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校园版)-生物全联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9:34:34

点击下载

作者: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十万个为什么(校园版)-生物全联盟

十万个为什么(校园版)-生物全联盟试读:

联盟司令部

生物的进化方向是怎样决定的

地球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生物,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个体,就算是同卵双胞胎,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可是,科学家却断定,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祖先只有一个。那么,地球上的生物本是同根生的依据是什么呢?

小至细菌,大到象、鲸,它们的身体无一例外都由细胞组成,它们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中进行,它们的传宗接代也都由细胞来完成。此外,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它们的性状传递离不开DNA。正是生物之间的这些同一性,使生物学家做出了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祖先这一结论。比较解剖学和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同样也支持这个结论。菊石是一类已经灭绝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也是指示地层年代的重要标志化石

可是,共同的祖先怎么会产生面目全非、多种多样的后代呢?很久以前这个问题就困扰着人类,虽然有不同的答案,但最令人信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五花八门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不断变化发展而成的。生物的变化发展也叫生物的演化,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进化”。

地质学家对化石的研究证明了“生物进化”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在36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细菌化石,在36亿年以后的地层中陆续发现了不同种类的化石。科学家们发现,最早出现的动物化石是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的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最早出现的植物化石是水生藻类,随后依次是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结合化石出现的年代先后和化石种类,科学家们看到了生物发展变化的趋势,那就是地球上的生物是沿着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低等到高等的方向变化发展的。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呢?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回答最令人信服,他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或者“适者生存”。达尔文从马尔萨斯著的《人口论》中看到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增长的论述,并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任何生物只要每个个体留下两个后代,随着它们后代数量的增加,生物总数的增长必然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彼此之间要进行生活资源的争夺,为了生存所进行的生活资源争夺称为“生存竞争”,也叫“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必然是“勇”者胜。就像狼和兔的关系,狼群中跑得快的就容易逮住兔,得以生存下来,而兔群中跑得快的容易保住性命。狼与狼、兔与兔、狼与兔之间都在为生存而展开竞争,竞争胜利者就被大自然保留下来。由此可知,是大自然选择了生存竞争中的胜利者,简称“自然选择”。当然也可以认为,“生存竞争”中的胜利者是适合大自然的,所以“自然选择”也叫“适者生存”。

从狼与兔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同为狼,其中也有跑得快的和跑得慢的之分,同种生物中的不同个体就是变异个体。正是因为各种生物都存在遗传变异,才造成了个体的不同,才会发生生存竞争,也正是因为有了生存竞争,才会引起自然选择,正是由于适合大自然的变异个体得到了生存,生物才会发展“进化”。(潘重光)

为什么说是自然选择造就了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

达尔文认为,同一种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生活时,自然选择可以按不同的方向进行,这样同种生物就会产生出不同的后代。大约在25亿年前的原始海洋中,原始单细胞生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现成的有机物消耗量越来越大,食物已经供不应求,死亡越来越逼近原始单细胞生物。与此同时,原始单细胞生物在消化分解食物的过程中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也越聚越多,二氧化碳的增加为光合作用创造了条件。现在的植物细胞模型,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使得植物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

此时,原始单细胞生物中至少产生了两类变异:一类是细胞膜很薄的单细胞生物,这些生物的细胞能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有的还能伸出“伪足”,就像长了脚,这些会动的细胞可以在消耗完四周的现成食物后换个地方继续觅食,而那些不会动的细胞就只能在原地等死;另一类产生变异的单细胞生物虽不能动,但体内有了叶绿体,膜外还有一层厚厚的壁,因为它们能自力更生制造有机物来养活自己,所以不必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真正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两类变异所产生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取得了胜利,它们的后代得以繁衍和壮大。

科学家们推测,同一种原始单细胞生物,就是这样通过自然选择,产生了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和单细胞植物的。(潘重光)

为什么草原上的狮子比羚羊少得多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动物:鹿、斑马、羚羊、猎豹和狮子等。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成群结队的鹿、斑马、羚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啃食着鲜美多汁的青草,狮子和猎豹则成群或独自埋伏在草丛中,随时准备对这些猎物发起进攻。看到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草原上狮子的数量远比羚羊少,这些不同物种之间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吗?

1942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生态学家林德曼为我们揭开了这其中的奥秘。不过,他研究的不是草原上的生物,而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四周被沼泽环绕的湖泊——赛达伯格湖中的生物。他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把生物划分为好几个等级: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属于第一营养级;草食动物以吃草为生,属于第二营养级;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他发现相邻的营养级之间存在着令人惊奇的数量关系,即后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总量总是前一个营养级生物总量的1/10左右!林德曼称之为“1/10定律”。在发现“1/10定律”之前,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就是没有理出一个科学的头绪。一位中国同学无意中说了一句最普通的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稀泥”,这使他茅塞顿开,于是从食物链的角度揭开了生态系统的奥秘。

如果把这种关系按照食物链的顺序自下而上表现在图上,我们会发现位于最底层的植物数量最多,然后是草食动物,再是肉食动物,位于顶层的大型肉食动物数量最少,看起来就像一个下面大、上面小的“金字塔”,称为群落中的“数量金字塔”。

类似的规律同样也存在于非洲大草原上,即植物的数量是最多的,食草的鹿、斑马和羚羊其次,而狮子、猎豹这些金字塔顶端的捕食者数量最少。(邓泓)

为什么没有三条腿的动物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这一传说中的古代神话奇兽,居然是一种只有一条腿的动物。

腿是动物的运动器官。现实中,蜗牛依靠一条“腿”爬行,青蛙、蜥蜴、豹子、大象等利用四条腿跳跃、爬行和行走,人类、蝙蝠、鸟儿和已经灭绝的翼龙等长着两条腿。然而,任凭你绞尽脑汁,估计也没办法列举出哪一类动物长着三条腿,其原因很可能与生物的进化历程有关。五条腿的海星

在生命诞生之初,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之后,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命,比如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海绵。虽然有些海绵有一定的形状和对称性,但多数是像植物一样不规则地生长,形成扁的、圆的、树枝状等不对称的身体结构。接着,水母等腔肠动物开始出现,它们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生物学上将具有这种形态的生物称为“辐射对称生物”。它们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只能在水中固定着或随水流漂浮,被动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后来,为了取得主动出击的权利,一类既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的动物出现了。要做到这一点,它们的身体必须明显地分出前后、左右、背腹。而在形态上,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可以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这类动物被称为“两侧对称动物”或称“左右对称动物”。这种由不定向运动朝定向运动的转变,使得动物适应的范围更广,是一种比辐射对称更高等的进化形式。

属于两侧对称的动物有很多,如蜗牛、螺等软体动物,人类、豹子、大象等哺乳动物,鸟类,蛙、蜥蜴等两栖爬行动物,蜻蜓、蝗虫等昆虫。顾名思义,它们体现在腿的数量上时要么是1(可以一分为二),要么是2、4、6等偶数,否则在体形上就无法对称了。因此,三条腿的动物不可能存在于两侧对称的行列中。

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在辐射对称的生物中呢?在一种被称为五辐射对称的动物中,确实有长着五条腕的海星可作缓慢移动。按此推论,你可能会提出也应该有三条“腿”的“某种海星”,可惜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而且从根本上来说,这类固定着或漂浮着作被动运动的生物其实没有真正“腿”的结构。

或许,在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三条腿的动物。只是非常遗憾,不管是现生的动物还是相关的化石中,都没有找到这类动物。至于新闻报道中偶见的长着三条腿的动物,那是因为环境和基因突变形成的畸形,是没有办法稳定遗传到下一代去的。(余丽江)

为什么雄性动物爱臭美

求偶的伞鸟“女为悦己者容”,人类的女性画唇描眉、穿衣打扮,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借以吸引异性的目光。有趣的是,在动物中也有这个现象,不过爱臭美的可不是雌性,而是雄性。“雄为雌性而容”存在于许多动物中,尤以鸟类为个中翘楚。雄鸟们打扮自己用得最多的手法就是有一件漂亮的婚装——色彩鲜丽的婚羽。大多数鸟类在婚羽上存在着显著的两性差异,如雉科、蜂鸟科、伞鸟科、太阳鸟科、极乐鸟科等等。除了有漂亮的婚羽外,雄鸟们装扮自己的法宝还有眉栉、肉垂、肉冠、肉裙、肉角、喉囊等。每到求偶季节,这些部分就会变得格外醒目。如雄伞鸟在繁殖季节除了具有羽毛构成的伞以外,还有一个悬于胸部的肉垂,在求偶时可以充血膨胀到和身体等长。在爱美方面最有创意的要数园丁鸟了,这种鸟的雄鸟自身不漂亮,但它另出奇招——建一个漂亮的求婚亭。一般长得越不出色的雄鸟,搭的平台越为华丽。除了鸟类,雄性的蝶和鱼也是爱臭美的动物。许多凤蝶和鸟翼蝶的雄性都非常漂亮,而雌性则毫不起眼。许多雄鱼也会用色彩艳丽的婚装来迷倒雌鱼,如在交配时期的红尾鹦嘴鱼,雄性的体色呈华丽的绿蓝相间,鱼鳍是橘红色;而雌性则浑身淡红色,尾鳍上稍微有一点鲜黄色。园丁鸟正在建“求婚亭”

雄性动物之所以这么爱美,这与雌性动物的择偶标准密不可分。雌性在选择配偶时,一定会考察配偶性是否成熟、性准备状态的好坏及性功能是否健全等直接影响繁殖成败的关键因素,而雄性动物爱漂亮的行动如漂亮的婚羽、气囊,华美的求偶场所等一系列求偶炫耀的强度,一般与雄性体内性激素的水平直接相关。因此,雌鸟会选择那些性吸引特征显著、求偶炫耀富有活力并能持久的异性为配偶。这样,越爱臭美的雄性就会获得越多的雌性青睐,甚至可以一夫多妻,从而产生较多的后代,保证了后代的繁衍;而那些不受雌性欢迎的雄性就会被边缘化,甚至失去交配的机会,面临断子绝孙的危险。由此看来,雄性动物爱漂亮可不是单纯喜欢臭美,而是关系到种族繁衍的大事。(刘漫萍)

为什么雄性动物妻妾成群

在动物世界里常见到雄性动物妻妾成群的现象。狮子与大猩猩过着家庭式的群体生活,谈不上真正的一夫多妻,真正的一夫多妻者以草食性兽类和海兽类居多。这些动物的雄性拥有庞大的后宫:如一头雄性红鹿拥有20~30头雌性;一头雄性驯鹿拥有40~50头雌性;一只雄性海狮拥有15只左右的雌性;一只雄性灰海豹拥有20只左右的雌性;一只雄海象则拥有10多只甚至50只雌性;一只雄海狗平均也拥有15~60只雌性。除了兽类外,鸟类也有一雄多雌的现象,如极乐鸟。

妻妾成群之所以存在,那是因为雄性动物不参与对后代的抚育,所有养育孩子的工作都由雌性承担,雌性具有独立养育子女的能力,加之动物的繁殖期又十分短暂,一旦错过就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丈夫不需要与一个妻子维持长期的关系,繁衍众多的族群才是首要任务,这才造成了雄性动物妻妾成群的现象。当然,如前面所说,这种情况也只发生在强壮、漂亮,拥有更多雄性特征的个体身上,不少雄性连拥有一个老婆都困难,这与动物要获得更好的基因以维持后代的进步是相一致的。(刘漫萍)驯鹿的“婚姻”是一夫多妻制的

动物为什么爱打架

在电视、电影播放的动物世界里,我们总能看到雄性动物激烈相争的场景,无论是凶猛的虎、狼,还是温驯的食草动物,甚至平时彬彬有礼的海鸥、鸟翼蝶等,在求偶期间,这些雄性动物都会化身为好斗分子,对其他雄性大打出手。

雄性动物间的角斗,无疑是力量和耐力的大比拼,如两头美洲野牛相斗,可以大战无数次直到日落黄昏,有些个体间的战斗甚至能持续两天。芒背丝鱼到了发情期时,所有雄鱼的腹侧都会变成红色。对于雄鱼来说,所有的其他雄鱼都是敌人。即使雌鱼不在身旁,这种雄鱼见到红色物体也照样攻击。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实,在繁殖期雄性芒背丝鱼的好斗是与生俱来的。互相争斗的海象

有趣的是,雄性动物间的争斗虽激烈,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点到为止,胜的留下,输的撤退,非常守信。如昆虫中的迷卡斗蟋,胜者有君子之风,而输的一方则会心服口服,甘拜下风,绝不死缠烂打;海象、狮子等雄性,争斗起来不管多猛烈,在一方认输后,另一方也绝不会赶尽杀绝。在动物看来,对手逃走即是放弃权利,无须再去追杀。不过也有例外,少数种类的雄性争斗中也不乏丢掉性命的,如雄性林麝因为在争偶时打斗太过激烈,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正在搏斗的美洲野牛

大多数动物的两雄争斗都是同种间的生存竞争,它们为异性、领地、地位而战。为了种族繁衍,雄性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通过争斗夺取拥有丰富食物来源的领地,还要直接通过角力格斗来取得雌性的青睐。争领地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争夺与雌性的交配权。在雄性不能参与育幼的情况下,雌性从有性生殖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能够利用雄性的优质基因。因此,雌性择偶时往往选择那些具有优质基因的雄性,而优质基因往往表现在格斗中获胜的雄性身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雄性动物之间爱打架并非像人类那样更多的是一种炫耀,而是为了繁衍更好的后代,是神圣而必要的。(刘漫萍)

动物为什么有时对孩子很冷酷

一般而言,满两岁的小河狸会在春季告别父母离家独立生活,但对于仍无法独立的孩子,做父母的还是会很耐心地试着赶孩子出去,而小河狸则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要赶它走。相对于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信天翁来说,小河狸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种信天翁为了保险有时会产下两个卵,而孵化的时间会相差七天,如果两个卵都顺利孵化,那么对于小的那个信天翁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因为大的雏鸟不但会争抢母亲哺育的食物,而且还会恶意地将小的雏鸟踢出巢外。被赶出去的小鸟,要么被炎热的太阳晒死,要么被猎食者吃掉,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信天翁妈妈的眼皮底下,但它却对发生在身边的凌虐事件置若罔闻。对于鹰来说,雏鹰在学习飞翔时,如果迟迟不张开翅膀试着飞翔,亲鸟会一脚将雏鸟从高高的巢中踹下去,好像根本不顾雏鸟的死活。河狸

为什么这些动物对自己的孩子那么冷酷,全无做父母的爱心?那是因为在有限的生存资源下,只有集中优势资源保存最有可能存活下来的个体,才能确保动物后代的延续。在动物们的眼中,与保证动物种族的繁衍相比,那些看似狠心的举动都显得微不足道,这才有了信天翁放任另一个孩子被凌虐至死的冷酷现象发生。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亲鸟没有能力抚养两只雏鸟同时成长,乱发善心的结果就是两只雏鸟都可能夭折。而老鹰将雏鹰踹下巢、河狸将孩子赶出去都是为了让它们学会独立,否则等待它们的也会是死亡。这是动物在经历严酷的生存竞争后被自然所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体现了适者生存的规律。

动物的冷酷只是为了保存优良后代,它们虽然残忍,但确实保证了种族优良基因的传承。(刘漫萍)

陆军野战队

不吃肉的食草动物怎么长肌肉

有些动物吃肉,有些动物吃草,还有些荤素都可以吃,称为杂食。对于吃肉的和杂食的动物来说,浑身肌肉还能理解,可为什么食草动物(更准确的说法是植食性动物)吃下去的是草,却也能长出肌肉来?

这当然并不能简单地用“吃什么补什么”来理解。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要想生出肌肉,身体必须得到足够的蛋白营养。肉、蛋、奶等食物因为富含蛋白质,当然就是最佳选择。这些食物被吃下去以后,先是在消化道中被逐渐分解成氨基酸,最终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后,血液将氨基酸运输到肌肉细胞,并在那里重新“拼装”后,合成肌肉蛋白,便可以长出肌肉。

但是,肉、蛋、奶这三样食物没有一样是容易获得的,其中只有奶是在幼年阶段由母亲无私提供,而剩下的两样则是要猎食别的动物才能得到,那可是要玩命的。所以,只有那些凶狠的猎手才能做到。而即便是卓越的掠食者,比如狮子、虎、豹,也只能饥一顿饱一顿的。于是,能力不济或者食量极大的动物就得另谋出路,寻找更容易获得的食物。权衡之下,树叶草根等植物性食物最易获取,所以,生性温顺的食草动物就选择更为稳妥的取食策略,开始吃素啦!

植物性食物虽然营养没有肉类那么丰富,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是样样都不缺,只要吃得多,那也是完全够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牛、羊、鹿、马等食草动物,总是在不停地吃草,而狮子只要饱吃一顿,就可以几天不打猎。另外,一种植物的营养成分往往比较单一,氨基酸种类不全,所以很多吃素的动物需要吃多种植物才能做到营养均衡。古人说,人要吃五谷杂粮,也是这个道理。(冉浩)

食草的牛、马为什么力气那么大

在古代,没有电力和现代化机械,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除了依靠人力,就只能靠畜力。而牛、马体力极好,相当于好几个成年人,因此,牛、马是受社会关注的重要生产力,随意偷窃屠杀它们都是重罪。我们知道,人要有力气,就得多补充蛋白质,可是,吃草的牛、马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呢?

其实,虽然牛、马吃的是草,但草里的营养物质也不少,而且牛、马为了充分吸收其中的营养,消化道已经进化成很长的一根管道。另外,牛、马等食草动物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能将肉食性动物无法消化的纤维素分解,从而产生运动所必需的能量物质——葡萄糖。有了它,再通过呼吸作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能量了。

当然,牛、马的身体也比人类大很多,如果人也像它们那样四肢着地趴着,就会发现双方有着巨大的差距。就拿水牛来说,随便一头成年牛也有半吨重,大的能有1吨多重,这可相当于将近20个成年人呢。所以,它们的力气远远超过人类,也是顺理成章的。你只要随便看一下它们的一根骨头,就会心服口服。(冉浩)

为什么说“猫有九条命”

据说,猫有“九条命”。当然,这并不是说它要死九回才算真死了,而是说猫的生存能力很强,不容易死。让我们来看看猫有哪些活命的绝招吧。猫在半空中调整下落姿势

首先,猫的跑路能力超强,伤它不容易。猫、狗天生不合,狗一见到猫就视其为猎物,连叫带追。但你真正见过被狗咬得死去活来的猫吗?原因就是猫能上房、爬树、翻墙,狗虽然气势大,但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其次,猫会游泳,虽然技术不好,但落水死不了,紧要关头也能帮上一把。

再次,猫有一套软着陆的硬功夫,即便它从高处摔下,受伤往往也较轻,这要归功于它发达的运动神经系统和平衡能力。一旦从高空落下,不管开始是背朝下还是其他糟糕的姿势,它都能在空中完成姿态调整,接近地面时前肢就已经做好着陆准备,那一脚厚厚的肉垫子和柔韧的脊椎能有效地化解冲力。倒是有时候从低处跌落,滞留空中的时间短,猫来不及调整姿态,反而受伤会更重一些。

猫受伤后的愈合能力也很强。2009年,科学研究发现,猫体内的髓磷脂在被破坏后能自行恢复。髓磷脂是神经细胞外侧的脂质,能协助神经信号的传递,损失后会导致神经失去保护,造成感官、行为、认知以及其他一些功能异常。因此,猫的神经系统在受损后具有超强的恢复能力。

不仅如此,猫的战斗力和捕猎能力也都很强。猫也是尖爪利齿,在相同体形下,少有动物能够战胜猫。而那一脚肉垫更使它们的行动悄无声息,伏击老鼠、小鸟等动物可谓得心应手,再加上一只嗅觉敏锐的鼻子和一双能夜视的猫眼,要想饿死猫,难啊!(冉浩)

狗为什么和人那么亲密

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狗非常亲近人。研究表明,狗对人意图的领悟能力甚至能超过黑猩猩。不仅如此,狗还是所有驯化动物中最忠诚的——警犬、导盲犬、守卫犬、赏玩犬等,它们拥有神奇的天赋以及对人类无私的爱,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是人类无法替代的得力助手。

这些都是人类长期驯化的结果。你也许还不知道吧?别看人驯化了猪、牛、马、鸡等很多动物,但第一个被驯化的野生动物却是狼,当狼遇到了人才有了狗,狼是狗的祖先!不过,狗到底是起源自一种狼还是多种狼,是在一个地区驯化后传到世界各地,还是在不同的地方先后都驯化成功过,就连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也表示自己实在看不透。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事情开始有了转机。科学家分析了狗、狼、豺等线粒体DNA后发现,狗和灰狼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狗最可能是由灰狼驯化来的!至于起源地点则始终争论不休。2002年,世界顶级学术杂志《科学》报道,中国和瑞典科学家在比对了世界各地狗的DNA后表示,东亚地区的狗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狗和中国的灰狼亲缘关系最近,因此,现代狗很可能是在约1.6万年前起源自中国。这一观点立刻引爆了争论的火药桶,其他科学家开始举出各种反驳证据。2010年,声名显赫的《自然》网络版发表了另一份遗传分析,认为狗和中东的灰狼关系最近,并把狗的起源地点锁定在了1.3万到1.2万年前的中东地区。不过这份研究同时也承认,少数东方狗和中国灰狼确有遗传关系。狗的起源之争,看来还要继续一段时间。

不管如何争论,狗和人类相伴超过1万年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超过1亿只狗为人类服务过,由此双方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虽然狗偶尔会传染一些人犬共患病,会给人带来一些伤害,但瑕不掩瑜,它们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冉浩)

为什么圣诞老人用驯鹿拉礼物

传说,每年圣诞老人都会驾着雪橇给小朋友送礼物,而且圣诞老人不是用马来拉雪橇,而是用鹿来拉的。你知道为什么用鹿拉雪橇吗?

原来,传说中的圣诞老人生活在北极,那里有一种特殊的鹿——驯鹿,雌、雄鹿都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善于行走。

驯鹿体长约1.8米,重100千克,雄鹿稍大,可以达到180千克,广泛分布于北极周围的寒带地区,在中国仅存于大兴安岭西北部。驯鹿适应雪地生活,它们宽大的蹄子可以避免自己陷入雪中,还能拨开雪堆寻找食物;而且它的眼睛可以变色,避免雪地反射的强光刺伤眼睛。驯鹿是北极周围居民最熟悉的饲养动物之一,它性格温顺,易于驯养,能够轻松穿越马匹难以穿越的雪地、沼泽和森林,因此,圣诞老人才会选用驯鹿来拉雪橇。在中国,驯鹿也是鄂温克族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和牲畜,被誉为“林海之船”。它们可以在打猎时驮运猎物,搬家时搬运物品和供妇女小孩骑乘,下山时驮运购买的粮食和日用品,现在更成了接待游客的一大亮点。(冉浩)

为什么吃竹子的大熊猫是食肉目动物

圆滚滚胖乎乎的大熊猫最喜欢的食物就是竹子,有人由此联想到:这些憨态可掬的家伙一定是世界上最可爱的食草动物了。错了!熊猫可是货真价实的食肉动物家族的一员,在分类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是食肉动物中的素食主义者。

看大熊猫那张脸,和鹿、马那样的食草动物不一样吧?这可是一张“熊脸”!现代食肉目动物由古食肉类分两支演化而来:一支是猫形类,如虎、豹等猫科动物,以及灵猫等;另一支则是犬形类,如今天的狗、狼等犬科动物,以及熊、浣熊、鼬等,大熊猫就属于后者。从身体构造上来说,大熊猫的犬牙尖锐锋利,而且消化道也是肉食动物的构造。一般来讲,由于植物纤维类食物难以消化,为充分消化,食草动物的消化道都比较长,例如,鹿肠约是自己体长的15倍,羊肠则达到了大约25倍。但是大熊猫的肠道只有自己体长的4~6倍,而食肉动物的肠道与体长比例一般是4~8倍。大熊猫用着食肉动物的肠道消化竹子,显然不合适,因此营养吸收率特别低,于是不得不吃下大量竹子来维持身体的能量需要,一只大熊猫在春季每天要吃进二三十千克的竹子。所以我们看到的大熊猫就像饥肠辘辘的饕餮之徒,不停地嚼着竹子。

其实,800多万年前的禄丰始熊猫是一种体形大小类似狐狸的动物,冰川时代到来后,它们和很多食肉动物一起,被寒冷驱赶到了一片很狭小的地域。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它选择了一条捷径——“改行”吃素。大约200万年前,小种大熊猫已经是素食主义者了。

今天,大熊猫已经依赖上竹子啦,不过它们也偶尔开荤,掏竹鼠、捅鸟窝样样不少干,有时还闹闹熊脾气。1990年四川曾出现一只爱吃羊肉的大熊猫。2011年人们又发现另一只野生大熊猫将牛羚的尸体啃得干干净净。(冉浩)

遇到熊装死有用吗

有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寓言: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遇到了一头熊,其中一个飞快地爬上树,躲了起来,另一个逃生无望,灵机一动,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熊走到他面前嗅了嗅,转身走了。那朋友从树上下来,问熊为什么走了,这人说:“熊告诉我,以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同行。”可是遇到熊,装死真的有用吗?

老实说,这要看熊的想法。人遇到野熊时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除非吓得昏死,否则想装死太难了。先不说人会不会因为紧张、害怕而发抖,但心跳至少会加快,身体也是温热的。嗅觉和感觉都十分灵敏的熊难道就看不穿吗?熊如果选择离开,只是它认为这人没威胁,自己其实也不饿,还提不起兴趣来;如果它来了兴致,就会把大脑袋凑上去蹭啊蹭,用爪子把人翻来覆去地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就忍着吧,千万别睁眼乱动,不然惊到熊就麻烦了……如果它玩兴大起,一屁股坐上去歇会儿,那就自认倒霉吧……如果侥幸,熊真的对你没什么兴趣,晃一晃就走了,请多躺一会儿,等它走远……熊从来不会因为对方是死人而转身离去,因为熊对腐肉并不反感,而且谁会拒绝到嘴边的一堆肉呢?

在野外,最好分情况处理,如发现远处有熊,并且熊没有注意到人,就不要发出任何声响,慢慢地往顺风方向后退,这样可以避免气味随风传递到熊那里。不要在森林里随手丢弃空罐头、食物残渣,更不要携带气味很浓的物品,那可能吸引包括熊在内的很多动物来“拜访”哦。

熊如果从隐蔽的地方突然出现在人正面,这是示警,在它的背后可能有需要保护的食物或小熊。如果继续前进或呆在原地,它就可能发动攻击。这时不要保持直立的姿势,熊在攻击前往往会站起来,直立在熊眼里可能是一种挑衅。调整好呼吸,平静地、缓慢地面对着它向后退,不要露出畏惧,不管是人或动物都敬佩勇气。不要做多余的动作,任何无法理解的动作都将引起它的不安。小心不要摔倒,更不要掉头就跑,那样会从平等的对手降级为失败者,引起它的追逐,人可能因此受伤,受伤的人又可能进一步降级为猎物。

如果熊已经决定发动攻击,那就相当危险了。假如遇到的是体形庞大的成年棕熊,你可以找棵大树迅速爬上去,然后再想办法求救。如果是体形较小的熊,它爬树的本领比人还强,你上树反而是死路。这种情况下,可以往山下逃,熊下山的速度比上山慢,但客观地说,人很多时候跑不过熊。实在跑不掉、躲不了,就只能一搏,注意保护好脖颈,可以试着攻击它敏感的鼻子,这也是无奈之举。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远离熊经常出没的地方,熊“非请”,你就“莫入”它们的领地。(冉浩)

被“救”的蛇为什么要咬农夫

几乎人人都听过《农夫与蛇》的故事。故事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好心的农夫看见蛇在雪地里被冻僵了,于是把它放进自己的怀里给它取暖,终于把蛇给“救醒”了。可是,醒来的蛇不但没有感激农夫,反而一口将农夫给咬死了。许多人都很同情农夫,认为蛇“知恩不报反为仇”。那么,蛇为什么如此善恶不分地要咬农夫呢?

其实,从动物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蛇为爬行纲中的有鳞目动物,是一种变温动物。当气温较低的时候,蛇无法维持适宜的体温,体内酶的活性就会降低,不能继续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命活动,于是蛇就会进入冬眠。冬眠可以降低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减少能量的消耗,同时也使蛇丧失了防御天敌的能力。

蛇在刚进入冬眠期的时候,体内有着充足的营养。而随着冬眠时间的增长,蛇体内的营养逐渐被消耗,开始处于饥饿的状态。农夫“救醒”的,正是一条处于饥饿状态的蛇。因此,蛇咬农夫是一种本能反应,可能误将农夫当成需要猎取的食物或者攻击的天敌。于是,农夫不幸成了“恩将仇报”的对象。

农夫的做法严重地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把一条正在冬眠的蛇“救醒”,其结果反而被蛇置于死地。我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即使进行善举也要遵循自然规律。(陈婉 胡超超)

为什么蛇要蜕皮

蛇全身都包裹着鳞片,但这些鳞片和鱼的鳞片不同。蛇的鳞片是由皮肤最外面一层角质层变成的,所以叫角质鳞。蛇鳞不仅有防止水分蒸发和机械损伤的作用,也是蛇爬行的主要工具。然而,蛇鳞外层的角质层是死细胞,如同舞蹈演员的紧身内衣,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而当蛇长到一定的时候,没有生命的角质鳞就限制了个体的发育生长,这时只有蜕掉原来的表皮鳞被,并长出新的表皮鳞被,才能适应其不断长大的躯体,这就是蛇蜕皮的主要原因。

蛇蜕皮时,大多借助于粗糙的地面、树干、砖石瓦块、建筑物或蛇窝的拐角处,通过身体的不断摩擦而进行。先从吻端(唇部)把上下颌的表皮磨出一处裂缝,然后从头至尾逐渐向后翻蜕,直至脱去陈旧的“外套”而换上“新装”,因此我们多在石洞口或树枝上看见蛇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蛇皮”。

蜕皮后新产生的角质鳞要比原来的大一些,所以每蜕一次皮,蛇的身体就会长大一些。蛇的蜕皮次数与生长速度有关,次数越多,说明生长发育越快,反之则越慢。成年蛇类一般每年蜕皮3次左右;幼年的蛇类由于生长速度快,蜕皮的次数较多,一般每年可蜕皮4~5次或更多。影响蛇类蜕皮次数的因素很多,食物丰富时,其生长速度较快,蜕皮次数也多。另外,蛇类栖息处的温度、湿度及环境与蛇类蜕皮也有密切关系,如果蜕皮时环境干燥,则可能导致蜕皮无法完成。

蛇的蜕皮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因为秋天要准备过冬,开始冬眠。当春天到来,天气暖和后,蛇开始出来活动,此时食物多,生长也快。因此,也有人认为蜕皮与蛇采食的活跃期相一致。蛇的蜕皮时间是很短暂的,一般健康的蛇蜕皮只需要几分钟即可。然而不健康的蛇或者正好怀有蛇宝宝的时候蜕皮就慢多了,有时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蜕下来。(徐士霞)

冬天的蛙都到哪里去了

夏天的傍晚,如果我们去农村或者郊外,总能听见农田里、池塘边的各种蛙叫声,有的高亢激昂,有的短促低回。它们唱着歌,吃着美食——蚊子、苍蝇和蝗虫等各种小害虫,让我们羡慕不已。然而,到了冬天的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在田间乡野苦苦寻找,却连蛙的影子也看不到。那么,冬天的蛙都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它们为了躲避冬天的低温天气,都去冬眠啦!青蛙的冬眠期大约为每年的10月末至第二年的3月中旬,相当于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青蛙在冬眠。春天,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青蛙们才会渐渐地出来活动。青蛙的活动时间与大自然的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根源,在于生物体内一种叫作“酶”的物质。我们人类以及其他动物、植物等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酶的参与,而酶参与活动的关键在于酶是否具有活性。酶是一种很特殊的物质,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它的活性才能正常发挥。当自然气温较高时,蛙体内的酶活性增强,它们的活动就会非常活跃。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外,随着温度的下降,酶的活性便会降低,参与生命活动的能力也随之减弱,蛙就只好去睡长觉休息了。当然,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酶活性的丧失。在高温情况下,蛙也会躲到水里或者阴凉处休息。

人类是恒温动物,无论外界的温度如何变化,我们都能通过保温措施和散热途径,把身体温度维持在37℃左右。蛙属于变温动物,不能像恒温动物那样维持恒定的体温,只能适应外界环境的温度。当外界温度低于一定水平时,食物也趋于稀少,蛙们就会选择进入不吃不喝不排泄的冬眠状态。大多数蛙会在光照良好、落叶覆盖的土壤里和石头下,或者在池底的泥中进行冬眠。它们之所以这么在意冬眠的场所,除了保证安全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躲避导致死亡的过低环境温度。在冬眠状态中的蛙类,整个身体的代谢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选择向阳面来冬眠能维持最低水平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当然,越冬之前,蛙需要摄取充足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如果营养不够的话,蛙可能挨不过漫长的冬季,而在冬眠中死去。(陈婉 胡超超)

鳄鱼吃东西的时候会流泪吗

都说鳄鱼在吃猎物的时候会流下虚伪的眼泪,因此,人们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假慈悲。有人因此认为,鳄鱼的眼眶下方存在着和海龟一样的盐腺,通过流泪的方式向体外排放身体多余的盐分。

2007年,科学家们利用经过训练能在陆地上摄食的鳄鱼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鳄鱼都会在摄食时流眼泪。以中国特产的淡水生活的扬子鳄为例,在它的下眼睑后下角确实有一对小小的泪腺,但泪腺的分泌物并没有达到“流泪”的程度,至多也就算“泪眼婆娑”,因为泪腺是通过泪小管连通泪管进入鼻腔中的,一般人根本看不到扬子鳄的流泪。

对于湾鳄等咸水鳄而言,有时候它们也会“流泪”,但其原理和扬子鳄的情况是一样的。而且,由于“流泪”是为了滋润眼睛,所以鳄鱼并不会在特定的时间做这件事,当然,在上岸的时候更为需要。

可是,对于咸水鳄来说,眼泪虽然少,但有没有排盐功能呢?科学家让鳄鱼在海水中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想办法收集到它们的眼泪。结果发现,鳄鱼眼泪中的盐分浓度只是血盐的2倍左右,这个浓度虽然稍大,但仍然不足以排盐,所以,咸水鳄排盐一定另有出路。

终于,科学家们通过刺激鳄鱼舌头收集其盐腺分泌物,发现分泌物中盐分浓度是血盐浓度的3~6倍。整个鳄科中,无论是海水栖息地的鳄鱼还是淡水栖息地的鳄鱼,在舌头上都存在分泌盐分的腺体。解剖鳄鱼舌头也证明了舌头黏膜上确实有盐腺,其构造和其他海洋爬行动物的盐腺相似。所以,“鳄鱼以流泪来排盐”基本上只是一个传说。(郝小利)

海龟为什么会吃塑料袋

近年来,在世界上的不少地方,陆陆续续发现了大量海龟的不正常死亡。通过解剖海龟的尸体,科学家发现,海龟的胃中有许多塑料袋,最多的一只海龟体内竟有15只塑料袋。正是这些塑料袋,导致了海龟无法正常取食,进而死亡。那么,海龟为什么要吃塑料袋呢?

原来,海龟最喜欢的食物是水母。别看水母身上有许多带着毒刺的触手,能够吓退大多数敌人,但海龟却一点也不怵它。一只大海龟,一顿甚至可以吃下几十只水母。当人们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包括大批塑料袋扔进海洋后,漂浮的塑料袋膨胀开来,就好像水母一样。正在寻找食物的海龟,无意中就把这些塑料袋吞了下去。塑料制品是一种非常难以分解的材料。可以想象,这些东西到了海龟的肚子里,海龟既无法分解,又无法排出,轻则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育繁殖能力下降,重则导致死亡。事实上,不但是海龟会误食海洋垃圾,海鸟也喜欢捕捞旧打火机和牙刷,因为这些垃圾形似小鱼,当它们用这些东西喂食幼鸟的时候,往往会将幼鸟噎死。

海洋垃圾中的80%是由于垃圾填埋和其他城市垃圾的管理不当而产生的。海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废弃的捕鱼设备,如渔网、鱼线和浮标,它们对海洋生物是最危险的。废弃的渔网甚至被渔民们称为“鬼网”。在洋流的作用下,这些渔网和鱼线等垃圾会缠绕在一起,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它们会缠住并淹死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哺乳动物。每年因海洋污染物误食和缠绕等原因,可以导致成百上千的海龟、鲸类等水生哺乳动物和上百万只海鸟死亡。而海洋生物的死亡,最终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被打破,危及人类的生存。

因此,请做一点任何你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你对野生动物和环境的爱心,最终会让你自己受用。(郝小利)

如何分辨有毒蛇和无毒蛇

如果你在野外不慎被蛇咬了一口,你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要弄清这是不是一条毒蛇。其实,辨别一条蛇是否为毒蛇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既可以粗略地从它的外形和行为进行鉴别,也可以通过蛇咬伤口的特征做出准确判断。白头蝰——有毒蛇

毒蛇的头部大多呈三角形,这倒不是因为毒蛇非得长一个三角形的头,而是因为毒腺的位置大多在它的头部两侧。当毒腺中充满毒液时,头部两侧自然扩大而呈三角形,如蝮蛇和白头蝰。无毒蛇因为没有毒腺,所以头部大多呈椭圆形,如黑眉锦蛇和钝头蛇。当然,也有部分毒蛇头部并非呈三角形,如金环蛇和银环蛇,它们虽然毒性巨大,但是毒腺却很小。另有些无毒蛇的头部却呈三角形,如梭颈蛇,这就纯粹是形状使然了。

毒蛇身体一般粗而短小,体形不匀称,尾部较短,自泄殖腔后变得细而尖,且体表比较鲜艳或者有特殊斑纹;无毒蛇身体细长,体形匀称,尾部细长,但体表斑纹不明显。另外,如果一条蛇具有颊窝,那么它肯定是一条毒蛇。

有毒蛇栖息时,常常盘成团状,爬行时动作迟缓,被激怒后比较凶猛;无毒蛇在爬行时动作迅速,多数不凶猛,且胆小怕人,遇人常常快速逃离。黑眉锦蛇——无毒蛇

有毒蛇和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毒牙和毒腺。一般来说,有毒蛇的上颌骨上长有一对或数对弯曲的毒牙。毒牙和毒腺相通,当毒蛇咬人时,毒腺内的蛇毒通过毒牙注入人体,就像打针一样。无毒蛇没有毒牙,牙齿细小,大小相似。无毒蛇咬人后,会在皮肤上留下一排到两排均匀而细小的牙痕,伤口浅且颜色淡。毒蛇咬人后,除了两排均匀而细小的牙痕外,还有一个以上(一般为2个)大而深的毒牙牙痕,且伤口多呈紫黑色。被毒蛇咬伤后,短时间内会出现局部或全身中毒症状;被无毒蛇咬伤后,不会出现中毒症状。

目前世界上有600余种毒蛇,除南北两极和大西洋外,各地几乎都有分布,其中南美、非洲和亚洲的蛇伤情况比较严重。一旦被咬伤,要立即用绳子、布条等物在伤口上方处结扎,防止静脉回流、减少毒液扩散。结扎后,每隔10~20分钟放松2~3分钟,使动脉血少量通过,以免血液循环长时间受阻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结扎好后,及时对伤口进行冲洗,可以用盐水、肥皂水、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清洗伤口残毒。随后在伤口处切开一个“十”字切口,进行负压吸毒,可以用嘴吮吸。伤者经急救处理后,应及时送至就近医院就诊,如咬人毒蛇已被打死,应将蛇一并带至医院以便正确诊断。(高建芳)毒蛇咬伤的牙痕(左);无毒蛇咬伤的牙痕(右)

蝈蝈为什么要不停地“唱歌”

生活在荒野灌木丛里的小蝈蝈,有各种鲜嫩的枝叶和美味的野果充饥解渴,偶尔还有毛毛虫可以开开小荤。随着一次次蜕皮长大,蝈蝈有了越来越健美的身材,它的两对翅膀日益健全,强壮的后腿也越来越适宜跳跃了。灌木丛里食物丰富,小蝈蝈只需伸伸腿,蹦一下,就能饱食终日了。在茂密的树叶和枝条的隐蔽下,蝈蝈几乎可以高枕无忧,只要它的动作不太大,蝙蝠和鸟儿也很难找到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