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文集(套装共4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3:50:16

点击下载

作者:《环球科学》杂志社,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文集(套装共4本)

《科学美国人》专栏作家文集(套装共4本)试读:

总目录

CONTENTS

封面

版权信息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

对苹果设计说不

外星人长得像人吗

哀伤是一种精神病

目录

CONTENTS

序 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起点

前言 科学奇迹的见证者

分蛋糕的学问

防忽悠的心理学

汽油知多少

脑力劳动:饥饿催化剂

困于懒惰

恶心的医学

下半身思考

有种就吞下去

百折不挠是冠军

出场停赛

疯狂的高尔夫

噼噼啪啪做研究

骑车去冥界

读不了 存着走

140字的研究

每天用“苹果” 一周好生活

拼字游戏的心理危机

小孩子有大智慧

他们年轻 他们干劲十足

吃吃东西 跳跳舞

你信吗?你买吗?

遭遇智能马桶

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

挂羊头 卖狗肉

利润的泪花

无处打喷嚏

寻找征兆

许愿要当心

狗咬狗的故事

剃须未尽 斩草留根

苹果与奶酪

月球为什么不是由奶酪组成?

生命奇迹

最胖幻想

有啤酒的美好世界

有画为证

致命的娱乐

啊 硫醇 我的硫醇

厕纸的进化史

最残忍的一割

怎样让指纹消失

控告动物伤害罪

飞鸟投弹

八哥洗冤录

力挺鸟类

喵星人崛起

以“短”取胜

树懒不懒

消化道一游

拯救香蕉

西红柿为什么不甜了?

拉丁名中的奥秘

混乱的植物界

物种分类新论

人浪动力学

企鹅与官司

你是科盲法官吗?

岁末大派送

生命如赌场

诺贝尔奖得主的可敬面孔

两次天文航海

宅人的旅行

断层有罪 断案无理

摸到天的摩天楼

昨天的预言实现了吗?

未来就在眼前

末日之后 疯狂依旧

把死人交出来

简而言之

哦 我们已经升空

返回总目录序科学文化传播的新起点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编辑出版。它的出版对中国推广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作繁忙、学习紧张,没有时间阅读每期《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的人来说,购买这套书,在业余时间阅读,基本就可以了解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的精彩内容。《科学美国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大众科学刊物之一。该刊物于1845年由画家、企业家和出版商鲁弗斯·波特(Rufus M. Porter,1792~1884)创办。在过去将近170年的时间里,《科学美国人》由1845年的发布美国专利局(现为美国专利商标局)新闻的4页周报,发展成内容广泛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的著名刊物,销量占据全球大众科学杂志的半壁江山。

任何作品和出版物都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科学美国人》产生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那时也是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现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欧洲的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明不仅仅传播到北美大陆,同时也引发了美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科学发明高潮。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美国首部专利法案通过并颁布的影响下,爱迪生等发明家不仅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奠定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还产生了美国的探险文化和对客观事实的好奇文化。在这个背景下,美国文化形成了偏重于科学文化的模式。诞生于此时的《科学美国人》具有鲜明的科学与工业色彩,饱含无穷的探索和想象空间,同时还有对科学价值和科学文化的深刻反思。该刊的理念和内容吸引了众多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很多知名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等,都曾给该刊投稿。除科学家之外,还有很多科学哲学家和科学人文学者在此发表关于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伦理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文章。《科学美国人》进入中国已经有几十年了。虽然其中文版《环球科学》是按月出版的,但由于其中的内容非常前沿,即便时隔数月甚至数年之后来看,不少文章仍然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迪,让我们看到科学发展的历程。因此,精选这个著名杂志中适合中国人文化欣赏习惯和兴趣的文章,单独出一套精选系列,就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精选”自然有精选的方式和眼光。本系列精选的范围不仅仅是原版的《科学美国人》中的专栏文章,还包括中国科学家在《环球科学》上撰写的精彩文章。经过专业编辑们的谨慎遴选,这套丛书可谓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本系列分为四册,分别是:

1.《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超乎想象的科学解读;

2.《外星人长得像人吗》——怀疑论对科学的揭秘;

3.《哀伤是一种精神病》——走出健康误区;

4.《

对苹果设计说不

》——科学达人的技术笔记。

其中,关于外星人的传说的文章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启发意义。作者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是科学史博士,在关于伪科学的论述方面是比较著名的学者。他关于伪科学的定义和科学的定义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科学与工程学指标》(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中被多次引用,并成为科学方法定义的理论基础。他创办的《怀疑论者》(Skeptic)在科学文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他还成立了“怀疑论者协会”(The Skeptics Society),经常组织科学文化的研讨会。2002年,舍默的书《人为什么相信怪异的东西:伪科学、迷信与我们这个时代的迷惘》(Why People Believe Weird Things: Pseudoscience, Superstition, and Other Confusions of Our Time)在中国出版,获得好评。他的书对于识别各种所谓的“大师”和伪科学现象、培养国人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科学的思维以外,在科学知识的表达方式上,中外也有很大区别。西方科学知识体系以美国为代表,其表述的基本特征是:

1.全球视野,关注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事件以及产生的影响;

2.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表述一般从使用者最有可能产生错误认识或者体验的角度展开讲解;

3.描述的角度极其新鲜,往往是读者难以想象的,因而起到的启发效果奇好;

4.视野超前,即往往针对某个科学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而且跟踪的多数是最好的研究机构或者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甚至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在过去的将近170年间,有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其撰稿和该刊物持续畅销的原因之一。《科学美国人》不仅仅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关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动态的重要刊物,也是科学记者或科学作家了解美国和欧洲科学的优秀读物。由外研社出版的“《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集合了该杂志里最好的作品,通过精选、编辑、再创作呈现给读者。该系列既是大众科学文化创作领域的教科书,也是供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撰写大众科普文章时参考的极具价值的优秀作品。

外研社是中国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重镇,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机构。外研社将科学文化作品作为出版重点,说明中国文化正在向先进的前沿领域挺进,也说明世界正在向科学技术文化领域迈进。在科学文化领域中,中国应该认真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逐步形成用理性思维方式看待身边世界和各种现象的潮流,这是民族文化得以进步的力量源泉之一。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仅靠经济指数,也不仅仅靠军事力量,只有同时具备科学文明的民族才会赢得世界的尊重。从这个角度讲,我希望这套书能成为外研社在科学文化传播中的新起点。前言科学奇迹的见证者陈宗周《环球科学》杂志社社长

1845年8月28日,一张名为《科学美国人》的科普小报在美国纽约诞生了。创刊之时,创办者鲁弗斯·波特(Rufus M. Porter)就曾豪迈地放言:当其他时政报和大众报被人遗忘时,我们的刊物仍将保持它的优点与价值。

他说对了,当同时或之后创办的大多数美国报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近170岁的《科学美国人》依然青春常驻、风采迷人。

如今,《科学美国人》早已由最初的科普小报变成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月刊,成为全球科普杂志的标杆。到目前为止,它的作者,包括了爱因斯坦、玻尔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成为《科学美国人》的作者之后,再摘取了那顶桂冠的。它的无数读者,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都在《科学美国人》这里获得知识与灵感。

从创刊到今天的一个多世纪里,《科学美国人》一直是世界前沿科学的记录者,是一个个科学奇迹的见证者。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当他带着那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机器怪物在纽约宣传时,他的第一站便选择了《科学美国人》编辑部。爱迪生径直走进编辑部,把机器放在一张办公桌上,然后留声机开始说话了:“编辑先生们,你们伏案工作很辛苦,爱迪生先生托我向你们问好!”正在工作的编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手中的笔停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这一幕,被《科学美国人》记录下来。1877年12月,《科学美国人》刊文,详细介绍了爱迪生的这一伟大发明,留声机从此载入史册。

留声机,不过是《科学美国人》见证的无数科学奇迹和科学发现中的一个例子。

可以简要看看《科学美国人》报道的历史: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科学美国人》马上跟进,进行了深度报道;莱特兄弟在《科学美国人》编辑的激励下,揭示了他们飞行器的细节,刊物还发表评论并给莱特兄弟颁发银质奖杯,作为对他们飞行距离不断进步的奖励;当“太空时代”开启,《科学美国人》立即浓墨重彩地报道,把人类太空探索的新成果、新思维传播给大众。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科学美国人》的报道因此更加精彩纷呈。新能源汽车、私人航天飞行、光伏发电、干细胞医疗、DNA计算机、家用机器人、“上帝粒子”、量子通信……《科学美国人》始终把读者带领到科学最前沿,一起见证科学奇迹。《科学美国人》也将追求科学严谨与科学通俗相结合的传统保持至今并与时俱进。于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科学美国人》及其网站当之无愧地成为报道世界前沿科学、普及科学知识的最权威科普媒体。

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美国人》也很快传向了全世界。今天,包括中文版在内,《科学美国人》在全球用15种语言出版国际版本。《科学美国人》在中国的故事同样传奇。这本科普杂志与中国结缘,是杨振宁先生牵线,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心支持。1972年7月1日,在周恩来总理于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的宴请中,杨先生向周总理提出了建议:中国要加强科普工作,《科学美国人》这样的优秀科普刊物,值得引进和翻译。由于中国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杨先生的建议6年后才得到落实。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夕,《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开始试刊。1979年,《科学美国人》中文版正式出版。《科学美国人》引入中国,还得到了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以及时任国家科委主任的方毅(后担任副总理)的支持。一本科普刊物在中国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体现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刊物本身的科学魅力。

如今,《科学美国人》在中国的传奇故事仍在续写。作为《科学美国人》在中国的版权合作方,《环球科学》杂志在新时期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通信、翻译与编辑手段,让《科学美国人》的中文内容更贴近今天读者的需求,更广泛地接触到普通大众,迅速成为了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科普期刊之一。《科学美国人》的特色与风格十分鲜明。它刊出的文章,大多由工作在科学最前沿的科学家撰写,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会与具有科学敏感性和科普传播经验的科学编辑进行反复讨论。科学家与科学编辑之间充分交流,有时还有科学作家与科学记者加入写作团队,这样的科普创作过程,保证了文章能够真实、准确地报道科学前沿,同时也让读者大众阅读时兴趣盎然,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关注与热爱。这种追求科学前沿性、严谨性与科学通俗性、普及性相结合的办刊特色,使《科学美国人》在科学家和大众中都赢得了巨大声誉。《科学美国人》的风格也很引人注目。以英文版语言风格为例,所刊文章语言规范、严谨,但又生动、活泼,甚至不乏幽默,并且反映了当代英语的发展与变化。由于《科学美国人》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知识,又反映了规范、新鲜的英语,因而它的内容常常被美国针对外国留学生的英语水平考试选作试题,近年有时也出现在中国全国性的英语考试试题中。《环球科学》创刊后,很注意保持《科学美国人》的特色与风格,并根据中国读者的需求有所创新,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有些内容还被选入国家考试的试题。

为了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世界科学的最新进展与成就、开阔科学视野、提升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环球科学》杂志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展开合作,编辑出版能反映科学前沿动态和最新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理念的“《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丛书,包括“科学最前沿”(已上市)、“专栏作家文集”、“诺奖得主文集”、“经典回眸”和“科学问答”等子系列。

丛书内容精选自近几年《环球科学》刊载的文章,按主题划分,结集出版。这些主题汇总起来,构成了今天世界科学的全貌。

丛书的特色与风格也正如《环球科学》和《科学美国人》一样,中国读者不仅能从中了解科学前沿和最新的科学理念,还能受到科学大师的思想启迪与精神感染,并了解世界最顶尖的科学记者与撰稿人如何报道科学进展与事件。

在我们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编辑出版“《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丛书,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展望未来,我们希望,在《环球科学》以及这些丛书的读者中,能出现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比尔·盖茨那样的科技企业家。我们相信,我们的读者会创造出无数的科学奇迹。

未来中国,一切皆有可能。分蛋糕的学问切蛋糕前,先来作作数学分析。

在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的电影《制片人》(The Producers)中,马克斯·比亚里斯托克(Max Bialystock)和利奥·布卢姆(Leo Bloom)炮制了百老汇音乐剧《希特勒的春天》(Springtime for Hitler),并合谋套取25,000%的利润。(“安然事件”是这部片子的现实版。)在剧中,两位主角曾有过片刻的反省,一方问道:“一部音乐剧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可以卖掉百分之多少?”另一方轻轻地回答:“任何东西,你只能卖出它的百分之百。”直到后来,我终于领悟了这种说法。

一个数学家、一个政治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共聚在酒吧。等等,不对,应该是一个数学家、一个政治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合写了一篇论文。别吃惊,这是真的。他们指出,在特定情况下,两个人在分完某样东西以后,都会觉得自己得到的那份比较多。当然,这可不是魔术师用镜子和烟雾制造出来的幻象。

这篇论文刊登在《美国数学学会通报》(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2006年12月刊上,标题是《切蛋糕的更好方法》(Better Ways to Cut a Cake)。它论及的绝不是研习磨刀技术。实际上它真正论及的是,在分割物品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需求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一场生日聚会而言,各方就是分享蛋糕的那些人。“我们用蛋糕来比喻各类可以分割的物品,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偏好。”美国蒙特克莱州立大学(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的数学家迈克尔·琼斯(Michael Jones)这样解释道。这块蛋糕是一种象征,它可以是一块既有树林又有海滩的土地,也可以是一套公寓——小房间可以观景,而大房间则没有窗户,还可以是一只鸡——既有鸡胸肉,又有鸡腿肉。

不过,这块蛋糕却无法代表馅饼(pie)。事实上,对于蛋糕切分理论,数学家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虽然仍显不足和陈腐),这种理论研究如何一刀划分整个空间。有一篇关于馅饼切分理论的文献写道,馅饼的切法是从中心开始下刀,然后呈放射状地往外切。所以,完全切开一块馅饼需要两刀。不过,琼斯指出,从数学的角度上说,“你可以把蛋糕看作一块已经切了一刀的馅饼”。听上去,这像是隐居在山顶的智者会对贝蒂·克罗克(Betty Crocker)说的话。

不管怎样,还是回到费伯学院的返校日聚会上来。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切蛋糕。如果两个人用传统的手段切分蛋糕,那么方法相当简单,而且历史比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提议民众吃蛋糕的年代还要久远。这个方法就是:一人切,另一人选。如此一来,切蛋糕的人会力求切分均匀,因为他知道,如果稍有不公,自己必定会得到较小的那块。

但是这种切分方式对某些蛋糕来说就行不通了。琼斯说道:“举例来说,如果一个蛋糕一半是巧克力口味,一半是香草口味,而一方更喜欢巧克力口味,另一方却没有偏好,那么就存在某种切法,可以令他们在感觉上都得到了大半个蛋糕。”欢迎你在家中一边喝咖啡、品尝丹麦甜点,一边好好温习一下切分过程涉及的公式。尤其是当两个以上的人分享蛋糕时,这个过程会变得相当复杂。但是,在两个人分享巧克力香草蛋糕的例子中,你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喜欢巧克力口味的人得到了巧克力部分的80%(尽管只占了整块蛋糕的40%),他就会感觉占了便宜。而他那位没有偏好的伙伴,在得到剩下60%的蛋糕时,自然也会心满意足。可见,蛋糕制作商把蛋糕做得越来越复杂,把价格标得越来越高,其实是有经济动因的。

这个蛋糕切分理论可以应用于诸多场合,例如土地分割谈判等。它也间接地阐明了安然公司图谋的不完备之处。因为,虽然这个理论证明你真的可以感觉到拥有多于百分之百的蛋糕,但是至少你得先有一个蛋糕。(翻译 姬十三)防忽悠的心理学了解说服规律,你就可以和销售员周旋到底。

它忠心耿耿,但不是普利茅斯的勇士;它载我到新去处,但不是福特的探险者;它可在树下停放,但不是丰田的红杉(那棵树是枫树)。它是我现在的座驾,一辆1992年的本田思域。它甚至还有个气囊,不过是司机专用的。岁月流逝,我这部座驾也过时了,因为我的乘客们也想要气囊,我承认到了换车的时候了。

况且,车上的空调也坏了有8年了。我经常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在这么一部账面价值为0的车子上投下1,000美元实在不明智。仔细一算,花钱修理的结果不是得到一辆带空调的车,而是一部能跑的空调。

于是,我走进了汽车市场,也就是说,我要去和美国商贸史上受讽刺、被谩骂最多的人物——汽车推销员打交道了。幸好,走进展示厅的我有备而来——我读了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B. Cialdini)发表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2001年2月刊上的《说服的科学》(The Science of Persuasion)。在文中,西奥迪尼概括了转变他人想法、控制他人行为的几种基本方法。明白了这些方法,也就对劝说有了免疫,不会再当冤大头了。

比方说,当第一家车行里那个啰啰唆唆的推销员发现(或捏造)他和我有相同的背景,我就知道他是在和我套近乎,因为如果对方是我们喜欢的人,我们为他做某件事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可他的这一招并没有奏效。

几天后他打来电话,说我看过的车子减价了,而且“只在今天”。我明白他是在使用稀缺策略,因为机会有限时,我们更易受到诱惑,贸然出手。要不是那辆车的右侧视野同样有限,我说不定就上钩了。“只在今天”的优惠实在是个诱人的选择(如果我能保证从此开车只往左转的话)。

第二家车行的推销员在试车时就坐在我身边。他在车子经过一家加油站时说:“乖乖,你看那价格高的。”我知道他的言外之意:他的车子能节省高价燃料。作为社会性动物,人类具有回报他人的天性。看样子,这位推销员在帮我节省未来的汽油开支,这就让我更容易在当时买下车子,回报于他。可惜那车子仿佛是一只叮当乱响的罐子,颠得人骨头散架,这让他那从理论上显示出的慷慨大方打了折扣。

来到第三家车行,我遇见了一位不紧不慢的推销员。不管那是不是他的销售策略,我都挺喜欢他的这种风格。他的车我也喜欢,于是就买下了。可到了提货的时候,我却失望地在那辆崭新车子的引擎盖上发现了一道又长又丑的划痕。接待我的推销员那天出去了,他们说我得找业务经理商谈。那位经理大人坐在一块高出展示厅2英尺(约60厘米)的平台上。这一招当然是为了把他塑造成权威人物(再来件黑袍、一把木槌就更像了),因为我们对于权威人物总有一种天然的信任和服从。

然而,我的知识又一次给我打了预防针。当我告诉他不去掉划痕我就不收货时,这位经理对我使出了互惠律和稀缺律。他说:“你知道,我们是费好大劲才为你搞到这辆车的。”我立马搬出自己的稀缺律回击——我从口袋里掏出支票说:“好嘛,我也是费了好大劲才挣到这些钱的,等车子没问题了再打电话给我。”

结果第二天他们就打来电话了。当然了,你我都知道,我挣这些钱并不费劲,但这个就作为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吧,大家都是朋友嘛,对吧?(翻译 红猪)汽油知多少油价飙涨的年代,提高汽油里程数有高招。

2009年5月19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宣布了新的联邦油耗标准:到2016年,全美轿车和轻型卡车的油耗标准应达到每加仑35.5英里(约每升15.1千米)。这略低于我开了17年的本田思域在高速公路上的里程数。

新标准的要求并不算高。在采访中,一位汽车保险专家告诉我:“这些年,汽车的平均油耗标准已达到每加仑27.5英里(约每升11.7千米),但这个‘平均油耗标准’很没谱,计算方法简直可笑。”只要当橡胶轮胎碰到路面,35.5就会变成32或28,甚至变成通用汽车在2016年的股价。

话虽如此,新标准毕竟是个创举(就像我20世纪70年代那辆平庸的普利茅斯),现已初见成效(就像我80年代那辆差劲的普利茅斯),如果实施顺利,不仅能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就像我那辆破旧不堪的普利茅斯),还能促进环保和改革事业的发展。但这就苦了大油耗车的车迷。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参议员汤姆·科伯恩(Tom Coburn)几乎是含泪追问:“要是想开大油耗车可怎么办?身为国民,难道就没有花钱开大油耗车的权利吗?”

参议员大人,对你的痛苦我深表同情。这里我运用美国人的聪明才智给你支一招:细心保养,适当驾驶,从每加仑(1加仑约为3.8升)汽油中挤出的里程数会比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任何标准都多得多。相反,如果按以下几条方法操作,则能把任何高能效汽车变成鲸吸牛饮的石油猪:

猛然启动。这既费油,噪声又大,操作简单,其他司机一定不怀疑你的钱多得烧得慌。

多踩油门和刹车。这能让汽车的油耗标准,也就是汽油里程数降低1/3。

从你的字典中去掉“恒速操纵”(Cruise Control)一词,除非你想阻止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详述精神病史,或者不让他跳上奥普拉(Oprah)的沙发(影星汤姆·克鲁斯公然反对心理治疗,并在主持人奥普拉的访谈节目中跳上沙发)。

别给轮胎打满气。举手之劳,却能增加3%的能耗,值得一试。

千万别给爱车升级换代。这个有意的忽视会再增加4%的能耗。

尽可能让引擎空转。这是降低效率最有效的办法,能让里程数降到每加仑0英里;比这更厉害的是用障碍物堵住车子,然后在油门上压块砖头。(千万别在车库里试第二种方法,因为碳排放有害健康,尽管有些人硬说无害。)

能绑在车顶的东西,千万别藏到车里。空气阻力能拉低里程数。开空调的时候打开车窗,这样也能增加阻力。

千万别一次去几个地方。如果超市隔壁就是干洗店,那么先去超市,买完日用品回家放好后,再去干洗店(他们可能需要点时间来洗完上一批衣物)。那外出的最佳时机呢?当然是交通高峰期。塞车是降低汽油里程数的最佳办法。

最后,重物带得越多越好。把《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过刊从地下室拖出来,统统堆进行李箱。后座和地板也别空着。各种杂志、报刊、书籍也能为浪费燃料作贡献。如果你前卫到只习惯电子阅读,也可以在车里装满木材、水泥和金条。到2016年,购买汽油时还能用得上。

如需了解更多此类窍门,请登录美国联邦政府的油耗提示网站www. fueleconomy.gov,并对照列表中的建议,逐一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参议员科伯恩大人就能提高汽车的平均油耗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把油门踏板从我这样踩油门畏畏缩缩的人的脚下撬走。(翻译 红猪)脑力劳动:饥饿催化剂从自助餐到零食,科学发现一览。

我常常自问:为什么每次写完一篇文章,总会觉得肚子饿呢?现在我明白了。《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认为,脑力劳动会导致热量摄入大幅增加——没错,我把写作这玩意就称为脑力劳动。研究人员让14名加拿大学生在不同时间内完成三项任务:放松坐定、阅读一篇文章后概述大意、完成一系列记忆和注意力测试。在三项任务上各自花费45分钟之后,学生们得到了一顿放开肚皮尽管吃的自助午餐。之所以选择加拿大,是因为加拿大拥有一套先进的人类学研究的伦理规范。

上述每项脑力劳动需要燃烧的热量,仅比放松状态下多3卡路里。然而,在学生们总结完文章大意,站到自助餐桌前时,摄入的热量却较放松状态多了203卡路里;在完成记忆与注意力测试后,摄入的热量较放松状态多了253卡路里。通过对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所取血样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思考导致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大幅振荡。因为葡萄糖为神经元提供能量,脑部一旦缺乏葡萄糖就会向胃部发送信号,胃部则驱动双手将嘴塞满,即使脑部仅消耗了少量能量也照塞不误。这些研究人员写道:“脑力劳动后过度补充热量,加上人们在从事脑力劳动时缺乏体力活动,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好好想想这句话吧——除非你正在节食。

说到卡路里,不妨再说两句。据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的数学家设计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包裹巧克力球。以往,人们多用正方形锡箔或纸张包裹巧克力,造成大量浪费。但我们这几位不屈不挠的几何学家发现,如果将包装纸的形状换成等边三角形,则每包一枚巧克力就能节省0.1%的包装纸。这样一来,每吃1,000枚用三角形包装纸包装的巧克力球,就能省下一整张正方形包装纸啦!

既然说到零食,不妨引申几句。美国化学协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的《天然产物杂志》[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注意,这可不是幻图出版社(Fantagraphics Books)的《天然先生传》(The Book of Mr. Natural)]报道说,在大麻中发现的几种化合物或许能够预防抗药性细菌感染。科学家自然早就知道大麻中含有抗菌成分,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研究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关于大麻潜在功能的研究少之又少。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取了大麻中的五种成分,并对超级毒物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即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每种成分都对细菌造成了很大破坏,而且其中两种成分似乎对精神没有任何影响——这意味着这两种成分可以制成药物,且不会导致患者精神极度兴奋:因为失控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感染已经让这些在医院的病床上瘫软数周的患者倍感恐惧,没人会希望再用一种对他们的情绪火上浇油的抗菌药吧。(翻译 红猪)困于懒惰改变越多,越背离初衷。

这篇文章我交稿很晚。就是开不了头,没精打采。你们该了解这种情形。

幸好,编辑不能拿我怎么样,因为我愉快地发现是一种疾病造成我的拖拖拉拉:显然,我受到了“动机缺乏症”的困扰。被我在《岁末大派送》这篇文章里夸赞过的《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在2006年4月1日那期报道了这个新奇的毛病。那篇文章中写道,“极度懒散可能有医学上的解释,一批知名的澳大利亚科学家称它为动机缺乏症(motivational deficiency disorder, MoDeD)。”(MoDeD挺容易跟Mos Def搞混,但后者肯定没有患这种病。)

莱特·阿戈斯(Leth Argos)医生是这种疾病的发现者之一,文章接着引用了他的话。他对懒散的这些描述应该算是破绽百出,即使你忘了文章的发表日期,也会发觉这不过是个愚人节的玩笑。随后,动机缺乏症的披露捎带出一种名为Strivor的药物,据称,该药可以成功治愈此病,能令“以前离不开沙发的年轻人像投资顾问一样拼命干活”。想想这个可怕的副作用吧。

然而,玩笑自有它的用意:这篇文章的意图便是将人们的眼球吸引到一个关于“贩卖疾病”的研讨会上去,所谓“贩卖疾病”,就是要用医学方法解决日常问题,把身体的种种不适都看作疾病,从而为一些药品打开市场。不过,这种噱头倒是暗合了一种确实存在的毛病。随便在互联网上一搜,我们便能发现,无数媒体都毫不怀疑地引用了《英国医学杂志》的这篇报道。这正是动机缺乏的新闻界。

来点真实的新闻:在美国,恐怖袭击预警愈加频繁,以致人们对恐怖袭击的担忧也快成了新的病症(尽管人们最常见的死因还是心脏病、癌症、酒后驾车或行车中接听电话)。然而,美国的预警能力还远不够完善,这使得原本竞选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FEMA)主席等要职的7名候选人告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称将不再参与选举,原因是他们认为政府对应急管理并不上心。

我提到这个问题仅仅是因为美国肯塔基州议员哈罗德·罗杰斯(Harold Rogers)的一番话,他是掌控美国国土安全部财政大权的众议院小组委员会主席,自然也掌握着联邦紧急措施署的经济命脉。他言之凿凿:“在此地我要告诉你们,紧急措施署需要的是一个长久的领导人,那些地区及分支主管们不能再只做表面文章,而要行使起长期职责来。因为我希望在关键时刻能有人担当得起责任。”

罗杰斯的这句“在此地我要告诉你们”,令人回忆起另一段几乎以同样语句开场的演说。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在就职演说中讲道:“让我们的朋友和敌人同样听见我在此时此地的讲话:火炬已经传给新一代美国人。这一代人在本世纪诞生,在战争中受过锻炼,在艰难困苦的和平时期受过陶冶,他们为我国悠久的传统感到自豪——他们不愿目睹或听任我国一向保证的、今天仍在国内外作出保证的人权渐趋毁灭。”在45年中,这个“在此时此地的讲话”,居然从民族精神和象征的全面总结,沦落为欲寻紧急措施署当家人而不得的无力告白,想想动机缺乏症吧。(翻译 姬十三)恶心的医学医学就是艺术加科学加忍住干呕。

长篇连续剧《陆军野战医院》(MASH)里描绘了一群不知疲倦、恪尽职守的外科医生。另一部长篇连续剧《急诊室的故事》(ER)则表现了英勇的急诊工作者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而2013年完结的情景喜剧《我为喜剧狂》(30 Rock)里同样刻画了一位名叫利奥·斯贝斯曼(Leo Spaceman)的医生。

不知什么缘故,这位斯贝斯曼(也可以叫他太空人)大夫什么科都能看,精神科、器官移植、眼科、产科,样样都行。当一个刚刚当上父亲的男人问斯贝斯曼,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为什么“全身都是黏黏的”时,这位医生回答:“因为这事就是这么恶心。”

生孩子确实特别麻烦。但是仔细地思考一下医学领域就会发现,正如斯贝斯曼所说,医学整体上就是恶心的。这自然也引出了我们下面的话题:粪便移植。

这种手术的学名为“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手术时将一小份来自捐赠者体内的、经稀释的粪便移植到接收者的结肠里(够恶心的)。手术的目的是将健康的肠道菌群植入缺乏这些细菌的人体内(试想数十亿的微生物在你的肠道内游动的画面)。多项研究证明,粪便移植的细菌大军能够有效遏制难治的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结肠炎,而那正是严重腹绞痛和频繁血痢的罪魁祸首(已经反胃了)。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就像细菌世界的大屠杀,会扰乱肠道细菌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能保证人体健康),而且往往不起作用。有研究者因此在《临床胃肠病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上撰文,说FMT应该是优先考虑的选择,而不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读医学期刊,呕)。

可惜的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已颁布命令,禁止这些细菌骑士随便出征。2013年5月,FDA要求医生在实施FMT手术前填写研究型新药申请表。医学博士朱迪·斯通(Judy Stone)于她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网站开设的博客“从分子到医药”(Molecules to Medicine)中坦言,新规定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FMT的使用也将因此受到影响。斯通特别指出了阻碍FMT普及的一大原因,并称其为“恶心因素”(“ick factor”):“至今为止,在我所建议的移植手术案例中,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病患或家属,因为这些人急切地想要缓解症状,对手术求之不得。阻力主要来自其他医护人员,尤其是内科医生,他们似乎对此特别反感。”他们认为粪便移植太恶心,但腹绞痛和血痢就很美好吗?

为了消除粪便移植手术中的恶心因素,我要重申前面的观点:医学整体上就是恶心的。

在电影《非洲女王号》(The African Queen)中,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得主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之所以能够忍受被恶心的蚂蟥爬满全身,是为了让外科医生能有足够的时间来为他接上断指。而在现实中,蚂蟥的运用常常出现在创伤治疗中心里或显微手术中,因为它们能够制造天然的抗凝血剂,因此被用来维持血液流动。

蛆常常被用来吞食各种伤口周围的腐肉,因为它们清洁伤口的能力比医生还要强。“蛆疗法”当然不好听,于是以“幼虫疗法”取而代之,后来又改为“生物外科”,使得名字里彻底没有了“蛆”,但它们还是会出现在伤口里。

顺便给FMT的支持者提个醒:为了营销,“粪”字应该尽量避免。“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被改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不是没有道理。是的,不能有“核”(nuclear)字。

蚂蟥和蛆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我关于“医学是恶心的”这个观点。再来看几个更接地气的例子:我们的脚上有趾甲真菌、脚趾囊肿、锥状趾、脚臭等种种问题;皮肤科医生要对付源源不断的皮疹、疣和痣;牙科医生要把手伸进陌生人的嘴里;骨科医生要挪动骨头的位置;耳鼻喉科医生就是来对付耳屎、鼻屎和痰的;脑外科、器官移植、泌尿科、直肠科、妇科,全都是恶心的。哪怕是儿科大夫送给你孩子的棒棒糖,也终究会令你的汽车仪表盘在你开车回家的路上沾满孩子黏糊糊的口水和手上的脏东西。

去听听寄生虫学的讲座吧,只消看一眼麦地那龙线虫的照片,你就会巴不得来点干净单纯的东西,比如朋友的大便。所以各位不妨放开怀抱,笑对微生物组移植。因为医学嘛,反正和它有关的都是恶心的。(翻译 红猪)下半身思考关于身体某些部位的最新消息。

近来我听到一桩最为愚蠢的事,它竟然发生在英国,这令我相当震惊——我原以为这种事情应该出现在美国。无论如何,事情已经发生:一位政府部长称,英国有些年轻孕妇在怀孕期间故意吸烟以降低胎儿的体重,让分娩更为顺利。

这听起来比吸烟本身更凶险,不是吗?去给脑袋缠个绷带吧,如果你刚才曾吃惊到昏倒过去,还撞破了头的话。我重申一下,这是我听过的最最愚蠢的事情,很能说明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

据一份护士杂志报道,英国公共卫生部长卡罗琳·弗林特(Caroline Flint)透露,“怀孕期间应当吸烟”这一观念是年轻女性和健康专家们告诉她的。讽刺的是,她还曾在英国工党会议上讨论过这种方法。

对于那些沉迷于这种焦油–尼古丁式的分娩方法,并且还觉得这恰恰是遵照医嘱的那些女性,我给个建议,去换一个医生吧。体重太轻会在很多方面对婴儿造成不利的影响,对减轻分娩痛苦也帮助甚微。此外,还有很多种有效减轻痛苦的方法可供选择,比如使用药物。作为一个男人,我永远都不会有福气感受将一个小生命从一个孔洞里生出来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但如果我真的面临这样的情况,并且有药物能帮助减轻痛苦的话,我绝对会引用莫莉·布卢姆(Molly Bloom)的话:“是的,我如是说我就会如是做。”(很巧,这恰好也是莫莉最后不再怀疑无痛分娩的原因,不过这又是另外一个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漫长故事了。)

还有一些消息来自腰部以下。我在广播中听到,一位纽约整形外科医生正在寻找关于臀部手术的工作(一定也引起你的关注了吧),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种可以获得更性感臀部的新方法。请放心,这完全是出于职业好奇心。

这种手术对于《拯救西弗曼》(Saving Silverman)的影迷来说,一定非常熟悉:丰臀手术。这在美国也很流行。根据美国美容整形外科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 Plastic Surgery)的统计,在2004年和2005年,全美总共进行了约4,500例这样的手术,另外还有约10,000例简单的翘臀手术。这种手术费用一般为4,000~5,000美元——价格虽然贵了点,但效果却是一百分。因为如果人们发现你做过这样的手术,他们一定会指指点点,“快看那个翘臀。”(不要指责我这种鄙夷的态度,你看,就是因为我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我至少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得意。)

最后的故事来自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那里的研究者们首次打算动用热辐射红外成像技术测量性唤起速度。研究者让受试者观看色情电影,并记录他们生殖器区域的热辐射。与传统观点相反,这项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达到性唤起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实验对照组观看的录像:一段由《憨豆先生》(The Best of Mr. Bean)和加拿大旅游风光片剪辑而成的片子。如果这些东西可以让你兴奋,而你又不是一个打算嫁给罗温·艾金森(Rowan Atkinson)的加拿大皇家骑警的话,建议你立刻去找医生进行咨询。(翻译 姬十三)有种就吞下去注意你的胃,剑来了!“据说吞剑是危险的。”2005年11月5日《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一篇报道以这句话开头。按照这篇文章的作者、放射线学家布赖恩·威特科姆(Brian Witcombe)的说法,吞剑的一个危险在于会因此被处以死刑。这种情况出现在宗教法庭,在中世纪,吞剑意味着神秘主义,而神秘主义则会招致死刑。想象一下,将一把长长的金属刀硬挤进你的喉咙,那将是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有人认为,除了会招致死刑以外,吞剑还会带来严重的医学风险。不过,据威特科姆说:“几乎找不到因吞剑导致死亡的医疗案例。确实有个加拿大吞剑者不幸身亡,但那是因为他吞下了一把伞。”众所周知,在体内撑开一把伞,该有多么倒霉。

2005年的那篇文章指出,尽管在吞剑界广泛流传着种种有关受伤的奇闻轶事,但是吞剑的风险仍有待医学界作出详细鉴定。如今,这一科研空白已被填补。威特科姆和国际吞剑者协会(Sword Swallow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的执行主席丹·迈耶(Dan Meyer)合作,对吞剑者进行了调查,并将结果发表在2006年12月23日的《英国医学杂志》上。这篇文章还配有一张“本文作者”同时口吞七剑的照片,令人目瞪口呆、喉咙干涩。从照片上看,这位作者显然是迈耶,而不是威特科姆。

总之,威特科姆和迈耶联络了110位国际吞剑者协会的成员,收回了46份有效的答复。这些人在过去的3个月内总共吞过2,000多把剑。在研究中,两位作者“排除了吞下非剑物体(如玻璃、氖管、矛枪或者凿岩锤等)所造成的伤害”。结果表明,喉咙痛是吞剑者普遍抱怨的问题之一,业内人士很自然地称之为“剑喉”。此外,发生频率不高但比较严重的问题包括咽喉或食道穿孔,这可能是职业危害的最真实写照。还有人打算吞下长剑,结果导致长剑穿腹而出。

两位作者对那些吞剑精英的评价是,“一些有经验的表演者玩出了花样,增加了吞剑的危险性。”比如,有人偶尔会在独轮车上表演吞剑,他最终有可能发明有史以来最有创意的扎轮胎方法;还有吞剑者在水下表演,不过要想以这种方式把剑磨快也许是徒劳的尝试。

事实上,些许润滑油是一口吞下整把重剑的关键。两位作者写道:“一把干净的剑至少要用唾液润滑一下才能吞得下去”;“有位表演者曾经用过黄油”——他显然没有意识到饱和脂肪对健康的危害;“有人因为服药引起口舌干燥而不得不退休”——如果药品说明书没有在它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中加入“有可能终结吞剑者的职业生涯”这一项的话,请寻求法律诉讼。

尽管迄今为止,医学文献只对吞剑相关的伤害作过零星报道,但事实上,吞剑者在医学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在2005年《英国医学杂志》上的那篇文章中,威特科姆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868年,一位吞剑者协助德国弗赖贝格的库斯毛尔医生(Dr. Kussmaul)利用直试管、镜子和汽油灯发明了硬式内窥镜。”所以,要感谢吞剑者,让医生们不只是学会了怎么把手伸进病人的钱袋,还学会了怎样将东西塞进病人的喉咙。

话说回来,两位作者在2006年的文章中指出,虽然国际吞剑者协会没有一位成员因为这项技艺而丢掉性命,但他们收到医药费账单时,恐怕会被高额的费用吓个半死:在一个案例中,一位成员的医疗费用接近7万美元。也许你可以试着在职业这一栏里写上“吞剑者”,看看能不能申请到保险金。

然而,从深层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吞剑者”。因为每个人每天都不得不“吞下”不喜欢的东西。但是,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作家。因为,笔比剑更强大,而且体积也小得多。(翻译 姬十三)百折不挠是冠军关于体育比赛,重要的不是怎么比,而是怎么变。

欧洲举办伦敦奥运会和环法自行车赛,北美也有棒球季、橄榄球季。这些都意味着,从设备先进的研究机构到光线昏暗的制毒车间,世界各地的化学家正忙着制造各种分子,好让运动员们吞进嘴巴,吸进鼻孔,涂上皮肤,打进屁股。

体育迷们几乎都在谴责各种兴奋剂,说这是作弊,因为它让选手获得本不该有的好成绩。多数体育迷都认为使用兴奋剂是错误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我有一个问题,提出来肯定会引起激烈的辩论。这不免使我怀疑,这类关于兴奋剂的讨论里不单有理智的分析,也有严重情绪化的表达。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在2004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联赛第6场对阵纽约扬基队的比赛之前,波士顿红袜队的队医靠手术将投手科特·谢林(Curt Schilling)的腓骨短肌腱缝在较深的组织上暂时固定,却没有受到质疑?

好吧,这种问题一般得换个提法:“用类固醇当然是作弊,可为什么把科特·谢林的脚踝缝合几小时,让他可以投球就不算了呢?”我是扬基队球迷,如果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个红袜队球迷,那我马上就得冲着身后大喊:“别拿着那根拨火棍追我!我没说那算犯规,只想知道为什么不算!”

巴里·邦兹(Barry Bonds),这位老兄是个类固醇使用大户,据说其他击球手只要舔他一口就能提高成绩,他大概是进不了美国棒球名人堂了。但谢林的一只血淋淋的袜子倒是进去展出了[谢林接受的手术现在被称为“谢林肌腱手术”(Schilling tendon procedure),而由于当时技术的问题,谢林一用力投球就会血染球袜]。

投球手莫迪凯·布朗(Mordecai Brown)的手曾经被一台农具割伤,从此获得“三指布朗”的绰号,但他的弧线球因此投得更好了。另一位投球手安东尼奥·阿方塞卡(Antonio Alfonseca)遗传了多指畸形症,每个手上有六根指头。我们是不是该加条规则,规定选手必须是五根手指?

还有,为什么那个“汤米·约翰手术”(Tommy John surgery,正式名称叫“尺骨附属韧带重建术”,也就是将受伤手肘尺骨的韧带用身体其他部位的韧带替换)不算犯规呢?我小的时候,如果投球手的胳膊掉了,他就用另外一条胳膊投球,抱歉抱歉,说着说着,就又不正经起来了。让我换一种说法。

我小的时候,如果投球手手肘的尺骨附属韧带受到损伤,那么他不是忍痛投球,就是干脆退役。但是在1974年,整形外科医生弗兰克·乔布(Frank Jobe)却从投球手汤米·约翰的胳膊里取出一根肌腱,替换了他受伤的韧带。约翰得以在大联盟继续投球,直到1989年。此后,有许多投球手在接受“汤米·约翰手术”后成绩优异,有的年轻投手甚至没事就想换韧带。

对于我的问题,最常见的回答是,手术只能让运动员回到以前的天然状态,并不能强化他们的身体机能。听起来倒蛮合理,但仔细想想:同样是运动员,有的被重压摧垮,有的却浑若无事,这还算天然吗?

说到天然,就来说说我最喜欢的奥运选手、七次越野滑雪的奖牌得主埃罗·门蒂兰塔(Eero Mäntyranta)吧,因为这位在1960年代表芬兰出征的门蒂兰塔,是个如假包换的变异人,上过X博士的超能学院。

门蒂兰塔有种遗传病,他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氧含量都大大超过常人。这对耐力运动员来说是件大好事(比每只手多长一根手指好太多了)。

但这其实就是血液兴奋剂,不过是天然的。哦,只要变异是天然的,就算天然的。尽管大多数世界级运动员都没有门蒂兰塔那样的单一变异,但他们肯定有一整组不同寻常、足以提高成绩的基因结构。那么,如果用了兴奋剂就要禁赛,那么拥有能提高成绩的变异也应该一样被禁赛吧?好了万磁王,别让那拨火棍飘起来,我只是问问而已。(翻译 红猪)出场停赛物理学和医学才是棒球场上的最佳选手。

棒球是抛物线运动。据说约吉·贝拉(Yogi Berra,美国退役棒球手)曾经说过:“多看几场球,你就能学会许多。”举个例子:2010年5月29日,在纽约的扬基体育场,我亲眼目睹了扬基队的击球好手亚历克斯·罗德里格斯(Alex Rodriguez)将飞来的棒球原路送回,并击中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的投手戴维·赫夫(David Huff)的脑袋。撞击异常猛烈,球几乎飞到了右外野的围墙处,幸好赫夫的脑袋没有跟着一道飞出去。赫夫中“弹”倒地,在投手丘上俯卧了好几分钟,随后被抬上担架送走。接下来,主场球迷目睹扬基队丢掉了6分的领先优势,纷纷愤然离场。

当时,许多观众都担心赫夫会身负重伤。我呢,由于几十年前多看了几眼物理老师,所以谨慎地保持乐观——因为那个棒球在击中赫夫的脑袋之后弹得又快又远。如果它只朝本垒的方向反弹了几英尺,我就会担心这位可怜的投手会不会成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历史上第二位因公殉职的球手了。[顺带提一句,唯一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比赛中丧生的球手是克利夫兰印第安人队的游击手雷·查普曼(Ray Chapman)。在1920年的一场比赛中,他被扬基队的卡尔·梅斯(Carl Mays)投出的球击中太阳穴,再也没有恢复知觉。此后,只过了短短的51年,有关部门就强制投手佩戴头部护具。]因为那样的话,棒球携带的大部分动能会转移到投手头部。但实际情况是,那一球携带的能量让球体掠过低空,直奔右外野而去,转移到赫夫头部的只有一小部分。

果然,赫夫在附近的纽约长老会医院稍作停留就重返赛场,看起来也不太糟糕。他返场时比赛还没结束。最后,经过4小时22分钟的鏖战,印第安人队以13:11的比分拿下了比赛——这倒是让赫夫没有白倒下一回,可对我们这些在场的观众而言,这个过程显得尤为漫长。

在罗德里格斯打出二垒安打、击中布罗卡区(Broca's area,大脑中主管语言的皮层)的那天下午,还发生了一桩严重得多的事故。受害者是肯德里斯·莫拉莱斯(Kendrys Morales),他在洛杉矶安纳罕天使队中做一垒手。比赛将尽时,莫拉莱斯打出了奠定胜局的满垒全垒打,随后一路小跑起来,可就在他踩上本垒时,左脚脚踝粉碎性骨折。医生说他需要接受手术,可能得缺席剩下的赛季。

同一天晚上,费城费城人队的投手罗伊·哈勒戴(Roy Halladay)投出了大联盟历史上的第20场完全比赛,对手佛罗里达马林鱼队的27名球员全部徒劳地挥舞着荧光棒,我是说球棒,被三振出局。《费城问询报》(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的比尔·莱昂(Bill Lyon)写道:“哈勒戴球路叵测,忽升忽降。”

这位莱昂说中了一半。实际上,没有哪位投球手的过顶投球能使棒球上升——这话是肯尼思·富尔德(Kenneth Fuld)说的,他是一位棒球迷,同时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在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开了一门名叫“视知觉”的课程。[说到新罕布什尔,我可是差点在那里成了职业球员。想当年,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数学系给了我一个礼拜的免费食宿,准备让我冒名顶替,参加数学系的棒球队。只要初始条件充足,数学系的那帮家伙就能准确算出对手击出的球会落在什么位置——当然,依照数学系一贯以来的传统,那个球他们是接不住的。]

作为芝加哥小熊队40人大名单里外野手山姆(Sam)的老爸,富尔德认为,过顶投出的直线速球在飞往本垒的过程中总是会略微下沉。但在击球手看来,这些球的轨迹都是水平的。当球速非常快时,它在空中的下沉幅度就会比预料中更小,这时,它似乎就向上升起来了。这是一种错觉,好比你坐在静止的火车中,却觉得车身在动,而实际是相邻轨道上的火车在动。又好比在扬基体育场里花6美元买个热狗显得不太贵,是因为你已经为屁股底下的座位花了125美元。(翻译 红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