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记(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4:27:59

点击下载

作者:朱煜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书记(大夏书系)

教书记(大夏书系)试读:

自序

二零零八年十月的某一天,天气很好,吃过午饭,我急急忙忙地打车去八道湾。住处离那儿很近,七八分钟就到了。这是我第三次到这里。

八道湾胡同坐落在赵登禹路和西直门内大街的路口。记得第一次来八道湾前,专门请教了商友敬老师。老师是来过的,他取出一张北京地图,标出八道湾胡同的位置,还对我说:“这个胡同真的要转八个弯。”那次,我真的边走边数,但因为激动没数清楚。那时,胡同很窄,土路,高高低低的。

第三次见到的八道湾胡同,变化很大,胡同的第一段好像被改建拉直了,可以一眼看到胡同的深处。路上铺了水泥,胡同两边的墙都被粉刷一新。胡同对面的老房子已被高层住宅小区取代。我举着照相机,一边录像一边往里走。不一会儿就到了八道湾十一号的门口。与一九九七年第一次来时没有区别,门框还是那样低矮窄小。只有门牌是簇新的。门口晒着衣被、煤球。一条很小的过道通往院内。我迟疑了一会儿,往里走,并关掉了照相机的录像功能。

苦雨斋还在。树也在。但搭建在院子里的各种小屋子把它基本挡住了。只能看到苦雨斋的屋顶。再往里走,全是新搭的小房子。侧耳听听,住户说的都不是北京话,应该是来京打工的农民工。

八道湾十一号成了真正的大杂院,破败的大杂院。空间逼仄得叫人胸口一阵阵发闷。我从侧门走出院子。又回到正门口,拍了几张照片。站了一会儿,再次走进院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苦雨斋的屋檐下装了很多栅栏,是为了防盗?这使得苦雨斋看上去像被锁在了笼子里。尽管这房子是院子里最高的建筑,可现在完全没了气势,犹如一头奄奄一息的困兽。除了这间房子,各种资料里提及的与这个不平凡的院子有关的诸多遗迹我都辨别不出了。那些遗迹在新文学史上很重要。我给苦雨斋的屋顶拍了张照片。树影婆娑下的屋顶显得很是古怪。没有风。即便有风,白杨的话也是听不到了。

我默默走出院子,在胡同里逗留了很久。这里还留着不少四合院,八道湾十一号是最不像样的。

那时商老师已经过世,我再也无法像前两次那样将苦雨斋的状况说给他听。商老师编过一本《苦雨——周作人小品精萃》,一九九四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薄薄一册,却很能反映老师的周作人观。巧得很,商老师送我的第一本书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的《知堂小品》,送我的最后一本书是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太平书局出版的周作人的《苦口甘口》。记得那是在一个傍晚,我去看望重病在身的老师。他坐在书桌后,环视书房,对我说:“很多书都卖掉了,知道你喜欢周作人,给你留了一本。”说着,就把《苦口甘口》递给我。我的心猛地一沉——老师开始散书了。《苦口甘口》是周作人总结自己思想的开端之作。他在书中说:“盖据我多年杂览的经验,从书里看出来的结论只是这两句话,好思想都写在书本上,一点儿都未实现过,坏事情在人间已全做了,书本上记着一小部分。”有人说,鲁迅是热的,知堂是冷的。我以为不确切。周作人说了如此沉痛的话,却又在书中提出“中国现今紧要的事有两件,一是伦理之自然化,二是道义之事功化。前者是根据现代人类的知识调整中国固有的思想,后者是实践自己所有的理想适应中国现在的需要,都是必要的事。”伦理自然化,是要反对封建礼教,纠正种种不合人情物理的现象,要“疾虚妄”“爱真实”。道义事功化,是要反对一切八股化,落实真正的人道主义。以知堂老人的见识,在一九四四年底,他应该能根据时局大致猜出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他依然热衷于文化批判,思想启蒙。“伦理之自然化,道义之事功化”早就是写在书上的好思想,是否实现,真不好说。我只知道,人情物理的常识还要靠写文章做讲演来传布。近几年,这类文章我写得不算少,检点一下,倒也可以编成一本小书。碰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朱永通君也有此意,于是这些文字便又有了接受更多读者批评的机会。

花几分钟读一两千字的文章,如果只是明白一点常识,在当下未免有点不经济。文章要经营——何处连,何处断,材料的处理,观点的出现——都要费心思,那样才能让读者获得多元的体验。好文章如同一个健康的人,除了肢体健全还要讲究血脉气韵通畅无碍。说说容易,做起来真难。好在有知堂老人的文章在。比如《苦口甘口》一文,老先生用大部分篇幅劝青年人不要以文学为业,他将这些劝告称为“苦口”。直到文章最后一节才用一则笔记来提醒读者“甘口”的危害。他说这是他发明的“新式作文法”。再如《遇狼的故事》,前有正文后有附记,讲旧笔记里的狼,讲自己年轻时遇狼的故事,甚至还提及西方的狼人,可就是不讲那会说人话的狼是谁。周作人对这些“不切题”“跑野马”的文章是满意的。我读了,很喜欢。一是信息量大,每次读都会有收益。二是不平铺直叙,有余味,一边读一边总忍不住去琢磨老先生为什么这样写。读着想着,就觉得美妙愉快,于是梦想着也能把文章做得像艺术品,不想落入教育教学随笔案例的窠臼,想当一株墙外的白杨,轻轻地发一点自己的声响。多年来,读读写写,孜孜矻矻,可成绩并不好。不过好文章的标准我是知道的,求上进的心思一直还在。

一九九六年底的某一天,我在商老师的书房里闲坐。老师说友人传真了一篇董桥的文章给他,题目叫《苦雨斋萧寂得像古寺》。我接过来读,文中说周作人与蓝姆一样“博读,阅世也深,只是不甘随俗,所思与所行往往不能一致,不幸手上那支笔又格外通灵,文章于是处处是朦朦胧胧的乾坤。”还说周作人出任伪职是因为“天真的矫情性格和鲁莽的反叛心理”。文章里摘引了周作人写给章衣萍的信:“北京也有点安静下来了,只是天气又热了起来,所以很少有人跑了远路到西北城来玩,苦雨斋便也萧寂得同古寺一般,虽然斋内倒算不很热,这是你所知道的。”现在找来重读,忽然发现字句虽淡,意思却浓。一九四五年八月,周作人的《立春以前》在太平书局出版。书中有一组旧诗,题为《苦茶庵打油诗》。第一首是“燕山柳色太凄迷,话到家园一泪垂。长向行人供炒栗,伤心最是李和儿。”有些人有些事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想得透、说得明的。

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老师还在,还能坐在他的书房里,在柔和的阳光中,翻翻书,说说周作人,谈谈教室内外的故事,讲讲允成的趣闻,那该多好。2014年5月28日

教书漫思

墙外白杨瑟瑟摇

前年,为学校编了一本学生作文选,其中有几篇是自己学生的习作。或许是敝帚自珍吧,闲时还常翻出来看看,总觉得喜欢。如下面这一则:

我从父亲手中接过一把玉米粒,放进鸟架上的杯子里。它拍了拍翠绿色的翅膀,弯下圆圆的身子,把鲜红的嘴凑近跳杠,使劲蹭了蹭。我被它那副可笑的样子逗乐了,又抓了一把玉米给它。它伸长脖子,脖子上的毛都竖了起来,睁大了那双乌黑乌黑的小眼睛,注视着我。半分钟后,它把小脑袋伸进了杯子,不停地啄食着玉米。“多多!”我唤了它一声,向它招招手。它一下子抬起头,扑腾着翅膀,蹦跳着……

这就是我家的小鹦鹉——多多。

这是文中的第一则,全文由三则这样的小片段组成,题目为《鹦鹉传奇》。每当读到这些文字,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那只可爱的多多。这归功于小作者细致的观察,确切的描述,还有从字里行间飘溢出来的对多多的喜爱。

我觉得在众多的文章标准中,较精炼准确的还是知堂老人所说的“人情物理”四个字。凡符合人情物理的皆是好文章。什么是“人情物理”呢?据知堂老人说,就是“健全的道德,正确的智识”。我把它理解成真实科学地描述事物,自然地流露美好的情感。我觉得上引段落是符合这个标准的。二

现在为学生写不出好作文而发愁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多了。归结原因,不外乎学生读得太少,写得太少等等。对“症”下药,让他们多读多写,可一出题目,他们仍然是眼望天花板。再找原因,学生说,不爱写,不会写。是啊,如果有人贸贸然给我出些“难忘”或者“有意义”之类的题目,我也会无从下笔。言为心声,心中有话要说,下笔作文自然顺畅些。一见题目,满眼陌生,心中无话,搜肠刮肚,勉强为之,作者读者都会觉得无趣。知堂老人的散文,我是常读的。那种笔随人意,兴之所至地自然流泻的写法,实在让人喜欢。在《风的话》中,他这样写一棵白杨:

……到得春季长出成千万的碧绿大叶,整天的在摇动着,书本上说它无风自摇,其实也有微风,不过别的树叶子尚未吹动,白杨叶柄特别细,所以就颤动起来了。戊寅以前老友饼斋常来寒斋夜谈,听见墙外瑟瑟之声,辄惊问曰,下雨了吧,但不等回答,立即省悟,又为白杨所骗了。戊寅春初饼斋下世,以后不复有深夜谈天的事,但白杨的风声还是照旧可听,从窗里望见一大片的绿叶也觉得很好看。

这平和冲淡的文字背后,不正蕴含着自然深厚的人情物理吗?三

其实,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写好作文的,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如果总是给他们“用一件事具体地描写一种小动物”之类的题目,那我们就看不到《鹦鹉传奇》了。只有当孩子们能在文章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触时,他们才会喜欢作文,并把它写好。而“真实地表达”要在一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才可进行,所以教师应该把这“自由”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较宽泛的范围里根据自己的生活选材、构思、定题目,必要时再点拨一二,于是水到渠成,愁眉自解。兴许还能从作文本里听到白杨的瑟瑟,或者梧桐的沙沙呢!1998年2月8日

抄抄也无妨

周作人先生有一段时期写文章喜欢大段大段引用别人的文章。一些人说他是“文抄公”(他自己也说过自己是“文抄公”),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后亦未必有来者的文体”。双方多有争论。我是后一种说法的信徒。周作人先生的这类文章都是精心之作——所引文章的文字与意思得是他喜欢的,还要加上评语,并与引文浑然无碍。如引外国书,他就将要用的部分自己翻译过来。说得清楚些,他是借别人的嘴说自己的话。如下面这段:《蕉轩摭录》卷十二《松花》条下云,“吾乡每于春服既成后,入山采松花作粉,色黄味甘,咽之他物无其美也。”案《越谚》卷中《饮食部》中有松花粉,注云:“山松春花,黄细如粉,樵采,入面粉,清香仙家味。”松花粉平常多和入米粉中为糕干,名曰松花糕干。又糕店作小麻糍如鸡子大,中裹糖馅,外涂松花,名曰松花小鸡,小儿甚喜食之。

老先生抄书抄到了“人我一体”的境界,真叫喜欢写写文章的后人既羡慕又无奈。也只好“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了。

说到抄书抄文章,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次我到大理旅游,刚到洱海的码头边,周围就挤过来几个兜售地图、帽子和太阳眼镜的妇女。正要脱身离开,突然耳边传来一句“买张地图吧,回家可以写作文。”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又侧耳细听,没错,那妇人正对着一个小学生重复那句话。地图与作文有什么关系?我好奇地上前询问。“地图上有不少关于大理洱海的介绍,写作文的时候不是正好可以用嘛。”原来如此。虽然我不需要写作文,但为了游览方便就买了一张。打开一看,真有不少介绍,文字也算简洁得体。如写洱海的这段:

洱海,因湖形似人耳,气势如大海而得名。面积240平方公里,海拔1972米,为我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湖与苍山积雪相映,有“青洱银苍”之誉。当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之中,则称为“洱海月”,是大理四大美景之一。

那妇女还说自己曾是小学教师,真假暂且不去管他,但她前面的话我以为还是有道理的。

小学生写作文最怕两条,一是无话可写,二是有话不知如何写。无话可写,好办,引导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经历。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能很快找到材料。如果起步时好好培养,使孩子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今后写起作文来就会很轻松。而有话不知如何写,是因为孩子缺少必要的语言积累,看着眼前的事物、风景不会表达。两者相比,后者更容易破坏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解决的办法是让学生多读书,而且最好能有人认真指导。学生读完如果再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则效果更佳。同样,读书的习惯也是培养得越早,效果越好。

不过有时我们也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刚到你班里的四年级或者五年级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语言积累少得可怜,语言感觉极差,写作兴趣和应有的好习惯全无。一写作文就苦恼不堪,即使写出来也是句子不通,错字连篇,不知所云。真是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这时该怎么办?我想,只有“抄”是最可行的权宜之计了。一方面,从心理上讲,让这样的学生抄一篇作文,完成一次他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对他来说是一种轻松,一种解脱。烦躁不快的情绪到此结束,不至于影响其它作业的完成。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阅读的习惯,与其给一本书让他自己读,不如为他选一篇好文章让他抄一抄,然后让他再大声地读几遍,或者选一些文中的好句子让他背一背(数量上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由此来达到积累语言和培养习惯的目的。这样的练习如能经常进行,孩子就能赶上来。

对作文基础好的孩子而言,有时他们在文章里抄引一些别人的句子,教师也应该宽容地看待。孩子想要抄些好句子,无非是觉得别人的话说得好,引过来可以为自己的作文增色,或者因为有些话自己说不清,借别人的嘴来说,这有何不可?孩子终究是孩子,过分的要求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抄”别人的作文在有些人的眼中如同洪水猛兽。其实大可不必,我将其视作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关键要看到“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问题不在能不能“抄”,而在于不能一“抄”了之。不管哪种抄,教师都应该积极做好后续的交流、点拨、启发、引导工作,并多加鼓励,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作文心理机制、敏锐的语感,内化更多的语汇,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而不是培养抄袭的恶习。

试想,那个洱海边的小学生在作文本上留下了游览的足迹,当老师表扬他善于摘引句段,使读者也有了去洱海看看的冲动的时候,他的心中将会弥漫着一种怎样的激情啊。2003年6月29日

一日

清晨,我走出宾馆,漫步在华南师大的校园里。和国内很多大学一样,这里不仅是学校,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社区。街心花园里,不仅有高声读英语的女学生,还有跳健身操的老人。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吧。走在路上,微风拂面,有些凉,很舒爽。两边树木茂盛,几乎构成一个拱形的穹顶。密密匝匝的绿叶,或粉或紫的繁花,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南国气象。

傍晚,在手球馆里上《江南春》。第一次在傍晚上公开课,调整了一下原来的教学设计,增加了请听课教师一起读诗,请学生用广东方言读诗的环节。班级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自如地说广东话。方言的传承越来越难了。孩子们曼声读来,那声音宛如天籁。我使劲为他们鼓掌,并告诉他们,广东话是最接近古代语言的方言,说不定古人就是用类似的语音说话读诗的。我还说,这比用普通话读好听一千倍。学生显然有点惊讶。我是有点夸张,但在诗教的课堂上,我为什么不能用夸张一点的方式表达感受呢。

晚上,到校园里散步。一个下沉式广场上正在举行庆祝华南师大武术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的晚会,估计是学生会组织的。我去的时候,几个大学生在唱歌,串场热身。随后便是学生展示太极、空手道、搏击三个板块的内容。激越的配乐,精彩的表演,时时引来掌声一片。其间还穿插了一些上下互动的小游戏,同学们踊跃上台参与,笑声连连。和早上一样,观众由大学生和居民组成。最有趣的是,看台边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始终跟着台上的表演者像模像样地比划拳脚,真是稚气可掬。最后主持人索性邀请大家一起为这些孩子们鼓掌叫好。

每到一地,我最喜欢混在当地人中,观察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坐在青岛的小巷里喝小米粥,站在南京中华门前看老人遛鸟,到鼓浪屿的街边看人们喝茶下棋……于我,这些都是极美妙的享受。如今挤在观众群里,看着摇曳的灯光,感受着律动的节奏,我被这广场上弥漫着的青春气息、勃发的生命力感动。当一个人的潜力、创造力被良好的教育激发出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耳边忽然响起“昏睡百年,国人今已醒……”这是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是我童年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台上,两个年轻人身着白色的功夫衫,劲道十足地演练太极刀。我身边的一个观众说,还是老歌好,有三十年了吧。好像是的。

空气中的气味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南方的经历……我甩动手臂,舒展着身体,慢慢向宾馆走去。树影婆娑,多么安静的小路啊。2010年11月27日

说说闲暇

我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养成逛书店的习惯。线路基本固定——乘车到福州路,先去上海书店(那时还没有上海书城),那里的旧书店很不错,只要细心淘,总能有惊喜。有段时间,那里常举行旧书展,我还曾在某次旧书展上挤断过皮带,场面之火爆由此可以想见。从上海书店出来,过马路是古籍书店。古籍书店的店员素质是上海几个大书店中最好的。向他们查询书籍,不会答非所问。沿着古籍书店往前走,是外文书店。外文书店旁开过一个旧书店,门面很小,里面大都是外国文学类书籍,价格很便宜。再往前,到了科技书店。名曰“科技”,实际上社会科学类书籍也很多,而且还能见到别处见不到的冷门书。我书架上的俄国小说大都是在那里买的。这样一路逛下来,就到中午了。科技书店旁有一家小点心店,店里的水饺皮韧汁多。我不大喜欢面食,但看了一上午的书,到那里吃一顿水饺,还是很叫人愉快的。午饭后,沿着山东路去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出来,回到福州路,乘车到建国西路瑞金二路。那一片有席殊书店,东方书林俱乐部、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门市部。有一次,走到绍兴路上的上海文艺出版社门口,正好遇到作家签名售书。冷冷清清,几个读者和记者在路边聊天,作家们坐在一排桌子后面说说笑笑。那时的绍兴路十分幽静。参加活动的有刘心武、王安忆、赵丽宏等。我买了一本《四牌楼》,请刘心武签了名。现在绝不会有人在那样安静的地方搞签售活动了。几个店走完,将近三点,坐车回家。这是一条常规线路。还有一些非常规线路,比如去文庙书市,这里就不写了。那时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可以用一整天来逛书店。去书店,买书是其次,看书才是主要的。看的过程,让我很快乐。为什么快乐?以前我想过这个问题,没找到答案。现在一边写一边想,好像有答案了——快乐源于闲暇的状态。

成人需要闲暇,未成年人也需要闲暇。就小学生而言,有了闲暇,他们就能去阅读。阅读各类书籍,了解自己想知道的讯息,得到愉悦。虽然现在上网方便,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要为人的精神世界打好底子,还是得靠在青少年时期阅读经典书籍。有了闲暇,他们可以尽情地和同伴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玩耍的技能,扩展知识,获得体验。有了闲暇,他们能做很多想做的事情,享受到快乐。

读到这里,或许有读者要笑我痴人说梦了。让小学生、初中生得到闲暇,有可能吗?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参加不完的补习班。

每当见到那些在双休日背着书包急匆匆赶场子的学生,我总忍不住想,为什么好成绩要这样补出来。这些孩子上课时在做什么?不,这话说错了,应该是平常上课时老师在做什么?

有一个初中生用很简单的语言评价父母请来的家庭教师——这个老师好,不是只让我做考卷,而是能清楚地讲方法。学生对教师的要求真是低到了极点——讲清楚方法即可。反过来说,如果教师连这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学生也就只能牺牲业余时间赶场子了。

让学生获得闲暇是可能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回到家,学生完成的是有效作业。要做到上述两条,得靠有效教研来保障。教学、作业一旦有效,一方面学生不必陷于题海,不必忙于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得到提升,避免让职业生涯异化成出卷子、批卷子、讲卷子。这不是艰深的道理,这是常识。当然,在当下的大城市里要得一份闲暇不是容易的事,真要找理由,主客观原因有不少。但即便如此,我觉得教师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正所谓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积少成多,就能推动变革。

一个明朝人说:“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我很喜欢这段话。文字背后有读书人丰赡的精神世界,这是闲暇创造出来的文化。教师的精神生活理应是富足的。只有扎扎实实讲好每一堂课,才能把自己和学生从无端的负担下解脱出来。那时,你不必等细雨迷蒙,也不必去空山破寺,哪怕只是在校园里的花坛边走走,也能走出闲适安逸的步态。与此同时,学生的生命亦会放射出生机勃勃的美妙光华。2011年4月5日

主意的背后

有一年夏天,家里的空调坏了,买了台新的。不过安装时遇到了麻烦。空调的滴水管要从阳台地板下穿到阳台外面去,可是地板下的管洞不是笔直的,加之洞口不大,滴水管很难从里面穿出去。大家正在发愁,装机工人中的一个中年人想出了主意——先用铅丝从外往里穿,因为铅丝细容易从地板下的洞里穿过来。再用铅丝绑住滴水管,拉留在外头的铅丝。一试,果然成功了。一个看似普通的主意,背后是一种逆向思维能力,是从丰富的工作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智慧。

类似的例子在各行各业有经验的从业者身上都会发生。有一次,我去参加自然常识组的教研活动,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溶解。判断物质溶解于水的标准之一是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水依然是透明的。高锰酸钾是可溶解的,但高锰酸钾溶解之后,水变成红色,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体验——水不透明——高锰酸钾不可溶解。谈到这里,一位老师说,他做这个实验时,只用钥匙尖挑一点点高锰酸钾倒入水中。于是,高锰酸钾溶解,水变成红色,但由于量少,学生就能比较清楚地观察到水仍是透明的。这“一点点”,说得简单些,是教学经验,说得具体些,是执教者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对学生学习规律的全面把握。

还有一次,我去听一堂英语课,上的是牛津教材中的阅读理解。说是文章阅读,但执教者在教学中却不急于将文章拿出来组织学生读读讲讲。而是由句式练习入手,借助有趣且有效的图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讲述故事。到最后,才出示阅读材料,组织学生朗读。有了之前的基础,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就避免变成“小和尚念经”,而是将文章朗读与意义理解真正联系起来。当嘴巴读出一个个单词时,脑海里也呈现出了一幅幅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画面。一个普通的教学程序的颠倒,几个简单的图示的引入,使阅读成为真正有意义的阅读。

从事某种职业,就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比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该具备解读教材的技能、设计教学环节的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能等等。这些技能从哪里来?一是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二是靠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琢磨钻研。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同一条经验在不同学生身上效果也会不同。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将职业技能变为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有了实践智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灵光顿现,收获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一位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给同桌画像,作品完成,讲评展示之后,教师突然让全班同学起立,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同桌,并且握手致意。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一张儿童画不再是一张普通的儿童画,而是具备了教育的意义,人情的温暖。

具备了扎实的职业技能的教师是成熟的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实践智慧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智慧的获得与天赋和思维方式有关。天赋,不去说,只说思维方式。比如,现在教师常有各类听课评课的机会。有的教师听课时会关注执教者优美的教学语言,有的教师会沉浸在执教者营造的美好的氛围中,甚至因为执教者的煽情而或欢笑或流泪。但有的教师则不会这样,他们会去关注课堂上的学生,关注执教者是否引导学生完成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研究这个过程是如何设计、如何实施、如何反馈的。两者的不同,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一节自然常识课上,教师让学生压碎花生,检验花生内是否存在油脂。两个孩子做实验时,用前一个实验中使用过的烧杯压花生,最后把烧杯弄坏了。课后,我问执教者,这一情况让你想到什么?实验之前如果将一些注意事项跟学生讲解一下,或者组织学生讨论一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幸好烧杯碎得不是很厉害。

教师思维方式的改变和优化就是在不断提醒、学习、反思中完成的。外部促进,是一个方面,主要还得靠当事人用心。

说来说去,根本就是一条——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要真正做到将心比心。用了心,思考会更周密,情感愈加真挚,方法自然多样。2011年4月11日

文化在哪里

今天开始给学生讲《论语》和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讲《论语》用的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讲《儿童杂事诗》则依据《周作人诗全编笺注》。后者虽然印制不精,但好像是目前唯一一本周作人诗歌全集。周作人很珍视自己的这部《儿童杂事诗》,去世前还抄了一份。后来多家出版社将其影印出版。有人说,周作人的字有唐人写经的味道,说得很对。

打开《论语今读》,发现第三十五页夹了一张从绘图纸上撕下的纸条。一看就知是父亲留下的。父亲读书有个习惯,不喜欢用书签,更不喜欢折书角,看到哪里就夹一张废纸条或者剪报。我成年之后,父亲基本不买书,只看我买的书。这本书他看了三十几页就停下了,现在已经想不起原因了。给学生讲之前,重看了前言。有段话很喜欢,抄在下面。

最使人感到惊异的是,公元前五百多年孔子讲的

话,即当时的口头语言经文字记载后,今天大都能读懂,困难不多。这也可说是世界文化的一大奇迹。今天绝大多数人就无法读懂十一世纪的英文。这成为我一直坚决反对汉字拼音化、拉丁化的重要原因。汉字在培养中国人的智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上,在统一方言,形成强大持久的经济政治局面上,在同化外来种族特别是形成华夏的文化心理结构上,起了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传说“仓颉造字”使“天雨粟,鬼夜哭”,民间也常有“敬惜字纸”的标语张贴,都展示出汉字的既神秘又神圣的地位。可惜至今对这一点仍然研究不多。

说到“敬惜字纸”,我忽然想起龙应台在《什么是文化》里写过这样一件事:

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毛巾给你坐。”

类似的例子我也遇见过,对我说类似的话的老人并不识字。龙应台还写道: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江南乡下人。俭朴的农家

妇女也许坐在门坎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会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在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何谓底蕴,不过就是,没有学问、不识字的也自然会知道的礼数,因为祖辈父辈代代相传,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而形,就是文化。农妇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把上引段落中的“文化”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之一,是我们要继承的部分。气质中具备了这样的文化,生活中浸染着这样的文化,我们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人。现在有些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积极地做研究、搞实践,不过在实践中需要甄别,剔除糟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时代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文化必定要随之前行,走不了的只能被淘汰,这是规律。能跟着时代一起走的,必是与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合拍的,受到那样的传统文化熏陶的人能活得像个人。

有些同行听了我的古诗课和相关讲座,常会提出,如何利用古诗教学教传统文化之类的问题。其实,文化不是上课教出来的,而要靠耳濡目染地熏陶。教师首先自己得有文化,并不断磨砺自己的品行,然后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这样才能在一言一行中让学生获得感染。记得丰子恺先生笔下的李叔同先生对一个关门时把门碰得很响的学生是这样做的“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如此师表难怪丰先生要发出“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原故”这样的感慨了。这就是传递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我很喜欢《什么是文化》一文的结尾,决计再做一次“文抄公”: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军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对后世的影响或许不同,“抵

抗”的姿态却是一致的。

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就是文化。2011年5月20日

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

记得刚走上讲台时,学校为我们这些新教师每人指定了一位师傅,而且还专门举行了拜师仪式,还邀请了我们的父母参加。仪式的最后一个议程是家长发言。父亲当时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希望我能尊敬师傅,好好学习。“师傅”,有时也可以写作师父。在古代,年轻人向师傅学习手艺,等于师傅给了自己活命的“饭碗”,因此师傅和给自己生命的父母是同等的重要,以师为父也是自然了。到了当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主要是指尊师重道。我的师傅与家父同龄,音乐教师出身,后来年纪大了,改行做语文教师。或许觉得在语文教学上没有什么可以教给我,所以他几乎不跟我讲语文的事情。讲得比较多的是,如何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与家长交流,如何为人师表。

现在想来,师傅当年教我的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如果没有这些能力,遑论钻研学科教学。就像还没有学会走,就要学习跳一样,结果如何可以想见。一种职业有一种职业的操守,一种职业有一种职业必备的技能。如果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如果学不会必要的职业技能,那么套句古话——祖师爷没有赏你这口饭吃——最好还是改行。

逢年过节,有些家长感念教师平时的辛苦(有的家长是为了让老师多照应自己的孩子),送钱送礼聊表心意。教师如若收下,便是破了底线。如果因为收了这个家长的礼,就对这个孩子多加照顾;没有收到那个家长的礼,就对那个孩子不管不顾,那是大错特错。一经发现,按照制度处理就是。道理不用多讲,常识而已。从一定意义上说,在一个班级中,教师如果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除去上述特殊的例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呢?我看,首先要正确认识学生间的差异。在小学阶段,孩子先天的记忆能力、事物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感受能力会对其学习情况产生重要影响。我遇到过学习很轻松的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从来没有让家长在家帮助她默写过词语,都是一堂新课上完,生字新词就记住了。我也遇到过,一个词语默写数天还是记不住的孩子。这样的先天差异,注定了有的孩子听老师讲一遍就能学会,而有的孩子必须听好几遍才能掌握某个知识。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就必须关注这些得听几遍才能学会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到班级中后百分之三十的孩子身上,特别是一些家庭教育背景不佳的孩子。课堂上的学习几乎是他们学习经历的全部,教师把这些孩子教好了,用老话说,就是积下了大功德。另外,教师应该为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不是人人都要考到一百分才可以得到表扬。比如,一个常考不及格的孩子,如果能考到六十分,便是极大的进步,教师要抓住这样的契机,在全体学生面前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其次,想让班级里的孩子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就得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坚持不懈地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进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它不只是一堂课中某个教学环节的修改调整,而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照,对教材的钻研,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同伴经验的分享,通过有效的校本研修来实现的,一种持续性的专业能力提升行为。

怎么做,课堂教学改进才能更有效?

教师在琢磨改进课堂教学时,不能就课论课,而应该从课程的角度来思考这堂课中牵涉的知识点、能力点在本学科中所处的位置。只有掌握了宏观的视野背景,才能将微观的教学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每个学期初最好依据课程标准,研究一下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目标。将每个阶段、单元的教学、学习要求梳理出来,制成表格,做到了然于胸,使其成为寻找课堂教学不足、实施教学改进措施的依据。久而久之,教师的课程意识就能增强。教师上课、听课、评课、研究课、改进课不再拘泥于细枝末节,而能从高处着眼,小处入手,抓住学科本质,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开发利用教材,关注全体学生需求,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前辈名师往往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在教学上闯出新路,获得成绩。据我所知,个别名师因为种种原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非但得不到帮助,还受到不合理的阻挠。所幸,这样的事情现在几乎绝迹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机会越来越多,教师的业务能力普遍提高。于是我们发现,在当下,一名教师凭着一己之力去发现、解决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是一个好办法。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改进,终究比不上博采众长。所以个人的教学改进最好和整个教研团队紧密关联。教研团队的引领者应该将成员需要改进的点整合起来,提炼成一个或者多个校本研修的主题,然后设计方案,逐步实施。这样,团队的发展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土壤,个人发展则会提升团队的整体品质。而此时,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学生。

常有同行问我如何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我说,克服倦怠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乐趣。乐趣从何而来?先决条件是教师能够真正地平等对待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地帮助、爱护他们。在小学,教师和学生是可以互为老师的。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知识、能力;教师从学生身上感受童心童真。由此,可以推想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因此,应由老师讲的地方,老师就该清清楚楚当仁不让地讲。应由学生自己学的地方,教师就放手让其自由学。有一次,我去听一节三年级作文课,内容是描写玩具鲨鱼。教师让孩子们观察之后随意描述玩具的外形。一个孩子说,这条玩具鲨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像很凶恶,我很喜欢它。明明是“凶恶”,却不害怕,还“很喜欢”,这是典型的儿童思维。孩子一旦长大,这样的思维就会消失。这样的思维是在教师给了学生和谐平等的环境,自由自在的空间才出现的。它需要呵护。它是多么美妙。它让执教者和听课者感到教学是那样的美好。

前段时间我听到一个故事,正好与上述课例相反。一个初中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何用“掏”这个动词来描写,而不用“拿”或者“摸”?“掏”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一个学生回答,作者就是根据语境流畅地写的,没有什么特别。老师纠正道,名家名文都是需要逐字推敲的。学生争辩,于是师生起了冲突。晚上,老师打电话给家长,说孩子骄傲自满,不尊重老师。

这位老师面对学生的质疑,不仅没有心平气和地讲出自己的道理,还要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这件小事暴露了该教师教学技能的缺失,本体性知识的缺乏。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能平等对待学生,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家长事后不无担心地对我说,以后老师会不会对孩子“区别对待”啊。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把学生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善待,实在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底线。这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我修炼。在如今浮躁的环境中,要这样做,不是易事,可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必须守住内心的宁静。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学生观,练好了过硬的教学技能,公平公正的教育(起码是在一个班级里)才能实现。2011年5月26日

小溪流的故事

读小学的时候,我看过动画片《小溪流》,印象很深。这是部很有当时时代特色的作品。到了初中,有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想象作文,我想到了它,就凭着印象把它改写出来。后来读到严文井先生的《小溪流的歌》,才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出处。

小学课本中的《小溪流的歌》由原著删节而成,原著中每个章节都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式段落,这是该作品的一大特点,但课文中没有。因此在教《小溪流的歌》时,我采用原著与课文对照阅读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比较两个文本的不同之处以及优劣。

课上到最后,我提了一个问题:你对小溪流奋勇向前怎么看?一个学生说,对于小溪来说,它们不停向前流是对的。但是如果对于人来说,应该听从枯树桩的劝告,歇一歇再走。要学会休息。现在的小学生真是有见识。另外几个孩子发言,也讲了相同的观点。我很认同孩子们的话,并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写在黑板上,告诉大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该遵循这个道理。

西哲有云:儿童是成人之师。这真不是虚言。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各有特色,各有未解之奥秘。彼此了解,不是易事。因此,儿童与成人需要互相学习。在课堂上,尤其要注意营造这种相互学习的气氛。怎么做呢?不难,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平等地引导其自由思考。有一次,我教《荒芜的花园》一课,也是上到最后,我问,如果把每个人的心灵比作花园,该如何做才能让“花园”不荒芜呢?学生们依据之前的学习,有的说,要种上分享的树。有的说,要种上理解的花。有的说,要有宽容的草坪。说着说着,忽然有一个孩子说,还要有割草机。之前的回答都在我的预设之内,“割草机”却是没有想到过。这能代表什么呢——是反思。当时,我惊喜莫名。几年过去了,这个案例我一直记得。在那次交流中,我和学生都得到了成长。我总觉得,能让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让学生敢于、善于思考表达,不只是语文教师的事,所有教师一起行动,成效会更好。那时,课堂上就能绽放出智慧的火花,它能照亮师生前行的路径,实现共同成长。

回过头来说说严文井先生,我原先只知道他是一个文艺官员。后来读了邵燕祥先生的一篇回忆文章,才了解到严先生更是一位正直的知识分子。前段时间读到王培元的《在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其中一篇写的是严先生,材料很丰富。作者说严先生是“从延安那片黄色圣土走进新中国红色大门的作家,但是他和一般的解放区作家似乎又有不同”。“他从不趋炎附势,主动整人。做表态性批判发言时,也从未疾言厉色。”因为民族救亡运动,严先生投身革命。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雨坎坷之后,他深刻反思,“获得了一种心智的澄明,有了一种大彻大悟”。八十年代初,严先生以《散花》为题,写过一组寓言,很能反映他反思的深度。如:

胆小的老兔子临终时要做一件勇敢的事,就是讲心里话。他小心翼翼地对小兔子讲狼是我们的敌人。随后又问:“狼在不在附近?”

又如:当有人说到周扬在“文革”后流泪忏悔时,严先生却说:“他在延安就这样,善于表演,今天对你流泪,明天就可能整你。”

这种大彻大悟是用痛苦换来的。

严先生说:“我的心是柔和的。”所以他能为孩子们写童话,他能成为“两头真”的老人。

文章最后写严先生晚年常读佛经。我突发奇想,如果严先生晚年修改《小溪流的歌》,小溪流还会一直向前赶吗?小溪流会不会听从枯树桩的话,停下来,歇一歇,聊聊天,抚慰一下枯树桩寂寞的心,让枯树桩旁的那片枯黄的草吸点水,重新萌发绿意呢?那样的世界,会不会更美好一些?2011年6月10日

发现趣味

前段时间读赵越胜的《燃灯者》,真是好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书是当得起“文质兼美”四个字的。这个“质”指的是装帧、用纸、版式。作者年轻时机缘巧合,曾听周辅成先生讲课,结下情谊,人到中年,但写起老师来常常像个小孩子,叫人读来充满感动。这是难得的赤子之心。《辅成先生》一文中类似段落很多。如:

拜谒卢梭,参观米勒画室是先生的夙愿,终得一了,先生心情极好。有邦洛大姐在旁精心照料先生的起居饮食,先生说他在巴黎住一个月,人都胖了。我和雪能得机会侍奉晨昏,也觉心满意足。时间飞驰,不觉先生离法的日子就到了。虽说早知聚散无常,但偏偏“情之所钟,惟在吾辈”,终不能若无其事,心中怅怅是难免的。送先生返京的那天,托运好行李便与先生坐在咖啡吧

闲聊。先生突然从包中拿出厚厚一叠纸张,一看是先生的全套医疗档案。心电图、化验单一应俱全。先生说我来前知道医生不愿我长途飞行,但我决心不理会,为防万一,我还是准备了一份病例副本,省得万一需要看病让你们措手不及。听先生这样讲,我鼻子有点酸,急忙打岔,安慰先生,说知道先生身体无大碍,必有百岁洪寿。先生大笑,说 “老而不死谓之贼”,我可不愿当百岁老贼。送先生到登机厅,先生过安全门后回过身来,举起手杖,双手做一揖,便转身去了。我一下子忆起七六年初,寒冬雪夜,在鼓楼送先生上七路无轨的情景,一晃二十年了。此一别,与先生远隔重洋,不知几时才能相见。一下子眼泪夺眶,急拉住雪,掉头走了。

周辅成先生是哲学家,北大教授,著有《论人和人类的解放》。这是多年前的书了,我的书架上有一本,可恨自己不用功,只是浏览过。周先生一代大哲,身后清冷。不过,我觉得这清冷恰是周先生的荣耀。《辅成先生》中的直接描写叫人感动,间接写来,感动之余更让人回味无穷,再抄一段:

此时,夕阳的余晖正把圣母院的倒影投入塞纳河心,游船驶过,波浪起伏,摇荡一河碎金。我扶先生步上双桥,先生突然停步,凭栏而立,眺望河水,沉默不语。

老先生当时在想什么?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待立一旁,不敢打搅先生,心里却好奇先生在想什么。许是想起夫子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许是想起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许是想起阿波利奈尔的《桥上吟》“疏钟阵阵,流水荡荡,我们的年华一逝无踪?”不,先生此刻倒可能想的是身边这个顽劣小子,二十余年耳提面命,而今却遁身绮靡之乡,混迹孔方之场,武不能剑行天下,文不能笔写华章,虽忝为弟子,却不窥门墙,年岁徒长,依旧废人一个。可以想见先生心中的无奈与失望。但先生大人大量,从未因此责备过我,至多是嘱我不要荒废学业,有时间还要多读书,多想问题。先生的话我是谨记在心的。

读到这里我也在猜测。我的想法和作者不同。我猜,老先生当时心中一定纠结着家国梦想、惨淡现实以及人生的无奈。美与丑,善与恶,坚持与放弃,改良与革命,期待与失望,短暂与悠长……带着这样的猜测,再读读这句话,不胜唏嘘。

如此想着,如此读着,从一本书里获得自己的体悟,咀嚼涵泳,沉浸其间,这便是读书的趣味吧。随着年龄渐长,越来越觉得坚持读书,无非就是为了发现趣味,享受趣味。二

有一次,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两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录,还有一份相关辩论记录。我将其推荐给单位里的语文教研组长。三天后,我去参加语文教研活动,没想到,活动内容就是针对我推荐的那组材料的研讨。

教研组长在说明活动意图后,请大家先对两篇课堂实录的标题(一篇是《体验一种精神,感悟一种人生态度》,另一篇是《琴声有旋律,语言有韵律》)发表意见。组长特意邀请了几位骨干教师来说。大家的意见很统一,认为后者才符合小学语文学习的要求。随后主持人又抽出实录中的重点环节,引导大家发表观点。

接下来是讨论那份辩论记录中的三个议题。这次,组长特意邀请了几个青年教师。一位女教师认为“要不要告诉学生真相”的议题不需要讨论,告诉与否都无所谓,和语文课没有关系。她认为“人文性情感性强的文章怎么教”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而且急于想知道答案。一位男教师则认为,三个议题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要不要告诉学生真相”。从辩论的角度看,这个题目是真正的辩论题。其余两个都是问题的阐述,不是辩论题。

讨论很热烈,很真诚,持续了很长时间,研修效果非常好。

教研组长在得到了我推荐的材料后,很精心地设计了教研活动。她请骨干教师来谈课,以促进所有教师在语文教学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再请青年教师对辩论主题发表意见,给新教师表达想法的机会,并发现他们的优势与不足。

一份资料引出了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可以说,这和教研组长的专业能力有关。除此之外,我以为,也因为教研组长能享受到专业引领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在谈及组织这次教研活动的原因时,组长笑笑说,这样的内容、这样的形式蛮有意思的。

享受到趣味,司空见惯的教研活动能做出新意,做出效率。

常有人跟我交流如何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在我看,很简单,就是要发现教书的趣味。找到了趣味,辛苦可以消解,困难可以解决。如何发现教书的趣味——把教育本质、学科本质想明白,理智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教学基本功,这是前提。三

最近,听说《燃灯者》经技术处理后,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有更多的读者可以读到好文章,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了。我打算买一本,两个版本对照读一遍,应该很有意思。

教书与读书一样,发现了趣味,就能教得舒心,读得通透。2011年9月18日

“一见钟情是一种化学反应”

我喜欢读几米的漫画,细腻的线条,敷上并不绚烂的色彩,满是淡淡的忧郁。喜欢几米作品的人应该不少,于是前几年他的《向左走向右走》被搬上了银幕。首映式上有记者采访男主角的扮演者金城武,问他是否相信一见钟情。他的回答大都记不清了,唯一有印象的是,他说一见钟情是一种化学反应。

有人问,世界上有没有一见钟情,回答不一,我相信是有的。一见钟情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长期存在于脑中的一种观念、一种审美意识在受到外界影响后的瞬间认同反应。而且我还以为,一见钟情不仅仅存在于男女之间。观赏一处景物,认识一个朋友,发现一本好书,都会使自己体内的某些激素发生化学作用,使人兴奋,使人获得一见钟情的快感。

上课,也是如此。教师读到教材,如果也有一见钟情似的激动,产生灵光乍现的感觉,那么课就会设计得精彩一些。听上去有点玄,可它真的存在。各个行业都会出现一些特别优秀的人物,他们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们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他们的灵光更多一点,他们的顿悟更多一点。灵光和顿悟并不专属于优秀人群。一个普通教师如何获得这样的顿悟?除了天赋,主要还是得全身心地投入、思考。说得具体点,就是在平时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不断比较分析找出学科教学的规律,再由规律设想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有了丰厚的储备,就能在教学中发他人之所未发。

前段时间听一位同事上《珍珠鸟》,课堂中颇多灵光闪现的片段。课文中有如下一段内容: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执教者出示这段话时,先把“白天”一节省去了。在组织学生交流其余小节的写法和作者情感的关联后,执教者忽然又将“白天”一节补充在课件中,请学生比较体会。一开始,拿掉这一节,为的是让学生更清晰地发现小鸟和作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亲密。后来补入该节则让学生明白举例与归纳的写法。一删一补,体现了执教者对教材的深刻认识以及灵活运用教材的技巧。课后,执教者给我看她几次执教《珍珠鸟》的反思文章。果然,课堂中的灵光其来有自。二

几米的绘本里透着一股现代都市人在钢筋水泥丛林里讨生活的忧郁和无奈,不过这并未使他的作品堕入颓废消沉一途。相反,细细体味一下,你可以感受到几米面对生活的豁达。

电影《向左走向右走》的编剧和导演很好地抓住这一点,将几十页的绘本演绎成了一个动人的都市爱情故事。编剧巧妙地创造了绘本里没有的医生、女店员、房东,增加了主人公少年时初识的情节以及公园里的小狗、婴儿、车站上的宣传牌等意象。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对称式的情节发展,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戏剧性。导演对影片的叙事节奏把握到位,循序渐进地将主人公的情绪引向高潮。于是,影片结尾处,男女主人公对着电话录音诉衷肠,继而分别奔出家门拼命地寻找对方。虽然命运之神没有眷顾他们,但他们仍然决定最后努力一次。男主人公拨通了电话,时间指在了子夜,电话铃响了——地震了——隔在中间的墙倒了——两人终于重逢。地震这个情节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两个彼此倾心却一再错过,又不停努力寻找的年轻人以自己对感情的执着感动了上苍。

绘本和影片里都出现了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我在想,其实人的一生不就是在走一个圆吗?漂亮的镜头、动人的主题曲、真挚而略带夸张的表演以及与绘本相吻合的演员气质打造出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它比现实生活更能引发我对人生、对缘分的遐想。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发,是因为编导对原著的深入解读,二度创作,精巧设计。教学之道,庶几近之。2011年10月19日

关于成功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如何教小学生学散文,我选了朱自清先生的《冬天》一文做教材。先后在校内外上了三次,教学设计修改了两次。不少同事听完课,写下评课。我写了点笔记作为回应,选摘如下:《冬天》共三个部分,分别讲父子情、朋友情、夫妻情。合在一起,便是人伦之情。但我想作者最想抒发的是对亡妻的思念。前两个部分应是为衬托最后一段而写。教学时,我删去了讲述朋友情的第二部分。

要学生理解亲情或者父子情,不难,但要其理解夫妻情就难了。所以我把力气用在第一部分上,引导孩子从“冷”与“暖”两个角度去读文章,让他们朗读体会细节描写,透过细节描写感受父子情。通过文章题目与温暖回忆的对比,体会作者著文的用意。有了这些铺垫,就让学生用掌握的方法自己读,自己分析余下的内容,能读懂多少是多少。而我则利用即时的归纳揭示文中三处地点的变化(“住在台州”、“住在山脚下”、“住在楼上”),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之后,回到文本,看清文章结构的巧妙,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最后再比较两部分写法上的相同点,体味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匠心。

一篇好文章之所以能流传,是因为不同的读者能读出不一样的感受。一个小学生读《冬天》的选段,看到的是亲情。一个中学生读《冬天》的全文,也许能理解朋友和亲人都重要。等学生长大成家,再读这篇文章,自然会理解作者的夫妻情。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章,不必着急,更不要强求,教点方法,播下种子,以后就会有收获。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语文经验解读文本,学习新的语文知识,体会作者的情感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联,从而激发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观照作者的人生经验。

几位同事鼓励我说,这课很成功。二

说到成功,我不禁想起有个朋友前段时间写了篇有趣的文章,梳理小学语文界几代名师成长的经历,提醒年轻人,别指望靠一课成功而成名。

文章开头写道,很多外地的年轻教师希望靠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包装自己,让自己一课成名。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这样渴望出名呢?后来想想,原因大概有如下两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