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娱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0:31:33

点击下载

作者:陈品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体育娱乐

体育娱乐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中华书局编辑部2013年9月

1 足球是现在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古代人也玩足球吗?

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但是你能想象在我国遥远的古代就有类似的比赛了吗?这种类似足球的活动在古代称为蹴鞠(cù jū),又叫蹋鞠。有确切记载的蹋鞠运动出现于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蹴鞠在汉代还是军事训练的重要项目。汉武帝时,霍去病将军奉命远征塞外,在打仗的空闲时间率领战士们修筑球场比赛蹴鞠,以此来鼓舞士气。在汉代蹴鞠被列为军事检阅项目,是立秋军队大阅的主要内容之一。

汉代时蹴鞠的基本情况已与现代足球大致相似。球场是方形的,称为鞠室,四周有围墙,球场的两边各有球门,形状似月,比赛双方各有十二人,场上还有裁判。蹴鞠所用球称鞠,为圆形,外壳用皮做成,内部用毛发填充。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成为充气的球,这是蹴鞠发展史上一项重要发明。这样制作出来的球,轻便而且弹性好,适合踢高和长射。对球的这两个改进,直接促进了蹴鞠运动的发展。明代 商喜《宣宗行乐图》局部该图生动描绘了明宣宗观赏蹴鞠比赛的情景。

蹴鞠在古代受到上至皇帝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一致喜爱,是流传最广的运动之一。唐武宗就是一个“球迷”,大臣崔铉曾上书劝说他不要痴迷于蹴鞠。蹴鞠在古代还是寒食节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人们在这一天玩蹴鞠、荡秋千,非常热闹。蹴鞠在宫廷女子中也很受欢迎,常常出现一群宫女争抢踢球的场面。

西汉时的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个狂热的“球迷”竟然因为踢球而丢了性命!古代不光有“因球得祸”的,还有“因球得福”的呢。施耐庵的《水浒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高俅本是一名“浮浪破落户弟子”,一直默默无名,有一次机缘巧合和端王赵佶踢了一场球,高俅使出浑身本领,得到了端王的赞誉。后来端王登基,就是宋徽宗,高俅从而飞黄腾达,官至太尉。这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既然古代有球迷、球星,那么他们有足协和足球俱乐部吗?答案是有的。早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就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推广,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圆社订有社规,规定参赛的人数、比赛规则等。参加圆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做“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退步背”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

2 现在的足球比赛都有两个球门,你知道古代还有只用一个球门和不用球门的足球比赛吗?

古代的蹴鞠比赛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两球门比赛之外,古代人还发明了不少新鲜的玩法,主要有筑球、白打、趯(tì)鞠等。

据《宋朝事实类苑》里记载,筑球主要是比赛踢球技巧,参赛者可以用足、膝、肩、背、胸等部位接触球,但球不能落地,以球先落者为输,以球久不落者为赢。街头巷尾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的情景,宋朝曾有一个著名的女子足球队,队里有153人,她们可以“球不离足,足不离球”,这样大规模的筑球表演想来一定非常精彩。筑球比赛也有用一个球门的玩法,宋代颇流行这种玩法。在场地中间设一球网,球网上有一个直径一尺的圆洞,两队分别从两边向球洞射球,以射过球洞次数多者为胜。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的规定是队友之间用脚传球,但是不能让球落地,规则类似于现在的排球,可以说是一种“脚上排球”。

除了这种正式的分队比赛,蹴鞠玩法中更多的是不分队、没有球门和球网的玩法。白打采取两人或多人对踢的方式,主要是比赛球技,就好像我们常常见到的一伙人踢毽子一样。其中一人玩的独角戏叫做“一人场户”,是难度最大的一种玩法,功夫好的能用头、脚和膝盖来碰球,一只皮球仿佛粘在身上一般。两个人对踢的“二人场户”有“挑踢”等动作。“三人场户”就是三个人站成三角形,互相颠球对踢,唯一的要求是不要让球落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蹴鞠谱》中记载的球门样式白打球通常不像正规蹴鞠那样严格按照一定的次序传踢,踢起来更加自由洒脱,特别适合女子,因此往往成为宫女们的娱乐项目。民间有很多以白打赌钱的,有的人一下就输了百钱,可见其实一点也不“白打”。白打注重花样和技巧,古人还给其中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趯鞠主要是比赛谁踢得高。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薛能《寒食有怀》:“村球高过索,坟树绿和花。”踢起的球高过天上的飞鸟和荡起的秋千,可见有多高了。唐朝时一个叫张芬的人经常在福感寺踢球,他能把球踢到和寺庙里的塔一般高,这得需要多大的力气和多好的技术!据记载当时有个十六七岁的贫民女子能够穿着木屐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一脚“直高数丈”,引来众人围观,真是“女中豪杰”。

此外古人还有比赛颠球次数的“打鞠”,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等比赛。

3 唐代特别流行打马球,甚至连皇帝也忍不住亲自参加,你知道马球怎么打吗?

马球是一种骑在马上用球杆击球入门的运动。关于马球运动的起源,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有人认为马球由中国古代的蹴鞠发展而来,还有人认为马球是从古代波斯(今伊朗)传到中国的。

马球在中国古代又称击鞠、击球、打球。马球用质地轻而坚硬的木头做成,有拳头大小,中间挖空,外边涂上颜色,一般呈红色或彩绘,与现代马球的白色不同。打马球的棍子叫球杖、鞠杖,一般用木头或藤条做成,由于球棍顶端的弯曲部分形状如弯唐代 击球图壁画局部(陕西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出土)月,古代诗歌又常用月杖或初月该图是唐代墓室壁画中最引人入胜的画面之来形容它。比赛用马,都是经过一,画面上至今还保存着骑马的人物形象二十余人。画中数名骑者正在奋力驱马夺球,严格挑选和特殊训练出来的好身手矫健,姿态优美。该图是我国古代马球马,当时周边小国的使节经常向运动极其珍贵的形象记录。唐王室进献“打球马”。唐代的马球场周围大都建有亭、台、楼、榭等类似于看台的建筑,球门两旁还分别插有二十四面红旗。每队出场的球员大致为十人,他们身穿不同颜色的球衣及专用靴、帽,在乐曲伴奏下上场。唐人非常重视开场得胜的第一球,当时称为“第一筹”或“头筹”。在有皇帝参加的马球比赛中,按规定应该由皇帝打得头筹,在场人员山呼“万岁”,然后才能开始正式的比赛。

唐代人对马球如痴如狂,它的盛行是与当时统治者的提倡,尤其是皇帝的爱好分不开的。在整个唐王朝三百年间的二十二个皇帝中,居然有十八个是马球运动的爱好者。唐玄宗在做皇帝之前,曾和两位驸马组成四人马球队战胜了吐蕃的十人马球队,以少胜多,可谓是英雄少年。唐代的几个球迷皇帝中,要数唐宣宗李儇(xuān)的球技最高,他可以连击球数百下而马驰不止,迅若雷电,连马球好手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其后的唐僖宗竟然还想出了“击球赌三川”的花点子,他让四位官员比赛马球,谁赢了就把官位授给谁,结果大臣陈敬瑄靠球技赢得了三川节度使的职位。当时很多不学无术的人靠打球做了官,唐王朝在诸位荒唐皇帝的玩乐中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马球运动在唐朝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之下长盛不衰,成为当时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项运动。唐代科举考试后的新进士们还会专门举办马球比赛来庆祝,这就是著名的“月灯阁球会”。军队中也流行马球运动,并把它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之一。到了宋代,马球仍然很流行。宋代的马球比赛有大打、小打之分,骑驴击球称小打,骑马击球称大打。大约到了明末清初,马球在中原地区趋于消亡,只在内蒙等少数民族地区尚有流传。

4 为什么在古代驴子能参加球类运动?

我们知道唐代特别流行打马球,但是马球比赛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比赛中经常发生烈马冲撞的现象,加上球杖的挥舞和球的高速飞行,球员没有专门的防护措施,在比赛中经常发生伤亡事故,所以一些力求安稳的大臣向皇帝上书建议人们远离这项危险的运动。

古人对马球的热情是控制不住的,于是有人开始想,有没有什么动物可以替代马呢?那就是驴子了。“驴鞠”从马球发展而来,顾名思义就是骑在驴背上挥杖击球,除了坐骑不同,其他与打马球都一样。由于驴子体型、速度和力量都不如马,乘驴打球的风险较小,这种玩法一经出现,就很快在社会上流行起来。

于是一些婀娜宫女、大家闺秀便改骑生性较为温驯的驴子来打球娱乐,《旧唐书》记载唐敬宗曾令宫女们分队进行驴鞠。虽然驴鞠的危险较小,但是一场比赛下来,也有摔坏胳膊、碰坏脑袋的。据史书记载曾有一场驴鞠比赛一直打到了二更才结束,古人的二更是现在的晚上九点至十宋末元初 钱选《蹴鞠图》一点,骑驴打球竟然打到半夜,画中正在蹴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他对踢挑灯夜战,实在是夸张。更为夸的是宠臣赵普,其余四人分别为宋太宗、八王爷、一位道士和一名随从。画中皮球制作张的是,皇帝竟也坐在驴上大摇精美,宋太祖正在单腿“挑踢”。大摆地打球,《资治通鉴》记载,唐僖宗就曾因沉溺于“乘驴击球”而受到大臣的批评。到了宋代,男子驴鞠已不足为怪了。《东京梦华录》中形象地记载了宋代男子驴鞠的盛大场面:先用彩色绸布结成小球门,参与者为“男子百余人”,都穿着固定服饰,一半穿红,一半穿青。然后各骑驴子“分为两队”,两队各设队长一名,两队你攻我防,互相追逐,场面热闹非凡。

5 现代的曲棍球是一项起源于英国的运动,你知道唐朝的曲棍球怎么打吗?

现代曲棍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并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出现了“曲棍球”比赛,只不过唐代人不把它叫做曲棍球,而叫步打球。步打球是一种徒步持杖击球的游戏,是唐代出现的马球的新玩法。

比较起来,步打球没有马球和驴鞠那样奔腾热烈的场面,但自有它的优点和乐趣。首先,不用驴马代步,游戏者奔跑起来更加灵活,击球的准确性提高了,游戏的成就感也提高了,而且对于古代贫苦的老百姓来说,用马、驴来游戏毕竟是奢侈的。其次,跑步毕竟要比骑马、骑驴安全很多,极少有人会因为玩步打球而受伤或丢掉性命。第三,活动的空间更加随意。只要有一块空旷的平地,只要大家手里有一根球杖,随时都可以进行。步打球不需要专门的球场,在街道巷口也可以即兴玩起。步打球因其危险小、难度小,深受广大妇女和儿童的欢迎。元稹《六年春遣怀》(其七)“童稚痴狂撩乱走,绣球花仗满堂前”描写了儿童热热闹闹玩步打球的情景。唐僖宗是个不折不扣的体育迷,他对各种打球方式都唐代 童子步打球图(敦煌榆林窟第15窟南壁壁画)精通,尤其擅长步打球,他曾对一儿童伏跪在莲花座上,左手拿着一个圆手下人说:“如果我要考步打球球,右手挥舞着半月形的球杖。的进士,肯定能拿到状元。”

除了步打球,还有人发明了肩舆打球。肩舆就像敞篷的轿子,打球者坐在肩舆上,由人用肩抬着东奔西走,挥舞球杖。据《太平广记》记载,有个地方官员被派到南方上任,苦于南方的马体型矮小不利于打球,就想到了让人抬着他打球的办法。这种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快乐,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严厉批评。

6 我国古人会打高尔夫球吗?

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步打球是挥动球杆将球打进球门的一种运动,类似于现在的曲棍球。但到了宋朝,人们不再像玩步打球那样十几个人争抢一个小球,而是各人击打各人的球。取消了球门,改用球洞,球进洞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

捶丸运动的器具、球场、规则与现代高尔夫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难怪不少学者称它为“中国高尔夫”。捶丸的球洞叫做窝,通常一块比赛场地上设立多个球洞,每个球洞边插着一面三角旗,有白色旗、红色旗和蓝色旗,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意义。今天高尔夫球设有发球座作为每一洞的发球点,古代的捶丸也划定击球点称为基,大致是一块长短各一尺的地方。捶球时分头棒、二棒、三棒,头棒需先安基再击球,每棒以前一落球处为新的起点。

捶丸中用到的球和球杆也很有讲究。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宣宗行乐图》有一部分描绘了明代捶丸运动的场景。画中挥杆人为明宣宗,以皇帝之尊打球,排场足以让今天的运动明星咋舌。捶丸的球杆有撺棒、杓棒、扑棒、单手、鹰嘴等十种,根据击球的姿势和距离远近不同,要换用不同的球杆。现在的高尔夫选手在比赛中需要用到木杆、铁杆、长杆、短杆辅助,比较起来,捶丸的讲究犹有过之。画中宣宗的球杆,一根根分门别类地躺在特制的球台上,几位小太监一人捧着一根杆,等候主子换杆。帝王的球杆,通常以纯金打造边缘,顶上缀饰玉器,打球结束后,球具不装在球袋内而收藏在锦盒中。明代 商喜《宣宗行乐图》局部亭子里摆放着各色球杆,图正中间的宣宗皇帝正要挥杆击球。

类似明宣宗捶丸的古画有多幅,画中挥杆人有孩童、有妇女,显然当时人们不分男女贵贱都爱捶丸。元代人编写的《丸经》一书是古代关于捶丸运动的专著,书中记载宋徽宗、金章宗都爱捶丸。但是,这种宋、元、明时期盛极一时的运动,在明朝后期已经逐渐走下坡路,最终消失在中国的历史中。有人认为原因在于场地的限制,还有人认为中国的捶丸像火药一样,经蒙古人传到了欧洲,现代高尔夫球的起源应该归于中国。

7 打保龄球是一项时尚又健康的运动,我国古人有类似的运动吗?

保龄球又叫地滚球,是一种用滚球的方式去击倒远处的瓶状柱子的室内运动。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滚球游戏,这种游戏在唐朝开始出现,当时叫木射,又叫十五柱球戏。游戏时放置十五个瓶状的木柱于地上,其中十个用红色书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外五个用黑色书写:傲、慢、佞、贪、滥。红黑字柱相间排列,作为目标竖立于场地的一端。游戏者依次在场地的另一端将木球从地面上滚去,击倒红字木柱者为胜,击倒黑字木柱者为输。

木射活动带有鲜明的传统道德烙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所追求的道德规范,“傲慢佞贪滥”则是古人所不齿的几种行为。在游戏中融入道德训诫的意味,是拟唐代木射图我国古代很多游戏娱乐的一个共同特征。

现在世界上流行的保龄球运动发源于欧洲。15世纪时,德国宗教教会流行一种用木球击柱的运动。那时,木柱被教徒们视为邪恶的象征,人们用球击倒木柱就可以免遭厄运,并且获得身体和心灵的洗礼,这就是现代保龄球的雏形。最初,人们把9个木柱摆成钻石形状,后来又增加了1个木瓶,最终形成了流传至今的10个木瓶柱的保龄球运动。也有人认为欧洲早期的地滚球运动就是中国木射传入欧洲发展而成的。

8 汉代一位皇帝想玩足球但是又怕累,你知道有人帮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吗?

蹴鞠在古代大受欢迎,连皇帝也心里痒痒想一展球技。西汉的汉成帝就是一位地道的“球迷”,但是大臣们认为皇帝是九五之尊,大汗淋漓地追着一个球跑实在是不成体统。汉成帝说:“我就是喜欢玩蹴鞠,你们帮我想一个和蹴鞠类似但又不累的运动吧。”大臣刘向就献出了“弹棋”,皇帝一试之下,龙心大悦,很快喜欢上了弹棋。这种“棋”和足球有什么关系呢?

弹棋可以被称为两个人玩的“桌上足球”。弹棋的棋盘大约呈方形或长方形,用非常光滑的石头或者一大块玉制成,中间隆起,四周低平,两端各有一个圆洞。棋子分黑白棋,各有六枚。下棋双方各占一边,将棋子摆好,并在棋盘上洒上滑石粉,以加速棋子的运行。弹棋或用箭击,或用手弹,要弹开对方的棋子,将自己的棋子弹入对方的圆洞,先将六枚棋子全部弹入对方洞中者获胜。

弹棋发明后,最初只是在宫中流行,到了西汉末期,弹棋从宫中流散到民间。从魏晋到隋唐,弹棋在社会上长盛不衰。唐代诗人李颀写有《弹棋歌》,诗中这样写道:“崔侯善弹棋,巧妙尽于此。蓝田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联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一般人弹棋用箭或手,但是魏文帝曹丕却能用手巾的一个角弹棋,竟然也能百发百中。而诗中写到的崔侯的弹棋技术比魏文帝还要高超。

到唐朝,弹棋的玩法有了一些改变。棋子由12枚增加为24枚,分为黑、红(或黑、白)两色,一半为“贵子”或“上子”,一半为“贱子”或“下子”。玩法是先以“贱子”去击对方的棋子,保留着自己的“贵子”,迫不得已再用“贵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为什么“长斜”是弹棋最妙的一招呢?长斜就是抹角斜弹法,也就是用自己分值较低的“贱子”弹落对方角落里分值较高的“贵子”,这样就可以取得一个最高分。这种规定使游戏的难度增加,也更加好玩。

但是在魏晋和隋唐时期如此流行的弹棋游戏,到宋代却突然失传了,后人只能靠零星的记载来推测这一游戏的玩法,它的“庐山真面目”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模糊了。从其玩法看,倒是和现在流行的台球有某些相似之处。

9 传说尧有一个惹是生非的儿子,他想了什么办法来教育儿子呢?

尧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但是,他有个非常令人头疼的儿子——丹朱。丹朱从小活泼好动,长大后也整天惹是生非。尧思量着得想个办法改造儿子顽皮的性格,并且开发儿子的智力。有一天,他看见一群孩子正在玩摆放石子的游戏,于是他在沙滩上捡了两陶罐黑白两色的石子,又在一大块石盘上画上横竖格子。然后他叫来丹朱,父子二人各用一种颜色的石子在画有格子的石盘上围猎。这个游戏引起了丹朱的极大兴趣,丹朱的性子果然慢慢成熟起来,变得能坐下来安静地学习和思考了。后来这种石子围猎游戏逐渐传播开来,人们管这种游戏叫围棋。围棋古代又称弈,是中国最古老的棋戏之一。关于围棋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古老、流传最广的是尧舜发明说。传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后世还有舜发明围棋的说法,据说舜觉得儿子商均不够聪明,就发明了围棋来教导他。五代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该画描绘的是南唐皇帝李璟与三位弟弟下棋的情景。因四人身后的屏风中又画屏风的缘故,故名重屏图。

古人关于围棋起源的说法,十分强调围棋的启蒙功能。尧舜都以围棋来教子,可见在古人眼里,围棋是一种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工具。关于围棋起源的第二种说法是围棋来源于战争兵法。现在不少人认为,围棋棋盘最初由战争时的军事形势图演化而来。古代部落首领在指挥战争时,常在地上画一些简单的军事形势图,并用石子表示双方兵力部署,商量作战及取胜的方法,后来演化成黑白棋子。

关于围棋起源的另一有影响的说法是八卦占卜说。古人常把围棋与天文、八卦、阴阳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其实围棋是周易的孪生兄弟,都是从阴阳思想这同一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0 围棋是我国极富文化内涵的棋类活动,它有哪些雅称和别名呢?

“烂柯”是围棋的一个别称,这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说的是晋朝时,有位名叫王质的樵夫,到深山老林里伐木,遇见几位仙童在一边下棋一边唱歌。王质在一旁看棋看得十分入迷,仙童递给他一枚像枣核一样的仙果,王质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拿斧子时却猛然发现木头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即出自这一传说。斧子的柄在古代叫做“柯”,所以“烂柯”便成了围棋的别称之一。古代以“烂柯”为题材的诗词很多,如唐代孟郊诗云:“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独自凌丹虹。”《世说新语·巧艺》中说:“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这说的是围棋的另外两个别称——“坐隐”和“手谈”。王中郎即东晋名臣王坦之,他认为下围棋时两人对坐,专心致志的样子,仿佛周围一切都已成空,颇有隐居的风范,所以给围棋起了外号叫“坐清代 丁观鹏《烂柯仙迹图卷》画的是王质在烂柯山中观看两位仙人对弈的隐”。关于“手谈”名称的由来,场景。就要说到魏晋时期有名的“清谈”风气了。魏晋以来,社会上盛行清谈,文人避谈政事,转而谈论一些玄妙的哲理,内容主要是《老子》《庄子》和《周易》。东晋一位名叫支公的高僧,别出心裁地称围棋为“手谈”,意思是以“手谈”代替“清谈”。围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一种无声的交流。交流不一定都要用口,下棋时两人默不作声,靠手指也能斗智斗勇。宋朝黄庭坚有诗云:“坐隐不知岩月乐,手谈胜与俗人言。”通过围棋进行的无声交流,胜过与俗人的长篇对话,这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围棋还有一个最为魅惑的别称,那就是“木野狐”。围棋虽然是木头做的,但变幻多端、令人痴迷,犹如狐狸精变作的美丽女子,人们一旦受它迷惑,就深陷其中,很难自拔。最为简单朴素的黑白子,却拥有无穷的魅力,从古至今,千年不变。“木野狐”的别称,也是警戒人们不要沉迷于围棋,万事皆有度,围棋虽可修身养性,但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能沉迷其中。

不仅围棋有这么多的别称,就连围棋盘也有许多别名,如枰、棋枰等。我国古代多选用楸(qiū)木制作棋盘,所以棋盘又名楸枰。此外,围棋的别称还有黑白、乌鹭、方圆等。乌(乌鸦)为黑色,鹭(白鹭)为白色,“黑白”和“乌鹭”都是以黑白两种颜色形容围棋棋子,引申指围棋。方指棋盘,圆指棋子,“方圆”也常引申指围棋。

11 现在围棋棋手的水平分为“九段”,古人是怎么给棋手分级的呢?

我们现在围棋标准和等级分为九段,一段最低,九段最高,依次排定。那么,爱好围棋的古人们是怎么评定标准、排出等级的呢?棋品是我国古代围棋棋手的等级,当时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与现在的段位制正好相反,古代的棋品按照棋手水平的高低,从一到九排列,一品最高,九品最低。现在我国的台湾省,还实行着“九品围棋制”。东汉时,桓谭所著《新论》已将棋手分为上、中、下三等。这可以说是后来的围棋九品制的雏形。“九品”之名,起自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里把古代的历史人物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曹魏隋代 白瓷围棋盘(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棋盘侧面有装饰。时期,官吏的等级被分为九品,不仅是官员分为九品,而且自汉代末年起,士人品第也分为九等,九品中正制成为从魏晋到隋唐延续几百年的选官制度。后来,连当时的神仙也被分为九品。古代品评书画艺术分神品、妙品和能品,南朝人庾肩吾《书品》把书画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上、中、下,称为“三等九品”。正是受这些九品分级的影响,围棋界也创立了九品制度。

三国时期邯郸淳所著的《艺经》中将围棋分为九品:守拙,若愚,斗力,小巧,用智,通幽,具体,坐照,入神。据史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品棋活动,其中第二次发生在梁武帝时期,这是中国围棋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评定棋品的盛会,经过筛选、评比,最终“登格者”有二百七十八人。所谓“登格”,即棋艺达到品位以上者,才有资格参与棋品的划分。这相当于现在的进入资格赛。

这种制度后来流传至日本,成为日本九段制的根据。段位制是日本人的发明,17世纪时由日本近代围棋的开山鼻祖道策所建立,以后确定为制度,并相沿至今。一至四段为“低段”,五至九段为“高段”,其中七段又称“上手”,八段即“准名人”,而九段就是“名人”了。一般上手被认为是普通人所能到达的极限,名人是对技艺卓绝的棋手的尊称,相当于国手了。1982年,中国围棋界决定正式恢复并实行段位制度,中国围棋最早的三位“九段”是陈祖德、聂卫平和吴淞笙。

12 我们常把围棋高手称为“国手”,古代有哪些国手?

西汉时,杜陵人杜夫子被誉为“天下第一名手”。他棋艺高超,好棋如命。有人讥笑他在下棋上花工夫浪费时间,谁知道他却回答说:“我精通了围棋之道,可以弥补孔夫子之不足。”可见他确实是把围棋当作一种艺术,当作一门不在儒家经典之下的学问来研究的,他认为围棋也可以教给人们一些儒学知识。

三国时的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文学水平很高,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围棋高手。一次,他看人下棋,不料棋盘被人碰了一下,整盘棋被破坏,王粲凭着记忆,重新摆出了原来的棋局。下棋人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元代 弈棋图(山西洪洞水神庙明应王殿壁自己的眼睛。他们用布把棋局盖画)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棋子形状、数目起来,请王粲再重摆一遍。王粲和二人下棋的手法上来看,这是一局围棋,但是棋盘中却出现了类似象棋中“楚河汉轻轻松松再次摆出了打乱前的棋界”的分界线。局,下棋者揭开罩布,竟然还是不错一子。王粲因此被《弈旦评》誉为“弈中神人”。

唐代棋手多如星云,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王积薪。王积薪是唐玄宗时的棋手,号称“大唐第一国手”。他担任棋待诏,常在宫中陪唐玄宗下棋。棋待诏是唐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官职,隶属于翰林院。“诏”指皇帝的诏书,“待诏”就是随时候命陪皇帝下棋。王积薪成名之后,也从不以名家自居自傲。他每次外出游玩,身边总带着棋子和棋盘。途中不管遇见谁,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会下棋,都要和人家来一局。谁要赢了他,还可以享用他款待的一顿佳肴。

王积薪在当时之所以名震天下,不仅因为他棋艺高超,而且由于他提出了一套围棋理论,即围棋《十诀》。这《十诀》为: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今天我们下棋时,这些要诀仍然是必须遵循的取胜之道。围棋十诀概括了围棋的基本规律,有了这十条,便可把握住围棋各个阶段的关键之处。《十诀》的影响十分深远,宋、明、清的棋手,都以《十诀》为座右铭。《十诀》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中的瑰宝之一。

刘仲甫是宋代围棋第一国手,纵横棋坛二十余年。自古钱塘围棋高手如林,刘仲甫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就在街上打起招牌要与人切磋棋艺。有一天,刘仲甫的白棋眼看就要输掉了,他随手在一个谁也没想到的地方下了一子,并说:“这着棋的妙处,要到二十几步之后才能显示出来。”果不其然,二十几步之后,原来看似无理的那一步棋发挥了关键作用,白棋一下子转败为胜。

13 你知道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举办过中日、中韩围棋擂台赛了吗?

围棋不仅流行于古代中国,还传到了周边的国家。围棋传入日本和朝鲜半岛后,受到了普遍的喜爱。当时朝鲜半岛上有一个国家叫做新罗,在来华的新罗留学生中,有一位棋技特别高超的人,他就是棋待诏朴球。唐代的皇帝大都爱好围棋,棋待诏的任命要经过推荐与考选,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所以唐朝的棋待诏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国手。朴球作为一名留学生能在皇宫里陪皇帝下棋,可见棋艺是相当厉害的。后来他辞职归国时,诗人张乔写了一首送别诗给他,盛赞他是“海东谁敌手”。

日本和新罗涌现出了不少围棋高手,双方的围棋文化交流中也不乏围棋比赛。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新罗王逝世,唐玄宗派遣了一个使团前往吊唁。他听说新罗人爱好围棋,特地增派了围棋高手杨季鹰同去。使团到达新罗后,同新罗的许多围棋高手进行了友好比赛,获得了不少金银珠宝及贵重药材等奖品,载誉而归。

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日本国王子前来朝拜,皇帝陈设百戏,并设国宴为他接风洗尘。日本国王子擅长围棋,提出要与大唐国手对弈。宣宗皇帝派顾师言与他对战。日本王子随身带来了“冷暖玉棋子”,据说这是他们日本的国宝,产于一个小岛的池子里,不用加工,自然分为黑白两色。这种棋子冬温夏凉,故名“冷暖玉”。顾师言与日本王子开始了紧张的对弈,连续下到三十三手还未决胜负。这时顾师言害怕辜负皇帝的信任,握着棋子的手已经出汗,他凝神苦思很久才下了一子,这一招叫做“镇神头”。王子见了瞠目结舌,缩着手臂不敢再摸棋子,承认自己输了。后来王子问负责接待外宾的官员:“请问顾待诏是贵国第几号围棋手?”那位官员回答说:“是第三号选手。”王子说:“我想见一下你们的第一号选手。”官员回答道:“王子您战胜了我们的第三号选手,才能见第二号选手。战胜了第二号选手,才能见第一号选手。现在您连我们的三号选手都没战胜,怎么可以要求见一号选手呢?”日本王子叹服道:“小国的第一,还比不上大国的第三,我算是信了!”

14 历史记载有人会下“盲棋”,盲棋是指盲人下的棋吗?

下棋有一种境界叫做“盲棋”,就是指眼睛不看棋盘而下的棋,下这种棋的人要口述每一步棋的下法。盲棋需要极好的棋艺和记忆力,要把自己和别人下的棋都记住,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棋盘。

王积薪是唐代第一国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四川,王积薪也跟随同行。一天,王积薪在郦山下投宿一户农家,晚上熄灯之后听见屋内的婆媳两人在说话。婆婆说:“这么好的晚上,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咱们下盘棋吧?”儿媳也赞同。王积薪心想:“黑灯瞎火的,而且婆媳两人分住两个房间,怎么能下围棋呢?”他将耳朵贴在门缝旁仔细听下去,只听婆婆说:“起东五南九置一子。”媳妇回答说:“在东五南十二置一子。”婆婆说:“起西八南十置一子。”媳妇说:“在西九南十置一子。”婆媳俩每下一子都思考很长时间,一直下到四更天才决出胜负。

这婆媳两人下的就是传说中的“盲棋”了。以王积薪这样的高手,都觉得她们的招法之精,妙不可言。天亮后,王积薪叩门请教。王积薪摆出了自认为最高明的棋局,婆婆让媳妇指导他一些攻、守、杀、夺的方法,说的都很简略。王积薪请求进一步讲授一些较为深奥的棋艺,婆婆笑着说:“靠这些就可以让你在人世间没有敌手了!”王积薪告辞离开,走了几十步之后,返回去唐代 围棋仕女绢画(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想再请教一些问题,却怎么也找第187号唐墓出土)不到那户人家了。从那以后,王积薪的棋艺再也没有人能赶得上。他后来费尽心力想摆出婆媳下的那盘棋,却始终没有布出。

这个故事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拥有如此高明棋艺的估计只有神仙了。现实生活中,围棋的盲棋是非常难下的。象棋棋盘相对围棋来说,小了很多,棋子只有三十二个,所以一般盲棋都在象棋比赛中进行。

15 围棋不仅是一项棋类运动,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学问,我们能从围棋里学到哪些为人处世的智慧?

战国时的弈秋是史籍记载的第一位棋手,棋艺高超,孟子称他为“通国之善弈者”,《弈旦评》推崇他为围棋“鼻祖”,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国手”了。《孟子》里讲了这样一个学棋的故事: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这两位学生都非常聪明,一位叫弈虚,一位叫弈实。弈实诚心学艺,听老师讲课从不敢怠慢。弈虚刚开始还能认真听,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开始心不在焉起来。上课时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久而久之,弈实的水平就大大超过了弈虚。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人为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却未能领悟棋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举棋不定”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定,不能决断的状态。这个成语是和围棋联系在一起的,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是《左传》太叔文子的一段话:“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下围棋而举棋不定,不能战胜对方)。”太叔文子总结出一条下棋的重要经验,那就是思考要周密,落棋要果断,犹犹豫豫者必输。“举棋不定”四字不仅是围棋的大忌,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避免的。在经过缜密的思考后,当断则断,不然反受其乱。“棋虽小道,品德最尊”,就是说,围棋不仅仅是游戏,更是一项高雅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因此,棋手的精神、品格对于围棋来说尤为重要,下棋的人首先要讲究棋德。日本人总结下围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

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唐朝元和年间,吕元应酷爱下棋,养有一批陪他下棋的食客,谁如果能赢他两盘,就可以来他门下投宿就食。有一天,吕元应正与一名食客下棋激战,下人送来一叠公文,要吕元应立即处理。吕元应便拿起笔阅览起来,下棋的门客见他低头看公文,以为他不会注意棋局,就迅速地偷换了一子。谁知门客的这个小动作,吕元应看得一清二楚。他批复完文件后,不动声色地继续与门客下棋,门客最后胜了这盘棋,却被吕元应赶了出去。十几年之后,吕元应临死前还谈起这回下棋的事:“他偷换了一个棋子,我倒不介意,但由此可见他心地不纯,不可深交。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交朋友要慎重。”

16 “象戏”就是大象在表演吗?

象戏的说法,始见于北周,有人认为这种游戏就是后来中国象棋的雏形。史书上有北周武帝制《象经》的记载,但是关于《象经》的具体情形却由于史书记载不详,已经无法了解了。还有学者认为北周创制的象戏和现在的象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游戏。关于象棋的起源,影响较大的是“创始于先秦时代”说。这种观点认为,象棋中的“车”“马”“卒”“士”等明显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实践。宝应象戏是历史上有关象棋的一个著名记载。据《玄怪录》记载,唐代宝应元年(762),汝南人岑顺旅途中住在了陕州吕氏凶宅,夜间梦见战鼓齐鸣,两支军队在激烈厮杀,他还听见军师命令说“天马斜飞度三止”“各有步卒横行一尺”等。后来掘地发现了一座古墓,墓里有一局象棋。岑顺才恍然大悟,原来梦里军师说的其实是象棋的走法。就棋子而言,现代象棋中的将、马、象、车、卒等名称在宝应象戏里都已出现。玩法与现代象棋也已经比较相似。到了北宋后期,象棋逐渐定型,与现在的象棋已经相差无几。

七国象戏是北宋司马光对象棋的改革。司马光自幼喜欢象棋,但是总觉得两人对局的象棋不过瘾,于是他把棋盘扩大为纵横十九路,制成七人一起下棋的七国象戏。七国象戏模仿战国七雄争霸的形势进行交锋,齐、楚、秦、燕、韩、赵、魏各占据一方,各有一枚将棋和若干炮、刀、剑等。七国象戏虽然下起来变幻无穷,但是在中国并没有流行开来。后来,这种被称为“司马温公七国象棋”的游戏传到了朝鲜,随后又从朝鲜传到了日本,并影响了日本的将棋。

17 为什么象棋棋盘上以“楚河汉界”来做界限?

楚河汉界来源于秦末汉初的楚汉之战。楚河汉界位于今天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古时是一处险要的军事重地,在战争中起着军事屏障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关系到战争胜负。二千二百多年前,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以荥(xíng)阳为主战场,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刘邦凭借丰富的粮草作后盾,出兵击楚,项羽因为粮草缺乏、士气不高,被迫提出“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这里的“鸿沟”就是楚河汉界,鸿沟的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

正是由于早期象棋与战争关系紧密,象棋里的“卒”“将”“车”等都是古代战争的产物,所以这一著名的楚汉争霸被象棋引用过来。楚河汉界后来成为象棋盘上所标界河的依据,界河两边摆上了棋子之后,正如当年楚汉之争的形势,双方你来我往,兵来将挡,“杀”得精彩纷呈,直到一方兵败投降,这正好艺术地再现了楚、汉争夺天下的历史面貌。如今,广武山上还保留着当年的两座古城遗址,西边的叫汉王城,东边的叫霸王城,这正是两千多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在历史长河中的印记。

18 五子棋和围棋都是黑白子,两者有关系吗?

五子棋起源于古代中国,发展于日本。五子棋与围棋用的都是黑白子,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黑白棋种。对于它与围棋的关系有好几种说法:一说五子棋早于围棋,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一说五子棋源于围棋,是围棋发展的一个分支;也有传说认为,五子棋最初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后渐渐演变成围棋并在炎黄子孙后代中流行开来。

在古代,五子棋棋具虽然与围棋相类同,但是下法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如《辞海》中所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

现代五子棋在日本被称为“连珠”,也有“连五子”“串珠”“五目”“五格”等多种称谓。据日本史料文献记载,中国古代的五子棋是经由高丽(朝鲜),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传入日本的,到日本明治三十二年(1899),经过公开征名,“连珠”这一名称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取意于“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从此,五子棋规则经过了不断的变化,后来又将19×19的围棋盘改为15×15的五子棋专用棋盘。20世纪初五子棋传入欧洲并迅速风靡全欧洲。通过一系列的变化,五子棋这一简单的游戏更加复杂化、规范化。现在,世界上有数十个国家加入了国际连珠联盟,五子棋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性棋类活动。

19 跳棋是儿童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古代有“跳棋”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创造出一种名叫“格五”的游戏。格五的玩法,类似今天的跳棋,可以说格五是古代的跳棋游戏。格五游戏要采用一种特殊的用具——簺(sài,通“塞”),所以又名博塞或塞戏。簺是一个六面体,类似今天的骰子,除去两面各有一个尖头以外,还剩有四面。掷簺有四种掷法:第一面刻一画,叫“塞”;第二面刻二画,叫“白”;第三面刻三画,叫“黑”;第四面不刻,叫“五”。塞、白、黑代表赢,遇到五时,则阻碍不能走,格五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古代格五的行棋方式与现在的跳棋大概相似,双方各执红白(或黑白)棋五枚,每次走一步,遇到对方则跳越,以先到达对方领地者为胜。《庄子》有一个关于塞戏的故事:臧和谷两人一齐到郊外放羊,结果把羊都丢掉了。主人非常生气,问臧干什么去了,臧回答说去读书了。又问谷去干什么了,谷说他去玩博塞了。可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塞戏已经在社会上流行了。在汉代,塞戏最盛行。东汉文学家边韶曾做一篇《塞赋》来记载塞戏,文章说塞戏有四道,象征一年的四季。棋子有十二枚,象征着古代音乐中的十二律。棋子分为红白两色,象征着阴阳。他认为塞戏是比围棋更好的游戏,可以从游戏中明白天地万物、阴阳五行的道理,使自己的品德得到修养。

塞戏一直流传到明清,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今天的跳棋已经是全新的面貌了。今天的跳棋是一种可以由二至六人同时玩的棋,棋盘有的为六角星型,有的为长方形。每一位玩家占一个角,以到达对方领地为胜。虽然游戏的形式两千年来不断变化,但我们仍然能看出它们之间的沿袭关系。

20 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非常热衷于一项叫“打马”的游戏,她是不喜欢马所以要打它们吗?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词人,写得一手“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词。除了诗词,李清照还写有《打马图序》和《打马赋》,她本人也十分喜欢“打马”这项游戏,那么这个“打马”到底是什么呢?打马与打马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差万里,它们是两种完全无关的活动。“马”指的其实是棋子,这是一种棋戏。玩家各有若干棋子,从起点出发,掷骰子,按照骰子的点数行棋,最宋代 紫燕打马格钱一面写有“紫燕”字样,一面绘有骏马奔驰先把自己的全部棋子走到终点者的形象。为胜。每人有若干匹“马”,双方用“马”来布阵、设局、进攻、防守、闯关、过堑。玩起来小小的打马图上好像真的有万马奔腾,谁能“一马当先”,谁就能笑到最后。打马要用到3个骰子,一共能掷出56种结果。棋子有用犀角象牙制成的,也有用铜铸成的,称为“马钱”。马钱上面一般都刻着马的图案,多为历代名马,如赤兔、绝影等。打马游戏还需要一幅打马图,类似中国象棋的棋盘,不同的是在棋盘周围还布有许多圆圈,上面写着“玉门关”“函谷关”“飞龙院”等名号,这些都叫“窝”,“马”入窝则对方的棋子不许攻击。入窝者有奖励,能够获得再掷一次骰子的机会。

李清照对各种博戏都喜欢,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她最喜欢玩的就是打马。宋代打马留名于后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清照。她写的《打马图序》里总结了前世流行的三种打马:一种是“关西马”,每人一将十马;一种叫“依经马”,每人二十匹马,无将;还有一种是“宣和马”,由前两种结合而来。李清照自创了第四种打马,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易安打马”。

21 中国是世界上的杂技大国,那么我国古代有哪些杂技节目呢?

古代的杂技名目繁多,内容新颖,形式别致,变化多端,既有中国传统的杂技娱乐项目,也有从周边地区和外国传入的项目,可以用争奇斗艳来形容,其中很多杂技项目一直流传至今。

倒立伎,俗称“拿大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倒立。这类节目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到唐代时,传统的倒立节目有了新的发展。据记载,唐睿宗时,婆罗门国(今印度地区)献来倒立艺人,他们表演时双手撑地行走,双足还能凌空起舞,并能倒立往来于刀剑之中。还有一种两人配合的表演,称为“擎戴”,表演时一人在下,举双手撑住另一个倒立的同伴,表演连续旋转等各种高难度动作。这些杂技动作一直保留到现代杂技艺术中。

掷倒伎,俗称翻跟斗。汉武帝时,有一个小孩翻跟斗技巧十分高超,能顺着杆表演倒立。南朝出现了新的翻跟斗花样,掷倒案伎是在案桌上翻跟斗,掷跷伎是踩高跷翻跟斗。除了专业的翻百戏杂技图(西藏桑耶寺壁画)跟斗艺人,古代的王公贵族、平画面的左侧有俯卧钢刀、高空桌案倒立表演,中间是爬竿、翻竿等,右侧有爬绳、竿民百姓也会玩几下翻跟头。如唐顶倒立、高空展翅等精彩表演。高宗时,太子李弘在一次宴会时,命令百官进行翻跟斗表演,轮到大臣王及善时,他拒绝了这一荒唐要求,理由是“这不是臣的责任”。

弄丸和跳剑是古代最常见的两个杂技节目。弄丸是将几个球状物连续抛向空中,边抛边接,不能让球落地,球在空中连成一串,好似流星。为了增加表演欣赏性,有时会在小球上凿几个小孔,在抛接的过程中,由于气流振动,会发出悦耳的哨声。跳剑是抛掷剑器,这类节目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其表演难度和惊险度更强,甚至还有踩高跷跳剑、在绳索上表演跳剑等更加惊险刺激的节目。

顶碗类节目是表现平衡技巧的一类杂技,它还可与倒立等节目结合表演。在唐代,顶碗还成为音乐演奏人员练功的方法,如演奏打鼓,要想身正不动,就要先从头顶练起,练习时一般是在头上放置碗等物件,有的碗里还盛有水,要练到曲终而水不洒落为止。

柔术表演的历史也很久远,据说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善为长袖折腰之舞”。北魏时期的壁画里就有表现柔术的画面,其中一人下腰,腹部顶一竿,竿顶也有一人在表演下腰。唐代的“瞋面戏”也是一种柔术,表演者用手举着足放在颈部,称为“圆宝顶”。除上面所列之外,诸如叠罗汉、杂旋、蹴瓶、弄枪、飞弹等杂技节目都在古代大放异彩,长久不衰。

22 走钢丝是一项非常惊险的杂技节目,你知道古人竟然可以站在绳子上起舞唱歌吗?

古代也有类似走钢丝的节目,早在汉代就开始流行在高空绳索上行走跳跃的杂技项目。据蔡质《汉仪》记载,每年元旦大朝会都有百戏表演,其中绳伎表演尤为精彩。具体的表演形式是:在两个柱子中间系上一根绳,两个女艺人在绳上起舞,她们面对面在绳子上行走,相遇时肩膀不倾斜一下就可以过去。山东沂南汉墓发现的画像石上,有一幅《走索图》:两只架子上系着一根大绳,绳子的两头从架子上斜拉至地。有三个人在绳上表演,中间一人在绳上倒立,左右各有一人,手拿着一根竿前进,右边双手都拿竿的人正在表演跳跃。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绳子下面有四把刀尖向上的尖刀。这表明汉代的绳伎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

到了隋唐时期,绳伎表演更加复杂。绳架的形式和汉代的基本一样,但是绳的高度却大大提升,达数丈以上。表演的花样和难度也都有提升。表演时,一般还有音乐伴奏,除了传统表演中走索(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的两人相遇侧身错过、翻身倒立、翻筋斗等动作外,还出现了艺人脚穿木屐走绳、踩高跷走绳、在绳上表演叠罗汉等新招式。表演的艺人多是美貌的女子,她们穿着华丽的彩衣,在绳上边舞边唱,非常好看。

唐代安史之乱后,绳伎从宫廷流传到了民间。在广场上经常有鼓乐队伴奏的大型绳伎表演。绳伎还传播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在西域有些地方也流行绳伎,据唐太宗时出使印度的王玄策记载,在出行途中,他欣赏到了绳上跳剑之类的精彩绳伎。

23 顶竿是现代杂技的一种,古人怎么玩顶竿?

古代也有精彩的顶竿表演,属于竿伎的一种。竿伎的起源很早,原始社会的人们经常在野外爬上爬下,这大概就是竿伎的最初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竿伎开始作为一种娱乐项目。汉代的竿伎称为“寻橦”,又名“都卢伎”,大概是因传自都卢国而命名。都卢是古代的一个国家,位于南海一带,那个国家的人身轻如燕,擅长爬高。汉代的竿伎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额上顶竿”“掌托竿”“头顶竿”等花样。唐朝时期竿伎表演非常精彩和吸引人,所以被称为“热戏”。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行百戏表演,而其中必有竿伎。每年的八月初五为唐明皇的生日,称为千秋节,千秋节的庆祝活动中,竿伎是必不可少的,“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赵解愁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竿木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顶杆杂技艺人。他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他的表演常常能吸引全城的老百姓观看。缘竿图(选自明代王圻《三才图会》)竿伎表演时,通常分为左右两队,进行比赛,还有伴奏音乐。唐明皇曾组织过一支王府竿伎队,由他的哥哥宁王率领,称为左厢。宁王队与大臣组成的太常队经常在皇宫进行较量。为了让宁王队获胜,唐明皇密令宫中小太监鼓噪捣乱,结果对手的竿突然折断,比赛以宁王队的获胜而告终。由于在比赛中唐明皇多偏向于左厢,所以在后来的比赛中,右厢的竿经常故意跌落,这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竿伎表演中的一条“潜规则”。

24 历史上真的有会“轻功水上飘”的人吗?

现代杂技表演里,有一类表演叫做钻圈,如钻火圈、钻剑圈等,这些在杂技中称为“穿活”。现代钻圈杂技的鼻祖就是古代的“冲狭燕濯(zhuó)”。

东汉张衡《西京赋》里就有“冲狭燕濯”的记载,“冲狭”是从一个卷起来的席筒中冲越而过。席筒很狭窄,穿越时需要极高的灵敏度、精确度,并能巧妙地利用空间和速度,才能完成这个动作。有时还会在席子里面再插上矛,就更增加了惊险的程度。“燕濯”是一种跳跃或穿越的表演,表演者像燕子掠水似的越过水盘,而衣不沾水,表演时给人一种“轻功水上漂”的幻觉。

唐代时,冲狭燕濯又有了新的发展,表演更加惊险。从徒步腾身穿越发展为骑马奔腾穿越,这就是所谓的“马透剑门”。表演者赤裸着上身,从剑圈里来回穿越而不伤身,其技艺是非常高超的。骑在马上钻圈类似于后代的“马术钻圈”,需要高度纯熟的骑术,否则极易发生意外。《因话录》就记载了一位小将表演此技时,突然起了风,惊吓了马,导致了“人马皆毙于刃下”的惨剧。隋唐以来,钻圈杂技多将手拿圈改为放在地上或桌台上,称为地圈或台圈。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绘有一组钻台圈节目,一人赤裸着上身腾身跃起,飞跃桌子上的大圈,圈前一人看样子已经穿越完毕,圈后一人正在地上倒立,进行钻圈的预备工作。直到现在,钻圈仍然是杂技节目里非常吸引人的一项节目。明代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画中描绘了桌上钻圈等杂技表演。

25 我们都看过精彩的魔术,古代有哪些好看的魔术和神奇的魔术师?

魔术在古代叫做幻术,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会表演幻术了,诸如兴云起雾、吐云喷火等表演项目已经产生。花变金鱼是一个传统的彩碗幻术节目,幻术师左手端着一只盛满清水的茶碗,右手拿起几朵小花撒在水面上,然后拿起碗盖向碗上一盖,随手再将它揭开,碗里清水上漂浮的花却不见了,而水中游着的却是几条小金鱼。纸人跳舞是唐代出现的一个幻术节目,据《幻异志》记载,一个叫施衙推的幻术家在朋友家饮酒作乐,喝到高兴的时候,他用纸剪了一个小姑娘,并在她身上安了一根细竹签儿,然后随手把它扔到地上。他边唱曲子边指挥,那个纸人姑娘竟然随着他的曲子跳起舞来。类似的靠手部技巧迷惑人的幻术还有很多,例如仙人摘豆、断绳再复、藏珠之戏等等。

古代还有许多大型的幻术节目,场面非常宏大,经常作为朝廷举行庆典活动的必备节目,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鱼龙蔓延”。其实,“鱼龙”和“蔓延”本来是两个幻术节目,由于古代经常把它们连在一起演出,故称“鱼龙蔓延”。节目表演开始时,先由一只化装的瑞兽出场玩乐一番,然后跳入殿前的水池中,转眼变幻成一条巨大的比目鱼。忽然间,比目鱼又变成一条八丈长的黄龙,从水中游出,闪着黄鳞,在太阳底下炫耀夺目。蔓延节目开场先是一条彩扎的巨型长兽,忽然在巨兽背上变换出种种奇特画面,各种鸟兽纷纷出场表演:先是熊和虎搏斗一番,然后是一群猿猴出场,忽然又冒出一只狰狞的怪兽,把一只大雀吓得东躲西藏。可见,这两个节目都是一连串的鸟兽鱼龙变化,奇幻莫测。

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幻术师,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魔术家。唐朝人陆羽是众所周知的“茶神”,他写有《茶经》,对茶有深入的研究。但是,陆羽还有别的专长,那就是表演幻术。据《陆文学自传》记载,陆羽不光会表演木偶戏和参军戏,还会藏珠之戏。这藏珠就是古代幻术的一种。

我国古代的幻术深受外域的影响,早在汉代时就从西域传来了诸如吞刀吐火、屠人截马等幻术。印度的幻术也影响了中国,著名的“嘉兴绳技”正是从印度传来的。难陀得如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高僧,天竺(今印度)人。他还是一位精通幻术的幻术师,据说他能入水火、穿金石,变幻无穷。

26 古时候有一种魔术表演,人沿着绳子往上爬,慢慢就消失不见了,据说人已经爬到天上去了,这是真的吗?

“嘉兴绳技”是唐代流传很广的一个传奇故事,描写了一场神奇的幻术表演——通天绳技。故事说的是唐开元年间,嘉兴县举行百戏表演。牢里有个犯人自称自己表演的绳技与众不同,第二天这位犯人被带到戏场表演。他先将绳抛向空中,使绳子垂直向下。只见那犯人腾身而上,双腿双足夹着绳索,一直往上爬,过了一会儿竟然消失在半空中。这宗犯人脱身的故事,当时十分轰动,可以算是明目张胆的“越狱”了。

类似的故事在清朝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里也有记载,名字叫“偷桃”,讲的也是通天绳技的故事,只是具体的表演形式不同。话说有变戏法的父子两人,在街上表演绳技,父亲让孩子沿着绳子往上爬,说是要去偷王母娘娘宫里的蟠桃。那小孩爬呀爬,一会儿果然从空中落下几个桃子。大家正欢欣鼓舞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绳子动了几下,接着从空中落下了小孩的四肢、头颅,血迹斑斑,十分恐怖。那父亲悲痛欲绝,围观的人都纷纷掏钱给他。待钱敛得差不多的时候,父亲一拉带来的箩筐的盖子,那孩子却完好无损地走了出来。

据说这种绳技是古印度的一种神奇幻术,在唐朝的时候传入中国。17世纪的时候日本还曾记录过这种绳技,称为“中国绳技”。印度位于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印度绳技在东传的同时,也向欧洲传播。在德国、爱尔兰等国家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类似的描述。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通天绳技表演的奥妙了,究竟为什么抛出的绳子可以垂直向下,消失不见的人又去了哪里,都已经不得而知。有人认为魔术师在表演场地的上方预先拴好了一根很细的绳子,表演时将系着细绳的绳子往上一抛,绳子就由细绳牵引而上,给人造成了“通天绳”的假象。还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集体催眠术而已。

27 秋千能在水上荡吗?为什么古代有种游戏叫“水秋千”?

大家都玩过秋千,可是你敢在水里荡秋千吗?有人说那多危险啊,万一掉进水里就不好了。可是,古人的“水秋千”恰恰是要掉进水里的。元代 王振鹏《金明池争标图》中的水秋千

水秋千有些类似现在的“花样跳水”。在鼓声的伴奏下,一名“跳水运动员”在竖立着秋千的船上,荡起了秋千。只见他越荡越快,越荡越高,一直把秋千荡到与秋千架相平,才猛地双手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在空中翻了个筋斗,一头扎进水里,泛起朵朵浪花。

水秋千出现于晚唐,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水上运动,经常与龙舟竞渡一起表演。这种运动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内人稀见水秋千”,到了宋代,水秋千表演才逐渐多起来。表演水秋千的人需要有很好的水性,并且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其难度和现在奥运会上的跳水有一拼。表演者必须掌握好起跳时间,还要把秋千荡到一定的高度,如果起跳的时间稍早或稍晚,就不能顺利地跳进水里,而是重重地摔在船头的甲板上,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像水秋千这样新颖的水上游戏,在宋代不断涌现,例如水球比赛。水球比赛参赛者在水中轮流投掷气球,以距离远近定输赢,宋徽宗有诗描写了这一比赛情况:“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

28 你能想象古代三千多人一起赛龙舟的盛大场面吗?

赛龙舟又称竞渡,最晚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传说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与屈原有关,古时传说农历五月初五为屈原投汨罗江日,屈原的乡亲乘舟相救,争先恐后,后来人们就在五月初五这天开展赛龙舟活动。

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宫词》形象地描写了唐代宫廷赛龙舟的情景:“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竞渡的龙舟装饰描绘得非常漂亮,龙舟上插有彩旗,两岸也彩旗飘飘,人潮涌动。一声令下,水中龙舟如脱弦之箭,争先恐后,岸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声,场面十分壮观。唐代赛龙舟的规模很大,诗人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一诗这样写道:“雷奔电逝三千儿,……三十六龙衔浪飞。”三千多人分架三十六条龙舟,平均每条龙舟上将近一百人,随着震天的鼓声和欢呼声,像雷电一般飞逝,速度之快,好像在衔浪飞行。这种场面是何等壮观啊!

宋代赛龙舟活动也是长盛不衰。金明池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东京汴梁城(今河南省开封市),最初是为了训练水军而建,后来逐渐成为了进行水上运动表演的场地。金明池占地极广,池中可行驶大船,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生动描绘了金明池中赛龙舟、水秋千等场宋代 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景。画中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金明池每年三月由皇帝赐令开放,皇帝与文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每艘约有武百官、平民百姓于此共观龙舟争标,郊游赏玩,成为京城一大盛事。十人并排划桨,船头一人举着旗帜,船中几人则奋力划桨,向前方标杆冲去。“临水殿”是金明池中的看台,皇帝在这里和群臣举行宴会,欣赏龙舟竞赛。岸上的百姓争相观看,摩肩接踵,划船的浪花飞溅到岸边的人们身上,也丝毫扑灭不了观看龙舟竞渡的热情。

29 现在有乒乓球锦标赛、羽毛球锦标赛等,你知道“锦标”这一说法的起源吗?

“锦标”一词,最早在唐代出现,是赛龙舟取胜的标志。赛龙舟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是古人们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但这一古老的活动在唐代以前仅为划船活动,并无“夺标”这一环节。到了唐代赛龙舟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其目的在于争夺第一名。为了裁定名次,人们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长竿,竿上缠上五颜六色的锦布,鲜艳夺目,称之锦标,也叫彩标。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故这一竞赛又称为夺标。“标”成了冠军的代名词。宋代以后,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古人的《竞渡歌》“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仿佛可以带我们回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只听三声鼓响之后,两队龙舟飞速驰去,激起水面层层波浪。两队龙舟都奔着锦标奋力划去,先到者眼看就要抢得锦标,后来者急得乱挥船桨,恨不宋代 李嵩《天中戏水图》得立刻飞奔而去。端午节在古代又名天中节,画中是一艘三层的巨型龙舟。“锦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据五代人王定保《唐摭言》记载,书生卢肇与老乡黄颇齐名,两人一同赶考,当地太守嫌贫爱富,只设宴为黄颇饯行。人穷志不短的卢肇发奋苦读,第二年就中了状元,衣锦还乡。这下那位势利的太守慌了手脚,当时正值端阳佳节,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正要举行,太守便盛情邀请卢肇同去参观这一盛事。卢肇思前想后,感到这人情世故的巨大反差,他当即赋诗一首:“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锦标”在这里一语双关,既应了端午节赛龙舟的景,同时也是卢肇人生经历的象征。

30 花样游泳是奥运会一项非常好看的运动,古人也会花样游泳吗?

游泳等水上运动在古代统称为水嬉。唐代有一位著名的水嬉艺人,他能端坐在水面上,就好像坐在自己家的凉席上一样惬意。他还会从百尺的高台上纵身跳下,这和现在的“高台跳水”有几分相似。这个人游泳技术高超,“回波出入,变易千状”,只见他在水里回旋出没,变换各种游泳姿势,“神龙见首不见尾”,颇有些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的感觉。

古代不乏菲尔普斯、孙杨一样的游泳高手,还有一些潜泳能手。汉武帝一次在河边听到水上有歌声,原来是一群老人和年轻人手持乐器在水上表演节目。汉武帝命令他们下水取水底洞穴的宝物,一个人受命潜到数百丈深的水底捞取出了一个硕大的明珠。古代沿海居民很多人都有这样高超的潜泳技术,广西海边的人十余岁就开始学习潜水采珍珠。北方人也有善于游泳的,《唐国史补》记载龙门人擅长游泳,那里人们能在黄河瀑布中自如地游泳,这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晚唐五代时期,一些贵族富豪已经拥有私人游泳池。大诗人白居易非常喜欢水嬉活动,他在许多诗作中都提到水嬉。《斋居春久感事遣怀》诗中提到他经常在洛阳观看水嬉表演:“久作龙门主,多为兔苑宾。水嬉各尽日,雪宴烛通晨。”他自己也经常和友人泛舟水嬉:“解缆始登泛,山游仍水嬉。”宋明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叫“水傀儡”的水上表演节目。在一个长方形的北魏 游水壁画(甘肃敦煌莫高储水池里,表演者在小彩楼里操纵着用窟)在碧绿的水池里,四位游泳者出彩木雕成的人像、物件,使他们在浮在没于莲花之间,动作优美舒展。水上的竹板上面表演。宋代的“水傀儡”是有情节的木偶艺术,可以说是水上的木偶剧。宋代的“水傀儡”一直流传到清代才逐渐失传。

31 我们都知道涨潮时非常危险,应该远离岸边,但是古人有种运动反而要迎潮而上并且表演各种泳技,这是什么运动呢?

现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有很多游人前往钱塘江观看大潮。中秋观潮,自古便有。钱塘江大潮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大潮的产生与钱塘江的入海口呈喇叭状有关,但古人当时根本不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于是有了“钱塘江神”伍子胥的传说。据传,吴王夫差赐伍子胥死后,把他的尸体抛到了钱塘江里,伍子胥虽死,但身死精神长存,其尸体在江中兴风作浪,这才有了钱塘江大潮。

虽然钱塘江潮“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但古人对这一奇观却不只是敬畏,他们还想征服大潮,于是出现了迎潮而上的“弄潮”表演。表演弄潮的人被称为“弄潮儿”,他们面潮而立,手拿红旗,在汹涌的清代 袁江《观潮图》潮水中向观众表演各种泳技,一场表演下来,手里的红旗连旗尾也没有沾湿。可以说,古代的弄潮儿并不比现在的冲浪运动员差,他们不需借助滑板等工具,只凭手脚,就能在潮头腾身百变。

弄潮的风气在两宋时最盛行,特别是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之后。每年的八月中旬钱塘江弄潮总能吸引几乎全城的百姓围观。临安市民往往等不到八月十八日潮水最为猛烈的一天的到来,就成群结队去钱塘江边观看了。人站在岸边一小会儿,潮水就会把人浇成“落汤鸡”,很多人不得不退出岸边挤干衣服。即使如此狼狈不堪,他们烘干衣服后还要问:“什么时候还有大潮啊?”如此高的热情,只为一睹弄潮儿的绝代风采。弄潮还吸引了皇帝大臣围观,钱塘江岸上到处是为观看弄潮而搭起的棚子,连一块下脚的地都难找。在正式的表演之前,通常还有“热身赛”。趁着大潮还没到,水兵会在潮水中表演“水中武术”,他们一会儿展旗,一会儿舞刀,一会儿弄枪。弄潮儿表演结束后,还会得到临安市民的集体犒劳,即使不富裕的市民也会端出丰盛的酒肉。他们回城时,高高举起没有被潮水打湿的旗帜,沿岸的百姓击鼓奏乐,那阵式一点也不输给凯旋归来的战斗英雄。

32 花样滑冰是冬季奥运会的一个比赛项目,那么,清朝的“花样滑冰”是什么样的呢?

满族将其传统的冰上运动带入关内,既为军事操练,也用于娱乐,称为“国俗”,包括冰上速度比赛、花样滑冰、掷球、射箭比赛等许多项目。每年冬至后,由八旗各选高手二百名,在太液池(今北京北海、中海、南海的统称)举行盛大的冰上表演。参加者各穿本旗的服装,背着各色小旗,在冰道上滑行。表演者还可以做出千姿百态的动作,如“凤凰展翅”“金鸡独立”“燕子戏水”等。古人的花样滑冰有单人独滑,也有双人或多人组合,一人做出托举动作,另一人在上面做出腾飞旋转等动作。速度比赛也很精彩,正式比赛开始之前,要在皇帝的御座附近鸣炮,数里地之外的大旗处随后也鸣炮一声作为回应。随着一清代 《冰嬉图》声炮响,就见众人从大旗处争先画中描绘了清代盛大的冰嬉场景。恐后滑向御座,如千军万马驰骋,最先到达御座的为胜,分头等、二等,各有赏赐。

转龙射球是将滑冰和射箭合二为一的活动。这种技艺较高的冰上活动只流行于宫廷,民间少见记述。一人手拿小旗走在前面,后面两人拿着弓箭。一二百旗手和三四百弓箭手曲折盘旋走在冰上,从远处望去,蜿蜒如长龙。队伍的最后方是一位儿童旗手,表示龙的尾巴。在皇帝的御座附近设有旗门,上面悬挂的球称“天球”,下面悬挂的球称“地球”。长长的队伍将要滑到御座附近时,两位弓箭手快速张弓,一个射天球,一个射地球,射箭后迅速退出按原路返回队伍。此外,在冰上还有杂戏、舞龙舞狮等表演。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时期《冰嬉图》展示了大规模的冰上表演的场景。冰嬉在乾隆时期受到高度重视,有一位苗族青年因冰嬉技巧高超而受到乾隆帝的表彰,特许加入八旗。受宫里影响,冰嬉在民间也颇受百姓欢迎。

33 古代进行冰上表演时,皇帝在哪儿观看呢?

冰上表演在冰上进行,那么皇帝也要站在冰上观看吗?其实不然。清朝的皇帝会乘坐一架特制的“冰床”亲临现场。冰床,也称拖床,是清代冰上滑行用具。冰床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一般用木头做成。清代王公大臣所乘冰床非常华美,上面装有门如车篷,可以避风清代 拉冰床图雪。皇帝的冰床很大,“似车无轮,似榻无足”(乾隆皇帝《吉林土风杂咏十二首》)。大冰床用黄色缎子围起来,有龙凤花纹,从远处看就像是一顶大轿子。但是它不是由人抬着走的,而是由八个人从后面推着行进的,它的下面装置了利于冰上滑行的铁条。

不仅皇帝在冰嬉时乘坐冰床看表演,官员百姓在冬季时出行也可以乘坐冰床,冰床成为冬季的一种重要交通工具。明代万历年间,对于宫中水域管理宽松,老百姓常在冬季进入皇城内外的水域活动。贫困的百姓经常有靠拉冰床来糊口的,寒冬腊月,冰厚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交拉如织的情景。冰床以木作板,有的上面再垫一层竹席,床上可以坐三四人,只需一人拉着绳子,就可以在冰上滑行如飞。传说明代的北京积水潭等处,曾有豪门子弟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用链子连在一起,置酒案于冰床之上,喝酒聊天。有一首诗很形象地描写乘坐冰床游乐的情景:“十月冰床遍九城,游人曳去一毛轻。风和日暖时端坐,疑在琉璃世界行。”

34 古人的“溜冰鞋”是什么样子的?

古人在冬季时经常进行一些冰上运动,既然在冰上运动,就一定要用到溜冰鞋。古代可没有现在这种带轮子的溜冰鞋,聪明的古人会怎么办呢?最早的冰鞋是从冰刀演化而来的,人们为了便于在冰上行走,就把牲畜的胫骨缚于脚下。后来人们对冰刀进行改进,在一块木板的底部固定铁条或铁片,再将木板扎紧在鞋上,称为冰鞋。

清朝时已经有“溜冰”的称号了。溜冰,又叫冰上滑擦。在我国北方冬季,溜冰深受大家的欢迎。溜冰时要穿着特制的有铁齿的溜冰鞋,滑起来如风驰电掣,有时候还会进行溜冰比赛,从河的一头滑到另一头,以最先到达为胜。冬季时市民经常聚集在护城河进行溜冰比赛,返回的时候则坐人拉的冰床。

古代还有带毛猪皮做成的冰鞋,这是一种特制的冰鞋。清朝有一种冰上运动名为“打滑挞(tà)”,非常类似于今天的高山滑雪。在冬季选一个比较陡的坡,用水浇铸成冰山,高大约有十米左右。勇士们从最高处滑下,以到地不摔倒为胜。之所以要用毛猪皮的冰鞋,是因为打滑挞从高处滑落,需要非常光滑的冰,同时冰鞋也要非常滑,以尽可能减少与冰的摩擦。

古人在冰上抢球时穿的则是另外一种特制的冰鞋。进行抢球比赛时,参赛者分为左右队,一队穿红衣,一队穿黄衣,排队站好。御前侍卫把一个球踢向两队中间,众人开始争抢,抢到球者再把球抛给自己的队友。这种运动可能是把足球、篮球和滑冰结合起来,抢球时可能手脚并用,既可以用手掷也可以用脚踢。因为需要控制球,穿的冰鞋必须要比较灵活,所以就在鞋上安装了铁齿。

35 现在很多人养猫、养狗,古人都养哪些宠物?

在我国,猫、狗作为宠物有悠久的历史。猫,古时又称“狸”,古人对猫敬若神灵,猫是祭祀八神之一。在汉代,猫似乎已经成为人们饲养的主要宠物之一,当时已经出现了价值百钱的狸猫,这种价格昂贵的狸猫应该是专门驯养出来以供饲养的宠物猫。唐朝时武则天就喜欢养猫,据记载武则天曾把狸猫和鹦鹉放在一起传给百官看,可是还没等看完,猫肚子饿了,就把旁边的鹦鹉给吃了。在当时,这对武则天来说是一种不祥之兆,因为狸猫含有“李”的谐音,而唐代皇帝正好姓李,鹦鹉含有“武”音,正好武则天也姓“武”,狸猫吃鹦鹉就被认为是李唐王室将战胜武则天的预示。

由于狗非常忠诚于主人,所以很早就被当作宠物来饲养。商代还出现了赛狗游戏,称为“走狗”,如殷纣王就好田猎、走狗试马。秦汉时期,宫殿里专门建有用来养狗赛狗的犬台宫、走狗台,还出现了管理养狗事宜的官称为“狗监”。魏晋时期从西域引入了不少优良的狗品种,如波斯犬,这种犬身上带有斑点,类似于现在的斑点狗。唐朝时最著名的宠物狗恐怕要数一种叫“(wō)子”的狗了,这种狗全身雪白,个头矮小,非常可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哈巴狗”有些类似。杨贵妃养有一只子,有一次唐玄宗与别人下棋,眼看玄宗就要输了,杨贵妃把她的宠物狗放下,小狗“嗖”一下爬到了棋盘上,棋盘大乱,玄宗非常高兴。

除了小猫、小狗,古人还养有鹦鹉、八哥、金鱼等宠物。鹦鹉非常聪明,深受古人的喜爱,很多外国的使节都把鹦鹉当作礼物进献给中国皇帝,从颜色上来说主要有白鹦鹉、红鹦鹉、五色鹦鹉等种类。鹦鹉模仿人语往往惟妙惟肖,据说有的鹦鹉能背诵唐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诗词,还有的鹦鹉能熟读佛经,表现了唐代贵妇逗弄宠物的情景。甚至死前还要念几声“阿弥陀佛”。虽然这些记载有夸张之处,但是可见古人对鹦鹉的喜爱之情。八哥因性情温顺又能模仿人声及其它鸟鸣声,所以很早人们就把它作为观赏鸟来养。古人还模仿八哥创作了八哥舞,在酒宴上人们翩翩而起、上下飞舞,非常好看。

养金鱼从宋代开始流行起来。宋代时,鲫鱼的变异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红、黄、白身红鳍等颜色的金鱼,佛教寺院放生池中的金鱼开始走向民间,从神奇之物贬为供人观赏的宠物。市场上有各色金鱼、养鱼用具出售,连皇帝也在皇宫里修建金鱼池,观看各色金鱼成群结对,在荷花丛中遨游。

36 鹰是一种体态雄伟、性情凶猛的动物,古人为什么还把鹰当作宠物来养?

鹰隼(sǔn)类动物形体不一,一般较大者称为雕,中等者称为鹰,稍小者称为鹞(yáo),更小一些的称为隼或鹘(hú)。这类动物不论大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性情凶猛,善于捕猎。人们驯养鹰隼类动物,最早主要是为了增强狩猎能力,后来人们逐渐将鹰当做宠物。到秦汉时期,架鹰走犬已经成为比较流行的娱乐活动。当时的贵族少年,常三五成群,胳膊上架着鹰,手里牵着猎犬,到郊外打猎游玩,好不威风。南北朝时期,驯鹰活动更加盛行。为了满足帝王狩猎的需要,北魏政权专门设立了驯鹰放鹰的专职机构“鹰师曹”。北齐诸帝王都喜爱一种名贵的白兔鹰,并且给这些鹰以优厚的待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