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科研(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5:29:11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教学科研(3)

体育教学科研(3)试读:

内容提要

文中讲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国际奥林匹克研究的现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策建议等;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说明体育教学科研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

体育概论主要成果

主要成果(一)关于体育概念的研究

1980年,全国体育理论专题座谈会就体育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进行了专题讨论,提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为确定体育概念及其体系的三条原则。1982年7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理论分会在烟台召开了“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会”,对体育概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不少专家学者发表论文阐述各自的观点。这次讨论会明确了确定概念和选用词语的三个原则:(1)要准确地抓住体育的本质;(2)要以我国体育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以我为主确定概念;(3)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概念,选用词语。

根据这三个原则,最后确定了用“体育”一词为上位概念,“体育教育”、“竞技体育”、“身体锻炼”为下位概念。1990年5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分会和原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在上海联合召开体育理论研讨会,又一次着重研讨了体育概念和体育分类问题,与会学者根据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文化传统及语词习惯,一致认为以“体育”一词为体育概念标记名词,“体育”与“体育运动”是同一概念的词汇,“体育”一词,语言简练,已为我国人民所理解,便于使用。与会学者不赞成使用“身体文化”,狭义体育也不赞成使用“身体教育”这样的词汇表述。(二)关于体育本质的研究

体育本质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体育本质的理论直接指导体育各个领域的实践,备受体育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如同教育本质一样,建国后进行过几次学术争论,提出了各种学术观点。关于什么是体育的问题,本世纪30年代方万邦著的《体育原理》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为工具,而谋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定义为“辅以身体成长发达之训练,皆称体育。”显然,当时的认识是比较肤浅的。不全面的。

建国后,新一代体育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人的本质属性深入分析研究体育的本质属性,认为体育的本质可以定义为“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运用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手段,作用与人类个体和社会,取得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社会活动”。(三)关于体育功能的研究

体育功能是体育概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学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去探讨体育的功能。通过对体育本质问题的深化认识明确了体育不是单一目标的社会现象,过去研究多注重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的生物学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在精神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体育在经济方面的价值越来越显著,对体育功能的研究就扩展到社会与经济领域,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提出的是七大功能,既“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感情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概括起来就是两方面功能;一是生物功能,有健身、健美、保健、延年益寿的功能;二是社会功能,有教育、娱乐、政治、经济的功能。(四)关于体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研究

体育概论研究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是指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体育与政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根据体育特点,认为体育的理论观点、政治观点、目的任务、各种政策、体制等属于上层建筑,受政治的制约,社会制度变了,这些内容也将改变,但体育又具有生物、自然现象的特点,它不受政治的制约,体育运动的技术、战术、方法也不受政治的制约,所以,有相当一部分体育内容是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作为上层建筑这部分的体育,受政治的制约,又反作用于政治,这就是体育与政治关系的一般规律。

80年代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明确了:(1)体育与政治一体化的命题本身是不科学的;(2)“体育为政治服务”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但片面夸大和强调体育的政治功能,搞成“体育政治化”是违背规律的;(3)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制约,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否认或企图割断这种联系是不现实、不科学的;(4)体育与政治是两个不同质的变量,两者不能混同,体育问题与政治问题不能搅在一起,各自的问题按自身的规律办事;(5)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结构,应重视发挥体育的政治功能,但不能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忽视或贬低体育的其他功能;(6)体育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原则上是对的,鉴于它产生过的消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采用一些新的提法,如“体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体育为人民服务”或“体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为科学。

2.体育与经济

经济是基础,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受经济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这也是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拓宽了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与经济关系的学术研究空前活跃。

经济为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决定体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体育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展和保护劳动力;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培养劳动力,“修理”和恢复劳动力,延长劳动力;体育在经济增长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体育与经济的这种相互关系为大家所公认。

关于体育商品化的学术讨论,冲破了这个领域的禁锢,对解放思想、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的性质。1993年底,原国家体委政法司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分会在无锡市召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体育”的学术讨论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的性质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观点,认为体育的经济功能决定了体育具有产业的性质,体育可以走向市场,提倡体育消费,应从计划经济时的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但是,由于体育的特点,体育还具有政治的、社会的、教育的功能,这样,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仍然具有福利性的性质,主要的还是公益福利性事业。因此体育又不能全部推上市场,体育不应当,也不可能全部由市场来调节。物质形态的产品,可以用货币去衡量它的价值,然而,体育的精神产品,它巨大的激励教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价值不是以金钱货币所能体现得了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可以市场的需求去决定是否向市场提供体育精神产品。(五)关于体育社会化的研究

体育社会化是我国体育改革的方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对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其效果是显著的。一是突破了过分集中于国家办体育的旧体制,形成了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的新的格局。在体育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原有的体育社团得到恢复发展,并增强了活力;新建各类体育团体,显露了勃勃生机;社会化的训练竞赛体制逐步建立。二是单一福利型体育向福利型与经营型综合转变,体育投入由国家统包向投资多元化转变。三是加强了体育社团的横向联合和自主精神,政府体育职能部门权力下放,宏观指导,微观放活,体育工作呈现民主化进程。四是推动了体育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各个领域,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体育人口增加,社会体育水平提高。

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不仅指导了体育改革的进程,促进了体育体制改革,而且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内涵,增强了体育理论的活力。(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特征的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概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这个理论提出以后,我国体育界纷纷从各个角度去探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初级阶段的特征。在基本原理研究中,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体育的特征是变化、发展的,是动态性的。就其基本特征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体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体育是党和国家领导下的一项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2.初级阶段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城乡之间,各项体育事业之间都将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的特征。

3.初级阶段体育体制的多元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体育体制将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体育社团微观实施,国家为主,依托社会,各行业共同办体育的多元体制格局。

4.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影响下体育效应的两重性。市场经济给体育带来巨大的活力,它将冲击封闭式的体育体制,强化竞争机制。但它也带来消极的一面,主要是“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涣散体育队伍的思想和纪律。

5.初级阶段体育将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科技经费的投入将逐步增加,但体育水平的提高将更多地依靠科技的进步,体育科技为体育服务的作用将明显加强。(七)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理论的研究

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实践,研究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指导体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体育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体育应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要发展民族传统项目;全民健身计划与奥运争光计划协调发展的观点;关于体育人才建设的观点;关于国际体育交往的观点;发展体育产业,培育体育市场;关于体育社会化的观点;关于改革开放,取天下之长,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观点等等。建立较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框架体系,有待于体育改革的实践,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付出艰苦的努力。(八)关于体育与现代社会的研究

未来学研究表明,我们将面临着一个新的生产力的飞跃,它同时将带来一个新的文明的浪潮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多极化格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在研究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时,要考虑时代的特点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用发展的观点,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和认识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促进社会发展,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后工业社会,理论知识将成为社会的核心,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将成为革新和变革的直接力量。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将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体育也将引起变革。

许多研究成果表明,现代社会的急剧变革,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然而它也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体育运动是预防文明病的积极有效方法,是调节人类身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学者预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在现代生活中将日趋重要,体育运动将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永恒的、万古长青的事业。

学校体育竞赛的意义

学校体育竞赛的意义

体育竞赛是指各种体育项目比赛的总称。学校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锻炼深入发展与普及

学校举办体育竞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调动广大师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有利于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目标,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锻炼深入的发展与普及。(二)提高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

学校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可以检查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课余体育训练的效果,交流和总结经验,促进体育教学质量与课余体育训练水平的提高;同时可以检阅学生平时体育锻炼的成绩,鼓励学生努力锻炼身体;通过竞技能力的较量,发现、选拔和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三)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竞赛是学校的文化教育活动内容之一,有助于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体育竞赛不仅是比技术比体能的场所,还是比智慧、比思想的竞技阵地。它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奋勇拼搏,胜不骄,败不绥,遵守纪律,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团结进取,为集体争荣誉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校教育朝气蓬勃,对学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计算训练法

1970年,美国的航天工程师詹纳斯·加德纳和心脏病专家格里·珀迪和写的《计算训练法》一书问世,并分别在1972年、1975年初1977年再版3次,被译成许多国家文字,得到了较高评价。计算训练法的特点是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来组织运动员的训练,所有数据都用电子计算机帮助制定。其核心问题是为间歇跑训练制订“速度表”。它以标准成绩曲线原理、跑速标准化原理及短暂恢复原理为依据,为打算进行间歇跑训练的教练员及运动员提供具体的、适合个人特点的训练课时计划。它对任何水平、任何项目的运动员,都可以提出一张含有多种多样的间歇跑训练课时计划的“速度表”。按照这些计划进行训练,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适宜,产生最大的训练效果,也使运动员在下课前得到恢复。计算训练法由五种主要表格组成:1、成绩得分表;2、速度表3、恒速表;4、百分比速度表;5、每英里平均成绩表。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对策建议

(一)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1.应用研究将继续加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将更加重视和加强对体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重要问题的研究,这既是现代化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超越传统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重视和加强对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宏观决策有直接关系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对宏观决策有直接影响的实证研究和政策性研究,为体育工作宏观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服务。其二,重视和加强对各项体育事业和各类体育机构,如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高水平运动队的改革和管理的研究,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总结经验教训,规范管理制度和方法,巩固改革成果。

2.基本理论研究将进一步深化。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突破。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和有中国特色体育体系的一些具有指导性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并取得新的突破。例如,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的基本特征,体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体育的本质、功能和价值观,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体育理论的基本框架等,对这些重大理论的研究都将进一步深化。

3.研究视野和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是体育科学适应时代需要,增强时代性的必然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把研究重点放在现实问题上的同时,也拓展历史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并加强对体育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发展趋势的预测,使历史研究、未来研究与现实研究恰当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在改进体育微观领域问题研究的同时,加强对体育改革和发展中宏观领域问题的研究,拓展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双向联系及有关问题的研究。三是在研究我国体育现实问题为主的同时,加强和扩展对世界体育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国外体育思潮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和比较中借鉴别国的经验,对全球体育运动发展中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寻求答案和对策。

4.研究综合化趋势。当代体育运动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日益综合化。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与对体育运动面临的社会问题各个侧面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研究的专门化以及科学化的趋势互为补充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综合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体育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需要众多学科参与,协同攻关;体育社会科学需要更多的借助和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育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体育社会科学与体育科学体系中自然科学类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交叉。

5.学科体系逐步完善。边缘性、交叉性体育新学科的纷纷建立及学科体系的完善,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学科层次上分化与综合化辩证统一的需要。随着体育社会科学在为实践服务过程中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开阔研究的视野,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以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学科内容,完善理论体系,使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将会逐步走向成熟。已有的分支学科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将会不断成立。

学校体育竞赛项目的分类

学校体育竞赛项目的分类

综观学校开展的各种体育竞赛项目,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滑冰、武术等等,都是在进行竞争,进行对抗。因此,有人把学校体育竞赛项目分为竞争性体育竞赛项目和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两种基本类型。

由于不同项目体育竞赛的结果是运用不同的评定方法予以确定的。因此,也有人依据体育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竞技项目的分类体系。依据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可将主要竞技运动项目分为评分类,命中类,制胜类及得分类五种类型。下面简要的介绍这五种类型。(一)依据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

1.测量类竞赛项目。这类项目有田径、游泳、速度滑冰、滑雪、划船、举重等。

2.评分类竞赛项目。这类项目有竞技体操、健身体操、健美操、技巧、跳水、花样滑泳、花样游泳、武术等。

3.命中类竞赛项目。这类项目有篮球、足球、手球、水球、击剑等。

4.制胜类竞赛项目。这类项目有摔跤、柔道、拳击等。

5.得分类竞赛项目。这类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二)根据条件、教学要求组织进行的竞赛

在学校体育竞赛中,许多体育教师根据本校的体育竞赛条件,教学的要求,创造了许许多多健身、健美的娱乐性强的竞赛项目,例如体育游戏;发展学生运动素质的项目(俯卧撑比赛、引体向上比赛等);提高学生基本活动技能的项目(掷沙包、攀登阶梯、搬运实物、登山、跳绳等)。对这些竞赛项目也可参照上述分类方法予以划分,其目的是有利于制定比赛的规则,有效地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为开展丰富多采的体育竞赛活动,采用了许多民族体育项目、健身体育项目、娱乐体育项目。一些体育竞赛项目评定比赛成绩时,往往是既计算时间,又计算次数,还评定比赛的风格与运动员的道德品质,成为一种综合性评定成绩的竞赛项目。因此,根据运动成绩评定方法,对竞赛项目进行分类,也只能是相对的。分类是为了研究体育竞赛项目的规律,便于选用,以指导我们更好的组织体育竞赛。

体育测量

运用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手段,借助统一规范的量具和仪器来检测计量体育领域中各种有关的因素及其特征的过程。目的主要是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本质待点及一个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探寻其宏观规律,为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体育医疗、体育管理提供可靠信息;为合理地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组织群众体育活动、实施科学的运动训练、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以及行政决策、检查指导工作提供真实依据。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形态测量;人体机能测试;身体素质测定;运动能力测验技术、战术计量与水平的评定以及人体健康指标检查等。

如何化解跑步的枯燥乏味

长跑是一项最经济,最有效的有氧减肥运动,它无须正规的场地,无须昂贵的器材,您只要拥有一双运动鞋就可以了,而大街小巷,只要您不妨碍交通,您可着劲儿的往哪跑都行。长跑的好处更是众所周知的。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只要您有健全的双腿就可以参与的运动,然而参加的人却不多,有的跑了两天就没有再跑了,这是为什么呢?据我们了解,他们都是感觉长跑太枯燥了,不停的迈腿,摆臂,再加上在操场里一圈一圈的绕,没有一点意思。针对这点,我们通过长跑者的介绍,总结了几种解决枯燥问题的办法:

往风景优美的地方跑

在长跑的过程中,总是沿着一个地方跑,是会感觉越跑越没劲,可经常变换一下跑步的地点,比如在一些公园里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公园里优美的风景,跑起来一定会感到新鲜了很多。

气功跑

这是比较新鲜的跑步方式。在长跑的过程中,利用气功的吐纳法,跑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呼气的时候鼓腹,同时想象身体的不适通过全身的毛孔射出体外,而吸气的时候收腹,同时想象天地日月的精华通过全身的毛孔吸入体内,这就是所谓的逆腹式呼吸。根据了解,采用这种方式长跑会越跑越精神,而且口中唾液丰富,不会越跑口越干。

变着花样的跑

在跑步的过程中,你可以采用不同的姿势跑,比如侧身跑,绕着树八字跑,往斜坡上跑,甚至你可以倒着跑,这样不但不会枯燥,而且助于你身体的协调性。

结伴跑

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锻炼是一种解决枯燥问题的好办法。当你懒惰的时候,你的同伴会督促你,而且和朋友一道锻炼,本身就会有很多乐趣。

追车跑

有的朋友利用上下班的时间进行锻练,在跑步的过程中可以跟着一辆公共汽车或一辆自行车跑,有了一个目标,跑起步来一定会感到轻松很多。

象征性的跑

什么是象征性的跑呢?就是你先从地图上了解比如从北京到深圳的距离,然后你再把每天跑步的距离累加,到有一天达到了从北京到深圳的距离,那时您就可以非常自豪的对您的亲戚朋友说,您已经从北京跑到了深圳了。这是不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解决枯燥问题的方法呢?

转移注意力的跑

当您在乘车或走路的时候,脑子里比较专注的想着别的事情,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快,而且一点都不累。您可以把这种方法用到长跑上来。在跑步的时候脑子里想一想未完成的工作怎样完成,没有作出的数学题如何求解,也许在跑步的过程中就不会感觉非常的累和枯燥了。

为了比赛而跑

谁都明白,如果去参加比赛,对您的长跑信念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您再取得了好的名次,您就会更加的投入到长跑锻炼中来。

整理资料原则

亦称“归纳核实资料原则”。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整理资料时应遵守的法则和标准。即指对搜集起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时应遵循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搜集到的原始资料比较繁杂、需要清理、归整、审核、汇总以供人们查考、核对和调用。总的说来有以下4条必须遵守的原则;(1)要注意分门别类。即是将处于混杂、堆砌状态的原始资料按其性质,作用层次归类,编号,进行逻辑编排,能为人们及时调用提供方便;(2)要绘制应用图表。即将有关资料的数据,信息载入经过精心设计的示意图、统计表之中,使之一目了然,即可减少许多累赘的文字描绘,又能给研究工作带来方便;(3)要利用音像处理,即在条件允许时,应对某些利用声、光作形象实况表现的资料应尽量采用先进的电子录音,录像技术加以辑核,以便在研究中需要再现即刻场景过程图像时随时演映,帮助研究人员发现问题、寻找规律;(4)要引进微机管理。即将大量的研究样本所测取的各种数据及其变换的数学模型与相匹配的程序软件,在条件许可时应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将其输入软盘存档,以备随时调用。这样即能保证大容量的资料贮存,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体育测量原则

体育测量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和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点:(1)科学性。即测量的有效性、可靠性、客观性、经济性和标准化,(2)适应性。即测量必须适应研究对象的待点,如测量要与对象的生长发育、身体训练和运动技术等水平相适应;(3)鉴别性。采用的测量方法要能鉴别出研究对象相互之间的本质差异;(4)相关性。即在设计和编制成套测量方案时,既要注意与总体特性相关,又要注意与每个指标间的横向相关,以便合理筛选和编排;(5)统一性。即统一的计量单位和记录方法;(6)可行性。即无论测量群体或个人,必须力求作到既科学合理,又简便可行,并要求贯彻少而精的测量原则。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体育竞赛、课余训练、课外体育锻炼是互为联系和互为补充的。体育课为课外体育锻炼、竞赛、训练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而体育知识和技术要靠学生通过课外体育锻炼去体验,顽强的意志、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更要靠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实践中去磨炼、去培养。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是互为促进的,但课外体育锻炼并不是体育课的完全延伸,也不是纯粹体育的“第二课堂”,不可互为取代。学校必须在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认真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形成学校体育的完整体系,才能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早在1951年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学生每日体育、娱乐活动或生产劳动时间,除体育课及晨操或课间活动外,以1小时至1小时半为原则。”1954年颁布并施行了《劳卫制》,1964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广大学生,要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2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始试行《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等。1982年教育部又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1990年国务院批准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教委下达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都对课外体育锻炼提出了具体要求,用法规的形式确定出了课外体育锻炼指数。为开展学校课外体育锻炼指明了方向,又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推向一个新阶段。

学校体育的基本途径或组织形式是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在人们思想观念中,对二者关系比较普遍的认识,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似乎课外体育锻炼从属于体育课教学,是为其服务的。在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长期来,人们对体育课教学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研究成果中占相当比重,相反,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却异常薄弱。在实践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以体育课教学取代学校体育的现象。这种状况的存在,显然不利于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对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

人们知道,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常态表现就是体育锻炼,没有体育锻炼就无所谓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不可能增强体质,更无形成兴趣、爱好和习惯可言。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因为学生参加锻炼的动机不同,具体的锻炼环境所受影响不同,它们所表现的特点也不一样。体育课教学是在固定班级由专任教师有计划地按大纲内容进行教学,系统性、稳定性、同步化是其特点。由于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决定了课外体育锻炼具有体育课教学无法比拟的功能:它既能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由此可产生深刻的自我体验,又能发挥个人专长,有效地贯彻因材施教,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提供机会。由此可见,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区别并非仅仅只是外延,而存在着内涵性区别。体育课教学生普遍性的要求,解决共性问题;课外体育锻炼有重点的解决个性问题,强调独立性。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又是相互联系的。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巩固提高体育课教学所获得的成果,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发展又将增进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同样,体育课教学不仅为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发展打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课教学来推动与检查课外体育锻炼,这种联系是双向的、平行的,而不是从属关系。

以终身体育为基点,就会发现单靠体育课教学难以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正如有人所指出:按现今体育课最佳方案,每个学生每周在体育课上实际进行练习还不到半个钟头,“谁能把超量恢复的曲线划出来?学生体质怎样增强?”更何况兴趣、能力、习惯的培养。所以,只有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

课内外结合,可以为学校体育的一系列因素的结合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把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共同要求同发展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等。这样一种重要的功能,既不是体育课教学所独有的,也不是仅仅为课外体育锻炼所具有的,而是二者结合所形成的新功能。按系统论的观点,可以表述为: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2)

1949—1978年,我国学校体育的起步与发展

1.1949——1966年,学校体育建国17年的主要成就(1)初步建立了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与规章制度。(2)制订颁布了第一部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和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发展的基础。(3)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体系。

2.1966年一1976年,“文革”十年动乱期间

我国学校体育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就整体而言,基本上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取消体育课,以劳动、军训代替体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内容与特点。

3.1949——1978年,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1)学校体育具有社会主义体育性质,即阶级性、教育性和健身性。(2)体育教学过程突出强调以学习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运动技术教育和通过技术练习进行体能教育和方法论。(3)提出和确立了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的指导思想和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4)中小学体育教学开始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性向规范性、科学化发展。

4.1949——1978年,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体育理论的单一前苏联模式,在方法论上趋向极端。(2)在确定学校体育目标任务上,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需要,把学生作为工具。(3)教学指导思想基本上突出了“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4)体育教学内容未能充分体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5)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运动技术微观的学习,形成了一种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和自主学习,教学效率低。

1978——1984年,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

这一时期以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扬州会议为主要标志,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发展的开端,并为改革探索作了准备。该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得到丰富与发展,多种学术观点并存并趋向多元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较为科学、明确。扬州会议之后,在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竞技体育”、“技能体育”、“快乐体育”、“全面发展”等观点,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2)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为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国家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逐步建立了有关的规章制度,主要有:

①1979年9月教育部与国家体委发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第一个专门的法规制度。

②1982年9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等部门颁发了新修订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③197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竞赛制度》。(3)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1978年,教育部编订颁发了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体育教材(试用本),尝试以新的思想体系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4)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引起重视。为适应新教材体系的要求以及对系统论等“三论”的学习认识,一些以“三论”、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为依托的教学方法逐渐被引入体育教学领域。(5)课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达标人数增多,多种竞赛活动日益活跃。1983年全国已有1600多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训学生达1000万人,1984年中小学达标人数达3000多万人。在1980年、1981年先后举行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6)加快了体育师资培养,并向正规化方向发展。从1977年起,全国近百个体育院系和数百所中等师范学校恢复招生,陆续为中小学培养大批体育师资,缓解了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和质量较差等紧迫问题。(7)加强了对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导。为便于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学校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1981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1981年创办专业学术杂志《学校体育》,1982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教材。另外,为总结和交流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1984年起,开始举办全国经济单列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以后一直在各大城市轮流举行)。

1985——1992年,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与展开阶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至90年代初,学校体育随着社会各个领域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扩大,进入了一个发展与提高的新阶段,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1)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的丰富化和多种化

较突出的是;①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争鸣探索,即由单一的体质教育向多维度发展,学校体育价值由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认为学校体育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开放系统。②指导思想的转变,在继续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开始重视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为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服务。(2)管理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①1990年3月和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两个条例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法规与重要依据,使学校体育工作在科学化和规范化上迈出了新的一步。②1987年国家颁发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井提出厂实施意见。这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项重大措施,引起了社会有关各界的普遍关注。(3)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大纲的科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针对中小学学制十年延长为十二年制的变化,国家教委于1987年1月颁发了十二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作为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大纲的过渡性教学大纲。1992年正式制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反映了学校体育为对世纪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新要求,也反映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所取得的突出成绩。(4)各种体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研究探索与改革

如“发现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引进体育教学领域,打破了以往主要以特殊认识过程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及三段式常规结构,深化了人们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多种认识。(5)学校体育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

为推动体育教学的规范化,1983年、1987年分别成立了全国五市(区)、十城市等跨地区的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我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对外学术交流增加。此外,在这一时期,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和活跃,体育教师数量增加,质量提高。

在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研究尚停留在较表浅层次;缺乏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操作性研究相结合的探讨;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在一定范围给实践带来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1992——1999年,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 忡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特别是1999年6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学校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体系,是这一阶段大家重点研究的问题。(1)本阶段学校体育理论的热点和争论问题

①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培养体育能力、体质教育、整体效益、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成功体育等几种思想观点进行探讨。②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开发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目标应向多元化、多目标方向发展。③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先后出现I“范例教学”、“故事——情境式教学”、“导学式教学”、“学导式教学”、“发现式教学”、“分群体式教学”、“创造式教学”、“快乐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④中小学体育课程教材建设的实验研究进入新阶段。1993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行。1997年高中新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实验工作正式开始启动,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另外关于中小学体育两类课程的改革继续在局部地区进行实验研究。(2)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在这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主要体现在:①体育教学思想的完善,提出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身心发展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②体育教材内容向竞技、娱乐、健身等方向转变,并重视发挥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作用。③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实验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重视教师的“导法”和学生“学法”的结合,关注整体化教学方法手段。④体育教学评价的突起并逐步规范化。⑤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质量有明显提高。⑥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发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井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全面积极的影响。⑦重视和加强了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特色的研究。

循序渐进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的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二)循序渐进原则的依据

1.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的循“序”过程,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

2.动作形成的规律

动作形成的阶段性变化,受人体生理机能的制约,受条件反射和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规律的支配。掌握动作技术,就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

3.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学生的生长、发育和机能水平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机能的适应性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体育教学要严格遵循这些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三)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体育教学大纲是法规性指导文件,本身就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大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各地可以从实际出发选择一部分教材内容。在安排选用教材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教材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使整个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2.教师对各项教材要有全面的了解

体育教师对教学大纲应作全面了解,小学教师应了解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大纲内容及其体系,中学体育教师除中学的大纲内容要熟悉外,对小学的大纲也应有所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做到胸中有全局,在编制教学计划时,才能把握住大纲的精神实质,把一个年级的教学置于大纲整体的系统之中。使自己的教学,做到各项教材之间,技术教材与素质教材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相互衔接。

3.全面系统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在全面贯彻大纲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找出各项教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加快量的渐进到质的转变过程。

4.安排负荷要循序渐进

学生的运动负荷从小到大,从低到高,是教学安排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一种负荷量,机体适应有一个过程。在安排负荷的时间、次数、强度、总量时,要注意渐进增加。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把握负荷的节奏,使体育教学过程的学生负荷在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

区别对待原则

运动训练的原则之一。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来确定训练任务、内容、手段、方法和训练负荷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教练员深入了解运动员的实际、注意识累运动员各方面情况的资料。做到对每一个运动员都了如指掌。(2)制订训练计划,落实训练措施,以及训练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提出针对个人不同特点的要求,尤其是对重点队员的要求。(3)善于听取运动员的意见,特别是对训练负荷的反映。

体育科学研究程序

研究课题运行实施过程必须经过的操作流程规范和先后次序。基本程序是:(1)选题与筹备(包括论证、定题);(2)开题报告;(3)课题设计与制定计划(包括建立假说);(4)组织与实施;5)搜集资料与试验数据;6)整理资料与数据处理,(7)重复验证(理论与实践以及假说的实验验证);(8)分析资料与总结(分技术总结与工作总结);(9)撰写论文与组织论评审或技术鉴定。

技术训练

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运动员掌握与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一种训练。在某些动作复杂多样、协调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如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球类、撑竿跳高等中占有很大比重,其内容分基本技术和高难技术两类。前者是技术训练的核心和基础;后者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占重要地位。技术训练要求在全年相多年训练中系统地进行,并注意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做到全面、实用、准确、熟练、以及结合运动员个人特点,使之形成独持的技术风格。此项训练的质量可直接影响战术的数量和质量,对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也具有重要影响。

运动素质训练与提高的方法学原理

1.运动素质训练与提高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应首先选择有利于各器官系统形态改变的方法与手段。如上所述,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的变化是其机能变化的基础,对儿童、少年运动提高来说,是在他们的机能能力发展不完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选择大量只是发展其机能能力的手段与方法,必然会迫使器官系统强行负担过度的负荷,起到拔苗助长的后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态也将使器官系统始终处于发育不全的境地。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与健康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在选择训练手段与方法时,必须考虑采用有利于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的那些看似对成绩提高不显著、效果不快的手段与方法。

2.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发展力量性、速度力量性的内容。许多高级运动员成才后往往产生成绩停滞不前的现象,这与他们在儿童、少年时期所采用的训练内容有关。整个儿童、少年时期神经系统一直处于发展状态,此时其可塑性很大。儿童、少年时期所建立的技术动作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指标,要比神经系统成熟后所建立的牢固得多。这些指标突出反映在所做动作的速度性指标上,它的固定则对其他运动素质起全面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在儿童、少年时期的训练中应把运动素质的训练与提高的重点放在力量性、速度力量性方面,利用力量性素质发展过程中的易变性,使运动成绩在高水平状态下仍可不断地得到提高,避免速度性障碍的产生。同时,儿童、少年时期速度能力的发展通过力量与速度力量的发展也是可达到一样的效果。牺牲今后的利益或只图一时的辉煌都是不负责任的不足取的做法。

3.运动素质的发展应当时刻考虑结合儿童、少年身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可能性。注意在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内大力发展某一项运动素质这已是从事儿童、少年训练工作者的共识,但是仍须强调,这只能是训练工作中一个值得特别注重的时期,不能因此而忽略其他时间区段内发展的可能性。何况,运动素质敏感期只反映了这时期该项素质发展的相对值较快和可能性最大,并不是运动素质发展绝对值的终结。在儿童、少年的整个时期内;他们各器官系统始终是处于逐步完善的状态,处于趋于成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17—18岁左右的时候,这时各项运动素质指标都接近于绝对最大值,绝对值的增长值都可能超出敏感期内的增长。所以,在整个儿童、少年时期内的训练安排都应把他们身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在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时,必须考虑把他们身体变化的可能作为训练利用的基础。

4.用技术训练促使运动素质发展。儿童、少年时期技术训练是全面进行的,而技术训练又必须以运动素质为基础,两者是紧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单一的技术训练与单一的运动素质训练,对儿童、少年的训练效果来说,都不可能很理想。由于儿童、少年时期的技术训练突出的基础性技术,所以与运动素质的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由于此时技术发展要求全面进行,所以对身体要求的牵涉面更为广泛。为此,在技术训练与教学时,应当选择与运动素质发展有关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基础技术或必要的技术环节进行强化,促使运动素质得到发展,从而使两方面共同提高。

5.某一阶段内应考虑以某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为主,但又不能忽略其他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儿童、少年时期确定将来所从事的专项不太容易,所以对他们的训练应该从全面考虑。但是由于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存在与他们参加相应比赛的需要,此时的训练不可能只是全面训练,在某一阶段必然会有所侧重,这种情况是完全允许存在的。可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忘记课余体育训练的根本任务与目标,过分的强调侧重面,只会产生使儿童、少年训练成人化的倾向,这是不利于他们今后发展的。因此,在侧重某一方面进行训练时,忽略其他运动素质的发展是不足取的。

6.同一运动素质的发展不应仅采用单一的方法,尤其不应采用成人化的强化手段。由于儿童、少年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依仗于其身体自然生长发育的程度很大,所以一种运动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取决于相应多方面器官系统的变化,这也就是说,同一种运动素质的发展在儿童、少年时期可采用若干种方法与手段进行,这也是儿童、少年训练的突出的特点之一。这样做既有利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也可为将来成人后的训练创造全面的基础。同时,采用同一种方法与手段发展一种运动素质,必然会产生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单一化,时间稍长则就会使训练水平停滞不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势必采用成人化的强化训练方式。可以认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儿童、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的终止也就为期不远了。

7.同一种运动素质训练效果的检测手段应当多样化、多指标地进行。目前对高水平运动员运动素质效果的检测一般采用约定俗成的,称之为“素质测验”的若干种运动项目或某些需要综合能力才能表现的练习,如,速度测验一般用30—60米跑;腰腹肌用铅球作“前抛”、“后抛”,等等。这类项目或练习对儿童、少年来说,并不适宜,因为这类检测手段不仅需要综合能力,而且还往往包含技术因素在内,要让儿童、少年通过这类练习表现出单一的运动素质是困难的。因此,对他们的检测,要尽可能采用简单的、能反映单纯运动素质的练习,这就需要对某一运动素质采用多个指标来反映,甚至游戏性的练习来进行。通过多个指标的分析,才能确确实实地把他们在某一运动素质方面的水平检测出来。这样也才不会把确有才能的人才忽略过去。

8.适时和经常地采用促使运动素质全面发展的方法与手段。儿童、少年时期各种训练的效果并不象成年运动员那样容易综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在训练中根据他们身体发展和训练的情况,适时地和经常地采用促使这些训练效果能够综合在一起的方法与手段。通过这类练习的训练,促进他们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

论文答辩

指论文(设计)作者宣读完论文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学术委员会、专家小组、考评小组成员或与会者所提出对该论文的质疑,由论文作者一一答辩。进行答辩的论文,如由两名以上作者合作,每名作者应有自己独立承包的部分。答辩与评定也应按每人承担的部分分别处理。公开举行的论文答辩,应先将论文原本或简介分送有关人员,并放在适当地方供公共阅览。要提前公布答辩的时间、地点、主持人员、论文(设计)作者,欢迎其他人员旁听。答辩之前,论文作者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所要说明的内容要点,说明时必须借助的挂图、图表或有关资料等。答辩进行过程,一般每人以一、二小时左右为限。主持人宣布答辩开始,先由论文作者简明扼要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导思想和本课题的实际意义,然后由参加评问者就论文提出问题,其他参加者也可提出问题,由作者一一答辩。所提问题,不得超出论文(设计)范围,或横生枝节。最后主持人宣读评语。答辩是在严肃、隆重、诚挚的气氛中进行的,对答辩人来说,不仅是接受审查、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顺利通过的答辩对论文作者不仅是一种光荣,而且也是一种激励。答辩之后,由相应的学术委员会根据答辩评语、参考其他方面的评语,进行讨论,然后用表决方式通过。

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

计划管理

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教学工作文件,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分为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实施体育教学计划的监督和调控、执行体育教学计划状况的考评等三个环节。

1.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管理,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学校领导、教务部门和体育教研组(室)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对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提出导向性意见,明确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任务和质量目标,并规定计划完成的时间。学校印制统一的体育教学计划表格,以便指式的统一,并为教师制定计划提供方便。(2)教师拟定体育教学计划,教研组(室)对计划进行集体审议或讨论,为解决教学中使用场地器材的矛盾,对各年级教材出现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协调和调整。(3)教师对计划修正定稿后,由教研组(室)审核批准,方可实施,其副本交教研组(室)收存备查,并归入教师业务档案。(4)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和质量,应作为教师业务考核或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之一。

2.实施体育教学计划中的管理。实施体育教学计划中的管理,应着重于执行教学计划的监督和协调。监督可分为教师的自我监督和教研组(室)的监督。

教师的自我监督是实施教学计划监督的主要方面。其方法是:(1)教师首先应端正执行计划责任感和自觉性,防止和克服执行教学计划的随意性,如因客观因素等不可克服的原因需调整计划实施时,应主动向教研室申述。(2)教师应对执行计划的情况在计划的执行情况栏内作简明记载。

教研组(室)的监督,是教研组(室)实施对教学监控的重要内容。其方法是;(1)教研组(室)应对教师进行执行计划的责任心和自觉性的教育,将认真执行计划列入教师职责和规范,并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同时,教研组(室)应将教师适度调整教学进度的自主权和控制范围作出相应的规定。(2)教研组(室)对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情况作必要的抽查和记录,对随意变动教学进度者进行教育,对屡教不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协调是执行计划中不可缺少的措施。由于气候、场地设备等客观条件原因,体育教学计划在执行中,常会出现各种矛盾,造成执行计划中的不少困难,有时甚至被严重打乱。因而,计划应随之而调整,这就要求教研组(室)做好协调工作。协调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集体协调、表式公布协调、个别协调等。

3.执行体育教学计划状况的考评。执行体育教学计划状况的考评,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考核教师履行职责的内容之一,也是检验计划科学性、可行性的重要手段。

执行教学计划状况的考评,分为教师自我考评、教研组(室)对教师的考评和教研组(室)整体考评三种形式。

教师的自我考评,是教师对所任班级体育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依记载作出口头或书面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及其产生的原因。书面自我考评可用文字式或表格式。

教研组(室)对教师的考评,是教研组(室)根据教师的自我考评和教研组(室)平时的检查记录,对教师执行计划进行打分或作出评语。

教研组(室)的整体考评,是教研组(室)负责人根据全教研组(室)上述考评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并对教研组(室)整体执行教学计划的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总结。

执行教学计划的考评,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考核和总结时进行,也可在实施阶段中进行,既可以单一进行,也可在全面检查和考核中进行。

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学校体育管理的整体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它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按工作任务可以分为智力教育管理、道德教育管理、体育教育管理等子系统。学校体育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子系统,首先应服从并服务于学校教育管理这个整体,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使之与学校教育管理相适应,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次,学校的领导者、有关部门、组织与人员,也应该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在抓学校教育管理的时候。将体育管理列入其中,使学校体育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有相应的位置,并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心。

其二,学校体育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子系统,它自身又是一个由若干个更小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系统。就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分,可以分为体育教学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运动队训练管理、体育竞赛管理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虽然各自管理对象的内容与特点不同,而所采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并形成了学校体育管理的整体,为完成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服务。

周期性原则

学校育人活动的周期性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学校体育管理的周期性。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到获得一定的学历毕业走上社会,这是一个通过多少年教育培养的全周期。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又相对独立为一个大周期;每一学段又是以年级来划分,每一个学年又构成学年度周期;每一学期、每一周,均构成学期周期或周的周期;直至每一天、每一次课、每一次活动,形成最基本的教学和活动单元。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决定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周期性,也决定了学校体育管理的周期性。

学校体育管理的周期性,要求在设计、决策、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学校体育目标、体育教学大纲、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育合格标准等事关学校体育全局的事项时,有一个科学的、统盘的思路和架构,使不同学段之间、不同年级和学期之间,既互相衔接,又不断提高要求,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学校体育管理的周期性,还要求实施学校体育的计划管理。计划管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学校体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可以这样说,没有计划,就不成其为管理,也就谈不上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而计划的制定,又是以学校体育教育的周期性特点为依据的,如: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就是以学年度和学期为时限的;体育教学计划,分为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和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运动队训练计划,也是以学年度来划分训练周期的……等等。

学校体育的周期性,还表现在学校体育工作和活动的季节性。由于我国四季分明,南北气候相差悬殊,因而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总是考虑季节因素,因季节而异,如春季的校田径运动会,秋季的各种球类比赛,夏季的游泳,冬季南方的长跑活动和北方的冰雪运动……等等。

有序性原则

管理是一种有序的活动,学校体育管理也不例外。

学校体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其对象的广泛性、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和任务的繁重性等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贯彻学校体育管理的有序理原则,就能保证各项工作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地进行。

学校体育管理的有序性,首先表现在学校体育管理系统是一种多层次的有序结构,学校主管体育工作的校长、体育卫生领导小组(体育运动委员会)、教务处(体卫处)和总务处、体育教研组(室、部)、体育教师、班主任。这种管理系统,反映了管理的层次性特征,形成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应明确职责和分工,上级管下级,一级管一级,领导做领导的事,各层做各层的事。这样分层次的有序活动,就能使管理产生最佳的综合整体效应。

学校体育管理的有序性,还表现在管理过程的有序性。管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计划、实施、检验,也反映了管理活动的有序性。不论是学校体育工作,还是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在实施管理时,都要按照这三个基本环节进行。如果违背了管理过程的有序性,就会造成工作杂乱无序,事倍功半,影响或削弱管理的效果。

学校体育管理的有序性,还表现在处理学校体育的具体工作时,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主要工作应始终抓住不放,以此带动全局;重点工作着力办,以保证重点任务的完成;急事急办或特办,以期短期内收到显著的成效。

规范性原则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学校是在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和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教育活动的。教育方针、法律和法规,就是一种最具有约束力、最基本的规范和准则。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同样也应受制于这种最基本的规范和准则之下。任何轻视、忽视、削弱、排斥学校体育的行为,都是对上述规范和准则的背离;同样,任何只顾体育运动成绩,不问、不抓德育与文化学习的行为,也是对上述规范和准则的背离。

学校体育管理的规范性,要求学校体育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既可保证学校体育管理者的正常的、稳定的工作秩序,又可使受管理者自觉地遵守,以维护和保证学校各类体育活动的正常的、合理地进行。

学校体育管理的规范性,还要求学校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和体育道德作风。校风和学风不仅对道德教育、智力教育有约束力和影响力,而且对体育教育也同样有约束力和影响力。良好的体育传统、风气和体育道德作风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所学校体育的质量、水平和体育的精神风貌,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水平。

教育性原则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属于一种教育活动。学校教育决定了学校体育管理必须遵循教育性原则。搞好学校体育管理,就能更有效地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等诸方面的效果,全面地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学校体育管理,其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合理的体育管理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的管理要求等,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和道德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因而能发挥积极的教育效果。加强体育课教学的管理,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也能教育学生树立为“四化”锻炼身体的思想;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能增强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做好体育竞赛的管理,能使参加者树立公平竞争的思想,养成遵守规则、尊重对方、尊重裁判的习惯。因此,“管理也是教育”、“管理育人”的提法,是很有道理的。

学校体育管理的教育性原则,还体现在学校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方面。学校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在管理中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有效性原则

管理的目的是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和信息,使之获得最佳的效益。体育管理的有效性以管理效率(或经济性)和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管理效率是指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的耗量与单位效果之比。讲管理效率,就是要用最少的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获得最佳的效果。因而管理效率,也可称作管理的经济性。

贯彻有效性原则,还要求在实施学校体育管理时,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上述各项原则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组成了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体系。发恻这些原则,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工作实际,大道而有机地加以运用并使之具体化。

运动局部解剖学

运动局部解剖学

运动形态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运动和体育锻炼时人体内器官所发生的局部位置变化的学科,这方面的研究特别与整个身体在空间产生姿势变化和加速度运动的一些项目(如手倒立、桥、快速的旋转动作、空翻动作等)有关。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内容有:身体位置在空间发生变化时,心脏、胃、结肠、肝、肾、脾以及小骨盆内器官位置的移动;关节运动时,关节周围神经与血管位置的变化;拳击、角力和跳水时,运动对人体结构的影响;气功练习对内脏位置移动的影响。运动局部解剖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运动对内脏器官位置变化的影响,对预防运动损伤、运动疾病和内脏器官的锻炼有重要意义。

体育科研体制

体育科研体制

目前世界各国的体育科研体制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集中型、分散型和结合型。集中型是以国家的专门体育科研机构为主,与体育院校训练基地和其他科研单位相配合,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科研活动的;该类型以东欧、俄罗斯等前苏联为代表,我国也属于这一类型。分散型是目前尚未建立全国性或政府体育科研机构。科研工作由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体育协会。大专院校体育系科、医疗机构和研究单位进行的。一般由学会负责科研的协调管理工作,定期召开专题或综合性科学报告会。讲座和出版学术刊物交流成果。美国、日本和较多的西方国家一般都采取这种形式。但是他们也逐步把科研和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在集训中心开展科研活动或筹建全国性体育科研机构。结合型是指以法国为代表的以体育学院为中心把科研、教学相训练三结合的体制,原联邦德国相瑞士也有类似的做法。

极限强度力量训练法

1982年,保加利亚功勋教练员伊万·阿巴杰耶夫成功地运用肌肉细胞学原理,独创了极限强度训练法(保加利亚训练法),使保加利亚举重队多次在世界举重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中战胜苏联队,从而引起广泛的重视。其做法特点是,非常突出强度,几乎每天、每项都要求达到、接近甚至超过本人当天最高水平。然后减10公斤作两组,再减10公斤作两组,随后又递增重量,直到当天最大重量,再递减重量,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要求组数越多越好,组间的间歇以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为宜。他的理论观点是:人体有巨大的潜力,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开始训练时对新的刺激不适应,一段时间后应能适应,对旧的刺激适应后再予新的刺激,求得新的适应。他还运用肌肉细胞学的原理证明其观点的科学性。即由母体带来的肌细胞核组织,只有不断的给予刺激才能发展、否则就会退化。

体育科学学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一)研究对象

科学学是研究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考察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把握和运用科技发展规律,分析科学研究的体系结构等,为主管部门制定科技政策提供咨询,并为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提供最佳的理论和方法。

体育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科学的整体,既包括体育科学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又包括体育科研活动及社会体制。体育科学学是把体育科学作为一科学知识体系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的科学。体育科学学要突破体育科学过去形成的,以生物科学理论和方法为主研究体育运动的模式,把体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和竞技运动类学科也纳入体育科学体系之中。体育科学学既要研究体育自然科学类学科,也要研究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还要研究运动竞技类学科,对三者进行统一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

体育科学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体育科学的特征;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分类;体育科学的社会功能;体育科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条件;体育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体育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的体系及研究类型的结构;体育科学研究的管理;体育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体育科研成果的评定和推广;体育科研人员的素质构成及其培养等。(二)学科特征

体育科学学既是科学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因而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科学性质。体育科学学的综合性还表现于,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体育运动既是一种人文社会现象,又包含着人体运动的生理、化学、力学的自然过程和运动技术过程,体育科学的学科群既包括了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文化过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又包括研究体育运动自然过程的体育自然学科。体育科学学既要考察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也要考察体育自然学科,对二者进行综合的、统一的、整体的研究。但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由于科学学和体育科学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因此,作为体育科学与科学学交叉综合而产生的体育科学学,应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三)学科的意义

研究体育科学学的意义主要是:

揭示体育科学对体育运动实践的作用和体育科学的社会功能,使体育管理工作者和业务工作者能充分理解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义,重视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对体育科学研究给予更多的支持。

揭示体育科学的规律和特点,扩大体育科学工作者的视野,运用体育科学学的知识反思和审视体育科学整体,考察具体学科研究的进程、状况、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体育科学的历史使命和当前的任务,提高科学研究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为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效益,提供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改善和加强对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而要对体育科学研究加以有效管理,就必须符合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体育科学学则可为改进和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的组织管理、制定体育科学发展规划及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类推法

通过不同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出其他的相似性,从而预测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存在类似的可能性的方法。事物发展有各自的规律性,但其间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发展过程与发达国家已经历的体育发展过程,就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性,人造机器的功能与某些生物的功能极其相似等,又如,各种鸟翅膀的形状类推飞机翼形,用蝙蝠的回声机构类推雷达;由铁路技术类推航天技术等等。把先发生的事件称为先导事件,后发生的事件称为迟发事件,当发现它们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就可以利用先导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特征。两类推迟发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特征,两类推迟发事件的发生和未来的发展,起到预测的作用。此法有:随机类推和形式类推。随机类推来源于直观,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只能看作是进行类推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科学的方法。形式类推是指当发现了两个事件有某些相似之处时,就尽力探求其他的相似性。在预测工作中因此大多采用形式类推。其应用分为:(1)为了解决某一个领域中的问题。需要发明或发现某个东西,于是就去寻找一个类似事件,进行形式类推;(2)预测人员在某些领域中不断收集到新的信息或发生某种变化的信号,并发现了新的原则或结构,然后用形式类推法考虑它对其他领域发展的影响。在对先导事件和被预测密件进行类比时,必须考虑环境因素。其因素有:(1)技术方面。若受技术环境的影响,则可从技术方面进行类推;(2)经济方面,经济类推从理论上说,要从某一先导事件推测另一事件,包括了现有的经济理论对该事件在经济方面的了解程度相认识水平等,在实际预测时,一般包括投资、市场、成本等各种经济发展趋势;(3)管理方面。这包括管理的现实与理论,例如管理人员的数量及水乎,管理的过程等,(4)政治方面。政治类推与国家政体、制度、法律有关,也与党派、群众团体、个人有关;(5)社会方面。与社会组织,也与党派、群众团体、个人有关;(6)社会方面。与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人口、地理分布、国民收入、家庭有关,也与社会传统和风俗有关;(7)文化方面。文化类推与社会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有关,也和表现这些观念的方式有关;(8)生态方面。如果地球上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对预测对象和被类推对象能够产生影响的话,那么可以进行生物类推。考虑的环境因素越周到,用类推法预测的结果期越准确。例如对航天技术进行预测,被选择的光导技术是铁路技术,采用形式类推法。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预测。类推法亦有缺点,例如很难找到非常相似的两个事件,历史局限性较大,同时还受到人为行动的各种限制等等。因此,类推法不是一种严格的预测方法,它目于探索性预测方法中的比较典型的一种预测技术。类推预测法又可分为定性类推法和定量类推法,或定量定性综合类推法。一般地,以定性推测事件的发展趋势初发展过程说明性好。

统计学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与分析自然与社会经济数量方面资料的科学。狭义的统计学指社会经济统计学;广义的统计学则包括应用数学分支的数理统计学以及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的统计学。如生物统计学、水文统计学、体育统计学等。一般内容有: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调查、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标分析法、图示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相关分桥、统计预测、统计资料的分析等。还要研究如何在统计中运用电子计算机,使统计向高效、准确、简便方向发展。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措施,以及解决某些问题的门路、程序和步骤,它是人类对体育进行考察认识的工具。体育科学研究实质上是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的本质同性及规律特性的科学探索与认识过程,而方法则是完成该探索与认识过程的重要应用工具。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也在随之不断更新与发展,结合体育科学本身的特点,根据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逻辑结构理论,当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形式:(1)经验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方法,它构成了体育研究的最低层次和经验层次包括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实验法、模拟法、仿生法、图表法、电子计算机与高速摄像录像系统等方法;(2)相关学科的实施方法。包括遗传学的家谱法、双生学法,跟踪法、运动医学与生理学的人体测量法、生物力学中的光学法与电学法、社会学中的随机取样法和典型解剖法。行为学中的各种统计方法等。(3)逻辑(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以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为理论指导去研究对象一类方法,包括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归纳法、假说法、演绎法、证明法、反驳法、分析和综合法、辩证法等;(4)数学计量纳方法,它可为体育研究提供较为清晰的精确模式,是进行定量研究和准确描述的有力工具。在科学研究中居于较高层次。它包括数据处理法。概率统计法,优选统筹法,运筹学法。模糊数学法、正交试验法科学预测法和科学决策法等,(5)系统理论的方法,也叫做综合性研究方法,它突破了传统方法局限性,以系统的理论去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和认识对象,从而达到最优化地分析与处理问题,它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协同论方法、突变论方法、耗散结构论方法、系统I程方法以及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等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方法来对某一课题进行攻关研究、已成为当今体育科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体育伦理学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就(一)关于体育道德的论述

体育道德这一概念是从伦理学的道德概念借鉴而来的,通常把体育道德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行业道德。随着视野的扩大和体育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认识到体育是一种集体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不仅需要调整从事体育活动的专业人员之间,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调整一切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因此,体育道德既包括体育职业道德,也包括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都必须遵守的社会体育公德。大多数学者认为:体育道德既是体育活动参加者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也是在体育活动中调整和制约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二)关于体育道德本质的论述

我国体育伦理学工作者在体育道德的本质问题上做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认为体育道德的本质是体育道德现象的内在联系和体育道德的内在矛盾,是规定体育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最能反映体育道德特性的深刻的稳定的方面。体育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种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体育生活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物质生活和体育生活起着一定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体育道德现象是由物质和精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2)利益是体育道德的基础,是经济关系的表现。(3)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体育道德也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各种体育道德体系的性质。(4)体育道德一经形成,就对社会的经济特别是体育活动具有极大的反作用。(三)关于体育道德社会作用的论述

从一般社会作用讲,深入研究体育道德对于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开展体育运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弘扬团结、友谊、进步与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体育工作者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的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从体育道德自身的特征来看,其社会作用主要有:(1)调整作用: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体育道德教育等手段,使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内心的信念,在头脑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体育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去调整和规范行为。(2)影响作用:通过体育道德教育和体育道德评价,使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体育道德精神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风尚,产生出强烈的影响力,帮助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3)谴责作用:主要是对不道德的体育行为进行的批评和指责,促使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克服不良的观念和行为,维护体育活动的纯洁性和竞赛的公正性,保证体育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四)关于体育道德品质的研究

我国体育伦理学工作者对体育道德品质的研究有独到的建树。首先,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体育道德品质的涵义,即是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通过一系列的体育道德行为所表现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一经形成,便对人们的体育道德行为甚至体育道德原则及其规范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揭示出了体育道德品质的可表现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造性三大基本特征,为增强体育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探讨了影响体育道德品质形成的因素:一是内在因素,包括体育道德认识,体育道德情感、体育道德意志、体育道德行为等;二是外在因素,包括体育活动环境及实践,体育道德教育等;三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而形成其体育道德品质。第四,提出了热爱体育事业、热爱祖国、刻苦训练、团结拼搏、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对手、尊重观众、服从裁判、严守规则等体育道德品质的内容。(五)关于体育道德范畴的研究

对体育道德范畴的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沿用普通伦理学的范畴,将义务、良心、责任等归为其主要内容,重在发掘其体育活动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第二阶段,逐步向体育道德范畴的本体内容的研究深入,提出了情感、荣誉、勇敢、自信、胜负等具体内容,对指导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道德行为,调整道德关系,以实践体育道德原则和体育道德规范的要求起了积极的作用。(六)关于体育道德规范的研究

通过广大体育伦理学工作者的努力研究,在概括体育道德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道德规范。体育道德规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的道德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判断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的行为是非、善恶的一种道德标准,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提出了体育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继承性、阶级性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运动员的道德规范、教练员的道德规范、体育教师的道德规范、裁判员的道德规范、体育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体育管理人员的道德规范和体育竞赛观众的道德规范等。(七)关于体育道德教育的研究

我国体育道德教育的研究较之前苏联有着侧重点的不同。前苏联在研究体育道德教育时,着重于社会道德价值观,道德理想及道德规范形成等方面的知识;给大学生讲授道德行为,文化文明方面的知识;培养、教育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素质及自我感受的道德品质等内容上。而我国体育伦理学则着重研究体育道德教育与造就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接班人方面,因此,把体育道德教育的研究内容确定在社会主义体育道德的本质、体育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理想和情操、道德修养及体育精神等几个方面,其根本任务是通过体育道德教育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研究的重点或者核心,是体现在整个体育活动中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上,将体育道德的研究成果,逐步应用于对运动员和体育院校、系科学生的职业教育之中。从1985年起,一方面在运动员中开展了《体育伦理学》讲座;在体育院校和系科的大学生中开设了《体育职业道德》课程。另一方面,编辑出版了《运动员之路》、《体育职业道德》的教材和读物,编辑出版了《名人论体育道德》的资料性书籍,为体育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除此以外,我国体育伦理学的研究还在体育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体育伦理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体育道德评价、体育竞赛观众的体育道德、设置体育项目的伦理学依据、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行为选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体育伦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