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大宗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2:17:36

点击下载

作者:冯学成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禅说庄子:大宗师

禅说庄子:大宗师试读:

总导言

提到庄子,往往会使人们兴奋起来,《庄子》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是一部触发人们灵感,可以使人进入深度思考,打开人生境界的奇书。首先庄子属于中国黄老学说中的老庄之道,在魏晋时期又成为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当时的文化贵族们反省乃至效仿。

佛教传入中国,老庄之学,特别是庄子的思想,又是佛经翻译和对佛教理解消化的重要媒介。从南北朝到唐宋,那一代代高僧们,有几位不是饱读老庄而后出家为僧的。这些高僧们在消化吸收印度佛教,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到孔孟老庄思想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

佛教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以“信解行证”为体系的佛教,在“信解”上已达到极致,而在“行证”上则需要突破,于是禅宗应运而生。达摩东来,称“东土有大乘气象”,指的应是中国的孔孟,特别是老庄这一文化土壤。三祖僧粲的《信心铭》,不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功夫上来讲,不难看出《庄子》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六祖《坛经》直白而深刻,明眼人可以很方便地读出老庄乃至儒家的信息。为什么呢?

佛教自传入中国,与儒道二家必然会发生碰撞、交流和融合。到了宋明时代,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分开。有批评禅宗的,说禅宗是庄学;有批评理学的,说理学是外儒内禅。而道教丹道派的成长,则更离不开对禅宗精神的吸取,使之成为“性命双修”中“性功”的指导方向。

早在唐代,圭峰大师在其《华严原人论》中,就已经把儒释道三家进行了一番融通。到了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更盛,佛日契嵩大师在其《辅教篇》《中庸解》中,以佛禅来谈儒学,比当时欧阳修这一批杰出儒士都高明,并使之心悦诚服——欧阳修他们本来可是排佛的呀!而宋代禅宗内的重要文献《禅林宝训》,这部集众多北宋、南宋著名禅师书信、语录的文集,其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多用儒家和道家的语言来表达的,可以称之为“丛林论语”。

苏东坡虽是儒士出身,但他出入佛老(庄),在精神上、文化上和佛老(庄)打成一片,他自己也说:“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的《赤壁赋》是千古绝唱,有人说其中浸透了佛教思想,有人说浸透了老庄思想。说他有佛教思想,确实有佛教思想;说他有老庄思想,确实有老庄思想,在其中看不出明显的差别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庄子的众多寓言里,特别是在《应帝王》中,通过壶子和季咸的故事,在《大宗师》中通过女偊和南伯子綦的对话,对道教丹道派形成的启迪作用无疑是巨大的。“黄帝问道于崆峒”,与广成子的那番对话,无论是对内丹还是禅修,都有独到的指导意义。再如啮缺问王倪、问被衣的故事,简直就是纯粹的禅宗内的机锋和公案,让人拍案叫绝。而孔子见老子的那些问答,至今仍可让人耳目一新,顶门开眼。

我们来看北宋张伯端的《悟真篇》,这是与汉代《参同契》并驾的内丹秘典,里面秘语诗偈般的文字,如同禅宗内的《心王铭》《宝镜三昧》一样,分不清是在讲禅还是在讲丹道。再如张三丰真人的《无根树》歌诀,也可以看到丹禅不二的机趣。

今天我们如果结合禅宗、宋明理学和唐代以来的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越是对禅宗熟悉,对禅宗公案熟悉,再去细品《庄子》,就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在禅宗形成之前,居然还有《庄子》这么一部智慧之书,这可是有首创性的,拥有绝对独立的知识产权的思想宝藏啊!

在《庄子》一书中的众多篇章中,可以说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前的“禅宗”,为什么这样说呢?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庄子和老子则是提倡“绝圣弃智”,“绝圣”类似于“教外别传”,“弃智”类似于“不立文字”。禅宗讲“顿悟”,庄子讲“朝彻”;禅宗讲“凡圣不二”,庄子讲“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禅宗讲顿悟,亦讲如来次第禅法,而庄子在《大宗师》里,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至“入于不死不生”,与次第禅法丝丝入扣,可以称之为庄子的“大圆满”次第。《庄子》中的“心斋”“坐忘”“澡雪精神”“呆若木鸡”等教法,都是可以纳入禅修实践的绝妙教法。

在这里不需要对庄子做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方面的评论和发挥,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前人已做得太多太多了,我这里只是把庄子和禅宗做内在的分析和比较。铃木大拙先生曾说过:“说庄子之启迪于禅宗,不如说禅宗之启迪于庄子。”通过前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庄禅内在的关系,而且可以通过《庄子》文中不断闪烁出学佛人所熟悉的那些词语,如“生死亦大矣”“行者”“布施”“无门”,什么“不将不迎”“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即庄子《庚桑楚》篇中的“内揵”“外揵”),乃至“不二”,真是可以令后世修禅的人大为惊讶的。

在《至乐》篇中,“天下有至乐有无哉?”庄子对“苦”“乐”详加剖析,如同佛教一样,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对“苦”“乐”的种种感受,展开如同老禅师一样的批判,大破人们对“苦”“乐”的种种浅薄的认识,最终归结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的境界。

在《庄子》的三十三篇中,其精辟、深刻、独到的语言层出不穷,诸如“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相忘于江湖”这一类的思想、这一类的价值观念,对今天的养生、养心学来说,也是极为经典的,对人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读《论语》时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已经有很多隐士,包括楚狂接舆、荷丈人、长沮、桀溺等,甚至孔子自己也有隐士情怀。孔夫子在与其弟子的对话中,不是发出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吾与点也”这样的心声吗?《论语》中对颜渊的赞叹,其实也是对甘于贫贱的道者、隐士的赞叹。而这些情怀在《庄子》里得到了极大的舒张和释放,庄子笔下的那些道者、隐士,已成为中华文化中最为纯洁、高尚的人格魅力的象征。在两汉、魏晋南北朝,乃至唐宋明清,都有一大批优秀人士,不贪恋红尘而隐居山林。而这一批隐居山林者,其精神支撑一部分来自佛教,一部分来自庄子,而他们的生活形态则更多的是庄子的翻版。

笔者从2004年起,就在成都和广州两地逐篇习讲《庄子》了,如今已历八年,共讲了其中的二十五篇。而如《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这样的篇章更是多次习讲,正所谓教学相长,受益良多。承蒙东方出版社厚爱,愿将这些讲记一并出版发行,心中当然高兴,但仍有诚惶诚恐的感觉。我不是一个学者,对先秦圣贤们的这些经典缺乏文字训诂的功底,只是老实地依据前人注疏的成果,结合习禅的一些体验,在与一些朋友们共同学习《庄子》时谈谈自己的感受而已。

总而言之,《庄子》一书,是中华文化宝藏中的精品,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今天,不愿意看到这些宝藏长期埋没,为国人所淡忘。所以多年来与一些朋友共同学习、探讨这一经典,我希望有更多的有志者投入其中,品味庄子为我们开辟的智慧境界和独特的人生情趣。以此提升和美化、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并投身于当今的文化思想建设中。庄子的思想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我相信庄子的思想对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带来正面的、崇高的作用。这里奉诗一首,以表难尽之意:

古人抱志坐岩穴,欲会阴阳无字书。

目不见兮心不染,怀须畅也气须舒。

四时代谢鸿蒙外,一念沉浮体象殊。

黄老何干刍狗意,相吹鼓荡亦归虚。

冯学成2013年 5月2日于广州寓所

引言 道家对宗师的定位

《大宗师》这篇原文很长,2008年在南方日报出版社已出版过了。大家可以一边听我讲,一边结合已出的书再看一看,这样理解起来就更快一点。

首先我们看一看这个题目,《庄子》内篇的第六篇叫《大宗师》。平常我们学佛学道,都想成为一代宗师,特别是大宗师。在如今的江湖中,如果知道某人是大宗师,大家都心向往之,恨不得立即去亲近,立即去皈依。依止其门下,勤修道法,那可是莫大的荣耀,也是莫大的福报。

什么是宗师?一个人凭什么可以称之为宗师?现在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但这个大师要打引号。如今莫名其妙的大师多得要命,可以说,他们中没有一个有资格称大师。在佛教里面,能成为大师的,那可是菩萨级别的。玄奘大师是三藏法师,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大师。智者大师,是天台宗开宗立派的祖师。达摩大师,六祖大师,他们称为大师没问题。比如说陆西星先生,你称他为道教的丹道大师,这没问题的。为什么呢?他在丹道上,不管是内证上,还是学问上,都是超一流的。我一看见他所著的《南华真经副墨》,就感觉他在诸家注庄之上,是平常搞“庄学”的人远远不能比的,不在一个层次上。陆西星先生有内证功夫,如果没有内证功夫,他就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学了这篇,我们就可以在人世间对宗师、对大宗师有一个界定。不然外面这个大师,那个大师,把我们的眼睛都弄花了,一去亲近,又觉得没有什么不得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极高的评判,要有极高的要求,不是谁都可以当宗师的。电影里有《太极宗师》这部片子,如果在某个系统上能够超越当代,乃至超越前人,当一个宗师也没什么。文艺界的某某大师,如果的确是在这个行当上的领军人物,又有独创独见的招数,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宗师,可以称之为大师。

引言道家对宗师的定位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庄子这里所讲的“大宗师”,不是世俗所认为的“大师”,他是从“道”的层面上来谈的。我们人生的精神,应该归宗于什么地带?应该师法什么?这个是需要确定的。《道德经》里面说:“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天地,都要师法于道,何况人呢?在中国古代,天地的地位远远高于人,你就是当皇上,也要到天坛、地坛去拜天祭地。因为天地远远比皇帝崇高,皇上也得祈求天地来保佑自己。天地师法于道,道又师法于自然,所以即便是道,也要归宗自然,归宗于自然之道。

我们在自己的学修上,就应该回归自然。我们经常说返本归朴,现证菩提,都是一个意思。现证菩提是佛教的话,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返本归朴。在中国历史上,佛道两家有矛盾,有碰撞,有融合。很多佛教的大师,对道教有意见,但是对道家可没有意见,对老庄从来没有说过半个不字。其实,佛教的现证菩提,就应该有返本归朴,回归自然的这么一个相契合的地带。怎么回归自然?怎么现证菩提?如果我们把宗教色彩,或学派差别的外衣剥离掉来看,佛道两家在高妙处还是能融通的,佛法讲无相,老庄讲无名。我们现在讲离名离相,就是要回归到我们纯精神的、纯生命的、纯自然的、本原的那个地带。这里没有那么多学术标签、政治标签,也没有什么知识产权需要我们去维护,我们仅需要还它“本来面目”就行。《大宗师》的开篇,一来就让我们见这个“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在学修上,一定应该有一个很高的、很实在的目标。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要有正知正见,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几十年的学修中都有一个明确的、稳定的目标。在今后认识生命,认识精神,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时候,自然就会有相对应的态度和立场。西方哲学大师康德说:“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最好先认识一下自己的认识能力。”我们知道自己的认识能力到底有多少吗?我要做生意,我有多少本钱?注册资金是一万块吗?是一百万吗?是一百个亿吗?不管做什么生意,首先都要有自己的储存资金。

拿我们现在来说,我们要认识世界,认识真理,认识生命,认识精神,首先就要考察自己的认识能力,考察自己的能耐。康德有“先验”的理性思考,“先验”这个东西,它的半径怎么样?怎么承载我们,为我们服务?在《庄子》里,把这些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晰。首先就是清楚两件事,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下面,我们来看看庄子具体是怎么阐释的。第一讲天之所为与人之所为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天人之间的秘密“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大宗师》开篇就很醒眼,一定得留意,一定要用心,因为这几句话,就把天人之间的秘密都泄露了。

什么是“人”,什么是“天”?为什么要“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怎样使我们达到“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的最高境界?“天之所为”指的是什么?天之所为有其独特的内涵,有其所覆盖的领域与半径。“人之所为”所指的又是什么?人之所为也有其独特的内涵,有其所覆盖的领域与半径。《易经》里面有个艮卦,其彖辞说“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其大象辞说“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我们的思维,不能离开了自己的本分,你拥有一个亿的资产,就可以去玩一百万的事;你是一个小科长,就别去把县长的事揽来做了;打工的别去把老板的心思、老板的事“代劳”了。我们一定要“以思不出其位”。《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紧接着又讲到一个“知止”。知止,一方面要守位,另一方面就是要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本分及其半径的范围,范围以外的不能随便去碰。作为人来说,大家都迷信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理性的力量半径是无限的,好像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我经常说,我们已知的这个现在,回忆下过去,好像自己有一点知,但是自己永远面对无穷的未来,未来就是无知的。如果未来都已知了,有了佛祖的大圆镜智,囊括一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知全能,那人人都成了上帝。作为我们具体的人,具体的生命,具体的精神,是不可能逃过这个宿命的。我们永远面临一个未知的空间,谁能面对未来?面对未知?一些人老是喜欢追忆过去,但太多的过去我们已经忘了,已经归于涅槃了,你哪能事事都记起呢?

所以这里面首先有个界定,什么是“天”?什么是“天之所为”?这个我们应该明确。知道了什么是“天”以后,并不是要挟天而为,给老天当代理人,那是不需要的。给老天爷当总经理,让老天爷当法人代表?也不是。我们只需要知道什么叫“天之所为”。另外一个,我们也要知道“人之所为”。什么是“人”?“人之所为”是什么?知道并不等于要去取代他,这些永远不可能被个人取代。

什么是“天之所为”?《道德经》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这里讲的“天”就是自然,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天”就是自然性。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感知的外部世界,都是自然世界。

当然,我们又都生活在社会里,能感知社会的存在。首先我们有身体和生命,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父母的生命又是谁给的呢?父母的父母给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繁衍的这个状态,才有我们具体的生命承载体,这个承载体首先也是“天之所为”。人从哪里来?从猿猴进化而来。猿猴又从哪里来?地球生命的源起,最初的生命又是什么形态?基督教说是上帝创造了人,中国历史传说是女娲造的人。那女娲又是谁造的呢?上帝又是谁造的呢?佛教就说了,这都是缘起,有无尽的缘起,永远说不清楚。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一位老祖宗,老祖宗还是缘起的,老祖宗有老祖宗的父母,老祖宗有老祖宗的老祖宗,所以最后的推断是什么呢?谈不上推断,大家都糊涂了。但是呢,把这些归之为“天之所为”,就可以一言以蔽之。再说人类社会、人类的生命离不开地球这么一个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需要漫长的生命演化过程。地球的生命离不开与太阳的关系,太阳也离不开与银河的关系,银河离不开它与这个大宇宙的关系,这是一环扣一环的。知道了这些关系,人类就骄傲不起来了。

我曾说过,美国有个土星探测器,有一次发了一张照片,庞大的土星和更庞大的土星环上,有一个基本看不见的沙粒大小的东西,颜色有点蓝,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我也经常在楼顶上架起望远镜看天空,木星也很大,像豌豆一样大,土星就是小针头那么一点点。如果我们用眼睛来看的话,土星的亮度很弱,木星就很明亮,仅次于金星,远比其他星星亮得多。站在地球上看星空,土星体积是地球的七百倍,木星体积是地球的一千三百倍。如果站到土星上来看地球,也就是针尖那么一点。

2002年,佛源老和尚带着云门寺的师父们去广东梅州千佛塔搞水陆法会。一个美国回来的侯居士,是在国外学佛教的,很热情地参与法会,还想把他在国外学的佛法讲给云门寺的法师们听。他不知道,云门寺是禅宗云门宗的祖庭,有自己的教法,哪里需要他来教呢?惹得有些法师们不太高兴。晚上,我就把他拉出来聊天,他说聊什么呢?我说我们来看天。那天正好有木星,有土星,就那么一点。我跟他说,你看我们在这里看木星,多小啊。如果站在木星上看地球,地球只有沙粒大呢。但就在这么小的一个地球上,却很热闹,什么几千年的文明,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还有各种宗教兴盛,在全球各地传法,你说好不好玩啊?他一下就愣了,说,冯老师,我第一次听见有人这样说佛法的。这之后,他再也不去干涉法师们的学修和法会了。

反过来说,我们应看到这个“天之所为”,的确是非我们人类社会、人类理性所能把控的。我在成都讲课的时候,有人问我“天人合一”应怎样去理解?人的感应能不能把控“天人合一”?我说,我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很世俗化、通俗化:“天”就是自然性,“人”就是社会性,“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和谐,谁也别去伤害谁,达到和谐就好了。不是什么“人定胜天”或者“天定胜人”啊!“5•12”大地震,印度尼西亚的大地震、大海啸,行星撞地球,你能感应并控制它不发生吗?你能感应到并化解所有大的自然灾害吗?你能感应到“9•11”时恐怖分子要去撞“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吗?不可能嘛。所谓的感应,都是打妄想。太阳带着地球在银河中穿行,以后的局面怎么变动?是带到一个天堂般的地带,还是带到地狱般的环境?作为人,哪有力量去控制啊?人太可怜了,所以一定要知“天之所为”,这个“天之所为”绝非人力所能掌控。

我们也别去迷信,以为佛祖神通广大,可以一下子把地球改造了。这么几千年来,地球还是地球,极乐世界还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没有把娑婆世界众生一条船运载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我们要承认“天之所为”,天之所为就是自然而然,既然是自然,就不是他然,不是我们能干预、能控制、能改造的。

说到这里,就可以这样总结了:宇宙的演化,地球及其自然形态和生命形态的演化,可以统统归之于“天之所为”。

下面就谈“人之所为”。“人之所为”就是人的社会性

在天之所为的前提下,人之所为就是人的社会性。人类在地球上繁衍,严格来说是在地表上繁衍,人生存的环境从海平面外的陆地,一直到青藏高原,也就是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度内,四五千米以上,基本就没法生存了。现在讲究宜居环境,像珠三角这样的黄金地带,全世界又有多少呢?地表的万分之一都没有。成都平原这个天府之国的好地带,全世界又有多少呢?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之类的富庶之地,对中国而言,仅有百分之几的面积。欧洲、美洲好的地带,宜于人居住的地方也并不多。从南极到北极圈,西伯利亚,撒哈拉,青藏高原,如果把这些环境恶劣的,不宜人居的地方除掉,适宜人居的地方很少。水下,海底也能生存吗?太空倒是无限广阔,你能去生存吗?所以人之所为,哪怕就是在地球上,也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

但就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人还是不得了,有灿烂的文明。从古埃及的金字塔,一直到现在的超级计算机,宇宙飞船,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声光电气的种种东西,觉得人类好了不起。但是,用祖师们的话来说,也是“虾跳不出塘”。虾子怎么蹦也在水塘里,蹦不出去。人类再辉煌,再文明,也只能在地球宜居的环境里面玩一玩而已。一个人要想到月球上去,可得花费上百亿美元啊。上去了又能待几天呢?有人提议移民火星,移民火星去干吗呢?地球生态再糟糕,也比火星的环境好得多。把人弄到火星去所用的资金,把改造火星环境所用的资金用来恢复地球的生态环境,那可是绰绰有余呀。

人就是喜欢打妄想,什么炸开喜马拉雅山,把孟加拉湾的水气引到新疆。最近又说要从渤海调水到新疆,这些想法都不现实。如果把那笔钱投到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中去,一定用不完。比如新疆的塔里木河,如果科学地、有节制地使用,别去瞎折腾,把几百亿的投资发给维吾尔和哈萨克的牧民,让他们少放一点羊,把当地搞农垦建设的人数逐步裁减,把资金和人力用于搞生态建设,用不了多少年,生态就会恢复。真的,人有时就是胡思乱想,越搞越糟,把这个地球越搞越乱。“人之所为”是人的社会性,当然有它光明的一面,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确都展现过光明的一面。儒释道三教,包括世界各大正统的宗教,圣贤之教,都是光明的。但是接受圣贤之教的人,毕竟是少数,很多都是歪理邪说,胡说八道,魔鬼横行。不然佛祖为什么叫我们这里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呢?西方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天使的这面释放出来以后,显得很可爱;但是魔鬼的一面释放出来后,就非常可怕,这些也是人之所为。

人之所为除了科学、技术、文化一系列东西外,也制造战争,制造罪恶;也有崇高的东西,有哲学、宗教、修身养性等等。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人之所为是有局限性的。只有知道了这个,才会“至矣”。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天”与“人”之间,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安住下来!

人的生存很简单,很多修行佛法的人,一辈子一个蒲团就够了,他还需要什么呢?把半径扩大一点,无非有个共修团体;再大一点,可以影响到社会。但要影响社会,就需要资金了。建立一个道场,法、财、侣、地,一样都不能少。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存,不管学修什么,生活首先需要解决,该做生意还是要做生意,该打工还是要打工,你首先要养活自己,你才能修行,这些都是人之所为。我们要有修为,我们要现证菩提,也是“人之所为”。你不去为,怎么能现证菩提呢?你不去为,怎么可能返本归朴,回归于道呢?总之还是“人之所为”。但这里的“人之所为”,是“大宗师”的所为,是为了师法自然。师法自然的根本手段是什么?方式又是什么呢?

前几天,我讲了庄子的《缮性》篇。“缮性”就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落实到根本,就是“以恬养知,以知养恬”。什么叫“恬”?就是恬恬淡淡的,没有污染,没有负担,没有那么多贪嗔痴的内容,没有那么多情绪化的东西,你才能够“恬淡虚无”。就在“恬淡虚无”的前提下,智慧就出来了。如果大家贪嗔痴、情绪化的东西多了,事务性的东西多了,是是非非的东西多了,失去了这个恬淡,哪来智慧?“以恬养知,以知养恬”,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定慧双修,定慧等持,这个也是“人之所为”。但这个“人之所为”可以使我们回归于道,回归于自然,一定需要这么一个过程。“天之所为”的神妙之处“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天之所为”具体是什么呢?我们的古人用语,非常精简、精练,而且非常准确。“天而生也”,自然而然派生的这一切。春夏秋冬,并不是我们人类指挥老天爷要有一个春夏秋冬;月亮的阴晴圆缺,也不是人类指挥的。太阳早上起来,下午落下去,并不是人在指挥它,它自然而然就这样。人的生老病死,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生老病死,一切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人有理性,有意志,很了不起,能耐很大。但是,既然人类的能耐很大,为什么还有埋怨呢?很多女孩子想靓一点,感觉自己的形象还不足以倾城,乃至倾天下,于是想去美容院打造一个世界最美的美人,即便花一个亿,也打造不出来。

我们都有生老病死。伟大领袖病重的时候,全世界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最好的护理,都留不住,因为这个是自然的,非人力所为的。别说生死这样的大事,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比如今天中午吃什么,能够如愿吗?大家合计合计吃什么,这个可以出主意。要简单,就在大排档随便吃一点;要奢华,去吃鱼翅、鲍鱼,吃个十万八万也没什么。吃什么可以选择,但是吃到肚子里面,肠胃怎么运动,怎么消化,怎么分配?这个新陈代谢,你能做主,你能指挥吗?你指挥不了的。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健康地跳也好,不健康地跳也好,我们都无法控制。其他内脏也是这样,健康的也好,不健康的也好,你都做不了主。我有胆结石,胆痛,把它去掉,我能做主,但那个做主是人做主,不是自然做主。我们能有多大的能耐呢?自己的心肝脾肺肾你想要它们健康一点,不得糖尿病,拒绝三高,不得痛风,都是由不得我们的啊。

我们的身体、生命状况是“天之所为”,但很多病是“人之所为”制造出来的,也控制不了它。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什么叫天之所为。父母生下我是“天之所为”,人类的产生是“天之所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是“天之所为”,我们看见的品类纷繁的万事万物,整个自然界,整个生态链,这些都是“天之所为”。生老病死,在劫难逃,行星撞地球,这些都是“天之所为”。我们要知道,既有很大的“天之所为”,自然的运化,自然的造化,也有具体到我们生命的“天之所为”。我们的生老病死,身体里面每个细节,每个细胞,它的新陈代谢,这些都是天之所为,你控制不住的。对某一个细胞,你要去管它,让它更健康,你没有那个本事,这些都是“天之所为”。“天之所为”是很神奇的。拿生命来说,洞房花烛,男女交合,精子到卵子里面,碰撞以后整个胚胎的发育,人能控制吗?以后科学发展到了细胞病理学,细胞手术学,说不定也有可能在DNA上有重大突破。至少现在来说,你不可能去干涉它,也最好不要去干扰它,因为这个是“天之所为”。我们生命的“天之所为”非常微妙,绝非人力所能达到。

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很发达,即便如此,就算投资一百个亿,你能制造出一只苍蝇来吗?你能制造一个细菌、一个病毒吗?别去搞什么转基因,就在化学实验室里面,你拿一两百个亿制造一个生命,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都不行。所以我们要明白“天之所为”的绝对性,用佛教的话来说,这也是决定见,根本见,是不能触动,也是不能冒犯的。

知道了“天之所为”,还要知道“人之所为”。什么叫“人之所为”?电灯、电话、原子弹,是“人之所为”,我们的吃喝拉撒睡,需要的很多物质东西,是人生产出来的,是“人之所为”。什么工业、农业、商业、文化、艺术、科学;我们的政府、社会等等,也是“人之所为”。我们种庄稼,是“人之所为”,无论耕田也好,施肥也好,灌溉也好,打农药也好,这些都是“人之所为”。但一粒种子下去,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的生命过程却是“天之所为”。我们的生产、生活,严格来说也是天人合一的,处在一个很微妙的状态。很多人把天人合一看得太玄太妙,觉得遥不可及。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天人合一这么一个状态之中。怎么去调控它,达到一个更好的境界?“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但是庄子并不停留在刚才说的层面上,他对“知人之所为”又是怎么一个阐述呢?“知”与“不知”的关系“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这里面就提出了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修为境界,“知人之所为”。我们的社会性就是“人之所为”,社会性带来的一切也是“人之所为”,不需要具体说了。要效法自然,要使自己成为菩萨,成为真人,成为圣人,该怎么去做呢?就“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每个人生下来都一无所知,刚生下来的婴儿知道什么呢?母亲的奶头一动,他的嘴就凑去了,你说这是知还是不知?这是本性。我们看见野生动物,牛羊一生下来以后,刚能立起来,第一个动作就是去找奶喝。婴儿吃奶也是本性,知不知?严格来说谈不上知。慢慢的,十天,半个月,一个月,两个月,认识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了,就开始有点知了。

所以我说,人生命里秘密中的秘密,就是判断力,就是“是非”两个字,在佛法里叫根本智。平常的人对于根本智是在文字上,在佛学大词典里去找,没有回归到我们自己这么一种真实的感受和领悟里来。我们的根本智,说穿了就是“是非”。学藏传佛教的,特别学格鲁派的,对中观见推崇备至。但中观见毕竟是“见”,喇嘛能辩经,辩遍天下无敌口,还是“辩”,还是知见而已,还没有证量。佛教最讲究“证量”,你有没有证量?我经常遇见学藏传佛教的问我:“你写的文章不错,知见也很正,但是你有没有证量?”什么叫证量?对中观见来说,知道“是非”这两个字的源头,就是最大的证量。我们平时无论有意无意,或者不经过任何思考时,都会用潜藏的是非来权衡天下,这是先天的,属于先天判断,不是后天的。小孩子知道这个是爹那个是娘,他是先天的判断;这个奶好吃,那个奶不能吃。你看他懂什么呢?他就知道接受,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他有他的判断。人离开了这个是非的判断,人类的文明就坍塌了。

人的理性也就是逻辑性,包括这样逻辑,那样逻辑,什么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都是“是非”两个字在起作用。它就是魔术师,离开了这个魔术师,我们就没有了理性。它可以建造人类社会很辉煌的一切,但是一切罪恶、一切麻烦也是这个“是非”制造出来的。所以它一极通向无穷的善,另一极通向无穷的恶,这个就是人“所知”的秘密。人的“所知”是什么呢?就有“是非”这个根本判断的能力。

我在讲《齐物论》的时候,就对这个讲得很细,因上也是它,果上也是它,因上就叫根本智,果上就叫一切智。一切智智都离不开这个,大圆镜智、平等性智都离不开这个,妙观察智更离不开这个,所以它叫根本智。“知之所之”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半径,从一个婴儿到学富五车的博士后,乃至于博导,不断地扩张,但是一般的人都是在“知之所之”的半径上扩张,就是没有达到下面这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这里就很怪了,首先一个“养”,养什么呢?“养其知之所不知”。我们都要追求知识的完美、知识的丰富,想把知识换代升级。为什么要“养不知”?且把“养”放在下面再说,首先要说“不知”,我们务必要弄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知,一个是不知。《道德经》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道不可知,不可说,非思量分别所能及,因为是总体的道,完整的道,是竖穷三界,圆裹十虚的道。人生短短几十年,最多也就一百多年,哪有本事能够竖穷三界,圆裹十虚?你仅仅能看到的是常道运行的一部分而已。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生老病死,这个是常道,我们只能看到常道的一部分。常道,无量劫来都有常道的存在,但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片段,把这个片段作为可知的,可道的,而且可名的。但是对于非常道的,非常名的,你是看不见,或者看不懂的。虽然偶尔也会示现一下,如龙的一鳞半爪,你或许能见上一见,但是作为我们人的认识空间来说,知总是无限小,而未知的空间,永远是无限大。品尝一下不懂的妙处

知和无知的关系是什么?我经常说,正是有了无穷的无知,正是有了无穷的未知,才给我们的“知”留下了无穷的运行空间。庄子《寓言》里面,庄子和惠子的辩论很有趣。惠子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东西。这个地有没有用?这个房子我有使用权,就是我的空间,这一百多平方米都可以为我所用。这一百多平方米以外,对我来说就没有用,毫无价值。拥有的有用,未拥有就对我没用。庄子说,那好,我把这无用之地去掉,除了你两个脚所站立的地方,全部掏空,你不是说站立的地方才有用吗?惠子的脚再也没法移动,只有站在原地。正是因为前面的土地都是无用的,你才能向前延伸,我们所立足之处,就是我们的已知,整个大地就叫未知,也叫无知。正是因为这个无穷的无知,我们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扩张我们已知的半径。所以,“养”这个无知同样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了不起,大学毕业了,是博士后了,是大教授了,是大师了,我可以拿国家津贴,最高领导都要向我咨询,认为自己很牛,但他就不知道怎么“养无知”。第一,就是谦虚,在大道面前在真理面前自己应很卑微。第二,只有养这个无知,才为自己的智慧留下了更为广阔的运行空间。自己才有后劲,才有余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得更远,才可以探索到更新、更美的世界。更加神奇的世界,都是在养未知的过程里发现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扩展我们的空间,人类的文明恰恰是这样运行的。

很多人这样不知,那样不知,就说我好可怜,我无知。实际上应该给他道喜,这个不知是已知的本钱。现在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发展,但是内存永远都是有限的。现在的天河一号计算机,运算速度全世界第一,但是也不过每秒运算一千多万亿次,还不能达到一亿的一亿次方的运算速度。一百年、一千年以后,说不定就能达到这个运算速度,但是现在毕竟也是有限的。

在禅宗公案里,有这么一种神妙的问答。有人问六祖大师:“黄梅五祖大师所传的达摩衣钵什么人得到了?”六祖大师就说:“会佛法的人得了。”“莫非和尚你会佛法?”六祖大师马上说:“我不会佛法。”

有人对云门祖师说:“老和尚,你讲的我不会,没有听懂啊。”云门祖师说:“不懂就好,你就守住这个不会的。”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我不懂。你懂了又能干吗呢?懂了还是有不懂的嘛,他就没有品尝到不知、不懂里的这么一种妙处。

学修佛法,我们要感知空性,现证空性。什么叫感知空性?什么叫现证空性?缘起性空不难理解,关键是自性体空,就是一个不知,这是没有内容的,有内容还能叫空吗?所以我们看庄子这句,“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养不知,不知道就是空,就是无,就是自性空。无能生有,无中生有,一万年以前世界上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摩天大楼,高速铁路,空调,电视,电脑,这些有没有?没有啊。从哪里来?无中生有而来,是我们这个心造出来的。我们的心,一万年前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有了;再过一万年,还有更多、更辉煌、更先进的东西涌现。

所以“养不知”,在内修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事,对有修为的人和没有修为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界限。真正有修为的人,他是稳居“不知”之中;没有修为的人,就要去“养”这个知,不断地去追求。回到《道德经》上的那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为道就是要去损,什么是损?就是回归无知。不仅要回归无知,还要善养这个无知。为什么庄子在《缮性》里面说“以恬养知,以知养恬”?这个知,就是智慧的最高处。这个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最高的智慧,无为而无不为,只有无为才能达到无不为的这种神妙境界。用《易经》的话来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它就是不知,没有内容,寂然不动了。有这样的基础,有这样的本钱,你才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很多人信不过这个道理,老是想下跳棋,认为我必须要有基础,要有前行,要有相应的内容,我才能怎么怎么样。在世间法上,在次第道上,的确是这样。但是在无上道,在根本道,在无上佛法,在最上层禅,乃至在大圆满、大手印上,都是围绕庄子的“养不知”。必须要“养不知”,使自己处于恬淡虚静的状态,把自己的所知所为陶冶净尽,一切一切,毫不客气地扫入这个状态,我们有没有胆子进入这样的状态呢?“知之所知”,当然有基础,我们有所知嘛。这样文化,那样文化,见了那么多的善知识,那么多的上师,给自己灌顶,给自己开示,学了很多,不错。并不是说要把这个扔掉,你也扔不掉,一入性海,永不退失。但是在“知之所知”的前提下,一定要养自己的“不知”。用欢喜心来养“无知”

什么叫养?我们讲一个人要有修养,要有教养,养就是修行,就是修持。但这个修持,他不是着相的,这个“养”是漫长的,自然的过程。有人问马祖大师,如何修道?马祖说得很简单:“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长养圣胎,养,不管从丹道还是禅宗上来说,都要去养。在座的好几位都是当母亲的,当你生下小孩以后,你要去养他。但怎么去养呢?是不是生下了一个仔,明天这个仔就成了帅哥靓女,楚楚动人;今天生下来,明天就让他读博士后?不可能啊。植物都需要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漫长过程,何况人的成长过程呢?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小孩子要靠自己成长,你拿最好的饮食喂他,他也要自己吃,自己消化,自己吸收。给他最好的书,请最好的老师,他也需要自己去看,自己去听,自己去想,还得自己去吸收、消化、融会贯通才行。用六祖大师的话来说,就是“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己的参与,这个自己参与,不管是老师也好,善知识也好,父母也好,都没法给力的。有的小孩子逆反心理重,父母要求过了,他心里面就反抗,根本不听你的。所以我们要看见这个“养”字,真是奇妙无穷啊。

当年我经常跟李更生老师在一块儿,他是南怀瑾老师的师兄。他对我很客气,叫我“冯老师”,尽管比我还大四十多岁。他曾对我说:“冯老师,在见地上别急,慢慢养,养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出来了,跑不了的。”包括破参,你能限时自己破参吗?有的人说,我在这儿闭死关,三个月不开悟,绝不起坐,这样发心的人不少,三个月能开悟吗?未必能开悟。的确,很多人给自己的指标,要这样、那样,但八识田中的种子,你是调不动的,菩萨都调不动,还别说你自己了。一分钟以后你想什么,你能控制得住吗?一分钟以后说什么,你能控制得住吗?控制不住。正是因为我们没法去料理八识田中的种子,对未来有什么因缘没法把控,所以只有去养,养正气,养正念。至于其他的就别管它,养正以待缘,养气以待物就行。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优秀的禅师,是五祖寺的法演禅师,也是我的四川老乡。当年在五祖寺的时候,很多人在参他,参得最勤的当然是他的徒弟。他跟他徒弟说:“你就只管参,别管悟不悟,悟不悟交给老天爷。你就如是用功,别给自己提要求,生死都别管,那是自有定数的。你把这一切一切全部放下,老老实实去参,一根筋地参下去,总有开悟的一天。但具体是哪一天呢?老天不知道,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这个就是在养中去参,在参中去养,如果不放在养上,你功夫用过头,成神经病了怎么办?走火入魔了怎么办?

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用的是“文火”。如果说从小孩到成人,要吃三头牛,五千斤大米,一万斤蔬菜,今天就全拿来给宝宝吃,把这个时间省略,小孩立马就成人了,可能吗?饭永远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学问要一点一点做。在禅宗上,提倡培养顿悟意乐,慢慢地养,急不得,总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这里的“知之所知”,说高点就是正知正见,并以此来养我们的“知之所不知”。对这个“不知”,要当作菩提,要以欢喜心来对待。2002年,我陪佛源老和尚到鸡足山,参加虚云禅寺开光典礼。奉佛源老和尚之命,我给山门写了副对联:“圣地相逢,欢喜人来欢喜地;名山留迹,菩提道上菩提心”。这副对联很舒服,大家都说好。上次到海南南山寺,也把这副送了他们,作为山门的对联。他们请北京的沈鹏先生写,沈鹏先生很喜欢,马上就写了,现在还挂在南山寺的弥勒殿门外。

我们一定要善于用欢喜心来养,养什么呢?养无知。我们在生活之中,在思维修的时候,一定要明白“无知”的妙处。求知很累人的,已知之中的很多内容未必令你舒坦,在求知的路上,很多是招来烦恼的,一定要善于养无知。我现在上了年龄,脑供血不足,思维的频率比年轻时慢了很多。我年轻的时候,一秒钟一两百个念头都可以转得动,现在一秒钟转一个念头有时都转不动,经常属于“神经短路”的状态。以前还是有点郁闷,有点急,以为自己开始老年痴呆了。后来觉得管它的,养无知嘛,回向一下,觉得蛮舒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这个,“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在这样的前提下,“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人活一辈子,不外乎生老病死,这是人的自然性。我经常说人有三条生命。第一是自然生命,就是生老病死;第二是社会生命,就是贵贱穷达;还有个精神生命,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些搞艺术、搞宗教、搞文化的人,他们的精神世界,精神境界,自有其高低雅俗,但这一切都是落实在喜怒哀乐上,这个就是自己精神生命的体现。佛家也好,道家也好,他们致力的,就是精神生命向上的一种优化。这三重生命实际上是一体的,谁也离不开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