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证治类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8:19:18

点击下载

作者:任应秋,刘晓峰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论证治类诠

伤寒论证治类诠试读:

任应秋医学丛书伤寒论证治类诠任应秋 著         刘晓峰 整理        任廷革 张 帆 孙 燕 协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 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伤寒论证治类诠/任应秋著;刘晓峰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5(任应秋医学丛书)

ISBN 978-7-5132-5473-1

Ⅰ.①伤… Ⅱ.①任… ②刘… Ⅲ.①《伤寒论》-研究 Ⅳ.①R222.2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25474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31号院二区8号楼

邮政编码 100176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50×1168 1/32 印张9.5 字数207千字

2019年5月第1版 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473-1

定价 49.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内容提要

本书是任应秋先生继《伤寒论语译》后的新著,任应秋先生把《伤寒论》原条文全部撒散,按照辨证系统来分汇罗列,使读者便于学习《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并可结合临床具体应用。其中的112方,按照各方的组合性质来分类,并选出30味药,将每药在各方中的主要作用,予以分析归纳,这样,既可晓得古人组合方药之心法,又能了解方药随证变化加减的理由。本书分辨症状、类析治法,以及方药归纳的探讨,均清楚扼要。在每一类主题之后,并有提纲和复习题,尤便于学习者体会。由此,作为一般学习中医以及西医学习中医者的参考读物是比较适宜的。丛书前言

任应秋(1914—1984)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一生论著等身,其学术研究涉及医史、文献、方药、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研究方面,不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成果,对业界的影响都是历史性的。2015年1月,《任应秋医学全集》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7年此书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任应秋医学全集》全面展示了任应秋先生的学术思想、治学的方法和成果,但因价格较高、部头较大,普通读者不易购买阅读,为了弘扬优秀的中医文化,传承中医,满足广大普通读者的需求,现将任应秋先生的著作重新进行整理分类,陆续出版单行本。单行本之前均加了简单的整理说明,内容基本保持原貌,总名为《任应秋医学丛书》。整理者2019年1月序

我在编写完成的《金匮要略语译》序文里曾说:“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是泛指一切疾病辨证施治的总则,或者叫作大纲。正因为它是总则和大纲,所以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以运用《伤寒论》的道理来衡量它。”这是我对《伤寒论》的基本认识。

过去在上海时,有位著名的西医叫阮其煜,他说:“读仲景《伤寒论》,辨证特详,对于诊断,详述其脉七表八里;对于病状,详述其发热、头痛、汗出、恶寒等等;对于判证结局,详述其辨别生死吉凶诸法;对于治疗,详述其汗下清和,固其本原诸法。其不知者,以为中医仲景《伤寒论》一书,范围甚小,仅论热病而已。其实医理显明,本末兼赅,直可为内科各证之基础书,能熟读此书,方得为中医内科之有根底者。否则,中医内科不以此书入门者,仅得内科之皮毛,而不能精通其医理,故仲景《伤寒》一书,实可改其名为中医内科全书。”这位西医对《伤寒论》的认识是较为正确的,奈何现在中医界里还存在《伤寒论》治外感,《金匮要略》治内伤的说法。几年来,西医学习中医的工作开展后,有个别西医同志认为学习《伤寒论》不切合实际。这些说法,还是由于对《伤寒论》没有深刻认识的缘故。《伤寒论》,是辨识疾病的方法论,内容是无所不包的。因此,学习《伤寒论》的要点,主要是抓住它辨识一切疾病的方法,而不一定在只字片言(当然亦不能否定某些只字片言的作用),或者一方一药。例如第66条说:“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这个条文只有三句话,一二两句是辨证,后一句是施治。“腹胀满”是症,“发汗后”这句话就是在辨证。“腹”是脾胃的部位,发汗不当,往往会损阳伤津,发汗后而致腹胀满,是过汗而损伤了脾阳胃阴,因而脾胃不能健运而胀满,于是辨识出这种“腹满”是里虚证而不是里实证,所以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来和脾阳、益胃阴。喻嘉言抓住了这方法,运用这个方子治泄后腹胀,效果很好;张石顽抓住了这方法,用这个方子治胃虚呕逆、痞满不食,效果也很好。但是,他们都不是治的“发汗后,腹胀满者”。“发汗”在这里无非是指出脾胃受伤的原因,不管是否发汗,只要是脾胃伤的腹胀满,“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一样发生良好的效用。

这样读《伤寒论》,这样学习《伤寒论》,才能发挥出其强大的作用。难怪日本人和田启十郎说:“书名虽不过述伤寒一种,然其记载之诊候治则,以至一切药方用法,殆用之于万病无不适当,则虽谓之一切疾病治法之规矩准绳可也。”(《医界之铁锥·后编》)

我在1955年编校宋本《伤寒论》一种,即是白文字的单论本,便于大家从原文去钻研,不受任何注家的限制;1955年写成《伤寒论语译》一种,目的在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原文的涵义。现在为了大家的需要,又写成这本《伤寒论证治类诠》,想达到多数人都能掌握《伤寒论》辨证施治的法则。此书特把全部条文撒散,重行据证汇集,使读者能从各个不同的症状来分析出其属各个不同的证候,从而施治。这比读原文更要好读些,这种写法,柯韵伯、徐大椿等老前辈都曾这样做过,但与我今天的写法还有很大的不同,我完全是从“症状”来辨识证候的。因为同一症状,往往是出现于不同类型的证候里的,能依据《伤寒论》的法则,把同与不同的症状,辨识为同与不同的证候,凭据证候而施治,便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所以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来写,或者方法虽好,而学力不足,达不到主观的愿望,这是在所难免的。任应秋1958年1月1日重订于北京中医学院体例

1.《伤寒论》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书,为了使读者读了《伤寒论》便能掌握辨证论治的方法,本书便把《伤寒论》的398条文献完全撒散,除三阴三阳的主要条文而外,一律从症状来分类。例如:“恶风”或“恶寒”是症状,便把论中相关的条文都归为一类;在这一类中,“恶风”或“恶寒”又分作表证、里证、虚证等等的不同。这样,在临床时便能掌握“恶风”或“恶寒”这个症状的不同证候,依据证候进行治疗。

2.全书分作八部分:第一,怎样认识《伤寒论》;第二,三阴三阳辨证体系;第三,症状的分辨(上);第四,症状的分辨(中);第五,症状的分辨(下);第六,治疗的法则;第七,方剂分类;第八,药物分析。前六个部分里都分作“条文”和“综说”两个项目,“综说”就是对所列条文的小结。

3.对各条必要的地方加以“注解”,并把这些注解都汇集在每一章的末尾,不插在正文里面进行,只在加注的地方标上注解的号码,读者按照号码在章末寻求注解就行了。

4.为了帮助读者在读完了每一章之后,对每一章的基本要点都有较具体的领会,在每一章末尾,都列有“提纲”若干条,“复习题”若干则,作为帮助读者思考的提示。

5.本书原条文,一律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林亿等校雠的单论本为依据,各条的序号即依照此版本的先后次第而编列的。

6.便于读者从伤寒条文查得本书所分之类证,书末特附有查检表,可一查便得。

7.有的一个条文包括多种证,分证汇集时便不免有些重复,为了避免过多的重复,在某证里用了条文的前半段,在某证里用了同一条文的中段或后段,如要看原文全貌,可在查检表的帮助下把几处并起来看。

8.本书写成的时间万分匆忙,肯定是有不少的错误存在,应请读者随时给我提出来,以便修改。一、怎样认识《伤寒论》(一)伤寒病《伤寒论》,顾名思义,当然谈的是“伤寒病”。究竟什么是伤寒病?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就无从谈到如何学习《伤寒论》了。因此,先行弄清楚伤寒病的概念,确是学习《伤寒论》的大前提。《素问·热论》篇中说:“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就无异于是说,凡是“发热”的病都是伤寒病。正〔1〕〔2〕因为这样,所以《难经》第58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无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都有“发热”的症状,因之便都属于伤寒病的范围,都可以称作“伤寒病”,这是我们对伤寒病概念的第一种认识。

日本中西惟忠氏著的《伤寒之研究》书里说:“伤寒也者,为邪所伤害也,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故寒也者,邪之名也,而邪之伤害人,最多端矣。”(《卷一·题名辨》)“寒”字,是可以作“邪”字讲的。例如《孟子·告子上》篇中说:“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这个“寒”字就作“邪”字解。意思是说,我会见齐王的机会亦很少,待我离开的时候,那些奸邪小人又在齐王面前出现了。是“伤寒”,就是“伤于邪”的意思,也就是害病,这样体会“伤寒”更有广泛的意义。这是我们对伤寒病概念的第二种认识。

以上这两种看法,我尤其同意第二种认识,理由如下。《伤寒论》的第7条说:“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可见,尽管《素问》说“伤于寒也,则为病热”,通过张仲景在临床上的实地经验,认识到伤寒之病热,不过是基本情况。假如是阳分人,伤寒以后,反映出阳性证候,当然会发热;如果是阴分人,伤寒以后,反应的是阴性证候,便不一定发热了。同时《伤寒论》第3条也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这也说明发热不发热,是取决于阴性体质或为阳性体质的,所以不能肯定说伤寒必病热了。

据此,伤寒病,就是指被邪伤而害之病,是很广泛的,包括多种疾病而言。即使根据《素问》《难经》的解释认为是热性病,尚嫌其狭义;如果认为是指某一种疾病,那就根本不能读《伤寒论》了。(二)《伤寒论》

伤寒病,既是泛指一般的疾病而言,那么,“伤寒论”就应该是“疾病论”了,即讨论对一般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书籍。所以仲景原书的名〔3〕称叫《伤寒杂病论》,并不叫《伤寒论》。关于这一点,柯韵伯有较明确的解说,他在《伤寒论翼》的第一篇里说道:“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则伤寒、杂病,未尝分两书也,凡条中不冠伤寒者,即与杂病同义。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消渴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症立法也。观五经提纲,皆指内证,惟太阳提纲,为寒邪伤表立;五经提纲,皆指热证,惟太阴提纲,为寒邪伤里立。然太阳中暑,发热而亦恶寒;太阴伤热,亦腹痛而吐利,俱不离太阳主外、太阴主内之定法,而六经分症,皆兼伤寒、杂病也明矣。……其他结胸、脏结、阳结、阴结、瘀热发黄、热入血室、谵语如狂等症,或因伤寒,或非伤寒,纷纭杂沓之中,正可以思伤寒、杂病合论之旨矣。盖伤寒之外皆杂病,病名多端,不可以数计,故立六经而分司之。伤寒之中,最多杂病,内外夹杂,虚实互呈,故将伤寒、杂病而合参之,正以合中见泾渭之清浊,此扼要法也。……仲景约法,能合百病,兼该于六经,而不能逃六经之外,只在六经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

柯韵伯认为,《伤寒论》包括杂病,无论外感内伤,都可以用“六经”的辨证法来认识。柯氏掌握了《伤寒论》的基本精神,所以他的注解高人一筹;柯氏也有不足,他把“伤寒”当作为某一种疾病,和其他杂病并立起来。关于“伤寒”概念问题,说起来便不免有些费词,概括起来说即:“伤寒论”就是“疾病论”,《伤寒论》一书是仲景著作的总论,主要内容讨论的是对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大原则;《金匮要略》是仲景著作的分论,主要内容讨论的是对各个独立疾病的治疗方法。(三)三阴三阳的意义《伤寒论》辨证论治的体系就是“三阴三阳”,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六经”。把“三阴三阳”的道理弄懂了,可以说是基本读懂了《伤寒论》。

太阳、阳明、少阳,叫作“三阳”,太阴、少阴、厥阴,叫作“三阴”。凡是病邪侵害人体,体力开始抵抗疾病的初期,便叫作“太阳”;“太”字作“初”字解,也就是“起初”或“开始”的意思;“阳”字作“扬”字解,本义是指气向外发扬的意思,这种发扬是亢奋的表现;所以体力亢奋,反映出的人体初期抵抗病邪的症候群,便是“太阳病”。又,什么叫“阳明”呢?“阳”字的意义不再谈了,“明”是显著的意思;《易经》系辞的注疏说:“日月中时,遍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所以阳性病演变到了峰极的时期,便是“阳明病”。“少”字作“幼”字解,体力的亢奋并不太强,便叫作“少阳”,所反映出的证候,既不如太阳病之轻,也不如阳明病之重,介于“太阳”和“阳明”两者之间,太阳病属表,阳明病为里,因而少阳病的性质便是半表半里。“阴”字的本义是气郁积在里而不能发扬,也就是一种衰减的意思;“太阴病”是指形容体力开始衰减;“少阴病”是指体力更进一步的衰减;“厥”字当“短”字讲,既由“少”而“短”,是指体力严重〔4〕衰竭的现象,是以程应旄解释说“厥阴者,两阴交尽,阴之极也”。于此,便可以理解到:三阳,是体力三种不同程度的亢奋;三阴,是体力三种不同程度的衰减。

以上是对“三阴三阳”的正面解释,但是仅仅做这样一点理解是不够的,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的。还需把“三阴三阳”的相互关联作用,〔5〕有个系统的理解。这就是要把“三阴三阳”的具体内容配合为“六变”来认识,才能发挥出指导辨证施治的作用。

所谓六变,就是表、里、寒、热、虚、实,这是分析三阴三阳的基础。如三阳代表“热”性疾病,三阴代表“寒”性疾病;三阳代表“实”性疾病,三阴代表“虚”性疾病。这阴、阳、寒、热、虚、实之中,又有在“表”、在“里”和在“半表半里”的区分。

太阳是“表”,少阴也是“表”;太阳之表,属热属实;少阴之表,属寒属虚。阳明是“里”,太阴也是“里”;阳明之里,属热属实;太阴之里,属寒属虚。少阳是“半表半里”,厥阴也是“半表半里”;少阳的半表半里,属热属实;厥阴的半表半里,属寒属虚。

太阳、少阴都是“表”,太阳表证表现为发热、恶寒,少阴表证表现为无热、恶寒;阳明、太阴都是“里”,阳明里证表现为胃家实,太阴里证表现为自利;少阳、厥阴都是“半表半里”,少阳半表半里证表现为寒热往来,厥阴半表半里证表现为厥热进退。

太阳、少阴都是“表证”,太阳的表证可以发汗,少阴的表证不可以发汗;阳明、太阴都是“里证”,阳明的里证可以用下剂,太阴的里证就不可以用下剂;少阳、厥阴都是“半表半里证”,少阳半表半里证可以用清解方法,厥阴半表半里证就不可以用清解方法。

“三阴三阳”和“六变”这种错综复合的关系,是《伤寒论》辨证施治体系的基本精神所在,任你学完几遍《伤寒论》,如不抓住这个体系和其间错综复合的关系,那就是死的条文,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就不太大了。

日本人喜多村氏颇体会到了这个道理,在他著的《伤寒论疏义·伤〔6〕寒论总评》里说:“本经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唯是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此义讨究本论而昭〔7〕然自彰,前注动辄彼是纽合,大与经旨背而驰矣。此编六病诸论,所以不敢袭前人也。本论所谓三阴三阳,所以标病位也,阳刚阴柔,阳动阴静,阳热阴寒,阳实阴虚,即是常理。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细而析之,则邪在表而热实者,太阳也,邪在半表里而热实者,少阳也,邪入胃而热实者,阳明也。又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邪在半表里而虚寒者,厥阴也,邪入〔8〕胃而虚寒者,太阴也。惟表热甚则里亦热,故里虽乃热,而病未入胃,尚属之太阳;表寒甚则里亦寒,故里虽乃寒,而病未入胃,尚属之少阴。少阳与厥阴共,病羁留于半表里间之名也;阳明与太阴共,邪犯胃之称也;故不论表里寒热,病总入胃中者,谓之阳明与太阴。盖六病之次,阳则太阳、少阳、阳明,阴则少阴、厥阴、太阴,但阳则动而相传,阴则静而不传。然其传变,则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以太阳虚则是少阴,少阴实则是太阳;少阳虚则是厥阴,厥阴实则是少阳;阳明虚则是太阴,太阴实则是阳明,是乃病传变化之定理,三阴三阳之大略也。”

总之,“三阴三阳”是《伤寒论》辨证施治的方法论,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问题,突破了这一概念难关,《伤寒论》便不难学习了。这样踏实地理解“三阴三阳”,在临床上的作用就更大了。兹将“三阴三阳”辨证施治的体系,列表如表1。表1 “三阴三阳”辨证施治体系(四)依据临床实践是学习《伤寒论》的唯一方法《伤寒论》是一部有指导性的临床实用书,由于年代的久远,错讹残缺,势所难免,几百家的注疏,各说各有理,究竟从哪一家的好呢?我们认为,各家之说各有长短、互有得失,谁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唯一的评价方法是:所说的能够在临床上得到兑现,我们便信服;如果不能兑现,任你哪个大家、名手,我们总要多加考虑。

有的人读《伤寒论》,往往过于崇拜张仲景,忽视了临床的实际问题,遇到不容易说通的条文时,不是牵强附会,便是嫁祸于王叔和。从成无己起,几乎没有一个注家不犯这个毛病。尤其是日本人山田正珍、丹波元简等,几乎把全部《伤寒论》稍费解的地方,都嫁祸于王叔和了。张仲景不是天生的圣人,他的成就也是通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得来的,当然是既有长处也有缺点,既有他独到的地方,也有他见不到的地方,绝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如柯韵伯所说:“著书者往矣,其间〔9〕几经兵燹,几番播迁,几次增删,几许抄刻,亥豕者有之,杂伪者有之,脱落者有之,错简者有之。”(《伤寒论注·自序》)假如不从临床的实用方面去衡量,便会如柯氏所说:“非依样葫芦,则另寻枝叶,鱼目〔10〕混珠,碔砆胜玉矣。”而且《伤寒论》是否经王叔和删订过,还是个〔11〕问题。据廖季平的考据,王叔和编撰的是《脉经》,并不是《伤寒论》,有些人把《伤寒论》读不通的地方都归罪王叔和,遂使王叔和无端地遭受了1500年的不白之冤。

例如《伤寒论》第12条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像这样明显的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日人山田正珍还是指〔12〕为王叔和“搀入”之文。但柯韵伯解释说:“阳浮者,浮而有力,此名阳也。风为阳邪,此浮为风脉,阳盛则阴虚,沉按之而弱,阳浮者,因风中于卫,两阳相搏,故热自发,是卫强也;阴弱者,因风中于营,血脉不宁,故汗自出,是营弱也,两自字,便见风邪之迅发。”(《伤寒论注·卷一》)正由于这条有“阳浮”“阴弱”两句话,便把山田正珍等人骇退了,其实这是一两千年前中医的一般术语而已,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即据机体的生理机转来理解,这也是很自然的事。血循环亢奋而发热的时候,桡骨动脉也充血,轻取便可诊察到浮脉;同时又因不断地出汗,以致虽然充血,但并没有达到最强度,重按脉搏便不显得十分有力。前者便叫作“阳浮”,后者便叫作“阴弱”。发热是阳浮的因,阳浮是发热的果;汗出是阴弱的因,阴弱是汗出的果。这是临床的事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无论是张仲景的原文也好,王叔和掺入的也好,都是合理的,何必“另寻枝叶”,恶意地强斥叔和呢?

又如第326条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利不止。”从柯韵伯起,都说这条是厥阴病的提纲。但后面第337条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临床上却不容易见到这样严重的厥阴病变,仅吐出两条蛔虫便完事了,一剂寒热药相伍的“乌梅丸”,在这生死关头(第345条说“厥不止者,死”),即有起死回生之功。这个条文,虽没有人说不是仲景的,而临床上缺乏事实根据,仍然不能反映真正的厥阴病。

所以我们要强调说:以临床事实为依据,是学习《伤寒论》的唯一途径。“何者为仲景言,何者是叔和笔”(柯韵伯语),这并不是学习《伤寒论》的关键,也正如仲景在著《伤寒论》时一样,“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并不是关键,关键在“平脉辨证”,以通过临床实践〔13〕来,亦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可能写出流传1700多年不磷不缁的经典著作。

提纲(1)“伤寒病”的概念是广义的,即指一般疾病而言,不是指某一种病,因而“伤寒论”就是疾病论,其主要内容是讨论对各种疾病的辨证施治方法和原则。(2)“三阴三阳”是《伤寒论》辨识疾病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六变”为基础,提出的一种交互复合的知识体系,是中医学辨识一切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3)学习《伤寒论》,应该是学习它的辨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方法,不应当去死钻字句,由于《伤寒论》流传的时间太久远了,差错脱失势所不免,要以是否符合临床的效用为依据,来衡量某些条文的意思是否正确,任何一个注家的注疏都可以参考,也都不能尽信。

复习题(1)《伤寒论》究竟是怎样性质的一种书籍?为什么一般都很重视它?(2)“三阴三阳”的实质是什么?在学习时应如何认识?在临床上应如何运用?〔1〕“中风”即是“伤风”。《伤寒论》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并不是现在称“脑出血”的中风。〔2〕“伤寒”即是“冒寒”“感寒”的意思。《伤寒论》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此“伤寒”是指一般感寒的症状,比书名《伤寒论》的“伤寒”意义要狭窄得多。〔3〕柯韵伯是清代浙江省慈溪县人,著有《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二卷、《伤寒附翼》二卷,三书合称《伤寒来苏集》凡八卷,是注解《伤寒论》的名家之一。〔4〕程应旄,字郊倩,是清朝新安县人,著有《伤寒论后条辨》十五卷,其中《辨伤寒论》五篇,论调很高,从不拾人牙慧,对于王叔和攻击得最厉害。〔5〕“六变”是指表、里、寒、热、虚、实而言。如六淫外感为表证;七情、劳欲、饮食伤为里证;寒分内寒、外寒;热有内热、外热;虚者正气不足,内出病居多;实者邪气有余,外入病居多。这六种情况,在临床上是变化无穷的,所以叫作“六变”。见《景岳全书·传忠录》。〔6〕“本经”即指《伤寒论》原书。〔7〕“此编”指他自己的《伤寒论疏义》。〔8〕“乃”作“始”字讲。〔9〕“燹”音“显”,即指“火灾”。“兵燹”犹言遭受兵乱火灾的意思。〔10〕“碔”音“五”,“砆”音“夫”,“碔砆”是一种似玉非玉的矿石。〔11〕廖季平,四川井研县人,是晚清的经学大师,著有《六译馆丛书》,里面包括有医学书多种。〔12〕“搀”音“参”,即“参杂”的意思。〔13〕“磷”音“林”,作“薄”字解,“不磷”就是“磨不薄”的意思,形容一种物质的坚硬。“淄”音“姿”,作“黑”字解,“不淄”就是“染不黑”的意思,形容一种物质的洁白。《论语》中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这里是赞誉仲景著作能够永垂不朽。二、“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一)太阳病【条文】〔1〕〔2〕〔3〕(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4〕〔5〕(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6〕紧者,名为伤寒。〔7〕(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8〕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9〕〔10〕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11〕〔12〕〔13〕〔14〕,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15〕日,再逆促命期。【综说】

从这四条可以看出太阳病的全貌。第1条是太阳病的基本脉证,第2条的太阳中风和第3条的太阳伤寒,都是在第1条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从而需分辨。因而知道太阳中风的“脉缓”是浮缓脉,太阳伤寒的“脉紧”是浮紧脉;无论“中风”或“伤寒”,是同一太阳病不同性质的表证;中风脉缓、自汗,属表虚而邪轻;伤寒脉紧、无汗(第3条虽没有说“无汗”,但“脉紧”常常是无汗证的脉搏,如第16、38、46、47、55条等都是例子),属表实而邪重;所以中风用桂枝汤,伤寒用麻黄汤。

假如太阳病逐渐热化了,便是温病;热化后的症状有两个,一是不恶寒而渴,二是发汗已身灼热;前者是温病,后者是风温。温病虽同属太阳表证,由于已经热化,所以便不适宜用桂枝、麻黄等方的辛温解表法,而应当用辛凉解表法。“被火”和“火熏”后,所以发生种种险象,就是由于误用辛温解表所致。又因为温病证既在表,便必须解表,所以施用泻下剂仍然是错误的。关于辛凉解表法,《温病条辨》的银翘散、桑菊饮等都是妙剂。(二)阳明病【条文】〔16〕(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17〕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18〕〔19〕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综说】

发高热(包括第182条的“身热”“恶热”,第212条的“潮热”)、便秘(包括第180条的“胃家实”,第212条的“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等)、出汗、谵语、燥渴、脉大等,是阳明病轻重不同的基本症状。这些症状,比太阳病加重了,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内在器官,因此它的性质,是属于里证。所谓“里证”就是病情深在、内在的意思。

出汗对于发热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而阳明病尽管不断地出汗,但仍然高热不止,这说明生温机能和散温机能都同时亢奋。这样高热炽盛的结果,会导致出汗太多,脏器缺乏水分的补充,表现在唾腺方面是“燥渴”,表现在肠道(胃家)方面是“便秘”。高热和缺水对大脑的威胁便出现“谵语”“直视”“循衣摸床”等神经症状。这些症状说明了病变和机体抗力两俱极盛,所以阳明病不仅是里证,而且是里热证、里实证。热盛而不实(没有“便秘”)者,宜白虎汤;热盛而实(有“便秘”)的,宜三承气汤。(三)少阳病【条文】(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0〕〔21〕(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

〔22〕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23〕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综说】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症状,是少阳病的基本证候。往来寒热,就是“恶寒”和“发热”的间代发作,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间歇型热”。胸胁苦满,是肋骨弓下面有困闷的自觉症,可能是胸胁部的胸膜、肋膜及其附近脏器有炎症的缘故。假如这炎症影响了胃的功能,便会有心烦、口苦、不欲食等症状。

少阳病的这些症状,较阳明病轻,较太阳病重,病变的机势和性质,在太阳表证和阳明里证之间,所以称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即是说,既非纯全表证,也不是纯全里证的意思。这时的病变机势,如机体的抵抗力强,可以使病邪从肌表而出;如抵抗力弱,病变可能入里加剧。因此,少阳病在临床上颇具有一种动摇性。治疗时,凡发汗、催吐、泻下等刺激较强的方药,均应禁忌,只合用小柴胡汤来和解之。(四)太阴病【条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综说】

腹满、下利、呕吐、食不下、腹痛等症状,是太阴病的主要证候。这些症状反映出胃肠功能衰减之消化不良。肠道里由于有发酵的气体存在,所以觉“腹满”;如肠蠕动亢进,便会出现“腹痛”;肠道的吸收机能不好,便会“下利”;“吐”“食不下”,是消化不良的具体表现。

太阴病这种消化系统衰减性的病理变化,其性质属于里证之虚证、寒证,恰和阳明病相反。所以第277条说“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脏寒,就是指胃肠等脏器的机能衰减,所以要用“四逆汤”一类的方剂来温经扶阳,扭转“脏寒”的病变。第279条说:“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其主要目的仍然在温散镇痛。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胃气弱”和“脏有寒”,是一个意义;“易动”和“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也是一个意义;所以只宜“温药”,不宜用大黄、芍药。大黄、芍药等适用于治疗实证,而太阴病是虚寒证。(五)少阴病【条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4〕(295)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25〕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综说】

脉微细、但欲寐、恶寒、心烦等,是少阴病的主要症状;下利、踡卧、手足逆冷、小便色白,是病变转剧时,亦可以见到的症状。少阴病的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阳虚,心阳不振,全身机能衰减的表现。如体温不足便现“恶寒”;心阳衰弱,脉搏的波动势必微细而弱;脑神经贫血,精神不能支持,随时都呈但欲寐的状态;体温继续低落,势必手足逆冷;胃肠功能减退,则见下利;踡卧,无非是但欲寐进一步的表现;阳愈虚而愈扰,所以便“心烦而渴”。

少阴病的这些病变的性质,同样是属于在里之病虚寒证。不过,太阴病的虚寒,主要在胃肠;少阴病的虚寒,主要在循环系统,而影响及于全身。因此,四逆汤、附子汤等的温经回阳剂,便成为治疗少阴病的主方了。(六)厥阴病【条文】(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

〔26〕脏厥。(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综说】

厥阴病,是少阴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病情发展到了心脏衰竭的程度,所以它的主要症状就是体温低落而出现“厥冷”。这是在整个病变过程中,机体抗力和疾病做斗争,消长进退的生死关头。如“热”多于“厥”,便是机体抗力有战胜疾病恢复其原有功能的希望,所以说“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假使“厥”多于“热”,是机体抗力不能战胜疾病有愈趋愈下的机势;如果但“厥”无“热”,体力将一蹶不振,所以说“阳气退,故为进”。

由此看出,厥阴病的基本性质是属于阳虚之里寒证,而且是极度衰弱的虚寒证。但在“厥”和“热”互为进退的时候,也有“半表半里”的性质存在。即是说,如机体能够阳胜阴复,便可由阴出阳而好转(半表);如阳衰阴竭,则阳离阴绝而死亡(半里)。

这样来认识“三阴三阳”的辨证体系,便较具体而全面,如完全死守柯韵伯的“六经提纲”便不全面而有偏向。诚如尤在泾所说:“阳明条下,无口干恶热之文;少阳证中,无往来寒热之目;少阴欲寐,仅举一端;太阴厥阴,多言脏病。学者当参合他条,毋徒执一可也。”(《伤寒贯珠集·卷一》)

因此,我在这里便参合了多条,列成一张适用于临床实用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表,列表如表2。表2 “三阴三阳”辨证体系

提纲(1)三阴三阳,是六个不同类型的证候群,随患者体质的不同而出现,亦随着机体对疾病不同的适应力而随时演变着,不能孤立地看待。(2)对每一证候群(即每一经),务必从全面的症状来观察其病变机势的所在。如“太阳病”即有一个症候群,就要从其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脉浮等症状来观察病变机势,根据这些症状分析出,机体是有抵抗力的,而且性质属于表证。这样,在临床时才能够辨证施治。(3)“三阴三阳”是辨证施治的方法论。

复习题(1)依据临床经验,你对“三阴三阳”还有不同的看法吗?(2)为什么说柯韵伯“六经提纲”的说法不够全面呢?〔1〕“脉浮”,是脉管充血的缘故;轻按即觉察到脉搏的波动,便是浮脉。〔2〕“强”,音“降”;“项强”,即颈项强直,运动不自如。〔3〕“恶”,音“悟”,全书“恶风”“恶寒”的“恶”字,都读作“悟”音,就是“怕风”“怕寒”的意思。〔4〕“脉缓”,是脉搏浮缓,即脉搏宽缓有神;此为血管扩张,体温在持续放散,未至于高度充血的脉象。〔5〕“中”,读去声,与“仲”字音同;全书“中风”“中寒”的“中”字均同,所以喻嘉言说“中字与伤字无别。”(《尚论篇·卷之一》)“中风”犹言“伤风”。〔6〕“脉阴阳俱紧”,即是说轻按在浮部或者重按在沉部,脉搏都呈紧张的现象,这是浅层血管收缩的结果。柯韵伯说:“阴阳指浮沉而言。”(《伤寒论注·卷一》)〔7〕“灼热”,犹言“烧热”,比“发热”的程度要严重些。〔8〕“阴阳俱浮”,是浮而有力的脉象,所以轻按(阳)固然现浮,重按(阴)仍然现浮象。“阴阳”又有指“左右手”言的,亦通。〔9〕“鼾”,音“憨”,鼻道发出的声响。〔10〕“溲”,指小便;“失溲”,就是小便不能自主。〔11〕凡是烧艾、烧针、用热药等,都叫作“火”。〔12〕“惊痫”“瘛疭”,都是脑神经症状;古时小儿称“惊”,成人曰“痫”;“瘛疭”,即时而掣时而纵,是抽搐不安的状态。〔13〕“火熏”,是古人发汗方法之一;如把地土烧热,铺上树叶,再加上席子,人睡在席子上,盖上被子,取汗,这就是“火熏”法。〔14〕“引”,是“延长”的意思。〔15〕“促”,即“迫近”的意思;“命期”,犹言“死期”。〔16〕“胃家”,犹言“消化系统”,主要是指“肠道”,并不是单指“胃”;方有执说:“实者,大便结为硬满而不得出也。”(《伤寒论条辨》)〔17〕“日晡”,是指日暮的时候;“所”作“许”字解,犹“前后”的意思。〔18〕“惕”,是指心中怵惕、震荡不安。〔19〕“涩者死”,脉管壁紧张,便现弦脉;阴虚血少,便见涩脉。汪琥说:“脉弦者,为阴未绝,犹带长养,故可生;脉涩者为阴绝,已成涸竭,以故云死。”(《伤寒论辨证广注·卷六》)〔20〕“满”,读同“闷”字的音,与“懑”通。〔21〕“嘿”,音“黑”,与“默”同义;方有执说:“静默不言也。”〔22〕“心下”,即心脏部位的下面,也就“胃”所在的部位。〔23〕“脉沉紧”,“沉”为里脉,“紧”为表寒脉,如“麻黄汤证”脉阴阳俱紧,就是例子,所以沉紧脉,仍为半表半里证的脉象。〔24〕“踡”,音“权”;据字书《玉篇》的解释,踡跼不伸为“踡”;是指弯腰侧卧、手足缩作一块的形态,多为久病阳气败绝的象征。钱潢说:“大凡热者,偃卧而手足弛散,寒则踡卧而手足敛缩。”(《伤寒溯源集·卷之九》)〔25〕“小便色白”,犹言小便很清亮,不是红白色的“白”。〔26〕“脏厥”,指脏气衰竭而厥逆,为重笃的阳虚证。三、症状的分辨(上)〔1〕(一)恶寒、恶风1.表证的恶寒【条文】〔2〕(134)太阳病……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208)阳明病……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综说】

恶寒,是表证主要证候之一,所以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为兴奋性冲动,经血管运动神经传递给皮肤血管壁,引起血管腔的狭窄贫血而造成的,常为发热初期的感觉,因而表不解,恶寒的症状总是存在的。

第134、164两条,都是表病层面的恶寒,不同的是,第134条未经误下,第164条误下而表证仍在。第208、234两条都是谈的阳明病,阳明无表证,便不恶寒,但恶热;假使恶寒,便有或多或少的表证存留,这是辨别表里病的关键之一。

至于“恶寒”与“恶风”的区别,“恶风”是有风才恶,“恶寒”是无风亦自恶,所以成无己说:“恶寒者,则不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伤寒明理论·恶寒》)2.虚证的恶寒【条文】(23)……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3〕〔4〕(30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综说】

这里是说“恶寒”不仅见于表证,而且还可见于里虚证,所以《伤寒明理论·恶寒》说:“阳气不足,阴寒气盛,则背为之恶寒。”所谓阴寒气盛,就是阳气不足的现象,所以才用“芍药甘草附子汤”“附子汤”的温经回阳方药,同时还灸膈俞、关元。灸膈俞,可以扶脾阳,灸关元可以温肾阳。

总之,表证的“恶寒”常常是发热的先兆,里虚证的“恶寒”便很难有发热的情况。也就是第7条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的“恶寒”。正因为是虚寒证,便“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了。还有第295条说:“少阴病,〔5〕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第298条说:“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这是阳气衰竭的“恶寒”,在临床上很难着手医治了。3.表证的恶风【条文】(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6〕(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综说】《伤寒明理论·恶风》中说:“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者也。……恶风虽悉在表,而发散又自不同,若无汗而恶风者,则为伤寒,当发其汗,若汗出而恶风者,则为中风,当解其肌,里证虽具而恶风未罢者,尤当先解其外也。”

“汗出恶风”是表虚证,“无汗恶风”是表实证。表虚证只能用轻剂解表,也就是所谓解肌法,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就是这类的方剂;表实证,便要用重剂来发汗,也就是所谓发表法,葛根汤、麻黄汤就是这类的方剂。小柴胡汤证的“恶风”,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证的恶风,所以便要用和解法,不能用攻里法。4.虚证的恶风【条文】〔7〕(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

〔8〕肉,此为逆也。(175)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综说】

这三条都是讲阳虚证的“恶风”。所谓阳虚,主要是指卫阳虚。《伤寒明理论·恶风》说:“发汗多,漏不止,则亡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由是观之,恶风属乎卫者,可知矣。”

第38条的“脉微弱,汗出恶风”,是里阴既损,又兼表阳虚弱的证候,唯其里阴不足所以“脉微弱”,唯其表阳虚损所以“汗出恶风”。要知道这里的“脉微弱”,已与“脉微细”近似;“汗出恶风”,与“恶风踡卧”者亦相近。因而,这是病由太阳将传少阴的征象,黄坤载曾于这条补出“真武汤”,可以想见。5.里证的恶寒【条文】(183)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综说】

“恶寒”是表证,“不恶寒而恶热”是里证,这是鉴别太阳、阳明病的基本要点。但如上所举条文,阳明病初起也有“恶寒”症状,临床时不能不注意到这一点。这是什么缘故呢?钱潢说:“阳明本经自感之寒邪,亦由营卫而入,营卫属太阳,故有一日得之,不发热而恶寒者。然一日之后,邪入阳明肌肉之分,由渐入里,故不待解散,其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反恶热矣。”(《伤寒溯源集·卷之六》)

总之,汗出、恶寒,是太阳表证,汗出、恶热,便是阳明里证,阳明初病虽亦有恶寒一症,但为时仅在初起一日间,因此我们不能单凭这一点就用桂枝麻黄汤来发汗了。(二)发热1.表热的发热【条文】〔9〕(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10〕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1〕(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12〕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13〕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综说】

所谓“表热”,是指有表证而发热的,主病在外。《伤寒明理论·发热》说:“其发热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表证的发热,大都是“翕翕发热”。《明理论》说:“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凡属表热,表解而热自除,第12条和第95条都是表虚证,所以都用桂枝汤的轻解表剂。第46条是表实证,所以用麻黄汤的重发汗剂。第301条本是阳虚的人,但有了表证,仍须解表,不过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就是了。2.里热的发热【条文】(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14〕(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15〕(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16〕(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综说】

表热证,一般外面虽然发热,里面不一定有热,所以还有用“辛温解表”的时候。里热证,往往内外都有热象,从上列所举条文就看得出来。

里热,主要是热从内出外,所以描述为“蒸蒸发热”。《伤寒明理论·发热》说:“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故也。”治里热不外用清、泻两法,白虎汤的治里热就是清法,三承气汤是泻法,即猪苓汤的利尿仍是泻法之一。总之,热而不实,便用清法;热而实的,便只有泻法了。

“里热”之所以不同于表热,曹颖甫云:“人非肠胃中有实热,虽当暑令,遇冰及井水,毛发为之凛然,无他,心有所畏忌也。至遇之辄喜,绝然无所违忤,甚至好风雨而畏晴日,饮寒泉而拒沸汤,则身中阳热,无可复加矣。盖必如是,乃谓之阳明矣。”(《伤寒发微·阳明篇》)表里热必作这样的鉴别,临床时才知有所抉择。3.虚热的发热【条文】〔17〕(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18〕〔19〕,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388)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综说】

这几条的“发热”都是虚阳外越的征象,所以称作“虚热”,也就是“假热”。即患者身体到了极度衰弱的时候,尤其是阴阳两虚的时候,体力反映出最后的虚性兴奋的现象。这种热是人体最可宝贵的真阳外越之象,因而在这时只能用“温经回阳”的方法来急救快要亡失的真阳,万不能采用“清里”的、“发表”的方法了。

张景岳分辨虚热的证候,最为精审,足资参考。他说:“凡虚火证,即假热证也。……病源有二,虚火之外证有四,何也?盖一曰,阴虚者能发热,此以真阴亏损,水不制火也。二曰,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此病源之二也。至若外证之四,则一曰阳戴于上,而见于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曰阳浮于外,而发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其外虽热而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曰阳陷于下,而见于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四曰阳亢乘阴,而见于精血髓液之间者,此其金水败而铅汞干,所谓阴虚之火也,此外证之四也。然证虽有四,而本则惟二,或在阴虚,或在阳虚而尽之矣。”(《景岳全书·卷十五·杂证谟·火证·论虚火》)

以上三条,均属于阳虚的发热,所以都用温经回阳法。〔20〕4.阳气未泯的发热【条文】(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21〕灸少阴七壮。(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综说】

阳气未泯的发热,与前面虚阳外脱的发热,恰恰相反。这里的发热,是从无到有,积少成多,是体力逐渐好转的征象,所以这种“热”是阳气未泯的好现象。第292条程应旄解释说:“少阴病,吐而且利,里阴胜矣。以胃阳不衰,故手足不逆冷,夫手足逆冷之发热,为肾阳外脱,手足不逆冷之发热,为卫阳外持,前不发热,今反发热,自非死候。”(《伤寒论后条辨·少阴篇》)曹颖甫解释331条说:“厥逆为中阳不达四肢,以为风起四末者,妄也。中阳不运……脾湿内停,因而下利。此本四逆汤证,不待再计者也。本节云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此寒尽阳回之候,不烦顾虑者也。”(《伤寒发微·厥阴篇》)

可见这两条都是脾阳不泯的发热,均为可治之证。(三)潮热【条文】〔22〕(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23〕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24〕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25〕(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26〕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27〕(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201)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综说】《伤寒明理论·潮热》说:“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发者,乃为潮热。……邪气入于胃而不复传,邪气郁而为实热,随王而潮,是以日晡所发潮热者,属阳明也。惟其属阳明,故潮热为可下之证。”

健康人每天在日晡时体温都要稍为升高一点,肠胃有热邪后,体温到日晡时更会成比例地升高,这可能是构成“潮热”的原因之一。正因为潮热是肠胃热证的征象,所以是里热证的标志之一。但是,治疗里热证,有清法、泻法的不同,热而不实(大便不硬),只宜清解,热而实者,才能泻下。

“潮热”只能标志“里热”,还不能代表“里实”。例如第208条用大承气汤,症见腹满、大便硬、潮热;第209用大承气汤,症见大便微硬、潮热;第220条用大承气汤,症见大便难而谵语、潮热;三条都有“大便硬”这一里实证主证。

又如第104条,只是胸胁满而呕、潮热,所以用小柴胡汤;第209条,明白地指出虽见潮热,但大便不硬,便不能给以承气汤;第214条,尽管症见潮热、谵语,给以小承气汤时还要审慎,观察是否有失气来进退方药;第229条,尽管症见潮热,但大便是稀溏的,也只能用小柴胡汤来清解。这些都是张仲景在临床上的宝贵经验,因此,《伤寒明理论》说“潮热为可下之证”,那是大大值得考虑的。(四)寒热往来【条文】(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28〕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47)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综说】《伤寒明理论·寒热》说:“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之证,邪居表多,则多寒,邪居里多,则多热,邪气半在表半在里,则寒热亦半矣,审其寒热多少,见其邪气浅深矣,小柴胡汤专主往来寒热。”

“往来寒热”,就是寒热来去分明,寒时便不热,热时也不寒,如疟疾热型就是“往来寒热”的代表。但疟疾的往来寒热为一日一发,或数日一发,而伤寒的往来寒热,是一日一二发或二三发不等,这是与疟疾的不同点。

“往来寒热”的性质,为机体抗力与病邪争斗互不相下的征象。之所以称作是半表半里证,是从其病变的性质言,并不是从病变部位言。往来寒热,既是半表半里的性质,因而治疗时,既不能发表,也不能攻里,只能采用和解方法,方用小柴胡汤。这是认识和治疗半表半里证的关键,病证纵然有偏表偏里的时候,亦只能在和解的基础上来加减进退。如第136条偏于里热,就用大柴胡汤来偏于清里;第147条偏于里寒,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来偏于温里。但是“和解”的原则是基本没有变动的。(五)自汗1.表证自汗【条文】〔29〕(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3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31〕不共营气谐和故尔,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综说】《伤寒明理论·自汗》说:“自汗者,谓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者是〔32〕也。”为什么会自然地出汗呢?《伤寒明理论》解释说:“邪气干于卫气,气不能卫固于外,则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疏,由是津液妄泄,濈濈然润,然出,谓之自汗也。”换句话说,也就是体温升高了(卫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