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成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3:36:14

点击下载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趣味成语

趣味成语试读:

前言

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世纪老人冰心说过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使人明辨是非,使人充满爱心,使人行为文明、礼仪规范;相反,如果读一本坏书,则可能使人变得心胸狭窄、不知羞耻、自私残暴。

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大体有四种情况:一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明显的目的;二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三是为了古人所说的“修身养性”;四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这四种人中,第一种人是最可怜的,因其无理想、无奋斗目标。没有理想的人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青少年时代就没有人生理想,这是最可怕的。第二种人目标明确,父母花了大价钱将其送进中学,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将来奔个好前程。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应是这类人的追求目标。第三种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儒家曾把人生奋斗的目标定为三个层面七个字——“修身、齐家、平天下”。所谓“修身”,就是陶冶个人情操、培养个人品质,做社会的一个优秀分子;所谓“齐家”,就是说管理好家庭,甚至家族;所谓“平天下”,就是说你若能“修好身、齐好家”,那么就把你的才华进一步发扬光大,用来治理社会,为社会做贡献。“修身”是儒家人为自己定的最基本的人生标准。这种境界也是相当不错的。第四种人读书,乃为立志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约一个世纪以前,有一位南开中学的学生在回答老师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充满自信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并用毕生心智去实现他的诺言,赢得了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敬重和爱戴——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事实证明,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亲爱的同学,若你热爱生命的话,那就认真读书吧!书籍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可以帮助你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创新的梦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通过读书,可以让你掌握知识、增强本领、敢于创新,可以给你智慧、勇敢和温暖,可以使你成为知识的富翁和精神的巨人,成为我们伟大祖国21世纪高素质的建设者。

这套《菁菁校园精品读物丛书》汇集了励志格言、名人诗词、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和美文,相信会成为你课余学习的上佳读物。

爱屋及乌

【书证】《韩诗外传》:“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骨。”《孔丛子·连丛子》:“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厘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解释】原意是爱一个人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连带关心与他有关的人和事。【故事】

相传周文王去世后,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周武王又请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即召公)做助手,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通商朝的京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军队士兵也不愿为他送命,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

周武王建周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及怎样使局面迅速稳定下来,心里没谱,很是担忧。为此,他请来姜太公商量。问道:“该怎样对待商朝的人呢?”太公答道:“我听古人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的仆从家吏。商朝的贵族、大臣、将士都是我们的敌对分子,除恶务尽,应该全部杀尽一个不留,您看怎样?”

最终,周武王没有采纳姜太公的主张,而是根据周公的建议,让那些人回家种田去了。

安如泰山

【书证】《汉书·严助传》:“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易林·坤之中孚》:“安如泰山,福喜屡臻。”【解释】意为安稳坚固得如泰山一样。【故事】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把一些刘氏的子弟分封到各地为诸侯,成立了若干王国。朝廷直辖的只留下15个郡,其余都分给了这些诸侯。当时,最大的王国就有五六个郡的地盘。汉高祖死后,各国诸侯就渐渐不听朝廷号令,等到了汉景帝刘启时,各王国与朝廷对抗的形势越来越严重。这时汉景帝的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建议:削减各国领地,加强朝廷的权力和威信,以巩固汉朝的统一。

当时诸侯中,吴国是个大国,吴王刘濞的野心特别大,他早就有篡夺帝位的阴谋,便趁此机会挑拨和煽动其他诸侯,要联合起兵谋反。刘濞的郎中(官名)枚乘,字叔,淮阴(今江苏省)人。他不同意刘濞谋反,便上书劝谏。在枚乘给刘濞的谏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您要是能听取老臣的忠告,那一切灾难祸害就都可以避免。假如你一定要照您所想的那样去做,那局势就危险极了,要成功难于上天。如果您能立即改变原来的主意,那就很容易地像泰山一样安稳,不可动摇了。现在您要想一辈子都享受荣华富贵,有很大的势力,可是,您不用便捷的办法、稳当的措施,反而却要冒危险,自找困境。作为臣子,我实在是替您担心和不理解啊。”

枚乘如此苦口婆心地劝告刘濞,可是刘濞根本不听,枚乘很是失望,便离开吴王刘濞,投奔梁孝王刘武去了。

按图索骥

【书证】《艺林伐山》:“伯乐知其子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解释】索:寻找;骥:原意为好马。照着图像找寻好马。比喻办事不从实际出发,而是机械死板地套用陈规旧法。现多指依据线索去寻找。【故事】

春秋时,秦国人孙阳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他写了一本《相马经》(或称《马经》)。

当伯乐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把父亲这套本领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就死读他父亲写的《相马经》,将书中说的良马的额头是如何如何,眼睛又是如何如何,蹄子又是怎样怎样等几条牢牢地记在心里。有一天,伯乐带他出去,在路边看见了一只大蛤蟆,他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父亲,这是一匹良马。您瞧,它的额头、眼睛都跟您书上说的相像,好像就是蹄子不太一样。”伯乐听完又好气又好笑,就幽默地说:“这只‘马’好跳,无法驾驭!”伯乐的儿子还是不死心,把《相马经》读得烂熟。出去相马时,他还把《相马经》拿在手中,完全按照书上所描绘的各种马的图形,跟他所见到的马一一对照,不差分毫。结果,马是找到了,但不是一匹日行千里的骐骥良马,而是一匹性子很凶悍的劣马,根本不能使用。

伯乐知道后,便对他儿子说:“像你这样用按图索骥的愚蠢办法,哪能找到真正的好马呢?”

暗渡陈仓

【书证】《赚蒯通》:“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关中之地。”【解释】栈道:古代在山崖上用木料架起来的道路。陈仓: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古代的战略要地。原意是表面上在修葺栈道,暗地里偷偷地通过陈仓。比喻表面上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实际上却是另有图谋。【故事】

秦朝末年,在推翻秦朝后,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中,项羽势力最强,便自封为“西楚霸王”。项羽最不放心的是刘邦,就把巴蜀(今四川)和汉中(今陕西西南山区)的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他为“汉王”,并以汉中的南郑为他的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穷乡僻壤。又在刘邦前面安排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秦国降将把守,让他无法回来。

刘邦虽然不服气,但他势力不如项羽大,只好领兵西上,开往南郑。他接受谋士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用木板架设在险峻的悬崖上的栈道,全部烧毁。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防备项羽的大军来进攻;二是为了迷惑项羽,让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再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拜了一位很有才能的军事家韩信为大将,请他谋划夺取天下的军事策略。韩信准备东征入关,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韩信一方面加紧操练兵马,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队伍;另一方面,命樊哙、周勃等将领率1万名士兵去修复烧毁了的栈道,摆出一副要从栈道出来的架势。这时,守在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汉王”刘邦要东征的消息,就在栈道口加强防守。

谁知,韩信修栈道只是摆个样子,他和刘邦暗中率领精锐部队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是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

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刘邦又回到关中咸阳,而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的地盘,全被刘邦收去了。

暗箭伤人

【书证】宋·刘炎《迩言》:“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清·李汝珍《镜花缘》:“有轻弃五谷的强盗,有荼毒生灵的强盗,有暗箭伤人的强盗,有借刀杀人的强盗。”【解释】暗箭:从隐蔽的、别人不易察觉的地方发射出来的箭。比喻暗中用手段害人。【故事】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了鲁国和齐国的支持,准备去攻打徐国。

在那年的二月中旬,郑庄公检阅完部队,就派人给士兵发放武器。老将军颍考叔和一位年轻将军公孙子都,为了争夺兵车,两人吵了起来。颍考叔是一位勇将,从不服老,他驾上兵车,转身就跑。公孙子都年轻气盛,向来瞧不起人,当然不肯相让,拔出长戟赶忙追赶。可等他追到大路上,连颍考叔的影子都看不见。公孙子都非常恼火,怀恨在心。

这年七月,郑庄公和鲁国、齐国一起攻打徐国。当军队逼近徐国都城时,颍考叔一马当先,高举大旗,抢先爬上城头。公孙子都眼看着颍考叔就要立头功,心里越发嫉妒,他抽出箭,趁人不注意,对准颍考叔就是一箭,把颍考叔老将军射下城墙。另一位大将瑕叔盈以为是徐国的士兵杀死了颍考叔,连忙高举起大旗,继续指挥士兵进行战斗。最后,徐国的徐庄公逃亡到卫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书证】《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却说八仙来至东海,停云观望。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洞宾言曰:‘今日乘云而过,不见仙家本事,试以一物投之水,而各显神通而过如何?’众曰:‘可!’”【解释】意为各自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故事】

在我国古代民间传说有八位神仙,他们是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有一次,八仙参加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驾着祥云,正要返回他们的住地东海蓬莱仙岛。他们一路上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东海之滨,只见东海水连着天,天连着水,潮头汹涌,巨浪惊人。这时,吕洞宾向其他仙人建议说:“我们赴蟠桃会时走云路,现在回蓬莱还走云路,就太乏味了。不如我们改走水路,大家可以各显神通,露一露咱们仙人的本事,怎么样?”众仙齐说:“好!”

首先是袒胸跛足、蓬头垢面,腰间挂着个酒葫芦、手扶铁拐杖的铁拐李,只见他急忙解下系在腰间的酒葫芦,仰头喝光葫芦里的酒,把葫芦掷向波涛汹涌的海面,小葫芦渐渐变大了,在海面上像一只平稳的渡船,铁拐李一脚踏在上面,向着蓬莱方向疾驶而去。

汉钟离见了笑了笑,赶紧把手中的芭蕉扇掷向海面,这波涛滚滚的海水立刻就被扇子压得平静下来,汉钟离踏在上面,向铁拐李追去。

张果老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很快折成一头毛驴的模样,放在海里,只见纸毛驴蹬蹬蹄子,叫了两声,就变成了一只活毛驴。张果老急忙跨上驴背,倒骑着毛驴,追赶铁拐李、汉钟离去了。

吕洞宾把手中的桃木剑掷下海,这把桃木剑用千年桃木削制而成,非同寻常。它躺在海面上十分平稳,于是吕洞宾踏上去,如履平地一般,徐徐离去。

韩湘子也不甘落后,把手中的玉箫掷进海中,玉箫迎着海水发出美妙的乐音,韩湘子满面春风踏在上面,与吕洞宾并肩而行。

何仙姑见了,从花篮中取出一朵荷花扔到海里,荷花一落水中,就变成了莲花宝座。她坐在花蕊上,紧跟吕洞宾、韩湘子身后飘去。

曹国舅也紧紧跟上,将手中那个大拍板掷入海里,两只脚踏在上面走了。

最后是蓝采和,他将铁笛抛到海面,铁笛就变得像一只船,蓝采和乘着铁笛,跟在七仙之后,向着蓬莱仙岛驶去。

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来历。

拔苗助长

【书证】《孟子·公孙丑》:“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解释】原意为采取拔苗的办法帮青苗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日夜盼望自己田里的禾苗快些长大起来,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老不见禾苗长。农夫十分焦急。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就跑到田里把每棵苗向上拔高一些,从早一直忙到天黑。他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对家人说:“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总算没有白受累,田里的禾苗都长高了好些。”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只见田里禾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百发百中

【书证】《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水浒传》:“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呼为‘没羽箭’。”【解释】原意为每次射击都能准确命中目标,形容射击非常准确,也比喻做事或料事有把握,很准确。【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名将养由基是著名的射箭能手。当时还有一位善射箭的将军,名叫潘党,他的每一支箭都能射中箭靶的红心。养由基对潘党说:“这不算什么本事,要在百步之外射中柳树的叶子,才算本事。”潘党不服,立即选定柳树上的3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当场射之。养由基在百步之外连射3箭,按顺序将3片柳叶全部射中。

有一回,楚军和晋军在鄢郡作战。战斗中,晋将魏锜用箭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给养由基两支箭,要他替自己报仇。结果,养由基只射了一箭就将魏锜给射死了,把剩下的一支箭还给了楚共王。后人就用“百发百中”来形容箭法的高超。

百闻不如一见

【书证】《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逾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解释】指听见的次数再多,也不如亲眼见一次。【故事】

西汉时期,宣帝即位,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宣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遣大军,前去攻剿。可是宣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却无人作声了。

这时,有个名叫赵充国的老将,76岁了。他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到西北边境去看个究竟。宣帝很高兴,并且对他说:“依你估计,羌人势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秣,尽管提出要求。”赵充国说:“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百闻不如一见,我要求亲自去西北边境上看一看。等我到了那边,摸清了情况,再草拟方略,向您详细奏报。”

后来,赵充国到了西北的金城郡(在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他还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形势,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不对羌人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赵充国再三奏报,反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终于说服了汉宣帝和文武百官,通过了赵充国的方案。实行以后,汉人和羌人一时的紧张关系缓和了,边疆也随即安宁下来了。

半途而废

【书证】《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成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绢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解释】指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故事】

战国时代,在黄河以南的地方住着一位名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非常聪颖贤惠。

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交给了妻子。妻子对他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是不会饮用盗泉的水的,因为光是它的名字就是不光彩的、令人讨厌的;廉洁有志气的人宁可饿死也不会吃别人呼喊他过来施舍给他的食物的,更何况是去拾取别人遗失的物品,这是有损自己品行的事情。”乐羊子听了感到很羞愧,便将那块金子放回了原处,然后自己到外地找寻良师求学去了。

刚过了一年,乐羊子就回到了家里。他的妻子问他为了什么而回来,他说:“因为出门时间太长了,我很想家,于是就回来了,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妻子听了后,拿着刀走到织布机前对乐羊子说:“这织机上的绢帛是由蚕茧所出,由织机织就。许许多多根丝一根一根地接连起来才有一寸长,然后一寸一寸积累起来才有一丈长,慢慢积累,最后直至形成一匹布。如果现在我将它割断,就前功尽弃了,以前织这匹布所用的时间和功夫也就都白白地浪费了。你求学读书,累积学识也是一样的道理,应该每天学习以获得新的知识,并不断地积累,这样才能使你的知识、学问及品行更加完善,日益提高。如果就这样半途而归,这和我割断这尚未织完的绢帛有什么不同呢?”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感动,于是就回到求学的地方继续完成学业,一连七年都没有再回过家。

抱薪救火

【书证】《史记·魏世家》:“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止。”《淮南子·主术训》:“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而救火。”【解释】原意为抱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比喻消除灾祸时使用了错误的方法,结果使灾祸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故事】

战国时代,秦国经常侵略魏国。安釐王元年,在秦国的一次入侵中,魏国连连失利,被秦国占领了两座城池。第二年,又被秦军攻打下了两座城池,直逼魏国都城大梁。韩国派援兵去救魏国,后也被秦军击败。魏国迫于无奈,只得同意割让一部分国土给秦国,才解决了这次的危机。但是,在第三年,秦国再次攻打魏国,强行占领了魏国的四个城池,并杀死了数万名魏国人。到了第四年,秦军更加猖狂,魏、韩、赵三国军队被秦军打败,死伤约15万人,魏国大将芒卯也失踪了。魏军的节节败退使得懦弱无能的安釐王惶恐不已。他听从了魏国另一位大将段干子的建议,想再次割让土地给秦国,请求秦国撤军议和,以求得太平。

在提出并一直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死后,他的弟弟苏代继承了哥哥的遗志,主张六国联合起来,一起对抗秦国。他不赞同安釐王向秦国割地求和的做法,便对安釐王说:“侵略者是贪得无厌的,你这样想用领土和主权换取和平是不可能办到的,只要你的国土还没有割让完,国土还存在,侵略者的欲望就不会泯灭。你这样做就好像是抱着柴草去救火,将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到火中,这样火如何能够熄灭呢?你的柴草一天没有被烧尽,大火也就一天不会熄灭。”但是安釐王没有听从苏代的劝谏,一味向秦国屈膝求和,最终魏国被秦国所灭。

杯弓蛇影

【书证】《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解释】原意为将酒杯中的弓影当作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惧。【故事】

晋朝时,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中大厅喝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很是高兴。可是,没喝多久,他的朋友便话少了,酒也不怎么喝了,好像有什么心事,没等乐广询问,便起身离去了。

这个朋友回到家里,立刻就病倒了,请医服药全不见效。乐广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赶到他的家中探望,问他这病的原因。他的朋友吞吞吐吐地说:“那天在你家喝酒,我好像看见酒杯里有一条小蛇在晃动,心里很厌恶,感到浑身不自在。可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回到家中,就一病不起了。”乐广听完朋友的话,心想,酒杯里绝对是不会有蛇的,一定另有缘故。于是,他回到家中,到那天喝酒的地方一察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乐广又来到朋友家中,再次邀请他到他家中饮酒,并说还会医好他的病。他的朋友见乐广这么热情邀请,不好意思拒绝,而且听说还能治好病,就半信半疑地起身同到乐广家中。

他们仍然坐在原来坐的地方。当乐广给朋友杯中斟上酒后,笑着问道:“你看,今天杯中有没有小蛇呢?”他的朋友一看酒杯,忙叫道:“有!好像它还在晃动呢!”乐广不慌不忙,起身把墙上一张漆了彩色的弓取了下来,再问道:“现在,你再看看,还有小蛇吗?”原来,酒杯中并没有什么小蛇,而是那把弓的影子,恰好映落在那酒杯里。这时乐广的朋友才恍然大悟,心里的疑惧顿时没有了,病也就完全好了。

杯水车薪

【书证】《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解释】原意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柴草的火。比喻力量太过微薄,起不了什么作用,解决不了问题。【故事】

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学说,以“仁”为主导思想,反对霸道,主张仁道,到处呼吁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实施“仁政”,以获得民心,进而统一天下。他所谓的“仁政”,在战事连绵不断、人民苦于虐政的战国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不过,恐怕连孟子自己也知道,推行“仁政”难于上天。可是他还是坚定不移地到处宣扬他的主张。

他说:“仁一定能战胜不仁,好比水一定能战胜火一样。但是现在有些讲‘仁’的人,舍不得下大工夫,仅仅用一小杯水,就想去扑灭一大车柴所烧起的大火,谈何容易啊!如果由此就下结论,认为水不能胜火,这样就反而会助长不仁者,使他们更加不仁。而这些人自己原有的那点施行仁政的思想也就此完了。”

背水一战

【书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解释】背水:背靠着江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死里求生。【故事】

秦末汉初,汉王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姓韩名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为了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夺取天下,韩信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投降项羽的叛将魏王豹,紧跟着再往东攻打赵王歇。

当韩信率兵攻进赵地,来到井陉口(今河北井泾县),遇到了赵国的大军。于是,韩信令队伍开到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驻扎下来。到了半夜,韩信派出2000名精干的骑兵,让他们每人拿一面汉军的旗帜,偷偷地从小路隐蔽前进,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帜。如发现赵军后退,就迎头痛击。随即又派出1万多人到井陉口外绵蔓河的岸边,背水为阵,待机迎敌。到了天亮,赵军一看韩信背水布阵,都讥笑他不懂兵法,是自寻死路,便决心一举歼灭汉军。于是,双方展开了激战。不一会儿,韩信率军佯装败退,赵军紧紧追赶,当汉军退到水边时,韩信下令反击。汉军士兵因为知道没有退路了,再退就是死路一条,便掉过头来奋勇杀敌,锐不可当,使赵军伤亡惨重。赵军知道一时无法取胜,便下令回营,以便整顿军队后再战。因为赵军将领自恃拥有20万大军,怎么会打不过3万汉军呢?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营中已插满了汉军的旗帜,见赵军退了回来,就迎头痛击,使赵军处于两面夹击之中。赵军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结果,汉军大获全胜。

事后,将领们问韩信:“您如此背水一战,我们恐怕连想也不敢想,而将军却以此获胜,这是什么道理呢?”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吗!”韩信认为敌军多,汉军少,而且汉军又是沿途扩招的新兵,没有经过训练,互相又不熟悉,战胜敌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他们拿出拼命的劲头来,背水一战。

事实证明,韩信的谋略是成功的。

鞭长莫及

【书证】《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官场现形记》:“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面子上的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解释】莫及:达不到。鞭子虽然长,但还是打不到马的腹部。比喻力量不够,达不到。【故事】

春秋时,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途中要经过宋国,按理应事先通知一下宋国,可楚庄王自恃国家强大,不把宋国放在眼里,说:“不用通知宋国,只管过去就是。”这举动激怒了宋国。当申舟经过宋国时,宋国就把他扣下,并杀了申舟,以示宁可战败而亡国,也不受屈辱。

楚庄王听到了申舟被杀的消息,立刻发兵攻打宋国,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宋国派人去晋国求救。晋侯想出兵援救宋国,但是大夫伯宗劝告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路隔太远,恐怕难以援救,不如另想办法。”晋侯便派遣大夫解扬去宋国,告知宋国国君要坚守到底,不要投降。

最后,由于宋国的坚持抵抗,楚国一时难以取胜,只好跟宋国讲和。

宾至如归

【书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勿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解释】比喻客人来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中一样。【故事】

春秋时代,郑国大夫子产奉郑简公的命令,出访晋国。

当时,正逢鲁襄公刚刚去世,晋平公就借口为鲁国国君致哀,而不出去迎接。子产知道这是晋平公在摆大国君主的架子,就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宾馆的围墙拆掉,然后把马和车开进宾馆。晋国大夫文伯得到报告,大吃一惊,马上赶到宾馆质问子产:“我国为了防止盗贼,保证诸侯来宾的安全,建造了宾馆,修筑了围墙。我们是诸侯的盟主,各国前来拜访的宾客特别多,现在你把围墙拆了,这安全怎么保障?”子产答道:“我们郑国是小国,得按时晋献礼品。现在,贵国国君没有空接见我们,我们又不能擅自把礼品送往国库,也不敢把礼品放在露天的地方,否则东西受了潮,或者干坏,或者被虫子蛀蚀掉,我们就更担当不起了。记得晋文公当政时,接待诸侯来宾就不是这样,那时宾馆敞亮,像王宫一样,道路平平展展,冬天火生得很暖和。招待得热情周到,不光宾至如归,连车马也安顿得很好。既没有什么盗贼,也不怕礼品潮干虫蚀。而现在的宾馆像奴隶住房,院门又窄又小,连车子都不好进,又不知何时国君才能接见。这不是有意为难我们吗!”

文伯将这番话如实报告了晋平公,晋平公自知理亏,便亲自向子产认错道歉,并下令重修宾馆。

兵贵神速

【书证】《三国志·魏书·郭家传》:“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取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解释】指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人猝不及防,就会取得胜利。【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区)的袁绍,杀了袁绍的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了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不忘袁绍昔日的恩惠,决心支持袁氏兄弟。他经常派兵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深感忧虑,有心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但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曹操有个谋士名叫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深受曹操的信任和重用。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乌丸仗着地处边远地区,必然是不会防备的。现在,我们进行突然袭击,一定会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和袁熙喘过气来,重新召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刘表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而刘备不受重用,他也就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您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曹操认为郭嘉分析得有道理,于是便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奇迅速,使敌人难以料到。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快速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自率领数千精兵轻装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曹军将士长驱直入,杀得蹋顿部队一败涂地。

不耻下问

【书证】《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不因向学问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感到可耻。【故事】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可是,孔子却认为,无论是什么人,也包括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有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祀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不时向人问这问那,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当时就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得礼仪,到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后说:“我对于不懂、不明白的事,问个清楚,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一个叫孔圉的大夫。此人为人正直,虚心好学。按当时社会的习俗,凡有身份地位的人死后,要另起一个称号,即谥号。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听到了,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不应该有如此的谥号。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而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而感到耻辱,所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后来孔子这句“不耻下问”就成了成语。

不寒而栗

【书证】《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报孙会宗书》:“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解释】原意为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故事】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的人,原本是个盗贼,因他姐姐义姁是个医生,曾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做起官来。他先在上党郡某一个小县做县令,后来,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贵族,所以在他的管辖地治安有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又敢作敢为,执法严厉,政绩突出,就提升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那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名叫宁成的督尉,这个人十分残暴,利用手中掌管关税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非常害怕他,当地官吏和过往的商人,甚至连出关进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当时,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将一群羊交给狼去管了。义纵得知南阳百姓对宁成的不满,就想惩治他。而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也有些不安,等义纵来到南阳那天,带领全家男女老少恭恭敬敬地站在路旁迎接义纵,义纵理也不理、看也不看。上任后,就立即派人调查宁成和他的族人,凡是查到有罪的,一律抄家,统统杀掉。最后,宁成被判了刑,他的全家也都全部处死了。对此,当地百姓十分惊骇。这样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两族,因也有劣迹,被吓得都逃离了南阳城。

义纵这种苛酷的作风,让那些贪官恶霸非常恐惧,即使不寒冷也吓得发抖。这就是“不寒而粟”这个成语的由来了。

不求甚解

【书证】《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官场现形记》:“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不求甚解。”【解释】原指读书只知道一个大概,不在深刻理解上多下工夫。现在多指学习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故事】

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幼年时期,家道衰落,生活十分贫困。他做过一些地方小官,亲眼看到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由于性情刚直坦率,受不了做小官的拘束和折磨,总是干不了多久,就辞官回家。他做彭泽县令时,上面派官员下来视察,县里的下级官吏要他穿好衣服,扎好腰带,以隆重的礼节去迎接。陶渊明一听就火了,愤然说道:“我岂能为这区区五斗米,去向那些小人低头折腰!”于是当即摘下官帽,脱掉官服,辞官回家了。

在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腐败黑暗的丑恶内幕后,陶渊明更喜欢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在勤劳耕作之暇,或与好友饮酒畅谈,或在家里读书吟诗,虽然生活清贫,但却十分惬意。他的家门前有五株柳树,柳荫之下,便是他饮酒赋诗的地方。因此他就自称“五柳先生”。他曾写了一篇自己的小传《五柳先生传》。

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谈到自己的读书体会:“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屈不挠

【书证】《齐民要术》:“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终不曲挠。”《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屈。”【解释】比喻人的意志十分顽强,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故事】

西汉时期,王商是汉成帝的丞相。他为人耿直,作风正派。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都长安城中纷纷传言说要发大水了,长安城就要被水淹了,于是,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连忙收拾东西,扶老携幼,争先恐后地逃命。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速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汉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被吓得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紧躲到船上去,准备随时撤离。大臣们也很赞同大将军王凤的意见。只有丞相王商站出来,表示坚决的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关键时刻,皇上、太后更不能轻易撤离,要不然,会使人心更加慌乱,后果不堪设想。汉成帝认为王商说得有理,同意了他的意见。过了一阵,城里也没有见什么大水到来。事实证明是谣传,百姓们也就很快安定下来,城里的秩序也慢慢恢复了。汉成帝对王商能独排众议,以朝廷为重的态度很是赞赏。可是,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丢了面子,下不了台,因此对王商极为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任琅玡太守,他依仗权势,胡作非为。王商要治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为杨肜说情,开脱罪责。王商不理睬,依然坚持罢了杨肜的官,定了他的罪。这使王凤更加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想报复王商。汉成帝听信了谗言,竟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论时,对王商作出了公正的评判: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书证】《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清代曾朴《孽海花》:“超如微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师只求救国,决不计较这些,只是没有门径也难。”【解释】原意为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够抓住老虎的幼崽。比喻没有经过艰险,就无法取得成功。【故事】

东汉名将班超奉汉明帝之命,出使西域各国。他到鄯善国时,鄯善王起初对他很恭敬,把他当作最尊贵的客人热情招待,彼此关系十分友好。过了不久,匈奴也派使者来到鄯善国联络。匈奴见鄯善王对班超这么优待,便从中挑拨,说了许多坏话。鄯善王听信了匈奴使者的话,渐渐地对班超冷漠下来了,还产生了敌意。班超发觉了鄯善王的变化后,就立刻召集随从,商量对策。他提议先下手杀死匈奴使者,再降服鄯善王。可他们只有36个人,太少了,随从们担心寡不敌众,有些犹豫。班超果断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目前我们只能迅速主动找敌人拼命,才有希望保全自己!”到了深夜,班超就率领36人,奔向匈奴使者的营地进行突然袭击。他先派人拿着弓箭刀枪,埋伏在敌营两侧,然后趁风放了一把火,击鼓呐喊,一同杀出。匈奴人没有防备,从睡梦中惊醒,不知道汉军来了多少人马,吓得没命乱逃。匈奴当场被杀死了30多人,还被烧死了近百人。第二天,班超把鄯善王请来,把匈奴使者的首级拿来叫他查看,并好言安慰一番,鄯善王这才心悦诚服,表示愿意同汉朝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

不学无术

【书证】《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官场现形记》:“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解释】指不下工夫学习。没有学问,没有本事。【故事】

西汉名将霍去病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叫霍光,被汉武帝封为郎中。霍光为人乖巧,处事谨慎小心,他跟随武帝28年,从未出过任何差错,所以汉武帝十分信任他。武帝临终前,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要他与桑弘羊一起辅佐年幼的汉昭帝。汉昭帝死后,霍光又接连迎立昌邑王刘贺、刘询为皇帝。霍光成了三朝元老,掌握了国家重权,成为朝廷内外权势显赫的人物。在他辅政的20年里,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是有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虽然霍光对汉朝刘氏王朝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但他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独揽大权。大臣们有什么事必先请示他,然后才可上奏皇上。宣帝刘询继位后不久,霍光的妻子想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刘询做皇后,但刘询已有了徐皇后,并还有了身孕。霍光的妻子不肯罢休,想出毒计,买通女医,毒死了皇后。事发后,霍光不但隐瞒包庇妻子,还为女医求情。正因为霍光不学无术、不明事理,缺乏深谋远虑,因此在他死后不久,霍家就被满门抄斩了。

据说,北宋时,宋太宗的宰相寇准在接待他的挚友张咏时,曾诚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张咏也非常真诚地劝寇准读一下《汉书·霍光传》。寇准找来《霍光传》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当读到“光不学无术”这一句时,寇准笑了笑说道:“此张公谓我矣。”

不遗余力

【书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君。”《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解释】一点儿剩余的力气都不留,将全部的力量都使出来。【故事】

战国时期,秦王的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打败了由赵将赵括率领的40万大军。秦王乘机要挟赵王,要赵王割让6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

赵王连忙召集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商议。赵王说:“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集中全部兵力与秦军再决一死战,你们看怎么样?”楼昌说:“这样做没有用,还不如派亲信使臣到秦国去求和吧。”虞卿不同意楼昌的主张,向赵王问道:“大王,您看这次秦国究竟是想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还是打一打就回去呢?”赵王说:“秦国这次出动了全部军事力量,不遗余力地来攻打我们,那当然是打算消灭我们的军队。”虞卿接着又说:“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到楚国、魏国去,楚王、魏王他们贪财重礼,一定会接待我国使者,只要他们一接见,秦国会以为我们在同各国搞联盟来作对付,他就会恐慌,在那样的情况下,再去与秦国讲和,我们才有利。”可是,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建议,还是派使者去了秦国求和。

虞卿知道此事后,就对赵王说:“这次求和肯定不会成功,赵军必败,因为秦王一定要把赵国求和的事情大肆宣传,让楚国和魏国都以为赵与秦两国讲和了,就不会出兵援救您了,秦王看到无人来援救赵国,到时您想求和,秦王也就不肯轻易地答应了。”

果然,正如虞卿所料,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秦国趁机包围了赵都邯郸,楚国、魏国不但不来援救,反而暗暗讥笑赵国。

沧海桑田

【书证】《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浅,浅于往者会时略丰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解释】原意为大海变成陆地,陆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上的事物变化极大。【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有两个仙人,一个仙人叫王远,一个仙女叫麻姑。有一次,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仙人王远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从的簇拥下,坐在5条龙拉的车上,前往蔡经家。只见他头戴着远游的帽子,身上披挂着彩色的绶带,腰间佩带着虎头形的箭袋,显得十分威风。

王远一行降落在蔡经家的庭院里后,簇拥他的那些人一会儿全部隐退了。接着,王远和蔡家的成员互相致意后,独自坐在那里等候仙女麻姑的到来。

王远等了好久还不见麻姑到来,便从空中招来了侍从,吩咐他去请仙女麻姑。蔡经家人谁也不知道麻姑是天上哪位仙女,便翘首企盼。

过了一会儿,侍从在空中向王远禀报说:“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说已有多年没有见到先生了。此刻,她正奉命巡视蓬莱仙岛,稍待片刻,就会来和先生见面的。”王远微微点头,耐心地等着。没过多久,仙女麻姑便从空中降落下来,她的随从人员只及王远的一半。蔡经家的人这才见到,仙女麻姑看上去似乎只有十八九岁,长得非常漂亮。她体态十分轻盈,蓄着一头长到腰间的秀发,衣服不知是什么材料制的,连一条缝也没有,上面绣着五彩缤纷、像流云一样美丽的花纹,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远互相行过礼后,王远就拍拍手吩咐开宴。席上的用具全是用金和玉制成的,珍贵而又精巧;里面盛放的菜肴,大多是奇花异果,香气扑鼻。所有这些,也是蔡经家的人从未见到过的。

宴会中间,麻姑问王远说:“自从我得了道接受天命以来,已经亲眼见到东海3次变成桑田了。刚才到蓬莱时,看到海水比前一时期又浅了一半,难道它又要变成陆地了吗?”王远摇着头叹息道:“是啊,仙人们都说,大海的水在下降。不久,那里又将扬起尘土了。”宴会完毕,仙人王远、仙女麻姑各自招来车驾,升天而去。

草木皆兵

【书证】《晋书·苻坚载记》:“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军。”【解释】原意为看到草木都以为是敌方的士兵,形容人在非常恐慌的时候,稍有一点儿动静就会非常紧张,更加害怕。【故事】

十六国时期,北方前秦的国王苻坚气势很盛,企图统一六国。他亲自率领80万大军攻打南方的东晋。东晋武帝派遣谢石为征虏将军,派谢玄担任前锋,带领8万军队前去抵抗。先锋谢玄先派广陵相刘牢之率精兵5000人,袭击了苻坚的先头部队,杀了前秦军将领梁成,又分兵切断秦军的后路,杀伤秦军士卒大约15000人。这一仗,挫败了秦军的锐气,晋军士气大振。

秦王苻坚和弟弟苻融登上寿阳楼,望见晋军阵势严整,十分威武,心中非常胆怯。他又遥望远处八公山,看见山上的草和树木,以为都是晋兵,苻坚更加恐惧。

晋军和秦军在淝水对峙时,晋军趁机设了一计,乘势渡过淝水,奋勇追击,大败秦军,苻融战死,苻坚狼狈逃走。苻坚晚上听见一点风吹草动,都以为晋兵追来了,吓得日夜不停地逃跑。

车载斗量

【书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注引《吴书》:“咨曰:‘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解释】原意为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极多。【故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的桃园结拜兄弟、蜀国大将关羽,为吴军所杀;其另一结义兄弟张飞因虐待士兵而引起部下的不满,被帐下的两名将士刺死。刘备心中愤怒、痛苦至极,决心要为他们报仇,便亲自率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杀奔吴国而来。吴主孙权得知这个消息,很是惊慌,忙召集百官商议,决定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请求援助。孙权在赵咨出使前,对他说:“此去许都,休失了东吴的气节。”要赵咨维护一个独立国家的尊严。

赵咨到了魏国国都许昌,朝见魏文帝曹丕。曹丕轻视东吴,所以接见赵咨时态度十分傲慢,他向赵咨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赵咨听了这些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是气愤,作为吴国使者,他当然不能有失国家尊严。于是,赵咨一方面不失礼貌,一方面又很有分寸地回答:“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说明了他的智慧;选拔吕蒙说明了他的明智;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说明了他的仁义;据三州虎视四方说明了他有深谋远略;向陛下称臣说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大国有征伐的能力,小国也有抵御的良策。何况吴国有雄兵百万,又有江汉天险,何必怕呢?”赵咨一番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回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便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道:“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又有突出才能的部下八九十人,像我这样的人,那简直是用车载、用斗量,数也数不清!”曹丕听到赵咨如此得体的回答,连声称赞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

城下之盟

【书证】《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清代曾朴《孽海花》:“这还成个平等国的议和吗?这就是城下之盟罢了。”【解释】比喻在兵临城下的时候,被迫与敌军签署屈辱的条约。【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国攻打绞国,将大军驻扎在绞国都城的南门外。绞国人坚守城池,严守不出,楚国一时也攻打不下来。楚国的屈瑕说:“绞国是小国,地方小,人也见识少,缺乏计谋,我们应想办法把他们引诱出城。”屈瑕让伙夫们出外打柴,故意不派大兵保护,绞国的将军一见如此,便派遣士兵出北门,抓回来30多个打柴的楚国伙夫。第二天,绞国人又看见了许多楚军的伙夫在山上打柴,绞国人更大胆了,连忙派遣大批的士兵出城上山去捉拿楚国的打柴人。这时,楚国预先在山下埋伏的军队一齐杀了出来,另又派兵堵住北门,阻止绞军逃回城,将出城的绞国军士全部歼灭。绞国国王只好向楚军求和,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

乘风破浪

【书证】《宋书·宗悫传》:“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唐代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释】比喻人有远大的志向、雄伟的气魄,能排除一切困难,奋勇向前。【故事】

南北朝时期,宋朝武将宗悫,奉宋文帝之命令,南征林邑国。这林邑国原本是汉朝的一个县。汉朝末年,该县的“功曹”杀死县令,自立为王建立了这个小国。虽说国小,兵力不强,但也有些抗敌的办法。那林邑国王见到宗悫到来,便驱赶大象迎战,大象力气很大,皮又厚,刀枪也不容易刺伤,宋军难以取胜。宗悫回到营里,苦思冥想制服大象的办法。他设计制作了一些狮子的模型,安在轱辘上,推到阵地迎敌。大象见到狮子,吓得乱跑,宗悫立即指挥大军乘势追击,攻下了林邑国。宗悫进入林邑国国王的宫殿,看见宫殿里到处都陈列着珍品宝物,宗悫丝毫不取,让将士们整理封存好珍宝。

宗悫从小就有志向,他在少年时代就练就了一身武艺,有胆有识,体格很强壮。他哥哥宗泌结婚那天夜里,有几个强盗趁机抢劫,宗悫毫不畏惧,挺身而出,把强盗打跑了。有一天,宗悫的叔父宗炳问他:“你长大想做什么,说说你的志愿。”宗悫应声回答:“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叔父听了,十分高兴,料定宗悫将来会是大有作为之人。

宠辱不惊

【书证】《老子》:“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解释】接受恩宠或羞辱都不惊讶,不在乎。【故事】

唐太宗时,有一位负责考核的官吏,名叫卢承庆。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认真负责。

有一次,有一个运粮的官员,在他押解粮船的途中,突然刮起大风,河水掀起巨浪,把好几只粮船掀翻沉没了。卢承庆在考核这个运粮官时,以他沉船失粮的事故,给他打了个“中下”。在告知本人时,这个运粮官十分平静,既没有申辩,也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意。由此,卢承庆又想,粮船如遇大风,导致沉没,也不是他个人的力量可以挽救的,全部怪罪他,缺乏公允。于是,把“中下”改为“中中”。当这个运粮官知道后,既没有感谢之意,又无高兴之情,仍然很平静。卢承庆见他这样,非常称赞地说:“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最后,又给他定为“中上”。

出奇制胜

【书证】《史记·田单列传》:“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唐代李翰《进张巡中丞传表》:“以少击众,以弱制强,出奇无穷,制胜如神。”【解释】奇:奇兵,从意料不到的地方突然出现的军队。制胜:取胜。指在战斗中运用奇妙的战术和策略,使敌人无法预料,从而战胜敌人。【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带领50万大军,联合了秦、赵、魏、韩四国的军队共同进攻齐国,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占领了齐国70座城池,只剩下莒城(今山东莒县)和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两座城池没有攻破。齐湣王只好逃到莒城。田单是齐王族的远亲,平时没人赏识他的才能,他也和家里人逃到即墨。不久即墨大夫也阵亡了,大家就推举田单做守城的统帅。

田单懂兵法,很有智谋,而且他还很受军民拥护,所以即墨城被乐毅围困了3年,还没有被攻破。田单知道,要打败乐毅的强大军队,光靠武力是不行的。于是他设计派人去燕国散布乐毅的流言,说乐毅有野心等等。这样一来,燕惠王对乐毅产生了怀疑,最后,燕惠王又派骑劫换下了乐毅。

骑劫是个残暴而又愚蠢的人,他到了齐国,虐待士兵,引起燕军将士对他的不满,渐渐地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这时,田单一见时机已到,便一面派人到处散布齐国得到天神相助的谎言,一面把自己的精锐部队隐藏起来,让老弱和妇女去守城,同时还派人带了很多金子去向骑劫请降,请求燕军进攻时能让他们活命。这样,就使燕军放松了警戒。

田单训练了1000多头牛。他在每头牛身上披上画着奇彩异纹的布衣,牛角都绑上一把尖刀,尾巴上拴上浸过油的火绳。

夜深人静之时,齐军把牛从城洞中赶出去,点燃牛尾巴上的火绳,迫使牛群朝着燕军阵地狂冲乱撞,后面紧随化装成天兵天将模样的5000名士兵敢死队。

燕军受到这突如其来的怪兽的攻击,吓得又跳又叫,到处乱窜。结果是有的被踩死,有的被牛角上的尖刀刺死,有的被活活烧死。即使侥幸逃出火牛阵的,也被跟在后面的5000名精兵杀死。那个自视甚高的大将军骑劫,还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杀死了。

齐军大胜,田单乘胜率兵追击,很快就收复了齐国所有的失地,恢复了齐国原来的疆土。田单因破敌功劳极大,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

唇亡齿寒

【书证】《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解释】原意为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多指互相依附的邻国关系。【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和虢国的中间,隔着一个虞国。

有一次,晋国要去攻打虢国,但是,晋国要开往虢国,就必须先经过虞国境内,于是就想向虞国借路。晋献公怕虞国不答应,找大臣商议,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您如果同意把那块垂棘出的美玉和那匹屈地出的宝马,作为礼物,送给虞公,向他借路,我想他一定会答应的。”晋献公说:“垂棘的那块美玉是我祖传的宝贝,屈地的那匹马也是我最珍惜的,怎能随便送人!如果,虞公收了两件宝贝,又不肯借路给我们,那时候该怎么办?”荀息说:“如果虞公不答应借路,就一定不敢收下我们的礼物。如果收下了,那也一定是同意借路给我们了。虞公收下礼物,那也不要紧,那块美玉,那匹宝马,只是暂时属于他们罢了,就好像把美玉从室内移到室外,把宝马从马圈内关到马圈外一样。只要大事成功,要把美玉、宝马拿回来,还是很容易的。最终这两件宝贝还是我们的。”

晋献公听了荀息的话,便派他带上这两件礼物去见虞公,然后向虞公借路。虞国大夫宫之奇知道了荀息的来意,便劝虞公千万不要答应晋军借路的要求,说道:“虢国是我们的邻邦,和我们的关系,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相依相存的。如果借路给晋军去攻打虢国,虢国灭亡了,那我们虞国还能保全吗?万万不能答应!”虞公并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谏,收下了美玉和宝马,答应借路给晋军。

于是,晋献公率领军队,顺利穿过虞国境内,轻而易举地把虢国灭亡了。没过多久,晋国举兵灭了虞国,送出去的美玉、宝马果然又都回来了。晋献公摸摸美玉,拍拍马背,非常得意地说:“美玉倒还是原来的那块美玉,这匹马可老了一些,多长出两颗牙齿来了。”

从善如流

【书证】《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谊哉!”《左传·昭公十三年》:“从善如流,下善齐肃。”【解释】比喻听从别人正确的意见,像流水一样,而且又顺又快。【故事】

春秋时期的郑国(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是个小国,它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代,他同北方的其他各国以晋国为首签订了盟约。可是,在结盟的第二年,南方的楚国就来攻伐郑国。晋国便以栾书为元帅,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在郑国的领地绕角一带,两军相遇。楚军不敢同晋军对阵,便撤退回去。可是晋军却并不准备马上撤走,还想乘此机会侵入楚国的蔡地(今河南蔡县一带)。楚国得了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附近申、息二地的驻军,准备迎击。

这时,晋军赵同、赵括仗着优势兵力,巴不得进军南下,占领蔡地,打个大胜仗,立个大功劳,因此催请元帅栾书赶快下令。就在栾书将要下令的时候,“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位将领都不同意。他们对栾书说:“我们是为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来的,我们是正义之师。现在侵略者都已撤退,我们却借此攻打楚国蔡地,这样引起的战争,我们就要担当不义的罪名,仗也就一定不能打胜。而且,以我们的大军去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即使打胜了又有什么光彩呢?如果打败了,那就更加不光彩了。”栾书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便决定停止攻蔡,撤军回朝。

可是,当时主张南侵攻蔡的将士是占多数的。有人向栾书说:“圣人都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能成大事。现在,我们军中将佐有12人,除元帅您以外的11人中,只有3人不主张攻蔡,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人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是很正确的。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难道不对吗?”

大公无私

【书证】《忠经·天地神明》:“至公无私。”《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解释】形容办事公道,为国家和公众利益着想,毫无私心杂念。【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在位时,有一次,他向大夫祁黄羊问道:“南阳县缺少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担任这个职务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犹豫地说:“解狐合适,他一定能够胜任的。”晋平公听了很惊讶,又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答道:“您只是问我谁能担任县令这一职务,而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于是,晋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上任去了。果然正如祁黄羊所料,解狐到任后,为那里的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的欢迎和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向祁黄羊询问:“现在朝廷还需要增加一位军中尉,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务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晋平公奇怪起来,不禁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你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平静地说:“您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而您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晋平公听了,十分敬佩祁黄羊的为人,便派祁午担任了军中尉的职务。结果祁午也干得十分出色,受到了晋平公及大家的好评。

后来,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地说:“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偏心,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真是大公无私啊!”

大义灭亲

【书证】《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解释】原指为了维护君臣的名誉,不顾亲属的情谊。现指为了维护正义,对犯法的亲人,不讲私情,使之受国法制裁。【故事】

春秋时期,卫桓公有个异母兄弟,名叫州吁。他们的父亲卫庄公在世的时候,对州吁特别溺爱,养成了他骄横无理的习气。大夫石碏曾多次劝说卫庄公,但没有引起卫庄公的重视。不久,卫庄公去世,由桓公继位。公子州吁准备谋杀桓公,要夺取王位。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臭味相投,是州吁的谋士,给他出了不少坏主意。

州吁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把卫桓公杀了并夺取了政权,当了国君,封石厚为上大夫,他俩得意极了。可是,卫国的百姓们都不服他们,诸侯各国也瞧不起他们,对他们这种大逆不道的做法也不满意。

有一天,石厚又给州吁出主意说:“我父亲一向受到众人的敬爱,不如我们就请教他吧。”州吁听了,就叫石厚去见石碏。石碏说:“这种大事,如果能得到周天子的支持,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谁也不敢反对了。现在陈桓公很得周天子的信任,你们只要请他帮忙,就会有办法见到周天子的。”州吁听了石碏的这番话,不禁喜出望外,连忙准备好礼物,带着石厚去了陈国。

他们哪里想到,石碏已经赶在他们前边写了一封信送给了陈桓公。信上说:“我们卫国是个小国,我的年纪老了,也不中用了。州吁、石厚这两个人是杀害我国国君的罪人,请无论如何帮我们除掉他们。”这样,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就被桓公逮捕。卫国派人到陈国,处死了州吁,立卫桓公的弟弟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

当时,卫国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碏的儿子,看在石碏的情分上,可以从宽处理。可是,石碏坚决不同意。他说:“州吁干的许多坏事,都是石厚的主谋,不惩办石厚是不公正的。”于是,石碏便派家臣去陈国把石厚给杀了。

呆若木鸡

【书证】《庄子·达生》(《集释》):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呼?”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解释】原意为呆得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后形容呆笨或因惊讶、恐惧而发愣的样子。【故事】

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是个好大喜功、昏庸无比的君主,曾多次出兵去攻打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扩充兵力,他下令在太原地区调查百姓的户数,准备征兵再战,大臣仲山甫极力劝谏,可他根本听不进去,一味地相信巫师,相信鬼神之说。

周宣王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看斗鸡(斗鸡,是古代的一种赌博性娱乐)。他让太监们养了不少精壮矫健的公鸡,退朝以后经常到后宫的平台上看斗鸡取乐。时间一久,他发现无论哪一只勇猛善斗的鸡都没有常胜不败的,因而心里总感到不满足。

后来,宣王听说齐国有个叫纪渻子的人,是位训鸡能手,就派人把他请到镐京(西周都城),要他尽快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来。纪渻子从鸡群中挑了一只金爪彩羽的高冠鸡。在关进笼子训鸡以前,他请宣王不要随便让人去干扰它。

10天以后,宣王就有些等不及了,叫人去问纪渻子:“鸡训练成了吗?可以斗了吗?”纪渻子说:“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一叫,就跃跃欲试,很不沉着,而且,它还非常骄傲恃气。”又过了10天,宣王再叫人去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它听到声音,或看到什么影像,还会敏捷地作出反应。它的心神还相当活跃,火气还没有消除。”又过了10天,宣王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把纪渻子召来亲自问他,纪渻子仍然说:“还不行,这鸡还会怒视而盛气。”宣王感到有点疑惑不解,问道:“怒视而盛气,不正是勇猛善斗的表现吗?”纪渻子笑了笑说:“陛下过去养的那些勇猛善斗的鸡,有哪一只是常胜不败的呢?”又过了10天,纪渻子主动跑来对宣王说:“现在差不多了,它的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现在这只鸡听到其他鸡的叫声,已经毫无反应,不论遇到什么突然的事情,它都不动也不会惊。它的精神处于高度凝寂的状态,看上去就像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是养到家了。别的鸡一看到它,准会转身就逃,没有一只敢跟它交锋,斗都不敢斗!”

道不拾遗

【书证】《战国策·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解释】原意是道路上有遗落的东西,却无人拾捡。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良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政治家名叫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封赐他商地15邑,故称商鞅。

商鞅年青时代就喜欢刑名之学(古代研究依法治国、赏罚分明的学问)。他之所以会到秦国去任宰相,完全是出于逃生。那时,他的父亲卫叔在魏国当宰相。有一次,卫叔病重,魏王来探望。魏王问卫叔:“如果你的病难以治愈,朝廷中有谁能代替你?”叔说:“我儿子卫鞅可以代替我。”想不到,魏王不是个喜欢以法治国的人,所以,对叔的推荐自然不高兴。卫叔望着魏王不悦的脸色,心里明白了许多,为了表示自己对魏王的效忠,便对魏王说:“既然大王不用他,那就把他杀了吧!千万不要让他跑到别国去,让别国用他。”卫鞅听到这个消息,赶忙逃到了秦国。

在秦国,秦孝公重用了他。他不断地劝说秦孝公进行治理国家的改革。秦孝公听从了他的建议,任他为宰相。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推行政治改革。商鞅认为要实施改革,就必须令行禁止,才能贯彻新的措施。为此,他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并出告示说:“谁能将此木头扛到城北,可得赏金10两。”把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几乎每一个青壮年都能做得到,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来做,人们不相信天下有这么便宜的好事。于是商鞅把赏金提高到50两,人们更不相信了。后来,有一个乡下人进城,抱着最多是出些力气又不损失什么的态度,把那根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言而有信,立即赏给他50两黄金,这下子为商鞅的改革树立了威信。

商鞅坚决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功,就应该予以奖励。他鼓励耕织,生产多的可免去徭役。他还认为,贵族世袭的制度应该废除,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执法就应该严明,以法为准绳,不讲私情。商鞅的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但在秦孝公的坚决支持下,变法很快就推行开了。

由于商鞅积极地推行变法,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兵士都乐意打仗了。民风也变得淳朴起来,社会秩序安定,出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秦国也一天天强大起来了。

德高望重

【书证】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数。”【解释】“德高望重”或作“德隆望重”,意思是道德高,声望重。指人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多用来称颂年老而有名望的人。【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位三朝重臣叫富弼,字彦国,洛阳人氏。他出身贫寒,但志向高远,从小读书勤奋,敏于思考,知识十分渊博,加上为人豁达,气概不凡。当时有一位前辈第一次见到他,就脱口赞叹说:“这书生将来一定是一位辅佐帝王的贤才啊!”还真让这位前辈言中了,富弼26岁踏上仕途,40多年里,他对北宋王朝竭诚尽忠,入朝后,协助皇上处理各种政务,深得皇上喜爱,不断加官晋爵,先后担任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为天子倚重、百官敬仰的名臣。

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北方的契丹国屯兵边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的大片土地。朝廷决定任命富弼为使者前往谈判。到敌营后,富弼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列举两国数十年来结盟交好的历史,劝说契丹君主放弃割地的要求,成功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他先后两次奉命出使,第一次出使,正逢女儿得病去世;第二次上路,又闻报小儿子出生,他都没顾上回家看一眼。朝廷为了褒扬他的功绩,先后授予他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和枢密副使等要职,他都谦逊地再三辞谢,不肯就任。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的商胡决口,一时洪水泛滥,河北六七十万灾民仓皇南下,涌向京东地区。当时,富弼正由于政敌的谗言诽谤,被贬在青州,他主动站出来,组织百姓抗灾。他千方百计在境内腾出公私房屋十几万间,分散安排灾民,并出榜向当地百姓募集粮食,加上官仓中的全部存粮,都运送到各区散发给灾民。到第二年,河北麦子大熟,绝大多数灾民都扶老携幼返回家乡。重建家园的百姓对同自己患难与共的富弼感激万分,称颂不已。天子特派使者前来慰劳,并授命他为吏部侍郎,富弼却辞谢说:“这是臣应尽的职责。”富弼为人谦恭柔和,即使当了宰相以后,也从不以势傲人。无论下属官员或平民百姓前来谒见,他都以平等之礼相待。

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富弼年老退休,长期隐居洛阳。一天,他乘小轿外出,经过天津桥时被市民发现,百姓们纷纷跟随观看,热闹的一集市竟顷刻之间变得空无一人。司马光曾称颂他说:“三世辅臣,德高望重。”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东施效颦

【书证】《庄子·天运》(《集释》):“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亡走。彼知目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解释】原意是美女西施因心口疼而皱眉头,同村丑女东施竟然仿效西施皱眉的病态,结果更加丑。比喻不顾自身条件而胡乱模仿,结果适得其反,效果更坏,把事情弄得更糟。【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有个绝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又名先施、西子,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是汩罗山下的一个浣纱民女,据说她在河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因为比不过她的美而纷纷沉入水中,故后来就用“沉鱼”一词来形容女人之美。

同村有一个叫东施的姑娘,长得很丑。可东施非常爱仿效漂亮姑娘的服饰、姿态和动作。西施自然更是她仿效的对象。西施穿什么款式的衣服,梳什么样的头发,走起路来有什么习惯动作,她都要加以仿效。

有一天,西施心口疼的毛病犯了,走路的时候双手轻轻地捂住胸口,并且微微皱着眉头。村里人见她这个模样,非但不觉得难看,反而显得更好看了,叫人怜爱倍增。

西施的病态正好被东施瞧见了。她一边看,一边默默记住了她难受时的姿态和动作,回到家中后,马上仿效西施的模样,双手重重地捂住胸口,同时紧紧地皱着眉头,自以为她也像西施那样美了。东施的这副模样,使村里人大吃一惊,以为来了什么妖怪。富人紧闭大门,不想看见她,穷人见了,赶紧带着妻子儿女躲开。

东施只知道西施病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为什么美。其实,西施本来长得很美,即使捧心皱眉,人们看上去也觉得美;而东施本来长得就很丑,再捧心皱眉,就变得怪模怪样,更难看了,难怪人们都被她吓跑了。

多多益善

【书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解释】原指带兵越多越能成事。后多用来形容越多越好,不厌其多。【故事】

韩信,秦末淮阴(今江苏淮阴)人。他原是楚霸王项羽手下的低级军官,在鸿门宴上,韩信作为执戟郎在场,他看见刘邦对项羽低声下气和忍辱负重的样子,和自己当年受辱的境况颇为相似,不由对刘邦同病相怜,随后就来投奔汉王刘邦,经丞相萧何的极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汉楚相争时,他用智慧和才能率领汉军,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和萧何、张良一起,被为“汉初三杰”。

刘邦称帝后,将韩信封为楚王,乘机解除了他的兵权,但他当时仍是实力最强大的诸侯。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恐怕要谋反。于是,刘邦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

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立下的种种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

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他看到自己过去的部下周勃、灌婴、樊哙等人的官职都和自己一样,羞于和他们同列,就经常称病,不去上朝。

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便一一说了。当然,那些将领都不在韩信的眼中。刘邦听了,便试探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军队?”“陛下能带十万。”韩信毫不顾忌地回答。

刘邦感到韩信太小看自己了,便继续问:“那你能带多少军队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这下子,刘邦觉得韩信眼中根本就没有他这个皇帝,便生气地反诘道:“既然你带兵是多多益善,你的能力是如此之大,那你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氏终于设计把韩信杀死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书证】《国语·周语上》:“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解释】比喻要堵住百姓的嘴比要堵住冲垮大堤的河川还要难。【故事】

西周时候的周厉王,是一个暴虐的君主。他独断专横,荒淫无道,百姓们都恨透他了,到处都在议论指责他的暴行。

有一天,上卿召穆公上奏周厉王说:“现在老百姓都怨声载道,忍受不了您苛刻的政令了。”周厉王十分恼怒,他专门从卫国弄来一个装神弄鬼的巫师,让他到各处监视老百姓的言行,发现谁在背后议论批评,马上报告,他就立即处死。这样一来,果然没有人敢说话了,甚至,人们在路上相遇,只用眼睛示意,连一声招呼也不敢打。

看到这种情况,周厉王非常得意。他对召穆公说:“我能够阻止百姓批评议论我了,现在谁都不敢说我的坏话了。”召穆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人的嘴比堵塞河流还要危险,治水要用疏导的方法,让水畅通,否则,大河堵塞住就会泛滥成灾。治理国家也是同样,要让百姓说话,放开言论,否则也同样会酿成大祸。”周厉王不听召穆公的忠告,仍然是我行我素,不让百姓开口。3年后,果然激起民愤,百姓们拿起兵器把他赶出国都,他只得躲到偏远的彘地。

防微杜渐

【书证】《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令自为其所。”【解释】又作“杜渐防萌”,是指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露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蔓延发展。后来以此比喻在隐患或错误刚一露头时就要加以防止。【故事】

东汉时期,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掌握朝政,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十分着急,都为汉室的江山担心。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和窦宪兄弟的专权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不久,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向汉和帝上了一份密奏,其中说道:“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下的象征。日食出现,是做臣子的在侵夺君王的权力。在春秋的历史上,日食出现了36次,国君被臣下杀死的就有32人,都是因为做臣子的权力太重所致。”接着,丁鸿说了窦宪飞扬跋扈、权盖君王的罪状。他又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他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期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汉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打算,他采纳了丁鸿的建议,于是,便迅速撤了窦宪的官,剥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下赐窦宪和他的兄弟们自尽而死。

分崩离析

【书证】《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解释】形容国家或集团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不堪收拾。【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冉求、子路在鲁国大夫季康子手下做谋臣。季康子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权力,准备去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求、子路为此去请教孔子。孔子说:“冉求,你知道从前先王封那颛臾做祭祀东蒙山的主祭,再说它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臣属啊,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求说:“我们主公要这样做,我们两个都不主张这样做。”孔子说:“从前周公说过,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辞职。这就如一个辅助瞎子的人,如果瞎子要跌倒时,他不去抱住,瞎子跌倒了,他又不去搀扶,那么还要辅助瞎子的人干什么呢?再比如,那凶恶的猛兽从笼子里出来为患,贵重的东西毁坏在匣子里,这又是谁的责任呢?能只怪猛兽和匣子吗?”冉求又辩解道:“颛臾城池牢固,而且离季康的封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下来,日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很不高兴地说:“我最讨厌的是不说自己贪得无厌,却一定要找借口去侵犯别人。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必着急财富不多,只需着急财富不均;不必着急人民太少,只需着急境内不安。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便不会倾危。”接着孔子又告诫冉求道:“像你们这样做,其结果必然是使得远方的百姓离心而不来归附,人民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分裂而不能统一。在自己的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还想去用武力攻伐颛臾,我担心季康的麻烦不在颛臾,而在国内啊!”冉求、子路听了孔子这番话,只得点头称是。

后人从这个故事引出“分崩离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国家支离破碎,或集团内部的分裂瓦解。

分道扬镳

【书证】《北史·魏诸宋室·河间公齐传》:“子志……与御史中尉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解释】原意为分路而行,各奔前程,各干各的事。“分路扬镳”后多说为“分道扬镳”,一般都用来比喻志趣不同,目的不同,彼此走的不是一条道。【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魏国都原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魏孝文帝继位后迁都到了洛阳。据《北史》记载,洛阳令元志曾同御史中尉李彪发生过一件争路纠纷。

元志是河间公元齐的儿子,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人,对于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表现出轻蔑的态度。有一天,他坐着车子正在街上走着,恰巧遇见御史中尉李彪的车子迎面过来。那时官员出门总是前呼后拥的,官职越高,随行人马就越多,气派也就越大。老百姓在街上遇见他们,老远就得回避。官职低的官,也得让官职高的官先走。如遇官职相仿,客气些也就让道而过。元志论官职是应该让李彪的,可是他瞧不起李彪,偏不想让。李彪很生气,当场训斥元志。元志不服,两人就争吵起来。

于是,元志和李彪便到孝文帝面前去评理。李彪说,他是“御史中尉”,洛阳的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元志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样,向一个御史中尉让道。

孝文帝听了,不愿意评判他们谁是谁非,便笑道:“洛阳是寡人的京城,应该分路扬镳。从今以后,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得了吗!”

风声鹤唳

【书证】《晋书·谢玄传》:“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解释】原意为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呼喊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神经极度紧张。【故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主帅,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待时机成熟,再向晋军发动进攻。

为了以少胜多,晋将谢石想出一个计谋,派一名使者渡过淝水来到秦军大营,向苻坚说:“两军守着淝水,难道是观水景不成?秦军此番南征志在必得,我军也敢于抵抗,究竟谁胜谁负,应在战斗中见个分晓。所以请贵军退让一席之地,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可以有个交战的场地。我想贵军不至于惧怕到不肯交战的地步吧!”

秦将听了晋军使者的话,都认为这其中有诈,坚决不同意,还是认为只要坚守淝水,晋军就不能过河,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

可是,苻坚却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他说:“兵不厌诈,我知道他们是不怀好意的,我们就将计就计,我军只要稍稍退后,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众将听了,齐称苻坚英明。苻坚命骠骑将军张蚝带领精锐主力骑兵作为反击部队。苻坚估计晋军定会在淝水的浅水滩涉水渡河,让张蚝的骑兵在那里等待反击。

晋军主帅谢石,先锋谢玄也悄悄做好了准备,摆好了阵势,河中有水兵,岸上有步兵,还安排了一支部队隐蔽在一片树丛之中。

到了约定的时间,苻坚亲临前线,他一声令下,秦军向后退去。苻坚万万没有想到,秦军是临时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一接到后退的命令,以为是前方打了败仗,便慌忙向后溃逃。还没等苻坚转过神来,又得知,晋军没有从浅水滩涉水渡河,而是从深水潭摆开了战船,用战船首尾相接,形成了一座浮桥,晋军的步兵便飞奔过桥,杀了过来。秦军猝不及防。正在这当口,隐蔽在树丛中的晋军,一下杀了出来,冲向正在后撤的大队秦军之中。秦军本来就把撤退当做逃命,现眼见晋军来袭,哪里还敢抵抗,狂奔乱跑,整个大军像潮水一般退了下来。

谢石见秦军溃退,下令全面出击。苻坚的弟弟苻融,被他自己的队伍践踏得遍体鳞伤,后被晋军杀死。张蚝也被斩于马下。只剩苻坚领着亲兵仓皇逃回,他的肩膀还被晋军射中一箭。

从淝水溃退下来的秦军,没命地逃跑,听到尖厉的风声和凄厉的鹤叫声,都以为是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就这样,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巨大胜利,成语“风声鹤唳”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负荆请罪

【书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解释】原意是背着荆杖去请罪。表示愿意接受惩罚,真心实意地向人家认错赔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故事】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有两个忠勇爱国、才能出众的贤臣:一个是相国蔺相如,一个是大将廉颇。这一文一武,威震四方,连当时强大的秦国也因此不得不对赵国有所顾忌。后因蔺相如两次出使秦国,保全赵国不受秦国的屈辱,立下了大功,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效命疆场,屡立战功,而蔺相如只是耍耍嘴皮子,居然位高于己,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廉颇以为蔺相如胆小怕事,就更加肆意妄为。

有一天,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廉颇见此很得意,认为蔺相如畏惧自己。蔺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不满。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廉颇是赵国的大将,是国家的有功之臣,赵国不能没有他;我是赵国的相国,将相不和正是别国求之不得的事,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谦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觉得十分惭愧。于是他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亲自到蔺相如家门前,跪下请罪,并沉痛地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得罪了相国。今天我特地来负荆请罪,请相国鞭打我。”蔺相如急忙跪下说:“咱们两个都是赵国的栋梁之臣,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国家的安危,千万不能互相损伤,将军能体谅我,我已感谢万分,怎还能责怪将军呢?”两人都激动得泪流满面,相扶而起。从此,将相成为知己,誓同生死。

邯郸学步

【书证】《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解释】原意是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比喻模仿别人不得要领,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也忘掉了。也比喻照搬别人的一套,出乖露丑。【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步法姿态特别优美好看,就特地跑到邯郸去学人家走路。

这个少年到了邯郸,看见那里人走路的步法姿态确实与寿陵的不一样,比寿陵的要优美好看得多。他觉得不虚此行,打算好好地学一学。

从此,他就整天在大街上看别人走路,观察他们是怎样迈腿,怎样摆动手臂,怎样扭动腰肢,看得很仔细很仔细,晚上回到住处凭记忆学着走。后来觉得这样容易遗忘,便跟在人家后面模仿着走。但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学不像。

这是什么原因呢?他想来想去,是自己太习惯原来的步法。于是重起炉灶,放弃原来的步法,完全照邯郸人的步法走路。不料,这一来更糟糕了。他走路时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既要注意手脚如何移动,又要注意上身如何摆动,甚至还要计算移动的距离和摆动的幅度。结果,每走一步都弄得满头大汗、紧张万分。少年越学越累,越学越不像,也越学越糟糕。后来,他花光了所有的钱,不得不回燕国去。可是,当他要回去时,连自己原来怎样走路的步法都忘记了。最后,他只好爬着回到燕国寿陵去,十分狼狈。

鹤立鸡群

【书证】《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稽延祖卓卓如野鹤立在鸡群。’”【解释】原意为仙鹤站立在鸡群中高出来很多。比喻某个人的才华相貌仪表在一群人中显得非常突出。【故事】

在西晋晋惠帝时期,有个侍中叫嵇绍。嵇绍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那时,晋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局势动荡不安。

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齐王司马冏被杀。嵇绍见情势危急,便奋不顾身地往宫里闯,要保护惠帝。守卫宫门的侍卫拉起弓箭,想射死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表,赶忙阻止侍卫放箭。

不久,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合兵进犯京城。嵇绍跟随惠帝,出兵迎战,不幸战败。许多将士死的死,逃的逃,只有嵇绍始终寸步不离地保护着惠帝。敌人的飞箭雨点般地射了过来,嵇绍身中数箭,倒在血泊中。嵇绍的鲜血溅在惠帝的御袍上。事后,侍从要洗惠帝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为保护我流下的血啊!”

嵇绍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僚中显得十分突出。有人夸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