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名将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6:42:57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春秋战国名将谱

春秋战国名将谱试读:

内容简介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个大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爆炸,出现了许多的思想流派,他们影响深远。同时在诸侯众国的无数战争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天才的军事人物,成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英雄。一将功成万骨枯,但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并不缺乏爱兵如子的将军。古今战将各有优劣,如果进行综合单一排名,听起来很不错,其实确抹杀了将军们的特色。战争没有完全的形式,兵如流水。善攻之将当然就是攻击力强,善守之将也就是守备森严,总是能做到守敌人之所攻。每个大将都能代表一个时代,在同时期的军事家中,他们都是最出色的,每个统帅又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在这本书中我们不对这些古代的将军们排名,他们都是千百年来经受住历史考验的英雄,今天,我们称呼他们为——名将。本书将对从春秋战国的那些名将们为您一一介绍。

第一章 白起

战神的一生

秦国,原来是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国,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尔后,不断向外发展势力,国力强盛。秦昭王时,任用白起为将。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做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参见鄢郢之战)。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参见黔中之战)。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三员晋将,斩首十三万(参见华阳之战)

白起。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参见陉城之战)。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已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龁攻赵(参见长平之战)。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赚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

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龅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白起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与人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龅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当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昭王改派王龅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白起死时,是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祭祀他。

武安封侯,郢都建功

白起素以通韬略著称,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

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

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靳联合攻下垣城。

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参见鄢郢之战)。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参见黔中之战)(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大将司马错发兵攻取黔中等地,但三十年白起攻楚,复取巫、黔中,初置黔中郡。期间黔中等地应为楚国夺回,故而史籍中出现司马错和白起两次攻取黔中的记载。)

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韩赵魏(韩赵魏又称三晋)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参见华阳之战)。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参见陉城之战)。

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六年,秦攻下韩国缑氏、蔺两地。

楚襄王六年,秦国以白起为将攻韩伊阙(又名龙门,在今河南洛阳市南),斩杀韩军24万。秦昭王并写信给楚王,要率领诸侯与楚“争一旦之命”。楚襄王只得同秦讲和,并从秦国娶秦女为妇。以后的十四年、十五年襄王都与秦昭王相会,表示服于秦。楚襄王十八年,楚国有一位善用弱弓射雁的人,楚王听说后觉得稀奇,就召来询问。此人却是一位主张合纵的纵横家,他用楚国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今天的耻辱激励楚王。

楚襄王也有向秦报仇之志,经他这一激,于是派使臣往诸侯国,进行合纵伐秦的活动。秦国听到这一消息,当然是不满的,于是决心给楚国更大的打击。楚襄王十九年,秦起兵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二十年秦将白起攻占楚鄢(今湖北宜城东南)、西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北)。二十一年,白起攻占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楚军溃不成军,于是退到陈(今河南淮阳),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襄王二十一年,秦攻占楚国巫、黔中郡。

楚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然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

将星大放,长平大捷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市),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龁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与秦斥候兵相遇,发生冲突,秦斥候兵斩赵裨将(裨将,武职)茄。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俘虏了四个尉官。七月,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实施攻坚,俘虏了两个尉官,攻破赵军阵地,夺下西边的营垒。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以便镇抚上党之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抵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败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廉颇根据敌强己弱、初战失利的形势,决定采取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秦军多次挑战,赵国却不出兵。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秦相应侯范雎派人携千金向赵国权臣行贿,用离间计,散布流言说:“秦国所痛恨、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既怨怒廉颇连吃败仗,士卒伤亡惨重,又赚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因而听信流言,便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击秦。赵括上任之后,一反廉颇的部署,不仅临战更改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使赵军战力下降。秦见赵中了计,暗中命白起为将军,王龅为副将。赵括虽自大骄狂,但他畏惧白起为将。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白起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将主力配置在纵深构筑袋形阵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敌先头部队与主力之间,伺机割裂赵军。8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张开两翼设奇兵胁制赵军。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秦早有准备,壁垒坚固不得入。白起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征发十五岁以上男丁从军,赏赐民爵一级,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粮草,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赵国上下为之震惊。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克韩陉城等五城(陉庭在今曲沃县西北二十里,在绛州东北三十五里),歼敌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取南阳(此南阳在太行山南攸武处)太行小路,将韩国一分为二。四十五年,白起伐韩野王(野王在太行东南,春秋时为邢国),野王降。此年范雎为秦客卿,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四十七年,秦令左庶长王龁攻韩,夺取上党。上党民众不降擒反投于赵,于是秦以此为借口令王龁转而攻赵。赵令廉颇为将抵抗,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后,立即向秦军发起攻击。由于秦军势大,赵军连战不利,损失颇大。廉颇鉴于此,及时改变战略方针,决定转攻为守,准备依靠有利地形,构筑城垒固守,以逸待劳,以图挫动秦军锐气,使其陷入疲惫之中。廉颇的策略虽然使秦军的进攻势头受到很大的遏抑,造成两军对峙于长平三年的僵局。但此却给国力相对较弱的赵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赵国此时国力消耗殆尽,双方为打破僵局,互相对对方用计。秦范雎游说各国,诈称秦赵联盟将攻击诸国,各国因为以前赵国外交摇摆不定,以及看到秦赵谈判,误判相信秦赵将和好,从而使得赵国寻求诸国兵力与粮食支援的努力失败。同时,据史记记载,秦还使人携千金入赵行反间计,言秦军不惧廉颇,只怕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正好廉颇因为开始多败伤亡大转为坚守不应战,赵王此时已经比较不满意,而又听到秦国的反间之言,便派赵括代廉颇将对抗秦军。被司马迁称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到任后,更改廉颇不准出战的约束,并置换了军吏,迅速完成对军队的控制。同时,出兵快速突破秦军防线。秦国闻知此事后,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表面统帅王龁却只为尉裨将,并进行信息封锁,严令军中有如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

白起到任后,采用了诱敌深入、困敌聚歼的策略,做出如下部署:1、将目前的前线部队转作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向主阵地长壁撤退,诱敌深入;2、利用长壁地形构筑口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准备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只精锐突击队,准备赵军被围后,用于不断出击以消耗赵军有生力量和磨损其锐气;3、将二万五千人埋伏在两侧翼,待赵军出击后,插到赵军后方,切断赵军退路,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合围;4、用骑兵五千渗透到赵军防御阵地中,牵制和监视留守的赵军。因为不知道真正对手的情况,使得赵括误判,继续采用对付王龁的战略战术,于是,战争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预计的方向进行。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长壁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攻势大大受挫。此时赵括发现秦军主将是白起,于是,迅速变更战略战术,希望退兵进行防御作战,但为时已晚!秦军两翼伏兵迅速出击,及时插到赵军进攻部队后面,切断了赵括主力的对外联系,构成了对进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五千骑兵也迅速地前进到了赵军的的防御阵地,牵制、监视留守的赵军。同时,秦撒播谣言,诈称赵括投降,使得赵留守部队犹豫不决,错失救援时机。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攻击被围的赵军,赵军连战不利,情况危急,赵括被迫迅速就地构筑营垒,有效抵御了白起的突击攻势。同时,被围赵军对秦军发动了数次殊死突击。此时,秦王闻知赵军主力被围,亲自坐镇河内,对国内进行了全面的战争动员,赐民爵各一级,征召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部送到长平参战。终于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据白起称“死伤大半”,秦军把赵军的突围努力化解了。因为粮草断绝,赵军开始自相杀食。在粮道断绝四十六日后,赵括再度企图突围,分四队突击队冲击,赵括在此战中战死。主将已亡,赵军最后的希望破灭,四十万将士皆投降。白起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于是诈允赵军降,却引赵军一步步慢慢全部坑杀,只留二百四十名童子军回赵,撒播秦军威势,恐吓赵国人。此战赵军损失大概四十五万人。

将相失和,败秦邯郸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雎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

当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参见邯郸之战)。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雎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昭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雎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白起死时,是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祭祀他。(《后汉书》记载,白起死后,东方六国闻讯,诸侯皆酌酒相贺,庆幸白起之死。)

为战而生,战功赫赫

草图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打仗无数,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奇迹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

何谓春秋,就是战争,政治等国家大事都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白起在冬天奇袭魏国河内,开创冬战先例,在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运用步兵大规模攻城战。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古代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在战国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秦赵两国调集的兵力,从史书上来看加起来应该有100万左右,在当时那个年代,两千多年前,这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一个统计数字,100多万。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谁都输不起,包括强秦也输不起。实际上这就是战国晚期的时候,决定是由谁来统一中国的一场战争。而在这场战争当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男一号。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歼灭战,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这一条,是当时最有效率的一条原则。因为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

在当时那个年代

白起战斗场景,每年的都要爆发战争,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大家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白起为国家计——杀!

百年后的项羽,同样坑杀三十万秦军降卒,为什么人们把白起当作杀人魔,而对项羽抱以同情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比白起痴情?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壮举,只不过完成这次壮举的是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视的奉行法家治国(依法治国)的秦国!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因为感慨李牧一代良将没有好下场、扼腕叹息而盲目将感情趋向战败的赵国;更不能因为白起每战不留降卒而侮蔑扭曲把憎恶强加给秦国。秦国自然不是无懈可击,否则也不会二世而亡,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是不是该公正客观一点,而非一句“暴秦”“杀人魔王白起”一概而论。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白起。至于英雄,那历来都是送给后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于白起杀敌太多,也被这些“仁义道义”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称作是杀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白起根本就不配称作是一个名将。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上白起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为战争生的“战神”!

战国名将中,吴国伍子胥、孙武,魏国吴起、庞涓,齐国孙膑,燕国乐毅,无不是先拜师修习,成为兵家名士后,前往心仪的国家“拜将”,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赏识——这是战国良好的双向选择人才的氛围,所谓“百家争鸣,择优而适”。而这些“名将”大多在退隐或失势后著书立说,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论与实践流传后世。然而真正的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则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兵家学习,是纯粹的“行伍出身”,从小兵开始,在杀戮与拼杀中凭借战功名留后世。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因为彻底执行法家军功制度,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

话说白起之死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以善于用兵而闻名。白起年轻时就表现出超人的军事才能,攻城掠地,屡战屡胜。《史记》记载,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和魏国,杀敌二十四万,俘虏了魏将公孙喜,占领了五个城邑。又进攻魏国,夺取了大小城邑六十一个。在以后的几年中,白起多次进攻赵国、楚国,占领了数十个城邑,还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改为南郡。后来再次进攻魏国,俘虏了魏国三员大将,杀敌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把贾偃的士兵二万余人淹死在黄河里,惨不忍睹。昭王四十三年,又进攻韩国,占领了五个城,杀敌五万人。从以上战役粗略统计,白起指挥军队杀死敌人四十余万人,不难想象当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

兵书上说兵不厌诈,在军事上使用欺诈手段是一种本事。历史上,像宋襄公那样在敌我作战时讲求公平较量的人被人们嘲笑为傻瓜笨蛋。使诈的高手往往能够成为军事家、将军,白起赢得了战争,战争也改变了白起,长平之战是白起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白起胜得太容易了。白起固然指挥有方,但更重要的是对方指挥无能,把战争的主动权白白送给了白起。当时,赵国和秦国交战,赵国派老将廉颇带兵,廉颇老谋深算,修筑了坚固的壁垒,固守不战,使秦国没有机会打败赵军。于是,秦国使用了反间计,说什么秦国人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这个糊弄小孩子的伎俩竟然令赵王信以为真。事实上,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擅长在战场上用兵,就连他父母都不相信他,说他领军必败。可赵王求胜心切,认为廉颇没有进取精神,要换人。赵括没有指挥军队的经验,就拿四十多万士兵的生命当作试验品。一试果然悲惨,大军被人家装进了设计好的口袋里。赵括突围不成,自己中箭身亡。主帅没了,赵军乱了套。白起趁机采取了劝降之计,说什么你们投降吧,保证给你们一条生路。结果,赵军四十万军队信以为真,果真放下武器投降了。可是白起欺骗了他们。这些降卒像捆麦杆一样被捆了起来,眼睁睁看着秦兵挖好一个个坑,然后一个个被推进坑里活埋了。

战争往往使人性发生畸变。古代很多所谓将军最后都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对于一个嗜杀成性的人来讲,他最为得意的事情就是杀人。白起战胜了赵国的军队,应该说是大获全胜。对方的士兵放下了武器,说明他们已不是士兵,变成了老百姓。对于这些降卒,可以放他们回家当老百姓,也可以把他们吸纳到军队中使其变为自己的士兵,也可以用来当苦工。总之没有理由再将他们杀掉。但白起显然是觉得这场战争还不过瘾,死的人还不够多,于是,他下令将四十万降卒全部活埋。白起这样残忍,不能说是正常的军事行为,而是一种个人的变态行为。这时白起已经变成了一个杀人的机器,在他的眼里,人的生命就和那地上的野草没有什么分别。杀人是他最大的快乐之源。

白起的这次行动使赵国极为震惊。为求自保,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派苏代去秦国使反间计,拉拢了秦国的应侯。这次,倒霉就轮到白起了。一次秦王攻打邯郸,白起没有听秦王的命令。在秦王令其带兵的时候,他对秦王使诈,谎称有病不肯带兵。这次使诈,他看错了对象。秦王不是没有反抗能力的降兵,他可是白起的主子,你白起再有本事只是人家的奴才而已。当主子的可以欺诈奴才,可奴才决不可欺诈主子,所以白起在劫难逃。加之秦国的应侯的算计,白起自然是必死无疑了。很快白起接到了秦王赐的自杀宝剑,白起这只手杀人无数了,这次,这只手用来杀自己,这的确是一种有趣的轮回。

应该说,白起之死是死在自己手中的。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很多人一旦有了权力,就不把人当人看,杀人如草芥。事情往往造成恶性循环,你杀我,那么我就想办法杀你,你不仁,我就不义,你恶毒,我比你更恶毒。这使社会陷于血腥的杀戮之中,无止无休。在整个社会中,好像谁都不是安全的人,白起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但也难以自保。他临死时说:“我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苍天要这样惩罚我。”似心中不平,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的确该死,长平一战,赵军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骗了他们,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就足够让我千刀万剐!”白起罪该万死,值得肯定的是,他临死时说了一句真话。

再述白起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五年,因为白起的存在,六国不敢攻秦《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战国策》亦有相关记载)上有记载:(此段史籍原文为“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彊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馀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遂入围邯郸,使秦有帝业。楚、赵天下之彊国而秦之仇敌也,自是之後,楚、赵皆慑伏不敢攻秦者,白起之势也。身所服者七十馀城”,这段话可以说是对白起一生功绩的最好概述)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战神——武安君白起!

白起一生领兵百战百胜,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攻六国城池大小约九十余座(昭王十三年,新城之战得新城、秦昭王十四年,伊阙之战拔五城;十五年攻魏,取六十一城;十六年攻占垣城;二十一年,攻赵,得光狼城;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五城、二十九年,再攻楚,占郢,平定巫、黔中郡,两郡至少应有十城;三十四年,攻魏,拔华阳;四十三年,攻韩陉城,拔五城,四十五年,拔野王。)堪称奇迹的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一生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并且经常以少胜多。既是高超的战术家又是高明的战略家。其指挥的战争的规模之大,战斗之残酷后世鲜有能比者!白起指挥长平之战,全歼赵军。杀赵军四十余万(又说共六十余万,坑杀降卒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既是中国走向统一,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是中国大规模地围歼战法先例。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古代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在战国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秦赵两国调集的兵力,从史书上来看加起来应该有100万左右,在当时那个年代,两千多年前,这是相当相当可怕的一个统计数字,100多万。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谁都输不起,包括强秦也输不起。实际上这就是战国晚期的时候,决定是由谁来统一中国的一场战争。而在这场战争当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

在当时那个战争年代下,白起打的是歼灭战,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他一直奉行这一条,是当时最有效率的一条原则。因为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在当时那个年代,每年的都要爆发战争,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大家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白起为国家计——杀!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壮举,只不过完成这次壮举的是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视的奉行法家治国(依法治国)的秦国!

白起兵家奇才、赫赫战神,却不理权谋,配不上“枭雄”二字。至于英雄,那历来都是送给后世儒家王道所推崇之人。由于白起杀敌太多,也被这些“仁义道义”的文人排除在外。所以后人往往把他称作是杀人魔王,甚至有的史学家认为,白起根本就不配称作是一个名将。但是我们都知道,实际上白起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真正为战争生的“战神”!

战国名将中,魏国吴起、庞涓,齐国孙膑,燕国乐毅,无不是先拜师修习,成为兵家名士后,前往心仪的国家“拜将”,希望得到英明君主的赏识——这是战国良好的双向选择人才的氛围,所谓“百家争鸣,择优而适”。而这些“名将”大多在退隐或失势后著书立说,要把自己的兵家理论与实践流传后世。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则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兵家学习,是纯粹的“行伍出身”,从小兵开始,在杀戮与拼杀中凭借战功名留后世。秦赵在战国中最血性好战,尤其是秦国,彻底执行商鞅建立的军功制度,以人头论功劳。所以大将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即便是世家子弟,没有功劳,仍是老兵一个,不可封爵。在这种的环境下,才诞生了白起之类从基层将领一步一步凭战功走向辉煌的一代战神!白起著有兵书《阵书(一作“图”)》一卷和《神妙行军法》三卷,已失传。(《宋史·卷二百七·志第一百六十·艺文六》)白起墓,现在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解放军总后勤部3530厂区内,属陕西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章 廉颇

成名背景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孝成王立。这时,秦国采取应侯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一边跟齐国、楚国交好,一边攻打临近的小国。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这时,名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赵孝成王命廉颇统帅20万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参见长平之战)。当时,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中部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情况,廉颇正确地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方针。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颇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颇用兵持重,固垒坚守三年,意在挫败秦军速胜之谋。秦国看速胜不行,便使反问计,让赵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虽然蔺相如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但赵王不听,任用赵括为将军。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国见使用赵括为将,便暗中启用武安君白起率兵攻赵。大败赵括军于长平,射杀赵括,坑赵兵四十余万。赵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四十五万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趁势包围赵都邯郸,持续一年多,幸有魏公子信陵君窃取兵符相救得以不灭,但国力已大减。

燕以赵大伤于长平,以丞相栗腹为将,针对赵国“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的状况,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举兵攻赵。赵使廉颇为将,指挥了著名的鄗代之战。他将全军分为两路,一路由乐乘率领直趋代地,抗击西路燕军,一路亲自率领,迎战燕军主力于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北)。廉颇指挥为保卫乡土而同仇敌忾的赵军,采取集中兵力打敌正面的战法,首战告捷,挫敌兵锋,打掉了燕军的嚣张气焰。接着,他率领赵军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燕军主帅被斩,惊慌溃退。廉颇抓住燕军败退之机,立命赵军乘胜追击,长驱500里,于前250年进围燕国。

都城蓟(今北京市)。燕王喜眼看燕国危在旦夕,只好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廉颇因功封信平君,为相国。廉颇任相国前后约六七年,多次击退入侵敌军,并伺机出击。前245年,带兵攻取了魏地笼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说明赵国国力又有恢复。

廉颇从长平免职回家,失去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等到再被重用当将军,门客们又都聚拢上来。廉颇很是感慨,要他们退去,门客告诉他:这没什么奇怪。现在是以市场上的买卖方式交朋友,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您,您没有权势,我们就离开,这本是买卖常理。又有什么埋怨的呢?

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时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赞廉颇

史海寻踪说廉颇英魂归故里诸侯纷争,百年兵仞,弱肉强食,兼为七雄。秦强纵横,赵雄抗衡,远交近攻,分割吞并。廉颇统兵,百仗百胜,相如应变,机敏过人。渑池赴会,完璧归赵,智勇摄秦,为赵争荣。论功论勋,廉颇盛名,颇为公卿,相如上卿。将心不平,相忍将醒,胸怀荡坦,勇于自责。赤臂负荆,请罪跪门,将相和好,义结刎颈。同心佐赵,诸侯威震,美德盛赞,万世扬名。千古认过,廉公第一,高风亮节,古今典范。苍松挺拔,源远根深,地灵人杰,沃土育根。史海寻踪,释疑解谜,发掘史料,故籍正名。金碧辉煌,銮驾圆门,廉宗祖祠,老将魂归。史记不详,史踪有遗,连公细考,史学定界。晋阳湖畔,唐陶之地,老将故里,圣地廉庄。史海寻觅廉颇归故序华夏文明五千载,史记局限难详编,纷争战乱史料残,廉颇祖史更难全。腐儒正统文史占,蓄意抹杀轻描淡,显赫战功轻带过,德昭日月薄雾幛。亘古认过第一人,廉公坦荡敢负荆,负荆请罪登门跪,将相和好说到今。能征惯战忠良将,高风亮节启后生,古今伟人唯廉公,国民为重赤诚心。千秋赞颂老将德,万古名标廉公品,勋铭青史风范垂,活水源头有根基。一个赵字是故里,宗根祖籍是何处,史河悠悠千古憾,祖籍不详魂难还。祖籍不详无处归,生于赵地骨葬处,树高千丈叶归根,夙愿难了成遗憾。发掘千古文明史,拂去沉淀有史迹,可见清晰有史料,魂归可慰有宗祠。宗祠宏伟品位高,地峻灵秀极显耀,将相宗祠圆门贵,鸾驾仪仗金碧灿。庆幸广瑞卓识广,连公伏骥史考研,慧眼识珠览宝地,攻坚故里界定位。先祖归故称盛事,世遗名城增光辉,一城两庙皆故里,名满华夏神州誉。标新立异旗帜明,开发立足诚传德,华夏武魂常胜威,和谐瑰宝闻过喜。千古文明光华地,熠熠生辉祖故里,显赫风采展英姿,老将故里传美誉。廉颇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在有关廉颇的所有一切的战例记载中,廉颇几乎没有一次失败的记录。在当时诸侯列国中,廉颇不仅善于打硬战,而且还善打坚守战。长平之战前,秦王派大将白起率锐师攻赵,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廉颇情知不敌,遂采用坚壁固守的持久战战略战术。这种战术在当时确实是最正确最恰当的打法。但由于赵孝成王中了白起的离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熟练老成的军事家廉颇,终于酿成了千古悲剧——长平之战的悲惨结局。也正是廉颇的“人在阵地在,人去军队亡”的客观事实,从而使廉颇成为名列中国著名成功军事家的行列而毫不逊色的人物。总之,廉颇正是由于他的忠勇爱国,善改错误,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瑕不掩玉的历史人物,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优秀军事家,并赢得千古人们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德圣”廉颇爱国无瑕——

廉颇奔魏

剖析连春锦先生“在高平市廉颇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讲话”中,首次推崇廉颇将军为“武神”、“德圣”、“国栋”。并在《史海寻踪说廉颇》书稿再次作了论述。我十分赞赏先生对廉颇生平功绩的研究,对廉颇思想内涵的洞察,对廉颇将军功绩、道德品质、人权观念的高度评价,对廉颇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的定位。树立廉颇“德圣”形象和地位,必须对“廉颇奔魏”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个全面的认识,做出公正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大梁。”廉颇奔魏直接削弱了赵军实力,加速了赵国的灭亡。因而对廉颇道德品质、人格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廉颇奔魏”是对赵国的背叛,因而对树廉颇为“德圣”有所置疑。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对赵国君臣进行对比,对廉颇一生进行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廉颇奔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忠君爱国思想的高度升华。廉颇奔魏

1、赵王专横跋扈。封建专制时期君王有一种通病,专横跋扈、独断专行;翻手为风,覆手为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赵孝成王如此,赵悼襄王更甚。长平之战后期,赵孝成王欲用赵括时,蔺相如劝谏赵王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会变也。”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称:“括不可为将”。但赵王固执己见,命赵括至长平代替廉颇为将,致使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2、郭开馋言弄权,“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商子·修权》,因为君王专横跋扈,所以给佞臣造成可乘之机。赵国红极三世的佞臣郭开是廉颇的政敌、对头。他曾多次欲置廉颇于死地。长平之战,廉颇坚壁固守三年之久,秦军一筹莫展,秦相范睢施反间之计,在邯郸散布谣言,说秦人只怕赵奢之子赵括,廉颇不久便会降秦。郭开在朝中煽风点火,致使赵王做出以赵括代替廉颇的决定。将廉颇卸职回邯郸遭受冷遇。3、白起杜邮教训,白起乃秦国功臣良将,长平之战一举击败赵卒四十万,可谓功勋卓著。但在攻伐邯郸时不听秦王之命,遭范睢馋言,秦王将其贬为士卒,逐出咸阳,最后赐剑让白起自刎与杜邮。4、廉颇连续侍奉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战功显赫,德高望重。赵悼襄王时已是第三代,廉颇虽听命悼襄王,但悼襄王却惧其权高势重,常有戒心,廉颇老谋深算对此也有发觉。5、佞臣郭开当朝,馋言弄权倍受悼襄王信用。这对廉颇无疑是最大威胁。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虽然廉颇忠君报国,一片诚心,却处在君王惧、佞臣恨,朝不保夕的危难环境之中。

公元前245年,在危机四伏中的廉颇忠君报国,一如既往。廉颇奉命攻取魏国繁阳后,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偃继位,称为悼襄王。悼襄王昏庸无能,重用郭开。郭开奸诈毒辣,早就想置廉颇于死地。悼襄王对德高望重的三世老臣廉颇怀有戒心,加之郭开在赵王面前尽说廉颇的坏话。赵王信以为真,便派乐乘到繁阳代替廉颇职务。廉颇知道来者不善,忍无可忍,为防不测,击败乐乘,乐乘败走。按照当时的条件,廉颇德高望重,兵权在握,击败乐乘后可以有两种选择:一、起兵闹事,另立新主;二、改朝换代,自立为王。这两种情况对能征善战,威震诸侯的廉颇来说易如反掌。但他一不另立新主,二不自立为王,而选择了“奔魏大梁”。廉颇奔魏是什么思想动机呢?1、效仿乐毅,奔魏省君。廉颇奔魏之前,早有乐毅奔赵先例。廉颇奔魏,是否有意效仿“乐毅奔赵”,不可育断。乐毅乃燕国名将,固统率燕、秦、赵、魏、韩五国联军大败齐国而永垂青史。当乐毅包围齐国最后两座城池莒和即墨时受阻,三年没有攻下。正值此时,燕昭王去世,其子姬乐资继位,即燕惠王。齐相田单趁机用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跟新燕王早有嫌隙,害怕受燕王处分,借口进攻两城不敢回国,还说他想当齐国的国王。燕惠王原来对乐毅就不信任,听到流言,决定对乐毅下手,派大将骑劫前往接替他的职务,并下令乐毅回国。乐毅见善者不来,便投奔赵国。此后,齐相田单用“火牛阵”将燕军打得溃不成军,主将骑劫被杀。田单乘胜攻取齐国七十余城。此时,燕惠王后悔用骑劫代替乐毅,于是派人到赵国向乐毅表示歉意,请乐毅返回燕国。廉颇乃赵国良臣重将,廉颇想以他的奔魏唤醒赵王良知,让赵王反省自己的错误,重整朝纲。但赵王昏庸无道,无自律之明。正像《宋史·刘黻传》所说:“用贤如转石,去佞如拔山”。任用贤才,就像转石头一样容易,说去就去,铲除佞人,就像搬山一样艰难。赵悼襄王缺乏燕惠王的明智。枉费了廉颇奔魏省君的努力。2、奔近魏,上在待君。赵、魏、韩三国都与秦国接址,同属抗秦第一线。廉颇击败乐乘,若无忠君报国之心,完全可以远离赵国,直奔齐、燕。廉颇心系赵国安危,奔近魏是为了随时听候赵王召唤,返赵抗秦。廉颇奔魏后,赵国与秦国交战,屡次被困。“国难思良将”,此时,赵王又想请廉颇率军抗秦。于是派人到魏国考查廉颇健康状况,看他是否能复出为帅。廉颇见到赵使来访,想必回赵报国时机已到,兴高采烈,面对赵使,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饭后,身着铠甲,纵身上马,演武献艺,威风不减当年,表明自己仍能率兵征战。廉颇此举足以表明他奔魏决非背君判国,而是守边待命。3、爱国之心,至死不灭。由于佞臣郭开贿赂使臣,向赵王谎报廉颇实况说:“廉颇将军虽然年迈,饭量不错。可是大小便失禁……”。赵王听信馋言,认为廉颇老而无用,没有召他回国。廉颇报效祖国的道路被佞臣堵死。在廉颇报国无望之际,楚王派人将他阴迎至楚,任其为大将。廉颇以为报国时机来了,想率领楚军抗击强秦,以侧应赵军,减轻秦对赵国的压力。可是,楚军腐败,丧失了战斗力,廉颇调遣不动,为将无功。廉颇再次由希望变为失望。他感叹说:“我思用赵人。”无日不想统帅赵国子民率兵为国效劳,念念不忘为赵国人民报效出力。廉颇身在异国他乡,忧国忧民,公元前241年死于楚国寿春(今安徽寿春),但其爱国之心至死未灭,有史为证,不被误传。

通过对赵国末期君臣良莠的甄别,对廉颇奔魏动机的剖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廉颇奔魏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反不乱,走为上策。古人曰:“为治之道,无如择人”。在赵王眼里拉帮结派维护自己的权势比得到贤臣良将更重要。“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孟子·滕文公上》)。由于赵王专于集权好言,所以佞臣郭开几世受宠。廉颇屡受郭开诬陷,但因忠君而忍。到了赵悼襄王时,郭开眼中已容不得廉颇,廉颇对郭开也忍无可忍。“人之邪正不两立,政之善恶不并行”(《读通鉴论·唐高宗》)。繁阳一事若廉颇从命返朝必有两种结果:一、郭开加害廉颇至死;二、廉颇与郭开公开对抗。前者,高谋善断的廉颇不会就范。后者,廉颇不会背上反君乱朝之骂名。“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廉颇奔魏是老谋深算的决策“忿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一个人克制忿欲与欲望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人的涵养德性有多深,克制的能力就有多强。公元前245年攻取繁阳的廉颇与公元前279年渑池会盟时的廉颇大不相同。他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为国家民众的利益决定自己的言行。第一,他留在赵国,凭他单枪匹马无法改变昏君佞臣狼狈为奸的现状;第二,佞臣弄权弄不好自己会死于非命;第三,若抗争势必造成国内混乱,伤害国济民生;第四,作为三世老臣奔走他国,难免天下人非议。但只有保全生命才能待机为国效力,思前想后,决定离开“是非之地”。廉颇担心郭开陷害是多余的吗?不是,廉颇奔魏后,李牧成为赵军主将。幽缪王七年,寿趁国发生饥荒,分兵三路大举攻赵。赵派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率军御敌。“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馋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及使赵葱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李牧之死验证了廉颇的预测,若廉颇不奔魏,必先死于郭开馋言。廉奔魏保护了自己,也为日后应召回国效力保存了实力。廉颇奔魏是忠君报国的升华。廉颇奔魏,躲过了郭开陷害,保护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多次报效祖国的机会。第一,赵王失去廉颇,如果能像燕惠王那样,不听馋言,反省自己,请廉颇回国为将;第二,赵王失去廉颇后,如果反省自己,识破郭开,除掉佞臣直接使人召回廉颇。这样廉颇回国,赵国实力倍增,军心大振,赵军御秦将是另一番局面。第三,魏王如果大胆启用廉颇,魏国抗秦实力也会增强,同时也可以削弱秦军对赵国的压力;第四,楚王任用廉颇为大将,如果楚军若服从调遣奋力抗秦,也能分散秦军攻赵的兵力。上述四次“如果”虽然都是“如果”,但都是廉颇奔魏的愿望。这些愿望虽然破灭,但它们同“食斗米,肉十斤”,“吾思用赵人”一起成为廉颇忠君报国思想的升华亮点。廉颇将军一生攻城略地,战功累累;能征善战威震诸侯;刚正不阿,佞臣计恨;自律和衷、群臣折服;爱民抚民,不恋战功;忠君报国,至死不已。尊其“德圣”无瑕可击。廉颇人格美德的现代价值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拜上卿、相国,其故里是平遥廉庄。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高尚人格,青史留名,向为推崇。但史书所载,残缺断失,难窥全貌。近数年,高平连春锦先生历千辛万苦,穷数十万平方公里山川,跑遍赵国全境(仅平遥廉庄就往返十余次),循历史轨迹,遍查断垣残碣,遍访智叟野老,遍翻史书故纸,左考右证,史海钩沉,于廉颇文化之研究,获可喜收获。在其倡导带动下,一些志士学人也纷纷介入廉颇文化探讨之列,并已成立廉颇文化研究会,致廉颇文化之研究渐成气候。廉颇所处的战国时代是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由于诸侯争雄称霸的政治、经济、军事需求,造成了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和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已经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原始文明积淀,并已有一千多年有文字考证记录的文明历史时期,已经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及商鞅、李斯、以及孙武、孙膑等等才智卓绝的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字学家、军事家和他们的著作。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在哲学思维、科技军事、人文道德等文明领域的成熟进步已卓然可见。任何时代个体的人,都离不开所处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构成生命体的全部物质,还是思想灵魂,都来源于环境,和环境紧密相关。廉颇作为战国时的一名杰出人物,其行为方式、人格美德,均受到了当时环境的熏陶,受到了截至当时中华大地精神文明的滋养。其人格美德所闪耀的亮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美。作为研究对象,廉颇身上表现在处世态度、行止作为、思想品质、人格美德等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涵容了以儒家为主兼容其它优秀思想文化品质的复合文化,应予充分的梳理研究,扬弃传承。但最精彩的是“负荆请罪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是“将相和”,是“和合”的儒家思想,是“和谐”发展的原理。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开始构建现代性,那就是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的努力,其结果是社会与自然不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上世纪末与本世纪之交,全球社会生活景观还呈现出更为严重的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于是人类“向地球的战争”变成了“走向自我毁灭的战争”。近几年美国在发动巴尔干战争之后,再次入侵伊拉克,找借口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又正在对伊朗、叙利亚、朝鲜等国施压;打着和平反恐的旗号,在人权、核能、经贸等许多问题上都在制造双重标准,极力营造单极世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面对铁铸般的历史,说什么也不肯认罪。凡此,都把伦理道德扭曲到了极致。奴隶制、贫困、集中营、核武器、种族灭绝、文明冲突、世界的东西隔离、南北分野、不断的吵闹和战争,颠覆了历史进步信念的基础。西方社会学、各种宗教和各种信仰流派一再对这些畸形的社会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和批判,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程。然而迄今,这类思考还没有对上述问题的解决给出睿智的回答。在此危机绝境中,在此人类社会罹患“癌症”之际,突现于儒学的“和合”思想,表现在廉颇身上的“和合”人格品质,就是一剂治癌救危的良药。“和合”是治疗化解人类这种严重病症、解除种种烦恼痛苦,通达健康和乐之境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和合”的基础是道德感,蕴含着深沉的善性和理性。“和合”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对话”的伦理。儒学的“和合”思想,其现代价值主要在于以其和平宽容的品质推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和合”思想和蕴含“和合”思想的儒学,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彰显和谐、互尊、互助的社会群体精神。儒学的性格是和平宽容的,它曾在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良性互动中发挥过沟通、融合的重要作用,也促成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团结和统一,它也一定会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礼记·中庸》)“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传》)人类各族群、各地域、各语系的文化方式、能力、传统、价值都是相对的,多样多元的,唯有如此,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我们需要和合,需要互相尊重、学习、礼让的精神。我们古代文化的这些原理可以作创造性的转化,并使之在文明的交往、沟通、对话、理解中,逐渐成为可普遍化的伦理。“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就是对这宝贵遗产的创造性的传承。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强调并着手实践和谐社会的目标,可喜可贺。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国内建设和外交活动的战略思想已融入了这种“和合”“和谐”的思想,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功。我认为廉颇的人格美德极具现代价值。我希望在廉颇文化的研究中多些创造性思考,深入挖掘廉颇人格美德的思想品质,为世界文明的进步提供精神能量。

一场失败的战争

长平之战,现在许多人都为赵括翻案,认为赵括并不无能,并且非议廉颇的相持耗敌之策,认为赵国国力并不能支撑赵军的粮草所需,因而以至于需要向齐国借粮草的地步,以此来证明赵军速战并无不妥。下面我谈一下我的观点。

我认为廉颇在长平之战中采取相持耗敌之策恰恰证明了廉颇不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名号。许多人认为廉颇坚守不战只是从战场胜负的层面来考量,并未考虑赵国综合实力不如秦国,赵国的粮草供给比秦国粮草供给更加困难更不能经受长期消耗这一现实。这些观点从现实角度来讲是对的,赵国与秦国拼消耗肯定是拼不过秦国的。这些观点,不仅我们这些后来人明白,我想包括当时秦赵在内的诸侯各国都能明白这样一个现实吧。廉颇作为赵国主将,他能不明白赵国的综合实力、粮草供给拼不过秦国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如果这个现实他都不明白,他还配被尊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吗?所以说,那些认为廉颇仅仅从指挥行军作战而没有从整个战略高度来思考问题的人实在低估了廉颇的智慧和能力。这些人里就有当时的赵王以及赵括。廉颇作为一代名将,能征善战,绝不是怯懦贪生怕死之辈,他坚守不战,被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怯战、怕战,实不应该。廉颇为何采取相持耗敌之策,坚守不战?我认为恰恰是因为廉颇老成持重,综合考量了包括军力、粮草等综合国力而采取的上策,因为从赵军的战力来讲,不及秦军;从粮草来讲,不及秦军;从动员能力来讲,不及秦国。总之,从战争考量的各个层面,赵国都落入下风。

事实上,廉颇从根本上就反对赵国接受上党,认为势必引狼入室,招引秦军入侵。廉颇作为一代名将,并不是害怕秦军,而是能认真分析秦赵两国的实力对比,是基于现实考虑的。廉颇为人厚重深沉而冷静客观,平原君贪小利而招祸,为人浮躁且想当然。秦军辛苦打来的城池被赵国不劳而获,是你你干吗?可问题是你打得过秦军吗?当然,打仗的问题平原君从不考虑,因为打仗又不用他上阵,他只管能暂时得到几座城池。廉颇久经战阵,见识过无数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因而思虑之深,谋划之远,也不是平原君和赵王这些只知高坐庙堂,饮酒高会的执跨子弟所能比拟的。

既然明知相持耗敌拼不过秦军的粮草供应,为何还要坚守不战,即使相持到向齐国借粮草也不速战求胜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先讲一下兵法中的“知彼知己”和“哀兵必胜”这两个名词。当时的情况是秦赵都倾全国之力来进行决战,实际上拼的是综合国力,从当时来讲,赵国处于下风,赵国的粮草供应很成问题,廉颇当然知道,实际上包括赵王在内的所有人也都知道这些,而且肯定知道拼不过秦国。但廉颇明知道这些,还这样做就在于他不仅知道赵国拼不过秦国,更知道秦国虽然拼得过赵国,但秦国肯定不愿意跟赵国拼消耗。战场上双方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制人和受制于人的较量,后来秦赵交战中李牧就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因此在战略上采取避其精锐、击其惰归之策,从而全歼秦军,大败桓齮。可以看出,真正的名将在战场上都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这也是战略上主动的应敌之策。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主动放弃城市在运动战中歼灭蒋军的战法也是牵着敌人鼻子走的战略。因此可以说廉颇坚守不战恰恰就抓住了秦军的七寸,让秦军无处发力。秦军希望大战,因为秦军占有优势,秦军肯定不希望拉长战线而长时间的暴露软肋。如果长时间的消耗下去,赵国虽然元气大伤,粮草供应不及秦国,比秦国损失大,但这只是仅仅站在秦赵两国的角度算的小账,事实就是,长久下去,秦国更危险,因为秦国比赵国强大,两败俱伤的结果就是隔岸观火的韩魏齐楚燕五国得利,枪打出头鸟,他们肯定先灭秦国,谁让你秦国最强大,现在不灭你灭谁?可以说,长平之战,旁边的几个国家都在虎视眈眈,都希望结果是两败俱伤,秦国对五国的威胁最大,秦赵交锋之后最有可能遭受五国报复的是秦国。廉颇肯定看透了秦国怕这么消耗下去的弱点,所以自始至终摆出坚守不战的阵势,就是跟秦国耗上了,看看谁最后着急。而且,赵国弱秦国强,赵国明知道自己粮草拼不过秦国,还跟秦国这么拼,可以看出廉颇完全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拼命架势,兵法有云:求死得生,求生必死,廉颇看似不战,而军心求战,实在是摆出了哀兵必胜的态势。秦军当然不希望跟比自己弱的赵国同归于尽。这就像穿鞋的自然不愿跟光脚的一起死一样,如果那样,实在太亏本。

在战场上真正研究自己的恰恰是自己的敌人,我想表面看廉颇坚守不战处守势,但廉颇的对手秦军却真正明白廉颇的可怕,廉颇的思维已经远远跨出了长平这个小小的战场。赵国的粮草供应是困难,但廉颇知己更知彼,他更明白秦国的软肋在哪里,实际上如廉颇所料最先坚持不下去的恰恰就是秦国,秦军知道长时间远离秦国交战,即使粮草供应能坚持下去,元气也必然大伤,其他五国趁其主力深入赵地不能回救而奔袭秦国,则秦国必亡。因此,秦军才使用反间计,离间赵王,以赵括代廉颇。

廉颇坚守长平时兵力20万,并不是赵国全部主力,秦国当时也并没有倾其全国之力来进行大决战。事实上,双方一开始都不想进行生死存亡的决战,为了韩国一个郡根本不值得压上秦赵两国的所有力量。廉颇坚守不战的意思很明确,上党我肯定是不放弃的,但我也不跟你打,我就跟你慢慢的耗国力,看看你敢不敢?廉颇知道这么耗下去双方都受不了,所以,他就故意把事态扩大,他很清楚秦国肯定不愿意为了一个郡把自己的国力都消耗在这上面,因为秦国还要顾及其他五个国家。秦国方面呢,实际上无论如何,秦国都不想把事态扩大,如果不打这么慢慢的损耗国力从而元气大伤秦国不愿意,但秦国肯定更不愿意来一场决定生死的大决战,这两者都只会是其他五国受益,秦国的意思就是咱们就20几万对20几万,打赢就得上党,输了就滚蛋。可廉颇偏偏不,我知道你不想扩大事态,我就非得扩大事态,摆出光脚不怕穿鞋的架势,要么咱们就这么耗着,两败俱伤,让其他五国受益,要么你就收拾东西赶快滚。

廉颇就瞅准了秦国不敢扩大事态这一软肋,跟秦国耗着,看看谁着急。最后还是秦国着急了,耗下去,赵国受不了,秦国也受不了,因此,秦王使出离间计,让赵括代廉颇为将,我想如果后来离间计这一招不好使的话,秦军只有自认倒霉,撤离长平。这并不是秦军打不过赵军,秦国不如赵国,而是为了这么一个地方值不值得把国家所有力量都压上的现实考虑。从后来双方倾其所有力量进行生死决战的结果来看,的确是两败俱伤,赵国从此衰落,秦国被信陵君率领六国联军差点打进涵谷关,秦国差点灭亡。因此,一开始,廉颇瞅准秦国不敢扩大事态,在知道自己处弱势的情况下,不与秦军接战是正确的,因为廉颇知道秦王是个聪明人,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上党郡而置秦国整体利益于不顾。

廉颇是聪明的,秦王也是聪明的,但毫无疑问,赵王是个蠢货,尽管他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而廉颇是个蠢货。如果说廉颇坚守不战在战术上是守势的话,那么在让秦国尽管不愿意但不得不慢慢的损耗国力就是战略上攻势的姿态。战略上处攻势、战术上处守势,廉颇对得起一代名将的称号。赵国的失败其实在赵括代廉颇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因为赵括取代廉颇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简单换将,更是两种战略思想的取代。赵括为将,赵王又给赵括兵20万,可以说,赵王把全国的精壮都动员起来交付赵括。赵王也许还沉醉在赵括父亲赵奢一战成名的幻想之中,希望赵括能依样画葫芦,给赵王一个惊喜。却不知这种“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害了自己和赵国。就这样廉颇跟秦王都不愿看到的情景出现了,事实上,廉颇虽有意把事态扩大,故意拉上秦国慢慢的损耗国力,那是知道当这种局面僵持到一定程度,秦王这么势力的人肯定不会做赔本买卖。所以,我想,当知道赵括不仅取代廉颇,还又带了20多万赵军进入长平之后,秦王肯定又惊又怒,心想,赵王你发什么神经啊,为了一个上党,倾全国力量跟我决战对你有什么好处?秦王当然希望早点打,但绝不希望像赵国这样不计成本的倾全国之力决战。尽管知道双方决战只能两败俱伤,可形势已经剑在弦上,不得不发。临阵易将,王龁下,白起上,秦王“王自之河内,正义时已属秦,故发其兵。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秦王被迫发动全国力量与赵国决战。由此,一个简单的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的局部战争彻底升级为关乎秦赵两国生死存亡从某种意义上关乎战国今后走势的大决战不可避免的在长平拉开了战幕。

长平之战的过程毫无悬念,赵王用赵括替代廉颇已经决定了赵括只有进攻这一条路可走,而这条路恰恰是秦军希望的。可以说,还没交战,赵军在战略上已经受制于人,赵军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秦军,战败在情理之中。但赵括轻浮躁动,也应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而这也印证了其父对他的评价:眼高手低、心浮气躁。

长平之战,秦军虽胜而损失之烈不压赵军,“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廉颇为将,福祸自知

廉颇在历史上是鼎鼎大名的,和他相关的常用的成语就有两个: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在这两个成语中廉颇都是正面形象,一个是直率而可爱,知错能改;一个是国之栋梁。昨夜失眠,便学关公读史,随手翻的就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细读数遍,觉得要再说说廉颇这人,辩辨他在历史上的形象。

据史记载,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率军攻齐,大败之,取阳晋,封为上卿。后来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击鲊之功而位居其上,廉颇不服,屡辱相如,相如忍让,后廉颇感其顾全大局,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合力抗秦。赵惠文王二十六年十二月,廉颇攻取魏之畿(今大名东南),次年,又攻魏之防陵(今河南安阳西南)、安阳(今安阳西南)。赵孝成王七年,率军驻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抗秦,虽初战失利,但很快摸清秦军弱点,转而采取坚壁避战的方针,欲拖垮远道而来的秦军。次年,赵王中秦离间计而以赵括取代为将,赵军随即因错误的作战指导而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受封尉文之地,号信平君,摄行相国职。同年,率军8万大败40万燕军于鄗(今河北高邑东南),杀其将栗腹,遂与赵将乐乘进围燕都,逼其割5城求和,后又助魏攻燕。二十一年,攻取魏繁阳(今河南内黄西北)。赵悼襄王时,因不满乐乘取代其位而攻走乐乘,自己亦逃至魏都大梁(今开封),但不被重用,欲返赵效力。赵王困于秦之攻伐,欲复用廉颇,然其使者受权臣郭开贿赂而毁之。廉颇终不被赵复用。后又至楚为将,郁郁不得志,卒于寿春。

我只是很客观的简要的把史书上的记载翻译了一下,对于廉颇的战功是一目了然的,能征善战这四个字用在廉颇身上也决不过分。对于他知错能改也有两处体现,一是负荆请罪自不必说。另一处是在长平,先小败后知改坚守,而立于不败,赵孝成王不中离间之计也许还会取胜。

但是他的错也很多,第一处是排挤蔺相如。负荆请罪的主角是廉颇,所以他得以英名远扬,但真正起作用的却是蔺相如和他的门客,试想蔺相如不一再忍让,门客不及时传话,将相何时能和?由此,廉颇心胸狭窄的结论是可以下的,更是毫无大局观念,只是没有坏心眼罢了,或者说还好廉颇还不是个小人。第二处是他攻走乐乘,是对上面结论的验证,赵悼襄王用乐乘也是因为乐乘之功,其时乐乘也是战功显赫,而廉颇已老,赵悼襄王用之并无大错。廉颇人老火气却愈盛,也不知道自己老了,要给年青人机会,连让乐乘忍让和传话说明是在谋国事的机会不给,就攻走了乐乘,全然不管赵国之安危。乐乘走了才有所醒悟,大概不好意思再负荆请罪,又知罪不可赦,就逃奔魏国,其实这样就是一错再错,如果廉颇心里还有赵国的社稷,至少不该出逃。长平之战失利,廉颇也是有过的,不过是次要责任。如果廉颇能及时把长平的情况汇报给赵孝成王,说明利害,据理力争,赵括不会这么容易到任,或者就是到任,不会这么轻易的改变战略,所以说赵军四十万大军的命有三分之一是死在廉颇手中的。我猜测当时廉颇一定是想,大王不用我,你就打败仗吧,败了还会用我的,果然后又受封摄行相国职。可见廉颇的心中全是他的个人利益。赵王后不再用他,不光认为廉颇老矣,恐怕对其人也是不甚放心的。再后来廉颇投楚,又不被重用,抑郁而卒也是必然。

我认为,廉颇是有将才而无将德,这样的人正如曹操所说是鸡肋,闲之可惜,用之有危险。用这样的人一定要在有明君贤相的时代,既要给他立功的机会,又要告诫他不可居功自傲,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既要让他明白大义,又要重封重赏,能用他的时代还真不多,他的悲剧命运也是必然的。

京剧《将相和》中廉颇的脸谱应该改一改,画成大花脸中间有一个白块,这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廉颇。

廉颇的几个第一

忠勇保国第一将

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廉颇有这样一段高度概括的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来,廉颇又领兵大败魏军,取房陵,收安阳;痛击燕兵,入冀地,围燕京,升任相国,封信平君,集相国、大将军于一身,主持全国军事。“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阱”(《汉书》),“四十余年强秦不能得其所欲”(《战国策》)。

廉颇不仅是骁勇惯战的一代良将,而且也是一位勇谋兼备、能攻善守的三军统帅。当时,廉颇所在的赵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是力不足恃的。秦国采用“各个击破”、“远交近攻”的连横之策,对战国六雄不断的征战,半个世纪时间,问鼎天下的大局基本奠定了。但慑于廉颇威名,强秦不敢对弱赵轻举妄动。公元前262年,为上党郡十七座城之故,赵韩联盟,共御强秦,廉颇奉命率军驻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与长途跋涉前来讨伐的秦兵摆开了决战的态势。

廉颇审时度势,表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命三军“坚壁以待秦”,以逸待劳,筑垒修塞,蓄足涧水,广设疑兵,以丹河为障,壁垒为屏、大粮山为大本营。平安固守三年,使秦疲而无功。后秦针对廉颇展开外交收卖手段,使赵王中了反间计,派仅能“纸上谈兵”的赵括到长平取代廉颇挂印。结果,秦将白起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了赵卒四十万。

长平之战走马换将导致最后惨败,也从反面证明了廉颇知己知彼、骁勇善战的军事才能。为中国古代战争史留下了空前绝后的“杰作”。

闻过则改第一臣

自古高官多矜恃。在位专横跋扈者有之,在位贪婪养尊者有之,在位好大喜功者有之,在位粉饰太平者有之。这些人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文过饰非,我行我素。成了一个视国事如常物、视百姓如草芥的特殊阶层。

老将廉颇,在这些紫袍华冠之中,却出污泥而不染,独树一帜。他有过粗鲁,有过矜恃,然而,他能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国家利益的天平来权衡,他能把自己的言行与赵国老百姓利益这个秤砣来掂量孰轻孰重。他以国事为重,以民为天,放下架子,掉下面子,省身思过,知错改错,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唱响了坦坦荡荡“负荆请罪”的高歌,成为“闻过则喜”、“知错改错”的亘古第一臣!

对廉颇的这一坦荡率直的美德,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史记》中做了淋淳尽致的生动描述:在暴秦的凌辱中,赵国使臣蔺相如,不辱使命,不失国体,唇枪舌剑,面斥强秦,接连取得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胜利,又“舍人”封“上大夫”,由“上大夫”拜“上卿”,位列于身为“大将军”的廉颇之上。这下廉公想不通了。他想:“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便想当面羞辱蔺相如。相如听到这个消息,只要望见廉颇挡道,立刻回车“避匿”,宁可不前行上朝,也不与争锋失和。廉颇得意愈甚。当手下告诉他,蔺相如此举非怕他,而是怕“将相不和国灭亡”的苦衷:“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听了这话,廉颇大为震惊。率直的他,便“肉袒负荆”,跪相如门谢罪。从此,两人结为“刎劲之交”。谱写出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廉颇这种可敬可爱的“为国释恩怨、请罪敢负荆”的坦荡襟怀,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不是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吗?

皓首壮心第一翁

廉颇一生,忠于国事,身经百战,不避斧钺。过关斩将,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守土御敌,硝烟布满了髯髯长须。对他这样一位功劳盖世的三代名将,昏庸的赵悼襄王惧怕他权高震主,妨贤的赵氏贵族集团猜忌他名倾朝野,在他晚年的时候,硬是削去了他的兵权相位,逼得他奔走魏、楚。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廉颇仍然割舍不断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他梦魂牵绕着被秦、燕攻伐的祖国。在他临终的前两年,已是六十八岁高龄了,他还跪危请缨,希望返回赵国为国效命杀敌。在赵王使臣探望的宴席上,就像当年少年投军时那样,“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能国。”表现出这位“位卑不敢忘忧国,境逆常怀赤子心”的皓首壮心耄耋老将的耿耿忠贞。

当然,在华夏历史上,白发老将血染沙场的不乏其人。如老将黄盖,“苦肉计”火烧曹兵八十万,但那是在周都督重用的顺境中使然;如老将黄忠,雕翎箭威震严颜十万兵,但那是在刘皇叔御封“五虎上将”的隆恩中使然。“士为知己者死”,顺理成章。难的是廉颇,功高遭妒、流落异邦,在如此不公的逆境中,他眷念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国。他既没有心灰意冷“一樽还醇江月”的闲情,也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是南山”的逸致,他有的是难能可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忠报国的精神!

而正是廉颇的这种忠贞爱国的精神,与江山共存,同日月争辉,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华夏民族永恒的宝贵财富!

懿德高风第一人

廉颇老将,起于行伍之间,立于戎马之背,战功显赫,出将入相。忠于国事,襟怀坦荡。知错必改,“负荆请罪”以从善;释怨和衷,“刎颈之交”而报国。一曲“将相和”成为华夏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财富;一颗“逆境不丧报国志”的拳拳之心更是华夏子孙振兴中华大业的巨大动力内核。

千百年来,人们推崇孔子为“文圣”,筑“文庙”以祭之。孔子的以“仁政”治天下的政治主张和“雄才伟论参天地,奇子万文贯古今”的精深儒家学说,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千百年来,人们推崇关公为“武圣”建“武庙”以奉之。关公的“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的巍巍正气,在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喷珠吐玉,卷起了无穷无尽的激浪春潮;

我们今天,冷静地坐下来,对独树一帜的廉颇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研讨,难道能不被廉颇那“封侯拜相不居功,知错必改敢负荆,位卑不敢忘忧国,襟怀坦荡第一人”的品质道德所打动、所感染吗?

对廉颇文化的研究越深入,越会使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廉颇的品德,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我们华夏民族不懈追求的道德典范。把他尊为“德圣”修“德庙”以拜之,让廉颇身上禀有的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道德品质,发扬光大,永照千秋!

古城人杰第一景

廉颇,一位瑕不掩瑜的历史人物。廉颇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饮敬的著名军事家。令人钦敬的特点有三:一、忠勇,二、爱国,三、勇于改止错误。

关于廉颇忠勇的事例。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的事例很多。廉颇为赵国人,忠心为赵国做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赵军攻打齐军,取阳晋之地。赵王赏识他的忠勇,官拜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后“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攻齐,几拔之。后二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可以说正是廉颇的忠勇,才捍卫和拓展了赵国的安全,也是赵慧文王的慧眼识才,才成就了廉颇的功名,使廉颇对赵国产生了深厚的爱国感情。

后赵孝成王即位,在馋臣的游说下,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忠勇产生了怀疑,让纸上的谈兵的赵括代其统率部队,使赵国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军事损失——长平之战,赵国锐卒40万,让秦将白起“尽坑之”。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即位,对廉颇更是采用让乐乘取代其军职的不礼貌之举,使廉颇的忠勇再次受到最严重的委屈,于是他由不理解而发展到攻打乐乘的不理智地步,使自己再没有回到赵国的余地,只得落了个逃奔魏国的结局。

由此看来,廉颇的忠勇优点是很突出的,但由于他不善于扼制自己的偏激情绪,终于铸成出逃外国的严重错误。但人们直到现在一听廉颇这个名字,似乎都感觉不到他的这个重大过失,就是由于他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能勇于改正错误。廉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勇将,脾气大,易犯错误,这应是明显的缺点。但由于他有知错能改的优点,从而使他又成为一个令人可敬可爱的历史人物。“负荆请罪”,是他在正确处理错怪蔺相如任上卿位列己上的著名故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不仅详细写了这个故事,而且还写了有关这方面的其他几个事例。如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后,赵王遂将削去兵权的廉颇起复委用。这时,原先散去的宾客又都汇聚而来。这时廉颇对这些势利之徒很是生气,便下了不再接受这些人的逐客令。这时其中有一人就劝导廉颇说:“您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呢?天下人的交往,就跟在市场上做买卖一样。您有权势,人们就投靠您,当您失去权势时,当然人们也就不再跟随您了,这是天底下很正常的道理,您怎么能埋怨人呢?”廉颇听后豁然开朗,于是便放弃了自己的主张。

再如,廉颇后来因攻击被赵王派来接替兵权的乐乘,而使自己最终逃往魏国。但他仍很想念赵国。后来,赵悼襄王想再次起用他,便派使臣去魏国看望他。这时的廉颇很兴奋,“饭斗米,肉十斤”,表示自己身体还很硬朗,完全还能再为赵国出力。他的努力终于因奸相郭开的从中破坏而归于失败,但他却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廉颇老矣”,仍壮心不已的完美爱国者的形象。

在有关廉颇的所有一切的战例记载中,廉颇几乎没有一次失败的记录。在当时诸侯列国中,廉颇不仅善于打硬战,而且还善打坚守战。长平之战前,秦王派大将白起率锐师攻赵,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廉颇情知不敌,遂采用坚壁固守的持久战战略战术。这种战术在当时确实是最正确最恰当的打法。但由于赵孝成王中了白起的离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熟练老成的军事家廉颇,终于酿成了千古悲剧——长平之战的悲惨结局。也正是廉颇的“人在阵地在,人去军队亡”的客观事实,从而使廉颇成为名列中国著名成功军事家的行列而毫不逊色的人物。

总之,廉颇正是由于他的忠勇爱国,善改错误,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瑕不掩玉的历史人物,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优秀军事家,并赢得千古人们的无限崇敬和爱戴。

廉颇轶事

话说赵王误中秦国反间之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告诉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速战,应以守为主”,并以“守势图”相托。不料赵括却冷眼相待,廉颇大怒之下,交出帅印,离开大营,骑马驰奔,要回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这才发现自己仍然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觉得自己已经卸职,无披挂必要,便把这三件东西脱在这里,人们为怀念这件事便把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越走越不放心,他觉得赵括骄傲自大,轻敌麻批,若轻率出击,必遭惨败。再加上赵军战士和百姓的挽留,心理就犹豫起来,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卸职,干脆走了吧;一会儿又觉得长平战事,非同儿戏,四十万生灵乃赵国元气……是走,是留,他拿不定主意,在一个村边徘徊犹豫了好长时间,直到邯郸发来诏书催他回朝,这才哀叹一声离去。因此,百姓就把这个村叫徘徊村,虽然诏书催发,去意已定,但沿途百姓仍拦路乞留。百姓为啥能认出他来,除了廉颇的白发白须外,最显著的就是他骑的那匹体格高大,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廉颇为了摆脱窘境,经一村时,忍痛换掉了他的宝马良驹,百姓就把这个村叫换马村。

赵军运沙

民间传说地名故事。相传战国时,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部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廉颇之庙存“廉颇屯”址。

义士谏括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赵孝成王误中秦国反奸之计,起用赵括帅,替代廉颇。赵赴任后轻率出击。深通谋略的史正等八名义士,向赵进谏,赵不听,反扔掉谏书,把众义士轰出。当赵括率兵出击时,史正等义士又冒死拦路进谏,并斥责赵括有头无脑,要赵军或回营固守或从他们身上踏过。赵括怒,拔剑尽斩义士,后人于拦路进谏处立“八义士谏赵处”石碑,改村名为“八义镇”,今属长治县。

秦筑空仓

民间传说地名故事。高平米山正西有座山岭叫老马岭。相传战国时秦国为进攻赵国之长平曾屯兵于此。秦军副帅王龅为稳定军心和迷惑对方,令士卒用芦席在老马岭搭起一个个空粮仓。谁知天不作美,一夜大风将这些空仓刮得七零八落。后来,人们便称老马岭为空仓岭。

一篓油水饺

一篓油水饺是河北邯郸赵国风味小吃,历史悠久,相传创制人王一香早年与父在赵国南门外开一肉包铺店。有一天,赵国大将廉颇武灵丛台点兵路过南门外时,遥远闻着肉包香味,廉颇闻着香味赶到肉包铺店,见食客尝在嘴里,赢得了食客的好评,生意很好。当廉颇购买包子时,包子已卖完。廉颇说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儿说:“那是生的,还得蒸。”廉颇说:“那得几个时辰?”王小儿说:“不到一个时辰。”廉颇一听心急了,就将案板上的包子统统扔进开水锅里,不到一会儿,锅里的包子全部漂起来了。王小儿一听是廉颇大将军就毛了,赶紧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颇吃完后连声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从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铺改为“一口油”水包馆,生意更加红火。

王氏后人继承了“一口油”的精心制作,成品汁液丰富,包裹馅心,吃时流油,后在北宋年间改为“一篓油”,传至至今。

廉颇人格美德的现代价值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拜上卿、相国,其故里是平遥廉庄。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高尚人格,青史留名,向为推崇。但史书所载,残缺断失,难窥全貌。近数年,高平连春锦先生历千辛万苦,穷数十万平方公里山川,跑遍赵国全境(仅平遥廉庄就往返十余次),循历史轨迹,遍查断垣残碣,遍访智叟野老,遍翻史书故纸,左考右证,史海钩沉,于廉颇文化之研究,获可喜收获。在其倡导带动下,一些志士学人也纷纷介入廉颇文化探讨之列,并已成立廉颇文化研究会,致廉颇文化之研究渐成气候。

廉颇所处的战国时代是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由于诸侯争雄称霸的政治、经济、军事需求,造成了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学术思想空前发展和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已经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经历了长期的原始文明积淀,并已有一千多年有文字考证记录的文明历史时期,已经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及商鞅、李斯、以及孙武、孙膑等等才智卓绝的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字学家、军事家和他们的著作。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在哲学思维、科技军事、人文道德等文明领域的成熟进步已卓然可见。

任何时代个体的人,都离不开所处时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论是构成生命体的全部物质,还是思想灵魂,都来源于环境,和环境紧密相关。廉颇作为战国时的一名杰出人物,其行为方式、人格美德,均受到了当时环境的熏陶,受到了截至当时中华大地精神文明的滋养。其人格美德所闪耀的亮丽,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美。

作为研究对象,廉颇身上表现在处世态度、行止作为、思想品质、人格美德等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涵容了以儒家为主兼容其它优秀思想文化品质的复合文化,应予充分的梳理研究,扬弃传承。但最精彩的是“负荆请罪”,是“将相和”,是“和合”的儒家思想,是“和谐”发展的原理。

十九世纪以来,人类开始构建现代性,那就是以征服自然、控制资源为中心的努力,其结果是社会与自然不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和谐,自然和社会付出双重代价。上世纪末与本世纪之交,全球社会生活景观还呈现出更为严重的迹象:人类对自然的倒行逆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绿色惩罚”;人欲的激发和资源的匮乏所引发的对资源控制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价值尺度的扭曲、伦理准则的变形。于是人类“向地球的战争”变成了“走向自我毁灭的战争”。

近几年美国在发动巴尔干战争之后,再次入侵伊拉克,找借口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又正在对伊朗、叙利亚、朝鲜等国施压;打着和平反恐的旗号,在人权、核能、经贸等许多问题上都在制造双重标准,极力营造单极世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面对铁铸般的历史,说什么也不肯认罪。凡此,都把伦理道德扭曲到了极致。

奴隶制、贫困、集中营、核武器、种族灭绝、文明冲突、世界的东西隔离、南北分野、不断的吵闹和战争,颠覆了历史进步信念的基础。西方社会学、各种宗教和各种信仰流派一再对这些畸形的社会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和批判,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程。然而迄今,这类思考还没有对上述问题的解决给出睿智的回答。

在此危机绝境中,在此人类社会罹患“癌症”之际,突现于儒学的“和合”思想,表现在廉颇身上的“和合”人格品质,就是一剂治癌救危的良药。“和合”是治疗化解人类这种严重病症、解除种种烦恼痛苦,通达健康和乐之境的理念和实施方式,“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和合”的基础是道德感,蕴含着深沉的善性和理性。“和合”是一门“沟通”的艺术,“对话”的伦理。儒学的“和合”思想,其现代价值主要在于以其和平宽容的品质推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和合”思想和蕴含“和合”思想的儒学,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彰显和谐、互尊、互助的社会群体精神。儒学的性格是和平宽容的,它曾在中国历史上多元文化良性互动中发挥过沟通、融合的重要作用,也促成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的团结和统一,它也一定会在当代世界文明对话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礼记·中庸》)“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传》)人类各族群、各地域、各语系的文化方式、能力、传统、价值都是相对的,多样多元的,唯有如此,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我们需要和合,需要互相尊重、学习、礼让的精神。我们古代文化的这些原理可以作创造性的转化,并使之在文明的交往、沟通、对话、理解中,逐渐成为可普遍化的伦理。“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就是对这宝贵遗产的创造性的传承。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强调并着手实践和谐社会的目标,可喜可贺。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国内建设和外交活动的战略思想已融入了这种“和合”“和谐”的思想,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功。

第三章 李牧

汉家骑士亦英豪

战国时代,不仅仅是中原诸侯纷乱争霸的英雄史,也是中国北地百姓饱受匈奴人肆虐的血泪史。列国的诸侯在中原战场上打的正欢,匈奴的骑手却在中国北方千里边塞上如入无人之境。伟岸的长城(战国时期哪来的“伟岸的长城”?那个时期在北方边界上确实有少数类似长城的防御工事。但这显然不能被称为长城。能正式命名为长城只能是秦统一中国之后的事情)在草原骄子们的眼中不过是一堆粗笨的摆设,庄严的战车步兵方阵在胡人骑手的马刀下化成送肉上俎的拈板,与匈奴人的搏斗仿佛是与自己影子之间无望的追逐,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军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还好赵国拥有了李牧,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正处于童年成长时代的汉家骑兵用无数的鲜血与牺牲灌溉着战胜游牧骑兵的胜利之花,直到公元前244年,一个叫李牧的赵国将军亲手在雁门关外摘下那灿艳如血的果实。在这之前,他是赵国支撑国家安危的柱石,在这之前,他的赵国骑兵队是如日中天秦国也惧怕三分的王者之师,在这之后,东西线到北线,他似一个不知疲倦的救火队员一样,奔波在赵国边境每一寸战火燃烧的土地上。北上雁门,是这位一生未尝一败的将军军事生涯中最沉重的一场挑战,他将面对一个之前中原骑兵未曾战胜过的强敌,绵延数十年的北地烽火与杀戮,注定将在他的手中完成一个凝血的终点。

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原骑兵并不具备与马背民族在大草原上争锋的实力,主动出击的结果势必是一场驱羊入虎口的自杀式攻击。于是李牧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沉默与忍耐。匈奴肆虐侵扰的时候他在忍,举国攻击他胆小怯懦的时候他也在忍,将士们满怀激昂的求战的时候他依然在忍,“不抵抗将军”的耻辱骂名仿佛是一块沉重的石头,一度长久压在他坚如钢铁的脊梁上。鲁迅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与淋漓的鲜血,李牧正是这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漫长的忍耐不是怯懦的退缩,却是沉默中爆发的固有前奏。

反击的那一天终于来了,公元244年的春天,大举南下的匈奴人第一次品尝到了汉家刀锋掠过脖颈的痛苦滋味。诱敌深入,疲敌劳顿,重兵合围,在沉默中忍耐太久的李牧似计算精密的电脑程序一般完成了这孙子兵法式的三部曲。步兵集团居中阻击,战车弩兵集团的远程射杀,骑兵军团两翼合围,训练有素的赵军仿佛是一架运转严整的机器,在转瞬间扼住10万匈奴骑兵命运的咽喉。两路包抄的一万三千名赵军骑手仿佛两把在青石上磨砺了太久的锋利砍刀,轻松的撕开匈奴人看似不可战胜的骑兵军阵。骄横的匈奴单于第一次体会到了为人鱼肉的痛苦滋味,一整天的会战很快演变成一场绝望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十几名随从仓皇逃窜。“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贾谊笔下统一的秦王朝倾国之力谋取的惨胜,在李牧的手中以毕其功于一役的神奇方式实现了。他也以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洗刷了公众舆论加在自己身上的种种屈辱骂名,遗憾的是,他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却无力逃脱暗箭的打击,秦国人的反间计让这位纵横沙场的名将最终死在了他所誓死保卫的祖国君臣的手中,而在他的身后,李牧悲情的结局仿佛是一个宿命一般的剧本,轮回似的上演在无数中华名将的人生路程里。

在战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有更多的将军留下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威名,他们在歼敌数目等军人硬性指标上远远超过了李牧,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比李牧更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们也许成功的保卫了自己所身处的国家,李牧却扞卫了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

李牧生平

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惠文王前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强秦为主,曾两次大破秦军。

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推行“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惠文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抗击匈奴的斗争中,李牧即表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有利于战备,李牧首先争取到赵王同意,自己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而且本地的田赋税收也全部归帅府,用作军事开支。针对赵军和匈奴军的特点,他深思熟虑后采取了系列的军事经济措施。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李牧密切官兵关系,厚遇士卒,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让精练骑马射箭战术,全军战士由于得到厚遇,士气高昂,人人奋勇争先,愿为国家出力效劳。针对剽悍的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为使窜扰的敌骑兵徒劳无功,他命令坚壁清野,并示弱于敌,以麻痹强敌,伺机歼敌。为此,严明军纪:“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边境,烽火台一报警,李牧即下令士兵立即收拾物资退入城堡固守,从不出战,使匈奴无从掳掠。这样过了几年,李牧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损失过物资。

然而,时间一长,匈奴兵将总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根本不把他放在心上;就是赵国边兵们亦在下面窃窃私议,以为李牧胆小怯战,有的愤愤不平。李牧一意坚守不主动出击的消息传到赵孝成王那里,赵王派使者责备李牧,要李牧出击。李牧老谋深算,意欲放长线钓大鱼,也不作解释,我行我素,依然如故。匈奴一来,即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匈奴往往满怀企望而来,却一无所获而归。

赵王听说李牧仍然一味防守,认为他胆怯无能,灭了自己威风,很李牧生气,立即将李牧召回,派另外一员将领来替代。新将领一到任,每逢匈奴入侵,即下令军队出战,几次都失利,人员伤亡很大,而且边境不安,百姓没有办法耕种和放牧。赵王只得又派使臣去请李牧复职,李牧闭门不出,坚称有病,不肯就任。赵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强令李牧出山。李牧对赵王说:“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王只好答应了。

李牧又来到雁门,坚持按既定方针办,下令坚守。几年内匈奴多次入侵,都一无所获,但总以为李牧胆小避战。其实李牧早已经定下诱敌深入,设伏包歼的计谋,对种种屈辱骂名置之不理,而边庭将士因为天天得到犒赏,却没有出力的机会,都希望能在战场上效力。李牧看条件成熟了,于是经过严格挑选战车1300辆,又挑选出精壮的战马13000匹,勇敢善战的士兵5万人,优秀射手10万人,然后把挑选出来的车、马、战士统统严格编队,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训练。公元前244年的春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牧让百姓满山遍野去放牧牲畜,引诱匈奴入侵。

不久,情报员来报告,有小股匈奴到了离边境不远的地方。李牧派了一支小部队出战,佯败于匈奴兵,丢弃下几千名百姓和牛羊作诱饵让匈奴俘虏去。匈奴单于王听到前方战报,十分高兴,因久无缴获,于是率领大军侵入赵境,准备大肆掳掠。李牧从烽火台报警和情报员报告中熟悉了敌情,早在匈奴来路埋伏下奇兵,待匈奴大部队一到,李牧为消耗敌军,先采取守势的协同作战,战车阵从正面迎战,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步兵集团居中阻击,弓弩兵轮番远程射杀,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过几年养精蓄锐训练有素的赵军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个个象生龙活虎,向敌人扑了过去。仿佛是一架运转严整的机器,两翼包抄的一万三千名赵军骑兵仿佛两把锋利砍刀,轻松的撕开匈奴人看似不可一世的军阵,在转瞬间扼住10万匈奴骑兵命运的咽喉。一整天的会战很快演变成一场对匈奴的追歼屠杀。十万匈奴骑兵全军覆没,匈奴单于仅带了少量亲随仓皇逃窜。

李牧大败匈奴之后,又趁胜利之势收拾了在赵北部的匈奴属国,灭襜褴、破东胡,收降林胡,迫使单于向遥远的北方逃去,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在这次取得辉煌胜利的战役以后,慑于赵军之威,过了十几年,匈奴兵还不敢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悼襄王继位。悼襄王元年(前244),让乐乘代替廉颇大将军之职位,廉颇一怒之下,领军攻击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也就带领自己部下,投奔魏国去了。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公元前235年,悼襄王逝世,赵王迁即位。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大将桓齮(又称樊於期)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赵首10万。公元前233年,桓齮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李牧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桓齮仅率少量亲随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这就是赵王迁二年(前234)李牧一却秦军。由于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李牧击退秦军以后,赵王迁说:“李牧是寡人的白起”,因而封李牧为武安君。由此也可以看出赵王迁当时对李牧的倚重态度。此战,李牧在战略上采取避其精锐、击其惰归之策。当得知敌军识其意图,诱其出战,全歼于野时,遂将计就计,用围魏救赵之策,攻其必救。在交战时,又采取正面阻敌,两翼包抄的战术,大破秦军,创造了又一个围魏救赵的典型战例。

赵王迁四年(前232),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在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这就是李牧再却秦军,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由于在肥之战及此战中损失惨重,赵国军事实力丧失殆尽。但此战为赵国赢得喘息时间,获得短暂的稳定。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王迁七年(前229),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政(秦始皇)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行反间故计,派奸细入赵国都城邯郸,用重金收买了那个诬陷过廉颇的赵王迁近臣郭开,让郭开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聩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重视独立行事权的李牧接到这道命令,为社稷和军民计而不从,赵王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废弃不用。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无辜忠诚良将,只过了三个月,到了赵王迁八年(前228年),王翦乘势急攻,大败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赵王迁及颜聚。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秦王赵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李牧这位纵横沙场的名将最终死在了他所誓死保卫的祖国君臣的手中,其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军事活动及思想

建都邯郸的赵国自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六年),周天子正式册命赵籍为诸侯始到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攻占邯郸,俘虏赵王迁止,历时181年,经历10代君主。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频频亮相,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后还长期称雄于战国历史舞台,成为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综观赵国的历史,先后涌现了廉颇、赵奢、李牧等许多名垂千古的名将,其中最让人扼腕叹恨的是著名军事家李牧。李牧,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惠文王前期。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终其一生,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取得显著效果,使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屡败匈奴等北方胡人部落。但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的军事力量又得到恢复并强大起来,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李牧便被赵惠文王派往北方独当戍边之责。

李牧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牧。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代之。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再三勉强,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设奇阵,用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人。接连又灭掉蟾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此战是先秦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北部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来自西边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是与李牧的协作支持分不开的。

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246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指向赵国。当时的燕国也趁赵国虚弱之际趁火打劫。于是,悼襄王二年(前243年),他受命对燕作战,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赵王迁二年(前234年),秦大将樊於期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三年(前233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秦军大败。樊于期仅率少数亲兵冲出重围,畏罪潜逃燕国。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樊于期之首。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因功大,李牧被封为武安君。赵王迁四年(前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山县),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王迁七年(前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故计,重金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葱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少数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战中屡次重创敌军而未遭失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分别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和围歼战的典型战例。古代作战,必须处理好君臣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三大关系,并采取正确的作战方略。现从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下李牧的军事思想:1、在君臣关系上,强调将帅的独立性、便宜行事权。作战中,战况瞬息万变,必须及时应对方能取得作战的胜利。而欲如此,将帅必须有独立性、便宜行事权;否则,就会丧失战机,应对失策,从而导致作战失利。李牧对此特别看重,以至赵王责其胆怯,竟不予理睬。当赵王因罢免他而饱尝对匈奴作战失利的恶果,请其再度出山抗击匈奴时,他一再称病谢绝。赵王再三勉强,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他才到了边地。赵亡国前夕,赵王迁中了秦的反间计,听信郭开谗言,罢免他,而以赵葱、颜聚取代他时,他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2、在军民关系上,力求不扰民,争取民众对军事活动的支持、配合。兵民是胜利之本,军队作战,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配合。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禁绝抢掠民财、奸人妻女、毁民田苗、乱占民间房舍等扰民行为,切实保护民众利益。史书中对此虽没有专门论述,但他和军民不得轻易出击的约定能够顺利实施,其驻守过的地区的民众在其遇害后纷纷建祠祭奠,足以表明其没有扰民,保护了民众利益,深受民众爱戴。3、在官兵关系上,注意厚待士卒,密切官兵关系。作战中,军官是指挥者,士兵则是直接冲锋陷阵者,二者相互配合,指挥正确,将士用命,士卒勇搏,方能战胜强敌;否则就会兵将离心,士不用命,导致作战失败。李牧对此有深刻认识,故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结果赢得了士兵的深情爱戴,甘为自己冲锋陷阵。4、在作战方略上,谋划全面、周详、得当,富有针对性。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力求壮大自身实力。战胜强敌,以自身力量的强大为前提;自身虚弱,就难以战胜敌人。就军队而论,壮大自身实力,首先是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其次是组织的完善,再次是经济实力的支撑。对这三点,李牧都提出了得力措施:他每天教练士卒骑射,是谋求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他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既是谋求组织的完善,又是谋求壮大经济实力。众所周知,“美人计”是三十六计之一,利用“美人计”往往能够出奇制胜,但在两军对垒时,利用“美马计”同样也可能取得意外的成功。最初使用“美马计”的是战国的李牧。当时李牧为赵国名将,在镇守雁门关时,曾见匈奴有良马百匹因酷热被赶到河里洗浴。李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下令放出军中母马百余匹,系在隔河的树阴下。母马嘶声四起。匈奴的公马听见母马声,马上全部渡河奔驰而来。守关士兵便将其尽数赶入城中。匈奴将领见状大怒,率众赶过来,被李牧预先埋伏的弓箭手射杀而大败。

第二,力求削弱、麻痹敌人。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先削弱敌人。削弱敌人的方法很多,耗费敌力、分散敌力、靡费敌财、挑起敌方内部冲突、使敌信息不通、断敌交通运输、诱敌做出错误决策、调虎离山等皆是削弱敌人的有效措施,但常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力不从心,但麻痹敌人,使其放松警惕,则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少,较易实行。李牧在麻痹敌人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牧抵御匈奴时,故意伪装胆怯、不敢出战,在大破匈奴前夕,当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指挥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结果匈奴兵将见民畜布满原野,便毫不戒备,入侵赵地,结果被李牧围歼,损失10余万众。

第三,力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要战胜敌人,必须先了解敌人,掌握敌情。同时信息交通必须灵敏快捷,迅速传递。否则,即便掌握了敌情,也会因不能迅速传递而丧失战机。史载李牧常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这便是谋求保持信息灵通,了解敌情。

第四,力求把握好时机。对敌作战,必须掌握好时机,时机不到或错过时机,都会导致作战的失败。李牧对时机的掌握非常准确。开始抵御匈奴时,因时机不成熟,他就是不出击,即便被称胆怯,遭受赵王责备、罢免,也不改初衷,但当赵军训练成熟,装备完善,纷纷请战,而匈奴兵将心高气傲,大举入侵时,他便果断出击,布下口袋,一举全歼匈奴骑兵。

第五,认为单一兵种作战都有不足,各兵种应协同作战。在大破匈奴之战中,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进行战斗编组,组建一支由各兵种编成的出击兵团。靠这些兵种的协同作战,终于取得了全歼入侵敌军10余万的巨大胜利。

第六,力求以己之长对敌之短。李牧针对匈奴骑兵机动灵活、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但不善固守、打阵地战,军需全靠抢掠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俟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这使匈奴骑兵的优势不能发挥,缺陷尽显,而使自身车战、步战的长处得以发挥,而机动性差的缺陷得以避免。

第七,在得失关系上,认为有失方能有得,要敢于付出必要的代价以换取全局的胜利。大破匈奴前夕,为诱敌,故意放纵边民外出放牧牲畜而被匈奴兵抢去,虽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却换来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的巨大胜利。

第八,在攻防关系上,认为守是攻的前提,先守而后能攻。对匈奴作战,虽最终目的是打垮匈奴,但开始却专意防守,不轻易出战,当防守工作做得有条不紊,准备就绪之后,方才出击,与匈奴大战。在大破匈奴之战中,当李牧放出牛羊和牧人,引诱匈奴骑兵10余万人深入赵境,正式作战时,开始也采取守势作战,以车阵从正面迎战,利用战车限制、阻碍和迟滞敌骑行动;以弓弩兵轮番发射;而将骑兵及精锐步兵控制于军阵侧后。当匈奴军冲击受挫时,李牧乘势将控制的机动精锐部队由两翼加入战斗,发动钳形攻势,包围匈奴军于战场。经激烈格斗战后,除单于率少量亲卫部队突围逃走外,进犯的10万骑兵全部被歼。

对匈奴的战略战术

匈奴人从小习骑射。一会跑路,就开始骑着羊用弱弓射小鸟和老鼠,看见什么射什么。十来岁就骑马用强弓射狐狸和兔子这些高难度的东西。而且习俗很独特,有肉给强壮吃,老弱吃不上饿死就饿死了——孔老夫子要生活在这里非气死不可。如果风调雨顺,打打猎,放放羊,吃吃肉,喝喝奶,生活倒也自在。但遇见个紧吧的年景,就要出去抢劫,抢得过就抢,抢不过打马就跑。反正中原的骑兵少,一般都追不上他们。从另一方面来看,此时的匈奴已经渐渐的失去了逐鹿中原的野心,能抢些东西混混日子就行。

驻守赵国雁门郡(今朔州市附近)防备匈奴,就是李牧。他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十万匈奴骑兵。

此时赵国整体军事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要略高于匈奴,但经济发展实在滞后。没钱就弄不了那么多好马,骑兵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问题。而且精锐的骑兵,还要给廉颇去抢地盘。所以李牧手下的十万人里仅有少数骑兵。靠这些人看家护院勉强可以,要拉出匈奴干架,差老鼻子了。于是李牧命令军队,各自固守城池,不准出去砍人(其实是怕被砍)。整天杀猪宰羊,喝酒吃肉。匈奴人来了,把门一关,馋死他们,就是不露头。匈奴骑兵野战是王道,但坚战嘛,就不用我说了。结果匈奴的弟兄们总是激昂澎湃满怀希望地来,饥肠辘辘灰头土脸地回。老百姓呢,继续安心种地,收成好了,大大的交租子。李牧管辖地区收缴的租子是不上交中央的,自己留着,让兄弟们吃喝。

时间长了,赵王也看不下去了,光吃不干怎么能行,换人。来了一个会砍人的人,见匈奴人就砍。砍了一年多,不知道砍死了多少匈奴人,自己伤亡却是大大的。而且老百姓东西被抢,连正常的耕作都保证不了,更遑论交租子了。兄弟们打了败仗还要饿肚子,士气起落,民怨沸腾。赵王才明白,光知道干还不行,还得会干。又去请李牧。李牧说:要我去,还是光吃不干。赵王说:就照你说的办。

李牧又回来了,还是老一套。匈奴又开始了饿肚子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军士训练的差不多了。于是,大家纷纷请战。李牧决定开战。选了一万三千辆战车,一万三千匹良马。弓箭手十万,步兵五万,并悬赏,砍一个匈奴人头100金。

100金什么概念,我不晓得,但是有一个比较的标准。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御医夏无且用医药箱砸荆轲,使秦王有了拔剑的机会,可以说是救了秦王一命。秦王万分感激,于是厚赐夏无且,奖200金。这样看来,杀两个匈奴人,大约等于救国君的报酬了。名将嘛,对兄弟下手都要狠点儿。

先派小股部队诱敌,并丢下一千多“老百姓”(估计都是暗藏利刃的)和一大批物资。匈奴的大哥一听汇报,两眼直冒金光,带着十几万人就上了。有人说他们不怕有埋伏吗?可以说,他们不怕。

因为,匈奴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在野战中都是一流的,如果遇见埋伏,人家纵马一趟,一般都能轻松地抛出来。李牧也就十万多人,大都是步兵,还不具备埋伏十万骑兵的能力。

等到了地方,匈奴兄弟发现,路上堆满了已经基本绝迹的战车。战车,在春秋时广泛使用。一辆车,四匹马,三个人(弓箭手、戈矛手、司机各一),配七十二个步卒,二十五个后勤补给人员。这样的一百人作战单位,叫做一乘。所谓千乘之国,也就是这样的军队有10万人。但是这种战车部队攻击性还可以,机动性很差。随着人们变得越来越来狡猾,都不死拼了,打打埋伏,偷偷营寨,烧烧粮食什么的,就可以决定胜负。战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难道李牧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李牧的战车并不是要用作攻击的,而是一种障碍物,现在叫做路障。把大车往路上一堆,战马的速度就慢下来了,匈奴骑兵的冲击力就不复存在。紧接着就是弓箭手的战场。十万弓箭手,是我所能查到的中国历史战役中,最强大的弓箭手阵容。接着,战车后面的步兵杀出,冲向惊慌失措的匈奴骑兵。当时虽然没有钩马腿的钩镰枪,但步兵的长戟,对付匈奴的短刀短枪还是有一套的。交战一开始就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匈奴人见势不妙,刚要回身跑路,其侧后两翼,杀出了一万三千骑兵,迅速冲击匈奴的骑阵。骑兵、步兵、弓箭手,形成了一个“Y”字形的攻击队形。匈奴军队前军被战车和步兵绊住,后军被骑兵冲散,中军挨着空中飞来的羽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崇尚杀戮的人,终被杀戮,这就是李牧给他们的教训。当然,李牧的Y字攻击队形不是包围圈,匈奴的残兵败将还是能够逃跑的。围兵必缺,就是要避免敌人死战,减少己方伤亡。让他们跑,一万三千骑兵的任务就追歼敌军。

从佯败到阻击,到反攻,再到追击。这就是李牧的战术。这个过程是不是眼熟。我告诉你在哪里见过。学过太极拳的同学们,请按我说的做,扎下马步,揽雀尾,开始,掤,捋,挤,按……明白了吧。没学过的到公园看老奶奶们练的吧。

最后结果是,赵军追击几百里,攻占了匈奴的三个根据地。匈奴单于仅带少数亲卫逃走,十余万匈奴主力全部被戮。之后十几年,赵国的北方,再无边患。

有了成绩,再总结经验那就很轻松了。根据此役结果和史书上零星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些推论,也就是李牧的“不干”,其实是干了,而且干了很多。简单罗列一下:

第一,加强部队的日常训练。多年来看似安逸的生活并没有使士兵的作战能力下降,这说明日常的训练并未丢下。

第二,加强侦察部队的训练。毕竟要预先知道匈奴神出鬼没骑兵的动向,好提早关门睡觉。

第三,注意培养不同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骑兵数目少,那就训练步兵和骑兵的协同作战能力,达到一个最佳契合状态,发挥最大的威力。

第四,日常训练之余,让士兵帮老百姓下地干活。一方面可以增进军民鱼水情谊。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多打粮食,多交租子,军队就越富。这就是以后历朝历代实行的屯垦制度的雏形。

第五,招兵买马。起初,赵王给李牧的只有十万人,再去下中间那位会砍人的老兄糟蹋了一些兄弟,实际数目应该低于十万人。可是决战时,李牧出动了十五万以上的军队,还有一万三千精锐骑兵。人从哪里,马从哪里来?总不是玉皇大帝派来助战的吧。

当然,还得准备作战物资、派间谍摸清匈奴内部情况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牧的确是一个不世良将。

战术与战备揭过去,再分析一下战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孙子兵法》

以这个为标准分析,先守而后战,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明白匈奴强悍,不可力敌,不可短时间内消灭,是“识众寡之用”。养精蓄锐,爱护官兵,高额悬赏,使“上下同欲”。诱敌深入,突然袭击,是“以虞待不虞”。李牧不管怎么折腾,赵王毫不干涉,是“将能而君不御”。占了这五条,李牧不胜,还有天理吗?

千秋有李牧,一战破匈奴。

北边儿匈奴消停了,不久出现了廉颇奔魏的事情,李牧同学就回国中充当了打手。

赵王迁二年,秦国攻赵,杀了一员大将,斩首十万。赵王赶紧调来李牧救火。李牧到之后,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秦将桓齮(音同“以”)屡次挑战,李牧仍然让兄弟喝酒吃肉,拒不应战。抵抗侵略的消极应战,使桓将军非常郁闷。于是他去攻旁边的城池——肥下(今河北藁城市西南),诱李牧来攻,准备围点打援。李牧真够意思,立马出兵就打了他的大本营,并在桓将军回援路上设伏,仍然是“Y”字形战阵。这才叫攻其必救,这才叫围点打援。桓齮同学,收拾收拾,回学校再复读两年吧。同样的战术,同样的结果。秦军几被全歼,桓齮逃去燕国,改名樊於期。最后,荆轲刺秦,所用的见面礼,就是这位学习不努力的桓同学的人头。

这次战役,一开始就折损了十万赵国好男儿,赵国又是元气大伤。不管怎么说,毕竟胜了,赵王迁激动地说:李牧就是我的白起。于是也封李牧为武安君。只是他不知道,李牧的才能虽然超过了白起,却也死到了自己的主子手上。

赵王迁五年,秦军攻赵,李牧却之。

赵王迁七年,秦军派王翦攻赵,李牧、司马尚御之。王翦料难以突破李牧防线,于是一边装模作样地跟李牧和谈,一边向秦王报告。秦王采用尉缭的建议,使人贿赂郭开,郭开向赵王迁说李牧要谋反。赵王迁就派了一伙黑社会,偷偷地把正在给自己卖命的李牧给砍了。三个月后,秦军攻入邯郸。一部分赵人又拥立公子嘉为赵王,后也被灭。

后人眼中的末世英雄

在战国的历史上,李牧是一个悲剧而又光辉的名字。悲剧的是一代名将,生不逢其时,亦不逢其主,赵国长平后国力式微,赵国君主代代昏庸,尽管李牧千古奇才,却仍然未能挽国家于狂澜,终至惨死奸人之手;光辉的是其战绩游牧民族里历来是悬在中华民族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即使是汉唐盛朝,依然时时被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威胁;而李牧戍守赵国北边之时,却大败匈奴,令其不敢南下,即使是在处于劣势之时,依然拒强秦于国境,并数败之,战绩足可令其名垂千古。在他身后五十年,开创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却为匈奴阴影所笼罩的汉文帝就曾拍着大腿说:“唉,要是我有廉颇、李牧,怕匈奴做什么呢?”

李牧是赵国北边名将,常年驻守在赵国的北部边境雁门县代地,任务即是戍边,防卫匈奴的南侵。在当时的情况看来,这件事很有可能成为他的终身事业,而他干的的确也不坏。在赵国北方,他几乎拥有所有的权力,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设置官吏,在北方他的辖区内所得到的税收均归入其幕府,以充作军饷使用。李牧很懂得厚遇士兵,史记上说他“日击书牛飨士”,即是说他每天都要杀几头牛来犒劳士兵;发扬赵国的优良传统,教导士兵学习骑射;在边境各处设立了烽火,多派斥候间谍等作侦察,严防匈奴的入侵。

我们现在知道这些都是非常有效合理的手段,从上面这些行为来看,李牧是无论如何都不该遭到非议的,无论从士兵和赵国朝廷两方面来看,他都该是一个好将领;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赵国的士兵和朝廷都对他不满意,这是因为他下了一个避战令:如果匈奴入侵,马上回城防守,如果有人胆敢抗击匈奴的入侵,立斩不赦。因此当匈奴每次入侵的时候的时候,赵国边境就会形成一道非常壮观的景象:戍卒和边民都是戴盔穿甲拖家带口的往城里跑,就像赶集似的,惟恐跑的慢被匈奴或李将军砍了脑袋。

数年下来,李牧一直采取这种方式与敌周旋,应该说取得的效果不错,虽然没有歼灭敌人,但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我们知道匈奴以劫掠为主,他们从李牧这里没有讨到什么好。因此他们对李牧这个对手是非常鄙视的,认为他是个胆小鬼;他们这么认为也就算了,连李牧手下的士兵也认为他们的将军是个缩头乌龟,好在以前李牧分过牛肉,这点场面还压的住。但这话传到赵王的耳里就不好说了,于是赵王强逼李牧出战;李牧在这个事上也处理的非常有原则,说不打就不打,继续做缩头乌龟。于是赵王一生气,就把他撤回了邯郸,派别人代替了他的位置。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那个烽火遍天的年代。自李牧被撤职后的一年多内,每次匈奴入寇,赵国边将卒都奋勇出击,但却老吃败仗,损失反而比以前更多,北部地区连种田放牧都不行了,民不聊生。赵王没法子了,只好派人再去请李牧。李牧又一次表现了他的个性,闭门称病不出,意思很明显:既然你要用我,就得用我的法子,否则你就另请高明吧。

李牧再次来到了雁门,于是这次不同的是他这次拥有了比上次更多的权利,他可以在这里放心的执行他的灭匈奴大计而不怕再受到干涉。于是边境恢复了以前的戍卫制度,每逢匈奴人来袭的时候,士兵和边民和牛羊们就打起比平时多十倍的精神忙碌赶往城中。匈奴人又开始嘲笑这个胆小鬼,只是这一次,他们很快就会笑不出来了。

我们上面提到了李牧对他的士卒很好,给钱给牛肉还不用打仗,因此他的士卒对他是忠心耿耿,“皆原一战”。于是李牧大选兵卒,器械,征集了战车一千三百乘;马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何谓“百金之士”?“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也就是说这五万人都是可以破敌陷阵擒拿敌将的先锋卒,是真正的精锐部队;射手十万人。李牧这一次征发了十五万的大军,日夜演练准备战斗,这是一支相当于赵国长平之战三分之一强的精锐军队,决战即将来临。

为了诱惑匈奴人深入,李牧将牲畜和百姓统统放了出去,遍地放牧,用作诱饵。这两样都是匈奴最稀罕的东西,对其拥有致命的诱惑力,北方苦寒之地,人丁稀少,牲畜不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就可能给部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探子很快将消息带到了匈奴单于的大帐之中,但匈奴人此时也显得比较保守——李牧在此之前表现的一直是谨小慎微的缩头战略,匈奴打了几年都没捞到过什么油水,突然出现了这么大块肥肉——莫非有诈乎?因此他们也只派了小股部队入侵。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诱惑匈奴的主力出动,李牧派了一支几千人的小部队与匈奴人接触,命令他们假装败北,“以数千人委之”,即任他们被杀而不救援,为的是让匈奴人以为赵军和以前一样不堪一击。

匈奴单于在得到击败赵军的消息之后,心里的石头落下了地,率领大军开始南下,同时也终于落入了李牧精心安排了多年的陷阱。

在史书上我们找不到李牧的指挥艺术和战争的惨烈,太史公寥寥数笔,就记录了这场与匈奴之间空前惨烈的战斗。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牧采用的是包围侧击的战术。中军为阵,以左右翼包抄。如果从上面的兵力构成加上我浅薄的想象,我认为李牧是以中军弩手射住匈奴,左右翼以战车和骑兵围歼,(纯属个人想法,请勿见笑)一举成功,此战击溃了匈奴主力并杀死十万余人,“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以上三者为匈奴地名部族名)匈奴单于吓得一奔千里,此后十多年内,再也不敢靠近赵国边城。

赵孝成王死后,其子悼襄王继任为赵国国君,赵国的国君自赵武灵王之后的国君是一个比一个无能,(事实上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不少行为也都显得很幽默)这一年发生廉颇入魏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赵国以廉颇为将抵御赵国的入侵,战方得功,悼襄王无故欲以乐乘替换廉颇,而廉颇可能因为对赵括事件还心有余悸,一看悼襄王又玩这招,一时背不过气来——我们知道老年人一般不大发脾气,但要发起来比年轻人还得劲——于是他就带了人马把这位新上任的乐将军打的丢盔卸甲,逃回邯郸去了。背过气后了想了想,越想越不对,干脆丢了军队自己跑大梁去了,自此再也没能回到过他热爱的赵国。

这下悼襄王傻眼了,这乐乘明显比不上廉颇,而廉颇跑大梁去了,没人能带兵了,该让谁来呢?对了,李牧,准成。

于是李牧在第二年走马上任,统兵伐燕,轻松攻取了燕国的武遂、方城。再第二年,赵将庞暖击破燕军,杀燕军二万,并擒杀了赵国叛将剧辛。

古人感慨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读赵史,纵横天下,名将如云,即在国力大损的情况下,残兵老弱,依然能御敌于国门,即如庞暖、乐乘,也可攻城略地,建功立业,更莫提廉颇、李牧、马服。反观燕国,常辱国丧权,能撑起场面的,惟有乐毅,若论悲歌,也只荆坷了吧。

七年后,即悼襄王九年,秦国攻击了已经属于赵国的武遂,杀死赵国的将领扈辄,斩首十万;国之将危,赵国能依靠的依然只有李牧,李牧以大将军身份出征,在宜兰大败秦军,秦国名将桓齮败走;李牧得封为武安君,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第三年,秦国攻击番吾,李牧再次击破秦军,在南面抗拒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大将王翦率军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迎战,这是李牧最后一次出战。在这个时候,赵王再次了发挥了他们家族的传统昏庸的本色,开始自毁长城;秦国贿赂了赵王宠臣郭开,诬陷李牧、司马尚意图谋反!赵王即派赵将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的位置。李牧悲愤交集,君命难违,但国危亦难置身度外,左思右想,不得其法。于是英雄了一世的李牧最后选了一条让后人匪夷所思的路:带了几个亲信带大将军印潜逃,结果在逃亡的途中被捕获并被斩首!这位在战国末期纵横无敌手、未尝一败的一代名将最终未能裹尸马革,就此死于奸人之手。

第四章 乐毅

生平简介

乐毅先祖乐羊为魏文侯(魏斯,魏国开国君主)手下的将领。曾率兵攻取中山(参见魏灭中山之战),因功被封在灵寿,乐羊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在这里。中山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前295年)所灭(参见赵攻中山之战),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政变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当了大夫。

此时,燕昭王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燕昭王时刻不忘为燕国雪耻。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首先礼待郭隗,借此招揽天下英才。乐毅适于此时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为亚卿(仅次于上卿的高官)。

当时齐国非常强大,齐愍王率齐军南败楚相唐昧于重丘,西摧三晋的势力于观津,接着与三晋攻秦,助赵国灭中山,打败宋国。扩地千余里,诸侯各国在强大的齐国面前都表示臣服,齐愍王因此而骄矜自满。由于齐愍王的骄横自恣,加上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恶化。燕昭王认为时机成熟,欲兴兵伐齐,遂问计于乐毅。乐毅回答说;“齐国系霸主之余业,地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