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6:14:29

点击下载

作者:李穆南,郄智毅,刘金玲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学名著

文学名著试读:

前言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文学的演进不仅有赖于人性的发展,也有赖于艺术成就的不断提高。例如,文学必须把基于人性——打上阶级烙印并不等于不基于人性——的强烈感情具体、丰富、生动、细腻地表现出来;寻求并把握最动人的瞬间;将作家的感情融入作品中的众多人物并使人物的感情更为丰满和鲜明、形象更为真实和凸出、其命运更能扣紧读者的心弦;把作家的感悟渗入作品的感情和人物;准确、优美地运用语言以便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等等。这是极其艰苦的创造。历史上的许多作家为此而不倦地探索并努力付诸实践。在这样的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原则,出现了种种具体的手法,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世代的积累,成为文学在艺术上不断更新的依据。没有这一切,文学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明催生了璀璨夺目的文学明珠,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文学殿堂。《中国文学百科》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中国文学历史的大型百科丛书,它将中华5000年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加以综合整理,直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以3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300多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诗、词、赋、曲、小说、散文、游记等各个方面。

全书共分为24卷,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文学百科之一: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百科之二: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百科之三:少数民族文学史;

中国文学百科之四:中国民间文学史;

中国文学百科之五: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文学百科之六:中国台湾文学史;

中国文学百科之七:上古传说;

中国文学百科之八:神话传奇;

中国文学百科之九:历代诗歌;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历代名词;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一:历代名赋;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二: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三:古典小说;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四:古代散文;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五:元代名曲;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六:历代寓言;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七:历代小品;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八:历代笔记;

中国文学百科之十九:历代游记;

中国文学百科之二十:民间文学;

中国文学百科之二十一:历代家书;

中国文学百科之二十二:古代楹联;

中国文学百科之二十三:历代碑铭;

中国文学百科之二十四:文坛巨匠。

一部文学史所应该显示的,乃是文学的简明而具体的历程:它是在怎样地朝人性指引的方向前进,有过怎样的曲折,在各个发展阶段之间通过怎样的扬弃而衔接起来并使文学越来越走向丰富和深入,在艺术上怎样创新和更迭,怎样从其他民族的文艺乃至文化的其他领域吸取养料,在不同地区的文学之间有何异同并怎样互相影响,等等。要写好一部文学史,是一项浩大、繁难的工程。这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但我们的实践与这目标之间肯定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因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中国文学百科》编委会2006年5月

先秦文学名著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在先秦时代,《诗经》有两个名称:一个简称为《诗》;另一个称为《诗三百》,这是因为《诗经》一共300余篇。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孔子整理过的书,可以为人们常法,于是尊它为“经”。当时设立了“五经博士”的专门官职,确定了《诗经》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诗经》产生的地域,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带,它覆盖了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的北部等地区。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要把如此广阔的地区的诗歌收集起来,确实是一件浩大的工程。《诗经》的作者不下数百人。他们中间有平民,也有士兵,有男子,也有妇女,有下级官吏,也有达官显宦。时至今日,他们的真实姓名大都无法考证了。然而这些无名诗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其姓名的消失而降低。《诗经》中作品分风、雅、颂三类,反映出诗篇的来源和用途之别。“风”有十五国风160篇,“雅”有大小雅150篇,“颂”有周颂、鲁颂和商颂40篇。《诗经》里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祭祀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其中《生民》、《公刘》、汉·《诗经》竹简《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史诗性质。农事 《诗经》产生的时代,农业生产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其中有不少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业诗。《七月》一首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形象生动的向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的农民的生活情况,其中所展现的无可奈何的感情色彩,让时至今日的我们不得不为之动容,不愧为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宴飨 《诗经》中有些诗以君臣、亲朋欢聚宴飨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的《诗经》书影生活状态,体现了周代初年靠血缘亲缘关系、礼乐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巩固统治的目的。怨刺 大雅和小雅中有不少的诗篇反映了厉王、幽王时的赋税苛重、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弊端丛生、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等诗或讽刺统治者不劳而获、贪得无厌,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在辛辣的讽刺中含有强烈的不平。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当时政治腐朽、社会黑暗的产物。战争和徭役 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了乐观精神。有的战争诗也写出了征夫厌战、思妇闺怨的情绪。爱情和婚姻 这个题材的诗作在《诗经》中比重很大,内容也较为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的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诗经》可谓是历代民歌承袭的渊源,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出了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它启示人们不要把文学看成茶余饭后仅供消遣的东西,从而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为标准,批评了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又总结魏晋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的要求,这正是《诗经》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扬。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真正的诗歌首先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诗经》有力地证明了劳动人民具有的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它也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这样,他们的创作可以得到更新的血液,更新的进展。在文学史上由于作家们向民歌学习,常常形成一个时代文学的革新,形成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高潮,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唐代诗歌的繁荣,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由诗到词、由词到曲的文体转变,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诗经》对后代文学也有影响消极的一面。由于《诗经》内容十分复杂,加之从汉代以来被定为儒家经典,历代经学家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对此做了种种歪曲的解释,掩盖了《诗经》的真正面目,几乎完全沦为统治阶级“厚人伦”、“美教化”的说教工具。但人民和历代的进步文人并没有完全被统治阶级散布的烟雾所迷惑,他们能够洞悉《诗经》的真正价值,继承并发扬它的传统,使诗歌成为自己的战斗武器。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管理仓廪和苑囿的小吏,五十岁时做过鲁国的司空(主管工程)、司寇(主管司法)、中都宰等职官,但不久被罢官。以后曾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博学多才,以知礼闻名于世,毕生致力于教育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事业,对于古代文化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思想及其开创的儒家学派,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有巨大影响。相传孔子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论语》便是孔子弟子与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部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包括《学而》、 《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20篇,共计492节,12700字。篇幅虽然不大,却集中了孔子学说的精华,其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如何修身养性、立身处世,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论语》书影

孔子是主张好学的,而且也强调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论语》中,孔子为后人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只读书不思考,就不会分析,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不明事理。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作为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孔子不但认为“有教无类”,即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第一个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孔子强调做人应该不断的、随时随地地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在《论语·学而》中,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身即修身,修身为儒家教育主要条目之一。论语玉烛银酒令筹。令筹上刻写的令辞均来自《论语》。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指出的“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可谓是古人修身的最高境界了。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仁人”应当具备的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即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礼记·大学》里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把修身当作是齐家、国、平天下的基础,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交友方面,孔子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体现了他君子处世的坦荡胸怀。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主张盲目的交友,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就提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择友原则。这里的“道”,指的是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点及取向乃至思想体系。

在处世方面,孔子遵循的处世之道是“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也就是说国家政治清明,说话正直,行为也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要正直,说话则要随和谨慎。

在孔子看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做君王的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做臣子的要符合于臣道,做父亲的要符合于父道,做晚辈的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论语》是一部传世的儒家经典,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严格说来,《论语》并不是一部文学著作,但是由于历来为文人所诵习,所以对文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汉武帝以后,儒家被定为一尊,孔子的地位提高。从元仁宗起直到明清,《论语》被定为科举考试必读的教科书。士人为了求取功名,必须旦夕吟诵,熟记在心。一般平民也把它作为启蒙读物,教授子孙。所以两千多年来,《论语》一书,浸润濡染,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素质、心理结构、风俗习惯,对中华民族起着不可估量的凝聚作用。《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我国散文最初的一种形态,多以三言两语为章,言简意赅,发人深省,许多语句已成为至理名言。《论语》里许多精彩的语言经过长期的凝聚或沿用已成为今天习见习用的成语,如三思而行、过犹不及、因材施教、当仁不让、祸起萧墙等等。《论语》语言流畅通达,活泼生动,语气词、叠句、排比、对偶大量运用,感情色彩很浓。《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不仅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引起中国和世界文化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和潜心研究。

《孟子》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轲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政论散文集,它集中体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的孟轲主要的政治、哲学观点,同时也展现了作为一个文学家的孟轲高度的论辩技巧和杰出的语言才能,是我国先秦散文中杰出的典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孟子即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其先世是鲁国公族。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还是一名儒学大师及散文艺术大师。

孟子曾师从子思的门下,在儒学的分化演变中,被称为思孟学派,代表孔门的嫡系正传。孟子到了中年时期,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当他44岁时,带领着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到齐、宋、滕、魏、鲁等国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然而当时的局势是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孟子的这种“仁”的思想和各国统治者所推崇的以暴力和杀戮争夺地盘和利益的方略是相悖逆的,因此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

年过花甲却屡遭挫败的孟子于是结束周游生活,隐退闲居,除了继续讲学外,便是同弟子一起著书立说,编撰《孟子》,直至终老。《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的记述形式,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还涉及了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共计30000余字。《孟子》一书模仿《论语》而作,共有七章:《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孟子画像娄》、《万章》、《告子》、《尽心》(后人将以上各章又分别划分为上、下,所以也有“十四章”的说法)。《孟子》各章的篇幅虽然比《论语》长,但各章之间的联系并没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积章而成篇,篇名也是撮取第一句的几个字,这和《论语》是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反映了由氏族奴隶主转化过来的封建地主的利益,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思想学说。

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从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方面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的。

道德论“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之间的战争。

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也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孟子》书影。苏洵批点,是万历四十五年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1617)闵齐主刻三色套印本。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在哲学思想及认识论等方面

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进一步发展,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子的思想主张,对于发展和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结束战乱割据,实现统一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反映了儒家的重要思想,同时在散文写作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成就。孟子的散文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孟子》一书所阐述的儒家思想,虽然在战国时期不为人所接受,却几乎在后世的每个朝代都占据了相当高的地位。《孟子》一书以问对、答辩方式展开,以驳论为主要的论证方法。作为先秦散文的典范之作,孟子诸篇,热情奔放,爱憎分明,善于辩驳答疑,文风刚健潇洒,气盛辞壮,极富摄人心魄般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宋代程颐曾说:“孟子尽雄辩。”这除了孟子高度的文字组织水平外,还与孟子的个人性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孟子为人耿直豪爽,泼辣大胆,极富自信,他不但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统治者的错误缺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讽刺、鄙视,甚至痛快淋漓地责骂他们。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居高临下,配合着豪爽的性格与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形成了《孟子》咄咄逼人的气势。《孟子》一书,还善于运用许多短小的寓言故事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许多精炼的寓言和精彩的比喻后来都演化为成语,成为汉语语言文库中的宝贵财富。

从散文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又比《论语》有了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略,《孟子》中却出现了一些比较细致的描述和长篇大幅的议论。从《论语》到《孟子》再到《荀子》、《韩非子》,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先秦议论散文发展的轨迹。此外,《孟子》对后代散文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苏轼,都特别注意向《孟子》学习,从注重文章气势到“欲擒先纵”的具体论辩技巧,都多有师法。所以,《孟子》不仅是儒家经典而且是历代散文效仿的楷模。

《庄子》

庄周又称庄子,名周,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具体生卒年不详,和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处于同一时期。庄子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他才学出众,但只做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在今涡河北岸)吏。他生活非常贫苦,衣衫褴褛,身居陋巷,曾经依靠打草鞋维持微薄的生计,还曾向监河侯借米度日。庄子素来“适己任性”,自在超脱,蔑视所谓的功名利禄。楚庄王仰慕他的才华,用重金聘请他做自己的卿相,但是庄周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不想被国事羁绊,宁愿终身不做官,逍遥于物外。庄生梦蝶图

庄周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老子的思想倾向,与老子思想有不少相通之处。但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同时,庄子又发扬了老子等人的思想学说,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思想的、一个独立的思想门类。因此世人通常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反映了庄子及其弟子的思想,涵盖了许多学科的见解及知识。《庄子》一书,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生、处世等方方面面的精辟见解与思想。现存的《庄子》全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包括了从《逍遥游》至《齐物论》等7篇;外篇包括了从《骈拇》、《马蹄》至《知北游》的15篇;杂篇包括有《庚桑楚》、《徐无鬼》在内的11篇。通常人们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庄子》一书既是一部深含哲理的杰作,也是散文史上的奇迹。《庄子》散文在先秦时期的散文艺术中独树一帜。大诗人李白说庄子“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正抓住了庄子散文恢廓深邃的思想与汪洋恣肆的文风完美结合的特征。《庄子》诸篇构思精妙,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令人读后得到非凡的艺术享受。例如庄子在讲述自己对于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于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向往时,并不进行纯理论的说明,而是设计了大鹏的艺术形象,让读者进行联想。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通过大鹏这个艺术形象,作者实际上蕴含了虽然鲲鹏之大,但亦依靠气和水来“扶摇而上”,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逍遥,而真正的逍遥,必须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没有任何约束和负担。许多深奥的哲理在《庄子》书中都十分恰当地通过寓言的形式进行说明,让人历久不忘。庄子在论述其相对主义的观念时就讲了庄周化蝶的寓言。

庄子所要强调的道理是梦与觉,甚至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是与非等等现象表面看来是有差别而各不相同的,但是在本体上却是一致的,亦即“道”的“物化”。所以按照庄子的观点,明智的人应当取消各种事物间的对立关系,任凭自然而随之变化就可以了。这种相对主义的深奥道理,靠着庄周化蝶的寓言,得到深刻而形象的说明,表现了庄子这位哲学大师在散文写作中将论据顺手拈来即可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庄子》是我国先秦诸子与百家争鸣时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我国庄周派的著作总集,代表着庄周思想。在战国中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庄子,庄子将老子的主导思想发展到了极致,给人以无限思考的余地。庄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读庄子的书是一种美的享受,这种思想的美感和心灵所受到的启迪使得庄子哲学具有了无限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在《庄子》这部气势恢弘、境界开阔的书中,作者以浪漫的文学的形式反映了严肃的哲学主题,可谓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庄子》一书不仅是一部深含哲理的杰作,也是散文史上的奇迹。《庄子》书影《庄子》一书,构思自然奇特,文风飘逸优美,语言铿锵有韵,描写细致传神,篇篇都流露出了庄子丰富真挚的感情,体现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庄子笔下的山水树木、花鸟虫鱼仿佛都沾染了作者的灵气,在书中显得自然清新、栩栩如生,而且情趣盎然。

庄子散文中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叙述了大量的寓言。《庄子》一书,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内容生动浅显,反映的思想细微深刻。阅读这些寓言,人们可以感受到庄子丰富的想像力和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他善于借助寓言的形式,运用诙谐、辛辣的语言,反映和鞭挞社会现实中的丑恶和虚伪,从而达到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庄子》一书,开创了荆楚文学浪漫主义的庄骚风格,对后世文学及其他艺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所体现的庄子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庄子也因此成为世界公认的思想巨人。

《楚辞》

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基础深厚的地域文化往往培养出杰出的文化名人,楚文化与屈原就是典型的一例。在丰厚的楚文化的孕育下,伟大诗人屈原以其《离骚》、《天问》等鸿篇巨制,耸立起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成为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而屈原的伟大成就与《楚辞》是分不开的。《楚辞》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包括屈原、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作品十多篇,其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公元前278年,秦军攻陷楚都郢,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的不幸使屈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传说这年五月五日,他抱石自沉于长沙附近的汨罗江。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那九死不悔的执着意志,深沉的忧患意识,自我完善的高洁精神,坎坷多舛的悲剧生涯,恢宏瑰丽的锦秀文章,涌动在世代文人心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屈原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高度评价了屈原的伟大贡献。《楚辞》书影“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是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以前楚地歌谣仅一鳞半爪地存于历史记载中,直到战国中期,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在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成为一种文学样式。汉代起,“楚辞”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其他人的作品未能流传下来。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对后世的文学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汉魏六朝在贵族中盛行的辞赋就直接沿袭了“楚辞”的传统。《楚辞》中的《招魂》直接影响了汉代七言诗的发展。楚辞中反映出屈原等人的忧国爱民的高尚思想,从而成为历代文人的楷模。《橘颂》则对后来的咏物诗产生了巨大而长久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了《离骚》的文学价值:“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个人际遇和生活的悲剧,奠定了其诗作中忧国忧民,执着追求真、善、美的主旋律。屈原以自己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拥有极美好心灵世界的形象。《离骚》用简约的文词表达了高洁的志向和品质,言简而意赅。在语言运用的艺术上,《离骚》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创造了句法参差的新形式,增加了艺术容量和表现力。这种骚体的创制是对于诗歌创作的一大贡献。屈原特别注意吸收楚地方言口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重言等语言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声律之美。

《荀子》

《荀子》一书的主要编写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荀子(约前313~前238)。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名况,字卿,又称荀卿,赵国人荀子曾到齐国稷下游学,并成为一名有威信的领袖。后又应聘入秦,从儒家立场出发,提了用“节威反文”的和缓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没被秦统治者采用。后又游学赵国、楚国,受春申君委任做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政治成果,创作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荀子》一书,原本有300篇,后来经过西汉刘向的整理,重新编订为32篇,定名为《孙卿新书》;唐朝中叶,《孙卿新书》又被杨倞定名为《荀子》,其中的32篇被分为20卷,各篇的次序也有所调整。《荀子》书影《荀子》一书32篇,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教育、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论述。

第一篇《劝学》,倡导人们要博学好问,并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论述了个人的学识与水平并非取决于天生,而是由后天所接受的学习及教育等因素决定的。其中在学习方面提出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至理名言,沿用至今。

第二、三、四篇分别为《修身》、《不苟》、《荣辱》,主要论述了伦理道德、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人性”问题,荀子则放在第二十三篇《性恶》中做集中论述,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基本观点。

第五篇《非相》,驳斥了相术中以貌取人的迷信观点,科学地指出了相关的政治主张。在第十七篇《天论》中,荀子阐述了自己重要的哲学观点,认为天是自然的,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左右人间的吉凶祸福、控制社会的兴衰治乱,而且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战胜自然的。在第二十一篇《解蔽》中,荀子进一步阐明了人们之所以会主观武断和迷信鬼神的原因,并指出了克服这种思想认识缺陷的方法。

第六篇、第七篇、第八篇分别是《非十二子》、《仲尼》、《儒效》,荀子围绕一统天下的最高政治理想,分别从学术、政治及人才方面进行了阐述。

第九篇《王制》,比较分析了王、霸、安存、危殆、灭亡等不同政治状况,从而提出了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伦、王者之法等一系列政治观点。

第十篇《富国》,主要阐述了经济方面“强本”、“富国”的思想及相关的具体政策,同时也提出了配套的政治观点。

第十一篇、第十二篇、第十三篇分别为《王霸》、 《君道》、《臣道》,荀子在这三篇中依次论述了国家的功用、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及大臣在辅佐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关于君王的权威及作用,荀子在第二十四篇《君子》中又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赏罚分明,尚贤使能”的政治主张。关于如何招贤纳士、选用人才的问题,荀子则放在了第十四篇《致士》中集中论述。在第二十五篇《成相》中,荀子借助通俗的民间文艺形式,反映了“法后王”的政治主张及“尚贤使能”的用人方针。

第十五篇《议兵》,论述了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指出民心荀子画像所向是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揭示了用兵的意义在于“禁暴除害”而非恶性争夺。就具体的战略战术,荀子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第二十篇《乐论》,则是荀子的一篇关于音乐理论的论述,荀子肯定了音乐的必要性,认为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阐明了音乐的重要性,指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能够改善和调整君臣之间、至亲之间及乡亲之间的关系。

荀子的散文与孟子有相似之处,即也极富于说服力和雄辩性,但却更趋于成熟。今存《荀子》一书大部分出于荀子之手。作为融会百家之学的大儒,荀子所写诸篇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构思细密,论证问题严谨,每篇文字的篇章布局都独具匠心,论述时往往层层深入,结构谨严,善于进行正面论述和反面的驳论。荀子之文,圆熟淳厚,是先秦散文之作的一个高峰。除了散文之外,荀子还作有韵文,即《荀子》书中的《成相》篇和《赋》篇。《成相》一篇是荀子学习民间文艺形式而写成的韵文,类似于后世的弹词、鼓词;《赋》篇是文学史上赋的始祖,是以赋名篇的首作,开创了新的文体形式。《荀子》一书综合了诸子百家的不同特点,将儒、法、墨、阴阳、道等诸多学派的学术思想,取其长而避其短,在治国思想、认识论及教育理念等方面,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汉文学名著

《战国策》

《战国策》也称《国策》,相传原本由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

关于《战国策》的作者,近人有不少考证。罗根泽、金德建等主张是西汉初年的蒯通。蒯通系秦汉之际纵横家,曾劝说范阳令归降陈胜起义军,又建议韩信攻取齐地,劝韩信背叛刘邦而自立,汉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八十一篇。20世纪70年代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对于考证《战国策》的作者,又提供了新的思路。该书许多部分与《战国策》相同或类似,但体例详略不一,而以记载苏秦一生的言论为主,很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苏子》一书的辑录。但该书的最后一部分,又为各种游说故事的辑录,大都与《战国策》同,而全书的最后年限则为秦国攻楚,似成书于秦汉之际。这样,对于《战国策》成书于蒯通的说法,又增加了一层迷雾。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共33篇,分为12国,是为古本。但因其中杂有纵横阴谋之术,为儒家所排斥,所以传诵较少,容易残缺。到了宋代,曾巩校补过,他编订的《战国策》是为今本,凑足了刘向古本的篇数。《战国策》书影《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国君的活动和说辞,以及他们相互辩论驳讦时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见解及所提出的各种斗争策略,全书共486章。《战国策》着重记述战国纵横家的言论和行动,表现他们的才能和辩智,宣扬士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就全书的主要倾向看,它主要反映了纵横家的思想,是一部典型的“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策》的思想性与它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战国策》首先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它那飞扬的气势,绚丽的语言,无不给读者以莫大的精神享受。《战国策》的艺术性的主要表现在:

其一,论点明确,方法周密,逻辑性强。例如《庄辛论幸臣》(《楚策四》)一文中,开始叙述襄王沉迷声色,拒绝庄辛的劝诫,终招亡国之祸。这是用事实表明全书的中心论点:只图眼前享乐,丧失警惕,必将导致后患。接着就展开正面的论证,证实这一论点的必然性、普遍性、真理性。论证过程中,不是抽象的说理,而是用比喻性的具体形象作为论据说服襄王。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严密而自然的逻辑推理,使论据显得分外结实有力,说服力强。

其二,形象地描写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结构完整,情节曲折、生动有趣,故事性强。如《聂政刺韩傀》 (《韩策二》)的故事,先写韩臣严遂与宰相韩傀的仇隙,严遂欲求一位可替自己报仇的人,以此交待故事的起因。接着写严遂在齐国“阴交聂政”,但因母亲尚在,聂政不敢以身许人,拒绝了严遂的请求。故事至此为之跌宕。作者又写了聂母去世,聂政感念旧遇,只身仗剑,刺杀了韩傀。故事似要结束,却又由聂政死时“皮面抉眼”的情节引出另一个人物——聂嫈。韩国统治者不惜悬赏千金以征求认领尸体的人的情节、聂嫈不惜声明自杀于尸下的情节,与上面“皮面抉眼”的情节,既连贯自然,又呼应合拍。结尾一段,是东方各国听到这个故事的反应及作者的评论,也是对两个英雄人物的赞扬。故事有始有终,有起有伏,事件脉络清楚,彼此配合默契,构成了一个故事性极强的艺术整体。

其三,刻画出性格不同的历史人物形象。在写人上,《战国策》发展了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荆轲与聂政,同是重义轻生的勇士,但荆轲的沉着机智、倔强又带点冷漠的个性,与聂政的孝顺、忠诚、爽直而又勇于决断的性格,显然又有区别。其他如头脑冷静敏锐、善于观察分析的邹忌、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的冯谖、机智老练又风趣活泼的触龙等,以及秦宣太后、吕不韦、楚怀王等形象,在《战国策》中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读者以如闻其语、如见其人的感觉。

其四,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等,无不浅显通俗,巧妙奇警,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久传不衰。

《史记》

《史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巨著,在中国散文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司马迁(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为西汉著名学者,通百家。大约二十岁时,司马迁开始漫游全国名山大川,不久被擢为郎中,并常随武帝巡幸各地。父亡后继任太史,为完成父亲遗志,广泛搜集资料,于公元前104年正式开始撰修《史记》。公元前99年,司马迁受李陵案牵连下狱,遭受宫刑,精神上受到强烈打击,但他忍受巨大的痛苦,克服一己受辱之私念,将全部心血投入《史记》的著述中。到公元前91年,司马迁终以非凡的才力完成这部伟大著作。《史记》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10篇、世家30篇、列传60篇组成,全书共计130篇,526500字。它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至汉武帝天汉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司马迁所谓的“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说:《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研究“天”和“人”之间的关系,把从古到今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大势搞清楚,形成司马迁一家之言。这句话既道明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同时也指出了《史记》在史学上的贡献。对于“天”和“人”之间的关系,司马迁认为天是天,人是司马迁画像人,天属于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人们必须依照自然规律去活动,但不存在什么所谓的预兆与吉凶祸福的说法。当然,司马迁对天的论述也有其局限性。《史记》中并没有摆脱神秘思想的影响。它相信气数,相信祖先的善恶对后代的遭遇起作用。

司马迁对“古今之变”的分析概括,虽然在某些地方还摆脱不了循环论的消极影响,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他认为表面上看似杂乱无章的史事,实际上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他承认历史是变化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史记》作为一部历史书籍,在“成一家之言”方面是个创举。“言”是指表达个人的思想主张。它这要求司马迁既要继承前人的传统,又要在吏学上有所创造。在《史记》中,司马迁从不笼统的肯定或否定任何一个人。他把历史事实、个人理想和评论三者紧密而成功地结合在了一起。《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它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首先,它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各阶层人物的画廊,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艺术。其次,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饱含作者的激情,是爱的颂歌,恨的组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悲愤诗,极具感染力。对于《史记》的抒情性,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给予精辟评论,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再次,它的语言朴拙、浑厚、气势沉雄,与所表达的内容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自从司马迁开创纪传体之历史后,不仅我国的正史一直奉此体为正宗,即使是方志、传纪、史表等,也无不脱胎于《史记》。在文学上,《史记》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而来的。此外,《史记》的叙事方式和塑造人物的手法也影响了后代的小说和戏剧。在散文方面,《史记》被推崇为与骈文相对的“古文”的崇高典范,被后代古文家们效仿。

司马迁不但是中国史学家之父,也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伟大历史著作《史记》不但是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学上的伟大成就。

《汉书》

《汉书》是中国西汉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威望及影响力,和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一起,被并称为中国的“四史”,和《史记》一起被称为《史汉》,极具史学研究价值。

作者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班固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宦门第,班氏家族在西京显赫一时,班固的祖父曾经官至广平相。作为书香之家,班氏家族同时还拥有深厚的家学,班固的父亲班彪,学识渊博,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儒学大师,同时也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他对于史学有过很深入的研究。当时,已经出现了许多续补《史记》的著作,虽然其中不乏刘向、刘歆等学者的著作,但班彪认为这些著作都不足以踵继前史,因而萌生了重新续补《史记》的想法。班彪撰写《史记后传》达60余篇,但未能完成全书,便于建武三十年(54)离开人世。

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班固开始潜心研究汉史。永平元年(58),班固在父亲留下的《史记后传》的基础之上,开始着手编撰《汉书》并于二十五年后完成。《汉书》作为一部断代史,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间长达200余年的汉代史事。《汉书》是以班彪的《史记后传》为基础的,同时又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存在一定的联系。班固在撰写《汉书》的时候,是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对《史记》一书进行借鉴的,一方面他对《史记》的体制进行了承袭及改革,另一方面他对《史记》的内容进行了有选择性的取舍及后期的加工和补充,并且发现和订正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汉书》承袭了《史记》一书的体制,全书共100篇,分为本纪20篇,表8篇,志10篇,列传70篇。所不同的是,将《史记》中的“书”改为“志”,取消其“世家”,并入“列传”;在内容上吸收了《史记》中关于汉初的部分史事。对于汉武帝以前的记载,大都采纳了《史记》的原文,同时又续补了《史记》中所缺的昭帝以下直至西汉末年的内容,例如《汉书》将《史记》的《大宛传》扩充为《西域传》,增添了西域及邻国的历史资料,从而具有了研究中国民族历史和相关国家历史的宝贵文献价值。《汉书》的十志,取法于《史记》的八书,但内容更为丰富详实,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文化精神面貌。《汉书》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中国历史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书》的作者班固,也因为编撰了这部伟大的史书,开创了中国断代史体例的先河,得以和司马迁齐名,中国历史上从而有了“班马”之说。《汉书》和中国历史上的另一部史学著作《史记》一起,被并称为“史汉”。它们犹如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两颗闪亮的明珠,照耀着中国历史发展的道路。《汉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而且也是一部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人物传记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诸多历史人物。《汉书》明显地受到了辞赋的影响,文章详赡严密,凝炼简单,句多排偶,体现出典雅华丽的特点。《汉书》中还转录了当时许多重要的辞赋、论著与奏疏,成为西汉众多名人的文章总汇。

但是《汉书》也存在不足之处。在思想上,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而他本人是“《五经》之法言,同圣人之是非”。这和班固所接受的儒家封建正统思想是分不开的,这种“唯圣人之道”的历史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落后性。在叙述历史人物及事件上,《汉书》和《史记》相比,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略逊一筹。此外,《汉书》的少数篇章还略带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的糟粕,阅读时要注意区分鉴别。

魏晋南北朝文学名著

《搜神记》

《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干宝,字令升,新蔡(今河南新蔡县)人,东晋史学家。生卒年不详,约生在西晋太康时期,卒于穆帝永和间。干宝少时勤学,博闻强记。“性好阴阳数术”,迷信鬼神。因有才被召为佐著作郎,因有功被赐爵为关内侯,东晋元帝时主持修编国史,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他作司徒右长史,后又升为散骑常侍。据记载,干宝曾著《晋书》二十卷,《搜神记》三十卷,又著《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数十篇,《隋志》著录《百志诗》九卷、《干宝集》四卷。但除《搜神记》今存二十卷外,其余都散佚。《搜神记》又称为《搜神录》《搜神异记》《搜神传记》,具体成书年代现在已很难确定。干宝自称撰写该书的目的是“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故事大致来自于“考先志于载典”、“收遗逸于当时”和作者的耳闻目睹三方面。在此基础上,“博采异同,遂混虚实”,“会聚散逸,使同一贯”。可以说,《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其中有总结和整理,又有加工创作。书中内容博杂,总的看来有以下几方面。清·吴友如画宝·巫驱假鬼

其一,记载神仙术士的法术异能之事。书中仙家术士的画符念咒、隐身变形、驱鬼逐妖、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等法术既宣扬宗教思想,也反映了道教兴盛的历史现实。

其二,记载神灵和物怪变化的故事。书中所记神灵与仙家不同,多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海、河、湖、水均有神,蚕神、灶神等也在民间侍奉甚广。这类故事在宣扬封建消极落后观念的同时也寄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带有许多进步因素。

其三,记载鬼魅精怪故事很多,佳作也多。记载人鬼之恋的“谈生”、“钟繇”、“紫玉”等生动表现出封建社会男女青年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对旧势力的抗争。记载死而复生故事的篇目如“王道平妻”、“河间郡男女”、“方相脑”等,既有优美的爱情,又反映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幸和苦难,人们只能在虚幻的世界里寄托美好的理想。《搜神记》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在小说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文中故事情节生动、完整、丰富,艺术手段描写较多,同时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在今天看来,《搜神记》确实有一些宣扬封道迷信的糟粕,但也保存了大量的优秀民间故事,揭示了一些婚姻、政治等社会问题,反映了较广泛的思想内容,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搜神记》记有大量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如《紫玉》、《兰岩山鹤》等借人神恋、人鬼相恋或借离魂梦幻来摆脱当时不可挣脱的束缚。饱含着辛酸,又寄托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蕴涵着浓郁的人情味和强烈的现实性,给人留下很深很美的印象。《搜神记》的故事中还有不少反映普通人对强权势力的反抗。《三王墓》又称《干将莫邪》,是一个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故事,悲壮激烈,十分感人。《韩凭妻》也是一个流传比较久远的夫妻爱情故事,两冢间竟生出攀根交枝的相思树,两人双双化为鸳鸯,交颈悲鸣,表达了他们对康王卑劣残忍的反抗。《搜神记》也有少量记述破除迷信和不怕鬼的故事。《宋定伯》不怕鬼的故事非常有名,很有意思。清·吴友如画宝·死鬼作剧《搜神记》在艺术上也有独特的价值,代表了志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搜神记》记录的奇闻轶事色彩纷呈、斑驳迷离,虽不像后代小说那样宏篇巨著、人物复杂、情节曲折,但其小巧的篇章结构也自成特色。在四百多篇的作品中,多是一二百字的短篇,其中不少是几十字,甚至十几个字乃至几个字。所以叙述往往比较直接,粗呈梗概,呈现出简洁明达、洗练、劲健的特点。

《陶渊明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外祖父孟嘉是东晋大司马陶侃的女婿。祖父和父亲都任过太守一类官职。到陶渊明时,家境已很穷困。他早年曾应征江州祭酒,不久辞职。后又任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最后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归隐,此后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刘裕建立宋朝后曾有诏征他为著作郎,他坚辞不出。死后被尊称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诗歌对后世影响甚深。除了诗歌,他亦长于散文和辞赋,但其作品在生前流传不广。梁代萧统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并为之写序、作传。今存诗121首,赋、赞等12篇。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公认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东晋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陶渊明虽写过一些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辞赋和散文,但其主要成就在诗歌方面。他历来都是以一个诗人的身分被载入文学史的。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包括:哲理,如《形影神》;赠别,如《与殷敬安别》、《赠羊长史》等;家训,如《命子》、《责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描绘、对自己劳动生产的体验和闲居交游、读书饮酒等三个方面。陶渊明以描写田园自然风光陶渊明像为主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他把田园自然风光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一种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理想境界,因而他竭力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化,使田园与自我精神融汇为一。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可以说是在田园诗基础上的一个升华。其中所描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这种景象正是他诗中经常出现的恬静和谐的田园风光的概括。它所表现的是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而“相命肆农耕,日人从所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进而描绘出一个人人劳动、生活富裕且愉快的理想社会,以与肮脏的尘世相对立。而且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劳动成果不受统治者的剥削与掠夺;甚至没有帝王,也没有王朝的更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桃花源已经不仅仅是隐士躬耕的小天地,而且多少体现了农民小生产者要求自食其力、不受剥削的理想和对劳动者不得食的现实社会的否定。当然,桃花源理想也受到过庄子、阮籍、鲍敬言等前辈思想家的影响。同时也表现了小生产者和诗人自己的某些局限,如否定智慧、小国寡民和复古倾向。

陶渊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田园诗是写闲居交游、饮酒赋诗等生活的。例如《游斜卅》、《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连雨独饮》等。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有《杂诗》、《咏贫士》、《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咏怀诗中一些作品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陶渊明的咏史诗中颇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咏荆轲》写荆轲刺秦王之事,极其慷慨悲壮。其实,陶渊明的性格本来就有刚烈的一面,他并不是一位缺少斗争精神的人。《读山海经》歌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种诗在晋、宋文人中是很难看到的。

在陶渊以前,文人都着重于关国家政治的材,陶渊明开创了一种的诗歌特点风格,就是日常生活诗化着重写普普通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现重要的意和醇厚的诗味。

正如他自己说:“常著文自娱,颇示己志。”诗歌是他生活中真情实感的体现,而“自然”是他诗歌的最大艺术特征。他用毫不做作的言,舒缓的节奏,淡雅的色调,毫无矫饰地表现他的内情感,真切深刻地表现他的生清·张风·渊明嗅菊图活体验。他的写景,并不仅为了客观或逼真地描述景物的特点;他的叙事,也不是为了单纯地表现某一件事情,而往往是景语亦即情语,叙事中有抒情亦有说理。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便有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的韵味,并且往往富含着某种感悟。陶诗的语言以平淡朴素为特征,但并不是未经锤炼,而只是不露痕迹,显得自自然然。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而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但是到了后代尤其是宋以后,陶渊明却以其士大夫的精神家园的形象,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不仅有回归田园后的淡泊名利,同时始终保持着士大夫的铮铮傲骨和高贵情怀。陶渊明本是一个精神上入世很深的人,他生性耿直,待友热诚,嫉恶如仇,又曾有过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之所以归隐田园,是有着许多不得已的因素,所以,在他《陶渊明文集》书影的诗文以至行为上往往包含着双重的矛盾。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而陶诗所具有的平淡自然的风格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乐府诗集》

郭茂倩,南朝宋人,生平不详。

乐府采诗一是为了娱乐,一是为了观风俗。乐府诗的主要时代是汉魏两晋南北朝,在性质上大体经历了三次变迁:由两汉之俚巷风谣,一变而为魏晋文人之咏怀诗,再变而为南朝儿女之相思曲,三变而为有唐作者不入乐之讽刺乐府。《乐府诗集》收集了从远古陶唐氏之作到五代时的乐府诗,计分为十二类:①郊庙歌辞。是祭祀用的,祀天地、太庙、明堂、籍田、社稷。②燕乐歌辞。宴会之用,以饮食之礼亲宗族,以宾射之礼亲故旧。③鼓吹曲辞。是用短箫、铙鼓演奏的军乐。④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⑤相和歌辞。是用丝竹相和,都是汉时的街陌讴谣。⑥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古调及魏曹操、曹丕、曹植所作。⑦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等,杂舞用于宴会。⑧琴曲歌辞。有五曲、九引、十二操。⑨杂曲歌辞。杂曲的内容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怨愤,言征战行役,或缘于佛老,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故称杂曲。⑩近代曲辞。也是杂曲,因隋唐的杂曲,所以称近代。⑪杂歌谣辞。是徒歌、谣、谶、谚语。⑫新乐府辞。为唐代新歌。《乐府诗集》中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等六类,既有民歌又有文人拟作,堪称乐府诗的精品。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较为宽广,有对穷兵黩武的揭露,有对征役之苦的描写,有愤怒的反抗,也有对爱情的渴求。以下介绍并分析其中的代表作。《有所思》 描写的是一个未婚女子对爱情的复杂心情。诗一开头便说“有所思,乃在大海南”,说明这种思念是因为遥远的分离而产生的。接下去写自己依然是一片真心,但当听说所思念的人有了异心,便愤然表示相决绝。全诗短小,感情充沛,人物性格鲜明,是汉乐府中最为著名的短章之一。《上邪》 这是一首指天发誓以表白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爱情诗,主人公是一位女子。诗以“上邪”这一感叹语开头,便使全诗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接下去用了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来表达对爱情的誓言。诗人的感情如火山爆发,炽热而又浓烈;又如江海奔腾,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江南》 这首诗非常独特,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南采莲图。“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开始两句似为对过去的美好的回忆,又似面对满塘荷莲,抒发心中的喜悦之情。由于“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那种丰富的内涵,它常常与男欢女爱、多子多孙的观念联系起来,从而使这样一首诗更具有了它的多样的文化意蕴。《木兰诗》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为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样一位光辉的艺术形象。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功成之后不为官禄所动,毅然返回家中,这已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木兰善良而又勇敢的品质,集中地反映出中国北方人民的优秀品德。全诗结构紧凑,繁简得当。

《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591),字介,山东临沂人。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南方政治文化中心建业(今江苏南京)。十九岁时,在梁湘东王萧绎幕下任职。萧绎在江陵即帝位后,被封为散骑侍郎。正英年得志之际,不幸江陵政权被西魏军所破,又辗转投奔北齐,为中书郎,历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又授予他修文殿学士之职。《颜氏家训》就成书于这个时期颜之推的作品,有文集30卷、志怪子说《冤魂志》等,但均已散佚,其成就最大、最为人知晓《颜氏家训》书影与称道的当属《颜氏家训》20篇。《颜氏家训》共七卷二十篇,它内容涉及许多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者注重以儒家思想教育子孙,推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耳不妄听,眼不妄视,孕妇的言谈举止,饮食起居,都要以儒家的礼节加以约束。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如果一味地溺爱孩子,就会习惯成自然,长大以后,形成的恶习就难以根治,因而要“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书中还提到如何处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之间、婆媳之间又该如何相处,治家该怎样做到宽猛相济等问题。作者还将自己身经忧患所总结出的一套身处乱世如何保家护身的经验,传《颜氏家训》书影授给子孙,他认为离乱之时,应明哲保身。还应该知足少欲,言行谨慎。强调学习“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因而“万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二是《颜氏家训》对儒学,佛学,文学等都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强调儒学的社会功能,认为儒家经术只是手段,经世济民才是目的。颜之推对佛学评价甚高,他认为佛家思想与儒家思想都具有风俗教化的社会功能,甚至连现实世界的改善,似乎也要假手于佛学。《颜氏家训》中专设有《文章》篇论述文学,作者主张“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贤,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既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不忽略形式。

三是《颜氏家训》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犀利的文笔深刻批判了南朝士族的腐朽堕落。《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走向成熟、走向辉煌的里程碑。自此之后,自上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严谨治家、勤课子弟蔚然成风。《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以丰富的社会经历和广博的学识,对自己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体会的高度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这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揭示了一般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人情世故,而且引经据典,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以后封建士大夫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颜氏家训》一书,常用六朝口语,语言清新自然,全书文词骈偶结合,风格平易亲切。书中不只偏重于引经据典,更注重于以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事例作为论据,文章于论理处善用比喻与讽刺手法。在南北朝浮艳靡丽的文风炽盛之时,《颜氏家训》不失为一部文风朴实的佳作。《颜氏家训》有瑜有瑕,但从整体来看还是精华多于糟粕。如果我们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颜氏家训》对于现代人来讲,仍然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一是书中所提出的治家教子方法和为人处世之道,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此书有助于了解南北朝的社会现状、风土人情;三是书中《音辞》、《书证》、《文章》等篇目,对于研究古代的经书典籍、文字音韵、历史文化、文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唐朝文学名著

《王维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其父始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县)。王维少有才名,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后谪官济州。曾在淇上、嵩山一带隐居,开元二十三年被宰相九龄提拔为右拾遗。后迁监御史,奉史出塞,在凉州河节度府兼为判官。天宝年间后在终南山和辋川隐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安史之时,安禄山强迫他做官。平后降为太子中允,笃定奉佛惟以禅颂为事。后官至尚书丞。除了诗歌,他在绘画、乐、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王维像诣。王维一生过着亦官亦隐生活,其诗作以田园诗见长。他的诗意境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太白全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关于他的家世和出生地目前还没有定论,认为他祖籍甘肃天水,先世流入西域,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李白是唐代杰出诗人,在唐时即被誉为“诗仙”。李白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发展到全盛、开始走向衰弱的转折时期,他的作品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同时又反映了繁荣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李白诗歌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被公认为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名声极大,后代作家如苏轼、陆游、辛弃疾直至袭自珍等都明显受过他的影响。著有《李太白集》。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诗人,其非凡的才华和自负、自信、独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最充分也最集中地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情、神,在李白的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像,既有气势浩荡、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李白图成的壮丽意境,美不胜收。

李白的诗激情豪放,乐府诗最能体现其最高成就。李白乐府诗现存149首。他的乐府诗扩大了乐府旧题的内容与题材,并在此基础了作了巨大的发展,后人很难在同一题材上望其项背。

李白绝句现共存93首,其中五言48首,七言45首。

其辞之明朗,其韵之优美,其情之深挚,其境之含蓄,其味之悠长,历来被认为是“冠绝古今”。

李白古风诗现存59首,是对阮籍的咏怀诗与陈子昂的感遇诗的一种发展,“其间指事深切,言情笃挚,缠绵往复,每多言外之旨”。

李白律诗现存118首,其中七律8首,其余全为五律,其律诗“逸气凌云,天然秀丽”。李白的诗歌中,富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了极大爱国主义激情。他和同时代的其他文士一样,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追求和歌颂壮丽人生。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歌颂崛起于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视功名富贵如草芥的义士,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主,傲岸不驯、坚持尊严的名臣,抒发自己雄心万丈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上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李白热爱祖国的河山,他用如椽的彩笔描绘了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他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善于把自我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对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清·苏六朋·太白醉酒图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

李白还有不少诗揭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蔑视权贵的骄横跋扈。他的自由意识是如此强烈,当遇到现实生活中丑恶力量的阻碍时,他的愤怒与抗争也就表现得格外强烈。他一生不以功名为显,却文自期许,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但是,尽管失意的处境使他难以施展抱负,他对政治前途却没有失去信心,仍然期望改变现实。

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关心民间疾苦,也是李白诗歌的重要思想内容。他一生政治上很不顺心,长期到处漫游,有机会接触普通百姓,并且结交了一些朋友,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了解很深,常常在诗中反映出来,如《丁都护歌》中描写了采石搬运工人的劳苦:“云阳上征明·寿山石雕·太白醉酒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这些诗篇,如果不对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有深刻体会,如果不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是写不出来的。

李白生平浪迹天涯,身世遭遇大起大落。在政治上,他是失落的,但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诗人都以满腔热忱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的自由,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他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

李白的诗歌以深刻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和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从一问世就赢得极高的声誉,产生过巨大影响。他的诗名从20多岁起就已在社会上流传,他的诗篇曾到处传抄演唱。盛唐时期,杜甫是李白的知音,他多次写诗赞扬李白的诗歌,钦佩李白的人品,盛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中唐的韩愈、孟郊都受益于李白的创作。稍后的李贺、卢仝也都从李白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世作家学习李白的人更多,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陆游、辛弃疾,明代的高启、杨慎,清代的魏源、龚自珍,直至近代现代的许多诗坛名家无不从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受到教益和启迪。可以预见,李白的影响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泯灭,李白的诗作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财富。

《杜工部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主要生活于唐由盛转衰的时期:开元全盛和安史之乱。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对于政治极有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安史乱前,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难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录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晚年携家出杜甫画像蜀,病死于途中。

杜甫关怀国家安危和黎民疾苦之情,都倾注于诗。他的诗能揭露朝廷弊政,真实反映官僚军阀的荒淫和庸懦,故后人称之为“诗史”。杜甫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把杜诗奉为最高典范,并尊称他为“诗圣”。《杜工部集》是杜甫的诗文集,现存诗1400余首,文30篇,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

杜甫的诗保留下来的有1450余首。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体写作。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时,诗人一般采用容量较大的五、七言古体;而在抒发个人思想感情时,则常常写作篇幅短小的五、七言近体。至于长篇排律,更是诗人的独家创意,在这一诗体上,他的成就几乎是空前绝后的。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族的高尚《杜工部集》书影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有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

在飘零的旅途中,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