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追光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1:16:14

点击下载

作者:阿刘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巅峰追光者

巅峰追光者试读:

内容简介

《巅峰追光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一本参考书,又是一本摄影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5年来8篇报告文学式的记述,每一篇故事讲述的旅程都附有精彩的摄影作品。

本书有的放矢地依照每一幅图详谈,从颜色控制到加锐加虚,从插件应用到降噪除污,试图给读者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通过学习这个概念,摄影爱好者们也能像一个职业摄影师一样去创作,去拍摄到许许多多唯美的风光作品。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阅读参考。

自序

自从我的第一本著作《狂人摄影日记》问世以来,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读者来信和问候,无论是赞许还是批评,都令我感到兴奋,推动我前进,鞭策我不断创新。所以当我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将它的题目定为《狂人摄影日记Ⅱ》,并且信誓旦旦地设计了许多章节来完成“狂人”的传承,但随着写作的深入,我渐渐意识到那不是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说这本书并不是简单的《狂人摄影日记》的延续,而更多的是一本全新的追光逐影集,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艺术层面,讨论的问题截然不同,表达的手法也千差万别,所以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我心中有了另一个名字,《巅峰追光者》。那一次次悬崖边的冒险、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没有什么比“巅峰”二字更能表达清楚,而追光者则是一个摄影师最骄傲的称谓,也算得上是一个职业摄影人奖励给自己的头衔。

我对书籍市场考察不多,所以如果让我给该书一个定位,我倒觉得犯难了。因为我一没有查资料,不能将该书写成一本字典式的工具书,二没有虚构情节,也无法将它与惊险刺激的故事联系起来。如果一定要定位,我想将它写成一本参考书,参考的是一名职业风光摄影师创作的实况,那可以是风餐露宿,可以是爬冰卧雪,也可以是相机摆放的位置,抑或是光圈的大小、焦段的长短,甚至是后期处理时笔刷涂涂抹抹的力道。总之,我希望通过该书给读者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通过学习这个概念,摄影爱好者们也能像职业摄影师一样去创作,去拍摄许许多多唯美的风光作品,如果这个目的达到了,这本书的价值也就实现了,它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优秀的摄影参考书。《巅峰追光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是一本摄影散文集,它收录了我近5年来8篇报告文学式的记述,是我个人经历的缩影,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字里行间有我与大自然独处的情怀、极端环境下生存的挣扎,以及绚烂多彩的异国拍摄花絮。我邀请读者进入我的内心世界,你们将同我一起驰骋在北美奇幻的峡谷戈壁之上,忘乎所以地收放镜头。应该说我希望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我所钟爱的影像,以及我完成这些影像所走过的路。《巅峰追光者》所表达的拍摄的快乐又不是虚妄的,每一篇故事讲述的旅程都产生了我引以为豪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有些成为我的代表作,有些被我的支持者所津津乐道。总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走轨迹引出这些拍摄手段,毕竟这是一本教学书籍,希望我的读者能学到东西,并且在合上书本之后可以更加自信地去操作相机,所以我毫不吝惜笔墨地去描述每一次参数的调节、每一次对光线的判断,甚至每一次按下快门时转瞬即逝的思想小差,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最全面的我呈现在大家面前。

风光摄影后期修片也在该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相较于《狂人摄影日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不再做同一类型作品的缩略式讲解,而是有的放矢地依照每一幅图详谈,从颜色控制到加锐加虚,从插件应用到降噪除污。总之,对我自己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就是用文字的方式说清楚后期步骤,我想这也为我将来写作全数码后期修片书籍开了个好头,做了个尝试。

说了这么多,我最想告诉大家的还是我的“追光者”情节,无论技术说得多么炫,故事讲得多么深入,我对光影的渴望是我写作的原动力,那是一种浪漫的畅想,别人或许无法知晓,但我却处处被它所导向、所引领,就像该书封面那幅图中我独自仰望夜空时写下的句子“银河从我头上升起,点缀着几点远处光污染带来的红云,我支起帐篷,在悬崖边找到落脚点,头灯射向苍穹,这一夜星海喧嚣,这一刻我是抒情之王。”第1章 摄影师和摄影师们

在本书的开篇,我想略着笔墨介绍一些我身边的摄影师们,这不同于水浒中一百单八将的描写,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模糊的,有一个名字作为代号,但人物性格、着装、言谈、举止都是能省略就省略掉。因为我并不是在写一本小说,我只是想通过这许许多多的摄影师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思想给我的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在如今摄影风格百花齐放的年代,他们的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他们的性格与人生经历,这对将要和正在进行摄影创作的朋友们是有借鉴意义的,你们或许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对他们的见解有所赞同,最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摄影艺术中千变万化的内涵与表达方式。1.1 向户外的勇士们致敬

从开始摄影,我就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户外摄影师,这不仅仅是因为我青睐自然光的渲染效果,更多的是我对大自然有种特别的钟爱,后来我越陷越深,直到某个时刻,我再也无法满足于野外路边的拍摄,于是我购置了帐篷、睡袋和煤气炉,峡谷山巅那些无人知晓的小路成为了我双脚的延伸,我也顺理成章地开始自诩“冒险摄影师”。顾名思义,就是不要命的摄影师。

在这么多年的荒山野岭拍摄中,我认识了很多背包客,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是摄影师,但共同的经历将我和他们联系到一起,后来甚至一起外出拍片,这当然有他们跟我学习摄影的成分在里面,但从我的角度思考,更多的是为了找一个伴,排解寂寞,也能共同防御狼虫虎豹的攻击。在这群户外勇士当中,几位像我一样为摄影而拼命的侠客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却共同有着为摄影而九死一生的经历。鉴于篇幅关系,这里只列出三位翘楚,我想借此表达我对所有户外勇士的敬意,你们的镜头记录下了地球一个个鲜为人知的瞬间,而你们却需要承担付出生命代价的风险,辛苦了!1.1.1 托尼和他的兄弟们

这是一段我跟托尼还有他的两个弟弟一起完成的冒险经历,所以由我来完成叙述工作。三位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样貌我不想做交代,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摄影师的精神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最早计划这么一次行程,是源于我提出的一个构想,去海伦湖后山的瑟克峰露营,如果放在别人那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且不论国家公园的露营管制,就算是带着重装备爬了上去,隔夜的大风也能让我们整夜睡得提心吊胆,不过这个提议在托尼和他的弟弟们那里却行得通,而且颇受他们的欢迎,于是大家说走就走,还是那只70升的背包、双人帐、-7℃的睡袋、滤水器、煤气炉……

以上的一段就是个引子,因为我们最后并没有去瑟克峰露营,而是跑到了班夫国家公园边界线上的“日落瞭望口”,这不能不说是黑熊一家的功劳。由于它们的出没,国家公园封闭了去往海伦湖的路线,我们这几位拍片狂人也只好改道“瞭望口”。说心里话,大家对在这里拍片并没抱多大希望,毕竟只有5千米的徒步距离,300多米的上升高度,下面还是1号高速公路,离人迹罕至相去甚远。但事物往往是这样,你越对它不抱太多希望,它越给你惊喜,这一天一夜的拍摄跌宕起伏,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这一处的断崖比我想象的要陡,从山脚下往上望去,笔直的峭壁没有任何树木附着,而登顶之后再往下看,公路、河流、森林都变成了细细的丝带,彼此缠绕着,还有偶尔驶过的车辆,如急行军的蚂蚁士兵,无论是速度还是尺寸,都减小了不少。这里原本是国家公园寻林员用来观望山火的所在,后来由于科技的进步被废弃了,至今仍看得到金属链条和简易的地基。要在这里搭帐篷,首先要清理掉地上散落的石子,避开坚硬的水泥立柱,平整地面。如此一来,能够建立营地的区域只剩下了方寸大小,容得下几个人并排躺着。我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开始搭帐篷、做饭。而托尼似乎更急于早些进入摄影状态,调试着他的镜头,将三脚架扎稳。他的弟弟金动作更加迅速,锅里的米已经煮熟,鸡汤冒起了热气。此时夕阳也开始发酵,从金黄变成橙红,弥散在空气中的饭香此时被最后一缕阳光照得现了形,仿佛飞舞在空气中的流萤。我们几个人彼此没有交流,各顾各地拍摄,生怕丝毫的交头接耳会打破这种神圣。对于摄影师来讲,无论受多少罪,吃多少苦,举起相机的那一刻都是最幸福的,即便是同行最好伙伴的甜言蜜语也无法相提并论。“这夕阳差了最后一口气。”维克多转头看向我,我则已经将相机收好,开始移动帐篷找晚上的拍摄点。和我同名的托尼的弟弟是运动健将,只身去过很多山尖上露营,他对摄影就像我对登山的热情,不是最爱,但也段位甚高。“是呀,不过我们的目的本来就是今晚。”托尼点头赞同我,他的脸庞已经被太阳落山后的黑暗遮挡,只有身上荧光的装饰物闪闪发光。今夜的拍摄我准备了两样东西做道具,一个是从里面照亮的帐篷,一个就是装在打蛋器里的钢丝棉。前者容易理解,而后者提起来则颇为滑稽,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时刻发散的火把,关于这个东西的操作、使用、拍摄手法,我会在第5章详细讲解。

入夜之后风大了许多,我将领口拽向嘴边,眯缝着双眼,等待银河升起的一刻,托尼正在和他的挤压式防潮垫搏斗,仿佛武侠书中的如来神掌,将空气打进其中。而另一边金躲在他的单人露营袋(bivy)里看书,维克多和我一起架着相机,时间就在这一刻凝固,如果有人能拍下来这个场景,定是很有意思的画面,四个大男人形态各异,在悬崖峭壁的顶端,像极了一种行为艺术。

这一夜的拍摄在银河掠过我们头顶之后戛然而止,我钻回自己的帐篷,最后瞟了一眼躺在悬崖最边上的托尼,不禁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事后据他回忆,整晚他四次翻身,每次都被他自己放在露营袋边上的石头顶了回来,这也是他为防止自己掉下深渊的最后一道屏障,毕竟他躺的地方距离悬崖只有20厘米左右。“疯狂的摄影爱好者”,这是我最想送给他的一个称谓。

第二天早上朝霞早早挂在天边,比我预想的提前了10分钟左右,我踉踉跄跄地钻出帐篷,蓬头垢面的形象大概与路边的乞丐并无差异,不过当我看到红色的云、绿色的树、蓝色的群山时,我的精神面貌有了180度的转变,于是有了重复昨晚的画面,四个人没有交流,只有快门和反光板提升的声响此起彼伏,划破天际。

这一段悬崖边拍摄的经历无论是在我或者托尼兄弟们的履历中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结伴同行,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彼此为摄影而痴狂的精神,应该说它是户外勇士们为创作而跋涉的一个缩影。1.1.2 梦中画九死一生“梦中画”是她的网名,她是“四光圈”成员之一,也是一个为摄影命都不要的狂人,她是女中豪杰,她的故事请听我细细道来(以下内容由梦中画提供,是她的自述,我做了整理)。

我不是一个特别爱冒险的人,因此从来没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结果却发生了,而且让我很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临近。

我独自去落基山国家公园(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徒步,去的路线我夏天走过,冬天是第一次,但道路非常清楚,很容易寻找。我上山花了三小时,于是给自己安排了两小时下山,没想到很简单的事情被我的一念之差弄得很复杂。

4:45pm我开始下山。因为有几次冬天徒步经验,我以为冬天的山路应该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到这儿的时候,我便从上面那条路滑了下去,一来很好玩,二来貌似可以抄近道。上面那条路线是我上山经过的路,窄而且雪很松软不好走,下山的时候我不想再走了,结果一念之差酿成大错,差点要了我的小命。

下面的路其实不是真正的徒步路线,而是滑雪板滑出的印记。进入树林后,我还是想寻找真正的道路,于是开始寻找,刚开始还能根据远处山头辨别大致的位置,后来完全没入林中,彻底失去方向,而且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看见任何脚印。4月底,雪已经开始融化,没人踏过的雪很松,但肉眼是看不出来的,经常是一脚下去,一条腿就陷进去了。这样一深一浅地,鞋越走越湿,心越走越慌。

6:15pm我掏出手机,居然有一格信号,于是打电话告诉老公,我迷路了,但我会继续寻找下山的路,叫他不要着急。这时我瞄了一眼我的手机电池存储量:28%。

我又继续我的盲游,游到一条小河边,我想小河应该能把我引到湖边,于是就开始沿着小河走,但雪覆盖了部分小河,要一直跟上也不太容易。

6:35pm老公打来电话,说已经给落基山国家公园的救助部门打电话了,巡林员会马上与我联络。我立即放慢了脚步,生怕走到没有通信信号的区域。

6:47pm巡林员打来第一个电话,问了我一些登山的情况,我告诉他我手机的电池不多了,不能聊太多。于是他让我立即拨打911,他们可以确定我所在的位置。

6:54pm我拨打911,911很快找到我的位置,并把电话转回巡林员,巡林员要我原地不动,他们会马上组织人员救援我。我问需要多长时间,他说因为我的位置已大大偏离徒步路线,而且天气预报晚上有5英寸以上的风雪,估计需要3~6小时。我当时听了,燃起的希望就被灭了一半。在那样的气温下,我能扛得住6个小时吗?

太阳一落山,气温骤降,我的上下牙开始打架,我赶紧把湿袜子脱了,换上备用的袜子,把雨衣也套上。站着热量散发太快,我就把脚架当坐垫,抱腿坐下。

8:05pm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巡林员,问他救援人员开始登山了吗?他说有很多手续文件要做,救援人员还要从家里赶来,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才开始登山。为了省电,他说救援人员一开始登山,就给我发短信,我的任务就是原地等待,保持体温。他问我有没有火柴之类的东西,可以点火取暖。火柴之类的我没有,有,我也不敢用,我周围全是树,烧起来咋办?毁了一片森林,还不如死我一个呢。

放下电话,我掐指一算,他们最早也要11:30pm才能到。原地等待容易,保持体温不易,我能穿的都穿上了,背包也当一层衣裳背着,还能穿啥?树我不敢烧,但松树枝好像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摘了一些树枝盖在腿上(真对不起那些生灵),闻着松香蜷缩着。

8:37pm收到巡林员的短信,救援人员已经上路。还要等至少3小时。

这个时候,我的腿蜷得有些发麻。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能让我忘记温度和打发时间,那就是:拍照。于是支起三脚架,拍星空。其实哪里有星星,因为风雪将至,天上都是云。老实说,拍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位拍“冲进帐篷里的熊”的摄影师。我想这些片子会不会成为我的遗作?拍着拍着,天空开始飘雪,我心里开始发凉。

9:17pm电话铃声响起,巡林员打来的:救援人员大概离你只有1/4英里了,他们会用一些声音联系你,你听到后立即回复他们。我大喜过望,这还不到一小时呢,他们就要到了,我赶紧收起相机脚架,把树枝又盖在身上,保存体力,准备下山。

很快我就听见他们呼喊的声音,我也大声回复:我在这!我在这!我包里放了个口哨,从来没用过,昨晚也派上了用场。

9:27pm我看见了他们的头灯,我的救命之灯。我不再担心我会命丧落基山国家公园。

后来救援人员告诉我,我偏离徒步路线有半英里远。下山的路不是我想象的向前向下,而是往后往上。好在老公当机立断求援,不然我是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的。

我的两位救命恩人

一晚上在惊恐中我并没有掉一滴眼泪,即便是我很悲哀地问巡林员我会不会死的时候,也没有哭。今天早上一觉醒来,想到昨晚发生的一切,两行眼泪情不自禁倏然而下……如果我没有带手机(我经常不带的),如果手机没电,如果没有手机信号,如果晚上很冷,如果营救不及时,任何一个情况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

活着,真好!1.1.3 无所不能的丹尼

丹尼是他的名字,他姓许,算是我多年徒步的一个老友,我们一起登山的故事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还有提及,这里介绍的是他的一些往事,由他自述,我整理,分两个部分,在中国的和在加拿大的。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听说过山地徒步这种户外活动的20世纪80年代,我已经开始在这个领域展露锋芒。

那是1986年,买了我第一个徒步用的背囊,接着和太太去四川旅游,经过华山,在一天之内徒步上山又下了山。

后来想去九寨沟,路上塌方,去不成,就乘长途汽车南下,去一个听说尚未开发好的高山旅游点,叫作伍须海,在甘孜州东南的九龙县,属于藏区。

从县城到伍须海有25千米,我们搭便车搭了10千米左右,就要自己徒步了。当时对于海拔、高山缺氧等还没有什么概念,只觉得越走腿越沉重,到最后两三千米,几乎迈不动脚。后来知道,那个地方海拔超过3 000米,我们是有些高山反应。

好不容易到了海子边,景色其实很一般,但是非常原始,四周只有一户藏民和几个藏族伐木人的帐蓬。我们吃了些干粮,在天黑前找了一座游牧者搭的简易木屋,就准备在里面过夜。入夜前,突然木屋来了个人,抱进来一大捆干树枝和木柴,说晚上冷,要点火。他是当地伐木人之一。火还给我们点着了。果然,不久我们就觉得没烤到火的背后直发冷。

高原地区的夜晚的确很冷。我们不停地为火堆添柴枝,根本无法入睡。这样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两人对看了一看,哇塞,满脸通红,被篝火烤成轻度烫伤了!

第二天,我们不敢再睡在小木屋了,向伐木人付了两块钱,让他们给我们单用一个帐篷。那是一个可以躺四五个人绰绰有余的大帐篷,铺垫都有。伐木人还给我们烤了些饼。我们拜访了那唯一的一家藏民家庭,家里男人不在,全是女人和孩子。我们大喝酥油茶,聊天。还合影了几张彩色照片。我连三脚架都带了。

我们在伍须海逗留了三个晚上,然后还是徒步下了山。

这算是我和太太第一次隔夜徒步吧。

来加拿大之后,因为徒步条件更好,也有一帮华人组织活动,有过一段疯狂徒步的时候,几乎每周都去。直至后来发现自己喜欢认真拍些风光照片,而朋友们多数并非摄影爱好者,太太也不想跟着我“自虐”,于是自己开始扮演独行侠。很多次和太太出游,到了有著名徒步径的地方,就说服太太留在营地或镇里,我自己上山。就这样,我自己去走了像巴戈布和半穹顶这样的地方。

凭借自己的钢铁般坚韧的体格,50多岁时徒步还不输年轻人。有一次走加拿大落基山最高峰罗伯森峰下的博格湖徒步径,单程26千米,太太不愿走,于是让她带帐篷睡袋等一个大背囊坐直升机上去,我自己背着简单干粮和照相器材徒步。她的直升机同行者有几个是飞上去后当天走下来的。起飞时间是9点,我开车将太太送到起飞地点,然后自己将车开到徒步径起点的停车场,便用小跑方式走那条26千米的徒步径。当然路上也不时停下拍照。中午时分,我已走了20千米,遇到了当天飞上去走下来的那些人,他们非常吃惊我如何能够这么快就走上来了。我在下午1点多到了营地,太太已经搭好了帐篷,我吃了些东西,接着又走了一条几千米的小径,从高处观赏博格湖。第二天上午,马不停蹄,背着大背囊与太太再走26千米下了山。在36个小时内徒步山径近70千米。

接着第三天到了贾斯泊的马琳湖,不去乘坐一般游客选择的快艇游览精灵岛,而是租了条双人皮划艇,和太太划皮划艇到了精灵岛,日落时分往回划,不久即遇到大雨加狂风,湖面和大海一样翻腾,四周没有任何船只,小小的皮划艇像一片小树叶似的在浪中大起大落,我们奋力保持小艇不被掀翻,并尽量靠近湖边。与风浪奋战一个小时,终于等到风雨停顿。返回到租船地点时已经是晚上。浑身湿透,冷得直哆嗦。几乎是一次灭顶之灾!1.2 与西方风光摄影师的交锋

西方的风光摄影,尤其是北美地区,注重视觉震撼力和社会意义,视觉震撼力主要体现在夸张的前景放置、强烈的色彩表达、汗毛毕现的锐度等。而社会意义则是深深植根于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大到国家地理,小到社区的自然保护机构,各种政府的民间的团体用资金和荣誉鼓励风光摄影师去创作表现地球之美的系列作品,让人们欣赏到他们平时难得一见的风光,以及表现人类在大自然中的渺小。而国人对风光摄影的看待,从我的理解出发,更多的是从一种艺术的角度,这或许深受传统中国画的影响,我们看待摄影也像是看待绘画,寻找留白,体会意境,忽略细节,注重整体。而风光摄影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并不是十分突出,更多的应该说是文化意义,当然,这也和我们烟雨楼台、小桥流水、秀丽如诗的地理环境有关。可以说西方人看待摄影就像是他们看待科学技术一样,精确的参数、完美的曝光、一丝不苟的构图,而中国人看待摄影就像是我们的烹饪技法,加盐少许,火候适中,没有固定的量杯刻度,有的是一种感觉和心情。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尝试用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来解读西方摄影技法,使用他们的精确计算,拍摄他们的风光,却时刻想着中国诗的禅意、中国画的意境,这令我的作品有别于西方其他的摄影师,从而脱颖而出。

在北美的拍摄和探索风光摄影之路上,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西方摄影师,他们的技艺和精神令我折服,但是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我并不能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于是就有了我的作品和思想一次次在各种场合与他们交锋,无论是摄影比赛中的竞争,还是在研讨会上的讨论,抑或是共同野外拍摄时的闲聊,赞同与反对无时无刻不发生着,以下的几则小故事可见一斑。

我和美国的麦田摄影师菲利普斯认识还是3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我绞尽脑汁地学习西方风光摄影技法,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但是艺术思想上却还是坚持着中国画的风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认识了他,几次互通邮件之后,我们相约一起在华盛顿州拍片,这对我来讲是千载难逢学习的机会,因为菲利普斯最引以为豪的后期技巧就是亮度蒙版与曝光合并,而我也刚好对此一头雾水,于是打包了摄影器材与笔记本电脑,我一路南下与他在麦田会和。

那几天的拍摄顺风顺水,有光与没光的天气交替出现,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我们一起坐下来讨论后期以及摄影理念的时间令我至今记忆犹新。菲利普斯的后期是严谨的,这和亮度蒙版本身的概念就十分相近,依靠软件对各级亮度的限制,一层层选择,然后科学地去刷出最亮、更亮、次亮等区域。我不得不承认这方法是靠得住的、理性的,但是我在欣喜学到新东西的同时也在思考,理性究竟应该在摄影领域里占多少比重,如果把摄影本身当作艺术看待,理性就是应该摒弃的,但如果把摄影作为记录的科学看待,理性又是必要的,显然菲利普斯属于后者,而我想又不仅仅是他,包括西方风光摄影的元老亚当斯也是这方面的代表,追求极度精准和细节突出,对于作品本身的意象并不太在意,或者少在意。但话说回来,菲利普斯给我普及的亮度蒙版知识让我受益匪浅,这之后漫长的摄影岁月里,它成了我后期修图的利器,我甚至在自己掌握的同时还录制视频,将它的概念传播出去,使它在国内的摄影爱好者群体中生根发芽。而我自己对它的依赖虽然减少,但却更加精确,也就是说我在一幅图片需要纯理性修改的区域,比如需要严谨控制曝光的区域会毫不犹豫地应用亮度蒙版。

从摄影风格上来看,我比较欣赏菲利普斯的魔幻风,这也是目前西方风光摄影的主流,那段日子的讨论我们也集中在这个效果上,或者说视觉的不真实感、外星感、魔幻电影感,他第一次给我介绍了“虚”的概念,也就是一幅图片不仅仅要实、要锐,还应该虚化,这我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说从中国画理念的角度出发,是更应该理解的,毕竟任何意境都讲究虚实对应,而虚化,或者在英文中俗称的奥顿效果,在西方风光摄影中则是魔幻风的着力点,没有虚化的雾气、阳光,以及海浪,一幅作品的整体迷幻感就出不来,不迷幻更谈不上魔幻。不过后来我发现菲利普斯开始一味追求虚化,甚至到了整幅图没有一点实的地方,这显然背离了他对虚最初的理解,应该算是对于一种风格走火入魔的表现,我想不仅仅是他,很多魔幻风的摄影师最后都走向了“虚”的极端。

应该说以上的两个方面,亮度蒙版和魔幻风是我从菲利普斯身上学到的东西,具体到技术细节就是合并曝光与虚实对比,但这些后期的技法是需要前期支撑的。对于前期的理解,另一位西方摄影师对我影响颇深,这就是保罗。希斯卡——一个常驻在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冒险摄影师。

认识保罗还是在一次聚会上,落基山区风光摄影师联盟,一个松散的组织,多数都是加拿大本地白人,亚裔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位日本摄影师,大家每年圣诞前都要抽出时间在班夫城小聚,把酒言欢。那一次的聚会正值保罗的新书出版,我们大家自然送上祝福与恭喜的话,席间我与他深谈,并顺便翻阅他的著作,虽然我之前一直也了解他的作品,但这一次系统地欣赏完之后,我深吸了一口气,对他发自内心地充满了敬佩。毋庸置疑,这是一位伟大的冒险家,我不能说他的作品达到了画质与意境的最高境界,但是他到过的地方和拍摄的角度令我敬佩。凌晨两点攀登百尺高的冰墙,-30℃在刺骨的水中游泳,几十千米的越野滑雪,冲顶雪山……这些壮举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公路摄影师所能比的,而更像是一个户外极限高手,而户外极限高手又缺少像他这样有艺术眼光的摄影家,也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才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当前风光摄影的一个新门类——冒险风光摄影。

我和保罗在那次聚会上聊得很投机,并相约在今后的日子里有机会就一起拍照。和他相比,我的冒险程度是轻微的,甚至有些业余,至少在当时如此,但我自认为在摄影方面颇有研究,和他会有很大的交流余地和空间,就这样我们一起出发完成了几次旅行,具体细节不在这里详述。总之,我见识到了他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这和我自己的拍摄习惯是相通的,比如我们都不会在拍摄时让别人走出画框,而更倾向于利用人的形象或者通过后期抹掉,还有就是不走寻常路方面,我们都不喜欢中规中矩的构图,不喜欢重复别人的场景,由此产生了头灯系列,躺在地上,坐在巨石上,站在冰雪中,这些保罗在拍,我也在拍,说不清是谁先开始的,但我们都因此获得了很多的认可与赞许。

当今这个文化与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摄影已经变成了普通大众都可以涉足的艺术形式,加上廉价的优质相机和镜头,很多时候图片拼的是运气,在那个合适的空间里我恰恰就在这里了,我遇到这样的光了,我拍到了,而精雕细琢的视角已经退居二线,或者说不是最最重要的了,由此产生了像保罗这样的摄影师,追逐极限的地理位置,不顾生命危险,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师已经无法匹敌,“我能到的地方你到不了”,成为了他们的真谛,但我不得不承认保罗的摄影技巧,尤其是后期技巧方面是粗糙的,他还没有完成从一个冒险家到冒险摄影师的彻头彻尾的转变,他到了好多如魔界般的地方,却并没有把它们表达出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以下我要介绍的摄影师,则是这方面的翘楚,他身兼了冒险家和最优秀风光摄影师的双重身份,怪不得很多人说他是世界第一风光摄影师,这就是马克·亚当姆斯。

我和亚当姆斯的相识还要追溯到那年去育空拍片,我和一位多伦多的摄影爱好者朋友包了直升机飞进育空墓碑山公园腹地,最后一天我们遇到了他的大队人马,也就是他带的一个摄影团,十人左右,看起来各个都是身经百战。亚当姆斯身材很矮,但壮实,且不苟言笑,一看就是经常在山野间奔跑行走的体质。“这边的山不行,如果需要拍倒影,要走到更深处的一个水塘,然后从下面的角度拍。”没寒暄几句,马克就口若悬河地谈起他对育空的了解,那口气不可置疑,但那自信又让人信服。“这就是世界第一风光摄影师。”我身后一个他的学员拍了拍我的肩膀,“你排多少位?你是Victor Liu?这个名字我知道。”我无暇顾及这些客套,与他继续讨论起摄影风格,而他的话经常被学员们打断。“有些人认为我们老师的作品是后期做出来的,但实际上他是长期等待各种色彩和光线的。”亚当姆斯还是一样严肃的面容,并轻微地点头,并继续讨论起当晚的极光预警,他并不是一个善于讨论艺术的人,而更多的是摄影技术、严谨的科学,这点和菲利普斯何其相似。但是他的冒险精神与体力又令我敬佩,背负110磅健步如飞,四岁开始登山,两个小时内完成对一座大山的征服,他的技术比菲利普斯更严谨,他的冒险经历比保罗更丰富,怪不得号称世界第一风光摄影师。

但是亚当姆斯的弱点也若隐若现,这就是他的艺术感,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仍然停留在用最强的技术记录世界上最美的景色的阶段,而不是融入太多自己的意象,这一点也难怪,因为他毕竟是在西方成长的摄影师,在亚当斯的熏陶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潮里,他的眼界是犀利和理性的,而不会写意、挥洒。我想这是中国摄影师的一个优势,技术、冒险、艺术三者结合,就能赶上并且超越亚当姆斯。

那次行程的最后,我们一起飞出了墓碑山,他和他的学员还和我们一起分担了直升机的费用,但那次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他,一个日后频频交流的朋友,一个值得尊重的摄影师。1.3 伟大的业余摄影师们

并不是所有成功的摄影师都是专业的,有很多优秀的业余摄影师不仅成功,更在这个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开拓了新思路,彰显了新风格。以下介绍的三位业余摄影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是自己领域的翘楚,他们追逐梦想,他们精益求精。1.3.1 追逐画面唯美的詹姆斯·向

加拿大的婚礼摄影师詹姆斯·向是我的老朋友了,前前后后交流4年多,从人像到风光,他是个摄影界的全才,而且自己还开有工作室,接婚礼摄影的生意,颇为成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不再是个业余摄影师,但毕竟他的强项不是风光,所以在风光的领域,我权且称他为一名业余摄影师。

詹姆斯追寻的风格是唯美的,这一点在当今海外华人风光摄影师中颇具共性,但是詹姆斯所追逐的风格又和我稍显不同。我记得他曾在一个论坛上说过“真实是我摒弃的,虚幻恰恰是我追逐的。”这句话我很欣赏,摄影师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的就是一种现实中的不真实,无论是追逐日出日落,还是追逐极光星轨,这些都是平时难见到的,而难见到往往代表了另外世界的感觉。

我看过的很多詹姆斯的作品都有一种“闪亮感”,这和HDR效果还不同,那更多的是一种“容光焕发”,一种色彩的加强,偏冷、偏暖,总之调子一定要有,冲击心灵,震撼视觉。

他也追逐魔幻风,但是更柔美、更甜,尤其是小景的把握,堪称独具匠心,尤其是流水的控制,总是恰到好处。我记得詹姆斯曾反复跟我说,由于家庭和工作的原因,不能到处跑、冒险,只能在家门口寻找景致,什么都得拍,捉摸多了,也就产生了灵感。这我是认同的,在我不能够到处旅行和远足之前,我也如他,将身边景物捕捉到极致。

詹姆斯说他自己真正的热情在于风光摄影,这我从不怀疑,因为他的婚礼外景拍摄很有风光的感觉,但我想这话也可以反着说,他的很多风光片拍出了婚礼外景的感觉,总之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效果。以下是詹姆斯的部分作品展示。1.3.2 江南诗意的赵逸丹

逸丹跟我走南闯北地拍照有两年多,他随性洒脱,颇具江南才子的风范。碰上我这个摄影界的狂人,自然情投意合,再不愿分离,于是我拍过的很多场景,他也都去过。但无论走到哪里,他强烈的“扬州风格”都令我敬佩,不能说赞同还是反对,我敬佩的是他对艺术一如既往的坚持,那是真我的表现,毋庸置疑。

逸丹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拿出他的履历羡煞旁人,但他获奖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江南水乡的烟雨气,尤以瘦西湖最为出彩。在去扬州之前,我以为那是他对瘦西湖情有独钟造成的,但是去了扬州见到了他的那些朋友之后,我的想法有了改观,“原来扬州的摄影爱好者都在拍瘦西湖呀”,我发出这样的感慨。但拍得最好的,从我的眼中看过去,还是逸丹,也或许是我见得少,但他最能把江南水乡烟雨空蒙、饱含诗情画意的灵性拍出来,无论是构图还是在颜色的把握上。

这些才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和逸丹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他是个学画的人,从小接触各种艺术门类,尤爱八大山人的作品,再加上扬州本地浓烈的人文气息,让他不能不带有水墨画意去创作,所以我想摄影真真正正是一门艺术,和他个人联系得太紧密、太自我,以至于不带有感情地去拍摄成了一种刻意完成的事情。他无法不去拍降饱和,无法不将作品柔化,这是他的心所在。

我曾几次带逸丹在落基山拍片,这本是个和江南水乡毫不沾边的所在,但是他给我看的作品还是富有线条,墨染的线条,仿佛行走在宣纸上,甚至有少许晕开,这虽然跟当时的拍摄天气有关,但我想这也和老赵的嗅觉有关,他会去寻找这样的景,因为这就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内心所在。以下是赵逸丹的部分作品欣赏。1.3.3 才华横溢的比尔·徐

比尔和我认识的时间同詹姆斯相似,都是4年有余,他经常说他是由我带出来的,我不敢苟同,至多是我给了他一些学习摄影的建议,剩下的全部建树都是他自己这几年积累的。他的才华令我侧目,尤其是对构图和颜色的把握,他的风格也是明朗的,充满了浪漫的印象派主义之风。

比尔留学、工作、生活在温哥华,对于这样一个繁华的城市,他的相机记录下的是它别样的味道,有别于自然风光,比尔的城市风光冷峻、淡雅。这也成为了美国的Getty Images找到他作为签约摄影师的主要原因,后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送到Getty,为他带来不菲收入的同时,也奠定了他朝图库风格发展的步调。从这点上讲,那些四两拨千斤的人文小品、清新的城市风光再适合不过。

能够拍出这些作品,也与他的经历有关。首先,他的年轻让他看事物充满小资,而他的温情的性格让他拍出的东西不会压抑、不会张扬,而是婉约地表达自己,所以经常可以在他的片子中看到淡淡的日落红光,而不是绚烂的朝霞,而他的构图则多了一些精致,比如一双甲板上的靴子,孤零零的,却绝不破烂。

比尔的自然风光拍得很少,他主攻城市风光,而这种城市风光也是半人文半风光的,处处都能体会到他的景中有人,虽然这种表现很隐晦,每次我看到他的元素的摆放,我就想起了他的斜挎包,他的细边眼镜,他说话时嘴角不易察觉的微笑。以下是比尔·徐的部分作品欣赏。第2章 实地拍摄

前期拍摄在风光摄影中极其重要,因为这毕竟是实际在外捕捉到光影的唯一手段,有人说风光摄影的魅力在于过程,在于户外日日夜夜的等待,指的就是这一个阶段,所以任何人说前期不重要都是虚妄的,没有前期的兢兢业业,哪来后期天马行空的调整,当然,完全靠素材堆砌的影像设计除外。

作为一名冒险摄影家,前期拍摄对于我有更多的意义,因为那每一幅作品的产生都掺杂了生与死的考验,都是一段刻骨难忘的经历,但抛去故事本身不谈(这些故事我会在后续的章节中提及),户外摄影还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一章正是我在此多年经验的总结,我要跟大家谈谈我的实地拍摄经。2.1 摄影包里的稀罕物

在我之前的著作《狂人摄影日记》中,我曾介绍过我使用的器材,那么本章和当初的信息有什么出入呢?首先,我的装备做了更新换代,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其次,这里的侧重点不同,除了跟读者朋友们讲解我的摄影器材以外,我还想找一个我用过的产品或者我正在用的物件做一个比较和分析,根据不同的需求,包括我自己的和别人的,我想这样更能明确“摄影包里的稀罕物”这个概念。

既然提到了摄影包里的稀罕物,我就先谈谈摄影包,毕竟我不是器材商,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我想持中立的态度,只谈感受,不讲好恶。

我目前使用的摄影包是TUBU 6080双肩背负系统,最开始使用是由于厂家对我的赞助,后来我背着它走南闯北,去育空、游冰岛,从天上背到了地下,从最冷的寒冬到最热的炎夏,自然而然地与这背包结缘,便不忍再换。而我之前用过的诸如LowerPro、F-Stop也静静地躺在我家房子的地下室里,从某种程度上讲,背什么样的摄影包就是一个习惯,熟悉了,就放不下了。不过理性地去分析,选择摄影包无非要考虑三件事情:容量(包括分隔)、重量以及耐用性。对于我来讲,重量很重要,但是这种重要性体现在冒险摄影上,或者当我需要长期远足和登山的时候,除此之外,如果是公路摄影,或者很轻度的徒步,我则会将重量放到其次,而选择容量。而耐用性则是长期观察的结果,只要不是用一两次就坏,或者不是小毛病不断我就完全可以接受。而我目前使用的TUBU摄影包,恰恰是容量和耐用性都很好,它的缺点是重量较重,所以我专门购进了美国品牌F-Stop LOKA UL的背包,以应付山地摄影的需要。下图是我手头的两个背包,左为TUBU,右为F-Stop。

容积上这两个包我感觉差不多,都可以将一支400mm f/2.8的镜头塞进去,或者一台尼康D800机身和一台宾得645Z中幅机,外加两个镜头,除此之外,我在其他口袋可以放很多附属部件,方便拍摄。

以上就是我的摄影包,那么包里的稀罕物又有什么呢?让我一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