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那些小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2:55:03

点击下载

作者:梓奕荣轩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北京那些小吃

老北京那些小吃试读:

前言

Preface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更何况首都北京的小吃了。不过北京小吃还有其他的名儿,俗称“碰头食”或“菜茶”。

北京小吃形形色色,花样繁多,口味众多。与其他地方小吃相比,它的特色,在于融合了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多民族的风味小吃。这些所谓的“碰头食”中,除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小吃外,还少不了明、清宫廷小吃流传到民间之后形成的特色小吃。

正因为品种多、风味独特,流传下来的北京小吃,大约有两三百种之多。其中包括佐餐下酒小菜,比如白水羊头、爆肚、白魁烧羊头、芥末墩等;宴席上所用面点,比如小窝头、肉末烧饼、羊眼包子、五福寿桃、麻蓉包等;还有作为零食或早点、夜宵的多种小食品,比如艾窝窝、驴打滚等。

其中,最具京味特色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而这些小吃,不少甚至都形成了一系列流行了上百年的“京师老字号”,为大家伙儿所称道。诸如仿膳饭庄经营的豌豆黄、小窝窝、芸豆卷,南来顺制作的糖卷果、糖耳朵,丰泽园饭庄制作的银丝卷,东来顺经营的奶油炸糕,合义斋制作的大灌肠,都一处的烧卖,瑞宾楼的褡裢火烧,北京饭庄的麻蓉包,大顺斋的糖火烧等。至于其他各类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饮食摊上,都有它们的影子。

正因为北京小吃的魅力,惹得一些文人墨客也不禁付诸诗文,留下了不少关于小吃的作品。比如清代有位杨静亭的文人,就写过一本《都门竹枝词》,词句通俗,其中专门描写了各种北京小吃,如:

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和局。三大钱儿买甜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糕炸糖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卖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爆肚油肝香灌肠,木须黄菜片儿汤。

当然,有名的京味小吃,最为人称道的,当数“老北京十三绝”。

那么,十三绝都有哪些?且看下面一一道来:

豆面糕。尤以俗名“驴打滚”而为世人所知,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每当制作完成后,需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犹如郊野之驴在黄土地上打滚,扬起灰尘一样,因而被北京人形象称为“驴打滚”。

艾窝窝。历史相当悠久,北京传统的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都会上这个品种,一直能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原属春秋品种,不过如今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一个名品,受到中外食客的青睐,尤其深得女性“吃货们”的喜爱。

姜丝排叉。中华名小吃之一。京味特色在于要过蜜,过蜜的姜丝排叉呈浅黄色,口味酥、甜、香。从名字上就可知道,原料里有鲜姜,因而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

奶油炸糕。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比起普通的炸糕,在于它需要跟奶油搭配来制作,外焦里嫩,香味浓郁,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馓子麻花。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制作比较麻烦。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豆馅烧饼。民间绰号“蛤蟆吐蜜”。北京小吃中的一个品种,以豆沙为馅而得名。因烧饼边上有自然开口,吐出豆馅,挂着烧饼边上,因而老百姓管它叫“蛤蟆吐蜜”。

蜜麻花。大名鼎鼎的绰号为“糖耳朵”,是北京小吃中常见的名品,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因此称为“糖耳朵”。它也是具有回族特色的清真食品,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前人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

萨其玛。一听这就是个音译词,汉语为“金丝糕”。萨其玛可谓是满族的名糕点,民间传说是一位满族的将军留传下来的,香甜可口。

油茶。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油茶制作简单,味道甜美,通常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的喜爱。

焦圈。又一京味名小吃,老北京的古老食品。北京人吃烧饼,爱夹焦圈,喝豆汁儿也必吃焦圈。那个酥脆油香的味儿,真叫人吃不够。

糖火烧。北京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黏,适合老年人食用。

豌豆黄。北京春夏时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因而至今通常分为宫廷口味和民间口味,即细豌豆黄和粗豌豆黄。传统的做法,通常还要嵌以大枣肉,风味独特。

除了大名鼎鼎的“十三绝”之外,北京传统的小吃还有好多,简直不计其数,完全可以吸引各种口味的人群。

因而,对于外地人而言,到了北京,除了逛长城,听京剧外,若没吃过一两种京味小吃,就不算到过北京啦。

编 者“驴打滚”——与天津“狗不理”齐名

只要是北京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驴打滚”,也没人不熟悉“驴打滚”是啥味道。

如果没吃过这玩意儿,头回儿听这名字的顾客,肯定会感觉很怪。说实话,这个名字稍微有点玄,驴打滚的本来面目,不过是一种糕点而已,它的本名叫“豆面糕”,是北京小吃里最古老的一个品种了。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还是喜欢把这个北京货叫“马打滚”呢。然而,话说回来,这些不同叫法,所指的都是一码事儿。

再说说它大体是个什么玩意儿吧!

香甜绵软的驴打滚

这个小吃源于满族,因为清朝的八旗子弟有个饮食习惯,爱吃黏食,因而就发明了这种黏黏的糕点。“驴打滚”最早缘起于河北省承德一带,后来传到京城,没多久就盛行于北京,从而成为北京地道的风味小吃之一。

为啥承德会成为“驴打滚”的发源地?

原来,承德地区自古以来就盛产一种特殊的黍米。据《热河志·物产》记载:“黍,土人称为黄米。”这种黍米,跟一般的大米、小米不同,很黏,承德当地人叫它为“黄米”,常常用来焖干饭,或者碾成粉用来做黏豆包、年糕以及“驴打滚”。

黏食不容易消化,吃一顿就很耐饿。从前的满族人过着狩猎生活,常常早出晚归,时间相差长,吃黏食能耐一天。因而,平时吃黏食,也就成了满族人的生活传统。

然而,这种少数民族吃法——“驴打滚”,大约在200多年前,就从黏食渐渐演变成为一种大众化小吃,遍布京城各个角落,不仅满族人,众多的京城汉人也喜欢上了这种小吃。

至于“驴打滚”这个称呼,也许不过取的是一种比喻。因为蒸好后还要放在黄豆面里滚一滚,就像郊野真驴在黄土里打滚,由此得名。不过,这也是一种猜测。《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这么一首通俗的竹枝词,就是关于驴打滚的:

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另外,还有这样的记载:“黄豆黏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

可见,“驴打滚”的称呼早就有了,而且连作者都惊讶,这个名儿实在太奇怪了。

如果有人要问,到底为什么把这种小吃叫做“驴打滚”?你算是问对了,这跟清朝时候一个有趣的传说很有瓜葛。

相传,乾隆帝平息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没想到这个风流皇帝顺手牵羊,把新疆维吾尔族酋长的老婆抢到自己宫中,硬要做他的妃子。

而这个妃子,你没想到吧,也就是历史上芳名传万里的“香妃”。

香妃被乾隆帝光明正大地抢到京城后,虽然住在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里,但她愁容满面,日夜茶饭不思,更不给乾隆好脸色。面对这样自我作践的美人儿,乾隆帝急坏了,立马传旨给御膳房,下达一道命令:谁能做出香妃爱吃的东西,不但可以官升一级,还能赏银万两。

不消说,那些皇宫里的御厨们个个摩拳擦掌,纷纷使出了看家本领,山珍海味,各地的风味名吃,做了成千上万道,但香妃压根连看也不看。

也许她怀念自己家乡的饭了。乾隆这么猜,便又下旨叫白帽营的厨师特意做些香妃的家乡食品送进宫来。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自打香妃被抢进宫后,她的丈夫艾买提放心不下,也万里迢迢从西域新疆一路追到北京,恰恰就在白帽营里藏身,千方百计打听香妃的下落。

得知乾隆帝下令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给香妃,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艾买提自然知道香妃喜欢吃什么,便打算做一盘家传的秘制点心江米团子送到宫里。只要香妃见到自己亲手做的江米团子就会明白自己已经暗中来京了。果然,等到江米团子送到宫里,太监一问食物何名,送食物的艾买提就随口说是“驴打滚”。

当宫女把这盘“驴打滚”端到香妃跟前,香妃一见,再一闻,那种熟悉的味道,她一下子就猜到是丈夫来了,香妃立马就来了精神,夹起一个,赶紧咬了一口。

皇帝听到香妃开始吃东西了,当下既激动又高兴,终于算是了一桩心事。从此,乾隆帝就下令让白帽营的艾买提,每天按时做这个叫做“驴打滚”的东西送进宫来。这不,香妃的丈夫艾买提也就天天送“驴打滚”进宫,夫妻俩得以暗中相会。而这种“驴打滚”的食品也就在紫禁城里出了名,到后来,这东西不小心又流传到了紫禁城外的民间巷子里。渐渐的,这“驴打滚”就成了北京的名小吃了。

不过,至于“驴打滚”的来历,还有另外一个说法。

说的是,有回慈禧太后因为吃腻了宫里的食物,想尝点新鲜别致的。于是乎,御膳大厨们个个绞尽脑汁出新招,便尝试着用江米粉裹着红豆沙,看能不能整出一道点心。

没想到,新玩意儿刚做好,一个名叫小驴儿的小太监冒失地闯进了御膳厨房,一个不小心,他竟把刚刚做好的点心碰翻了,一下子掉进了装着黄豆面的盆里。御膳大厨们这下可急坏了,但如果这会儿再重新做,又来不及。没辙,大厨们只好硬着头皮,将这道被“玷污”的点心呈到慈禧太后跟前。

更没想到,慈禧太后刚尝了一口这道点心,就很赞地夸口,随即便问大厨:“这玩意儿叫什么呀?”旁边的大厨们还真给问住了,他们想了想,觉得这跟那个叫小驴儿的太监有点瓜葛,便笑着跟慈禧太后回禀:“这个,叫‘驴打滚’”。

打这以后,北京城里就多了“驴打滚”这么一道风味小吃。

至于驴打滚的制作,则需要费一番工夫才行。

驴打滚的原料,无非黄米面、黄豆粉以及水,就这么简单。基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把和好的黄米面蒸熟。不过要注意的是,和面的时候,得稍多加水和软些。

第二步,还要将黄豆炒熟,轧成面。接着,把蒸熟的黄米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就像擀包子皮那样,再抹上准备好的红豆沙馅(有时也可用红糖)卷起来。

制作的时候馅要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黏,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因制作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因而被称为“豆面糕”。

等到最后把它切成一个个的小块,撒上白糖,如此这般,“驴打滚”就做成了。你就可以放开胃品尝了。艾窝窝——大清后宫里的“点心”

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

这是一首写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的诗,诗中的小吃就是艾窝窝。如果没吃过这玩意儿,一般人读了之后也会难以想象,这玩意儿到底是咋样的?这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黏软,口味香甜。

要说起北京人吃艾窝窝,这历史可老长久了,尤其是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更流传着家家户户吃艾窝窝的习俗。早在大明王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刘若愚的太监,曾写过一本书叫《酌中志》,就说到过艾窝窝,“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晶莹如玉的艾窝窝

艾窝窝,作为北京风味食品,不仅仅北京人爱吃,就连不少前来旅游的外地人对此也赞不绝口。很多人或许都知道艾窝窝好吃,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接下来,就掰扯掰扯它的来历。

关于艾窝窝的起源,据说跟故宫,也就是当时皇城内的“储秀宫”有关。

那时候正是大明朝,当时住在“储秀宫”的皇后和妃子,她们天天吃山珍海味,都吃腻了。有一天,在“储秀宫”做饭的一个回族厨师,从家里带了些经常食用的清真食品“艾窝窝”,正在厨房里吃的时候,被一位宫女看见了。她一尝很好吃,就给皇后带了点,皇后一尝,同样觉得很好吃,甚至觉得比常吃的山珍海味还要可口,于是就让这位回族厨师为居住在“储秀宫”的皇后和妃子们做“艾窝窝”吃。

于是乎,她们不仅经常食用,还格外大加赞赏,说厨师做的“艾窝窝”不仅“色雪白”,而且吃起来其“味香甜”。就这样,艾窝窝就由紫禁城传了出来,使得这普普通通的平民小吃一下子变得身价百倍,名震京城,成为京城有名的一款清真风味小吃,并被美誉为“御艾窝窝”。

对此,《北京传统文化便览》记载:艾窝窝为“北京一种清真风味小吃。色雪白,球状,质黏软,味甜香,因明代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艾窝窝,后传入民间,脱胎为‘艾窝窝’了”。

艾窝窝,是不是真的就像身居皇宫中的皇后以及嫔妃所说的那样美味呢?这可能跟她们长期食用山珍海味有关,说白了她们觉得美味可能就是图个新鲜。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来就让艾窝窝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比今儿个再好的广告都有广告效应。想想看,皇宫中的皇后贵妃什么好吃的没吃过,就连她们都说艾窝窝好吃,又怎么不会被民间追捧呢,又怎么不会在民间广泛流行,并深受人们的欢迎呢?

至于艾窝窝的制作,用到的原料并不怎么复杂,无非是江米饭,还有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山楂糕。

做的时候,第一步是蒸面,即先把面粉放入蒸笼里,开锅后,蒸一刻钟就可以了。

第二步则是擀面,蒸过的面粉会发干发硬,因此等面晾凉后,要用擀面杖把面擀碎、擀细。

第三步是拌糖馅。只要把蒸过的面粉,撒上白糖、芝麻,再与碾碎的核桃仁搅拌在一起就可以了。另外,还要把山楂糕切成小块状。

第四步就是包馅。先取一勺江米饭,将它放在面粉上来回搓揉,使江米饭沾满面粉,然后将它按扁,厚薄由自己喜好而定。再包上刚刚拌好的糖馅,然后将周边捏合到一起,再在上面点缀一小块切好的山楂糕。

这样,艾窝窝就做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艾窝窝和切糕都需要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蒸江米。

怎么能把江米饭蒸得好吃、有嚼头呢?首先需要把江米泡上至少四个小时以上。总之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把泡米的水全部倒掉,再上锅干蒸。

如果使用的是微波炉,一斤米用高火蒸上十多分钟即可。如果使用普通蒸锅,开锅后蒸一刻钟就可以了。十分钟后将容器取出,再向江米中倒入开水,边倒开水边搅拌,使江米充分吸收水分。这样做出来的江米饭才会有劲儿、有拉力,吃的时候口感才好。

等到江米完全被搅拌成糨糊状就可以了。然后盖好盖,再上微波炉用中高火蒸十分钟。普通蒸锅开锅后蒸上一刻钟。十分钟后将容器取出,再用铲子用力将米粒碾碎。这样,米就处理好了。

另外,还需特别注意的是,这个艾窝窝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凡是那些有湿热、痰火偏盛的人,最好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的人也应当忌食。而患有糖尿病的人最好不吃,或者尽量少吃。

还有,由于糯米(也即江米)非常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的人不能多吃。而老人、小孩或病人则要少吃。

总之,再怎么美味的东西,也不能多吃。如果现在你正在吃艾窝窝,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可要谨慎了,最好不要因为嘴馋,一下子吃撑了。否则到最后,受罪的可就是你的胃了。糖耳朵——老北京的甜食“蜜麻花”

陕西有一种面食叫“猫耳朵”,北京也有种小吃,人们管叫它“糖耳朵”。

糖耳朵是啥玩意儿?其实它是一种甜食,也叫“蜜麻花”。糖耳朵只不过是大家的俗称罢了。它在北京小吃中,算是常见名品——忝列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

就跟陕西的麻食因为形状像猫的耳朵,而被称为猫耳朵一样,之所以蜜麻花有“糖耳朵”这个俗称,也跟它的形状有关,它看起来像人耳朵,由此得名。

古人就曾专门作诗,对糖耳朵进行了一番描绘:

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

糖耳朵

据说,这首生活诗下边作者自注:“糖耳朵即蜜麻花,为清真教人所制食品,其原料不外乎砂糖、面粉及小糖等,小糖即俗称之糖稀也。”

可见,糖耳朵似乎原本是回族人的独特食品,从诗中得知,当年的蜜麻花店铺,人气最旺的,估计就是那个“二巴”了。至于二巴到底指的是人名,还是店名,就不得而知了。

糖耳朵适合在秋、冬、春季食用,而不适合在夏季吃。这跟糖耳朵的制作原料有关,因为夏季温度高,糖耳朵上面的糖稀容易软化脱落,不容易吃,除非冷冻了才行。

糖耳朵色泽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吃起来甜蜜可口。

据说,多少年以来,北京的糖耳朵以南来顺饭庄制作的最为传统,也最为有名,因而得以常年制作,非常畅销。

跟糖耳朵类似的还有另一种食品——蜜篦子,这个玩意儿俗称为“蜜三刀”。它们俩算是“双胞胎”,原料配制与糖耳朵完全一样,就是“长相”不同。蜜三刀是三层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

糖耳朵就不一样了,它必须用和好的发酵面对上适量的碱,另用一块面和上红糖,做的时候要将发酵面分成两块儿。一块擀开后,将红糖和的面铺上,再擀另一块发酵面,铺在红糖面上面,这样成了二层酵面,一层糖面,层次分明。

当然,工序还没完,接着用刀切下5厘米公分左右的长条,将长条一边摁薄,弄成斜坡形,然后把薄边和厚边黏合到一起,再切成一两左右的小块。

别以为这就能吃了,还没完呢。还要从这些小块的中间开出一刀口,掰开,将薄的一面往里翻过去,厚的一边一折,这样就自然而然成了耳朵形的坯子。这时候,把花生油烧五成热,然后分批将这些小块的坯子放进油里炸过,等到它们个个在油锅里呈金黄色时再捞出,沥尽油,趁热之际,再将它们统统放进温热的饴糖中浸泡上一分钟,这个过程叫“过蜜”。浸透过蜜之后,捞在盘里,晾凉后,糖耳朵就完全可以入嘴了。

甭看这么小小的玩意儿,它的制作可不是那么简单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制作的时候,必须浸在油锅里炸透,不然到时候,蜜也浸不透,那么蜜麻花就不脆,质量也会变差。

除此之外呢,北京类似的小吃还有几样儿,比如干糖麻花、芙蓉干糖。稍微不同的是,干糖麻花不需要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它们却要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同样也都有甜、酥、脆的口味。但是,正因为缺少了“过蜜”这个工序,它们就没有糖耳朵的独特口味,也就没有那么高的人气儿了。

旧时候,据说南城回民比较集中,各种清真食品也就云集于此。百家小吃荟萃,品种齐全,做工地道,自然受到百姓欢迎。也正因如此,当年回民的蜜麻花就是从北京的南城一方角落开始流传,渐渐传到北城,然后传遍整个北京,最后终于“晋级”北京风味小吃“十三绝”的排行榜上了。

反正一句话,老北京的糖耳朵,是小吃中的甜食,甜食中的精品。

来北京游逛的人,不尝尝这个老北京的蜜麻花,那就可算是一大遗憾了。这就像你到了天津,没尝过天津的大麻花一样,老遗憾了。萨其马——原为祭品的满族“饽饽”

萨其马,作为驰名中外的北京风味“十三绝”之一,在过去还有其他好几个名号,它也被叫做“沙其马”“赛利马”,等等。其实,这原本是满族的一种糖制食物,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它要用到精面粉、干面、鸡蛋花、蜂蜜、生油、白砂糖、金糕、饴糖、葡萄干、青梅、瓜仁、芝麻仁、桂花等许多原料。

更为离奇的是,这本不是给活人吃的食物,而是专给死人供奉的祭品。原来,最初它是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满人将面条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仅仅在祭祀的时候才做。

然而,没想到这个满族祭品,后来竟成了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如今,萨其马是大名鼎鼎的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它不仅色泽米黄,而且口感酥松绵软,香甜可口,入口即化,更具有一股桂花蜂蜜的浓郁香味,深得百姓儿的青睐。

萨其马

如果要往更早一点儿说,萨其玛作为驰名大江南北的糕点,它的前身是另一种传统糕点——搓条饽饽。

搓条饽饽,是从前满人的日常面食之一,本族人也称为“打糕穆丹条子”。通常,人们先把蒸熟的米饭放在专用的打糕石上,然后用木锤反复把它打成面团,接着蘸黄豆面搓拉成条状,油炸后切成块,再撒上一层较厚的熟黄豆面,搓条饽饽就做好了。

到后来,人们把熟豆面改成了白糖,从而成了“糖缠”,于是也就跟着把它改名为“萨其玛”。这是汉人根据发音而叫起来的,其实,人们给它取了个文雅的名儿——糖蓉糕。这种糕点色、香、味、形俱佳,难怪受到京城内外人士的热捧。《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萨其马乃满洲饽饽,以冰糖、奶油合白面为之,形状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炉烤熟,遂成方块,甜腻可食。”

另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赛利马为喇嘛点心,今市肆为之,用面杂以果品,和糖及猪油蒸成,味极美。”

可见,早在清朝,萨其马就已经成了当时很受欢迎的重要小吃。

在道光二十八年的《马神庙糖饼行行规碑》上也这样记载:“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张,凡冠婚丧祭而不可无。”

据说,当年最有名的要数北新桥的泰华斋饽饽铺,那儿制作的萨其马奶油味最重,它北邻皇家寺庙雍和宫,吃素食的喇嘛们自然就成了泰华斋的大主顾,萨其马不仅用作佛前之供,而且还用作日常食物。怪不得这个饽饽铺的买卖做得那么大了。

作为满族人的特殊祭祀供品,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全国的小吃,这自然跟当年满人入关有很大关系。满人统一了天下,北京作为京城,也是满人的聚居地,这种食品自然首先在北京城内开始流行起来。

时至今日,萨其马作为满族饽饽的美味小吃,已经从北方传到江南,乃至传遍了整个中国,甚至连不少外国人都喜欢吃这种京味小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萨其马所含的热量较高,尽管它的确味美可口,对于那些想减肥的姑娘们来说,可不能随便当做零食,适当节食哦。

这种满族饽饽传到香港时,同样受到香港人的热捧。不过,到了那里,人们却喜欢把萨其马叫做“马仔”。香港那边把赛马赌博俗称为“赌马仔”,因而不少港人迷信起来,以为吃了萨其马后,就在赛马赌博中容易获胜。

这种想法太天真了,只是心理安慰而已,其实萨其马仅仅是好吃而已,跟给谁带来好运没啥关系。

那么,这种满族饽饽名字又是怎么来的,这里又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的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跟清朝一位满族将军有关。他正好姓萨,当时正在广州任职,平时爱骑马打猎。而且他还有个喜好,就是每次打完猎,都会回家吃一点点心,而且每次的点心不许重复!有回,萨将军出门打猎前,特意吩咐厨师“来点新玩意儿”,若不能让他满意,就准备回家把厨师的头砍了。

这个命令一下,可把厨师们吓坏了。

就在这时,负责点心的厨师一紧张,不小心竟把沾上蛋液的点心炸碎了。偏偏这时候将军又回来了,催要点心,厨师们便没好气地大骂一句:“杀那个骑马的!”

说完这话,厨师这才忐忑地把点心端了出来。

不料,萨将军刚咬了一口,就赞不绝口,相当满意。他便问这点心啥来头,以前咋没吃过。厨师灵机一动,随即回答一句:“杀骑马”。谁知,这个萨将军听成了“萨骑马”,打那以后,这种点心由此得名。

另一个传说,则跟一个卖糕点的无名老头有关。话说北京城里有一个老头儿,做了几十年的点心。原来的做法,他做腻了,想弄出一种新式的点心。一天,他突然获得了灵感,一下子便做出了这种从来没做过的点心。不过,老头儿从小家贫没上过学,不识字,也就没给这个新玩意儿取名字。他把这个新式点心拿到集市上去卖。

不幸的是,这天突然下雨,老头儿便到了一家大宅门口躲雨。谁知,那户人家的主人骑马回来,高傲地把老头儿的点心箩筐一下子踢到了路中间,这下这些点心全报销了。不过,老头儿没有放弃,再做了一回同样的点心去卖,结果大受追捧,为此赢得了许多顾客。人们不知道它叫啥名字,老头儿想到第一回儿的事,很不爽地就答了个“杀骑马”,意思就是该杀那个骑马的家伙!于是,人们便叫这个点心为“沙其马”,再后来又被叫成了“萨其马”。

第三个传说,没多少情节,但跟大名鼎鼎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有关。相传,努尔哈赤当年远征时,看到一名叫萨其马的将军带着家里妻子做的点心。他尝了,觉得那种点心味道好,而且还能长时间不变质,适合行军打仗时食用。因而,努尔哈赤大加赞赏,便把这种点心命名为“萨其马”。

其实,上面那些传说并不怎么靠谱,只不过有些历史趣味罢了。最靠谱的应该是,这个“萨其马”,乃是满语的音译而已。在满语里,“萨其”是“萨是非”、“马拉本壁”的缩音,有“切”的意思。因为萨其马其实属于满族的一种“切糕”,再加上“码”的工序,整个词包含整个制作过程:切成方块,然后码起来。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年间的《御制增订清文鉴》。在满文字典中,萨其马是由胡麻及砂糖制成的一种砂糖果子(在汉语,即金丝糕)。由于当时没有对应的汉语称呼,人们便直接用满语音译,从而也出现了“沙其马”、“赛其马”等等这些相近称呼,其实是根据满人发音而叫开的。

最初,萨其马主要是用鸡蛋、油脂和面粉,细切之后油炸,再用饴糖、蜂蜜搅拌沁透,故称“糖蘸”。

到了今天,人们的口味也在渐渐改变,因而萨其马的制作方法渐渐被改良:大约由鸡蛋加入面粉制成面条状,再由白糖、蜂蜜、奶油等制成糖浆后,再与炸好的面条混合,待干而成。

不过,原来满洲的“原味”萨其马中,含有一种野生浆果,形似狗奶,最初就用它作为萨其马的果料。然而可惜的是,满族人入关以后,这种关外的果料很难找到,慢慢就被葡萄干、芝麻、山楂糕、青梅、瓜子仁、枣等取代,而原来萨其马的狗奶子原味也就鲜为人知了。糖卷果——回族人的传统小吃

老北京人爱吃甜食,至少在北京风味小吃的排行榜上,有三种东西都跟“糖”有关。这三种小吃,分别是糖耳朵、糖卷果和糖火烧。

糖耳朵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么,糖卷果是啥玩意儿?

甭以为这是跟水果糖一样的东西。糖卷果乃是北京小吃中的名品,它受欢迎的主要对象不是小孩子,而是深受广大女性食客的喜爱。

其实,这玩意儿并不是汉族人的东西,而是源自回族人。因而,毫无疑问,这糖卷果属于一种清真食品,但营养丰富。

这种糖卷果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大约在公元7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国大唐盛世时期,中国可是世界帝国的中心,于是乎,那些外国商人就爱来中国做生意。

蜜色糖卷果

老尤其是大量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他们不约而同从各种海路和陆路进入中国。不过,他们大多从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登陆,然后才会来到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做买卖,甚至还会定居下来。

那个时候,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也来到中国内地定居,并将自家的各种清真食品带到了中原大地。不过,这时候有没有将糖卷果之类的食品带到北京,还不能确定。

再后来,大约到了公元13世纪,元朝时候,蒙古铁骑东征西战,就连中亚各国也被收服,于是乎大批的伊斯兰教徒开始迁入中国,尤其是河北、北京一带。

他们制作的各种食品,也开始在北京一带流传,不仅为自家人喜爱,也为汉族人喜爱,从而成了众人青睐的清真小吃。这些玩意儿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卷果。

要说这糖卷果为啥这么好吃?它的主料比较特殊,主要是山药和大枣,然后搭配些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精心制作而成的。

从样子来看,糖卷果是一块块的,就像经过炸炒的不规则的土豆块,焦黄焦黄的。等到装盘子的时候,还要在上面撒些白糖,甜上加甜,那就更甜了。由此可见,北京人的确是很爱吃甜食的。

说实话,糖卷果不仅好吃,而且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山药是中医传统的用药配方之一,富含蛋白质、精纤维,以及维生素等成分。这种中药材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功能良多,如补中益气、止泻和健脾等,甚至还有固精、益肺的效果。

至于大枣呢,这更是中医和民间很常用的一种滋补品,富含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而且,据说其中的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具有养气生津、补脾和胃的功效。

由此可知,北京的糖卷果的确是一种百利无一害的食物,因而受到女性的喜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山药与甘遂相忌,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所以在服用其他碱性药物的时候,不要吃糖卷果,可以换换其他口味。

要说在北京,糖卷果做的最出名、最正宗的,还要数老字号的“南来顺饭庄”。

不含糊地说,只要向那些老北京们打听一下,北京小吃最正宗的地方,谁都会告诉你一个地方,那就是“南来顺”。南来顺做北京各种传统小吃,样样都妙,当然糖卷果也不例外。

这不,就在20世纪末,南来顺的糖卷果被官方机构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由此一来,糖卷果这种小吃就更是闻名全国了。

说到南来顺,它是地地道道的清真饭馆,是已经有七十年多年历史的京华老字号了。

这家老字号饭庄地处西城区南菜园街,跟大观园是邻居,环境幽雅自然自不消说,内部的装修风格更是富丽奢华,高端、大气、上档次。经营各种清真风味食品和小吃,包括清真海鲜、清真烤鸭、手工涮肉,以及小吃宴。

据说,这家饭庄在民国时创建,刚巧就是在1937年起家的。相传那时候北京的清真饭馆有名的有三家,被称为“老三顺”,而地处南城的“南来顺”就是其中一家。再后来,南来顺由于正宗的传统风味,做工地道,而且品种齐全,各种小吃都能拿出手,而且物美价廉,从而独领风骚。

那时候,南城一带乃是回族人的集中地,各种清真小吃荟萃。其中一些人没有固定职业,但有的是自家的手艺。据说,他们不少人靠的就是两把刀和八根绳来谋生的。

到底是哪两把刀?哪八根绳子?

两把刀分别指的是切羊肉的刀和切年糕的刀。也就是说,他们许多人是卖羊肉和年糕的,摆个摊子,到处流动。八根绳指的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回族人,一个担子前后两个筐子,每个筐子用四根绳子栓起,前后就是八根绳子。这些人自然卖的是一些软小吃,如豆汁儿、羊杂汤之类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南城的清真小吃才相当丰富,要啥有啥。

至于南来顺饭庄,最初的掌柜石昆生,原本是卖爆肚的,因为爆肚做得牛,人们送他一个绰号“爆肚石”。

最开始,他在天桥的公平市场上开了一家小饭馆,只有三间门面,十几个人手,做的都是家传的小吃。当然制作秘诀从不外传,因而口味独特,慢慢地就有了名气,而且以独特的“爆、烤、涮”烹饪方式,成为京城的名店。

再后来,南来顺索性推出了全套的“小吃宴”,即将自己会做的民间小吃统统摆上了正式宴席,可谓是清真小吃荟萃,琳琅满目。

可以说,对于南来顺而言,糖卷果只不过是小吃宴上一个小小的角色,但它并不因为是一个小角色而粗制滥造。每一道小吃,都如同糖卷果一样,口味诱人,令人赞不绝口。

当然,如果现在要在一些胡同小摊上吃到糖卷果,则有些困难,一是很少有人做了,二是店家很少有做得地道的。

所以,要吃正宗的糖卷果,还得去“南来顺”这家老字号。豌豆黄——老佛爷最爱的清真小吃

豌豆黄是北京一种传统小吃,同时也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

不过,根据北京流传的习俗,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豌豆黄的。这几乎就跟每年腊月初八那天中国人家家户户吃腊八粥一样。当然,吃豌豆黄,只是老北京的节日习俗罢了。

也正因此,每当春季的时候,豌豆黄就会纷纷上市,一直能供应到春夏之交的季节。

豌豆黄到底是啥样儿,是啥味道?吃过的人自然都知道,没吃过、没见过的人,会怀疑那就是黄豌豆呢。其实豌豆黄就是用上等的白豌豆制作的糕点,通俗地说,就是豌豆糕。不过,如今的豌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豌豆最受欢迎地。

豌豆黄

豌豆黄整个制法并不复杂,但也不简单。通常先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然后煮烂,经过一番糖炒,之后凝结成块,最后再切成小块儿,就成形了。不过,传统的做法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嵌上红枣肉。这种做法,至今以仿膳饭庄所制最为知名,也最受追捧。做好的豌豆黄通常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不仅如此,豌豆黄还有食疗的作用,因为在中医学上讲,豌豆本身就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驱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用豌豆做的豌豆黄自然也都具有这些功能。

所以说,吃豌豆黄,相当于一箭双雕,既美味,又能治病减肥呢,难怪人们喜欢得不得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豌豆黄这种小吃,既不是满族人的传统,也不是汉族人的吃法,而原本只是回族的民间小吃。

这种美味的民间清真小吃,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皇宫里,然后就一下子成了整个北京的名小吃了。原来,这跟慈禧有关。相传,身居皇宫的慈禧在一次出宫散心时,无意中碰到这个清真民间小吃,吃了一回儿,谁知一下子竟勾引住了她老人家的胃口。打那以后,回宫的慈禧总要派人给她买回这个豌豆黄。豌豆黄成了慈禧经常吃的零食。就这样,这样尊贵身份的女人,有了这个特殊饮食爱好,谁还能不知道,自然传遍了宫里宫外。这样一来,普普通通的豌豆黄也就立马出名了,身价飙升,从民间小吃变成了名小吃了。

看来,当年高高在上的慈禧,竟在无意中成了豌豆黄这种清真小吃的“广告代言人”了,一下子让它晋级为“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了。

然而,估计很少有人清楚,北京的豌豆黄其实还分不同的种类。大体上,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北海公园仿膳制作的所谓的“细豌豆黄”;另一种则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们制作售卖的“粗豌豆黄”;这两种小吃都叫豌豆黄,但用料、工艺、价格有天壤之别。

简单来说,它被分别称为宫廷吃法和民间吃法。

也就是说,宫廷豌豆黄就是细豌豆黄,民间豌豆黄就是粗豌豆黄。这也显示出了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口味的不同。当然,宫廷豌豆黄要比民间豌豆黄讲究许多。

先说宫廷的豌豆黄。

清宫的豌豆黄,之所以被称为“细豌豆黄”,那是因为“细豌豆黄”乃是清宫御膳房根据民间的小枣糙豌豆黄改进而成。

相传,豌豆黄是跟芸豆卷一起传入紫禁城的。当然,当豌豆黄成为宫廷里的流行食品后,自然就有专门的御厨进行了精致的加工和改进,这样才能配上那些贵族。

制作的时候,它相当精细。必须用上好的白豌豆,稍磨去皮,用凉水至少泡三遍以上。然后要用铜锅烧水,而不能用铁锅,将去皮的豌豆放入锅内,加上碱,将豌豆一直煮烂变成粥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