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练模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16:22:35

点击下载

作者:黄荣华,梁立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本教练模式

人本教练模式试读:

第五版访谈录

《人本教练模式》即将第五次出版,这本书见证了教练业22年的发展,每一次再版黄荣华女士都会增加一篇序言,叙述教练业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历程。本次再版适逢“教练技术变革工程”启动,自从2016年9月18日黄荣华女士在上海宣布这项举足轻重的工程启动之后,在她的推动下,“教练技术变革工程”的足迹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长春、西安、太原、遵义等地展开,未来还将会进入江浙一带、齐鲁大地,以及东北三省。各地对于这项工程反响之热烈、市场口碑之好让人始料不及,为此,我们对黄荣华女士进行了采访。

1.什么是“教练技术变革工程”?

我发现曾经学过教练技术的同学都很渴望有新的进步,却苦于找不到方向。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教练技术逐渐被各类型的培训同质化而导致大部分人在理解上有偏差。他们都想从我身上追溯源头——究竟教练技术是什么?他们也很希望从我这里了解到接下来教练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第三代教练技术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修行”这个方向,很多同学犹如醍醐灌顶。

有些上过教练技术课的同学往往不能有效地使用教练技术,因为他们缺乏个人内在的修为,只把教练技术作为工具,而忽略了使用工具的人。在“教练技术变革工程”中,我们提出让自己先成为被教练的对象,把矛头转向自己。无论是企业人、专业教练,抑或培训师,都必须要有所修行,因为你会影响很多人。

我认为修行并非做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行为;当然有些人会与宗教式的修行结缘,但大部分人都是尘世中的凡人,生活是很实际的,无非是衣食住行,行住坐卧。教练技术的产生本身就来自于日常生活,现在我们把教练技术作为修行的工具,这套法门再适合现代人不过了,或者说更适合在凡尘中的生活。这对于教练技术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说也更为实际。

2.“教练技术变革工程”有什么具体内容?“教练技术变革工程”是一套完整的终身修行系统,借助人本教练模式作为修行工具,培养学生福德气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量身定做的修行计划,成就其富贵人生。

第一堂课是“心觉知”,从科学的角度理性与感性并重地认识“人生即是一场修炼”。“修行”从抽象的两个字变成了立体而丰富的日常。行住坐卧,起心动念,说话做事,待人接物,处处皆可修行。

所有我们在事业上、感情上、家庭上、财政上、健康上遇到的问题,都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其根本归咎于“心念”。人本教练模式一贯是从整体把握事物,从更高层面理解并解决问题的。因此在第一堂课,我们让大家了解“心”为何物,其力量究竟有多大,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此谓“理”入。

第二堂课是“身觉知”,是在第一堂课了解“心”之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体验“心”的能量,将意识从肉身扩大到身外,放下对于“自我”的执着,破除限制心性光明的桎梏。这堂课将会加深同学们修行的信念,帮助同学们扫除心性上的沟坎和屏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心念通了,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困局,自会峰回路转,迎刃而解。此谓“体”入。

第三堂课,我们把它叫作“善觉知”。将自己的所学所知所行分享给更多人。“天道好还,无往不复。”舍与得,施与受,同为天道循环,本自平等,无贵无贱,无尊无卑。我们从天地之间学习,也反哺天下,这才构成往复循环,达成阴阳平衡。虽然我们称之为“善”,但更应不计其“名”,而计其“实”。这是一堂非常重要的人生课。

第四堂课,我们把它叫作“恩觉知”。从“恩”字的结构上看,其从“因”从“心”。第四堂课是关于“心性、因果”的总结。从心觉知、身觉知、善觉知到恩觉知,基本上是一个季度的历程,在这段时间内,同学们从了解心性到体验心性,再到磨砺修行心性,整个人都会有所改变。心地改变了,气质改变了,人际关系改变了,人生局面改变了,气色也改变了。“恩觉知”也是终身修行的关键一步。前面几堂课只是一段有限的时间,课程会结束,人生还要继续,故修行需要伴随一生。“恩觉知”将会推同学们一把,使之终身修行不懈怠。我们非常希望同学们在掌握了这套修行的方法后,成为终身修行的“人本行者”。

3.为什么要将此修行系统称为“人本教练尊贵传承”?

其实光有“富贵”并不能代表一个圆满的人生。圆满的人生是“功成名就身退”。取得到功名,守得住品性,退得起得失。能攻能守能退,这样的人生何以有败?不正是我们想要追求的吗?不正是我们想传承给子孙的吗?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非常重视对于后代的教育和培养。身教大于言传,多说无益,只有修行好自己,自然而然就会树立起榜样,建立起良性场域,那么财富、健康、福荫便会顺应传承下去。

4.这次再版的《人本教练模式》会有新的内容吗?《人本教练模式》总发行量超过百万册,被中国99%以上的教练机构作为教材使用,堪称教练业的经典教科书。《人本教练模式》教授了一套教练过程的基本步骤及教练的核心能力。打一个比方来说,《人本教练模式》如同一套功夫,它教会了教练的基本套路和手法;《人本教练模式》也好似一个罗盘,它指引着教练的前进方向,如大海航行,只要跟着罗盘的方向,就不会迷航。

同学们想熟练掌握这套教练的功夫必须勤加练习,然而要发挥出非凡的效用,则要重视自身的内功和修行。我和外子将《人本教练模式》的研究再次深入,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版新作,将教练的视界由外转向内,离相入心,全心即境,全境即心。在传承中国文化、恢复文化自信、彰显华夏之风的今天,教练技术也要走出以术示人的窄巷,成为现代人的修行方法,达人达己,担荷如来。

推荐序

我与黄荣华女士相识已经十多年。我们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美国、中国香港、俄罗斯、中国内地)共同学习和工作过。我们同时作为教练和学员,彼此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在我眼里,她非常专业,有创意、关爱精神和深邃思想,对别人的成长和成功很有帮助。在这么多年的教练与训练工作中,她曾经帮助过很多企业和个人将自己的潜力最大化,并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我很高兴,黄荣华融合了全部培训与教练经验,以及理论和哲学的探索成就写成了这本书。

尽管近年来教练行业发展迅速,对许多人来说,这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我想感谢本书的作者,与我们分享其实一直就存在于人们的文化之中而我们现在称之为“教练”的事物,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此书对教练这一行业得到更多了解和学习。“人本教练模式”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而对自我的积极探索是中华文化中的关键部分。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也许并未使用过“教练”这个词,但是他们通过探索儒、释、道思想很自然地做着同样的事。

作者不仅告诉了我们教练的起源,而且还设计了一些极具价值的独特的教练技巧,并把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多年在各国实践的教练经验全都融入了极其有效的“人本教练模式”里面。这种极具创造性的结合,让“人本教练模式”对于实际的教练过程非常有帮助。“人本教练模式”对于人的内在的深入挖掘,使我们更明白追求卓越的出发点。我相信本书能帮助从事教练行业的人士进一步加强教练过程的深度和效果,挖掘发展教练技术的更多可能性,从而使整个教练行业的视野和影响力也为之拓宽。华路迪亚·苏斌(Volodya Shubin)

华路迪亚·苏斌:俄罗斯著名的培训公司Training & Coaching International(TCI)创办者之一及总裁,俄罗斯国际培训及教练中心主席,东欧地区知名的专业培训主讲者及总裁教练,原戈尔巴乔夫智囊团成员。

曾出版过两本管理方面的著作,并发表三十多篇管理类的文章。

自序

“人本教练模式”的诞生源于一个梦想——让中国人做得更好。就是因为这一简单的追求,我们把教练技术带到了中国。借鉴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借用西方先进的管理工具,我们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这套“人本教练模式”。

我们用十载心血总结出来的这套工具想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让更多的中国企业从企业教练中受益,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第二,通过在各种世界教练交流平台上的亮相,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三,成为全球专业教练的定位仪,帮助更多的专业教练深化其教练技巧。“人本教练模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被超过十万人次以不同的方式实践、应用,让我们从中观察到迁善心态的密码。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要感谢历年来一直与我共事的吴泳怡、何伟棠、陈丽英、李晓健、罗燕妮等优秀人士,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坚持,支持了一批又一批的客户使用这一套工具。客户的捷报成为他们努力背后的原动力。

在芸芸客户群中,无数的企业家创造出了不少经典的案例。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今日投资集团董事长何伯权先生。他早在1999年便开始将教练技术运用到他当时领导的乐百氏集团,为后来的企业家树立了典范。

另外,华帝股份有限公司原总裁黄启均先生的坚持及其先见之明,使他在2003年将教练技术引入管理层。适逢其上市前面临“非典”的考验期,这套工具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团队创下骄人的业绩,公司成功上市。

在我们创作“人本教练模式”的过程中,获益于一群不同时期的良师益友的帮助。首先是我们诚挚的好友华路迪亚·苏斌。这位优秀的原戈尔巴乔夫智囊团成员,也是一位多才博学的管理学博士。当初他不辞劳苦地多次从莫斯科来华协助我们共同策划这套“人本教练模式”的初稿。其后,我们得到恩师隆纳·海菲兹(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领导力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的启蒙,他的“调适性领导力”更为这套工具的创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这套工具的体系更为完善。另外,企业教练界元老添·高威(Timothy Gallwey)先生亦贡献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还有睿智的孙天伦博士,以其渊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诠释了这一套工具的框架。

这次《人本教练模式》得以顺利出版,要多谢金伯杨先生为我们做资料搜集及分析。感谢他那份包容及忍耐,为了配合我们日夜颠倒的工作时间,陪伴我们穿州过省,往往彻夜深谈,从不抱怨。《人本教练模式》不只是一本书,也是一件有感情、会说话的艺术品。

最后在此感谢我的父母带给我一颗跳跃的心,感谢我的女儿家媛让我们真正学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也感谢众多为企业教练技术发展做出贡献和正在努力的人们。大千世界,以人为本,愿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经营梦想,品尝生活。

再版序言

“人本教练模式”的诞生源于一个梦想——让中国人做得更好。就是因为这一简单的追求,我们把教练技术带到中国。借鉴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借用西方先进的管理工具,在实践中发展出了这套“人本教练模式”。

上述的一段话写在多年前的《人本教练模式》的序言里,当中提到的梦想依然未变。这十多年来有很多人问过我是什么催生了这个梦想,十多年之后也有很多人问我是什么让我坚持着这个梦想。我想很简单,就是因为一种“情结”……

这个梦想起源于一次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之间,它让我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旅程。

1986年,当时我是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南中国商务办事处的商务官,我陪同加拿大商务代表团到广州。当年,从香港到广州需要坐两个多小时的火车,但在那个时候广州就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香港与中国内地截然不同。这一座我叫作“家”的城市——香港——拥有自由贸易港口、时髦的西方时尚和文化。对于许多香港的居民来说,中国内地是“在边境另一边的地方”。

毫无疑问,香港是一座移民城市,因为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来自“边境的另一边”。我的父母也在其中。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经商,从福州到了香港。而我的母亲则出生在上海,在她二十来岁的时候,独自一人跑到香港寻梦。他们年轻时候的生活对我来讲是一片空白。我只知道父亲是家中独子,而母亲是个孤儿,她在四岁的时候已经由爷爷、奶奶抚养。内地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空白页,直到我那一年首次访问内地。对于一个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当年到广州就好像走过时光隧道去到另一头的城市。在香港,车水马龙、名牌房车到处都是,而在广州却有满街的自行车。我还清楚地记得我问我自己,红绿灯在哪里呢?在进城的第一天,我甚至难以拿出勇气来横过马路。当我还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名商务代表团的加拿大成员拉着我的手并且快速地越过了马路,然后他不经意地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哪里人?”

我想他能听得出来我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但是又显得那么不适应这里的节奏,想知道我是不是本地人。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香港。”

语音刚落,我的内心深处冒出了一个问题。同时,在电光石火之间我经历了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我说不出来是什么,我只能形容它如电击一般。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个让我感到触电的问题:我身在中国,为什么我不说我是来自中国?紧接下来是一连串的质问:当我说我来自香港,我的意思是什么?我为什么没有一个词来形容、来描述自己的国籍?世界上其他人都很容易介绍自己,我是美国人,或英国人,或日本人,但我……我应该怎么说?我来自香港?我是香港人?

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甚至用更长的时间来为这些问题做些事。

对我来说,“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引发了一百多个问题。我属于哪里?我怎么样过我的生活?我是否充分活出了这个生命的价值?我的根在哪里?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重新寻找我人生的道路。

从此之后,凡是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的答案是:“我是中国人。”

生在内地的朋友可能无法理解我在找到这个答案后的那份感动和自豪。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答案,庆幸自己选择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回到祖国,庆幸自己有机会成为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之一。我那时的愿望是:通过教练和培训去开发人的潜能,帮助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培训业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把传统的教练概念移植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领域里。甚至在亚洲的发达地区,运用教练在企业中培养人才都是一种新思维。当时为了便于推广,我们还专门为这个兴起的专业创作了一个新名词:教练技术(Coaching Technology)。1995年,我用微薄的资源成立了汇才人力技术有限公司,一位法律界的伙伴创作了“激扬禀赋、启导宏才”这八个字来表达我们的理想。汇才作为载体承担着这一份使命,感召了许许多多有理想的人一起来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从1995年到2007年,汇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深圳到北京、从海内到海外。我们通过教练技术创造了无数的、传奇的故事,当中有非凡的企业成就,也有温馨家庭、亲子关系和令志愿者感动的故事。我开创的公益项目“成长心连心”受到志愿者和教育界的认同,其举办的次数之多和范围之广,甚至比我们的培训业务更多、规模更大。十几年来,汇才默默地不断超越自己,从课程研发到出版、从学术调研到海外知名度。几年之间,汇才获得无数掌声和荣誉,包括作为加拿大在华优秀企业获得时任总理温家宝的接见。2005年,一切准备就绪,汇才宣布上市之路启航。我们要成为第一家由华人经营的在西方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藉此传播中华的软实力。同年,我创作了“五行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在汇才人文机构内和客户之间推行,以此监督自己不要因为上市而成为金钱机器,紧守创业的初衷,“一切都是为了人”。然而,我们也跟其他企业一样,时刻面临着商业利益和人性变幻的冲击,游走在生存与死亡的游戏之间!缘起缘灭,汇才在最辉煌的时候落幕。汇才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留下一大堆的遗产。

我看到:“激扬禀赋、启导宏才”“经营梦想、品尝生活”被引用着,“成长心连心”或直接沿用原名、或异其名而用其实,继续在各地传播着。

我还看到,教练技术终于在祖国开花结果。许多人因为学了教练技术提升了个人素质成为一名教练型的领袖,许多人运用教练技术改善了家庭和邻里的关系,还有许多国企、民企在使用企业教练提升绩效,有的市区医务系统把健康教练列为科学发展观的项目,甚至各级党校干部的教育培训,也开始把“教练技术”纳入培训系统,以提升干部素质。

教练技术与我们的老祖宗提倡的“修齐治平”的理论如此相符。

今天,教练业如雨后春笋,中外各式各样的教练技术也百花齐放。知名院校如哈佛和剑桥大学都有教练培训的课程,无数的案例和学术研究让教练技术蜕变成为一门学科。而我则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作“为而不争”,什么叫作“知天命”。感谢上苍让我有了这样的体悟!

但愿教练行业能够健康发展,但愿祖国能引领世界走向和谐。

这本书不是关于我个人的旅程,之所以写下这些感想,还是与这本书有关。

我有时甚至怀疑,当年如果没有人问了这样一个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问题——“你是哪里人”,我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吗?

一个民族的复兴,是文化的复兴,是人的复兴。此刻的我只有一个平实的愿望:让“人本教练模式”在这样的复兴之路上,帮助人们不断贡献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这本书与其他大多数的书籍不同的地方是,它的重点并不在于学习后可以提高多少出口的净值,可以提升多少人均生产总值……

这是一本关于人的蜕变的书。

这本书首先是由我的蜕变开始。

此刻,深刻体会到“知天命”的我:再一次经历一场生命的蜕变——

我更把它理解为一种使命的安排。“你是哪里人?”“我是中国人。”

于我而言:

无论如何,情系于斯;不管怎样,根系于斯。黄荣华写于温哥华第一章人本概念「是什么制造了问题现象之间的高度相似性?是什么导致了同样的问题多次出现?理由可以找到很多,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人。」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对事不对人。这个说法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我们关心的是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只关注问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所提到的观点和意见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问题本身。

表面看起来,这的确是很好的解决方法,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不会因为问题的处理而伤了和气。所以,在一些公司讨论问题或者提出建议的会议之中,“对事不对人”是比较流行的开场白。“对事不对人”真的是很好的解决之道吗?当我们将观察的范围扩大,会发现解决问题后,同样的问题会被克隆到其他事情当中;当我们把考量的时间拉长,会发现已经出现并解决过的问题,会在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出现同样的“翻版”。这些貌似不相干的问题,往往因为事件的不同或时间的推移而显得相互独立,让人们很容易就忽略其内在的联系。

是什么制造了问题现象之间的高度相似性?是什么导致了同样的问题多次出现?理由可以找到很多,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人。

在教练技术中,“对事不对人”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彻底的解决办法应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除了自然界的一些不可抗拒的规律以外,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几乎都与人有关,哪怕是气候变化这样的自然现象,也与人类的行为紧密关联。比如说,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肆破坏不无关系。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问题的产生,都离不开人的推动。人就是现象背后的本质,人就是产生进步或者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

人是最重要的。在经济领域,大家熟悉的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能够看到的是产品的流通,然而,处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的“人”才是主角。从小的方面看,“人”制造了产品,创造了市场,同时也成为产品的销售对象。企业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与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说得更彻底一点,是“企业人”之间为了争夺消费者心理认同的意志较量。从大的方面来说,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条款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市场——究竟是规范谁呢?当然是规范市场中的人,制定这些政策条款也是人们意志的贯彻。既然“人”是一切活动的关键,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在企业的运作中,就不能只是“见物不见人”,更应该重视“人”本身。

人本概念即人们常说做事情要追根溯底,处理问题要正本清源,这个根底和本源,就是“人”。正如唐朝刘禹锡在《天论》中所说:“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基于这些理由,企业教练的出发点是人本概念。人本概念是相对物本概念而言的,就是把焦点从“物”转移到“人”,从“外部空间”的开拓转向“内部空间”的探索,把人作为主要的对象和真正的核心。

与“对事不对人”不同的是,教练会经常说:对人不对事。这并不是否定“对事”的重要性,也不是把事情忽略掉,而是强调只有先把“人”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事”。“人”才是教练技术所关注的焦点。这种“以人为目标”的做法,在体育界反映得最直接,体育教练在训练运动员的时候,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运动员身上,他的目标和成绩是运动员的成长。“教练”一词最早产生在体育界,后来西方有人将教练应用在企业管理中,创造出“企业教练”的概念,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管理技术,很快就风行于企业界。尽管企业教练概念来源于西方,但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纵观流传数百年的道、儒,以及佛家文化,都是在论“人”。儒家偏重于人的入世,佛家偏重于人的出世,而道家的学问就更妙了,头头是“道”,人之入世和出世任其所欲。入世出世皆因人起,道儒佛家均为人存,重点还是在一个“人”字。

人是根本,人乃本源。尤其是当我们了解了汉字“人”的来龙去脉,将教练技术与中国古老智慧进行融合和嫁接,创造出富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人本教练模式后,这门新兴的管理技术被赋予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成就了更多人的人生。第一节“人”的起源

东方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魔方”的汉字则是东方文化的血脉载体。时代的发展,历史的痕迹,包含在汉字的演化进程中;智慧的沉淀,历史的继承,都可以从汉字中找到踪迹。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光芒照耀着人类,同时也证明着人类。“人”字的起源和演进也蕴含着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光辉。最早的“人”字,是出现于公元前1400年商代的甲骨文。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载道:“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人”是象形字,“”像一个侧立的人(见下图),因为是侧立的,所以可以看到他的一臂一胫。对“人”还有一种象征意义的理解——“人”通过描绘出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象征着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人能直立行走。甲骨文的“人”字今天的“人”字

在早期,“人”就代表一种身份和地位。据史书记载,早期卜辞(卜辞:商代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录),商王自称“一人”,晚期卜辞,商王自称“余一人”。在古典文献中,商周两代奴隶社会,其最高奴隶主称“一人”“余一人”,以致有“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人无二人”的说法,可见当时“人”的地位是很高的。

古人对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积累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文字和成果。《周易·说卦》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清朝俞正燮说:“人者,五行之秀,万物之灵。”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的说法是:“天地之间人为贵,万物之中人最灵。”西方的论人之道不胜枚举,非常知名的是古希腊的一句谚语:“人是万物的尺度。”

表面上看,汉字不过是一个符号,指称着对应的事物,但就在这对应的背后,还潜藏着中国人的情感、习惯,甚至本能。有一段关于“人”字的经文:“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伏羲姓妊,女娲造人。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这包含了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几点要求:一是人是相互支撑的,二是要站起来,三是要行仁义。

许慎说:“凡人之属皆从人。”仔细研究甲骨文,就不难发现由“人”而组合成字的奥妙(见下图)。比如两个“人”字,同向挨着就是“比”和“从”,背向而对就是“北”,一正一反构成“化”。许慎的解释是:“从”,相听也,从二人;“比”,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北”,从二人相背;“化”,教行也。“比”“从”的三种写法“北”的两种写法“化”的两种写法

中国古老文化借助“人”字,早就道出了人类成长的共有规律:人的认识起点是“比”,通过人和人的比较而类推一切,善恶、苦乐、贫富、有无等等,皆是因“比”而来;“比”过之后,就进入“从”的阶段,模仿别人,学习经验;当自己有了认识和积累,就不服气,出现逆反心理,到了“北”的过程;然后到达“化”的境界,不盲目地“从”,也不极端地“北”,而是依据自己的生命要求转化各种能量,当然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化”字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直立,一个人旋转。旋转象征着人自己的转变。在人与外界和自然的互动中,人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当改变环境受挫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长期的“比”“从”,以及极端的“北”,人们逐渐养成了按照习惯行事的习惯,因循度日,跳不出许多窠臼而每况愈下,甚至出现恶性循环。这时候,不妨内察自身,调整和改变自己,进入“化”的境界。

以“人”为根的“化”,其实现过程何尝不就是教练的过程!这一点,从企业教练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来:“企业教练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挖掘潜能,发现可能性,帮助被教练者有效地达成目标。”教练的焦点在“人”,教练的目标是使被教练者达成他的目标。在教练眼里,“人”的旋转意味着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存在着无数新的可能性。

单纯一个“人”字,包含了无穷的智慧。世间苦乐,因人而起,事物变化,因人而异,道不尽人之精华,参不透人生奥秘。人本教练模式就是以人为本,以中国的“人”字为模板,融会东方丰富的文化内涵,借鉴西方先进的方法和工具,从而开发出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套管理模式。第二节人本教练模式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社会密不可分,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立体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人不能不了解外界,也不能不了解自身,只有内外和谐的人,才是完整的人。这就是古代一直强调的“天人合一”。《大学》的核心思想,归纳起来就是18个字:“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是说人要推究领悟事物的原理,就要使意念诚实,端正心态,提高自己的修养,从而治理好家、国,以及天下,讲的就是从内及外的道理。《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哲学,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其中也贯穿了内外和谐的思想。在《中庸》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也就是说,君子不能不完善自己;完善自己,不能不推己及人;推己及人,不能不尊贤知人;尊贤知人,不能不深谙自然。只有按照知天、知人、事亲、修身这样的途径来做了,才有可能治理天下国家。

教练的焦点在“人”,但是这个人并不是狭隘、固定的“人”,而是动态的、充满很多可能性的人。教练着眼于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帮助被教练者看到并打开各种自我设限的框框,同样也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被教练者最终实现目标,达到内外和谐。

人本教练模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把人看成立体而完整的整体,并且将人分成内外两面,以及Why(因何)、How(如何)、What(用何)三端(见下图),以便更全面地理解人本身。

人的两面

每个人都有内外两面。内,就是内在的东西,潜藏在人的性格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发挥作用,隐藏很深,不易觉察却力量巨大,决定着人的举止行为和发展方向,儒家反复提到的正心、修身,都属于内的范畴;外,就是人外在的表现,或者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东西,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人所拥有的专业技能等方面。教练技术作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分类,将心态和素质归结为内,将知识和技能归纳在外的范畴。

道家的宗师老子说的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人的两面,第一句是“为学日益”,意思是你学习身外的知识,会天天有进步,有收获。第二句是“为道日损”,也就是说你要求“道”,天天要甩掉一些东西,天天有损失。某些概念甩掉了,某个习惯甩掉了,某个自以为是的观念甩掉了,“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甩掉的是旧框框,产生的是可能性,损失的是过去,得到的是未来。不言而明,“为学”倾向于外,“为道”倾向于内。增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经历,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胎教的时候读唐诗,是想让下一代能够熟读唐诗。然后进入小学、中学和大学,攻读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种知识,学习经济、市场、财务等专业技能。“为学日益”,人长大了,知识也丰富了,立足社会的技术也掌握在手了。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东西形诸于外,而忽略内在的素质,没有良好的心态,那么这个人将是残缺不全的,残内而坚外,所行所为容易走偏,也很容易陷入痛苦,并且让别人也产生痛苦。这一点,《礼记》中的《经解》说得再明白不过:“《易》之失,贼;……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也。”《周易》的思想是从科学到哲学,涵盖广阔,玄妙无穷,熟知《周易》便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然而,一个人手掐八卦,未卜先知,别人未知未觉,他却知道了一切,如果他的心术不正,那别人就大祸将至了。所以说,通晓天文地理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居心不良的人,其知识越多,做坏事的本领就愈大,于是就“《易》之失,贼”了。清静精明、细致入微而又不悖正道,那才是深刻地理解了《周易》。

不少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会同时考察内外:能力是基础,心态是关键。有位企业家用人的标准是德为先,所谓“德”,就是对人才内在的感觉和评价。他用一个比喻来解释这个标准:一辆在路上飞奔的汽车,如果方向跑偏,速度越快,毁灭性就越大。

一个完整的人,必定是内外兼修,由里及表,和谐统一。这就像练武功,知识和技能犹如各种套路,攻读MBA,取得专业资格,掌握了一门技术,都不过是学会了其中的一种套路,如果缺乏内在素质,这些套路就会成为花拳绣腿,难以让人心服口服;心态和素质就像是内功,内功练好了,套路才会发挥出强大的威力。武术上讲练剑的最高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却能令对手感到剑剑威风,震慑心魄。在企业界,手中无剑心中无剑的当属那些才能卓著的领袖,他们不一定熟悉企业每个环节的专业知识,却能凭借内在的魅力和领导才能赢得众人之心,成为领导众多专家的专家。在市场营销中,对产品不提只言片语,却能够让别人心甘情愿购买产品的人,一定是超越了产品、靠内在素质制胜的营销高手。

所以说,内外一体,不离身心,若有偏废,人不完整。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安身立命之本是既要学套路,更要练功法。教练也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帮助被教练者很清晰地看到内外两个方面的重要性,能够区分清楚内外的状况,看到它们与生命的必然联系,同时内修固本,外练强身,有效地达到人生的目标。

人生三端

人本教练模式根据“人”的字形,将人分为相应的三端,顶端用英文“Why”(因何)来表示,也就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这样”,探究现象背后的意义和行为依据的动机及人生的目标;右端是“How”(如何), “怎么样”的意思,表示人们采取的态度,或者做事情的出发点;左端是“What”(用何),究竟该怎么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工具?如果把“Why”定位为人生的目标,那么“How”是该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What”则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实现目标。

人生中没有什么是静止的,活着本身是一个演变的过程,人们朝着他心中“Why”的方向演变。因此,要协助被教练者经常性地洞察牵引他行为的“Why”。中国的圣人们就善于问“Why”,非常重视每一件事情的动机,“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周易》)。佛学里有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往往能够看清本质,一眼就看到了万事的起因;一般人只追求结果,看到的也是结果,没有去探求产生结果的根源,追求结果却又对不好的结果万分畏惧。“How”指人的信念和心态,是人的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经常思考人生的方向,也明白目标,却很难达到目标,究其原因,是不知道有效的心态,也没有保持积极的心态。心态影响行为,心态不适当,将导致行为的方向偏离目标的方向,达不到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方法和工具就像人们脚下的鞋子,穿上鞋,人们才可以脚下生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几乎人人都明白,只有把工具(“What”)准备好了,做事才会顺利而快捷,行为才会更加有效。人类发展的历史,是方法和工具不断更新的历史,古代人们乘坐马车出行,靠烽火传递消息,现在则乘飞机远游,通过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来相互联系。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让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得以扩大。

在人生三端中,“Why”是人存在的根本,也是人存在的目的,“How”是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存在,“What”则是人在存在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一个只探究“Why”的人,也即整天只琢磨人为什么活着的人,如果不调整心态,不磨炼本领,那他在现实中的能量会受到限制。一个只考虑“How”的人,不问事情的根由,不学习知识和方法,那他可能是一个无所追求的乐天派。一个只用手段和工具的人,缺乏积极的人生指引,没有适当的信念,他可能会促进社会和组织的进步,也很可能适得其反。“利其器”能否“善其事”,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为什么要利其器?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利其器?

如果用旅行来比喻人的三端。我们要计划一次远行,首先要清楚去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这是找到“Why”的过程;其次是我们应该在旅行中保持什么样的心态,或者是想收获什么样的感受,确定内心深处的“How”;然后考虑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到达目的地,怎么样才能得到想要的感受,选择并决定“What”。当目的地清楚了,原因找到了,内心想要的感觉确定了,就开始计划时间,准备远行的装备和手续。教练提倡“对人不对事”,是从人生三端入手,弄清楚对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心态,然后激发他调整心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人的问题解决了,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人本教练模式是西为中用,古为今用,人生三端暗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人”字之首乃“因”(见下图),人生中的为什么,人生究竟要到哪里去,人从何处而来等问题,其实就是“因”; “人”字之捺是“道”,内心修炼,自我素养,诚意正心,都包含在“道”中;“人”字之撇是“术”,术在甲骨文中指道路,《广雅》也记载术为道路:“术,道也。”术就是到达目的的路径和方法,术是我们拥有的技术和工具。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世界上的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在人本教练模式中,道指人内存的因素,因就是道所效法的自然,人的因是自己的生命根由和状态。而“效法”一词是方法,是为术。一个完整的人,道术统一,统一于因。

人生中的很多“Why”“How”和“What”比旅行更难,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当教练确定了这个模型之后,就可以很清晰地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运用教练技术层层推进,在与被教练者的沟通中逐渐发现他内心的所想和所要。一旦人生三端清晰地浮现在被教练者的心中,他就可以把目标当成起点,以终为始,有条不紊地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三节生命计划

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生都在赶路,曾经的路永远消失,路始终在脚下,路向未来延伸。知道方向的人,在人生的空间坐标中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将向何处去,知道为什么向那个方向赶路。不清晰方向的人,对自己的位置混沌不知,也不知道未来去向何方,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做什么的,无论他是什么职位,无论他是贫还是富,他的生命都离不开人生两面和三端的模式,他的人生轨迹肯定在因、道、术相辅相成的关联中走下去,在三者的内在结合中刻画出人生的轨迹。“因”让人们明白轨迹的意义和延伸方向,“道”凝聚了人们的信念和心态,“术”是人们赶路的方式和借用的工具。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形成自己的心态,内外并不缺乏,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不少人会停滞不前呢?关键在于他是否了解自己,是否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是否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的心态是与他所想的一致,还是与他追求的背道而驰;他所拥有的技能,所采取的手段是否始终朝向他自己追求的方向。当做了这些区分并找到答案后,人们就会明白:停滞不前的人,对自己需要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并不清楚,缺乏的是自察自知。

自察自知就是明白人生的两面和三端,其中最本源的动机和原因在于人的“Why”(也即“因”),这也是教练有存在必要的根源。“Why”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的牵引力,是决定人生去向的路标,它们同时也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石,承载着人的“道”和“术”。人本教练模式在探索“Why”时,将其归结为人们的生命计划,有方向性地探索人活着的意义和目的。

简单地说,生命计划就是在生命的空间坐标中,找到意义和目标,为人生订立一个清晰的方向。生命计划包括愿景、价值、目标和成果四个方面(见下图),它们组成一个结合宏观和微观的系统,包含着人生的意义、方向和现实状况。生命计划帮助被教练者清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省却生活中不必要的工作,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检视阶段性的成果。

教练支持被教练者,有时候可能是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也许时间会很短暂。但是作为教练,可以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地教练对方的那一刻,完全有能力贡献更多给对方,甚至影响到他的一生。这就是教练要帮助对方探索“生命计划”的原因。

方向感强的人一定是有愿景的人。愿景是有愿望的景象,《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说:愿景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开始时可能只是一个想法,然而一旦发展并获得强烈的认可和支持时,就不再是抽象的东西,人们把它看作是具体存在的。总之,愿景是发自内心的意愿。《追求卓越》一书对愿景下的定义是:“愿景是从未知走向已知的心路历程,也就是把目前的事实、希望、梦想和机会融合在一起,所创造出来的未来。”愿景绝不是预告未来,而是勾画未来的蓝图,从而勇敢地在现在采取行动去创造未来。

愿景是一幅心灵地图,最终指引着人们的脚步。人们并不是从小就有宏伟而远大的愿景,只有当人们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激发,找到心中真正渴望的东西,发现了真正想成为的样子,愿景就开始逐渐清晰地浮现,产生强大的力量,牵引着人们奔向激动人心的图画。愿景像磁场强大的地心引力,无论你在地球的什么位置,总是无法抗拒它的吸引,愿景越清晰的人,力量就越大。第五章的领导技巧中,将介绍挖掘愿景的方法。

在世界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是很独特的个体,人的存在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关于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持有不同的看法。

英国哲学大师罗素认为:“关于‘价值’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之外。那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所谓价值,也就是你所挑选的意义。”美国新实在主义者培里说:“价值是欲望的表现”, “是兴趣对象的任何东西事实上都是具有价值的”,也即欲望和兴趣决定价值。

对价值的本质,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教练关心的是人们的心态和行为究竟是受什么样的价值观驱使,价值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道路和未来的。在教练领域,价值永远都具有相对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一种事物好不好,有无价值,是相对于一定的人而言的,同一社会现象,对不同的人,其价值往往不同。

对人生道路方向相反的两个人,教练帮助他们看到,为什么他们会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是什么在驱动他们的脚步,也就是说让他们看到价值和道路的内在联系。教练只是客观地反映联系及产生的结果,不会评价两人谁对谁错,把决定的权力留给对方。

如果将人生比喻为一幅拼图,愿景就是整幅拼图要成为的图画,它的样子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拼图必须一块一块地拼,人们成长一岁,在一岁的位置拼上一块,到了20岁的时候,在20岁的位置拼上另一块,人在不同的阶段,完成拼图的不同内容。要想实现心中的图画,就要考虑先拼什么,后拼什么,相互之间如何连接,换言之,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步骤。

目标将愿景变成现实的阶段性方向,是人们决定下一步去向的行动依据。教练将运用厘清目标的步骤及设定目标的领导技巧,帮助对方为愿景设定长期的和短期的目标。这个步骤和技巧,将在以后的章节阐述。此处提出来的目标,是生命计划中的一个个靶心,让人们有瞄准的方向,从而射出有效的一箭。

当目标是人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标时,他才会有最大的动力去排除各种障碍。教练的过程会碰到各种事件,教练不能满足于明确在事件当中对方想做到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想做,是什么令对方有这个目标,这样将目标与愿景和价值进行连接,才能够做到真正厘清目标。

有了拼图的目标,还需要将图块拼上去,才能够逐渐让愿景成真,成果是必不可少的。成果提供一个检视目标的尺度,也反映出行为的有效性。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果是愿景实现的累积性元素,点点滴滴的组合最终呈现出美丽的人生图画。在人类的重大发现中,成果本身还具有研究、借鉴和启发的意义与价值。

在目标和成果之间,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行动,行动是把目标变为成果的唯一途径(见下图)。行动是一个转换器,把人们想象中的愿景和目标转换为可以触摸得到的现实,计划行动是教练的一个步骤,是教练产生实际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生命坐标中,愿景、价值是人的内在地图,愿景告诉人们未来在何处,价值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向某个方向奔跑,目标和成果让人们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在坐标平面上留下行走的痕迹和生命的印记。教练的焦点在人,不仅仅关注对方的成果,更关心这个人,关心他生命计划中的每一个部分。第四节教练之“道”

教练的过程是洞察心态、探究原因的过程。《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们还加上一句,“道生而行正”。教练帮助被教练者自己去看到他的“本”,也就是他存在的原因和目的,继而生出他的“道”,然后他所作所为的方式和方向正确无偏。“道”是内在的素质,人本教练模式认为“领导力”是教练的“道”,并且在本书中会重点探讨教练的领导力和领导技巧。为什么如此突出“领导力”在教练中的作用?我们借用调适性领导力的概念来阐明。

调适性领导力

我们用病人看病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调适性领导力。病人去医院看病,一般会碰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病人把症状告诉医生,医生开药,说只要按照药方服药,很快就会康复。一般的看病就是这样一个过程,病人完全相信医生,医生也很自信自己的诊断和开出的药方。这种情况下,病人的期望很实际,希望医生能提出解决之道,将病因确实找出并加以治愈。病人依赖医生的专业知识,并将部分责任转移到了医生的身上。医生则依赖病人的信任、满足程度与付款的意愿。

第二种情况,医生将问题找出来了,但没有提供明确的根治对策。比如医生诊断出病人是心脏病,开出了药方并指导病人服药,医生只是提供了一个提议,并没有说按照这个药方吃药就一定能够康复;相反,医生强调病人要注重饮食和运动,心情也要舒畅,这对治疗非常关键。医生心中或许有解决方案,但他并不是主要的执行者,他只是做了一部分的工作。主要的执行者是病人,他必须评估医生建议的得失,自己创造出解决的方案。比如什么才叫心情舒畅?饮食和运动的平衡点是什么?都得靠病人自己做出判断和实施。如果病人对自己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医生也对他的病情无可奈何。这种情况下,医生和病人对解决问题都有责任。

第三种情况,病情是医生也没有见过的疑难杂症,找出病因困难重重,医生以往的经验派不上用场,而且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这个时候,医生的办法是与病人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探讨,共同学习来寻找问题所在。找到问题后,再一起来学习,找到治疗的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双方的沟通是及时和开放的,医生根据病人的反应来随时调整方案。

上面这三种情况包含了技术性问题和调适性挑战两个概念。调适性领导力是哈佛大学教授隆纳·海菲兹提出来的。他认为组织面临技术性和调适性两种不同的环境与挑战。在技术性环境中,组织面临的问题和解答的方法都相当明确,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告诉成员,成员遵照执行。在调适性的挑战中,问题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组织需要共同学习来应对挑战,调适性问题往往是没有现成答案的系统性问题。技术型领导强调权力,企业按照领导的旨意运行,调适型领导注重调适,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和职责交给全体成员。

下列表格列出了病人看病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医生直接告诉病人治疗方法,病人遵照执行就行了,是技术性问题。第二种情况,医生同样告诉病人治疗方法(开药方),但是病人要自己调整和进行判断(注重饮食和心情等),而且病人自身的情况对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技术性问题和调适性问题并存。第三种情况,以往的经验在新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双方都不知道答案,甚至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需要双方在互相鼓励和学习中寻找,这就是调适性问题。

海菲兹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从看病的过程中看到了技术性和调适性的差别,但调适性领导力不是专门为精神医学提出来的,而是适用于整个社会,当然也包括企业。海菲兹的研究结果有普遍的实用性,因为他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从事了十余年的领导教学和研究,同时还负责该校的领导力研究中心,为政治、经济及非营利性工作领域提供战略战术。这些专业背景让他的研究见解独到,适用性强,对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调适性领导力理论对传统的领导观念有所厘清,也提出了新的社会契约与公民生活的主张。

传统的领导者大多是技术性的领导风格,他们拥有超凡的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任务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成员,并督导大家执行解决问题的方案。领导者和员工都相信领导者的经验和能力,在习惯性的指令和服从中,领导者成为权威,形成了给方法的行为模式,很少征询下属的意见;成员成为服从者,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领导者的经验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安全性和发展方向依赖于领导者的权威。

在过去那种市场竞争不大的环境中,变化在缓慢中进行,或者很久都没有大的变动,权威的作用是明显的。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瞬息万变,很多新生的事物没有人经历过,在人们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就来到了眼前,就像滚滚而来的互联网浪潮,对所有人都是新鲜的,以前经营企业的成功经验可能就是经营互联网企业的一种障碍。

可以想象,用技术性的方法去解决调适性的问题,会出现什么结果。就拿看病的例子来说,一位患疑难杂症的病人去看医生,医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说是某种疾病,然后给病人开药方,保证说药到病除,病人则习惯了医生的权威,也没有任何怀疑,结果就可能会加重病情和延误有效的治疗。

遗憾的是,习惯使用权威的领导者,热衷于发号施令,往往看不到这种变化,更没有意识到技术性和调适性的差别。在现实中,情况愈困难,人们越倾向于求助权威,寻求无须自己做任何调适的解决方案。人们只想得到答案,而非面对问题,对于需要面对调适性工作的现实,人们会选择逃避,转而寻求权威来为他解决困境。

病人生病的时候,总是希望医生很肯定地告诉他什么时候能够医好,因为过去就是这样医好病的。习惯被权威驱使的人,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希望权威告诉他下一步该怎么做,因为以前领导就是这么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权威领导者不断给方法,把自己变得很有控制力,团队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权威的能力和正确性。团队成员对领导的权威性越服从和认可,就越变得更加无能为力和不愿意承担责任,对领导给方法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领导者在众人的高期望之下,一方面有使用权威的习惯,一方面有维护权威的需要,碰到问题就赶紧找方法,结果把注意力放在提供技术层次的答案上,忽略了外在的变化和真正的原因。

当权威领导给出的方法几次失效后,人们会怀疑权威的能力。但是,由于长期的依赖性,会出现矛盾的组织心态:人们希望权威来领导,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另一方面却又排斥他的领导,认为他的方法并不能带来出路。排斥心态积累到一定程度,组织就出现了人浮于事,表面上对领导者应承得很好,实际上却不去执行。在调适性领导中,组织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具体,领导者也许能够找到问题,但是未必知道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没有人是权威,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面对各种价值歧义所引起的冲突,了解采取各种解决方案必须付出的代价,学习调整并修正自己的信仰、行为和价值观,然后针对外在环境的变化,拟订行动计划,逐步付诸实施。在调适性的环境中,企业成员才是主体,领导者不过是他们合法授权的代理人而已。

从以下表格中,可以对比技术性领导和调适性领导的区别:

在现代组织中,调适性的问题越来越多,用权威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现代人力资源中提到的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要我做”一般是迫于外在压力而不得不做,即使做了工作,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我要做”是我愿意去做的,我是主动的,一切行动和结果自己负责。这个转变不是技术性领导能解决的,一定要用调适性的方法,让对方转变心态,看到“我要做”的正面意义和将产生的价值,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从技术性领导转型为调适性领导,既要有给方法的能力,也要具备调适性领导的能力,这两者都很重要。

教练之“道”

人们面对变革的挑战时,会出现压力,传统的解决压力的办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技术性的方法去应对挑战,压力降低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挑战依然存在。另一种办法是在重压之下采取逃避策略,逃避工作,逃避挑战,人一旦逃避,压力就转移到其他面对挑战的人身上,自身压力降低了,但同样没有正面而彻底地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有效方法:在人们达到忍耐限度之前,开始进行调适,调适信念,调适心态,以适应变革的环境,同时在调适的过程中找到有效的方法。变革带给人们威胁和不安,调适性就是让人们直面威胁,将威胁带来的矛盾公开,从而推动人们积极适应环境,开发新的角色关系,找到有创造力的方法。当人们采取调适产生新的解决方案后,挑战得到克服,压力自然降低,学习已经开始。(见下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