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10:45:59

点击下载

作者:薄智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试读:

前言

腹针疗法是继承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络的研究成果,经过20多年的反复临床实践,整理出来的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

腹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可能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系统,也可能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对人体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

针刺穴位时,人们会有一种酸、麻、胀、痛的感觉,通常把这种感觉称为“得气”。这种得气的感觉随着针刺激强度的变化会随着经脉的循行方向传导,被称为“循经感传”。当这种感传到达病变的部位时称为“气至病所”。传统针灸认为,“气至病所”是取得较佳疗效的重要临床指征,而这点又恰恰是人们不愿接受针灸治疗方法的主要原因。

腹针疗法根据经脉是多层次的空间立体结构的理论,结合疾病的变化规律,经过长达20多年探索针刺深浅对疾病的影响,总结出了针刺深浅与各种疾病的相关规律,摆脱了临床疗效对传统“得气”的依赖,提出了“刺至病所”的针灸新观念。只要根据腹针的特殊要求去操作,在病人无知无觉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使腹针变成小至几岁幼儿,老至90岁老翁都能愉快接受的无痛针灸疗法。此法也为研究无痛针灸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腹针疗法通过调节内脏平衡使机体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体现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原则,从一个新的视觉角度来认识和讨论人类生命的产生、完善和终止。同时,对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腹针疗法不仅在临床上有广泛的适应证和较佳的疗效,而且在施针时遵循“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主张。强调在临床上应多加揣摸,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然后操术勿躁,依情再做加减的腹针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腹针疗法根据腹部的内在规律结合现代经络研究的成果,使腹针疗法既具有传统中医的特色又具有现代科学的特征,提出了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的针灸发展新思路,大大提高了腹针疗法的可重复性,使腹针疗法成为与时代科技同步发展的新学科,为针灸的推广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本书共九章,从腹针疗法概论、腹部的解剖、腹部的经穴与经外奇穴、腹针的中医学基础、腹针的原理、腹针的定位取穴特点、腹针的临床应用、常见病症的腹针治疗以及近年来腹部穴位的研究与临床应用,从简到繁地对腹针进行了较详的介绍。在腹针的临床应用一章中,还选录了大量的典型案例,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较详的阐释,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书介绍疾病时,一改以往中医以证为主或西医以病为题的传统写法,以多篇已发表的论文为基础,不论证、病,以文能达意,临床实用为前提,证、病掺杂来进行叙述。这是否能被大家所接受,仍然是一种尝试。望同道提出宝贵意见。第一章 腹针疗法概论

针灸是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对针灸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载述。针灸疗法应用于临床,有文字记载已历两三千年。它不仅在中医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很早便流传到国外。

针灸具有工具简单、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等优点。因此,在长达数千年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针灸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不断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医学工作者对针灸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多学科研究,为揭开针灸这古老而神秘的医学的外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关注。日本、朝鲜、法国、德国、前苏联等国家也对针灸进行了研究与推广,对现代针灸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针灸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一门独立的学科。对经络的研究也是朝着系统的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人们从宏观的角度对经络的实质进行研究,如用γ示踪的方式观察经脉迁移的轨迹,用电阻抗来测定穴位的组织结构等;采用声、光、电、磁等物理手段对超出人们感官范畴的系统——经络的客观存在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人们从微观的角度对经络系统高度精密分化派生出来的子系统进行探讨。认为从生物全息的角度来看,人类外在的每一个器官都可能形成一个微观的经络系统或称之为诊疗系统,如耳针、头针、眼针、手针等。此外,人们还把经络系统广泛地运用于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充分利用经络通调气血,调整阴阳、脏腑的整合功能,使人体这个开放性巨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维持相对的稳态。

而上述种种,笔者认为都依赖于一个重要的系统——神阙调控系统。千百年来,尽管人们对神阙穴的认识很深,在临床上用神阙穴治疗许多疾病。但是,把以神阙穴为主的腹部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却几近空白。笔者在长期的针灸实践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系统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并首次提出了神阙调控系统的理论,发明并创建了以神阙系统为核心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腹针疗法。

腹针理论认为,人之先天,从无形的精气到胚胎的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因此,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由于腹部解剖结构上的特点,在神经系统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分解为两个截然不同的调节系统:一个位于腹壁的浅层,对全身的功能起着调控作用,通常把它称为外周系统;一个位于腹壁的深层,对内脏的功能起着调节作用,也称为内脏系统。这两个系统互相影响,对全身起着调控作用。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也发现人有两脑——颅脑(颅中脑)和肠脑(肠神经系统),并认为两脑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神阙系统存在的客观性,并为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神阙调控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腹针疗法的广泛适应性。因此,尽管腹针以传统的腹部穴位为框架,部分的新穴为补充,但在临床治疗上却有很广的覆盖面,证实了祝总骧教授提出的“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的理论。从每一个穴位的不同深度去发掘它的穴性与主治功能,大大地拓宽了每一个腹穴的临床适应证,从而使腹针变成一个非常丰富并有着很深内涵的针灸治疗体系。

中医学理论具有经验医学、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但是,长期以来针灸学侧重于向经验医学的方向发展,渐渐地与传统的中医理论脱节。腹针在总结前人针灸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针之道,立法为先,操术次之,尔后机变”的针灸大法。在临证时要求“先从诊断入手,再看辨证妥否,尔后操术勿躁,依情再做加减”。强调把腹针构架在中医的基础理论上发展,突出“辨证施治”与“治病必求于本”的学术思想。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最大限度地激发神经系统及人体经络系统自我调控的潜能,使内脏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全身疾病。因此,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特色,为针灸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腹针疗法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疗效稳定、适应证广等优点,适宜于广泛推广。笔者相信,随着对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腹针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必将对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节 腹针的形成

腹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部位之一。腹腔内不仅有人体的许多重要脏器,而且在全身360多个经穴中,腹部的经穴就多达48个,在全身有经穴的14条经脉中,经过腹部的经脉就有6条。腹诊的临床应用也有了近千年的历史。针灸这门学科的长期发展,也为腹穴诊治内脏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为腹针疗法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传统针灸面临的困扰

当代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学习西医是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过程,学习中医是感性与悟性的结合,这是两种医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区别。”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西方医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人类寿命的延长使疾病谱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合成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大,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医学在治疗上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中医针灸面临着走向世界的大好契机。

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医的辨证施治思想对现代医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医治许多疑难病和慢性病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传统针灸作为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已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与喜爱。但是,传统针灸由于自身方法上的许多不足,严重地影响了针灸在世界各地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传统针灸适应证广、见效快、设备简单,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是,“气至病所”是传统针灸强调的针刺得气现象,而酸、麻、胀、痛的针感向远距离传导的感觉并非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因此,许多病人宁可采用较长时间服药的方法来替代针灸。

第二,传统针灸在临床上常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数小时后疗效便逐渐减退或消失,必须进行多次反复的治疗,疗效才能稳定,尤其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更为突出。而现代生活与工作的快节奏,给传统针灸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针灸是一种高知识含量、高技术要求、长期经验积累的手工操作医疗方法。因此,培养一个高水平的针灸专业人才需要很长的培养周期,而针灸学科本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也不容忽视地对其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首先,近年来对经络现象的研究,国内外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已被西方医学界认可。穴位是针灸施术的部位,不同的穴位有着相对的特异性,取穴的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但每一个穴位怎样取穴才能更准确,疗效才能更好呢?传统针灸书籍记载每个穴位都可能有多种取穴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几个不同的点,每个医生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惯结合临床经验去定位自己认为准确的穴位点的,因此,同一穴位由几个人同时来取时很难重合。这种不能建立一套权威的、公认的、标准的穴位定位方法的学科,因其缺乏准确信息交流的语言,从而为学术的交流和学科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现代医学的教育是直观的、规范的,即使一个很小的阑尾炎手术都有明确的手术指征,手术的操作也有严格的规范程序。无论是知名的教授,还是年轻的住院医师,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大家都会一丝不苟地遵循每一道程序,其差别只不过是手术的快慢或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同而已。而针灸治疗疾病,即使是肩周炎这样简单的病,不同的医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很难有几个人采用同一公认的疗效确凿的处方,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说这样的治疗方法是针灸临床辨证施治的一种特色,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确有疗效的规范化处方尚待大家认真筛选。因此,也就增加了很大的推广难度。

再次,“针刺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调气难”。以上描述高度概括了培养一个合格的针灸医生需要经过的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不仅需要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与长期的临床体会,而且还需要科学的培训方法才能使每位针灸医生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少人认为针灸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托词,或者可以说是一些针灸的临床思辨方法尚处于感性阶段,需向理性升华,因而还较难进行科学的描述。如果依靠每一位从事针灸工作的医生的悟性来决定这一学科的科学价值显然是很危险的。只有不断地把针灸的方法进行完善,使其理性化、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好针灸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针灸的技法,并充分地显示出针灸的科学价值,使这一学科在较高层次上得到尽快的发展。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永远是无限的,所以“真理”在一个时间空间点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空间点的推移,它便会被另一个“绝对”取而代之。因此,现代医学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来保持自身的科学性。针灸是否也应当依照自身的认识论、方法论不断地推陈出新,用现代科技来补充与完善自己,形成一个与现代医学同步的,治疗病种更广、疗效更好的现代学科呢?这样的问题使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二、偶然奇效的启迪

笔者首次用腹穴治疗腹部之外的疾病是在1972年,当时一位姓刘的老工人因腰扭伤合并坐骨神经痛前来求治,经过传统的几种针刺法治疗后,病情毫无改善,我突然想起任脉和督脉相表里,何不用任脉的经穴来试一下,针刺气海、关元穴后不到5分钟,患者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完全消失了。时隔不久,一位姓马的火车司机也患了同样的病,结果取同样的穴位也是只扎了一次便好了。

从那时起,笔者便开始注意腹穴经验的积累和摸索。有的病人腰痛好了腿还有症状,就在下腹部胃经的外陵、大巨去试一下。治疗部位逐渐从腰发展到腿,随后发展到上臂,之后又扩展到治疗全身的疾病。此后在传统的针灸方法治疗无效时,我总是用腹穴来试一下。腹针应用的次数越来越多,无意中治疗的病种和积累的腹针经验也就多了起来。

在积累腹针经验的过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腹针不仅具有与传统针灸一样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还有取穴少、疗效稳定、无痛苦等许多优点。通常只需要几次治疗,便可取得传统针灸几个疗程的疗效,使患者的治疗周期大大缩短了。但是,也有不少患者反映,原有的病是改善了许多,但有时腹疼的时间很长,又影响了这一方法的开展。

怎样才能避免针刺时的不适反应,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呢?

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腹针引起的内脏牵拉痛或放射痛与针刺的深度有关,临床疗效不仅取决于选穴是否合理,针刺深浅也是重要的因素。这一发现使腹针的研究慢慢步入了正常的轨道。

就这样,在点滴的经验积累和经历了无数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腹针治疗的病种慢慢扩展,取得了不少宝贵的临床经验。三、腹针的探索与形成

腹针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多,我也渐渐摸索到了腹针的一些规律,腹针的研究开始从粗线条向细腻的方向发展。腹针为什么能治许多疑难病呢?笔者慢慢地悟出了一些腹针的医理。

医理源于易理。《周易》是阐释人体生命科学的一门学说,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皆发源于易理。腹部的八廓亦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还记载了八卦所取脏腑之象。谓:“心应离,脾应坤,肺应兑,小肠应乾,肾应坎,大肠应艮,肝应震,胃应巽。”而从现代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内脏的排序与腹部的八廓较为耦合。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所有的疾病都与内脏的功能失衡有关。而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疗慢性病均是从调理脏腑入手。因此,以腹针针刺腹部的穴位来直接调理脏腑则更易收功。

气功是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健身方法,在体育锻炼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尽管民间流传的各种门派的功法很多,但任何功法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的内容——“意守丹田”。而气功中所指的“丹田”,是指“脐下”,即神阙穴的下面。对于神阙穴,《会元针灸学》进行了深刻的描述:“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脘,下有胞门、横户,脐居其中,如门之网,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传,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尉迟静还以三例经络敏感人为观察对象,分别反复针刺气海、石门、关元和神阙穴,发现针刺前3穴时除激发循任脉贯注的感传路线外,未发现其他感传路线。而针刺神阙穴引出的感传路线,一是纵行的主干,呈双向贯注循任脉通督脉;二是由神阙穴横行双向贯注的环行路线;三是由神阙穴向胸腹壁斜行双向贯注的放射状路线。这些都为以神阙为核心的腹针系统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价值的参考。

此外,近年来人们对腹穴的实验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都对腹针疗法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总结前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腹针理论逐渐形成后,又经过数千人次的科学实验和反复临床印证,逐渐形成了一个在临床上以治疗慢性病、疑难病为主的,有广泛适应证和疗效较好的腹针治疗体系。第二节 腹针的机理

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在腹腔内集中了人体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生命活动的许多功能均是在这些重要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下得以运转的。除此之外,人体还有更为完善的机能调节系统,使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在调节系统的控制下进行,使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馈,保证人体内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首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不仅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较广的途径。脏腑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察证候、诊断及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其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称腹募穴。日本汉方医学还把腹诊发展成一种特有的诊病手段,天数道明甚至提出外感证以脉证为主,内伤病以腹诊为主的主张。曲直濑道三还认为“腹者有生之本,百病皆根于此”。因此,腹针治疗内脏疾病或慢性全身性疾病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等优点。

其次,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质的通道。脐带的一端和胎儿腹壁的脐轮相连,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表面,母体的气血则由脐带向胎儿全身供应。随着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以脐为中心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最后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给养系统。因此,神阙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先天即已形成。胎儿出生后,随着营养摄入方式的改变,脐部输布气血的功能降到了一个次等的地位,一些血管与周围的血管建立了新的关系,一些组织闭锁,一些成为结缔组织,从而被人们所忽略。但是,这一固有的输布气血的系统依然存在。因此,笔者认为,以神阙为轴的大腹部不仅有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而且还拥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个系统不仅是腹针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敷脐疗法的物质基础。

再次,维持机体的稳态,这是医学的共识,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外病及里,里病外显。此外,中医还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社会、心理对人体的影响。人体作为一个外界的承受体与内脏的反映物,则是通过经络调节使自身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内脏系统的失衡和在体表的反应相关,这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即“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们也常把这种脏腑失衡的体表反应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体针、耳针、头针等大多是利用对脏腑的疾病通过体表的针刺反馈进行逆向调节这一原理。腹针虽然也是针刺体表,但由于腹穴在解剖学上的优势,使之对脏腑失衡的调节更为有利,故可提高内脏在应激状态下的相对稳定能力。第三节 腹针的特点

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是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因此,笔者对腹针适应证的选择做了一些规定,即主要治疗内因引起的疾病或久病及里的慢性病。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腹针“治病必求于本”的辨证施治特点,而且为腹针疗法扬长避短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第一,“前面深似井,后面薄似饼”。腹部穴位的特点,决定了腹针在刺法上有别于其他的微针系统。经脉是循行于隐性感传线下面的一种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腹腔由厚厚的前腹壁覆盖,前腹壁又由皮肤、浅筋膜、肌肉层(及深筋膜)、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壁层等组成,其中有丰富的深、浅动静脉、淋巴管、肋间神经、腰神经等,为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和向全身运行气血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腹针对全身的调节提供了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我们在施治时可采用不同的深度去刺激与影响不同的外周系统,从而达到调节局部或整体的作用。腹针可深刺直接对体腔的内脏神经及周围组织产生影响,也是腹针不可忽略的一种优势。

第二,传统的针刺穴位得气时,疼、胀、重、麻的针感沿着经脉路线传导,称为“循经感传”。当循经感传传向患病部位时称为“气至病所”。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气至病所”时较易取得好的临床疗效。因此,传统针刺时均尽可能地采用各种手法或接气法来诱发针感的“气至病所”。耳针时,耳穴疼痛的敏感度常作为诊断疾病和选穴施治的标准。一般来说,施治的耳穴越痛,耳郭发热得越快,治疗的效果就越好。因此,耳针的得气主要以疼痛、耳郭发热为度。而腹针中经络感传现象虽也常见,但绝大多数的感传并无明显的向病性或循经性;局部的憋胀、疼痛或局部短距离的、无规律的感传较为多见,却同样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考虑可能与腹针和体针对机体调节的机制不同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神阙系统是经络系统的母系统,经络系统是一个大的系统。因此,腹针“气至病所”的向病性,表现在感传向患病的脏腑在神阙与脏腑这个内脏封闭系统之间的调整。当脏腑之间的平衡有序后,再由脏腑之气对局部进行二次的再调整。因此,虽然需要一定的弛豫时间,但却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体针则是由穴位激发的经气直接“气至病所”对经络系统的局部进行微观的调整。因此,便出现了上述各种针刺系统中对针刺得气的许多不同概念。

第三,人体的组织结构呈现左右对称性(肢体),因此,经络的分布也和肢体的表面结构一致。腹部的经脉亦然。内脏器官在腹腔内虽然有序但并不对称。这样便出现了腹穴穴性的双重性(除任脉的经穴外)。即浅刺或中刺左右同名的穴位时,影响相同的外周系统,具有相同的穴性和功能;深刺左右同名的穴位时,因左右穴影响的内脏神经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临床效果。

机体的复杂性,决定了神阙系统的多重性。神阙系统一方面与脏腑构成一个封闭的调控系统;另一方面与周围的组织也构成一个大的网络系统,对全身的气血运行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如恶性肿瘤和感染的转移播散中,以脐为中心呈“X”状扩散转移,便是途经了这一网络系统。腹针治疗时必须考虑到上述的基本特点,同时也为腹针的定位取穴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第四,腹针疗法不仅将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经络学说贯穿其中,使之与针灸更紧密地衔接,并充分地利用了现代的科研成果和以往的临床经验。还考虑到了上述腹部解剖结构特点和针刺特点,取穴时采用循经取穴法、定位取穴法和八廓辨证取穴法三种取穴方法,在临床上既可单独使用,又可配合使用互补不足。针刺时使用天、地、人三部针刺法,可根据病情的轻重、病位的深浅,去调节不同的外周或内脏系统,使腹针成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治疗体系。

科学实践表明,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无限的。随着现代医学对经络研究的深入与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的不断探索,腹针疗法一定会形成一个日臻完善的、大的微针系统。

本书共分九章,每个章节都对腹针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由浅入深的介绍,使大家对腹针疗法进行系统的了解。同时,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如对脑血管病后遗症、增生性关节炎、腰椎病等慢性病或疑难病的腹针辨证施治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使大家尽快地掌握腹针,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一定的方便。第二章 腹部解剖

腹针是一种针刺腹部治疗全身疾病的微针疗法。腹针的施术部位主要集中在腹部,而针刺效应的产生又与相关部位的感受器有关,因此,首先必须对腹部的解剖进行一些基本的了解。

腹部的外壁以双侧腋中线为界,又分为前腹壁和后腹壁。腹壁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贮藏在腹腔内的各种脏器。腹针的针刺部位是前腹壁,故对于腹部解剖的介绍也仅限于前腹壁及相关的几个方面。第一节 前腹壁表面解剖一、前腹壁表面标志

前腹壁的上界是肋弓和胸骨的剑突,下界是髂嵴、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耻骨嵴和耻骨联合,外侧界是腋中线。在前腹壁上有许多对取穴具有实用意义的可靠标志,简介如下。(一)肋弓和正中线

左右各一,分别由左、右侧的第7~10肋软骨连成。两侧肋弓在胸骨的下方形成胸骨下角(或称肋下角)。胸骨下角的大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来说,粗壮者胸骨下角较宽,呈钝角;长瘦型的个体多呈锐角。剑突与耻骨联合之间的连接线即前腹壁的正中线,由于两旁腹直肌的隆起,形成一条浅沟。这条沟的深部即两侧腹直肌鞘腱膜的纤维交织成的腹白线,脐大约位于腹白线全长的中点,将之分为脐上部和脐下部。(二)髂嵴

它构成前腹壁的下外侧界,其最高点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的高度,沿髂嵴向前可触及髂前上棘,向后可触及髂后上棘,直立体位时,髂后上棘的位置与后正中线外侧约4cm处凹窝相当。此凹窝有时亦被作为两侧骶髂关节和第二骶椎高度的标志。(三)耻骨结节

消瘦者可以在腹股沟韧带内侧端附着处触及;肥胖者常由于耻部的脂肪堆积而不清楚,此时耻骨结节的部位可沿耻骨联合上缘,向外2cm左右加以确定。(四)脐

位置不甚恒定,一般来说,前腹壁肌肉发达者,脐位于前腹壁正中线的中部,相当于第3和第4腰椎之间的高度;前腹壁松弛的肥胖者,脐可降到较低的水平。但是作为神经节段分布的标志都是有价值的,脐高度的皮节总是由第10对肋间神经分布控制。(五)半月线

相当于腹直肌外侧缘所在的部位,因当腹直肌收缩时,该肌外侧缘所在部位的皮肤呈半月形凹陷,故称半月线。二、前腹壁表面分区

为了临床实用,通常采用Leclerc法,通过人为的两条垂直线和两条水平线把前腹壁划分为9个区(图2-1)。上水平线(上横线或肋下水平线),系通过腹正中线上、中1/3交界处所作的水平线。下水平线(或下横线),系通过腹正中线中、下1/3交界处所作的水平线。左、右两条垂线为自左、右锁骨中点到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

由上述4条线将腹部划分为9个区:

3个中间区,自上而下为:腹上区(固有腹上区)、脐区和腹下区(或耻骨区)。图2-1 腹部的分区

6个外侧区,自上而下为:左右季肋区、左右腰区(或左右腹外侧区)和左右髂区(或左右腹股沟区)。

此外尚有以脐为中心(即“O”点)的坐标横轴与纵轴,将前腹壁大体分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象限。腹针取穴时亦采用这种4个象限的分区法来进行选穴(详见第二章第三节)。但不论分为4个象限还是分为9个区,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记录描述。此外,人们还将分区作为阐明各种腹部疾患的性质、症状、体征与解剖学定位的关系以及预计疾病发展趋向的依据。第二节 腹部的形状和脏器的体表投影一、腹部的外形

由于人们的体质不同,因此腹部的外形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通常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腹型,它们都呈梨形。一种是基底朝上,其宽度大体与宽阔的胸廓下口相等,也就是两侧第10肋骨前端之间的距离(肋距),超过两侧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髂前上棘间直径)。这种腹型常见于矮胖体型者,这种人的骨盆窄,膈和肝居高位,盲肠位置较常人为高,小肠系膜附着线几乎处于水平位。另一种常见于瘦长体形者,是底朝下,其宽度与大骨盆的上口相等,因此肋距小于髂前上棘间径。此种体型的人,膈和腹腔内脏的位置较低,肝常从肋缘下露出,盲肠下降至盆腔,小肠系膜附着线近垂直位。对这种体型的病人,在肋周针刺时应先触及肝、脾。

此外,腹部的形状尚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肝脏肿大可导致右季肋区和邻接区的不正常膨隆,卵巢囊肿或子宫肿瘤患者首先呈现下腹部,特别是耻骨上方的膨隆,随着病情发展,再徐徐向上延伸。全腹膨隆重则常见于腹水、回肠麻痹、机械性肠梗阻和晚期腹膜炎。二、脏器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

脏器的位置虽主要取决于体质,但亦受下列因素的影响。①年龄:幼年时肝脏相对较大,老年人的韧带松弛,脏器位置相对下降,一般来说,年龄愈大,腹腔各器官的位置愈低;②体位:平卧体位时器官的位置较直立体位时为高;③器官生理情况的不同阶段:如肠管活动的状况,子宫在妊娠时的变化,膀胱和直肠的充盈程度等;④腹肌的张力;⑤皮下脂肪及内脏周围疏松组织的发育程度;⑥内脏胚胎发育的阻碍,如肠旋转不全就可出现内脏异位,发育没有到达最后阶段就会出现活动盲肠等。

尽管脏器的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种种变化,但临床上仍要求对脏器做出体表的大致定位,供诊治时参考使用。现将一般成年人(20~50岁)的主要脏器在前腹壁的体表投影列表及图示如下(表2-1,图2-2)。表2-1 腹部主要脏器在前腹壁的投影第三节 前腹壁分层局部解剖

前腹壁的层次由浅及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肌肉层(及深筋膜)、(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壁层等。

前腹壁的厚薄因人而异,同一人也随胖瘦而变化,厚的腹壁是由于肌肉发达或脂肪丰满堆积或二者兼有的结果。图2-2 腹部脏哭体表投影一、皮肤

前腹壁的皮肤菲薄且有很大的移动性,这是由于皮肤疏松地贴附于其深面的皮下组织的缘故,但在腹股沟区移动性较小,在腹白线和脐区则更小,这是因为上述部位皮肤与其深面的组织紧密相连。

此外,前腹壁皮肤还具有很大的弹性,因此能随腹内压的增大(如妊娠、腹水等)而伸展。二、浅筋膜以及浅层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

在前腹壁上部,浅筋膜仅一层,它向上与胸前壁的浅筋膜相延续。但在前腹壁下部(脐高度以下),浅筋膜明显地分为两层(图2-3,图2-4)。浅层为脂肪层,脂肪含量的多少随人的胖瘦而异,此层向下与大腿、会阴部和坐骨直肠窝的脂肪组织相延续。深层为膜样层,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在正中线处附着腹白线,向下越过腹股沟韧带的表面,在该韧带下方约一横指处附着于大腿的阔筋膜。图2-3 前腹壁浅筋膜(1)图2-4 前腹壁浅筋膜(2)

在浅筋膜的脂肪层中或浅筋膜的两层之间通行有浅静脉、浅动脉、浅淋巴管及皮神经等结构(图2-5)。(一)浅静脉

前腹壁的浅静脉包括肋间静脉的属支、腹壁上静脉、腹壁下静脉的属支以及旋髂浅静脉和腹壁浅静脉等。

前腹壁的浅静脉虽小,但数量很多,互相联络成网,尤以脐区最为明显。前腹壁的浅静脉大体上以脐为界分为上、下两组,但两组在脐区有广泛的吻合。上组的浅静脉主要由腹壁上浅静脉和胸腹壁静脉组成,它们与胸外侧静脉和乳房内静脉相交通并经上腔静脉回流至心脏;下组的静脉血主要汇集经腹壁下浅静脉、旋髂浅静脉和阴部外浅静脉注入大隐静脉和股静脉,然后经下腔静脉回流心脏。因为上、下组静脉在脐区有广泛的吻合,所以,前腹壁的浅静脉构成了上、下腔静脉及其大属支阻塞时建立侧支循环的潜在途径。此外,脐旁静脉从门静脉左支沿肝圆韧带到脐,在脐区与上、下组浅静脉相交通。因此,当肝硬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阻塞时,都可能发生前腹壁浅表静脉的扩张。在针刺时应予以充分的注意。健康人的胸腹壁静脉有时肉眼即可看到,针刺施术时应尽量避开这些血管。图2-5 前腹壁浅静脉和淋巴回流(二)浅动脉

前腹壁脐上部的浅动脉甚为细小,它们是腹壁上动脉、肌膈动脉和下位6对肋间动脉的分支。脐下部的浅动脉主要是腹壁下动脉的穿支及两条来自股动脉的分支:①腹壁浅动脉:从卵圆窝穿出,向上越过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走向脐,与腹壁上动脉的分支吻合;②旋髂浅动脉:直接起于股动脉,间或与腹壁浅动脉同起于股动脉,穿卵圆窝后沿腹股沟韧带斜向外上方,到髂前上棘附近。此外,股动脉的另一分支——阴部外浅动脉有时也发出分支到腹股沟管皮下环部位的皮肤。(三)浅淋巴管

前腹壁的浅淋巴管也以脐为界区分为脐上部和脐下部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在脐区广泛吻合。脐上部的淋巴向上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群,脐下部的淋巴向下注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因此,乳癌的癌细胞可循此吻合途径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此外,肝的淋巴管可沿肝圆韧带到脐,与前腹壁的浅淋巴管相交通。因此,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肝脏恶性肿瘤以及腹腔其他内脏恶性肿瘤,均有可能通过沿肝圆韧带的淋巴管逆流地把瘤栓带到并种植于脐的周围,然后再从脐周围进一步沿上述途径向下播送至左、右腹股沟浅淋巴结,向上播送至胸骨淋巴结和腋淋巴结。这种以脐为中心呈“X”状的扩散转移,在恶性肿瘤和感染的转移播送中均可遇到。因此,以脐为核心的周围淋巴结构是肿瘤播散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四)皮神经

前腹壁皮肤主要有下位6对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分布。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第7至第12肋间神经从相应肋间隙的前端进入前腹壁的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在相当于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发出外侧皮神经穿经皮肤到达皮下。大多数的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在它们穿经肌肉时分为前支和后支,后支分布于背部的皮肤,前支斜向前下分布于前腹壁的前外侧部皮肤,肋下神经的外侧皮神经还分布于臀部前外侧的皮肤。

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常经腹股沟管皮下环的内侧脚上方穿出腹外斜肌腔膜,分布于前腹壁前下部的皮肤,而髂腹下神经的外侧皮支分布于臀部前外侧的皮肤。

一般来说,前腹壁皮肤感觉的神经分布是:平剑突部有第7肋间神经分布,平脐部有第10肋间神经分布,耻骨上部则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分布,其余部分可依此类推。由于前腹壁的神经来自胸腰部,因此,当胸部疾患累及肋间神经干时,前腹壁可发生感应痛或牵涉痛而被误诊为急腹症。不过这种痛有一个特点,即痛的分布,必然限于中线的一侧。

必须指出,上下毗邻的肋间神经常重叠分布于同一区域,每一条肋间神经的触觉纤维分布区域较痛觉和温度觉纤维的分布区域广泛,因此,两条相邻神经的损伤,呈现痛觉和温度觉的障碍,但并不意味着触觉的消失。临床上腹壁皮肤过分敏感现象在下述两类情况下可以看到:①腹腔内脏疾病和该脏器受同一节脊髓神经支配的皮区,可能出现皮肤感觉过敏的现象;②腹壁神经纤维受到炎症刺激,相应的皮区也可能出现过分敏感现象。实际上,这两类情况都与腹腔内器官发生疾病,尤以发生外科急腹症有关。在上述症状未得到确诊之前,一般不主张采取针灸治疗,以免延误病机。

腹痛是临床上一个既复杂又重要的课题,因为它并不完全意味着单纯是皮肤感觉末梢的损伤或感染,而是常与内脏疾病有关。正确的判断腹痛的性质对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从临床上看,腹痛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内脏痛:其特点是痛点定位不明确,而且需要较大强度的刺激才能引起痛感。因为内脏的感觉神经末梢数量较少而大脑皮质对这种感觉的性质和定位的认辨力较差,因此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②腹膜壁层痛:由于刺激壁腹膜或肠系膜中胸6至腰1的传入纤维而引起。它与内脏痛的性质不同,定位明确且较敏锐,本型腹痛常伴随腹壁肌肉紧张及不同程度的触痛,间或可出现皮肤高度敏感区。③牵涉痛:痛觉出现在远离受刺激点之外的部位,这些部位常与受刺激器官属于同一或邻近神经节段分布。

人体在健康时,腹腔脏器和腹膜脏层除对膨满和牵拉敏感之外,对其他机械性刺激都不敏感;但在发生疾病时,可以因释放徐缓激肽、神经激肽等物质而使痛阈降低(图2-6)。图2-6 腹壁皮神经三、腹外斜肌筋膜

腹外斜肌筋膜不发达,为菲薄的纤维膜。它覆盖于腹外斜肌的肌性部和腱性部,在前腹壁的正中附着于腹白线,在下方附着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的大腿深筋膜。四、肌层和在肌层中通行的神经血管

前腹壁的肌肉按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即中间部的腹直肌与锥状肌和外侧部的扁平阔肌(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前腹壁肌肉的作用是维持腹压,保持腹腔内脏的正常位置,与膈肌交替作用而营腹式呼吸,与膈肌同时收缩则增加腹压。故这些肌肉称为腹压肌。此外,尚有屈曲旋转躯干的作用。因此,当脏器下垂时,针刺上述肌群,增强其张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一)扁平阔肌及在其间通行的神经血管

由浅及深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1.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是前腹壁前外侧部最浅表的肌肉,由肌性部和腱膜构成。腱膜大部分覆盖于腹直肌的表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壁,并在正中线与对侧的腱膜相交织,构成腹白线。

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紧接于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及耻骨结节之间增厚的部分,称腹股沟韧带。

在耻骨结节的外上侧,腹外斜肌腱膜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前下方附着于耻骨结节,称外侧脚(下脚);另一部分向前下方附着于耻骨联合前面,称内侧脚(上脚)。两脚之间裂隙的上部有细小的横行纤维,该三角形裂隙被称为腹股沟管皮下环,在男性有精索由此穿出,女性有子宫圆韧带从之穿出。

腹股沟韧带内侧端有一部分纤维向后外上方延伸附着于耻骨,俗称陷窝韧带。陷窝韧带呈三角形,它的前缘与腹股沟韧带相延续,后缘连于Cooper氏韧带,三角的尖端指向耻骨结节,其游离的外侧缘呈弧形,是血管间隙和股环的内侧界。

腹外斜肌的作用:当骨盆固定不动时,两侧腹外斜肌的收缩可使胸廓下降帮助呼气(正常情况下,呼气无需腹外斜肌帮助),并使脊柱向前弯曲,单侧肌肉收缩可使脊柱向同侧屈曲和向对侧旋转,腹外斜肌也是腹压肌。

腹外斜肌的神经支配:由第5~12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

2.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全被腹外斜肌覆盖,是前腹壁3层扁平阔肌中最厚者,它起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半(或外侧2/3)、髂嵴的前2/3、腰背筋膜(腹内斜肌没有游离的后缘)和髂筋膜。起于腰背筋膜的腹内斜肌纤维斜向内上,最上部的纤维附着于下位3个肋骨。其余纤维走向剑突和前正中线,起于髂嵴的纤维以髂前棘为中心呈放射状走向,上部纤维略斜向内上方,走向腹直肌和腹白线;而起于骼前上棘的纤维呈横行或略行向下,走向腹直肌;起于骼前上棘下方的纤维更为倾斜走向内下方,除一部分贴附于精索表面下行到阴囊参与构成提睾肌外,其余的肌纤维呈弓状跨越精索的前方和上方,在精索的内侧或上方移行于腱膜,与腹横肌腱膜共同构成联合腱,附着于耻骨嵴,参与构成腹股沟管内侧部的后壁。

腹内斜肌的作用:两侧的腹内斜肌同时收缩时,后部的肌纤维下拉胸廓帮助呼气(在正常情况下助呼气的作用不大),并使脊柱向前弯曲,前部的纤维使腹壁内收增加腹内压;单侧肌肉收缩可使脊柱侧弯或向同侧旋转。

腹内斜肌的神经支配:由第10~12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

3.腹横肌筋膜

腹横肌筋膜位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可以作为识别层次的标志。在这一层筋膜中通行的血管和神经如下。(1)血管:下位6对肋间动脉和肋间静脉,4对腰动脉和腰静脉以及旋髂深动脉和静脉。

①肋间动脉。为第7~12肋间动脉,它们起于胸主动脉,循肋间隙在肋弓的深面前行,各从该肋间隙的前端进入前腹壁,通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的筋膜中,在不同的高度穿经腹直肌鞘后壁进入腹直肌鞘内,在腹直肌的后方与腹壁上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吻合,终末支穿经腹直肌和腹直肌鞘前壁达皮下,各肋间动脉在其经过途中发出小分支供应前腹壁外侧扁平阔肌并达皮下分布于皮肤。

②肋间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向后注入上半奇静脉、下半奇静脉或奇静脉,奇静脉最后注入上腔静脉。在前腹壁,肋间神经与上述腹壁诸静脉和腹壁上静脉、腹壁下静脉有广泛的吻合;在后腹壁与腰静脉亦有吻合。因此,肋间静脉成为上、下腔静脉或其大属支阻塞时侧支循环重要的潜在途径。

③腰动脉。共4对,是腹主动脉的分支,其在前腹壁的经过和分支基本上与肋间动脉相同,其终末支与肋间动脉、腹壁下动脉和旋髂深动脉吻合。

④腰静脉。共4对,与同名动脉伴行,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并同肋间静脉吻合。

⑤旋髂深动脉。是髂外动脉的分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上方发出,在腹膜外脂肪层中沿腹股沟韧带走向外上方,在髂前上棘附近穿经横筋膜和腹横肌通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布于附近诸肌。

⑥旋髂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骼外静脉,同肋间静脉等吻合。(2)神经:第7~12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①肋间神经。第7~12肋间神经分别从相应的肋间隙前端进入前腹壁,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循相应的肋骨方向走向前内方,穿腹直肌鞘后壁进入腹直肌鞘,终末支穿经腹直肌和腹直肌鞘前壁达皮下成为前皮支。肋间神经在其经过途中发出外侧皮支分布于前腹壁前外侧的皮肤。肋间神经分支也分布于前腹壁的腹膜壁层。

由于肋间神经支配前腹壁的肌肉、皮肤及腹膜壁层,因此,轻微刺激前腹壁的皮肤即能引起腹壁的收缩,当脏器受损或炎症使腹膜受刺激时即可导致腹壁肌肉的紧张或强直,腹膜炎时的“板状腹”即是此例。腹针时主张把握针刺的深度和刺激量的大小也与上述腹部神经分布的特点有关。

②髂腹下神经。由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的纤维构成,在腰大肌的外侧缘穿出,经腰方肌的前方向外下,穿腹横肌通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然后在腹股沟管皮下环上方约2cm处穿腹外斜肌腱膜成为前皮支,本干在髂前上棘后上发出外侧皮支,跨越髂嵴分布于臀外侧部皮肤。

③髂腹股沟神经。由第1腰神经的纤维构成,其经过与髂腹下神经大体相同,但位于其下方,有的标本髂腹股沟神经与髂腹下神经合成一支。由于髂腹股沟神经有一段通行于腹股沟管中,因此有人称此神经为腹股沟管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的终末支由腹股沟管皮下环穿出成为前皮支,分布于阴囊前面(在女性则分布于大阴唇)的皮肤、耻骨前方的皮肤以及大腿卵圆窝内侧的皮肤。

④生殖股神经。由第2~3腰神经的前支构成,从腰大肌的前方穿出后沿该肌表面下行,在腹股沟韧带的上方分为生殖支和股支。生殖支通过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位于精索的后方),支配提睾肌和阴囊肉膜(或大阴唇),它的终末支为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上方的皮肤。股支通过腹股沟韧带的后方(股动脉的外侧)进入大腿并走向前方,分布于股三角的皮肤。(3)淋巴管:前腹壁的淋巴管可分为深、浅两组,两组之间广泛交通。浅淋巴管已见上述,而深组淋巴管虽然彼此之间有广泛的吻合,但大体上可以这样区分,即腹上区的淋巴管注入沿乳房内动脉排列的胸骨旁淋巴结,腹中区的淋巴管注入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排列的腰淋巴结,腹下区的淋巴管注入髂血管周围的髂淋巴结。

4.腹横肌

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其下缘较腹内斜肌的下缘高。起于下位6对肋软骨的内面、腰背筋膜的深层、髂嵴、腹股沟韧带外侧半和髂筋膜。肌纤维基本呈横行走向,在半月线处移行于腱膜并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和腹白线,但最下部的肌纤维除部分随精索下行参与构成提睾肌外,其余的肌纤维与腹内斜肌平行走向内下,并与腹内斜肌的腔膜相合构成联合腱,附着于耻骨嵴。

腹横肌的作用:两侧同时收缩时可提高腹内压。

腹横肌的神经支配:由第7~12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二)中间部的肌肉和在其间通行的神经血管分布

肌肉有腹直肌和锥状肌。

1.腹直肌

腹直肌为呈长带状的肌肉,位于正中线的两侧。起于第5~7肋软骨和胸骨剑突的前面,止于耻骨嵴、耻骨联合的前面和腹白线的下部。腹直肌的上部较宽薄,两侧腹直肌相距约1~2cm,平脐处的宽度平均为5~5.5cm,下段较窄厚互相靠拢,相距仅约0.1~0.3cm。

在腹直肌上有3~4条不规则的横行腱性白纹称腱划,其中2~3条腱划在脐的上方,一条平脐。由于腱划的存在,把腹直肌区分为4~5节。腹直肌腱划与腹直肌前壁紧密相连。腱划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使腹直肌鞘积液局限化,亦可限制肌肉断裂时回缩。

腹直肌的作用:下拉胸廓帮助呼气,并使脊柱前屈或增加腹腔内压。

神经支配:由第7~12肋间神经支配。

2.锥状肌

锥状肌是一对三角形小肌,位于腹直肌下端的前方,腹直肌鞘前壁的后方,它起于耻骨嵴,向上附着于腹白线。

锥状肌的作用:紧张腹白线;可增强下腹部的压力。

神经支配:由第12肋神经支配。

3.腹直肌鞘

腹直肌鞘的构成及其内含物:腹直肌鞘是由三层扁平阔肌的腱膜构成,相当牢固,又包绕腹直肌、锥状肌、腹壁上血管、腹壁下血管、第7~12肋间神经的终末部及其伴行的肋间血管等结构。(1)腹直肌鞘的构成:腹内斜肌腱膜在腹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叶,前叶与腹外斜肌腱膜结合构成腹直肌鞘前壁,后叶与腹横肌腱膜结合构成腹直肌鞘后壁,在脐下约3横指处,由于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一起移行于腹直肌前方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壁。腹直肌鞘后壁下缘为呈半环状的游离缘,称半环线;半环线以下,腹直肌与腹腔器官只隔以(腹)横筋膜和腹膜,当腹直肌下部发生血肿或感染时,可直接刺激腹膜,产生酷似腹腔内的疾病的症状。(2)腹壁上动脉:是乳房内动脉(胸廓内动脉)的终末支之一,穿经膈的肋骨剑突间隙到达腹直肌鞘内,而后进入腹直肌中。它的终末支与肋间动脉、腰动脉及腹壁下动脉的分支广泛交通吻合。(3)腹壁上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向上移行于乳房静脉。腹壁上静脉与肋间静脉、腰静脉、腹壁下静脉及腹壁浅静脉之间有广泛的交通和吻合。(4)腹壁下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附近起于髂外动脉终末部的前壁,在腹股沟管腹环的内侧走向内上方,通行于腹膜壁层与横筋膜之间的腹膜外脂肪组织中;在半环线处穿经横筋膜进入腹直肌鞘,沿腹直肌的后方上行到脐部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腹壁下动脉的经过提示脐部是沟通血液循环的一个重要部位。(5)腹壁下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注入髂外静脉,其吻合交通情况同腹壁上静脉。

4.腹白线

腹白线位于前腹壁正中线上,两侧腹直肌之间,由两侧扁平阔肌的腱膜在正中线交织而成(图2-7)。五、(腹)横筋膜(腹)横筋膜是衬于整个腹腔内面的结缔组织(通称腹内筋膜)的一部分,因为它的纤维呈横行走向故称(腹)横筋膜,两侧的(腹)横筋膜在腹直肌鞘的后面相延续,在脐环处称脐筋膜。横筋模在上方与膈下筋膜相延续,在后方与被覆腰方肌和腰大肌表面的筋膜相连,在腹股沟韧带附近,横筋膜致密并与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相长合。图2-7 腹直肌鞘的构成六、腹膜外脂肪

腹膜外脂肪位于横筋膜与腹膜壁层之间,脂肪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厚者可达数厘米,在腹壁的前下部更为明显。消瘦者腹膜外脂肪甚少,又有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此时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腹膜壁层3者连在一起,在脐环处没有腹膜外脂肪,脐筋膜与腹膜壁层紧贴。七、腹膜壁层

腹膜壁层位于腹膜外脂肪的深面,是腹壁的最内层。在脐环处,腹膜壁层与脐筋膜愈着。腹膜壁层由第7~12肋间神经支配,因此对刺激甚为敏感,急腹症时由于腹膜壁层受炎症的刺激导致腹肌反射性挛缩,出现所谓“板状腹”。第四节 脐

脐是前腹壁皮肤一个内陷的瘢痕,由致密的瘢痕组织构成,上皮的深面即与脐筋膜、腹膜相连。脐位于前腹壁正中线上,其高度大约在剑突和耻骨联合上缘之间的中点,相当于第3与第4腰椎之间的高度或第4腰椎的高度。腹白线的腱膜组织在脐的部位构成一个环状开口,称为脐环,脐带即通过脐环。胎儿娩出后,脐带脱落,形成脐,脐环也即闭锁。在脐这个部位,既没有皮下组织,也没有腹膜外脂肪组织,因此,脐和脐环是前腹壁上的薄弱点,同时也为药物的渗入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

胚胎时期通过脐环的结构有卵黄柄、尿囊、脐尿管以及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在脐环的下半圈有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尿管,在脐环的上半圈有脐静脉(图2-8)。随着胚胎的发育,卵黄柄、尿囊和脐尿管逐渐萎缩成纤维束,脐环逐渐缩成一个小口。出生后,结扎剪断脐带,形成小脐痂,迅速愈合并有上皮形成,从而使脐环处形成内陷的瘢痕。在瘢痕形成过程中,脐动脉和脐尿管残余及其周围纤维化程度高,充填以致密的纤维性组织;而脐静脉纤维化较差,有时甚至没有闭锁,故脐环上缘组织融合较差。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第1个月末),将来演化为前肠和后肠的“U”型肠袢的顶部和卵黄囊之间以卵黄囊-肠管(又称脐肠管)互相连接,随胚胎发育卵黄囊也在增大(到第2个月达最大,约5mm),脐肠管虽然也在增粗增长,但速度缓慢,因而相对缩小呈柄样,称卵黄柄。在胚胎发育的第2个月末,卵黄柄与肠管的联系逐渐退化消失,如持续存在,则在脐带脱落后于脐形成窦道或瘘管,即临床上所谓的卵黄管残留症。图2-8 胚胎期通过脐环的结构

在胚胎发育早期(约第7周),膀胱位于脐区,以后沿前腹壁后面逐渐下降,而其上部逐渐缩小成一管状结构,称脐尿管。随胚胎的发育脐尿管腔逐渐闭锁,出生后闭锁成为结缔组织索,称为脐尿管索。如出生后管腔仍然保留则脐部瘘管可间歇地排出尿液,临床上称此为脐尿管闭锁不全或先天性脐尿管瘘。后天性脐尿管瘘也是基于脐尿管发育存在潜在缺陷,多因男性尿道梗阻而诱发。

随着胚胎不断增大,体壁逐渐关闭,到第3个月末,除脐环处外其余的体壁均已关闭。与此同时,羊膜也迅速增大,完全占据绒毛膜内的空间,全部胚外体腔消失。

为此羊膜把胚胎与胚胎外组织相连的结构包绕成一圆柱形长带状,即脐带。脐带一端连于胎盘,另一端连于脐环周围且与腹壁皮肤相延续,脐带中的主要结构为卵黄柄、尿囊、脐动脉和脐静脉。同时羊水也增加,胎儿置于羊水中。

由于消化管的生长速度大于体腔的增长速度,因此肠管的大部分向外突出置于脐带中,从而起了一种代偿作用。到胚胎发育的第5个月,体腔的容积迅速增大到足以容纳腹腔内脏时,肠管退回到体腔。

脐带中的脐静脉、脐动脉是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第五节 腹膜

腹膜可分为互相移行的两部分,衬于腹壁和盆壁内面者为腹膜壁层,被覆于腹腔内脏和盆腔内脏表面者为腹膜脏层,两者之间构成不规则的潜在腔隙,称为腹膜腔。男性的腹膜腔是密闭的,女性腹膜腔则通过输卵管、子官腔、阴道而与外界存在潜在的通路。

腹膜壁层较脏层厚。腹膜壁层与腹壁和盆壁之间存在结缔组织,称为腹膜外组织,并与腹内筋膜紧密相连,腹膜壁层的致密组织与膈下面和脐以上的腹白线的深面紧密相连,在其余部分,腹膜外组织含较多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腹壁下部和盆壁的腹膜外疏松结缔组织也较多,因此膀胱充盈时可上升到前腹壁下部的后方。

腹膜脏层与脏器间仅隔以少量的结缔组织,在组织学上可以看做是该器官的外膜,某些部位的腹膜脏层又可随各中空器官(如胃、肠、膀胱等)的盈虚而适当地伸缩,如膀胱顶上的腹膜形成皱襞,而且在其深面含有一些脂肪组织,当膀胱充盈时顶部进入腹腔,皱襞延展消失。

腹膜腔中存在少量(100~200ml)浆液,称为腹膜液,涂布于腹膜表面,有减少脏器间摩擦的作用,保证胃肠等器官能自由蠕动。腹膜液是由邻近的组织液或血浆成分分泌而来,包含水分、蛋白质、电解质和其他盐类,同时含有不同类型和数目的细胞。正常细胞是一些腹膜表面脱落的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少数白细胞。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微粒物质(如墨汁)的作用,并且能在腹膜腔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游走。了解腹膜液的情况,对诊断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腹膜菲薄呈半透明,表面光滑。其组织学结构是间皮和结缔组织。腹膜的结缔组织层中有丰富的血管网、淋巴管网和神经末梢。一、腹膜的生理特性和临床意义(一)分泌性能

腹膜是一种生物膜,在正常情况下,腹膜的间皮光滑,既能分泌又能吸收,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正常分泌的少量浆液含有与血浆相同的一些化学成分,但浓度却有差别。浆液分布于腹膜壁层和脏层表面,使胃肠改变形态和位置移动时的摩擦力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使胃肠自由蠕动,并保持组织细胞的生活条件。正常情况下腹膜液是由腹膜的脏层产生,经壁层吸收,因此,平时腹膜腔内不存在明显多余的浆液,充其量只有数毫升无色透明的浆液。只有当腹膜腔内液体量超过1000ml时,体检才能查出移动性浊音。而液体的性质则取决于病灶的性质。盆腔组织感染发炎或肿瘤压迫造成淋巴循环障碍等均可造成腹膜腔积液,另外,当某些疾病如门脉高压或下腔静脉受阻时,腹膜能漏出大量浆液,积存于腹膜腔中,成为腹水。腹膜感染受到炎症刺激时,其间皮细胞大量地变成具有吞噬能力的组织球与白细胞等一起进入腹膜腔。(二)防御性能

腹膜有较强的消灭细菌的功能,因此,不严重的腹膜腔感染常较易治愈。大网膜的活动性很大,并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当腹膜器官发生炎症等病变时,它能迅速地向病变处移动并将病灶包裹,限制炎症的扩散。(三)黏着性能

腹膜对胃肠损伤有很强的快速修补能力,这种修补能力是由腹膜分泌的纤维素的粘连力起作用的,所以胃肠手术切口一般很快愈合,缝合后数十分钟,吻合缘和针孔都有纤维素充积,因此不易漏水漏气。细小的胃肠穿孔有可能自动修复,但是腹膜的黏着特性使腹膜容易发生粘连。(四)吸收性能

腹膜面积大,能吸收渗出液、血液或空气等,腹膜的吸收性能是由间皮下和浆膜下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来履行的,一般认为腹膜腔上层的腹膜,特别是膈下的腹膜壁层浆膜下毛细淋巴管特别丰富,且又由于膈的呼吸运动,促进淋巴回流,故其吸收力特别强。腹膜不仅能吸收溶解物质,一些微粒(如墨汁微粒)也能经过间皮而进入毛细淋巴管。(五)刺激反应

腹膜是体内感觉最敏锐的组织,腹膜脏层的浆膜下层中富有压力感受器,对牵拉、膨胀、压迫等刺激反应敏感,因此,膈下腹膜因有膈神经分布,该部分腹膜受刺激易引起肩部牵涉性酸痛。二、腹膜构成的韧带、网膜和系膜

腹膜的韧带多由单层或双层腹膜皱襞形成,多数是体壁与脏器之间的腹膜壁层与腹膜脏层相移行而成的(如肝冠状韧带、左右肝三角韧带、胃膈韧带、左右膈结肠韧带),其中有些是由某些脏器的腹膜脏层移行至另一脏器的腹膜脏层而构成的(如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十二指肠韧带)。腹膜构成的韧带与胃相连系的部分称为网膜(如大网膜、小网膜),与肠管相连系者,称为系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所有这些结构,对器官的固定均起一定的作用,使之保持正常的位置。

腹膜后面的内脏,例如肾、肾上腺、胰腺、输尿管,基本固定在后腹壁,但在正常的范围内也有较大的变化。空肠和回肠游动性很大,即使是相对固定的器官如肝和脾,它们的位置也随体位、体型和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而有所改变。临床上针刺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免引起洞穿脏器。(一)小网膜

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小网膜的前后两叶至胃小弯处分别被覆于胃的前、后壁,在胃大弯处胃前、后壁的腹膜向下又相贴而构成大网膜。(二)大网膜

大网膜是最大的腹膜皱褶,自胃大弯和横结肠前面向下垂悬而呈围裙状,遮盖于横结肠以下的腹腔内脏前面,其左缘与胃脾韧带相延续。

大网膜根据其长度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上腹型,大网膜下缘在脐以上高度;②中腹型,大网膜下缘在棘间线之间;③下腹型,大网膜下缘在棘间线以下。其中以中腹型为最多见。

大网膜一般较薄,呈网纱状,有的呈筛状。它是体内储存脂肪的主要部位之一,所含脂肪量因人而异,一般新生儿大网膜含脂肪较少而成透明状,随年龄增长,脂肪含量也逐渐增加,女性脂肪含量较男性为多,肥胖者脂肪含量显著增多。如脂肪堆积甚多时,大网膜外观上似脂肪块。从含脂肪量较多这点来看,大网膜有贮藏脂肪的功能。

大网膜内有许多巨噬细胞,它和淋巴细胞、脂肪小体常聚集成肉眼可见的圆形或卵圆形的乳白色斑点,称为乳斑。乳斑和大网膜的上皮细胞、淋巴管等构成很重要的吸收和防御机构。有腹膜炎症刺激时,大网膜即迅速移动到病变部位并将病灶包裹,限制其蔓延。因此,大网膜移位情况,可作为确定病变部位的参考。由于大网膜具有这种“游走”到发炎部位,并在发炎组织四周形成粘连,发挥围堵病灶不使感染扩散的重要保护作用,因此,人们称大网膜为“腹腔的卫士”。(三)小肠系膜

小肠系膜是指系膜小肠连于后腹壁的双层腹膜,系膜内有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支、神经丛、淋巴管、肠系膜淋巴结、结缔组织和脂肪等,有的脂肪组织甚为丰富。第三章 腹部的经穴、经外奇穴和新穴

穴位是针灸治疗的施治部位,每个穴位都是在体表的标准定位点,穴位的穴性是根据不同的穴位在临床上的不同功能确定的,每个穴位都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因此,准确的定位取穴和对每个腹穴的穴性进行了解是学习腹针疗法的基础。本章将从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腹部的经穴、经外奇穴和新穴,腹穴的基本特点几方面给大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第一节 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

腹部取穴时,以任脉为纵轴坐标,以胸骨柄、肚脐、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一般上腹部的取穴以神阙到中庭分为8寸,也可以从神阙到胸骨柄属尾(鸠尾)分为7寸,但在临床上由于剑突的长短差异较大,故腹针取穴时以中庭到神阙分为8寸为准。下腹部则以神阙到耻骨联合分为5寸为准。

腹部任脉的分寸确定之后,横寸则以双乳间的距离8寸去度量,为了临床取穴方便,一般以神阙至腹侧的外缘定为6寸来计量。

由于腹部肥瘦差异较大,而且腹部又不是一个平面,为腹穴的取穴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腹穴的取穴规范特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度量。一、水平线,比例寸

让患者平卧后,在腹部上述标记点作垂线向上延伸,然后在两条垂线上找水平线,在水平线上等分,排除因凸凹造成的视线错觉,以达到取穴准确的目的。例如从神阙作一横坐标经天枢、大横到腹侧缘,可从腹侧用一直尺贴腹壁外缘与床成90°角笔直向上方伸出,用另一刻度尺与前尺的平面角90°相交向神阙穴处度量,所得的直线距离为6寸,其2寸处即为天枢穴的定位点。腹上段与腹下段的方法与上述相同。二、以任脉为中心标记

从解剖上来看,任脉应当在腹白线的下边,因此,我们把腹白线作为任脉的体表标记。在不同的人体表面,腹白线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在上腹部腹白线有扭曲现象,有的人在下腹部腹白线有偏移,但是,不管腹白线在腹部怎样移动我们都把它作为任脉的体表标志。首先对任脉的经穴定位,然后再确定两侧的足阳明胃经的平行线,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他的腹穴进行度量,这样才能使腹部的取穴较为精确。简单地把腹部的正中线作为任脉来取穴,在许多情况下是不正确的。第二节 腹部的经穴、经外奇穴和新穴

腹部的经穴有48个,分布在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及足少阳胆经上。腹部的经外奇穴有45个,分布在腹前正中线上10个,腹部正面17个,腹部侧面18个。此外,还新增补了新穴9个。为了大家查阅方便,特列表如下(表3-1至表3-10)。表3-1 腹部任脉经穴表表3-2 腹部足少阴肾经经穴表表3-3 腹部足阳明胃经经穴表表3-4 腹部足太阴脾经经穴表表3-5 腹部足厥阴肝经经穴表表3-6 腹部足少阳胆经经穴表表3-7 腹部前正中线经外奇穴表表3-8 腹部正面经外奇穴表表3-9 腹部侧面经外奇穴表表3-10 腹部新穴第三节 腹穴的基本特点

腹部从体表来看左右对称,因此,腹部的经脉、经穴左右同名。从腹部的解剖投影来看,腹腔内的脏器排列是有序的,心脏的底部位于腹腔的上端偏于左侧,脾脏位于左肋下,而肝脏与胆囊则位于右肋下,胃虽居中,但贲门位于上端,而胃的出口幽门则位于右上腹,至于大肠小肠则占有很大的体积……因此,腹腔内的脏器排列虽然有序但并不对称,这样的腹部解剖结构特点决定了腹部穴位在临床上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当腹穴浅刺时,主要影响腹壁的深、浅动静脉,深、浅淋巴管及脊神经的腹区段及皮支和腹部壁层的一些其他组织,主要影响的是外围系统。因此,腹部左右同名经的经脉与经穴有相同的穴性和功能,其穴位的特点除与所属的经脉相关外,还和所在部位的全息影像相关。上腹部的经穴,根据部位的不同,分别可治头、面、颈、肩、上肢及手部的疾病,下腹部的经穴,根据部位的不同,分别可治腰骶部、膝关节及足部的疾病。

当腹穴深刺时,则会刺激腹腔内的脏神经及其周围的组织而引起相应的内脏系统的应激反应,直接对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产生影响,进而引起全身的变化,经穴中募穴的功能即属这些腹穴深刺时的穴性。而在浅刺这些腹穴时对内脏的影响则会很小,或其影响的仅是经脉,或与腹全息相关。一般而言,腹穴深刺时的主治与相邻近的解剖投影脏器的功能相关。在腹针中,我们把这一规律进行了归纳,用八廓将腹部穴位深刺时分为几个大的区域来进行概括的描述,以便使大家能够对腹穴的基本深刺特性进行宏观的把握。但是,许多腹穴还有其特殊的作用,还需逐一理解与记忆。“腹部深如井”,说明腹壁厚厚的组织和腹腔内丰富的内脏器官为腹穴营造了立体的多层次的空间经络结构。因此,腹穴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由于腹部的疼痛呈弥散性,痛觉不敏感,形成了腹穴与其他经穴或经外奇穴调节机制的不同。传统针灸强调针刺穴位时产生酸、麻、胀、痛的得气感,并主张针感向病变部位感传的“气至病所”疗效较佳。而腹针则主张“刺至病所”,不询问患者的酸、麻、痛感,而以手感“如鱼吞饵”或以手下的沉紧感为度。因此,只要手法熟练,病人毫无痛苦,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腹部经穴、经外奇穴、腹部八廓图请见图3-1,图3-2和图3-3。图3-1 腹部经穴图图3-2 腹部经外奇穴图图3-3 腹部八廓图第四章 腹针的中医学基础

耳针疗法把耳郭视为人体胚胎倒影的图形,通过全身在耳郭的反应点来诊察和治疗疾病。头针是将针刺与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相结合,在头皮相应区域针刺引起大脑皮层反应治疗疾病的疗法。而腹针则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及相关部位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疗法,因此,与中医理论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本章将对阴阳五行、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作一简单的介绍,使大家对腹针的中医学基础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腹部与全身的关系产生一些新的认识。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易》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着、发展着的。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把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因此,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应的阴阳两部分。就大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外侧属阳,内侧属阴。以脏腑来分,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即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在腹部则脐轮的上部属阳,脐轮的下部属阴;腹部的正中线属阴,腹部的外侧属阳;腹中线的右侧属阳,腹中线的左侧属阴。

阴阳学说在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时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即所谓“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在诊治疾病方面,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通过腹部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腹针治疗的基本原则。二、五行学说

古代医家运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自然界事物,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与研究,并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借以阐述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病理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对事物属性的归纳方法,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金匮真言论》等篇中都有详细的记载,现综合列表介绍如下(表4-1)。表4-1 五行属性分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抽象概括地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而这五种物质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故用于医学领域,可借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等。

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此外,五行学说也可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互相生克乘侮的影响。

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间、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还可以在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考虑到其他有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难经·七十七难》提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则为其例证。在腹针中,只有掌握好阴阳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知微达变,调整阴阳五行,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二节 脏腑学说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五脏的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不仅是对五脏和六腑功能的概括,同时也指出了脏与腑在功能上的基本区别。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种器官组织。脏腑中的绝大部分器官组织均位于腹腔之内,一些不在腹腔内的器官也与腹腔内的器官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腹部内器官的状态与人体的健康休戚相关。

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脏腑与皮、肉、筋、骨以及鼻、口、舌、目、耳、前后阴等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脏腑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藏指藏于内,就是内脏;象是征象,取其脏腑虽存在于机体之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都有征象表现于外的含义。这一学说的形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古代的解剖知识,《灵枢·经水》篇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观之……”可见,我国在公元前已有从事人体解剖的事实,这是形成脏腑学说的基础。二是对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为皮毛和鼻与肺有联系。三是长期丰富的临床实践的总结。例如,不少的补肾药物可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之精气颇有资助骨骼生长的作用,从而产生“肾主骨”之说。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古代对人体解剖的认识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对人体脏器的认识应当从现代的解剖知识中获得,并对传统的理论进行再认识与补充。

脏腑学说中的心、肺、脾、肝、肾等脏器,虽与西医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上的含义却不完全相同。一个中医的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好几个西医脏器的功能;一个西医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好几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之中。这是因为,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或病理学方面的概念。例如心脏,它除了代表解剖学上的实体外,还包括一部分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方面的某些功能。所以脏腑学说的“心”,不能完全和西医解剖学上的心等同起来。因此,只有将中西医的知识有机地结合,互相补充,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医学思维有所开拓。腹针治疗时有赖于对脏腑功能失衡的调整,故本节对脏腑学说的内容进行扼要的介绍。一、五脏(一)心

心位于胸中,主要功能是主血脉、藏神。

脉为血之府,是血液的通行隧道。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藏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思维活动。

故心的气血充盈,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力充沛。如心血不足,常可导致心神的病变,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二)肺

肺位于胸中,主要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即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如肺主气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如果肺气不足,不仅会引起肺呼吸功能的减弱,而且会影响宗气的生成。

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要指通过肺的宣发使卫气和津液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的作用。肺气虚弱,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不仅可使皮毛憔悴枯槁,而且可以引起卫外功能的不足而易患感冒。又由于卫气与肺气的宣发有关,同汗孔的开合相关,所以肺卫气虚,肌表不固,则常自汗出;而肺卫闭实,毛窍郁闭,又常见无汗的症状。

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主要指肺居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清肃,气不得所降,即可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肺气上逆的病变。同时,肺的肃降功能,还对水液的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肺气的不断肃降,可以使上焦的水液不断下输于膀胱,从而保持着小便的通利。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如果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则会发生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变。(三)脾

脾位于中焦而居左肋下。它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饮食和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而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管,所以前人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若脾不健运,消化吸收运输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就会引起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以至气血生化不足等病症的发生。由于脾主运化还关系到水液的代谢与输布,所以脾不健运,还常引起水湿潴留的各种病变,或凝聚而为痰饮,或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或流注肠道而为泄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气的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即所谓“脾气主升”。因为脾气有升清的功能,如果脾气不升或下陷,则可引起头目眩晕,久泄脱肛或内脏下垂等病症。

脾统血,是指脾气充盈则能统摄血液,使之循行于经脉之内而不致外溢。如果脾气虚衰,失去统摄的功能,血液将失其正轨,而出现种种出血证,如便血、崩漏、肌衄、紫斑等。(四)肝

肝位于肋部,居右肋下,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藏血。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主要关系着人体气机的调畅。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疏泄功能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情志方面:情志活动,是神的表现之一,而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肝之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了由心所主之外,与肝的关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的情况下,人才能气血平和,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就可引起情志异常变化,表现为抑郁或亢奋两个方面。肝气抑郁,则见胸胁胀满,郁郁不乐,多疑善虑,甚则闷闷欲哭;肝气亢奋,则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胀头痛,目眩头晕等症。②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而且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如果肝失疏泄,可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

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由于肝脏对血液具有调节作用,所以人体脏腑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与肝脏有密切关系。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人体正常活动,同时也容易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例如肝血不足,常可见到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出现月经量少,甚至经闭等病症。若肝气横逆,气机紊乱,还可出现吐血、衄血及妇女血崩等病症。(五)肾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

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的能力。肾藏精的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必然要受到影响,如某些不孕症,发脱齿松以及小儿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症,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肾精化生肾气,是由肾阳蒸化肾阴而产生,肾阴肾阳又都以肾所藏的精为物质基础,所以肾的精气包含着肾阴与肾阳两个方面。肾阴又叫“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阴和肾阳在人体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以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即形成肾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若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则为阴虚火旺的见症,是由于肾阴虚少,不足以制阳所致。而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冷不孕等症,则是肾阳虚衰,温煦和生化的功能不足所致。若肾虚而又无明显的寒象或热象,一般称为“肾气虚”或“肾精亏损”。由于肾阴虚和肾阳虚的本质都是肾的精气不足,所以肾阴虚和肾阳虚之间有内在联系,在病变过程中常互相影响,即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可以累及肾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也可伤及肾阴,成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肾阴阳两虚证。

肾主水是指它在调节体内水液平衡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体内水液的储留、分布与排泄,主要是靠肾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正常,则开合有度。开则代谢的水液得以排出,合则机体需要的水液能在体内储留。在正常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敷布,通过三焦,清者运行于脏腑,浊者化为汗与尿排出体外,使体内水液代谢维持着相对的平衡。这一代谢过程中,肾的气化作用贯穿始终。如果肾的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就会引起水液代谢的障碍而发生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肾主纳气是指呼吸虽由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下及于肾,由肾气为之摄纳。肾气充沛,摄纳正常,才能使肺的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如果肾虚,根本不固,吸入元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动则气急,呼吸困难的病变。二、六腑(一)胆

胆附于肝,内藏“精汁”,故《灵枢·本输》篇称它为“中精之府”。精汁即胆汁,味苦色黄,来源于肝,受肝之余气而成,疏泄下行,注入肠中以助消化饮食物。故肝胆气逆或湿热熏蒸则多见口苦、呕吐苦水以及胆汁外溢导致一身面目发黄等病症。

肝胆本为表里之经,肝与情志有关,而胆气之盛衰亦常涉及情志活动的变化。《内经》中曾提出胆主决断,人的勇怯与胆有关的见解。故临床上对某些惊悸、虚怯、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也常从胆来治疗。(二)胃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消磨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周身。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称为“胃气”。由于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所以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中藏经》也说:“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都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对人体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腹针中,也常把调理脾胃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三)小肠

小肠上接胃,下接大肠。它将胃所传下来的水谷,做进一步消化而分清别浊,清者由脾转输到全身,浊者通过阑门下注于大肠,无用的水液下渗膀胱。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由于小肠有分清别浊的作用,所以小肠有病,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会出现大小便的异常。(四)大肠

大肠上端接小肠,大小肠交接处为阑门,下端为肛门。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浊物,再吸收其中部分多余的水分,使食物残渣成为粪便,由肛门排出。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有病则传道失常,出现便秘、痢疾、泻利不爽。或因热灼津亏和津液不足而见便结、便闭等症。(五)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器官之一,主要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水液通过肺、脾、肾、三焦诸脏腑的作用,布散周身,被人体利用后下达膀胱,生成尿液,通过膀胱的气化功能而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若膀胱气化不行,即可见到小便不利或癃闭,若膀胱失其约束,又可见尿频、小便失禁等症。(六)三焦

三焦亦为六腑之一,因在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故又有“孤府”之称。正如《类经》所指出的,三焦是“藏府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藏,一腔之大府也”。

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作用,为通行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元气发源于肾,但必须借三焦的通路,才能敷布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所以《难经·三十八难》谓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难经·六十六难》又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人体之饮食水谷,特别是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是由多个脏腑参加,共同完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又有三焦的作用。《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又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指出了水谷,特别是水液的通行,必须以三焦为通道。而三焦所以能通行水谷,成为水液代谢的通道,又主要是因为三焦是运行元气的通路,有主持诸气、总司人体气化的功能。因此可以看出,三焦主通行元气与运行水谷、疏通水道的功能,有着内在联系。

元气通过三焦运行于全身,上、中、下三焦以及元气经过的不同脏腑,各自发生不同的气化作用,使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排泄得以正常进行。上焦主宣发敷布,即通过心肺的输布作用,将饮食物的水谷精气散于全身,以温养肌肤、筋骨,通调腠理。《灵枢·营卫生会》篇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腐熟水谷,是指脾胃消化饮食、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化生营血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篇将这一功能形容为“中焦如沤”。下焦主泌清别浊,并将代谢的水液及糟粕排泄于外。这种功能主要是指肾与膀胱的泌尿作用,同时也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灵枢·营卫生会》篇把这种功能称为“下焦如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三焦的功能关系着水谷精微,特别是水液的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的全过程。因此,若三焦水道不利,则会使水液潴留,发生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三、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

1.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两脏同居上焦而“肺朝百脉”,这就决定了心与肺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心血与肺气是相互依存的,血的运行有赖气的推动,而气的输布也需要血的运载。故前人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病理上,若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则运血无力,循环瘀阻,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唇青舌紫等症。反之,若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运行不畅,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而出现咳嗽、喘息、气促、胸闷憋气等症。

2.心与脾

心主血,脾生血,脾气足则血有生化之源,而心所主之血能充盈;血液运行经脉之中,固赖心气为之推动,然亦必需脾气为之统摄,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所以,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这两个方面。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而致心血亏耗;或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影响脾的健运,均可引起以心悸、失眠、食少、肢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证。

3.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血脉充盈,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功能。若心血不足,则肝血亦常因之而虚;肝血不足,心血亦常因之而损。所以,血虚证常是心悸、失眠等心血不足病症与视物昏花、月经涩少等肝血不足病症同时出现。

肝主疏泄,心主神志,都与精神情志活动有关。因而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病变中,心肝二脏亦常相互影响,并在心肝二脏的血虚、阴虚病变中,心烦失眠与急躁易怒等精神症状常同时出现。

4.心与肾

心属阳,位居于上,其性属火。肾属阴,位居于下,其性属水。故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肾水不寒;肾水亦须上济于心,使心阳不亢。在生理状态下的这种“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与其他脏与脏间的生理关系一样,是以相关两脏本身阴阳的动态平衡为重要条件的。因此在病理上,心或肾本身的阴阳失调,均可导致心肾间这种关系的破坏,从而出现相应的病症。例如,心阳不振,心火即不能下温肾阳,以致水寒不化,上凌于心,就会见到心悸、心慌、水肿等“水气凌心”的证候。若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或肾阳不足,不能蒸化肾阴,会使心阳独亢,而见到心悸、怔忡、心烦、失眠等“心肾不交”的证候。若阴虚不能制阳,心火炎于上还可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少津、五心烦热等“阴虚火旺”的病症。

心主血,肾藏精,精血之间又能互相资生,因此,肾精亏损与心血不足亦常互为因果。同时,心藏神,肾精生髓,脑为精髓所组成的元神之府,故心、肾、脑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而互为影响,在临床上又可见到多种病症。

5.脾与肺

肺主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中所需的津气,要靠脾运化水谷精微来供应。因此,肺中津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运化功能的强弱。另一方面,脾主运化水液,亦有赖于肺气宣发和肃降功能的协调。《素问·经脉别论》所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就指出了脾肺之间在生理上的这种内在联系。正由于脾肺二脏在气和水津方面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也常表现在气和水津这两个方面。例如,脾气虚损,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而见体倦无力,少气懒言等症;脾失健运,水湿不行,聚而为痰饮,影响肺气的宣降,便可出现喘咳痰多等症。所以既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脏。如肺气虚衰,宣降失职,因而引起水液代谢不利,以致湿停中焦,脾阳受困,出现水肿、倦怠、腹胀、便溏等症,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

6.肝与肺

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升降方面。肺居上焦,为阳中之阴脏,其气肃降;肝位于中焦(通常称为肝居下焦,笔者认为是指功能而言,故以其解剖位置而称之),为阴中之阳脏,其经脉由下而上贯膈注于肺,其气升发,如此阴阳升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功能正常。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循经上行,灼肺伤津,出现胁痛、易怒、咳逆、咯血等症,即为“肝火犯肺”。相反,肺失清肃,燥热下行,亦可影响及肝,肝失条达,疏泄不利,则在咳嗽的同时,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

7.肾与肺

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和气两个方面。

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故水液代谢是否正常,与肺肾两脏的关系甚为密切。如果肺的宣降功能失职,或者肾的气化作用不利,不仅会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而且两者之间又常互相影响,造成水液代谢的严重障碍,出现咳逆喘息不得卧、水肿等病症。所以《素问·水热穴论》说:“故水病,下为紿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从气的方面来看,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的呼吸功能需要肾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中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的肃降下纳于肾。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致肾不纳气,均可出现气喘,动则尤甚等病症。

另外,肺肾之阴液也是互相滋养的,而肾阴又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肾阴虚则不能上滋肺阴。肺肾阴虚,出现颧红、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病症,也是临床常见的。

8.肝与脾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二脏在生理上有着密切关系。脾胃的升降、运化,有赖于肝气的疏泄。肝的功能正常,疏泄调畅,则脾胃升降适度、运化健全。若肝疏泄失职,就会影响脾胃的升降、运化,从而形成“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的证候。临床常见生气之后,胸胁痞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气不舒等,就是肝不疏泄,导致脾胃失和,升降失常所致。反之,脾病也影响于肝。如果脾气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不健,血无生化之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要累及肝,形成肝血不足。又如,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日久蕴而成热,湿热郁蒸,使肝胆疏泄不利,可形成黄疸。由此可见,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在病变上常是相互影响的。

9.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亦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最终均可导致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等脾肾阳虚证的发生。

10.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精与血是相互资生的,所以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的说法。在病理上,肾精与肝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而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

由于肝肾同源,所以肝肾的阴阳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阴液不足,而导致阳的偏亢;阳偏盛,也要消灼阴液,导致阴的不足。例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可导致肝阳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下劫肾阴,形成肾阴不足。(二)脏与腑

脏与腑,主要是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阳主表,阴主里。一腑一脏,一阳一阴,相互配合,并由其经脉互为络属,以构成表里关系。

1.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经实火,可“移热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排尿灼热等小肠实热的病症。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见心烦、舌赤糜烂等病症。

2.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亦通过经脉的互为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则大肠传导如常,粪便排出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也反过来影响肺气的肃降。临床上,如肺失清肃,津液不能下达,则可见大便困难;若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又可引起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

3.脾与胃

脾与胃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的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微的输布。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降,糟粕得以下行;脾升,精气才能上输。胃为阳腑,喜润恶燥;脾为阴脏,喜燥恶湿。脾胃脏腑阴阳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才能维持人体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由于脾和胃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它们的病变也常相互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而见纳呆、呕恶、脘腹月真胀等病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也会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而见腹胀、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就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症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4.肝与胆

胆附于肝,经脉互相络属。胆汁来源于肝,是肝之余气泄于胆,聚合而成。因此,肝与胆在生理上、病理上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肝病常影响及胆,胆病也常影响及肝,终则肝胆俱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相为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膀胱气化、司膀胱开合以约束尿液的作用。肾气充足,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如果肾气不足,气化不利,固摄无权,膀胱开合失常,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尿频等病症。所以有关尿液的贮存与排泄的病变,除膀胱本身外,多与肾脏有关。(三)腑与腑

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化物,在饮食的消化、吸收与排泄等一系列功能活动中,密切联系、互相配合,起着重要作用。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成为食糜,再进一步消化,并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以养全身,其中的水液渗入膀胱,浊者为糟粕进入大肠。渗入膀胱的水液,经气化作用排泄于外而为尿;进入大肠的糟粕,经燥化与传导作用,通过肛门排出于外而为粪便。在上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胆汁的疏泄以助消化的作用,和三焦的敷布元气、疏通水道的作用。六腑的相互关系及其综合作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由于六腑传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所以前人有“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的见解。

六腑在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可使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而肠燥便闭也可影响胃的和降,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病症。又如胆火炽盛,常可犯胃,见呕恶吐苦水等胃失和降的病症;而脾胃湿热,熏蒸于胆,使胆汁外溢,又可见黄疸病症。第三节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主要是阐述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说明这些联系是人体生命活动、病理变化与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它同脏腑学说紧密结合,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和针灸疗法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腹针是针灸方法的一种,也是借助经络调节脏腑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因此,亦需对经络学说有一定的了解,本节将从经络学说简介与现代对经络的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扼要的介绍,以期使大家对经络学说产生一定的认识。一、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路。络有网络的意思,络脉是经脉的分支,以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一)经脉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经有12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此外,还有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的作用,除了加强表里两经联系之外,还能通达某些正经未能行经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的总称,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的分区与十二经脉相合,并以十二经脉命名。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由于它们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配合,与十二经脉不同,故称“奇经”。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手经、足经、阴经、阳经之分。即于十二经脉中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4组。这是根据各经所联系内脏的阴阳属性及其在肢体循行位置的不同而定的。阳经属腑络脏,行于四肢的外侧,阴经属脏络腑,行于四肢的内侧;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表4-2)。表4-2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十二经脉除上述的循行特点外,每一经脉都有其一定的循行部位及主要病症,其循行的部位都与所属的脏腑相连,其主要病症都与脏腑的疾病与所循行的部位相关。此外,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走向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接也有一定的规律: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由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胸、走腹,交手三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路径。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内系六脏(包括心包)六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的表里相合关系,即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在循行路线上,凡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并在手或足相互交接。由于手足阴阳十二经脉存在着这种表里关系,所以在生理上是彼此相通的,在病变时也是相互影响的。

在头部,阳明经行于面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项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少阴、阳明、太阴经以自内向外的顺序分布于躯干部前面,太阳经分布于后面,少阳、厥阴经分布于躯干的侧面;在四肢,太阴、厥阴、少阴经以由前往后的顺序分布于内侧面,阳明、少阳、太阳经也以上述顺序分布于外侧面。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不足时,也可由奇经给予补充。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联系较为密切,这对奇经的生理病理均有一定意义。

奇经八脉中,督脉行于背正中,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督脉的主要病症为: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厥等。

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有“阴脉之海”的称号。任,还有“妊养”的意思,其脉起于胞中,在女子具有妊育胎儿的作用,所以又有“任主胞胎”的说法。任脉的主要病症为:疝气,带下,少腹肿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等。

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其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冲脉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冲脉的主要病症为: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及气逆上冲等。

带脉围腰一周,有如束带,能约束诸脉,所以有“诸脉皆属于带”的说法。因为带脉为病,多见于妇人带下;而带下之病,又多由脾失健运,湿浊不化而下注所致。故带脉的主要病症为:带下,子宫下垂,腹部胀满,腰软无力等。

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跷脉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其主要病症为:阴跷为病,肢体外侧肌肉弛缓而内侧肌肉拘急,喉痛,嗜睡;阳跷为病,肢体内侧肌肉弛缓而外侧肌肉拘急,癫狂,不眠,目内眦赤痛。

维,有维系的意思。阴维脉维系三阴经,阳维脉维系三阳经。阴维脉发生病变时,常患胸痛、心痛、胃痛等症;阳维脉发生病变时,常患寒热反复发作等症。

在奇经八脉中,只有任督二脉有本经脉自身的穴位,而其他的6条奇经则均只有循行部位而无本经自身的穴位。故通常人们所称的“十四经脉”,即指任脉、督脉和十二经脉。(二)络脉

络脉主要有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和血络等。

十五络脉即十二络脉(每一条经脉都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总共15条,它是所有络脉的主体,通常叫做十五大络。

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横斜散布的脉,一般统称络脉。

从络脉分出的细小支脉,称为孙络。

络脉浮现体表的叫做浮络。

络脉(特别是浮络)在皮肤上暴露出的细小血管称为血络。

络脉的分布特点:凡是从属表的阳经分出的,则走向其相合的里经;从属里的阴经分出的,则走向其相合的表经。有些络脉,还深入体腔,同有关的脏腑发生联系。另外,任脉的络脉,从胸骨剑突下分出,散布于腹部;督脉的络脉,从尾骨下分出,散布于头部,并走向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脾之大络,出于腋下,散布于胸胁部。任脉的络脉联系各条阴经;督脉的络脉联系各条阳经;脾之大络,其分支细脉,网罗全身,是十五络脉的统属。

十五络脉外,另有“胃之大络”,出左乳下,上贯横膈,联络肺脏,是宗气积聚的处所。

从络脉分出的孙络的分布是沿着十五大络分布的区域而向其周围横斜扩散的,呈面状散布,主要扩散到周身体表,但也有孙络分布到体腔内脏,并同经脉密切贯通和联系。浮络的分布都在身体浅表部位。二、经络的生理及应用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理论,对于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经络的生理

经络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作用。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之间,奇经八脉联系沟通于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同时,经络又是血气循行的通路。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血气的濡润温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血气之所以能够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依赖于经络的传注。《灵枢·本脏》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就是对这一生理功能的概括。(二)经络的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在病理上的作用,主要是关系于疾病的发生与传变。经络失去正常的机能,即经气不利,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袭而发病。既病之后,病邪又常沿着经络,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地传变。《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腑脏也。”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而内传于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行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病的证候;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有时可见到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症。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重要渠道。通过经络的联系,内脏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的一定部位,如肝病见两胁痛或少腹痛,这是因为足厥阴肝经“属肝”,“布胁肋”,“抵少腹”,两胁与少腹是肝经所过之处。其他如肾病见腰痛,胃火见牙龈肿痛,胆火见耳疼、耳聋等,也都是这个道理。通过经络的联系,内脏的病变也可以互相影响,如肝病影响胃,心移热于小肠,肾虚水泛凌心射肺等。

2.指导诊断和治疗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属络,它可以反映所属经络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患;缺盆中痛,常是肺的病变。因为两胁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缺盆是手太阴肺经所过之处。又如头痛一症,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规律来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伤寒论》的穴经分证,就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摸到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局部皮肤的形态、色泽变化,也常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如盖国才编著的《穴位压痛诊断法》便是利用了经穴在各种疾病中的不同部位的反应,研究整理出来的一种穴位诊断方法,《经络测平》也是根据经络学说发展起来的一种依据经络脏腑理论诊断疾病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络学说还广泛地用以指导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对针灸、按摩和药物治疗,更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针灸与按摩治疗,主要是针对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病变的邻近部位或循行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治疗头痛,除了取疼痛局部的穴位外,还常循经远隔取穴,以加强疗效。如太阳经头痛,多配手部后溪穴或足部昆仑穴;阳明经头痛,多配手部合谷穴或足部内庭穴;太阳经头痛,则配手部中渚穴或足部临泣穴来治疗。同样道理,脏腑有病,也可在它相应的经脉上取穴。如胃疼,取胃经的足三里;肝病,刺肝经的期门穴等。

此外,针刺麻醉以及各种新的微针疗法,诸如耳针、头针、眼针、腹针等和各种新的针刺方法如电针、水针、埋线等,也都是在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经络不仅在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三、现代对经络实质的研究

经络是人体内部客观存在的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但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却仍然是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与不断研究的课题。20多年来,人们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对经络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见解,现择要加以介绍。(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

有人根据经络的分布和穴位的疗效探讨其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关系。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上部脊神经组成颈丛和臂丛,分布于上肢,在颈部和胸部与交感神经相接;下部脊神经组成腰丛与骶丛,分布于下肢,在腰骶部与交感神经相接。因而认为,经络穴位的作用即与此有关。手三阴经分布于上肢的掌面,接近心肺,故主治胸部疾患;手三阳经分布于上肢的背面,接近颈部脊神经及颈上交感神经节,又经颈内动脉(颈动脉丛)及脑神经与头部各器官相连,故主治头部疾患。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在腰骶腹部与交感神经相连,故主治腹部疾患;足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后外侧,在腰骶背部与脊神经及交感神经相连,上达背及头部,与头部神经相连,故主头部及五官疾患。

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已经说明,经络穴位与周围神经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解剖学知识来看,动、静脉等其他组织,无非也是被稠密的神经纤维所包绕的庞大的神经领域。因此认为,这些组织,特别是周围神经就是经络在外周的物质基础。福建医学院(现福建医科大学)等根据实验研究提出,针刺作用的原理是神经反射活动。针刺穴位,有的刺在神经干上,有的刺到皮肤感受器,有的刺到肌肉和肌腱的感受器或血管感受器。这是反射活动的感受器部分。传入神经有躯体神经和植物神经。中枢神经部分有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也有皮层下各级中枢的躯体内脏反射活动。穴位与内脏的反射性联系是在植物神经参与下实现的。(二)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说

从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分布情况来看,经络主要是纵行分布,而神经是横行分布,特别在躯干部分这种差异更为明显。但不少研究者从经络所属的穴位进行分析,认为穴位主治性能的分区情况符合神经节段的划分,并由此说明经络与神经节段的一致性。如有根据经络学说“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经气有街”,以及躯干部穴位分上、中、下三部(或分三焦)等记载,认为古代医学对经络穴位的横行联系早有认识。如背俞、募穴与脏腑的关系就不受经络的纵行线所限,认为这些关系适合用神经节段的理论来进行解释。这种解释与其对气街学说的理解有关。而近年却有人认为气街学说解释全息胚更为贴切。

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组的研究认为:从胚胎学来看,纵长的消化管最初是与躯干同长并行,而且是分节的。各节皆与本节的皮、肌表里对应,且都受本节的神经控制。后来逐渐延长加宽,加上管道上出现肝、胰等物化的器官,形体庞大且位置倾侧,致使原来的分节不复显著。根据现在的许多研究资料,已能指定一个脏器或某一部位应属哪个体节。这种分节的重要性,在于说明针刺某一部位同所要治的脏器疾患可以距离很远,但都同属一个体节。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认为:俞、募穴与相应的内脏,以及任脉穴位区域的神经所属节段与其主治内脏的节段也有相当的一致性。如膻中属胸4,主治呼吸系统(属颈2~胸4)疾患;中脘属胸8,主治胃(属胸6~胸9)疾患;关元属胸12,主治泌尿生殖系统(属胸10~胸12)疾患等。(三)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

根据针刺感应路线有时可以在身体跨越若干个节段行走等现象,有人认为,从现代生理学的知识来分析,这并非体表局部存在此种传导兴奋的机能线,而是神经中枢(可能是大脑皮层)在机能上排列在一起的特殊的皮层上发生兴奋的结果。这样,经络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特殊机能排列在人体局部的投射。人体上任何一点受到刺激都可以在中枢发生一个兴奋点,在中枢内可能存在着一些机能上相互关联的细胞,只要其中一点兴奋就会波及其他神经细胞,由此可以解释针刺一个穴位能够引起一条感应路线的原因。至于内脏有病针刺远隔穴位能够发生作用,这可能是针刺穴位时在中枢所产生的兴奋点,与某些内脏调整中枢间发生着一定的联系或是相互重叠的结果。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发现,在15例截肢患者中,12例有幻肢痛及幻肢感者,针刺其残端上穴位仍有传导感觉产生,且可传至不存在的肢体的末端。由此说明,这种针刺的传导感觉与大脑皮层的惰性兴奋灶存在有关。在24例健康人中,针刺列缺建立用氨水抑制呼吸的防御性条件反射后,19例可见此种条件反射循本经泛化至尺泽,其中4例于孔最封闭后,不影响泛化,均说明经络与皮层有密切关系。(四)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说明,经络与内脏有着肯定的联系,而皮层与内脏也有着肯定的联系。因此他们推测,经络、内脏、皮层间必有联系,并提出经络内脏皮层相关的假说。他们在针刺狗足三里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后,在胃经其他穴位捻针,虽然不曾与食物结合过,但大多数亦出现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而在膀胱经穴位捻针则不出现分泌或较少分泌。另在胆经穴位阳陵泉捻针,虽离足三里近,也不引起唾液分泌。这说明条件反射有循经泛化的现象。从大体解剖来看,泛化途经与神经干的分布无一致关系。因此他们认为,经络虽与神经有关,但它本身是单独的特殊的传导系统,它对于电、磁、声、气、机械、化学刺激等有特殊反应。至于这种传导系统的结构基础是什么,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加以阐明。(五)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

古书记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脏腑、内外),濡筋骨,利关节者也。”从现代生理学的知识来看,人体各部分及各种功能之间之所以能紧密地互相联系起来,乃是由于身体具有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的机构所保证的。神经,是指从神经末梢到大脑皮层的完整系统;体液,是指来自内分泌腺或体内任何组织细胞的,可以借血液循环运行或自行渗透浸润的一切化学物质或代谢变化的总称。针刺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以引起反射作用,这一反射作用的传出途径,可能通过神经,也可能通过神经与体液的综合活动而到达效应器官。关于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相关的实验材料颇多,针灸刺激某部的穴位所引起的作用,在其相关的神经反射弧被破坏后,如某部的神经(传出或传入)被切断或阻滞麻醉后,这种刺激作用便消失了。在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改变时,针刺的作用亦异。可使机能状态亢进者减弱,机能低落者增强,从而产生了积极的调整以趋于正常。这种作用亦被称为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其具体的调节途径,可以是通过轴突反射,或通过交感神经营养作用,或通过脊髓节段性联系,有时也可通过生理或病理反射等引起近距离节段或跨越几个节段的联系。更可以通过特殊的投射系统与非特殊的投射系统,影响中枢神经高级部位,也可能影响大脑皮层的边缘系统,而引起更远距离或全身性的作用。如果有体液因素参加,则其影响将更广泛和持久。

神经、体液说在解释针灸作用的原理方面有相当的普遍性,但对经络现象中的某些问题,这一方面现有的知识,尚不能予以完满的解释。(六)经络与类传导说

沈阳医学院病理教研组和生理教研组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针刺哪一个穴位,都有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体液性活动,但不同的神经有其特有的不同影响区域。进而他们又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一些现象,从而提出经络既是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又是一个独立的类传导系统的假说。

他们的实验是以某种物质从兔耳炎症灶被吸收的速率和淋巴管管腔的状况为指标进行观察的。发现在针刺足三里时,可以改善炎症灶的血液循环状态,表现为某种物质吸收加速。他们认为,这是显示了经络的特异效应,并称此为经络吸收现象。当针刺与胃经相表里的脾经上的穴位阴陵泉时,出现与针刺足三里相同的效应,认为这是经络吸收感应现象。若先后或同时针刺足三里和丘墟时,则吸收显著降低,他们称此为经络吸收抑制现象。但若改变针刺强度,即给足三里以弱刺激而给丘墟以强刺激时,则可解除上述抑制现象,他们称此为经络吸收脱抑制现象。在进一步的实验里,又发现这种经络吸收现象有被某种非麻醉剂封闭的可能,他们称此为经络吸收封闭现象。

为了解释不同穴位具有不同影响领域,以及穴位间或经络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在切断了支配针刺穴位区域的神经支配后,经络吸收现象几乎完全消失;若只保留一部分的神经支配,如只保留躯体神经或植物神经传入纤维时,则吸收现象亦部分保留。这说明经络吸收现象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根据以上的现象,他们提出了经络系统是类传导系统,亦即经络可能是分布在体表的,严整而规律的相对独立的体系,它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绝不等于古典解剖学所指的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的体现者,它似乎具有特异的生理及理化特性,并且可被某种物质所阻断,从而认为经络的本质很可能是较古老的、分化较为低级的传导系统。(七)经络与生物电

经络运行气血,外通皮肤,其穴位即具有通导的作用,因而经脉的高电位、低阻抗特性尤其被近人所重视。

皮肤电现象的研究工作可分两类:一类有外加电流,测定皮肤的导电量和直接测定皮肤电阻。一类没有外加电流,测定皮肤的电流量和直接描记皮肤电流的波动或直接测定皮肤电位。应用这些方法来研究它与经络、穴位之间的关系。

日本的中谷义雄应用第一类方法研究证明,皮肤上有电阻小的部位,呈现络状,称为“良导络”。在良导络上则有电阻特小的点,称为“良导点”,认为良导络和良导点相当于经络和腧穴。

前苏联巴特许别金应用第二类方法研究皮肤的电流量变化,来探索皮肤与内脏间机能的联系,观察到皮肤表面某些部位的电位比较高,称之为“皮肤活动点”,有一些皮肤活动点的位置与腧穴部位相符合。在内脏机能状态变化时,某些与内脏相关的皮肤活动点就发生明显的变化。

采用皮肤电阻测定以研究经络,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开展。其得出的结论是:在皮下组织中有着连续的通路,其皮肤电阻较邻近的皮肤为低,在这些通路上可以找到一些皮肤电阻更低的点。这些线和点与经络和腧穴相符合。但线及点与生命无关,在尸体及活体上都同样存在,尸体上的数值则较为恒定。另外,线及点与身体的完整与否也没关系,在分割下的皮肤上仍然存在,而在肌腱膜上则不能找到。

祝总骧进一步研究指出,经脉的低阻抗、高振动音以及隐性感传等特性具有严格而稳定的定位,其宽度仅为1~2mm,其循行和经典经络图谱基本吻合。其利用截肢前后测试隐性循经感传线和低阻抗线的方法定位后再经真空减压法使表皮层形成水泡而与真皮层分离;更进一步用水解表皮层组织蛋白的方法,分离出角质层;再用低阻抗线测试法分别测试离体的表皮层和角质层。结果发现,原经脉线的低阻抗特性在离体的表皮层和角质层上继续存在,其位置不变。说明人体皮肤表面经脉线上的低阻抗特性,不取决于角质层以下的其他各层细胞结构,而取决于经络线在角质层的特殊性。然后经过冰冻取材和切片,在光镜下观察角质层的厚度。结果发现,标记的低阻线下角质层厚度明显小于非低阻抗对照区,证明经络线角质层变薄是经络具有低阻抗特性的根本原因。还进一步证实人体隐性循经感传和低阻线下的皮肤中,神经束和血管分布的密度较对照区为高,说明神经末梢、神经束以及血管的集中可能就是发生循经敏感现象的物质基础。

福建省研究单位根据他们经络测定的结果提出,当器官活动增强时,相应经络原穴电位增高,器官摘除,或经络线路经过地方的组织破坏,则相应经络原穴电位降低,甚至为零。他们还在对十几个手术、创伤及骨折病例的测定中发现,当组织损伤影响到某一经络通过时,该经所属原穴测定读数降低,甚至为零。根据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他们认为,原穴的电位变化是由脏器存在和活动情况以及经络通信而决定的,并提出“经络实质是人体内电的通路”的看法。他们认为,从组织器官发出的电流,依其强度和量等特性,沿着特殊导电通路行走,纵横交叉,遍布全身。至于作为电路的具体导电组织是什么,他们认为,身体内任何组织均可导电,因此应考虑这个通路导电组织的多样性,即多种组织作为导电介质的作用。这样形成的经络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但并不等于是神经系统。

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不仅得到了一再的重复验证,而且经络电特性的原理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中,如耳穴诊断法即较多地采用了电测定的方法,经络测平诊断法也是采用了同一原理。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方法均是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穴的击穿电流“阈值”为参考而进行设计的。其他如魔针、经络电冲击疗法等均是运用了经络的高电位、低阻抗特性。

对经络的研究,除上述的方法外,国内外还采用了γ闪烁照相技术,观察示踪剂注入经穴内显示的线状迁移轨迹,更证实了客观显示经络循行的可行性。运用声、光、电、热、磁、核等先进技术和感觉生理研究循经感传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还有人认为,经络是人体的综合发生系统,从“生物控制论”的观点出发,把人体看做自动控制系统,而经络则相当于“传导道”,穴位则相当于“发生器”,针灸等刺激则相当于“信息源”,经络在控制系统与控制对象之间,传递着控制讯号与反馈讯号。总之,经络是超出人们的感官范畴而客观存在的,经络的多种生物物理特性分别和不同层次的形态结构有关。说明经脉循行线绝不是一种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存在于隐性感传线下面的一种多层次的、复杂的空间结构。这一宏伟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是发生各种生理和生物物理特性的依据,亦即经络“行血气,营阴阳”的物质基础。应当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经络的开发研究,人们将会逐步地得到对经络实质的更圆满的解释。第五章 腹针的原理

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部位,在腹腔内集中了人体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生命活动的许多生理功能均是在这些重要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下得以运转。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内存,是指内脏的功能正常,那么邪气就不会侵入,疾病便不会发生了。而中医所指的内脏,便是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的大多数又集中在腹部。因此,本章从中医对腹部的认识,神阙布气假说与腹针的关系,腹针对机体稳态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说明腹针的原理。第一节 中医对腹部的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躯干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横膈以上(胸部)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至脐上为中焦,脐下为下焦,腹部包括了中焦、下焦两个部分,且包括了脾、胃、肝、胆、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许多重要的器官。

第一,中医认为,心位于胸中,但得养于脾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通过经别络于小肠;肺虽位于胸中,但肺的经脉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其他的脏腑俱在腹中,因此,五脏六腑与腹部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经络学说中,背为阳、腹为阴,在腹背循行的8条经脉中,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五条经脉从腹部经过,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腹侧,腹部不仅有阴中之阴的任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