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及其批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7:25:07

点击下载

作者:唐迎欣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文学及其批评研究

网络文学及其批评研究试读:

总序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进入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愿景越来越清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越来越接近,大国崛起及其经济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宏图越来越成为现实。随着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步伐,“文化经济”也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建设文化强国及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方针,获得全国上下一致的拥护与认同。中国不仅又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且又面临着一个文化盛世与文化强国时代。

面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与最佳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传统而引以为自豪,激发出弘扬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性与自信心;我们每一个人也都能够如数家珍地论说文化强国、文化立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复兴、文化振兴、文化保护、文化盛世、文化经济、文化产业、文化生产、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等范畴与命题,这不仅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建设目标,而且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更成为社会各界以及普通百姓议论话题。没有任何时候“文化”能如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和鼓舞人心,也没有任何时候“文化”能如今天这样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前景,更没有任何时候“文化”能如今天这样自觉与自信,如此这样的丰富多彩和灿烂辉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发展的盛世时期,有理由、有责任、有信心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文化强国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我们生活在祖国南疆——广西这片热土上。广西是一个沿边、沿海、沿江的南方少数民族自治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区域特点与区位优势。广西自然风光迤逦秀美,生态资源蕴藏丰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更以歌仙刘三姐及其山歌文化、歌圩文化、铜鼓文化、绣球文化、壮锦文化闻名于世,也以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德天瀑布、龙脊梯田、阳朔西街、兴安灵渠驰名中外;历代百越文化、骆越文化、西瓯文化、岭南文化、粤西文化、八桂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广西文化发展至今天,又面临西部大开发、大西南出海通道、中国-东盟自贸区博览会、北部湾经济大开发、桂林世界旅游胜地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海上新丝路等国家战略实施,为广西文化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作为学者,作为地方高校教师,作为文艺学学科团队,我们的科研方向长期以来既关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学术前沿研究,又关注并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的应用研究及其实践研究。从进入新世纪的2000年以来,我们在跨学科整合资源基础上建立审美人类学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辟审美人类学研究领域,成为学界审美人类学研究重镇,不仅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而且也不断获得学界好评与声誉。2005年“审美人类学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更为重要的是,审美人类学研究将文艺学、美学的理论研究优势与人类学、民俗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应用研究优势结合起来,被学者表述为“田野中的书斋”与“书斋中的田野”,使书斋学问与田野学问有机结合和交融,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及其学术范式转型。由此,我们长期致力于广西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考察和调研,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研究资源材料,也积累了大量的田野作业体验和经验,更积累了一批区域文化研究成果,形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我们不仅对广西地方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而且更为明确了自身的义务、责任与担当,积极响应和践行广西提出“富民强桂新跨越”及其“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决策,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文化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013年,我们获批广西特聘专家岗及其“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又开始迈向新的征程。两年来,我们主要着手进行三方面工作:一是普查与重点考察广西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收集、积累和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对广西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宏观与微观研究,为广西提出“民族文化强区”及其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工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例证;二是进一步加强艺术生产理论及其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着重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以及国内外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新媒介及其文化传播、场域理论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提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资源与学理基础;三是在跨学科综合研究基础上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整合文艺学、美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论资源,针对广西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典型案例研究,着重于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旅游以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典型案例研究,着眼于构建广西文化形象与文化符号,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基于此,我们组织策划与编著了这套“文化产业与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将研究成果集中推出,以期为广西文化建设及其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提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也希望得到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呼应与支持,共同为实现文化强国及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是为序。张利群2015年元旦

绪论

作为新世纪文学研究热点之一的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传统文学和电脑网络碰撞的产物。目前对网络文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无形中反映出了网络文学现象的复杂性、前沿性和跨学科性。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关于网络文学的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它有着极富诱惑力的研究领域。

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发表的、具有特殊的网络文化内涵、供网民在线阅读的超文本文学样式。如今,网络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是不争的事实,数以千计的文学网站繁荣发展的时期,网上论坛也登出了数以万计的、有抱负的作者的文学作品,数以百万计的网民看了他们的作品。一些人断言,未来的写作和阅读有可能都将在网络空间发生,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这是个必然趋势。网络作家邢育森则说过,目前传统文坛正在衰落之中,逐步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网络则恰恰相反,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普通民众已开始认识到世界应该由他们主宰,而不是由一些媒体和精英。

网络文学是我们时代开放和创新精神的反映。互联网本身就是开放的象征,网络不只是人的生活和思想空间的扩大,更是人类想象力和情感空间的扩大。在一定意义上,网络文学带来了思维上的创新,它蕴涵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关怀等方面的变迁。面对这样的文学样式,我们不应首先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即便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也总要让它多走几步,然后才能判断它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作为文学样式,网络文学首先要具有文学的本质特征,即虚构性、创造性和想象性。不过,它最大的特质在于信息传递的媒介和方式手段不同,网络文学的角色定位以及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模式都是由其传播和阅读的特定状态决定的。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已能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及阅读,读者可以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来,从而形成一种互动的、多向度选择的“复合”式创作、接受模式。其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形象手段的多媒体化、情节的非线性叙述、结构的开放性、读写的互动性、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等等。

谈网络文学,当然不能不涉及网络。关于网络的概念,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虚拟”一词,强调的是对于真实存在的模仿,由此,网络世界似乎只是现实世界的一个虚幻的镜像。事实上,网络与现实的关系并非真与幻那么简单。诚然,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仍然是以现实为蓝本,其中的大部分活动仍可以归之为对于现实的模拟性体验,但至少网络中的生存方式和游戏规则就已经无法在所谓的“真实”中寻找到一个简单的对应物了。况且,这一“虚拟”的世界并非决然独立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外,甚至有时,我们也很难将两重世界绝对地分开。网络并不简单地是一种虚拟现实,而是与现实平行交织、相互作用的一个超现实空间。当下科技的发展让网络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功能,使用者乐此不疲,并应用各种“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的缩写)将网络文化推至繁荣。网络技术的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嵌进了网络文化中,正因为网络技术及其拓扑结构的开放、去中心化、平等的特点,才使得网络文化的博大包容性彰显无遗。网络拓展了人类的生活时空,成了人类新的“栖居地”,人类在其间生活、工作、学习绝非虚拟而是实在。

网络文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性存在,也是一种价值性存在。网络文学起源于技术的进步,但这种技术进步向价值领域的渗透,传导,形成了网络文学独特的文学观念和价值体系。网络文学不但被作为一个技术性事实被予以审视,而且更被作为一种文化哲学的事实被予以审视。这是我们对网络文学进行学理性疏理,进行文化哲学辨析,进行文化性反省和前瞻的前提和基础。

在当下文学研究中,网络媒介语境中的文学现象已经是所有研究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对网络文学批评的规律与特征加以研究,有助于更准确深入地了解网络文学批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寻找对策及解决途径,促进文学的良性发展。网络文学批评是在网络成为大众化传播媒体,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而产生的。高新技术推动下的信息革命、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发展及传统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尴尬地位是推动网络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因素。媒介以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扩张到文学批评领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激荡、最活跃的媒体化发展趋势。媒介不仅以工具的形式为文学批评的生产、传播以及文本的转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力量进入文学批评内部,以自己的运作理念、运作方式、审美导向、价值标准干预文学批评活动的全过程,迫使其烙下或浓或淡的媒介意识,促进其运作方式、创作过程、传播与接受等环节的媒体化变革。在传媒与批评的互动中,不仅拉近了批评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促使媒体提高自身的品位和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多元化评批评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文学的跨界性,对于网络文学和影视艺术,适当的打破界限,也是一种寻求发展空间的方式。网络文学作品因为影视剧的改编受到关注而迅速蹿红,影视艺术也依靠网络文学的改编获得了商业利润。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网络文学和影视艺术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品质,影视艺术和网络文学只能互补,并不能完全融合。网络文学只有不作为影视艺术的附庸,影视艺术也只有不以单一的以改编网络文学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网络文学和影视剧才能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上相互促进,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发展。我们需要保持网络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它的发展不能单纯地和影视文学捆绑在一起,也不能等同于传统的纸质文学,它需要区别于传统文学而独立存在。

在文学的大家庭中,网络文学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展也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盘旋上升和曲折前进。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链接作为网络文学创新的突破口,值得我们思考技术将对我们的审美发挥何种作用。文学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从“读书”到“读屏”的划时代转型,从龟甲、钟鼎、竹简、绢帛到纸张再到网络,书写工具的变迁是文学创新的积极表现。在“E媒介”为主流的网络时代,电子文本的艺术创新是推动网络文学自身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媒介手段集合了主体全方位的美感知觉,时间空间的自由编码让超文本的网络文学读者的想象力在思维中自由变更,这种复调性质的艺术形式是网络文学最突出的技术优势。网络文本常使用短句、拼接、戏谑调侃来打造自身个性化的文本,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文学观念,在表现形式上下功夫,尝试多媒体与超文本的结合,打造多媒体与超文本合作的全方位互动式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的确有着不被主流批评认同的尴尬。激进的网络作家也许会以愤怒青年的姿态对之表达不满,指出主流批评观念的保守性。但他们也不妨自我设问,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是否有了足够的精神和艺术分量,成为文坛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风景,使主流批评不得不予以正视?

网络文学如果有什么致命的弱点,那么这种弱点就是思想深度的欠缺,这种欠缺使网络文学缺乏沉甸甸的分量。即使有人想为网络作家做出强烈的价值辩护,这种辩护也会因为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作品支撑而显得贫弱。但是,直观性、浮泛性又恰恰是网络文学的特点,甚至是其内在规定性。这种内在规定性是由读屏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决定的,阅读方式的浮躁性决定了网络作品的浮躁性,在这种互动之中,那种纯正而典雅的审美心态很难建立起来。一旦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也沉思起来,将思想深度作为自身的优先选择,读者就会离它而去。这是网络作家所面临的一种价值悖论,而这种价值悖论,则是由网络的技术性存在,即读屏的方式所决定的。这是网络的技术性存在的方式向价值领域转化渗透的又一例证。这一悖论将会在多大程度上限定网络文学的发展,限定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现在还难以判断。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文学需要人们以诚挚的热情去拥抱它,同时又以学理的冷静去审视它。这种热情和冷静的结合,既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进行这一研究的初衷。本书利用宏观关照和微观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媒体化视域中对网络文学及其批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以期阐释媒体化时代文学批评在运作方式、创作过程、传播与接受等方面的嬗变,促进当下文学的良性发展。第一章媒体化时代的文学批评研究

当今世界已进入媒体化时代。媒体化时代,既是一个由消费主义所君临的社会,又是一个图像狂欢的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不仅通过对社会话语权的牢牢掌控,构筑了生活世界里的思想文化格局,对芸芸众生的日常伦理规范与生存理念起到了支配性的影响,而且也迫使文学与文学批评主动或被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造自己以适应媒体化时代的生存。对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媒体化变革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焦点。考察媒体化时代文学批评与传媒的互动关系,考察文学批评载体大规模迁移后的新家园和新格局,拓展文学批评的生存空间,建构与媒体化时代相符相称的文学批评,是当前文学批评研究的现实召唤与理性选择。第一节媒体化时代的文学批评总貌“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术语,却是五四时期从西方译介到我国的。考察中西方的相关文论,对何谓“文学批评”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鉴于此,本文将其界定为:所谓文学批评“是以文学产品为中心而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各种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L-End}文学批评以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作为对象,与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欣赏活动同属于文学实践性活动的一部分。从这个基点出发,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欣赏的审美感受、体验基础之上的评判活动,是一种具有理性和理论化色彩的特殊的文学活动。

所谓“一代有一代文学”,一代也有一代之文学批评。媒体化时代的文学批评于传统意义的文学批评已大有不同。而弄清这样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历史的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媒体的历史变迁以及它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关系的研究,就能使我们更加清楚媒体对文学及文学批评的重大意义,以及媒体化时代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势。一、媒体变迁与文学批评之关系

媒体的发展变迁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传播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传播媒介不断出现、发展、变化和进步,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以媒体作为尺度来划分人类的历史阶段成为当今学界的一种新潮。依照媒体历史变迁的角度,人类历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口传时代,从原始社会到文明时代的漫长时期,这时的文学以一种说唱的方式口耳相授,口口相传;第二,书写与印刷时代,这是文字产生以来到电子时代来临的时代,文学经以文字为主要载体进行流传到用一种印刷品的形式和一种商品方式在社会各方面流传的时代;第三,电子时代,从电报、电话、电影等诸种电子形式的发明,到20世纪50-60年代电视的普及,电子媒体成为社会的主要媒体,取代了印刷媒体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20世纪90年代电脑的普及,将电子媒体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巩固了下来。电脑强于电视的地方是它能把印刷媒体包含在自己之中,从而完全改变了整个文化的面貌,并在改变整个文化面貌的同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相对应于人类历史的这三个阶段,媒体的历史变迁也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口头传媒阶段、书写与印刷传媒阶段和电子传媒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媒体的历史演进不是一种新型媒体对前一种媒体的简单的、淘汰式的相互替换,而是新旧媒体共生共存,相互补充。旧媒体仍然在新型媒体阶段发挥作用,只不过它的主导地位已经被新型媒体所取代。因此,麦克卢汉断言:“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L-End}此言道出了多种媒体互补共生的真谛。在媒体变迁的三个阶段,某一种媒体一旦成为社会的主流,就形成这一社会的总体特征,并影响到社会的一切方面。文学及批评活动作为社会的重要方面,当然也受到媒体形态变迁的影响,并且在媒体不同类型的大潮中载沉载浮。(一)口头传媒与文学批评之发生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是以口头语言为主的口语传播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口头传播亦称语言传播,它是人类最简单、最原始、最普遍,也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是其它传播形式的基础。口头传播非常简便,易于表达感情,达到相互沟通,且效果明显,反馈及时。(口头)语言的诞生使人们能够把声音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出来,为人类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了语言,人类个体的经验才能得以交流为社会成员共享:知识才能得以传承,成为子孙万代的财富。所以说:“语言的产生是猿和人的分界线。”{L-End}达尔文认为,口语的出现把人的手解放出来,让人们更多地用于从事生产。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

在口语传媒阶段,内容相对单一的民间口头文学渐露端倪。但由于缺乏记载手段,这些原初的作品很难完整地记录下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少量作品,大都是凭口传,或是稍晚时候根据口头传播记录下来的,如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歌谣、巫术之言等。此阶段的文学作品大都是与音乐、舞蹈结伴而行的。此外,就文学批评而言,其对象当然是当时的口头文学,例如,在原始宗教活动中采用的各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在巫师们表演过程中,或表演完毕后,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阐释、解答活动,其目的不仅在于使之更易于接受和传播,而且也在于延伸其意义,创造新的价值。而文学批评也就包含其内,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文学批评的发生。但由于是口头言说形式,受时空局限很大,很难留传下来,我们只能从逻辑上去推断,从后人的追述中去分析、判断、推测,将其记录下来。(二)书写与印刷传媒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在人类运用语言作为口头传播介质的年代里,人们还常常利用结绳记事、描摹图画等象征表意的方式来记录和传递信息。在法国、西班牙及我国部分地区发现的岩画等可以看作是文字的前身。但是由于通过岩画、壁画表现的信息不能过于复杂,人们“感到有必要把图像抽象化以及使语词符号比别人能听到的转瞬即逝的几秒钟更长的时间”{L-End},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文字出现了。文字的出现使得已有的各种图画符号的意义标准化、抽象化和规范化。与文字传播紧密相关的是书写材料。文字产生后,人们便开始致力于文字载体的合适材料的寻找和不断更新。在非洲、欧洲、中东等地区,早期的文字载体主要是埃及纸莎草、羊皮纸或贝多罗叶,我国古代则主要利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等作为文字载体。直到纸张的发明,人们才拥有了最普遍的书写材料。随着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各种记载文字的形式的改进,各种新的书写材料以及各种复制方法的出现,纸张和印刷术相继产生了,人类从此进入了书写与印刷时代。到了近代,和书籍同属印刷媒介的报纸杂志也产生了。关于印刷媒介诞生的社会意义,邵培仁概括说:“印刷术的发明引导人类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因为“只有印刷术的产生和流传才能打破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L-End},而且进一步提高了传播的效率,人们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读书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人类步入书写与印刷传播媒介阶段以后,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才有了质的飞跃。文学一旦具有文字的载体之后就书面化、格式化了,形成了稳定的文学形式。不仅口头传播的神话、歌谣以纸张的形式固定下来,而且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体裁也日益丰富,除诗歌之外,政论文、史传文学、小说和戏剧也次第产生并繁荣起来。文学批评亦是如此。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批评应该是《尚书》提出的“诗言志”,它不仅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也是中国古代文论、古代文学批评和古代审美理想的源头。而现代印刷出版业的出现,尤其是现代报纸期刊的产生,革命性地改变了几千年来的学术景观,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可限量的。“在现代的报纸杂志产生以前,所谓文学批评实际上只是极少数处于象牙塔尖端的精英自我陶冶性情的‘玩物’,不仅普通的老百姓与此完全绝缘,就是一般的知识分子也很少能够问津。”{L-End}可见,文学批评是严重脱离大众,只是极少数人的玩物,并且也根本不能对当下的文学艺术作出及时的反映。而现代的报纸期刊带给文学批评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更广泛的影响力、更广泛的参与性,以及现实性与时效性。这方面的例子在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中是举不胜举的。譬如梁启超名噪一时的文学批评名篇《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就发表于他主编的《新小说》杂志上。因此,可以说,印刷媒体的诞生,将文学批评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三)电子传媒与文学批评的变革

1844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子传媒时代。之后,从电话、留声机、无线电报、电影、无线电话的相继问世,直到20世纪上半叶广播、电视的横空出世,电子传媒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所谓电子传播媒介,即电子传媒,主要指在现代无线电、电视通讯和电子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文艺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无线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形式。在电子传媒阶段,电子媒体成了社会的主要媒体,取代了印刷媒体在社会上的主流地位,而又与其他媒体如口语媒体、印刷媒体一起交互作用,共同构架多样化的传媒语境,其中,电子传媒占绝对优势,处于中心地位,其他媒体作为电子传媒的辅助媒体处于从属地位。“麦氏的精髓思想之一,是从一个奇特的角度将人的延伸(即媒介)一分为二: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尤其是机械媒介)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L-End}此言可见电子媒体的主流作用。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新的媒体,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都将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思维和历史进程。电子传媒使声音和图画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而存在,同时,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迅速提高到几乎是历史新水平。地球上的重大事件借助电子传媒实现了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的差异不复存在,整个地球在时空范围内已缩小成为一个小小的“环球村”。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脑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人们带入了网络多媒体的新阶段。作为“第四媒体”,网络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的特性于一身。“互动性成为网络媒体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新系统里,信息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是模糊的,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挑战。”{L-End}这也正如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言:“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L-End}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主动性特征决定了信息的多元化和权力的分散化,而这必然会导致传统权威的弱化及至消失。关于电子传媒的革命性意义,E·罗杰斯还注意到,电子传媒是“在没有识字需要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了超越识字障碍、跳入大众传播的一个方法”{L-End}。在人类整体文化水平还不太高的背景下,电子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给文学艺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电影、魔术、舞蹈、音乐、绘画随着传播飞入千家万户。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传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学艺术殿堂的门槛,打破了传统社会中某些社会阶层对文学艺术消费市场的垄断局面,因而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艺术“商品”的潜在消费群体。这反过来又会刺激文学艺术产品的生产。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新媒介的诞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人们对文学艺术的质和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新媒体所催生出的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这些新的文艺形式和内容对社会形态的塑造方面。麦氏说:“电子媒介的出现立即把艺术从囚衣的束缚下解放出来。”{L-End}以电视为例,电视集声、光、电和音、字、形于一体,一开始便呈现出锐不可挡的整合优势。电视剧本、电视散文、音乐电视次第问世,文学艺术的活力被空前激发出来。而以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也在电子媒体条件下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首先是迥异于纸媒体的批评新样式,诸如影视批评、网络批评的诞生;其次是文学批评的运作方式、传播渠道、影响力等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点将在后文作详细的论述。

在以上对媒体与文学批评关系的历时性描述中,我们看到:媒体形态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从口头传媒、书写与印刷传媒到电子传媒三个阶段。三种传媒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占据主导性地位,而又与其他传播媒介彼此交错、相互发挥作用,这尤其是在后两个传媒阶段表现得最为突出。任何一种现有媒体的存在总是会孕育和促成新型媒体的生成和发展,并且对文学批评的功能和形式等有着相当的影响、制约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随着媒体的发展,文学批评愈来愈具有广泛性和参与性。尤其是到了电子传媒阶段,文学批评已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阅读观,甚至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媒体不仅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不可估量,而且对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渗透和扩张都不容忽视。可以说,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化时代。二、媒体化时代的特征

从19世纪30年代,依靠印刷媒体逐渐壮大起来的大众传媒一经出现,便以势不可挡的迅猛发展对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二战后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浪潮,呈现出强劲地扩张趋势,并在这一扩张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势和社会影响,其地位登峰造极,至此,大众传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冕之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传媒迅速崛起并普及,一场新的媒体革命在数字化的浪尖中汹涌而至,国际互联网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一时之间偌大的世界仿佛被尽收“网”中。社会一半以上的信息的生产和几乎所有信息的发布,都操纵在媒体的手里,无怪乎有人称今天的世界是“媒体的帝国”。例如美国的总统大选操纵在媒体手中,选民只能通过媒体了解候选人;候选人也只能通过媒体去拉选票。媒体也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媒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人们的生存,维系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看电视剧观望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们进电影院品味“梦工厂”的巍峨与震撼;人们读报刊新闻了解大千世界的动态百事;人们看杂志探讨衣食住行的奥妙与技巧;人们打电话上网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聊天……总之,媒体如同空气,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如同一根根信息流通管道,维系着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也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改变着一切。特别是在当今媒体发挥巨大功能的时代,媒体的能量正在进一步释放出来,其影响力无处不在,并深度地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在19世纪上半叶,刚刚兴起的大众传媒还仅仅是以某一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的见证人这样一个外在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开始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的话,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不能设想在大众传媒缺席的情况下,人们怎样来组织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语境的整个媒体化转型,媒体的影响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换言之,不是我们走向媒体,而是媒体走向我们。因此可以说,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媒体化的社会,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媒体化的时代。所谓“媒体化时代”,或曰媒介时代,是以媒体作为角度来划分人类历史的一种方法,凸现了当今社会受媒体深度影响,以媒体为生存策略的一种现象,主要指一个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网络媒体、通讯媒体并存的文字、影像、声音多元呈现的时代,是由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消费意识、全球意识、娱乐与休闲意识等共同参与的多方会谈语境 {L-End},具体来看,媒体化时代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媒体化时代,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一个由消费主义所君临的社会。媒体的力量来自于它与市场的合谋。消费社会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在于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难于彻底满足的‘欲望’。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L-End}不是为需要购买,而是为欲望购买,这是媒体化时代的消费特点,它与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市场的形成总是受到有着权力部门为依靠的媒体的制衡,并且也只有借助媒体的广泛传播而获取其强大的效益;但反过来媒体要体现自身的这一功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向无形而实在,如同幽灵般出没于商业社会的市场需求做出让步。所以,在商品经济这个现代社会豪华大厦的基础的促进下,媒体与市场最终在“娱乐”这面旗帜下结为同盟。躬逢其盛的作为匹夫匹妇的我们,情愿或不情愿地,纷纷以交出精神自主权为代价换取种种廉价的“开心一刻”,让生命之舟在那些欢乐的泡沫中四处漂泊,匆匆沉没。“在当代社会,消费主义弥漫于全球,商品的价值已不再是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于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人们对个体欲望的满足。消费成了一切社会归类的基础,也成了一切文化艺术活动的基础。”{L-End}正是在这样的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人们不但消费物质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广告、消费视像、消费品牌、消费欲望,也消费符号。消费模糊了物质与精神的界限,也模糊了享乐与艺术的界限。文化商品化了,文化进入了消费,当然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消费水平与消费层次。正是这种消费文化无处不在改变了人类数千年对精神、对艺术以及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固定认识和界定,也创造着新的文化观、艺术观。

其次,媒体化时代也属于“图像狂欢”的时代。当代世界的媒体化进程,引起了视觉文化的崛起、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的转向成为文化转向中最为抢眼的景观,图像“帝国主义式”地抢占了文化的大片领地。不管是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还是电影《无极》,也不管是流行歌曲MTV,还是电视报道中国的“嫦娥奔月”,我们都离不开视觉图像,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狂欢”的时代。

在一个媒体化的语境中,文化走向视觉性,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这使得当代的审美文化在媒体的扩张下完成了从文字主导向图像主导、从语言艺术向图像观看的转型。从媒介学的角度看,语言与图像都不过是艺术审美的中介,但在媒体化时代,印刷形式的语言却承受着电子形式的图像的无情挤压,而图像却以狂欢的姿态成为一道最耀眼的文化风景。这不仅因为图像的直观与直接性,以至当今人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更在于当代社会与文化的审美世俗化走向。所谓“审美世俗化”,实际上就是以感性、享乐为原则,对审美崇高化、精英化的一种否定陈述。这种审美选择涵括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两种形态。毫无疑问,媒体化时代的电子符号制作几乎无限制地扩大了人们的感官经验,特别是图像诱导下的视觉经验。于是,审美体验让位于感官享乐,间接性让位于直接性,立体的综合丰富性让位于平面的一览无余,意义的多极化让位于感官刺激的单极化,精英性让位于大众性,崇高性让位于世俗性,总之一句话——传统的文字语言让位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图像。换言之,在现代电子传媒制作的图像符号的不断刺激与强化下,大众在日复一日的感官刺激与感官享乐中,认同了大众传媒的话语权力,也认同了影像符号的“言说”能力。于是残酷的事实成了客观地必然:大众对机械化的图像符号的归附必然导致对想象性的文字符号的反叛——昔日心安理得独享殊荣的语言艺术与文化,如今被大众传媒的图像符号与图像文化消解得“冷冷清清”;大众的迷狂与图像崇拜及图像消费成了图像艺术与文化的狂欢。毫无疑问,“图像社会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逐渐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L-End}事实上,这种新的文化秩序催生了一种极端视觉化的美学现实,重感性,轻理性;亲视觉满足,疏信仰沉思;近表面直观,远深层静观,成为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呈现。周宪明确主张“文化的视觉转型”,他认为:“今天图像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塑造我们的观念和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图像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更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只要对电视或广告图像对当代人生活的影响稍作考察便不难发现,图像今天比过去有着更强大的影响力。”{L-End}不可否认,图像的狂欢对语言的解构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和事实,偏执地否认或执著地维护都只能是一厢情愿的螳臂挡车,虽然壮烈,却难免有可怜甚至可笑之嫌。但图像不可能纯粹是视觉的,图像也是文本,图像从根本上说仍然是语言,或者说图像是语言的一种延伸。正是如此,在媒体化社会中,图像对语言的排挤与解构也使图像陷入了尴尬而难以为继的困境。再者,语言艺术是图像社会的弊病诸如信仰崩溃与精神缺席的一种最有建设性的补偿与拯救。比较而言,语言的精神维度与诗意体验是图像所无法替代的,而且语言艺术有助于人的精神内审和深度审美,有助于人摆脱感性的沉沦而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语言的这一现实价值和意义在图像狂欢的媒体化时代显得更为重要。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大众传媒构造的生活世界,我们不仅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世界,而且以大众传媒去感知世界。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当下生存是以大众传媒为中心的媒体化的生存。如果以媒体作为尺度来划分历史,那么,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媒体化的时代。它是大众传媒占社会媒体主导地位的时代。以书写与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所构成的大众媒体,体现了以往任何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强烈威力和优势。这种革命性的大众媒体对信息社会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同样,其文学影响力与生成力也是无法忽视的。由于大众传媒在整个社会系统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才会对处于这一系统重中的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诚然。古往今来,不管是文学的发展史,还是传播学的发展史,都无一例外地见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学是离不开媒体的。不管是创作、传播还是批评,也不管文学是与书章典籍相联系,或是与礼仪习俗相联系,或是与报纸、杂志,还是与电影、电视、网络等联系,文学都要以某种媒体的方式来呈现自身。时至今日,特别是我们几乎处于无处不在的各种媒体包围合拢的时代中,文学艺术对媒体的依赖尤甚,我们无法想象还有某种独立的离开媒体的文学艺术。因为大众媒体不仅是文学艺术别无选择的载体,而且是社会阅读趣味,甚至是读者群的规训和制造者。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自然也不例外。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新发展,尤其是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来,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一种文化生态的语境下,中国文学批评也力图寻求塑成本土的现代化的转型和体系重构。但事实上,一种学界所追求的“渊深宏通、胸襟开放,又新锐高效”的学术体系并没有在众多批评家的热切神往中到来 {L-End},相反,在论及转型期文学批评的发展现状时,指责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在综合各家大同小异的观点之后,我认为,大众传媒的闯入使过去等级森严的文化界限变得模糊,文学批评也因此而呈现出三种发展趋势,即文学批评的媒体化、大众化和商品化。(一)批评的媒体化趋势“媒体化”也叫“传媒化”, “媒介化”,常用来指与媒体无关的事物经由媒体传播而发生的变化。有学者认为:媒体化时代的批评,是在“泛批评”背景下生成的批评,其最大的特点是“批评的媒介化”{L-End}。(即媒体化)那么何为“批评的媒体化”?至今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将“批评的媒体化”定义为:文学批评依赖并吸纳大众传播媒体(主要是报纸、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特征和元素而发生的变化,以及在传播环节中与媒体加强互动的趋势。由此定义可以看出:“批评的媒体化并非仅仅指‘传媒的批评’,即由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如编辑、记者充当批评者所撰写的文学批评,应主要是指由传媒策划的或推波助澜的文学批评。”{L-End}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众传媒的极度扩张下,文学主流在边缘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信息化的转型,文学批评的主流则相应地实现了媒体化转型 {L-End}。从当前的批评现状来看,批评的媒体化转型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传统批评的媒体化转型;其二,媒体批评的崛起与壮大。1.传统批评的媒体化转型

我们这里所说的“传统”二字,就像我们在其他方面(譬如“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等)使用“传统”二字时一样,是就它与“现代”相区别的意义而言的。传统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对文学现象研究活动,具有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框架构建,一般通过一些专业的学术刊物(如《文艺报》、《文学报》、《当代作家评论》等)来引发、讨论或研究某个文学议题。虽然专业的学术刊物也是大众传播媒介,但它只是在专业领域的有限范围内传播,而不像其他的大众媒介一样在社会各个阶层区域流行。这种具有浓厚的学理气息和强烈的精英意识的传统文学批评如意识形态批评、学院式批评在整个文学批评领域中,一直占主流地位,他们代表了精英文学立场及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其意义无须赘言。它们对于大众文学立场和社会的文学接受意识的忽视,却也在无形中相当程度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一旦这些阻碍因素被意识到,于是,一方面,许多纯学术的刊物在利益的诱导下开始效仿流行杂志、报纸的运作,文艺批评作为学术的重要言说方式就变成了发掘文艺热点,打探文艺界新内幕的选择性策略;另一方面,一些主流批评家开始寻求拓展自己话语言说方式的新路径。厦门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其评论作品《品三国》,品评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编撰之异同得失,就是一个主流批评媒体化转型的成功案例。相同的实例还有研究员阎崇年讲《明亡清兴六十年》。由于借助电视这一媒介,到2006年9月,随着央视收视率的持续攀升,不仅批评者的著作销量火爆,同时很快引发了观众对于《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热读潮流,并且直接拉近了批评家与读者(观众)的传播距离。

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不仅批评需要媒体,广大受众也需要媒体。余秋雨在谈到传媒与学者的关系时,提出了“重视电视传媒巨大功能和作用”,进而重视“社会文化的高效性和有效性”的见解。他认为,由于没有很好地利用传媒,而不能够让大众当下接受和理解的文化是无效文化,“中国很多人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辈子的无效文化,这真是文化人的悲哀”{L-End}。我们在这里姑且不论其关于有效文化与无效文化之划分的正误,但是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观念:文学乃至批评必须能够让大众接受和理解,那么,批评家和学者就不仅不能无视媒体的存在,而且要充分地利用媒体来进行文艺批评和文化交流。媒体化转型只是个策略问题,而非批评的最终目的,也不会改变批评的本质。2.媒体批评的崛起与壮大

大众传播媒介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以获得信息和娱乐。因此大众传媒参与到文学批评领域,形成了新的批评形式——媒体批评也就不足为奇了。媒体批评也叫传媒批评,“是一种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对文艺进行的活泼通俗的大众批评形式。”{L-End}许多新的创作现象和文艺思潮的概括与归纳是由媒体批评来完成的,例如,电视节目上一些以批评为题目的谈话性节目;更多的是发表在各种报刊、网络上的批评文章;报刊、电视、互联网中热点问题的炒作;报纸和时尚杂志中很浅显的带有新闻报道性的批评等等,媒体批评迅速崛起并日趋走红的同时,对其的质疑和责难之声也不绝于耳,但令人奇怪的是,正是这种受正统的批评家们所鄙夷和责难的传媒批评,却得到了受众的广泛认同与热烈欢迎,它对整个文学批评的侵蚀和扩张直接导致了批评的媒体化转型。正如捷克著名的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所说的:“小说越来越掌握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手中”{L-End},同样,文学批评也越来越掌握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手中。(二)批评的大众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自由空间的拓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众文学从创作到接受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在影视传媒的配合下,大众文学已占有了最大份额的读者市场。在这种实实在在的文学现实的语境中,文学批评走入市场经济必然就走入大众,走进现实生活。所谓批评大众化,“一方面是批评必须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批评必须关注大众话题、现实话题、切身话题。”{L-End}可见,大众化倾向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文学批评在多元价值体系的文化现状中,呈现出一种以通俗化、娱乐性、商业性为价值主导的批评话语,具有鲜明的大众色彩。

传统的文学批评,包括意识形态批评、学院批评,历来被认同为精英文化的中坚分子。它的学院气质、儒雅风度一直以来都是知识分子精神坐标的指向。批评往往以“精英”自称,以“脱俗”为荣,批评家的话语代表着文艺方面的权威而显得坠地有声。然而这些批评要么以思想政治标准来衡量作品的优劣,要么对作家作品进行纯理论的、学术化把握和分析,致使批评家和读者成为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一些游离于精英文化之外的作品,如武侠小说、娱乐小说、民间的自发创作的作品和文艺现象得不到批评的有效关注。于是这种文学批评“放弃了对于文学的多元化价值指向(或功能)的全面阐释,同时也阻碍了社会大众在不同的社会价值或意义层面对于文学的积极接受。”{L-End}在主流批评和学院批评极为尴尬之时,一体化的文艺批评不容置疑地被分解了,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充满生命力的大众文学,批评头上的“光晕”消失了,批评弱化了精英意识而强化了大众意识。因为批评要注重读者的接受、消费的话,就必须面向大众。任何时代,大众都离不开文学,正如文学离不开大众一样。文学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建立在大众与作品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大众化的文学批评在风格上更加具有亲和力、灵敏性,借助大众传媒的技术力量能更及时地捕捉更多、更新、更广的文坛信息,从而以受众更能接受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在这里媒体的功能使文学批评的功能得以扩展,同样,媒体的关注视野也使文学批评的关注视野突破了传统的纯文学的文本范畴。“文学批评的概念在90年代已经不再关注于纯粹的文学文本,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概念在90年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L-End}的确,在文学走向媒体呈现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文学样式如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移动短信文学层出不穷,文学批评的审视对象也随之拓展到这些领域。可以说在引导读者的审美活动的实践中,文学批评的视角已逐渐平民化、大众化了。一些传统的文艺批评家为适应时代新文艺的快速发展,积极探索着批评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以能更好地、有效地阐释和解说当下文艺现象。北京大学谢冕领导的“批评家周末”,北京大学文学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创研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研究所,以及团结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小说评论》、《诗探索》等刊物的研究群体,在吸纳新方法的基础上介入了更广阔的批评领域。

与此同时,媒体批评恰逢其时地粉墨登场,并在批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媒体批评集中体现了大众化批评的力量与样式,它从大众的角度考察文艺现象及作家,具有形式多样、通俗活泼的特征,包括“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文学动态、名家轶事、公众议论等新闻、轶事与批评的杂糅形态”{L-End},批评的从业者既包括学者、作家以及普通的作者,还包括非专业的批评者像批评产品的管理人员,经销商等普通大众。媒体批评有利于激活文艺批评参与当代文学的生命力,而且对于消解读者与批评者的距离,实现文艺批评的真正大众化,提高全民的文艺素养和文化品位,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批评的商品化趋势

中国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大约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大众传媒区别于以往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产业化运作。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潮流中,以收视率、点击率、商业广告投放率为驱动力,日益成为大众传媒运作的决定力量。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现实要求大众传媒在进行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而这一转变必然对以社会审美现象为关注对象的文学批评提出走商品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批评家的创作作为批评生产,必须考虑批评消费、批评接受的需要和批评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文学批评作品必须被读者阅读消费实现其消费价值才能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社会评价性和学理性。马克思曾说:“产品不同于单纯的自然对象,它在消费中才证实自己是产品。”{L-End}文学批评虽然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但也不能例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给批评的商品化做一个界定:所谓“批评的商品化”,就是指在商品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批评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来运作,从而使批评实现商品性价值的同时,实现批评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文学批评作为文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是对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理性的、审美的分析、评价、判断的一种精神性活动。而当批评进入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投入社会,即传媒机制中的产品,在商品经济的社会现实关系中,其价值只有通过文学消费才能证实、实现,也就是,没有发表就不能说是文学批评作品,所有批评的社会价值性和学理性的实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马克思说:“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媒介生产,因为证实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L-End}马克思在这里讲的虽然是一般生产与消费,但同样适合与文学生产与消费,也可以用来解释文学批评与评论的生产性。于是,以学术为表征、以商业为内质、以盈利为目的的书评作品研讨会与作家研讨会层出不穷了。

此外,“依附于现代传播媒介的文化权利和文化主导地位而渐成气候的一种新批评话语”——传媒批评 {L-End},或者说是媒体批评,在1990年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并蹿红,传媒批评的商业意识和消费意识使其在文化消费市场中占据了很大的地盘,也使整个文学批评空间烙上商品化的印痕。先不说那些浅层次的有组织的“捧杀”和“棒杀”,一会儿推出《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一会儿又指着余秋雨的鼻子谴责“你为什么不忏悔?”,至于批评家与电视媒体共谋出来的“中国文坛十大作秀高手”、“五岳论剑”等则更使文学批评弥漫着商品化的气息。

通过对媒体变迁与文学批评的历史性描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媒体的历史变迁在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次次的媒体变迁从未中断文学批评前进的步伐,倒是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赋予了文学批评更替以新的资源和面貌。尤其是在电子传媒阶段,各种媒体交互共生,迎来了真正的媒体化时代。媒体化时代不仅意味着由消费主义所君临的社会,也是属于图像狂欢的时代,它导致了文学,尤其是文学批评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革命性的新阶段。无可否认,当前的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向,即由过去比较追求高雅化、精英化、意识形态化的批评形态,转向媒体化、大众化、商品化的批评形态。而这种发展趋势与文学批评的传播载体大众传媒的积极介入密切相关,从而使得媒体化成为文学批评发展的主导特性和最显著的特点。第二节文学批评媒体化的表现特征

随着现代传媒的文化权利的衍生与绵延,循迹而至的是批评的媒体化趋势,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汹涌之势和大众狂欢的迷乱。事实上,否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媒体化批评的存在,否定媒体化批评对传统批评的解构与挤压,否定媒体化批评对文化消费主体的诱惑与牵引,这都是十分不明智的举措。“存在就是合理的”, “面向事实本身”(海德格尔语){L-End},正视媒体化批评的存在,廓清其表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其不健康的因素,以期为当下文学批评走出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这才是亟待解决的命题。一、批评的集体化运作方式

文学批评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对客体的批评,都是主体依据一定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标准,凭借主体的独特经验和感觉来进行的批评。传统意义上的批评主体即批评家,是既区别于作家、读者、理论家,更区别于普通大众的专业人士。王充曾将知识分子分为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四类,而且认为具有“超奇”过人者是居于最高层次的“鸿儒”,何为“鸿儒”?乃“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L-End},那么,批评家就属于“鸿儒”这一类人,他应该是集敏锐的感知力,充分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于一身,感情与理性于一体的专业的批评者。然而,在大众传媒的强力介入下,批评不再是专业批评家的个体性与独立性的展示,文学批评的主体呈现了多样性,它既包括学者、作家、大学教授等专业性的批评家,甚至还包括非专业的批评者,如媒体记者、出版商、销售商,乃至普通大众等等。尤其是网络批评的出现,使人人都可以成为批评家成为现实。在批评主体多样化的这种状态下,批评的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个突出的表现形式是集体化的运作方式。文学批评不再仅仅是批评家的个人行为,而更多的是在媒体的统一体制规定下,集体阅读,集体思考,集体发言。

一方面,主流的批评家集体出场,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对某一专业性的话题的讨论。这种讨论方式的发起或者是集体宣言式,或者是一人开头点题其他人各抒己见式,或者就是干脆几个人坐在一起的对话式。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较为重要的批评话题大多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集体运作的。诸如,后现代问题,新生代、晚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