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太阳———中国石油发展的脚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7:58:40

点击下载

作者:郭全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追赶太阳———中国石油发展的脚步

追赶太阳———中国石油发展的脚步试读:

大庆的奉献

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上,一项有历史意义的建设,往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刚刚走过而立之年的大庆,却早已牢牢地竖立在一个民族的心中,崛起在大时代的地平线上。

大地沉沉睡万年,人民科学变油田。一场会战十三路,预祝高歌唱凯旋。

当年叶帅预祝的凯旋,早已实现了,大庆今天仍以5550万吨的产量(指本文刚发表时的数据,下同),雄居我国原油生产的首位。

这是一个人间奇迹。

亘古荒原萨尔图(蒙语:月亮升起的地方),大庆人却从这里升起了一轮辉煌的太阳。

1960年,几万石油大军涌到大庆,各方面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大都是沼泽地……几万人,天寒地冻,一无房屋,二无床铺,连锅灶等生活用具都不全。生产上更是困难重重。几十台钻机设备,在铁路沿线摆放,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不足,没有公路,道路泥泞,供水、供电设备不足……

怎么办?“在这种困难情况下,到底是打上去,还是退下来;到底是坚持下去,硬啃下来,还是被困难吓住,躺下来?”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出于对党对国家高度的责任心,强烈要求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提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把中国石油的落后帽子扔进太平洋”的豪迈誓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960年3月25日,王进喜奉命从玉门油田带领1205钻井队(原1262队)来到大庆油田参加石油会战。4月2日,钻机运到后,王进喜不顾乘坐七天七夜火车的疲劳,带领全队靠大绳拉、肩膀扛、撬杠撬,花了三天三夜,硬是把钻机卸下火车,运到萨55井井场,安装起来。4月14日开钻后,他白天干在现场,晚上就住在一个侧扣的泥浆槽子里,带领全队5天零4小时完钻一口井,实现了“3天上千,5天完钻”的目标,创造了当时最高纪录。

王进喜带领全队大干快上,感动了房东赵大娘。她每天都准备好饭菜等他们回来吃,可一连数日,王进喜都是凌晨2点回来,打个盹,4点又走了。赵大娘心疼地对住在她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的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铁人”的称号很快在当地传开了。

大庆会战工作组成员得知后,迅速向萨中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指挥宋振明汇报。宋振明说:“大娘叫得好,王进喜当之无愧。”他立即向会战工委作了汇报。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会战指挥部工委书记余秋里听了汇报后十分高兴,决定大会战的第一个标兵就树王进喜,名号就叫“王铁人”。

4月9日至11日,大庆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隆重召开。会战指挥部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立功”的号召。

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大庆职工为战胜当时各种困难艰苦拼搏,无私奉献,为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960年到1963年,大庆油田为国家积累资金3.5亿元,真正做到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建设大油田。

1976年,大庆人喊出了“年产上5000(万吨),稳产10年”的口号。外界一些了解油田生产形势的人,无不为这句口号的寿命感到忧虑。这种忧虑不无道理:此时的大庆油田已开发了16年,几个主力区块已经全部启用。依靠开发区块来大幅度增长产量的局面已经结束,最早开发的区块综合含水率已达50%,它预示着这些区块将陆续出现产量递减的局面。国外一些石油专家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惊奇地连连摇头。历史最终做出了结论。

1986年元月,石油工业部部长王涛,在大庆油田亲自点燃了“10年稳产”的祝捷鞭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85年国民经济统计报表上,出现了一行闪光的数字:大庆原油产量5525万吨。这说明,大庆已顺利实现了从1976年起连续10年稳产5000万吨的目标,大庆豪迈地跨入了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特大型油田之列。

1986年1月26日庆功大会上,大庆又宣布了向第二个“高产5000万吨,稳产10年”迈进的新目标。刚刚升任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的王志武和他的一班人,挑起了这一重任。

上任伊始,重任在肩。

1986年秋天,党的十三大闭幕了。在这次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的王志武同志,在乘飞机回哈尔滨的当天晚上,就驱车300里赶回了大庆,到家已是午夜,老伴告诉他,他最喜爱的小女儿白血病又加重了。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对老伴说了声“告诉孩子,我回来去医院看她”,又驱车朝150千米外正在抢建的朝阳沟油田驶去了。

一份材料上记载:1986年王志武率机关干部26次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了开发、管理中的问题,年产20万吨规模的朝阳沟油田不到3年建成投产,而他心爱的小女儿却离开了这欢乐的世界。

1988年夏天,大庆油田遭到3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袭击,短短几天内,油田250平方千米油区一片汪洋。被淹井2296口,被淹中转站313座,960多口新井被迫推迟投产,直接减产25万吨。

但是,60天后,大庆就奇迹般地战胜了自然灾害,不仅产量没减少,还超产20万吨,登上了年产5570万吨的新高峰。

局长王志武在受灾的日子里,天天战斗在抗灾第一线。

大庆市市长、局党委副书记张轰,从7月中旬到8月末,他的抗灾专车竟跑了1.2万千米。

1987年,根据十三大的经济发展战略,又制定了“解放思想,加快和深化改革,加强勘探,再找一个大庆油田,原油五千万吨稳产再十年,并努力延长稳产期,为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作出新贡献”的奋斗目标。

——“再找一个大庆油田”。这意味着在油田勘探上,让大庆开发初期的石油储量翻一番。经过艰苦努力,到目前探明石油储量已是初期的1.85倍。看来,只要继续努力,实现“再找一个大庆油田”的奋斗目标可能变为现实。

——“原油五千万吨稳产再十年”。这意味着从1976年突破年产5000万吨大关之后,要一鼓作气,直到1995年,连续20年必须年年高产稳产5000万吨以上,这在当今世界油田开发史上也将是一大奇迹!可是,第一个10年高产稳产,就已经相当艰苦;第二个10年高产稳产,工作量将比过去26年的工作量多一倍,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尽管这样,大庆人仍然不惜付出更大的艰辛努力,也要实现目标。

大庆创业无穷期。

大庆油田累计产油10亿吨,是一个值得自豪的世界级先进水平。要知道,在这之前,当今世界超过10亿吨的油田总共只有9个,而其中与大庆物质条件相仿的砂岩油田仅5个。

10亿吨,是几代石油人前赴后继,建功立业的丰硕成果。10亿吨,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崛起的历史见证。

20世纪50年代,大庆油田发现前,中国的石油工业处于一个何等落后的困境之中,旧社会留下的石油工业几乎是“空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部是唯一没有完成产量计划的部门。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首次喷出工业油流,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由此,唤醒了沉睡亿万年的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工业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

站在松基3井,极目远眺,思绪万千,我们仿佛看见了中国石油工业崛起的全过程,看到了大庆油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立的丰功伟绩。

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我国跻身于世界主要产油国行列。大庆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到1976年,原油产量以28%的速度迅猛增长。从1976年到1993年,大庆油田实现了连续15年的五千万吨稳产,为我国自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亿吨大关,继而跨入世界石油产量前五名立了头功。

1981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指出:大庆石油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实践,大庆油田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历史,大庆广大干部和群众创造的一套我国自己建设和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经验,表明大庆不愧为我国工交战线的先进典型,大庆职工不愧为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

这正是对大庆油田和大庆职工的最好评价。

石油,这个由庞大恐龙躯体及诸多动物溶变的物质,神奇深奥,历尽沧桑方“古为今用”。大庆油田是科学的产儿。

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深化过程。

1981年大庆石油进入高含水期,油田自然递减率明显增加。在这关键时刻,油田科技工作者成功地创立和应用了适宜大庆高含水期稳产的一套新的做法和工艺技术,这便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长期稳产注水技术”。这个包括4个方面67项关键技术和科学难题的课题,花费油田15个专业技术所室单位300多名科技人员,以及许多领导同志和职工整整3年的心血。

这套技术打破了高含水期不能稳产的神话,使油田5000万吨原油持续稳产。

1982年金秋时节,“国际油田开发技术讨论会”在大庆召开。来自24个国家和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国技术合作促进安展部的专家70余人同我国数百名石油专家云集大庆。当时的大庆油田总地质师,现任局长王志武宣读的论文《大庆油田提高注水开发效果的途径》,引起与会代表的重视。外国专家的结论是:“大庆油田的开发水平是高的,可以向世界油田开发挑战”、“大庆油田开发方式可以作为世界油田开发的一种模式”。

1991年,大庆油田在综合含水率达到79%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和实践,成功地做到稳油控水。全年生产原油5562万吨,超过国家计划22万吨,在5000多万吨生产水平上连续高产稳产了16个年头。油田开采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好转:年注水量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5.84%,而地层压力回升了0.03兆帕;年含水率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仅增长0.02%;年产液量由于减少无效和低效水量,增长幅度仅相当于往年的1/3;按当年减少的注水量和产液量计算,仅节约水、电费用即接近1亿元。

大庆预计,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今年油田开发状况保持去年的状况或比去年再好点,今后几年将可实现“两个稳定”、“两个超标”的目标,即原油产量1995年稳定在5500万吨,2000年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综合含水率在“八五”期末不超过85%,“九五”期末不超过90%,并有可能再降低一点。这样,到20世纪末,大庆油田的总产液量可比原规划减少4.5亿吨左右,节约的水、电费用可达20多亿元。

1992年春节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到大庆油田作了一些调查。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精神,又作了进一步思考。深刻感到,大庆在高含水情况下做到稳油控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绩,为我国高含水期生产的油田闯出了一条路子。同时也深刻感到,大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他们始终把坚持保持油田长期稳产作为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实际行动;是他们坚持发扬“两论”起家的基本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思想方法,不断认识和解决油田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结果。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王涛总经理在《保持高产稳产必须思想解放勇于实践》一文中写到:高含水期开采是注水开发油田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进入这个阶段,油井含水增高,产量自然递减加快,油田稳产难度和投入资金工作量逐年增大,这是世界各国油田开采的普遍规律。对此,我们既不能看不到油田高含水对保持稳产造成的严重影响,也不能在高含水带来的困难和问题面前一筹莫展。对那些客观条件允许,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的事情,必须积极去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绝不能停步不前。

大庆同志的看法是,油田进入了高含水期开采阶段,并不是稳产期的终结。含水率高是制约稳产的不利条件,但不是制约稳产的决定性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地下具有的资源条件和采取的工作措施是否有效。大庆油田敢于提出稳油控水的工作目标,就是在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全油田的资源状况、技术水平、措施的经济效益后作出的决策。概括他们的想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一点”:一是通过对已开发油田进行过细综合调整,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向增加可采储量要一点;二是通过加强油田外围勘探,每年新增一些可采储量,向勘探工作要一点;三是通过研究开发新的开采工艺技术,进一步提高工作中已经有了一些效果比较好的措施和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广大职工要有保持油田持续稳产的强烈愿望,这些都是实现稳油控水的有利条件。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庆同志勇敢地提出了稳油控水的工作目标,争取在高含水开采阶段继续延长稳产期,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更好的开采效果。

坚持不断深化油田地下油水分布状况运动规律的认识,是大庆实现稳油控水的工作依据,油田开采的过程,实际是人们对地下油藏情况的认识不断深化和进行改造的过程,以及·4·

采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去年,为了实现稳油控水,大庆油田的领导同志、研究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一线生产部门、采油井组和岗位工人,都对地下油水情况的静动态资料,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一些采油厂为搞清某一区块的情况,逐井进行调查,从历史到现状,从静态到动态,从注水到采油,从井筒到地面,全面进行分析。当年录取,分析的资料数据成倍增长,有的比往年高出4倍以上。

通过对地下情况的深入研究分析,他们认为,大庆这样一个多油层、非均质、渗透性差异大的砂岩油田,尽管经过多年分层开采,这个区域和那个区域、这套油层和那套油层的地下油水变化情况,仍然有着很大不同。有的水淹程度比较高,有的水淹程序比较低;有的油层动用程度比较好,有的油层能力尚未得到较好发挥。就是开采同一套油层的油井,井与井之间的情况也不完全一致。这些差异就是油田开采中的潜力。

大庆油田自开发以来,对地下情况的认识曾经有过三次大的飞跃。一次是开发初期,基于地下油藏能量小的状况,提出了早期注水、保持油层压力的方针。一次是3年后,基于笼统注水各层效果不一,注水3年见水井达到一半,采收率不到5%的情况,提出了以分层注水,区别对待“六分四清”的开发方针。第三次是在产量上到5000万吨以后,基于了打加密调整井,细分开发层系的开发方针。这三次认识上的飞跃,都对大庆油田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至今仍有意义。现在,大庆针对地下油水关系更为复杂的情况,抓住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更好发挥水驱油效率这一对主要矛盾,又提出稳油控水的开发方针,这是他们第四次认识上的飞跃。尽管这个认识还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但已证明抓住了高含水油田保持稳产的“牛鼻子”。

大庆油田开发的成功,是科学的胜利。大庆30年累计生产原油10亿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石油科学技术物化的结果,在此过程中,石油科技也找到了最佳载体——大庆。

大庆有一支觉悟高、技术精的科技队伍,构成了这个载体的骨干部分。大庆有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工人阶级队伍;关键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科研指挥和科学决策机构和良好的科学环境。会战初期,大庆工委提出的“不犯不可改正的错误”成为历届领导班子的座右铭。一是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生产上要实施的技术措施都要超前研究,最少提前5年,运用系统工程科学,集中、配套攻关。经过方案对比和反复讨论形成技术群才应用到生产实践之中,做到万无一失。二是形成科学的民主氛围。从会战初期开始一年一度的技术座谈会,除“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断几年外一直坚持至今,这种有干部、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参加的技术座谈会广开言路,民主讨论,形成科学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三是科学的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只要是油田急需的,来到后就马上综合配套,为我所用,形成生产能力。四是适时提出油田奋斗目标引导科技为实现油田奋斗目标作出贡献。30年来,大庆油田共取得科研成果47197项,其中获奖成果1400项,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297项。仅1976年到1985年的10年间,就有70项科研成果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近百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从某个角度看,大庆的历史就是英雄成长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大庆艰苦创业,出现了铁人王进喜,震动了全国;70年代,继承铁人传统,大庆石油处于稳产阶段,又出现英雄高金颖;80年代,在改革大潮中,又出现了申冠、李万仁;90年代,大庆向高科技进军异军突起。在铁人的故乡,不同年代产生不同特色的英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铁人的传统却是一脉相承的。

1989年4月5日——农历2月29日,清明节。在北京八宝山“铁人”王进喜的遗像前站着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张轰和铁人1205钻井队队长申冠,他们是利用在北京参加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机会,特地为老队长扫墓的。作为钻井队第12任队长的申冠,事后用文字记下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站在老队长遗像前,我心中无比激动。60年代初,铁人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为战胜国家经济困难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今天,国家又遇到了困难,如果铁人活着,他会怎么办?望着老队长慈祥的目光,我心中默默发誓:回去后,一定把铁人钻井队带好。继续发扬铁人精神,为实现大庆新的奋斗目标,为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作出新的贡献,使铁人队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彩。”

铁人钻井队建队30年来,队伍转战南北,人员换了七茬,为国家输送干部200多名,培养技术工人800多名,相当于一个队发展为19个队。30年共打井960口,累计进尺123万米,相当于钻透130多座珠穆朗玛峰,成为全国第一个上百万米的钻井队。

申冠是1985年登上“神”位的。这时的1205队驾驶的是美国65型威尔逊钻机,居住的是装配着空调的露营房,队里还摆放着20寸的大彩电。然而特殊的职业,使他们仍旧脱不开苦、险、脏、累。冬天,泥浆喷吐,他们穿了一身坚硬的衣甲。把一组冰雕泥塑的任务浇铸在了钻台上,只好借助当当作响的铁榔头才能把他们分开。夏天,蚊虫围困,夜里把安全帽悬吊在灯泡上,早上就是一层烤死的蚊子。司钻们握刹把的手倒不出来驱赶蚊子,就把泥浆涂在脸上,当防蚊剂。

洋钻机搬迁非得有平展的路面。雨季一到,它的娇气难以抵抗这块粗犷土地的磨砺,在芦苇塘和烂泥坑前垂首却步。申冠他们只好把60多吨的美式钻机请上20多米长的铁爬犁,然后集中10台“铁牛”往前拖。钻机太重,爬犁全部陷入泥沼。原始的劳动方式,现代精神效应推动着洋设备一寸寸向前挪动。每次井队搬迁,队里不知会增添多少流血的指头。

在申冠的带领下,这个队连续三年夺得金牌,并跨入国家一级钻井队行列。

1987年9月,大庆建材公司在大庆率先实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李万仁放弃了号令“三军”的公司调度长的位置,投标建材公司下属的机械工程公司。

结果,李万仁以高出标底1/3的标价中标。

李万仁和他的助手们在调查实践中,改革思路逐步完善、系统,最后升华为《目标价值管理工作法》和《思想工作激励法》。前者的实质是用工作目标激励,按效益进行分配;后者的实质是将大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管理心理学相结合,并注意到新时期具体实践特点。对“两法”简而言之: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通过经济和政治两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以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万仁承包建材公司机械工程公司三年经济成果和精神成果始终是相互作用,结伴而行的。机械工程公司被评为大庆市“双文明”单位。三年产值增长10多倍,固定资产增长600多万元,创利润2000多万元。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李万仁本人先后被大庆市命名为“锐意改革的开拓者”,市、管理局劳动模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还被评为全国能源工作战线劳动模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总工会授予其五一劳动奖章。(合作者:刘振学)

油龙腾飞

从辽宁省城沈阳驱车南下,穿辽中过盘锦,沿兴隆台平坦如砥的黑色路面走向辽河入海的地方,走进世界最大的芦苇荡。沿途到处可见一架架傲然挺立的钻塔;一丛丛此起彼伏的抽油机;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座座整齐壮观的大型输油联合站……这就是辽河油田,她如颗颗珍珠洒落在渤海湾畔。

辽河入海的地方,五河汇集,水网交错,鸥鸟翔空,稻香鱼跃。可爱的辽河油田就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迅速崛起,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第三大油田。

渤海湾畔有一片亘古荒原,荒凉而充满神奇。

在河海与陆地交织的地方,蒹葭苍苍;极目所望,天地间是末开垦的处女地。这就是盘锦,沉睡千年的“南大荒”。

20世纪中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中,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地质三角旗飘进了亘古荒原,地质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开始在下辽河地区进行石油地质普查,南大荒的地下大门被叩响了。

从1955年到1963年,地质工作者对下辽河用非地震方法为主的地球物理普查,在艰难困苦中进行了八年后,对下辽河坳陷的范围,明确了边界位置,对基底结构和石油埋藏深度有了初步了解。通过对下辽河坳陷的含油气评价,明确了勘探的目标和方向,为区域预探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964年,地质部的勘探队伍和石油工业部的地震勘探队伍,沿着辽河走,再度迈开探索地下宝藏的步伐,一年完成地震测线1381千米,基本上搞清凹陷内二级构造带分布和局部构造轮廓。

1964年6月,第一颗钻头顽强地钻进南大荒。

地质部第一普查勘探大队首先在东部凹陷南部的黄金带构造上钻下辽河坳陷的第一口区域探井——辽1井,拉开了区域勘探的序幕。在1964—1966年间,下辽河坳陷先后钻区域探井13口。勘探的重点在东部凹陷南部地区,共钻探了7个局部构造,有5个局部构造获得工业油流。

荒凉的南大荒,地下不荒凉。

在东部凹陷南部大平房构造上布置的第二口探井——辽2井完井试油,首次获得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下辽河第一个油田——大平房油田。在大平房构造获得工业油气流后,迅速扩大勘探成果,又在热河台、荣兴屯、欧里坨子等构造上相继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了下辽河盆地是一个大有希望的含油气区。

东起沈阳,西至渤海,南临辽河,北接闾山。下辽河盆地的总面积12400平方千米。

一 大庆六七三

为尽快探明和开发辽河盆地的油气资源,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由石油工业部组织队伍,继续深入开展这里的石油勘探。

1967年春节刚过,大庆油田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派出了以张文昭同志为首的15人小分队,到下辽河地区开展调查,提出了《下辽河地区地质勘探筹备工作汇报提纲》。

3月,根据国家计委指示,石油工业部从大庆油田抽调钻井、地质、试油等队伍,组成“六七三厂”,接替地质部展开辽河盆地的石油地质勘探。这支综合勘探队伍迅速奔赴下辽河,在沙岭公社建立了总部。赵协和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先后有单玉、高振才、丁尚宝、王文秀、张同文等同志。

这年年底,大庆油田来下辽河的队伍已达千人。

随着六七三厂勘探队伍的逐日增多,勘探工作的全面展开,1968年6月20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批准,成立了六七三厂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隶属大庆油田领导。

革委会主任:林治开。

副主任:宋德林(军代表)、王文秀、王显富、董松先、康清明等人。革委会下设生产组、办事组、政工组、后勤组等办事机构。

革委会的成立,标志着大庆油田六七三厂的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已经基本上步入正轨。到1969年底,大庆油田六七三厂的职工已达2300多人,总指挥部也由沙岭迁到地质部下辽河地质普查大队的遗址——红村。

红村是个既有点象征意义,又带点乡土味道的名字。它位于辽河三角洲入海口,东接田庄台,北靠大洼,西近二界沟,南临营口市。当时那里除了几栋老房子以外便是苇草丛生的盐碱地,石油人盖起了“干打垒”,支起了帐篷,建起了厂房,将六七三石油勘探指挥部从沙岭迁移到这里。

六七三人自豪地将红村称为日出地。因为在1970年以前,红村一直是指挥下辽河石油会战的大本营。

1969年9月,在兴隆台地区兴1井沙河街组一段中部(黄金带油层)试油,首次获得百吨以上的高产油气流。8毫米油嘴自喷求产,日产油152.4吨,从而发现了兴隆台油田。兴2井也于1970年获得工业油流。特别是沙河街组上段(兴隆台油层)高产主力油层的发现,为重点探区的最终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经过3年艰苦努力,大庆六七三厂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8个二级构造上钻探井23口,把勘探的范围由集中在东部凹陷扩展到西部凹陷,其中的黄金带、于楼、榆树台、兴隆台4个构造上获得工业油气流。大平房、热河台、黄金带和兴隆台4个含油构造被证实为油气田。辽河坳陷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二 会师下辽河

公元1970年2月末。国务院。

一份扉页加盖着绝秘标识——来自石油部军管会的呈批件,在国务院办公厅、业务组等部门之间呈送。

石油部军管会关于加速下辽河盆地石油勘探的报告

石油部军管会

一九七〇年二月十九日

3月24日,国务院下发特急[70]国发文27号文件批准了这个报告。报告中说:

国务院同意石油部军管会《关于加速下辽河盆地石油勘探的报告》,现在转发给你们。·8·

在确保五七油田会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石油工业战线上广大革命职工的积极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拿下下辽河油田是完全可能的。这个油田的建成,不仅对解决鞍钢和辽宁地区的燃料构成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加速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摸清渤海油田地质情况有重大意义,望你们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盖章)

1970年3月24日

时值70年代第一春。

战鼓催春,下辽河石油大会战的战略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早春2月,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唐克到六七三厂听取汇报,审查批准第一批探井。

当时确定的勘探方针是:选准勘探主战场,集中力量拿下一块,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以一定的力量甩开钻探。当时,确定以东部凹陷为重点,贯彻“三边”方针,实行区域甩开勘探与重点突破建产能相结合。东部凹陷的重点地区,大部分钻机集中在黄金带、于楼、热河台一带,少部分钻机在西部凹陷的兴隆台,两部钻机分别部署在海外河和双台子1号构造上。

3月,北京—沈阳,群英聚会。

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唐克、北京石油学院党委书记刘长亮、大港油田六四一厂革委会主任曹进奎、六七三厂革委会主任林治开和石油专家王涛等同志一起下榻辽宁宾馆。在宾馆,唐克同志传达石油部关于加速下辽河盆地石油勘探的决定,与会者共同敲定了向沈阳军区领导汇报的提纲。下辽河会战的整体方案,经过数月的酝酿、论证、商榷,如今要“定盘子”了,与会的每一个人都有些激动。

辽宁宾馆门前的广场中央,高高耸立着毛泽东主席的塑像,那组玻璃钢的塑像的名字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3月7日下午,沈阳辽宁宾馆,酝筹帷幄。窗外瑞雪纷纷,室内春意盎然。沈阳军区、辽宁省革委会领导一行人来到了宾馆二楼会议室,与石油的同志们共商下辽河会战大计。

身经百战的沈阳军区陈锡联司令员,这位当之无愧的将军,兴致勃勃,身着没有军衔的军装,认真地听取石油专家王涛同志的汇报,不时点头,多次插话,汇报结束后他又做了十分明确的指示。他以略显激动的口吻,把一个将军的战略决心传达给在座的每一个人。主要精神是:(1)听了油田的汇报感到情况很好,精神很对。认为这次会战对东北7000万人民、全国亿万人民都是贡献。并强调今年是鞍钢宪法发表声明10周年,油田能否在3月22日前把钻机搬上来,争取开钻。(2)这次搬家的具体组织工作量很大,要两条腿走路,火车和汽车同时用。为了抢时间,准备报告军委,争取几次军用专列。还决定沈阳出100辆汽车,军区200辆汽车,油田自己出100辆汽车,先运走4部钻机上来,其他由三列军列陆续运。一定要在4月10日前把会战队伍运送上来,不然道路一翻浆就困难了。(3)这次会战要发扬大庆“干打垒”精神,人来了要解决住的问题,油田有多少帐篷带多少帐篷。此外,6000人住房还要多少木料、砖瓦,要好好计算一下,军区和省委要协助解决。(4)解决运输战线长的问题,要加快沟海线铁路通车的速度。原定十一通车,请唐克同志回北京向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同志汇报,在不影响大三线建设的同时加快一下。所需钢轨允许辽宁用超产部分来解决或用旧钢轨和枕木,使铁路提前通车。

会战在即,犹如箭在弦上,一种豪迈的情感,在每一个人的胸膛里冲撞,共鸣。唐克副部长决定立即兵分三路,组织会战:一路由曹进奎、王涛、刘安连夜回大港,动员组建调动队伍;一路由唐克副部长、刘长亮、林治开、刘沐等去盘锦安排迎接会战队伍和编制年工作计划;第三路是留杨维庆在沈阳参加辽宁省组织的汽车抢运小组,负责公路拉运钻机的协调工作。

中国大地上,又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大会战打响了。

下辽河会战,这是继胜利会战、大港会战之后,在渤海湾畔奏响的又一场撼人心魄的急骤旋律,它将以宏伟磅礴的部队官兵,地方政府的鼎力相助和万名石油人的大搬迁做序曲,载入中华民族的石油史册。

3.22,这是写进中国石油史的日子。3.22,这是辽河石油会战的纪念日。

1970年3月22日,兴4井井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辽河会战筹备小组在这里召开会战万人誓师大会。

会场好气派!10辆大卡车调过头来,用车厢搭建成40米长的主席台,背景很醒目,中央是毛主席像、国旗,主席台两侧排列两辆地震炮车,高耸的井架拉起巨幅的会标:

纪念鞍钢宪法诞生十周年暨加速下辽河石油勘探誓师大会两条巨幅标语在主席台的左右从天而降:

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报效祖国

上午10时,誓师大会鸣炮开始,那响声震天动地,放的是地震用的炸药。

誓师会庄严隆重。会后,钻机隆隆,3241钻井队和32145钻井队分别在兴4井和兴3井同时鸣炮开钻,打响了下辽河石油勘探会战的第一炮,拉开了辽河石油会战的序幕。

在人民共和国鲜艳的旗帜下,中国的石油大军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大业。50年代,从玉门起步,攻克“克拉玛依”挥师东征。60年代,全国石油会战的主战场在大庆,茫茫雪原中,一举拿下中国第一大油田。70年代,石油会战的主战场在渤海湾,“胜利”报捷,挺进“大港”,兵临“辽河”。

辽河是渤海湾会战的三个油田之一。

随后的一个月里,六四一厂组建的钻井团、试采团、油建团、运输营、供应营等参战队伍,陆续会师辽河,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风餐露宿,昼夜苦战,迅速投入勘探开发会战。

从此,辽宁“南大荒”上驰骋着一支崭新的石油野战军,它就是由原大庆六七三厂的队伍与来自六四一厂的队伍共一万余人合为一家,组建成的辽河会战指挥部。

一场覆地翻天的石油大会战,在3月的风雪里,在渤海湾畔打响了,这是中国石油战略东进的又一曲威武雄壮的战歌。

三 油田自有铁人在

特殊年代里的石油会战,对内是军队编制,对外是绝对保密。第一个与外界通邮的信箱是703信箱。

大港油田第一批14个钻井队来到辽河参加会战,一些职工想与家属通信,却无具体地址。宣传组的同志根据当时的情况,提议说:咱们是1970年3月到辽河的,干脆就叫“703”信箱吧,有纪念意义。大家去邮局联系,就把钻井的通信地址叫做“703”。703信箱叫开之后,油田其他单位也就随着排了下去。钻井团703、试采团704……而总部呢,排在首位,叫700信箱。

这邮政信箱的特殊编号,在会战初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把石油工人千万封信寄往·10·

各地亲人手中,也把辽河油田夺油上产的喜信传遍全国。

石油部军管会下令有关单位陆续抽调队伍到下辽河参加会战。胜利油田5000余人奔赴辽河参加会战。

克拉玛依调集2 个采油队,加强兴隆台地区开采力量。

辽宁省抽调4000下乡知青和部分“五七”干部参加会战。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

全省各市地抽调技术工人参战。

从松嫩平原,从海河岸边,从西北戈壁,从黄河之滨,一批又一批老石油、大学毕业生,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五七干部、复转军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在“头戴铝盔走天涯”的嘹亮歌声中,汇集在这片亘古荒原——辽宁的南大荒,揭开了辽河石油大会战的序幕。

蕴藏着丰富石油的辽河盆地是一个闪闪发光的聚宝盆。而把理想和追求置入那个聚宝盆的辽河人是闪闪发光的人。

辽河人头顶蓝天,脚踏泥泞,以“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家”的豪迈气概,发扬大庆人“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走“搓板路”、喝“鸭子汤”,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冰,风餐露宿,历经风雨,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用智慧、汗水和生命奏响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第一乐章。

1970年9月25日,经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批复:辽河会战指挥部改名为三二二油田。会战当年,初战得胜。

1970年10月,钻井团所辖钻井队达24个,职工4871人,他们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风餐露宿,昼夜苦战,迅速投入勘探开发会战,为辽河油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2146队是辽河会战的一面旗帜。

1952年在玉门组建,1960年由四川转战到大庆,1967年3月由大庆来辽河油田参加会战,挺进人迹罕至、冰封雪冻、碱滩片片的沼泽荒原。

在玉门时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在大庆荣获了石油工业部授予的“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样板,严、细、准、狠的模范”、“硬骨头钻井队”等光荣称号。先后有6名同志出席全国群英会并参加国庆观礼。

32146队从大庆转战到辽河,地下情况变了,断块多,岩石多种多样;队伍成分发生很大变化,新工人占90%。他们发扬会战光荣传统,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技术结合辽河打井的工艺。他们采取以老带新方法学技术,开展岗位练兵,现场分析等活动,老工人技术越来越熟练,新工人技能得到迅速提高。每个新工人都能独立操作,顶上重要岗位,在9名正副司钻中,有8名钻工是新工人,司机全是新工人。会战以来共打22口中深井,口口有油,没有因地下情况不清楚多打1米进尺,多下1 米管套;没有因为地质工作不到家而影响工程进度。

刚来辽河,他们在一片汪洋的水洼里打井。职工上下班跋涉在没膝深的水中,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闯过重重困难,为国家打出了石油。

32146队的钻机,不知疲倦,矗立荒原,钻头飞钻。

32146队的钻工用一颗颗比水晶亮,比金子贵的心点缀着下辽河这幅宏伟而又壮丽的蓝图,在零下30多度的大冬天里,同志们脱掉棉衣,跪在钻台下,一镐一镐地刨冻土,从早到晚,硬是把井架拖到新井位,提前10天开了钻。

1972年,在全油田掀起“大干60天,‘五一’把礼献”的会战高潮中,32146队为了争时间、抢速度,在胜利打完一口中深井后,提出“快速搬迁,5天开钻”的口号。当时条件很差,新井位刚定,基础还没打,柴油机要更换,泥浆泵要送修,大地解冻1尺多,整体搬迁困难大,有的同志认为,5天开钻有问题,最快也得10天。党支部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发动,职工们说:“跃进的形势要跃进的步伐去跟,革命的事业要用革命的精神去干。”他们以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仅用4天时间打好了基础,抢修水泵,更换了柴油机,整拖了钻机,提前1天开了钻。整拖井机架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从老井到新井位有500多米,地表层已经开化,40多米高的井架,用16台“红旗”100号拖拉机拉也吃力,前进不了几米就被卷起的土堆挡住了去路。钢丝绳先后拉断几次,没有拖动。这时有的同志提出:“不要整拖了,把井架拆开了再装”。是进还是退,这个队职工知难而上。一齐上阵去,用镐刨、锹挖、手抠,一次又一次地清除了井架基座下面的障碍,一鼓作气,硬是把井架拖到新井位。当天晚上气温突然下降,下起了大雪,刮起了大风,电线也被刮断了,水箱、水管线全冻了。32146队的职工冒着严寒,连续作战,苦战两天两夜,战胜了风雪,排除了故障,保证了正常钻进。

油田自有铁人在。

队长刘成章是1953年到石油企业,参加过大庆会战。多年来,他以“王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困难面前他迎着上,危险关头他冲在前。

1970年初冬,河水已经结成了冰层,水泵突然坏了,不及时修理就可能被迫停钻。刘成章立即脱下棉衣棉裤。跳进没腰深的水中,坚持20分钟,把水泵抢修好。每次钻机搬迁,他都带头苦干,连续大干。有一次他两天两夜没睡觉,在食堂吃饭时,躺在地上睡着了。刘成章身患胃病、脊椎炎、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疾病,但他从不放在心上。有时胃病犯了,他一手按着胸前,一手扶着刹把。有时关节炎发作,疼得他不能站立,就跪在地上干活。有次他患急性肠炎,高烧到39.8度,他一声不吭,坚持战斗了两天,直到昏倒。他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上级党委决定,他才住院。住院期间还经常往井队跑。队上的同志说:“我们的队长真是‘铁人’式的带头人”。

1970年勘探工作产生了质的飞跃。当年在黄金带、热河台、兴隆台3个油田钻井63口,探明含油面积17.78平方千米,含气面积3.87平方千米,开辟了8.83平方千米的生产试验区。

油田建设,十分艰苦。在茫茫芦苇荡中,割苇找路,填坑建站。首先开发的是黄金带、于楼、热河台区块。1970年相继完成黄一站、黄二站、热一战、热二站(计量站)。

1970年6月,正式向鞍钢输送天然气。

1970年年底生产原油5000吨,揭开了辽宁省石油开发工业的新篇章。

1970年7月,辽宁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战略重点转入兴隆台地区,队伍随之向兴隆台地区转移。

1971年2月,盘锦至鞍钢的输气工程——“八五”管线竣工投产。高压天然气进φ426管线供给鞍钢。

黄、于、热油田系统工程逐步完善。

下辽河盆地面积1万6 千平方千米,海上辽东湾面积1万2千400平方千米。基本完成盆地内地震普查工作。查明了6 个一级构造单元和8个二级构造带,并在年初的54个构造的基础上又发现构造10个,总共面积859平方千米。在27个构造进行钻探,其中14个构造上获得了工业性油气流,在2个构造上取得了油流;在7 个构造上发现了油气显示;正在钻·12·

探的一个构造,钻探成功率达到了84.7%

经过钻探和开发,证明了辽河油田是个储量很多,潜力很大,油气资源丰富的油田。其特点是,多油、气层,油气显示井段很长,油层较厚,如黄金带106井,钻遇41层油气层,总厚180米。全盆地自上而下发现了3套油气层,即热河台组、沙岭组、田台组油气层。还发现了日产油近百吨和日产气近10万立方米的高产井。

1971年辽河油田勘探分5个区,面积都在扩大,形势越来越好。

西区:兴隆台—冷家堡地区。断块面积53.3平方千米,为西区的主战场,上半年集中了12台钻机,已初步控制含油气面积20平方千米,现开发面积6平方千米,都获得了很好的显示和油气流。东北部的冷3井,东部的冷1井,西南部的兴42井,最北部的兴56井都有很好的油气层,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在新开发的兴55井,发现了厚油层——兴隆台地区,是目前油气层最厚的含油气井段最长的地区。在冷家堡东部地区,冷4井,已接近中央凸起,层积岩较厚,是热河台黑色泥岩生油层,厚度达573米,不仅是高产油井,而且扩大了中央凸起的勘探领域;西部地区,希望很大形势大好,到年末可累计达到40平方千米的开发面积。

北区:沈北、大民屯、前当铺构造带。在几个构造上,普遍获得了油气显示,并获得了高含量的地蜡原油。同时,在大民屯凹陷东部边缘马三家火车站附近,于542米,发生了天然气气喷,估计日产天然气可达1万立方米左右。沈北这个地区已控制面积17平方千米,到年底可拿下含油面积8平方千米。

东区:热河台、于楼、黄金带二级构造带。钻了于4井、于7井、于8井、于11井,使面积得到了扩大。于11井打到2200米时显示很好钻井过程中有4次险些发生井喷。热河台、于楼、黄金带含油层连成一片,影响很大,累计到年末可达17平方千米

南区:大平房、荣兴屯、有燕沟构造面积逐渐扩大,并已获得较高产量的油流,用4毫米油嘴,日产近20吨。在大平房构造上发生了浅层(1000多米)油气显示比较广泛,可望在浅层找到油气藏。

中区:这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预备战场,从勘探成果看,这个地区很有希望。

1971年3月22日,油田在红村会场隆重举行“纪念《鞍钢宪法》11周年暨庆祝会战一周年大会”。会上全面总结会战一年来的经验,发动全战区职工掀起“抓革命,促生产”新高潮。会后在新区的32204和32205钻井队同时鸣炮开钻。

四 油田尖兵

下辽河平原,八百里湿地,亘古荒原。地震队炮声,从地层深处,唤醒荒原。

声声闷雷,来自地下。地震队在用制造地震波的方法来探测复杂地层的油气。

1970年冬至1971年春季,燃料化学工业部抽调646厂25支地震队与大庆调入辽河的297地震队、2120地震队,共计27支队伍利用有利季节开展了下辽河地震工作会战,对全地区进行连片地震普查及详查工作,多次模拟覆盖逐步取代了单次测量,进一步落实辽河盆地构造形态。

数千名职工常年奔波在辽河岸边,常年奔走在千里湿地荒原里,反复穿梭。用重力、磁力、电法和人工地震为勘探手段,由模拟磁带地震仪取代了光点记录仪器,寻找石油宝藏,解析地宫秘诀。以艰苦卓绝的工作,描绘着辽河大开发的前景。

一盒米饭一壶水,找油不怕跑断腿。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荒原冷峻,沼泽严酷。

每一步进展,每一个突破,都凝聚着汗水,记录着拼搏。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辽阔大地披上了银装。2178地震队在雪中前行。

道路不清,车轮打滑,测量标志找不到,狂风卷着飞雪,几十步远就看不见人。同志们踏着没膝深的雪,走在烟雾茫茫的风雪中。司机组的同志反复探路,人掉进了沟,爬起来再探。放线班的女同志跌倒了爬起来再干。积雪埋没了测量标志,测量组的同志扒开积雪找点探路。钻井泥浆喷在身上成了冰块,没人后退半步,鞋子、裤腿冻成了冰,眉毛、嘴唇上结了霜。“通”!第一炮响了,同志们都欢呼起来,一上午他们就放了5炮,接收了5张记录,这是不寻常的5张记录。

一条大河拦住了地震队的去路。

1000多米的河面,海潮涨落,冰块参差不齐,大型的冰排像一座座小冰山,使大河变成了一条冰川,把几个水队的工区天然分开。地震资料连接不上,地下构造无法查清,直接影响油田开发。

爬冰卧雪,也要得到一张好记录。同志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克服了地表和地下各种不利因素。上冰山,下冰川,爆炸组采用了组合放炮,仪器组为了使检波器平、稳、正、直,每插一个检波器都要用小镐刨个坑,然后又砸实。为了防止放炮飞起的冰块压坏大线,同志们在冰上挖了20多米长的沟。有一个炮点,地处河中心的沙滩上,钻机进不去。人们用手摇钻干!队长一马当先,爆炸组、仪器组,司机组立即前来支援,经过两小时的激战,终于拿下了这一炮。在冰河上打出了70年代的新水平来。

没有一流的设备,但他们是一流的队伍。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一次又一次地追逐希望。石油尖兵捧起了石油,原来石油不仅是黑色,还有血红、雪白。

在辽河的地震会战中,有许多巾帼英雄,冯兵华就是她们的典范。

劳动模范冯兵华,1969年4月参加工作,1970年4月来辽河参加汇战,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辽河放线费力气,沟渠多,稻田成片。整天泥里来,水里去,跋山涉水,顶风冒雨,苦点累点是放线工的家常便饭。再加上一出工就是11号,一运设备就是人抬化,有的队女同志调室内工作了,有人劝小冯,烧开水吧,到伙房帮忙吧。小冯说:到辽河是参加会战的,要革命加拼命拿下大油田,不会向这小小的泥水、稻田、堤坎低头。

她穿着道道服,脚踏大工鞋,沿着辽河放大线。放线有时鞋陷进泥里去了,拔不出来,干脆光着脚干,脚有时扎破了也不顾。遇沟过沟,遇河过河。水有时齐到脖子,衣服一天都是湿的,风一吹冻得直打哆嗦。一次放线,天下小雨,她肚子还有点疼,有的同志叫她休息,可她想人抬化人少,不行,要坚持工作。那天放线遇到3个大水沟,绕道太远,她扑通跳下水去,很快放完了线,但浑身是湿的。

1971年冬,她看到队上爆炸班的人手少,就主动要求到爆炸班工作。她虚心学习,苦练基本功,很快掌握了放炮和做药包等项技术。十冬腊月,手被冻得裂成一道一道的口子,裂口浸进了炸药粉疼得钻心,她就用黑胶布把裂口贴起来继续干。

冯兵华担当领导工作后,都是利用晚上时间处理队里的工作,不论睡得多晚,她都坚持第二天照常出工。几年来,她除了到上边开会以外,从没有耽误一天工。她热情鼓励、积极支持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进行工作。对群众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坚持耐心的说服教育。她·14·

又能关心同志们的疾苦,工人陈仁璋接到爱人来信,小孩有病需要钱医治,她就背着老陈给他爱人寄去了25元钱。

冯兵华同志坚持认真看书学习,写下了大量的心得笔记。

1973年冬,冯兵华被选为处团委副书记,处党委决定调她来机关工作。她想“是否能既可以担任团委工作,又不离开一线”,她给党委写信汇报了这个想法,党委批准了她的请求。她坚持工作在第一线,担任物探处党委委员、处团委副书记,2147地震队指导员。

地质调查队伍,被称之为石油尖兵。

是他们最先踏出油田的路。地震测线的公里数据,报告了他们不倦奔波的1970年和1971年。

连续两年的地震勘探会战,为发现辽河油田,提供了珍贵资料。

1972年4月,油田成立地震大队,下设6个地震队,周永康任地震大队队长,高福林任教导员。

随着战略重点由东到西,会战越来越频繁,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在兴隆台主战场,比较有影响的会战有:1972年9月至年底(12月10日)的百日会战。这期间(10月17日至18日)油田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各条战线纷纷以创纪录的优异成绩向党代会献礼、报捷。

11月3日,油田在于楼“油建广场”召开第一战役总结表彰大会,同时部署第二战役任务。重点是保产量,建能力,拿资源,打好会战,全面完成国家计划。通过百日会战,原油生产提前64天完成年计划(产油30万吨,产气4亿立方米),钻井战线全年有7支钻井队进尺突破万米,有17个钻井队完成年计划,其中3285队进尺突破1.5万米大关,创会战以来战区最高纪录。

金牌,在攀登进取的高点闪闪发光!冠军,激励着人们无畏开拓。

在通往冠军的征途上洒满了多少拼搏者艰辛的血汗。

3285钻井队,去年以年进尺万米名震辽河,夺得了钻井行业单队进尺的冠军。为辽河钻井事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钻井处3285钻井队是1965年在大港油田组建的,1970年参加辽河油田会战,3285队是一支朝气蓬勃,敢打、敢拼、快速的钻井队。

攀登者的汗水挥洒征程,凝结成累累硕果。提前108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

创造地质条件复杂地区钻井班进尺752.37米的战区最新纪录。创造了10天钻井进尺2003.11米的战区最新纪录。

1972年,首创战区10天钻井周期12天3小时的好成绩。实现7开8完,达1万6千9百余米。

1973年以来连续两个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决心在全年完成进尺3万米的光荣任务。会战3年,他们创造油田钻井8项新纪录。

虽然这只是3285队钻井进尺的阿拉伯数字,然而丰硕的成果来自艰难的开拓,他们相当于钻透一座喜马拉雅山。

进入1973年1月15日,油田隆重召开1972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油田革委会决定授予刘成章、郑春发、高连轩、杨巨山等4名同志“劳动模范”称号,表彰了32146队等24个先进单位,另有45个先进班组、339名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

就在表彰大会召开之前的1月13日,兴213井在经历了20天制服气老虎的奋战后胜利投产,日产天然气82.7万立方米,轻质油108吨。这是辽河会战以来第一口油、气折算后的千吨井。这口井由32551队施工。1972年12月25日,当钻至2236米处,钻遇一层新的含油气显示,意外发生强烈井喷。兴213打出高产井,对全战区职工是一个极大的振奋。

1973年2月25日至3月2日,为贯彻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会议精神,油田召开了五级三结合会议,来自战区各条战线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和家属代表650人参加。

这次会议是下达全年生产计划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动员誓师大会。会议抓住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主要矛盾,突出解决如何完成打井任务这个关键问题,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人人献计献策。会议确定了1973年的勘探部署原则,即继续执行区域甩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针,做到探面积、拿储量、建能力三结合,彻底把立足点转移到按断块油田找油的基点上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迅速扩大油田面积,加快油田建设步伐,全面完成原油、天然气生产任务和能力建设。为此,油田决定全年组织三大战役,从4月份开始,一个季度为一个战役。

这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规划。在勘探上为更大跃进准备资源,在建设上要高质量高指标;在开发上摸索油井高产的规律,上措施保稳产,做好更大幅度增产的各项准备。

会场搭起了擂台,各个单位比武打擂表决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