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素质教育文库:性别天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4:06:1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版素质教育文库:性别天地

新版素质教育文库:性别天地试读:

内容提要

人们常说,性别,不同于阶级之别,不同于教育和职业之别,因为性别是不可更改的。身为某一性别,注定充任一些角色,如女性任母亲,男性为父亲,但我们把人的生理之别夸大成一切行为、态度、精神乃至服饰、语言之别,把它与职业的选择、社会的参与、人生的挑战和进取与否刻板地联系在一起,便会像井底之蛙一样,把自己局限在一种或一类“角色”中,不知其他选择。

性别,从根本上说,它不过就是人的生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之别。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它涂染上了许多社会性的区别,如“男尊女卑”(社会地位之别),“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之别),“男刚女柔”、“男强女弱”(性格之别)以及“男阳女阴”(中国古代哲学的,形而上之别)。这种历史和文化传统,使男女两性从一出生就置于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中,被成人世界寄予不同的期望……

致家长和老师

亲爱的老师和家长朋友:

在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扮演中,我们都曾经是儿女、学生,而后又任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和教师等等。在各种社会角色的任职中,我们自己,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我们社会角色随年龄、学识、经历变迁而发生变化时,默默认同一个永恒不变的角色,这就是男女性别角色。“做个好女人”、“做个好男人”,我想是生为不同性别的男女都暗自遵循的内心准则,因为我们的周围常常听到人们用“不像女孩”、“不像男孩”、“这才像女孩”、“这是男孩应该干的”等标准来衡量人的行为、态度。

我身为女性,也兼着女性理应承当的诸如女儿、妻子、母亲等角色,同时我也是其他社会角色的充任者,如教师。我想谈的、写的,就是在这由小女孩成长为母亲、教师的经历中,我对性别,尤其是女性的认识和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相信,男孩、女孩、男人、女人,其差异和不同点是天然的,即性格上的差异以及职业选择点的不同。尤其在年轻的时候,虽然在生活中并没有典型的、标准的“男孩”、“女孩”模型,在头脑中,却有非常鲜明的男孩、女孩的,男人、女人的模型,还十分固执地用这个头脑里的标准去判定,寻找这种头脑中的“男性”和“女性”。寻来觅去,发现的是另一种认识和感觉,这就是:性别世界固然是有别的,但更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男孩女孩、男人女人比头脑中的标准化模式更生动、鲜活,多姿多彩。同时还发现了,即使是“天成”的男女之别,也更多是后天环境所致。

谈到性别教育,人们常常要求我们回答“怎样通过一种教育使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面对这种问题,我常常不知所措,因为当今的世界,男人世界抱怨女人不像女人,女人世界抱怨没有真正的男子汉。我只是觉得有个误区,人们都把人的性格中的不足和缺陷归结为性别教育的不足,或者是只看重这些性格的性别属性。例如,粗野、优柔寡断、依赖性强、合作性差,我想无论男女两性,谁都可能有这类弱点,而且这类不良性格的男女在任何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经验表明,优秀的男人和女人,其实不过是人类两性的优良性格皆具备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无疑更期望女子更善于合作,更果断,而不期望她们任性,不遵守游戏规则。同理,人们也更期望男子更会体贴,举止更文明、有教养,人们不会原谅粗野和不关心他人这类所谓“男人味”的品性。因此,我更赞同一种双性性格教育,即让每一个男女学生具备男女两性性格中的优秀品性,避免性别的分化教育使学生在性格养成的过程中,忽视异性世界的优秀品格。这样看来,我所理解的“性别教育”,可能恰如是一种“无性别区分的教育”或“淡化性别界限的性格养成教育”,当然,也可以称为“两性性别优势互补教育”。

因为我身为女性,必然会更多以女性的视觉和立场来看待世界,自然也会更多给予“女生”的世界以一份关注。我常常寻思,今天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环境是否真正是平等的,是有利于男女学生的充分发展的。自然,现行教育制度和环境有很多不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在失学和辍学的孩子中,女孩占大多数。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女孩甚至没有上学的机会,因为父母的偏见,交通的不便,生活的贫困……这是谈论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首先要触及到的话题。然而,在城市,在男女儿童都能平等进入学校的地方,我们的关注转向了学校内、教室内,我们发现,其实传统的性别偏见还在通过教材、学校活动、教师及家长的引导包围着学生们。学校,看似平等划一的教育,也还有许多不利于女生成长和充分发展的阴影。如何真正实现教育中的社会性别公平,这是我们在尝试的过程和追求的目标。

在英文里“性别”一词有两种表述,一是表人的自然生理之别的“sex”,另一个是表人的社会性别的“gender”,中文中无这种区分。但中文仅有“性”和“性别”之分,而且许多人一提性别教育,往往以为要讲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道德的教育,而“性”教育是属于悄悄话的范围。据我所知,一些学校在开设生理卫生课时,讲到性知识部分,是要男女学生分开的。但我以为,关于性别的教育,或教会学生正确认识性别的教育,是可以公开进行的,它不同于性教育。相反,它是一种性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关于民主与平等的理念的教育,是一种学会理解,学会关心的爱的教育。它不是一种小的知识,小的技巧,它是一种培养现代文明、正直、诚实、博爱,具有民主和平等精神的合格公民所不可缺少的教育。

这本小册子,是我与一个同性别、同年代、同职业的女性共同“织”出来的。织布的丝,一些是我们的经验,或许是绿色的,因为它源于生活;一些是我们的理念,应该是红色的;还有一些是灰色的,它是我们的沉思和观察,接近理性;也有几丝淡蓝色的,它仍然是我们一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时就有的梦。几十年来,只是梦的背景和内容在变,例如,过去,曾梦想变成男儿,或梦想有简爱式或白雪公主式的爱情;今天,却梦想中国所有的女孩儿和男孩儿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即在人生最初的起跑线上,她们没有被抛弃;梦想开辟一个实验学校,试验“无性别歧视的教育方案”;梦想我们儿女一代拥有更为光辉、多彩的生活,因为他们身为两种性别,心却是共有的一个世界。

注:该书的后八篇关于中学生性别心理的文章系笔者的同窗好友高明书所作。

未来在你的选择之中

人们常说,性别,不同于阶级之别,不同于教育和职业之别,因为性别是不可更改的。身为某一性别,注定充任一些角色,如女性任母亲,男性为父亲,但我们把人的生理之别夸大成一切行为、态度、精神乃至服饰、语言之别,把它与职业的选择、社会的参与、人生的挑战和进取与否刻板地联系在一起,便会像井底之蛙一样,把自己局限在一种或一类“角色”中,不知其他选择。

性别,从根本上说,它不过就是人的生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之别。历史和传统文化将它涂染上了许多社会性的区别,如“男尊女卑”(社会地位之别),“男主外,女主内”(社会分工之别),“男刚女柔”、“男强女弱”(性格之别)以及“男阳女阴”(中国古代哲学的,形而上之别)。这种历史和文化传统,使男女两性从一出生就置于不同的抚养和教育中,被成人世界寄予不同的期望,从父母给孩子的取名中便可看出。女子如“玉”,如“花”或“草木”,是被动的,可供观赏的,是自然之物;而男儿似“铁”似“钢”,是栋梁之材,非“福”即“禄”、“财”,是在社会上以功名论成败的一类。那么姓名之下男女孩的衣着、玩具和游戏方式都是性别化的,再以后是职业的分工,更强化了两个世界的差异性。今天我们看到的两性差异,都已习惯成自然,因此,性别成为一大隔栏,“非本性别者,不得入内”。

两性活动天地的差异,又造成两性性格的差异性。性格的差异性,又被人们误当成活动差异之源。即男孩子因为胆大才愿在社会上闯荡,因负责任,才能充当一家之主;女孩则因天性柔顺,所以只能“主内”,因依赖性强而只能服从强壮的丈夫。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两性世界。在这性别界限如此分明的生活中,性别使男女两性都无法有更多的选择。例如,一个男子如喜欢花草,喜欢织编艺术,会被男女两性世界所不解甚至嘲笑;女孩子在游戏中愿意充任“坏蛋”、“士兵”或“推售商”,也会被人们看成“疯丫头”,“不像个女孩儿样”。性别的传统和偏见,使男女孩子不可能脱离开性别尺度去凭借兴趣、需要、能力进行广泛的选择。

性别像个框架,许多小孩子,很小就从成人的行为和态度中学会使用性别这个“框架”,用来确认自己的活动、态度是否符合性别的规范。例如,跳皮筋,人们大多时候看到的是女孩子在跳。我想,许多男孩子可能曾经是想试一会,想玩一玩,但“性别框架”在他们参与这个活动前就起了作用,这些曾经想玩跳皮筋的男孩子会想,都是女生在玩,我去玩了别人会说像女孩。可能有较少数男孩没有受“性别框架”的限制,凭兴趣和好奇心去跳了一会儿。可当他回到教室时,其他男伙伴也会用“性别框架”提醒他,“你怎么玩这个呀?”“你没看见全是一帮女生吗!”我也曾经发现有些学校,男女孩都跳皮筋,而且玩得非常得劲。我当时很惊奇地问:“男孩也跳皮筋?”这个学校的一个学生回答我:“男孩不能跳吗?”看来,至少在这个学校跳皮筋不是性别化的活动。

由此看来,儿童的世界里,最好少一些“性别框架”,使男女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共同参与丰富的游戏和运动。女孩去尝试冒险、探索,需要勇气和果敢的角色游戏,男孩去体验“过家家”中需要的耐心、体贴和仔细,即不以性别为框架,淡化性别界限,使所有的孩子在尽可能充分的尝试和参与中进行选择。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孩子的个性。个性反映的是每一个人丰富生动的经历和生活,它是多彩的。而“性别框架”下的个性发展,是两性化的,两极化的,它妨碍儿童的自由选择和发展。

从本姆的试验和理论说起

女心理学家本姆(S.L.Bern)70年代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这就是性别角色双性化理论。本姆一直希望以一套非性别歧视的方式来教育儿童,使男女儿童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她认为,我们的文化把男女性别分类看得太重,甚至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也要运用性别框架,成年人当中对性别的特别注意,使性别在儿童的观念中成为十分突出的东西。

本姆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儿童很早就认识到性别是一种生物学的事实。就男女生殖器的构造和功能的差异而言,许多父母羞于向孩子讲明这种差别,而是从衣着行为方面引导孩子认识性别。本姆通过自己4岁的儿子杰里米进行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她让儿子别着发卡去托儿所。在托儿所,许多男孩儿告诉杰里米,“你是女孩”、“女孩才戴发卡”。小杰里米按照妈妈教给的方法对伙伴进行解释:“戴了发卡不一定是男孩,有阴茎和睾丸才是男孩。”显然,杰里米的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解释。杰里米为了使他的解释更有说服力,竟脱下衬裤。就这样,许多男孩子仍坚持,“只有女孩才带发卡”。无独有偶,不久前我们去托儿所观察幼儿的性别意识的发生和萌芽,其中一个测试,就是给2~3岁的幼儿们一个光身子的娃娃,问“这个娃娃是男的还是女的”。许多幼儿都说:“不知道,你给它穿上衣服,我就告诉你。”可见,小孩是从衣着、行为、活动方式等两性差异来区分性别的,而且认为是神圣不可变更的。

在这类观察和试验的基础上,本姆提出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

心理学家以前一直认为基于自然生理差别形成的性格差异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相对的两极,如男性刚强,女性温柔,男性独立,女性依赖,男性粗心,女性细心。而本姆则认为,人可以双性化,即既可具备典型的男性性格特征,又可具备典型的女性性格特征。她的基本假设是: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如果一个人具有大量的男性性格特征和少量的女性性格特征,可以称之为具备男性性格特征;反之,具有更多的女性性格特征,少量的男性性格特征,可称之为具有女性性格特征;同时既具有大量的男性性格,又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人,可称为双性化个体,有些又称之为心理上的“男女同体”。

基于这种假设,本姆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运用一种特制的量表,对成人和儿童进行测试,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中,约27%~32%的人是双性化的,此外还有“未分化的”(即在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上都得分较低)和“与性别相反的”(具有男性性格特征的女子和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男子)。

本姆和其他心理学家又将双性化个体和其他类型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均发现双性化个体优于其他类型化性别的个体,因为他们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及时反应。研究还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比其他性别类型化的同龄人自我评价更高,更有自信心,也更受同伴欢迎。

从本姆的试验和理论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发,一种有效的性别教育应该是培养儿童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性格中优秀的成分,而摒弃男女两性性格中的弱点和短处。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优秀的男女常常并不是极端化或性别化的个体,而是具备了人类较多优秀的品性和特质,例如:开朗、进取、合作、有效率、诚实、关心他人、善于沟通和理解、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其实,历史和传统曾将这些品性按性别分类,而越来越开放、文明的时代又将重新把分裂了的两性世界整合起来,尤其是整合在人的个性的充分全面发展之中。

本姆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培养双性化的健全个性,首先就要淡化性别界限,实施一种无性别歧视的教育和教养。在国外一些无性别歧视教养活动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女孩(男孩)应该怎样”、“这不像个好女(男)孩”的性别化话语,不要仅用“干净”、“整洁”、“漂亮”来肯定女孩,用“真勇敢”、“像个男子汉”来夸奖男学生,而应针对每个儿童的性格发展的特点去加以鼓励和批评。

最后,介绍一个量表,也请中学生朋友测测自己的性格特征的性别倾向,量表中的每一特征分五个等级,分“最适合——比较适合——一般——不太适合——根本不适合”五级,可自己判别与这些特征的适合程度。人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男性量表上的分数与女性量表上的分数并不相干,即女性量表上的高分并不意味着男性量表上的低分。有的人可能在两个量表上都得高分,有的人可能都得低分,或者一个高分和一个低分。

今天的学校环境对谁有利

自我当小学生的时候,班级里便是女孩当干部的多,女孩学习好,女孩比男孩守纪律,教师似乎也多偏爱女孩。然而,不知为什么,女孩仿佛越读越笨,越大越没出息。到了中学,尤其是到了高中,人们的评价变了,许多不起眼的男孩仿佛突然开窍,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通常人们是这样解释这种现象的:第一,男孩比女孩懂事晚,成熟晚,智力方面的潜力却比女孩大;第二,小学阶段学习靠记忆和听话,中学以后的学习则靠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这些是女生天然不具备的;第三,女生专于语言和形象思维,男生专于逻辑和数学思维,中学以后的数理化课程自然是男生领先。

这些说法,看来都很有道理,但给人的印象是女孩在学业成绩方面注定不如男生,这是天生的。我想,还有一些解释或许是有价值的,这里也想说一说。

首先,社会上“好女孩”和“好学生”的标准是不一致的,有矛盾的,尤其是中学以后。成为一个“好女孩”,意味着她是听话的,顺从的,善于克制和服从他人;她应是温柔的,被动的,她是富于牺牲精神的。然而,作为一个好学生,她应是积极进取的,有独立主见和创造性,具有探索和钻研精神的。这些好学生的品格更多与社会上评价“好男孩”的标准一致,而与评价“好女孩”的标准却相差甚远。每一个女孩(女生)都面对这双重标准,依从“好女孩”的标准,她势必在艰苦和富于挑战的学习中退下阵来,她同时也知道,“是个好女孩”比“是个好学生”更为重要。

其次,成人世界对男女学生不同的暗示和引导也是原因之一,也许所有女生都从家长、教师等人的引导和性别评价中得到过这样的暗示。这种暗示可能是:之一,女生小学、初中阶段还可以,到了高中和大学是绝对不如男生的。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些优秀女学生不无忧虑地讲道:“别人都说女生到高中就不如男生了,真的,我们班主任带过好多届毕业生。”她们在很小的年龄就被成人的引导和评价所控制。情形之二,即使女生在高中,甚至大学阶段成绩优秀,也会听从教师、家长或周围其他人的暗示,这就是“女生的优秀成绩全是死记硬背和下苦功夫得来的”。这样一来,许多女孩子会将读书视为一种最苦的事情,而且注定不会最后成功的。相反,我们看看对男生的暗示和引导。当男生成绩好,人们不会认为他是下苦功夫背来的,而认为他是聪明,是读书的料。男生在小学、初中成绩略差一些,也不会受到更多的责难,总是给他以希望和鼓励,如“不懂事”、“贪玩”、“没有用心在学习上”、“稍大一些就好了”。其实,未必所有男孩子都会“不懂事”、“稍大一些就好了”,也并不是所有女孩这时都“懂事”,但成人世界仿佛对男生更宽厚一些,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希望。试想,不同的暗示和引导会给成长中的男女学生带来多么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情感性和动力方面的心理条件对学生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人们常说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偏爱女生,我下以为然,我曾与许多教师谈论过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自然是女教师居多)毫不掩饰地说:“我喜欢男生。”理由是“聪明”、“活泼”,尽管也承认他们淘气、费神:而对女生的所谓偏爱是因为她们“省心”、“听话”、“干净”,不外呼是好管理,甚至是老师的好助手。如此看来,教师对“女生”的偏爱并不会削减教师对男生的“厚望”和“喜欢”,相反,这种“厚望”和“喜欢”会给男生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例如,在课上任意插嘴的男生,虽然老师也会嘱咐他下次举手,但不会像对待任意插嘴的女生那样严厉。无论是国内学校和国外学校的一些观察都表明,在课堂上老师给予男生的注意是更多一些,也更愿意向男生提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而向女生提的问题常常倾向于有标准答案的,需要准确和声音清脆的。当然,这里只是讲明一部分教师的倾向性。现在的教育环境并不一定都是对女生有利的,学校许多环境有利于女生成为“好女孩”,而不是成为“好学生”,而许多女生正是因为变成了“好女孩”而没有真正成为优秀的“好学生”。

害羞也是学会的

前年,7岁的女儿小枫生病住院,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对独生女来讲,这次住院真是难得的交友合群的好机会。她在学习各种与小伙伴打交道的行为和态度的同时,也学习了男女有别的害羞。

每次例行心电图检查时,女儿发现一些年龄大的女孩,一定要关上门,然后躺着让大夫做心电图检查。她最早发现这现象后,不解地问过我:“妈妈,她们为什么要关门?”我顺嘴便说:“女孩大了,不好意思。”以后,女儿不再问这个问题了,但我发现她也学会了做心电图时,嘱咐我把门关上。

女儿在住院期间学会的另一个害羞行为,这就是在被窝里换裤头。刚住院时,她吃惊地发现所有稍大的女孩,在换内裤的时候都要关上病房的门,然后,钻进被窝,换下裤头。

一天,当女儿也学着姐姐们的样,关好病房门,钻进被窝,准备换裤头时,正在这时,一位病友,人们称她“三号二”,即第三病房第二床,突然打开门要去厕所,出门后又没有随手关门。这时只见小枫满面恼怒地一跃而起,光着屁股冲到门口,狠狠地把门关上,又跑回被窝中,嘴里还愤愤地嘟囔:“真讨厌!”我当时一下子为女儿少见的愤怒而怔住,然后一转念想到,这就是女儿学会的“害羞”,不禁笑出了声来。

显然,小枫学习了“害羞”这一套行为准则,但确实是通过“模仿”学习的,她看重的还并不是“害羞”的内容,而是这一套所有女孩要遵守的害羞的形式,即又要关门,又要进被窝。自然,她恼怒的还不是怕别人看见她的光屁股,而是破坏了她学会的害羞的系列动作。

性别差异形成理论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男女儿童的性别态度和行为,是后天通过模仿学习养成的,而不是天生性别差异带来的。其中,儿童伙伴交往中认同的性别态度和行为,对形成孩子的性别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些观察表明,孩子同性别伙伴交往中,如果有孩子不认同自身性别的行为、态度和兴趣,是不容易被同伴接纳的。例如,在幼儿园中,如果一个男孩喜欢布娃娃或喜欢玩过家家,常常会被小伙伴嘲笑;而喜欢玩车、玩枪和打仗等,才会被评价为“像个男孩子”,反之,则被小朋友或成人视为“女里女气”、“没出息”。女孩子也是如此,我童年时代有位小伙伴,是女孩,但特别愿意玩男孩子玩的游戏,如在角色游戏中愿意“当爸爸”、“当坏人”,而不愿意在“家”里“做饭”、“生孩子”;因此,在我的印象中,她不是个女孩;若干年后,当听说她交男朋友并要结婚时,童年时代的印记仍使我及当年的一些小伙伴转不过弯来,“她还真交男朋友”,“她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呀”。多可怕的心理定势!这些年,我经常琢磨这件事情,看来,社会男女分工所决定的“男孩应怎样”、“女孩应怎样”是决定和影响人们的性别观念和行为的根本性因素,我们判定像不像男孩、像不像女孩也主要是根据他(她)的行为和态度。

害羞是学会的,男孩样、女孩样也是后天学会的。

名字中的性别

可以说,名字,是新生儿的第一个,也是影响其一生的“老师”。它给予新生儿一种期望、一种评价、一种祝福,它反映成人世界对新生命的意义的认识和态度。以什么方式起名,这取决于孩子父母的文化、家庭和地理、气候等种种因素。但绝大多数的父母,都自觉不自觉地将“性别”作为一个标准,为新生儿取名。我所知道的许多夫妇,通常在孩子出生前,就为他(她)取了两个名字(我的父母就是如此)。一旦生子,赐一个男儿的名字;一旦得女,赐一个女儿的名字。很少有父母提前取名字时就决定:无论怎样,新生儿就这个名字了!

国外人就不用多说了,玛丽、梦露、莉丽、安娜就是法定的女孩名字,约翰、杰克、汤姆,戴维也绝不会误认为是女性。而我国两性名字的区分,却更需一番智慧和文化,同时也更自由,但人们通常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名字所代表的性别。一旦有别出心裁者,如给女孩名中加“钢”加“强”,给男孩名中加“芳”加“芝”,也就十有九回会闹出笑话。我发现,男女孩子的名字之别有以下特点:

第一,女孩的名字通常以悦目的花草、珍贵的玉器、珍宝来体现,是一种被动的、赏心悦目的可观赏一类,如“春兰”、“冬梅”、“玉莲”、“瑞珏”、“丽娟”、“秀珍”等。

第二,女孩的名字通常与人们对女性特有道德和品性的期望和要求联系在一起,如“贞”、“贤”、“慧”、“德”、“静”“洁”“清”“娴”“巧”“秀”“勤”、“雅”等第三,女孩子的名字通常便于呢称,尤其是口语化的亲眼,以示娇怜。例如“依依”、“茜茜”、“露露”、“贝贝”、“薇薇”等。这种昵称是非常女性化的,它自然与责任、独立、坚强等期望无关,而是怜爱、依从、可心、柔弱的反映。

可以说女孩子的名字是美丽的、亲昵的、轻盈的、悦目且悦口的。那么男孩子的名字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男孩的名字是有力量的,过去的“柱子”,今天的“刚”、“强”、“勇”、“毅”,无不显示出这一特征。

其次,男孩子的名字是有进取性和挑战性的。在古代,这种进取和挑战就是求功名利禄,“财”、“福”、“禄”、“寿”、“旺”、“昌”、“茂”、“顺”。在现代,它通过“博”、“宇”、“跃”、“飞”、“虎”、“龙”等表示这种进取和挑战。

再次,男孩子的名字不易昵称和叠声称呼,否则会有损稳定和坚定。男孩的名字不是供观赏的,而是表现力量、尊严和社会成就的,是使人可信赖的。

名字是一种伴随一生的符号,它也表明一种性别文化。对孩子本身而言,名字包含着父母深深的期待。一位好友在她即将做母亲的前夕告诉我,“如果是男孩,取单名‘成’,要他成功;如果是女孩,则取‘平’,平安幸福就足矣。”后来,得了一个儿子,果真取“成”为名,至今孩子的母亲在寻求各种途径培养男孩的“成功”。我在想,假如他是个女孩,这位母亲是否会换一种教育培养方式,使她平安幸福就行了呢?看来,孩子名字上的差异是会导致后天成长环境的差异的,成长期待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结果上的差异。

当然,父母给定的名字也不是一定伴随终生的。我也曾经了解一些朋友为自己改名的小故事。有嫌原名太土气的,有嫌原名字容易重名的,“文革”中改名的人多半是嫌原名字不够革命、不够左派,自然也有女孩子嫌自己的名字太女性化的。

我想,如果我们都还有机会给自己起名字,那么会多大程度以性别为标准呢?我说不准,因为性别的框架很多时候是下意识起作用的。

也谈男校和女校

前些日子,一家报社记者请我就一家刚成立的民办女子中学谈谈看法。记者问道:你怎么看待男女合校或男女分校?我当时回答:“对不起,我不清楚这间女校产生的背景,我只是认为重要的是看办学者的方针和理想。”

是的,我一直认为男女合校或分校是办学形式之一。当然,男女合校在历史上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的证明之一,因为就中国而言,直到1919年,北京大学才对女性开放,开大学男女同校的先河。当时拥护男女同校者认为,男女同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女子的人格,另一方面也使两性和谐发展。那么在今天,如何看待男女合校和分校呢?目前在世界各国,一般公立学校都实行男女合校,并把男女合校看成是性别平等原则的体现,而大多私立学校,则有专门办成男校和女校的,而且许多男校和女校还是相当有名气的,如英国的“公学”。

对于男校和女校的评价也是多样的,甚至是十分矛盾的。一位朋友描述她去一所女子师范学校带学生实习的情形时说:“必须男女合校,否则女孩成堆的地方,是学不会正常的男女交往的,不利于身心发展。”也有一些朋友这样评价男校和女校:“分校比合校好,尤其是对女生有利。”她的证据是凡是在女性集中的地方,她们的竞争心理和成功动机较男女合校的地方更强烈,更具独立性,依赖性明显减弱,也没有地方可以撒娇和依赖别人。

我这两位朋友都分别看到了男女分校的长处和短处。为此,我有一些感触。我以为在社会性别文化和观念都很传统的国家,即使男女合校,男女也各行其“规矩”,彼此成为自己性别的参照物:“哦,这是男生干的事情,我不能做”;“这是女生玩的游戏,男生不能玩”。于是,即使同校,同一教室,同一老师,同一教材,也不能避免男女学生发展性别类型化。男女合校,在形式上是实现了性别平等,但并不一定解决了许多潜在的性别偏见和歧视的因素。所以,即使在男女合校的地方,也不是自然就能实现性别平等。分校的情形也是两种,国外有一类女子学校,以女性主义和男女平等为宗旨,培养学生克服传统女性固有的弱点,如依赖、狭隘、优柔寡断等,通过全新的教育环境培养一种全新的女性。还有一类女子学校,是由宗教团体办的,自然也有一整套关于女性德、才的标准。在我国,一些人士曾主张通过办女子学校培养一批“好女孩”,这主要是符合传统东方女性德、才标准的一种教育。自然,时代变了,实行起来比较困难,一是女校的教师稀少,二是女孩子们也未必选择这种“贤妻良母”式的教育。这种女校可能又将是一个注定要破灭的梦。

在本文结尾,我想到了一则旧闻。传说在“文化大革命”中,北京某女校的女生造反精神最强,就在这女儿国中,一群女中的女学生活活将其师长折磨至死,其手段之残忍,令人不寒而栗。

我还是这么想,男女平等不在合校或分校的形式,而在历史、传统、文化、时代和办学者的宗旨。

女人能当皇帝吗

大约女儿六七岁的时候,正值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刚播了第一集,女儿大惑不解地问我:“女人怎么能当皇帝?”我试着说:“这是极少的现象。”不一会儿,女儿又问:“女人为什么能当皇帝?”我有点不耐烦了,答道:“女人为什么不能当皇帝,这不是写女人当皇帝的电视剧吗?”又过了好一会,女儿似自言自语,又似问我道:“女的怎么能当皇帝?”我开始认真了,便问女儿,“女人当皇帝奇怪吗?”女儿点点头说:“没有见过女人当皇帝的。”

女儿的问题是这个年龄阶段极为普遍和平常的问题。在她看过的许多电视剧、电影中的皇帝都是男人,没有一个例外。如同她看见所有爸爸都是男人一样,她是可以归纳出“皇帝是男人”的结论来。因为儿童的性别观念的形成不是根据两性自然生理之别,而是社会上男人女人的分工、职业、行为方式和衣着服饰之别。也是因为成人在引导儿童社会时,不断地告诉他们“女的是这样的”,“男的是那样的”。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也的确是这么分化的,警察、解放军称叔叔,托儿所的必定是阿姨,电视中做厨房用具广告的必然是女性,做汽车、房地产广告的必是男人等等。

心理学家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了人类对性别的认知及认同的过程和规律。研究表明,对于性别的区分,早在儿童18~24个月期间就出现了,其标志是对“妈妈”、“爸爸”、“哥哥”、“姐姐”、“女孩”、“男孩”的分类并口头表达出来。但这一阶段还没有完全建立性别角色恒常性的概念,可能还会有男孩子说,“长大了要当妈妈”。稍大一些,儿重3~5岁左右,便有了性别恒常性和性别划分的基本概念。所谓恒常性,就是知道了“男的不能变成女的”,“男人才可以当爸爸”。儿童恒常性的获得,是至关重要的。这个时候的男孩和女孩都自己比较清楚地知道,“我是男(女)孩”,“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事情”。于是,对自身性别的确认并获得恒常性的概念,便决定了儿童模仿和学习性别角色的对象。男孩子会在成人男性,自然首先是父亲身上学习和模仿男子的活动、态度和衣着,女孩子便主要从母亲身上寻找做女子的种种。例如,学着母亲对自己的抚养方式去“抚养”布娃娃,学着母亲出门前在镜子前的审视而“打扮”自己。当儿童5~7岁时,性别恒常性概念就基本完全确定了。这一时期的孩子更喜欢观察同一性别的人的行为,包括成人和儿童,而忽略或不喜欢不同性别的人的行为,男女孩子的兴趣分化也明显显示出来,从他们喜欢的玩具、喜欢的游戏、活动以及卡通片,都能看出这种分化。许多小女孩能非常清楚地了解各种各样的洋娃娃,却对变形金刚毫无兴趣。因为我的女儿就是如此,我曾试着买了一些简单的变形金刚给她,她既没有太多的兴奋,也没有什么兴趣。几天以后,仍然是炊具、娃娃、头饰之类的小玩意摊满一屋子。

由此看来,只要孩子的认知发展是正常的,他(她)必然在今天男女分工和性别分化的世界中很快地确认自己的性别,积极地去学习和模仿这一性别的人应具备的种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并以这种方式和态度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是否合乎性别角色规范。女儿对武则天皇帝所表示的惊讶,便是最好的证明。在她五六岁的生命经验中,女人不该是皇帝,就如同女孩必须蹲下小便,男孩不能带发卡、穿裙子一样,是“恒常”的。变异自然带来惊讶!

教科书中的邓妈妈

邓颖超,人们亲切地称她为“邓妈妈”或“邓大姐”。我想,这可归因于她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妻子。自然,人们不会由于周恩来是邓颖超委员长的丈夫而被亲昵地称为“周大哥”或“周伯伯”之类的。因为,这类家庭化的称谓是不适合“主外”的男主人公的,何况对一个大国的总理和伟大的革命家。

其实,就历史本身提供的答案而言,邓颖超的著名和伟大在于她是当代中国革命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是一位反封建、反帝国主义压迫的女英雄。她的一生是充满传奇和浪漫色彩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包括她与周恩来之间的爱情故事。然而,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在现有的教科书中,却仅仅是周总理的妻子和助手。

女儿现读的小学课本中,邓颖超的故事至少有两个(这已是很难得了,因为整个这套教科书中的女性形象和女主人公是极少数的)。一个故事讲邓妈妈在大雨之夜遵其丈夫的嘱托,为站岗的警卫战士送去雨衣,战士通过邓妈妈之举激起了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另一则故事是讲邓妈妈戴着花镜,在灯下细心地为敬爱的周总理缝补衣衫,故事中虽然出现的是邓大姐或邓妈妈,讴歌的却是书中没有出现的周总理艰苦朴素的伟大精神和作风。

从这两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故事主人公的邓妈妈始终是其丈夫的“助手”,传达丈夫对战士的爱,体现丈夫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其实真正的主人公是幕后的周恩来总理。通过故事我们还看到,即使是一伟大的女政治家和革命家,在教科书中仍然只写她的“贤妻良母”一面的生活,而不反映她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教科书中存在的这类倾向,我们通常称之为“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和歧视”,一方面是教科书没有真正地反映历史和现实中女性的伟大和杰出,另一方面就是沿用社会上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分化的观念选编教材。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倾向在世界各国都存在。例如,在美国小学低年级课本中,男孩子通常被描述为活跃的、勇敢的,他们能独立或带有冒险精神地去干一些成人都不敢为的事情,而女孩通常被描述成为安静的、善良的、胆小的、胸无大志或缺乏创造性的。在数学应用题中,通常是“玛丽”、“苏珊”每分钟打字××,共打×分钟,求×分钟打了多少字?在中学和大学课本中,女性形象出现的比例与男性相比,少得可怜。就连居里夫人,这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杰出科学家,也是低调宣传,而且是以她丈夫居里先生的助手和妻子的角色出场的。在对法国、罗马尼亚、原苏联、西班牙、瑞典等国的教材研究中,也发现同样的现象,即教材男性主人公明显多于女性。罗马尼亚几乎90%是男性主人公,瑞典男性主人公在小学教材中占82%。

我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从性别角度分析现有的中小学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发现所有这些材料中,女性所占教材的比例极低,而且是非常传统的女性形象居多,女性的职业、性格和行为通常都是刻板化的。

在学校教育中,教材是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的。它是国家审订、社会认可的,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因此,教材和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和歧视倾向会自觉不自觉影响每个儿童的性别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女儿经》、《女学》和《女诫》等这类女子教育的教材,向所有女子宣传“女子无才便是德”、“女贞洁烈”、“修容正经”、“三从”、“四德”,其影响之久远,至今还难说彻底消除。在现代平等和民主教育的时代,男女在入学权利基本平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教材和教科书形成下一代平等的性别意识和行为便是至关重要的。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指出:“教育是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一个重要工具。非歧视性教育使女孩和男孩都受益,因而终将使妇女与男子的关系更平等。”文件指出,目前的课程和教材仍然带有很大程度的性别偏见,要求与教材、教科书相关的所有各方“出版商、教师、公共当局和家长协会合作,为所有级别的教育包括师资培训方面详细提出建议,并编写无性别规定型看法的课程,课本和教具”。这种新教材和课程将培养“男孩有照顾自身家务需要,分担家务和照顾受抚养人”的责任和必要技能。

但愿新的教科书中的邓妈妈和邓大姐的形象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改编历史,而是真实地反映历史。新的教科书中“邓妈妈”或“邓大姐”式的称谓还照旧吗?我也只是在猜想。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可能是所有孩子触及到的第一个终极性的哲学问题,即关于自己生命的起源和诞生。这也是所有初为人父、初为人母者必须回答而又最难回答的问题。据我观察,爸爸妈妈们的答案通常有几类:

传奇遭遇型的。父母会编一套关于“捡”来孩子的故事,或送子娘娘送来孩子的故事。这是很刺激孩子们文学想像的一种叙述法,但现代聪明的或稍大一点的孩子就会很快发现很多破绽,例如看见妈妈怀孕时的照片等等。

另一种大众化的解释方法,就是告诉“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而好奇的孩子常常关心另外两个相关的问题,“我是怎么进你肚子里的”,“我是从妈妈身上什么地方出来的”。后一个问题,爸爸妈妈通常的答案是,妈妈肚子上划一刀,你被抱出来的。关于前一个问题,父母们会有很多浪漫而又不失几分真实的解释:“爸爸爱妈妈,向她吹了一口气,妈妈肚子里便有了你。”“爸爸找来一颗生命的种子,请妈妈喝到肚子里,这粒生命的种子变成了孩子。”“妈妈不小心吃了一粒桃核在肚子里,慢慢便生成一个桃花一样的女儿。”

我的女儿,大约是两三岁的时候开始探究这一哲学问题的。最初,她在生命的起源的想像中是没有爸爸的,她认为妈妈们都是生了孩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