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为小事抓狂:青春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21:38:50

点击下载

作者:(美)理查德·卡尔森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再为小事抓狂:青春篇

别再为小事抓狂:青春篇试读:

前言 致这个时代越来越艰难的年轻人

理查德•卡尔森

曾经,我喜欢做个年轻人,但是,有时我又很恨自己是个年轻人。通常我很积极进取,有时却又漠不关心。偶尔我会有些憧憬与目标,但是其他时候我又完全搞不清楚方向。有时我很友善,但其他时候我可能很自私,甚至真的很讨人厌。我第一次谈恋爱时还处于青春期,那时也是我在学校第一次考试不及格。我是个很有天分的运动员,却不是个好学生。有时我很有自信,但出糗的状况也很多。念高中时,我很怕上台演讲,我曾为此昏倒过两次。对于未来我莫名兴奋,但同时又有点害怕。我大概就是一个典型的年轻人吧!

但是不论我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在内心深处,我永远是个快乐的人,一个天生的“和事佬”。我关心别人的感受,即使会被残酷的言语伤害。我喜爱也感恩我的生活、家庭与朋友。最重要的是,我不给自己找麻烦,我记得要做对的事情。我猜想你的状况大概也是如此。

在青春期即将结束时,我了解自己以后想从事有关幸福快乐的研究工作,同时帮助别人做这样的事。在大学时,我为美国大兄弟协会在校园中做“大哥哥”——替同学服务,那是我青春时代最精彩的岁月。再加上我参与的一些其他事,它们都教会了我:想要变得快乐又满足,最理想也最可靠的做法,无疑就是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提供帮助。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学到另外一些创造快乐与成功的因素。大部分都是挺简单的事,却都要有洞察力、智慧,以及最重要的能力——不要被每天不断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烦人事所干扰。简单来说,就是别再为小事抓狂!

就某方面而言,我很清楚(我相信你也是如此),所谓的“大事”总会发生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在面对这样的事时,或许除了祈祷与尽力而为之外,我们真的无能为力。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落、困境、阻碍与悲剧,细节虽然各不相同,却一样都是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学习“别再为小事抓狂”是如此重要的原因。当我们不得不处理真正重大的事情时,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但是如果我们连小事都处理不好,面对大事时只会更雪上加霜而已。事实上,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别再为小事抓狂”的道理,我们会慢慢感到压力大、忧郁、沮丧,总是快乐不起来,因为我们不是在面对一些真正的大问题,就是在为一些小事抓狂。毕竟,所有的事不是大事就是小事。

大多数人都同意青春期是很不平静的。综观所有的形势,我也越来越清楚年轻人的生活只会更艰难,不会更容易。这可以从许多很明显的事情上看出来——毒品、暴力、双职工家庭、性问题、父母离婚、同辈压力、侵犯行为与科技的影响。但是其中也有些事是不太明显的,比如没有被需要、被重视的感觉,父母与社会传递的混淆信息,到处可见的坏榜样,力求表现的巨大压力,建立在个人成就上的自我价值,对未来没有安全感,等等,这些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学习别再为小事抓狂并不会让这些事消失,也不能立刻帮你解决所有的问题,却能让你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觉得更轻松一些。原因是当你学会了接纳生命,小事也不再让你抓狂时,你就会懂得用更健康、更容易的方法来处理事情,而不会在困境中挣扎。你会变得更快乐、更满足、更有自信,更能与自己和平共处。时间久了,就算是大事似乎也没那么糟,或者没那么难以克服了。

当我们屈服于一些小事时,当我们困扰着自己与别人时,我们反应过度的行为不只让自己压力徒增,陷入愁云惨雾,还真的会让这些小事挡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我们失去了方向,视线模糊,错误百出,自己把自己打败。我们也会惹恼那些原本可能会帮助或指引我们的人。总而言之,当你想要安然度过青春岁月,为小事抓狂只会让你更焦躁不安而已,这有点像是在又湿又滑的溜冰场中打篮球!换句话说,你自身的挫败与反应会挡在你面前,让你看不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为小事抓狂。首先,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许多人都在这么做。比如我们坐在车里,会看到司机一边诅咒着交通阻塞,一边紧握着双拳。这样的画面很微妙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如果生活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你就应该心烦意乱。”当我们还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见到成千上万这种“赶快为小事抓狂”的例子。回头想一想,当你碰到这种情况时,有多少次会有人对你说:“别担心!交通阻塞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嘛!我们总会到达目的地的,或许还能准时到呢。”这样的事恐怕不会太多吧!

另外一个例子:有人被批评,或是觉得别人不喜欢他,最典型的反应就是开始自我保护或者感觉受到了伤害。同样地,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看到某人被批评了,这个人的反应有多少次是“批评只是某些人表达意见的方式,他们的批评跟我没什么关系,却跟他们自己的需要很有关系。无所谓,不要把这些话当作是冲着我来的”?换句话说,有多少人能够不为批评而抓狂?

如果某些事没有照着我们的想法进行呢?比如工作有点不顺利,接到交通罚单,与别人观点不同,或是钥匙掉了。就像你知道的,典型的反应就是抱怨,期望生活不是这样的,并觉得难过、生气或感觉自己被侮辱了。你有没有观察过人们在杂货店或邮局里排队付账的情形?如果你注意过,你就会看到许多人有着沉重的挫败感:狠狠地盯着手表,或低声议论。在日常生活中,你很难看到人们展现出极大的耐心。

但是,如果你学会了不再为小事抓狂的技巧,你能想象自己的人生会有多么不同吗?如果类似的小事或其他的事,都不再对你造成困扰会怎么样?你能想象自己可以享受多少人生的优势吗?不!你的人生并不会因此变得完美,但是却真的会变得更自在,也更有条理。相比从前,你会更容易与人相处,你的沟通技巧也会进步。大多数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真的很好,就算事情搞砸了,也很快就会过去。同样地,你会更有自信心,因为所有的事看起来都没什么大不了,利害关系也没那么严重了。你也会更轻松地与别人相处,更有耐心与包容心。你会碰到更多有趣的事,因为你越来越有幽默感,你会看到事情有趣的一面。在禅学中,学习放下,不作痛苦的挣扎,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行云流水。而当生活确实如此时,你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前进。

毫无疑问,跟一个不常为小事抓狂的人(不论是不是年轻人)相处,是很棒又很安心的,而你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坦白说,这并不难做到,因为这只不过需要具备一点点的洞察力,尝试一些新的做法,让看事情的角度有点不同而已。事实上,比起你的父母或师长,你可能还更容易学会这个技巧,因为他们有经年累积的习性需要去克服。而根据我与年轻人讨论相处的经验,你们掌握要领的能力比年长的人快多了。

我并不是要对你说教,我也不认为你需要我这么做。我的想法跟别人不同,我并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会比当年年轻的我们还要“乱七八糟”。

我也不是要成为你们中的一分子。我已经三十九岁,长大成人快二十年了。事实上,没多久我的女儿就要进入青春期了。我也不想为了让你对我印象深刻,特意改变我平时的写作或说话风格。我只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这些年来,我收到了许多年轻人的来信,这表示你有能力阅读,也会欣赏我的作品。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只是要与你分享心得,就跟我以前写的书一样。我最大的能力是教导人们变得更快乐,而我相信能教导成人的快乐秘方,同样也能教给年轻人。

我希望你能照这些方法试着去做做看。我想你会喜欢的,这也会让你的生活大不相同。我很幸运能收到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寄来的这么多美丽的信件,他们都说学习别再为小事抓狂的技巧,能帮助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时更有效率。我希望你也有同感。我猜当你将这些想法带入生活中时,会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祝你幸运,尽情享受人生吧!

第一章 你真的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许多年轻人认为他们没法改变这个世界,但其实并非如此,你的每一次关怀、帮助、慷慨、仁慈,即使是一件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使这个世界有所不同。

1. 别把所有痛苦都“吐”在朋友身上

一旦情绪陷入低潮,我们不会像身体感冒时那样,懂得跟人保持距离,反而会拿自己的忧愁去“攻击”那些跟我们很亲近的人,跟他们分享心中所有的思虑、不安与负面的想法。

我知道这项策略的标题会让你很感兴趣。然而,认真来说,如果你真的得了肠胃炎想呕吐,你也决不会想吐在朋友的身上。

不过,有趣的是,当我们情绪上不舒服,就如同身体得了感冒,我们会不知所措。一旦情绪陷入低潮或是觉得很受伤,我们都会想要跟人倾吐。然而,我们不会像身体感冒时那样,懂得跟人保持距离,以免传染给别人,反而会拿自己的忧愁去“攻击”那些跟我们很亲近的人——朋友、父母或其他人。我们会跟他们分享心中所有的思虑、不安与负面的想法。

山姆一个月会有一两次陷入可怕的情绪低潮中。他将这种状态称之为“世界级的思想攻击”。在这段时期里,他会有负面、不安与悲观的想法。他会想象朋友都在跟他作对,他的父母并不爱他,他命中注定会失败(我们在情绪低潮时,有谁不会这么想呢?)。

他的情绪让他觉得糟透了,而且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所以在这时候他会找机会向朋友或别人宣泄自己的感觉,在他人身上“大吐特吐”。他变得易怒,自我保护又有攻击性,把别人的好意推开。

后来山姆了解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情绪低潮期,这一点也不稀奇。他学到的是,这样的感觉与思想只是暂时的,就连最糟糕的想法也会消失不见的。而当这些念头不存在了,所有的事看起来也就都不同了,不再充满敌意,也不再可怕。因为在情绪低潮时,一切看起来真的都很糟糕,可能比原本的实际情况惨得多。山姆也了解到,因为从感觉上来看,低潮的情绪是如此逼真,我们会觉得这时所看到的一切就是事物的本来面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当他第一次明白这一点时,他笑了。比如星期一时,他会很恨这个世界,但是到了星期二,一切又都好转了。他很聪明地想,为什么他要一直被这种“低潮”的假象欺骗呢?何况这样的假象还是一直在变化的!

他明白了这样的假象只是一种暂时性的“情绪感冒”。换句话说,他了解到,自己一个月最多只会有一两次这样的感觉。现在山姆已经很清楚,就算他觉得每个人都恨他,他的世界就要毁灭了,那也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而已。他也慢慢学会,最好是等坏情绪过去后再去面对别人,而不要像以前那样,在情绪最糟时与人起冲突。他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没有多少值得起冲突或担心的事。就算有,也最好等到更能掌控自己时,再出面处理。

这个小小的生活观念的转换,改变了所有事。现在,山姆不会再把别人推开,给自己找麻烦,而是明白了真正发生的是什么事。他能够接受事情的真相——每个人都有情绪低潮的时候,并不需要为此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或是看得太严重。他学到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寻求帮助与支持或者与人分享,却不需要把所有的痛苦都“吐”在别人身上。

2. 你的确能改变这个世界

每一次你为正义挺身而出,或接纳别人的意见,每一次你倾听别人说话或原谅别人,都是在改变世界。即使只是一个微笑,也能使世界有所不同。

我在一家书店演讲时,一位年轻听众与大家分享了这个关于安琪拉的故事。十八岁的安琪拉在动物收容所做兼职,这也是她的一项学校作业。不过显然,她会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她喜欢小动物。

这个收容所的目标是替迷路或流浪的狗和猫找到一个家。如果找不到家,这些动物就会被杀死。这里有好几百只动物需要家,但是只有极少的动物能够很幸运地被领养。

大家都知道安琪拉会自愿多走几里路,多工作好几个小时(没有薪水的义务工作),来帮助这些动物找到一个家。

一天,安琪拉交班之后,朋友来接她。她们俩要去参加一个派对。

安琪拉对朋友说:“我还要打一个电话。昨天有个女人来,她说她可能要领养查理。查理是只可爱的老狗,除了她以外没有别的机会了。明天就是它最后一天在这里了,我一定要想办法帮帮它。”“快点啦!”朋友催促道,“我们已经迟到了。”

安琪拉回道:“有点耐心!我一定要为查理做这件事。”

几分钟后,安琪拉的朋友瞪着手表,越来越不耐烦。最后她对还在打电话的安琪拉大吼:“还不快一点!算了吧!这里有太多动物等着你,你改变不了它们的命运的!”

就在这时,朋友听到安琪拉对着电话说:“真的很谢谢你,怀特太太!没问题,明天我会下去等你,好让你把查理带走。”她挂上电话,微笑地对朋友说,“现在你何不去跟查理说,我改变不了它的命运?”

许多年轻人认为他们没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并非如此。事实上,每当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别人无心犯的错,或是你帮助别人将这一天过得更好,都能使这个世界有所不同。你的每一次关怀、帮助、合作、慷慨、怜悯与仁慈,都能改变这个世界。每一次你为正义挺身而出,或接纳别人的意见,就在改变这个世界。同样地,每一次你倾听别人说话或原谅别人,都是在改变世界。即使只是一个微笑,也能使世界有所不同。

每一次你作出道德的决定,提供你的支持,表现诚实或向人伸出援手时,你都在改变这个世界;每一次你很有礼貌,捡起地上的一小片纸屑,或送出一张感谢小笺,你都在使这个世界有所不同。安琪拉的仁慈并非有多伟大,但是她真的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尤其对查理来说更是如此。同样地,你的举动也会有相同的效果。可以想象,如果每个年轻人都能说服自己,相信自己能使世界有所不同,那么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会有多大的变化啊!那就是我想要生活的世界。也要谢谢你,让这个美梦能成真!

3. 别再为分手抓狂

虽然分手在当时看来好像是世界末日,事实却并非如此。就算再痛苦,你也会重新再爱的。

对于这个标题我有点迟疑,因为我不希望别人认为,我想要把恋人分手的痛苦简单化。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并不是这样想的。事实上,我知道那是青春期最难面对的事之一。

我还记得我第一个认真交往的女友与我分手的情景。当时我整个人都垮了,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我以为我永远都摆脱不了伤痛,也不会再遇到另一个人。

但是我做到了。

事实上,我很高兴。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我就不会娶到现在的妻子克瑞丝,也不会有我们的孩子。我这位前任女友也很为我高兴。之后她也很幸福地结了婚,生了三个美丽的孩子。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很亲近的朋友。

面对分手,我想唯一能让自己好过点的方法就是提升洞察力,看出为什么分手是必要的。虽然这样想有点奇怪,但是如果没有分手,所有的人都会跟自己第一个喜欢的人结婚。可显然那个人并不一定是我们最喜欢的人。事实上,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分手虽然很艰难,但确实是生命中必要的一部分。

当你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分手时,就比较容易不为已经逝去的恋情哀悼而浪费精力。相反地,你可以把精力用来感谢这次分手。当你抱有感恩的心情时,就很容易将精神集中在这段关系所带来的回馈——回忆、成长与共享——的欢乐上。同时你也能让一切过去,重新开始。你会了解到,就算再痛苦,你也会重新再爱的。

我发现,能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分手的年轻人,彼此之间都还能保持友谊。就算当时不行,以后也可以。与其对分手的恋人生气,怨叹他们不能变成自己要的“理想情人”,或是因为某人改变了,辜负了自己的期望,就生气愤恨,等着要报复,还不如对对方保持美好的感觉,真诚地祝他幸福。

对于人性的终极考验之一,就是当你可能已经因分手而受伤了,你是否依然能祝福对方。如果你能这么做,你就会体验到来自爱的神奇治愈力量。你会注意到自己很快就会恢复,重新感到快乐又自信。当你的想法与期望都很积极时,你对别人也会更有吸引力。你会非常惊喜地发现,别人也更能察觉到你心中的爱与宽容。

所以,记住,虽然分手在当时看来好像是世界末日,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可能要花一点时间,但最后你通常会发现,原来分手是一份经过伪装的礼物。

4. 面对冲突,以柔和的态度化解最有效

冷静的头脑与平稳的情绪,会变成你解决问题的武器。当你没有被吓倒时,别人就会尊重你,愿意从你的角度来看事情。

多年前,我看过一场日本合气道的表演。那件事深刻而长久地影响到我对人生的看法。合气道是一种看似轻松,其实却很有劲道的防身术。你要将对手攻击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似乎只要用一点劲,就能让对方束手就擒。

我看的那场特殊的合气道表演,几乎可以说是不可思议。比赛的是两个男人。高个子的那个看起来比矮个子壮两倍,而且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比赛开始后,高个子猛攻敌手,开始挥拳。就在眼睛都还来不及眨一下的时间里,矮个子平静地靠近了那个正在进攻的敌人,悄悄地转到另一边去。一直到今天,我仍然不知道这是如何发生的,但是那个高个子最后躺在了地上,而矮个子站在他身前,毫发未动。同样的模式又持续了几分钟,最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高个子根本没有机会触碰到他的对手,更别谈伤到他。他的怒气消退后,终于放弃了。

我学到的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施展心灵合气道。我发现用柔和的态度来解决冲突或攻击会更有效。与其针锋相对、火上浇油,或是卷起袖子反击回去,我宁可用柔和的方法平息怒气或敌意,而不是任意地发脾气。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例子。在我参加一个广播谈话节目时,一位热线听众反对我提出的主要论点。他带着敌意的口气,对我说了些恶毒的话,显然是来挑衅的。我没有立刻反击或自我保护,而是深吸一口气,试着从他的角度来看事情。换句话说,我躲开了他的攻击,试图缓和他的侵略行为。我很柔和,毫无挖苦意味地认同了他的说法。事实上,我非常赞赏他能从自己的观点来看这件事。

仅此而已。这场争论在没有开始前就结束了,他再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了。我们只是在表达不同的观点而已,谁对谁错并不重要。就算他一直保持敌意,最后也会很难堪,因为我根本没有反击。

你可以想象出,如果我反击、为自己辩解,场面会有多尴尬。我们俩大概都会开始为自己辩解,然后唇枪舌剑起来。最后,不会有赢家,只会有挫折感与未消解的敌意。

重要的是,施展心灵的合气道并不是说你每次都得退让,或是同意对方的观点,而是要在面对任何状况时,都选择一种最完美又平和的回应之道。你要用一种更平和的方法,将冲着你来的敌意化解掉。你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暂停一会儿,或什么都不说。你也可以问问自己是否能下次再处理这个问题,或是说你想要跟这个问题“好好相处一下”。心灵合气道的主要精神在于不要过度反应、过度自我防卫,不要吼叫、嘶喊或是被干扰。你可以把这样的情况看作在跳舞,或是一个以最中肯、平和的手法解决歧见的机会。你冷静的头脑与平稳的情绪,会变成你解决问题的武器。当你没有被吓倒时,别人就会尊重你,听你的话,愿意从你的角度来看事情。

同样的力量可以适用于许多不同的潜在冲突与对立。不论是对朋友、父母或任何与你有关的人,即使是街上的一个陌生人,心灵合气道都是很有力的武器,能帮助你过上平静的生活。从今天起开始练习,你与别人的冲突马上就会减少许多!

5. 别人在说话时,别总说“我知道”

当你自动对别人回应“我知道”时,你真正的意思是“我不想听你说话”。

如果你跟我说:“这就是一个活在现代的年轻人所面临的世界。”而我立刻回道:“是呀!我知道!”你可能会认为我是在敷衍你。你可能说对了。或者,如果你说:“做一个年轻人真的很难,因为……”我回应道:“我知道。”你可能会认为我有点没礼貌。搞不好你又对了。

当然也有些例外。在许多状况中,我们也会说“我知道”,但其实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只是口头上说知道,或假设自己知道。我们在回答“我知道”这三个字时,常常都是在别人还没把话说完前。这是要阻止别人再说下去,或是不想关心对方说什么,以及拒绝别人的一种方式。

当你自动对别人回应“我知道”时,你真正的意思是“我不想听你说话”。你是在贬低他们的意见。你不想倾听的原因,是你觉得自己已经知道所有的事了,或是你只是不想知道这些事,又或许你在等待轮到你说话的机会,或者你没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倾听。不论是什么理由,这种回应都阻碍了你去倾听可能对你很重要的事,还会在你与那位说话者之间造成鸿沟。再说,如果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这样回应,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十六岁的女孩以及她的母亲谈话。这个女孩当着母亲的面,问我能不能提出一个建议来增进她们之间的关系。我的建议是,请她们俩都尽量不要使用“我知道”这三个字来回应对方。那位母亲抱怨女儿经常使用这三个字,尤其是在她提醒女儿该负起责任时,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个回答。同样地,那个女孩也坚称妈妈每天都用这句话来搪塞她,尤其是她想与母亲分享自己的感受时,听到的却总是这句话。当她们听到这句话,彼此都会有不受尊重、不被倾听的感觉。

根据这对母女的说法,这次沟通方式的转变,最后会变成她们关系的转折点,并鼓励她们彼此倾听、互相学习。

这项策略就是有这样的潜能,能立即得到效果。如果你也来试试,你会发现倾听别人说话比以前更有趣了。你会听到他们所有想说的话,而不是被打断的片面之词。除此之外,因为你用心倾听,对方会发现你的倾听技巧进步了,在你身边也觉得更自在了。他们不再神经紧绷,而这也会使你觉得他们更好相处了。总之,好的倾听技巧会形成好的沟通,也能提高双方关系的质量。

最后一个提醒:在你练习这个小技巧一阵子后,请将这个方法告诉你的父母或重要的朋友,这对他们来说可能也很有帮助。

6. 别以为每个人都该喜欢你

虽然我们能掌控自己喜欢谁,却不能掌控别人对我们的感觉。当自己不被某些人接纳时,不要觉得太糟。

一位老友曾向我提出下面这个问题:“如果你在水下五十英尺深的地方,你的潜水呼吸管只有一英尺长,你多久才能呼吸一次?”答案是根本没机会呼吸!无论你试十次、一百次或五万次,你都不可能呼吸。

同样的怪念头也存在于我们的心里,那就是以为每个人都该喜欢自己!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许多人会相信:“除非每个人(或某些人)都喜欢我,否则我快乐不起来。”我想这时,你该问自己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既然这件事永远不可能实现,为什么它还是如此受欢迎?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将希望与快乐寄托在这样一个其实并不可能实现的想法上?”这是个很棒的问题,一旦你看出其中的不可能,你就能从这样的陷阱中摆脱出来。

每个人都希望被喜欢、被接纳。我知道我也一样,我敢说你也是如此。不过反讽的是,大家也都很清楚,绝不会有每个人都喜欢我们或赞同我们的时候。不论你是谁,在做什么样的事,或是你多受欢迎,你有多努力,世上总会有一些人,因为某些理由而不喜欢你。我知道有些人不喜欢我,是因为我看起来很快乐的样子惹恼了他们,很令人想不通吧。

在我生命中的某个时期,这样的事确实曾让我很不舒服,或是觉得受到了威胁。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相信如果我对别人很友善,别人也会这样对待我。而大多数时候,情况的确如此。

然而,我也学到,虽然我能掌控自己要喜欢谁或如何对待别人,却不能掌控别人对我的感觉,以及他们如何对待我。

不过这其中也有好的方面。虽然我不能控制别人是否喜欢我或善待我,但只要我需要,总是有一些人会出现在我身边,为我加油。我也发现了一种完美的默契,那就是在我需要接纳与友谊时,总会适时地有人接纳我,成为我的朋友。这就像是自然的律法。

我会有这些合得来的朋友,只是因为我能接受这个事实:并不是每一个我认为该成为我朋友的人,都会成为我的朋友。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观念。当你不被某些人接纳,而觉得自己很糟时,上述的想法能帮助你摆脱这样的感觉。

下面是实行这个策略的方法。我会对某个人很友善,并希望获得友情的回报。如果这个人依照我的希望作出回应,那很棒,友谊就建立起来了。但是,如果这个人不这么做,也没关系,因为那只表示我们合不来而已,而我只想要合得来的朋友。你会想要一些不喜欢你,或不肯接纳你原来样子的朋友吗?当然不想。难道你想要跟一些并不真正关心你,或只是给你面子才跟你做朋友的人交往吗?免谈!

我只需要一些真正喜欢我原来样子的朋友,反之亦然。所以,虽然我并没有一大堆亲近的朋友,却有一些我真正珍惜的朋友。直到今天,我仍然会遇到一些我乐于与之为友的人,但他们并不一定会这么想。只是,这样的事不会再干扰到我,因为我接受了事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跟我同样的感觉。

要像这样来看待友谊与接纳,需要一点勇气。然而,如果你能理解这么做的逻辑何在,就不会将快乐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过度担心别人是否喜欢你、接纳你。既然没有一个人能让所有的人接纳与喜欢,我们只要确定自己有合得来的朋友就行了。

7. 对于不能掌控的事,接受就好

生活绝不是完美的,也绝不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平顺。对于不能掌控的事,你觉得沮丧不安又会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用“快车道”来比喻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生活。这是一种破坏力强大的生活方式,许多人陷身其中追求刺激,或借以填补生命中的空虚感。这样的生活方式通常包含了极快的步调,缺乏睡眠,作出太多承诺或是参加太多的聚会,从而让你精疲力竭。而能从中解脱出来的幸存者,常会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

另外还有一条需要小心的“车道”,我喜欢称它为“紧急车道”。这是一种不太显眼的更为社会所接纳的生活方式,甚至人们通常并没有察觉。

简单来说,生活在紧急车道上,意味着你把任何事都当作一场紧急事故。每个决定看起来都很困难,每一个错误看起来都是天大的纰漏。在这其中你几乎完全丧失了洞察力。通常你会很匆忙,急着从自己待的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换句话说,你把每天的日常事务都当成了报纸上的头条新闻。比如说,我若正在紧急车道上,当有人批评我时,我马上会反应过度,就好像“理查德•卡尔森被批评了!”这句话被登在了报纸上。

紧急车道式的生活是社会所包容的行为,因为许多人似乎都身陷其中。你朝身边看看,就会发现许多人确实将生活当作了一场紧急事故——戏剧化的事件一段接着一段不断上演。当你问一个人近况如何时,你可能会听到她这样的回答:“我真的很忙。”如果在高速公路上有人在她前面超车,在她眼中马上就会变成天大的事。她会跟别人讨论这件事,并觉得糟透了,甚至采用反超车的危险方式来报复对方。如果这样的人必须要排队等待,或是有什么事出状况了,又或者有人出了点错,总之不管发生任何事,他们都会认为那是一件重要得不得了的大事。

紧急车道式的生活之所以如此有破坏力,原因在于其中充斥着不满足与大量的压力。事实上,你焦躁不安又如此匆忙,只是表示你的压力太大。而所有的事看似都很严重,也只是意味着你在冒风险,你输不起。这会产生焦虑与恐惧,你也很难满足,因为你一直在挑自己与他人的毛病。任何事看起来都变成了大事。

此外,当所有的事对你来说都是大事时,你根本就不可能快乐。你只是忙着忧心、烦恼,希望自己如果没有身在此时此地该多好,或是忙着批评自己的生活。

我认为,离开紧急车道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出其中的荒谬。想想看,花这么多时间忧心、烦恼,是多么傻又毫无意义的事。事实上,我就是会受到批评,而你也一样。我们都会被人超车,损失一些东西,犯一些错误,我们的计划也总是颠三倒四的。但这就是人生。当你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时,你就能接受生活的本质,不会再让自己陷入沮丧的情绪中。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该尽力将事情做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当然应该这么做。但是,对于不能掌控的事,你觉得沮丧不安又会有什么意义呢?

最重要的是,生活就是一件事接着另一件事发生。生活绝不是完美的,也绝不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平平顺顺。但最好的一点是,一旦我们接受生活的真相,就能摆脱一些琐事,过上毫无压力的生活。我希望你也同意,让紧急车道只留给半路上抛锚的汽车使用,其他的时间里,我们都该离开紧急车道!

8. 头发乱糟糟地过一天又何妨?

唯一能够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人,是能够接受自己真实面貌的人。你无须为了喜欢自己而变得与众不同。

当我跟女儿说,要把这条当作策略时,她有点生我的气。她说我作为一个男人,不可能知道头发乱糟糟地过一天是什么感觉。但是我真的知道。不幸的是,我也知道觉得自己没有吸引力、体重过重或衣着不得体的感觉是什么。还记得我去台湾演讲时,刚抵达不久就有机会见到一位大人物。当时我不只因为长途飞行而有时差问题,而且还忘了戴领带。我的双眼发红,也没机会刮胡子。我看起来很恐怖,自己也感觉很糟糕。但是我所能做的也只是对自己笑笑而已。

其实,“头发乱糟糟的一天”通常不只是指头发,还指我们整体的外表与感觉。这个时候,保持一点幽默感能帮助你冷静下来,放松自己。如果你不慌乱,心情就会轻松一点,通常这能够让你减轻挫败感。换句话说,这会让你“头发乱糟糟的那一天”变得更好过一点。

头发是一样很有趣的东西。这一年流行的样式到了下一年可能就落伍了。在某种文化中受欢迎的样式,放到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就有点古怪。

既然外表的美与丑是很主观的,我们就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我们只是在想象别人很在意我们的头发好不好看而已!

我要向你提出一个有趣的挑战,请你诚实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会花多少时间与精力仔细看朋友或是陌生人的头发?可能不太多吧!显然,你到处都可以看到头发,但是你真的会去研究头发吗?就算你真的这么做,你又会花多少时间来想这件事呢?恐怕没多少吧。

好消息是,别人也跟你一样。就算他们真的这么做了,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他们该将精力花在别的事情上呢?

我们的身体是一项天赐的礼物,仔细照顾自己的身体是很重要的。你也可以说,让我们的外表尽可能美好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这世上有太多的超级模特与花言巧语的广告,你很容易就被吞没,从而相信你的头发与其他的身体部位需要有所改变,这样你才能对自己更满意。大错特错!其实这只是要让你觉得自己需要一些广告商品而已——美容产品、化妆品、特定款式的衣服、运动器材,等等。说来悲哀,这些人其实只是要让你对自己感觉很糟糕,或是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从而让你以为需要他们(或他们的产品)来拯救自己。

要成为明星般的“他”或“她”,是一种很大的压力。如果你看起来像某个人,你就会觉得自己更好一点,这其实是很荒谬的想法,也被证实是不正确的。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知道,一旦太在意外表,最后外表如何也变得不重要了。因为不论你是为小事抓狂,或是为外表抓狂,结果只是会让你变得不快乐,充满压力。

你认为每个超级模特都对自己非常满意吗?你猜他们是否也会过度担心自己的体重,对外表没有信心,怕老,等等?你认为美丽的偶像明星会去隆乳或是乱减肥,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感觉很好,还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外表没有信心?你是否觉得,无论一个人外表看起来怎么样,永远都是不够完美的?事实上,唯一能够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人,是能够接受自己真实面貌的人。他们细心照顾自己,作出健康的选择,但从不担心自己的外表。

要克服这个问题,就要从问题的本质来看。这只是一个陷阱。一旦你了解到,你对自己感觉很糟糕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你被鼓励去那样做,你就能摆脱一些不安的感觉。要对抗这种希望外表与众不同的压力,就要决定接受真实的自己,这样你就会对自己感到更满意。

一旦在你心中出现对头发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不安感觉时,看看你能不能消除这样的感觉,把它们看作无关紧要的事。一再提醒自己,你无须为了喜欢自己而变得与众不同。我确信,你有能力认为那个原原本本的自己,就已经很美妙动人了。我也确信一旦你这么做了,你会发现快乐地生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9. 真实的人生无须追求戏剧冲突

每天发生的几百几千件生活琐事,你可以像别人一样看成戏剧化的大事,也可以放下它,大事化小。

我在写这项策略时,其实觉得挺好玩的。说穿了,这只是“别再为小事抓狂”的另一种说法。

我问了十九岁的安妮下面的问题:“回想一下,作为一个年轻人,除了一些真正严重的事件外,你认为一般说来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她想了几分钟之后说:“对我和许多朋友来说,可能就是每天发生的戏剧化事件吧!”毫无疑问,年轻人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但是只要换个角度,下决心别为戏剧性的事件(至少是某一些事件)抓狂,你就能过上更快乐也更平静的生活。

问题是,你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的确,一开始这会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但是我注意到,只要谦逊地承认大部分你认为戏剧化的事情,其实并非都是“生死大事”,就会让你好过很多。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会自己吓自己,一直担心着某些事,而这些事如果多看两眼,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如一位朋友可能犯了错或说错了话,而我们却无法让这件事过去,无法继续过日子,让自己生好几天气。我们会一直想着那个过错,越想越觉得自己是对的。我们甚至会回家,把事情告诉家人,或是打电话给朋友寻求安慰,总之就是不肯把事情放下,让它过去。

类似的几百几千件日常生活的琐事(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被超车,一整天头发都乱糟糟,考试时不该错的却写错了,别人在你背后说闲话,电话线路出问题,丢了东西,等等),其实你都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看:你可以像别人一样,把这件事看成戏剧化的大事,忧心不已,或者你也可以把这件事当作是另一个学习放下的机会。这不但会让大事化小,最重要的是,这对你的心智健康、友谊、幸福快乐都有好处。

为小事抓狂最大的问题在于,会有数不清的事情冒出来要你抓狂。总是会有朋友出状况,被陌生人超车,丢了东西,计划出纰漏,等等。很快地,我们会为了所有的事抓狂,生活也变成一出接着一出不断上演的戏剧。用不着说,这会花掉你大量的精力,也剥夺了你生活中的喜悦。

然而,当你学会把事情放下,你会发现自己的压力减轻了,也不容易被激怒了,你也会有更多的能量与创造力,过充实的人生。

10. 别中了“我要给你好看”的圈套

当我们感到挫败时,会心怀怨恨,陷入要“给你好看”的陷阱。问题是,这真的是个陷阱,因为它是一种自我毁灭,要为此付出代价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朋友跟我说了一个名叫肖恩的年轻人的故事。他很气自己的父母,很想给他们一点教训,或是用某种方法报复他们。他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搞砸自己的数学。他认为这样就能“给他们好看”,因为他的父母都是高中的数学老师。

问题是,他真的很喜欢数学,而且读得很好。

我的朋友为他提供了以下的解决方案。她问他:“你能不能在课堂上更努力用功,然后说服学校给你两张成绩单,一张写的是你真正的成绩,另一张是不及格的成绩?这样你就可以一举两得,好的成绩是给自己的,差的成绩是给父母的。”

肖恩笑得很开心,而且觉得这真是个合他意的好点子。

每个人都会有泄气的时候。当我们感到挫败时,会心怀怨恨,陷入要“给你好看”的陷阱。问题是,这真的是个陷阱,因为它是一种自我毁灭。的确,肖恩会令父母吓一跳,并让他们对自己很失望。但是,最后要为这件事付出代价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自己。他会为自己制造一堆要跟上进度的功课,并且大大减少高中毕业后选择的机会。

我们都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但不代表这是个好主意。我认识一个很爱唱歌的高中女生,但她不愿意参加合唱团,因为她决定要“给父母好看”。我敢打赌,现在她回忆过去,一定不希望自己当年如此顽固。

我知道你在生气时很难做到这一点,我也一样。我们很想反击回去,证明我们的观点。但是,如果你退一步,避免掉进这个陷阱,你就可以避免自己的目标与热忱被摧毁或受到不良影响。事实上,你会觉得很满足,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坚强到不会落入陷阱了。最后你会开怀大笑。

11. 你是专挑毛病的专家吗?

挑毛病的习惯会变成一种基本的心态,你的生活会变成专门在观察、指出别人不完美的地方,以及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态度最容易让你为小事抓狂!

这世上最容易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当个挑毛病专家。从这个名词本身就可以看出,这几乎是所有人的习性,我们总是会看到、想到,更经常会指出自己或别人、社会、世界的毛病来。因为我们的天性是希望事情有所进步,而这世上的确有太多的事需要改进,也难怪大多数人都会陷入这样的习性中。

问题是当你变成一个善于挑毛病的人时,你一定会不快乐,压力很大,并且沮丧不安。当你的头脑基本上只针对问题、困难或不完美的地方来思考时,你的眼中也就只有这样的东西了。时间久了,你会更有挑毛病的鉴别力,到最后就变成了专家。

几年前,我收到十七岁的凯莉寄来的信,她形容自己是“世界级”的挑毛病专家,总是被一些事干扰。别人做的事总会让她生气,对她来说没有任何事是完美的。她经常挑朋友的毛病,对自己的批判更是严格。凯莉变成了一个真正讨人嫌的人,别人都不喜欢跟她在一起。

遗憾的是,直到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意外,她的态度才开始改变。她最要好的朋友在车祸中受了重伤,而最令人难过的是在事故发生的前一天,凯莉刚去见过这位朋友,并且把所有见面的时间都用来批评她交的男朋友、她的生活方式、她与母亲的相处及其他许多不同的事。直到这位朋友受了重伤,凯莉才发现自己已经养成了挑毛病的习惯。很快,凯莉学会了如何欣赏生活(包括不完美的部分),而不是如此严苛地论断每件事。她也把这种新的智慧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其他部分。

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超级挑毛病专家,但是认真一想,其实我们都挺会批评这个世界的。我并不是要你忽视问题,或是假装天下太平,而是试着让事情照原本的样子进行,至少在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在没什么天大的事情时更要如此。否则这种挑毛病的习惯会变成一种基本的心态,一种看世界的态度,最后你的生活会变成专门在观察、指出别人不完美的地方,以及要改进的地方。显而易见,这样的态度最容易让你为小事抓狂!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在看到别人的小缺点或错误时,能训练自己忍住不说,你也就是在训练自己不要为小事抓狂。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你真的会让事情过去就算了,就算是以前会干扰到你的事,也不再重要了。与此同时,你会寻回自己的热情与对生活的兴趣。因为当你不再忙着挑毛病时,会发现生命是如此值得敬畏与赞叹。

12. 面对挑衅,你无须退让,靠边停一下就好

一个生气又爱挑衅的人肯定很容易发生意外。为什么你要介入其中,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呢?反击回去只会使事情更严重,让危险的情况升级。

在我十三岁的时候,父母带我去参加一场助人增长洞察力的研讨会。关于那场研讨会,我只记得一件事。但这件事我一直牢记在心。从那时开始,这件事一直帮助着我,而且每天都在发生作用。

研讨会中的指导老师提出,当你在开车时,后面一辆车开得离你很近,的确是一件很讨人厌又让人沮丧的事。他们紧迫盯人,甚至还闪灯催促你开快一点。有些人还会按喇叭,或是火上浇油朝你示威。我们说的可是真正的恶棍。

然后指导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碰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做?”学员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报复手段,像是“紧急刹车”“把尾灯打开,让对方以为你要刹车”“放慢速度干扰他”或是“也向他示威”。

然而,指导老师的回应却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明智之见。他平静地说:“为什么不保持冷静,靠边停一下,让他到别的地方去发生意外呢?”这真是个精彩的建议。想想看,一个生气又爱挑衅的人肯定很容易发生意外。为什么你要介入其中呢?为什么你要跟这样的人一般见识呢?

就目前的交通路况来说,这样的策略尤其重要。反击回去只会使事情更严重,让危险的情况升级。这么多年来,我在开车时不知用过多少次这样的策略。一直到今天,这个策略从没有让我失望过。在我身后的恶棍总是呼啸而过,永远消失在我的生命中。还有比这更容易做到的事吗?

学习别再为小事抓狂,也包括选择要参与哪类事情,要忽略哪类事情。知道何时该往前进、何时该退一步是很重要的。而在这样的例子中,你不需要退一步,只要靠边停就行了。无论面对何种事,你都会很高兴自己这么做了。

13. 有些事必须在意,有些事过了就算了

小小的争论或不同的意见都会自动演变成一场战争。谁会喜欢跟一个老是在争辩、喜欢起冲突、就是不愿意让事情过去的人在一起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打的仗。虽然我好像应该是“不再为小事抓狂”的冠军,但是我的生活中仍然不时会出现种种挑战。他人与我们之间的差异,以及我们诠释事情的不同角度,再加上生命中一些既有的事实(比如双方意见不合时,谁也无法照自己的意思来做),使得抗争与战斗变成生命中确切的、无法避免的、不愉快的一部分。

对我来说,问题并不在于你是否要为自己的人生战斗,你一定会战斗。更重要的问题是:“你选择的是哪一场战役?”

你可能认识一些人总是不肯让事情真正地过去,为了所有事而争斗不已——他们会纠正别人、与人争辩、专挑毛病、怨天尤人,总是坚持自己是对的,只有他们的价值观才正确,等等。小小的争论或不同的意见都会自动演变成一场战争。

这样的生活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这很耗损精力。任何事看来都严重得不得了,都值得争战不休,那么你的整个人生就跟战场没什么两样。谁想要这样的人生呢?第二,人们会把你推到一边,或是不想跟你在一起。毕竟,谁会喜欢跟一个老是在争辩、喜欢起冲突、就是不愿意让事情过去的人在一起呢?此外,如果你老是处在争斗之中,就没有人会把你的话当真,他们会认为你只是在发泄怒气。

十三岁的莎拉跟我分享了她的想法。她说自己以前是那种会为了某些事争辩不已的人,直到有一天,她才发现自己花了太多精力在战斗上。她开始做了一些事,这些方法对我来说也很有效。一旦冲突要发生时——可能会发生争辩或意见不合,等等——她就会要自己将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争定一个等级,级数则是从1到10(由低到高)不等。比如,当她跟妹妹快要为谁忘了把梳子放好而争吵时,她就会把这件事定为1级;与父母讨论晚上她该几点钟从朋友家回来,可能就要定为5级;如果是老师认为她作弊,就要定为9级或10级了。

她决定,不要为了低于5级的事争辩。她说道:“即使是5级或6级的争论,也得三思而后行。”相反地,她会想办法让事情过去,或想出别的和平解决之道,而不是每次都一定要当“对”的那一方。你可以想象她必须面对的争斗大幅地减少了。现在她有更多时间去做她爱做的事了。

有趣的是,运用这个策略的人也会很快发现,他们真正选择参与的战斗通常也比较容易获胜。当你谨慎地投入战斗时,你会更加注意自己的立场与形势,别人也会更重视你,不敢掉以轻心。

当然,最困难的是如何适当地评定潜在战斗的重要性。我们很容易将等级定得太高,尤其在生气或沮丧时更是如此。所以,尽量将等级拉得越低越好。我首要的检验标准是,只要自己觉得有点疑惑,可能就是把等级定得偏高了。我会努力将等级拉低一点,因为我知道战斗越少,我就越快乐、越放松。莎拉与我都学到了相同的功课。有些仗是值得一打的,但并不太多。我希望对你来说也是如此。

14. 接纳你所犯的错

犯错是无法避免的,现在这个错误再加上其他几百个错误,帮助你成为今天这样更好的人。

接纳你自己所犯的错,是最有威力也最发人深省的觉悟,同时也是让人更快乐的原动力。我并不是要油腔滑调地卖弄:“当然,我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我要强调的是,你应该接纳这样的事实——犯错不只是无可避免的,而且是很重要的。

我曾读过一位禅宗大师的话,他形容生命是“一个错误接连着一个错误”。如果你想一想,就会发现他是对的。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看,生命可以被解释为一连串的错误,一个接着一个,中间只有一点点的空隙。我们搞砸了,稍微调整一下、改变一下,然后继续自己的人生。迟早我们又会犯另一个错误,再从中学习,作必要的调整,然后继续往前进。错误不断地提供我们学习与进步的机会。没有错误,也就没有改变的理由,没有成长。接受这个想法后,当我们或他人再犯错时,我们就更容易原谅自己与他人。当你从这个大方向来看,知道错误有多重要时,你就很难苛责自己(或他人)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故意犯错,或是用不着尽力避免犯错——这是很荒谬的事。这也不是说我们要承受或享受别人所犯的错,并不是这样。我的建议是:错误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能给我们的思想与行为留有余地;错误可以鼓励我们改变方向,令自我成长。

想想那些世界级的运动高手。我看过阿加西的一场比赛,他是世界一流的网球选手。当我发现即使是世界一流的选手也有频频犯错的时候,我对自己的球技也心安理得多了。我也读到过棒球选手贝比•鲁斯在每次打出全垒打之前,都会经历两次的三振。这些都让错误变得更值得深思。

十四岁的时候,我在一个朋友背后说他坏话,而听我抱怨的人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我的心眼很坏,在散布一个恶毒的谣言。当时我并不知道那个被我毒舌的人就站在我身后,听到了我所说的每一句话。他受到了伤害,而我也窘得无地自容。这是我永远不敢忘的错误。

然而,这个错误再加上其他几百个错误,帮助我成为今天这样的人。我从那个错误中所学到的功课远超过任何课堂、演讲或书本中的教诲。那击中了我的要害——我的心灵。我不喜欢这件事,也不引以为荣,但是我真的从中学到了东西。因为这个错误,现在的我成为了一个更仁慈的人。

每个人都会犯错,无论是大错或小错。如果你能将错误当作一种帮助,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作更对的决定,你会对自己更宽容,也更容易度过困难的时光。从长远来说,你犯的错误也会减少。如果别人犯的错伤害到你,或对你有负面影响,你可以运用这样的哲学来帮助自己原谅这些人,然后更自在、更自信地往前迈进。

15. 他人的喜悦也是你的喜悦

这世上最快乐的事之一,就是与人分享你的成功与喜悦,而对方也跟你一样高兴。

我喜欢“由衷地为别人感到高兴”这个策略,因为它很容易,又能确保让你减轻压力,变成一个更快乐的人。这也是你能裨益他人的一种方式。任何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在态度上作一点调整就行了。

所谓“忌妒的习惯”其实是很有诱惑力的。虽然要承认这一点很难,但是当某个你认识的人正在享受快乐或成功时,你似乎难免会有点忌妒或羡慕的情绪。

十九岁的黛安承认说,当她最要好的朋友丹妮丝开始谈恋爱时,她简直忌妒得脸都绿了,而丹妮丝却快乐得不得了。虽然黛安告诉丹妮丝自己很为她高兴,但她心中想的却是:“为什么这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

当你退后一步,仔细看看这种典型的反应,你会发现真正被这样的反应伤害到的其实是黛安。她不能真正地为朋友感到快乐,结果也阻碍了自己收获快乐的能力。她只关心自己的需求与渴望,却限制了自己的喜悦。

然而,当你期许别人幸福,并分享他们的快乐时,你就跟他们一起体验到了快乐。你也一定可以预见到,自己心中的热情会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幸福感。

不论是你的朋友加入了球队而你却没有,还是你认识的人进入某所大学,考试得到满分,得到一个你很想要的工作,状况全都一样。只要你有意识地选择与别人分享快乐,你就能确保自己获得喜悦。

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你有一件很高兴的事,并且与另一个人分享,那个人虽然说“太好了!”,但你却知道这并不是他真正的本意。这种很泄气的经验反而使你自己的快乐被剥夺了一部分。当然,下一次再有什么事发生,你决不会再想告诉他了。

我相信你也同意,这世上最快乐的事之一,就是与人分享你的成功与喜悦,而对方也跟你一样高兴。我的朋友班杰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我有什么高兴的事,都会等不及想要告诉他,因为每次我跟他说了之后,他就会感同身受般地兴高采烈。他替我感到兴奋,并且专心倾听这件事的每个细节。我的喜悦就是他的喜悦,这是我最喜欢他的理由之一。而我的目标也是要成为像他这样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没有特别的方法,你只需要同意:为别人感到高兴是非常重要,也是对你最有益的一件事。当别人快乐,碰上好运,或是达到某种引以为傲的成就时,你只要选择为他们高兴就行了。如果你把这个哲学扩展到你的朋友、父母、兄弟姐妹与其他人身上,你不但能增加自己的喜悦,还能变成一位最好的朋友或亲人,在世上散播幸福与快乐。你也能帮忙建立起一个温柔又慈悲的世界。

16. 像接受雨天那样,接受坏日子

当你预期某件事是无可避免的,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时,你并不是悲观,而是在接受事实。而接受事实就是不再为小事抓狂的根本。

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倒霉的日子。有些日子还真的很糟。我发现在心中为这样的日子预留空间,能帮助你保持冷静的洞察力,还能让这些日子好过些。

在心中为真正的坏日子预留空间,就是要学会预期每个人总是会碰到一些坏日子。这会让你从容面对事实,虽然没有人会喜欢坏日子,但是谁也避免不了这样的日子。对于这件事,没有人能够豁免。

从表面上来看,预期偶尔会碰到坏日子,就像是种了一颗负面的种子,为自己设限或是抱持悲观主义,其实并非如此。当你预期某件事是无可避免的,是人生必经的历程时,你并不是悲观,而是在接受事实。而接受事实就是不再为小事抓狂的根本。

包容偶尔出现的坏日子,就像接受偶尔会下雨的状况一样。下雨时,我们并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接受了。我们在心中预留了这样的空间。也许我们并不喜欢,但却接受了,对于坏日子也是一样。与其慌了手脚,或认为是世界末日,不如对自己说:“好吧!这是免不了的事。我很高兴这样的事并不是天天发生!”通常只需要这一点点的洞察力,或许再加上一些幽默感,就能避免让事情恶化或是把事情想得比原本糟糕。如果没有包容心,你很容易会对自己说:“这样的事老是在发生!”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乱七八糟。

凯莉说她在十八岁时,认为自己碰到了一生中最糟糕的日子。那一天发生了所有可怕的事情,包括她母亲的车在学校停车场被撞,她的书包里装着的唯一一份研究报告被偷了。但是她说,那时她决定不要再为小事抓狂,她要接受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总有几天坏日子的事实,这挽救了她,让她能保持神志清醒。并且,即使是她最讨厌的敌人,她也不希望他们会碰上这样的日子。她已经很明白,坏事发生了就已经发生了,没有变得更糟就该庆幸。至少那一天没有人在车祸中受伤,她也可以再花点时间重新写那份报告。那天她就是这样保持冷静,尽量有效率地处理问题,一天也就过去了。

运用这个策略并不会让你避免碰上坏日子,却能帮助你记得:就算是坏日子,也有过完的时候,接下来的就是充满了希望、更美好的一天。

17. 思想的第一座基石:想什么?

大多数人恐怕没有足够的时间或精神,来反省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换句话说,你知道自己的思想包含了多少比例的快乐、不安、生气、压力、嫉妒与忧虑吗?

你若想立刻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思想可能是最有力的工具。所以多了解我所说的“思想的四座基石”,是非常重要又很有帮助的。如果你能掌控这四座思想的基石,你会发现生活将变得更轻松,也不那么复杂了。你的压力一定会减轻,也更容易跟别人相处。因此,接下来我就要分别说明这四座思想的基石。

第一座基石跟你“想些什么”有关。显然,如果你一天24小时只想着生气、挫折,你的生活必然也充斥着生气与挫折的感觉,那是非常阴暗的一面。你很难去体会喜悦和欢愉或是善待别人。幸好大多数人并不会光想着负面的事或一直有类似的思想。不过,大多数人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或精神,来反省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换句话说,你知道自己的思想包含了多少比例的快乐、不安、生气、压力、嫉妒与忧虑吗?

想象你要煮一碗传统家常口味的蔬菜汤。你可能会去找一些新鲜的胡萝卜、芹菜、番茄、蘑菇、洋葱、青豆来煮汤。重要的是,你会避免使用任何坏掉或腐烂的食材,也不会加入最后会毁掉这碗汤的材料。原因是你非常清楚,如果你汤里放的不是菜谱里的材料,整碗汤肯定就不是那个味了。因此你会很小心,根据一份严谨的食谱来烹饪,自然比较能保证成功。

同样地,你所想的事情正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你所加入的思想,会大大地影响你所体验的感觉,以及你所采取的行动。

就是这么简单却又威力无穷。一旦你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质量画上等号,你就会很注意进入自己心中的想法是什么。当负面或伤害性的想法出现时,你会很快消除掉,或是不会花太多注意力在上面。贾森是一位高中生,他告诉我,这个煮汤的比喻对他来说比任何建议都有效。他说:“对于要想些什么,我会变得很挑剔,甚至有点自私,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我才会想到一些负面的事。”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改变,他说他的人生变得“比以前好了一百倍”。

既然你已经知道,并且很确定负面想法最后会毁了你的感觉,为什么还要在思想中掺入消极、憎恨、自我毁灭、生气或挫败的念头呢?你会发现,你问自己这个问题越多次,也就越会挑剔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讨论第二座基石。

18. 思想的第二座基石:何时想?

同一个问题,在情绪好和情绪坏时来思考,效果千差万别。当你感觉很安全、情绪高昂时,再来想这些困难的问题吧。一切都跟思想的时机有关。

思想的第二座基石跟你想事情的时机有关,就算这个部分不会比“想什么”更重要,至少也是同样重要的事。

我们已经讨论过有关情绪的问题。我们发现,只要你的情绪对了,你几乎可以思考(或讨论)任何事情——问题、恐惧、议论、争吵、计划,等等。只要头脑清楚,你就拥有必要的洞察力、冷静感、宏观的视野与智慧,来帮助你理清结果、找出办法、解决问题,务实地处理所有的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你的情绪很低落,又会怎么样?你会夸大事情,让它看起来比实际状况还要糟糕,你会变得负面、悲观又自我防卫。

换句话说,一切都跟思想的时机有关。

想象一下你的情绪极为低落,很生气、愤怒,又有攻击性。此外,你的母亲(或朋友、爱人、老师、兄弟姐妹,任何与你起冲突的人)情绪也很低落,如果现在真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你一定要跟母亲(或其他人)讨论这件事,你该怎么做?你该在两人情绪都很坏的时候讨论这件事吗,或光是你自己情绪很坏时谈?答案当然是:“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决不要选这些时候谈!”就算真要谈,你也要注意到“情绪因素”的作用,才能避免自己有抓狂的想法!

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我们是否必须至少在某一时间段,去思考痛苦或困难的事情(我们确实会如此),而是什么时候才是想这些事的最理想、最明智的时刻。同样地,答案是应该在你最有准备的时候,也就是你感觉很安全、情绪高昂的时候,才来想这些困难的问题。

困难的部分在于,当你情绪高昂时,并不太会想到那些麻烦事,因为你不会像在情绪低潮时那样急切地想要解决问题。而在情绪低落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生命中的问题与疑难。而此时并不是想这些事的理想时机,因为你缺乏必要的智慧、洞察力与宽容心来解决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谈谈思想的第三座基石。

19. 思想的第三座基石:如何想?

当你觉得挫败时,与其卷起袖子,拼命想找出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不如做个深呼吸,让内在的反思来活动。

基本上,人的思想会朝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两种思想都是很重要又容易辨认的。第三座基石所谈的,就是你要如何思考——开始认识到你运用的是哪种思考方式。

第一种思考方式有点像计算机的运作,完全是分析式的。当你在学习新东西或是想要理清事实时,你运用的就是这样的思考方式。当你在运用这类型的思考时,通常需要花点力气。因为我们脑中需要各种数据,还要通过不断回想,来积极追踪我们的思绪。我们在努力酝酿某种想法。

另一种思考方式则不必费太多力气。这类型的思想让人不会觉得自己在思考,因为当你神志清醒时,想法就自然出现了。当你不急着想些什么时,思考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你可以称这样的思想为“软性”思想。

当我们在运用这类软性思想时,点子会自然冒出来,像是从天而降一样。我们很放松,好像是思想在自发为我们工作。而这类型的思想也可能是非常有智慧又实用的。举例来说,你可能拼命想要记起某个人的名字,却怎么样也记不起来。结果你只好放弃,去做别的事。接着突然之间,这个人的名字就在你脑海中冒出来了。或者,你没法解决一个问题,比如你想不出如何化解跟某人的冲突,结果突然之间,在你洗澡或上学的途中,答案就出现了。这就是我所说的软性思想。

区分这两种思想(或认识你是如何思考的)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为小事抓狂,因某件事而有挫折感,或是找不到答案时,通常都是因为你太“努力”了。或者换句话说,你在思考时也许运用的都是努力型的思考模式,软性思考有点不足。

不妨做个实验,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当你觉得挫败时,与其卷起袖子,拼命想找出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不如做个深呼吸,让内在的反思来活动。最难的是你必须相信,虽然这样的思考看起来没花什么力气,却仍然能解决你的问题。你只是用有点不同、比较柔软的方法来思考而已。

这并不是说某一种形态的思考比另一种好,这两种形态的思考对你的生活都很重要。在我看来,问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似乎都花了太多力气作分析性的思考,尤其是在理不出头绪的时候,还要继续用力想。在运用软性思考时,你也用不着觉得挫败或有压力。事实上,只要是用不上分析性思考的地方,都可以运用软性思考。试试看,你可能会高兴又惊讶地发现,某些特定的问题是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而你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把事情过分夸大。

让我们再往下谈谈最后的第四座思想基石吧。

20. 思想的第四座基石:思想的事实

你我都是会思考的动物。然而,我们都很容易忘记自己在思考。你的思想对你的生活质量而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我知道这听起来太平常了,不过你我都是会思考的动物。然而,信不信由你,我们都很容易忘记自己在思考,因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思考有点像是呼吸,直到此刻,如果不是我提起,你可能都不太会想到呼吸这件事,因为呼吸也是很自然的事。

我希望现在你彻底相信,你的思想对你的生活质量而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第四座基石所谈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停地在思考,而我们的思想会影响整个人生的体验。

认识我们自己的思想,就像是意识到一个事实,即我在思考。比如我开始受不了自己的行程表,我就会想着我有多忙,简直一点时间也没有。我会自认为比别人都要忙,还编出一套为什么会这样的理由。我甚至开始为自己难过起来。

然后突然之间,我清醒过来,警觉到我的脑海里已经塞满了这一天的行程。我已经遭受了“思想攻击”,自己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样的认识会立刻让我觉得好过一点,因为就在这一瞬间,我记起了自己之所以有受不了的感觉,并不是生活步调出了问题,而是我太在意自己的行程表了。

你可能会看看我的行程表,然后说:“但是理查德,这种受不了的感觉也有可能来自于你的生活步调。”如果你退一步想,就会了解到绝不是这样。如果真是如此,我就会一直有受不了的感觉,但我并不会这样。我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时间会感受到压力,也就是当我开始不去做眼前的事,而只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比如明天、下一周、明年要做的事。换句话说,这种受不了的感觉只是因为我没有觉察到自己正在思考这些事。一旦我警觉到了,压力就解除了。

这个策略就是要你觉察到自己的思想(警觉到你正在思考的事实),而且很可能就是你的思想在前面阻碍着你,让事情变得比原来还要糟糕。我收到过一封很棒的信,是一位年轻人寄来的,她说以前自己会在脑海里创造一种生活,在那里她一个朋友也没有。她说服自己相信,没有人会喜欢她,所有的人都生她的气。在某种机缘下,她听人说起察觉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于是她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原来她只是在脑海中演练而已,全都是思想在作怪。

她继续说,虽然她偶尔还会因想着别人不知会如何看她而觉得不安,但她已经懂得不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当她觉察到自己的思想时,痛苦自然就消失了。

现在你已经知道这四座思想的基石了,想什么、何时想、如何想以及思想的事实。我希望你能与自己的思想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如果你这么做了,你的人生就会在各方面都有精彩的进步。

21. 不要被自己的情绪低潮骗了

当你觉得情绪低潮时,与其信任你的所见所感,把事情看得很严重又反应过度,不如试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一点怀疑心。记住,如果你在情绪高亢时,你看待同样事件的观点会截然不同。

在我看来,要过上快乐、充实又成功的生活,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几乎一定会体验到巨大的沮丧、压力与焦虑。在很多时候,你会误以为你的生活或经历比实际状况还要糟糕,你可能会对某些事作出过度的反应,但其实可能并不需要这么做。换句话说,你会常常为了小事抓狂。然而,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就能一定程度地保护自己,让你在真正碰到情绪低潮时,也能不被自己脑中创造的幻觉所欺骗。你会更容易把事情放下,知道什么时候该退一步,如何保持幽默感,也更能与人相处,尤其是与你自己相处。简单来说,你会从高涨的悲愤之中解脱出来,充分享受人生。

想想看你的情绪有多大的威力,又是多么容易误导自己。很多年轻人告诉我,当他们心情很好时,会觉得很安心,也很享受自己的生活。他们很有自信,负责任,相当快乐、乐观,内心也觉得踏实。他们喜欢朋友,也喜欢自己,就算是爸妈看起来也很酷呢!当他们心情很好时,碰到问题也会觉得很容易解决。就算是想到学校,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当你心情很好时,如果有人说了些重话,你可能还是会不高兴,但却能处理得比较好,因为你会有耐心,而且至少能对事情有洞察力。

然而想想看,当你处在情绪低潮,感到不安全、沮丧、生气或恐惧时,面对同样的状况,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生活似乎变得不堪忍受,你看到的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压力。你可能没法像在情绪高亢时那么爱你自己,或你的朋友、父母、老师和任何人。你会把事情都看成是冲着你来的,你甚至也不喜欢自己的样子。当你陷入情绪低潮时,你会对别人更挑剔,学校也会变成沉重的负担。就算只是一些小问题,似乎也变得无法克服了。你可能会为小事抓狂。

奇怪的是,你在情绪低潮时的感受似乎如此真实又正确。你看到或感觉到的,好像就是事情真正的样子。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情况。

但是等一下!这告诉了你什么?当你的感觉不同时,完全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情境——同样的问题、挑战、身体、父母、功课、困难、老师、兄弟姐妹,等等——却都变得截然不同。换句话说,当你觉得“没电”或陷入低潮时,低落的情绪会影响到你对事情的看法与你对生活的体验。通常,这会让事情变得比原来还要糟糕。在情绪低潮时,你总是会更容易过度反应、悲观消极。

能知道这件事实在太棒了!当你不再把低潮的情绪看得太严重,也不再将情绪低潮时的思想当作是天大的事,或是认识到自己在情绪低潮时看事情的角度并不正确,你能想象自己的生活会变得多么轻松吗?而且你还能避免掉多少争端、冲突与问题!我并不是说你没有真正的问题,我只是说当你情绪不同时,面对这些问题的感受也不相同了。知道这一点,就是一种极大的解脱。

关键点就在这里:当你觉得情绪低潮时(消沉、生气、严肃、恐惧、不像你自己,等等),与其信任你的所见所感,把事情看得很严重又反应过度,不如试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一点怀疑心。与其责怪自己、别人、环境或生活让你有这种感觉,不如把这些责备归咎给该责备的对象——你的情绪!记住,如果你在情绪高亢时,你看待同样事件的观点会截然不同。

与其说“我恨我的生活”,不如对自己说:“当然,看起来我是恨我的生活,因为现在我的情绪跌到谷底了。我在情绪低潮时,对任何事都有负面的感觉。但是我知道当我的情绪回升时,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感觉了。”所以在情绪低潮时,你应该保持从容与耐心,试着不要反应过度、下重大决定、解决问题、理清生活或与人争论,因为在此刻你不会有太多的理性、同情心和智慧。

这是很难的事。因为当你处于情绪低潮时,也正是你想要试着理清某些事情的时候,而那些事看起来确实既紧急又重要。但是如果你能够有点耐心,在情绪低潮时不要过度反应或惊慌,在许多情况下,你的情绪会开始转变,甚至会自动回升。你的情绪转变时,所有的事看起来都会好多了。训练耐心需要一点点的练习,但是很值得一试。

22. 也不要被别人的情绪低潮骗了

当一个人说了或做了什么你不喜欢或不认同的事,其实常常都跟你个人无关,而是与那人本身的心情有关。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潮的时候。我有,你也有。你的朋友、老师、兄弟姐妹、父母、亲戚、邻居、陌生人或任何人,都会有低潮。

虽然我们每个人情绪低潮的状况都不太相同,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一般人在情绪低潮时的反应都是可以预期的。大部分人在情绪低潮时,至少都会有点消极、反应过度、悲观、好争辩。低潮的情绪会产生讽刺、怒气、沮丧与压力。处在这些情绪中,一般人会变得爱批评又好辩,甚至会说出一些可恶的话或做出一些可恶的事。他们的判断力变得很薄弱,也缺乏耐心。

想想看,碰到一个情绪糟糕的人时,你会很想跟他在一起吗?绝对不可能!

这绝对是有用的信息。当你认识或所爱的人处在情绪低潮时,他会表现出一些在情绪高亢时决不会有的言行举止。强而有力的负面阴影会遮蔽他的洞察力。换句话说,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正处在情绪低潮,而这正会误导他们对事情的看法。相反地,他们会过度反应,说些恶毒的话,责怪他人,惊慌失措,变得爱指挥别人或批评别人,等等。而他们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正在指引着这些负面的行为。奇怪的是,一个小时之后,他们的感觉就可能大不相同了。

这是人性中最诡异的律条之一:低潮的情绪会欺骗所有的人。无论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恋人、老师、父母,等等,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我敢保证,当我情绪很恶劣时,你也绝对不会喜欢我的!

重点在于,一旦你了解情绪有骗人的力量后,你就很容易学会不要把情绪看得太过严重,而能认清它的本质。你会了解,所有的人基本上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想要过度反应或吹毛求疵,但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这有点像是被下了药,而你自己并不知道。一旦你知道事实真相,就能从容面对现实,知道每个人在情绪低潮时都会举止怪异,而那绝不是冲着你来的。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十七岁的女孩珍妮因为读了我的书而学到了关于情绪的种种课题。她告诉别人,在她十七年的人生岁月中,还没有任何建议能如此实在地帮助她增进人际关系。事实上,她所学到的东西简直就跟魔法一样。

我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珍妮最要好的朋友责骂了她,还说了些很恶毒的话。她对珍妮大发脾气,还说以后再也不要跟她做朋友了。如果是过去,珍妮会把这些话当真,认为朋友是冲着她来的。但是现在,她知道朋友正处在一种很糟的情绪中,她决定不回应,也不回嘴或是自我辩解。她知道朋友正在情绪低潮中,无论自己说什么,这位朋友都是无法接受的。

相反地,她等了一天,然后到朋友家去,看看她是否想谈谈。她的朋友来开门,立刻给了她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自己有多爱她。她哭着道歉,之后两人展开了一次化解伤痛的贴心对话。问题解决了,并没有恶化为天大的事,只因为珍妮了解到朋友心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并不是说,你要将别人在情绪低潮时所说、所做的任何事,都予以原谅、不当一回事,或者任由别人践踏。我所建议的只是:当一个人说了或做了什么你不喜欢或不认同的事,其实常常都跟你个人无关,而是与那人本身的心情有关。在许多情况下,知道这一点能令你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你不会把事情当作是在针对你,而觉得受伤害、被背叛或被干扰。你真正该做的只是从容地面对现实——一般人在情绪低潮时表现出来的其实并不是他们自己。你并不喜欢他们在低潮时的所作所为,但是如果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你会更容易与他们相处。

珍妮提到她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主要就是因为她重新认识了情绪所产生的效应。我希望你也能受到相同的影响。记住,不论是你陷入情绪低潮,或是他人陷入情绪低潮,面对什么反应都不要太认真。别管它,或许过一阵子就雨过天晴了。

23. 与无聊和平相处

如果你能学会在无所事事时,仍然能安静地坐一会儿,你就能超越一切。

我想,这个策略的标题应该会吸引你的注意力。没有人喜欢无聊,而且我们生活的时代也完全不能容忍无聊。大多数人都无法忍受无聊,即使只是片刻也不行。我们一定得做些什么事,开始某些事或计划某些事。在我们清醒的时间里,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是惊险刺激的。我们会花时间打电话、上网或看电视。许多人时刻不离手机,这样他们就不会漏接电话;洗澡时还要听着收音机,这样才不会有寂静无声的时刻。在我来看,许多人对美好人生的定义,似乎就是一连串刺激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来,中间最好不要有中断的时刻。

要摆脱这种“狂热迷宫”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这样的情况当作是一种陷阱。电脑、手机、电视、电子游戏、传真机,或任何一种类似的东西其实都不是问题,只是如果你很依赖这种持续不断的刺激,你就会常常感觉无聊。想想看,你所认识的大多数人在无所事事时,会怎么办?焦虑、烦闷,或是有点缺乏安全感?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确保自己决不要无所事事。

当你接受过度的刺激之后,你的心里就会想要继续找更多、更多的刺激。会有一股不间断的压力,一直驱使你想要找点乐子或忙碌不堪。为了达到自我满足,你付出得越来越多。

十五岁的罗伯特一开始只是在空闲的时候,才会玩他最喜欢的电子游戏。不过很快,他开始需要更多的游戏,需要更多花招、更精彩的电玩。当他成为电玩高手之后,他更是一直想要玩游戏,才不觉得无聊。后来他有了一台掌上型电玩,以便能在短暂的空当里排遣他的无聊感。他还学会了如何在学校玩掌上型电玩又不被别人发现。现在他在看电视时也要玩,就连父母叫他吃饭,他也舍不得将电玩收起来。他上楼用电脑时,也随手带着小型电玩。他一天当中,会花好几个小时玩游戏或与朋友聊天。他也喜欢打电话,与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而这些朋友每天过的生活也跟他差不多。

到了某种程度后,罗伯特开始有了麻烦,但他依旧以为那是很好玩的事——他需要刺激。他需要更多的行动,也想做更多的事情。如果罗伯特一个人在沙滩上,他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会无聊死。如果他坐在一条河流旁,他也会觉得无聊。他内在的创造力消失了,完全沉迷于外在的活动。

我并不是在攻击或责怪科技。我只是想表明:如果某些事没有随时都在进行,你也觉得没问题,那你就是在训练自己的心更容易感到满足,而这样会让你变得更快乐、更喜悦。很快地,你会感到心平气和。当你心灵平静时,无论是玩电脑、在游乐场或一个人在海边,你都会觉得很开心,因为你的心是自由的。

练习在各项活动间,留出一点小小的空隙吧。如果你能学会在无所事事时,仍然能安静地坐一会儿,你就能超越一切。你不只会变得更快乐,也能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更乐在其中。你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与无聊和平相处,并不是说要你停止做一些事,或是要你自找无聊。我也不是说你就不用再追求成就或赢得胜利。我只是很单纯地要你在面对一点点的空闲时间与短短的寂静时刻时,能更轻松自在。

24. 每天至少读八页书

阅读是一种天赐的礼物,这是学习、放松与暂时摆脱一切的最佳方法。

有一次,一位老师辈的朋友送了我一堆书,全都是一个作者的作品。虽然我很感激他的举动,不过这二十六册的大部头确实吓到我了。但是当我打开书,看到他在上面题的字,这段话却成为我一生当中最值得引用的洞见之一。他在书上写着:“智慧并非一夕可得。每天只要读八页,三年内你就能读完这一套书。”

这段话真是点醒了我。每天读八页只需要花上几分钟,但是几年累积下来,数量却很可观。如果你每天至少读八页书,一年下来就能累积近三千页。如果读了十年,这个数字就要冲到将近三万页!

当然,我所说的每天至少读八页书,并不是指你在学校里读的课本或其他的课程用书,看报纸、杂志或上网也都不算。我所强调的阅读是额外的阅读,是专为你自己而读的。这本书可能是心灵励志的书,像我这一本,或纯粹只是为了消遣而读的书。我总是在床边放着一堆书,晚上入睡前读一点,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再读一点。有些人喜欢一口气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然后再读另一本。有些人则像我,就是喜欢同时读六到八本书,而且会前后调换,看当天对哪一本书感兴趣就读哪一本。

许多人发现,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后,八页会变成十八页,有时还更多。阅读就是会这样改变你。你读得越多,就越喜欢读。不过因为八页这个基数很适合我,所以我喜欢以这样的阅读量作为一开始的基准点。

以前我很讨厌听到别人说:“阅读是一种天赋!”你可能也很讨厌我这么说,但我还是要说!阅读是一种天赐的礼物,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这是学习、放松与暂时摆脱一切的最佳方法。好了,我已经谈了太多阅读的好处。现在就开始阅读吧!

25. 想想当下你所面对的问题,能教会你什么

一位生活的战士在面对任何困境时,都能从中找到隐藏的礼物,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礼物。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生命中都充满了困难。这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问题在于:我们的困难与问题会不会毁了我们,把我们变成坏脾气又毫不积极的人,从而摧毁我们的心灵?抑或是这些难题会成为我们心灵成长,获得智慧、洞察力与耐心的来源?答案是: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唐璜曾经说过:“一个普通人与一个战士的不同点在于:战士把所有的事都当作挑战,普通人却把所有的事当作一种祝福或诅咒。”好消息是,只要态度上的一点点改变,你就可以变成一个“年轻战士”,这会让你的现在以及未来受用无穷。

想想看你很尊重的那些人——你认识的人或是你衷心景仰的英雄。看看他们在面对生命中的挑战与困难时,是如何反应的?他们会发牢骚、抱怨,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吗?他们心中会充满憎恨吗?他们是否会自怨自艾,告诉自己“我绝对过不了这一关的”?当然不会这样!

现在想想看一些人——无论是你很亲近的人,像熟人、邻居,或只是你听说过的——那些几乎对每件事都在抱怨的人。他们需要别人的同情,爱发牢骚,爱跺脚,没有办法为自己生活的质量负起责任。

这两种人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是他们遭遇的环境或困顿有所不同吗?不是的!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看到那些态度最无畏又坚强的人,通常也面临着最大的问题与挑战。

我遇到的一些最出色的年轻人,他们都有身体上严重的病痛,克服过毒瘾,经历过贫困,或是在没有双亲的照料下成长。而你大概也不会太惊讶,我所遇到的一些最不快乐、不满足又毫不积极的年轻人,都是来自富裕的家庭,双亲健在,又很爱他们。他们长得漂亮,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别人难以想象的优势。事实上,环境并不会改造一个人,而是会展露一个人的本质。

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与一个“年轻战士”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看待问题、干扰,甚至面对真正的艰难时,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将事情区分为“好”跟“坏”,觉得自己被沉重的负担所困扰。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年轻战士却会在面对任何的困境时,从中找到隐藏的礼物,无论是多么微小的礼物。我读过关于一位古代僧人的故事,他被关在监狱中长达十八年之久,但他把那些狱卒当作是最伟大的老师,因为他们帮助他变得更有耐心与慈悲心。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却建议我们可以将同样的智慧应用在每天的生活中,使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再觉得无比艰难。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当某些事出错时,与其像平时一样反应——自我辩护、神经紧绷或沮丧消沉,不如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事情。在这当中,我们是否能学到一点东西,例如耐心、洞察力、谦卑、宽宏大量、坚忍不拔或别的事物?从某方面来说,这些问题是否能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我们真的有必要反应过度吗?或者我们可以超越过去吗?

你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即向这些问题打开心灵,认为它们或许能教你些什么,通常就能将你的问题转变为新的机会。保持心灵的开放,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你的问题,你也会变成一个年轻战士。

「青春励志小诀窍」

● 你的一些小小的举动,真的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即使分手了,把精力放在这段关系所带来的回馈——回忆、成长与共享的欢乐上,你就能让一切过去,重新开始。● 面对冲突时,选择一种平和的态度来应对,就能将冲着你来的敌意轻易化解。● 谈话时,急着说“我知道”,你真正的意思是“我不想听你说话”。● 不论你是谁,世上总有一些人,会为了某些理由而不喜欢你。● 接受真实的自己,别为外表的不完美而抓狂。● 不要当挑毛病专家,要学会欣赏生活(包括不完美的部分)。● 有些事必须争取,有些事过了就算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将错误看作一种帮助,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 为别人的成功和喜悦而感到高兴,别人也会因此喜欢上你。● 在没有任何事情做时,依然能安住在当下,你的心会更容易感到满足。● 情绪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会不同。在情绪低潮时,不要思考重大的问题。● 每处艰难之下,都隐藏着生命的礼物。● 不要为了让父母难堪,而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意的傻事,到头来苦的只会是自己。● 养成每天至少读八页书的习惯。● 谁也不能避免碰到坏日子,所以像接受雨天一样,接受坏日子吧。

第二章 别对未来忧心忡忡

你经常在为不知如何度过这一生而抓狂吗?其实,“今天”对你来说,就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天,把“今天”过好,让“未来”自行决定。

26. 把困扰你的感觉写下来

借助写作这个简单的动作,将心中的感觉完全写出来、抒发出来,就是在促使自己把一切都放下。

长久以来,大家都认同将思想化成文字写在纸上,是极有价值的事。不论是正式的笔记或日记,或者只是在纸上简单地把想法记下来,写作这个行动(或假设是打字)都是健康又无害的方法,能让我们理清思绪、深思反省或表达自己的感觉。

十三岁时,我对某个在我背后说闲话的人极为不满,正当我想要跟他正面冲突时,母亲却给了我一个不同的建议。她说:“你何不写封信给他,告诉他你的想法?”“真的要这样吗?”我回道。“当然。”母亲说,“不过不要寄出去。把你心中的感受完全写出来,然后把信扔了。”我记得自己当时在想:“哼!听起来不怎么样嘛!”不过我还是答应试试看。

奇怪的是,在这一点上母亲是对的!写作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将我心中的想法都抒发出来,并容许我将一切放下。就在我将信件扔到纸篓中时,心中沉重的感觉也变得轻松多了。其实用不着采取下一步的行动——真的寄出去——只要写下来就已经足够了。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日记或笔记。写下你的感觉后,你会很惊讶地发现,大多数时候你都会觉得更平静、更圆满。我不太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事实就是如此。

关于这个概念,一个更有效的应用方法是写下你的积极想法。最流行的做法是写一本感恩日记,用于专注你生命中所有的好事。这样做会很有帮助的原因是:这能让你的心思去关注生命中积极的一面,并提醒你虽然生活是艰难的,却还是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

在《别再为小事抓狂:小事永远只是小事》中,我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建议,就是每周写一封真心诚意的感谢信。我说过这封信写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了这封信。这个想法是要你注意到其他人所做的真正积极而正面的事,让他知道你的感恩与其他感受。你可以写给你所认识的人,亲戚、朋友、老师、邻居,或是你不认识但却仰慕与尊敬的人。

根据我所听到的一些年轻人的反应,这样的做法真的有正面积极的强大效果。世界各地都有许多年轻人写信给我,告诉我这个方法多么有帮助(有许多寄信给我的人甚至说这是他们这一生第一次写信)。许多人说这让他们摆脱了恐惧或坏情绪,也变成了生活中很受欢迎又固定的一部分,而且他们真的经常因此感觉更好。把积极正面的想法写下来,寄给某个人,这样的行动已经改变了世界。如果你花时间想一下这个概念,就试着去做做看。你也会惊讶地发现,那真的会让你感觉很好。

27. 不要预期生命会永远轻松如意

在生命所带来的礼物中,也伴随着许多的混乱、挫折与困难。面对这些无法逃避的困扰,没有一个人能够豁免。这世上没有谁可以例外。

如果你问别人,是否预期生命会轻松或毫无烦恼,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我当然不会这样预期。”不过有趣的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一般人对一些小小灾厄的反应,却会发现我们确实预期生命是轻松如意的,否则,在事情没有依照我们喜欢的模式发展时,我们就不会抓狂了,我们会更容易接受事情的本质,而不会坚持要不一样或更好的结果。

想想看,我们也会期望、要求我们的电脑每次都是完美无缺、毫无故障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为什么只要出了一点小差错,我们就会抓狂或无比沮丧?我们对于其他的数码产品也有同样的反应。只要这些机器性能良好、运作正常,我们就会没事,否则我们就会失控。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我们对别人的期望上。比如,我们期望他人按一定的模式来做事,如果他们不这么做,我们就会心烦意乱。同样地,我们也预期事情会有一定的结果,如果一切都照我们计划的进行就没问题,否则我们就会不平衡。

多年前,一位亲近的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在刹那间改变了我看事情的观点。当时我正在抱怨我的生活,提及许多的麻烦与干扰,大多数都是些小事。他看了看我,然后很诚恳地说:“理查德,在人生的竞赛中,你认为自己应该有豁免权吗?”他并不是在表现优越感或有坏心肠,他只是要让我了解,在生命所带来的礼物中,也伴随着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