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人一起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05:54:29

点击下载

作者:牛耕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和圣人一起思考

和圣人一起思考试读:

悟在身外的瞬间高洪

有一种声音,经过长长的岁月,仍然有响亮的回声;有一些故事,讲过一遍又一遍,依然令人回肠荡气;有一种精神,经得起人情冷暖,总打动善良的灵魂;有一些话语,讲出来平平淡淡,听起来却历久弥新。

很多年了,我们都习惯把牛耕先生叫做“牛老师”。第一次听牛老师讲“

和圣人一起思考

”这个题目时,他的面前连话筒也没有,只在手里攥着几张也不知道是不是写了字的小卡片。没想到,这一讲竟一发难收,绵延至今不绝。

在茶馆、在咖啡厅、在饭店,只要牛老师在场,必定分析社会经纬,评点时事纵横,而且先生的论据多取自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引用时多是大段吟诵,然后一句一句解释,古语今事竟似那般契合,圣人之标杆好像就在身边。常常是讲者娓娓道来,听众静静颔首,那时我们总有在享受一场山寨版“百家讲坛”的快乐感。

后来牛老师开了博客,每次他讲的那些内容都上去了,这让我们欣喜不已。一年前,终于是我们年轻人耐不住寂寞,觉得只读博客不过瘾,只我们几个人看也不过瘾,我们鼓动先生出书。牛老师起先反对这个“馊主意”,后来说的次数多了,先生不再坚持,我们才有幸看到这本书的出版。

牛老师曾是在黑土地上以苦为乐的热血青年,又在编辑出版界耕耘多年,现在边文边商,商界的伙伴喜欢他的文气,文化界的同仁佩服他遨游商海的本事,所以他的朋友很多,特别是结交的名人学士多。平时听牛老师讲起许多名家逸事,恐怕再出一本书也写不完。但就牛耕老师的本意而言,他不想写这些东西,因为他不想出这个名。然而与名人大师的交往,留给他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正是牛老师在本书中拿出来与大家共享的。

岁月是一把无情而公正的筛子,日子全都一一溜过,只有记忆留在心灵深处。有一种过来人,历经风风雨雨、沧海桑田,讲出来的故事却总是充满阳光和清新,因为那些阴霾和黑暗,他根本不曾在心里为它们留下位置。他不说北大荒冰封的艰难,只展现阳光下的真实与活跃;他也不说每天日落后的孤寂,只说日出前的霞光与期待。我总觉得,牛耕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听牛老师讲得多了,我终于承认,这世上应该真的只有阳光,只有日出。你不在阳光下时,阳光在照着地球另一边的另一个人;你陷入黄昏的暮色中时,另一些人正准备欣赏日出。所以,只要你肯,你随时可以走出自己的灰暗;只要你肯,你完全可以天天得到新的太阳。

今天,我们努力地思考,却仍然迷茫;我们不停地制造新词,却难解困惑;我们拼命地营造家园,却仿佛离理想越来越远。比我们知道得多的人,不见得肯倾囊相授;比我们站得高的人,未必会俯身指点;比我们看得远的人,可能也吝于与他人分享。人在旅途,能偶遇一个慷慨的,讲讲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你歇下来听一听、想一想,岂非幸事?至少我们可以,在身的忙碌与奔波中,辟出些许的静闲,触摸并体悟那心之所语、心的所在。

在我眼中,牛耕先生本来是都市中的隐者,如今我作为最初的拜访者之一,被牛老师叫到门口来,为各位读者当一回迎客跑堂,请各位稍作停留,到先生的书中小憩。

是为序。2009年12月1日和圣人一起思考

说说《论语》的“凤头”

中国文人写文章,有“凤头”一说。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得斑斓多彩,生动有力,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流传了数千年的《论语》,也有它的“凤头”。

我认为,这就是《论语》第一篇“学而”的前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我们从读小学时就应该知道的文字。但大多数人只记得前两句,对第三句几乎毫无印象。更可怕的是,有不少读者,看到这三句话时总是一掠而过,觉得这些文字简单易懂,不用深究。

这真是天大的错误。

我觉得,孔夫子的弟子们之所以将这三句话联在一起,并且排放在《论语》一书开篇的位置,绝非随便行之。仔细思考之后,你一定会认识到,这是孔门弟子独具匠心的安排,是他们的智慧的体现。

古往今来的伟大哲人,大多关心芸芸众生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劝导大众在崎岖的生活道路上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追求美好愉悦的精神境界。孔夫子当然也是这样一位伟人。老人家在这里讲的三句话,应该是他对快乐生活的理解与高度概括!

第一句,是说学习之后要有实践和操作的机会,也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有事情可做”,不至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亦悦乎,形容那种发自内心的、自我满足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是说要有朋友可交往。没有朋友的生活,形单影只,孤苦伶仃,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生活。和远方朋友的相聚,用一个貌似手舞足蹈的“乐”字来表示,生动而具体,寓意十分深刻。

第三句,不被人理解也不恼怒、生气,不就是君子吗?是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更高层次的快乐。

三种快乐,组合成了人生非常美妙的乐章。

看到这里,朋友,你能不发自内心地赞叹《论语》编排的高超技巧吗?

可能是由于书写工具的限制,古代圣贤们都很注意文字的简练,短小精悍,绝无半点废话。或许就是因为简练的缘故,其所蕴含的内容,特别的丰富。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读圣贤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所以,中国古代圣贤的著作,往往令人百读而不厌。说句也许是过分的话,那些大部头的经典作品,能够看两遍、三遍的人,不会太多。而读《论语》超过八遍、十遍的,却是大有人在。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论语》“凤头”的丰富内涵。

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关键字是“学”和“习”。孔夫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不吃饭,不睡觉,冥思苦想,费那么大的力气,还不如去认真地学一学。他老人家是从亲身体验中获知“学”的重要意义的。

学与不学,大不一样。还是在《论语》中,孔子又对“学”作了更深入的阐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崇尚仁德,但不注重学习,就会陷入愚蠢且荒唐的境地。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熟知的寓言《东郭先生》。那位老夫子,自以为贯彻了仁德的精神,其实是把自己扔进了愚蠢的泥潭,险些被恶狼吞噬掉性命。类似的教训,相信在现实世界中亦不乏见。喜欢讲究智慧,却不喜欢学习,容易一味地耍小聪明,变来变去,流荡而没有归宿。喜欢讲究信用和诚实,却不重视学习,就容易被他人利用,甚至遭人伤害。喜欢直言对人,自以为堂堂正正,一片好心,但若不注重学习,会被他人认为是出言不逊,言语尖刻,不通情理。喜欢拔刀相助,勇气过人,可是如果不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常常会因自己的过分冲动而惹来大麻烦。我们大概都听说过,某些本来是见义勇为的好人,行为稍有不慎,竟然由于“防卫过当”,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学习的重要性,已经被孔夫子强调得很充分了。那么,怎样开始我们的学习?或者说,我们要学习些什么呢?

先贤们也有精心的说明: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门弟子讲的学习内容,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更不是为了和外国人打交道而准备的外语。孔夫子认为,学习的根本宗旨,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习和其他人恰当地交往。具体地说,就是怎样妥当地处理与父母、兄弟、朋友、妻子和君主(也可以理解为上司)的关系。

说几句或许是题外的话。

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有儒道释三教合一之说。三教合一,应该是以儒家为核心逐步形成的。三者的互为补充和支持,体现了多种文化体系精华部分的高度融合,显示出了人类文明的大智慧。

道家强调的是人类个体的修炼和调养,养生、养性,成仙成道,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佛家则有三世佛之说,时间跨度格外的长,着眼于人们的前世、现世和后世,从轮回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儒家更看重现实世界,创造出一整套伦理准则和具体方法,指导人们与周围的同类和睦、和谐相处。

道家制造的是保健品,需不需要可以由本人自主判断,但它确实能帮助你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儒家提供的是必需品,只要生命存在,就难以脱离儒家设计的生活轨迹。因为,任何人都不能摆脱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佛家生产的则是奢侈品,它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跳跃出来,纯粹以满足部分人类的更高追求为终极目的。

这三者组合起来,人类的生活画面就显得比较完整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中国人更看重学习儒家的学说。这是因为,儒家的精神领袖孔老夫子讲的学习,总是与身边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的,是指导人们学会处理这些关系的,这往往能引导我们轻轻松松地步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并立于不败之地。

孔夫子是个十分细心的人,他不仅为我们设定了学习目标,规定了学习内容,同时还为我们树立了学习榜样。

这个榜样就是他老人家最得意的门生:颜回。

在孔夫子眼中,颜回绝对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看看《论语》,老人家直接夸赞颜回的文字,可能有十余处之多。

那么,颜回究竟是怎样做到“品学兼优”的呢?

第一,孔子夸赞他“三月不违仁”。仁,是孔夫子推崇的道德境界。三月不违仁,也就是说,在将近一百天的时间里,不做一点违背老师教诲的事情,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确属难得。想想看,我们能做到吗?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儿不做坏事。这个标准太高了,毛泽东本人也没能做到。孔夫子定的标准不算太高,“三月不违仁”就可以了。但他的三千弟子之中,也只有颜回能够做到。

第二,孔夫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粗米饭,喝凉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别人都看不下去,而颜回依然能保持愉快的心境。不讲物质享受,不怕艰苦的生活环境,始终保持旺盛乐观的精神风貌,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像颜回这样对待生活的呢?

第三,不迁怒。这一点十分重要。一般人做事情,如果出现问题,肯定会将责任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推给他人,即使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也会千方百计为自己找出可以推脱的理由。颜回却能严于律己,尽量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第四,不贰过。意思是说,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看上去,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做起来却是十分十分的难!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问题在于,犯过错误之后,能不能吸取教训?而吸取教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你能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人被别人骂,“狗改不了吃屎”,一再重蹈覆辙,走的就是与颜回绝然不同的道路。

如果我们真正地按照孔夫子的教导去学习、实践,像颜回那样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贯彻圣贤的教诲,当然会“不亦悦乎”!

接着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老夫子为什么要说“有朋自远方来”,而不说“有朋自邻居来”呢?道理很简单,天天黏在一起,吃喝不分,朝夕相处,或许并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英国人有种说法,绅士之间,需要一种“豪猪”风格。这种猪身上有很长的刺,与同类相处时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容易相互刺伤。而朋友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带来的快乐很可能更多。朋友们或许读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赠卫八处士》,这是一首描绘朋友多年之后重新相聚的五言长诗,十分动人,正好可以解读“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杜甫和他的朋友二十年不见,“访旧半为鬼,惊呼热衷肠”,一半伙伴已经亡故,再见故人,当然感慨万端。“别时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主言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平缓、朴实的诗句,记录下了一幕幕欢快而动人的场面。时隔一千三百多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杜甫和朋友们的愉悦心情。这种朋友聚会时的情感,非语言所能形容,但确实可以长久地留存在朋友的心底,时时闪动着幸福而激奋的火花。

孔子对朋友是很挑剔的。他讲过,损者三友(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主张结交好的朋友(多贤友)。他还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无友不如己者。”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结交为朋友。对这句话,历来有很多种理解。有人以为《论语》记述有误,如果不能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孔夫子就不可能有朋友了。还有人有另外的解释,比如南怀瑾先生,他把这句话解释为“没有朋友不如自己”,解析成孔子对朋友的夸赞。

我觉得,这些说法还是有些牵强。孔子的本意十分明确,第一,确实有不如自己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不是“三人行,全是我师”。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第二,不能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并不意味着不能和这些人交往,只是不能形成朋友关系而已。第三,一定要做到不能与自己差距太大的人交朋友。

交友不易,交到好友不易,和朋友保持长久的良好关系更不易。

所以,有朋自远方来,才能“不亦乐乎”。乐(乐)是个象形字,看上去手舞足蹈的样子,快乐得很呀!

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被人理解,也不恼怒、生气,已经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确实应该算是君子了。

现实世界中,大多数人更为重视的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并常常以这种态度作为调整自我心态的唯一依据。别人说几句好话,自然是神清气爽。被对方顶撞或是讥讽几句,也许会想不开,寻死觅活地折腾自己。这是多么的肤浅、可笑!

人生在世,总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这种生活目标的形成,有一定的道理,一定的程序。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对自己人生目标的修订,但是我们绝对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生活定位。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信心,是成熟的表现。而动辄自暴自弃,则是将自己永远地停留在了童年阶段。

重要的并不是让他人理解自己,首先需要的是自己理解自己!

真正做到这一步,就不会轻易为他人的评价和议论而激愤、恼怒。

其实,走向君子的道路并不遥远,也许,只需要向前迈上一步。

看到这里,朋友,你能喜欢上《论语》的凤头吗?

再说说《论语》的“豹尾”

前面说了《论语》的“凤头”,接着再说说《论语》的“豹尾”。

中国文人,喜欢把精彩文章的结尾称为“豹尾”。“豹尾”,色彩艳丽,简洁、生动、有力,容易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回味无穷。《论语》的“豹尾”,当然也是在全文的最后,第二十篇《尧曰》的结尾三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命,是我们经常需要探讨的一个概念。过去,人们常把信奉“命”的言行视为封建迷信,好像一说到命,就是大逆不道,非得大批特批一顿不可。其实,这很值得商榷。命的概念应该是很宽泛的,不能只做一种解释。

孔夫子在这里倒没有要我们信“命”,也没有要求我们完全听从“命”的安排。他老人家只是要我们“知命”,要知道“命”、了解“命”是怎么一回事,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那么,什么是“命”呢?

我觉得,命是我们的生活历程中那些不能改变或者难以改变的东西。比如,有些人生来是女人,而有些人生来就是男人,男人和女人各有各的生理功能和社会责任,这当然无法改变。再比如,由于遗传的原因,有的人高大魁梧,相貌堂堂;有的人却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身高也只有一米四十几,这当然也无法改变。说这些是“命中注定”,没有问题吧。

冷静地想一想,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往往又是不能改变的,从而造成了每个人在社会上占据着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风云人物、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曾经把手下的军人分为四种类型:聪明的、愚蠢的、勤快的、懒惰的。他认为,聪明无比而又特别勤快的人,最适宜的职务是参谋;性情懒惰但头脑灵活、耳聪目明的人,可以培养为司令官。蒙哥马利的主张,不能说没有道理。这种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往往最实用也最管用。

有一句常常被引用的话,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兵。据说,这是法国人拿破仑的一句狂言,确实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了他本人的狂妄和野心。然而,我们换一个角度掂量掂量这句话,就会发现,一个成天想当元帅的士兵,绝对不是一个好兵!

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分量,一味地追求不可能达到的极致目标,最终带来的常常是悲剧。

然而,社会上的人们常常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动不动要和命运“抗争”一番:明明只有一米七十的身高,非要想和姚明比个高低,要去NBA谋求发展;天生了一副公鸭嗓,五音还不齐全,偏偏要做明星梦,拼死拼活往荧屏上闯,不撞个头破血流决不罢休!

类似的事例,难道还少见吗?

人类是富于浪漫色彩的高级动物。每个健康的人都有过幻想的经历,尤其是在青春时期,幻想的力量和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幻想自己成为伟大的人物,幻想自己能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业,幻想自己去当明星、作家、工程师、发明家、政治家,幻想自己奇遇白马王子、天仙美女,幻想、幻想再幻想,直至自己长大成人,幻想最终破灭!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古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十来岁,三十而立、五十才知天命,是不是太晚了?

晚是晚了点,可这是人们自己造成的客观事实,没有办法改变。回首人生道路,年轻的时候,什么话都敢讲,什么事情都想做,也都敢做。对别人的成就和地位,往往不屑一顾:你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慢慢地年龄大了,才有可能领悟到,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真的无法做到。简单地讲,上海的小伙子刘翔,百米跨栏如飞燕一般,只用十三秒左右。换一个人,累得吐血,也跑不了这么快。

只有大智慧的人,才会及早悟出类似的道理。

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说过,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要有三个条件。第一,要看你是不是那个材料?侯先生说,他也曾经想过,挣个世界冠军,给国家争光。可是不行呀,就他那身体,打乒乓球,累死累活也打不过庄则栋。思量来思量去,自己只能说相声,就得走这条路了。第二,要有名师指点,少走弯路,还能尽快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第三,勤学苦练。第三条最不重要,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在短时期内都能做到勤学苦练。

侯宝林先生的一番话,的确可以令人大彻大悟。仔细想想,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看你是不是那个材料?”也就是问你:“知不知命”?

体育界选运动员,文艺界选演员,特别是芭蕾舞演员,要仔细验看孩子的腿骨和身材,条件不够的绝对不会被选中。这些基本条件,也应该是“命”吧。

知道自己是什么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踏踏实实地从事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健康而快乐地行进在人生道路上,不是君子是什么?

第二句,“不知礼,无以立也”。通俗地解释,不知道什么是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孔夫子特别注重“礼”的作用。“礼”是必须遵从的道德上的界限,不应逾越雷池一步。他曾经这样要求自己的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和儿子孔鲤的对话中,孔子也是要孔鲤去学礼,“不知礼,无以立也”。

那么,什么是“礼”呢?从孔夫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礼就是规矩。做事情、做人,都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做,才不会走偏差。“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孔子的学生有子讲的。“和”的意思是恰当,拿捏好分寸,恰到好处。为了让学生们理解得更为准确,孔子对这“恰到好处”作了十分详尽的解释:“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对人恭恭敬敬,当然十分必要。但如果恭敬的过分,成了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方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旁人看着也很讨厌,一番努力反而徒劳无功,岂不是费力而不讨好?做事谨慎,是很可贵的素质,但若谨慎得过头,胆小如鼠,畏畏缩缩,畏葸不前,反而会耽误大事,甚至会酿成大错。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历来为英雄之本色。可是,如果勇猛得过了头,甚或出现防卫过当,误伤他人,把事情越搞越乱,将好事办成错事,后悔莫及之时,该有多伤心!性格开朗,为人直率,有什么说什么,常是被人称赞的优良品质。但若出言不慎或出言不逊,无所顾忌,信口开河,就会被人认为是尖酸刻薄,不怀好意,惹人厌恶。总而言之,运用礼,一定要保持在合适的火候上,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孔子说,过犹不及,都是错误的。

知礼,是让我们以适当的方式融入社会。这一点特别重要。

现在,有一些人使用不正当的甚至是肮脏的手段,得到了巨大的权利和财富,遗憾的是,这些人不但没有受到社会舆论的公正谴责,反而被某些人视为成功人士,贻害后人。比如,有一个姿色平平的女人,靠着女人的特殊本领,闯入一个个家庭,并使用不为人知的独特手法,拆散一个又一个家庭,同时运用结婚、离婚再结婚的手段,变成了某一业界的知名人物、某一名人的合法妻子、某些财富的合法持有者。大家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如果全社会都吹捧这种人,以这种手段进入主流社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存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千百年来,我们的前辈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社会文明,还能存在下去吗?

现在,的确有些人心不古了。宋代,大奸臣蔡京被递解遣送出京城。尽管他带着满船的金银财宝,身边又有如狼似虎的一干随从,但沿途的百姓们对他嗤之以鼻,粮食不卖给他吃,水不卖给他喝,旅店不准他租住。人们的正义行动,压住了蔡京的气焰,虽然手中握有那么多财富,最终他却活活饿死在金银财宝之中。在号称文明程度大大发展、进步的今天,再遇到蔡京,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第三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人世间的所有感情交往,都需要依靠语言。按说,除非是方言或外国语言的限制,可能会造成情感交流障碍,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听清楚对方讲述的内容。但听清楚并不意味着能听懂、能听明白。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语言实在是太丰富了,有时候,丰富得可以令人如坠五里雾中。

有些话,是不经意说出的,也许并非说话人的本意。《论语》中记载,孔子和弟子路过一个地方,听到弦歌之声,不由得说了一句:“杀鸡焉用牛刀?”弟子们听着不对味儿,觉得和先生以往讲的道理不一样,便追问孔子是怎么回事儿?孔子大概是笑着说,我那是一句玩笑话,不要当真。类似的事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听别人讲话,能知道对方真正的用意,也需要一些鉴别能力。我们不能不在这方面下下工夫。

有些话只是比较动听而已,说话人并不准备真正地负责任。上海市场上有一句挺有名的广告用语:“买某某某某,给你带来好运气!”我们不禁要问,买了你的东西,出门跌了一跤,路上还把钱包丢了,根本没有得到好运气,你负不负责?你打算赔偿吗?而且,买一件东西就能带来好运气,可能吗?有道理吗?真的能实现吗?生活中,可以碰到很多类似的广告。毫不客气地说,类似的允诺基本上是不算数的,如果把这些话当作金玉良言,离倒霉的日子就不太远了。

有些话是说给别人的,让别人去做,自己不一定去做。就好像到处宣传劳动光荣的人,很少亲身参加劳动。很多领导者,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要求别人一丝不苟,制定的政策法规滴水不漏,但对不起,就像过去人们常说的那样:马列主义“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的话,说出来意义也不大。

有些话是大话、空话,最典型的是逢年过节发的短信息,可以说是用尽了天下最无聊的语言,表述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情感。2007年初,有一条“送猪”的短信息。按照短信作者的说法,要送出一万多头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小猪给朋友,翻来覆去地讲些拜年话,乏味得很。其实,把好话说尽了,就没有味道了,反而让人觉得好笑。以前,有一首有名的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中唱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这样的豪言壮语,听起来很有些顶天立地的味道,很能激发人们的热情。可是,认真想一想,即使是松树,能永远挺立在山巅吗?动不动就讲“永远、永远”,天底下真的有永远的事情吗?单纯靠豪言壮语激发起来的热情,能够长久吗?

孔子就不这样讲话。老先生也赞颂松柏,但他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并不是不凋零,只是“后凋”而已。其实,“后凋”就很不错了,但非要讲“不凋”,把话说得绝对了,好像提升了意境,其实是偏离了正确的路径。

还有些是不怀好意的话,话里藏话,笑里藏刀,或者是诽谤诬蔑,颠倒黑白,总之,全是些伤害人的话。这里就不想细说了。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特别感谢孔老夫子的提醒。在社会上闯荡,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不知言,怎么能知人?不知人,怎么和人打交道?怎么和人相处?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很讨厌专会花言巧语的人,《论语》里不止一次强调“巧言令色,鲜矣仁”,认为这一类人没有什么仁德。孔子还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不多说话,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说得很多却做不到,十分可耻。

从这些简单而朴实的言词里,我们一定能领悟到更为深刻的道理。

前人曾经说过,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作为寻常人,不一定非要想着去治天下,常常记着《论语》的凤头和豹尾,靠孔夫子的这六句话,也可以生活得充实、幸福吧。

浅议“境界”

虽然经常看到或是谈论到“境界”这两个字,但细细品味,却很难用简单平易的文字把“境界”的内涵描述出来。常常是“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能感觉得到,但就是说不明白。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著名的《人间词话》,开篇便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怎样算是“有境界”呢?王国维先生随后写道:“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即使写了“真景物”、抒发了“真感情”,其所展示的“境界”也是大不相同的。

简单举个例子。家中幼儿被人拐骗丢失,孩子的父母、祖父母肯定是天崩地裂般地震惊,撕心裂肺般地悲痛。同族的亲属也会很悲痛,但悲痛的程度常常要大打折扣,其所涌动的泪水和痛哭,和前者绝对不能相比。街坊邻居对此事不会无动于衷,然而,他们所能表露出来的,往往只是惊诧和同情。而过往路人的态度,大多相当于看了一则某小报上的社会新闻,不会予以太多的注意。

为什么会这样?道理很简单,由于大家所处的地位不同,境界不同。

可以想见得到,即使是一位极富同情心的过路人,也不可能达到孩子父母、祖父母的悲痛程度。这是因为,不同的感情层次显示着不同的境界,而他永远进入不了对方的境界!

朋友们一定记得,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的灾难性后果传开之后,某些特别有钱的公众人物,象征性地拿出了一点捐赠。这些钱对他们来说,也许真的仅仅相当于“九牛之一毛”,无伤大雅地随手一抛。理所当然地,富于正义感的网友们对这些轻率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媒体急不可耐地为上述公众人物辩解,说是“捐款是自愿行为,不能强求,不能以捐款多少分高下”。

仔细想想,辩护者们说的前半句,的确有一点道理,捐赠应该以自愿为原则,绝对不能硬性摊派。但是,“不能以捐款多少分高下”就值得推敲了。按照他们的逻辑,是不是说,同等经济条件下,捐款五百元的或许比慷慨解囊一千万元的更高尚?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可能性真的很大吗?

实在不敢恭维媒体上的貌似公允的言论。

以在下之愚见,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每个人置身的境界。那位万科的掌门人,虽然十分善于做自我包装,但无论怎样“包”、怎样“装”,他仍然是货真价实的商人。商人的最大意愿是精心追逐利润,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可图?他怎么可能去做地震中伸展双臂护卫年幼学童的老师,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呢?

奈何?!现实生活有它真实而残酷的一面。虽然,有时候,有些人顾及自己的面子,不愿意承认对自己不利的真实。可是,没有办法,那确实是无法涂改的客观存在。

那么,怎样进入更高一层的境界呢?

首先,需要“身历其境”、“亲身体验”。三十多年以前,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写一点东西,或者琢磨一些问题,提出一点见解,特别强调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一切真知灼见均来自实践,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而今,这样认识生活的理念被逐渐淡化,这样去生活的人也比较少了。

然而,我始终觉得,非如此,绝对难以获取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和深刻感受。面对汶川大地震,到震区停留哪怕短短一个小时的人,和坐在写字楼里喝着咖啡议论灾情的精英们的感受,也会有天壤之别。现场的强烈气氛,人与人之间突然发生的巨大变化,绝对能撼动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将散布在每个人心中的或多或少的“真善美”汇集起来,形成无与伦比的强大精神力量,促进并提升全体成员的人格素质。

诚然,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去第一线体验生活,更多的时候,需要借助媒体或者他人的口头传播,通过间接的渠道得到“体验”的机会。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要提升自己的境界,需要静心思考,仔细斟酌,深刻领会,逐渐步入佳境。

儒家大学者荀子有一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大多数人历来认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于鼓励后学,学生必然能超过老师,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样理解当然没有问题,然而,细细研读荀子的《劝学篇》(上段文字出自《荀子·劝学篇》),一定还会发现荀子说这番话的另外用意,即学习先贤的教诲,必须要深入进去,从“蓝”领悟到“青”,从“水”延展到“冰”,才有可能获得真谛。

举例来说,中国的古代圣贤,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际功夫,一贯提倡少说多做,反对花言巧语,说大话、假话。孔夫子不止一次强调,“巧言令色,鲜矣仁”,要求自己的学生“敏于行而讷于言”。为什么要这样呢?孔夫子解释道:“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时候人们不多说话,认为说了做不到是一种耻辱。

为正确地使用语言,孔子提出,君子讲话的时候要注意三个方面:不该说的时候说,为“燥”。燥火上升,激烈而不合时宜,好的事情也会办坏。该说的时候不说,为“隐”。挺好的主张隐藏起来,应该办的事情也办不成了。最坏的情况是第三种,不看周边的情势乱说,为“瞽”,即有眼无珠!

仔细想一想,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凡是做错事、惹大麻烦,是不是都和“有眼无珠”的行为有关?

荀子作为后来者,并没有简单地重复先贤的教诲,在遵循孔夫子理念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与人谈话“论道”的三个原则:

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对方表现出应有的礼貌,乐于听取你的讲话,这时候可以说说“道”的大概。

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意思是说,双方有了共同语言,能谈到一起了,可以敞开一些,有层次、有分析地深入探讨一些问题。

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情绪激动起来,越谈越热乎,谈出了感情,这时候,才有可能将谈论的问题推向极致,升华到新的层面。

荀子又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他将孔夫子的“燥”改成了“傲”,对那种下车伊始匆忙开口、自以为是、盛气凌人的神态,做了更为准确生动的描述,不能不说是神来之笔。

顺着荀子的叙述延展开来,我们不难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世界上的很多知识、学问,光能听懂是远远不够的,一切学识都需要深入、升华,否则,知识再多也是徒劳。

说到这里,不能不联想到佛家的说法:证菩提。菩提是佛门的智慧,佛祖讲述过的道理。所谓“证”,是要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体会,用自己的直接感受进行重新论证。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准确地理解菩提的要义。这种修炼,或者说修持,与儒家的“青蓝、冰水”之说,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效仿。

孔子最讨厌什么?

仔细阅读《论语》和司马迁笔下的《孔子世家》,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孔老夫子是位感情色彩浓烈、爱憎相当分明的人。对权贵及其附庸者的越轨行为,他高声呐喊:“是可忍,孰不可忍?”号召弟子“鸣鼓而攻之”。对学生们的不规矩举动,诸如子路的妄言妄行、宰予的偷懒睡觉、樊迟的不得要领的提问等等,老先生无不直言,或嘲或讽,或斥或责,不留半点情面。

那么,孔夫子最讨厌的是什么呢?《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都没有明说。但以在下之愚见,老夫子最讨厌的应该是说大话、假话、空话。

何以见得?

且容在下细细道来。《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里,就有孔夫子的一句果断的判言:“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很容易翻译成白话:“善于花言巧语、伪装自己的人,没有什么仁德。”花言巧语也好,令仪令色也好,其实,说白了就是“说大话、假话、空话”。孔老先生一方面告诫自己的弟子,不要做“巧言令色”之徒,贻害他人;同时又提醒大家,对这一类人千万不能放松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一部《论语》中,单单和“巧言令色”四个字有关的论述,竟然有四处之多。

第一章我们已经述说过,不再多讲。《论语》第五章“公冶长”里,孔子又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其人其事,史书上介绍的不多,我们只知道他写过一部《国语》。司马迁曾经称道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从孔夫子对左丘明谦恭的态度中,我们完全可以猜测出,左丘明在当时绝对是一位相当有影响的人物。所以,孔子会以左丘明的判断作为自己思想的强大后盾,用以加强自己理论的力度。在这里,孔子的论述中又加了“足恭”两个字,意为“过分谦卑,讨好他人”。在他老人家看来,这三种毛病,都是一路货色,不是什么好东西!

第十五章“卫灵公”中,孔子说道:“巧言乱德。”时隔两千多年之后,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孔子这四个字的沉甸甸的分量。很明显,孔夫子对“巧言令色”的认识有所升华。前面说的是“鲜矣仁”,没有多少仁德。现在讲的是“乱德”,“巧言”已经远远地脱离开了仁德,跑到了仁德的对立面,和仁德真刀实枪地干起来了!“乱德”两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巧言”的恶劣和荒唐。

最后,第四处,在《论语》的第十七章“阳货”,孔夫子又来了原汁原味的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

看到这一段文字,可以使人强烈地感觉到,老人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的主张,仿佛生怕弟子们没有将他的教导牢牢地记在心上,不得不加重语气,再三再四地大声疾呼。

诲人不倦之心,多么感人!“白玉上有了斑点,可以随时清除。但错话说出去,犹如覆水难收,常令人后悔莫及。”这是古代的一首很有名的诗歌的大意。尽管时光已然越过了两千五百来年,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认定,诗歌中所表述的内涵,和孔子的主张简直是如出一辙!

孔夫子肯定是太喜欢这首诗歌了。所以,当他老人家得知一个名叫南宫适的年轻人也对这首诗爱不释手,竟然一连读了很多遍,老先生不由得生起慈爱之心,自作主张,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了这个小伙子!

上面讲述的,就是《论语》第十一章“先进”里记载的“三复白圭”的故事。

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孔子的一贯思想:“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的思想认识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对此,《论语》第四章中有十分明确的解释。“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孔夫子认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良好的传统,将说到而做不到视为极大的耻辱。《论语》第十四章更明确指出:“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对照孔子的教诲,我们会十分清楚地看到,现今的人们,在这方面同我们的先人有着多么大的差距!

而今,我们一般不大会将“言过其行”视为耻辱,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言过其行”往往会成为人们展示才干、取悦他人(自己的上级或者下级)、创造业绩的有效而常用的手段。

说大话、假话,说自己肯定不可能做到的话,已经成为目前社会上习以为常的潜规则。

据说,在中国境内,已经有几十个城市宣布,将在不远的将来建设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还有说不清的多少城市,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或者其他的什么中心。而动辄提出在几年内超越世界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口号,更是随时可以在各种媒体上看到。

这些耀眼的目标能实现吗?人们仿佛并不十分在意。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数不清的没有兑现的标语口号被大家遗忘掉了。没兑现就没兑现吧,反正我们身上也没少掉什么,而且,还有那么多更加振奋人心的远景规划和口号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足以支撑大家不时跃动的精神世界。

那些制造或提出耀眼目标的人呢?有的可能已经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有的可能已经成为更加引人注目的政治明星。他们根本不需要为自己的曾经“食言”承担任何责任。这是因为,社会大众并没有要求他们承担必要的责任。我们的社会,也缺乏严格规定他们必须承担责任的相关措施。

稍有中国历史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曹刿论战”的故事。第一遍战鼓擂响,战士们肯定会勇气倍增,斗志昂扬,摩拳擦掌,积极准备出战。但若第一遍战鼓只是虚惊一场,在第二遍战鼓响起的时候,战士们的勇气和斗志必然会大打折扣。两遍鼓声响过,还等不到上阵厮杀的机会,这时候的勇士们常常会处于曹刿所说的“三鼓而竭”的境地,只有等着挨打的份儿了。

战场上的道理移到日常生活中来,其所产生的效果,常常会惊人的相似。说话不算数,说了做不到,本就很容易出问题,如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循环往复,不断地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往后的事情就不用明说了!

所以,我们真应该将孔子所说的“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中的“耻”字放大几十倍,放在眼前,最好每天看一看,牢牢地记在心上,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不敢越雷池一步,认真地落实在行动上。如此,知耻近乎勇,坚持下去,对提升国家和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一定大有益处!

正因为孔夫子本人十分讨厌说大话、假话、空话,他老人家的言论总是十分谨慎、得体、准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一句流传时间极久、流传范围极广的名言。孔夫子以松柏为譬喻的载体,称颂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难、极力奋争的高贵品格。这一段文字,不知曾激励过多少有志之士,其被后人引用的次数,实在无法统计。

孔子在这里虽然赋予了松柏人格化的高贵品德,但他老人家的描述极有分寸:“后凋”。就是说,松树和柏树虽然耐得住严寒的考验,但并不是“毫不为之所动”。和其他树种比起来,松柏只是“后凋”而已,通俗一点来讲,它们只不过是在严寒中坚持的时间更长久一些。

让孔夫子万万想不到的是,后来的人们,将称颂松柏的溢美之词逐渐演化、升级,不知放大了多少倍。大家一定记得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一段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

怎么样?这里描绘的青松,几乎可以抵挡原子弹的攻击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三十余年,再看这段唱词,常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孔老先生如若再世,也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还有一些经常流转在口边的“名言”,比如,东林党人的那副对联:“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们不禁要问:“事事关心”,做得到吗?“声声入耳”,果真如此吗?再如,曾经被人称为至理名言的“无欲则刚”,不能不使人感到疑惑。人能无欲吗?彻底的无欲,只有死人能够做到。对比《礼记》里的表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不难看出“无欲则刚”的片面性和简单化。

尽管,我们都懂得“敏于事而慎于言”的道理,但可悲的是,说大话、假话、空话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像开会的时候,只要一开口,成套成套的大话、假话、空话往往会源源不断地从口中“喷射”出来。而且,说的人可以面不改色,从容自得;听的人更是不嗔不怪,习以为常。

这绝对不是健康的社会现象。

此种风气不除,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能实现吗?着实值得怀疑。《论语》全书最后的一句话,十分耐人寻味:“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