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适可而止吧:一群日语系青年的成长故事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9 20:12:28

点击下载

作者:孙爵(著)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就适可而止吧:一群日语系青年的成长故事集

你就适可而止吧:一群日语系青年的成长故事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你就适可而止吧:一群日语系青年的成长故事集作者:孙爵(著)排版:吱吱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0-01ISBN:9787547722831本书由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Part 1向前一跪毕业三年,接触过的不靠谱公司1.头衔公司

入职第一天,就封你为大中华区销售总监,或者全球发行战略副总裁、全国市场委员会主席。

然后没有手下、没有预算、没有资源、没有关系,就一个电话,就尽情施展吧,如果再倒霉点,可能连底薪都是责任制的。

曾经在一个金融类公司做客服,名片上头衔印了三行半,从英国的一个金融机构开始,还有一个澳大利亚的什么监管机构,然后是交通银行和证券公司,之后是我们公司,最后是产品的大中华区总咨询、客户服务部执行经理,这么多头衔底薪才1800。

那时和一个校友聊天,问我待遇如何,我就说1800。

那校友说,就您这职务,1800想必是美元吧?绝对是在黑我。

还有一些真实案例。一老乡在北京做销售,当业务员,底薪3000,做了一年升到副经理,底薪变成1700。

我是日语专业,我班有个女生,做一个日本化妆品公司的翻译加讲师,乍一听特别高端,其实就是推销员,把日文说明书翻译一下,讲给别人就成了。

还有一个哥们儿,是日本驻华辽东区地产运营副总裁,其实就是给在大连的日本人租房子——二手房中介的日语版,底薪2500,公司就仨人,一个总裁,两个副总裁。

还有一个哥们儿,做中日蔬菜贸易,往日本卖菜,一个订单至少几亿。我对他刮目相看,一出手就几亿的人,我在QQ都不和他闲聊,人家一分钟几十万上下,就别打扰了。

他自己说订单几亿,其实和他一毛钱关系没有,一个月底薪就3000。2.唱歌跳舞公司

这种公司,往往领导者比较年轻,自以为管理方法特别,没事就找谁唱首歌,早上大家跳个舞,午休搞个捉迷藏,下班玩个猜谜语,那真是青春快乐我做主,阳光少年就是我。

我待过一个企业,上午10点做广播操,这个倒可以。后来换成跳舞了,跳徐怀钰的《向前冲》。此外,我还跳过《Go West》和《爱情大魔咒》,还好是英文版,要是赵薇那个就更傻了。

一个同学,比我还倒霉,他住的房子楼下是发廊,员工早上在店门口跳舞,跳陈冠希的《三人舞会》,他被吵醒之后,去公司再跳这个歌的韩文原版舞。

那节奏也很傻,“哦吼哦,哦吼哦,哦吼哦吼哦哦”。

反正对于这种活动,大部分人还是持应付的态度,不过有些兄弟姐妹,那真是完全嗨起来了,跳得叮叮咚咚的。

真是上学的时候在寝室没二够,还得惯性几年。3.死活不发钱公司

这种公司不是不好,只是天天发一些没用的福利,什么大米、白面、罐头、蜂蜜、洗发水、微波炉、电水壶、自行车、打印机。

什么都发,就是不发钱,这谁受得了。

我一同学,就是在这种公司工作,家里堆了一堆没用的,后来感觉碍事,就送人,厨房用具都给心仪女生了,那女生还挺高兴的,他一看来劲了,后来公司发啥都送她。

一次发个电子秤,称体重的那种,也送那女生,那姐姐那段时间正好体重涨停,我那同学拿着电子秤去送,据说吃了闭门羹。

我遇见一个公司,天天分零食,然后还不让吃。

那个经理是个女的,天天在淘宝买吃的,那快递员,一会儿来一趟,送小吃、送酸奶。

当然这不算什么福利,不过也够贱的。我觉得福利是这样,如果工资很高,员工不缺钱了,发东西就发吧;如果工资比较低,还是多用钱体现吧,公司发的东西又用不上,弄得员工天天在淘宝卖东西折现。4.抠门公司

这个肯定是大家最讨厌的,我也遇见过,夏天连空调都没有,弄个大盆放些冰块,用风扇吹。

给过年不回家的员工发饺子,不过领取饺子要开证明,自己家没有饺子的证明,不知道怎么想的。

组织员工考试,报名用身份证复印件,公司打印机不让用,员工自己出去花钱复印。

说是加班到晚上12点以后,回家打车公司报销,然后每次都加到晚上11点55分。报销?对不起,没到12点。

有些基层员工,工资才1000多点,还交社保,扣了社保,就剩不到800的工资了。该正规的时候不正规,该变通的时候瞎正规了,工资这么少,三个月饿死了,社保给鬼用?交了房租,吃饭只能去山里打猎了,或者不吃饭,吸日月之精华,真是天人合一了。

凡是这种公司,辞职不用想。5.老板梦游公司

老板一年来公司不到两次,除了几个高管,剩下他都不认识,然后来公司吧,还丫的瞎指挥:让司机去做翻译,让翻译做财务,让财务下来看车位。

一次我在电梯里看见老板,就说:“早啊,王总。”

老板不认识我,也不问我是谁,就说:“哎哟,是你啊,那个微电影项目的歌手,歌练得怎么样了?”

我刚想解释,我是个毛歌手啊。

然后老板电话就响了,说个不停,我也懒得解释。后来日本的合作公司代表来公司做客,老板带着他们在公司走,到我这儿,老板还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歌手。”

日本人一向傻客气,说:“你要用心去唱,太君我包销量。”

因为他说的日语,老板还翻译给我听。

我说:“我大概能听懂。”

老板说:“好,会日语啊,在公司能用到的地方多了。”

我说:“我是公司的信函翻译。”

老板问:“那,歌手呢?”

我哪知道啊,我又不是他经纪人。

这时经理看不下去了,说:“歌手在家录歌呗,一个唱歌的在公司待着干吗啊?”

老板呆呆地说:“哦。”

我一同事比我还逗,一次和老板喝酒,喝到半死,称兄道弟的,差点结拜。

没过几天,他去老板屋里送材料,老板竟然说:“谢谢你,请问你贵姓?”6.什么都做公司

这类型的公司就是员工什么活都做,乱做一通。比如我后来转做文字方面的工作,职责是文案策划。

真是做出花来了,写过墓志铭,写过歌词。

墓志铭那个经理出去装李白,非要帮别人写,写了1000多字。写这么多字,秦始皇啊?直接弄个ipad放坟前算了,弄个电子书加PPT。

后来家属说不行,最多150字。经理让我改,把他的1000字浓缩一下,取其精华。我直接全删了,重写,大概100字。经理非要加上他的内容,结果又增加了500字。

不管多少字,我都服了,文案还得做这个。

写歌词更逗。一个三四线歌手,写本书,想出版,经理给他落实,就算认识了。

歌手最近写了几首曲,没有词,经理让我写。懂不懂啊,歌词那是谁说写就能写的么?

我也不管,找我写,就写呗。我说,把曲子给我,咱们走起来。

歌手不给曲子,说是绝密。没有曲子,让我凭空写词。我居然还写出来了,他还真唱,弄了个小型歌友试听会。

他说,他一唱,大家就都睡着了。7.骚扰女生公司

兔子不吃窝边草,有些老板总是意淫自己公司的女员工,都成功人士了,下到“足疗”,上到“天上人间”,自己玩去呗,非要在公司搞。老板的儿子也就算了,他不知道创业的辛苦,老板自己玩自己的产业,不知道想什么呢。

大四时很多女生去面试,老板就问能接受潜规则么?

有些没当场问,事后发短信问,想得到这个工作要啥啥啥,你愿意么?

女生好像全拒绝了。

有一个女生,很漂亮,做市场方面的工作,自己公司的人素质都高,但是客户不行,总是动手动脚。这女生也挺有心机,一直应付着,还不吃亏。

她说,她有底线,就是让摸手,随便摸,过界就报警。

有一个老头,在酒座摸手摸了几个小时。

每次同学聚会,她都一身正气,振振有词地说:“本姑娘只让摸手!别的没门!”

我想,美女你真是有雅量啊。

还有一个软淑萌,英语系,大学时特花痴,总想嫁给欧美帅哥,毕业做外贸方面的工作,总被老外骚扰,公司一聚餐就要灌她。

然后就不花痴了,尽量不接触外国人,却被本国同事缠上,辞职换了一个公司,和日本有关的,居然又被日本人意淫。那个日本客户,给她发邮件,她看不懂,在QQ群里喊人翻译。

我就接手了,一看写了一堆废话,一起工作很开心,最近日本的天好蓝,中国的天也好蓝之类的废话,最后一句是关键,字面的意思是:我们能进一步加强“合作”么?

我结合语境,翻译为:鉴于我们的友情,我能上你么?

软淑萌就说:“啊!怎么全世界的男人都这样啊?”

我说:“你想自夸一下漂亮,也不用铺垫这么多情节吧。”

然后就被拉黑了。8.面试问傻缺问题公司

面试最讨厌的问题1:你怎么了解到我们公司招聘的?(明星企业除外)

还用问么,智联上看的呗,还能是我夜观天象看出你们公司缺人么。

还问得神秘兮兮的,满互联网都是你们公司的小广告好么。

面试最讨厌的问题2: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求职?(明星企业除外)

因为,你们公司给我打电话了,其他公司没回我简历。

现在找工作不大量投同类职位,能找到么?还以为自己是谷歌、微软啊,谁天天关注你们招聘不。

公司在百度一搜,都是差评,还想让人说是公司粉丝么?

直接进入面试不行么?

面试最讨厌的问题3:为什么离开前公司?

因为不满意呗,这还用问。或者是人往高处走,还能是什么原因?

还能是钱发太多了,不知道怎么花了,闹心了,想换个工资低的么?

虽然了解应聘者的过去,有时也很必要,不过他会说自己的不好么?

他也知道不该说前公司不好,最后说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你们还百听不厌了。

还有一些公司想显得自己有个性,面试不谈工作,聊一些别的,这样从侧面下手也是一种办法,不过问的那个问题简直太低级了。

我被问过:“你偷菜么?”

我以为这么有个性的公司,指的一定不是QQ农场的游戏,应该是某种隐喻,我问:“什么偷菜啊?”

面试官还很火星地看我说:“QQ呗,你不上网么?”

第一次来北京面试,就被面试官教训了。

他问我心理价位是多少,因为换工作领域了,我说:“2500到3000就行吧。”

面试官叹了口气说:“你刚毕业么?”

我说:“不是啊。”

面试官说:“那你要这么低,这些钱在北京活得了么?”

我说:“慢慢来。”

面试官说:“这不是快慢的问题,是要有自信!”

我说:“你说得挺有道理,请问你们公司的待遇是?”

面试官说:“2000。不过以后的发展,我跟你说啊……”

我想,咱们还是拜拜吧。

还有的可能大家也见多了,从面试就开始吹:去年公司盈利几百亿;年会出游去年去三亚,今年去澳洲,明年去南极领养企鹅;等加拿大的地批下来,一人一个高尔夫球场;一个月买奥迪,三个月开奔驰,一年迪拜自建房。

然后你问:“老板,工资多少钱啊?”

答:“实习800,转正1200,外加全勤200。”

还有一种公司,聪明一点儿,给的工资低,但是不说找你来上班,而是说咱们来创业!

创业,你听见没有?这个厉害了,创业你就要承担风险,准备拿低工资,或者没工资。

这种情况,就让他自己嗨个够好了,现在啥人都以为自己是下一个马云。9.开会总结心得公司

这个也常见,每天早会全公司人员一起开,然后各小组开小会。晚会也是先集体会,然后小组会。周五还有周例会,还有月度大会、季度大会,等等。

而且还时不时地叫你去办公室开会,这还只是开会,还有总结呢。每天都要总结工作,登录那个破OA系统,网络还总掉线。写每周的工作日内,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心得。有些人每天都能总结出来一堆,真心佩服。

去的第二家公司,第一天上班就赶上月度大会。我所属的那个小组,上个月业绩倒数第一,经理让我总结原因,我哪知道上个月怎么干的。

来北京之后,公司组织去KTV唱歌,经理唱了一曲《我相信》。

唱之前他就说,希望大家能好好地体会这首歌,唱到一半居然暂停了,让大家拿麦克风轮流发表心得,大家都目瞪口呆。

经理还要求我们天天想:我是谁?我们是谁?

在办公室经常用曹操的口吻问:“我们是谁?”

精神分裂啊,天天想我是谁。

一次开会讨论项目,做品牌策划。

经理说:“比如长城,长城就是个品牌,它为什么是个品牌?”

让一同事总结,那同事就回答一个字:“长。”

经理说:“还有呢?”

同事说:“除了长,还有什么啊?”

我觉得是很精确的回答。

然后经理又换人总结,最后什么“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都弄出来了。10.无理要求公司

就是每月给你发1000的工资,却要求你做出月薪10000的业绩,这种公司里的领导想一出是一出。

只给你张到威海的船票,却让你去釜山买泡菜,等你快到釜山了,让你去横滨再买个寿司。然后你讽刺地说:“用不用再去纽约给你来个汉堡?”他还豁上脸了,说:“行啊,麻烦你了,顺便再去趟新泽西呗。”

夏天的时候,帮人做品牌策划书。一个汽车配件公司,都没听说过,成立六年,亏损四年,要求做出丰田广告的感觉。

安排我做,做完经理说:“不行,丰田的感觉没有出来。”

我说:“那不是胡扯么?”

经理说:“那丰田怎么就能做出那种感觉?”

我说:“废话,那是人家丰田!这是什么破企业?”

经理说:“你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汽车产业的宣传片,要震撼的感觉,你脑中能出现什么词?”

一个做策划的同事说:“车震!”

我笑抽。

然后又重做了一个,经理又说不行。

我说:“小的江郎才尽了,经理您做一个,垂范一下。”

经理很不高兴地做了一个,做完给我学习用。

不过客户把经理的策划案否了,说完全不着调。

还得重做,又是我亲自来。

真是做出丰田的感觉了,模仿呗。

客户说:“这不是我们的风格啊。”然后改成他们的风格。

客户说:“没有丰田的感觉啊。”

先后改了10次,目前还在等待答复。

还有一次帮一个美容机构做文案。

就是想一个词,想不出来。经理说:“想一个形容女性美的词,一定要震撼,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

大家把汉语的词都想出来了,经理说:“不行,还是没有挖掘到极致,有没有一个极致的词?让人一听眼前就有画面感?”

那个做策划的同事又说:“一看就硬。”

的确挖到极致了,经理又不敢用。11.挂假招牌公司

这种公司最坑,特别是对于应届生来说。

什么微软数据处理中心,IBM客户呼叫中心,百度运营推广公司,千百度公司……名字里都带一个明星级企业,其实和它们任何关系都没有。

就像什么“北京大学人文学院”“清华大学海南继续教育学院”这种感觉,同学里一群戴着IBM、戴尔胸卡的,一个月工资就1500。

我大四的时候就遇见了一家号称花旗银行分部的公司,就是所谓“伪美企”,给人家打个下手而已。因为他们让我去上班,我就连课都不上了,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进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是花旗银行这种美国金融大户。

上学成绩一直不好,还没毕业就去这种企业,谁能不去,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书呆子女生,都来请教我如何找工作了。

那时我还年轻,难免有些高调,老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去上课,说快考试了。

我说:“上什么课啊,我忙着呢。”

老师说:“上班就请假,咱不着急赚那点钱,一步一个脚印,先毕业再说。”

我说:“咱们学校那破毕业证和花旗银行的职位能比?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怎么选。”

然后老师再没过问过我。

两个月之后,我知道被骗了,不是真正的花旗银行,只是外包的一个数据处理中心。待遇低、工作无聊,就是中学生都能做,估计再过几年,电脑自己就能智能处理了。

我就辞职回去考试,结果考啥挂啥,毕业告急。

我跟老师说:“老师您看清楚,是我啊,您不能让我不过啊,我这四年跟着您,那是死心塌地啊。”

老师说:“滚,赶紧去办补考!”

这个给毕业生当教训吧,遇到这种企业,先问清楚,别被骗了。12.“精溢求精”公司

有两个成绩优异的日语系男生,去了一个日本的动漫公司做翻译,听起来很美好吧,内容更“美好”,给黄漫画翻译对白。

日本人的漫画就是好啊,太逼真了,那两个男生,一天八小时上班,七小时下面支起小帐篷,时不时去厕所缓解压力。白天这样不说,晚上更是春梦了无痕,真是“精溢求精”,感动天感动地了。

当时一个月工资3000到4000,刚毕业在大连算可以了,不过要先拿出1500交房租,然后花1500补肾,六味地黄丸当爆米花吃。

同学聚会吃火锅,不是吃当归狗鞭锅,就是吃什么老鳖滋补锅。

我们都问:“怎么了你俩?当‘少爷’了吧?”

周末去两位“黄图哥”家串门,一个在床上躺着,一个在沙发上躺着,聊着聊着就睡了。

后来实在挺不住了,辞职。

真好奇他们的辞职报告是怎么写的。13.形式主义空前强大公司

注重形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很多老板只看结果。即使你天天自愿加班,到最后什么也没做成功,估计老板也不会高看你一眼。不过还是有空前注重表面工作的公司,老板在的时候,都忙得和孙悟空似的,老板一走,人人刷微博和淘宝。

以前有校友在某名企上班,主管要求男职工都剃平头,办公室里的男的,脑袋都和显示屏一个形状。

还有一个校友,在办公室穿拖鞋,因为他皮鞋太臭,被主管拿着从写字楼扔下去了。下班他穿着公司的拖鞋回的家。

我就职的第二个伪日企,每天早上8点,全体起立,面向东瀛,由日本人带头,高呼五句日语口号,最后行鞠躬礼。

上个月,一客户邀请我们去参加一个活动,这客户是位老先生,喜欢传统文化,见人就鞠躬示意。经理知道我在日企工作过,要我去参加活动时,来一个日本最标准的鞠躬,展示一下公司的涵养。

老先生真有涵养,在现场门口,见到来宾就鞠躬。经理也还礼,动作完全不行,我就过去来了一个,老先生一下就抓着我了,我以为他想问我,怎么修炼的,鞠躬这么标准。

结果他说:“唉呀,小伙子,你鞠躬为什么有一种谢罪的感觉啊?”

我当时就笑了,这些年跟着“太君”,真是影响到气质了,老先生真是一叶知秋。

其实这些还好,算是企业文化,如果做得好,真有效果。

最恶心的,是假装忙公司,天天早到晚走的就是好员工,一个文件能写一周的才是认真负责。要是一天写完、下班不加班的,就是心思不在公司。一个PPT做30页主题明确,是没用心做,做成100页不知所云,才是用心了。14.待猝死公司

现在竞争压力大,难免加班。不过要看怎么加班,有没有意义。比如说明天客户就要了,那就是熬通宵也得干。但是客户后天要,今天通宵,明天在家睡觉,那通宵的意义何在?还不如今天正常下班,明天白天再继续做。

加了一个球迷群,里面有个设计院的哥们儿。天天早上上QQ都看见他凌晨在群里喊,有人在么?然后白天他还在线聊天,真是猝死的节奏!

感觉我们这代年轻人,身体素质真是差。10个人跑1000米,能累死3个。

经常听说白领猝死。我就说,一定是有人捡到死亡笔记了。

公司一加班就吃吉野家,喝红牛。我从来不喝红牛饮料,怕刺激神经,脑溢血了。最害怕的就是,晚上下班的时候,看见吉野家的送餐人员在公司门口。

公司有个哥们儿,天天加班到凌晨2点,一般就睡在公司了。

这哥们儿一天一包半烟,食欲不振。他租的房子,邻居是做“足疗”的,不睡公司的晚上就偷听小姐聊天。小姐一般家世都比较惨,小姐妹们在一起诉苦。

这哥们儿是个文人,多愁善感,在隔壁听得泪流满面,弄一瓶小啤酒,一夜未眠!第二天还邀请我,晚上去他家,偷听小姐聊天。

我和同事经常说,这哥们儿说不定哪天就猝死了。

周末的时候,几个小时不见他发微博,就打个电话,看看挂了没有。经常是欠费停机。然后,我就去他微博评论,别文艺了,先把电话费交上。15.当你是野人的公司

这类公司的领导总以为自己很高深,有文化,员工都是头上插鸡毛的野人,不管说什么,都要问:“理解了么?我这么说你能懂么?明白我的意思吧?你好好琢磨一下我的意思。”

你自己讲没讲清楚不知道么?我们不理解,也是因为你没讲清楚。

不过现在的应届生啊,也是很让人晕。年初新来个毕业生,让我带,也没什么工作,我就找本书给他看,然后让他写个读书笔记。

这哥们儿第一句话是:“我觉得作者的写作动机是……”

动机?我又没让你看《杀人回忆录》。

做一个讲企业管理的PPT,他用的背景图片是黑猫警长,还问我经理怎么评价。我就先晕了,好么?

这小男生的确很喜欢文化行业,还是个诗人,大学写了很多诗歌、散文,还给我看,让我帮他联系出版。

水平的确不敢恭维,我就安慰说:“写得不错啊,我这关你是过了,不过出版社那边,据我了解,不喜欢这个风格。”

他就反问我:“难道出版社不想换个风格么?”

我说:“可能不想吧。”

他沉默了很久后,用绝望的眼神看着我,说:“哥,我想哭。”

我想死。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

我一位同学作为IT行业的精英,他说现在连一晚上撸两管的力气都没了。

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我同事说他心脏都不跳了。

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从来没有同学打电话让我推荐书籍或者电影。

一旦找我,不是问怎么办证,就是问怎么找替考,在哪打印小抄之类的。

我的确和办证的打过交道,那时大四实习,公司求贤若渴,人事部敦促我去办假证转正。算我给公司办的,不是我个人办的。

替考我也干过,不过是帮一个英语系的哥们儿考日语二级。那是我学力巅峰时期,闭着眼睛都能过。可是遇见一个校友,让我给他扔答案,我连扔了三次,都打在他桌子角上,弹回我脚下,第四次我被老师赶出去了,考试成绩作废。

在学校考试,小抄我也拿过,不过都是别人送我的,质量太低,上面一点正儿八经答案都没有,我翻了10分钟,就看见1分的答案。一个单词,我自己也会。

所以我从没办过假证、找过替考、用过小抄。

记得2012年夏天,公司让我去参加培训,主讲人是一位知名的图书策划人,旗下有很多大牌作者。

不过他第一句就说:“大家换行业吧。干这行赚钱太费劲,你说××那小子,当年去我办公室谈出书,特别谦逊,现在给他发短信都不回,没意思。”

我们这儿没那么大牌的作家,也没有轰动一时的畅销书。不过也的确出了很多书籍,经常能在外面看见。

一次我同事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女生在读他操作的一本成功学的垃圾书,一个月就能写完的那种。

同事于心不忍,说:“这书不好,你别看了。”

那女生很不高兴地说:“你看过?”

同事说:“我写的!”

去年我还代笔编写了一本企业法律全书。我是日语专业的,不到两个月就编写完了。

作者是一个律师,他看了稿件说:“这书别人没法看呀。”

我听了心想,到底还是糊弄不过去,可能要删了重写。

律师接着说:“咱们这书写得太专业了,一般人看不懂,我看重新定位一下,给那些法律专业的学生看。”

我痛快地说:“好嘞!”

经理更傻,问我:“你抄袭了么?”

废话,不抄我咋写,我是干啥的你不知道么?就算我是法学院毕业的,一个月能写17万字?你说我抄没抄?

还有一次,他让我一周写了一份5万字的商业计划书,然后问我:“有借鉴别人的么?”

真是气死我了,有一点常识没有?谁能一周写一份5万字的商业计划书?我要是有这水平,早发财了。

他应该问我:“哪些是你原创的?”

答:“标题和副标题。”

因为身处文化行业,大家经常坐在一起谈文化,一次经理开会让我们谈谈各自大学的校训。

我还真记不住,再说我又不是啥名校的,弄那没用的干什么。

我说:“我们好像没有校训。”

经理说:“怎么可能,你们学校大门口写的什么?”

我说:“禁止遛狗。”

每次出新书,都能在当当之类的网站卖得不错。

其实都是公司自己买的,为了能上畅销榜,好让书店重点码放。

也是业内的一个惯例吧,自己先买一点,然后马上会有人跟风。

上次一个企业家出传记,因为名气不够,出20万做推广。

经理让我们写推广方案,我们说,就拿这20万直接买书吧。

一下就卖许多本,肯定轰动。

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前几天我陪同经理去见了一位企业家。

原因是企业家想学马云、俞敏洪出版一些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类的书,提高一下人气。

经理说:“交给我们,我曾经策划过一本畅销书,卖了1000多万本。”

我和搭档作为跟班,在旁边都没忍住,笑出声了。

1000多万本?一页算一本也不够数啊。

看见有利可图,吹牛连智商都不要了。中国有那样的书么?

多说个几万或几十万本也就算了,1000多万本,你写《哈利·波特》了?

当晚经理训斥我们:“带你们俩出来见见场面吧,唉,关键时刻给我掉链子!”

搭档说:“经理,你以后再跟客户说这种爆炸性的言论,最好提前告诉我们一声,没心理准备,真心憋不住。”

经理说:“我哪有那个时间?你们要跟上我的思路!不然差距太大根本不行。”说着,他一只手伸向天,好像摸着天的郭敬明,高亢地说:“我上天了,我上天了!”

周围所有人都惊奇地看着他。

我和搭档目瞪口呆。经理接着说:“我虽然上天了,但是你们跟不上,我就不能落地!知道么?”

第二次和企业家接洽的时候,由于对方对文化界不了解,问:“你们要价多少?”

经理说:“算一算啊,给你出几本畅销书,让你去央视做访谈,等等一系列套餐,300万!”

企业家说:“太贵了,我不玩儿了。”

经理后悔报价太高,连忙改口说:“100万!”

企业家直接走了,一下掉200万,明显没有诚意。

不知道经理怎么想的,还特意报高价,让对方砍价,去动物园买衣服去多了吧。

从300万到100万玩跳水,也就是我们这行业文明一点,要是做其他的,这么报价,等着挨干吧。

现在经理吹牛上瘾,看见大小企业家就要给人家做整合文化营销。

上次遇见一位女士,家里是在四川种猕猴桃的,现在压货两百多吨,没做好营销。

经理说:“交给我,给你出一本讲猕猴桃的畅销书,书火了,再包装产品。”

女士问:“怎么包装啊?”

经理说:“你不能把它当猕猴桃卖。”

女士问:“那怎么卖?”

经理说:“它是营养顾问,咱们这个猕猴桃就是好,买回家就是私人营养顾问,高端产品,有钱人家给小孩儿吃,补钙!”

我们办公室的人都听傻了,谁家孩子不喝奶吃猕猴桃补钙?后妈也干不出来啊。

经理学日本当年“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思路,提出了“一个猕猴桃带领中华民族崛起”的惊人言论。

经理一直敦促一个编辑,赶紧把方案做出来,好给女士过目。

那位编辑不论怎么做,经理都不满意。

编辑说:“就一个猕猴桃,我真找不到卖点。”

经理说:“你别想猕猴桃。”

编辑问:“那我想什么?”

经理说:“它们不只是猕猴桃,还是一个让民族崛起、让国家振兴的项目,你不激动么?”

那个编辑现在一听别人说猕猴桃就翻脸。

还听见经理上蹿下跳地跟他喊:“两百多吨,卖出去就是几千万,给你提300万,你不心动么?”

那几天经理就像朋友圈微商在招代理商一样,天天喊:“300万!300万!你不心动么?”

那位编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干了一阵程序员,觉得太无聊就来搞文字。

去年年底公司网站出了点问题,经理说:“唉,你以前不是程序员么,帮公司一把。”

那天我看见他在办公室狂敲键盘“啪啪啪”的。

我说:“写什么书呢,下笔如有神啊!”

他说:“别黑我,我在写代码呢!”

我快笑抽了,说:“你信命么?你注定要当程序员。”

经理还有一个毛病,总认为自己随便说点什么都是名言。

据说他的学校还是985和211工程的,我怀疑是911工程院校毕业的。

特别是开会的时候,他就用眼睛盯着我们记笔记。

真的没啥可记的,我一开会就默写日语五十音图。或者假想我是翻译,把他说的话翻译成日语在本上写。本来我日语都忘了,总开会,我又能去给人替考二级了。

我搭档就是默写诗歌,这周开会,我看他在写李白的《将进酒》。

经理总夸奖我搭档说:“看人家这态度,谁能记这么多笔记,看看多厚的一本!”

废话,都写成《唐诗三百首》了,能不厚么。

最近我和搭档在跟经理谈话时都拿着录音笔,他随便说点啥,我们都说:“太经典了,录下来。”

搭档把录音转到MP3里面,晚上躺在床上当笑话段子听,笑得直蹬腿儿。

我现在和搭档有了默契,经理一说话,我就说:“好!”搭档接着说:“非常好!”

上周经理问:“谁有苹果充电器?”

我顺口就说:“好!”搭档接我话说:“非常好!”

给经理干懵了,又问了一遍谁有充电器,我们说没有。

最近经理可能也有点察觉我们在黑他,我们一开录音他就不说话。

去年我们公司招聘了一个新编辑,很胖的一个小伙,看上去特别像江湖高人,偶尔带着礼帽,有点像庄聚贤。

经理就喜欢带他出去谈生意,在气场上给自己撑腰。

庄聚贤天天听经理口若悬河跟别人谈几千万上亿的生意,对经理是死心塌地。

这要是毕业几年的人,听了也就当一乐,庄聚贤刚毕业,人特别单纯,全信了。

他以为年终奖怎么着也得有个几十万,毕竟公司业务这么大。

也不能怨他,去年我知道的,就有五个过亿的项目。

庄聚贤毕竟就是一个新人,年终奖很少,外加一个烤鸭奖励。

这导致他心理落差巨大,当时痔疮就犯了,去了医院。

庄聚贤说他年轻的心灵,受到公司严重的打击。

前一阵看他QQ签名写道:“文化行业的人,就是一群自己屁股还在流血,却在教别人怎么治痔疮的人!”

我回复说:“好!非常好!”

经理的头衔特别长:××集团(下属)××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著名畅销书《×××》作者,×××文化发起人,×××管理学第一人,等等。

我看他名片都写不下,说以后就直接扫二维码吧,太长了。

一次开会,轮到经理发言,主持人居然说:“有请××集团主任。”

吓我们一跳,中间省几个字,官衔也变得太大了吧。

去年Facebook的桑德伯格出了本自传,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叫《向前一步》。

我觉得非常好,打算以后也出本职场的书,就叫《向前一跪》。

经理有一句名言:“你们先不要想着赚钱,先让公司赚,锅里满了,自然会掉到碗里。”还有,“不要把书当书,它只是一个媒介!”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啥意思,就像《天龙八部》主题曲《难念的经》里面唱的一句: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去年一个同事辞职,经理问:“为什么?”

同事说:“年纪不小了,该去做一些事业,争取功成名就了。”

经理说:“功成名就还不简单?下次出书,把你的名字写上,你就是畅销书作者,不就功成名就了么?”

每次开选题策划会,领导都再三强调不要给市场再添垃圾书了。

不过再怎么宣誓,最后出版的肯定还是垃圾书。一两个月,最多半年写出来的,能有什么好东西。

这次算是做一个大项目,最近发展得不错的某企业要出一本书。

该企业今年开年会请了一些娱乐明星助阵,明星逢场作戏,说了一些赞扬企业的话,都要写在扉页上。

据说还要请著名经济学家×××写个推荐序,不惜花30万。

后来居然有人(他们企业高层)说要请莫言作序。

我见过我们出的一本书,作者是个美籍华人,由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作序,不知道怎么整的。

一次看一本书,封面上印着释迦牟尼,难道是释迦牟尼作序?仔细一看,是“释迦牟尼启示”,虚惊一场。

反正买书的时候,封面写啥你都别信,多看看内容再买。

书名是《30天搞定×××》《价值百万的×××课》《×××不会告诉你的×××》这一类风格的,一眼都别看。

典型垃圾书的格式是:章节标题+一段引子+案例(朋友张、闺蜜李的故事啥的)+总结案例讲道理。

谁有这种书,赶紧别看了,送朋友吧。你朋友们都看这种书,你就是朋友圈里最聪明的。

不是开玩笑,有些书你们读过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从署名的作者到主编,到策划编委会,可能都没参与这本书的写作。

比如上面说的那本法律书籍,一旦读者知道真正的作者是我,估计能气吐血。

不过我能保证那本书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懂法律,但是我上网摘抄的,都是精华部分。

在网上也看过很多反思图书行业为什么这么低迷的文章。

有业内人士写的,也有网友写的,我觉得没有一篇能真正说清楚。

大多都过于强调版权保护、互联网的冲击等商业方面的问题。

虽然我一直是和读者们站在一边的,多次和公司说,能不能不做垃圾书了。

不过我也真得批评一下部分读者,太能买垃圾书了。

他们想不出版,你们却总买。市场有需求,肯定还得继续做。

有些垃圾书能卖几十万册,简直是难以置信。

想起一句话:傻子太多,骗子明显不够用。

就像奶粉,大家都说国内的不好,都疯抢国外的。

那些奶粉企业,脸皮再厚也得做出一些改变,不然不能生存。

如果真想看书多学习,作为文化行业的一位精英,从易于筛选的角度,我最后说一句:“多看外版书。”见面就问“你现在赚多少钱”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你多大了,赚多少钱?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问题。

不过问的人太多了,实在是让人生厌。

大学认识一个女生,绰号叫大西瓜,因为她一次上台表演翻跟头,体重太沉,只听见舞台“咚”的一声,仿佛有人扔了一个大西瓜在地上。

她绝对有病,只要你身上佩戴了东西,她就会问多少钱。从手机到钱包,从手表到项链。如果你身上什么都没有,她会问你理发多少钱。

要不就翻别人手机相册,看见照片里有别人,就问是谁。

除了她教室后排还有一个占星神婆,只要有人路过,她就问我们:“他,是谁啊?”

同学们说:“你捡死亡笔记了,天天问别人是谁。”

记得一次日语老师在黑板上写题,趁着这工夫,有同学就各种问。

问:“天皇一个月赚多少钱?”

老师说:“跟你有关系么?”

又问:“天皇女儿今年多大?有对象么?”

老师说:“你想都别想!”

又问:“老师您一个月赚多少钱?”

当时就像看视频暂停了一样,老师定格在面画中,好久才转过来说:“干吗啊你们?”

下铺没事就爱问别人赚多少钱,今年多大。

学校有个大哥,高中复读几年,考研又几年,没人知道他多大了。

下铺为了问出来他多大,请他洗澡,请他抽烟。

之后回寝室回忆他们所有谈话的蛛丝马迹,最后推算出来他今年大概32。兴奋地在地上手舞足蹈。

我说:“你有病吧?”

一次他在食堂看见窗口卖发糕,就自言自语道:“What is it?”

结果师傅淡然地说:“It’s a fagao!”

下铺说:“这外语学院果然牛啊!”

后期,下铺和食堂的师傅混熟了。有时饭卡忘充钱了,师傅也给他饭吃,说:“下次一起刷,相信你是忠诚的党国战士!”

一次下铺欠了2块5毛钱,拿着饭卡去还钱,正好有同学说:“给我带5毛钱米饭。”

下铺刷了3块钱,拿走了一碗米饭。

一个新生看在眼里,以为米饭3块一份,拿着餐盘和师傅说:“给我来3块钱米饭。”

师傅说:“啥?”

只见师傅搬出一盆米饭,一勺接一勺。

新生端着餐盘都要接不住了,很无助的模样。

是不是赚得多了就不烦别人问了?天天盼着别人问。

大四时有个同学,工资3000多。一次回家看见楼下一群老太太聊天,他想去炫富。老太太一月退休工资几百,听见3000不得吓死啊。

他凑过去聊天,终于有一个老太太问:“你现在赚多少钱?”

该同学迫不及待地说:“3000多呢!”

老太太们说:“太少了,干得没啥意思。”

这同学就受刺激了,发誓要赚大钱。

一番奋斗之后,被骗去做传销。

在传销点还给我打电话,陌生城市、陌生号码,上来就问我:“你现在赚多少钱?想不想赚大钱?”

我说:“你谁啊?你有精神病吧?”

他说:“连我的声音都忘了?”

我辨别了一下说:“好像一个成人电影男优的声音。”

他说:“你给我滚!我是日语系的老包啊!”

然后他说自己现在做新能源环保项目发财了,想拉我一把。

老包我记得,虽然来往很少,但知道他很喜欢在YY上唱歌。

一次参加唱歌比赛,唱五月天的《天使》,还让我们去那个频道给他捧场。

我在寝室听他唱:你是天使,你是天使,啊,啊,啊,啊呀——

因为唱得难听,让隔壁学生揍了。起初我以为老包是即兴哼唱一段,后来听着声音有点惨,出门一看都打起来了。

有观众还在频道里面问:“12号选手,你怎么不唱了?”

所以我接到电话后很感慨,这么一号人物居然腾达了,后来大家都说接到过老包电话。

我们就给老师打电话,老师去传销老窝把他带了回来。

昨天偶遇一个疑似同学的人,都不确定是不是认识,上来就问我:“你现在赚多少钱?”

我想,你没病吧?你认识我是谁么。

他还感觉不过瘾,又问:“还有谁在北京,他们都赚多少钱?”

我哪知道,我去北京也不是统计别人工资去了。

更逗的一次是在商场,坐电梯看见同学,我上行,他下行,擦肩而过的瞬间,也被问一句:“你赚多少钱?”

真是操着天子的心!

记得大学下铺结婚时,我们刚刚参加工作。我和一个同学去参加婚礼,这个同学是从日本回来的,在日本打工。到了下铺家,他妈就问:“你们赚多少钱?”

我说:“2000多吧。”

同学说:“20多万。”

全场宾客都寂静了,齐刷刷地看着这个同学,大家都想:这孩子这么牛?怎么赚的钱?

同学说:“日元!日元!”

全场宾客无视我俩,继续谈笑。

我从来不问别人赚多少钱,除非我想做这个行业。

我也不问朋友赚多少钱,因为他们喝酒后会告诉我,不听都不行。

唯独有一个朋友没说,因为他今年没工作。

最近参加婚礼,没工作的朋友很难为情,担心别人问他赚多少钱。

果然还是有人问了,他说:“我在家待着呢。”

有人打圆场说:“呵呵,自由职业者!”

谁没失业过啊,我当年不工作的时候,坐船围着渤海转圈。

遇见一个北京的记者和我聊天,问:“你是做什么的?”

我说:“现在停下来了,事业有瓶颈,静养一段时间。”

他不但没鄙视我,还给我一张名片。

亲朋好友除外,见面就问别人赚多少钱的人的确很不招人喜欢,感觉不成熟。好奇心谁都有,问题是怎么问。

问问做什么行业、什么职位、什么公司,就差不多能估算出来了吧。

当然会有一些偏差,但是知道那么准确干什么,赚钱又不给你花,恨不得别人有几块钱零钱都想知道。

最后引用“百度知道”常用的一句真理:没分你问什么!Part 2你就适可而止吧

同学们一起玩真心话大冒险,谁输了,就在街上找一个有“祖传秘方治疗阳痿早泄”广告的电线杆子,抱着大喊:“我的病有救了!”

如果谁输了不照做,就是傻子,我班老蒋输了,抱着电线杆子酝酿良久,也没喊出口。

旁边看热闹的同学起哄说:“那你就喊三声‘我是傻子’吧。”

老蒋无奈地冲我们喊:“行,我是傻子,我是傻子,我是傻子!”

路人都以为这孩子触电了,一个骑三轮车的大叔,差点没拐电线杆上。

后来玩法又升级到直接打电话咨询。

那次是外号“神龟”的同学输了,被逼打电话咨询,神龟和江湖医生侃侃而谈,各种男科病的术语及概况无一不有所涉及,极为专业,最后和对方约定见面,还要求医生左手带白手套,容易辨认。

我们都分不清神龟是在按赌约作乐,还是真有病要看了,就说:“你就适可而止吧。”上海同学在东北

大学有个寝室特别复杂,一个朝鲜族人、一个上海人、一个蒙古族人、一个东北人,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

一次上海人的家长打电话到寝室,东北人接的,拿起电话听不懂,以为是朝鲜语,就喊朝鲜族人接电话。

朝鲜族人和上海家长一番对话后,感觉不对,又喊蒙古族人来接电话。

上海家长疯了,这是什么寝室啊,根本无法交流,挂了寝室座机电话,给上海人打手机。

全寝室才恍然大悟,那是上海话而已。

这次讲的就是这个寝室上海人的故事。

一次上海人来挑战我们寝室爽哥,掰腕子,爽哥迎战。

两人激战几回合,谁也掰不倒谁,互相兑掉能量,两只手成静止状态。

上海人兜里有面包,心想反正也是僵局耗着,不如先吃两口,拿出面包就咬了一口,爽哥被吓了一跳,走神,上海人趁机掰倒爽哥。

爽哥大怒,在我们寝室,胆敢如此放肆?

一是比赛中吃面包有对爽哥的藐视之嫌,二是胜之不武。

爽哥拿起地上的雨伞,就刺上海人胸,上海人像被开棺的僵尸,一下子蹦过来掐爽哥,冲突瞬间爆发。

不过两个寝室的人都在,第一时间就控制住了局面,只是声音特别乱,上海话、蒙古语、朝鲜语环绕,还有我们寝室胖子的大连话,万国租界的感觉。

我下铺是说普通话的,但是他只管自己趴在床上笑,只有我和另一个同学喊着:“算了吧,都认识,都认识。”

整个大一学期,上海人都是恍恍惚惚,对北方极其不适应,吃的用的倒还好,就是人情上吃不消。

比如说在寝室,或者在浴室,大家都一起脱光了,他就不适应。

大夏天的,寝室闷热,还罩着蚊帐,他依然穿着衬衫睡觉,等别人都睡着了,再偷偷地脱衣服。一天半夜脱衣服,正好炮哥起来喝水,他慌忙地拿被子挡住自己,炮哥一口水差点没呛死。

第二天炮哥来我们寝室吐槽,然后以我下铺为首的几个好事的男生,晚上在睡觉前把上海人衣服扒光了。

上海人哭了,说:“你们不为自己的行为脸红么?”

之后上海人上大火了,额头上起了一个红色大包,拿本动漫杂志,躺在床上闷闷不乐。

炮哥就应景地放孙燕姿的《神奇》,特别是那一句歌词:“眉中间有个红点,头纱遮住脸。”

本来蒙古族人和朝鲜族人就喜欢歌舞,大家就一起载歌载舞,“我换换换!我转转转!”

上海人大为恼火,喊道:“你们给我收声!”

秋天的时候,上海人发烧了,躺在床上说冷,加了一层被之后还说冷。

炮哥找了很多同学,把不用的被子毯子都拿出来,给上海人雪中送炭,不管三七二十一,站在地上就往上海人床上扔。最后他躺在上铺,被子的高度接近灯管,他趴在床上,像只蜗牛,背上顶着大大的壳,每爬一下,都摇摇欲坠。

同学们还在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往上扔,有的人恨不得自己爬上去,上海人闷喊一声:“你们给我适可而止吧!”

这位上海人也是个萌物,当年在大连星海广场一顿吃了10条铁板鱿鱼,一战封神。

直到我们寝室爽哥一天早上吃了12个粽子,才得以打破纪录。虽然鱿鱼比粽子分量大,不过注意一个细节,爽哥吃的只是早餐。

记得军训的时候,上海人一家三口在校门口饭店吃饭,入座之后,很久没有服务员来点餐,因为校门口生意太好,人来人往,你不大喊几声“服务员”,一般没有人注意到你。上海人还以为是在外滩的西餐厅,一进门就有一位扎蝴蝶结的服务生过来打招呼“Excuse me”。

一家三口在饭店坐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也无人过问,最后愤愤地找肯德基去了。

晚上,上海人跟我们说这事儿,大家都很生气,说:“真是岂有此理!明天你再去那家饭店,喊三声服务员,没有人来点餐,你就拿菜单砸他脸!”

从大三之后,上海人就不是原来的他了,天天光着膀子挨个寝室转悠,或者穿着拖鞋、大裤衩子去网吧躺着打游戏,或者去打篮球。

此时上海人吃胖了50多斤,肚子特别大,每次打篮球冲刺上篮,落地后都需要有人拉他一把,不然他会因为惯性一直跑下去。

他家里条件不错,暑假没事儿就去马来西亚晒太阳,或者去日本吃炸串,同学都叫他“拿督”(马来西亚称呼富人的头衔)。

他不仅不再腼腆,没事还要和我们喝酒,每次他都在超市买一只烤鸭,拎着到我们寝室,坐在地上拿瓶酒就整。

一次暑假过后,蒙古族人从家里拿了自酿的一桶酒,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健康,抢着喝,那酒一股酸奶味儿,喝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一杯接一杯,当优酸乳喝。

还好我胃不舒服,喝了一些就吐了,之后没有继续喝。其余的同学第二天上课,都开启了“飞行模式”,一整天都仿佛飞机遇到了强气流,感觉教室都在颠簸。

上海人后来挺不住了说:“哎哟,我突然好想吐啊!”

他们寝室的人左右搀扶着,说:“来来来!都给让路,拿督急着呢!”

除了喝酒之外,上海人还经常来我们寝室打牌。

寝室当时由我发起,玩一种叫“刨幺”的牌,是吉林省通化一带的玩法。上海人偶尔在我们寝室围观,打法规则不久就熟记于心,而且这种打法的确极具娱乐性,上海人时常要求参与进来,总来我们寝室问:“刨么?”

后来很多人都来学习这种玩法,包括辽宁人、黑龙江人,以及江苏人等南方的同学,当时我感觉特别自豪,好像是初代吸血鬼,其余的小鬼都是由我衍生的。

后来我发现这些非吉林省的人,玩的思路都不对,就叫了一个老乡给大家示范一下——初代幺王们,是怎么刨幺的。

那天我和老乡一伙,让上海人和一个南京人一伙,实力比较悬殊,不过用意就是告诉大家什么叫专业。

不过刨幺和打麻将一样,有一个怪圈,就是越是会玩的人,牌越是不好,越是新手,牌越是好。我和老乡的牌烂得令人发指,上海人和南京人真是“小楼昨夜又东风”,牌顺得不行。

我和老乡连输数局,都不是一般的输,不是大雪就是小雪(相当于斗地主的加倍,反正就是一局翻倍地输),恨得牙痒痒。

之后又打了一局,上海人用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口吻,冷冷地问:“还玩么?”

虽然不赢钱,我当时还是想一手抓他一个耳朵,像拎锅一样给他脑袋端起来,然后一锅汤扣地上去。

老乡更惨,本来很久不刨幺,被我拉来玩一把,输得头破血流。晚上回寝室泄愤,在我们老家一个专门刨幺的网站继续玩,想找人出出气,结果充了几百分,一会儿就输没了,捧着电脑在床上都快气死了,说人家作弊。

最后的时光,上海人也得到一些当大哥的感觉。

当时系里很多男生一起玩FIFA OL2,统一在一个网吧,上海人贪玩,早上6点多就去了,在网吧刚玩两局,键盘的支架坏了,掉在腿上。他就喊网管,早上网吧也没什么人,几个网管在一起聊天,也不管他。

最后上海人爆发了,喊来一个网管,质问:“你说,你系个虾米?你说,你系个虾米?”网管听不懂,也不在乎,看见键盘掉在他腿上,处理一下就走了。

键盘好了,上海人继续玩,顺便给女朋友打了个电话。之后很多男生一起,陆陆续续从学校过来玩,网管以为是上海人打电话叫来的,赶紧跑到他身边,说:“哥,我再给你看看键盘和鼠标,哥,你抽烟不,我给你拿个烟灰缸?”

上海人坐的是无烟区。爆卡时代的整人方式

大学时期,中国联通总是推出一些优惠的电话卡,比如30元卡含有70元话费,或者50元卡送50元话费等条件吸引学生购买。

爽哥一直用这种卡,但是从来不续费,因为续交话费没有优惠,爽哥都是用完就扔,重新买新卡。当时流行“爆卡”,就是用话费所剩无几的电话卡疯狂地在网上开通付费业务,最常买的是QQ币、QQ会员和钻石,然后把严重欠费的废卡扔掉。这样几十元买的电话卡总能有超值的回报,坏处就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电话号码,家长有时联系不上孩子。

在爆卡时期,我也偶尔换手机号。因为总换号,都懒得互相记新号,换了新号之后,给下铺发骚扰短信,告诉他最近不要太嚣张,不然肯定有人整他。

下铺收到短信就不睡觉了,查这个号码,很快就查出来是大连地区的什么什么卡,然后就问是不是我们。

我看他查地区,就让我在全国各地的高中同学帮忙发。

我跟高中同学说:“帮个忙,同学过生日,凑齐100条的祝福,按我给你们的内容发短信给他。”

高中同学说:“你们学校的生日祝福真怪。”

晚上就听见下铺在读短信:“请你不要和潘玮柏闹不和,他经纪人是我朋友。”

下铺查了查说:“北京的号,会是谁啊?”

然后又读下一条:“只要你配合我说的,就让你取代周杰伦在公司的位置。”

下铺查了查说:“上海的?这都谁啊?我招谁惹谁了?”

爽哥和胖子感觉有点意思,和我一起弄,也发动全国各地同学,给我下铺发短信,内容千奇百怪。

那段时间下铺患了强迫症,几乎身亡,每天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侦破骚扰短信。

最后下铺决定从大连的号开始调查,外地的先不管,挨个打电话,我们不接,回寝室关机。一天我大意了,回寝室忘记关机,手机扔在被子里,正好下铺打我电话,手机一直震动个不停。

我第一反应是赶紧发起聊天,转移注意力,但是下铺非常执着,一直在打,也隐约听见震动声。

这时胖子和爽哥也听见了,出来给我解围,和下铺打闹。

下铺说:“别动!别动!我好像听见了。”

我们假装听了一下,说:“什么声音也没有啊?”其实都能听见手机震动的声音,然后继续打闹。

下铺说:“别动!别动!就在这附近,附近!”

胖子和爽哥拉着他就要摔跤,我趁机换了一张电话卡。

下铺挣脱后,继续打电话,已经没有声音,但是他不放弃,让我们把电话都给他,他拿我们电话,挨个给自己的手机打,想对上刚才那个号码,结果没有对上,失望地跟我们说:“到底是谁啊?我让人欺负了。”

虽然下铺没有抓到我们,但我们看他真快不行了,就没再继续捉弄他,适可而止。东瀛虎老师与山口组

老师中有一个佼佼者——“独霸东瀛之虎”,是他的网名,他在日本待过十几年,简称他“东瀛虎”。

他40多岁,教我们基础日语写作,两节课90分钟,40分钟吹日本,40分钟吹自己,10分钟讲课。

东瀛虎总说日本人有钱,特别是老头老太太,钱多得银行都放不下,埋在自己家院子里,上街前先拿铁锹和麻袋,在院子里挖钱。

他说一次商场促销,就看见一群老头,背着几袋子钱去买东西。是去买UFO么?

他还说东京的地铁线路特别复杂,日本人都看不懂。

他第一天去日本,要找一个亲戚,他说:“我那亲戚没时间来接我,就告诉我一个地址,让我坐地铁找,东京多大啊,几十条地铁线路。”各种描述困难,突然话锋一转:“但是,我是谁啊?我顺利坐地铁到亲戚家,没过几天,我就能给日本人指路了。”

然后用眼神示意我们鼓掌。

他的代表作是钻石事件,说他在商场捡到一个盒子,里面有一颗钻石,心脏那么大。

捡到之后,东瀛虎就一直等失主,后来和商场员工一起找到了失主。

失主问:“我怎么谢你?”

东瀛虎说:“不用谢,这是中国人应有的品格。”

说完就走了,失主和全商场的员工,在后面鞠躬送他。

然后用眼神示意我们鼓掌。

掌声经久不息,那是迫于他是老师的压力。

再就是讲课特别贱,每讲一个单词,就问:“你们知道这词现在日本流行说法怎么说么?”故作悬念一会儿,等着大家都看他的时候,再突然施舍地说:“唉,我就告诉你们这个吧。”

全班都晕了,学校花钱找你是来干什么的,你知道不告诉我们,站在讲台上当招财猫么?

然后东瀛虎又说:“跟你们讲啊,我有一个学生在日企工作,带着我的日语课笔记,他们上司(日本人)一看就说,哎呀,你学的这些单词都是日本最前沿的,你老师一定是位高人啊!”

然后用眼神示意我们鼓掌。

我们班想读书的少,听他吹牛当打发时间了,有的班级投诉他,说他讲课时没用的东西说得太多。

东瀛虎特别生气,在我班说:“他们真是不懂啊,我是讲什么的?讲写作!写作靠什么?靠视野啊!我这是在给你们开拓视野,他们真是不懂,还是咱们班同学的觉悟高,我对你们多讲。”

为了回馈我们,东瀛虎给我们押题——考日语等级的题。连单词都能押,真是半仙儿。一天通知我们去教室秘密押题,我们寝室就爽哥去了。

我看爽哥划的范围,一本日语二级题库,除了前言都押了,真是“百发百中东瀛虎”。

刚出电影《钢铁侠1》的时候,东瀛虎买了一个盗版DVD,效果特别差。

上课就说:“《钢铁侠》你们看了么,电影太好了,老师这有DVD,谁想看,下课来拿。”

寝室爽哥一向喜欢贪便宜,正好他买了一个DVD播放机,下课就去找东瀛虎。

东瀛虎说:“我20买的,10块给你吧。”

爽哥不敢和老师争执,10块钱买了。

晚上在寝室,爽哥招呼我们一起看《钢铁侠》,画面太黑了,根本看不见人,就听见“叮叮咚咚”的打斗声。

我们看了一会儿就不看了,爽哥很不高兴,嫌我们不给面子,自己假装看得很嗨,希望我们后悔。

我看了一眼他的屏幕,漆黑一片,掩耳盗铃咚咚一会儿后,爽哥也顶不住了,关了DVD,嘟囔说:“东瀛虎,你居然敢耍我?”

这事导致了后面爽哥和东瀛虎的暗战。

各位都应该知道山口组是日本第一黑社会组织,东瀛虎有时候会讲到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些民族冲突问题。

东瀛虎说日本也有一些极端分子,欺负外国人,大家也不敢反抗,毕竟是在日本,发生冲突肯定没好结果,要是被学校开除就完蛋了。

不过东瀛虎有智慧,说:“和日本人打架不行,但是打闹可以啊,大家都是同学么,只要有日本人惹我,我就和他打闹,我满面笑容,看上去是在闹着玩,但是我脚下是真踹啊,把日本人踹得东倒西歪的,问我是来真的么?我说就是跟你闹呢,日本人也没借口找我麻烦。”说着触景生情,有点哽咽了,说:“在外国都是难免的。”

我们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高年级的学长说是与山口组有关,上课可以问问东瀛虎。

一次上课说到日本,下铺就问:“老师,山口组是怎么回事?”

东瀛虎很不自然,眼神非常警戒,好像触到他的记忆禁区,说:“哎,不该问的不要问。”

这个故事一直到有次一起喝酒,喝多了,东瀛虎才说出来。

东瀛虎在日本一直打工赚生活费,有一段时间在酒吧当服务生。

那个酒吧就在山口组的势力范围之内,有些大哥经常来坐坐,一天一个中年男人,进门就给他鞠躬,原来是那个大钻石的失主,一直没忘了他,这人是山口组的一个头目。

随后就坐下跟东瀛虎喝酒,匆匆忙忙,留了一个电话,说有事儿再找他。

后来,大哥偶尔来找他坐坐喝酒。

东瀛虎说:“我不能总喝酒,我还得工作。”

大哥说:“哈哈,我跟你们老板招呼过了,你就放心吧。”

东瀛虎回头,看见老板正在对他微笑,就这样东瀛虎和大哥成了忘年交。

到了冬天,东瀛虎把老家带来的羊绒裤换上。

日本人没见过这种裤子,毛茸茸的,当时就笑趴了。

东瀛虎就不敢穿了,又收了起来。

谁知道日本人把他的羊绒裤拿走了,给很多日本人看,说:“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