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7:04:35

点击下载

作者:芦桂芝 韩斌如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外科护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外科护理学(第4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外科护理学/芦桂芝,韩斌如主编.—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科)规划教材

ISBN 978-7-117-26839-4

Ⅰ.①外… Ⅱ.①芦…②韩… Ⅲ.①外科学-护理学-成人高等教育-教材 Ⅳ.①R473.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6604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外科护理学第4版

主  编:芦桂芝 韩斌如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6839-4

策划编辑:胡冰雪

责任编辑:胡冰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纸质版编者名单

数字负责人 韩斌如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亚平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冬梅 /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王桂红 / 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孙海娅 / 济宁医学院护理学院  

芦桂芝 /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何 洁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宋英茜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国华 /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张海燕 /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易凤琼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岳 波 /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金先革 / 青海大学医学院

郑思琳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赵炳南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高 薇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高 骥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黄 莉 /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崔丽君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韩烜烨 /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韩斌如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编写秘书 韩烜烨 /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赵炳南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数字秘书 赵炳南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说明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健康中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贯彻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探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新模式,经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决定,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本套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第四轮修订工作,确定修订原则和要求。

为了深入解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精神,创新教学课程、教材编写方法,并贯彻教育部印发《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文件,经评审委员会讨论决定,将“成人学历教育”的名称更替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并且就相关联盟的更新和定位、多渠道教学模式、融合教材的具体制作和实施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共识。

本次修订和编写的特点如下:

1.坚持国家级规划教材顶层设计、全程规划、全程质控和“三基、五性、三特定”的编写原则。

2.教材体现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坚持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非零起点性、学历需求性、职业需求性、模式多样性的特点,教材的编写贴近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教学实际,适应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社会需要,满足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岗位胜任力需求,达到了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实践好用的“三好”教材目标。

3.本轮教材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内容上增加案例及解析,突出临床思维及技能的培养。形式上采用纸数一体的融合编写模式,在传统纸质版教材的基础上配数字化内容,以一书一码的形式展现,包括PPT、同步练习、图片等。

4.整体优化。不仅优化教材品种,还注意不同教材内容的联系与衔接,避免遗漏、矛盾和不必要的重复。

本次修订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教材13种,于2018年出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专科)第四轮教材目录注:1.*为护理学专业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共用教材2.*为配有在线课程,激活教材增值服务,通过内附的人卫慕课平台课程链接或二维码免费观看学习第四届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名单

顾  问 郝 阳 秦怀金 闻德亮

主任委员 赵 杰 胡 炜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龙大宏 史文海 刘文艳 刘金国 刘振华 杨 晋

佟 赤 余小惠 张雨生 段东印 黄建强

委   员(按姓⽒笔画排序)

王昆华 王爱敏 叶 政 田晓峰 刘 理 刘成玉

江 华 李 刚 李 期 李小寒 杨立勇 杨立群

杨克虎 肖 荣 肖纯凌 沈翠珍 张志远 张美芬

张彩虹 陈亚龙 金昌洙 郑翠红 郝春艳 姜志胜

贺 静 夏立平 夏会林 顾 平 钱士匀 倪少凯

高 东 陶仪声 曹德英 崔香淑 蒋振喜 韩 琳

焦东平 曾庆生 虞建荣 管茶香 漆洪波 翟晓梅

潘庆忠 魏敏杰

秘 书 长  苏 红 左 巍

秘  书 穆建萍 刘冰冰前 言

我国护理专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临床护理的改革,推进了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学专业教材也亟须新一轮的编写和修订。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科)教材《外科护理学》(第4版)在沿袭前三版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对教材结构和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

本教材读者对象为经过中等护理专业教育并参加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针对读者对象,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以人为本,遵循护理程序,以整体护理为理念。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追求教材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启发性,引导读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

在结构上,本教材每章前设定了学习目标,便于读者明确学习要求,根据读者对象的范畴,本教材还设计了“案例”作为重点知识的启发性引导,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了启发读者阅读和提高临床分析思维能力,特将案例解析放置于融合部分,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内容上主要按照知识的普遍性及各个疾病的特殊性进行章节排序,整体上利于读者对外科护理学知识的连续性学习。为了拓展读者的知识面,第4版教材还增加了“相关链接”作为知识拓展,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此外,本教材增加了数字内容,包括PPT和习题集,方便读者学习及课后知识点复习、巩固。为了配合医学及护理学的发展,本教材还更新了相应知识,以适应临床护理的需求。

本教材的修订按照修订计划,先由编写人员完成修订的初稿,按分组、循环互审的方式进行审阅,再经集体讨论定稿,最终由主编全面整理完成。本教材编者为护理领域的专家,涵盖临床教学和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代表性。为保证教材的科学性,主编及编者反复斟酌、修订完成,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教材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在此恳请广大师生给予批评和指正。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编者所在院校、临床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书中部分医疗、护理内容及插图参考了国内各种版本的《外科学》和《外科护理学》等教材,谨在此深表谢意!芦桂芝 韩斌如2018年6月第一章 绪  论

学习目标

掌握 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熟悉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

了解 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第一节 外科护理学的发展进程与范畴

外科护理学是阐述和研究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它基于医学科学整体发展而形成,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等特点,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外科护理学不仅综合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专科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护理技术,同时还将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贯彻始终。一、外科护理学的发展进程

古代外科学的起源并不十分清楚,人们那时把疾病起因归咎于一种超自然的原因,因此疾病治疗经常运用迷信和巫术的方法。而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用人工制造的器具——砭石治疗伤病,此为古代外科的萌芽时期。据甲骨文记载,夏商时代已有外科病症名及单列专科,有疾目、疾耳、疾齿、疾身、疾足的区分,且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划分。至商周时代,我国已有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描述,此后更有扁鹊、华佗用酒或麻沸散作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自张仲景描述肠痈(阑尾炎)、阴吹(阴道直肠瘘)起,至清末高文晋著《外科图说》一书,显示我国古代对外科伤病的认识和治疗在不断提高,但期间的发展过程漫长且曲折。古代外科学以诊治伤病为主,多为浅表疮、疡和外伤,古代医学专著中几乎未提到“护理”一词。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开始启动。17世纪以后,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与发展,将疾病的起因从迷信与宗教归于人体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西方外科学开始进入初级发展阶段。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崛起,相关基础学科如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以及实验外科学等学科的建立,为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麻醉镇痛、消毒灭菌、止血、输血技术的先后问世,解决了手术疼痛、伤口感染、出血和输血等阻碍外科学发展的问题,使外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同一时期,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为伤员清洁伤口,消毒用具,改善膳食,从各方面创造条件照顾伤员,使伤员们得到精神慰藉,心情舒畅,并能够安心养伤,从而促进了疾病康复和伤口愈合,使伤员的死亡率由42%下降到2.2%。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伟大功绩,向全世界充分证实了护理工作在外科疾病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和意义,由此创建了护理学,并延伸出外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的发展与现代护理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关系紧密。现代外科学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新的领域,如心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断肢再植,断指、趾再植,同体异肢移植)、器官移植(心脏移植、肾移植、肝移植等)、微创技术、机器人技术等。人工材料(如组织工程材料、纳米生物材料、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等)的应用为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条件。目前,体外循环、心脏起搏器、纤维光束内镜、伽马刀、人造血管、人工心脏瓣膜、人工关节、微血管器械、数字减影、震波碎石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外科学共同发展的外科护理学,也随之发展起来。因为任何一个科室,任何一种外科检查,任何一次手术,任何一个外科病人的痊愈,都离不开外科护士,都需要通过护士与医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外科护士在病人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监护、并发症的预防、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及外科重症病人的抢救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得当,使许多大手术取得成功。因此,外科护理学的发展与外科学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许多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外科医学研究和实践的进展都促进了外科护理的发展,不断地引导外科护理进入新的领域。同时提高了外科护士对护理这门学科的认识和实践水平。在护理学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经历了以疾病护理为中心、以病人护理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人们对人、护理、环境和健康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的认识不断加深,从而将护理理论和实践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外科护理学广度和深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护理观也随之迅猛发展。如今护理方式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即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新兴护理工作模式。“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健康者,工作场所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和家庭。这样的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对新生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各学科间学科内容的丰富和知识交叉,必然会使外科护理的内涵更加丰富。随之而来的,是对从事外科护理专业者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外科护理专业者掌握本专业独特的知识、技术,还要求其熟悉和了解社会伦理学、社会经济法规、护理心理、人际关系与沟通等学科的知识。外科护士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外科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评估,为其提供身心整体的护理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宗旨。

现代外科学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确定,使外科护理学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不断走向更专、更细、更深,发展日益完善。外科护理工作者应不断认清形势,立足自身,寻找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和不足,加强与各国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交流,互通有无,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承担历史重任,为外科护理的发展作出贡献。二、外科护理学的范畴

我国古代医书中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记载,“七分养”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护理。这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伴随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外科护理学已经成为护理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外科护理学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功能障碍等外科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身心健康与社会家庭文化需求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以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去除病灶、预防残障、促进康复为最终目的,引导外科护理学的发展。

近代,我国的外科技术发展迅速,这些成绩和护理工作者的配合与协助是分不开的。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重视,外科护理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扩大了外科护士的工作范畴,护理的任务由治病向预防保健扩展,工作场所也由医院向社区、家庭延伸。具体来讲,外科护士的工作任务包括:向病人提供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咨询;指导并且协助病人接受各种诊断性检查、各项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完成对疾病的护理评估和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协助预防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和预防残障。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基本依据外科学的发展现状和范畴而定,包括数类疾病和多个专科的病人护理。因外科疾病需要护理的病人包括感染病人、损伤病人、肿瘤病人、畸形病人、内分泌疾病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寄生虫病病人及其他需要外科治疗的空腔器官的梗阻性疾病、部分血管疾病和门脉高压症等。随着外科学的专业细化,外科护理学的专业也可按人体系统、人体部位、疾病性质、年龄特点和手术方式等方法划分。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外科护理学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和重新组合,目的是为更快地促进其发展。为了更加完善外科护理的研究范畴,外科护士还肩负着促进护理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重任。第二节 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随着外科领域的不断拓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有关生命科学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医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外科和外科护理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作为外科护士,不仅要热爱护理学专业,秉承全心全意为全人类健康服务的理念,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着眼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发展成功的专科护理模式,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外科护理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明确学习目的与方法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外科护理学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的引进,新仪器设备的不断增加,要求外科护理人员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想要将原来掌握的外科护理技术与实践结合起来,巩固原有知识,尽快掌握新开展手术的护理,并掌握新仪器设备的使用,学好外科护理学是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好外科理论与护理技术,是为了提高自身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我们还要认识到外科护理学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热爱护理专业,要努力学习,要刻苦钻研业务。

学习外科护理学是要运用扎实的外科护理学知识和理论,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要以“以病人为中心”为主线,随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鼓励病人主动接受护理,不断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不可把注意力仅仅局限于外科学的科学性,而忽略了其他。在学习中,要从头学起,要学深学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学习中塑造成具有外科护士素质的合格外科护士。

学习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作为一个护理工作者,仅有知识远远不够,欲有效体现所学知识的价值并学以致用,关键在于树立正确和稳固的职业思想。如果一个学习者将学习过程仅看作是丰富自己知识的一次机会或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镀金,或将护理工作仅看作谋生的手段,就绝对成不了一个好护士。护理是人类的一项崇高事业,我们正处于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时代进步对医疗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位白衣“天使”,应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人民健康、祖国的繁荣昌盛、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做贡献。只有学习目的明确、有学习欲望和乐于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者,才能心甘情愿地付出精力并学好外科护理学。只有当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为人所需、为人所用时,才能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二、掌握外科护理学的特点

外科病人的特点是急症多、重症多、病种多,且病情变化快,所以要求外科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当机立断,而且要有对病人的高度责任感,及时有效地挽救病人的生命。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护理人员还应掌握外科病人护理的发展趋势,重视综合能力的提高。护理职业活动仅具备一般意义的专业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和社会能力。护士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敬业精神、竞争力、创造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独立性、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做好外科护理工作,首先要掌握现代护理的整体观,领悟护理宗旨。在护理实践中,应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人为本,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模式,收集资料,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加以分析动态观察,随时发现病人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护理病人时要有整体观念,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利用一切机会,用心观察,通过“蛛丝马迹”,发现问题。现代医学模式拓宽了护士的职能,她们不仅要帮助病人早日康复,而且还要在病人的术前、术后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如甲状腺手术者,术前一定要做给予肩部垫枕、头后仰的体位训练,以适应术中颈过伸的姿势。这样既可避免术中病人因心理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头疼等症状,也是护士与病人之间达到互动的过程。目的就是增强病人的应对和适应能力,使之早日康复。

了解外科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外科护士也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病人都是为了“手术”而来,但作为个体经历,通常是平生第一次,尤其是外伤后的病人,他们除了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之外,还要承受“手术”带给他们的身心压力,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常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存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经常随着病情变化有较大的起伏。大部分病人术后都有暂时的功能障碍,一些病人经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在一定时期内恢复,但有少数病人可能长期乃至终生功能障碍。因此,要学会对外科病人察言观色,了解其心理状态和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找出他们的心理需求。利用一切接触病人的机会,结合病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引导病人正视现实,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争取早日康复。三、整体护理理论指导学习

现代护理学理论包括四个基本性概念:人、环境、健康、护理。现代护理学强调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把护理服务对象即人,看成生理、心理和社会、精神、文化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护理的宗旨是帮助病人适应和改善内外环境的压力,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整体护理要求评估者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手段,针对被评估者不同的身心需要、社会文化需要提供最适合的照顾。

护理服务的对象既包括病人又包括健康人,不仅要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要对健康人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给予指导,护理服务地点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护理服务的期限从胎儿、新生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直至生命结束,即生命的全过程。

1977年,美国的恩格尔(G.L Engel)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丰富了护理的内涵、拓宽了护士的职能,护士不仅要帮助和护理病人,还需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服务。因此,护士是护理的提供者、决策者、管理者、沟通者和研究者,也是教育者。护士具有这种特殊地位和职能,将病人看作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体,不仅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疗护理环境,更为病人提供温馨的心理环境,有助于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调动病人的信心与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治疗护理过程,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护理是护士与病人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护理的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应对和适应能力,提高其参与能力,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如外科病人手术前会存在种种顾虑,外科护士通过观察、沟通交流与病人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术前主要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疾病与手术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焦虑情绪,增强其信心与力量,使其从被动接受护理转向主动参与和配合护理。手术后的护理重点转向病人的病情观察、伤口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疼痛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对即将出院的病人,则应积极对其健康问题进行指导和宣教,以促进病人康复。

总而言之,外科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应始终以人为本,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依据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模式,收集和分析资料,明确病人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最终达到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目的。四、理论联系实际

医学发展本身就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而护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性学科。因此,学习外科护理学同样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参加实践,将书本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灵活结合,使学习过程不仅仅停留在继承的水平,更使其成为吸收、总结、提高的过程。如对较大的胃肠道手术后病人,以往的认识是术后早期必须禁食,以免发生腹胀或吻合口瘘等;但近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如果病人胃肠道具有一定功能,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助于减少肠黏膜屏障的损害和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从而有利康复过程。

此外,学习外科护理学还应结合临床病例,使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进一步印证、强化书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更有助于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外科护士应审时度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外科病人手术后,局部解剖关系和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术后的护理问题也相应发生改变,护理重点以及护理的首要问题自然也随之转变。又如同一疾病,由于病人身心的差异性,病人的护理问题也可能迥然不同。这些都提示我们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生化和外科学知识,结合病人年龄、性别、社会文化背景、性格心理特点、工作性质等,发现和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充分进行循证护理。

作为护士,还必须具备整体观念,将病人看作一个整体的人。在护理实践中,不能只看到局部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要注意由局部问题导致的全身反应。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将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紧密结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贯彻整体护理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名合格的外科护士。第三节 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与护理理念的转变,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使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外科护理学的内涵得到更广阔的延伸和发展,对外科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科护士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知识领域,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能力,又不断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专科护士。一、身心素质

外科疾病具有突发性强、急诊和抢救较多、疾病复杂多变等特点,麻醉与手术又存在潜在并发症的危险。工作节奏快、突击性强,工作强度大是外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不能胜任现代护理工作。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保持精力充沛,全力地投入到紧张而又繁忙的护理工作中。离开了身体健康,一切都无济于事。

外科工作特点要求外科护士不仅要具有强健的体魄,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护士要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工作热情,以快乐的白衣天使形象给病人以良好的心理感受,激发病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取得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求我们心胸开阔,具有开朗的性格和坦诚豁达的气度,不因受到某些委屈和伤害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工作。

因此,外科护士要有健康的体质、乐观的生活态度、开朗的性格,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有效适应外科护理工作的需求。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磨炼、自我体验是培养护士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还可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培养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病人。二、品德素质

护士是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肩负救死扶伤、促进人类健康的神圣职责,这就要求护士具备崇高的道德素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外科护士,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将其用于实践,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职业思想是护士社会价值和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要与护士的职业劳动紧密结合。治病救人、维护生命、促进健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护士的基本职责。在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思想的指导下,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奉献爱心。作为外科护士,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要有高尚的护理职业风范,爱岗敬业,充分认识到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有科学的精神和道德、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的工作作风,有爱心、同情心,尊重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完成护士的神圣使命。三、文化素质

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现代护士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具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随着外科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新诊疗手段的不断引入,对外科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外科护士除了要重视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不断扩充、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满足现代外科护理学发展的需求。如临床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正在使护理工作日趋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ICU病房的建立和专科化发展趋势要求护士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不断更新的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确知各种仪表显示的数据和图形所代表的临床意义、正常值以及治疗时所允许的变化范围。外科护理学的学习除要求学习者掌握先进理论和先进技能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投身于外科护理学相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以促进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四、职业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护理对象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成为现代护理的主题,要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就必须在护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尊重病人、关心病人、理解病人,让病人感受到人文关怀和医学抚慰生命的善意,体会到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诚意。因此要求外科护士仪表文雅大方,举止端庄稳重,服装整洁美观,待人彬彬有礼,对病人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诚心、责任心与同情心,在护理工作中关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对健康问题的反映和对护理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护士成为病人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外科病人病情急且病情变化快,病人时常表现为恐惧、悲观、无助。此时护士在岗时一定要思想高度集中,要充满爱心地关心他们,完全熟悉每位病人的病情,认真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一丝不苟,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护士必须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切实保证病人的护理质量,疏导家属的情绪,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护理人员除了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救死扶伤、维护人民健康的神圣道德规范意识,认清工作的严峻性之外,还应充实法律知识,提高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正当权利,这就要求护士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掌握法的尺与度,懂得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法律条文保护病人和自我保护,对自己行为产生的结果能充分估计利弊得失。如果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提高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那么就会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最忌讳的就是工作中的生、冷、硬态度,护士应提供主动、优质服务,能切身体会病人就医的情况,自觉为病人供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沟通,防范护理纠纷。五、专业素质

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临床中病情观察、掌握动态变化及综合分析的首要条件。大多病情在变化前都有一定的先兆,如没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工作中会力不从心,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从而失去抢救良机。所以,外科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素质、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外科护士要刻苦钻研业务,熟练地掌握外科的局部解剖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各种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外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护理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掌握一定的外科护理专业知识,如外科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外科护理知识以及外科急、危、重症救护知识等,还要学会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护士,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和积累经验,学会建立评判性思维方式和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善于运用语言及非语言表达方式,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对病人的正确评估,及时发现病人现存的、潜在的生理或心理问题,并协同医师进行有效处理,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护士的科研能力也是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撑和推动。护理学理论的构建,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护理设备的更新,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赖于护理工作者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动外科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因此,外科护士要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开拓创新,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护士素质的提高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护士都须明确护士必备素质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并自觉在实践中主动锻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素质优良的合格护士。外科护理学的发展期待着涌现出一批愿为促进人类健康服务、具有良好自身素质和专业素质、德才兼备、具有不断开拓创新和勇于探索精神的外科专业护士。(芦桂芝)学习小结

本章介绍了外科护理学的发展进程。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功能障碍等外科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医学模式及护理观念为指导,坚持以人类健康为中心,根据病人的身心、家庭、文化等需要,来提供整体护理。随着外科医学的发展,外科护理学的范畴逐渐扩大,护理的目的由治病向预防保健发展,工作场所由医院转向社区、家庭,同时,对外科护士所具备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本章重点掌握外科护理学的概念以及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发展史;了解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复习参考题

1.简述外科护理学的概念。 

2.简述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 低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病人的护理;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护理。

熟悉 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护理。

了解 正常体液代谢;钙、磷和镁代谢异常的护理。第一节 概述

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主要由体液、电解质和渗透压所决定。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及酸碱度是维系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疾病、禁食、创伤及手术等均可导致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一旦发生失调,便可影响疾病的转归。如何评估及处理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调是外科病人治疗及护理中一个重要内容。一、体液的组成与分布(一)体液容量及分布

人体内体液总量因性别、年龄和胖瘦而异。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性约占50%;婴幼儿可高达70%~80%。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大部分位于骨骼肌内。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细胞外液占体重的20%,其中血浆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占体重的15%,第三间隙(如胸腔液、心包液、腹腔液、脑脊液、关节液、滑膜液和前房水等)占体重的1%~2%。(二)体液的组成+

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电解质。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l、HCO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3+2+2−和Mg,主要阴离子为HPO和蛋白质。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相4似,正常为 290~310mmol/L。二、体液的平衡和调节(一)水平衡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赖于体内水分的恒定,人体每日摄入一定的水,同时也排出相应量的水,达到每天出入的水量相对恒定(表2-1)。表2-1 正常人体每日水分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平衡(二)电解质平衡

正常情况下,随着饮食摄入的电解质经消化道吸收并参与体内代++谢。维持体液平衡的主要电解质是Na和K。钠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占阳离子总量的91%),随饮食摄入经消化道吸收,正常成人对钠的日需量为6~10g,其生理功能包括:参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过剩的钠大部分经尿液、小部分经汗液排出体外。血清钠浓度正常为135~150mmol/L。钾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细胞内钾含量占体内钾总量的98%。钾随饮食摄入经消化道吸收,正常成人对钾的日需量为3~4g,其生理功能包括:调节体液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并参与调节心肌的收缩过程;参与体内糖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当葡萄糖由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时需要钾参与,每合成1g糖原,需要6mg钾。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钾参与,每合成1g蛋白质约需18mg钾。当糖原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增强时,钾的供给量也应增多。多余的钾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血清钾浓度正常为 3.5~5.5mmol/L。(三)体液平衡的调节

体液在正常情况下有一定的容量、分布和各种电解质离子浓度。机体必须保持它们的稳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机体主要通过肾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肾的调节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影响。一般先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然后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但是,血容量锐减时,机体将以牺牲体液渗透压的维持为代价,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使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流得到保证,维持生命。

当体内水分丧失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即有增高,刺激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产生口渴,增加饮水,以及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加强水分的再吸收,于是尿量减少,保留水分于体内,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反之,体内水分增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即降低,抑制口渴反应,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再吸收水分减少,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这种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反应十分敏感,血浆渗透压较正常增减不到2%时,即有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变化,使机体的水分保持动态的稳定。

另一方面,当细胞外液减少,特别是血容量减少时,血管内压力下降,肾入球小动脉的血压也相应下降,位于管壁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压力下降的刺激,使肾小球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同时,随着血容量减少和血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也相应下降,以致流经远曲肾小管+的Na量明显减少。钠的减少能刺激位于远曲肾小管致密斑的钠感受器,引起肾小球旁细胞增加肾素的分泌。此外,全身血压下降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催化存在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变为血管紧张素I,再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引起小动脉收缩和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促进远曲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和促使K、H的排泌。随着钠再吸收−的增加,CI的再吸收也有增加,再吸收的水也就增多,细胞外液量增加。循环血量回升和血压逐渐回升后,即反过来抑制肾素的释放,+醛固酮的产生减少,于是Na的再吸收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量不再增加,保持稳定。近年研究证明,心房肽和水通道蛋白也是影响水钠代谢的重要体液因素。

相关链接心房肽

心房肽或称心房利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一组由心房肌细胞产生的多肽,约由21~33个氨基酸组成。ANP释放入血后,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影响水钠代谢:①减少肾素的分泌;②抑制醛固酮的分泌;③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④拮抗醛固酮的滞钠离子作用。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案例2-1某男患儿,4岁,腹泻3天,排便10余次/天。思考:1.可能会发生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2.对该患儿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正常情况下水、钠的动态变化可维持渗透压的平衡,当水和钠的摄取或排出出现异常时则导致体液平衡失调。水和钠的平衡失调主要有:体液容量不足(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和体液容量过多。一、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为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病因】

常见的病因:①消化液急性丧失,如肠瘘、腹泻、大量呕吐;②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如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早期。【病理生理】

由于丧失的为等渗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不变,细胞内液并不会代偿性地向细胞外液转移,故细胞内液的量一般不发生变化。但如果这种体液失衡持续时间较久,细胞内液也将逐渐外移,随同细胞外液一起丧失,以致出现细胞内缺水。机体的代偿机制是:细胞外液的减少可刺激肾脏入球小动脉壁的压力感受器及远曲肾小管致密斑的钠感受器,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远曲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量得以恢复。【临床表现】

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和少尿等症状,但不口渴。当短期内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时,可表现为心率加快、脉搏减弱、血压不稳定或降低、肢端湿冷和组织灌注不良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当体液继续丧失达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增高+−的血液浓缩现象。血清Na、Cl等含量一般无明显降低。尿比重增高。动脉血气分析可判别是否同时伴有酸(碱)中毒。【治疗原则】

一般可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血容量,常用的有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可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使血容量得到尽快恢复。平衡盐溶液有两种:①碳酸氢钠和等渗盐水:即生理盐水2份+ 1.25%碳酸氢钠溶液1份;②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即复方氯化钠溶液2份+ 1.86%乳酸钠1份。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比等渗盐水更接近血浆,用来治疗等渗性缺水比较理想,大量使用也比较安全。此外,平衡盐溶液还含有碱性物质,有助于纠正酸中毒。二、低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低于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病因】

常见原因有:①消化液呈持续性丧失,致大量钠盐丢失,如长期胃肠减压、反复呕吐或慢性肠瘘;②大面积创面的慢性渗液;③排钠过多,如使用排钠利尿剂依他尼酸、氯噻酮等;④钠补充不足,如治疗等渗性缺水时过多地补充水分而忽略钠的补充。【病理生理】

由于体内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细胞外液可向细胞内转移引起细胞内水肿,出现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体液容量变化。细胞外液低渗时,机体出现如下代偿:①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使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以提高细胞外液渗透压,但这种代偿会使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于是细胞间液进入血液循环,以部分补偿血容量。②为避免循环血量的再减少,机体将不再顾及渗透压而着力保持和恢复血容量,此时肾素-醛固酮系统兴奋,使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ADH由分泌减少转为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加。但若循环血量继续减少,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将出现休克。【临床表现】

根据缺钠程度,低渗性缺水可分为:

1.轻度缺钠

血清钠为130mmol/L左右,感疲乏、头晕、软弱无力;口渴不明+显;尿中Na含量减少。

2.中度缺钠

血清钠为120mmol/L左右,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伴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视物模糊、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瘪陷,站立性晕厥,尿量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3.重度缺钠

血清钠低于110mmol/L,常伴休克;病人神志不清,四肢发凉甚至意识模糊、木僵、惊厥或昏迷;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出现阳性病理体征。【辅助检查】+−

尿比重< 1.010,尿Na、Cl含量常明显减少。血清钠< 135mmol/L。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及血尿素氮值均有增高。【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原发病,静脉输注高渗盐水或含盐溶液。低渗性缺水:轻、中度缺钠者,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溶液,以纠正细胞外液的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重度缺钠者,应先静脉滴注晶体溶液(如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和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或血浆),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器官灌注;再静脉滴注高渗盐水(5%氯化钠)200~300ml,尽快纠正血钠过低,以进一步恢复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使水从水肿的细胞中外移。三、高渗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是指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病因】

常见原因有:①摄入水分不足,如过分限制水入量、长期禁食、食管癌不能饮水、昏迷未能补水、高温环境作业得不到饮水等;②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病人的高渗性利尿或大量使用渗透性利尿剂等。【病理生理】

由于失水量大于失钠量,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导致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体液容量变化。细胞外液高渗透压时,机体出现如下代偿:①刺激视丘下部的口渴中枢,病人感到口渴而饮水,使体内水分增加,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②引起ADH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得以恢复。若缺水加重致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又会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加强对钠和水的重吸收,以维持血容量。【临床表现】

一般依缺水程度分为:①轻度:缺水量占体重的2%~4%。除口渴外,无其他临床症状。②中度:缺水量占体重的4%~6%,除极度口渴外,常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③重度:缺水量大于体重的6%,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辅助检查】

尿比重增高,尿比重超过1.020等。可有血液浓缩表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轻度升高。血清钠超过150mmol/L。【治疗原则】

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但因高渗性缺水体内实际也存在缺钠,只是因为缺水更多才使血钠浓度升高,故应动态观察血清钠浓度,必要时适量补钠。四、水中毒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是指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潴留体内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又称水潴留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血症。【病因】

常见原因有:①肾衰竭,不能有效排出多余水分;②因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ADH分泌过多;③大量摄入不含电解质的液体或静脉补充水分过多。【病理生理】

由于总入水量超过了排出量,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使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内液增加和细胞肿胀;水分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可出现血液稀释现象。【临床表现】

1.急性水中毒

起病急,因脑细胞肿胀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嗜睡、躁动、精神紊乱、谵妄,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合并急性脑疝,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2.慢性水中毒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逐渐呈现体重增加、软弱无力、呕吐、嗜睡、唾液和泪液增多等症状,一般无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

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量均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以及红细胞平均容积增加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提示细胞内、外液量均增加。【治疗原则】

水中毒轻者只需限制水摄入,严重者除严禁水摄入外,需静脉输注高渗盐水,以缓解细胞肿胀和低渗状态。第三节 其他电解质紊乱案例2-2病人,男,52岁,病前体重70kg。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3天。3天前因饱餐后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和呕吐,每日呕吐3~4次,每次呕吐量较大。3天来未进食、未排气排便。体温37.0℃,心率96次/分,脉搏较弱,血压110/8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均有增高,血++−−HCO 1mmol/L,血清K 3.0mmol/L、Na 140mmol/L、Cl 3102mmol/L,尿比重 1.025。思考:该病人入院时存在哪几种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一、钾代谢紊乱(一)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hypokalemia)为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病因】

常见原因有:①摄入不足,如长期禁食、少食或静脉补充钾盐不足;②丧失增加,如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醛固酮增多症、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应用促使排钾的利尿剂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③K+向细胞内转移,如合成代谢增加或代谢性碱中毒等。【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①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肌软弱无力;后延及呼吸肌和躯干肌,可出现吞咽困难、甚至食物或饮水呛入呼吸道;累及呼吸肌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者可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②消化道功能障碍:胃肠道蠕动缓慢,有恶心、呕吐、腹胀和肠麻痹等症状。③心脏功能异常:主要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④代谢性碱中毒。【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钾< 3.5mmol/L。

2.心电图检查

典型心电图改变为早期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延长和U波。【治疗原则】

寻找和去除引起低钾血症的原因,减少或终止钾的继续丧失;根据缺钾的程度制订补钾计划。(二)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为血清钾浓度超过5.5mmol/L。【病因】

肾功能减退,如急性肾衰竭、间质性肾炎等和应用抑制排钾的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分解代谢增强,如严重+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所致的大量细胞内K转移至细胞外、输入大量库血、代谢性酸中毒、洋地黄中毒等。静脉补钾过量和(或)过速,虽此类高钾血症罕见,但其常在人体尚未发挥代偿时已产生严重后果,故在治疗过程中尤需加强警惕。【临床表现】

因神经、肌肉应激性改变,病人很快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表现为神志淡漠、感觉异常、乏力、四肢软瘫、腹胀和腹泻等;严重者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皮肤苍白、湿冷、青紫,低血压等;亦可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甚至心搏骤停于舒张期。【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清钾> 5.5mmol/L。

2.心电图检查

血清钾大于7mmol/L者,几乎都有异常心电图的表现。即早期T波高而尖和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增宽和PR间期延长。【治疗原则】

高钾血症可致心搏骤停,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改善肾功能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停止输注或口服含钾药物,避免进食含钾量高的食物。2+++

2.对抗心律失常 因Ca有对抗K的作用,能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故可用10%葡萄糖酸钙加在等量25%葡萄糖溶液内静脉推注,但其作用持续时间短(< 1小时),必要时可重复推注。+

3.降低血清钾浓度 ①促使K转移入细胞内:如输注5%碳酸氢++钠以促进Na-K交换或输注25%葡萄糖100~200ml(以每5g葡萄糖+加入胰岛素1单位),促使K从细胞外转入细胞内,以暂时降低血清+钾浓度;②促使K排泄:如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等;③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二、钙、镁和磷代谢紊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