围:男性为(4.5~5.5)×10/升,女性为1212(3.5~5.0)×10/升,新生儿为(5.2~7.0)×10/升,儿童为(4.212~5.2)×10/升。

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水平称之为贫血,可见于多种疾病:①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这是儿童贫血常见的病因;②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时有发生;③各种急性、慢性失血所致红细胞丢失过多,如严重外伤失血、溃疡病出血、鼻出血,④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各种溶血性贫血,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黄疸比较常见;⑤各种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红蛋白增高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呕吐、腹泻等严重脱水,先天性紫绀型心脏病,某些肾脏疾病,高山地区等。如发现血红蛋白结果异常,应注意查看是否同时伴有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数目异常,必要时应做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这些数据对于进一步明确贫血的病因非常重要。(2)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

血液中的白细胞俗称“白血球”,包括中性粒细胞(Gran或NEU)、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Lym)和单核细胞(Mono)。化验单中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是指计算上述各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正常参考值:白细胞计数99(WBC):成人(4.0~10.0)×10/升,儿童(5.0~12.0)×10/升,9新生儿(10.0~22.0)×10/升。白细胞分类计数(儿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0%~6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3%~8%,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30%~65%,单核细胞1%9~6%,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0.05~0.3)×10/升。

在不同的疾病状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医生会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及百分比的变化来判断病因。

白细胞减少常见于:①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②某些严重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粟粒性结核、严重败血症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④某些药物及化学试剂及放射线影响,如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化妆品、不合格装修材料等。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①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脑、急性阑尾炎等;②外伤或组织坏死,如大面积烧伤等;③明显的白细胞升高应警惕白血病的可能;④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急性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及寄生虫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剥脱性皮炎、肠道寄生虫病等,某些白血病也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应注意,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在发热初期可有应激性升高,有些生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波动,如餐后、剧烈运动等。(3)血小板计数(PLT):9

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升。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止血与凝血。血小板数量过高,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栓;过低则容易发生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淤斑等。血小板升高常见于血液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川崎病等,某些感染后、缺铁性贫血、脾切除后等也可有血小板增高。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某些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以及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单中的项目比较多,不可孤立地看某一项,必须把各项化验结果综合分析,医生也会根据临床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的情况做进一步的综合诊疗处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