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知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18:26:01

点击下载

作者:李令彬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不知道

大学不知道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大学不知道作者:李令彬排版:KingStar出版社:群言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01ISBN:9787800809286本书由北京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他序:我跟“李令彬先生”的不解之缘徐小平

2002年,我收到吉林人民出版社编辑李令彬的一封征稿信,说被我的文章作品所激动,邀请我为他们写新书。

要知道,出版社编辑掌握着出书大权,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得到他们的青睐而主动约稿,对任何作者,哪怕是余秋雨贾平凹都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这封特别写给我的信言辞恳切,文笔漂亮,思想深刻,当场就雷倒了我。于是,我就诚惶诚恐地提笔,给“尊敬的李令彬先生”回了信,向他表示了我的感谢和感动,希望保持联系云云。“李令彬先生”很快就给我回信,他说:“徐老师,我只是一位刚从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做编辑才几个月,希望多多得到你帮助……”

许多大师说,给名人写信,是获得自己人生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瞧,李令彬的这封信,虽然没有让我给他出得了书,但却导致他和我在咨询事业上结缘。一年多之后,“李令彬先生”在我的鼓动下来到了北京,进入新东方做了新东方网站的文字编辑;随后,又成为我的专职咨询助理,一做就是永远。

从离开吉林来到北京,算起来,李令彬在我身边工作已经五六年了。几年下来,他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编辑,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咨询学生、解决咨询者问题、写出优秀咨询文章、现在能够结集成书的优秀咨询者。更可喜的是,在跟随我咨询和写作的过程中,李令彬变成了Robin,Robin成了新浪教育博客的知名博主之一,成了一位有自己独立声望的教育和职业发展咨询专家。

我在新东方做咨询十几年,由于新东方巨大商业培训的支撑,我能够刻意不把我的咨询商业化,我的“免费咨询”为新东方赢得了巨大商誉。但缺点之一,也就无法招揽优秀青年加入我的咨询队伍。做来做去,只有我这个独行侠孤军奋战,这成为我这份有意义工作的最大遗憾。

Robin的出现,弥补了我的这个叹息。由于他的认可、专注、对咨询事业的喜爱,他毫无悬念地、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唯一精心培养的专业咨询者,而且是已经得到了众多新东方学生、当代青年赞同,认可的专业咨询者!

回顾Robin陪伴我做咨询的那些漫长而无聊的岁月里,我常常对他说:“我们的咨询,也许帮助过很多人,但如果你自己的职业生涯都不能到达一个光明前景,不能不说是我的失败,是我咨询事业的失败……”

所以,我前所未有地对Robin的成长和职业生涯承担了一种责任,不断鼓励和帮助他在青年咨询事业里努力思考、学习、实践、积累……慢慢地,Robin成了新浪教育博客里的名博,成了教育和职业咨询领域里的新秀,成了这个领域的优秀专家,成了可以代替我解决绝大多数人的问题的可信可靠的咨询师。

我这里想讲一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Robin在教育和职业咨询(也就是我的“人生咨询”)中成长的烦恼。2005年下半年,在已经跟着我见习过无数次咨询实例,甚至已经写过若干咨询文章之后,《青年参考》等几份杂志向他约稿,请他开办咨询专栏。Robin给我写信,问能不能以“徐小平咨询助理”的名义为这些刊物写稿?

我希望他能够独立咨询,但看了他写的东西,觉得还不够成熟。具体说,他有些观点、有些说法还需要我来修正。如果以我的助理身份写作,我必须对这些咨询负责。于是就告诉他暂时不要着急,再“磨练磨练”。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得利益者“遏制”青年发展的故事。但是,这又是职业发展中一代又一代必然遇到的矛盾。青年人希望早点脱颖而出的冲动,而过来人希望“再成熟一点”的本能,总是在所有地方有声无声地较量着。我对Robin的拒绝肯定让他郁闷过。但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大约是在2006年秋天,我忽然注意到,Robin已经能够替代我做绝大多数咨询工作,解决绝大多数青年人的复杂问题了!于是我说:Robin,假如我有一个咨询公司的话,你可以做我的合伙人……

Robin现在出版的新书,是他过去几年在咨询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文字。这些文字,很多都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成为被他的咨询对象积极付诸行动的方案和认真努力的方向。

也就是在最近,Robin开始独立进行收费咨询。这是Robin对于我开创的这份咨询事业的重大突破和新鲜贡献。因为只有收费,咨询才能作为事业,基业常青地繁荣起来,发展下去;而不至于除了个别献身者,不能吸引最优秀人才加盟。

我对Robin所开辟的收费咨询事业,感到非常高兴。我对他的“收费咨询”工作提供的免费咨询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你都必须让被咨询者高度满意,觉得物有所值,希望继续咨询,不断交费……像新东方那样!

唯有这样,Robin从吉林来到北京,追随我从事人生咨询工作的这份激情,才能成为一份全新的事业,为无数迷途青年、问题青年、郁闷青年、愤怒青年提供有价值、有保障、有后劲的咨询服务!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是以Robin老师的身份在写这篇序言,处处流露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看来,我需要预约Robin,请他给我做一次如何“永葆青春”的人生咨询了……有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四五年。只要Robin能够像过去几年那样努力为学生服务,未来肯定是属于他的。自序:人生咨询如何成为一种可能?“人生咨询”这四个字,怎么看着都像是江湖术士、算命先生的一种自我标榜。

西谚云: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那么我们能计划和操控得了的又是什么?这种“人生咨询”可以保证其科学性吗?可以保证其唯一正确性吗?可以保证每一个来询者必然成功吗?

不。我必须说:人生是你自己的事,不论上学、工作、谈恋爱,还是炒股票,没有任何专家能取代你或代替你去成长。如果你听不进去,那么所有精妙的想法和建言会统统成为一堆纯粹无用的耳畔聒噪。

可是,确实有许多青年人需要外力帮助他们度过困境,而这种困境并不是单一的专业性问题,而是某种更笼统的“人生茫然”。我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在万千纠葛之中理出头绪,指出大方向,让他们能够狂奔猛跑,一路往前。

我咨询的经典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倾听陈述,思想批判;抓住症结,指明出路。这种咨询方式甚至有些骇俗,我既不像一般职业顾问那样,主要提供技术指导和补充从业信息,也不像专业心理咨询师那样善于用温情的鼓励抚慰人心。强烈的思想批判性,是我独特的招牌之一。因为,我深刻地懂得:阻碍人生发展并造成困境的,往往并非由于我们的绝对“不知道”,而是由于我们自负的“知道”早已多么地悖理逆时!换句话说,若不能拔掉旧教育遗毒的烂根,新观念将建筑在流沙之上!

我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咨询,不能提供给你比百度和Google更丰富的资讯,也不能比一个行业专家更懂得每一专业的精妙门道;我不像一个心理咨询师那么训练有素,无法为你提供随时的情感按摩……我只是用自己认识世界、感受人生、理解人性的方式,来跟你既有的理念发生一次碰撞。这次剧烈的碰撞可能带来新知,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传递给你一种全然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一整套打包好的人生解决方案,我也拿不出来——因为我不是事无巨细都全然知晓,况且人生真的是可以设计出来的吗?假如所有事项都需要排好流程表,那么用电脑运行取代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好?人生要把握住大方向的可控性,这样才算是命运的主人,过上有尊严的理性生活;至于细枝末节,有时猛冲要比审慎选择捷径走得更快。

所以,假如我能给予什么指导,就是找到一个改变来询者人生困局的切入点,猛地一指,戛然结束。

切入点是唯一的吗?也不一定。比如对于一个失掉自信的女生,她很可能通过换掉陈旧的衣着打扮,或者是一次学车成功这样的小事开启找回自信的人生历程。重要的是找回自信,至于如何做出改变,是要经过反复尝试磨练的。

我不能保证成功——谁能保证你的成功?比尔·盖茨可以给你钱,国家元首可以授予你权力,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你的成功! “如何成功”,说白了是一个不可穷尽的问题。我关心的只是你的人生战略是否合情合理,追求合理性而不是唯一正确性是我提供建议的务实目标。如何看出合情合理?根据常识性的经验。而这种常识性的经验,是我与数千人思想交汇、心灵碰撞的结晶——真理是可以辩驳的,但常识经验不可以。

如果我这“不可辩驳”的经验,针对你的个人情况存在着严重偏差怎么办?

好问题!这可能是致命性一击!那么,你就应该不只听我的,不只从我这一处得到答案,而是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听到更多的想法、更多的信息来校正,做出独立的判断。这也是本文最后的命题:如何成为一个“问题青年”?

在本书里,所谓“问题青年”不是指失足堕落者的意思,也并非困惑青年的意思,而是一种和“答案青年”相对的概念。“答案青年”,顾名思义就是靠背标准答案获得知识的人,就是靠满足各种既定标准来成全自身优秀的人,他们的人生好像“没有问题”,只被现成的答案所填满。“问题青年”则不同,他有一种天然的或后天觉醒的质疑精神,拒绝被完全体制化。他保有对世界问“为什么”的好奇心,他能给自己提出真正的问题,并靠追究这一问题开启自我驱动,为世界带来更丰富的原创性答案。

人生的问题是无穷无尽的,每个人都会遇到独特的成长困境。如果通过我的咨询实践,不仅能满足更多“答案青年”的现在需要,而能把更多的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开启他们提出问题的意识,改善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新的探索,那么我的“人生咨询”就是有了一点建设性的意义,且不枉在江湖上浪得虚名!第一编一直优秀到没有出路拿三个博士后也顶不上 一段幸福童年

她将不出意外地获得中国最高研究机构的最高学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她不会热爱自己,也不会享受生活,她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女生。她有一种偏僻嗜好,并且为之着迷。她喜欢什么呢?喜欢虫子,抓虫子、养虫子、给虫子分类。她属于见到虫子就无法抑制激动,硬要扑上去的那种人,对虫虫们有爱无类,怀有一种深刻的母性。因此,十分罕见地,我没有阻止她去读博士。

按说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路线是清晰的,她进得去中国最好的研究机构。她可以用自己对虫子的痴情迷恋和对其习性的了如指掌,三言两语把该机构的导师砍晕。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是本科所在大学文艺活动中的台柱子。她属于那种师长们稀罕不够,同学里肯定大有人眼红的,既优秀又很有特点的学生——她究竟来找我干什么呢?

我跟她见面谈过一次,没觉得她人生方向上有什么大问题。我们索然寡味地谈了些留学的常规问题。我的印象是,她稍有一点“考试焦虑症”。她曾是全国英语风采大赛的获奖者,雅思成绩却很不理想,远低于平时的测试分数。GRE她也考过,由于答到后来失去信心,整个cancel掉了。她说自己面对一切考试无不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很少正常发挥过,对此也有些失去信心。

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下,从我有限接触过的一些案例来看,实在有一些难解的问题,一个科研人员需要过于复杂的智慧应变在学术科研之外。这且不提,一个人不能因为害怕环境的恶劣就放弃一生的挚爱,而要学会与天与地与人斗。问题是怀有深刻人生焦虑的这样一个人,她内心的承受力如此薄弱,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局面之下,她的精神渐渐开始崩溃。

我跟她之间有一段长期的跟踪交流。慢慢地,我发现浮在水面下巨大而可怕的冰山,其危险程度足以在某一日使她整个地“铁达尼号”。

她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缺乏自信的人!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不自信。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认可。那些在别人看来很了不起的东西,她只视作平常。她看到的是自己还没达到的那些更高标准——这决不是在夸她,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认知缺陷!

志向远大没什么不好,但是由于远大目标不可一日实现就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甚至陷入精神危机,则是一种必须严肃面对的心理问题。

我不是什么心理治疗师,但是基于一种人之常情和非专业的责任感,基于我们定下的“师徒”之谊,我决心引导她步入自我发现之旅。

先说些土方法。我建议她看一部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拿出当年向雷锋叔叔学习的那股单纯劲头,向书里的正面人物樱木花道学习。作为一个“80后”,她竟然没听说过《灌篮高手》这部片子,真让我出离愤怒!我说你看完这部片子,再跟我谈什么是自信这类问题。

她真的看了一点,但是显然没什么结果。她说动画片足够搞笑,问题是难道自信就要像樱木那么荒谬吗,自负到近乎无耻的可笑程度?我说,显然你忘记了樱木的两万次投篮训练,但“我是天才,我是天才”这种近乎唠叨的自我心理暗示也不可忽略,那是两万次投篮最初的精神源泉。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是:精神力量是真正改变现实的源头活水,改变要从心开始,态度即使不是一切,它也是一切的始祖!

自信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改变的;但首先,你要从盲目地相信自己开始,这就是态度转变的问题。而后,为了始之具体化,更具现实性,你要从容易提升自信的一些外在方面做起。比如说,打扮自己。化个得宜的妆,做做头发,换一身青春靓丽的时装。不一样的外观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自我感觉。哪怕最初只是假象,但它确实是最速效的办法,常常立竿见影。

对于别人来说,一个自信的人的全部自信就是表现得自信!从表现自信开始,因常常得逞,你就会上瘾,反复地表现这种自信。伎俩养成习惯,内心慢慢地发生化学反应,你就会习惯自信。

事物的发展,是先由表及里,再由里及表,这符合一般的自然规律。当然,自信抑或自卑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仅靠技术或精神意志亦非根本之计。我们无法从新生儿的哭泣中,或者从DNA的检测中,看出一个人自信或自卑的倾向。据我所知,还没有这方面的科学报告。我更宁愿相信,一个人的自我认知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的早期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的影响。

每一个自卑的孩子,都是不良教育环境的产物,没有例外。她在很小的时候,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然后写作业,被关在屋子里练琴。她虽然弹得一手好琴,但从来离不开乐谱。她可以记得乐谱,哪怕不看一眼,但是它必须被摆在那里。乐谱一旦被拿开,她必定会弹错,因为她没有安全感。她需要抓住像乐谱这样的外在之物才能获得安全感,才会有信心。更为可怕的是,她的母亲据此一直觉得她很笨,不管她怎么挣扎,不管她取得怎样的成绩,母亲的论断就像是一枚毒镖,狠狠地扎进了她的意识深处。她一直默认这种看法:“我很笨,我所取得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因为我比别人付出了更多,这并不能改变那个基本事实——我还是很笨。”

她的母亲像中国这代人中的大多数一样,他们耽误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格外在意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些人偏执得已近乎病态。他们一心一意希望在子女身上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甚至把全部生命意义都重重地压在了子女的身上。子女成才是他们生命价值的全部,而成才的唯一路径就是考上大学。考上大学的道路也只有一条,那就是按照他们设想出的全面紧逼的方式进行教育!

她的母亲就是那种好强的家长。“好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词呢?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必然带来的是气急败坏的一两次失态,从此“这孩子很笨”的定性几乎“一劳永逸”地损害了一个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

焦虑、自卑、过于注重结果,这就是她的精神状态和她看待世界的方式。当她被保送直博的时刻,恰是她内心感到最失落的时刻,这就是必然的结果。

她将不出意外地获得中国最高研究机构的最高学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她不会热爱自己,也不会享受生活,她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大洋彼岸的美国,那里有她梦想的一间世界闻名的实验室。这梦想带着玫瑰色,但是我看不出它能改变什么。再去读洋博士,仍会有巨大的科研压力,一样会有毕业时的前途困惑,还会有再遇到所有已经存在的问题的时刻。在她的人生中,这种梦想的升级其实质不过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每一次梦想的“实现”,必然带来的是更大的失落和创痛。她的人生需要解决更为严峻、更为迫切的命题,那就是首先肯定自己!

精神的自由和生活的多样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土壤。不幸的是,她在对世界的感受最丰富、最敏锐的童年时期,却被关在家里练琴,甚至“几乎没接触过什么动画片”!我们还有多少家长在如此教育孩子?如果从小不能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学会享受我们这个世界的美好,艺术训练又有何意义呢?

如果一个孩子如此焦虑、自卑,过于看重结果,再高的学历、再深的知识又有何意义呢?

在MSN里,我告诉她,要学会在生活中找点乐子,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她为了直博,经历曲折,甚至要放弃本来迷恋的虫虫方面的研究。

难道生活就是为了享受快乐吗?她问我。

我感到胸口巨堵,反问,生活首先不是为了快乐吗?

但我认为……她说,今天的不快乐,可能成全以后的大快乐。

但是,什么是“以后”呢?“以后”是人脑想象出来的一种无用的概念。生活中没有“以后”,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有“今天”。假如所有的“今天”都不快乐,“以后”就会失掉感受快乐的能力,就像你这次知道成功直博后的感觉。以前你一定千万次地假设过,假如自己能读博士,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但是,没有!你感觉到以前的苦不值得,所以才会失落。假如读博士是美好的,那么你就应该每天都快乐地去读,“每天”都会在你的生活中具有终极性的意义。你竟然认为生活首先不是为了快乐,这样活过了二十多年,这样的教育给你造成了怎样错误的观念啊,那是违背人性的。快乐的原则重于知识的原则,知识是为了建筑更高级的快乐,但是不能成为一种对人性基本需求的反动!

你的生活中缺乏足够的乐趣,所以你才不够热爱生活,也不够热爱自己。你不自信,太过焦虑,太注重结果,改变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放松心态。我讲到“享受”和“快乐”这两个词,就是为你的本性去除遮蔽。从前过时的教育思维已经使你迷失了本真的自我,我只不过提示你要舒展四肢,重新像一个孩子那样呼吸,那样去睁开眼睛感受世界,因为你缺少一段真正意义上的童年!

说到这儿,我都要哭了。跟她历时数月的交流,让我过于耗费心血。如果你试着这样长时间地鼓励一个丧失了基本自信的人,拼命地给她打气,跟消极思想做旷日持久的顽强抗争,你或许会理解我此刻的疲惫。

我想到了,她说,我要马上出去买漂亮衣服,大吃冰淇淋!

好兆头,我说,这比你之后再连读三个博士后都更加顶用!把优秀青年变成“问题青年”

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标准化的好学生,她是如此优秀。但是,在我的大部分文字里,“优秀”几乎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见过如此多找不到北的优秀学生,我们也见过如此多走投无路的优秀员工,到底为什么呢?

她就读于一所高考提前批次录取的学校,同班里很多人都带着可考进北大、清华的分数进来。尽管这样,她的成绩、排名也都非常好,社团活动积极,参加校际比赛获奖,副修经济类专业,还兼职做一个英语网站的外国人专访栏目。她还想去读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研究生,因此忙着考托考寄……

当如此这番介绍了基本情况后,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标准化的好学生,她是如此优秀。但是,在我的大部分文字里,“优秀”几乎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见过如此多找不到北的优秀学生,我们也见过如此多走投无路的优秀员工,到底为什么呢?

这些优秀中似乎有太多无意识模仿的成分,缺乏自主精神和原创性。很多优秀者的目标是基于对身边“牛人”的模仿,而不是作为个体的真实诉求。因此,这些优秀往往是站不住脚的。比如,她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的这个梦想,很可能是基于“许多人毕业都去了常春藤盟校,我也想马上去一个”这样的模糊意识。我问她为什么想要去哥伦比亚大学读新闻,她说是想要毕业后做一个更好的记者。我问,如果不上哥伦比亚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吗?她回答,去了会更好。我又问,你觉得自己申请哥大的优势在哪里呢?假如现在有一千个在著名媒体有记者经验的竞争者,和有一千个从新闻传播学科班毕业的人,你怎么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她说,这正是我很疑惑,要来问您的问题。我回答,这也正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记者梦是踏实的,就应该先做出成绩来再申请哥大。为什么?请听我解释。

按照一般的发展路径,像理工科或文科中的纯学术研究类专业,直接读研或去留学读研都是对的,只要你真的喜欢这些专业。一些应用型的专业,比如医学、法律,也需要更系统的训练才能开始执业,这些专业在美国的学生也是要直接进入医学院、法学院去拿M.D、J.D的。而对于更大量的实际工作而言,尤其是以跟人打交道为特色、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学科,坦率地说,更高级的学校教育并不会给人带来格外大的竞争优势。更高级的培训是在行业里,是在行业里声名显赫的公司之中!而未来,你也可以去大学进修,以访问学者或读硕士的形式。这时,大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向你提供了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高端交流平台,人们在这里交流、探讨,学习新思维,掌握先进技术。如果你没有在一个专业里的浸泡和一个行业里的发酵,你的劣势将会很明显。第一,你很难为老师和其他学生提供价值,因此大学不容易录取你。第二,即使你进去了,很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知识,对别人的经验分享也很难有共鸣性体会。第三,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

如果你当初是读本科的话,那是值得的。但是这种研究生教育是用来增加你手里的就业筹码的,而不是用来浪费你积累行业经验之良机的。所有以跟人打交道为核心的专业,行业竞争力更多的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书本知识的丰富与学历的提升。

从金钱的角度来审视这一留学计划,对于大部分应用型硕士,不要指望有全奖,因为校方不需要通过发奖学金来鼓励国际学生来此“做研究”。因此,即便有各种资助可能,还是以自费留学的形式为主。读这些国外大学的学费可能是中国家庭的多年积蓄,不能不精打细算。有两种情况可以不考虑这种资金代价。第一,你来自亿万富翁家庭。第二,你不需要父母的投入,可以自己支付学费。

就你的情况而言,不是你不应该留学,而是你的这种留学计划应该适当推迟,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不是你要上哥伦比亚才能成为最好的记者,而是你要成为最好的记者或者至少明显表现出这方面的潜力,那时候进退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但是,如果我不马上去念哥伦比亚大学,而是先选择就业,我怎么能去最好的媒体,做最好的记者呢?她感到疑惑。

对,这才是我能跟你探讨的更有价值的问题,这才是你前途问题的核心。怎么样成为一个最好的记者,那些中国最好的记者能告诉你吗?不能!我能告诉你吗?也不能!

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第一,最好的人才是自我教育的结果,不是量化教育的产品。第二,做一个好记者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地采访、写稿、发表(仅以平面媒体文字记者为例)。第三,成为好记者的重要途径,就是采访报道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来影响社会现实。你在这些方面做了什么准备呢?

她说,我在一家英文网站做人物专访,但影响力很有限。

我说,那么你的人物专访跟别人做的有什么不同呢?仅仅是完成任务式的,还是对此有什么特殊好奇心呢?有些记者做人物专访,你会明显感觉到其在探寻、在发问,以期望能获取有价值、有意思的信息,让两个人的话题都活跃起来。有些记者做人物专访,是一种没事找事的问法,有一搭没一搭,被采访的对象恨不得睡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采访水平的区别吧。她说。

对,水平是有差别的,但我理解的最大差别在于,你为谁而采访?你是不是对你的采访对象,对你问出的问题真正感兴趣?比如我自己写东西,是因为我被一个问题深深吸引,我看到的是我们体制化的教育有时偏离了一些基本的常识。什么常识呢?社会的常识,人生的常识,人性的常识。我们没有必要将原有的教育体制一下子打翻重来,但是我要告诉所有可以听到的人,警惕你所接受的教育,不要全盘接受(尽管也无需全盘否决),它们可能会成为你很大的人生障碍。

正是因为我看到这种问题,才不休不止地絮叨,我是一个可以看出问题的“问题青年”!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太多纯粹接受型的“答案青年”了,他们以为不需要批判,不需要不满,以为所有的问题终会有现成的、可被学校教育批量供应的标准答案。

有句话叫做“愤怒出诗人”,很有道理。一个艺术家艺术创作最旺盛的时候,是需要“有问题”的,需要问题带来的冲动。无数历史经验证明,一旦艺术家锦衣玉食,养在深闺,无所事事,那就到了他的艺术生命被扼杀掉的时刻!

扯了这么多废话,是想传递给你一个道理。伟大的记者来自于伟大的现实,来自于他/她对这个时代的真相与真理的追问,这些都不是甜腻腻的哥伦比亚大学光环能带给你的。

你必须深入到社会中去,感受最真实的人间烟火。你会被触动,你会被感动,你会被激动;你会感到人间的不易,你会感觉到人间的不平,你会感觉到人间的不幸;你有思想,但是你更有一副心肠,为了“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你感觉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改变什么,报道什么,理解什么,追问什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种“老套”的说辞不知还有几个记者记得。最好的记者应该有最超拔的使命,这种使命感也许不是新闻学院所能教育出来的,可能也不是新闻理论可以堆砌出来的,而是从现实生活的血与汗、泪与笑、梦与情中凝炼出来的!

我讲了这么多,不是告诉你新闻的技巧——我根本不懂——而是和你探讨,最好的记者靠什么驱动,然后才是学习理论和技巧等这些东西。

靠什么驱动?现实问题!好记者必须是一个“问题青年”。假如她是一个“答案青年”,那就毁了!如果是答案青年,那就留在教育系统内继续爬升,做一个只会写官腔套话的新闻系教授吧。

我们接触过这类的人,比如本科三年内就可以荣誉毕业的人,却找不到工作,因为他除了学习什么也没干。还有一类人,是一家公司累死累活的优秀员工,公司倒闭或部门被裁掉,他再次投入市场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不是说勤奋不好,而是说竞争力不只勤奋那么简单。

你非常优秀,不只学习好,甚至你能做英文的人物专访,这种英语程度就会给你带来好工作。但是你能否做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我看不一定。

为什么呢?请允许我说重一点儿,以达到刺激你的目的:因为你没有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真正要害的事情上,而平均分散了你的优秀。为什么你会这样做呢?因为你还是一个答案青年,是一个被动优秀型的青年。你优秀,但没有好奇,只知道升学。没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来促成你敢于与众不同,用一根线索来整合你的优秀,使你卓然于那些只是普通优秀的泛泛之辈。

我说这番话的目的不在于教会你怎样成为最好的记者——我要知道就自己去干了。我就是要把你从一个毫无问题的“优秀青年”变成一个自我驱动的“问题青年”。然后,你离开我这里,这个真正的问题才会继续引领你走向最终更真实的答案。

这个问题在新闻现实中和社会现实中,不在新闻学院里,也不在新闻学课本中。你可以去采访艾滋病村,采访西部的环境污染,采访青年人如何沉溺于网络游戏,采访中国散户的股市沉浮……将采访的一切发表在《南方周末》上,发表在《南风窗》上,发表在《财经》杂志上,发表在你的博客上,发表在“天涯”等各种论坛上。这些对你的梦想才最有价值,站在中国新闻界的坚实大地和沉重现实中,你也才有足够的底气去申请最好的学校,它胜过你考五次GRE满分,成为北京市的学联主席,副修三门专业,还年年考第一……

切记,不要为了承载优秀的盛名,而来不及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牛津妈妈的来信

当我跟那些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交谈的时候,我从不会说:“把那玩意儿戒掉!”

有位“牛津妈妈”写信到我的邮箱,很紧张地希望我能够帮助她在牛津大学主修数学的孩子。他第一学年不怎么用功,沉溺于网络游戏,因此两门挂科。如果假期后补考还没办法通过,有随时被“踢出”牛津的危险。现在他在北京找了个中科院博士帮助补习,但是“牛津妈妈”更希望我能跟他谈谈“思想问题”,帮助他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我给她留下电话号,之后和“牛津妈妈”通过数次国际长途。

在我见到她孩子的前一天,“牛津妈妈”还特地叮嘱我,她的孩子可能有些内向,不大说话,希望我在谈话中多引导、多启发。

最后,我终于看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牛津大学学生,在朋友的陪伴下他有点害羞地踱进来。起初我觉得他不是玩朋克音乐的,就是搞后现代涂鸦的,乱蓬蓬的长发中掩着些艺术家的忧郁气质。但是,一讲起话来,就又觉得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既不像天才那样疯疯癫癫,也不像有严重心理症结的人那么紧张兮兮。他的谈吐富有理智,戏谑中含着人情味。

一切状态都如此正常,以至于我觉得没必要给他以老生常谈的说教。我们聊天,只是为了有点乐趣。我们开始谈论校园生活里的乐事,我比他似乎更沉醉此道,勾起了许多差不多要遗忘的点滴往事。比如,在初三时,我好不容易成为入团积极分子,又因一件出格的事被取消了资质。那是一次开学典礼,新上任的班主任要求全班穿白衬衫、黑裤子,配白球鞋,我踩着一双全黑的皮鞋过去,令其觉得威信受辱……当我最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老到简直都可以退休了。我还讲到,这件事怎么得罪了班主任,她把我调到了最后两排,造就了我的一段奇异幸福时光。那时候,我从同学书桌的垃圾堆里检出了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巴尔扎克的长篇《搅水女人》。没有什么比在被禁止的情况下,在课堂上读这些书更有乐趣的了,我把小说按页撕开夹在课本里。我讲到大学时如何在半夜爬出宿舍,和七八个人一块儿泡网吧,分两队打CS,凌晨两点钟再钻一层洗手间的窗户回宿舍睡觉。讲到散伙饭后,我醉醺醺地指着商学院那些坐在路边唱歌的家伙说:“兄弟,你们唱得太难听了!”差点引起一次殴斗……这些甜蜜回忆、荒唐故事、耻辱经历、人性弱点成全了我。那就是我,这些经历像原料一样建筑了我,使我不会把自己与别人混淆,而不是上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或者考多高的分数!

我好像是在写牛津学生?已经离题太远了。也许是为了拉进我们之间的距离,所以要先来个丑态历史的分享。他也跟我分享了类似的经历:网络游戏,打牌,看漫画书,翘课,自己画格子做五子棋盘,在课堂上切磋棋艺……我们分享了很多,又适时做出小结:越是被禁止的活动越有乐趣,越是短缺的东西,一旦得到越有幸福感。

游戏,的确可以发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集体游戏还可以发展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精神等等。中国的学校和家长往往注重的是学历、成绩和名次,而很少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和个性成长。我们有太多“堵”和“禁”的东西,殊不知,如果我们失去了人生乐趣就失去了一切,失去了快乐生活的所有动力。

为什么我们要禁止网络游戏,甚至禁止大学新生自带电脑?某些大学生之所以沉溺网络,是否跟他们以前从没有这方面的适度乐趣发展有关呢?因为他们没有成熟的认识,没有得到师长们的经验指导,只能纵情胡来。我们又继续采取压抑的方式、阻止的方式,这样的教育是在成批、成批地制造废品,出产没有完全人格的教育残次品。

当我跟那些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交谈的时候,我从不会说:“把那玩意儿戒掉!”如果这种大喊大叫有用的话,教育管理者嗓门还不够大吗?我总是跟他们分享游戏的乐趣,以及人生的其他乐趣,用大笑鼓舞人心,而不是让他们对自身的乐趣有负罪感。当我们要引导一个人从对网络游戏的过度沉溺中拔身出来时,必须让他看到生活更多方面的乐趣。如果我们要让一个人更加用功,就必须给他展示出学习本身的乐趣。学习和游戏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在对一个人的时间占有上只不过是平等的竞争关系。我们用到的多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手段,用政策禁止一方(游戏),来加强另一方(学习)的垄断地位。没门,对已经有了更多自主时间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老朽的教育方式早该被踢进博物馆了。

即使乐趣不是一切,但是失去乐趣的生活也将会失去一切。即使教育不是给了乐趣就完全足够,但是连学生个人乐趣都不在乎的教育方式,只强调责任、道义、明天的生存竞争,丝毫也不能打动人心。毋宁说,责任、道义、明天的生存竞争,在一个人失去生活乐趣的情况下,对他来说意味着nothing。

一下触及这样的话题,就跑题到无边无际。话说这名有点迷恋网络游戏的牛津大学学生,像所有普通的孩子那样爱玩游戏,我觉得这没什么反常,也不是他问题的核心。他待人和气,通情达理,比我见到的一般中国学生更加优雅。

他的核心问题是,他恰好由于家庭的关系身在英国,身在牛津大学。

英国让他不舒服。他们全家都是英国移民,“牛津妈妈”说她早期带着疯狂的想法出国,之后取得身份,生意上初步成功,陆续把家族12口人都带到了英国。他没有选择,只能随家人来到英国。他在英国读过两年初中,念过两年A-LEVEL课程,加上在牛津的一年,已经在英文环境中浸泡了五年。虽然作为中国式的好学生,他能迅速适应英国式的学习,却无法适应英国式的休闲,无法跟英国学生打成一片。即使进入了牛津大学,他仍游离在主流校园文化的边缘。他说自己无法适应英国人半夜出去泡吧的生活习惯,和同学对电视剧、娱乐明星等也少有共同话题。他们所讲的事情,他或者从没听说过,或者兴味寡然,所以不能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在牛津大学的课堂上,他第一学期的出勤率至少在95%以上,但是不久就被艰涩的英文专业词汇弄得疲惫不堪,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翘课后依旧无所事事。到后来开始日夜颠倒,沉迷网络游戏,上课时间爬起来开始变成难事。

像“牛津妈妈”一样,很多在国外的华人家长都曾以为进入牛津、剑桥这样的顶尖名校就意味着孩子有了辉煌前程的保障,殊不知连孩子能否毕业本身都充满着风险。跟北大、清华不同,像牛津这样的学校,通过高淘汰率来保证本校毕业证书的含金量,能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持续学习动力。“牛津妈妈”说,在她身边就有个剑桥高年级女生因为成绩不及格,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她暑假在上海游玩时就接到校方消息,请她立即另觅就读学校。“牛津妈妈”开始惊慌了,联络了许多孩子就读牛津、剑桥的华人家长,发现这种危机感竟如此普遍。

我衷心希望这个牛津学生经过暑期补习通过考试。牛津大学毕竟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会带来许多人生奋斗的优势资源。

看着眼前这个牛津学生,他的根本问题并非幼稚,也不是不想用功,而是在异质文化中因不适感而造成的焦虑。他的外在困境是,他生活在英国,就学在牛津大学;可他却跟英国人交往不深,也不怎么上课,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缺乏认同感,常常处在一种与身边环境的疏离状态。我有时想,假如他没有出国,假如他在一所普通大学,会不会生活得更快乐一些?但这种假设没多大意义,既然家人已完全移民到英国,是否就该下定决心把那里的生活过得精彩呢?他的内在困境是,他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这一切有什么价值。在这些方面,通过与他的交谈,可以了解到英国教育比中国教育多尽了许多责任。遗憾的是,学校教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代每个学生对自我人生发展的长期思考与探索。

写到这儿,我觉得有点困难,因为没办法三言两语讲清这个问题。

自我发现的过程包括什么?上课、自修、参加社团活动、兼职、做义工、谈恋爱、旅行、玩游戏……这就是生活本身!

对于那些沉溺网络游戏的人,他们往往是在寻找一种最简单的快乐方式。也许他们在回避什么问题。我们要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不能简单地禁掉他们的唯一乐趣。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的明显症结是缺乏社交的机会、能力等等。他们最初多半是因为无所事事才关在屋子里打起游戏,而不是由于有多大的游戏热情才弃绝了社交。

我不知道该给这个牛津学生哪些建议,他能考到什么样的成绩也不是我能帮助他的。我能说的是,下学期要学会走出自己的房间,哪怕无所事事也不要呆在房里,去街边找个英国当地人闲聊。人确立自我的方式,更多不是在小黑屋子里冥思苦想,而是到人群中去,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在不同的多面镜里看清自我,认识生活的意义和责任。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某些大学以“建议不用电脑”为主题开展活动,试图“挽救”沉溺于网游的学生,这简直是信息时代的逆行倒施。如果我来安排,这一活动的主题会改为“走出房间运动”,并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交活动,把学生从小黑屋子里带出来。中国人缺乏有趣的、非正统的公共生活体验,即使到了国外也不能融入环境,恐怕就有这方面的历史原因。中科院见习孔乙己

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前途困惑与就业迷茫,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自己,从未充分地发现过自己,从未在价值观和独特人格的层面确立自己,从未长大成人!

许荣是东北一所重点大学的生物学本科生,成绩虽非优异也还不错,由于在本科时所表现出来的较高“综合素质”,被学校保送为中科院直博生。她来到北京,在未来导师的手下做了一个月试验,并希望把试验中的阶段性成果写成自己的本科论文。一个月之后,她几乎崩溃了。“那简直是蹲监狱式的生活啊!”她向我抱怨,“每天早晨进实验室,半夜才出来。不可想象,如果这样下去五六年,我怎么忍受得了呢!”“这不是你自己的选择吗?”我问。“我很痛苦,”她说,“这个直读博士的机会还是我花力气争取来的。当初学院要保送另一个人,但是她的综合打分在我之下,我参与了校园里的许多活动,做过学生干部,为什么我不能被保送,这不公平!于是,我找到院里的主管老师据理力争,赢得了本该属于我的荣誉。”“这倒是奇怪,”我说,“难道中国研究生院的保送是靠评定‘综合素质’来筛选的吗?如果说本科录取强调“综合素质”,比如文体特长能够加分固然可以理解,但是申请入读研究生院时对专业的研究能力,即学术潜质的评定,应该才是最重要的指标吧?”

她对我的提问不置一词,还沉浸在自己深深的失望和痛苦之中。她说:“我不敢想象,未来五六年甚至六七年都这样生活下去!”“你是真的不想做生物学家,搞实验室研究吧?”我问。“当然!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生物学家,我只是想读个博士也不错,而且还是中科院的博士!”“谢谢。恭喜你!”我说。“恭喜我什么?”她吃惊地看着我,投来不信任的目光,“恭喜我得偿所愿地要读到博士?”“不是,恭喜你在没有正式读博之前,就已经通过‘试穿工作’这种最先进的调查手段了解到你不适合。想想假如你毕业后才来到中科院,才发现生物研究并不像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那么充满生活情趣,想想你节省了五到六年的时间……恭喜你,马上放弃这个机会,还给你的同学!”“那可是中科院的博士……”她悻悻地说,“很多人挤破脑袋挣抢的名额,我被保送了却要放弃!”

我说:“听说过让·保罗·萨特吗?他以‘我拒绝接受任何来自官方的奖励’为由拒绝了诺贝尔奖,我崇拜这么有个性的人。说实在的,这不是他的损失,而是诺贝尔奖的损失。作为上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比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更了不起。他已经不需要这份荣誉带给自己的光环,他已经超越了诺贝尔奖!“你的想法也可以如此,你已经超越了中科院的博士——他们录取你了,只要你按部就班地读下来,不出什么大岔子,得到博士学位是自然的结果。但是你现在放弃它,毫无疑问是因为你可以有更好的路。决不是说放弃了,你就要在五六年后在一个低于中科院博士的水平上发展。”“我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要谈空洞的问题。告诉我你都做过什么,此前对毕业后有过什么打算?”“我只学过生物,学得也不是很好。当然可以做中学的生物老师,可是我不想做这个。”“那你为什么还要报这所大学的生物专业呢?”“因为我中学时生物课成绩最差,我就想要用大学四年来把它补上……从小到大,我都是好学生,都是老师和家长很满意的那种乖孩子,就是生物课,老让我抬不起头……”“有一本书叫做《现在,发现你的优势》,其中提到一个基本观点:一个人要成功,靠的不是弥补弱点,而是发挥优势;对弱点永远不要去弥补,只需要进行适当地管理。“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优势和特长,而注定一个人必将失败的才可能是他的弱点。弱点也需要去管理,但要以不妨碍你发挥优势为限,弱点本身并不能给你带来成功。根本所在还是要去识别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使之成为自己的特长和核心竞争力。你若总是在乎自己的弱项,拿自己的短处与人比拼,那么在人生奋斗的路上其实已经落后了一大步。“你这种思路的由来,有着深刻的教育观念背景。我们这个社会流行的教育理念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造成的实际效果往往是‘使人才平均发展’。想想假如你是数学特长生,因为高考只取总分,你肯定不会花更多精力在数学上,而去专攻你最薄弱的科目,最后大家的各科目水平都被拉齐,结果往往是湮没了每个学生的长处。“既然生物学这门专业已经戕害了你四年,而你对它仍然提不起兴趣,为什么还要继续再追加五年的苦役和徒刑?为什么还说中科院的博士对你是一份舍不掉的荣誉?对别人,它也许是通天神塔,但对你却可能是地狱之门!”“可是,我的父母、老师都在为我骄傲。从小到大,我从没自己做过这样的决定。放弃中科院直博的机会,他们会认为我疯了,认为我有病……”“根本性的问题是你还没有形成坚实的独立人格。老实说,这是高等教育在你身上所体现的最大问题!为了破除你的这种心理障碍,破除你这种落伍的价值观,我不得不更加凶狠地打击你,击溃你心底里顽固的虚荣与幻想。你确实有一种病症,这种病症怎么描述呢?鲁迅他老人家早已经给你画过像了,你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当代中科院版孔乙己呀!”

此言一出,她才真的开始受到触动。我解释下去:“为什么说你是当代孔乙己?孔乙己已经被封建礼教迫害得不成样子,他思想中毒如此之深,甚至已达到陶醉于礼教之毒害的变态程度,还满口的‘之乎者也’,‘窃不算偷’那种论调。你跟他的病症只是因时代不同病体有所变异,病理都完全一样。“你选择了生物学已经错了,你还在为取得中科院生物学博士生的资格引以为荣。中科院博士的荣耀,完全是父母、老师通过一种类似于礼教的方式输灌给你的价值观,而你还在乐此不疲!“一个人思想的真正成熟,在于独特价值观的确立,在于个体判断力的形成。从小到大,你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独立性人格。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失败,它表面上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群体性就业无能,当然大学不仅仅是职业培训学校!大学教育最高的意义应该是使学生人格得以健全成长,使学生知晓人之为人的根基。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前途困惑与就业迷茫,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自己,从未充分地发现过自己,从未在价值观和独特人格的层面确立自己,从未长大成人!”

她因为我的激烈言辞而若有所思,我想在她脑子里此刻一定有一些东西在飞速转动。“我其实是很喜欢教师这类与人打交道的行当,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别人带来实际帮助,但是又不能忍受在实验室里的封闭和艰苦。”她开始转动脑筋。“具体地说,你身边有没有自己特别羡慕的人,他们都是干什么工作的?”“比如,我就很羡慕我母亲的工作,她是一个退休的大学老师,做了很多年的人力资源培训。我不想去教小孩子学生物,我想从事像人力资源培训那样的工作。”“说到底,培训师也是教师的一种,既然你母亲在这个行当里,她当然可以提供给你各种信息和机会……”“她曾经说起,可以引荐我去一家人力资源培训公司实习。”“既然你有这样的机会,先干起来再说。三五年后假如你想谋求更大发展,也可以去美国读一个名校的MBA,第二年选择偏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也许二十八九岁就学成归国了。当你的同学刚从博士毕业,尚在为前途而痛苦、惶惑的时候,你说不定已经是高薪的金领级培训师了!“哪怕从虚荣的角度,美国名校的MBA是不是比中国的博士更有光环呢?”“是呀,听起来挺好,但是怎么能保证我三五年后申请到著名商学院呢?”“我怎么保证?我不能保证!能保证的是你的激情和热爱!不论MBA与否,你要去干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别人指定给你,你必须逆来顺受的事情。看上去,我给你的建议很不实惠,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真正实惠的,是你掌握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了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人!“你会很不错的,因为你都可以把中科院的直博机会给抢过来,在职场上说不定会成为吴士宏、李亦非那样的狠角色。对于有些人来说,中科院读博士的机会肯定是不可放弃的,即便不想要也得要,那是人生的唯一机会。但你不是,你是一个活跃的人,你有一些机会和资源,应该把这个读博的机会让给更适合的人,不论对国家还是对你个人,这都是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中科院博士卖茶的价值分析

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茶馆的环境,你先去一家现成的高档茶馆或会所干干。你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大概在两三年之前,我在新东方前台边的一个小会客室跟一对外地来的学生情侣聊天,谈在北京的就业问题。他们当时是拎着铺盖卷来的,那架势仿佛当晚就要睡在新东方学校外面的空地上,立志从此淘金北京。

当时,我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已经记不太清,只记得讲得很投入,连旁边又坐下一个人也没注意到。

她引起我的注意是从在旁插话开始的。我们聊到热火朝天处,她禁不住插进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北京要活下去是不难的,难的是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拿她自己来说,她是一个中科院即将毕业的博士,但是不喜欢自己研究的专业,但跨专业找工作又很困难,因此她也打算从低处做起。

她的态度很谦和,并不是要强加一种观点影响我们的谈话,而更像是在一旁为我帮腔。我示意感谢她,但心中不禁狐疑,这样一个中科院博士来找我干嘛,在这样一个不恰当时机的介入,一定会让坐在旁边这对学生情侣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北京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啊,随便一人坐你旁边,就敢说自己是中科院博士?

送别那两个学生后,我问她有什么问题。她说没什么问题,只是有些决定不敢自己做主,想听听我的意见。

她就读于中科院一个很热门的所,五六年直博下来马上就要毕业,但是她特别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立志不在自己专业的领域就业。她希望马上投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不是在实验室里守着瓶瓶罐罐终老一生。但是她觉得这个觉悟来得有些迟了,半年之内就要毕业,她才刚刚开始到社会上去结识一些人,为将来寻找工作机会铺路。“现在我就有一个机会。我在一次校友会上认识了一个又年轻又有钱的老板。他打算开一家茶馆,不是普通的茶馆,而是非常高档的会所,定位在高端人群,尤其是以外国人为主。茶馆会有很多中国元素,服务员都打扮得像唐朝仕女,还有古筝演奏等等,总之给人一种回到中国古代宫廷生活的感觉……”“我可以想象出来,但是你在这里面能做什么呢?”“我从服务员开始做起,可能还会有表演任务,比如一些集体歌舞。我们经过一些培训,然后就在仙乐飘飘里舞蹈。我感觉那是非常有意思的生活。”“一个月挣多少钱?”“一开始比较少,但是我觉得这里面空间还是蛮大的。跟老外打交道,还能锻炼外语能力。即便什么也没有,这里的生活体验也蛮好的,我就想过那种有意思的生活。”“到底一个月的起薪是多少呢?”“八百块左右吧……”她的眼神开始闪烁,仿佛讲到了痛处,不像先前那么有底气了。“假如你半年后从中科院顺利毕业了,你不觉得博士毕业拿八百块钱说不过去吗?你不觉得这都可以作为一条新闻上报纸了吗?”“但是,我不可能永远这样,我觉得做这个是我喜好的,我做这个会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现在大家都批评大学生浮躁,不肯从低做起,难道我这么做也有错吗?”“我们现在不从你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唱点高调儿,从国家的高度来看,这肯定是错的!如果像中科院这样的国家最高科研机构出品的博士只能拿到八百块钱的工资,只能在茶馆卖茶或在澡堂搓澡,这肯定是一种对稀缺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从你个人的角度说,宪法赋予你职业选择权的绝对自由。你的未来归根结底是你自己的,不是我的,也不是国家的。但是,你不觉得接受八百块钱的起薪,去干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行当是一种浮躁吗?拿八百块钱就是从低做起吗?不是,是一种人才的主动大幅度自我贬值。“假如你自己爱好这个,我们应该鼓励你去做,不管是否从低做起。但你根本就不爱好这个,你只是恰好认识了一个令你很欣赏的人,他给你描绘了一个蜃景。为什么我这么说呢?“第一,你作为中科院博士生,觉得拿八百不少,一定是对未来有超乎寻常的信心。那么这种信心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你没有茶馆工作经验,所以你肯定希望这个茶馆给你最好的培训,给你事业上升的通道,但这个茶馆现在都还不存在!“第二,这个茶馆不存在你为什么还有信心呢,这种信心一定是建立在师兄给你的描绘上,你是因为相信了他这个人,才相信有关这个茶馆的一切的。“第三,你既然相信这个人,相信他能给你足够的空间,他是否相信你呢?给一名服务员八百块钱月薪的offer,是不需要任何特殊的信任基础的,这是一个最普通的价钱!“你所想象的那种欢乐,在忙碌的体力劳动中还会存在吗?如果这家会所的实际客人不是什么高品位的贵宾,而都是些暴发户和贪官呢?你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会比那些有经验的或经过培训的高中生更有优势吗?“我为什么要谈论这些呢?因为这些是你八百块钱月薪的信心基础,如果我打碎了这个基础,你的八百块钱就会变得很荒谬,你就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失衡。我怎么打碎这个基础的呢?很简单,因为你说自己爱做这样的茶馆,但是其实你从来都没有做过,那个茶馆也是停留在飘渺的想象中,所以这都可能成为你未来人生的巨大陷阱。如果你将来真的做了一年毫无长进,那可怎么办呢?”“你这样说就又把我说乱了,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我不是要把你说乱,而是你原来建立起来的秩序根本经不起推敲,风一吹你的信念大厦就倒了。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茶馆的环境,你先去一家现成的高档茶馆或会所干干。你有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我觉得那些老板都不是我认识的,未必会有什么发展,做一个服务员可能会被呼来唤去的……”“这才是问题所在啊!你并不真的想做茶馆,你是奔着自己的师兄去的,如果他不开茶馆而去做别的,你也跟着他去做别的?”“我还没有想好……”“我理解你在就业问题上的焦虑。你希望在就业上更有安全感,希望尽早把自己预定出去。但是你这八百块钱的安全感是虚幻的,你说自己喜欢茶馆工作的意愿也是虚幻的。我能够理解你希望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希望穿得漂亮光鲜,过上充满惊喜、多姿多彩的生活,你的这些愿望都被学术生涯给压制了,都被学术环境给桎梏住了,你渴望有一种突破。“但我要告诉你的就是,你所研究的领域放在商业市场上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多数人可能都是这个专业出身的,你跟他们有共同语言,更容易理解他们,更容易跟他们打交道。你可以不离开这个行业,在这里面做一些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几乎所有行业里都有的HR(人力资源)、PR(公关)、Marketing(市场)、Sales(销售)等工作,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与人打交道的艺术。你为什么不能从这里面找一份两三千块钱起薪的工作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