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妈妈的正能量亲密教养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20:39:11

点击下载

作者:(日)山崎房一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日本妈妈的正能量亲密教养课

日本妈妈的正能量亲密教养课试读:

前言

与父母成为朋友,孩子就会变得勇敢。

距离上一次与妻子单独外出旅行已经有好几年了,最近我们终于又有机会一起出行,目的地是位于日本东北的仙台,仙台电视台邀请我与评论家草柳大岁先生进行一个访谈。虽然我经常游走于全国各地进行演讲,但去仙台还是第一次。并且此次是在电视上进行访谈,与以前的演讲旅行相比,我的心情稍微有些紧张。

看到我与往常不同的心神不安的样子,妻子故意说道:“太好了,我一直想去松岛玩。”说完,她小声念起芭蕉的俳句来,“松岛呀,[1]啊松岛呀,松岛呀”,这俳句呈现出松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优美景色。

体会到妻子的良苦用心,我说道:“那我们一起去吧。”

就这样,我俩乘上了开往东北的新干线,向仙台出发了。

一想到结束电视台的工作后,可以和妻子一起游览松岛,我不由地兴奋起来。车窗外风景如画,车上的便当味道鲜美,天空万里无云,这次愉快的旅行拉开了序幕。

吃完盒饭后我不知不觉地竟进入了梦乡。一个孩子啪啪的脚步声把我从梦中叫醒。“安静一点!”

其实把我从舒适的睡眠中吵醒的不是孩子的脚步声,而是随后传来的妈妈那严厉的训斥声。

那妈妈如同阎罗般瞪着孩子,生气的训斥道:“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

我感觉到非常不可思议,这个妈妈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有这么大的怒气呢?

车窗外,依然阳光明媚,满眼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列车像风一样疾驰在其中。

但是这位母亲完全无视窗外的如画风景,只是像对待罪犯一般瞪着自己的孩子。

阎罗——是的!这位妈妈的脸,就如同地狱中审问罪犯的阎罗一样可怕。被这样瞪着,别说是孩子,连我这个大人也觉得心惊胆战。

看到这样一张脸,我的心情立刻一落千丈。

不仅是我,旁边所有的人看到这样一张凶神恶煞般的面孔,心情都会变得糟糕吧。为了躲避这张凶恶面孔,我只能无奈地关上心门,把自己封闭起来。

人之所以会变得不幸,就是因为生活里缺少善意。缺少善意的地方,就只有孤独和失望。

如此一来,事事都会不顺。不仅心情不畅,人也会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相反,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张笑脸呢?我们会变得勇气十足,觉得人生快乐无比。

笑脸与怒脸,在此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果然不出所料,那个被妈妈训斥的孩子独自坐在座位上,呆呆地看着窗外,脸上写满了“我不高兴”。

那位妈妈在训斥了孩子之后,心情好像也非常糟糕。

此时我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以前“妈妈心理学课堂”的一个场景。

讲座刚开始的时候,妈妈们几乎都像是马戏团的驯兽师似的,横眉竖眼,表情非常严肃,她们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严厉。但是随着讲座接近尾声,她们的表情变得越来越柔和。“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必须是朋友关系。”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妈妈们突然都变得笑容满面,和蔼起来。

讲座结束后,所有妈妈都变成了温柔的美女,表情非常柔和。当她们知道教育孩子最基本的是“友情”时,对孩子和自己的那些焦虑、不安和不满等负面情绪都一扫而空。

为什么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相处能够让妈妈们的面部表情轻松起来呢?在本书中您将解开这其中的秘密。

如果用“友谊”来构筑母子关系,孩子也会拥有无限勇气。

友谊和勇气到底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这些疑问稍后将在本书进行详细讲解。

在此我想再强调一遍:教育孩子的过程如果缺少友谊和勇气,必将导致亲子关系不睦,双方无比痛苦。

这次旅行,我在游乐场、饭店以及列车中碰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他们的表现屡屡让我失望。到处都是心情糟糕的母亲和无精打采的孩子,最终也没碰到一对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母子。他们之间没有友谊,有的只是冷淡。没有笑容的母子,是不幸的母子。

母亲给孩子一份友谊,孩子还您一份勇气。就让全新的母子关系从这里开始,向孩子们展现出你们的笑容吧。

如果您只是阅读本书,那将毫无意义。教育孩子不仅需要思考,更需要通过语言和行动给予孩子勇气。当孩子获得勇气茁壮成长时,送给他们温暖的鼓励吧。山崎房一

[1]译者注:《松岛》是江户时代后期相模国(神奈川县)的狂歌师田原坊所著,本作品一度被误认为日本徘圣松尾芭蕉所著,其实为误传。  第一章孩子期盼妈妈的“友谊”亲子关系中缺少友谊,必将导致不睦,双方都会痛苦不堪。1.了解情感是育儿的基础

每当有育儿烦恼的妈妈来向我咨询时,我都会问她们一个问题:“你是儿子(女儿)的好朋友吗?”

她们无一例外对我的问题感到很吃惊,随即摇摇头。

她们之所以来找我都是因为“孩子一点也不听话”或“孩子的表现与自己期望的不符”。也就是说,这些妈妈们只是想让孩子单方面地服从命令,“想让孩子听话”,根本没有想过与孩子建立对等的友谊关系。甚至还有母亲瞪大眼睛惊奇地反问我:“友谊?老师,他是我的孩子呀!”在她们看来,母子之间根本不需要友谊。

遇到这样的母亲,我就需要和她们细细谈论下面这个问题,揪出破坏她们母子关系的“罪犯”来。母爱对三岁以上的孩子有害?!

没错,“它”就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难跨越的障碍。如果不尽快除掉这个障碍,它将横亘在育儿的道路上,阻碍母子关系的正常发展。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相反,妈妈认为“它”才是维系母子关系不可取代的重要因素。“它”的名字就是母爱。

您是感到十分意外,还是感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母爱与爱是不同的。爱是人的正常情感,而母爱是一种本能。

很多母亲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所以她们的育儿之路无比纠结和痛苦,最终累了自己、苦了孩子。

如果意识到母爱本能与爱的差异,那么挡在育儿路上那巨石般的障碍就会骨碌骨碌滚落谷底,彻底地从我们眼前消失。母子关系应该基于超越本能的母爱。

去掉了母爱本能的外衣,妈妈就能站在更客观的角度,更加清醒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小宠物”,而是与自己平等的独立的人。

这样妈妈们就能明白,“母子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母子关系的不是“本能的母爱”,而是“友谊”。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的不是本能的爱,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体谅。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正是本书的主题。亲子关系中去除了本能的母爱,就会变成友情关系。因此,只有当“喜欢”“讨厌”成为育儿的主题时,友情才能在“喜欢”的基础上发芽。

对于孩子来说,本能的母爱不是爱,而是举着母爱大旗的专制。孩子因为讨厌妈妈,所以不听妈妈的话。当他们开始懂事,已经不会轻易屈服于母爱了。

朋友和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喜欢、讨厌等情感、彼此间的体谅,以及为维护关系而做出的努力,这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是需要友好、关爱、同情这些温暖的情感来支撑的。如果没有这些温情的存在,毫不夸张地说,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如果心中充满了愤怒、不服、憎恶,又怎么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呢?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在妈妈心理学教室上课的妈妈们的听课心得。

妈妈心语亲子关系从“命令·禁止·强制型”变为“情感关注型”后,孩子日益振作起来以前,我从早到晚在不断地唠叨两个孩子,直到听到山崎老师说“唠叨不是教育”时,才渐渐地开始控制自己的唠叨。我与邻居妈妈谈起自己这种心境的变化时,对方付之一笑,说:“你这是理想主义。看着熊孩子我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的。”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爱唠叨或许并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我不淡定的内心。一看到孩子,我下意识地就想去唠叨他们,不唠叨他们几句心里就不痛快。烦躁焦躁的时候,我唠叨得会更厉害。听到邻居妈妈的话,我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不唠叨几句心里就不痛快”这种内心焦躁的漩涡。但是,我不能像那位妈妈那样一笑而过。因为在老大的成绩单通知栏里,老师写道:“情绪上有点问题。”当看到老师的评语时,我并没有安慰孩子:“不要担心,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成绩自然就提高了。”我只是一味地训斥孩子。面对六神无主的孩子,我像疯狗一样大发雷霆,甚至骂孩子是笨蛋。小时候,妈妈对我非常严格。一旦犯错,我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妈妈当时的样子总让我担心会挨打,不知不觉中,我也继承了妈妈的脾气。我在停止乱发脾气后才意识到,一直以来孩子们都在小心翼翼地看我的脸色行事。如果没有我的指示,两个孩子从不主动的干任何事情。特别是老大,经常责怪他妹妹未经我的指示或命令就擅自行动。看到这种情形,我深刻地意识到唠叨孩子的罪过。孩子在我的命令声、斥责声中苦苦挣扎。“受妈妈支配的孩子,他们自己不会独立思考,都是通过妈妈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老师您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就是我家的现状。“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做”“妈妈以后再也不批评你们了,所以不必再看妈妈的脸色行事了”,虽然我反复向孩子们强调这一点,但是孩子们好像还是手足无措。想起老师您曾经说过“和孩子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与孩子们多接触,偷偷地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询问他们一天发生的事情。遇到伤心的事情与他们一起叹息,遇到有趣的事情和他们一起开怀大笑。“这是你的不对”“还有其他的办法吧,动动脑子好不好”。以前我对待孩子的方法实在是太冷淡、太粗暴了,现在想来我都非常地痛恨自己。现在的我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温柔地安慰孩子说:“太遗憾了。虽然你很想与小朋友和好,但是小朋友们不谅解你。没关系,妈妈给你颁发一个‘遗憾奖’吧,奖品是陪你下三盘黑白棋。”看到孩子高高兴兴去搬棋盘的背影,心中暗自后悔“以前为什么总是爱唠叨孩子,总是对孩子那么冷淡呢”。有一天,我搂着老大对他说“妈妈喜欢你”。老大听后睁大眼睛吃惊地问我:“妈妈,真的吗?您能再说一遍吗?”听到孩子的反问,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孩子竟对“喜欢”这个词如此渴望,这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老大接着又问:“妈妈,你是喜欢惠子(妹妹)还是喜欢我?”妈妈的关爱和理解是孩子获得成长的动力。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恰当,因为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再让孩子失望了,于是我对他说:“不要告诉惠子呀,这是咱俩之间的秘密。妈妈更喜欢你,因为你是妈妈的第一个孩子呀。”听了我的话后,老大脸上充满了自豪。几天后,老大的行为就有了变化,开始主动照顾妹妹惠子了。他得到零食时,也一定会问:“妹妹的呢?”甚至开始帮妹妹遮掩错误。丈夫最近也注意到了老大的变化,笑眯眯地对我说:“老大最近像个大孩子了。”停止唠叨6个月后,老大拿回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单。一看到成绩单,我禁不住高声欢呼。他的成绩单上一个“2”也没[1]有了,两个“4”像小星星一般在那里闪闪发光。老大也非常高兴,用那双明亮的大眼睛一直盯着我的脸。此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搂住孩子,轻轻地和他道一声歉:“以前是妈妈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实际上,育儿最重要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坚如磐石般的信赖。

礼貌修养、学习成绩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爱的关系”。“我喜欢温柔的妈妈,所以我会好好听妈妈的话。”这是孩子们努力的动力。

母亲的友情会给孩子带来勇气。认可、安慰、怜悯这些都会赋予他们勇气,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所以在一个缺乏爱的家庭里,即使再高尚的教育方针,也是毫无价值的。孩子甚至会刻薄地称呼父母是“伪善者”“利己主义者”。缺乏爱的孩子会很容易看穿父母说教的伪善。

充满爱的家庭,离不开妈妈的笑容。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笑容是世界上最让他们安心的表情。

因此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郁郁寡欢,那么不仅是孩子,连丈夫也会心情沉闷。家里飘荡着的只有冷淡的气氛,没有一丝温情。

如果妈妈每天都笑呵呵的,孩子一般成绩都很好,也非常有活力。因为母亲的爱,能够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同理,如果妻子非常贤惠,丈夫也会精力充沛,更容易在公司里出人头地。

母亲的笑容就如同魔法一样,让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不可思议的活力。因为笑容表达的是爱,爱让亲人们充满活力。

[1]译者注:成绩单为5分制。唠叨是孩子自立的克星

最近,一个妈妈满脸愁容地找我咨询,因为她家孩子成绩急剧滑坡。

我对她说:“对他人和自己过于严格会适得其反。来,笑一下。”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妈妈竟然不会笑。尽管她想笑,但是她的脸部肌肉非常僵硬,她笑不出来。她能够理解复杂的道理,却连一个简单的笑容都做不到。于是这位妈妈认真地问我:“老师,我是不是哪里有问题?”说这话时她皱着眉头,表情十分严肃。

每天都面对着这样一个表情严肃、毫无笑容的妈妈、妻子,每天耳边都回荡着她的抱怨和唠叨声,孩子、丈夫真的是会疯掉的。

最终,这位妈妈得了抑郁症,不得不去神经科接受治疗,三个月后才有好转。毋庸置疑,妈妈的抑郁症治好后,孩子的成绩开始有所提高。

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是根据我的经验,那些拼命想控制孩子的妈妈们、那些用威严压抑孩子的妈妈们,不知不觉中就忘记了对孩子露出笑容。

如果妈妈这样对待一个成年人的话,想必对方早就逃之夭夭了。因为谁都不想有一个令人这样不快的朋友。但是作为孩子,不管他们每天有多不高兴,也无处可逃。孩子们一下子就被抛入了不幸的深谷苦苦挣扎时头顶还飘荡着这样的声音:“说过多少遍了,为什么你就是不听?”“好好听妈妈的话。”

别说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了,母子之间甚至连一丝的友情都不存在。

孩子大部分情绪上的问题,都是这一类“情感的问题”。不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就如同汽车引擎发生了故障,无论如何踩油门,如何打方向盘,汽车都不会前进一步。

这类问题的最终原因还是在妈妈身上,因为妈妈对孩子的爱没有明确表达出来,作为动力的发动机——“情感”出了问题,所以,想要孩子快速跑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很多母亲都明白“爱”在育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要能够温柔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非常配合,非常顺从。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妈妈们忘记了教育孩子时“爱”的重要性,把“命令”“禁止”“强制”当成育儿的王牌,对待孩子表情严肃,虎视眈眈,这实际是本能的母爱所带来的弊端。本能的母爱不是爱,只是“本能的牵绊”

把唠叨当作教育方式的妈妈们在第一个跨栏处就已经犯规。

整天抱怨孩子“有逆反心理”“没有干劲”“疯疯癫癫”的妈妈们,无一例外都是有很强控制欲的独裁型妈妈。整天唠叨孩子、训斥孩子的妈妈们,也属于这一类型。在她们的意识里,与孩子之间跟本不需要什么“友情”。

而不能与妈妈建立友情的孩子们由于感受不到家的温情,很容易关上自己的心门。这样,妈妈会变得更加严厉,于是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原本依靠爱就能够完美解决的“亲子问题”,就这样开始扭曲变形。

不过,只要能够处理好这种“扭曲”,育儿中的问题立刻就会轻松解决。只有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孩子才会顺其自然,茁壮地成长。

亲子关系出现扭曲的原因就在于,母亲用“本能的母爱”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本能的母爱是属于“爱”的前半阶段的最原始的感情。人类受惠于这种本能的母爱,它标志着人类成长的第一步。但是这种母爱本能只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孩子,而对三岁以上的孩子是有害的。原因就在于,本能的母爱是在忽视孩子的感情和人格的基础上形成的。本能的母爱的另一层本质就是它不认为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也不认为孩子是拥有各种情感的独立个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暴君的思想。因此她们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唠叨、训斥孩子,而没有丝毫的包容与体谅。对孩子越依恋的人,这种倾向也就越明显。

本能的母爱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先把这个问题弄明白。

婴儿是没有独立人格的。如果认可婴儿的独立人格,那么负责照顾这个小暴君的妈妈将无立足之地。婴儿喝奶、换尿布、换衣服,甚至连睡觉都离不开妈妈。可以说婴儿在这个阶段是作为妈妈身体的一部分存在的。

在这个阶段,母爱就是万能的。妈妈奋不顾身地把全部的母爱倾注给这个小生命。

如果这个阶段没有本能的母爱的话,那么这个十分任性、十分暴躁、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要依靠他人的小婴儿,就有可能被妈妈疏远、厌烦。

母爱会让妈妈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分身,不管婴儿如何闹,也不会丢弃不顾。反之,妈妈也没有把婴儿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妈妈在不厌其烦地照顾婴儿,全身心地保护婴儿的同时,她们也把婴儿看作自己的一部分,自己能够完全地支配他。

婴儿与妈妈的关系,不是独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通过本能的羁绊连接在一起的。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的不是平等的爱,而是依存与溺爱的关系。

妈妈心语不靠本能的母爱,而靠情感交流(信赖、友情)维系的母子关系,会使孩子活力十足在讲座上得知“本能的母爱不是爱”“唠叨的本质是本能的母爱”时,我非常震惊。一开始我是比较抵制这种观点的,但是通过实例并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渐渐认可了这一观点。本能的母爱的确不能把爱传递给孩子。一直以来,我就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无意识中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一方面,为了孩子我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在内心深处我以自己为中心,甚至存在着自己离世那一天也把孩子一起带走的可怕想法。这其实是很容易混淆为“爱”的本能的母爱在作怪。因此不管我如何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这就是“爱”,这种“假冒的爱”都不能传递给孩子。对我来说,我是很难接受老师讲授的“本能的母爱和爱是不同的”这一观点的。于是我准备了很多反驳的例子,想在发言的时候一吐为快。但听老师讲到“孩子们特别期盼妈妈温暖的话语”时,我意识到我的确做错了,此时从内心认可了老师的观点。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一周,我没有对孩子说过一句让他们感到温暖的话。老师讲述了一个“母子自杀”的故事。在美国,母子自杀是犯罪,但在日本却被当作值得同情的悲剧。在听老师讲到“本能的母爱中包含着杀子的倾向”时,我感到非常震惊也非常抵触。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也发出了这样一种声音:“不能成为愚蠢的母亲。”孩子对于本能的母爱一方面有强烈的依赖感,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本能的恐惧感。听老师讲到这里,我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自己家的老二。他是一个爱哭、胆小的孩子,越是批评他,这种倾向就越严重。课程开始的一周里,我努力把“教育”“教养”等词汇从脑子里清除出去,努力让孩子心情愉快,时刻对孩子保持笑容,经常倾听孩子的心声。但是,每天我还是有几次忍不住的时候,话到嘴边了,硬把它们吞了回去。管住自己的嘴,放松对孩子的管教,也是需要一定努力的。终于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在我面前不再那么放松、随意了。他们的笑容、话语变少了,仿佛他们转过了身,把后背留给了我。即使我主动和他们说话,他们也是一种拒我于千里之外的态度。那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母子之间已经不能心心相印,可作为母亲的我不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还继续训斥他们、唠叨他们。我想起以前的做法,感觉自己非常可悲。以前的我看到对我关上心门、什么都不对我吐露的孩子们,不但不进行反思,反而像警察似的不断地责问他们:“你这什么态度?给我把话说清楚!”所以,当我尽量控制对孩子的责问后,我与孩子之间突然变得无话可说。我是一个从未对孩子说过暖心话的妈妈。一开始,只不过是想忍耐一周。如果没有效果的话,就继续贯彻我以前的教育方针。但是,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后,我的想法改变了。停止唠叨之后,我才有幸看到了孩子真实的一面。既然要扮演一个不唠叨的温柔的妈妈,至少要扮演到孩子能够在我面前卸下伪装,表现出自己真实一面为止。我把这个计划告诉丈夫后,他也非常赞同,同时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仅孩子忍受不了你的唠叨,我也受够了。”的确,以前丈夫在风和日丽时提议出去郊游,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我。丈夫说道:“你总是立刻提出异议,不断抱怨,爱与其他人比较。这是你的一大缺点。”听了丈夫的这些话后,一直嘴上不饶人的我也无言反驳了。一直以来我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是最佳方法。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们对我关上了心门,丈夫对我也是欲言又止。他们想对我说的话很多,却都憋在了心里。我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唠叨了,这期间我努力静静地在家里等待孩子回家,孩子回家后,温柔地照顾他们,不再去训斥他们。要想靠近孩子们那颗离我远去的心,我知道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丈夫说最近孩子们比以前快乐多了。我在厨房洗菜的时候,大女儿会在我的身后说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看完电视后,大儿子会主动地回屋写作业。最让我欣慰的是,那个不擅长交朋友,被老师说过很多次的小儿子,最近竟然往家里带了三个朋友。在客厅里,大女儿和大儿子也加入进来。看着孩子们快乐玩耍的样子,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我家的孩子们真是变了。我给孩子拿来了点心、果汁、红茶等,一开始孩子们非常吃惊,渐渐地也就习惯了我的存在,开始认真地玩他们的游戏了。吃完饭后,小儿子和我讲起他刚刚学会的那个好玩的游戏。此时的我只是认真地听他讲,做一个好听众,不断地附和他。坐在一旁的丈夫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种事情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现在的我幸福满满,因为孩子们渐渐回到了我身边。老师说过,育儿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由情感问题引发的。育儿同恋爱、交友一样,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存在着“好恶”“悲喜”等情感的。如果仅靠本能的母爱来育儿的话,就会立刻把这些情感问题抛到九霄云外。因为本能的母爱不认可对方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就不会注重感情的维系,而是理所当然地下命令。这就是序言里提到的难以跨越的障碍。

妈妈们一直认为“不严厉的话,孩子根本不当回儿事”“一给他们好脸,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在前文我曾说过,“母亲是一个想完全控制孩子的独裁者”。对孩子来说,妈妈这种强权的控制根本没有理由。但是对妈妈来说,她们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母爱。

她们以母爱为借口,来训斥、命令、支配孩子。

育儿时只要掺杂上母爱,那么母子之间必定会发生情感问题,因为母爱根本不是爱。所以孩子从母亲的态度和话语里感受到的都是严重的人格侵犯。

教育原本是人(母亲)与人(孩子)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进行的情感交流,但是母亲单方面地打破了这个规则。

有妈妈这样问我:“山崎老师,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客客气气的,能教育好他们吗?”好像我们又回到了“起点”。接下来,我将向大家讲述“如何把母爱升华成爱”。2.从“本能的爱”到“情感的爱”再到“理性的爱”

很多妈妈认为,爱与水、空气一样,一开始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属于盲目乐观主义,或者说她们仅仅看到了人生的表面,没有抓到其深层的本质。“爱原本就是存在的。”这种乐观主义有时候会引发无可救药的悲剧和混乱。因为这世上原本没有爱,需要我们去努力培养爱。

爱仅指你对别人说的话和对别人的行为——这种说法或许更容易理解。“爱不是个名词,而是个动词。”

因此,“心中有爱”这一说法,只会伤人伤己,有时还会把我们的人际关系搞得乱七八糟。

爱不是一种“存在”,而需要去“创造”。如果两个人只是漠然相对无所作为,那么即使是母子,这种关系也会变得冷若冰霜。为人父母不是“爱的证明”

有个妈妈坚信自己对孩子有无限的爱,却被孩子骂成“死老太婆”,并遭受到孩子的家暴。不管孩子如何打她踢她,她都一如既往地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自己已经长大的孩子。

这位妈妈错把母子关心当作“绝对的爱”。她不断地念叨这一句话:“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生的。”这句话让孩子越来越反感,最终激怒了孩子。孩子期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而母亲给他的只是絮絮叨叨的母爱。对孩子来说这种母爱不是真正的爱。

有个小姑娘患有严重的抽动症,现在她一看到妈妈就想逃跑。因为她妈妈一来医院就像神经质似的不断地叨念“快点好起来吧,快点好起来吧”。

据我所知,以前甚至还有一个16岁的少女,为了让妈妈为难,特意去做违法的事情。可悲的是,她妈妈一直认为这是因为“她女儿比别人差”,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

实际上,这些妈妈比任何人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她们没意识到,她们给予孩子的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本能的母爱。爱应该是站在对方立场上为对方考虑;母爱本能则是母亲对自身感情的忠实反应。

孩子们都非常讨厌只有本能的母爱的妈妈。她们的妈妈已经完全破坏了亲子之间的“平等关系”,她们认为亲子关系就是伟大的“爱的证明”。

对孩子来说,这只不过是父母莫名其妙的固执坚持而已,他们不需要那些藏在心里的爱,他们需要以某种形式表达出来的爱。

如果妈妈们意识到“爱不是自然存在的”,就会明白爱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不通过语言和行动,爱是不会传递给对方的。

遗憾的是,很多妈妈深信“母子之爱”原本就是存在的,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于是妈妈们认为这就是真正的“爱”,在这所谓的“爱”的名义下,想让孩子完全受控于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

而孩子们却是拼命反抗。孩子们知道妈妈给他们的并不是真正的爱,只不过是充满控制欲、充满轻蔑、无视人格尊严的本能的母爱。

妈妈心语告诉孩子“妈妈喜欢你”“妈妈是你的伙伴”“你是妈妈的宝贝”,孩子会变得活力十足幼儿园老师说我家孩子可能有“情绪障碍”,我吓得两条腿直打哆嗦。老师说前几天在幼儿园进行的智力测试中,我家孩子得了最低分。问了孩子相关情况以后,我发现原来孩子不喜欢考试,他自己采取了抵抗行动,在考试中要么把笔扔掉,要么钻到桌子底下藏起来。幼儿园的老师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判断孩子患有“情绪障碍”。我家的孩子一开始就不喜欢上幼儿园,哭着去幼儿园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每天起床后,洗脸、上厕所、穿衣服,甚至吃饭都需要别人帮忙,自己什么也不干。我一说他,他就大哭,真拿他没办法。我没结婚的时候就是某制作公司的经理,有孩子后也没有辞职,经常因为出差把孩子交给婆婆照顾。丈夫抱怨我说,孩子之所以爱哭,就是因为我对孩子的冷淡造成的。我去幼儿园,听到的是老师讲给我的骇人听闻的消息;在家里,我被看作是孩子教育失败的罪魁祸首。在这些压力面前,我感觉快要崩溃了。正在此时,我听到附近有个妈妈说,有专门针对幼儿教育的培训班。于是我每周向公司请两次假,带着幼儿园放学的孩子参加培训班学习,但是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正当我束手无策时,从报纸上看到了“妈妈心理学教室”的介绍,于是决定去试试。第一周,我学到了“要想让孩子改变,妈妈先要改变”“改变孩子的三大魔法句子”。从第二天开始,我就抛开了盘绕在心头的各种烦心事,尽量表现得很快乐。如果我的不安和焦躁会不知不觉地传染给孩子的话,那么要想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我自己。我就自己是否需要辞职一事咨询山崎老师时,老师给我的建议是:先试用一下三大魔法句子,看看效果如何,再决定是否辞职吧。听了老师的建议,我松了一大口气,在家里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孩子不需要藏在妈妈心里的爱,他们需要的是妈妈温暖的话语和理解的态度。山崎老师说,我家孩子之所以如此任性,其实是想确认一下妈妈对自己的爱。听了老师的话后,我每天早上都努力帮孩子换衣服、洗脸,照顾他吃饭,并且在他耳边温柔地对他说:“妈妈帮你穿衣洗脸,都是因为妈妈喜欢你。”“妈妈是你永远的朋友。所以如果你不喜欢培训班,直接告诉妈妈咱就不去了。”晚上睡觉时,我摸着他的脑袋轻轻地对他说:“你是妈妈的宝贝。”就这样一周之后,原本总是和奶奶撒娇的孩子开始向我撒娇,也变得爱说话了。更让我惊奇的是,早上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也开始自己独立完成了。老师还讲道:“孩子把妈妈刚收好的衣服扔得到处都是,用东西随便砸人,这些恶作剧都是孩子潜意识里想引起妈妈的注意而造成的。所以妈妈不要训斥他们,而是要向躲在房屋的角落里默默观察妈妈反应的孩子寻求帮助,让他们帮自己一起收拾。”每天,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抱着孩子读会儿书,和孩子一起玩一会儿。孩子感冒生病时,立刻请假,陪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妈妈是爱自己的”。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渐渐地不再乱扔东西,也不随便破坏东西了。如果孩子问我:“妈妈,你会为了我不去上班吗?”我会回答他:“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妈妈就不去上班了。因为对于妈妈来说,你是最重要的。”听到我的回答,孩子脸上露出了愉快满意的笑容。幼儿园的老师也对我说:“最近孩子表现得特别好。”听说我们每周都去的那个培训班将进行智力测试时,我非常担心。倒不是担心结果,主要担心孩子能不能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认真地答完题。这测试不是测试孩子,更像是在考验我,让我如坐针毡。考试当天,孩子在里面答题,我一直在外面祈祷。当看到从教室里笑眯眯走出来的孩子后,我心里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以前幼儿园进行智力测试时,他在教室里大哭,不仅让老师非常为难,连教室的氛围都破坏了。现在看到他的笑脸,我感慨万千。几天后,培训班发成绩单,孩子竟然得了一个大大的“优”,老师也表扬说“成绩不错”。这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回家时,我拉着孩子的手边走边聊天,绕了一大圈才回家。以前的所有痛苦,都烟消云散了。“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孩子说一些温柔的话,是非常重要的。”衷心感谢教会我这些的山崎老师。

爱,是笑容,是温柔,是快乐,是温柔的话语,是富有爱心的行动,是充满温情的牺牲精神。

但是,很多妈妈只会命令、强制与禁止,只会从早到晚地唠叨孩子,只会给孩子一副严肃的表情。她们只会把爱藏在心里,在心里默念“妈妈是爱你们的”,这样一定会导致孩子的反抗。

孩子不需要藏在妈妈心里的爱,他们需要的是妈妈温暖的话语和理解的态度。

爱藏在心中,不表达出来,等同于没有。或许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虚幻的爱没有更好。因为孩子被这种根本感受不到的妈妈的爱紧紧地束缚着,累得喘不过气来。藏在心中的爱等于没有爱

爱藏在心中是很简单的事情,不需要花费任何精力;而用语言或行动表达出来的爱,却需要花费相应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如实现孩子想去海边玩的愿望,是需要相应的开销和精力的。

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只要你高兴,想去哪里都行”,这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

但是很多妈妈把需要表达出来的爱深藏在心底。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不表达出来,不明示的爱,都不是爱。

妈妈们所谓“藏在心中的爱”,却经常以喋喋不休唠叨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爱,是对孩子的监视、责备,甚至是对孩子的攻击,这样的行为对孩子是非常残酷的。

很多妈妈错把藏在心中的爱当作真正的爱,完全没有意识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明确表达出来的爱。除此之外,她们就只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唠叨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黏人!”“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精神!”

原因就在于这时的亲子关系已经不是爱的关系了。

每次有机会接触到问题少年和拒绝上学的孩子时,我都会对他们说:“爱是不存在的,需要自己用双手去创造。”

听到我的话,孩子们都会认真地点点头。其实孩子心里都明白,爱是有形的,但他们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导致孩子非常憎恨自己的父母,最终成为教育孩子失败的典型。

孩子是爱的“现实主义者”。他们不认为世上的爱是泛滥的。他们既不是任人宰割的老好人,也不是反应迟钝的马大哈,更不是相信所谓的“无形的爱”的空想家。

孩子们都明白不付诸行动,不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爱,根本不算爱。所以,如果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就会感到非常寂寞。

爱是客观存在的,无须做任何努力。这样的想法与其说是对爱的误解,不如说是蒙住了妈妈双眼的迷信。

把本能的母爱变成真正的爱,这需要妈妈做出改变。3.为什么父母越“体谅”孩子,孩子越容易独立呢?

给予孩子的爱,必须有三个层次,并且是依次变化的。高中生所需要的爱和婴儿所需要的爱是不同的。

但是妈妈们很难做出区分,有的妈妈甚至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三种不同的爱”。爱的三重奏

这三种不同形式的爱,并不是毫无关联的独立个体,而是有一定顺序和交叉的。它们是三重奏。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三重圆圈。

最里面的圆圈就是“本能之爱”。因此,这个爱是盲目的,适用对象是婴儿。

第二个圆圈是情感之爱。我把这个爱叫作“体谅之爱”,适用对象是幼儿。

最外的圆圈是以尊重人格为前提的“理性之爱”,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这种形式的爱不仅会使亲子关系融洽,也有利于孩子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三种不同的爱分别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对于感情的需求。

婴儿时期需要的是本能的爱,这也是本能母爱的全盛期。这种爱,是完全受本能支配的,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妈妈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一部分,盲目地倾注大量的爱。此时这种无条件的爱培育了孩子的信任感和乐于与他人交流的爱心。

幼儿时期是情感之爱,在这个时期妈妈需要做的是温柔地守望着蹦蹦跳跳玩耍的孩子。这时候爱和情感是一体的,感受到被爱的喜悦和爱的满足感,让孩子非常兴奋。

这个时期,妈妈应该十分清楚孩子的喜悦、惊恐、不满和悲伤。开始与妈妈有心灵的交流之后,孩子就会开始慢慢萌发人格意识,慢慢地学会把自己的欲望、好恶、喜悦与悲伤表达出来。

第三阶段就是理性之爱。虽然孩子还不够成熟,但是已经开始成为与父母拥有同样情感和理性的独立人。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对一的作为独立人的交流。

这个时期的孩子为了向大人显示自己已经长大,特别爱逞强。其实在很多事情上他们的确可以被称为真正的“大人”了。这时的母爱如果与孩子期望不符的话,就会受到孩子的强烈抵抗。

如果妈妈用“适用于婴儿”的爱来支配、保护、干涉需要体谅和友情的孩子,会导致孩子强烈的不满。这就是逆反期的前兆。出现这些征兆时,很多妈妈却认为孩子“太不懂事”“你竟敢忤逆父母”,会更加严厉地训斥他们。

孩子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从这时就开始萌芽了。如果父母对孩子三个不同阶段的爱切换不及时,孩子的心中就会产生一种饥饿感,很容易陷入不安和不满足的境地。

妈妈心语妈妈的关爱和理解让孩子信心满满走进学校今年5月初,发现孩子有不想去上学的迹象。新学期一开始,矢光变得很没精神,让我非常担心。终于在装病休息了一次之后,他不想去学校了,每天早上去学校之前都会闹一通。一开始,因为他装病偷懒的毛病,我狠狠地批评了他,丈夫还揍了他一顿。虽然他最后哭着出了家门,但却没有直接去学校。从此以后他上课经常迟到,我一周会收到好几次孩子上课迟到的家长通知。[1]我的儿子是3月出生的,比其他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成熟得晚。上小学时,他比其他孩子小一些。按身高排队时,他总是排在最前面,做事情他也显得幼稚一些,在班级里好像总是拖后腿似的。四年级的时候,儿子交到了好朋友,每天过得很愉快。但是,五年级后,他突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那时孩子换了班主任,与好朋友的关系也破裂了,但是我没有把这些变化当回事,认为只要熟悉了新老师,交到新朋友,孩子自然就能像从前一样了。完全没想到孩子会拒绝去学校,我一下子惊慌失措,只知道训斥孩子。老公也束手无策,只知道大发脾气,说我“过于娇惯孩子”等。我家孩子一直以来非常温顺,从来不和父母顶嘴。但是开学两个月以后,他经常把书包里的东西从窗户扔出去,把课本撕破,把铅笔掰断,他拒绝上学校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一直大发脾气的老公对于孩子顽固的态度也无计可施了。我去学校找老师寻求解决办法,老师也只是感叹“真是没办法啊”,给不出一点有用的建议。碰到邻居和其他孩子的妈妈,他们总是安慰一句“真是辛苦哦”,然后刨根问底地打听孩子的情况,不知不觉中我成了满足其他妈妈强烈好奇心的对象,出门对我来说成了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平日里,孩子的朋友们都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如果孩子不拒绝去学校的话,我也会洗洗衣服、买买东西,过得非常忙碌。但是现在一想到孩子拒绝上学,我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怒火中烧,感觉自己都快得神经病了。总之,自从孩子拒绝去学校后,我们夫妻俩也变得无精打采起来。在我快精神崩溃时,孩子的外婆从老家过来,陪我聊天。正处于极端焦虑状态的我,听到外婆对孩子说“想去学校的时候再去吧”时,不由得歇斯底里起来,与外婆发生了口角。几天后,孩子的外婆打电话告诉我一条热线新闻,说川崎市正在举办“拒绝上学咨询指导讲座”。第二天我就立刻报名参加讲座。在讲座上我学到了一个新词汇——“自我肯定的力量”。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人如果不能自我肯定,是不会有所进步的。过于批评自己、批判自己,或者对自己过于苛刻,都是一种自我否定,这只会给自己的生活热情泼冷水。听了老师的话,我意识到以前的做法完全是一种自我否定,对儿子也是一样。“其他的孩子都会,为什么你不会呢?”我回家与老公商量,老公大力支持我学到的方法,决定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这个方法就是对孩子表现出同情,握着孩子的手对他说:“儿子,妈妈知道你很痛苦。但是没关系,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暑假,我们除了带孩子去冲绳玩,老公还带着孩子去钓鱼、去游乐场玩,让孩子的心情来个彻底大放松。老公改掉了“你真笨啊”的口头禅。看到父子俩笑嘻嘻地一起尝试着做事情的样子,我不由地嘴角上扬,同时意识到自己也必须加油了。我要给孩子灌输一个“自己很棒”的信念。有了对自己的肯定,孩子才能信心满满地去学习。孩子一直落后于同班同学,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还不断受到父母的批评。在这双重夹击下,孩子怎么会不丧失自信心呢!山崎先生就曾经出现的孩子相继自杀的事件进行了如下分析。“经过我们调查,所有自杀的孩子都被要求写过‘检讨书’。让孩子彻底地进行反省,就是不断地让孩子进行自我否定。”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后背直冒冷汗。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要求孩子不断进行反省,不允许他辩解。孩子因为年龄较小,很多其他孩子已经会做的事情他都不会。看到他若无其事的样子,我们非常着急。为了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我们经常敲打他,说他是个“笨蛋”。这些行为都无意识地践踏了孩子的心灵。暑假接近尾声,9月孩子是否会去学校的事情我已经不介意了,因为此时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如果孩子还不想去学校,那就休学一年,明年4月重新再上五年级也没有关系。回想一下,孩子拒绝上学后,不仅是他自己,连我和老公也都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脸训斥孩子是个笨蛋,一直否定孩子,孩子也一直默默忍受着我们的高压专政。现在一切都变了。孩子变得主动了,不再看我的脸色行事,自己在房间里制作塑料模型。做好的机器人、汽车等,他都会自信满满地摆在门口的鞋柜上。前几天,孩子用了半天的时间整理课本、笔记本和铅笔盒,好像慢慢地在为重新去学校做准备了。自从我们不再打击孩子,不再骂他是“笨蛋”后,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活泼起来。孩子问我们:“我不去学校,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呢?”我坚定地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听到我的话后,孩子的表情一下子轻松起来。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听了我的话后孩子的脸色看起来特别好。追记——这个孩子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从9月份开始去学校了,一年后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他妈妈非常高兴地写了这篇文章。

这三个阶段,根据年龄可进行如下划分:

①盲目的爱——0岁到3岁——本能的母爱

②感性的爱——4岁到6岁——同情

③理性的爱——小学到高中——友情

要想掌握育儿之道,必须牢记育儿路上这“三重奏之爱”,孩子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这样“分成三个层次的爱”。但是,这三重爱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也可以这样说,育儿过程就是不断修补“失败”的过程,修补三个不同时期爱的转换的“失败”的过程。

在爱的转换上所有人都会经历失败,完美的育儿过程是不存在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依据这三个阶段理论,补充相应的不足之处。

[1]译者注:日本每年4月开学,1月1日至4月1日出生的孩子是6岁上学,4月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是7岁上学。父母的冷淡会引发孩子严重的亲情饥渴

有些中学生还向父母寻求本能的爱,这时需要再让他们感受一下被父母本能的爱包围的感觉,因为他们在婴儿期没有充分地享受这种本能的爱。

如果孩子想要同情心,那么就给予他们足够的同情心。因为他们幼儿期缺乏由父母同情带来的喜悦感。

育儿的关键就是,进入某一时期,就给予孩子这一阶段足够的爱,但是也不能完全抛弃前一个阶段的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既希望获得新形式的爱,也不想失去目前的爱。

婴儿时期,本能的爱和肌肤接触就会让他们心满意足。进入幼儿期,他们既需要新阶段的爱,即同情心,也需要保留前一个阶段的本能的爱。

友情之爱也是一样。即将长大的孩子需要的是友情,但是母亲也需要时刻准备好“本能之爱”和“同情之爱”,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在前一个阶段如果没有充分享受妈妈给予的爱的话,到了下一个阶段,这种“不满足感”会经常被唤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某某情结”。

已经上中学的孩子向妈妈撒娇;上高中的女儿为了得到妈妈的支持(同情),就像妈妈的跟屁虫似的走到哪跟到哪,喋喋不休说不停。这时候妈妈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撒娇”“给与孩子同情心”,满足他们前一阶段的爱。如果拒绝孩子的话,孩子就很有可能被这种“情结”压垮。

本能的爱、同情心、友情都是感情的基本形式。它们如同食物一样,是需要足量供应的,如果摄入不足就会进入饥饿状态。

关于饥饿状态我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就为什么它们会引发问题做一下补充说明。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同情心以及友情这三重感情,他们会一直努力要求直到获得为止,他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但是,孩子们并不贪心,只要获得就不会无限度地索求。上一阶段的爱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安心,然后期待着下一个阶段的爱。

人类如果不能依次获得本能的爱、同情心、友情这三重爱,是不会完全长大的,这一点各位妈妈们需要牢记。

孩子为了获得成长路上的这关键的三重爱,一直拼命地向父母索求。

以前的妈妈都是非常温柔的,总是把宝宝抱在怀中,体谅他们,不断地鼓励他们。所以孩子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足量的三重爱,顺利成长为胸襟豁达的大人。在母亲温柔的怀抱中,一开始就具备了这爱的三大要素。

但是,现在的妈妈或许受到所谓教育论的影响,根本不想给予孩子这三重爱,如“娇惯让孩子养成坏习惯”“父母大包大揽的孩子会变懦弱”“严厉教出好孩子”等理论被许多母亲认可。现在的妈妈们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控制、过度干涉。

现在的妈妈完全忘记了教育是在“疼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能够无条件地疼爱孩子,那么这三重爱就会很自然地传递给孩子。

如果过度强调礼貌、学习成绩,对孩子严格要求,那么孩子连母子之间最重要的爱也感受不到了。这时的孩子一直希望获得爱,而妈妈却对孩子冷脸以对,喋喋不休地唠叨。

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孩子心灵处于饥饿状态,并且这种饥饿会不断地发展,甚至会有发展成为神经官能症的倾向。

如果母亲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孩子的这种倾向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发展成为自闭症、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心理方面的疾病。

这种渴望爱的情结,就是如此顽固地盘踞在孩子的心中。消除孩子“爱的情结”的三句箴言

那么母亲应该如何应对呢?

答案非常简单,做一个温柔的母亲即可。其实自古以来妈妈就是温柔的象征。孩子从母亲的温柔里汲取足够的养分,才能够茁壮成长。

做一个温柔的母亲,只需把下面这三句话时刻挂在嘴边即可。“妈妈爱你!”“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妈妈都是你的坚强后盾!”

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请握着孩子的手或抱紧孩子。向孩子传递本能之爱时,如果能够亲密地抚摸孩子,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爱。

第二句话是向孩子传达“同情心”,需要笑容满面地认真倾听孩子说话。

最后一句话是友情的象征,是把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看待,也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育儿路上的必备品就是笑容和这三句话。

妈妈心语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有了妹妹后,感觉妈妈的爱都被妹妹夺走了,自己备受冷落,在学校里也被同学们欺负的孩子,在妈妈让其“撒娇”后,茁壮成长的例子。山崎老师指出:我家8岁的长子在学校里被欺负的原因是孩子的感情饥渴。一开始我不太理解老师的意思。但是,听到老师讲了没有获得足够爱的孩子容易成为弱者之后,我豁然开朗了。我小时候从父母那里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一直觉得很孤单。老师说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爱的孩子,对自己是没有自信的。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老师说自信有两种:一种是“对于自己属性和行为的假自信”,另一种是“对于自身存在的真自信”。孩子只有从父母那里获得支持后,才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是认识到自己的失败、缺点以及不如他人的地方之后,还对真实的自己拥有的自信。成绩好、个子高、有钱,这些都只不过是“对自己的行为和属性的假自信”,与孩子自身是没有关系的。真正的自信是在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后才产生的——因为爱是无条件获得的——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老师的话让我感慨万千。老师说大部分受欺负的孩子都是对自己的存在没有自信的,我听后不由地点头赞同。我家老大在学校里之所以被欺负,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没有自信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